Transcript Document

焦點解決短期諮商
在學校輔導工作的運用
張佳雯
諮商心理師
102.11.20
學校輔導工作的現況
(一) 對象眾多,難以提供每位學生過長時間的協助。
(二)學生的困擾多為發展性之議題,人格改變並非
其目前之需求。
(三)此階段的學生問題多與家庭有關。
(四)多元輔導人力整合及合作(導師、特教老師、
兼輔老師、專輔教師、專業人力)。
學校個案輔導工作:系統合作工作
社福機構
學校
輔導/學務
特教
其他
醫療
學生
班級
(導師/同學)
家庭
其他家長
焦點解決短期諮商
(SOLUTION FOCUS BRIEF THERAPY)
焦點解決短期諮商,是近年來極為盛行之治療方式,
強調每一次諮商都是最後一次的概念,是一種遠離問題
為導向的治療方式,由Steve De Shazer 和 Insoo Kim
Berg 在美國短期家庭治療中心(BFTC)所發展出來的,
受到催眠大師 Milton Erikson、MRI短期策略治療的概
念、Bateson的系統觀和後現代社會建構主義的影響等。
強調目標與行動導向,引導當事人將輔導焦點指向問題
的例外,協助他多發現不被問題所困擾時的有效解決辦
法。治療的焦點放在解決導向而非問題導向,尤其看重
問題較不發生的「例外」狀態,認為每個問題均有其多
面向性,相信當事人有能力可以發展出解決的方式,以
克服所面臨之困境。
焦點解決諮商的理念
•
•
•
•
•
•
•
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切入
「問題症狀」有時也具有功能
學生與老師需為同盟關係
學生是晤談過程中的主角
從正向的角度來進行談話
小改變所帶來的價值
尋找問題的例外(exception)情境,是造成改
變的開端
• 重新建構問題,創造改變
• 學生是有能力及資源解決問題的
焦點解決短期諮商架構
目標架構(包含了正向開始與設定目標)
例外架構
假設解決架構
目標設定
架構
例外
架構
假設性解決
架構
學校輔導工作--焦點解決短期諮商(SFBT)
1.學生是有能力且願意尋求改變的個體。
2.改變是累積而來的,行動是造成改變的
不二法門。
3.思考本身即是多元的,正向思考是有幫
助的。
看見孩子的不同樣貌
學習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孩子的診斷
•
•
•
•
•
•
•
•
憂鬱症
過動
挑戰權威
行為(品格)疾患
分離焦慮/懼學
受虐
至親/摯愛過世
學習障礙
(許維素等譯,2007)
重新建構「疾病」與「障礙」,讓它們不是標籤,而是能
導向解決方向的思考~
進行「親師溝通」的目標
• 讓學校及家長雙方對學生的狀況有更完整
的資訊,同時檢核學生的不同。
• 增加協助學生改變的幫手。
• 從生活系統概念來協助青少年,幫忙改變
加速及穩定。
• 進行合作及工作任務(責任)的切割。
所以,我們的終極目標是放在:尋找合作夥伴
「合作」~從理解家長開始
• 「親子關係」是最難以劃清「界線」的關係,孩
子的缺點常被父母歸因為自己或另一伴的缺點,
所以「捍衛」跟「想脫罪」的心情最常出現。
• 當家長出現這些內在心情,外顯行為可能有:
(1)否認到底:「喔,不會吧…他在家裡都不會」
(2)以退為進:「老師,不好意思,我回去會好好
教訓他…」但都沒改變…
(3)其他…
• 因此,處理父母的焦慮,是親師溝通的第一步。
邀請重要系統的合作---家長
– 同理家長的困難—他一定有一個很重要的理由讓他
這樣做,那是什麼?
– 願意欣賞家長—讚美家長在如此艱難的狀態下,仍
然願意前來協助老師。
– 提供完整而專注的傾聽—不急著打斷家長,也不太
快的建議家長該怎麼做。
– 教育家長,孩子並非家長或是學校單一的責任—與
家長共同協助孩子,合作的概念。
– 以一般化技巧協助家長降低焦慮,進而爭取與家長
的合作—在我們與這麼多孩子的相處過程中,多多
少少會遇到您孩子的這類問題。
與父母工作時的信念
(1)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希望父母以自己為榮。
(2)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為孩子好。
(3)有好的期待,需搭配「有效」的行為,我
們的功能就是協助父母及孩子找出有效的
行為。
(4)借力使力
與父母工作的第一步:讚美
• 幾乎所有父母都擔心「親師溝通」,因為這代表:
(1)我的孩子有問題…
(2)我的孩子闖禍了…
(3)老師/同學/同學家長不喜歡我的小孩…
(4)我沒把孩子教好…
(5)我是一個不夠好的父母…
• 讚美能讓父母…
(1)降低被評價的焦慮…
(2)理解老師是想幫忙,不是要指責…
(3)看見自己的一些用心,而願意更努力…
讚美的注意事項
• 讓人舒服且願意接受的讚美需具備的條件
(1)具體真誠(符合事實)
(2)沒有額外的代價
(3)合宜的肢體、聲音與表情
(4)適當的時地及方法
(5)對方在乎的
• 要避免的讚美方式
(1)比較式的讚美
(2)空洞的讚美
(3)有條件式的讚美
與家長合作~親師會談的流程
1.三明治法則
2.提出需要家長幫忙的事情、行為
3.邀請家長分享自己的觀察
4.提出自己的觀察
5.討論合作的目標及方法(具體可行)
6.提供適合的資源
讓父母成為幫手~管教策略
面對國小階段的孩子
• 明顯轉變
(1)依賴到獨立
(2)親密到疏離
(3)順從到自主
(4)附屬到個體
• 期待不同(雙方皆是)
• 有其延續性(「愛的存摺」概念)
• 並非所有「權威」都會想挑戰
對父母而言,國小階段的快速轉變,常是難以接受的,
老師的協助,可以讓父母更快成為伴學生成長的幫手。
讓父母成為幫手~管教策略
學習如何處理盛怒的孩子?
•
•
•
•
•
不要被激怒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看待衝突:不只是輸贏之鬥
音量及說話速度都會影響孩子
可以生氣,但是處理憤怒的方式需要評估
有時「生氣」是期待我們的關注~教孩子用適合
的方式尋求關心
• 別讓生氣破壞我們和孩子間的規則
特殊情形:嚴重精神疾病發病期、戒斷症狀、有
暴力記錄
讓父母成為幫手~管教策略
改變想法,改變自己和孩子的情緒
(一)看見孩子的亮點,不只是看見缺點。
(二)合宜的讚美,增加孩子的自我效能。
1.語言
2.擁抱
3.禮物及獨立時刻
(三)學習正向的思考方式,避免自己跟孩子都落
入「災難化想法」中。
(四)用討論式的方式溝通,使孩子學會思考及風
險評估能力。
親師溝通的特殊議題:家有「特殊兒」
~理解家長的心情
• 家有特殊兒,父母的壓力來源可能有…
(1)經濟壓力
(2)擔心被標籤
(3)對未來的茫然(自己、孩子以及整個家庭)
(4)對孩子的虧欠或自責
(5)親朋好友的眼光
(6)…
因此初期難以接受,是人保護自己的方式,正常且有必要~~
親師溝通的特殊議題:家有「特殊兒」
~理解家長的心情
• 出現的情緒~
(1)焦慮不安
(2)羞愧
(3)恐懼、不知所措
(4)自責、罪惡
(5)憤怒、沮喪
(6)…
因此初期難以接受,是人保護自
己的方式,正常且有必要~~
親師溝通的特殊議題:家有「特殊兒」
~當面對難以接受的事實,我們的反應會是?
• 難以接受的事實~失落事件,例如死亡、重病、失
去重要關係、工作…,一般會出現的心路歷程是~
反覆經歷以下五個階段:
一、否認階段:
處於震驚狀態當中,拒絕接受所發生的事,不願
相信事情真的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不想去看、去聽、
去接觸。
二、憤怒階段:
將內心的挫折投射至外界,想要找個代罪羔羊為
整件事情負責,歸咎於他人或社會,但也可能歸罪
於自己。
親師溝通的特殊議題:家有「特殊兒」
~當面對難以接受的事實,我們的反應會是?
三、討價還價階段:
搖擺於接納事實與拒絕事實之間,企圖修改事實,
減少事實對自身的衝擊。
四、放棄階段:
發現事實無法改變,但心理上還無法接受,陷入無
助、無奈,準備開始面對與處理。
五、接納階段:
接納失落為人生的一部份,並從中得到成長與學習,
找到失落的正面意義。
親師溝通的特殊議題:家有「特殊兒」
~當面對難以接受的事實,我們的反應會是?
• 陪伴V.S.告知
(1)陪伴是:和家長一同經歷觀察理解孩子、
評估孩子以及後續處遇的歷程。
(2)告知是:由我們自己觀察、理解以及評
估孩子,僅告知家長結果以及後續建議。
兩者最大的差異是,陪伴給予家長更多的時間緩
衝以及心理準備的機會,而過程中我們的同在,能讓
家長更有被支持的感覺。
親師溝通的特殊議題:家有「特殊兒」
~一步步地協助家長認識自己的孩子~
•
•
•
•
•
•
•
教師觀察
親師諮詢:建立合作關係與確定任務
共同觀察
親師諮詢:討論調整方式以及提出建議
教師評估及其他系統的加入
討論其他系統評估的結果以及後續建議
提供家長資源
正向眼光新視野
1.問題的存在不只有其負面意義,找到它正向意義是
解決的契機。
2.問題不是一成不變的,例外情境常常蘊含解決之道。
3.學生的確是帶著問題來求助的,但別忘了除了問題
之外,他們身上往往帶著豐富的資源。
4.小改變力量大,問題是有機會一點一滴被瓦解的。
參考書目
• 洪莉竹 著(2007)稻草變黃金。張老師出
版社。
• 陳意文 著(2013) 遇見孩子生命的曙光:
兒童青少年的焦點解決諮商。張老師出版
社。
謝謝聆聽
歡迎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