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正多边形有关的问题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与正多边形有关的问题

与正多边形有关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
 1.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的能力;
 2.让学生获得研究正多边形问题的经验和方法;
 3.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
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发现——归纳
 —验证等的研究性的学习思维品质。
三、教学难点
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特殊问题一般化。
四、教学过程
 1.回顾第一轮复习时有关正多边形的知识
 (1)有关角 (2)有关边 (3)周长
 (4)面积 (5)对称性 (6)特例
 2.新课讲授
 今天我们将站在更高更深的角度去研究正多边形。
请看例题1:
 问题背景 本周二我们数学组的全体老师在业务学习研讨
中,得到了如下两个命题:
 ①如图1,在正三角形ABC中,M、N分别是AC、AB上的
点,若BM与CN相交于O,∠BON=60º则BM=CN;
 ②如图2,在正方形ABCD中,M、N分别是CD、AD上的
点,若BM与CN相交于O,∠BON=90º则BM=CN。
 然后运用类比的思想提出了如下命题:







③如图3,在正五边形ABCDE中,M、N分别是CD、DE上的点,
若BM与CN相交于O,∠BON=108º,则BM=CN。
任务要求:
(1)请你从上述①,②,③三个命题中选择一个进行证明;
(2)请你继续完成下面的探索:
①如图4,在正n(n>5)边形ABCD…中,M,N分别是CD,DE上
的点,BM,CE相交于点O,问当∠BON等于多少度时,结论BM=CN
成立?(不要求证明)
②如图5,在正五边形ABCDE中,当M、N分别是DE、AE上的点,
且BM与CN相交所成的一个角为108º时,BM=CN是否成立?若成立,
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我选
。
 小结:

本题是典型的类比的思想题,我们要认真思考起始题
和图,有关正多边形的问题,我们要根据要求认真思考正
三角形的特点,然后过渡到四边形、五边形、……最后得
出规律,并加以总结,或者运用它去解决问题。
建议:

同学们课后去阅读07、08、09年的江西的最后一题。
 例题2:
 两个重叠的正多边型,其中一个绕某一顶点旋转所形成的有关问题。
 实验与论证
 设旋转角∠
示。
,所表示的角如图8.5-3所
 (1)用含 的式子表示角的度数:
,
, =
;
 (2)图1~图4中,连接A0H时,在不添加其他辅助线的情况下,是
否存在与直线A0H垂直且被它平分的线段?若存在,请选择其中的一
个图给出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归纳与猜想
 设正n边形
与正n边形
重合(其中,A1与
B1重合),现将正n边形
绕顶点A0逆时针旋转

。
 (3)设 与上述“
”的意义一样,请直接写出
的度数;
 (4)试猜想在正n边形的情形下,是否存在与直线A0H垂直且被它平
分的线段?若存在,请将这条线段用相应的顶点字母表示出来(不要
求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题思路]

本题要把正多边形边数n分奇、偶两类来探讨,思考
时应会将图形分解(如:图2可只看成,由△
转至
△
的位置),或关注图形的对称性,结合正多边形的
内角、中心角等概念,并发现其规律性获得结论。
 [解答过程]
 (1)
。
 (2)存在,答案不唯一,选图1,图1中有直线A0H垂直平分
 证明:∵△
与△
是全等的等边三角形,

∴

∴

∴

∴
 ∴点A0在线段
。
,
,又
,
,∴点H在线段A2B1的垂直平分线上,又
的垂直平分线上,所以直线A0H垂直平分
,
。
 (3)当n为奇数时,
;当n为偶数时,
 (4)存在,当n为奇数时,直线A0H垂直平分

当n为偶数时,直线A0H垂直平分
。
。
。
 [解后心得]

本题是研究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结论的数学问题,先从
既简单又特殊的特殊情形入手,将此获得的结论推广到一
般,在研究的过程中应会发现图形的对称性,会将图形简
化,会结合图形的其它性质,灵活运用分类、化归等数学
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 [变式训练]
 [2010·北京]问题:已知△ABC中,∠BAC=2∠ACB,点D是△ABC内
的一点,且AD=CD,BD=BA,探究DBC与∠ABC度数的比值。
 请你完成下列探究过程:

先将图形特殊化,得出猜想,再对一般情况
进行分析并加以证明。

(1)当∠BAC=90º时,依问题中的条件补全右图。
 观察图形,AB与AC的数量关系为
;
 当推出∠DAC=15º时,可进一步的度数为
;
 可得到∠DBC与∠ABC度数的比值为
。

(2)当∠BAC≠90º时,请你画出图形,研究∠DBC与
∠ABC度数的比值是否与(1)中的结论相同,写出你的猜
想并加以证明。










解:(1)相等,15º;1:3。
(2)猜想:∠DBC与∠ABC度数的比值与(1)中的结论相同。
证明:如图②,作∠KCA=∠BAC,过B点作BK∥AC,交CK于点K,
连结DK. ∵∠BAC≠90º
∴四边形ABKC是等腰梯形,∴CK=AB,
∵DC=DA,∴∠DCA=∠DAC.
∵∠KCA=∠BAC,
∴∠KCD=∠3.
∵△KCD≌△BAD,
∴∠2=∠4,KD=BD.








∵BK∥AC,∴∠ACB=∠6.
∵∠KCA=2∠ACB,∴∠5=∠ACB,
∴∠5=∠6,∴KC=KB,∴KD=BD=KB.
∴∠KBD=60º.
∵∠ACB=∠6=60º-∠1.
∵∠BAC=2∠ACB=120º-2∠1.
∵∠1+(60º-∠1)+(120º-2∠1)+∠2=180º
∴∠2=2∠1. ∴∠DBC与∠ABC度数的比值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