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畝方塘一鑑開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半畝方塘一鑑開

宋詩選
朱熹〈觀書有感〉
〈觀書有感〉
絕句
半畝方塘一鑑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之一
• 半畝方塘一鑑開, • 這半畝大的方塘,
好像一面展開的明鏡,
• 天光雲影共徘徊。 • 天光和雲影都倒映在方形
的水塘中,緩緩地一起移
動。
• 我想問方塘,
• 問渠那得清如許? 怎麼會這樣的清澈呢?
• 為有源頭活水來。 • 原來是因為它有活水的源
頭,從上面不斷流下來呀。
1「半畝方塘」、
「一鑑開」分別比喻什麼?
• 答
「半畝方塘」是比喻「寸心」。
「一鑑開」則是比喻寸心的明快開朗。
2.此詩最關鍵的字是?字
• 答 因為「開」字貼切形象地表達了讀書
人領悟了書中的疑難之後,豁然開朗,思
路暢達的情狀。撥開了前後兩個比喻的層
次,從而顯示了思維的過程。
• 「開」是打開的意思。古代鏡有鏡袱,用
時打開。「半畝方塘一鑑開」,猶言蒙渾
如小小池塘般的心,此時像脫去鏡袱的明
鏡一樣,頓時明快開朗了。
3.「天光雲影共徘徊」象徵什麼?
• 答 因為聯繫詩題,掌握了整首詩全用比
喻的特色,就可以發現:詩人所以選用
「天光雲影」作為可鑑之物,用意在於表
示方塘包容之大。光影徘徊,不單純在描
述物的動態,而是借此表示人的思路暢
達。
• 一個讀書窮理的人在思維貫通的前提下,
那種細琢慢理的樣子,借助奇妙的比喻活
脫脫地躍然紙上。
4「源頭活水」到底是什麼?
答
• 讀書窮理是朱熹的主張。
• 「讀書以觀聖賢之意。因聖賢之意,以觀自然
之理。」—所謂聖賢之意,正是朱熹心目中萬
物的本源。
• 再從寫作背景探討(答許順之第十信),詩中
所說的「源頭」是指「敬」 (以「敬」觀照
學習) ,即持敬專一,朱熹視它為存養心性、
讀書窮理的根本工夫。
詩旨:借自然之景,
闡明讀書窮理的重要。
• 簡析 這首詩談讀書窮理之道,卻是全用
比喻說出,有形象可見,頗覺鮮明、親切。
把寸心比作半畝方塘,又把方塘比作明鏡,
然後透過「開」字,貼切形象地表達領悟
了書中疑難之後,豁然開朗、思路暢達的
情狀。方塘進而清澈得照鑑天光,表示讀
書窮理有著思維貫通的無盡樂趣。
之二
• 昨夜江邊春水生, • 昨天夜晚春潮初漲,江水
洶湧,
• 巨大的船艦在大江裡航行,
• 艨艟巨艦一毛輕。
如羽毛一樣輕飄。
• 向來枉費推移力,
• 此日中流自在行。
• 往常白費推船移艦的蠻力,
• 如今船艦在水中自由自在
地航行。
詩旨
• 本詩以泛舟為喻,強調讀書為學,必須下
苦工夫、下大工夫。
• 只有工夫到家,才能駕馭自如:得心應
手,這也是人生修養水到渠成時的全新境
界。
• 孝宗乾道二年(西元一一六六年)秋,朱熹讀書體
認到「持敬主一」的重要性,因而寫了這首詩。
• 朱熹是理學家,作詩也頗具學者風範,他常以詩喻
理,借助詩的形式,運用通俗貼切的比喻,把某些
道理說得深入淺出,讀起來形象宛然,神韻悠遠,
理趣橫生。
• 朱熹的觀書有感共有二首,都是寫有關讀書求知的
理趣詩
理趣詩。一般
易流於枯燥乏味,但這兩
首詩情景交融,寫得清新流暢,寓意豐富,趣味盎
然。本課選的是第一首,堪稱這類詩的代表作。
朱熹是宋代理學中閩派的宗師
• 理學:指宋代至清代以討論理氣、心性等
問題為中心的哲學思潮,又稱為「道學」。
• 產生於北宋,盛行於南宋與元、明時代,
清中期以後逐漸衰微。
• 廣義的理學,泛指以討論天道性命為中心
的整個哲學思潮,包括各種不同學派。
• 狹義的理學,專指二程、朱熹為代表的、
以理為最高範疇的學說,即程 朱理學。
朱熹是宋代理學中閩派的宗師
• 二程:指北宋理學家程顥(明道先生)和
其弟程頤(伊川先生)。程顥重視明心見
性,程頤重視窮理致知。
• 朱熹為程頤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繼承二
程理氣關係之學,完成了理學體系。
朱熹是宋代理學中閩派的宗師
• 因為朱熹與福建淵源頗深,所以他所開創
的學派稱為閩派(閩學)。
• 朱熹出生於南劍州 尤溪(今福建省 尤溪
縣),
• 曾在同安當官,在建陽(今福建省 建陽縣)
建晦庵,在武夷山建書院,晚年再度定居
於建陽。
學說主張
• 主敬以立其本,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
其實。
• 1主敬以立其本:主張以「敬」字來樹立研
究學問的根本態度。
• 2窮理以致其知:窮究一切事物之理,來作
為推極知識的方法。致,推至極點。
• 3反躬以踐其實:窮理致知之後,就要回過
身來,腳踏實地地去履行。躬,自身。踐,
腳踏。
*朱熹名句
• 3.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朱子語類卷
八)
• 釋義 精神集中,有何事成不了的?用以
說明學習或做事必須專心致志,方能成功。
*朱熹名句
• 1.書冊埋頭無了日,不如拋卻去尋春。
(出山道中口占詩)
• 釋義 朱熹感嘆長年埋首在書冊裡,實在
永遠沒有完了的時候,應該暫且拋下書本
到野外走走,去開開眼界,去接近大自然,
後來一些不愛讀書的人,卻也愛引用這兩
句來表示他的瀟灑。
*朱熹名句
• 2.目無足不行,足無目不見。 (朱子語
類 輯略)
• 釋義 只有眼睛而沒有腳,就不能行走;
只有腳而沒有眼睛,就不能看清方向。
意在說明學習必須和實踐結合起來,缺一
不可。
*朱熹名句
• 4.今學者亦多來求病根,某向他說:
頭痛灸頭,腳痛灸腳,病在這上。
(朱子語類卷一一四)
• 釋義 「頭痛灸頭,腳痛灸腳」猶言「頭
痛醫頭,腳痛醫腳」,而不管根本病因。
比喻辦事、為學出了問題,臨時應付,不
從根本上解決。多含批評、嘲諷之意。
• 7.讀書之法,莫貴於循序而致精;而
致精之本,則又在居敬而持志。
(性理精義)
• 釋義 讀書的方法,最可貴的是循序漸進
以達到精通的境界。而達到精通的根本工
夫,則是持守著恭敬和仁心。這說明讀書
必須居敬持志、循序漸進,不可隨便苟且,
甚至心術不正;也不可急於求成,甚至雜
亂無章。
• 5.舊學商量加邃密,新知培養轉深沉。
(鵝湖寺和陸子壽詩)
• 釋義 對已掌握的知識,共同再作研討,
以求更加深遠精密;對於新的知識,努力
進行鑽研,以求更加深刻完備。為學求知,
必須溫故、知新,多加商討鑽研。(邃密:
深遠精密。轉:更加。)
• 6.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訓學齋規)
• 釋義 讀書時心、眼、口要並用,意即心
思要專一、眼睛要看清、嘴要讀出聲。其
中「心到」最重要:一旦心思不能專一,
眼睛便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只是嘴
巴隨便誦讀,一定沒法記好,即使記了也
不能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