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与校长课程领导力培养2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有效教学与校长课程领导力培养2

这组图片的隐喻意义是——我们活在当下的社会,
我们更活在传统的思维中。血脉的遗传与文化的遗传
(教育)一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1、改变课程实施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
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
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
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
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
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
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
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
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对思维课堂的建构
问题讨论:什么是激活课堂?
所谓激活课堂,它不是指简单的学生对话所形成的课堂喧嚣,而是指
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后所形成的有一定思想火花和信息含量的语言交流。所
以激活课堂的本质要求是激活思维……
激活课堂的策略:记忆型课堂——思考型课堂
(有效教学的突破口:提高课堂教学思考力水平)
瑞士教育学家裴斯泰洛奇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不
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因此,新课程课堂教学要能
激励学生思考,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马克思甚至认为,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人们以特定的思维
结构和行为方式求生存、求发展的活动过程和结果。
问题设计的难度决定了思维训练的效度。
(1)维果茨基(1896—1934,前苏联心理学家):“最近发展区”理论,
主张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现有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
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的认知水平总是通过认知
冲突由低一层次向高一层次过渡。课堂提问就是要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和
思维冲突。
(2)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理论,当新的思维课题能够完全被学生原有的思
维结构所同化,思维结构便只能发生量的变化;当学生原有的思维结构不
能完全与新的思维课题相适应,思维结构便会改变自身而产生质的变化,
使其原有的思维结构跃迁到一个新的层次,产生创新的智慧。
“五为主”教学原
则
河
北
衡
水
中
学
学 生 为 主 体
教 师 为 主 导
问 题 为 主 轴
训 练 为 主 线
思 维 为 主 攻
学 会 、 教 会是基 础 ; 会学 、 会教是 关 键
总 结 、 反 思是提 高 ; 求异 、 创新是 目 的
青岛市二中改造课堂行动——
课堂的基本价值目标:以知识为载体,以思
维能力培养为核心
 思维能力是人的发展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素
质:精彩的人生必定是会思考的人生。
 知识是人类经验的呈现:过去可以启示未
来,但不决定未来。
 目标在于创新:过程与方法,获得开启未
来的钥匙,还学生以思考权。
改造课堂行动——
教学方针:低起点、高观点、高目标
 低起点:面向全体,基础切入
 高观点:整体把握、系统定位
 高目标:思维能力、知识高度
山东杜郎口中学课堂改革——
让学生“积极主动、争先恐后”地进行“读、说、评、议、
写”等学习活动,注重进行“拓展、挖掘、拔高”的思维训练,
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
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改革”——
课堂突出“三大量”,即突出“大容量、大思维量、大训
练量”,让思维和训练的强度达到学生能够接受的最大限度,
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性。
基于思维开发的有效课堂的基本特点——
1、基于思维开发的有效课堂必须遵循四大原则: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思维为主攻,问题为主线。
2、基于思维开发的有效课堂必须具备两大要素:
第一、问题优质是教学有效的关键;
第二、启发得当是教学有效的保障。
 3、基于思维开发的有效课
堂呈现四组教学辨证关系:
第一、动与静相宜的课堂
气氛;
第二、畅与阻相关的教学
流程;
第三、对与错相融的学习
体验;
第四、扶与放相生的教学
设计……
挑战性问题 · 引导性启发 · 思维性训练
挑战性问题(问题的有效性)→
思维性训练(思维开发的有效性)→
引导性启发 (启发的有效性)→
二、优化问题:新课程教学设计的着力点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点——改进教学设计
实施有效教学,校长就要从抓教师的备课开始,并把这
项工作作为教学常规管理的最重要的环节来抓。
我们现在怎样备课?看教参,找教辅,写教案。备课
成为一种熟练操作,成为不用动脑的流程,这就是我们的教
学质量不高的起点。
所以,改进课堂,起点就从改进备课、改进教学设计
开始。如何改进备课,提高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主体工程在
问题设计。
(一)为什么问题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主体工
程?
问题设计体现教学目标设计
问题设计体现教学方法设计
问题设计体现教学程序设计
问题设计体现教学板书设计
问题设计关注学生学情基础
……………………………
(二)问题设计的基本要素
————宽度、深度、角度、精度、情境度、综合度和难度
(1) 问题的宽度:思考的范围,问题的陈述应该清晰、具体、完整,
与课程的教学内容相联系;
(2) 问题的深度:思考的层次,符合课程标准中对教学内容的目标层
次要求;
(3) 问题的角度:思考的方向,给予学生思维的定向与思维活动的路
径选择;
(4) 问题的精度: 问题的精度是指问题表述的精确度,问题设计的语
言要精确、明晰、严谨,逻辑严密。
(5) 问题的难度:思考的力度,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感到
有认知难度, 但又不会超脱于其临近发展区的认知阈限;能引起学生的参
与热情和学习动机,培养学习者的问题意识,拓展学习者的思维空间,培
养学习者的思维品质。
(1)问题的宽度
问题宽度即问题的思考范围或问域空间。问域宽度的设计要把握好
“度”,问域太宽,学生就把握不好答案的范围,思维始终处于漂浮和游
移状态,难以精确思考。
例如某老师教学“被子”一词:为了让学生对应被子的实物,老师这
样提问:
师:小朋友,你家床的上面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空间过大, 因为床的上面可能是凉席、
毛巾、枕头、蚊帐……)
生:蓝天
师:蓝天下面呢?
生:屋顶
师:屋顶下面呢?
生:蚊帐
师:蚊帐下面呢?
生:我爸
师:你爸上面呢?
生:我爸的手
师:你家被子呢?(恼怒)
生:被我爸踢到床下了……
(2) 问题的角度
指问题的思考方向,也叫思维的向度。问题设计要找准思
维方向,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思维方向或角度延伸思维的触角,
如果思维的角度不准,问题就难于思考。如《乡愁》提问案例:
设计提问式导语,目的是让学生说出课题。
乡
愁
余光中(台湾)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师:如果一个人到了一个遥远的地方,时间一长,他就开始思念自己的亲人,
这叫做什么?
生:亲情。
师:可能是我问得不对,也可能是你理解有误。我换个角度再问:这个人在外
乡的时间很长,长夜里他只要看见月亮就会想起自己的家,这叫做什么?
生:月是故乡明。
师:不是月亮明不明的问题,他看见月亮会很想家,甚至会偷偷流泪。
生:月朦胧鸟朦胧。
师:不能这样回答(急了)。
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不是(满脸乌云)。
生:月亮走我也走。
师:我只要求你用两个字回答,而且不能用“月”字。
生:深情。
高考历史(全国卷)题:
以下是英国历史学家马士的一段话:“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
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
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
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
系史》)
回答:①“危机加剧”是因为“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
引起的吗?为什么?②马士认为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这一“目
的”的实质是什么?
对①题,回答“不是”并提供了两个以上言之成理的理由,并且能够
从理论的层面合理解析问题的根本原因,给5分。
(1)从资本主义的扩张性角度分析,可知英国作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急
需海外市场和殖民地,因此发动战争具有必然性。
(2)从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角度分析,中国人民的禁烟只是战争爆发的
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在于英国资产阶级的侵略本性。
(3)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原理角度分析,禁烟只是一次偶然的事件,
而英国的侵略具有必然性,即使没有禁烟运动,英国也会找别的借口来发
动战争。
(3)问题的情境度
(4)问题的综合度
赏析白居易的《慈乌夜啼》这首诗,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注释:慈乌──慈善的乌鸦;反哺──子鸟喂养亲鸟的行为。)
(1)诗中所描述的动物是______,它属于______类动物。
(2)诗中所颂这种动物具有______行为。
(3)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问题综合的特点为:从知识的综合看,不仅考查生物学科内的知识
联系,如动物识别、动物分类、动物行为等,而且考查生物与语文学科间
的知识联系,其中就涉及古诗赏析与生物学问题;从“三维目标”的综合
看,最后的问题重在考查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动物行为所折射出
来的感人力量,激发学生孝敬父母、关爱亲朋的真挚情感,浓缩着对人间
真情的歌颂和呼唤。
(5)问题的难度
问题难度是指问题的宽度、深度、角度和精度综合性效果与学生实际
的认知水平之间的距离。距离大的问题难度就大,无距离就无难度可言。
作为问题的特性,宽度、深度、角度和精度是问题固有的,而难度则是呈
现给学生以后表现出来的。
对于教师来说,知识的难度还比较好把握,更难把握的是思维难度的
掌握。思维难度是由于思维活动的程度超越学生的现有能力水平造成的。
(三)问题设计与思维训练
———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和思维冲突。
《中学生心理教育原理与教程》(林建华主编):“认知冲突是学生
认识到自己知识与新的事物之间的差异之后发生的,它能激发学生的认识
好奇心,这是内部动机作用,教师在学习指导中应善于激发这种动机。”
所以问题设计的核心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思维冲突,目标是指向学习
者思维品质的培育。
学生思维品质的基本类型——
①思维的发散性
②思维的聚合性
③思维的批判性
④思维的深刻性
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与思维训练————
三、有效评课,新课程校本教研的引爆点
听课评课也叫基于课例的研究,是新课程校本教研最常态和最有实效
的形式。因为课堂是教学现象发生与教学规律呈现的领域,是课程与教学
活动的综合体。对学校发展来说,听课评课不仅仅是指改进一堂课的教学,
它已成为中小学校长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工具,为改进教学提供多条有效
途径。
课堂是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
课堂是教学理论产生的故乡
课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土地
课堂是学校品位提升的阶梯
但这种本来最有实效的研究活动在许多学校已经出现问题
了。有方面问题:
第一、教研风气问题。
有些学校教研风气不正,评课过多地考虑关系而有失真诚,不可信赖。
在这样的风气下,教书被称为“一种孤独的职业”,教师的关系是个人的、
竞争的互动模式,教师只有同裴,没有同事,更缺乏同事情谊。这样的孤
独感将使教师形成保守与对改革的抵触,自己也难有长进。
如果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校长首先就要改造教研风气。要倡导互助式听
课评课。评课一定要有观点交锋,讨论争鸣,同时又要兼容并包,体现民
主平等的评价理念。
互助式评课要把握好三者关系:
授课教师----不是表现自己的成绩或水平,授课只是参与学习的一种方
式,因此要求展示真实的自我,展示原生态课堂;
评课教师----不是以评价者身份来听课和评课,而是以学习者、研究者
和指导者的身份参与教学观摩研讨;
评课目的----不是考核与评优,而是一种互助与提高。评课是真诚地展
示自我的启示、感悟与收获,让参与者共同分享经验。
第二、研讨水平问题。
中小学校长在听课评课时一定要能够做到深入教学现场和教学细节,
又跳出现场,超越细节。
中小学校长如何才能够做到既立足现场、关注细节,又跳出现场,
超越细节?
如何从综合的角度和理论的高度,由现场和细节所反映的个别问题
来引发对整体教学的思考,从而感悟出教学的道理以指导学校的整体改
革实践?

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的核心,是基于教育实践需要的教学思想的形
成:他既掌握了操作层面的技能技巧,又能跳出操作层面进行理性的思
考,并用于指导整个学校的变革,成为有思想的行动者。
听课评课主要解决两大问题:
第一、听课听什么?
听课的三大关注点:
关注问题(问题的有效性 体现教学设计能力)→
关注学生的回应(思维的有效性 目标的达成度)→
关注启发(启发的有效性 体现课堂驾驭能力)→
第二、评课怎么评?
评课其实是对教师教学能力最有实效的培训。教师的教学能力大致由2
类能力构成:
一是教学设计能力,也叫教学策划能力;
一是教学启发能力,也叫教学驾驭能力。
所以老师可以分为4类:
一类是教学设计能力强,教学启发能力也强;
二类是教学设计能力弱,教学启发能力也弱;
三类是教学设计能力强,教学启发能力弱;
四类是教学设计能力弱,教学启发能力强;
评课的两大关注点:
(1)评价教学问题设计(问题的有效性 体现教学设计能力)→
《再别康桥》课例解读
(2)评价教学启发策略 (启发的有效性 体现课堂驾驭能力)→
《海伦·凯特》(五年级)案例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课堂需要被重新认识,中小学校长需要通过
有效的管理和专业上的引领,促使教师在思考的状态下听课评课,并通
过听课评课的方式去做两件事情:
第一、去改进行为误差,使教学中的新理念与新行为吻合一致,让
行为对接理论;
第二、去澄清理论谬误,矫正教学中已经成为“普遍真理”的思想
理念,让理论引领行为。
听课评课的主要价值是:让理论落地,使实践开花;用思考改进行
为,用行为提升思想,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成长,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
提升。
四、突出思维:新课程学业评价的关键点
1、关于学生的学业评价
学业评价:是从教育目标角度,对教育测量所提供的数量资料和通过
观察等所获得的质的分析资料做出解释,对教育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预期
目标做出价值判断,从中获得可资日后利用的信息。
学业测验的基本形式:纸笔测验、非纸笔测验和综合素质评价。
纸笔测验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评价方式。在新课程背景下,编制测验
题目和评价的重点,应重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方法与解
决问题的能力,重点应放在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评价上,而不是放在对知识
的记忆和重现上。
命题的创新,应注意设计具有真实情境的开放性问题,体现思维评价
特质。
一般说来,开放性试题是与传统纸笔测验中的封闭性试题相对的,没
有固定答案或唯一结论的一种试题形式。它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纸笔
测验中封闭性试题的种种不足,特别在考查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
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有着封闭性试题所无法取代的优点。所以,
开放性试题成为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一种学生学业评价工具。
但我们知道,任何一种评价工具与方法,都会有其不足。比如,开放
性试题在评分上就难以做到标准与客观。这一问题不解决,开放性试题就
难以进入学业评价、特别是高利害和大规模的学业评价之中。
综合性、开放性问题对教师的评价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
例7、关于重庆谈判
2、指向思维品质的开放性试题的评价改
革——SOLO评价
SOLO分类评价法由香港大学比格斯(Biggs)
教授首倡,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基本特征的质性评价
方法.已在大洋洲、东南亚和我国的香港、广东、上
海等地区被广泛的实验和应用。

该理论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一个人回答某个问
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思维结构是分层次的,而且是可以检测
的,比格斯称之为“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 )”,英文缩写为
SOLO。根据这种理论我们可以通过判断学生在回答某一
具体问题时的思维结构处于哪一层次来进行评价,层次越
高其思维能力就越高,学业等级也就越高。这种分类评价
法将学生学习结果由低到高分为五个不同的层次
开放式试题的SOLO评分

按照SOLO分类法,将回答分成五个有质的差
异的层次,再按回答的层次给分:
 前结构的回答: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问题逻
辑混乱,或同义反复;
 单点结构的回答:回答问题时,只能联系单一事件,
找到一个线索就立即跳到结论上去;
 多点结构的回答:回答问题时,能联系多个孤立事件,
但未形成相关问题的知识网络;
 关联结构的回答:回答问题时,能够联想多个事件,
并能将多个事件联系起来;
 抽象拓展的回答:回答问题时,能够进行抽象概括,
从理论的高度来分析问题,而且能够深化问题,结论
具有开放性,使得问题本身的意义得到拓展。

运用SOLO分类评价理论制定评分标准,能较好区分思
维问题的层次高低。如果将五个层次赋予不同的等级分数,
那么学生对问题回答的质量就可以被量化,量化的分数可以
作为评价的依据。 这样,SOLO分类评价法就能够帮助教师
判断学生在回答某一具体问题时的思维结构处于哪一层次,
在评价上相对容易拉开学生的差距。


开放性试题的solo评价案例

运用SOLO分类评价对大规模的学业评价有重要的指
导意义———
这种“结果开放、思路开放”的主观题,能让 “学习者可以根
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对题目的理解水平与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地给出力
所能及的答案”,能让“不同学习者有机会展示与自我能力水平相符
的解答过程”,因而能更好地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探索精神。

过去由于无法解决开放性试题的评分的客观性,因而局限了这种
题型的运用。当这一问题解决后,开放性试题也能进入学业评价、特
别是高利害和大规模的学业成绩评价之中。

结
语
推进新课程有效教学,建设有效学校,迫切需要提升
中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力,这是中小学校长的职责和使命。
有效学校的最主要特征是它们拥有一个
强烈的课程——教学领导角色的校长。
——约瑟夫·墨菲
领导是什么? 德鲁克说,领导就是 “决定做正确的
事,并动员下属做好这件事。”所以领导要能够选择做正
确的事情,既要深入其中,又要超脱其上,也只有深入其
中才能超脱其上。中小学校长对有效教学的推进和引领,
就是深入“课改其中”的抓手,也是打造课程领导力的有
效途径。
送各位校长两句话---1、教育是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中小学校长的使命就
是通过有效的管理和专业引领,使教育的意义得以实现;而
实现教育意义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和艺术的课堂。
2、教育的本质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
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因此,提升中
小学校长课程领导力就意味着这样一种自觉:思考推动行为,
行为提升思考,思考和行为之间相互唤醒和温暖。
谢谢倾听和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