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成長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自我的成長

自我的成長
與
準備成為公民
第一冊第一課
是否聽過以下說辭?
你已經高中了,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負責…
都已經高中了,早上還要爸媽叫你起床…
你才高中而已,要聽爸媽的話…
現在的我,到底是大人還是小孩?
「高中」是自我成長的關鍵時刻,
同學們進入青少年時期,變成所
謂「年輕的成年人」
• 一方面逐漸褪去孩童的心理和行為
• 一方面準備成為成年人,享受成人的權利,也承擔
成人的責任。
本章的內容,主要有三部分:
• 自我的成長
• 成年禮與通過儀式
• 對成為成年公民的期待
自我的成長
第一節
LADY GAGA
我是誰?
快問快答
請找一位同學
在30秒內不斷重複
A.你是誰?
B.我是……
自我
 一個人心中對自己的認知與評價。
具有主觀、非固定不變的特徵。
你所說出的各種答案,都含有對自我的認
識與概念。包括與自身有關的外在樣貌、
儀態或內在個性格特質等的感知、評價。
 這種答案會隨著人生不同的發展階段而
不斷改變。
 人類行為是受個人因素與社會因素的交
互影響而形塑的。(別人覺得你是怎樣
的人)
社會化
生物人 社會化
社會人
 個人學習社會規範與期待的過程。
(包括價值觀念、社會規範、行為模
式、態度及信仰。)
 從出生到死亡的連續過程。
★最初也最重要的社會化機構:家庭
★最有系統的社會化機構:學校
暫時中斷社會化
未社會化
烏干達猴男孩
烏克蘭狗女孩
斐濟雞男孩
自我
個人經由社會化的過程,而對自己
所形成的想法與評價
社會化
個人學習社會的行為標準,進而成
為社會成員的歷程
再社會化 因不同角色期望,再學習一套與先
前不同的價值.規範.和行為方式
理論:自我形成
1.顧里的一個我:鏡中自我
2.米德的兩個我:主我、客我 (社會自我)
3.佛洛伊德的三個我:本我、自我、超我
學者與理
論的對應
形成理論
發展理論
顧里(Charles Horton Cooley)
鏡中自我(looking-glass self)
自我概念是透過與他人接觸,
意識到他人對於自己的看法,
站在別人的角度反觀自己的
結果
1864年-1929年
呈現
想像的判斷
presentation
identification
藉由別人的評價
主觀的解釋
subjectiveinterpretation
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
社會自我
自我是由「主我」與「客我」兩部分所構成。
主我(自然我)
客我(社會我)
nature I
social Me
較主觀
較客觀
還未社會化的
已經社會化的
主動的
被動的
本能的、獨特的、 受社會文化薰陶,
具創造力的
符合社會期望的
1863年-1931年
 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所採取的各項行為,都是主我與客
我互動後所產生。
 主我受客我的限制與規範/主我對客我的要求進行反
思
→自我就是主我在考量客我的要求下,所採取的
各項思考與行動。
實例補充:考試時,小花發現座椅下有張小抄
主我:我用得著那張小抄。
客我:那是作弊!
主我:這怎能算作弊,又不是我自己帶來的。
客我:這仍然是作弊。
主我:這一科有可能被當掉啊!
客我:不要吧!還是誠實面對自己。
顧里vs米德 相異處
顧里
兒童具有自我感覺,會
將心比心
米德
強調兒童有能力對他人
的態度進行反思
✽強調環境的重要性
✽兒童期是關鍵期
小朋友穿爸爸的西
模仿期
單純模仿「重要他
2-3歲
裝,說要上班;學
(準備期)
人」的行為
爺爺戴眼鏡看報紙
透過角色扮演來學 扮家家酒時 ,隨性
玩耍期 4-8歲
習各種成人角色
扮演多人角色
受到「概化他人」
身為球員懂得自己
的影響,能了解遊
8歲
的角色為何 ,並用
遊戲期
戲中他人角色,以
以後
別人的角度看自己,
及不同角色間的相
和別人相互協調
互關係
重要他人 vs 概括化他人
重要他人
significant
others
對個人影響重大的某 母親
個人,也是個人模仿
的對象
概括化他人 個人身處其中的一個 台灣社
generalized 社會團體或整個社會 會
others
對人有所影響
三階段的異同
階段
複製
符合
考慮
他人行為 社會期待 他人存在
模仿期
有
無
無
玩耍期
有
有
無
遊戲期
有
有
有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
•
•
•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猶太人
知名醫師、精神分析學家
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
著作《夢的解析》、《精神分析引
論》
• 其成就對哲學、心理學、美學甚至
社會學、文學等都有深刻的影響,
被世人譽為「精神分析之父」。但
他的理論誕生至今,卻一直飽受爭
議。
1856年-1939年
精神分析學派
提出「潛意識」、
「自我」、「本我」、
「超我」、「伊底帕
斯情結」、「性衝
動」、「心理防衛機
制」等概念
(1)本我:id
本我受本能影響,本能
是指人天性中與生俱來
的衝動。
佛洛依德認為人天性
中存在著如性與攻擊等
生存本能,驅使人們追
求立即的快樂與滿足。
(3)超我:super-ego
超我是將社會的限制
與要求,視為自己的
理想目標,這些限制
與要求可能使得個人
在尋求快樂與滿足時
產生罪惡感。
(2)自我:ego
自我總是衡量個人所處的真實世界,調整個人的行
為以適應環境,讓個人的需求在現實生活中得以被
滿足。
本我
意
義
原
則
內
涵
自我
超我
生物我、本能我 真實我、協調我 道德我、社會我
快樂原則
現實原則
道德原則
原始的衝動、內 本我與超我間的 道 德 規 範 、 社 會
在的驅力
調節器
約束的力量
管制或壓抑本我
追求食、性與刺 協調本我與超我,
使個體能在現實
的
衝
動
,
以
滿
足
作 激等生存慾望的 環境中得到滿足 社 會 的 期 待 和 要
用 滿足(滿足個人 (協調本我與超 求 ( 符 合 社 會 的
的慾望)
我)
期待)
本我
自我
超我
上課不應該吃東
舉 肚子餓了就該吃 真的餓到忍不住,
請求老師許可後 西 , 不 管 多 餓 都
例 東西
再吃
要忍耐
1.每個人身上同時具有三個「我」─本我、自我與超
說 我
明 2.三個「我」,彼此交互影響,對個體產生不同的作
用;並在「自我」的統整下形成一個整體
本我(id)
自我(ego)
超我(superego)
意義
生物我、本能我
真實我、協調我
道德我、完美我
原則
快樂原則
現實原則
完美原則
內涵
原始的衝動、
內在的驅力
本我與超我間的調
節器
道德規範、
社會約束的力量
追求食、性與刺激等 協調本我與超我,
生存慾望的滿足
使個體能在現實環
作用
境中得到滿足
(滿足個人的慾望)
(協調本我與超我)
管制或壓抑本我的
衝動,以滿足社會
的期待和要求
(符合社會的期待)
真的餓到忍不住,
上課不應該吃東西,
舉例 肚子餓了就該吃東西 請求老師許可後再
不管多餓都要忍耐
吃
⒈每個人身上同時具有三個「我」─本我、自我與超我。
說明 ⒉三個「我」,彼此交互影響,對個體產生不同的作用;並在
「自我」 的統整下形成一個整體。
人格發展五階段/性心理發展
✽重視兒童時期的心理發展,認為兒童階段
的發展經驗,將直接影響成年後的人格特質。
✽佛洛伊德相信個體原慾的發展,任何客體
都可能成為快感之源。隨不同發展階段,人
會固著於特定慾望客體,若無法滿足,會發
展成固著作用
階段
口腔
期
肛門
期
年齡
重要發展
固著作用
口腔吸吮、咀嚼、吞 貪吃、酗酒、抽
0~1歲 嚥等需求
菸、咬指甲
頑固、冷酷、剛
1~3歲 大小便排泄需求
愎、吝嗇
性蕾
期
對自己的性器官特別
感興趣,經由「認同
對性別關係產生
3~6歲 作用」化解「戀父情 焦慮或困惑
結」或「戀母情結」
潛伏
期
6~12 興趣擴大,重視同性 退縮或是過度個
歲
友誼
人主義
性器
期
12歲
以後
性別差異明顯,對異 婚姻生活或是為
性感興趣,性心理成 人父母的困難
熟
(補充)夢的解析
意識
前意識
藏於海水下面的
大部分則是看不
見、無法意識到
的潛意識領域,
受到社會壓抑。
【本我】
淺意識
【超我】
【自我】
(補充)心理防衛機制
佛洛伊德認為自我為解決超我與本我之間產生的衝突,會使用
心理防衛機制。
「否認」為避免去意識到對自我產生威脅的不快事實或現實。
例如學生接到表現不佳的成績單,而對自己說成績並不重要
「反應結構」為意識性的採取某種與潛意識的慾望完全相反的
進向。例如某人強烈仇視某一種族,宣稱其理由為該種族低下
卑微,但潛意識而言,是其人感覺自身低下卑微才有此說。
「投射」把自己不希望的需求與特質歸諸於他人,認為別人才
有那些那些特性。例如有外遇的先生限制自己太太外出,怕紅
杏出牆
「退化」面臨非常強大的壓力時,會出現與年齡不相稱的早年
階段行為。例如遭遇搶劫後,變得很依賴、常哭泣、吸拇指
(補)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