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里仁篇

清上人才教育班
100論語培訓(4)
里仁第四
講師 謝舟旺
2011 07 16
一、〈里仁〉第四之因由
第三篇〈八佾〉是專講禮,因道藏
於內,但以德顯道之寶貴,然德不
落在形相中,而以禮樂來代表德,
所以第三章是把個人內聖為學乃至
為學之外用綜合起來修辦道之精神
放〈八佾〉篇中。而〈里仁〉第四
乃進入夫子一生學說及修辦道之高
潮,故〈里仁〉排在第四。
「里」字應做動詞看,當然也指居
住的地方。但居住的地方有「處」
的意思,所以「里」的意思就是自
處。「里仁」的意思也就是一個人
如何處在仁的境界,處世處人尤其
是自處都要有自處之道,就是我們
隨時要把休養放在仁的境地。
所以「里仁」象徵了孔子學問的中
心。
有一天子貢曾經問曰:
「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
可謂仁乎?」
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
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
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
謂仁之方也已。」所以如何自處,
也是人生努力的目標,最終之歸處
也。
就是如老子復命處,《道德經》十六
〈復命〉章:「至虛極,守靜篤。萬
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
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
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
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1]自
心是體,處於人之間是相和用。相就
是人之行為;用就是發揮作用。所謂
自處就是自立,處人就是立人,自處
處人,就是仁之體用。
[1]淺釋:讓心靈達到空明寧靜的狀態,讓
心境融入物我兩忘的虛靜。萬物一起生長
和變化,我觀察它們的往復循環。萬物紛
紛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本根稱
作靜,靜稱為復命。復命稱為常態,了解
常態才是明智,不了解常態,輕舉妄動就
必然遭殃。了解自然法則的人能夠包容一
切,能包容一切就能大公無私;能大公無
私就能無不涵蓋,恩澤四方;能夠涵蓋四
方,就能符合天道;符合天道才能符合自
然的法則,符合自然的法則才能長久,這
樣的人終身都不會遇到甚麼危險。
二、選文-1
(一)子曰:
「里仁為美,則不處仁,焉得知?」
章旨:孔子教人慎重自處,擇仁而居,
方是智者。
節解:「里仁為美」之意思,是我們學
問安頓的處所要以人為標準,達到仁
的
境界。「擇不處仁」
的意思,是我們學問修養,沒有達到
處在仁的境界,不
算是
有智慧的成就。
析微:
「以外在言」環境對人的影響很大,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孟母三遷的故事,尤為家喻戶曉,耳
熟能詳。
「內在言」〈公孫丑〉上章。
孟子曰:
「夫仁者,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
莫之禦而不仁,是不智也。」
[2]
乃指立身處世而言,不單指擇居,
凡事皆以仁為自處,方不負此生。
孟子又曰:
「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
與有為也,言非禮義謂之自暴也,
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也。
『仁』人之安宅;『義』人之正路
也。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
哀哉。」 [3]
[2]淺釋:
仁、義、禮、智,皆天所與之良貴。
而仁者天地生物之心,得之最先,
而兼統四者,所謂元者善之長也,
故曰尊爵。在人則為本心全體之德,
有天理自然之安,無人 欲陷溺之
危。人當常在其中,而不可須臾離
者也,故曰安宅。此又孟子釋孔子
之意,以為仁道之大如此,而自不
為之,豈非不智之甚乎?
[3]淺釋:
(暴,猶害也。非,猶毀也。)自害其身者,不
知禮義之為美而非毀之,雖與之言,必不見信也。
自棄其身者,猶知仁義之為美,但弱於怠惰,自
謂必不能行,與之有為必不能勉也。程子曰;
「人苟以善自治,則無不可移者,雖昏愚之至,
皆可漸磨而進也。惟自暴者拒之以不信,自棄者
絕之以不為,雖聖人與居,不能化而入也。此所
謂下愚之不移也。」仁宅已見前篇。義者,宜也,
乃天理之當行,無人欲之邪曲,故曰正路。(舍,
上聲。曠,空也。由,行也。)道本固有而人自
絕之,是可哀也。此聖賢之深戒,學者所當猛省
也。
二、選文-2
子曰:
「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
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
知者利仁。」
章旨:孔子教人不以環境而
喪失本心之仁德。
析微:
仁是儒家行道之極致,既可以處約
「窮困」,又可以處樂「富貴」,真
可說是一切都隨遇而安,所以只有特
具仁德之心之人才能安於仁。反之一
旦久處窮困,不是滿腹脾氣,就是作
奸犯科。
所謂「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就是此而言。
不仁之人,不但不能久處窮困,而
且也不能久處富貴,因為小人一
富必驕,一貴必狂,只有具備高
超仁智修養之人,以人為自身之
本,以智為作事原則,凡事都不
受環境左右。所以必須透過學,
才能仁智並用。
孔子曾曰: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只是一
味好仁,而不同時兼好學,將產
生流蔽,變為愚昧。
另《中庸》云:
「安而行之者」,仁者安仁也;
《中庸》云「利而行之者」,智者
利仁也。安仁乃安於道體也,利仁
乃利於德用也,體用兼備,內外並
行,性命雙修,始可明心見性,回
歸本來。
二、選文-3
子曰:
「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章旨:孔子勉人專心向善,
如此心就不會邪念產生。
析微:
為學在志,志在意誠。意誠則道自
明。苟者,誠也;志者,心之所往
之也。其心誠,在於仁,則必無為
惡之事也矣。是以人心不可兩用,
志在於此必遺於彼。所患者,人無
其志耳。況仁者此心之全德,誠志
於仁,則必先存此心。天理之公,
而棄其人欲之私,惡念何自而生乎?
二、選文-4
子曰: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
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
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
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章旨:
孔子說明君子以仁居心,不因外在環
境不同,而有所轉移。
析微:萬境塵緣最易動心者,惟是慾
海,尤其富貴貧賤最易消磨人之心志。
夫子乃示人曰:修德之君子,不處富
貴,不棄貧賤。意則寄在:君子不執
有,亦不執無,若貪富貴,而厭貧賤,
則自離其仁,而無君子之實,何所其
成名乎?而君子為仁,自富貴貧賤之
間取捨,以至於終食、造次、顛沛之
頃,無時無刻而不用其力,守仁合道,
素位而行,然而仁道無處不在,無處
不然。
夫子曾曰:
「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故君子為仁,豈可不無時無刻不
用其力哉?若是則終無負仁道,
而歸君子之實名。
故以「不處」「不去」喚醒貪夫,
點化愁人,深望保守其仁德,而
不為順逆之境所搖奪,何難超凡
入聖哉。
二、選文-5
子曰:
「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
子曰:「唯。」子出。門人問
曰:「何謂也?」曾子曰:
「夫子之道,『忠』『恕』而
已矣。」
章旨:夫子傳道於曾子,曾子
普引忠恕為一貫之道。
析微:
吾道一以貫之,是拿一理來貫穿萬事
萬物之意思。道之本體只是一理,但
是一本可以散萬殊。在人身講,是指
明師一指處,它不是死的一個竅門,
而是活的無窮妙用;它主宰一身之言
語、思想、行為,凡是真理均是圓融
的;它受了後天之習染而遮掩,暫時
現不出其本來面目,但是我們若將之
落入器物之範疇,它就是受限了。
• 例如有人把「守玄」解釋成兩眼
看守玄關,就是把這點器物化了。
所以一理是可以貫穿萬事萬物,
放諸四海而皆準的。
• 曾子曰:「唯。」這是曾子得到
指點後豁然開朗,故很自然、很
迅速地流露出內心之感受,就好
像說「哦,我完全懂了。」至於
懂什麼?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門人問曰:
老師剛才跟你說什麼﹖
而曾子則答以「忠」「恕」兩字,
似乎這和他在孔子面前的回答有些
出入。其實這是因材施教,正代表
曾子已完全契悟孔子的心法,故他
能把「道之體」轉化成「道之用」,
再表達出來,以相應一般程度的人之
心境。
因為道是以心印心,其他門人並未
達明心見性的境界,就算曾子做
再多解釋,他們也很難契悟,故
以「忠」「恕」二字引導之,此
乃修道明心見性之入手功夫,雖
不中亦不遠矣。這樣眾生比較容
易懂,也知道該怎樣做,凡事盡
自己本份去做,而且懂得設身處
地為別人著想,這便是「忠」
「恕」。
其實天下人如果都能凡事反求諸己,
而且以同理心,將心比心對待別
人,則天下何愁不太平呢﹖這種
心就是仁心、道心的展露,如果
流露到極致,而把物慾雜念完全
都放下,就呈現一片天心了。
感谢上天慈悲
祝 各位前贤
法喜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