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Document

第二十九次课
麻醉药物的应用
闵 苏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麻醉科
麻醉的概念
麻醉是由药物或其他方法产生的
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周围神经
系统的可逆性功能抑制。
其特点主要是感觉特别是痛觉的
丧失。
一、麻醉药物概述
(一)概念:
麻醉药是指能使整个机体或机体
局部暂时、可逆性失去知觉及痛觉的
药物。
(二)麻醉药的发展史
扁鹊:麻醉毒酒
迷死三日,剖胸探
心,易而置之,投以
神药,既悟如初。
华佗:麻沸散
以酒服麻沸散,
既醉无所觉,因刳
破腹背,抽割积聚。
(三)分类:
根据其作用范围分为:
◆全身麻醉药
◆局部麻醉药
二、全身麻醉药
概念:能暂时、可逆地抑制中枢神
经系统功能的药物,可使意
识、感觉和反射暂时消失,
骨骼肌松弛。
分类:吸入全身麻醉药
静脉全身麻醉药
(一)吸入麻醉药
1、概 念:
利用气体或经挥发出来的
气体通过呼吸道吸入肺内,经肺进
入体循环,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发挥全身麻醉作用。
2、麻醉强度:
肺泡最小有效浓度(MAC) :
◆挥发性麻醉药和纯氧同时吸入时
在肺泡内能达到使50%的病人对
手术刺激不会引起摇头、四肢运
动等反应的浓度。
◆MAC数值越低,药物的麻醉强度
越大。
常用吸入性麻醉药物麻醉强度比较
浓度(%)
氟烷
异氟烷 恩氟烷
七氟烷
MACawake
0.30
0.46
0.67
0.68
1.0 MAC
0.75
1.16
1.68
1.71
3、常用吸入麻醉药物
恩氟烷
◆优点:诱导及苏醒快,肌肉松弛好。
◆缺点:呼吸、循环抑制,升颅压。
◆禁忌证:严重心、肝、肾脏疾病;
癫痫、颅高压病人。
◆用法:
麻醉维持:0.5%-3%用于静吸复合
异氟烷
◆优点:诱导及苏醒快,循环稳定,
扩张冠脉,不升颅压。
◆缺点:较昂贵,增加心率。
◆禁忌证:增加子宫出血,不适于产
科手术。
◆用法:
麻醉诱导:吸入浓度由0.5%开始在
7-10分钟内逐渐提高至1.5%-3%
麻醉维持:与纯氧混合吸入时浓度
为1.5%-3.5%
七氟烷
◆优点:诱导迅速,麻醉深度易掌控。
◆缺点:昂贵,遇碱石灰不稳定。
◆禁忌证:卤化麻醉药过敏或有恶性
高热家族史;
肾功能差者慎用。
◆用法:
麻醉诱导:吸入浓度为5%
麻醉维持:3%-5%混合纯氧吸入
(二)静脉麻醉药
1、概念:
直接注入静脉,通过血循环作
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全身麻醉
作用的药物。
特点:简便易行,麻醉起效快,
麻醉深度不易掌控。
2、常用静脉麻醉药
硫喷妥钠
◆作用快,呼吸道并发症少。
◆镇痛效果差,
肌肉松弛不完全,
可能诱发喉头和支气管痉挛。
◆注射过快可抑制呼吸。
硫喷妥钠
用法
单次给药:生理盐水稀释至1.25%-2.5%
成人2.5-4.5 mg/kg,
小儿4-6 mg/kg静脉缓推。
连续滴注: 2.5% 溶液首剂2-3ml,
0.1%-0.5%溶液20-100滴/分钟。
成人总量0.5g,最大剂量0.75-1.0g。
氯胺酮
◆选择性阻断痛觉冲动向丘脑和新皮
层的传导。
◆兴奋脑干和边缘系统, 病人意识模
糊但未完全消失, 痛觉完全消失
(分离麻醉)。
◆兴奋心血管系统:血压、心率升高。
◆肌张力增加。
◆精神副反应高,主要用于小儿麻醉
氯胺酮
◆用法:
肌内注射:主要用于小儿短小手术
4-6mg/kg,给药后2-5分钟起效,
维持30分钟。
静脉注射:适用于短小手术
1-2mg/kg,1分钟内缓推。
即刻起效,维持10-15分钟。
异丙酚
◆新型快速、短效催眠性麻醉药。
诱导起效快、平稳,苏醒快速,
门诊小手术(如无痛人流、无痛
胃肠镜)首选。
◆较强循环抑制,一过性呼吸抑制,
短暂呼吸暂停。
◆降低颅内压、眼压,适于神经外
科、眼科手术。
异丙酚
 用法:
诱导剂量:1.5-2.5mg/kg,iv
维持剂量:4-12mg/kg/h
注射后起效时间30-60秒,单次
静脉给药后麻醉维持5-10分钟。
3. 麻醉性镇痛药
概念: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能解
除或减轻疼痛,改变对疼痛的情
绪反应的药物(阿片类镇痛药)。
特点:镇痛的同时不影响其他感觉
;反复非治疗性使用易成瘾。
芬太尼
镇痛效应强,约为吗啡的75-125倍
不抑制心肌收缩力,循环功能影响
轻微;
直接抑制呼吸中枢,减慢呼吸频率
静脉注射速度过快可引起呛咳及胸
腹壁肌肉僵硬。
芬太尼
用法:
麻醉诱导:0.1-0.3mg iv,给药后
1分钟起效,作用维持30分钟。
麻醉维持:每30-60分钟追加0.050.1mg。
心脏大血管手术:
诱导:20μg/kg缓慢静推
维持:间断注射。
总量可达50-100 μg/kg。
4. 肌肉松驰药
概念:通过与神经-肌肉接头后膜的乙酰
胆碱受体结合,阻断神经肌肉传导
功能,引起骨骼肌松弛的药物,简
称肌松药。
全身麻醉重要的辅助用药。
注意:不能在患者清醒时使用;
无镇静、镇痛和麻醉作用。
分类
根据作用机制,分为:
 去极化肌松药
 非去极化肌松药
常用去极化肌松剂
琥珀胆碱(司可林)
优点:起效迅速,静注后60秒
即可行气管插管
副作用:组胺释放,过敏反应
血钾升高;胃内压、
眼内压及颅内压升高
琥珀胆碱(司可林)
用法:
插管:成人0.7-1mg/kg iv
新生儿2-3mg/kg iv
小儿1-2mg/kg iv
维持:50-100μg/kg/分钟持续静
脉滴注
琥珀胆碱(司可林)
禁忌证:大面积烧伤
创伤
截瘫
恶性高热家族史
饱胃
常用非去极化肌松药
维库溴胺:(万可松/仙林)
中、短时效:
静脉注射后1分钟内显效,
3-5分达峰,维持30-90分钟
 优点:组胺释放量甚低
过敏反应极少

维库溴胺
用法:
插管剂量:0.08-0.12mg/kg
iv
维持剂量:每间隔25-40分钟追
加首次剂量1/5-1/3。
使用注意:肝肾功能障碍者减量
常用非去极化肌松药
阿曲库胺(卡肌宁)

中、短时效:起效时间3-5分钟,
维持15-30分钟

优点:不依赖肝肾代谢

缺点:组胺释放明显
引起过敏反应
阿曲库胺(卡肌宁)
用法:
插管剂量:0.4-0.5mg/kg
iv缓推
维持剂量:15-20分钟追加插管
量的1/5-1/3。
禁忌证:药物过敏、支气管哮喘
三、局部麻醉药
1、概念:
可暂时、可逆性地阻断周围神
经的传导功能,使受这些神经支配
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的药物。
2、局麻药的临床药理及作用机制
(1)局麻作用
◆麻醉剂量(低浓度)
:
选择性阻断感觉神经的冲动
和传导,产生麻醉作用。
◆大剂量(高浓度)
:
阻断各类神经纤维
松弛心血管、胃肠道平滑肌
及骨骼肌。
◆局麻药阻滞顺序:
冷温觉
痛觉
触压觉
运动神经
(2)作用机制
阻止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
生而抑制神经冲动传导。
(3)不良反应
◆局麻药可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
血液循环,引起全身不良反应。
◆可在局麻药液中加入少量肾上腺
素(1:200,000),以防止其
吸收及延长其作用时间。
① 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先兴奋,后抑制
兴奋:眩晕、惊恐不安、多言、震
颤、神志错乱、惊厥等。
抑制:中枢过度兴奋后转为抑制,
出现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
②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
◆抑制作用:心肌收缩力减弱,
传导减慢,不应期延长
扩张小动脉,血压下降
◆ 局麻药直接注射到血管内可引起
心室颤动而死亡。
3、常用局麻药
普鲁卡因(procaine)
特点:
(1)短效,低效:药液中加入肾上腺
素,可维持30~45分钟。
(2)亲脂性低,粘膜穿透力弱,常用
于浸润麻醉,不用于表面麻醉。
(3)毒性小,安全范围大,进入血液
循环后,很快被血浆假性胆碱酯酶水解。
(4)过敏反应: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用药前需皮试。
使用浓度:
局部浸润:0.25%-1%
神经阻滞:1%-2%
一次最大用量:1000mg
利多卡因(Lidocaine)
特点:
(1)中效(效能及作用时间):粘膜穿
透力较强,可维持1-2小时。作用时
间、麻醉效能及毒性与药物浓度有关。
(2)“全能局麻药”:用于表面麻醉、
浸润麻醉、神经阻滞及椎管内麻醉。
(3)毒性较小,安全范围大
(4)静脉给药可抗室性心律失常
使用浓度
表面麻醉:2%-4%
局部浸润:0.25%-0.5%
神经阻滞:1%-2%
硬膜外麻醉:2%
一次最大用量:400mg
丁卡因(Tetracaine)
特点:
(1)强效、长效:麻醉效能比
普鲁卡因强10倍,作用时间可维
持2~3小时。
(2)粘膜穿透力强,常用于表面
麻醉,也可用于神经阻滞、椎
管内麻醉,不用于浸润麻醉。
(3)毒性大,安全范围小:穿透
力强,易吸收,代谢慢。
布比卡因(Bupivacaine)
特点:
(1)强效、长效:
麻醉效能比利多卡因强4~5倍,
可维持5~10小时。
(2)主要用于神经阻滞和硬膜外麻
醉,可用于浸润麻醉,不用于
表面麻醉和腰麻。
(3)严重的心脏毒性。
使用浓度:
局部浸润:0.2%-0.25%
神经阻滞:0.25%-0.75%
椎管内麻醉:0.5%-0.75%
一次最大用量:150mg
罗哌卡因(Ropivacaine)
特点:
(1)长效,强效:麻醉效能与布比
卡因相似,维持5-6小时。
(2)脂溶性较低,具有外周血管收
缩作用,不需加肾上腺素。
(3)分离麻醉:感觉-运动阻滞分离。
(4)可控:麻醉效果呈剂量依赖性。
(5)毒性低:极少发生心脏毒性。。
使用浓度:
局部浸润:0.2%
神经阻滞:0.25%-0.75%
椎管内麻醉:0.5%-1%
一次最大用量:200mg
谢 谢 !
201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