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真諦—LCC - Rich Temple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人生真諦—LCC - Rich Temple

人 生 真 諦
李志誠
學講
人生如夢,夢如人生
• 夢中千般有,醒來一場空。
• 夢中明明有六趣,醒來空空無大千。
黃粱一夢 (1/3)
• 唐代的《枕中記》中記載了一個故事:
• 從前有一個潦倒的書生叫盧生,他在邯鄲的
旅店因為貧困而嘆息不已,感嘆自己白白活
在世界上,卻不能享受榮華富貴,而且連個
老婆都討不到,真是活得沒有意思。
• 這時候他身邊一個名叫呂翁的道士(一說呂祖
洞賓)聽到了他的話,就拿了一個兩邊有洞的
青瓷枕頭給他,告訴他說如果用這個枕頭睡
一覺,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順心如意
黃粱一夢 (2/3)
• 盧生半信半疑的接過枕頭,然後枕在上面想睡一
覺。迷迷糊糊中,枕頭上的洞變得好大,盧生就
順著洞走了進去,沒想到走到盡頭之後,竟然就
是自己的家了。
• 盧生雖然覺得奇怪,但是還是像平常一樣的進了
家門,然後做自己的事。沒想到好運竟然就這麼
一直來了,過了沒多久,盧生不只娶了一位崔姓
的美女做太太,功名上也很得意,做官的俸祿更
是多的花不完,連生下來的兒子都是很出色的人
才。
黃粱一夢 (3/3)
‧ 這樣享受了五十年的富貴榮華之後,盧生才
因為生病而去世,就在他從夢中病逝的同時,
也馬上從枕上醒來。盧生醒來一看,自己還
是在邯鄲的旅店裡,剛剛老闆正在煮的黃小
米飯都還沒熟呢!
‧他忍不住說:「這豈不是在作夢!」一旁的道
士呂翁笑著跟他說:「人世之事就是這樣
阿!」
‧ 盧生聽了之後恍然大悟,再也不因為自己的
貧賤而憂愁了。
莊子曰:
我本不欲生
忽而生在世
我本不欲死
忽而死期至
人生如夢
莊周夢蝶?
蝶夢莊周?
人生短暫
順治皇帝出家歌
來時糊塗去時迷,空在人間走一回;
生我之前誰是我,生我之後我是誰?
長大成人方知我,合眼朦朧又是誰?
不如不來亦不去,亦無煩惱亦無悲。
人生百歲
•
•
•
•
一半的生命花在睡眠,
十年花在童年,
二十年花在老年,
剩餘的二十年大多耗在悲傷、抱怨、痛
苦與易怒中,
• 以及數百種生理疾病的摧毀。
• (《達賴生死書》引佛陀之言)
歲月
• 時光如白駒過隙。
• 100年 = 36525天,80年 = 29220天
• 地球自轉一周為一天。地球自轉三萬多圈,
人就得死。
• 地球無時無刻以1666.66km/hr的速度在轉動。
• 也就是說,我們正以1666.66km/hr的速度衝向
死亡,何等可怖?!
•多數人認為修道是老人的消極活動,
•『舉古盡從忙裡老,誰人肯向死前修;
莫待老年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
‧有多數人以『忙』為藉口,認為修道是閒
人之事。
世間只有三種人不忙:
1.死人 2.病人 3.癡呆人
,其他人都很忙。
『朝朝暮暮營家計,昧昧昏昏白了頭;
是是非非何日了,煩煩惱惱幾時休』
人生是苦
•人生所受種種的痛苦,叫做一切苦。
•綜觀三界無非是苦,經云: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人生是苦
• 人生是苦,活人中只有啟智班的同學不
知苦。
• 鄭武俊校長:我門學校的小朋友很可愛,
沒有煩惱也無憂慮,下雨天還會穿雨衣,
拿水桶去澆花。
e 世代
• e 世代的年輕人,吸毒、打電動、飆車、
飆網、、、狂飆,飆到死翹翹、、、
• 他門自以為在追尋快樂,尋求刺激、、、
• 實際上,在逃避現實,在醉生夢死,在
迷迷糊糊不知死。
人生八苦
•
•
•
•
•
•
•
•
生苦
老苦
病苦
死苦
求不得苦
愛別離苦
怨憎會苦
五蘊盛苦
八苦
•
•
•
•
•
•
•
生苦,指的是出生時的種種痛苦;
老苦,指的是年老體弱時的種種痛苦;
病苦,指的是患病時的種種痛苦;
死苦,指的是臨終時的種種痛苦;
怨憎會苦,指的是與仇人見面的種種痛苦;
求不得苦,指的是所求不遂的種種痛苦。
愛別離苦,指的是與所愛的人不得不分離時的
種種痛苦 。
• 五蘊盛苦,指的是對外境感受而生出種種貪著
而得的種種痛苦。
生苦
人之生也,都是隨業受報,依前生之業,與人道相應者,則
投生為人,最初流愛為種,攬父母精血,納識業為胎。處
在母腹的生臟之下,熟臟之上,上壓穢食,下熏臭氣。母
飲冷時,勝於冰雪凍膚,如入寒冰地獄;母吞熱時,極似
沸湯灌體,無異鑊湯地獄;母噉粗時,誠如山石壓身,彷
彿夾山地獄。尤其胎中穢窄,迷悶難堪,隨母氣息出入,
種種不得自由。幽囚十月,如禁牢獄,經中名之為胎獄,
詢不過分。及出胎時,柔軟肌膚,被風吹如刀割,痛苦莫
喻。因嬰孩痴騃,又不解說話,只知道由這呱呱一哭,竟
哭出無數的痛苦出來。以為人之一生,從此起不知道要吃
足了多少苦頭。此種生苦,古人曾形容他為生龜脫殼,其
痛苦可知矣!至於難產橫生之慘更不忍言,母子生命懸危,
凡為人者,無法逃過此關。
省庵大師的詩云:「業風吹識入胞胎,獄戶深藏實可哀,每
過飢虛倒懸下,頻驚粗食壓山來......」。
斌宗法師說:「此世當思歸極樂,來生不願入胞胎」。
生苦
•生可分為現生、後生、來生,
•現生之苦--是為養生送死而忙;
•後生之苦--乃是為子孫衣食而忙,由
這種忙,所產生的苦,就是後生之苦;
•來生之苦--乃是為來生的生處而忙,
由於忙現生和來生的關係,所產生的業
力善惡行為,就決定來生的生處,隨業
受報,受種種的苦難,這是來生之苦。
張良嘆做人難
多言人嫌少言痴,惡被人厭善被欺,
富遭嫉妒貧遭賤,算來自然合天機。
青山不管人間事,綠水何能洗是非,
子房收拾安身處,搖頭擺手說不知。
生之苦
人生難免八大苦,生不得息費心思,
終日奔馳為利祿,為誰辛苦為誰儲。
老
• 大家要和好,一回相見一回老。
• 老,是事實,但無一敢面對,每個人都
在相互欺騙中逐漸老去。
• 『好久不見,你一點都沒變老。』千萬
別相信他,他已經確定你已經老了,並
且在期待你用相同的話欺騙他。
老苦
•歲月無情,不知不覺地,能把人們催促到「萬事輸人
己退藏」的地方去,創傷得我們真是無處不傷神,混
身病態,諸根朽敗,則力弱形枯,神衰智鈍,眼花耳
聾,腰酸骨痛,口吃齒缺,鶴髮雞皮,一切行動都不
如意,汝看苦不苦呢?可是世間無有不老之人。
•斌宗法師:「寄語少年須努力,莫待覺悟老來遲」。
詩曰:「流淚暗思童稚樂,見人空話壯年強」。
老苦
•人類的老苦,不是少壯年人所能知道的,如
•身體動作的艱難,〈老人動作遲緩,年輕人百思不解〉
•唇齒功能的退化,〈老人無牙,吃東西遲緩,美食佳餚
不敢入口,唇不收,口水直流〉
•五官四肢的不受使用,〈哈欠流淚、、、〉
•精神不振的爭扎,〈緬懷過去,前途無望,直打瞌睡〉
•夜間多慮失眠,〈坐著直瞌睡,躺下睡不著〉
•老眼昏花,〈看錯東西、認錯人〉
•事事須人輔助,想出門無人帶,天天在家看家,照顧孫
子,身上沒錢不敢要,還說子孫不孝,
•都是老的痛苦,人只要老了,就有這些痛苦。
人、牛、狗、猴
•
•
•
•
人:30
牛:30-50
狗:50-70
猴:70-90
老之苦
人老氣衰智力失,守門看戶苦孤獨,
兩鬢如霜骸骨瘦,一家之事難做主。
病苦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世間那有無病之人?
偶一四大不調,則諸根痛患,飲食俱廢,坐臥不安。
單說頭暈齒痛,已是痛苦不堪,況沉痾酷疾,大病
連年乎!病的厲害,就是三國時代雄糾糾的張飛,
也極駭怕而無可奈何。
•詩云:「四大因時偶暫乖,此身無計可安排,
殘燈留影不成夢,夜雨滴愁空滿街。 」
•斌宗:「健時莫為因循誤,病到方知懺悔遲」。
病之苦
疾病世間哪個無,四大假相如色圖,
有朝一日遭風雨,青紅赤白盡模糊。
病機三因
• 內因
• 外因
• 不內外因
疾病因由
• 病由業起,業由心造。
• 《維摩詰經》:「我現在所有的病,都是由於
過去(世)的妄想所造成的。」
• 「眾生因為執著了我相,所以才產生煩惱和疾
病。」
• 「一切疾病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們內心攀援外
境所產生的雜念。」
• 「歸根究底來說,一切疾病都是由於我
們過去的妄念所造成的。
• 因為有貪愛(貪)、憎恨(瞋)和愚痴
(癡)的妄念,所以在身體、語言和意
念上造作了許多疾病的因子─「業因」,
• 這種業因具有很大的潛在勢力,遇到了
適當的助緣,就會開花結果,而生出病
來。」
長久積壓的怨恨,
會吞蝕身體,形成癌症。
Louise L.Hay《You can Heal Your Life》
黃春華1991譯《創造生命的奇蹟》台北市:生命潛能
習慣性的批判,會導致關節炎。
Louise L.Hay《You can Heal Your Life》
黃春華1991譯《創造生命的奇蹟》台北市:生命潛能
有罪惡感的人,總是在尋求懲罰,
懲罰帶來了身體的疼痛。
Louise L.Hay《You can Heal Your Life》
黃春華1991譯《創造生命的奇蹟》台北市:生命潛能
恐懼以及它所帶來的緊張感,
會造成禿頭、潰瘍和腳部酸痛。
Louise L.Hay《You can Heal Your Life》
黃春華1991譯《創造生命的奇蹟》台北市:生命潛能
寬恕和放下怨恨,
可以解除癌症。
Louise L.Hay《You can Heal Your Life》
黃春華1991譯《創造生命的奇蹟》台北市:生命潛能
貪著五塵所生病
• 沉迷色境者多生肝病。
• 貪享聲音者多生腎病。
• 貪愛香氣者多生肺病。
• 貪圖口味者多生心病。
• 眷戀觸覺者多生脾病。
(摩訶正觀輔行‧第三十二卷)
鬼神所作病相
• 怨鬼纏繞,令人身體不安,或行瘟疫,
或生瘡變毒。 →業力感召
業報所感病相
•
•
•
•
•
•
•
•
•
•
•
以惡眼視發菩提心的人,所以得了無眼的報應。
以惡口毀謗發菩提心的人,所以得了無舌的報應。
過去毀謗別人,所以今生得了耳聾口啞的報應。
過去輕蔑別人,所以今生長得矮小。
過去遮蓋佛的光明,所以今生皮膚又醜又黑。
過去鞭撻眾生,所以今生身上長惡瘡。
過去殺生的罪業,會引發肝臟和眼睛的毛病。
過去偷盜的罪業,會引發肺臟和鼻子的毛病。
過去邪淫的罪業,會引發腎臟和耳朵的毛病。
過去妄語的罪業,會引發脾臟和舌頭的毛病。
過去飲酒的罪業,會引發心臟和嘴巴的毛病。
《神農本草經疏》
凡人疾病,皆由前生,不惜眾生身命,竭用
人財,好殺鳥獸昆蟲,好箠檚下賤,甚則枉
用毒刑,加諸無罪,種種業因,感此苦報。
清‧高士宗《醫學真傳》云:
• 人身本無病也,凡所有病,皆自取之。
宋朝縉雲還是平民時,元旦那天起得早,出門就遇
見大鬼好幾批,形象很猙獰。縉雲喝叱他們,並問
他們去幹什麼?他們回答說:“我們都是疫鬼,年
初要到人間去散佈瘟疫。”縉雲問:“我家也有
嗎?”鬼說:“沒有。”縉雲問:“我家為什麼能
例外呢?”鬼說:“你家三代人都積德,看見別人
有惡劣的事就制止,看見別人有善良之舉就表彰。
你家子孫都要光顯門庭,我們哪裡敢到你家來呢?”
說完就不見了。那一年,溫疫流行,只有縉雲一家
安然無恙。
死苦
•人生如夢,幻質匪堅,從來未有不死之人。當世緣既
盡,四大分離之際,抽筋折骨痛苦難言,古人形容為
活牛剝皮,思之悚然。至於橫禍慘死,骨破腸穿,身
首分離,更不忍談。並且臨終時,家親繞榻,恩愛訣
別,同時一切業境頓現,真是千愁怏悒,萬怖慞惶,
霎時一命嗚呼!寂然孤逝,冥途渺渺,幽怨重重。假
使生前妄造惡業,墮於三途,其苦更不堪設想矣!
•詩云:「識神將盡,忽無常,四大分離難主張,脫殼
生龜真痛絕,落湯螃蟹漫慞惶......」。
• 斌宗:「念佛必蒙垂接引,賦歸極樂亦欣然」。
死之苦
人死人懼如猛虎,嬌妻愛子啼哭哭,
骷髏拋在荒郊外,幽靈受罪有誰知。
生與死
• 人之所愛,在乎靈性,性在人在,性去
人亡。
• 活人千般可愛,死人急忙去埋。
死之苦
•人,不是一死即可百了,在生時,有種種苦
痛,死後也有種種苦痛,譬如三途苦;
•何謂三途苦?所謂三途苦,就是
•死後在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等三道中受
苦,就是三途之苦。
兜率上生
• 《佛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說:
『命終之後,譬如壯士屈伸臂傾,即得
往生兜率陀天,於蓮花上,結跏趺坐。』
佛死後的去處
• 人們似乎對「佛死後的去處」這個問題很感興趣,
於是一次次地詢問佛陀。
• 為了滿足人們的好奇心,一日,佛陀拿了一枝小蠟
燭,便對大家進行講解。隨即點燃了那枝蠟燭,而
他的弟子生怕蠟燭被風吹滅,用手予以遮掩。
• 此時,佛陀發話了,「該滅的自然會滅,遮掩又有
何用。就像死,它本就是自然規律的表現。」
• 一會兒,蠟燭就被風給吹滅了。然後,佛陀又說道
:「蠟燭熄滅,它的光去向了何處,佛死後也將到
那裡去。同樣的是一種消滅,但光逝燭在。因為燭
身為一個物體,佛也一樣。」
求不得苦
•世間那有十足無求之人?名利福壽,凡所欲事,
求之不得,則生愁苦或憤怨。
•如富貴無子,貧窮多累,讀書落第,營商蝕本,
諸如此類,欲求偏失,亦乃人生一大憾事也。
•詩云:「揚帆屢見沉舟客,掛榜偏傷落第人,
畢世耕耘難果腹,頻年紡織尚懸鶉......」。
•斌宗:「得失榮枯皆有命,窮通壽夭總由天」。
求不得苦
•一般世人,愛好名利,如果對於想要的
名利,得不到的話,自然會去追求,如
果追求不到的話,自然會產生痛苦,慾
望越多,痛苦就越多,而這種痛苦是難
以形容的。
•人之所欲:妻、財、子、祿。
•五慾:財色名食睡;色聲香味觸。
求不得苦
求不得苦心如痴,心不在焉神若失,
並非上天不作美,心中所欲命中無。
佛破女欲
•佛告摩鄧女,汝愛阿難何等?女言:我愛阿
難眼,愛阿難鼻,愛阿難口,愛阿難耳,愛
阿難行步。
•佛言:眼中但有淚,鼻中但有涕,口中但有
唾,耳中但有垢,身中但有屎尿,臭處不淨。
•其夫妻者,便有惡露,惡露中便生兒子,已
有兒子,便有死亡,已有死亡,便有哭泣,
於是身中,有何所益。 (摩鄧女經)
達摩祖師皮囊歌
「尿屎渠,膿血聚,算來有甚風流趣。」
佛破男欲
• 拘睒彌國有摩因提,生女端正,將詣佛所,願給箕
帚。佛言:汝以女為好耶?曰從頭至足,周旋觀之,
無不好也。佛言:惑哉肉眼,吾觀從頭至足,無一
好也。
• 汝見頭上有髮,髮但是毛,象馬之尾,亦皆爾也。
髮下有髑髏,髑髏是骨,屠家豬頭,骨亦皆爾。頭
中有腦,腦者如泥,臊臭逆鼻,下之著地,莫能蹈
者。目者是池。決之純汁。鼻中有洟,口但有唾,
腹藏肝肺,皆爾腥臊,腸胃膀胱,但盛屎尿,四肢
手足,骨骨相拄,筋攣皮縮,但恃氣息以動作之,
譬如木人,機關作之,作之既訖,解剝其體,節節
相離,首足狼籍,人亦如是,好在何處?
愛別離苦
•好景不常,欲合偏離,雖云人生聚散無常,
可是恩愛割別,亦是人生一大苦事,一家眷屬
的團圓,父母妻子的恩愛,因緣所使,或生離、
或死別,乃至一旦家散人亡,這麼人生,是苦
非苦不消說也。
•詩云:「生離死別最堪傷,每話令人欲斷腸,
虞氏帳中辭項羽,明妃馬上謝君王......」。
•斌宗:「悟得因緣生滅法,自無恩愛別離愁」
愛別離
• 輪迴的本性,就是所有的聚合終將分散,
包括父母、子女、兄弟、姊妹和朋友,
無論朋友彼此間如何喜愛,終究要分離。
• 《達賴生死書》
輪迴
佛云: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際,
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迴。
若諸世界,一切種性:
卵生、胎生、濕生、化生,
皆因婬欲,而正性命,
當知輪迴,愛為根本。
《圓覺經‧彌勒菩薩章》
愛別離苦
生離異地相懸苦,死別猶如碎肝腑,
多少柔情多少淚,無情無欲樂自如。
怨憎會苦
•此有二種說法:
一、是冤家會遇,如眼中釘,發生憎恨。
二、是宿世冤緣結為六親眷屬,一處同居,
互為惱氣,仇怨之人,欲離偏合,狹路相逢,
無可逃避,汝看苦不苦呢?
•詩云:「苦事人情皆欲避,誰知夙業自相招,
兵敗張巡思作鬼,身亡蕭氏願為貓......」。
•斌宗法師云:
「好將佛教善緣結,當作蓮池海眾看」。
怨憎會苦
怨憎相會苦特殊,冤家夫婦最痛苦,
雙方專找不是處,朝暮吵鬧動文武。
布袋和尚之處世哲學
是非憎愛世偏多,仔細思量奈我何?
寬卻肚皮常忍辱,放開笑口暗消磨。
茍逢知己須依份,縱遇冤家也共和,
若能了此心頭事,自然證得六波羅。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忘記仇恨
• 有一個人,覺得生活很沉重,去找智者尋求解脫的智慧。
• 智者給他一個蔞子,叫他背在肩膀,指著石頭道路說:「
你邊走就邊撿你認為最漂亮的石頭放進去。」智者跟隨著
他走一段路後問:「你覺得如何呢?」
• 他回答:「越走越覺得沉重。」
• 智者說:「對了!這就是你為什麼感覺生活越來越沉重的
道理。當我們來到這個世上時,每個人都背著一個空蔞子
,而我們撿盡了自認為最美、最好的東西,而不願意拋棄
,縱使它是相當的不值得………。」
• 那人問:「那有什麼辨法可以減輕這沉重呢?」
• 智者說:「最美、最好的東西帶來的不只是重量,還有最
重要的責任,有些東西可以放在心靈裡,不一定要帶著走
。………」
五蘊盛苦
五蘊
•
•
•
•
•
五蘊=五陰。
蘊:積聚盤結,蘊藏於內心。
陰:陰藏於內而不顯露。
五蘊:眾生生死煩惱的根本。
五蘊:色、受、想、行、識。
五蘊
•色:就是看形色的東西,即映在腦海中,擾亂
我們的心。
•
•想:就是動腦筋,愛者想辦法佔有,討厭者想
辦法脫離。
•
•識:事情做後留下痕跡,在我們腦中就成了識。
五蘊
• 色,是眾生迷惑執著的眼、耳、鼻、舌、身五
根(為我),和色、聲、香、味、觸、法,六
塵(為我所)。
• 受,是受納所迷的色在心。
• 想,是心為所容納的東西所轉,而起思想。
• 行,是心為所念的事情所牽動,而遷行不息。
• 識,是認識、見識,就是分別那種種東西,種
種境界,這樣好,那樣壞的心。
• 有了這種五陰,就自然而然,生起那貪愛、瞋
恨、癡愚,三極壞心來了。
五蘊之色蘊
•色是一般說的物質,變礙為義,是地水
風火四大種所做。
•佛典中地水火風等四大種與通俗之地水
火風有很大的區別。
•佛典中此四大種能產生一切事物,能生
一切色法之物,乃帶數持業釋也。
五蘊之受蘊
•受是感受,領納為義,其中包括苦,樂,
捨三受。
五蘊之想蘊
•想就是想像,於善惡憎愛等境界中,取
種種相,作種種想。
五蘊之行蘊
•行是行為或做作,由意念而行動去造作
種種的善惡業。
五蘊之識蘊
•識是了別的意思,由識去辨別所緣所對
的境界。
五蘊盛苦
•五陰煩惱如火熾盛,盡夜焚眾生的身心,苦
不可言,當急用智慧以消滅之,一句彌陀即智
慧水也。
•詩云「逼迫身心苦事多,哀聲無地可號呼!
肝腸斷處情難斷,血淚枯時恨未枯」。
•斌宗法師:
「三界無安同火宅,何如念佛往西方」。
五蘊盛苦
•
•
•
•
•
如見人財富,生活舒適〈色〉
心嚮往之〈受〉
思與齊之〈想〉
行以達之〈行〉
終而受之〈識〉
• 《聖經》:
• 即使你賺進了全世界,而賠上了性命,
也是不值得的。
苦諦
(一)三界苦
欲界有苦苦、壞苦及行苦。
色界有壞苦及行苦。
無色界只有行苦。
(苦苦是就衆生自身而言的,壞苦是就樂不常在而說的,而行苦則
是就時空變化的不可抗拒性而立的。 )
(二)四惡道苦:(地獄、餓鬼、畜牲、阿修羅)
(三)八難苦:地獄、餓鬼、畜牲、六根不全、無善根、無佛法可
聞 、世智辯聰正法難入、生不逢佛。
(四)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苦;五陰熾盛、求不 得。
(1)自身苦(2)內心苦(3)環境苦(4)人事苦(5)死後墜惡道苦
(五)二十五苦(又稱二十五有): 四洲、四惡趣、六欲天、梵天、
四禪天、四空天、無想天、那含。
(六)八萬四千苦
(七)三塗苦:刀、火、血塗。
• 聽來太悲觀?人生了無希望?
• 非也!
• 不知人生真諦,認苦作樂,流連忘返,
永不超生。
『日落西山暮鼓催,娑婆八苦實堪悲;
世出世間思維遍,不念彌陀更念誰』
• 孔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時人:『用心計較,死而不已。』
四類人
•
•
•
•
第一類人:死後遺臭萬年。
第二類人:死後無聲無息。
第三類人:死後被立銅像。
第四類人:死後被裝金身。
達賴喇嘛的修行:覺知死亡
•
•
•
•
•
•
達賴喇嘛的修行:覺知死亡,繞著
三個根本
九個理由
三個決定
而建立。
《達賴生死書》
第一個根本:
思索死亡是確定的
•
•
•
•
理由:
1.因為死亡一定會到來,因此無法避免。
2.因為我們的生命不能延伸,而是不停減少。
3.因為就算我們活著,也少有時間修行。
• 第一個決定:我必須修行。
第二個根本:
思索死亡的時間是不確定的
•
•
•
•
理由:
4.因為我們在世上活著的時間是不確定的。
5.因為致死的因素很多,而續命的因素很少。
6.因為身體的脆弱性,死亡的時間不確定。
• 第二個決定:我必須現在修行。
第三個根本:
思索臨終時除修行之外一切無助益
•
•
•
•
理由:
7.因為臨終時我們的朋友是無助益的。
8.因為臨終時我們的財富是無助益的。
9.因為臨終時我們的身體是無助益的。
• 第三個決定:我將修行不執著於此生任
何美妙的事物。
• 蕭伯納說:
「我沒有讓死亡的恐懼支配我的生命,我的報
酬是:我沒有白活。」
• 林肯說:「死並沒有絲毫可怕之處,假
如現在能夠很安然地死去,我甚至認為
是很值得慶幸的事。然而,我既然來到
人間,我認為我也有實踐某種生命意義
的義務。」
• 但願我們每一個人在面對死亡時,都能
底氣十足地對自己說:我沒有白活。
如何面對?
• 有人一生鐵齒鋼牙,不信鬼神,請問:
臨終時將何以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