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PT

理數合解
大學解 (3)
後學 游寶達 講解
理數合解
大學之道(15)
「親」、「 新」之道,奈何?
在止於至善。
至善,即至理也。至理即不睹
不聞之神,無聲無臭之天,無
思無為之性。
斯理也:在天謂之天理,在地
謂之地理,在人謂之性理,在
物謂之物理,在事謂之事理。
文有文理,道有道理,故窮理
然後盡性,窮神方能知化。
理數合解
『止』指的是保
有,keep的意
思。
『外功、內德』
不斷的輪動,永
保心性的靈明。
『實相無相』之
元神(原神)。
『由體而用』之
化育的道理。
由外在之表徵而瞭
解化育的道理。
2
理數合解
大學之道(16)
理者,至善之體,神者、至
善之用。
理天者、萬物統體之至善,
理性者、物物各具之至善。
故天失理,則星斗亂度;地
失理,則山崩川溢;人無理,
則倫常乖舛;文無理,則行
之不遠;道無理,則修之難
成。
理數合解
體用兼備
的意涵
能『止於至善』
必須『明體達
用』。
『循規蹈矩』
才是修行的準
則。
3
理數合解
大學之道(17)
天地之間,萬事萬物,得理
則善,失理則惡。
無極理天,五常具備;無極
理性,五德兼該。
天道福善而禍淫,人道賞善
而罰惡。積善餘慶,積惡餘
殃。
然而善有大、小,善有真、
偽,堯、舜揖讓,「韶」故
盡美矣,又盡善也。
理數合解
發自於內在。
五常:仁、義、禮、
智、信。
五德:溫、良、恭、
儉、讓。
流露於外。
傳賢不傳子。
『韶』舜之
樂。
4
理數合解
大學之道(18)
湯、武征誅,謂「武」盡美
矣,未盡善也。盡善盡美者,
至善也。盡美未盡善,善則
善矣,而非善之至也。
五伯之假仁義,彼善於此則
有之矣!謂之善則未必也。
對夏桀及商紂
有其用武之理
由,但缺乏內
在的厚道。
五伯=五霸,春秋
的齊桓公、宋襄公、
晉文公、秦穆公、
楚莊王。
因為擁兵的目的是
為自己,連理由都
缺乏了。
理數合解
5
理數合解
大學之道(19)
理欲互乘,有得有失,理
氣混淆,非善之至也。
始勤終怠,旋得旋失,或
作或輟,非止於至善也。
孟子曰:「性無有不善」,
此論理、不論氣也。
有貪念則
體不純。
再次指出『永
保初衷』的重
要。
主要在論
體。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本
來無一物,何處
惹塵埃。』
理數合解
6
理數合解
大學之道(20)
告子曰:「有性善,有性
不善」此論氣,不論理也。
荀子曰:「性惡」,此理
氣皆不論,而只論乎慾也。
理數合解
主要在論後
天之用。
『身如菩提樹,
心如明鏡台,時
時勤扶拭,勿使
惹塵埃。』
7
理數合解
大學之道(21)
論慾者、則性有惡而無善;論氣
者、則性有善有不善,而非至善;
論理者、然後知性無有不善,而
謂之至善也。
荀子言性惡,知有象,而不知有
氣也。
告子言性有善有不善,知有氣,
而不知有理也。
知象者、離道太遠,知氣者、漸
近於道,論理者、則至於道矣。
理數合解
理、氣、象
之論理漸漸
形成。
過於著重於
外在的表徵
而已。
僅知道外在
的表徵與內
在有關。
8
理數合解
The End of this Talk
多多閱讀經典,以增廣見聞及知識。
同時也要多多行功,以落實內在的功德。
理數合解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