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知識經濟,知識管理
創新競爭力與問題分析解決能力
主講:陳永隆 博士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副教授級專家
國家文官學院、地方行政研習中心 特約講座
2001~2010 年 管理雜誌「華人五百大企管講師」
演講大綱
一個故事,兩個世界
知識經濟與創新思考
如何訓練自己迅速發現問題的能力
問題分析的技巧/方法
(SWOT、魚骨圖、矩陣分析、流程圖、樹狀分析、5W2H)
問題解決的技巧/方法
(PDCA、FORD 8D、TRIZ、6 Sigma、KM)
QBQ (問題背後的問題) 思維
結論
2
你現在做的每一件事的思維或流程,
是不是還跟三年前或五年前一樣呢?
上課
聽演講
旅遊
3
4
一個故事,兩個世界 (1/2)
手掌按住電池背蓋
,再往上移動
5
你遇到的困難,別人都遇過了
6
一個故事,兩個世界 (2/2)
7
你要找的答案,別人都找出來了
8
認識知識經濟
Knowledge Economy
1996 年,經濟合作開發組織 (OECD) 認為,以知識
為基礎的經濟即將改變全球經濟發展型態,知識已成
為生產力提昇與經濟成長的主要驅動力。
17-19世紀初期
農業經濟時代
19-20世紀末
工業經濟時代
20世紀末
知識經濟時代
財富特徵
土地
機器
知識
成敗關鍵
勞力
財力
腦力
(思考、創新)
9
創新,從改變開始
拋開自己的「習慣」、「理所當然」
10
若要用一句話來形容麥肯錫這家公
司的特徵,那就是「知識管理」。
有一套可以用關鍵字就能搜尋過去
的企劃案或經驗的系統,在二十幾
年前就已經完成。
在當時的麥肯錫四千名員工的諮詢
案例之中(現在則有七千人),誰具
有這類的經驗馬上就一目了然。與
搜尋出來的五、六人通過電話後,
一個晚上的時間就能夠明瞭什麼樣
的事情該做事前分析。
為了這些資料的更新,當企劃案結
束時,經營者必須在這個部分多花
百分之五的時間。
11
打開知識與創新的通路
致勝關鍵:跨領域交會創新
交會創新的驅動力:
與其他領域的人交流
跨科學領域的整合
進步迅速的電腦科技
12
對!對!對!
我之前公司好像
也是這樣,
有道理喔!
我聽說:尾牙會摸
到大獎的,通常也
是平常比較會打混
的人!好像還真的
是這樣呢!
所以,
我要開始混一點,
年底才有機會摸
到大獎,哈哈
13
今天演講現場,
會坐在前面的,
一定都是比較認真的!
前面?
是前幾排?
認真?
張大眼睛?
勤抄筆記?
定義並釐清
問題
判斷相關資
料/資訊
解決問題/
作出結論
14
問題的定義
實際現狀與預定目標產生差異?
KPI = 200人,
實際達成僅 50 人,
問題出現了?
如何解決?
(KPI: 關鍵績效指標)
15
達成目標就沒問題了嗎?
數據造假
刻意設定低目標
在目標截止日前趕工完成
16
發現問題的首要技巧
好奇
改變
17
垂直思考 vs. 水平思考
垂直思考法
(Vertical thinking):
依循一定的思維路線或思
維邏輯進行、採向上或向
下的垂直式思考。
主要以思維的邏輯性、嚴
密性見長,講求按部就班、
循序漸進,是一種收斂式
的邏輯思考方法。
水平思考法
(Lateral thinking):
利用天馬行空式的聯想、
跳躍式的思考,無需講求
道理或邏輯,只要想到便
可先提出的發散思考法。
主要以擺脫現有知識和舊
的經驗約束,衝破常規,
提出富有創造性的見解、
觀點和方案。
思考題:有些汽車,會
對香草冰淇淋過敏?
18
19
發現問題的技巧
不方便
觀察力
不合理
同理心
不對勁
敏銳度
不舒服
探索力
關聯力
預測力
20
問對問題的重要性
21
上班時間,當然要認
真工作,怎麼可以一
面上班,一面上網?
竟然還想要 MSN,
Facebook,不可能!
22
新世界需要新的思考路徑
一個故事 兩個世界
23
24
問題分析的技巧
SWOT 分析法
魚骨圖法 (要因分析法, Cause & Effect)
矩陣式分析法 (四象限分析法)
流程圖法 (Flow Chart)
樹狀圖法 (Treeview)
5W2H 思考法
25
SWOT 分析法
列出自己的優點
列出自己的缺點
反應靈敏
表達力差
善解人意
容易緊張
負責盡職
個性內向
列出外在的機會
列出外在的威脅
行行出狀元
專業主義
網路商機
變動年代
終身學習
創新創意
26
魚骨圖法 (要因分析法, Cause & Effect)
Equipment
Process
People
問題
Materials
Environment
http://www.rff.com
Management
27
矩陣式分析法 (四象限分析法)
內涵
3
財富
1
外表
4
2
3
1
健康
4
2
28
流程圖法 (Flow Chart)
遇見前女友
分手時
好聚好散?
否
當作路人甲
假裝沒看到
是
身邊有
新男伴?
是
淡淡打招呼
否
想要
舊情復燃?
是
否
親切打招呼
29
樹狀圖法 (Treeview)
??
男性
??
人的性別
??
女性
??
30
5W2H 思考法
What:確立問題,了解「目的是什麼?做什麼工作?」
Why :說明背景或提出問題,也就是「為什麼要這麼做?
What:假日要多運動
理由何在?原因是什麼?」
Why :有益健康
When :時間,設定「什麼時間完成?什麼時機最適宜?」
When :週末、週日大清早
Who :對象,指明「由誰來做?誰來完成?」
Who :自己與家人
Where :地點,確認「在哪裡做?從哪裡入手?」
Where :後山
How :方法,提出「怎麼做?如何做會更好?如何實施?
做法是什麼?」
How :慢走、爬山
How much :免費
How much :花費或成本,計算「要花多少預算?金額是
多少?」
(資料來源:《經理人月刊》)
31
問題解決的技巧
PDCA 管理循環
Ford 8D (Disciplines)
TRIZ
6 Sigma
知識管理─站在巨人肩膀上
32
認識 PDCA 管理循環
33
認識 Ford 8D (Disciplines)
D1:選定主題與建立團隊
D2:描述問題與掌握現況
D3:執行及驗證暫時防堵措施 (Optional)
D4:定義及驗證真因 或 界定課題攻堅點
D5:列出、選定及驗證永久對策
D6:執行永久對策及確認效果
D7:預防再發及標準化
D8:反省、恭賀團隊及規劃未來方向
34
TRIZ 創新策略
TRIZ是俄文(Theoria Resheneyva Isobretatelskehuh
Zadach,英文為Theory for Solving Inventive Problems,
創意問題解決理論)的縮寫。
TRIZ核心有二,其一為矛盾矩陣表,另一為物質-場分析法
。矛盾分為兩種,其一為技術矛盾,另一為物理矛盾。技
術矛盾指當系統中一參數(Parameter)改善時,另一參數
即改惡(變差),例如亮度與節能,成本與品質。
矛盾矩陣為一39 X 39 之矩陣,其中,橫軸代表39個欲改
善參數,縱軸亦代表39會惡化參數,矩陣元素為針對此狀
況所提出之建議創新法則,共分為40類。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35
6 Sigma – DMAIC & DMADV
定義 (Define)
定義 (Define)
衡量 (Measure)
衡量 (Measure)
分析 (Analyze)
分析 (Analyze)
改善 (Improve)
設計 (Design)
控制 (Control)
驗證 (Verify)
品質或流程的
改善或改造
流程設計或
全新流程規劃
36
知識管理─站在巨人肩膀上
你遇到的問題,別人也遇過了
你正在開的會議,別人已做成結論
你正要執行的方案,別人已經完成
知識管理
群眾智慧
37
拋開經驗污染
改變不是威脅,改變才是機會
以「不變」應萬變以「變」應萬變
過去成功的經驗,可能成為今日失敗的關鍵
38
問題背後的問題
The Question Behind The Question
QBQ 的關鍵:個人擔當
QBQ 的主詞是:我
QBQ 的焦點:行動
QBQ 的優勢原則:
學習、負責、創意、服務、信任
39
結論
人生有一半的問題根本不是問題 (杞人憂天),
而在剩下一半的問題中,
又有一半問題的解答操縱在你自己,
因此剩下難解的問題就不多了!
40
課後延伸閱讀書單
《思考的技術》作者:大前研一,譯者:謝育容、劉
錦秀,出版社:商周出版
《邏輯力:邏輯思考的入門書》作者:麥肯納利,譯
者:包丹丰,出版社:久石文化
《麥肯錫的專業思維:透析全球頂尖顧問公司的管理
與問題解決技巧》作者:伊森.雷索,保羅.費加,
譯者:謝佳慧,林宜萱,出版社:美商麥格羅‧希爾
41
陳永隆 簡介
現職: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產學合作 副教授級專家
國家文官學院、地方行政研習中心 特約講座
學歷:
國立成功大學 資源工程 博士
經歷:
中央健康保險局、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台灣電力公司、工研院航太中心、工研院量測中心、
裕隆日產汽車公司、功學社集團、中華映管公司、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信誼基金會 顧問
台電訓練所、中油訓練所、台糖訓練所、國安局訓練中心 講座
榮譽:
經濟部 99 年度「電子商務行銷創意競賽」第一名隊伍指導教授 (2010)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97 年度「金書獎」得主 (2008)
中國工程師學會「工程論文獎」得主,獲前總統李登輝先生接見 (1994)
著作:
《知識管理 ─ 價值創新與開放分享》(華立圖書,2008 初版、2010 二版)
《解開 KM 成功密碼 ─ 邁向 KM 3.0》 (中國生產力中心,2007)
《知識價值鏈》 (中國生產力中心,2003 初版、2005 更新版)
《知識價值鏈 CD & DVD 有聲書》系列 (清涼音文化事業,2006)
專業網站:http://www.office.com.tw
看見未來部落格:http://blog.yam.com/seethefuture
(E-mail: [email protected])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