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冲突与融合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二讲冲突与融合

第二讲
冲突与融合
——中国近代文化思潮简述
一、开眼看世界——近代早期中西方思想文化的碰撞
二、由器物到思想——戊戌维新的思想新解放
三、革命的呼声——辛亥革命时期的文化论争
四、思想大解放——新文化运动与五四风潮
五、新青年的转变——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六、抗战之声——抗日文化工作与延安整风运动
一、 开眼看世界——近代早期中西方思想文化的碰撞
(一)
近代西方的文化侵略
内容
教会学校的建立的真正目的其作用并不单在传教,使学生受洗
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西什库教堂
入教。他们看得更远,他们要进而给入教的学生以智慧和道德的训
利用传教进行文化侵略是资本-帝国主义国家推行殖民政策
练,使学生能成为社会上和教会里有势力的人物,成为一般人民的
鸦片战争之后,由于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中美
和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欧美的天主教、基督教,沙俄的东正
教师和其他领袖人物。
望厦条约》等不平等条约,所以自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
教,在侵略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的主要活动包括:
——近代著名传教士狄考文
查禁天主教以来的禁止基督教传教政策被迫开始改变。1858
在中国各地开办有殖
在各地收集军事和
深入中国的城乡各处,
年《天津条约》后,中国官员被禁止阻拦基督教传教。自此,
美化
干涉
收集
民地色彩的学校、医院和
政治情报,递交给公使
殖民
司法
干涉中国的司法诉讼,破坏
西方教会势力的触角,伸到了一切它可以达到的地方。
情报
侵略
诉讼
其他文化设施,企图美化
馆和领事馆。
中国司法主权的独立。
殖民侵略的影响,在精神
上奴役中国人民。
一、 开眼看世界——近代早期中西方思想文化的碰撞
(一)
近代西方的文化侵略
内容
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创办刊物,翻译出版图书,宣扬殖民主义思想。
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
如:李提摩太主办时期
的《万国公报》。
“给予某一外国处
帝国主义者为了制造侵略有理的舆论,还大肆宣扬“种族
优劣论”。他们攻击诬蔑中华民族是愚昧落后的“劣等民族”,
理中国对外关系的绝对
应该接受“优等民族”白种人的开导和奴役。
权力”
19世纪末,欧美帝国主义者还炮制了所谓“黄祸论”,即
——李提摩太
中国威胁论。
一、 开眼看世界——近代早期中西方思想文化的碰撞
(一)
近代西方的文化侵略
内容
评价
对于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的一个方面,
从主观意愿上看,西方文化进入中国最初最原始的目的,
也不放松,这就是他们的文化侵略政策。传教、
就是为了配合整个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扩张和侵略,是文化侵略
办医院、办学校、办报纸和吸引留学生等,就
的表现。不过,我们从近代中国文化思潮的发展情况上看,这
是这个侵略政策的实施。
些文化侵略没有完全达到原有设定的目的,反而使一部分中国
人学习西方先进知识,富强国家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这也成
——毛泽东
为客观上的积极影响。
一、 开眼看世界——近代早期中西方思想文化的碰撞
(二)
甲午战争之前近代中国认识西方的思潮发展
“师夷长技以制夷”——开眼看世界的思想成果
“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时
期,为寻找御敌之策,主动去了解认识西方,并组
织人手,采访夷情,翻译外国报纸和书籍,于1841
年译成《四洲志》和《华事夷言》等。尤其是译自
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的《四洲志》,其中记
载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
林则徐在抵抗英国的侵略过程中,还提出了
“师夷长技以制敌”的思想。
一、 开眼看世界——近代早期中西方思想文化的碰撞
(二)
甲午战争之前近代中国认识西方的思潮发展
《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开眼看世界的思想成果
魏源致力于经世致用之学。他在对《四洲
志》等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于1843年1月编
成《海国图志》。在书中,魏源明确提出“师
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
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
略。他的这种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方向的思
想,对中国思想家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师夷制夷
中国清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魏源
一、 开眼看世界——近代早期中西方思想文化的碰撞
(二)
甲午战争之前近代中国认识西方的思潮发展
“中体西用”——首次将学习西方付诸实践的洋务思潮
历史背景
核心理念
洋务运动的主要成员
思
想
代
表
主
要
实
践
者
1861年所著的《校邠庐抗议》总结道光以
来经世致用派的学习西方的思想、主张,全面
力和作为都在地方而非中央。地方的代表人物有曾国
提出改革主张,并提出了后来被归纳为“中学
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
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
基本主张
19世纪60-70年代,首先兴办军用
维护纲常名教 工业,以“自强”为口号。奕訢提出
“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
“自强”、
先”,把军用企业放在首位。
“求富”的主
张之洞在《劝学篇》中称: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张
70-90年代,经费奇缺、原材料供
“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
洋务派认识到必须发
应不足、交通运输困难等困难凸显。
洋务派对近代自然科学技术一般
维古今国势,
展民用工业以积累资金,
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
发展近代科学
因此,洋务派提出“求富”口号,
都抱有肯定态度,认识到科技与社会
建立必要的经济基础,辅
必先富在民生而国
在兴办军事工业的基础上又兴办民用
技术的观点
发展有密切关系。他们都以大官僚身
助军工企业的发展,并且
本乃可益固。
企业。
抵触
份提倡西学,一方面创办翻译馆译印
希望通过民用工业抵制洋
——李鸿章
曾国藩把不懂
西书,另一方面创设洋务学堂,向国
商倾销洋货和进行经济掠
天文算学视为自己
外派遣留学生,培养科技人才。
夺。
平生“三耻”第一
近代民权学说
耻,嘱咐其子“当
思雪此三耻”。
(三)
早期维新思想的发展
洋务派试图以移花接木之术将西方科技植入中国封建
体制之内,但根本的体制融合矛盾仍难以解决。而同时期
的早期维新思想家们却已经开始了对此的新探索。
“习兵战不如习商战”。
——郑观应《盛世危言》
郑观应在所著《盛世危
发展近代
郑观应(1842—1922年),
言》中提出大力发展民族工
工商业
原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别
商业,同西方国家进行“商
号罗浮侍鹤山人、杞忧生等,祖
战”,设立议院,实行“君
维护国家
籍三乡雍陌。著有《救时揭要》、
民共主”制度等主张。这些
主权
《易言》、《盛世危言》等。
都属于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
想。
二、 由器物到思想——戊戌维新的思想新解放
(一)
时代背景
甲
午
战
争
中
,
日
军
血
洗
旅
顺
城
二、 由器物到思想——戊戌维新的思想新解放
(二)
代表人物
梁
启
超
康
严
有
复
为
谭嗣同
严复,福建侯官人。1866年,考入了福
康有为,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县人,
州的马尾船政学堂,学习驾驶专业,五年
出生封建官僚地主家庭。19岁到广州,师从著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
谭嗣同的代表作为《仁学》。他在
后以优等成绩毕业。1877年到1879年,被
名理学家朱次琦门下学习三年,致力于经世之
人,康有为的得意门生和得力助手。在戊
书中深刻批判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的伦理
公派到英国留学,先入普茨茅斯大学,后
学。1882年,应顺天乡试不中,归途中经过上
戌运动时期,主编《时务报》,写了著名
观念,指出了封建纲常名教的虚伪性。
转到格林威治海军学院。留学期间对英国
海,大量接触西方书籍以及《海国图志》、
的《变法通议》、《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
同时提出“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
的社会政治发生兴趣,尤为赞赏达尔文的
《瀛寰志略》等介绍外国情况的著作,开始讲
等文章。
暗否塞,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
进化论观点。回国后,译著赫胥黎的《天
求西学。1888年,在入京参加顺天乡试时,第
他在《变法通议》中指出:“法者,
矣”,直接将矛头指向封建统治。
演论》,在书中以“物竞天择”、“适者
一次向光绪皇帝上书。至1898年百日维新前,
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其
从思想深层而言,谭嗣同已经在一
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自己救亡图存
共上书七次。1891年,万木草堂成立。此后他
宣传活动引起了极大反响,使数月之间
定程度上超越了改良,而带有了民主革
的观点,提倡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
陆续发表《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时务报》销量增至一万多份,连张之洞
命的思想色彩。
自强自立、号召救亡图存。
成为康有为宣传变法的两部理论著作。其主要
都赞扬时务报“实为中国创始第一种有益
思想体现为《大同书》。
之报”。
二、 由器物到思想——戊戌维新的思想新解放
(三)
主要活动
上书光绪
著书立说
介绍外国变法
的经验教训
最有影响力的一次,是康有为在1895年
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1300名举人共同发起的
“公车上书”。这是其第二次上书。但许多
学者对此抱怀疑态度,认为此次上书联合范
围并没有达到如他自己所说的规模,而且也
没有及时地传达到光绪皇帝处。
办学会
设学堂
办报纸
2
反
对
者
——
——
支
戊戌维新思潮突破了洋
持
要不要变法
者
务派学习器物的局限,将西
1
3
方资产阶级思想武器用于冲
要不要兴民权、设议
猛烈抨击 求变的进化 宣传民权、
击封建专制主义,动摇了封院、实行君主立宪
维
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封建专制 哲学,核心守 平等的思
新
旧
要不要废八股、
即“物竞天
主义
想
派
派
改科举和兴西学 择,适者生
戊戌维新思潮推动了救
存”
亡图存、变法维新思想观念
的传播,扩大了新学的影响。
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和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
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解放了人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
三、革命的呼声——辛亥革命时期的文化论争
(一)
(二)
背 景
20世纪初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激化,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发展起来,逐渐取
代维新思潮成为当时社会思潮的主流。
主要参与者
资产阶级革命派。以留学生、新式学
堂学生为主体,留日学生的人数为最。
这些杰出的资产阶级知识分
子代表们的贡献对于启发人民的民主
觉悟,组织和壮大革命队伍,推动革
命形势的发展,作用最为显著。
(三)
思想主张的核心——三民主义学说
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1905年成立的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
经过多次的革命实践和长期思考之后,孙中山将同盟会纲
领浓缩提炼,最终提出了三民主义的学说。1905年11月26日,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
将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归结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民主义。
三
民
主
义
手
稿
民
报
发
刊
词
民族主义
三民主义学说
之
民族主义
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
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
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作用:民族主义的提出,最大限度地孤立了
清朝统治者,加速了清王朝的土崩瓦解。
民权主义
三民主义学说
之
民权主义 其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
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就是孙中山所说
的政治革命——同盟会的核心任务。
孙中山在《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把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紧密结合起来,指出“我们推翻
满洲政府,从驱逐满人那一面是民族主义,从颠覆君主政
作用:指明革命胜利后的直接目
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要把他分两次去做。”
标
同盟会在《军政府宣言》中勾画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
蓝图。
民生主义
三民主义学说
之
民生主义
在当时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
山所说的社会革命。
孙中山在
国家应该核定全国土
考察西方资本主义
地的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
制度后认为,西方
作用:孙中山试图用“平均地权”防止资
原主;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
国家所暴露出来的
为国民共享,并逐步由国家向地
本主义的弊端,避免社会危机,客观上打
各种弊端和毛病,
主收买土地,实现平均地权,从
击了封建势力,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根本原因在于未能
而“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功
解决土地问题。
于一役”。
怎样认识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积极方
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纲领,在
与改良派的斗争中,在动员和组织群众推翻清
面
朝统治,建立共和国的斗争中,起到了巨大作
消极方面
第一
第二
第三
用。
“三民主义”是个不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它主张民族主义,但是没有明确的提出反帝的口号;主张打
倒满族统治者,却没有把地主阶级作为整个封建统治阶级来反对,
这也一定程度导致了后来旧官僚进入革命内部;
它主张民权主义,但又不敢依靠广大工农群众;
它主张民生主义,平均地权,但又缺乏使农民获得土地的具
体内容,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迫
切要求。
(四)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良驳《《
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广泛传播、革命形势日
派之〈民
益成熟的时候,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反对用革
展纲民报
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
开领报》
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
激》〉第
烈,与三
与改良派各自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
论这〈号
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投入这场论战的还有
战孙中山像
是新号
其他十几种报刊。
的革民外
标
发
1 命丛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志派报表
。与〉
2
改辩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3
要不要社会革命
保皇派认为革命
革命派认为清政府
会导致瓜分内乱,用
的卖国方针才会导致瓜
要不要以革命手
国家主义反对革命派
分险境,避免瓜分就必
段推翻清王朝
的民族主义。
须推翻清政府。
保皇派认为中国
革命派根据西方资
“国民恶劣”“民智
产阶级“天赋人权”,
不逮”没有做“共和 要不要推翻帝制,认为民权的兴起是不可
国民”的资格,没有
抗拒的时代潮流,实行
实行共和
实行民主政治的能力。
民主共和是进化的公理。
保皇派认为封建土
地制度很适合中国,而
土地国有违背了自然法
则,将妨碍生产力发展
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革命派认为中国经济
要不要社会革 组织的最大弊病是土地掌
握在少数人手中,政治革
命
命应该和社会革命并举。
怎样认识这场论战?
消极方面
积极方
面
暴露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
通过论战,传播民主革命思
想,促进革命形势发展,划清了革命和
改良的界限。
四、思想大解放——新文化运动与五四风潮
(一)
兴起原因
1
2
社会诉求
历史背景
辛亥革命的失败
部分先进知识分子从总结辛亥革
命的经验教训入手,将救国失败的原
与北洋政府腐朽统治
因归结为中国缺乏思想革命,因此要
的建立,使中国人追
解放人民思想,改造中国国民性。
求民族独立、人民解
放的梦想幻灭。
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
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
(二)
主要内容
民主
科学
democracy
science
四个提倡
四个反对
1
2
3
开始标志
主要阵地
代表人物图
基本口号δημoкρáτιа
4
5
内容
δημos
κρaτοs
《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Democ racy 陈独秀、李大
“盖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
钊、胡适、鲁迅、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
Democracy
蔡元培、钱玄同
创办的杂志《新青年》问世
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批评时政,
非其旨也。”
反对专制
提倡民主
提倡科学
提倡新道德
(三)新
文化运动
的内容
反对迷信
反对旧道德
民主,既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
反对旧文学
《狂人日记》,1918年5月,发表在《新青年》四卷五号
提倡新文学
制度,也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
上,为鲁迅所作。彻底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反动本质。
科学,则有广狭二义:“狭义的是
中国的第一首白话诗《朋友》
指自然科学而言,广义是指社会科学而
“我翻开历史一看,这历史没有
(后改名《蝴蝶》):
言”。陈独秀强调要用自然科学一样的
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
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
‘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
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
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
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
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
上太孤单。
人’。”
(四)
1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及其局限性
历史意义
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是切中时弊的。
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在当时振聋发聩,使新文化运动的启蒙
思想家成为首批向封建礼教不妥协斗争的战士。
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2
局 限 性
第一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批判孔子之学,提倡资产阶级
“强烈地主张废除汉字,中国文
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认识中国,去
字,既难载新事新理,且为腐毒思
有效地改造中国社会。
第二
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
倡导者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但是,离开
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仅仅依靠少数
“必须先用白话文字来代替文言的文字,
人的呐喊,依靠有限的宣传手段,要根本改造由这种社会
然后把白话的文字变成拼音的文字。”
环境产生的思想、所造成的国民性,是不可能的。
中国人“必须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是
第三 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
“又蠢又懒的民族”,“一分像人,九分像鬼
第四
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这种
运动领导人物忽视人民的作用,没有明确提出
的不长进民族”。
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方法,影响了这个运动后来的发展。
反帝主张,也没有对封建军阀乃至封建制度的批判,
影响力仅限于知识分子中。
“此次战争,使欧洲
文明之权威大生疑念。欧
人自己亦对于其文明之真
价,不得不加以反省。”
第
一
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
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比
较充分地暴露出来。
新
文
化
运
动
第
二
李大钊等马克思
主义者
梁启超一战后到欧洲考
察后指出:
“全社会人心都陷入怀
疑沉闷畏惧中,好像失了罗
针的海船遇着风遇着雾,不
知前途是生是好。”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极端
形式的进一步暴露。
第
三
胡适等资产阶级知
识分子
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屡
遭失败的事实,更使他们对资
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可
行性产生了极大的疑问。
(五)
五四运动——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历史条件
1
1
中国无产阶级
的发展壮大
1919年5月
爆发的五四运动,
是中国近代史上
的一个划时代的
事件。
2
新文化运动掀起的
3
中国工人阶级的人数不多,但很集中,在上
思想解放的潮流
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给
海、天津、武汉、青岛、广州、大连、哈尔滨等
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大城市都集中了10万至数十万的工人,而且其中
大部分又都集中在500人以上的工厂中。
青年学生在天安门城楼前
2
过 程
第一阶段
1919年5
月4日,北京
学生在天安门
集会游行。
游行队伍在行进
2
过 程
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
1919年5
月4日,北京
学生在天安门
集会游行。
北京师生
的爱国活动遭
到镇压。
6月5日,上海
6、7万工人罢工,
商人罢市,响应学
生行动。上海形成
工人罢工、商人罢
市、学生罢课的
“三罢”运动。全
国22个省150多个
城市积极响应上海
“三罢”运动。
2
过 程
结果
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
1919年5
月4日,北京
学生在天安门
集会游行。
北京师生
的爱国活动遭
到镇压。
6月5日,上海
6、7万工人罢工,
商人罢市,响应学
生行动。上海形成
工人罢工、商人罢
市、学生罢课的
“三罢”运动。全
国22个省150多个
城市积极响应上海
“三罢”运动。
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
尤其是在工人罢工的压力
下,6月10日,北洋军阀
政府被迫释放了被捕学生,
免除了曹汝霖,陆宗舆,
章宗祥的职务;6月28日,
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顾维
钧等人,拒绝在和约上签
字。五四运动取得了胜利。
3
第一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及特点
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五四运动时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有了
中国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
觉悟,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1921年便
第二产生了中国共产党。”
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第三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
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开端
五、新青年的转变——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
历史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人对资本主义道路的怀疑;
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中国人带来的鼓舞和启发;
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冲击;
五四运动的爆发所促成的工人阶级力量大展现;
五、新青年的转变——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二)
早期马克思主义运动情况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明
确表达了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
倾向,对马克思主义介绍具有
相当完整的形态,并作基本正
确的阐释,标志着他成为了中
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试看将来的环球,
必是赤旗的世界!”
五、新青年的转变——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二)
早期马克思主义运动情况
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 主要有三种类型:
1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周
董杨
中国早期马克思
恩
必匏
主义者的队伍,主要
来
武安
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
2
是由以上三种人组成
的。其中李大钊、陈
3
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
独秀属于先驱者和擎
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
旗人,毛泽东等五四
运动的左翼骨干则是
1920年9月,陈独秀发表《谈政治》一文,指出由少数资本家所把持
董必武回忆说:“我们过去和孙中山一起搞革命”,“革命发展了,
杨匏安早年留学日本,受到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1919年11月、12月,他发
其主体部分。
的共和政治为社会主义所代替“乃不可逃的运命”,公开宣布他站到
孙中山掌握不住,结果叫别人搞去了”。读了许多关于十月革命的书籍后,
表《马克思主义》一文,几乎与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同时,可以
五四运动时期的吴玉章
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来了。
就开始“想俄国与中国问题,开始谈马克思主义”。
说是该文的姊妹篇。
五、新青年的转变——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二)
早期马克思主义运动情况
主要表现
1、继承并发展民主、科学精神
2、继续开展反封建思想启蒙工作,扩展其涵义
内涵扩展为反对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制度;
民主由资产阶级民主变为多数人的民主、以劳动
总结:
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斗争立足点,由个人解放到争取人民大众的社会解放;
群众为主体的民主;科学,对社会研究来说,主要指
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了。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
斗争方式由少数人的思想批判到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
五、新青年的转变——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三)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早期马克思主义组织的建立
1920年8月,陈独秀、李汉俊、李达等人在上海成立第一个共产
第一阶段——1920年1月,《劳动团体与政党》一文呼吁
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主义组织,书记陈独秀,并创办《共产党》——标志共产党和共产
成立新型政党;
主义的旗帜在中国树立起来;
中国国民党在五四运动时没有站到群众前列,
1920年10月,李大钊、张国焘在北京成立共产党北京支部,书
第二阶段——1920年3月,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来华,
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客观上要求一个新的政党领
记李大钊;
与李大钊、陈独秀等共商建党。
导中国革命。
1920年秋至1921年春,长沙、济南、广州等地先后成立组织;
第三阶段——各个共产主义组织建立。
1920年中期,日本、法国留学生中也成立组织。
五、新青年的转变——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三)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组织的主要活动
第一 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第二 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
第三 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一方面,通过《新青年》、《共
产党》、《民国日报》等报刊发表文
章,宣传马恩原著思想以及列宁主义
创报刊文,出版译作
与资产阶级知识分
思想;
子、无政府主义者进行
另一方面,则通过出版《共产党
论战
宣言》(1920年8月由陈望道所翻译)
、《科学的社会主义》及介绍马克思
1919年8月,李大钊与胡适的“问题与主义之争”——《多研究些
主义的著作进行宣传。
第一
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问题,少谈些“主义”》VS《再论问题与主义》;
通过三次论战,促进倾向社会主义的进
1920年底,张东荪、梁启超挑起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现在
步分子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划清社会主义与资本
与将来》、《复张东荪论社会主义运动》VS《讨论社会主义并质梁
主义的界限、科学社会主义与资产阶级、小资产
任公》(李达)、《社会主义批判》(陈独秀);
阶级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有利建党工作的进行。
1920年起,马克思主义者和主张社会主义者开始对代表小资产阶
级的无政府主义进行批判——《进化》VS《新青年》、《共产党》。
邓
中
夏
第二
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
1
创办启蒙刊物
2
开办工人学校
3
建立工会组织
1920年,李大钊
在北京发起成立共产
主义小组并创办《劳
动音》 周刊。
长辛店补习学校旧址
1920年11月21日,在上
海共产主义小组帮助下,上海
机器工会成立,并出版《机器
工人》。孙中山、陈独秀到会
祝贺并发表演说。
第三
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1
1920年11月,党的发起组制定了
《中国共产党宣言》,阐述共产主义者
的理想、共产主义者的目的和阶级斗争
的最近状态。《宣言》没有向外发表,
不过以此为收纳党员的标准。
2
在共产党早期组织的领导下,1920
年11月,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上海宣告成
立。其后,北京、天津、武汉、长沙等
地也成立了团的组织。各地团组织通过
引导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参加实际斗
争,为党造就了一批后备力量。
1920年8月,上海
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
陈独秀指派上海共产主
义小组的年轻成员俞秀
松等人组建社会主义青
年团。这里是上海社会
主义青年团机关旧址,
上海霞飞路新渔阳里6
号(今淮海路567弄6号)。
武
六、抗战之声——抗日文化工作与《论持久战》
汉
(一)
抗日文化工作
领
文化界各个抗敌协会,以及掌管宣传工作的国民政
导 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周恩来任国民政府军委会
政治部副部长,郭沫若任第三厅厅长)。
机
《新华日报》全体成员宣传、参加
构
捐献活动
主
要
工
作
组织十多个抗敌演出队、宣传队,慰问抗日将士;
《新华日报》等先进报纸宣传抗日主张;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由京津迁往昆明,合
并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京津其他高校也纷纷迁往重
庆、遵义、延安等地。
周恩来郭沫若和第三厅部分工作人员合影
儿
童
宣
传
队
六、抗战之声——抗日文化工作与《论持久战》
(二)
首先
《论持久战》
毛泽东科学分析了中
日战争的时代特点、战争
性质与双方力量对比。
1938年5月至6月间,毛泽东发
表《论持久战》的讲演,总结抗战
10个月来的经验,集中全党智慧,
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
系统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
他指出,中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日本之间在20
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场决死的战争;
力量对比上,日本强,中国弱,决定了抗战只能是持久战;
战争性质上,中国是正义方,日本是非正义方,抗战胜利必将属于中
毛泽东在抗日军政大学作
国。
《论持久战》的讲演
毛泽东撰写《论持久战》
其次
毛泽东科学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即抗战
三阶段论:
战略防御阶段
战略相持阶段
战略反攻阶段
他指出,抗战将经过战略防
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
阶段。中国将在战略相持阶段
获得由弱转强的力量。
毛泽东所阐明的持久战战略思想,揭示了抗战发展规律和坚
持抗战、争取抗战胜利必须实行的战略方针,对于全国抗战的战
略指导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抗战胜利之后,中国虽然迎来
了和平的曙光,但是很快被内战的
阴影遮蔽了,思想界的关注重点很
快放在了即将到来的战争上。
而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新中
国的成立,中国的思想文化也逐渐
开始了新阶段的发展历程。
在新中国60多年的时间里,中
国人的思想历程可谓曲折不断,其
中有令人骄傲的成绩,也有失败的
教训,还有重新反省重新振作的艰
难转折。
而今,探索还在继续,一直将
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