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Document

疑 难
对2011浙江高考的第6题B选项的质疑
6、 将 ada(腺苷酸脱氨酶基因)通过质粒pET28b导入
大肠杆菌并成功表达腺苷酸脱氨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每个大肠杆菌细胞至少含一个重组质粒
B每个重组质粒至少含一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位点
C每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位点至少插入一个ada
前两种酶切割后重组
D每个插入的ada至少表达一个腺苷酸脱氨酶分子
限制性内切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
-AGATCC点是—G↓GATCC—,
限制性内切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
当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用的是不同的限制性核酸内
-TCTAGG点是—A↓GATCT—,
切酶时,原来的序列将被破坏。还有些限制性酶可
后两种酶切割后重组
以切出平末端,也可以使目的基因和质粒连接
,所
限制性内切酶Ⅲ的识别序列和切
点是—CCC↓GGG—
以重组的质粒将没有原来的序列了,也就无法再被
-CCCCT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所识别
。
限制性内切酶Ⅳ识别序列和切点
-GGGGA是-AG↓CT-
基因工程-限制内切酶的作用机理及DNA重组过程
近几年的高考都有所涉及,选修3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年题干中都出现了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内容涉及的实
验理论抽象难懂,所用仪器比较复杂,操作难度大,所
以实际教学中开展有一定困难。
一、限制内切酶的作用机理
建议:1、问题教学法
2、建立概念模型
书本上对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描述为:能够识别和切割
DNA分子内一小段特殊核苷酸序列的酶。
限制性
内切酶
酶切位点
EcoRⅠ
-GAATTC-
酶切后的片段
-G
AATTC-
-CTTAAG- -CTTAA
Ga. -CAGGATCCCATGBamHⅠ -GGATCC-CTCCTAGGGTACb. -GACTAGGTACCAA-CCATGG-CTGATCCATGGTTHindⅢ -AAGCTTc. -GCAGAATTCGATC-TTCGAA-CGTCTTAAGCTAGKpnⅠ
-GGTACCd. -AAGCTTGACTA-TTCGAACTGAT-CCATGG1
能被该酶酶切
的DNA序列
1.完成第三列,其中EcoR Ⅰ已经给出了答案。然后
把每种限制性内切酶所切割的DNA序列对应的字母
写出来。
2.运用模型:构建一个能被Hind Ⅲ酶切两次的DNA
序列。
3.分析:写出一个病毒DNA片段序列,其末端要能够
与经BamHI 酶切的DNA片段末端拼接。
4.得出结论:限制性内切酶剪切DNA的部位具有特异
性吗?请举例说明理由。
二、 DNA重组过程
建议:模拟DNA重组实验,进行类比和分析
1.从白纸上剪下较宽的长条。
2.再从红纸上剪下同样宽的长条,把它粘成圆环形。
3.在纸条写上KpnⅠ酶识别的特定序列。
4.模拟DNA重组过程获得重组质粒的过程。
1、类比和分析:
将重组DNA步骤和实验中各材料步骤作一联系
术语
实验模型
质粒-----------------------------------圆环型的纸
带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长纸条
限制性内切酶-----------------------剪刀
DNA连接酶--------------------------胶带
基因插入-----------------------------将两个纸条粘在一起
重组DNA-----------------------------两个纸条粘连成的圆环
2、对比与比较:
质粒的纸质模型和细菌质粒有哪些相似和区别?
用剪刀剪切与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剪切有什么不同?
这个过程能准确代表制备重组DNA的过程吗?
推理和判断: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主要从细菌体内分离得到,你认为
他们在细胞中有何作用?
细胞中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切割自身DNA序列吗?
巧用配子-----求解遗传概率问题
生物亲子代间的相似现象称为遗传,而
原因就在于亲代通过配子将遗传物质传
递给了子代。
例1.已知果蝇的灰身(AA)和黑身(aa)是一对相
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纯种灰身果蝇和
纯种黑身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F1自由交配产生F2。
将F2中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由交配,求后代果蝇
可能的基因型、表现型及相关比例。
亲AA×aa→F1:Aa×Aa → F21/4AA 1/2Aa 1/4aa
→灰1/3AA 2/3Aa
把F2中的灰身果蝇作为繁
错误解法:1/3AA
×AA
2/3Aa ×Aa
自由交配和随机交配
殖单位进行交配
传统解法:
1/3AA↓ ×1/3AA雌: 2/3Aa
×2/3Aa
↓
雄:
1/3AA
2/3Aa
1/3AA×雄
2/3Aa
雌2/3Aa×雄 1/3AA
1/3AA雌2/3Aa
1/3AA
2/3 (1/4AA 1/2Aa 1/4aa)
用配子求解:
没有注意题目中的条件,而是按照子二代自交来处理
亲本
1/3AA 2/3Aa →产生配子A(2/3) a(1/3)
了,但是果蝇的自由交配不仅包括基因型相同的自交,
也包括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互交配。
→子代AA=2/3×2/3
Aa=2×2/3×1/3 aa=1/3×1/3
例2: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
体,两对性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abb:AABb=1:
1,且该种群中雄雌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
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
体所占比例是多少?
传统解法:
(1)♀1/2Aabb×♂1/2Aabb→
将各交配方式所
(2)♀1/2AABb×♂1/2AABb→
得的能稳定遗传
(3)♀1/2AABb×♂1/2Aabb→
个体比例相加。
(4)♀1/2Aabb×♂1/2AABb→
用配子求解:根据题意可以推知该种群个体能产生配子
三种为:1/2Ab、1/4ab 、1/4AB。
能稳定遗传的子代应由两个基因型相同的配子结合而来,
所以概率为1/2Ab×1/2Ab+ 1/4ab ×1/4ab+ 1/4AB
×1/4AB=3/8
例3: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性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控制的相对性状,用一对红眼果蝇交配,F1中出现了
白眼果蝇。让F1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子二代果蝇中
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为多少?
亲本:XAXa × XAY
F1:(XAXA 、XAXa ) × (XAY 、XaY)
F2传统解法:1/2XAXa × 1/2XaY →白(XaY+XaXa)=1/8
1/2 XAXa × 1/2XAY→白XaY=1/16
用配子求解:
雌(XAXA 、XAXa ) →配子3/4XA、1/4Xa
雄 (XAY 、XaY) →配子1/4XA、 1/4Xa、1/2Y
统计白眼果蝇:XaXa+XaY=1/4 × 1/4 +1/4 × 1/2=3/16
利用遗传平衡定律(哈迪-温伯格定律)求得配子概率
遗传平衡定律:在一定条件下,群体的基因频率和基
因型频率在一代一代繁殖传代中保持不变
条件:1.种群是极大的;2.种群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
3.没有突变产生;4.种群之间不存在个体的迁移或基因
交流;5.没有自然选择
计算公式:如果用p代表基因Y频率,q代表基因y频率。
那么,遗传平衡定律可以写成:
(p+q)2=p2+2pq+q2=1
p2代表一个等位基因(如Y)纯合子的频率,q2代表另
一个等位基因(如y)纯合子的频率,2pq代表杂合子(如Yy)
的频率。如果一种群达到了遗传平衡,其基因型频率应
当符合YY:Yy:yy=p2:2pq:q2。
例4: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
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7%。现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
妇,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和色盲致病基
因携带者。那么他们所生小孩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
的概率是A. 1/88 B. 1/22
C. 7/2200 D. 3/800
本题解法:若用a表示常染色体隐性致病基因,b表示色
盲基因。妻子:AaXBXb,丈夫:AaXBY或者AAXBY;按照
该定律可知,aa的频率(q2)为1%,则a的基因频率
(q)是1/10,A的基因频率(p)为9/10,AA基因型的
频率(p2)是81%,Aa的基因型频率(2pq)是18%。
表现型正常的丈夫的基因型为AaXBY的概率是2pq/
(p2+2pq)=2/11。亲本2/11AaXBY与AaXBXb,患两
种遗传病后代肯定不含AB,是由配子(2/11×1/4)
aY×(1/4) aXb结合而成,本题答案是A
例5:某人群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
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子女患该病
的概率是多少?
某人群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基因为A,正常个体的
基因型是aa,比例是: 1-19% = 81% ,所以a的基因频
率是 a = 9/10 = 0.9 ,A的基因频率是 A = 0.1, 人群
中患者是AA( 0.01)和Aa (0.18) ,对于患病的妻
子(AA或 Aa)来说, 是AA的几率 : AA ÷ (AA+Aa )=
0.01 ÷ (0.01+0.18)= 1/19 ;是Aa 的几率 : Aa
÷ ( AA+Aa ) = 0.18 ÷ (0.01+0.18)=18/19 。患
病的子女从母亲那里得到的是含有A的配子,母亲产生
A配子的概率为10/19,所以子女患病概率为10/19.
我
有
疑
问
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
书本上对秋水仙素的作用描述为:能抑制细胞分裂
时纺锤体的形成,因此染色体虽已复制,但不能分离,
最终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误解成:
秋水仙素阻碍了分裂后期染色单体的分裂
原因是:
在有丝分裂后期特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强调染
色体被纺锤丝牵引移向两极而分离;使学生在构建知识
联系的时候把着丝点分裂的原因认同为是由于纺锤丝的
牵拉所引起的。
正确的理解:染色体数目是以着丝点为标准
的,所以秋水仙素能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着
丝点必定是要分裂的了,所以秋水仙素并不
作用于后期着丝点的分裂,而仅是作用于分
裂前期,阻碍了纺锤丝的形成。
有力证据:书本108页写到:中期以后已经
转变为两个独立的染色体,后期这些分离的
染色体以相同的速率分别被纺锤丝拉向两极。
可看出染色单体先分离,后通过牵引移向两
极,所以着丝点分裂即单体的分离与纺锤丝
无关。纺锤丝应与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二个细
胞有密切关系。
1、语言描述的不准确带给学生困惑:
2、图式的不准确带给学生困惑:
教师在写同源染色体时常用 2条长短相同的坚线表示
DNA时常也用2条长短相同的坚线表示
教师画毛细血管壁时是一条线
画细胞膜时也是一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