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武进区委党校
李素君
2011年11月
2011年10月15至18日,党的十七届
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
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
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这是继1996年10月十四届六中全会讨
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我
们党的中央全会再一次集中探讨文化
议题
• 也是自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召开以
来第一次将“文化改革发展”作为中
央全会的主题。也就是说,以文化改
革发展为主题召开中央全会,在党的
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 《决定》在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形
势的基础上,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
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
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
重要方针和政策举措,是推进我国文化
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 认真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是我们当前和
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
• 在今天上午有限的时间里,我想以讲话的原
文为根据,简单地讲一讲十七届六中全会
《决定》中的最重要精神和最新内容这“两
个最”,以期让大家对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主
要精神既能比较全面又能有重点的了解和把
握。
主要内容
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
精神
二、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文化改革
发展的战略思考
三、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几个创新
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主要内
容和精神
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共17000多字,9
个部分,其主要精神可以概括为一句话: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
发展、大繁荣,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文化强国。具体内容包括六个方面
•(一)全面总结成就和经验
• 十七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
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
文化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概括为五
个方面:
• 一是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 二是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
设;
• 三是推动了优秀文化产品大量涌现;
• 四是推进了文化体制改革;
• 五是发展了对外文化交流格局。
• 总起来说,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
大以来,我国的文化建设显著提高了
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显著增强了国
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二)深刻分析形势和任务
• 《决定》深入分析了我国目前文化建
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从四个方面
精辟阐述了我国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
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一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日趋激
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迫切
需要进一步加快文化改革发展。
• 二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
“十二五”时期奋斗目标、加快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迫切需要进一步
加快文化改革发展。
• 三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迫切需要进
一步加快文化改革发展。
• 四是切实解决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突
出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快文化改
革发展。
•(三)提出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
思想
•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
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
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
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
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
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
国。
• 正确把握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这一指
导思想,关键是理解好“四个以”:
• 一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 二是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
根本任务;
• 三是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
点和落脚点;
• 四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四)提出了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
目标
• 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决定》
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六大
奋斗目标:
•
•
•
•
•
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
二是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三是文化事业全面繁荣;
四是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五是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
充满活力;
• 六是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
•
(五)提出了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
方针
• 即“五个坚持”:
• 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强调
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
• 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性质
•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这强调的是文化
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
• 四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这强
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
• 五是坚持改革开放,这强调的是文化
改革发展的根本动力
• (六)提出了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
任务
• 概括起来六大任务:
• 一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
同思想道德基础。
二是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
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三是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
基本文化权益
四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
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五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
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
六是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
七是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
• 二、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
文化改革发展的战略思考
• 十七届六中全会是以文化建设作为主
要的议题,展示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
自信和文化自觉,引起海内外的广泛
关注。
• 那为什么十七届六中全会党中央要
专题研究文化改革发展?主要原因
有三个
• (一)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是提高国
家文化软实力、在日趋激烈的综合
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的迫切需要
• 大家都知道,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包
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硬实力,二是
文化软实力
• 我们可以这样来形容硬实力和软实力
对于一个国家的作用,那就是:
• 如果一个国家它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没
有强大的硬实力,这个国家恐怕是一打就
败。但是假如这个国家失去了自己的文化、
失去了自己的民族精神,失支了自己的软
实力的话,那么不打也自败。
• 1991年12月25日19时32分,克里姆林宫上
空那面为苏联几代人熟悉的印有镰刀、锤
子图案的苏联国旗在夜色的寒风中徐徐下
落。
• 19时45分,一面俄罗斯联邦的三色旗取而
代之,升上了克里姆林宫上空,存在了74
年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从地图上
消失了……
• 这不仅意味着苏联这一主权国家的解体,
也意味着苏共执政地位的终结。
• 其实苏联解体就是不打自败:
• 当时,苏联的军事实力可以和美国叫板,
常令西方寝食不安;其经济规模、工业基
础、科技基础、基础设施等在当时的世界
也算是比较先进的。苏联的解体不是因为
物质硬实力不行,而是因为文化软实力大
厦的坍塌、意识形态防线崩溃、主流价值
观已被扭曲或失落了。
• 近代以来,特别
是1840年鸦片战
争以来,偌大的
中国急剧衰败、
不堪一击。为什
么?追根溯源,
首先还是思想文
化的落后。
• 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到19世纪变得
越来越保守、越来越僵化,致使中国社会越
来越封闭、越来越落后 。而西方经过文艺
复兴,思想大解放、文化大繁荣、心胸大开
阔、精神大振奋,资产阶级才能完成自己的
革命,有了科技大跨越、地理大发现、世界
市场大开拓、军事实力大扩张。
• 尽管当时我国的经济总量仍然排在世界前列,
但它是无法战胜文化先进的西方列强,不得
不以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为结局。
• 毛泽东在回顾中国近
代的百年史时就说,从
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的七十多年中,中国人
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
以抗御帝国主义。
朝鲜
• 大家都知道朝鲜非常贫穷,但是朝鲜却是
有一种很强大的民族精神,朝鲜劳动党有
很强的民族凝聚力,正是这种东西使朝鲜
敢于和美国叫板。不管你美国怎么威胁、
不管你日本怎么帮凶,朝鲜就是坚定不移
的走自己的路,而且现在也搞出核武器。
• 美国原先叫的很凶,现在也把身段放低,
也得说一点软话了。为什么?
• 因为朝鲜有一个很高明的战略思想:
知道朝鲜处于特殊的利益位置,它不
是伊拉克,和中国和俄罗斯是近邻,
美国要对朝鲜下手,不得不考虑中国
和俄罗斯的态度,而我们当然不希望
朝鲜政权垮台,朝鲜和我们是脣亡齿
寒,我们当然不希望美国的势力到鸭
绿江边。
• 还有韩国和朝鲜是一个民族的,韩国
人无论如何都不希望美国攻打朝鲜。
所以朝鲜是有自己的判断,这也是属
于文化,文化对国力的影响是任何时
候都不可以低估的。
• 再比如说古巴
• 古巴是一个小国,可以说就在美国鼻
子底下。美国中央情报局对卡斯特罗
搞过上百次暗杀都没有成功,卡斯特
罗的古巴仍然是挺胸昂首,敢于对美
国叫板,敢于对美国说硬话,因为什
么?
• 那也是因为古巴它有自己的民族精
神:
• 卡斯特罗领导的政权,他们和老百姓
当中有非常强大的凝聚力,正是这些
东西可以抗衡美国这个超级大国,使
它不敢轻举妄动,即使现在卡斯特罗
患有重病,美国也只能静观其变,而
不敢轻举妄动。
• 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
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自觉。可以
说,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关
系到文化自身的振兴和繁荣,而且决定
着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
• 从一定意义上说,谁占据了文化发展
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
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
得主动。
• 所以现在,许多国家特别是主要大国
都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增强国家核
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
•我们还可以从另组数据来看,当今
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
和作用:
• 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
所占比例平均在10%左右,美国文化产
业产值在其GDP中占到了25%,在世界
文化产业市场中所占份额达43%左右。
• 有研究者统计,美国广播和收费电视的收
入,占世界同类文化产业收入约56%,其收
费电视的收入占世界同类文化产业收入约
85%,其电影票房的收入占世界电影业的收
入大约55%。
• 美国文化产业的收入,早已超过了它发达
的军火工业收入。如此强大的文化产业,
必然为传播美国的思想文化提供强大的载
体和平台,使美国硬实力和软实力双双获
益。
•可以说,当今世界,经济硬实力与
文化软实力日益呈现出相互依托、
相互支撑的态势。
• 当前,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已成为全球第二
大经济体,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中国发
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优势充分显现,得到许多国
家的关注和认同。
• 与此同时,我们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形成
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中华文化国
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
的崭新形象和我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特
别是近年来,我们在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提升我
国文化影响力和感召力方面作了一些新的探索,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目前,我国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及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等国际组织建立了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机制,
与145个国家签订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签署了近
800个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与近千个国际文化
组织和机构开展文化交往。
• 构建了中美、中俄两大人文交流合作机制并提升
到战略层面,与欧盟、东盟、非盟、阿拉伯联盟、
上海合作组织和东北亚加强了人文交流合作。人
文交流对增进国际理解和政治互信、促进文化相
互借鉴、维护文化多样性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树
立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提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作出了重要贡献。
•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
和灿烂文明的文化大国,但丰富的文
化资源还没有转化为较强的文化软实
力。我国文化国际影响力与经济国际
影响力很不相称,文化产品输入国角
色与物质产品输出国地位很不匹配。
• 我们来看一个对当世界主要国家的文
化软实力的调查:
• “对于文化来说, 如果100分是满分,
60分及格,那么您对下面几个国家文
化软实力的打分是多少?”
• 调查结果显示,在对文化软实力的打分中,
美国的平均得分最高,为88.95分,明显领
先其他国家。法国为78.44分,英国为76.43
分,德国为74.27分。中国的平均得分为
65.66分,排第9位,并且与排在第10位的澳
大利亚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在亚洲四国中,
对日本和韩国文化软实力的打分分别是
74.14分和67.84分,得分都明显高于中国,
只有印度得分明显低于中国,为60.07分。
• 我们再来看一下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
调查:
• 中国文化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
还不到4%,在世界文化产业市场中所占份
额不足3%,同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的地位
非常不相称。
• 可以说,无论我们的思想文化多么博
大精深,它的传播和影响都会很受局
限。这就使得抵御西方思想文化渗透、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
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
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 所以说,面对风云变幻、错综复杂的国际
形势和艰巨浩繁的国内改革攻坚,没有中
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我国综
合国力就不可能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下
去。
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快文化改革发展,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形成与我国
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二)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是切
实解决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突
出问题的迫切需要
•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伴
随着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我国文化
建设空前发展和繁荣,取得了辉煌成
就,呈现出活力迸发、硕果累累、英
才辈出的崭新面貌,走出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我国文化发
展进入了历史上最好时期。
•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伴随着世
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我国文
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具备许多有
利条件,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
• 归结起来,就是“不适应”。
• 即:文化发展整体与经济社会发展和
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
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要
求相比,与急剧变化的国际形势提出
的要求相比,还不完全适应。最主要
是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不适
应:
• 我们先来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文化
发展的现状及在世界经济文化中的地
位:
• 2010年我国GDP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外
汇储备世界第一。特别是金融危机以
来,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不降反
升,无论在G8,G20峰会,中国在里面
都唱主角。
• 正因为经济已经崛起,日本内阁在
《世界经济趋势》报告中预测,再过
20年,中国的GDP将在全球经济总量中
所占比例将达到23.9%,从而取代美国
跃居世界首位,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强
国。
• 但当人们赞叹中国经济发展惊人的成
就同时,有一个尴尬的事实我们不得
不面对,这就是:
• 当经济领域的中石化、中移动向世界
五百强挺进时,我们的文化企业却拿
不出一个名扬世界的品牌代表;
• 当美国利用中国的花木兰故事拍成电影成
功占领中国市场时,中国的创意产业几乎
为零。全国500多家出版社的收入总和,不
及德国贝塔斯曼集团一家的年收入。
• 文化交流中的逆差,国际竞争中的劣势,
关系的绝不只是市场份额的大小、产业较
量的成败,更关乎意识形态主动权的得失、
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强弱。
• 当年撒切尔夫人曾对我国发出过这样
断言,她说:一个只能出口电视机而
不是思想观念的国家,成不了世界大
国。
• 这个断言,刺耳刺激却发人深思。
• 中国的崛起曾被称作“21世纪最激动
人心的大事”,但这种崛起,不能只
是物质财富的剧增、经济格局的重塑,
而应伴随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传播,
推助中华文化的弘扬,否则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话语权如何彰显、主动权
如何体现?
• 所以面对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世界
格局,面对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
锋更加频繁的强大挑战,如果我们不
能形成自己的文化优势,就无法在激
烈的国际竞争中高扬社会主义文化理
想,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捍卫国家文
化主权。
• 但当人们赞叹中国经济发展惊人的成
就同时,有一个悲哀的状况我们不得
不反思:
• 一部分人的价值观日益模糊,人们的
道德感日益沦丧,出现了“彭宇案”、
“小悦悦事件”等一系列让人震惊、
失望、悲愤的事件.
• 从实际情况看,一些领域道德失范、
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
值观扭曲,食品安全、社会冷漠、低
俗文化等现象时有发生,社会反映强
烈,需要深刻反思和很好解决。
• 其实“挑战不止于此。当人们赞叹中
国经济惊人的成就时,也日益强烈地
感到公共文化服务的短缺。城乡之间、
东西部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文
化消费极不平衡,‘精神饥渴’在物
质满足的反衬下变得愈加强烈”。
•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副局长、党组
副书记刘玉亭提供了一组数字:
• 目前中国共有文化企业111万户,在全
国所有1200多万企业中占不到十分之
一,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的比重只有2.75%。
• 确实如此,从我国当前的文化现状
来看,有着如下的忧虑:
•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作用
未能充分发挥。
• B、传统文化价值的一些优势正在减弱。
• C、低级庸俗文化沉渣泛起。(惟利是图,
如食品安全问题;诚信缺失,如商业欺诈、
制假售假、虚报冒领、学术不端等;炫富
行为,如郭美美事件)
• D、文化不自信现象突出。(如炫洋崇洋仿
洋现象——强制性的英语学习、处处与世
界接轨的丑陋习气、崇尚西方,贬低国民、
流行文化的西方性趋向、人身意义上的外
逃等)
• E、文化产业不发达。
• 文化领域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对我们提出了严峻
而紧迫的现实课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推动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就难以落到实处。
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忧患意识,切实增强责任感
和紧迫感,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冷
静审视,进一步提高对新的形势下深化文化体制
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重大意义
的认识,抓住机遇,积极谋划,在改革创新中破
解难题,在科学发展中提升水平,努力开创社会
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三)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是推
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的重大课题
• 我国经济连续30多年保持了近10%的高速增
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但
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
问题依然突出,传统发展方式越来越难以
为继。
• 进入“十二五”时期,中央明确提出,要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走上创新
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 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作为主攻方向,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和产品的附加值,注
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培育新的经济
增长点;
• 而提升文化产业的比重是我国经济结
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
选择方向
• 文化产业以创意为源头,是一种科技
含量高、资源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
小、知识密集的绿色产业,在增加就
业、扩大消费、拉动内需中发挥着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
用。
•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文化产业和创
意产业迅速崛起:
• 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
• 电影产业出现井喷式增长,2010年票房过
百亿元,连续6年增幅超过30%,进入全球
电影市场前十名,扭转了国内电影票房前
五名都是进口大片的局面。
• 出版行业年产值突破1万亿元
• 网络游戏产业的规模达349亿元
• 文化产业日益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 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科技结合所产生
的创新创造优势正在展现出强大的竞
争力。
• 可以预见,未来现代信息技术更加广
泛的应用,不仅将深刻改变社会生产
方式和人们生活方式,而且将极大改
变产业业态和文化产品生产、传播与
消费方式。
• 能否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推动文化
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国民经济
支柱性产业,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
也正是在这些背景下,党的十七届
六中把会议的议题定格在了文化改
革发展上,对我文化改革发展进行
研究部署。
• 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几个重
要创新
• (一)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强国的奋斗目标
• 世界文化潮流有一个规律性,那就是世界
各国跟着世界前三名走,前三名引领世界
发展潮流。资本主义国家处于前三名,世
界就跟着资本主义的感觉走。社会主义处
于前三名,世界各国就跟社会主义学。社
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较量,终究
靠实力说话。
• 今天,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世界第
二名,到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
我国将达到世界第一位。站在新的历
史起点上,我们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
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标志着中国共
产党吹响了向“百年进军”的文化号
角。
•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考虑到,
我国是文明古国,是文化资源大国,
但还算不上文化强国,迫切需要加快
建设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
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
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
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
开创全民族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
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
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
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
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
贡献。
• 目前,已有20多个省区市提出建设文
化强省、文化强市的目标。在这个基
础上,从国家层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
文化强国,符合我国实际,符合党和
国家事业发展要求,非常鼓舞人心,
有利于凝聚各方面力量推动社会主义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同时考虑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
要一个过程,而且要与国家现代化战
略部署相联系,《决定》没有提出建
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
而是强调全党全国要共同努力,为把
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
坚实基础
• (二)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是兴国之魂”这一富有重要战
略意义的命题。
• 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没有核心价值
体系,一种文化就立不起来、强不起
来,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
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统一意志和共
同行动。
• 基于这样的认识,《决定》首先对推
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行阐
述和部署,并将这方面的总体要求作
为一条红线贯穿全篇。《决定》提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 《决定》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的四方面内容,那就是:马克思主
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
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
会主义荣辱观。
• 并指出,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
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
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
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
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
基本道德规范。
• (三)第一次提出了加快发展文化
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
支柱性产业
• 文化产业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
之一,对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作用。
•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总体发展较快,
2004年至2010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
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超过23%。按平均
增速匡算,2016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5%,
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3.42%
2010年江苏文化产
业增加值占GDP的
比重超过3.42%
96.58%
2005—200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对GDP贡献率
5.20%
4.55%
3.83%
3.15%
2.22%
• 《决定》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按照全面协
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
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
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
要支撑。
• 围绕这项任务,《决定》从4个方面作出工
作部署 :
• 一是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 二是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
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 三是推进文化科技创新
• 四是扩大文化消费
• 结束语
文化体制改革是中国社会经济崛起之后的
应有之题,是中华民族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的突出表现,而从物质文明,迈向精神文明
与文化繁荣,是中国告诉世界的一个讯息,
一个经济巨人的崛起,必定带来一个文化巨
人的崛起!而一个充满“民胞物与”“和谐
共荣”精神的民族与国家的崛起,是这个世
界的福音。
请各位领导
多提宝贵意见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