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把握自己的健康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健康科普
首席专家
•首届全国中医药科普“金话筒奖”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分会
主任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
副主委
•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 副主任委员
•世界中医联合会翻译专业委员会
副会长
•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
•福建省 “高校教学名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专家
李灿东 教授
福建中医药大学 副校长
医学博士、 博士生导师
把握自己的健康
福建中医药大学
李灿东
教授
健康六要素
两条腿
一份心
道法
自然
六天功
三顿饭
四季衣
五面风
健康促进的核心是理念的更新
健康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
防止跌倒
注意先兆
避免激动
维护健康
的共性
切忌强补
预防感冒
远离危险
大家关心的几个健康问题
一、健康状态的自我评价
健康状态的
自我评价
如何辨别阴
阳寒热虚实
中医诊断的原理——司外揣内
买西瓜:
最准确最可靠的方法是切开、尝一下
更科学的方法就是切开后研究西瓜的成分。
有诸内必形诸外—“经验成分”和“主观成分”
健康状态的自我评价
• 睡得实
睡中踏实,醒后神清气爽,是心神内守的表现。
——睡眠个体有差异
——入睡、睡中、醒时、做梦、醒后感觉
• 心情好
笑口常开,心情愉快,表情自然,是脏腑气血
调和的表现。
——心藏神、其华在面
——没有思想负担(心事重重)
• 脉搏齐
脉搏节律整齐,没有出现停跳、不规则现象,
是心气血功能正常的表现。
——脉搏形成原理
——八要素
• 腰背直
腰背能够伸直,活动自如,无腰酸、腰痛,是
肾气充足的表现。
——腰为肾之府
——年龄、骨质疏松
• 步态稳
步态平稳、动作协调,无肢体麻木、活动不灵、
舌强语蹇是心脑正常、经络通畅的表现。
——中风先兆:治未病
——面、舌歪斜?(吹气)
• 吃得香
饮食甘美,餐后无腹胀,是脾胃功能正常的表现。
——脾胃为后天之本
——脾胃功能表现
• 二便畅
二便通畅,没有淋漓涩痛或尿频、尿急、尿赤,
或便秘、便溏等,是气化功能正常的表现。
——“吃、睡、拉”
——例:小脑萎缩
•
•
•
•
•
•
•
睡得实
心情好
脉搏齐
腰背直
步态稳
吃得香
二便畅
大家关心的几个健康问题
二、如何辨别阴阳寒热虚实
健康状态的
自我评价
如何辨别阴
阳寒热虚实
(一)如何辨别寒热虚实
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中医健康养身的前提是辨别状态的寒热虚实
状态——时序连续过程:生理病理特点、
体质、证、病
辨别寒证与热证
1 寒证特点
• 冷
• 白
• 稀
• 润
• 静
阴盛阳衰
——感受寒邪、阳气不足
2 热证特点
• 热
• 红(黄)
• 稠
• 干
• 动
阳盛阴衰
——感受阳热之邪、过食辛辣、气郁化火、寒
郁化热、阴虚
炎症≠热
辨别虚证与实证
1常见虚证
气虚证——无力(神疲、少气懒言),动则益甚
阳虚证——气虚证
+ 寒症(形寒肢冷)
血虚证——淡(睑、面、唇、舌、甲)。≠ 贫血
阴虚证——热,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
脉细数
2常见实证
气滞(肝)
• 胀痛:部位不定
• 情志因素
• 肝经所过部位:囊肿、肌瘤等
痰
肥人多痰
• 肥胖、高血脂、脂肪肝
• 冠心病
• 肿瘤、囊肿
病位不同——疾病类别,兼杂不同——性质
血瘀
• 刺痛
• 紫暗
• 肿块
• 出血
• 久病入络:中风、高血压、肿瘤、糖尿病
等
• 西医功能亢进≠实证
不可滥补
实证
为主
痰
实证
为多
瘀血
气滞
二、如何辨别五脏功能状态
中医脏腑≠西医器官
• 心藏神
•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 胆大包天
核心是脏腑功能状态
心的特症
•
•
•
•
——心悸、失眠(心烦——热)
气虚——心气虚
阳虚——心阳虚
血虚——心血虚
阴虚——心阴虚
心的特症
•
•
•
——咳嗽、气喘
气虚——肺气虚
阴虚——肺阴虚
+心气虚——心肺气虚
•
•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培土生金
肺的特症
脾的特症
•
•
•
•
•
•
——食少、腹胀、便溏
气虚——脾气虚
“寒象”——脾阳虚
“出血”——脾不统血
“下垂”——脾虚气陷
——重坠感
血管——脉道
肝的特症
——目赤、目涩,急躁,胸胁乳房胀痛,
风症
血虚——肝血虚
阴虚——肝阴虚
气滞——肝气郁结
“风症”——肝风内动
肾的特症
——腰膝酸软
气虚——肾气虚
阳虚——肾阳虚
阴虚——肾阴虚
肾虚≠性功能障碍
腰酸、耳鸣、困倦——
围绝经期综合征
三、虚证的调补
• 没有虚证,不可滥补(辨清真假)
• 医生因素
• 患者因素
• 社会因素
• 补的目的是调整阴阳平衡——以平为期
• 火上浇油、雪上加霜
• 物极必反
气虚证的调补
• 气虚——补气:人参、蜂王浆、黄芪
——鸡肉、羊肉、牛肉,红枣、莲子、淮山等
气不是越多越好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
人参、黄芪服法
阳虚证的调补
• 阳虚——补阳:鹿茸、冬虫夏草、肾气丸
——蛤蚧、海马、巴戟天、杜仲、淫羊藿、沙苑
子、肉苁蓉等
——核桃、海参、海虾、羊肉、狗肉及某些鱼类
等 阴中求阳
血虚证的调补
• 血虚——补血:四物汤、阿胶
——猪肝、龙眼肉、桑椹、红枣、红豆、当归、
荔枝、葡萄、黑豆、金针菜等
阴虚证的调补
• 阴虚——补阴:六味地黄丸、燕窝、蛤士蟆
——枸杞、甲鱼、乌龟、水鸭母等
阳中求阴
虚证调补的原则
• 治已病
• 治未病
• 中病即止
• 滴水穿石
• 治病与调补有区别
——都要辨证,但药、量不同
补药的副作用
气有余便
是火
碍胃
碍胃、助
湿生痰
化燥伤阴
补血 补气
药 药
补阴 补阳
药 药
桑
椹
余甘子
枸
杞
补气药
• 气有余便是火
• 阴虚燥热、没有虚证
补阳药
• 化燥生热
• 人参——莱菔子
补血药
补阴药
• 滋腻——碍胃
——助湿生痰
误区:
• 人参杀人无罪
• 纯天然药物无副作用
小结
补药很好,但不是对每个人都好
补药很好,使用不当是有害的
没有虚证,不要用补药
健康“三不主义”
不想吃
的不吃
不想动
时不动
不明白
的不猜
祝:天天开心
天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