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2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三章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2

第二节 注射剂
一、注射剂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一)注射剂的概念与分类、给药途径
1、概念 :将药物制成供注入体内的灭菌溶液、乳
状液或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
菌粉末。
2、分类
按分散系统分:溶液型:水针、油性注射剂
混悬型:鱼精蛋白胰岛素
乳浊型:静脉营养乳剂
注射用无菌粉末:青霉素,
阿齐霉素等

3、给药途径

静脉注射(IV):静推和静滴,非水溶液、混悬
液不能使用,所用注射剂不得添加抑菌剂。
椎管注射:注射剂的渗透压和pH应与脊椎液相
等,不含微粒,量不超过10ml.
肌肉注射(IM):剂量1~5ml,刺激性太大的药
物不宜使用。
皮下注射(SC):水溶液为主,剂量1~2ml。
皮内注射(ID):剂量0.2ml以下,常用于过敏
性试验或疾病诊断。
其他途径:穴位注射、腹腔注射、关节腔注射、
动脉注射。





(二)注射剂的特点和一般要求
1、特点
 药效迅速、作用可靠
 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被消化液破坏、首过效
应明显、口服吸收差、消化道刺激性强
 适用于不宜口服的病人:不能吞咽、昏迷、严重
呕吐
 产生局部定位作用
 使用不方便、注射疼痛
 易交叉污染、安全性差
 制备过程复杂、质量要求高、成本高
2.一般质量要求
•
•
•
•
•
•
•
•
•
无菌:不得含有活的微生物和芽孢
无热源:
澄明度: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浑浊或异物
pH值:4~9
渗透压:等渗,可稍高渗,不可低渗
安全性:无毒无刺激性
稳定性:
降压物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含量、色泽、装量等
无针注射释药系统




是采用经皮释药的粉末/液体喷射手持器具,利用
高压气体(氦气等)将药物粉末/液滴瞬时加速至
750米/秒,经皮肤细胞进入皮内。它可控制释药
深度,且可将大分子(如抗原)直接释放至表皮
内,而普通针头是难以办到的。
生物喷射公司(Bioject)上市了用于释放小儿人生
长激素的无针头给药器,商品名Saizen。
医药家政公司(The medical House PLC)已在销售
新颖的Mhi-500胰岛素无针头注射释药系统。
现销售额4亿美元,2010将增至20亿美金。
无针粉末注射剂
醋酸亮丙瑞林注射用混悬剂
阿莫西林注射用混悬液(动物实验)
(三)热原(Pyrogen)
1.概述
(1)含义:一类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
高的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
危害程度:10-μg/Kg→40+℃并可休克、
死亡(称:热原反应)

如:大腸杆菌:

伤寒杆菌:0.2μg/Kg(家兔)









(2).热原的来源及组成:
来源:微生物生长过程的代谢产物
(贮存于外-固膜间,细菌死亡后释出)
组成:蛋白质+磷脂+脂多糖→内毒素
磷脂多糖的基本组成:
璘脂A(LA)、核心多糖(KDO)及O-特性侧链
至热程度:(与菌种差异相关)
革阴菌>革阳菌>球菌>酵母菌










2.热原的基本性质
(1).耐热性:高常规灭菌不能除去热原
100℃条件:不被破坏
125℃/30min:不完全破坏(热压灭菌不能除去)
180+℃/3h:可完全破坏
(2).水溶性:可溶于水(亲水性高分子组成)
(3).滤过性:
具滤过性:分子量:约10万
φ:1~5nm(病毒范围)
(常规滤器无截留;超滤器不完全截留)







(4).具被吸附性
活性炭:表面吸附(输液生产常用)
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吸附
(5).不挥发性
可通过(重)蒸餾法除去
须有隔沫装置防止由雾滴进入
(6).其他性质:可被強酸碱及强氧化剂破坏






3.热原污染的途径
(1)注射用水
(2)原辅料
(3)容器.用具.管道与设备等
(4)制备过程与生产环境
(5)输液器具








4.除去热原的方法
〈一〉药液及溶媒中热原的除去
(1).物理吸附法(利用吸附性,指表面吸附)
常用吸附剂:活性炭(或白陶土等)
方法:0.01~0.5%活性炭/煮沸15min
应用:药液中热原的去除
脱色(吸附色素)
注意:药物含量↓








(2).离子交换(树脂)法除去
原理:热原具弱解离性(具负电荷)
常用树脂:强碱型阴树脂>弱碱型阴树脂
应用:溶媒热原去除(蒸餾前预处理)
(不宜药液应用)
(3).其他方法:葡聚糖凝胶(分子筛)滤过
超滤法
反渗透法







二〉容器、用具器皿的热原去除(物理、化学法)
(1).高温破坏:180℃/2h,250℃/30min
(2).酸碱及氧化剂破坏法/重铬酸钾硫酸清洁液浸
泡以破坏热原
5.热原的检查(生物检查法)
(1).家兔法(C.P.:热原检查法)
动物:家免三只、体重:1.7 ~ 3.0Kg/只
给药及判断:耳静脉给药;按CP檢查法判定






(2).鲎珠法(C.P.: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判断内毒
素限量法)
鲎珠:鲎血的变形细胞
检查原理:0.0001ug/m1热原+鲎试剂→凝胶反应
特点:简单、迅速、灵敏
可靠性差(假阳性、革阴菌热原敏感)
(仅为生产过程的控制,不能代替家兔法)
二、溶剂及附加剂
(一)注射用水:
1.基本概念:
原水:自来水或深井水,用于制备纯化水
纯化水:原水经适宜方法制得的供药用的水,
作为普通制剂的溶剂或试验用水
注射用水: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作为注射
剂的溶剂
灭菌注射用水:注射用水经灭菌所得的水作为
粉针的溶剂、注射液的稀释剂等
2、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
pH(5-7 )、氨(<0.00002% )、氯化物、
硫酸盐与钙盐、硝酸盐与亚硝酸盐、
二氧 化碳、易氧化物、不挥发物及重金属、
热原检查(每ml中内毒素不得超过0.25EU )。
按照药典规定除了检查蒸馏水的检查项目
制备后12小时内使用
3.原水处理
目的:最大限度的去除水中的不溶性杂
质、可溶性盐类、微生物及热原。
方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反渗透
法
1)离子交换法:可以去除绝大部分水阴阳离子
(比电阻大于100万Ωcm,对细菌和热源也有
一定的去除作用。离子交换树脂的优点主要是
处理能力大,脱色范围广,脱色容量高,能除
去各种不同的离子,可以反复再生使用,工作
寿命长,运行费用较低(虽然一次投入费用较
大),水化学纯度高,设备简单,耗能小,成本
低。
◇离子交换树脂都是用有机合成方法制成
◇离子交换树脂不溶于水和一般溶剂
◇树脂中的离子与溶液中的离子互相交换,
从而将溶液中的离子分离出来
阳离子交换树脂:
氢型:RSO3- H+
钠型(稳定)Na+
阴离子交换树脂:
氢氧型:RN +(CH3)3OH氯型(稳定):
Cl-
阳床 脱气塔(CO2)阴床混合床
离子交换树脂的基体(matrix),制造原料主要有
苯乙烯和丙烯酸(酯)两大类,它们分别与交联剂
二乙烯苯产生聚合反应,形成具有长分子主链及
交联横链的网络骨架结构的聚合物.
2)电渗析法:
较离子交换经济,节
约酸碱,但比电阻低
( 100万Ωcm ),常
用于离子交换的前处
理。
浓水
淡水

3)反渗透法: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国内
目前主要用于原水的处理,美国药典将其用于
制备注射用水。
反渗透过滤器
4)蒸馏法
1. 蒸气; 2. 第一节蒸发器; 3. 第二节蒸发器; 4. 第三节蒸发器; 5. 冷
凝器; 6. 冷却水进口; 7. 预滤无盐水; 8. 蒸馏水出口; 9. 冷却水出口
5)制备流程
自来水
砂滤过器
细滤过器
电渗析装置(或反渗透装置)
阳离子
树脂床
混合树脂床
注射用水
活性碳吸附
脱气塔
蒸馏水机
阴离子
树脂床
热贮存器
80°C
(二)注射用油

一般为精制的植物油,常用的油有麻油、
茶油、大豆油等。
要求:无异臭,无酸败味;
色泽不得深于黄色6号标准比色液;
在10℃时应保持澄明。
皂化值为185~195;
碘值为126 ~140;
酸值不大于0.1

酸值说明油中游离脂肪酸的多少,酸值高质
量差,也可以看出酸败的程度。

碘值说明油中不饱和键的多少,碘值高,则
不饱和键多,油易氧化,不适合注射用。

皂化值表示油中游离脂肪酸和结合成酯的脂
肪酸的总量多少,可看出油的种类和纯度。

考虑到油脂氧化过程中,有生成过氧化物的
可能性,故最好对注射用油中的过氧化物加
以控制。




植物油是由各种脂肪酸的甘油酯所组成。在贮
存时与空气、光线接触,时间较长往往发生复
杂的化学变化,产生特异的刺激性臭味,称为
酸败,
酸败的油脂产生低分子分解产物如醛类、酮类
和脂肪酸。这样的油,就不可能符合上述注射
用油的标准。
凡不符合药典规定的油,均须加以精制,才能
供注射用。
注射用油应贮于避光密闭洁净容器中,避免日
光、空气接触,还可考虑加入没食子酸丙酯、
生育酚等抗氧剂。
(三)其它注射用溶剂
(一) 乙醇
 本品与水、甘油、挥发油等可任意混合。
毒性:
 对小白鼠的LD50静脉注射为1.973g/kg,皮下
注射为8.285g/kg。
 采用乙醇为注射用溶剂时浓度可高达50%,
如氢化可的松注射液。
 可供肌肉或静脉注射,但浓度超过10%肌内
注射就有疼痛感。

(二) 甘油
本品与水或醇可任意混合。由于粘度,刺激
性等原因不能单独作为注射用溶剂,利用
它对许多药物具有较大溶解性的特点,常
与乙醇、丙二醇、水等混合应用。
毒性:对小白鼠的LD50 皮下注射为10ml/kg,
肌内注射6ml/kg,大白鼠静脉注射LD50 为
5~6g/kg。
常用浓度一般为1~50%。






(三) 丙二醇
即1, 2-丙二醇,本品与水、乙醇、甘油相混溶,
能溶解多种挥发油。
在注射剂中,本品在一般情况下稳定,但高温下
(250℃以上)可被氧化成丙醛、乳酸、丙酮酸及醋
酸,丙二醇已广泛用作注射用溶剂,其特点是溶
解范围较广。
可供肌内、静脉等给药。采用丙二醇为溶剂的有
安定注射液。
毒性: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 为9.7g/kg,皮下注射
LD50为18.5g/kg,静脉注射LD50为5~8g/kg。
常用浓度为1%~50%。




(四) 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s, PEG)
聚乙二醇分子式可用HOCH2(CH2OCH2)nCH2OH
表示,PEG300, 400(此数字表示平均分子量),可
作注射用溶剂,
PEG400, 粘度0.73cPa.s(7.3cps)(99℃),比重1.125,
无色略有微臭液体,能与水、乙醇相混合,化学
性稳定,常作注射用溶剂。如噻替派注射液。
毒性:PEG400小白鼠腹腔注射LD50为4.2g/kg。大
白鼠皮下注射PEG400, 10ml/kg,未见持久的损害,
结果与丙二醇相似。PEG300常用浓度为1%~50%。
(五) 苯甲酸苄酯

本品不溶于水和甘油,能与乙醇(95%),
脂肪油相混溶。


如二巯基丙醇油注射液,苯甲酸苄酯不仅
作为助溶剂,而且能够增加二巯基丙醇的
稳定性。
(四)注射剂的附加剂
1.增溶剂、润湿剂或乳化剂
用于i.v.:软磷脂、Poloxamer、聚氧乙烯蓖麻油
2.缓冲剂(pH值调节剂):
3.抗氧剂及金属螯合剂:
4.渗透压调节剂:
5.抑菌剂:
6.麻醉剂:
7.等渗调节剂
8.助悬剂
(五)等渗调节和等张调节
1.基本概念:
 等渗: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属于物理化学
概念

等张:渗透压与红细胞膜张力相等的溶液属生物
学概念

如果药物分子不能透过细胞膜时,等渗和等张相
等
2.渗透压的调节
1)冰点降低数据法:
W=(0.52-a)/b
W:配制等渗溶液需加入的等渗调节剂的百
分含量
a:药物溶液的冰点下降值
b:等渗调节剂1%溶液的冰点下降
2)氯化钠等渗当量法:
W=(0.9-C*E)V/100
C:药物百分浓度
E:氯化钠等渗当量
V:所配溶液的体积
3.等张调节




红细胞对多数药物水溶液为理想的
半透膜。
盐酸普鲁卡因、烟酰胺 等。
等渗不一定等张,等张不一定等渗。
等渗溶液需作溶血试验。
三、注射剂的车间设计与生产管理
1.车间设计的基本要求
1)位置的要求:
 空气洁净,环境应宽敞,无泥土外露,有草坪,
不种花,远离马路,在下风口
2)房间布局:
 走向合理,人流物流严格分开
 洁净室与非洁净室间设置缓冲设施
 洁净度高的房间布置在内侧或中心位置
 车间设计要考虑原辅料外包装的处理,原辅料
中间体半成品的贮存,设备及器具的清洁问题
3)内部结构:
 墙壁平直,无缝隙,无死角,无颗粒脱落,天
棚呈弧形
 线路管道内埋,墙壁与天棚、地板、连接处呈
弧形
 地板可用水磨涂面,光滑平整耐腐蚀,地漏设
置能防污染,100级不设地漏
 门光滑,关闭严密,开启方向朝向洁净度高的
房间
2.注射剂的生产管理

1)洁净室的管理
洁净度
级别
100
10 000
100 000
300 000
尘粒最大允许数/m3 微生物最大允许数
≥0.5μm
≥5μm
3,500
350,000
3,500,000
10,500,000
0
2,000
20,000
60,000
浮游菌
/m3
5
100
500
—
沉降菌/
皿
1
3
10
15
各种药品生产环境的空气洁净度要求
药品种类
可灭菌小容量
注射剂(<50ml)
可灭菌小容量
注射剂(>50ml)
非最终灭菌的
无菌药品及生
物制品
洁净级别
浓配、初滤:100 000级
稀配、精滤、灌封:10 000级
浓配:100 000级
稀配、滤过 非密闭系统:10 000级
密闭系统:100 000级
灌封:局部100级
配液
不需除菌滤过:局部100级
需除菌滤过:局部10 000级
灌封、分装、冻干、压塞:局部100级
轧盖:10 000级
注射剂生产工艺流程图
原辅
料预
处理
安
瓿
割
圆
安
瓿
质
检
配
液
安
瓿
清
洗
初
精
滤
滤
干
燥
灭
菌
灌
封
半
成
品
质
检
注
射
用
水
灭
菌
检
漏
甩
干
擦
瓶
蒸
馏
灯
检
纯
水
印
字
包
装
印
包
质
检
原
水
处
理
自
来
水
装
入
箱
库
成
品
质
检
四、注射剂的制备
1.容器及处理
1)玻璃容器的要求:

安瓿玻璃应无色透明,以便于检查澄明度、杂质以及变
质情况。
应具有低的膨胀系数,优良的耐热性
要有足够的物理强度
高度的化学稳定性,不改变溶液的pH,不被侵蚀
熔点较低,易于熔封。

不得有气泡、麻点及砂粒。




2)安瓿的选择

中性玻璃:低硼硅酸盐 稳定性较好,作近中性或弱酸性
注射剂的容器。


含钡玻璃:耐碱性能好
含锆玻璃:较高的化学稳定性,耐酸、耐碱性均好,不
易受药液侵蚀
3)安瓿的处理
a.
割圆:使安领颈有一定的长度,便于灌药与包装
b.
洗涤:

甩水洗涤法:加压喷射式水洗涤法:超声波洗涤法
c. 干燥灭菌:


一般要在烘箱内用120~140℃温度干燥。
盛装无菌操作或低温灭菌的安瓴则须用160~170℃干热灭菌。
色环易折安瓿
点刻痕易折安瓿
全自动洗瓶机
2.配液:
1)器械:装有搅拌器的夹层锅.
2)方法:

浓配法:将全部原料药物加入部分溶剂中配成
浓溶液,加热或冷藏过滤,然后稀释至所需浓
度。此法可滤除溶解度小的杂质

稀配法:将全部原料加入所需的溶剂中一次配
成所需的浓度。适用于原料质量好
3)注意事项
①在洁净的环境中进行
②配制剧毒药品注射液时,严格称量与校核,
并谨防交叉污染
③化学不稳定性药物,可先加稳定剂或通惰
性气体处理,或避光处理,或温度控制
④对于不易滤清的药液可加0.1%~0.3%的活
性炭或通过铺有炭层的布氏漏斗。

但使用活性炭时要注意其对药物的吸附作
用,特别对小剂量药物如生物碱盐等的吸
附,要通过加炭前后药物含量的变化,确
定能否使用

活性炭在酸性溶液中吸附作用较强,在碱
性溶液中有时出现“胶溶”或脱吸附作用,
反使溶液中的杂质增加,故活性炭最好用
酸处理并活化后使用
3.过滤
1)机理:


介质滤过:筛析作用(表面滤过)和深层截留
滤饼滤过:(架桥作用)
2)影响因素:
Poiseuile公式:dV/dt=Pлr4/8ηL
P:操作压力;r:毛细管半径;η:粘度L:毛细管长度

增加滤速的方法:

提高压力差
升高温度
减少滤饼厚度
增加颗粒的粒度






微孔滤膜在注射剂应用较多,常用醋酸纤维膜、
硝酸纤维膜、醋酸纤维与硝酸纤维混合酯膜、聚
碳酸酯膜[4]、核微孔滤膜[5]等。
①微孔滤膜的性能测定;,通常主要测定孔径大
小,孔径分布、流速等。
孔径大小测定一般用气泡法,每种滤膜都有特定
的气泡点,它是滤膜孔隙度额定值的函数,是推
动空气通过被液体饱和的膜滤器所需的压力。在
未达此压力以前,滤孔仍滞留着液体,当压力不
断增加达到克服滤膜上较大孔中液体的表面张力
时,则滤液就从孔中排出,使气泡出来,这个压
力值就是气泡点。通过实验测定气泡点,可以算
出薄膜孔径的大小。

测试方法:将微孔滤膜湿润后装在过滤器
中,并在滤膜上覆盖一层水,从滤过器下
端通入氮气。当压力升高至一定值,滤膜
上面水层中开始有连续气泡逸出时,此压
力值即为该滤膜气泡点。

流速的测定;常在一定压力下,以一定面
积的滤膜滤过一定体积的水求得。

此外对于用于除菌滤过的滤膜,还应测定
其截留细菌的能力。



②微孔滤膜的物理化学性质:
纤维素混合酯滤膜(商品名叫MF-Millipore)在干热
125℃以下在空气中是稳定的,在125℃以上就逐渐
分解,故在121℃热压灭菌,滤膜不受影响。
聚四氟乙烯膜在260℃的高温,也不受影响。

纤维素酯滤膜适用于药物的水溶液、稀酸和稀碱、
脂肪族和芳香族碳氢化合物或非极性液体。它不
适用于酮类、酯类、乙醚-乙醇混合溶液,也不适
用于强酸和强碱。

聚四氟乙烯滤膜,强酸强碱及各种有机溶剂对它
均无影响。
助滤剂

①硅藻土

②活性炭
③滑石粉
④纸浆


过滤装置




垂熔玻璃滤器 这种滤器系用硬质中性玻璃细粉烧
结而成。
通常有垂熔玻璃漏斗,垂熔玻璃滤球和垂熔玻璃
滤棒三种。根据滤板孔径大小制成1~6号,由于
生产厂不同,代号亦有差异,国内有上海玻璃厂,
长春玻璃总厂生产。
垂熔玻璃滤器在注射剂生产中常作精滤或膜滤器
前的预滤。
型号的选择,1~2号多用于常压过滤,3~4号多
用于减压或加压滤过,5~6号可用作无菌滤过。
垂熔玻璃滤器:吸附性低,不影响药液的pH,
易清洗,但价格高,易破。3号滤器用于常压、
4号用于减压或加压,6号用于无菌滤过。
a.沙滤棒:价廉易得,但易脱砂,对药液的吸
附性强,难清洗,适用于大生产中的初滤。
注射剂生产中常用中号(500~300ml/min)
b.板框式压滤机:面积大,截留量多,可用于
粘性大、滤饼可压缩的各种物料的过滤,特
别适用于含少量微粒的待滤液,在注射剂生
产中多用于预滤,缺点是装配和清洗麻烦,
容易滴漏。
砂滤棒
BS315板框式压滤机
4灌装:灌装和封口应在同一室内
注意问题:



剂量
沾瓶
通气
YZG-SZ6型全自动液体灌装机
输送带
全自动灭菌机
冲瓶、灌装、旋盖三合一体机
7、冷冻干燥
五、注射剂的质量检查
1. 澄明度检查
取供试品,在黑色背景、20W照明荧光灯光源下,用
目检视,应符合卫生部关于澄明度检查判断标准的规
定白点多为原料或安额产生;纤维多半因环境污染所
致;玻屑往往是由于割口、灌封不当所造成。
2. 热原检查:
家兔法;鲎试验法
3. 无菌检查
4. 其它检查:降压物质检查,
装量检查,pH值的测
定、异常毒性检查、刺激性过敏试验等按具体品种要
求进行检查。
六、处方分析
1.维生素C注射剂:
Rp:维生素C
104g
碳酸氢钠
49.0g
EDTA-2Na
0.05g
亚硫酸氢钠
2.0g
注射用水ad1000ml
2.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剂:
Rp:盐酸普鲁卡因 20.0g
氯化钠
4.0g
0.1M盐酸
适量
注射用水ad
1000ml
第二节 输液(Infusion solution)



一、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
(1次给药100ml以上)的注射液。
不含防腐剂或抑菌剂
主要有电解质输液、
营养输液及胶体输液等。
二、输液的分类和质量要求




1.电解质输液:常用的有等渗氯化钠、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碳酸氢钠注射液等
2.营养类输液:糖类及多元醇类输液 、
氨基酸类输液 、脂肪类输液
3.胶体类输液:右旋糖酐、聚乙烯吡咯
烷酮
4.含药输液:替硝唑、苦参碱






与小剂量注射剂相比,注意以下几点
①无菌无热原及澄明度方面更加特别注意
②含量色泽pH也应该符合要求
③渗透压应调为等渗或高渗,这样可不引
起血象的任何异常变化
④不得含有引起过敏反应的异性蛋白及降
压物质,输入人体后,输入人体后不会引
起血象的异常变化,不损害肝/肾等
⑤输液中不得含任何抑菌剂,并在贮存过
程中质量稳定.
三、输液的制备
输液生产流程图
橡胶塞 、隔离膜 、铝盖
胶塞的质量要求






胶塞应具有弹性和柔曲性
性质稳定,不与药液起反应,
能耐高温、高压,
具有一定耐溶性,吸附作用小,无毒,
当针头刺入和拔出后应立即闭合,而且
能耐受多次穿刺而无碎屑脱落。
无毒性,无溶血作用
第五节 注射用无菌粉末



又称粉针:用前用灭菌注射
用水溶解
适用于在水溶液中不稳定的,
特别是对湿热敏感的药物。
注射用冷冻干燥制品
常见于生物制品,如辅酶类
注射用无菌分装产品
抗生素药品,如青霉素
注射用无菌粉末的质量要求



1)粉末中无异物
2)粉末细度或结晶度应适宣,
便于分装
3)无菌,无热原
测定药物的理化性质



物料的热稳定性
物料的临界相对湿度
物料的粉末晶型与松密度
无菌分装中问题




装量差异
澄明度问题
无菌问题
吸潮变质
冻干粉针
优点:
 避免药品高热分解
 产品质地疏松,加水迅速溶解
 含水量低,在真空中进行,不易氧化,有利
于长期储存
 产品剂量准确,外观优良,污染机会少
缺点:
 不能有效控制晶型,设备成本高
装好药液的
安瓿或小瓶
预 冻
升华
干燥
再干燥
眼睛的构造
第六节 眼用液体制剂



眼用液体制剂:凡是供洗眼、滴眼用以治疗
或诊断眼部疾病的液体制剂。
真溶液、胶体溶液、混悬液、油溶液
眼用膜剂、眼胶、接触眼镜


(一)吸收途径
主要经过角膜和结膜两条途径吸收
影响吸收的因素
药物从眼睑缝隙的损失
药物从外周血管消除
pH值和pKa值
刺激性
表面张力
粘度
滴眼剂的质量要求
1. pH值
正常眼可耐受的pH为5.0~9.0。pH 6~8时
无不舒适感觉,小于5.0和大于11.4有明显
的感觉。
2. 渗透压
眼 球 能 适 应 的 渗 透 压 范 围 相 当 于浓 度 为
0.6%~1.5%的氯化钠溶液,超过2%就有明
显的不适。
3. 无菌
眼部有无外伤是滴眼剂无菌要求严格程
度的界限。
用于眼外伤的眼用制剂要求绝对无菌,
包括手术后用药在内。
滴眼剂的抑菌剂要作用迅速,要在1~2
小时内达到无菌。



4. 澄明度
滴眼剂的澄明度要求比注射剂要低些。
混悬液滴眼剂应进行药物颗粒细度检查,
含15m以下的颗粒不得少于90%,50m的
颗粒不得超过10%。
不应有玻璃,颗粒应易摇匀,不得结块。


5. 粘度
滴眼剂的粘度适当增大可使药物在眼内
停留时间延长,从而增强药物的作用,
同时粘度增加后减少刺激作用,也能增
加疗效。
合适的粘度在4.0~5.0cPas之间。
6. 稳定性
眼用溶液类似注射剂,也要注意稳定性
问题,很多眼用药物是不稳定的,例如
毒扁豆碱,
滴眼剂的处方设计与附加剂选用





(一)pH值的调整
(二)渗透压的调整
(三)无菌度的保持
(四) 粘度的调整
(五) 稳定剂、增溶剂、助溶剂等的添加
第七节



其他灭菌与无菌制剂
植入给药糸统(implantable drug
delivery systems, IDDS)
特点:定位给药,减少用药次数,给药剂
量少,长效恒释作用及采用立休定位技术
等优点.
类型:植入泵,高分子聚合物植入糸统,可
降解型注射式原位IDDS
第八章

灭菌与无菌制剂新进展
注射给药系统的新进展
1混悬型注射剂
2非水溶液注射剂
3微粒给药系统
(1)脂质体
(2)微球和纳米粒
(3)乳剂和纳米乳
4原位凝胶系统
二


眼部给药系统的新进展
1胶粒载药系统
2凝胶系统
(1)生物黏附型
(2)原位凝胶型
①pH敏感型
②温度敏感型
③离子敏感型
3眼部插入剂与植入剂
4给药装置
(1)眼用喷雾装置
(2)离子电渗疗法
(3)滴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