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簡介 - 中國科技大學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莊子簡介 - 中國科技大學

中國文學欣賞
學生學習檔案
授課教師 : 吳姝蒨
學
生:林冠延
學
號:9811461054
目錄
自我簡介
 自傳
 學習目標
 學習歷程


學後心得
莊子簡介
 延伸閱讀



學後心得
參考資料
自我簡介
自我簡介
基本資料
 姓名:林冠延
 生日:80/4/24
 星座:金牛座
 信箱:[email protected]
 經歷或證照
 電腦軟體應用丙級技術士
 專長興趣
 畫畫 音樂欣賞 唱歌

自傳
自傳

家庭背景

我是林冠延,住在台北縣新店市,目前就讀於中國科技
大學,為家中之長子,有一位大我2歲的姊姊,我們在父
母深切的關愛和期待下快樂成長。父母從商,家境小康,
父母以「愛的教育、鐵的紀律」的方式管教我和姊姊,
使我們在快樂成長的過程中,同時也學到該有的禮節,
養成我們能勇於認錯的好習慣。
自傳

求學生涯

我的求學生涯可以說是多采多姿,高中加入了管樂班,
從此,便開啟了另一條與普通高中生所沒有的經歷。因
為我是管樂班的學生,且擔任薩克斯風首席,因此學習
到的不僅是吹奏的技巧,更多是在帶領學弟妹的過程中,
學習到如何領導他人,以及團隊合作,在參加音樂縣賽
及全國賽,得到「優等」和「甲等」的佳績。更自高二
下學期,分別在校內校外發表音樂會。
自傳

競賽成果

校內競賽中,由於我的膽識大,便自告奮勇參加國語朗
讀比賽,在與其他參賽選手競爭裡脫穎而出,並獲得第
一名。在高二下學期的英文話劇,我們班演的是美女與
野獸,我飾演野獸,野獸的性格異常的冷漠、易怒,那
是我所沒有的經歷,在不斷嘗試與改進,與同學不斷的
練習下,我們班獲得英文話劇「團體第一名」的殊榮。
而我在英文話劇中獲得了「最佳演員獎」。

英文話劇的道具與布幕,都是班上同學一起做的,雖然
準備的過程辛苦,難免也會起口角爭執,但最後大家還
是團結一心,贏得佳績。
自傳

班級幹部及課外表現

自高一下學期,毛自推薦擔任資訊股長,負責借電腦教
室及資訊車,並擔任至高三下學期,由於表現良好,並
獲得優良獎狀。

校內的語文競賽之外,我也有參加在校內所舉辦的校園
歌唱比賽,由於國中時有參與男聲合唱團,所以聲音自
然比一般參賽選手來的大聲,加上自己膽量很大,在出
賽就打敗許多好手,果然在決賽時,榮獲第一名。高二
在課業繁忙之餘,我利用課餘,研讀電腦軟體丙級書籍,
有問題便主動向老師請教,以便立即改正,考試當天,
寫起來便得心應手,順利取得電腦丙級證照。
自傳

班級幹部及課外表現

對於學校所推行的各項活動中,我都踴躍參與,在高二
下學期,參加了由圖書館所舉辦的「秋桂讀書會」的活
動,藉此機會,培養分工合作及團隊精神,我的隊伍也
得到了第一名的成績,這些活動的參與經驗,都在我學
習歷程裡扮演重要之角色,對我生活處事的態度,也產
生莫大影響。並在暑假時參加新店戶政事務所的志工服
務,認真工作獲頒證明獎狀。

藉由豐富的社團與比賽,歷經磨練與考驗,讓我的高中
生活變的多彩多姿,進而增進了我的處事能力。
學習目標 &學習歷程
學習目標

莊子的寓言故事與課文延伸

莊子的思想淵源

莊子的哲學思想
學習歷程
 課文-養生主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
近名,為惡吾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身,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已所倚,足以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然,奏
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文惠君約:「嘻,善哉!技蓋至此乎?」
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使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全牛
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
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道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
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
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彼節者有閒,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
游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雖然,美至於族,吾見其難
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
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學習歷程-學後心得
透過老師生動有趣的講解,讓我認識了庖丁解牛,庖丁從:「始
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全牛者。」宰牛時,看見的是整頭牛。
到「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後,已能從牛體上「郤」、
「窾」、「節」下手。
再成為「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方今之時,臣以神遇
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從解牛的工作中,體會出養
生的道理,解牛已超越了技術的境界了,解牛已不是官知的問
題而是精神的問題了。
這則寓言說明了,我們做事時,不要硬碰,不硬幹,順著事物的
條理,做事就可以避免受損傷,以存身保命。
莊子簡介
莊子簡介
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名周,生卒年失考,約與孟子
同時。

戰國時代宋國蒙(今河南商丘人,另說安徽蒙城人),曾任漆
園吏。

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
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者。

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

他也被稱為蒙吏、蒙莊和蒙叟。據傳,又嘗隱居南華山,故唐
玄宗天寶初,詔封莊周為南華真人,稱其著書《莊子》為南華
經。
莊子簡介-莊子的思想淵源

世以「老莊」並稱,莊子和老子都是道家的代表人物。
當然莊子的思想是承繼於老子的。相同點主要在「道
法自然」的觀點中,但老莊之間還是有區別的。老子
的學說,除了強調自然的一面以外,還有講權術的一
面。

老子說「柔弱勝剛強」莊子拋棄了老子思想中講權術
的一面。
莊子簡介-莊子的哲學思想

莊子的哲學思想大體可歸納為以道為實體的本體論、
「萬物齊一」的相對主義認識論,並由此引發出其獨
有的主觀唯心主義傾向和相對主義詭辯傾向。

這種本於自然的人性論與倫理觀,為後世的中國知識
分子另一種生存方式和價值觀念的可能性。
莊子簡介-莊子的哲學思想

莊子的哲學提倡破除肉身我與認知我,追求超然物外
的審美態度,於事於物不着痕迹。

在莊子哲學中,「道」是宇宙的本體,是一個無限的
概念。由「道」而產生了天地萬物,「道」本身是萬
物之源。
莊子簡介-莊子的哲學思想

「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
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
帝,生天生地。」(《莊子·大宗師》)。人如果得
「道」,即獲得了無限和自由。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1
莊周夢蝶
莊周夢蝶是莊子提出的一個哲學論點,認為人不可能確切的
區分真實和虛幻。
莊子以故事的形式對此進行了如下闡述: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
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
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
化。」
延伸閱讀

大意
就是莊子一天做夢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夢醒之後發現自己
還是莊子,於是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夢到莊子的蝴蝶呢,
還是夢到蝴蝶的莊子。
在這裡,莊子提出一個哲學問題——人如何認識真實。如果
夢足夠真實,人沒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夢。
延伸閱讀-2

秋水篇

大意

(秋水篇)是《莊子‧外雜篇》的代表作,闡發了(齊物論)的旨趣。
其主題論述在「河伯」與「海若」的對話中展開,就在河老大與
海龍王的問答間,破解人間小 大、是非、貴賤的執著分別,而
回歸道的一體無別。

最後,以莊子與好友惠施的「濠梁之辯」作結,此道家玄理與名
家名理的對話,問魚樂可知否?名家論定不可 知,道家卻認為
人可以解消形體的拘限,人可知魚,魚亦可知我,如同莊周可以
夢為蝴蝶,蝴蝶亦可以夢為莊周,而開顯情景交融、物我兩忘的
境界!
延伸閱讀-2

從秋水篇我們學到的成語








夏蟲不可語冰:形容人識見狹小,或不識時務。
曳尾途中:喻逍遙自在。
望洋興嘆:喻做事因力量不夠或條件不充分而感到無可奈何。
邯鄲學步 :指模仿別人不成,又失去自己本有的優點。
濠梁之辯:指喻別有會心之地。
井底之蛙:比喻見識狹小。
以管窺天:喻所見之小。
知魚之樂:喻人與萬物可相通。
延伸閱讀-學後心得

秋水篇包含了七個寓言故事,第一到第六都可連貫,每一篇都
在解釋「萬物齊一」的自然觀,莊子運用很多大自然的事物,
來說明其中所蘊含的哲理。


「井蛙不足以論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語冰者,篤於時也;
曲士不可語至道者,束於教也。」
三句話意思相近而強調的重點
井蛙之所以不足以論海,那是受空間的限制;
 夏蟲之所以不可以語冰,那是受時間的限制;
 而曲士之所以不可以語至道,那是受自己的限制,偏見太深而
不能接受相反還排斥最高的真理。

延伸閱讀-學後心得
莊子的寓言故事非常有趣,尤其是莊周夢蝶,透過老師生動的教學,
讓我彷彿看見的莊子的夢,莊子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夢醒之後發
現自己還是莊子,於是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夢到莊子的蝴蝶呢,還
是夢到蝴蝶的莊子。
莊子提出一個哲學問題——人如何認識真實。如果夢足夠真實,人沒
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夢。
這讓我想起日本的戰國大明織田信長所說的一句話,「人生五十年
與天地長久相較 如夢又似幻 一度得生者 豈有不滅者乎」,人間
的五十年等於一晝夜,因此人間事,如夢似幻。
這也說明了我現在人生,如果現在是在做夢,何不讓好好讓夢裡的自
己努力活著,用力踏實的過著每一天,當夢醒的時候,也不會有所
遺憾,反而覺得是一場好夢,而有所回味。
參考資料

維基百科


知識家



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A%84%E5%AD%90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6010716224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6041700679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5101817707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07061703383
其他

http://e-info.org.tw/reviewer/chia/2000/re-chia001105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