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好的博物馆教育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什么是好的博物馆教育

“好”的博物馆教育
宋向光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当代博物馆
• 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
利性常设机构,为研究、教育、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
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无
形)遗产。(国际博协 2007)
• (博物馆)是指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
环境的见证物,经过文物行政部门审核、相关行政部门批
准许可取得法人资格,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
构。(文化部《博物馆管理办法》2006)
博物馆教育
• 在博物馆条件下,博物馆教育是梳理综合从博物馆获取的
知识,通过知识整合、激发感知、获取新体验,帮助观众
个人发展和获得成就。(国际博协:博物馆核心概念)
• 博物馆教育工作者是帮助博物馆实现其教育使命的专业工
作者。……作为博物馆团队的一员,博物馆教育工作者服务
于观众的参观学习,致力于使多元化的观众获得有意义的
和持久的学习体验。(美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教育专业委
员会,卓越工作:博物馆教育工作原则及标准,2005年)
• 由承担社会教育责任的社会文化机构——博物馆——为满
足观众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要求而组织的非强制
性教育。博物馆教育注重学习者多种智能的综合发展,注
重以非强制手段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博物馆教育发展(国际)
• 十七世纪,资产阶级发展,构建基于客观现实和人的认识
能力的理性知识体系。博物馆教育侧重知识的传播。如大
英博物馆。
• 十八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建立,民族和国家认同。博物馆
教育注重对世界的认识,公民权利的体现。如卢浮宫。
• 十九世纪,工业革命,普及教育。博物馆教育注重辅助学
校教育,培育社会公德。
• 二十世纪初,博物馆教育关注成人教育。“艺术是民主的
助产士”。
• 二十世纪中期,教育改变命运。“人”的素质教育,基于
学科的知识普及。
• 世纪之交,创新、创造性学习。支持有助于个人发展的学
习。
博物馆教育发展(国内)
• 十九世纪末,南通博物苑。辅助学校教育。
• 二十世纪初,展示中国传统文化,辅助学校教育。
• 解放区博物馆事业,传播新知识,展示新战果。宣传鼓
动。
• 二十世纪中,地志博物馆。群众工作+宣传教育。“讲解
员就是观众的老师”
• 二十世纪80年代,“三员一体”,总结博物馆讲解经验。
爱国主义教育。博物馆讲解规范建设。
• 世纪之交,博物馆教育活动。
博物馆教育特点
• 基于实物的学习。眼见为实。与真实物件的互动。
• 非结构性教学。多为事实性信息,碎片化。多种学习环节
随机变换。
• 多智能。空间、语言、逻辑、动感、乐感、人际、自省。
• 社会教育。相较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而言的一种教育形
态。在社会条件下、与其他社会成员交流互动中的学习,
既有知识性学习,更有价值观、行为规范的认同。
• 终身学习。人生各阶段的学习。基于个人发展面临的挑战
以及个人发展兴趣,获取信息、技能、知识,以作判断和
决定,适应社会变化。
博物馆教育原则
• 尊重学习者。每一位观众都有其学习需求和学习模式,博
物馆应尊重每一位观众的学习愿望,并提供适宜的学习支
持。
• 公平机会。为所有愿意利用博物馆学习资源的公众提供学
习机会和学习支持。并通过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
的学习服务。
• 关注学习者的发展。博物馆教育应以学习者发展为目的,
提供的学习服务有助于学习者发展。
• 真实,科学。博物馆提供的学习信息应是真实、科学的,
不得臆造杜撰。创造条件让学习者接触实物原件。
• 激励,创新。激励学习者的学习意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
惯,基于博物馆收藏及知识的创新。
博物馆教育理论
• 灌输学习
• 刺激-反应,心理-行为,建立外部刺激与特定行为的连结。
提供特定的外部条件和刺激方式,加强学习者特定行为习
惯。
• 通过营造特定的情境,运用具有刺激性的教育方式,强化
受教育者对特定知识的记忆。
• 审美发展
• 注意到审美能力养成的阶段性,提出学习者学习能力是逐
步提升的,从认知学习对象的表象特征,逐步理解其内涵
和与其它物品的关系。
• 博物馆教育工作者通过选择适宜的学习对象、提出适宜的
问题、引导基于实物的思考等手段,辅导学习者学习。
• 情境学习
• 博物馆学习者受到其个人、社会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
约,是在博物馆文化环境中进行的自主选择的学习,通过
个人体验理解学习内容的意义。
• 博物馆工作者要根据学习者的个人条件和需求,构建激发
和支持学习的情境。
• 建构知识
• 学习者通过将个人生活经历和博物馆陈列、环境、展品建
立联系,以构建知识。学习者获得的意义受其个人目的的
制约,有可能偏离博物馆工作者的预期。
• 建构学习要求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学习成效
由学习者个人感官确定。
博物馆教育资源
• 博物馆知识。从博物馆收藏、博物馆环境、博物馆业务中
获得的知识,博物馆专业工作者在博物馆研究中获得的知
识,
• 博物馆藏品。
• 博物馆馆舍。
• 博物馆业务人员。
• 与博物馆宗旨相关的社会资源。
“好”的博物馆教育
• 好的博物馆教育的原则:
•
•
•
•
•
•
•
基于博物馆收藏。
遵循博物馆使命。
体现博物馆特色。
贯彻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积极的博物馆体验。
适合多元化学习群体的多元化活动。
全馆工作人员积极参与。
博物馆教育系统
• 组织保障:主管领导,专业部门,部门职责。
• 制度保障:博物馆教育方针,发展规划,工作制度,
业务规范。
• 人员保障:专业人员,志愿者。
• 设施保障:场地,服务设施,安全设施。
• 知识保障:学术研究,图书资料,专家讲授;市场调
研,评估数据;同行交流。
• 资源保障:藏品,经费,时间,
• 风险化解:风险评价,风险预案。
项目构成
• 完备的博物馆教育项目的基本要件。
• 明确的教育对象。目标教育群体。年龄、社会背
景、知识结构等。
• 充实的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活动程序,教材教
具,互动方式,
• 完善的教育设施条件。场地,桌椅,衣物存放,安
全,
• 合理的经费。
• 专业的教育人员。项目实施人员,辅助人员。
过程
• 博物馆教育项目实施。重要节点,各阶段主要工作,
阶段性成果。
• 管理,
• 计划,
• 目的,
• 实施,
• 评估,
• 风险防范,
质量
• 学习者对教育项目满意度评价。
• 服务质量。二十世纪80年代前,质量多为生产者确定。此
后,注意到服务的特点,产品质量+用户感知。从用户角
度对博物馆服务进行评价。
• 服务满意度指标:
服务产品
员工表现
环境设施
讲解
仪容
馆舍
态度
展陈
专业技能
导览设施
诉求
信息
生活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