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的防治、诊断和治疗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脊髓灰质炎的防治、诊断和治疗

脊髓灰质炎的诊断和治疗
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
杜俊秋
无脊灰国家
• 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中国已消灭脊
髓灰质炎,中国成为“无脊灰国家”;
• 11年后的2011年8月,中国新疆出现了6例
实验室确诊的脊灰病例。
中国脊灰疫情现状,回到了11年前。
背景资料
• 新闻背景:2011年8月27日,中国疾病预防
控制中心发布消息,新疆送检的4株Ⅰ型脊
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病毒阳性分离物,确
定为脊灰野病毒。卫生部9月5日通报,新疆
新增2例脊灰实验室确诊病例。截至9月4日,
累计报告6例脊灰实验室确诊病例。目前,6
例病例正在积极治疗和康复中,没有生命危
险。
他们接种了吗?
• 经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后,判定此次新疆脊灰野病毒
•
•
由巴基斯坦输入。
这六名脊灰病例,很可能没有接受常规接种和每年
的强化免疫。但这6例病例中,有5例都有1~5次的
疫苗接种记录。
卫生部的通报中,最后两例脊灰病例都是和田地区
墨玉县6月龄以下的婴儿。而我国接种程序规定,
脊灰疫苗的接种程序为2月龄、 3月龄、4月龄和4
岁各接种一剂,一共4剂。正常的话,这两名婴儿
至少要经过三次接种。
脊髓灰质炎疫苗
• 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是预防和消灭脊髓灰质炎
的有效控制手段。病毒主要侵犯人体脊髓灰质前
角的灰、白质部分,对灰质造成永久损害,使这
些神经支配的肌肉无力,出现肢体弛缓性麻痹。
好发于婴幼儿,故又称小儿麻痹症。本病可防难
治,一旦引起肢体麻痹易成为终生残疾,甚至危
及生命。
疫苗接种时间
• 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我国的脊髓灰质炎免疫程序为:初免月龄
为出生满2个月、 3个月、 4个月各服脊髓
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一次。加强免疫年龄
为2周岁、4周岁。
流行病学
人是脊灰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
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及病毒携带者脊灰潜伏
期的末期和瘫痪前期传染性热退后传染性减少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发病早期咽部
排毒可经飞沫传播
易感性:人对脊灰普遍易感,主要是隐性感染,麻痹
型患者少,感染后产生持久免疫力
脊灰临床表现
• 临床表型差异很大,有两种基本类型:轻
型(顿挫型)和重型(瘫痪型或非瘫痪型)。
• 轻型脊髓灰质炎占临床感染的80%-90%,主
要发生于小儿。临床表现轻,中枢神经系
统不受侵犯。在接触病原后3-5天出现轻度
发热,不适,头痛,咽喉痛及呕吐等症状,
一般在24-72小时之内恢复
• 重型常在轻型的过程后平稳几天,然后突
然发病,更常见的是发病无前驱症状,特
别在年长儿和成人。潜伏期一般为7~14日,
偶尔可较长。发病后发热,严重的头痛,
颈背僵硬,深部肌肉疼痛,有时有感觉过
敏和感觉异常,在急性期出现尿潴留和肌
肉痉挛,可不再进一步进展,但也可能出
现深腱反射消失,不对称性肌群无力或瘫
痪,这主要取决于脊髓或延髓损害的部位。
本病潜伏期为5-14天,临床上可表现多种
类型:①隐性感染;②顿挫型;③无瘫痪型;
④瘫痪型。
• (一)前驱期主要症状为发热、食欲不振、
多汗、烦躁和全身感觉过敏;亦可见恶心。
呕吐、头痛、咽喉痛、便秘、弥漫性腹痛、
鼻炎、咳嗽、咽渗出物、腹泻等,持续1~4
天。若病情不发展,即为顿挫型。
• (二)瘫痪前期前驱期症状消失后l-6天,
体温再次上升,头痛、恶心、呕吐严重,
皮肤发红、有短暂膀胱括约肌障碍,颈后
肌群、躯干及肢体强直灼痛,常有便秘。
如病情继续发展,则常在瘫痪前12-24小时
出现腱反射改变,最初是浅反射、以后是
深腱反射抑制、因此早期发现反射改变有
重要临床诊断价值。
瘫痪期表现
• 脊髓型(最常见)
受累肌群:四肢肌群 呼吸肌 颈肌 腹肌
腰背肌 膀胱 肠等
表现:
单肢或多肢瘫痪(下肢多见,偏瘫少见)
不对称性弛缓性麻痹,近端重于远端;不能
竖头 不能坐 腹肌麻痹;无感觉障碍
呼吸肌麻痹:呼吸困难 哭声沙哑无力 尿便
障碍
脑干或延髓型(2%)
受累肌群:
咽肌、咽腭肌、喉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舌肌、
面肌、眼肌及内脏(心脏、肺、肠)等
表现:
吞咽困难、进食呛咳、发声困难
构音困难、颈肩无力、咀嚼障碍、
表情肌无力、复视
呼吸节律异常、呼吸衰竭
肺水肿、休克
后遗症期
发病后2年以上
瘫痪肌肉仍不能恢复即进
入后遗症期;
肌肉挛缩
各部位畸形
可出现膝反张
足下垂和足内翻或外翻畸形等
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脊灰神经系统检查要点
• 运动检查:神经系统疾病常出现运动障碍,运动
•
•
•
检查是一重要项目之一
脊灰患儿重点检查下列各项:
肌力,肌张力,肌萎缩
感觉检查:比较困难,需高度配合,重要性略次
之
反射检查:另一重要项目之一
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征
脊灰实验室检查
自潜伏期开始到瘫痪后1-2周排毒率最高(69100%)约70%患儿粪便中带有病毒1-2周,少数患儿
带病毒3-8周,发病2周内采集的标本进行病毒分离
阳性率高
对发病两周之内病后未再服苗的病人,间隔
24-48小时采集两份足量的粪便,冷藏(4℃以下)
运送合格实验室
粪便、咽分泌物及脑脊液等进行脊灰病毒分离
感染10-15天内应用ELISA法,检测出病毒IgM 抗体;
尤其从脑脊液标本中,是早期快速特异诊断方法
或恢复期血清中和抗体或特异性IgG 抗体滴度比急性
期≥4倍升高
• 脑脊液检查:
麻痹前期及麻痹的早期CSF可见细胞增高(50-300
个),蛋白含量正常(细胞-蛋白分离)
恢复期出现蛋白增高,细胞数正常(蛋白-细胞分
离
• 肌电图检查:
适用于弛缓性麻痹患者
有助于确定病变部位和受损程度
并可用于鉴别肌肉病和周围神经病
脊灰患儿肌电图示神经源性受损
其他检查:
血常规:5-15X109,中性粒细胞40-80%
血沉:1/3可增快
心肌酶:可增高
心电图
血气分析
电解质
胸片等
脊灰诊断标准
流行病史:与确诊脊灰患者接触史
临床症状与体征:符合AFP
实验室检查:粪便分离
随访结果:麻痹60天后仍残留麻痹
进行综合分析
治疗
急性期治疗(支持治疗、对症治疗和治疗并发症)
1.首先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呼吸、心率、血压和意
识)
2.卧床休息、对症处理
降温、止痛(温湿敷、温水浴、蜡疗、电疗和光
疗)
保证出入量、水电解质平衡、降颅压、镇静、吸
氧等
3.瘫痪肢体处理:保护瘫肢免受外伤和压迫,并置
于功能位
4.吞咽困难者及时给予鼻饲、清除咽部分泌物,预
防窒息
5.呼吸困难者及时采用呼吸机辅助通气
6.预防感染、肺炎和肺不张
7.治疗并发症:泌尿系感染、肺炎、心肌炎等
恢复期治疗:一旦麻痹不再进展,立即康复治疗
总 结
• 脊灰是好发于婴幼儿和儿童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
严重者可致死,部分病人留有永久的肢体瘫痪后
遗症,是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
• 病毒主要侵犯脊髓前角细胞,以AFP为主要表现
• 广大医务工作者处在AFP监测工作的前哨,早期识
别AFP病例,及时报告相关部门,采集合格便标本,
做好AFP病例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