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方程组 一. 基本概念题 例1 设齐次线性方程组 解 方程组中未知量个数 零解,所以 例2 A5 3 X  0 仅有零解,求 n  3,又方程组 r ( A ). AX  0 有惟一 r ( A )  n.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线性方程组 一. 基本概念题 例1 设齐次线性方程组 解 方程组中未知量个数 零解,所以 例2 A5 3 X  0 仅有零解,求 n  3,又方程组 r ( A ). AX  0 有惟一 r ( A )  n.

Slide 1

线性方程组
一. 基本概念题
例1

设齐次线性方程组



方程组中未知量个数

零解,所以
例2

A5 3 X  0 仅有零解,求

n  3,又方程组

r ( A ).

AX  0 有惟一

r ( A )  n ,故 r ( A )  3 .

设 n 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AX  b 有解,其中

A为

( n  1)  n 矩阵,求 | A | ( A 为 A 的增广矩阵 ).


因为 AX  b 有解,故 r ( A )  r ( A )  n  n  1,从而 | A | 0 .

例3



 kx  y  z  0 ,

若  x  ky  z  0 , 有非零解,求
2 x  y  z  0

因为 AX  0 有非零解,所以

k

A1
2

例4

1
k
1

r ( A )  n  3,又

1

 1 ,故有 | A | 0,解得 k  1 或 k  4 .
1 

设四元非齐次线性方程

组 AX   的系数矩阵

为 3,  1 ,  2 ,  3 是它的三个特解,且
 (1, 2 , 3 , 4 ) ,求 AX   的通解 .
T

k.

A 的秩

 1  ( 2 ,3 , 4 ,5 ) ,  2   3
T



因为 n  4, r ( A )  3,故 AX  0 的基础解系含一个向量

又   1 

2 3
2

3

5

 ( , 2 , ,3 ) 或   2 1  ( 2   3 )  ( 3 , 4 ,5 , 6 )
2
2

为 AX  0 的解,从而为

T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

所以方程组 AX  0 的通解为
3

5

2

2

 1  k 1  ( 2 , 3 , 4 ,5 )  k 1 ( , 2 ,
T



.

,3 ) , k 1  C
T

( 2 ,3 , 4 ,5 )  k ( 3 , 4 ,5 , 6 ) , k  C .
T

二. 求解线性方程组
1. 求 AX=0 的通解或基础解系

T

T

步骤:
(1) 写出系数矩阵 A 并对其作初等行变换化为行最简形式(同时得
到 r(A),这样也就可以确定基础解系所含解向量的个数);

(2) 由行最简形式确定自由未知量并写出与原方程组同解的方程组;
(3) 对自由未知量赋值,求出基础解系(有几个自由未知量,就应
赋几组值,将其视为向量组,它们是线性无关的).

2. 求 AX=b 的通解
步骤:
(1) 写出增广矩阵

A 并用初等行变换将其化

r ( A ) 及 r ( A ),判断是否有解

为行最简形式,求出

. 当有解时,则

(2) 由行最简形式写出同解方程组,求出 AX=0 的基础解系及 AX=b
的一个特解;
(3) 写出通解.

例5

 2 x1  x 2  4 x 3  3 x 4

 x3  x4
 x1
求解方程组 
 3 x1  x 2  x 3  2 x 4
7 x  x  5 x  6 x
2
3
4
 1

2

1
解 A 
3

7


1

4

3



0

1

1



1

1

2



1

5

6



4 

3 
 11 

 23 

行变换

1

0
0

0


故 r ( A )  r ( A )  2,方程组有无穷多解且
含 4  2  2 个解向量 .

对应的同解方程组为

  4,
  3,
  11 ,
  23 .
0

1 -1

1 -2

1

0

0

0

0

0

0

-3 

 -2 



0


0 


导出组的基础解系

 x1   x 3  x 4  3 ,

 x 2  2 x3  x 4  2 .

( *)

取 x 3  x 4  0,得特解  *  (  3 ,  2 , 0 , 0 ) .
T

 x3   1   0 
取     , ,故
 x4   0   1 
基础解系为

 x1    1   1 
   
,
,从而导出组的
 x2   2    1

 1  (  1, 2 ,1, 0 ) ,  2  (1,  1, 0 ,1) .

方程组的通解为

T

T

 *  k 1 1  k 2  2 , k 1 , k 2 为任意常数 .

注:1. 在求解线性方程组时,一定要将系数矩阵或增广矩阵化为
行最简形式,这样有利于求解.
2. 根据同解方程组(*)式写导出组的基础解系时,不要将常数
加进去.

三. 特殊方程组的求解
例6

设 A  ( a ij ) n  n 是实正交阵,且

求方程组

a 11  1, b  (1, 0 ,  , 0 ) ,
T

AX  b 的解 .

解 由于 A  ( a ij ) n  n 为正交阵,故

r ( A )  n ,所以方程组

AX  b 有惟一解 . 又 a n  1,由正交阵的定义知:
1

0
A


0


方程组为:

0

0



a 22

a 23







an2

an3



0 

a2n 
,



a nn 

 x1  1,

 a 22 x 2    a 2 n x n  0 ,

 
a x    a x  0.
nn n
 n2 2
故   (1, 0 ,  , 0 ) 为其全部解 .
T

例7

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0 的基础解系,并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全部解 .


A  1

2

3



n ,故 r ( A )  1,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含 n  1 个解向量 .

因为 x1   ( 2 x 2  3 x 3    nx n ),取

 x2   1   0 
0
     
 
 x3   0   1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x  0 0
 
 n    
 2
  3
 n






 1 
 0 
 0 
则  1   0  ,  2   1  ,  ,  n- 1   0  为一个基础解系






  
  
  






 0 
 0 
 1 

.

显然  *  (1,0,  ,0) 是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一个
T

特解 ,其全部解可表示为

 *  k1 1    k n 1 n 1 , k i  C , i  1, 2 ,  , n  1 .

例8

1

3
0

5




1

1
已知 B  
1

5

1

1

1

2

1

1

1

2

2

4

3

3

2

1

0

2

0

1

2

3

2

6

0

0

0

0
的行向量都是齐次线性

0

1 

 x1 
1    0 
 x 2   
 3    0 
x 3    的解向量 . 试求方程组的一个基础

6  
0
 x 4   
 1     0 
 x5 

记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为

构成向量组的一个极大

无关组,即

向量

 1  (1,  2 ,1, 0 , 0 ) ,  2  (1,  2 ,

0 ,1, 0 ) ,  3  ( 5 ,  6 , 0 , 0 ,1) 线性无关,又都是方程
T

解系 .

A ,并求得 r ( A )  2,故基础解系

含 5  2  3 个解向量 . 又 r ( B )  3,且第一、二、四行的

T

方程组

T

组的解,

故  1 ,  2 ,  3 为一个基础解系

.

四. 含参数的方程组
对含参数的方程组,求

解之前要先确定参数

. 一般而言,

有两种方法确定参数:

一是行列式法,二是初

等变换法 . 当

未知数个数等于方程个

数,即系数矩阵为方阵

且系数中含有

参数时,常考虑用行列

式法,特别当阶数较小

或系数行列式

容易求出时更是首选行

列式法 . 其理论依据为克莱姆法

即当系数行列式不为零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而当系数行列

式等于零时,我们可由

系数行列式等于零这一

方程确定出参

数值,从而将含参数的

方程组化为不含参数的

一般方程组 .

其他情形常用初等变换

法,这时依据有解的条

件 r ( A )  r ( A)

确定参数值 .

则,

例9

a 为何值时,方程组

解、有无穷多解?并在



 2 x1  ax 2  x 3  1,

 ax 1  x 2  x 3  2 , 无解、有惟一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有解时求其解

.

原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
2

a

a

1

4

5

故当 a  1 且 a  

4

1
1  ( a  1)( 5 a  4 ),
5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5
当 a  1 时,原方程组为

.

 2 x1  x 2  x 3  1,

 x1  x 2  x 3  2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2

1
4


1

1



1

1



5

5



行变换化为:

1
1


2  0
0
 1 


1

1



1

1



0

0



2
1


 1   0
0
0 


因此,当 a  1 时,原方程组有无穷多

0

0



1

1



0

0



组解,其通解为

(1,  1, 0 )  k ( 0 ,1,1) ( k 为任意实数) .
T

当a 

4

时,原方程组的同解方

T

程组为

5
10 x1- 4 x 2  5 x 3  5 ,

 4 x1  5 x 2  5 x 3   1 0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1

 1 ,
0 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 10

 4
 4


由此可知当

行变换化为:

4

5



5

5



5

5



a

4

5
 10


10    4
 0
 1 


4

5



5

5



0

0



时,原方程组无解

.

5
例1 0

设有齐次线性方程组

 (1  a ) x1  x 2    x n  0 ,

 2 x1  (2  a ) x 2    2 x n  0 ,

 
 nx  nx    ( n  a ) x  0 .
2
n
 1
当 a 取何值时,该方程组有

(n  2)

非零解 .

5

 10  ,
9 



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为

D 

1 a

1



1

2

2a



2





n

n

r1  r2    rn




na

(1  2    n  a )

1

1



1

2

2a



2





n

n

1

1



1

 n ( n  1)
0
 
 a
2



a



0

0

0






a

a

n 1




na

 n ( n  1)

 a .

2



n ( n  1)

故当 a  0 或 a  

时方程组有非零解

.

2

例1 1

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其



  2 x1  x 2  x 3   2 ,

x1  2 x 2  x 3   ,


2
x

x

2
x


1
2
3


 2

A  1
 1


解.

1

1



2

1



1

2



 2


2
 

0

0



2

1





3

3



 

r1  r2  r3 , r3  r2

0

1

0

    2
2

2






1

 0

0


2

1



1

1



0

0







2
 
,
3

2
    2 

当     2  0 即   1 或    2 时,方程组有解
2

1

  1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1
 
0 
0
 

2

1



1

1



0

0



1
 
k 1 , k  C .
1
 

1
1


0  0
0
0 


.

0

1



1

1



0

0



1

0 ,
0 

1

   2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例1 2

2
 
2 
0
 

2

1



1

1



0

0



 2
1


2  0
0
0 


0

1



1

1



0

0



1
 
k  1 , k  C .
1
 

参数 a , b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惟一解、无解、有无

穷多解?

 x1  x 2  2 x 3  3 x 4  1,

 x1  3 x 2  6 x 3  x 4  3 ,

 3 x1  x 2  ax 3  15 x 4  3 ,
 x  5 x  10 x  12 x  b
2
3
4
 1

2

2 ,
0 



1

0
 
0

0


1

1
A 
3

1


2

2

3



3

6

1



1

a

15



5

 10

12



1

2

3



2

4

2



4

a6

6



6

 12

9



1 

2 

0 

b  1 

故当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当 a  2 时 ,

1

3
3

b 

.

1

0
0

0


1

2

3



1

2

1



0

a2

2



0

0

3





1 
.

4

b  5 
1

1

0
A  
0

0


1

2

3



1

2

1



0

0

2



0

0

3




1


1 
0
 

4
0



0
b  5

1

故当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综上所述,当

2

3



1

2

1



0

0

1



0

0

0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方程组有无穷多组解

1 

1 
,

2

b  1 

b  1 时,方程组有无穷多组

当 a   2 ,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例1 3

1

.
a   2 , b   1 时,

.

 x1  x 2  x 3  x 4  x 5  a ,

 3 x1  2 x 2  x 3  x 4  3 x 5  0 ,
当参数 a , b 取何值时,

x 2  2 x3  2 x 4  6 x5  b ,

5 x  4 x  3 x  3 x  x  2,
2
3
4
5
 1

方程组有解

?

解.



1

3
A 
0

5


1

行变换
0
0

0


1

1

1

1



2

1

1

3



1

2

2

6



4

3

3

1



1

1

1

1



1

2

2

6



0

0

0

0



0

0

0

0



a

0
b

2 



3a 
,

b  3a

2  2 a 
a

b  3 a  0 ,
故当 
即 a  1, b  3 时,方程组有解
 2  2 a  0,

.

五. 证明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证明秩及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一些命题.
例14

设 A , B 均为 n 阶方阵,且

AB  0,证明

r ( A )  r ( B )  n.
因为 AB  0,设 B  (  1 ,  ,  n ),则  1 ,  ,  n 为方程组



AX  0 的解,故
r (  1 ,  ,  n )  n  r ( A ).

即 r ( B )  n  r ( A ),从而有

例15

设 A 是 n 阶矩阵,若存在正整数

A X  0 有解向量  ,且 A
k

A

k 1

r ( A )  r ( B )  n.

 是线性无关的 .

k 1

k ,使线性方程组

  0,证明向量组

 , A , ,



设有常数 1 ,  2 ,  ,  k 使得

1   2 A  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1 A

k 1

  0,

(1)

k 1

,有

k 1

  2 A     k A
k

由 A   0,有 1 A
k

k 1

  0,但 A

2k 2

  0,

k 1

  0,所以 1  0 .

将 1  0 代入 (1) 式,得

2 A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  0,

(2)

k 2

,有

2 A
从而有  2 A

k 1

k 1

    k A

k 1

2 k 3

  0,

  0,故有  2  0 . 类似地可求得

  k  0 . 因此向量组

 , A , , A

k 1

3  

 是线性无关的 .

设  * 是非齐次方程组

例16

是其导出组

AX  b 的一个解,  1 ,  2 ,  ,  n-r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证明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设有常数 k 0 , k 1 ,  , k n  r,使
k 0 *  k 1 ( *   1 )  k 2 ( *   2 )    k n-r ( *   n-r )  0,

则有
( k 0  k 1    k n-r ) *  k 1 1  k 2  2    k n-r  n-r  0,
两边左乘

A ,并注意到

(1)

A  *  b  0 , A  i  0 , i  1, 2 ,  , n  r ,有

( k 0  k1    k n-r ) b  0,
从而
( k 0  k 1    k n-r ) b  0,

(2)

k 1 1  k 2 2    k n-r  n-r  0.

代入 (1) 式,有

由于  1 ,  2 ,  ,  n-r 是 AX  0 的基础解系,因此

 1 ,  2 ,  ,  n-r

k 1  k 2    k n  r  0,代入 ( 2 ) 式,得

是 线性无关的,故有

k 0  0 . 这就证明了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注:在例15与例16中介绍的“两端左乘 A”的方法,希望读者能
用心体会并掌握它.
例17


设 A 为 n 阶方阵,证明
n

设  为 A X  0 的解,即
n

n +1

A X  0 的解,即
n

n

A X  0与 A

只需证明方程组

反之,设  为 A

r( A )  r( A
n 1

X  0 的解,即

A

).

X  0 同解 .

A   0 ,显然有
n

n 1

A

n +1

  0;

  0,若  不是

n +1

A   0 . 由例 15 知  , A  ,  , A
n

k 1



n  1个 n 元向量线性无关,但这

是线性无关的,即
能的,从而必有
所以 r ( A )  r ( A
n

n

n 1

n

只需证明方程组

若 A   0,显然有

n 1

X  0 同解,

).

设 A 为 m  n 阶矩阵,证明

例18


A   0 . 因此 A X  0 与 A

是不可

r ( A )  r ( A A ).
T

AX  0 与 A AX  0 同解 .
T

A A   0;反之,若
T

A A   0,则
T

( A  ) ( A  )  0,从而 A   0 . 因此 AX  0 与 A AX  0
T

T

同解,所以 r ( A )  r ( A A ).
T

六. 应用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解决向量间的线性表示问题及几何中线、
面关系问题.
例19

设  1  (1, 3 , 0 , 5 ) ,  2  (1, 2 , 1, 4 ) ,  3  (1, 1, 2 , 3 ) ,
T

T

T

  (1, a , 3 , b ) .
T

(1) a , b 取何值时,  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并求出表示
( 2 ) a , b 取何值时,  不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 .



设   x1 1  x 2 2  x 3 3,则有

   1  2

 x1 
 
 3  x 2   AX ,
x 
 3

式.

1

3
3 
0

5


其中 A   1  2

1
2
1
4

1

 x1 
 
1
, X   x 2 .

2
x 

 3

3

从而  能否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转化为方程组

AX   是否

有解的问题 .
因为
1

3
A  A   
0

5


1

1



2

1



1

2



4

3



1
1


a
0
 
0
3


0
b 


1

1



1

2



1

2



1

2





a  3
3 

b  5 
1

1

0
 
0

0


1

1



1

2



0

0



0

0





a3 
.

a

b  a  2 
1

 不能用  1 ,  2 ,

故当 a  0 或 b  a  2 时,方程组无解,从而

 3 线性表示 .
 可由  1 ,  2 ,  3 线

当 a  0 ,且 b  2 时,方程组有解,从而
性表示 . 此时
1

0
A  
0

0


1

1



1

2



0

0



0

0



1
1


3
0
 

0
0



0
0


0

1



1

2



0

0



0

0



 2

3 
,

0

0 

方程组的通解为

(  2 ,3, 0 )  k (1,  2 ,1) .
T

T

从而  可由  1 ,  2 ,  3 线性表示为

  (  2  k ) 1  ( 3  2 k ) 2  k  3 , 其中 k 为任意常数 .

注:讨论向量  能否由向量组 1, 2, 3 线性表示,并进一步求
出表示式,实际上就是方程组是否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出其通解
的问题.
例 20

设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

的方程分别为

l1: ax  2 by  3 c  0 , l1: bx  2 cy  3 a  0 , l1: cx  2 ay  3 b  0 .
当 a  b  c  0 时,讨论三条直线的位



考虑方程组

置关系 .

 ax  2 by   3 c ,

 bx  2 cy   3 a ,
 cx  2 ay   3 b ,


(1)

由于 a  b  c  0,故
a

A  b
c

a

2b

b

2c

又因为

2b



2c



2a



 3c 
a


 3 a  r3  r1  r2  b
0
 3 b 


2b



2c



0



 3c 

 3 a .
0 

 2 ( ac  b )   2[ a ( a  b )  b ]
2

2

  [ 2 a  2 ab  2 b ]
2

2

 [ a  b  ( a  b ) ]  0 .
2

2

2

所以 r ( A )  r ( A )  2,从而方程组
l1 , l 2 , l 3 交于一点 .

(1) 有惟一解,即三直线


Slide 2

线性方程组
一. 基本概念题
例1

设齐次线性方程组



方程组中未知量个数

零解,所以
例2

A5 3 X  0 仅有零解,求

n  3,又方程组

r ( A ).

AX  0 有惟一

r ( A )  n ,故 r ( A )  3 .

设 n 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AX  b 有解,其中

A为

( n  1)  n 矩阵,求 | A | ( A 为 A 的增广矩阵 ).


因为 AX  b 有解,故 r ( A )  r ( A )  n  n  1,从而 | A | 0 .

例3



 kx  y  z  0 ,

若  x  ky  z  0 , 有非零解,求
2 x  y  z  0

因为 AX  0 有非零解,所以

k

A1
2

例4

1
k
1

r ( A )  n  3,又

1

 1 ,故有 | A | 0,解得 k  1 或 k  4 .
1 

设四元非齐次线性方程

组 AX   的系数矩阵

为 3,  1 ,  2 ,  3 是它的三个特解,且
 (1, 2 , 3 , 4 ) ,求 AX   的通解 .
T

k.

A 的秩

 1  ( 2 ,3 , 4 ,5 ) ,  2   3
T



因为 n  4, r ( A )  3,故 AX  0 的基础解系含一个向量

又   1 

2 3
2

3

5

 ( , 2 , ,3 ) 或   2 1  ( 2   3 )  ( 3 , 4 ,5 , 6 )
2
2

为 AX  0 的解,从而为

T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

所以方程组 AX  0 的通解为
3

5

2

2

 1  k 1  ( 2 , 3 , 4 ,5 )  k 1 ( , 2 ,
T



.

,3 ) , k 1  C
T

( 2 ,3 , 4 ,5 )  k ( 3 , 4 ,5 , 6 ) , k  C .
T

二. 求解线性方程组
1. 求 AX=0 的通解或基础解系

T

T

步骤:
(1) 写出系数矩阵 A 并对其作初等行变换化为行最简形式(同时得
到 r(A),这样也就可以确定基础解系所含解向量的个数);

(2) 由行最简形式确定自由未知量并写出与原方程组同解的方程组;
(3) 对自由未知量赋值,求出基础解系(有几个自由未知量,就应
赋几组值,将其视为向量组,它们是线性无关的).

2. 求 AX=b 的通解
步骤:
(1) 写出增广矩阵

A 并用初等行变换将其化

r ( A ) 及 r ( A ),判断是否有解

为行最简形式,求出

. 当有解时,则

(2) 由行最简形式写出同解方程组,求出 AX=0 的基础解系及 AX=b
的一个特解;
(3) 写出通解.

例5

 2 x1  x 2  4 x 3  3 x 4

 x3  x4
 x1
求解方程组 
 3 x1  x 2  x 3  2 x 4
7 x  x  5 x  6 x
2
3
4
 1

2

1
解 A 
3

7


1

4

3



0

1

1



1

1

2



1

5

6



4 

3 
 11 

 23 

行变换

1

0
0

0


故 r ( A )  r ( A )  2,方程组有无穷多解且
含 4  2  2 个解向量 .

对应的同解方程组为

  4,
  3,
  11 ,
  23 .
0

1 -1

1 -2

1

0

0

0

0

0

0

-3 

 -2 



0


0 


导出组的基础解系

 x1   x 3  x 4  3 ,

 x 2  2 x3  x 4  2 .

( *)

取 x 3  x 4  0,得特解  *  (  3 ,  2 , 0 , 0 ) .
T

 x3   1   0 
取     , ,故
 x4   0   1 
基础解系为

 x1    1   1 
   
,
,从而导出组的
 x2   2    1

 1  (  1, 2 ,1, 0 ) ,  2  (1,  1, 0 ,1) .

方程组的通解为

T

T

 *  k 1 1  k 2  2 , k 1 , k 2 为任意常数 .

注:1. 在求解线性方程组时,一定要将系数矩阵或增广矩阵化为
行最简形式,这样有利于求解.
2. 根据同解方程组(*)式写导出组的基础解系时,不要将常数
加进去.

三. 特殊方程组的求解
例6

设 A  ( a ij ) n  n 是实正交阵,且

求方程组

a 11  1, b  (1, 0 ,  , 0 ) ,
T

AX  b 的解 .

解 由于 A  ( a ij ) n  n 为正交阵,故

r ( A )  n ,所以方程组

AX  b 有惟一解 . 又 a n  1,由正交阵的定义知:
1

0
A


0


方程组为:

0

0



a 22

a 23







an2

an3



0 

a2n 
,



a nn 

 x1  1,

 a 22 x 2    a 2 n x n  0 ,

 
a x    a x  0.
nn n
 n2 2
故   (1, 0 ,  , 0 ) 为其全部解 .
T

例7

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0 的基础解系,并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全部解 .


A  1

2

3



n ,故 r ( A )  1,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含 n  1 个解向量 .

因为 x1   ( 2 x 2  3 x 3    nx n ),取

 x2   1   0 
0
     
 
 x3   0   1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x  0 0
 
 n    
 2
  3
 n






 1 
 0 
 0 
则  1   0  ,  2   1  ,  ,  n- 1   0  为一个基础解系






  
  
  






 0 
 0 
 1 

.

显然  *  (1,0,  ,0) 是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一个
T

特解 ,其全部解可表示为

 *  k1 1    k n 1 n 1 , k i  C , i  1, 2 ,  , n  1 .

例8

1

3
0

5




1

1
已知 B  
1

5

1

1

1

2

1

1

1

2

2

4

3

3

2

1

0

2

0

1

2

3

2

6

0

0

0

0
的行向量都是齐次线性

0

1 

 x1 
1    0 
 x 2   
 3    0 
x 3    的解向量 . 试求方程组的一个基础

6  
0
 x 4   
 1     0 
 x5 

记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为

构成向量组的一个极大

无关组,即

向量

 1  (1,  2 ,1, 0 , 0 ) ,  2  (1,  2 ,

0 ,1, 0 ) ,  3  ( 5 ,  6 , 0 , 0 ,1) 线性无关,又都是方程
T

解系 .

A ,并求得 r ( A )  2,故基础解系

含 5  2  3 个解向量 . 又 r ( B )  3,且第一、二、四行的

T

方程组

T

组的解,

故  1 ,  2 ,  3 为一个基础解系

.

四. 含参数的方程组
对含参数的方程组,求

解之前要先确定参数

. 一般而言,

有两种方法确定参数:

一是行列式法,二是初

等变换法 . 当

未知数个数等于方程个

数,即系数矩阵为方阵

且系数中含有

参数时,常考虑用行列

式法,特别当阶数较小

或系数行列式

容易求出时更是首选行

列式法 . 其理论依据为克莱姆法

即当系数行列式不为零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而当系数行列

式等于零时,我们可由

系数行列式等于零这一

方程确定出参

数值,从而将含参数的

方程组化为不含参数的

一般方程组 .

其他情形常用初等变换

法,这时依据有解的条

件 r ( A )  r ( A)

确定参数值 .

则,

例9

a 为何值时,方程组

解、有无穷多解?并在



 2 x1  ax 2  x 3  1,

 ax 1  x 2  x 3  2 , 无解、有惟一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有解时求其解

.

原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
2

a

a

1

4

5

故当 a  1 且 a  

4

1
1  ( a  1)( 5 a  4 ),
5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5
当 a  1 时,原方程组为

.

 2 x1  x 2  x 3  1,

 x1  x 2  x 3  2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2

1
4


1

1



1

1



5

5



行变换化为:

1
1


2  0
0
 1 


1

1



1

1



0

0



2
1


 1   0
0
0 


因此,当 a  1 时,原方程组有无穷多

0

0



1

1



0

0



组解,其通解为

(1,  1, 0 )  k ( 0 ,1,1) ( k 为任意实数) .
T

当a 

4

时,原方程组的同解方

T

程组为

5
10 x1- 4 x 2  5 x 3  5 ,

 4 x1  5 x 2  5 x 3   1 0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1

 1 ,
0 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 10

 4
 4


由此可知当

行变换化为:

4

5



5

5



5

5



a

4

5
 10


10    4
 0
 1 


4

5



5

5



0

0



时,原方程组无解

.

5
例1 0

设有齐次线性方程组

 (1  a ) x1  x 2    x n  0 ,

 2 x1  (2  a ) x 2    2 x n  0 ,

 
 nx  nx    ( n  a ) x  0 .
2
n
 1
当 a 取何值时,该方程组有

(n  2)

非零解 .

5

 10  ,
9 



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为

D 

1 a

1



1

2

2a



2





n

n

r1  r2    rn




na

(1  2    n  a )

1

1



1

2

2a



2





n

n

1

1



1

 n ( n  1)
0
 
 a
2



a



0

0

0






a

a

n 1




na

 n ( n  1)

 a .

2



n ( n  1)

故当 a  0 或 a  

时方程组有非零解

.

2

例1 1

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其



  2 x1  x 2  x 3   2 ,

x1  2 x 2  x 3   ,


2
x

x

2
x


1
2
3


 2

A  1
 1


解.

1

1



2

1



1

2



 2


2
 

0

0



2

1





3

3



 

r1  r2  r3 , r3  r2

0

1

0

    2
2

2






1

 0

0


2

1



1

1



0

0







2
 
,
3

2
    2 

当     2  0 即   1 或    2 时,方程组有解
2

1

  1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1
 
0 
0
 

2

1



1

1



0

0



1
 
k 1 , k  C .
1
 

1
1


0  0
0
0 


.

0

1



1

1



0

0



1

0 ,
0 

1

   2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例1 2

2
 
2 
0
 

2

1



1

1



0

0



 2
1


2  0
0
0 


0

1



1

1



0

0



1
 
k  1 , k  C .
1
 

参数 a , b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惟一解、无解、有无

穷多解?

 x1  x 2  2 x 3  3 x 4  1,

 x1  3 x 2  6 x 3  x 4  3 ,

 3 x1  x 2  ax 3  15 x 4  3 ,
 x  5 x  10 x  12 x  b
2
3
4
 1

2

2 ,
0 



1

0
 
0

0


1

1
A 
3

1


2

2

3



3

6

1



1

a

15



5

 10

12



1

2

3



2

4

2



4

a6

6



6

 12

9



1 

2 

0 

b  1 

故当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当 a  2 时 ,

1

3
3

b 

.

1

0
0

0


1

2

3



1

2

1



0

a2

2



0

0

3





1 
.

4

b  5 
1

1

0
A  
0

0


1

2

3



1

2

1



0

0

2



0

0

3




1


1 
0
 

4
0



0
b  5

1

故当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综上所述,当

2

3



1

2

1



0

0

1



0

0

0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方程组有无穷多组解

1 

1 
,

2

b  1 

b  1 时,方程组有无穷多组

当 a   2 ,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例1 3

1

.
a   2 , b   1 时,

.

 x1  x 2  x 3  x 4  x 5  a ,

 3 x1  2 x 2  x 3  x 4  3 x 5  0 ,
当参数 a , b 取何值时,

x 2  2 x3  2 x 4  6 x5  b ,

5 x  4 x  3 x  3 x  x  2,
2
3
4
5
 1

方程组有解

?

解.



1

3
A 
0

5


1

行变换
0
0

0


1

1

1

1



2

1

1

3



1

2

2

6



4

3

3

1



1

1

1

1



1

2

2

6



0

0

0

0



0

0

0

0



a

0
b

2 



3a 
,

b  3a

2  2 a 
a

b  3 a  0 ,
故当 
即 a  1, b  3 时,方程组有解
 2  2 a  0,

.

五. 证明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证明秩及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一些命题.
例14

设 A , B 均为 n 阶方阵,且

AB  0,证明

r ( A )  r ( B )  n.
因为 AB  0,设 B  (  1 ,  ,  n ),则  1 ,  ,  n 为方程组



AX  0 的解,故
r (  1 ,  ,  n )  n  r ( A ).

即 r ( B )  n  r ( A ),从而有

例15

设 A 是 n 阶矩阵,若存在正整数

A X  0 有解向量  ,且 A
k

A

k 1

r ( A )  r ( B )  n.

 是线性无关的 .

k 1

k ,使线性方程组

  0,证明向量组

 , A , ,



设有常数 1 ,  2 ,  ,  k 使得

1   2 A  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1 A

k 1

  0,

(1)

k 1

,有

k 1

  2 A     k A
k

由 A   0,有 1 A
k

k 1

  0,但 A

2k 2

  0,

k 1

  0,所以 1  0 .

将 1  0 代入 (1) 式,得

2 A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  0,

(2)

k 2

,有

2 A
从而有  2 A

k 1

k 1

    k A

k 1

2 k 3

  0,

  0,故有  2  0 . 类似地可求得

  k  0 . 因此向量组

 , A , , A

k 1

3  

 是线性无关的 .

设  * 是非齐次方程组

例16

是其导出组

AX  b 的一个解,  1 ,  2 ,  ,  n-r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证明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设有常数 k 0 , k 1 ,  , k n  r,使
k 0 *  k 1 ( *   1 )  k 2 ( *   2 )    k n-r ( *   n-r )  0,

则有
( k 0  k 1    k n-r ) *  k 1 1  k 2  2    k n-r  n-r  0,
两边左乘

A ,并注意到

(1)

A  *  b  0 , A  i  0 , i  1, 2 ,  , n  r ,有

( k 0  k1    k n-r ) b  0,
从而
( k 0  k 1    k n-r ) b  0,

(2)

k 1 1  k 2 2    k n-r  n-r  0.

代入 (1) 式,有

由于  1 ,  2 ,  ,  n-r 是 AX  0 的基础解系,因此

 1 ,  2 ,  ,  n-r

k 1  k 2    k n  r  0,代入 ( 2 ) 式,得

是 线性无关的,故有

k 0  0 . 这就证明了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注:在例15与例16中介绍的“两端左乘 A”的方法,希望读者能
用心体会并掌握它.
例17


设 A 为 n 阶方阵,证明
n

设  为 A X  0 的解,即
n

n +1

A X  0 的解,即
n

n

A X  0与 A

只需证明方程组

反之,设  为 A

r( A )  r( A
n 1

X  0 的解,即

A

).

X  0 同解 .

A   0 ,显然有
n

n 1

A

n +1

  0;

  0,若  不是

n +1

A   0 . 由例 15 知  , A  ,  , A
n

k 1



n  1个 n 元向量线性无关,但这

是线性无关的,即
能的,从而必有
所以 r ( A )  r ( A
n

n

n 1

n

只需证明方程组

若 A   0,显然有

n 1

X  0 同解,

).

设 A 为 m  n 阶矩阵,证明

例18


A   0 . 因此 A X  0 与 A

是不可

r ( A )  r ( A A ).
T

AX  0 与 A AX  0 同解 .
T

A A   0;反之,若
T

A A   0,则
T

( A  ) ( A  )  0,从而 A   0 . 因此 AX  0 与 A AX  0
T

T

同解,所以 r ( A )  r ( A A ).
T

六. 应用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解决向量间的线性表示问题及几何中线、
面关系问题.
例19

设  1  (1, 3 , 0 , 5 ) ,  2  (1, 2 , 1, 4 ) ,  3  (1, 1, 2 , 3 ) ,
T

T

T

  (1, a , 3 , b ) .
T

(1) a , b 取何值时,  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并求出表示
( 2 ) a , b 取何值时,  不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 .



设   x1 1  x 2 2  x 3 3,则有

   1  2

 x1 
 
 3  x 2   AX ,
x 
 3

式.

1

3
3 
0

5


其中 A   1  2

1
2
1
4

1

 x1 
 
1
, X   x 2 .

2
x 

 3

3

从而  能否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转化为方程组

AX   是否

有解的问题 .
因为
1

3
A  A   
0

5


1

1



2

1



1

2



4

3



1
1


a
0
 
0
3


0
b 


1

1



1

2



1

2



1

2





a  3
3 

b  5 
1

1

0
 
0

0


1

1



1

2



0

0



0

0





a3 
.

a

b  a  2 
1

 不能用  1 ,  2 ,

故当 a  0 或 b  a  2 时,方程组无解,从而

 3 线性表示 .
 可由  1 ,  2 ,  3 线

当 a  0 ,且 b  2 时,方程组有解,从而
性表示 . 此时
1

0
A  
0

0


1

1



1

2



0

0



0

0



1
1


3
0
 

0
0



0
0


0

1



1

2



0

0



0

0



 2

3 
,

0

0 

方程组的通解为

(  2 ,3, 0 )  k (1,  2 ,1) .
T

T

从而  可由  1 ,  2 ,  3 线性表示为

  (  2  k ) 1  ( 3  2 k ) 2  k  3 , 其中 k 为任意常数 .

注:讨论向量  能否由向量组 1, 2, 3 线性表示,并进一步求
出表示式,实际上就是方程组是否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出其通解
的问题.
例 20

设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

的方程分别为

l1: ax  2 by  3 c  0 , l1: bx  2 cy  3 a  0 , l1: cx  2 ay  3 b  0 .
当 a  b  c  0 时,讨论三条直线的位



考虑方程组

置关系 .

 ax  2 by   3 c ,

 bx  2 cy   3 a ,
 cx  2 ay   3 b ,


(1)

由于 a  b  c  0,故
a

A  b
c

a

2b

b

2c

又因为

2b



2c



2a



 3c 
a


 3 a  r3  r1  r2  b
0
 3 b 


2b



2c



0



 3c 

 3 a .
0 

 2 ( ac  b )   2[ a ( a  b )  b ]
2

2

  [ 2 a  2 ab  2 b ]
2

2

 [ a  b  ( a  b ) ]  0 .
2

2

2

所以 r ( A )  r ( A )  2,从而方程组
l1 , l 2 , l 3 交于一点 .

(1) 有惟一解,即三直线


Slide 3

线性方程组
一. 基本概念题
例1

设齐次线性方程组



方程组中未知量个数

零解,所以
例2

A5 3 X  0 仅有零解,求

n  3,又方程组

r ( A ).

AX  0 有惟一

r ( A )  n ,故 r ( A )  3 .

设 n 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AX  b 有解,其中

A为

( n  1)  n 矩阵,求 | A | ( A 为 A 的增广矩阵 ).


因为 AX  b 有解,故 r ( A )  r ( A )  n  n  1,从而 | A | 0 .

例3



 kx  y  z  0 ,

若  x  ky  z  0 , 有非零解,求
2 x  y  z  0

因为 AX  0 有非零解,所以

k

A1
2

例4

1
k
1

r ( A )  n  3,又

1

 1 ,故有 | A | 0,解得 k  1 或 k  4 .
1 

设四元非齐次线性方程

组 AX   的系数矩阵

为 3,  1 ,  2 ,  3 是它的三个特解,且
 (1, 2 , 3 , 4 ) ,求 AX   的通解 .
T

k.

A 的秩

 1  ( 2 ,3 , 4 ,5 ) ,  2   3
T



因为 n  4, r ( A )  3,故 AX  0 的基础解系含一个向量

又   1 

2 3
2

3

5

 ( , 2 , ,3 ) 或   2 1  ( 2   3 )  ( 3 , 4 ,5 , 6 )
2
2

为 AX  0 的解,从而为

T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

所以方程组 AX  0 的通解为
3

5

2

2

 1  k 1  ( 2 , 3 , 4 ,5 )  k 1 ( , 2 ,
T



.

,3 ) , k 1  C
T

( 2 ,3 , 4 ,5 )  k ( 3 , 4 ,5 , 6 ) , k  C .
T

二. 求解线性方程组
1. 求 AX=0 的通解或基础解系

T

T

步骤:
(1) 写出系数矩阵 A 并对其作初等行变换化为行最简形式(同时得
到 r(A),这样也就可以确定基础解系所含解向量的个数);

(2) 由行最简形式确定自由未知量并写出与原方程组同解的方程组;
(3) 对自由未知量赋值,求出基础解系(有几个自由未知量,就应
赋几组值,将其视为向量组,它们是线性无关的).

2. 求 AX=b 的通解
步骤:
(1) 写出增广矩阵

A 并用初等行变换将其化

r ( A ) 及 r ( A ),判断是否有解

为行最简形式,求出

. 当有解时,则

(2) 由行最简形式写出同解方程组,求出 AX=0 的基础解系及 AX=b
的一个特解;
(3) 写出通解.

例5

 2 x1  x 2  4 x 3  3 x 4

 x3  x4
 x1
求解方程组 
 3 x1  x 2  x 3  2 x 4
7 x  x  5 x  6 x
2
3
4
 1

2

1
解 A 
3

7


1

4

3



0

1

1



1

1

2



1

5

6



4 

3 
 11 

 23 

行变换

1

0
0

0


故 r ( A )  r ( A )  2,方程组有无穷多解且
含 4  2  2 个解向量 .

对应的同解方程组为

  4,
  3,
  11 ,
  23 .
0

1 -1

1 -2

1

0

0

0

0

0

0

-3 

 -2 



0


0 


导出组的基础解系

 x1   x 3  x 4  3 ,

 x 2  2 x3  x 4  2 .

( *)

取 x 3  x 4  0,得特解  *  (  3 ,  2 , 0 , 0 ) .
T

 x3   1   0 
取     , ,故
 x4   0   1 
基础解系为

 x1    1   1 
   
,
,从而导出组的
 x2   2    1

 1  (  1, 2 ,1, 0 ) ,  2  (1,  1, 0 ,1) .

方程组的通解为

T

T

 *  k 1 1  k 2  2 , k 1 , k 2 为任意常数 .

注:1. 在求解线性方程组时,一定要将系数矩阵或增广矩阵化为
行最简形式,这样有利于求解.
2. 根据同解方程组(*)式写导出组的基础解系时,不要将常数
加进去.

三. 特殊方程组的求解
例6

设 A  ( a ij ) n  n 是实正交阵,且

求方程组

a 11  1, b  (1, 0 ,  , 0 ) ,
T

AX  b 的解 .

解 由于 A  ( a ij ) n  n 为正交阵,故

r ( A )  n ,所以方程组

AX  b 有惟一解 . 又 a n  1,由正交阵的定义知:
1

0
A


0


方程组为:

0

0



a 22

a 23







an2

an3



0 

a2n 
,



a nn 

 x1  1,

 a 22 x 2    a 2 n x n  0 ,

 
a x    a x  0.
nn n
 n2 2
故   (1, 0 ,  , 0 ) 为其全部解 .
T

例7

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0 的基础解系,并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全部解 .


A  1

2

3



n ,故 r ( A )  1,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含 n  1 个解向量 .

因为 x1   ( 2 x 2  3 x 3    nx n ),取

 x2   1   0 
0
     
 
 x3   0   1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x  0 0
 
 n    
 2
  3
 n






 1 
 0 
 0 
则  1   0  ,  2   1  ,  ,  n- 1   0  为一个基础解系






  
  
  






 0 
 0 
 1 

.

显然  *  (1,0,  ,0) 是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一个
T

特解 ,其全部解可表示为

 *  k1 1    k n 1 n 1 , k i  C , i  1, 2 ,  , n  1 .

例8

1

3
0

5




1

1
已知 B  
1

5

1

1

1

2

1

1

1

2

2

4

3

3

2

1

0

2

0

1

2

3

2

6

0

0

0

0
的行向量都是齐次线性

0

1 

 x1 
1    0 
 x 2   
 3    0 
x 3    的解向量 . 试求方程组的一个基础

6  
0
 x 4   
 1     0 
 x5 

记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为

构成向量组的一个极大

无关组,即

向量

 1  (1,  2 ,1, 0 , 0 ) ,  2  (1,  2 ,

0 ,1, 0 ) ,  3  ( 5 ,  6 , 0 , 0 ,1) 线性无关,又都是方程
T

解系 .

A ,并求得 r ( A )  2,故基础解系

含 5  2  3 个解向量 . 又 r ( B )  3,且第一、二、四行的

T

方程组

T

组的解,

故  1 ,  2 ,  3 为一个基础解系

.

四. 含参数的方程组
对含参数的方程组,求

解之前要先确定参数

. 一般而言,

有两种方法确定参数:

一是行列式法,二是初

等变换法 . 当

未知数个数等于方程个

数,即系数矩阵为方阵

且系数中含有

参数时,常考虑用行列

式法,特别当阶数较小

或系数行列式

容易求出时更是首选行

列式法 . 其理论依据为克莱姆法

即当系数行列式不为零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而当系数行列

式等于零时,我们可由

系数行列式等于零这一

方程确定出参

数值,从而将含参数的

方程组化为不含参数的

一般方程组 .

其他情形常用初等变换

法,这时依据有解的条

件 r ( A )  r ( A)

确定参数值 .

则,

例9

a 为何值时,方程组

解、有无穷多解?并在



 2 x1  ax 2  x 3  1,

 ax 1  x 2  x 3  2 , 无解、有惟一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有解时求其解

.

原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
2

a

a

1

4

5

故当 a  1 且 a  

4

1
1  ( a  1)( 5 a  4 ),
5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5
当 a  1 时,原方程组为

.

 2 x1  x 2  x 3  1,

 x1  x 2  x 3  2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2

1
4


1

1



1

1



5

5



行变换化为:

1
1


2  0
0
 1 


1

1



1

1



0

0



2
1


 1   0
0
0 


因此,当 a  1 时,原方程组有无穷多

0

0



1

1



0

0



组解,其通解为

(1,  1, 0 )  k ( 0 ,1,1) ( k 为任意实数) .
T

当a 

4

时,原方程组的同解方

T

程组为

5
10 x1- 4 x 2  5 x 3  5 ,

 4 x1  5 x 2  5 x 3   1 0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1

 1 ,
0 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 10

 4
 4


由此可知当

行变换化为:

4

5



5

5



5

5



a

4

5
 10


10    4
 0
 1 


4

5



5

5



0

0



时,原方程组无解

.

5
例1 0

设有齐次线性方程组

 (1  a ) x1  x 2    x n  0 ,

 2 x1  (2  a ) x 2    2 x n  0 ,

 
 nx  nx    ( n  a ) x  0 .
2
n
 1
当 a 取何值时,该方程组有

(n  2)

非零解 .

5

 10  ,
9 



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为

D 

1 a

1



1

2

2a



2





n

n

r1  r2    rn




na

(1  2    n  a )

1

1



1

2

2a



2





n

n

1

1



1

 n ( n  1)
0
 
 a
2



a



0

0

0






a

a

n 1




na

 n ( n  1)

 a .

2



n ( n  1)

故当 a  0 或 a  

时方程组有非零解

.

2

例1 1

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其



  2 x1  x 2  x 3   2 ,

x1  2 x 2  x 3   ,


2
x

x

2
x


1
2
3


 2

A  1
 1


解.

1

1



2

1



1

2



 2


2
 

0

0



2

1





3

3



 

r1  r2  r3 , r3  r2

0

1

0

    2
2

2






1

 0

0


2

1



1

1



0

0







2
 
,
3

2
    2 

当     2  0 即   1 或    2 时,方程组有解
2

1

  1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1
 
0 
0
 

2

1



1

1



0

0



1
 
k 1 , k  C .
1
 

1
1


0  0
0
0 


.

0

1



1

1



0

0



1

0 ,
0 

1

   2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例1 2

2
 
2 
0
 

2

1



1

1



0

0



 2
1


2  0
0
0 


0

1



1

1



0

0



1
 
k  1 , k  C .
1
 

参数 a , b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惟一解、无解、有无

穷多解?

 x1  x 2  2 x 3  3 x 4  1,

 x1  3 x 2  6 x 3  x 4  3 ,

 3 x1  x 2  ax 3  15 x 4  3 ,
 x  5 x  10 x  12 x  b
2
3
4
 1

2

2 ,
0 



1

0
 
0

0


1

1
A 
3

1


2

2

3



3

6

1



1

a

15



5

 10

12



1

2

3



2

4

2



4

a6

6



6

 12

9



1 

2 

0 

b  1 

故当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当 a  2 时 ,

1

3
3

b 

.

1

0
0

0


1

2

3



1

2

1



0

a2

2



0

0

3





1 
.

4

b  5 
1

1

0
A  
0

0


1

2

3



1

2

1



0

0

2



0

0

3




1


1 
0
 

4
0



0
b  5

1

故当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综上所述,当

2

3



1

2

1



0

0

1



0

0

0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方程组有无穷多组解

1 

1 
,

2

b  1 

b  1 时,方程组有无穷多组

当 a   2 ,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例1 3

1

.
a   2 , b   1 时,

.

 x1  x 2  x 3  x 4  x 5  a ,

 3 x1  2 x 2  x 3  x 4  3 x 5  0 ,
当参数 a , b 取何值时,

x 2  2 x3  2 x 4  6 x5  b ,

5 x  4 x  3 x  3 x  x  2,
2
3
4
5
 1

方程组有解

?

解.



1

3
A 
0

5


1

行变换
0
0

0


1

1

1

1



2

1

1

3



1

2

2

6



4

3

3

1



1

1

1

1



1

2

2

6



0

0

0

0



0

0

0

0



a

0
b

2 



3a 
,

b  3a

2  2 a 
a

b  3 a  0 ,
故当 
即 a  1, b  3 时,方程组有解
 2  2 a  0,

.

五. 证明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证明秩及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一些命题.
例14

设 A , B 均为 n 阶方阵,且

AB  0,证明

r ( A )  r ( B )  n.
因为 AB  0,设 B  (  1 ,  ,  n ),则  1 ,  ,  n 为方程组



AX  0 的解,故
r (  1 ,  ,  n )  n  r ( A ).

即 r ( B )  n  r ( A ),从而有

例15

设 A 是 n 阶矩阵,若存在正整数

A X  0 有解向量  ,且 A
k

A

k 1

r ( A )  r ( B )  n.

 是线性无关的 .

k 1

k ,使线性方程组

  0,证明向量组

 , A , ,



设有常数 1 ,  2 ,  ,  k 使得

1   2 A  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1 A

k 1

  0,

(1)

k 1

,有

k 1

  2 A     k A
k

由 A   0,有 1 A
k

k 1

  0,但 A

2k 2

  0,

k 1

  0,所以 1  0 .

将 1  0 代入 (1) 式,得

2 A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  0,

(2)

k 2

,有

2 A
从而有  2 A

k 1

k 1

    k A

k 1

2 k 3

  0,

  0,故有  2  0 . 类似地可求得

  k  0 . 因此向量组

 , A , , A

k 1

3  

 是线性无关的 .

设  * 是非齐次方程组

例16

是其导出组

AX  b 的一个解,  1 ,  2 ,  ,  n-r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证明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设有常数 k 0 , k 1 ,  , k n  r,使
k 0 *  k 1 ( *   1 )  k 2 ( *   2 )    k n-r ( *   n-r )  0,

则有
( k 0  k 1    k n-r ) *  k 1 1  k 2  2    k n-r  n-r  0,
两边左乘

A ,并注意到

(1)

A  *  b  0 , A  i  0 , i  1, 2 ,  , n  r ,有

( k 0  k1    k n-r ) b  0,
从而
( k 0  k 1    k n-r ) b  0,

(2)

k 1 1  k 2 2    k n-r  n-r  0.

代入 (1) 式,有

由于  1 ,  2 ,  ,  n-r 是 AX  0 的基础解系,因此

 1 ,  2 ,  ,  n-r

k 1  k 2    k n  r  0,代入 ( 2 ) 式,得

是 线性无关的,故有

k 0  0 . 这就证明了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注:在例15与例16中介绍的“两端左乘 A”的方法,希望读者能
用心体会并掌握它.
例17


设 A 为 n 阶方阵,证明
n

设  为 A X  0 的解,即
n

n +1

A X  0 的解,即
n

n

A X  0与 A

只需证明方程组

反之,设  为 A

r( A )  r( A
n 1

X  0 的解,即

A

).

X  0 同解 .

A   0 ,显然有
n

n 1

A

n +1

  0;

  0,若  不是

n +1

A   0 . 由例 15 知  , A  ,  , A
n

k 1



n  1个 n 元向量线性无关,但这

是线性无关的,即
能的,从而必有
所以 r ( A )  r ( A
n

n

n 1

n

只需证明方程组

若 A   0,显然有

n 1

X  0 同解,

).

设 A 为 m  n 阶矩阵,证明

例18


A   0 . 因此 A X  0 与 A

是不可

r ( A )  r ( A A ).
T

AX  0 与 A AX  0 同解 .
T

A A   0;反之,若
T

A A   0,则
T

( A  ) ( A  )  0,从而 A   0 . 因此 AX  0 与 A AX  0
T

T

同解,所以 r ( A )  r ( A A ).
T

六. 应用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解决向量间的线性表示问题及几何中线、
面关系问题.
例19

设  1  (1, 3 , 0 , 5 ) ,  2  (1, 2 , 1, 4 ) ,  3  (1, 1, 2 , 3 ) ,
T

T

T

  (1, a , 3 , b ) .
T

(1) a , b 取何值时,  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并求出表示
( 2 ) a , b 取何值时,  不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 .



设   x1 1  x 2 2  x 3 3,则有

   1  2

 x1 
 
 3  x 2   AX ,
x 
 3

式.

1

3
3 
0

5


其中 A   1  2

1
2
1
4

1

 x1 
 
1
, X   x 2 .

2
x 

 3

3

从而  能否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转化为方程组

AX   是否

有解的问题 .
因为
1

3
A  A   
0

5


1

1



2

1



1

2



4

3



1
1


a
0
 
0
3


0
b 


1

1



1

2



1

2



1

2





a  3
3 

b  5 
1

1

0
 
0

0


1

1



1

2



0

0



0

0





a3 
.

a

b  a  2 
1

 不能用  1 ,  2 ,

故当 a  0 或 b  a  2 时,方程组无解,从而

 3 线性表示 .
 可由  1 ,  2 ,  3 线

当 a  0 ,且 b  2 时,方程组有解,从而
性表示 . 此时
1

0
A  
0

0


1

1



1

2



0

0



0

0



1
1


3
0
 

0
0



0
0


0

1



1

2



0

0



0

0



 2

3 
,

0

0 

方程组的通解为

(  2 ,3, 0 )  k (1,  2 ,1) .
T

T

从而  可由  1 ,  2 ,  3 线性表示为

  (  2  k ) 1  ( 3  2 k ) 2  k  3 , 其中 k 为任意常数 .

注:讨论向量  能否由向量组 1, 2, 3 线性表示,并进一步求
出表示式,实际上就是方程组是否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出其通解
的问题.
例 20

设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

的方程分别为

l1: ax  2 by  3 c  0 , l1: bx  2 cy  3 a  0 , l1: cx  2 ay  3 b  0 .
当 a  b  c  0 时,讨论三条直线的位



考虑方程组

置关系 .

 ax  2 by   3 c ,

 bx  2 cy   3 a ,
 cx  2 ay   3 b ,


(1)

由于 a  b  c  0,故
a

A  b
c

a

2b

b

2c

又因为

2b



2c



2a



 3c 
a


 3 a  r3  r1  r2  b
0
 3 b 


2b



2c



0



 3c 

 3 a .
0 

 2 ( ac  b )   2[ a ( a  b )  b ]
2

2

  [ 2 a  2 ab  2 b ]
2

2

 [ a  b  ( a  b ) ]  0 .
2

2

2

所以 r ( A )  r ( A )  2,从而方程组
l1 , l 2 , l 3 交于一点 .

(1) 有惟一解,即三直线


Slide 4

线性方程组
一. 基本概念题
例1

设齐次线性方程组



方程组中未知量个数

零解,所以
例2

A5 3 X  0 仅有零解,求

n  3,又方程组

r ( A ).

AX  0 有惟一

r ( A )  n ,故 r ( A )  3 .

设 n 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AX  b 有解,其中

A为

( n  1)  n 矩阵,求 | A | ( A 为 A 的增广矩阵 ).


因为 AX  b 有解,故 r ( A )  r ( A )  n  n  1,从而 | A | 0 .

例3



 kx  y  z  0 ,

若  x  ky  z  0 , 有非零解,求
2 x  y  z  0

因为 AX  0 有非零解,所以

k

A1
2

例4

1
k
1

r ( A )  n  3,又

1

 1 ,故有 | A | 0,解得 k  1 或 k  4 .
1 

设四元非齐次线性方程

组 AX   的系数矩阵

为 3,  1 ,  2 ,  3 是它的三个特解,且
 (1, 2 , 3 , 4 ) ,求 AX   的通解 .
T

k.

A 的秩

 1  ( 2 ,3 , 4 ,5 ) ,  2   3
T



因为 n  4, r ( A )  3,故 AX  0 的基础解系含一个向量

又   1 

2 3
2

3

5

 ( , 2 , ,3 ) 或   2 1  ( 2   3 )  ( 3 , 4 ,5 , 6 )
2
2

为 AX  0 的解,从而为

T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

所以方程组 AX  0 的通解为
3

5

2

2

 1  k 1  ( 2 , 3 , 4 ,5 )  k 1 ( , 2 ,
T



.

,3 ) , k 1  C
T

( 2 ,3 , 4 ,5 )  k ( 3 , 4 ,5 , 6 ) , k  C .
T

二. 求解线性方程组
1. 求 AX=0 的通解或基础解系

T

T

步骤:
(1) 写出系数矩阵 A 并对其作初等行变换化为行最简形式(同时得
到 r(A),这样也就可以确定基础解系所含解向量的个数);

(2) 由行最简形式确定自由未知量并写出与原方程组同解的方程组;
(3) 对自由未知量赋值,求出基础解系(有几个自由未知量,就应
赋几组值,将其视为向量组,它们是线性无关的).

2. 求 AX=b 的通解
步骤:
(1) 写出增广矩阵

A 并用初等行变换将其化

r ( A ) 及 r ( A ),判断是否有解

为行最简形式,求出

. 当有解时,则

(2) 由行最简形式写出同解方程组,求出 AX=0 的基础解系及 AX=b
的一个特解;
(3) 写出通解.

例5

 2 x1  x 2  4 x 3  3 x 4

 x3  x4
 x1
求解方程组 
 3 x1  x 2  x 3  2 x 4
7 x  x  5 x  6 x
2
3
4
 1

2

1
解 A 
3

7


1

4

3



0

1

1



1

1

2



1

5

6



4 

3 
 11 

 23 

行变换

1

0
0

0


故 r ( A )  r ( A )  2,方程组有无穷多解且
含 4  2  2 个解向量 .

对应的同解方程组为

  4,
  3,
  11 ,
  23 .
0

1 -1

1 -2

1

0

0

0

0

0

0

-3 

 -2 



0


0 


导出组的基础解系

 x1   x 3  x 4  3 ,

 x 2  2 x3  x 4  2 .

( *)

取 x 3  x 4  0,得特解  *  (  3 ,  2 , 0 , 0 ) .
T

 x3   1   0 
取     , ,故
 x4   0   1 
基础解系为

 x1    1   1 
   
,
,从而导出组的
 x2   2    1

 1  (  1, 2 ,1, 0 ) ,  2  (1,  1, 0 ,1) .

方程组的通解为

T

T

 *  k 1 1  k 2  2 , k 1 , k 2 为任意常数 .

注:1. 在求解线性方程组时,一定要将系数矩阵或增广矩阵化为
行最简形式,这样有利于求解.
2. 根据同解方程组(*)式写导出组的基础解系时,不要将常数
加进去.

三. 特殊方程组的求解
例6

设 A  ( a ij ) n  n 是实正交阵,且

求方程组

a 11  1, b  (1, 0 ,  , 0 ) ,
T

AX  b 的解 .

解 由于 A  ( a ij ) n  n 为正交阵,故

r ( A )  n ,所以方程组

AX  b 有惟一解 . 又 a n  1,由正交阵的定义知:
1

0
A


0


方程组为:

0

0



a 22

a 23







an2

an3



0 

a2n 
,



a nn 

 x1  1,

 a 22 x 2    a 2 n x n  0 ,

 
a x    a x  0.
nn n
 n2 2
故   (1, 0 ,  , 0 ) 为其全部解 .
T

例7

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0 的基础解系,并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全部解 .


A  1

2

3



n ,故 r ( A )  1,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含 n  1 个解向量 .

因为 x1   ( 2 x 2  3 x 3    nx n ),取

 x2   1   0 
0
     
 
 x3   0   1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x  0 0
 
 n    
 2
  3
 n






 1 
 0 
 0 
则  1   0  ,  2   1  ,  ,  n- 1   0  为一个基础解系






  
  
  






 0 
 0 
 1 

.

显然  *  (1,0,  ,0) 是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一个
T

特解 ,其全部解可表示为

 *  k1 1    k n 1 n 1 , k i  C , i  1, 2 ,  , n  1 .

例8

1

3
0

5




1

1
已知 B  
1

5

1

1

1

2

1

1

1

2

2

4

3

3

2

1

0

2

0

1

2

3

2

6

0

0

0

0
的行向量都是齐次线性

0

1 

 x1 
1    0 
 x 2   
 3    0 
x 3    的解向量 . 试求方程组的一个基础

6  
0
 x 4   
 1     0 
 x5 

记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为

构成向量组的一个极大

无关组,即

向量

 1  (1,  2 ,1, 0 , 0 ) ,  2  (1,  2 ,

0 ,1, 0 ) ,  3  ( 5 ,  6 , 0 , 0 ,1) 线性无关,又都是方程
T

解系 .

A ,并求得 r ( A )  2,故基础解系

含 5  2  3 个解向量 . 又 r ( B )  3,且第一、二、四行的

T

方程组

T

组的解,

故  1 ,  2 ,  3 为一个基础解系

.

四. 含参数的方程组
对含参数的方程组,求

解之前要先确定参数

. 一般而言,

有两种方法确定参数:

一是行列式法,二是初

等变换法 . 当

未知数个数等于方程个

数,即系数矩阵为方阵

且系数中含有

参数时,常考虑用行列

式法,特别当阶数较小

或系数行列式

容易求出时更是首选行

列式法 . 其理论依据为克莱姆法

即当系数行列式不为零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而当系数行列

式等于零时,我们可由

系数行列式等于零这一

方程确定出参

数值,从而将含参数的

方程组化为不含参数的

一般方程组 .

其他情形常用初等变换

法,这时依据有解的条

件 r ( A )  r ( A)

确定参数值 .

则,

例9

a 为何值时,方程组

解、有无穷多解?并在



 2 x1  ax 2  x 3  1,

 ax 1  x 2  x 3  2 , 无解、有惟一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有解时求其解

.

原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
2

a

a

1

4

5

故当 a  1 且 a  

4

1
1  ( a  1)( 5 a  4 ),
5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5
当 a  1 时,原方程组为

.

 2 x1  x 2  x 3  1,

 x1  x 2  x 3  2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2

1
4


1

1



1

1



5

5



行变换化为:

1
1


2  0
0
 1 


1

1



1

1



0

0



2
1


 1   0
0
0 


因此,当 a  1 时,原方程组有无穷多

0

0



1

1



0

0



组解,其通解为

(1,  1, 0 )  k ( 0 ,1,1) ( k 为任意实数) .
T

当a 

4

时,原方程组的同解方

T

程组为

5
10 x1- 4 x 2  5 x 3  5 ,

 4 x1  5 x 2  5 x 3   1 0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1

 1 ,
0 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 10

 4
 4


由此可知当

行变换化为:

4

5



5

5



5

5



a

4

5
 10


10    4
 0
 1 


4

5



5

5



0

0



时,原方程组无解

.

5
例1 0

设有齐次线性方程组

 (1  a ) x1  x 2    x n  0 ,

 2 x1  (2  a ) x 2    2 x n  0 ,

 
 nx  nx    ( n  a ) x  0 .
2
n
 1
当 a 取何值时,该方程组有

(n  2)

非零解 .

5

 10  ,
9 



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为

D 

1 a

1



1

2

2a



2





n

n

r1  r2    rn




na

(1  2    n  a )

1

1



1

2

2a



2





n

n

1

1



1

 n ( n  1)
0
 
 a
2



a



0

0

0






a

a

n 1




na

 n ( n  1)

 a .

2



n ( n  1)

故当 a  0 或 a  

时方程组有非零解

.

2

例1 1

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其



  2 x1  x 2  x 3   2 ,

x1  2 x 2  x 3   ,


2
x

x

2
x


1
2
3


 2

A  1
 1


解.

1

1



2

1



1

2



 2


2
 

0

0



2

1





3

3



 

r1  r2  r3 , r3  r2

0

1

0

    2
2

2






1

 0

0


2

1



1

1



0

0







2
 
,
3

2
    2 

当     2  0 即   1 或    2 时,方程组有解
2

1

  1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1
 
0 
0
 

2

1



1

1



0

0



1
 
k 1 , k  C .
1
 

1
1


0  0
0
0 


.

0

1



1

1



0

0



1

0 ,
0 

1

   2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例1 2

2
 
2 
0
 

2

1



1

1



0

0



 2
1


2  0
0
0 


0

1



1

1



0

0



1
 
k  1 , k  C .
1
 

参数 a , b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惟一解、无解、有无

穷多解?

 x1  x 2  2 x 3  3 x 4  1,

 x1  3 x 2  6 x 3  x 4  3 ,

 3 x1  x 2  ax 3  15 x 4  3 ,
 x  5 x  10 x  12 x  b
2
3
4
 1

2

2 ,
0 



1

0
 
0

0


1

1
A 
3

1


2

2

3



3

6

1



1

a

15



5

 10

12



1

2

3



2

4

2



4

a6

6



6

 12

9



1 

2 

0 

b  1 

故当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当 a  2 时 ,

1

3
3

b 

.

1

0
0

0


1

2

3



1

2

1



0

a2

2



0

0

3





1 
.

4

b  5 
1

1

0
A  
0

0


1

2

3



1

2

1



0

0

2



0

0

3




1


1 
0
 

4
0



0
b  5

1

故当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综上所述,当

2

3



1

2

1



0

0

1



0

0

0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方程组有无穷多组解

1 

1 
,

2

b  1 

b  1 时,方程组有无穷多组

当 a   2 ,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例1 3

1

.
a   2 , b   1 时,

.

 x1  x 2  x 3  x 4  x 5  a ,

 3 x1  2 x 2  x 3  x 4  3 x 5  0 ,
当参数 a , b 取何值时,

x 2  2 x3  2 x 4  6 x5  b ,

5 x  4 x  3 x  3 x  x  2,
2
3
4
5
 1

方程组有解

?

解.



1

3
A 
0

5


1

行变换
0
0

0


1

1

1

1



2

1

1

3



1

2

2

6



4

3

3

1



1

1

1

1



1

2

2

6



0

0

0

0



0

0

0

0



a

0
b

2 



3a 
,

b  3a

2  2 a 
a

b  3 a  0 ,
故当 
即 a  1, b  3 时,方程组有解
 2  2 a  0,

.

五. 证明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证明秩及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一些命题.
例14

设 A , B 均为 n 阶方阵,且

AB  0,证明

r ( A )  r ( B )  n.
因为 AB  0,设 B  (  1 ,  ,  n ),则  1 ,  ,  n 为方程组



AX  0 的解,故
r (  1 ,  ,  n )  n  r ( A ).

即 r ( B )  n  r ( A ),从而有

例15

设 A 是 n 阶矩阵,若存在正整数

A X  0 有解向量  ,且 A
k

A

k 1

r ( A )  r ( B )  n.

 是线性无关的 .

k 1

k ,使线性方程组

  0,证明向量组

 , A , ,



设有常数 1 ,  2 ,  ,  k 使得

1   2 A  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1 A

k 1

  0,

(1)

k 1

,有

k 1

  2 A     k A
k

由 A   0,有 1 A
k

k 1

  0,但 A

2k 2

  0,

k 1

  0,所以 1  0 .

将 1  0 代入 (1) 式,得

2 A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  0,

(2)

k 2

,有

2 A
从而有  2 A

k 1

k 1

    k A

k 1

2 k 3

  0,

  0,故有  2  0 . 类似地可求得

  k  0 . 因此向量组

 , A , , A

k 1

3  

 是线性无关的 .

设  * 是非齐次方程组

例16

是其导出组

AX  b 的一个解,  1 ,  2 ,  ,  n-r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证明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设有常数 k 0 , k 1 ,  , k n  r,使
k 0 *  k 1 ( *   1 )  k 2 ( *   2 )    k n-r ( *   n-r )  0,

则有
( k 0  k 1    k n-r ) *  k 1 1  k 2  2    k n-r  n-r  0,
两边左乘

A ,并注意到

(1)

A  *  b  0 , A  i  0 , i  1, 2 ,  , n  r ,有

( k 0  k1    k n-r ) b  0,
从而
( k 0  k 1    k n-r ) b  0,

(2)

k 1 1  k 2 2    k n-r  n-r  0.

代入 (1) 式,有

由于  1 ,  2 ,  ,  n-r 是 AX  0 的基础解系,因此

 1 ,  2 ,  ,  n-r

k 1  k 2    k n  r  0,代入 ( 2 ) 式,得

是 线性无关的,故有

k 0  0 . 这就证明了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注:在例15与例16中介绍的“两端左乘 A”的方法,希望读者能
用心体会并掌握它.
例17


设 A 为 n 阶方阵,证明
n

设  为 A X  0 的解,即
n

n +1

A X  0 的解,即
n

n

A X  0与 A

只需证明方程组

反之,设  为 A

r( A )  r( A
n 1

X  0 的解,即

A

).

X  0 同解 .

A   0 ,显然有
n

n 1

A

n +1

  0;

  0,若  不是

n +1

A   0 . 由例 15 知  , A  ,  , A
n

k 1



n  1个 n 元向量线性无关,但这

是线性无关的,即
能的,从而必有
所以 r ( A )  r ( A
n

n

n 1

n

只需证明方程组

若 A   0,显然有

n 1

X  0 同解,

).

设 A 为 m  n 阶矩阵,证明

例18


A   0 . 因此 A X  0 与 A

是不可

r ( A )  r ( A A ).
T

AX  0 与 A AX  0 同解 .
T

A A   0;反之,若
T

A A   0,则
T

( A  ) ( A  )  0,从而 A   0 . 因此 AX  0 与 A AX  0
T

T

同解,所以 r ( A )  r ( A A ).
T

六. 应用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解决向量间的线性表示问题及几何中线、
面关系问题.
例19

设  1  (1, 3 , 0 , 5 ) ,  2  (1, 2 , 1, 4 ) ,  3  (1, 1, 2 , 3 ) ,
T

T

T

  (1, a , 3 , b ) .
T

(1) a , b 取何值时,  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并求出表示
( 2 ) a , b 取何值时,  不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 .



设   x1 1  x 2 2  x 3 3,则有

   1  2

 x1 
 
 3  x 2   AX ,
x 
 3

式.

1

3
3 
0

5


其中 A   1  2

1
2
1
4

1

 x1 
 
1
, X   x 2 .

2
x 

 3

3

从而  能否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转化为方程组

AX   是否

有解的问题 .
因为
1

3
A  A   
0

5


1

1



2

1



1

2



4

3



1
1


a
0
 
0
3


0
b 


1

1



1

2



1

2



1

2





a  3
3 

b  5 
1

1

0
 
0

0


1

1



1

2



0

0



0

0





a3 
.

a

b  a  2 
1

 不能用  1 ,  2 ,

故当 a  0 或 b  a  2 时,方程组无解,从而

 3 线性表示 .
 可由  1 ,  2 ,  3 线

当 a  0 ,且 b  2 时,方程组有解,从而
性表示 . 此时
1

0
A  
0

0


1

1



1

2



0

0



0

0



1
1


3
0
 

0
0



0
0


0

1



1

2



0

0



0

0



 2

3 
,

0

0 

方程组的通解为

(  2 ,3, 0 )  k (1,  2 ,1) .
T

T

从而  可由  1 ,  2 ,  3 线性表示为

  (  2  k ) 1  ( 3  2 k ) 2  k  3 , 其中 k 为任意常数 .

注:讨论向量  能否由向量组 1, 2, 3 线性表示,并进一步求
出表示式,实际上就是方程组是否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出其通解
的问题.
例 20

设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

的方程分别为

l1: ax  2 by  3 c  0 , l1: bx  2 cy  3 a  0 , l1: cx  2 ay  3 b  0 .
当 a  b  c  0 时,讨论三条直线的位



考虑方程组

置关系 .

 ax  2 by   3 c ,

 bx  2 cy   3 a ,
 cx  2 ay   3 b ,


(1)

由于 a  b  c  0,故
a

A  b
c

a

2b

b

2c

又因为

2b



2c



2a



 3c 
a


 3 a  r3  r1  r2  b
0
 3 b 


2b



2c



0



 3c 

 3 a .
0 

 2 ( ac  b )   2[ a ( a  b )  b ]
2

2

  [ 2 a  2 ab  2 b ]
2

2

 [ a  b  ( a  b ) ]  0 .
2

2

2

所以 r ( A )  r ( A )  2,从而方程组
l1 , l 2 , l 3 交于一点 .

(1) 有惟一解,即三直线


Slide 5

线性方程组
一. 基本概念题
例1

设齐次线性方程组



方程组中未知量个数

零解,所以
例2

A5 3 X  0 仅有零解,求

n  3,又方程组

r ( A ).

AX  0 有惟一

r ( A )  n ,故 r ( A )  3 .

设 n 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AX  b 有解,其中

A为

( n  1)  n 矩阵,求 | A | ( A 为 A 的增广矩阵 ).


因为 AX  b 有解,故 r ( A )  r ( A )  n  n  1,从而 | A | 0 .

例3



 kx  y  z  0 ,

若  x  ky  z  0 , 有非零解,求
2 x  y  z  0

因为 AX  0 有非零解,所以

k

A1
2

例4

1
k
1

r ( A )  n  3,又

1

 1 ,故有 | A | 0,解得 k  1 或 k  4 .
1 

设四元非齐次线性方程

组 AX   的系数矩阵

为 3,  1 ,  2 ,  3 是它的三个特解,且
 (1, 2 , 3 , 4 ) ,求 AX   的通解 .
T

k.

A 的秩

 1  ( 2 ,3 , 4 ,5 ) ,  2   3
T



因为 n  4, r ( A )  3,故 AX  0 的基础解系含一个向量

又   1 

2 3
2

3

5

 ( , 2 , ,3 ) 或   2 1  ( 2   3 )  ( 3 , 4 ,5 , 6 )
2
2

为 AX  0 的解,从而为

T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

所以方程组 AX  0 的通解为
3

5

2

2

 1  k 1  ( 2 , 3 , 4 ,5 )  k 1 ( , 2 ,
T



.

,3 ) , k 1  C
T

( 2 ,3 , 4 ,5 )  k ( 3 , 4 ,5 , 6 ) , k  C .
T

二. 求解线性方程组
1. 求 AX=0 的通解或基础解系

T

T

步骤:
(1) 写出系数矩阵 A 并对其作初等行变换化为行最简形式(同时得
到 r(A),这样也就可以确定基础解系所含解向量的个数);

(2) 由行最简形式确定自由未知量并写出与原方程组同解的方程组;
(3) 对自由未知量赋值,求出基础解系(有几个自由未知量,就应
赋几组值,将其视为向量组,它们是线性无关的).

2. 求 AX=b 的通解
步骤:
(1) 写出增广矩阵

A 并用初等行变换将其化

r ( A ) 及 r ( A ),判断是否有解

为行最简形式,求出

. 当有解时,则

(2) 由行最简形式写出同解方程组,求出 AX=0 的基础解系及 AX=b
的一个特解;
(3) 写出通解.

例5

 2 x1  x 2  4 x 3  3 x 4

 x3  x4
 x1
求解方程组 
 3 x1  x 2  x 3  2 x 4
7 x  x  5 x  6 x
2
3
4
 1

2

1
解 A 
3

7


1

4

3



0

1

1



1

1

2



1

5

6



4 

3 
 11 

 23 

行变换

1

0
0

0


故 r ( A )  r ( A )  2,方程组有无穷多解且
含 4  2  2 个解向量 .

对应的同解方程组为

  4,
  3,
  11 ,
  23 .
0

1 -1

1 -2

1

0

0

0

0

0

0

-3 

 -2 



0


0 


导出组的基础解系

 x1   x 3  x 4  3 ,

 x 2  2 x3  x 4  2 .

( *)

取 x 3  x 4  0,得特解  *  (  3 ,  2 , 0 , 0 ) .
T

 x3   1   0 
取     , ,故
 x4   0   1 
基础解系为

 x1    1   1 
   
,
,从而导出组的
 x2   2    1

 1  (  1, 2 ,1, 0 ) ,  2  (1,  1, 0 ,1) .

方程组的通解为

T

T

 *  k 1 1  k 2  2 , k 1 , k 2 为任意常数 .

注:1. 在求解线性方程组时,一定要将系数矩阵或增广矩阵化为
行最简形式,这样有利于求解.
2. 根据同解方程组(*)式写导出组的基础解系时,不要将常数
加进去.

三. 特殊方程组的求解
例6

设 A  ( a ij ) n  n 是实正交阵,且

求方程组

a 11  1, b  (1, 0 ,  , 0 ) ,
T

AX  b 的解 .

解 由于 A  ( a ij ) n  n 为正交阵,故

r ( A )  n ,所以方程组

AX  b 有惟一解 . 又 a n  1,由正交阵的定义知:
1

0
A


0


方程组为:

0

0



a 22

a 23







an2

an3



0 

a2n 
,



a nn 

 x1  1,

 a 22 x 2    a 2 n x n  0 ,

 
a x    a x  0.
nn n
 n2 2
故   (1, 0 ,  , 0 ) 为其全部解 .
T

例7

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0 的基础解系,并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全部解 .


A  1

2

3



n ,故 r ( A )  1,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含 n  1 个解向量 .

因为 x1   ( 2 x 2  3 x 3    nx n ),取

 x2   1   0 
0
     
 
 x3   0   1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x  0 0
 
 n    
 2
  3
 n






 1 
 0 
 0 
则  1   0  ,  2   1  ,  ,  n- 1   0  为一个基础解系






  
  
  






 0 
 0 
 1 

.

显然  *  (1,0,  ,0) 是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一个
T

特解 ,其全部解可表示为

 *  k1 1    k n 1 n 1 , k i  C , i  1, 2 ,  , n  1 .

例8

1

3
0

5




1

1
已知 B  
1

5

1

1

1

2

1

1

1

2

2

4

3

3

2

1

0

2

0

1

2

3

2

6

0

0

0

0
的行向量都是齐次线性

0

1 

 x1 
1    0 
 x 2   
 3    0 
x 3    的解向量 . 试求方程组的一个基础

6  
0
 x 4   
 1     0 
 x5 

记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为

构成向量组的一个极大

无关组,即

向量

 1  (1,  2 ,1, 0 , 0 ) ,  2  (1,  2 ,

0 ,1, 0 ) ,  3  ( 5 ,  6 , 0 , 0 ,1) 线性无关,又都是方程
T

解系 .

A ,并求得 r ( A )  2,故基础解系

含 5  2  3 个解向量 . 又 r ( B )  3,且第一、二、四行的

T

方程组

T

组的解,

故  1 ,  2 ,  3 为一个基础解系

.

四. 含参数的方程组
对含参数的方程组,求

解之前要先确定参数

. 一般而言,

有两种方法确定参数:

一是行列式法,二是初

等变换法 . 当

未知数个数等于方程个

数,即系数矩阵为方阵

且系数中含有

参数时,常考虑用行列

式法,特别当阶数较小

或系数行列式

容易求出时更是首选行

列式法 . 其理论依据为克莱姆法

即当系数行列式不为零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而当系数行列

式等于零时,我们可由

系数行列式等于零这一

方程确定出参

数值,从而将含参数的

方程组化为不含参数的

一般方程组 .

其他情形常用初等变换

法,这时依据有解的条

件 r ( A )  r ( A)

确定参数值 .

则,

例9

a 为何值时,方程组

解、有无穷多解?并在



 2 x1  ax 2  x 3  1,

 ax 1  x 2  x 3  2 , 无解、有惟一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有解时求其解

.

原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
2

a

a

1

4

5

故当 a  1 且 a  

4

1
1  ( a  1)( 5 a  4 ),
5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5
当 a  1 时,原方程组为

.

 2 x1  x 2  x 3  1,

 x1  x 2  x 3  2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2

1
4


1

1



1

1



5

5



行变换化为:

1
1


2  0
0
 1 


1

1



1

1



0

0



2
1


 1   0
0
0 


因此,当 a  1 时,原方程组有无穷多

0

0



1

1



0

0



组解,其通解为

(1,  1, 0 )  k ( 0 ,1,1) ( k 为任意实数) .
T

当a 

4

时,原方程组的同解方

T

程组为

5
10 x1- 4 x 2  5 x 3  5 ,

 4 x1  5 x 2  5 x 3   1 0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1

 1 ,
0 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 10

 4
 4


由此可知当

行变换化为:

4

5



5

5



5

5



a

4

5
 10


10    4
 0
 1 


4

5



5

5



0

0



时,原方程组无解

.

5
例1 0

设有齐次线性方程组

 (1  a ) x1  x 2    x n  0 ,

 2 x1  (2  a ) x 2    2 x n  0 ,

 
 nx  nx    ( n  a ) x  0 .
2
n
 1
当 a 取何值时,该方程组有

(n  2)

非零解 .

5

 10  ,
9 



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为

D 

1 a

1



1

2

2a



2





n

n

r1  r2    rn




na

(1  2    n  a )

1

1



1

2

2a



2





n

n

1

1



1

 n ( n  1)
0
 
 a
2



a



0

0

0






a

a

n 1




na

 n ( n  1)

 a .

2



n ( n  1)

故当 a  0 或 a  

时方程组有非零解

.

2

例1 1

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其



  2 x1  x 2  x 3   2 ,

x1  2 x 2  x 3   ,


2
x

x

2
x


1
2
3


 2

A  1
 1


解.

1

1



2

1



1

2



 2


2
 

0

0



2

1





3

3



 

r1  r2  r3 , r3  r2

0

1

0

    2
2

2






1

 0

0


2

1



1

1



0

0







2
 
,
3

2
    2 

当     2  0 即   1 或    2 时,方程组有解
2

1

  1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1
 
0 
0
 

2

1



1

1



0

0



1
 
k 1 , k  C .
1
 

1
1


0  0
0
0 


.

0

1



1

1



0

0



1

0 ,
0 

1

   2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例1 2

2
 
2 
0
 

2

1



1

1



0

0



 2
1


2  0
0
0 


0

1



1

1



0

0



1
 
k  1 , k  C .
1
 

参数 a , b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惟一解、无解、有无

穷多解?

 x1  x 2  2 x 3  3 x 4  1,

 x1  3 x 2  6 x 3  x 4  3 ,

 3 x1  x 2  ax 3  15 x 4  3 ,
 x  5 x  10 x  12 x  b
2
3
4
 1

2

2 ,
0 



1

0
 
0

0


1

1
A 
3

1


2

2

3



3

6

1



1

a

15



5

 10

12



1

2

3



2

4

2



4

a6

6



6

 12

9



1 

2 

0 

b  1 

故当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当 a  2 时 ,

1

3
3

b 

.

1

0
0

0


1

2

3



1

2

1



0

a2

2



0

0

3





1 
.

4

b  5 
1

1

0
A  
0

0


1

2

3



1

2

1



0

0

2



0

0

3




1


1 
0
 

4
0



0
b  5

1

故当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综上所述,当

2

3



1

2

1



0

0

1



0

0

0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方程组有无穷多组解

1 

1 
,

2

b  1 

b  1 时,方程组有无穷多组

当 a   2 ,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例1 3

1

.
a   2 , b   1 时,

.

 x1  x 2  x 3  x 4  x 5  a ,

 3 x1  2 x 2  x 3  x 4  3 x 5  0 ,
当参数 a , b 取何值时,

x 2  2 x3  2 x 4  6 x5  b ,

5 x  4 x  3 x  3 x  x  2,
2
3
4
5
 1

方程组有解

?

解.



1

3
A 
0

5


1

行变换
0
0

0


1

1

1

1



2

1

1

3



1

2

2

6



4

3

3

1



1

1

1

1



1

2

2

6



0

0

0

0



0

0

0

0



a

0
b

2 



3a 
,

b  3a

2  2 a 
a

b  3 a  0 ,
故当 
即 a  1, b  3 时,方程组有解
 2  2 a  0,

.

五. 证明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证明秩及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一些命题.
例14

设 A , B 均为 n 阶方阵,且

AB  0,证明

r ( A )  r ( B )  n.
因为 AB  0,设 B  (  1 ,  ,  n ),则  1 ,  ,  n 为方程组



AX  0 的解,故
r (  1 ,  ,  n )  n  r ( A ).

即 r ( B )  n  r ( A ),从而有

例15

设 A 是 n 阶矩阵,若存在正整数

A X  0 有解向量  ,且 A
k

A

k 1

r ( A )  r ( B )  n.

 是线性无关的 .

k 1

k ,使线性方程组

  0,证明向量组

 , A , ,



设有常数 1 ,  2 ,  ,  k 使得

1   2 A  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1 A

k 1

  0,

(1)

k 1

,有

k 1

  2 A     k A
k

由 A   0,有 1 A
k

k 1

  0,但 A

2k 2

  0,

k 1

  0,所以 1  0 .

将 1  0 代入 (1) 式,得

2 A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  0,

(2)

k 2

,有

2 A
从而有  2 A

k 1

k 1

    k A

k 1

2 k 3

  0,

  0,故有  2  0 . 类似地可求得

  k  0 . 因此向量组

 , A , , A

k 1

3  

 是线性无关的 .

设  * 是非齐次方程组

例16

是其导出组

AX  b 的一个解,  1 ,  2 ,  ,  n-r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证明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设有常数 k 0 , k 1 ,  , k n  r,使
k 0 *  k 1 ( *   1 )  k 2 ( *   2 )    k n-r ( *   n-r )  0,

则有
( k 0  k 1    k n-r ) *  k 1 1  k 2  2    k n-r  n-r  0,
两边左乘

A ,并注意到

(1)

A  *  b  0 , A  i  0 , i  1, 2 ,  , n  r ,有

( k 0  k1    k n-r ) b  0,
从而
( k 0  k 1    k n-r ) b  0,

(2)

k 1 1  k 2 2    k n-r  n-r  0.

代入 (1) 式,有

由于  1 ,  2 ,  ,  n-r 是 AX  0 的基础解系,因此

 1 ,  2 ,  ,  n-r

k 1  k 2    k n  r  0,代入 ( 2 ) 式,得

是 线性无关的,故有

k 0  0 . 这就证明了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注:在例15与例16中介绍的“两端左乘 A”的方法,希望读者能
用心体会并掌握它.
例17


设 A 为 n 阶方阵,证明
n

设  为 A X  0 的解,即
n

n +1

A X  0 的解,即
n

n

A X  0与 A

只需证明方程组

反之,设  为 A

r( A )  r( A
n 1

X  0 的解,即

A

).

X  0 同解 .

A   0 ,显然有
n

n 1

A

n +1

  0;

  0,若  不是

n +1

A   0 . 由例 15 知  , A  ,  , A
n

k 1



n  1个 n 元向量线性无关,但这

是线性无关的,即
能的,从而必有
所以 r ( A )  r ( A
n

n

n 1

n

只需证明方程组

若 A   0,显然有

n 1

X  0 同解,

).

设 A 为 m  n 阶矩阵,证明

例18


A   0 . 因此 A X  0 与 A

是不可

r ( A )  r ( A A ).
T

AX  0 与 A AX  0 同解 .
T

A A   0;反之,若
T

A A   0,则
T

( A  ) ( A  )  0,从而 A   0 . 因此 AX  0 与 A AX  0
T

T

同解,所以 r ( A )  r ( A A ).
T

六. 应用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解决向量间的线性表示问题及几何中线、
面关系问题.
例19

设  1  (1, 3 , 0 , 5 ) ,  2  (1, 2 , 1, 4 ) ,  3  (1, 1, 2 , 3 ) ,
T

T

T

  (1, a , 3 , b ) .
T

(1) a , b 取何值时,  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并求出表示
( 2 ) a , b 取何值时,  不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 .



设   x1 1  x 2 2  x 3 3,则有

   1  2

 x1 
 
 3  x 2   AX ,
x 
 3

式.

1

3
3 
0

5


其中 A   1  2

1
2
1
4

1

 x1 
 
1
, X   x 2 .

2
x 

 3

3

从而  能否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转化为方程组

AX   是否

有解的问题 .
因为
1

3
A  A   
0

5


1

1



2

1



1

2



4

3



1
1


a
0
 
0
3


0
b 


1

1



1

2



1

2



1

2





a  3
3 

b  5 
1

1

0
 
0

0


1

1



1

2



0

0



0

0





a3 
.

a

b  a  2 
1

 不能用  1 ,  2 ,

故当 a  0 或 b  a  2 时,方程组无解,从而

 3 线性表示 .
 可由  1 ,  2 ,  3 线

当 a  0 ,且 b  2 时,方程组有解,从而
性表示 . 此时
1

0
A  
0

0


1

1



1

2



0

0



0

0



1
1


3
0
 

0
0



0
0


0

1



1

2



0

0



0

0



 2

3 
,

0

0 

方程组的通解为

(  2 ,3, 0 )  k (1,  2 ,1) .
T

T

从而  可由  1 ,  2 ,  3 线性表示为

  (  2  k ) 1  ( 3  2 k ) 2  k  3 , 其中 k 为任意常数 .

注:讨论向量  能否由向量组 1, 2, 3 线性表示,并进一步求
出表示式,实际上就是方程组是否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出其通解
的问题.
例 20

设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

的方程分别为

l1: ax  2 by  3 c  0 , l1: bx  2 cy  3 a  0 , l1: cx  2 ay  3 b  0 .
当 a  b  c  0 时,讨论三条直线的位



考虑方程组

置关系 .

 ax  2 by   3 c ,

 bx  2 cy   3 a ,
 cx  2 ay   3 b ,


(1)

由于 a  b  c  0,故
a

A  b
c

a

2b

b

2c

又因为

2b



2c



2a



 3c 
a


 3 a  r3  r1  r2  b
0
 3 b 


2b



2c



0



 3c 

 3 a .
0 

 2 ( ac  b )   2[ a ( a  b )  b ]
2

2

  [ 2 a  2 ab  2 b ]
2

2

 [ a  b  ( a  b ) ]  0 .
2

2

2

所以 r ( A )  r ( A )  2,从而方程组
l1 , l 2 , l 3 交于一点 .

(1) 有惟一解,即三直线


Slide 6

线性方程组
一. 基本概念题
例1

设齐次线性方程组



方程组中未知量个数

零解,所以
例2

A5 3 X  0 仅有零解,求

n  3,又方程组

r ( A ).

AX  0 有惟一

r ( A )  n ,故 r ( A )  3 .

设 n 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AX  b 有解,其中

A为

( n  1)  n 矩阵,求 | A | ( A 为 A 的增广矩阵 ).


因为 AX  b 有解,故 r ( A )  r ( A )  n  n  1,从而 | A | 0 .

例3



 kx  y  z  0 ,

若  x  ky  z  0 , 有非零解,求
2 x  y  z  0

因为 AX  0 有非零解,所以

k

A1
2

例4

1
k
1

r ( A )  n  3,又

1

 1 ,故有 | A | 0,解得 k  1 或 k  4 .
1 

设四元非齐次线性方程

组 AX   的系数矩阵

为 3,  1 ,  2 ,  3 是它的三个特解,且
 (1, 2 , 3 , 4 ) ,求 AX   的通解 .
T

k.

A 的秩

 1  ( 2 ,3 , 4 ,5 ) ,  2   3
T



因为 n  4, r ( A )  3,故 AX  0 的基础解系含一个向量

又   1 

2 3
2

3

5

 ( , 2 , ,3 ) 或   2 1  ( 2   3 )  ( 3 , 4 ,5 , 6 )
2
2

为 AX  0 的解,从而为

T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

所以方程组 AX  0 的通解为
3

5

2

2

 1  k 1  ( 2 , 3 , 4 ,5 )  k 1 ( , 2 ,
T



.

,3 ) , k 1  C
T

( 2 ,3 , 4 ,5 )  k ( 3 , 4 ,5 , 6 ) , k  C .
T

二. 求解线性方程组
1. 求 AX=0 的通解或基础解系

T

T

步骤:
(1) 写出系数矩阵 A 并对其作初等行变换化为行最简形式(同时得
到 r(A),这样也就可以确定基础解系所含解向量的个数);

(2) 由行最简形式确定自由未知量并写出与原方程组同解的方程组;
(3) 对自由未知量赋值,求出基础解系(有几个自由未知量,就应
赋几组值,将其视为向量组,它们是线性无关的).

2. 求 AX=b 的通解
步骤:
(1) 写出增广矩阵

A 并用初等行变换将其化

r ( A ) 及 r ( A ),判断是否有解

为行最简形式,求出

. 当有解时,则

(2) 由行最简形式写出同解方程组,求出 AX=0 的基础解系及 AX=b
的一个特解;
(3) 写出通解.

例5

 2 x1  x 2  4 x 3  3 x 4

 x3  x4
 x1
求解方程组 
 3 x1  x 2  x 3  2 x 4
7 x  x  5 x  6 x
2
3
4
 1

2

1
解 A 
3

7


1

4

3



0

1

1



1

1

2



1

5

6



4 

3 
 11 

 23 

行变换

1

0
0

0


故 r ( A )  r ( A )  2,方程组有无穷多解且
含 4  2  2 个解向量 .

对应的同解方程组为

  4,
  3,
  11 ,
  23 .
0

1 -1

1 -2

1

0

0

0

0

0

0

-3 

 -2 



0


0 


导出组的基础解系

 x1   x 3  x 4  3 ,

 x 2  2 x3  x 4  2 .

( *)

取 x 3  x 4  0,得特解  *  (  3 ,  2 , 0 , 0 ) .
T

 x3   1   0 
取     , ,故
 x4   0   1 
基础解系为

 x1    1   1 
   
,
,从而导出组的
 x2   2    1

 1  (  1, 2 ,1, 0 ) ,  2  (1,  1, 0 ,1) .

方程组的通解为

T

T

 *  k 1 1  k 2  2 , k 1 , k 2 为任意常数 .

注:1. 在求解线性方程组时,一定要将系数矩阵或增广矩阵化为
行最简形式,这样有利于求解.
2. 根据同解方程组(*)式写导出组的基础解系时,不要将常数
加进去.

三. 特殊方程组的求解
例6

设 A  ( a ij ) n  n 是实正交阵,且

求方程组

a 11  1, b  (1, 0 ,  , 0 ) ,
T

AX  b 的解 .

解 由于 A  ( a ij ) n  n 为正交阵,故

r ( A )  n ,所以方程组

AX  b 有惟一解 . 又 a n  1,由正交阵的定义知:
1

0
A


0


方程组为:

0

0



a 22

a 23







an2

an3



0 

a2n 
,



a nn 

 x1  1,

 a 22 x 2    a 2 n x n  0 ,

 
a x    a x  0.
nn n
 n2 2
故   (1, 0 ,  , 0 ) 为其全部解 .
T

例7

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0 的基础解系,并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全部解 .


A  1

2

3



n ,故 r ( A )  1,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含 n  1 个解向量 .

因为 x1   ( 2 x 2  3 x 3    nx n ),取

 x2   1   0 
0
     
 
 x3   0   1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x  0 0
 
 n    
 2
  3
 n






 1 
 0 
 0 
则  1   0  ,  2   1  ,  ,  n- 1   0  为一个基础解系






  
  
  






 0 
 0 
 1 

.

显然  *  (1,0,  ,0) 是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一个
T

特解 ,其全部解可表示为

 *  k1 1    k n 1 n 1 , k i  C , i  1, 2 ,  , n  1 .

例8

1

3
0

5




1

1
已知 B  
1

5

1

1

1

2

1

1

1

2

2

4

3

3

2

1

0

2

0

1

2

3

2

6

0

0

0

0
的行向量都是齐次线性

0

1 

 x1 
1    0 
 x 2   
 3    0 
x 3    的解向量 . 试求方程组的一个基础

6  
0
 x 4   
 1     0 
 x5 

记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为

构成向量组的一个极大

无关组,即

向量

 1  (1,  2 ,1, 0 , 0 ) ,  2  (1,  2 ,

0 ,1, 0 ) ,  3  ( 5 ,  6 , 0 , 0 ,1) 线性无关,又都是方程
T

解系 .

A ,并求得 r ( A )  2,故基础解系

含 5  2  3 个解向量 . 又 r ( B )  3,且第一、二、四行的

T

方程组

T

组的解,

故  1 ,  2 ,  3 为一个基础解系

.

四. 含参数的方程组
对含参数的方程组,求

解之前要先确定参数

. 一般而言,

有两种方法确定参数:

一是行列式法,二是初

等变换法 . 当

未知数个数等于方程个

数,即系数矩阵为方阵

且系数中含有

参数时,常考虑用行列

式法,特别当阶数较小

或系数行列式

容易求出时更是首选行

列式法 . 其理论依据为克莱姆法

即当系数行列式不为零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而当系数行列

式等于零时,我们可由

系数行列式等于零这一

方程确定出参

数值,从而将含参数的

方程组化为不含参数的

一般方程组 .

其他情形常用初等变换

法,这时依据有解的条

件 r ( A )  r ( A)

确定参数值 .

则,

例9

a 为何值时,方程组

解、有无穷多解?并在



 2 x1  ax 2  x 3  1,

 ax 1  x 2  x 3  2 , 无解、有惟一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有解时求其解

.

原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
2

a

a

1

4

5

故当 a  1 且 a  

4

1
1  ( a  1)( 5 a  4 ),
5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5
当 a  1 时,原方程组为

.

 2 x1  x 2  x 3  1,

 x1  x 2  x 3  2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2

1
4


1

1



1

1



5

5



行变换化为:

1
1


2  0
0
 1 


1

1



1

1



0

0



2
1


 1   0
0
0 


因此,当 a  1 时,原方程组有无穷多

0

0



1

1



0

0



组解,其通解为

(1,  1, 0 )  k ( 0 ,1,1) ( k 为任意实数) .
T

当a 

4

时,原方程组的同解方

T

程组为

5
10 x1- 4 x 2  5 x 3  5 ,

 4 x1  5 x 2  5 x 3   1 0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1

 1 ,
0 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 10

 4
 4


由此可知当

行变换化为:

4

5



5

5



5

5



a

4

5
 10


10    4
 0
 1 


4

5



5

5



0

0



时,原方程组无解

.

5
例1 0

设有齐次线性方程组

 (1  a ) x1  x 2    x n  0 ,

 2 x1  (2  a ) x 2    2 x n  0 ,

 
 nx  nx    ( n  a ) x  0 .
2
n
 1
当 a 取何值时,该方程组有

(n  2)

非零解 .

5

 10  ,
9 



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为

D 

1 a

1



1

2

2a



2





n

n

r1  r2    rn




na

(1  2    n  a )

1

1



1

2

2a



2





n

n

1

1



1

 n ( n  1)
0
 
 a
2



a



0

0

0






a

a

n 1




na

 n ( n  1)

 a .

2



n ( n  1)

故当 a  0 或 a  

时方程组有非零解

.

2

例1 1

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其



  2 x1  x 2  x 3   2 ,

x1  2 x 2  x 3   ,


2
x

x

2
x


1
2
3


 2

A  1
 1


解.

1

1



2

1



1

2



 2


2
 

0

0



2

1





3

3



 

r1  r2  r3 , r3  r2

0

1

0

    2
2

2






1

 0

0


2

1



1

1



0

0







2
 
,
3

2
    2 

当     2  0 即   1 或    2 时,方程组有解
2

1

  1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1
 
0 
0
 

2

1



1

1



0

0



1
 
k 1 , k  C .
1
 

1
1


0  0
0
0 


.

0

1



1

1



0

0



1

0 ,
0 

1

   2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例1 2

2
 
2 
0
 

2

1



1

1



0

0



 2
1


2  0
0
0 


0

1



1

1



0

0



1
 
k  1 , k  C .
1
 

参数 a , b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惟一解、无解、有无

穷多解?

 x1  x 2  2 x 3  3 x 4  1,

 x1  3 x 2  6 x 3  x 4  3 ,

 3 x1  x 2  ax 3  15 x 4  3 ,
 x  5 x  10 x  12 x  b
2
3
4
 1

2

2 ,
0 



1

0
 
0

0


1

1
A 
3

1


2

2

3



3

6

1



1

a

15



5

 10

12



1

2

3



2

4

2



4

a6

6



6

 12

9



1 

2 

0 

b  1 

故当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当 a  2 时 ,

1

3
3

b 

.

1

0
0

0


1

2

3



1

2

1



0

a2

2



0

0

3





1 
.

4

b  5 
1

1

0
A  
0

0


1

2

3



1

2

1



0

0

2



0

0

3




1


1 
0
 

4
0



0
b  5

1

故当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综上所述,当

2

3



1

2

1



0

0

1



0

0

0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方程组有无穷多组解

1 

1 
,

2

b  1 

b  1 时,方程组有无穷多组

当 a   2 ,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例1 3

1

.
a   2 , b   1 时,

.

 x1  x 2  x 3  x 4  x 5  a ,

 3 x1  2 x 2  x 3  x 4  3 x 5  0 ,
当参数 a , b 取何值时,

x 2  2 x3  2 x 4  6 x5  b ,

5 x  4 x  3 x  3 x  x  2,
2
3
4
5
 1

方程组有解

?

解.



1

3
A 
0

5


1

行变换
0
0

0


1

1

1

1



2

1

1

3



1

2

2

6



4

3

3

1



1

1

1

1



1

2

2

6



0

0

0

0



0

0

0

0



a

0
b

2 



3a 
,

b  3a

2  2 a 
a

b  3 a  0 ,
故当 
即 a  1, b  3 时,方程组有解
 2  2 a  0,

.

五. 证明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证明秩及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一些命题.
例14

设 A , B 均为 n 阶方阵,且

AB  0,证明

r ( A )  r ( B )  n.
因为 AB  0,设 B  (  1 ,  ,  n ),则  1 ,  ,  n 为方程组



AX  0 的解,故
r (  1 ,  ,  n )  n  r ( A ).

即 r ( B )  n  r ( A ),从而有

例15

设 A 是 n 阶矩阵,若存在正整数

A X  0 有解向量  ,且 A
k

A

k 1

r ( A )  r ( B )  n.

 是线性无关的 .

k 1

k ,使线性方程组

  0,证明向量组

 , A , ,



设有常数 1 ,  2 ,  ,  k 使得

1   2 A  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1 A

k 1

  0,

(1)

k 1

,有

k 1

  2 A     k A
k

由 A   0,有 1 A
k

k 1

  0,但 A

2k 2

  0,

k 1

  0,所以 1  0 .

将 1  0 代入 (1) 式,得

2 A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  0,

(2)

k 2

,有

2 A
从而有  2 A

k 1

k 1

    k A

k 1

2 k 3

  0,

  0,故有  2  0 . 类似地可求得

  k  0 . 因此向量组

 , A , , A

k 1

3  

 是线性无关的 .

设  * 是非齐次方程组

例16

是其导出组

AX  b 的一个解,  1 ,  2 ,  ,  n-r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证明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设有常数 k 0 , k 1 ,  , k n  r,使
k 0 *  k 1 ( *   1 )  k 2 ( *   2 )    k n-r ( *   n-r )  0,

则有
( k 0  k 1    k n-r ) *  k 1 1  k 2  2    k n-r  n-r  0,
两边左乘

A ,并注意到

(1)

A  *  b  0 , A  i  0 , i  1, 2 ,  , n  r ,有

( k 0  k1    k n-r ) b  0,
从而
( k 0  k 1    k n-r ) b  0,

(2)

k 1 1  k 2 2    k n-r  n-r  0.

代入 (1) 式,有

由于  1 ,  2 ,  ,  n-r 是 AX  0 的基础解系,因此

 1 ,  2 ,  ,  n-r

k 1  k 2    k n  r  0,代入 ( 2 ) 式,得

是 线性无关的,故有

k 0  0 . 这就证明了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注:在例15与例16中介绍的“两端左乘 A”的方法,希望读者能
用心体会并掌握它.
例17


设 A 为 n 阶方阵,证明
n

设  为 A X  0 的解,即
n

n +1

A X  0 的解,即
n

n

A X  0与 A

只需证明方程组

反之,设  为 A

r( A )  r( A
n 1

X  0 的解,即

A

).

X  0 同解 .

A   0 ,显然有
n

n 1

A

n +1

  0;

  0,若  不是

n +1

A   0 . 由例 15 知  , A  ,  , A
n

k 1



n  1个 n 元向量线性无关,但这

是线性无关的,即
能的,从而必有
所以 r ( A )  r ( A
n

n

n 1

n

只需证明方程组

若 A   0,显然有

n 1

X  0 同解,

).

设 A 为 m  n 阶矩阵,证明

例18


A   0 . 因此 A X  0 与 A

是不可

r ( A )  r ( A A ).
T

AX  0 与 A AX  0 同解 .
T

A A   0;反之,若
T

A A   0,则
T

( A  ) ( A  )  0,从而 A   0 . 因此 AX  0 与 A AX  0
T

T

同解,所以 r ( A )  r ( A A ).
T

六. 应用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解决向量间的线性表示问题及几何中线、
面关系问题.
例19

设  1  (1, 3 , 0 , 5 ) ,  2  (1, 2 , 1, 4 ) ,  3  (1, 1, 2 , 3 ) ,
T

T

T

  (1, a , 3 , b ) .
T

(1) a , b 取何值时,  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并求出表示
( 2 ) a , b 取何值时,  不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 .



设   x1 1  x 2 2  x 3 3,则有

   1  2

 x1 
 
 3  x 2   AX ,
x 
 3

式.

1

3
3 
0

5


其中 A   1  2

1
2
1
4

1

 x1 
 
1
, X   x 2 .

2
x 

 3

3

从而  能否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转化为方程组

AX   是否

有解的问题 .
因为
1

3
A  A   
0

5


1

1



2

1



1

2



4

3



1
1


a
0
 
0
3


0
b 


1

1



1

2



1

2



1

2





a  3
3 

b  5 
1

1

0
 
0

0


1

1



1

2



0

0



0

0





a3 
.

a

b  a  2 
1

 不能用  1 ,  2 ,

故当 a  0 或 b  a  2 时,方程组无解,从而

 3 线性表示 .
 可由  1 ,  2 ,  3 线

当 a  0 ,且 b  2 时,方程组有解,从而
性表示 . 此时
1

0
A  
0

0


1

1



1

2



0

0



0

0



1
1


3
0
 

0
0



0
0


0

1



1

2



0

0



0

0



 2

3 
,

0

0 

方程组的通解为

(  2 ,3, 0 )  k (1,  2 ,1) .
T

T

从而  可由  1 ,  2 ,  3 线性表示为

  (  2  k ) 1  ( 3  2 k ) 2  k  3 , 其中 k 为任意常数 .

注:讨论向量  能否由向量组 1, 2, 3 线性表示,并进一步求
出表示式,实际上就是方程组是否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出其通解
的问题.
例 20

设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

的方程分别为

l1: ax  2 by  3 c  0 , l1: bx  2 cy  3 a  0 , l1: cx  2 ay  3 b  0 .
当 a  b  c  0 时,讨论三条直线的位



考虑方程组

置关系 .

 ax  2 by   3 c ,

 bx  2 cy   3 a ,
 cx  2 ay   3 b ,


(1)

由于 a  b  c  0,故
a

A  b
c

a

2b

b

2c

又因为

2b



2c



2a



 3c 
a


 3 a  r3  r1  r2  b
0
 3 b 


2b



2c



0



 3c 

 3 a .
0 

 2 ( ac  b )   2[ a ( a  b )  b ]
2

2

  [ 2 a  2 ab  2 b ]
2

2

 [ a  b  ( a  b ) ]  0 .
2

2

2

所以 r ( A )  r ( A )  2,从而方程组
l1 , l 2 , l 3 交于一点 .

(1) 有惟一解,即三直线


Slide 7

线性方程组
一. 基本概念题
例1

设齐次线性方程组



方程组中未知量个数

零解,所以
例2

A5 3 X  0 仅有零解,求

n  3,又方程组

r ( A ).

AX  0 有惟一

r ( A )  n ,故 r ( A )  3 .

设 n 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AX  b 有解,其中

A为

( n  1)  n 矩阵,求 | A | ( A 为 A 的增广矩阵 ).


因为 AX  b 有解,故 r ( A )  r ( A )  n  n  1,从而 | A | 0 .

例3



 kx  y  z  0 ,

若  x  ky  z  0 , 有非零解,求
2 x  y  z  0

因为 AX  0 有非零解,所以

k

A1
2

例4

1
k
1

r ( A )  n  3,又

1

 1 ,故有 | A | 0,解得 k  1 或 k  4 .
1 

设四元非齐次线性方程

组 AX   的系数矩阵

为 3,  1 ,  2 ,  3 是它的三个特解,且
 (1, 2 , 3 , 4 ) ,求 AX   的通解 .
T

k.

A 的秩

 1  ( 2 ,3 , 4 ,5 ) ,  2   3
T



因为 n  4, r ( A )  3,故 AX  0 的基础解系含一个向量

又   1 

2 3
2

3

5

 ( , 2 , ,3 ) 或   2 1  ( 2   3 )  ( 3 , 4 ,5 , 6 )
2
2

为 AX  0 的解,从而为

T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

所以方程组 AX  0 的通解为
3

5

2

2

 1  k 1  ( 2 , 3 , 4 ,5 )  k 1 ( , 2 ,
T



.

,3 ) , k 1  C
T

( 2 ,3 , 4 ,5 )  k ( 3 , 4 ,5 , 6 ) , k  C .
T

二. 求解线性方程组
1. 求 AX=0 的通解或基础解系

T

T

步骤:
(1) 写出系数矩阵 A 并对其作初等行变换化为行最简形式(同时得
到 r(A),这样也就可以确定基础解系所含解向量的个数);

(2) 由行最简形式确定自由未知量并写出与原方程组同解的方程组;
(3) 对自由未知量赋值,求出基础解系(有几个自由未知量,就应
赋几组值,将其视为向量组,它们是线性无关的).

2. 求 AX=b 的通解
步骤:
(1) 写出增广矩阵

A 并用初等行变换将其化

r ( A ) 及 r ( A ),判断是否有解

为行最简形式,求出

. 当有解时,则

(2) 由行最简形式写出同解方程组,求出 AX=0 的基础解系及 AX=b
的一个特解;
(3) 写出通解.

例5

 2 x1  x 2  4 x 3  3 x 4

 x3  x4
 x1
求解方程组 
 3 x1  x 2  x 3  2 x 4
7 x  x  5 x  6 x
2
3
4
 1

2

1
解 A 
3

7


1

4

3



0

1

1



1

1

2



1

5

6



4 

3 
 11 

 23 

行变换

1

0
0

0


故 r ( A )  r ( A )  2,方程组有无穷多解且
含 4  2  2 个解向量 .

对应的同解方程组为

  4,
  3,
  11 ,
  23 .
0

1 -1

1 -2

1

0

0

0

0

0

0

-3 

 -2 



0


0 


导出组的基础解系

 x1   x 3  x 4  3 ,

 x 2  2 x3  x 4  2 .

( *)

取 x 3  x 4  0,得特解  *  (  3 ,  2 , 0 , 0 ) .
T

 x3   1   0 
取     , ,故
 x4   0   1 
基础解系为

 x1    1   1 
   
,
,从而导出组的
 x2   2    1

 1  (  1, 2 ,1, 0 ) ,  2  (1,  1, 0 ,1) .

方程组的通解为

T

T

 *  k 1 1  k 2  2 , k 1 , k 2 为任意常数 .

注:1. 在求解线性方程组时,一定要将系数矩阵或增广矩阵化为
行最简形式,这样有利于求解.
2. 根据同解方程组(*)式写导出组的基础解系时,不要将常数
加进去.

三. 特殊方程组的求解
例6

设 A  ( a ij ) n  n 是实正交阵,且

求方程组

a 11  1, b  (1, 0 ,  , 0 ) ,
T

AX  b 的解 .

解 由于 A  ( a ij ) n  n 为正交阵,故

r ( A )  n ,所以方程组

AX  b 有惟一解 . 又 a n  1,由正交阵的定义知:
1

0
A


0


方程组为:

0

0



a 22

a 23







an2

an3



0 

a2n 
,



a nn 

 x1  1,

 a 22 x 2    a 2 n x n  0 ,

 
a x    a x  0.
nn n
 n2 2
故   (1, 0 ,  , 0 ) 为其全部解 .
T

例7

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0 的基础解系,并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全部解 .


A  1

2

3



n ,故 r ( A )  1,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含 n  1 个解向量 .

因为 x1   ( 2 x 2  3 x 3    nx n ),取

 x2   1   0 
0
     
 
 x3   0   1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x  0 0
 
 n    
 2
  3
 n






 1 
 0 
 0 
则  1   0  ,  2   1  ,  ,  n- 1   0  为一个基础解系






  
  
  






 0 
 0 
 1 

.

显然  *  (1,0,  ,0) 是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一个
T

特解 ,其全部解可表示为

 *  k1 1    k n 1 n 1 , k i  C , i  1, 2 ,  , n  1 .

例8

1

3
0

5




1

1
已知 B  
1

5

1

1

1

2

1

1

1

2

2

4

3

3

2

1

0

2

0

1

2

3

2

6

0

0

0

0
的行向量都是齐次线性

0

1 

 x1 
1    0 
 x 2   
 3    0 
x 3    的解向量 . 试求方程组的一个基础

6  
0
 x 4   
 1     0 
 x5 

记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为

构成向量组的一个极大

无关组,即

向量

 1  (1,  2 ,1, 0 , 0 ) ,  2  (1,  2 ,

0 ,1, 0 ) ,  3  ( 5 ,  6 , 0 , 0 ,1) 线性无关,又都是方程
T

解系 .

A ,并求得 r ( A )  2,故基础解系

含 5  2  3 个解向量 . 又 r ( B )  3,且第一、二、四行的

T

方程组

T

组的解,

故  1 ,  2 ,  3 为一个基础解系

.

四. 含参数的方程组
对含参数的方程组,求

解之前要先确定参数

. 一般而言,

有两种方法确定参数:

一是行列式法,二是初

等变换法 . 当

未知数个数等于方程个

数,即系数矩阵为方阵

且系数中含有

参数时,常考虑用行列

式法,特别当阶数较小

或系数行列式

容易求出时更是首选行

列式法 . 其理论依据为克莱姆法

即当系数行列式不为零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而当系数行列

式等于零时,我们可由

系数行列式等于零这一

方程确定出参

数值,从而将含参数的

方程组化为不含参数的

一般方程组 .

其他情形常用初等变换

法,这时依据有解的条

件 r ( A )  r ( A)

确定参数值 .

则,

例9

a 为何值时,方程组

解、有无穷多解?并在



 2 x1  ax 2  x 3  1,

 ax 1  x 2  x 3  2 , 无解、有惟一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有解时求其解

.

原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
2

a

a

1

4

5

故当 a  1 且 a  

4

1
1  ( a  1)( 5 a  4 ),
5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5
当 a  1 时,原方程组为

.

 2 x1  x 2  x 3  1,

 x1  x 2  x 3  2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2

1
4


1

1



1

1



5

5



行变换化为:

1
1


2  0
0
 1 


1

1



1

1



0

0



2
1


 1   0
0
0 


因此,当 a  1 时,原方程组有无穷多

0

0



1

1



0

0



组解,其通解为

(1,  1, 0 )  k ( 0 ,1,1) ( k 为任意实数) .
T

当a 

4

时,原方程组的同解方

T

程组为

5
10 x1- 4 x 2  5 x 3  5 ,

 4 x1  5 x 2  5 x 3   1 0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1

 1 ,
0 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 10

 4
 4


由此可知当

行变换化为:

4

5



5

5



5

5



a

4

5
 10


10    4
 0
 1 


4

5



5

5



0

0



时,原方程组无解

.

5
例1 0

设有齐次线性方程组

 (1  a ) x1  x 2    x n  0 ,

 2 x1  (2  a ) x 2    2 x n  0 ,

 
 nx  nx    ( n  a ) x  0 .
2
n
 1
当 a 取何值时,该方程组有

(n  2)

非零解 .

5

 10  ,
9 



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为

D 

1 a

1



1

2

2a



2





n

n

r1  r2    rn




na

(1  2    n  a )

1

1



1

2

2a



2





n

n

1

1



1

 n ( n  1)
0
 
 a
2



a



0

0

0






a

a

n 1




na

 n ( n  1)

 a .

2



n ( n  1)

故当 a  0 或 a  

时方程组有非零解

.

2

例1 1

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其



  2 x1  x 2  x 3   2 ,

x1  2 x 2  x 3   ,


2
x

x

2
x


1
2
3


 2

A  1
 1


解.

1

1



2

1



1

2



 2


2
 

0

0



2

1





3

3



 

r1  r2  r3 , r3  r2

0

1

0

    2
2

2






1

 0

0


2

1



1

1



0

0







2
 
,
3

2
    2 

当     2  0 即   1 或    2 时,方程组有解
2

1

  1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1
 
0 
0
 

2

1



1

1



0

0



1
 
k 1 , k  C .
1
 

1
1


0  0
0
0 


.

0

1



1

1



0

0



1

0 ,
0 

1

   2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例1 2

2
 
2 
0
 

2

1



1

1



0

0



 2
1


2  0
0
0 


0

1



1

1



0

0



1
 
k  1 , k  C .
1
 

参数 a , b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惟一解、无解、有无

穷多解?

 x1  x 2  2 x 3  3 x 4  1,

 x1  3 x 2  6 x 3  x 4  3 ,

 3 x1  x 2  ax 3  15 x 4  3 ,
 x  5 x  10 x  12 x  b
2
3
4
 1

2

2 ,
0 



1

0
 
0

0


1

1
A 
3

1


2

2

3



3

6

1



1

a

15



5

 10

12



1

2

3



2

4

2



4

a6

6



6

 12

9



1 

2 

0 

b  1 

故当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当 a  2 时 ,

1

3
3

b 

.

1

0
0

0


1

2

3



1

2

1



0

a2

2



0

0

3





1 
.

4

b  5 
1

1

0
A  
0

0


1

2

3



1

2

1



0

0

2



0

0

3




1


1 
0
 

4
0



0
b  5

1

故当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综上所述,当

2

3



1

2

1



0

0

1



0

0

0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方程组有无穷多组解

1 

1 
,

2

b  1 

b  1 时,方程组有无穷多组

当 a   2 ,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例1 3

1

.
a   2 , b   1 时,

.

 x1  x 2  x 3  x 4  x 5  a ,

 3 x1  2 x 2  x 3  x 4  3 x 5  0 ,
当参数 a , b 取何值时,

x 2  2 x3  2 x 4  6 x5  b ,

5 x  4 x  3 x  3 x  x  2,
2
3
4
5
 1

方程组有解

?

解.



1

3
A 
0

5


1

行变换
0
0

0


1

1

1

1



2

1

1

3



1

2

2

6



4

3

3

1



1

1

1

1



1

2

2

6



0

0

0

0



0

0

0

0



a

0
b

2 



3a 
,

b  3a

2  2 a 
a

b  3 a  0 ,
故当 
即 a  1, b  3 时,方程组有解
 2  2 a  0,

.

五. 证明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证明秩及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一些命题.
例14

设 A , B 均为 n 阶方阵,且

AB  0,证明

r ( A )  r ( B )  n.
因为 AB  0,设 B  (  1 ,  ,  n ),则  1 ,  ,  n 为方程组



AX  0 的解,故
r (  1 ,  ,  n )  n  r ( A ).

即 r ( B )  n  r ( A ),从而有

例15

设 A 是 n 阶矩阵,若存在正整数

A X  0 有解向量  ,且 A
k

A

k 1

r ( A )  r ( B )  n.

 是线性无关的 .

k 1

k ,使线性方程组

  0,证明向量组

 , A , ,



设有常数 1 ,  2 ,  ,  k 使得

1   2 A  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1 A

k 1

  0,

(1)

k 1

,有

k 1

  2 A     k A
k

由 A   0,有 1 A
k

k 1

  0,但 A

2k 2

  0,

k 1

  0,所以 1  0 .

将 1  0 代入 (1) 式,得

2 A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  0,

(2)

k 2

,有

2 A
从而有  2 A

k 1

k 1

    k A

k 1

2 k 3

  0,

  0,故有  2  0 . 类似地可求得

  k  0 . 因此向量组

 , A , , A

k 1

3  

 是线性无关的 .

设  * 是非齐次方程组

例16

是其导出组

AX  b 的一个解,  1 ,  2 ,  ,  n-r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证明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设有常数 k 0 , k 1 ,  , k n  r,使
k 0 *  k 1 ( *   1 )  k 2 ( *   2 )    k n-r ( *   n-r )  0,

则有
( k 0  k 1    k n-r ) *  k 1 1  k 2  2    k n-r  n-r  0,
两边左乘

A ,并注意到

(1)

A  *  b  0 , A  i  0 , i  1, 2 ,  , n  r ,有

( k 0  k1    k n-r ) b  0,
从而
( k 0  k 1    k n-r ) b  0,

(2)

k 1 1  k 2 2    k n-r  n-r  0.

代入 (1) 式,有

由于  1 ,  2 ,  ,  n-r 是 AX  0 的基础解系,因此

 1 ,  2 ,  ,  n-r

k 1  k 2    k n  r  0,代入 ( 2 ) 式,得

是 线性无关的,故有

k 0  0 . 这就证明了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注:在例15与例16中介绍的“两端左乘 A”的方法,希望读者能
用心体会并掌握它.
例17


设 A 为 n 阶方阵,证明
n

设  为 A X  0 的解,即
n

n +1

A X  0 的解,即
n

n

A X  0与 A

只需证明方程组

反之,设  为 A

r( A )  r( A
n 1

X  0 的解,即

A

).

X  0 同解 .

A   0 ,显然有
n

n 1

A

n +1

  0;

  0,若  不是

n +1

A   0 . 由例 15 知  , A  ,  , A
n

k 1



n  1个 n 元向量线性无关,但这

是线性无关的,即
能的,从而必有
所以 r ( A )  r ( A
n

n

n 1

n

只需证明方程组

若 A   0,显然有

n 1

X  0 同解,

).

设 A 为 m  n 阶矩阵,证明

例18


A   0 . 因此 A X  0 与 A

是不可

r ( A )  r ( A A ).
T

AX  0 与 A AX  0 同解 .
T

A A   0;反之,若
T

A A   0,则
T

( A  ) ( A  )  0,从而 A   0 . 因此 AX  0 与 A AX  0
T

T

同解,所以 r ( A )  r ( A A ).
T

六. 应用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解决向量间的线性表示问题及几何中线、
面关系问题.
例19

设  1  (1, 3 , 0 , 5 ) ,  2  (1, 2 , 1, 4 ) ,  3  (1, 1, 2 , 3 ) ,
T

T

T

  (1, a , 3 , b ) .
T

(1) a , b 取何值时,  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并求出表示
( 2 ) a , b 取何值时,  不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 .



设   x1 1  x 2 2  x 3 3,则有

   1  2

 x1 
 
 3  x 2   AX ,
x 
 3

式.

1

3
3 
0

5


其中 A   1  2

1
2
1
4

1

 x1 
 
1
, X   x 2 .

2
x 

 3

3

从而  能否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转化为方程组

AX   是否

有解的问题 .
因为
1

3
A  A   
0

5


1

1



2

1



1

2



4

3



1
1


a
0
 
0
3


0
b 


1

1



1

2



1

2



1

2





a  3
3 

b  5 
1

1

0
 
0

0


1

1



1

2



0

0



0

0





a3 
.

a

b  a  2 
1

 不能用  1 ,  2 ,

故当 a  0 或 b  a  2 时,方程组无解,从而

 3 线性表示 .
 可由  1 ,  2 ,  3 线

当 a  0 ,且 b  2 时,方程组有解,从而
性表示 . 此时
1

0
A  
0

0


1

1



1

2



0

0



0

0



1
1


3
0
 

0
0



0
0


0

1



1

2



0

0



0

0



 2

3 
,

0

0 

方程组的通解为

(  2 ,3, 0 )  k (1,  2 ,1) .
T

T

从而  可由  1 ,  2 ,  3 线性表示为

  (  2  k ) 1  ( 3  2 k ) 2  k  3 , 其中 k 为任意常数 .

注:讨论向量  能否由向量组 1, 2, 3 线性表示,并进一步求
出表示式,实际上就是方程组是否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出其通解
的问题.
例 20

设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

的方程分别为

l1: ax  2 by  3 c  0 , l1: bx  2 cy  3 a  0 , l1: cx  2 ay  3 b  0 .
当 a  b  c  0 时,讨论三条直线的位



考虑方程组

置关系 .

 ax  2 by   3 c ,

 bx  2 cy   3 a ,
 cx  2 ay   3 b ,


(1)

由于 a  b  c  0,故
a

A  b
c

a

2b

b

2c

又因为

2b



2c



2a



 3c 
a


 3 a  r3  r1  r2  b
0
 3 b 


2b



2c



0



 3c 

 3 a .
0 

 2 ( ac  b )   2[ a ( a  b )  b ]
2

2

  [ 2 a  2 ab  2 b ]
2

2

 [ a  b  ( a  b ) ]  0 .
2

2

2

所以 r ( A )  r ( A )  2,从而方程组
l1 , l 2 , l 3 交于一点 .

(1) 有惟一解,即三直线


Slide 8

线性方程组
一. 基本概念题
例1

设齐次线性方程组



方程组中未知量个数

零解,所以
例2

A5 3 X  0 仅有零解,求

n  3,又方程组

r ( A ).

AX  0 有惟一

r ( A )  n ,故 r ( A )  3 .

设 n 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AX  b 有解,其中

A为

( n  1)  n 矩阵,求 | A | ( A 为 A 的增广矩阵 ).


因为 AX  b 有解,故 r ( A )  r ( A )  n  n  1,从而 | A | 0 .

例3



 kx  y  z  0 ,

若  x  ky  z  0 , 有非零解,求
2 x  y  z  0

因为 AX  0 有非零解,所以

k

A1
2

例4

1
k
1

r ( A )  n  3,又

1

 1 ,故有 | A | 0,解得 k  1 或 k  4 .
1 

设四元非齐次线性方程

组 AX   的系数矩阵

为 3,  1 ,  2 ,  3 是它的三个特解,且
 (1, 2 , 3 , 4 ) ,求 AX   的通解 .
T

k.

A 的秩

 1  ( 2 ,3 , 4 ,5 ) ,  2   3
T



因为 n  4, r ( A )  3,故 AX  0 的基础解系含一个向量

又   1 

2 3
2

3

5

 ( , 2 , ,3 ) 或   2 1  ( 2   3 )  ( 3 , 4 ,5 , 6 )
2
2

为 AX  0 的解,从而为

T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

所以方程组 AX  0 的通解为
3

5

2

2

 1  k 1  ( 2 , 3 , 4 ,5 )  k 1 ( , 2 ,
T



.

,3 ) , k 1  C
T

( 2 ,3 , 4 ,5 )  k ( 3 , 4 ,5 , 6 ) , k  C .
T

二. 求解线性方程组
1. 求 AX=0 的通解或基础解系

T

T

步骤:
(1) 写出系数矩阵 A 并对其作初等行变换化为行最简形式(同时得
到 r(A),这样也就可以确定基础解系所含解向量的个数);

(2) 由行最简形式确定自由未知量并写出与原方程组同解的方程组;
(3) 对自由未知量赋值,求出基础解系(有几个自由未知量,就应
赋几组值,将其视为向量组,它们是线性无关的).

2. 求 AX=b 的通解
步骤:
(1) 写出增广矩阵

A 并用初等行变换将其化

r ( A ) 及 r ( A ),判断是否有解

为行最简形式,求出

. 当有解时,则

(2) 由行最简形式写出同解方程组,求出 AX=0 的基础解系及 AX=b
的一个特解;
(3) 写出通解.

例5

 2 x1  x 2  4 x 3  3 x 4

 x3  x4
 x1
求解方程组 
 3 x1  x 2  x 3  2 x 4
7 x  x  5 x  6 x
2
3
4
 1

2

1
解 A 
3

7


1

4

3



0

1

1



1

1

2



1

5

6



4 

3 
 11 

 23 

行变换

1

0
0

0


故 r ( A )  r ( A )  2,方程组有无穷多解且
含 4  2  2 个解向量 .

对应的同解方程组为

  4,
  3,
  11 ,
  23 .
0

1 -1

1 -2

1

0

0

0

0

0

0

-3 

 -2 



0


0 


导出组的基础解系

 x1   x 3  x 4  3 ,

 x 2  2 x3  x 4  2 .

( *)

取 x 3  x 4  0,得特解  *  (  3 ,  2 , 0 , 0 ) .
T

 x3   1   0 
取     , ,故
 x4   0   1 
基础解系为

 x1    1   1 
   
,
,从而导出组的
 x2   2    1

 1  (  1, 2 ,1, 0 ) ,  2  (1,  1, 0 ,1) .

方程组的通解为

T

T

 *  k 1 1  k 2  2 , k 1 , k 2 为任意常数 .

注:1. 在求解线性方程组时,一定要将系数矩阵或增广矩阵化为
行最简形式,这样有利于求解.
2. 根据同解方程组(*)式写导出组的基础解系时,不要将常数
加进去.

三. 特殊方程组的求解
例6

设 A  ( a ij ) n  n 是实正交阵,且

求方程组

a 11  1, b  (1, 0 ,  , 0 ) ,
T

AX  b 的解 .

解 由于 A  ( a ij ) n  n 为正交阵,故

r ( A )  n ,所以方程组

AX  b 有惟一解 . 又 a n  1,由正交阵的定义知:
1

0
A


0


方程组为:

0

0



a 22

a 23







an2

an3



0 

a2n 
,



a nn 

 x1  1,

 a 22 x 2    a 2 n x n  0 ,

 
a x    a x  0.
nn n
 n2 2
故   (1, 0 ,  , 0 ) 为其全部解 .
T

例7

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0 的基础解系,并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全部解 .


A  1

2

3



n ,故 r ( A )  1,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含 n  1 个解向量 .

因为 x1   ( 2 x 2  3 x 3    nx n ),取

 x2   1   0 
0
     
 
 x3   0   1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x  0 0
 
 n    
 2
  3
 n






 1 
 0 
 0 
则  1   0  ,  2   1  ,  ,  n- 1   0  为一个基础解系






  
  
  






 0 
 0 
 1 

.

显然  *  (1,0,  ,0) 是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一个
T

特解 ,其全部解可表示为

 *  k1 1    k n 1 n 1 , k i  C , i  1, 2 ,  , n  1 .

例8

1

3
0

5




1

1
已知 B  
1

5

1

1

1

2

1

1

1

2

2

4

3

3

2

1

0

2

0

1

2

3

2

6

0

0

0

0
的行向量都是齐次线性

0

1 

 x1 
1    0 
 x 2   
 3    0 
x 3    的解向量 . 试求方程组的一个基础

6  
0
 x 4   
 1     0 
 x5 

记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为

构成向量组的一个极大

无关组,即

向量

 1  (1,  2 ,1, 0 , 0 ) ,  2  (1,  2 ,

0 ,1, 0 ) ,  3  ( 5 ,  6 , 0 , 0 ,1) 线性无关,又都是方程
T

解系 .

A ,并求得 r ( A )  2,故基础解系

含 5  2  3 个解向量 . 又 r ( B )  3,且第一、二、四行的

T

方程组

T

组的解,

故  1 ,  2 ,  3 为一个基础解系

.

四. 含参数的方程组
对含参数的方程组,求

解之前要先确定参数

. 一般而言,

有两种方法确定参数:

一是行列式法,二是初

等变换法 . 当

未知数个数等于方程个

数,即系数矩阵为方阵

且系数中含有

参数时,常考虑用行列

式法,特别当阶数较小

或系数行列式

容易求出时更是首选行

列式法 . 其理论依据为克莱姆法

即当系数行列式不为零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而当系数行列

式等于零时,我们可由

系数行列式等于零这一

方程确定出参

数值,从而将含参数的

方程组化为不含参数的

一般方程组 .

其他情形常用初等变换

法,这时依据有解的条

件 r ( A )  r ( A)

确定参数值 .

则,

例9

a 为何值时,方程组

解、有无穷多解?并在



 2 x1  ax 2  x 3  1,

 ax 1  x 2  x 3  2 , 无解、有惟一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有解时求其解

.

原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
2

a

a

1

4

5

故当 a  1 且 a  

4

1
1  ( a  1)( 5 a  4 ),
5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5
当 a  1 时,原方程组为

.

 2 x1  x 2  x 3  1,

 x1  x 2  x 3  2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2

1
4


1

1



1

1



5

5



行变换化为:

1
1


2  0
0
 1 


1

1



1

1



0

0



2
1


 1   0
0
0 


因此,当 a  1 时,原方程组有无穷多

0

0



1

1



0

0



组解,其通解为

(1,  1, 0 )  k ( 0 ,1,1) ( k 为任意实数) .
T

当a 

4

时,原方程组的同解方

T

程组为

5
10 x1- 4 x 2  5 x 3  5 ,

 4 x1  5 x 2  5 x 3   1 0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1

 1 ,
0 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 10

 4
 4


由此可知当

行变换化为:

4

5



5

5



5

5



a

4

5
 10


10    4
 0
 1 


4

5



5

5



0

0



时,原方程组无解

.

5
例1 0

设有齐次线性方程组

 (1  a ) x1  x 2    x n  0 ,

 2 x1  (2  a ) x 2    2 x n  0 ,

 
 nx  nx    ( n  a ) x  0 .
2
n
 1
当 a 取何值时,该方程组有

(n  2)

非零解 .

5

 10  ,
9 



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为

D 

1 a

1



1

2

2a



2





n

n

r1  r2    rn




na

(1  2    n  a )

1

1



1

2

2a



2





n

n

1

1



1

 n ( n  1)
0
 
 a
2



a



0

0

0






a

a

n 1




na

 n ( n  1)

 a .

2



n ( n  1)

故当 a  0 或 a  

时方程组有非零解

.

2

例1 1

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其



  2 x1  x 2  x 3   2 ,

x1  2 x 2  x 3   ,


2
x

x

2
x


1
2
3


 2

A  1
 1


解.

1

1



2

1



1

2



 2


2
 

0

0



2

1





3

3



 

r1  r2  r3 , r3  r2

0

1

0

    2
2

2






1

 0

0


2

1



1

1



0

0







2
 
,
3

2
    2 

当     2  0 即   1 或    2 时,方程组有解
2

1

  1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1
 
0 
0
 

2

1



1

1



0

0



1
 
k 1 , k  C .
1
 

1
1


0  0
0
0 


.

0

1



1

1



0

0



1

0 ,
0 

1

   2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例1 2

2
 
2 
0
 

2

1



1

1



0

0



 2
1


2  0
0
0 


0

1



1

1



0

0



1
 
k  1 , k  C .
1
 

参数 a , b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惟一解、无解、有无

穷多解?

 x1  x 2  2 x 3  3 x 4  1,

 x1  3 x 2  6 x 3  x 4  3 ,

 3 x1  x 2  ax 3  15 x 4  3 ,
 x  5 x  10 x  12 x  b
2
3
4
 1

2

2 ,
0 



1

0
 
0

0


1

1
A 
3

1


2

2

3



3

6

1



1

a

15



5

 10

12



1

2

3



2

4

2



4

a6

6



6

 12

9



1 

2 

0 

b  1 

故当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当 a  2 时 ,

1

3
3

b 

.

1

0
0

0


1

2

3



1

2

1



0

a2

2



0

0

3





1 
.

4

b  5 
1

1

0
A  
0

0


1

2

3



1

2

1



0

0

2



0

0

3




1


1 
0
 

4
0



0
b  5

1

故当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综上所述,当

2

3



1

2

1



0

0

1



0

0

0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方程组有无穷多组解

1 

1 
,

2

b  1 

b  1 时,方程组有无穷多组

当 a   2 ,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例1 3

1

.
a   2 , b   1 时,

.

 x1  x 2  x 3  x 4  x 5  a ,

 3 x1  2 x 2  x 3  x 4  3 x 5  0 ,
当参数 a , b 取何值时,

x 2  2 x3  2 x 4  6 x5  b ,

5 x  4 x  3 x  3 x  x  2,
2
3
4
5
 1

方程组有解

?

解.



1

3
A 
0

5


1

行变换
0
0

0


1

1

1

1



2

1

1

3



1

2

2

6



4

3

3

1



1

1

1

1



1

2

2

6



0

0

0

0



0

0

0

0



a

0
b

2 



3a 
,

b  3a

2  2 a 
a

b  3 a  0 ,
故当 
即 a  1, b  3 时,方程组有解
 2  2 a  0,

.

五. 证明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证明秩及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一些命题.
例14

设 A , B 均为 n 阶方阵,且

AB  0,证明

r ( A )  r ( B )  n.
因为 AB  0,设 B  (  1 ,  ,  n ),则  1 ,  ,  n 为方程组



AX  0 的解,故
r (  1 ,  ,  n )  n  r ( A ).

即 r ( B )  n  r ( A ),从而有

例15

设 A 是 n 阶矩阵,若存在正整数

A X  0 有解向量  ,且 A
k

A

k 1

r ( A )  r ( B )  n.

 是线性无关的 .

k 1

k ,使线性方程组

  0,证明向量组

 , A , ,



设有常数 1 ,  2 ,  ,  k 使得

1   2 A  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1 A

k 1

  0,

(1)

k 1

,有

k 1

  2 A     k A
k

由 A   0,有 1 A
k

k 1

  0,但 A

2k 2

  0,

k 1

  0,所以 1  0 .

将 1  0 代入 (1) 式,得

2 A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  0,

(2)

k 2

,有

2 A
从而有  2 A

k 1

k 1

    k A

k 1

2 k 3

  0,

  0,故有  2  0 . 类似地可求得

  k  0 . 因此向量组

 , A , , A

k 1

3  

 是线性无关的 .

设  * 是非齐次方程组

例16

是其导出组

AX  b 的一个解,  1 ,  2 ,  ,  n-r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证明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设有常数 k 0 , k 1 ,  , k n  r,使
k 0 *  k 1 ( *   1 )  k 2 ( *   2 )    k n-r ( *   n-r )  0,

则有
( k 0  k 1    k n-r ) *  k 1 1  k 2  2    k n-r  n-r  0,
两边左乘

A ,并注意到

(1)

A  *  b  0 , A  i  0 , i  1, 2 ,  , n  r ,有

( k 0  k1    k n-r ) b  0,
从而
( k 0  k 1    k n-r ) b  0,

(2)

k 1 1  k 2 2    k n-r  n-r  0.

代入 (1) 式,有

由于  1 ,  2 ,  ,  n-r 是 AX  0 的基础解系,因此

 1 ,  2 ,  ,  n-r

k 1  k 2    k n  r  0,代入 ( 2 ) 式,得

是 线性无关的,故有

k 0  0 . 这就证明了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注:在例15与例16中介绍的“两端左乘 A”的方法,希望读者能
用心体会并掌握它.
例17


设 A 为 n 阶方阵,证明
n

设  为 A X  0 的解,即
n

n +1

A X  0 的解,即
n

n

A X  0与 A

只需证明方程组

反之,设  为 A

r( A )  r( A
n 1

X  0 的解,即

A

).

X  0 同解 .

A   0 ,显然有
n

n 1

A

n +1

  0;

  0,若  不是

n +1

A   0 . 由例 15 知  , A  ,  , A
n

k 1



n  1个 n 元向量线性无关,但这

是线性无关的,即
能的,从而必有
所以 r ( A )  r ( A
n

n

n 1

n

只需证明方程组

若 A   0,显然有

n 1

X  0 同解,

).

设 A 为 m  n 阶矩阵,证明

例18


A   0 . 因此 A X  0 与 A

是不可

r ( A )  r ( A A ).
T

AX  0 与 A AX  0 同解 .
T

A A   0;反之,若
T

A A   0,则
T

( A  ) ( A  )  0,从而 A   0 . 因此 AX  0 与 A AX  0
T

T

同解,所以 r ( A )  r ( A A ).
T

六. 应用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解决向量间的线性表示问题及几何中线、
面关系问题.
例19

设  1  (1, 3 , 0 , 5 ) ,  2  (1, 2 , 1, 4 ) ,  3  (1, 1, 2 , 3 ) ,
T

T

T

  (1, a , 3 , b ) .
T

(1) a , b 取何值时,  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并求出表示
( 2 ) a , b 取何值时,  不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 .



设   x1 1  x 2 2  x 3 3,则有

   1  2

 x1 
 
 3  x 2   AX ,
x 
 3

式.

1

3
3 
0

5


其中 A   1  2

1
2
1
4

1

 x1 
 
1
, X   x 2 .

2
x 

 3

3

从而  能否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转化为方程组

AX   是否

有解的问题 .
因为
1

3
A  A   
0

5


1

1



2

1



1

2



4

3



1
1


a
0
 
0
3


0
b 


1

1



1

2



1

2



1

2





a  3
3 

b  5 
1

1

0
 
0

0


1

1



1

2



0

0



0

0





a3 
.

a

b  a  2 
1

 不能用  1 ,  2 ,

故当 a  0 或 b  a  2 时,方程组无解,从而

 3 线性表示 .
 可由  1 ,  2 ,  3 线

当 a  0 ,且 b  2 时,方程组有解,从而
性表示 . 此时
1

0
A  
0

0


1

1



1

2



0

0



0

0



1
1


3
0
 

0
0



0
0


0

1



1

2



0

0



0

0



 2

3 
,

0

0 

方程组的通解为

(  2 ,3, 0 )  k (1,  2 ,1) .
T

T

从而  可由  1 ,  2 ,  3 线性表示为

  (  2  k ) 1  ( 3  2 k ) 2  k  3 , 其中 k 为任意常数 .

注:讨论向量  能否由向量组 1, 2, 3 线性表示,并进一步求
出表示式,实际上就是方程组是否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出其通解
的问题.
例 20

设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

的方程分别为

l1: ax  2 by  3 c  0 , l1: bx  2 cy  3 a  0 , l1: cx  2 ay  3 b  0 .
当 a  b  c  0 时,讨论三条直线的位



考虑方程组

置关系 .

 ax  2 by   3 c ,

 bx  2 cy   3 a ,
 cx  2 ay   3 b ,


(1)

由于 a  b  c  0,故
a

A  b
c

a

2b

b

2c

又因为

2b



2c



2a



 3c 
a


 3 a  r3  r1  r2  b
0
 3 b 


2b



2c



0



 3c 

 3 a .
0 

 2 ( ac  b )   2[ a ( a  b )  b ]
2

2

  [ 2 a  2 ab  2 b ]
2

2

 [ a  b  ( a  b ) ]  0 .
2

2

2

所以 r ( A )  r ( A )  2,从而方程组
l1 , l 2 , l 3 交于一点 .

(1) 有惟一解,即三直线


Slide 9

线性方程组
一. 基本概念题
例1

设齐次线性方程组



方程组中未知量个数

零解,所以
例2

A5 3 X  0 仅有零解,求

n  3,又方程组

r ( A ).

AX  0 有惟一

r ( A )  n ,故 r ( A )  3 .

设 n 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AX  b 有解,其中

A为

( n  1)  n 矩阵,求 | A | ( A 为 A 的增广矩阵 ).


因为 AX  b 有解,故 r ( A )  r ( A )  n  n  1,从而 | A | 0 .

例3



 kx  y  z  0 ,

若  x  ky  z  0 , 有非零解,求
2 x  y  z  0

因为 AX  0 有非零解,所以

k

A1
2

例4

1
k
1

r ( A )  n  3,又

1

 1 ,故有 | A | 0,解得 k  1 或 k  4 .
1 

设四元非齐次线性方程

组 AX   的系数矩阵

为 3,  1 ,  2 ,  3 是它的三个特解,且
 (1, 2 , 3 , 4 ) ,求 AX   的通解 .
T

k.

A 的秩

 1  ( 2 ,3 , 4 ,5 ) ,  2   3
T



因为 n  4, r ( A )  3,故 AX  0 的基础解系含一个向量

又   1 

2 3
2

3

5

 ( , 2 , ,3 ) 或   2 1  ( 2   3 )  ( 3 , 4 ,5 , 6 )
2
2

为 AX  0 的解,从而为

T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

所以方程组 AX  0 的通解为
3

5

2

2

 1  k 1  ( 2 , 3 , 4 ,5 )  k 1 ( , 2 ,
T



.

,3 ) , k 1  C
T

( 2 ,3 , 4 ,5 )  k ( 3 , 4 ,5 , 6 ) , k  C .
T

二. 求解线性方程组
1. 求 AX=0 的通解或基础解系

T

T

步骤:
(1) 写出系数矩阵 A 并对其作初等行变换化为行最简形式(同时得
到 r(A),这样也就可以确定基础解系所含解向量的个数);

(2) 由行最简形式确定自由未知量并写出与原方程组同解的方程组;
(3) 对自由未知量赋值,求出基础解系(有几个自由未知量,就应
赋几组值,将其视为向量组,它们是线性无关的).

2. 求 AX=b 的通解
步骤:
(1) 写出增广矩阵

A 并用初等行变换将其化

r ( A ) 及 r ( A ),判断是否有解

为行最简形式,求出

. 当有解时,则

(2) 由行最简形式写出同解方程组,求出 AX=0 的基础解系及 AX=b
的一个特解;
(3) 写出通解.

例5

 2 x1  x 2  4 x 3  3 x 4

 x3  x4
 x1
求解方程组 
 3 x1  x 2  x 3  2 x 4
7 x  x  5 x  6 x
2
3
4
 1

2

1
解 A 
3

7


1

4

3



0

1

1



1

1

2



1

5

6



4 

3 
 11 

 23 

行变换

1

0
0

0


故 r ( A )  r ( A )  2,方程组有无穷多解且
含 4  2  2 个解向量 .

对应的同解方程组为

  4,
  3,
  11 ,
  23 .
0

1 -1

1 -2

1

0

0

0

0

0

0

-3 

 -2 



0


0 


导出组的基础解系

 x1   x 3  x 4  3 ,

 x 2  2 x3  x 4  2 .

( *)

取 x 3  x 4  0,得特解  *  (  3 ,  2 , 0 , 0 ) .
T

 x3   1   0 
取     , ,故
 x4   0   1 
基础解系为

 x1    1   1 
   
,
,从而导出组的
 x2   2    1

 1  (  1, 2 ,1, 0 ) ,  2  (1,  1, 0 ,1) .

方程组的通解为

T

T

 *  k 1 1  k 2  2 , k 1 , k 2 为任意常数 .

注:1. 在求解线性方程组时,一定要将系数矩阵或增广矩阵化为
行最简形式,这样有利于求解.
2. 根据同解方程组(*)式写导出组的基础解系时,不要将常数
加进去.

三. 特殊方程组的求解
例6

设 A  ( a ij ) n  n 是实正交阵,且

求方程组

a 11  1, b  (1, 0 ,  , 0 ) ,
T

AX  b 的解 .

解 由于 A  ( a ij ) n  n 为正交阵,故

r ( A )  n ,所以方程组

AX  b 有惟一解 . 又 a n  1,由正交阵的定义知:
1

0
A


0


方程组为:

0

0



a 22

a 23







an2

an3



0 

a2n 
,



a nn 

 x1  1,

 a 22 x 2    a 2 n x n  0 ,

 
a x    a x  0.
nn n
 n2 2
故   (1, 0 ,  , 0 ) 为其全部解 .
T

例7

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0 的基础解系,并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全部解 .


A  1

2

3



n ,故 r ( A )  1,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含 n  1 个解向量 .

因为 x1   ( 2 x 2  3 x 3    nx n ),取

 x2   1   0 
0
     
 
 x3   0   1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x  0 0
 
 n    
 2
  3
 n






 1 
 0 
 0 
则  1   0  ,  2   1  ,  ,  n- 1   0  为一个基础解系






  
  
  






 0 
 0 
 1 

.

显然  *  (1,0,  ,0) 是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一个
T

特解 ,其全部解可表示为

 *  k1 1    k n 1 n 1 , k i  C , i  1, 2 ,  , n  1 .

例8

1

3
0

5




1

1
已知 B  
1

5

1

1

1

2

1

1

1

2

2

4

3

3

2

1

0

2

0

1

2

3

2

6

0

0

0

0
的行向量都是齐次线性

0

1 

 x1 
1    0 
 x 2   
 3    0 
x 3    的解向量 . 试求方程组的一个基础

6  
0
 x 4   
 1     0 
 x5 

记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为

构成向量组的一个极大

无关组,即

向量

 1  (1,  2 ,1, 0 , 0 ) ,  2  (1,  2 ,

0 ,1, 0 ) ,  3  ( 5 ,  6 , 0 , 0 ,1) 线性无关,又都是方程
T

解系 .

A ,并求得 r ( A )  2,故基础解系

含 5  2  3 个解向量 . 又 r ( B )  3,且第一、二、四行的

T

方程组

T

组的解,

故  1 ,  2 ,  3 为一个基础解系

.

四. 含参数的方程组
对含参数的方程组,求

解之前要先确定参数

. 一般而言,

有两种方法确定参数:

一是行列式法,二是初

等变换法 . 当

未知数个数等于方程个

数,即系数矩阵为方阵

且系数中含有

参数时,常考虑用行列

式法,特别当阶数较小

或系数行列式

容易求出时更是首选行

列式法 . 其理论依据为克莱姆法

即当系数行列式不为零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而当系数行列

式等于零时,我们可由

系数行列式等于零这一

方程确定出参

数值,从而将含参数的

方程组化为不含参数的

一般方程组 .

其他情形常用初等变换

法,这时依据有解的条

件 r ( A )  r ( A)

确定参数值 .

则,

例9

a 为何值时,方程组

解、有无穷多解?并在



 2 x1  ax 2  x 3  1,

 ax 1  x 2  x 3  2 , 无解、有惟一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有解时求其解

.

原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
2

a

a

1

4

5

故当 a  1 且 a  

4

1
1  ( a  1)( 5 a  4 ),
5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5
当 a  1 时,原方程组为

.

 2 x1  x 2  x 3  1,

 x1  x 2  x 3  2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2

1
4


1

1



1

1



5

5



行变换化为:

1
1


2  0
0
 1 


1

1



1

1



0

0



2
1


 1   0
0
0 


因此,当 a  1 时,原方程组有无穷多

0

0



1

1



0

0



组解,其通解为

(1,  1, 0 )  k ( 0 ,1,1) ( k 为任意实数) .
T

当a 

4

时,原方程组的同解方

T

程组为

5
10 x1- 4 x 2  5 x 3  5 ,

 4 x1  5 x 2  5 x 3   1 0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1

 1 ,
0 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 10

 4
 4


由此可知当

行变换化为:

4

5



5

5



5

5



a

4

5
 10


10    4
 0
 1 


4

5



5

5



0

0



时,原方程组无解

.

5
例1 0

设有齐次线性方程组

 (1  a ) x1  x 2    x n  0 ,

 2 x1  (2  a ) x 2    2 x n  0 ,

 
 nx  nx    ( n  a ) x  0 .
2
n
 1
当 a 取何值时,该方程组有

(n  2)

非零解 .

5

 10  ,
9 



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为

D 

1 a

1



1

2

2a



2





n

n

r1  r2    rn




na

(1  2    n  a )

1

1



1

2

2a



2





n

n

1

1



1

 n ( n  1)
0
 
 a
2



a



0

0

0






a

a

n 1




na

 n ( n  1)

 a .

2



n ( n  1)

故当 a  0 或 a  

时方程组有非零解

.

2

例1 1

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其



  2 x1  x 2  x 3   2 ,

x1  2 x 2  x 3   ,


2
x

x

2
x


1
2
3


 2

A  1
 1


解.

1

1



2

1



1

2



 2


2
 

0

0



2

1





3

3



 

r1  r2  r3 , r3  r2

0

1

0

    2
2

2






1

 0

0


2

1



1

1



0

0







2
 
,
3

2
    2 

当     2  0 即   1 或    2 时,方程组有解
2

1

  1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1
 
0 
0
 

2

1



1

1



0

0



1
 
k 1 , k  C .
1
 

1
1


0  0
0
0 


.

0

1



1

1



0

0



1

0 ,
0 

1

   2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例1 2

2
 
2 
0
 

2

1



1

1



0

0



 2
1


2  0
0
0 


0

1



1

1



0

0



1
 
k  1 , k  C .
1
 

参数 a , b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惟一解、无解、有无

穷多解?

 x1  x 2  2 x 3  3 x 4  1,

 x1  3 x 2  6 x 3  x 4  3 ,

 3 x1  x 2  ax 3  15 x 4  3 ,
 x  5 x  10 x  12 x  b
2
3
4
 1

2

2 ,
0 



1

0
 
0

0


1

1
A 
3

1


2

2

3



3

6

1



1

a

15



5

 10

12



1

2

3



2

4

2



4

a6

6



6

 12

9



1 

2 

0 

b  1 

故当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当 a  2 时 ,

1

3
3

b 

.

1

0
0

0


1

2

3



1

2

1



0

a2

2



0

0

3





1 
.

4

b  5 
1

1

0
A  
0

0


1

2

3



1

2

1



0

0

2



0

0

3




1


1 
0
 

4
0



0
b  5

1

故当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综上所述,当

2

3



1

2

1



0

0

1



0

0

0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方程组有无穷多组解

1 

1 
,

2

b  1 

b  1 时,方程组有无穷多组

当 a   2 ,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例1 3

1

.
a   2 , b   1 时,

.

 x1  x 2  x 3  x 4  x 5  a ,

 3 x1  2 x 2  x 3  x 4  3 x 5  0 ,
当参数 a , b 取何值时,

x 2  2 x3  2 x 4  6 x5  b ,

5 x  4 x  3 x  3 x  x  2,
2
3
4
5
 1

方程组有解

?

解.



1

3
A 
0

5


1

行变换
0
0

0


1

1

1

1



2

1

1

3



1

2

2

6



4

3

3

1



1

1

1

1



1

2

2

6



0

0

0

0



0

0

0

0



a

0
b

2 



3a 
,

b  3a

2  2 a 
a

b  3 a  0 ,
故当 
即 a  1, b  3 时,方程组有解
 2  2 a  0,

.

五. 证明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证明秩及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一些命题.
例14

设 A , B 均为 n 阶方阵,且

AB  0,证明

r ( A )  r ( B )  n.
因为 AB  0,设 B  (  1 ,  ,  n ),则  1 ,  ,  n 为方程组



AX  0 的解,故
r (  1 ,  ,  n )  n  r ( A ).

即 r ( B )  n  r ( A ),从而有

例15

设 A 是 n 阶矩阵,若存在正整数

A X  0 有解向量  ,且 A
k

A

k 1

r ( A )  r ( B )  n.

 是线性无关的 .

k 1

k ,使线性方程组

  0,证明向量组

 , A , ,



设有常数 1 ,  2 ,  ,  k 使得

1   2 A  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1 A

k 1

  0,

(1)

k 1

,有

k 1

  2 A     k A
k

由 A   0,有 1 A
k

k 1

  0,但 A

2k 2

  0,

k 1

  0,所以 1  0 .

将 1  0 代入 (1) 式,得

2 A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  0,

(2)

k 2

,有

2 A
从而有  2 A

k 1

k 1

    k A

k 1

2 k 3

  0,

  0,故有  2  0 . 类似地可求得

  k  0 . 因此向量组

 , A , , A

k 1

3  

 是线性无关的 .

设  * 是非齐次方程组

例16

是其导出组

AX  b 的一个解,  1 ,  2 ,  ,  n-r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证明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设有常数 k 0 , k 1 ,  , k n  r,使
k 0 *  k 1 ( *   1 )  k 2 ( *   2 )    k n-r ( *   n-r )  0,

则有
( k 0  k 1    k n-r ) *  k 1 1  k 2  2    k n-r  n-r  0,
两边左乘

A ,并注意到

(1)

A  *  b  0 , A  i  0 , i  1, 2 ,  , n  r ,有

( k 0  k1    k n-r ) b  0,
从而
( k 0  k 1    k n-r ) b  0,

(2)

k 1 1  k 2 2    k n-r  n-r  0.

代入 (1) 式,有

由于  1 ,  2 ,  ,  n-r 是 AX  0 的基础解系,因此

 1 ,  2 ,  ,  n-r

k 1  k 2    k n  r  0,代入 ( 2 ) 式,得

是 线性无关的,故有

k 0  0 . 这就证明了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注:在例15与例16中介绍的“两端左乘 A”的方法,希望读者能
用心体会并掌握它.
例17


设 A 为 n 阶方阵,证明
n

设  为 A X  0 的解,即
n

n +1

A X  0 的解,即
n

n

A X  0与 A

只需证明方程组

反之,设  为 A

r( A )  r( A
n 1

X  0 的解,即

A

).

X  0 同解 .

A   0 ,显然有
n

n 1

A

n +1

  0;

  0,若  不是

n +1

A   0 . 由例 15 知  , A  ,  , A
n

k 1



n  1个 n 元向量线性无关,但这

是线性无关的,即
能的,从而必有
所以 r ( A )  r ( A
n

n

n 1

n

只需证明方程组

若 A   0,显然有

n 1

X  0 同解,

).

设 A 为 m  n 阶矩阵,证明

例18


A   0 . 因此 A X  0 与 A

是不可

r ( A )  r ( A A ).
T

AX  0 与 A AX  0 同解 .
T

A A   0;反之,若
T

A A   0,则
T

( A  ) ( A  )  0,从而 A   0 . 因此 AX  0 与 A AX  0
T

T

同解,所以 r ( A )  r ( A A ).
T

六. 应用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解决向量间的线性表示问题及几何中线、
面关系问题.
例19

设  1  (1, 3 , 0 , 5 ) ,  2  (1, 2 , 1, 4 ) ,  3  (1, 1, 2 , 3 ) ,
T

T

T

  (1, a , 3 , b ) .
T

(1) a , b 取何值时,  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并求出表示
( 2 ) a , b 取何值时,  不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 .



设   x1 1  x 2 2  x 3 3,则有

   1  2

 x1 
 
 3  x 2   AX ,
x 
 3

式.

1

3
3 
0

5


其中 A   1  2

1
2
1
4

1

 x1 
 
1
, X   x 2 .

2
x 

 3

3

从而  能否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转化为方程组

AX   是否

有解的问题 .
因为
1

3
A  A   
0

5


1

1



2

1



1

2



4

3



1
1


a
0
 
0
3


0
b 


1

1



1

2



1

2



1

2





a  3
3 

b  5 
1

1

0
 
0

0


1

1



1

2



0

0



0

0





a3 
.

a

b  a  2 
1

 不能用  1 ,  2 ,

故当 a  0 或 b  a  2 时,方程组无解,从而

 3 线性表示 .
 可由  1 ,  2 ,  3 线

当 a  0 ,且 b  2 时,方程组有解,从而
性表示 . 此时
1

0
A  
0

0


1

1



1

2



0

0



0

0



1
1


3
0
 

0
0



0
0


0

1



1

2



0

0



0

0



 2

3 
,

0

0 

方程组的通解为

(  2 ,3, 0 )  k (1,  2 ,1) .
T

T

从而  可由  1 ,  2 ,  3 线性表示为

  (  2  k ) 1  ( 3  2 k ) 2  k  3 , 其中 k 为任意常数 .

注:讨论向量  能否由向量组 1, 2, 3 线性表示,并进一步求
出表示式,实际上就是方程组是否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出其通解
的问题.
例 20

设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

的方程分别为

l1: ax  2 by  3 c  0 , l1: bx  2 cy  3 a  0 , l1: cx  2 ay  3 b  0 .
当 a  b  c  0 时,讨论三条直线的位



考虑方程组

置关系 .

 ax  2 by   3 c ,

 bx  2 cy   3 a ,
 cx  2 ay   3 b ,


(1)

由于 a  b  c  0,故
a

A  b
c

a

2b

b

2c

又因为

2b



2c



2a



 3c 
a


 3 a  r3  r1  r2  b
0
 3 b 


2b



2c



0



 3c 

 3 a .
0 

 2 ( ac  b )   2[ a ( a  b )  b ]
2

2

  [ 2 a  2 ab  2 b ]
2

2

 [ a  b  ( a  b ) ]  0 .
2

2

2

所以 r ( A )  r ( A )  2,从而方程组
l1 , l 2 , l 3 交于一点 .

(1) 有惟一解,即三直线


Slide 10

线性方程组
一. 基本概念题
例1

设齐次线性方程组



方程组中未知量个数

零解,所以
例2

A5 3 X  0 仅有零解,求

n  3,又方程组

r ( A ).

AX  0 有惟一

r ( A )  n ,故 r ( A )  3 .

设 n 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AX  b 有解,其中

A为

( n  1)  n 矩阵,求 | A | ( A 为 A 的增广矩阵 ).


因为 AX  b 有解,故 r ( A )  r ( A )  n  n  1,从而 | A | 0 .

例3



 kx  y  z  0 ,

若  x  ky  z  0 , 有非零解,求
2 x  y  z  0

因为 AX  0 有非零解,所以

k

A1
2

例4

1
k
1

r ( A )  n  3,又

1

 1 ,故有 | A | 0,解得 k  1 或 k  4 .
1 

设四元非齐次线性方程

组 AX   的系数矩阵

为 3,  1 ,  2 ,  3 是它的三个特解,且
 (1, 2 , 3 , 4 ) ,求 AX   的通解 .
T

k.

A 的秩

 1  ( 2 ,3 , 4 ,5 ) ,  2   3
T



因为 n  4, r ( A )  3,故 AX  0 的基础解系含一个向量

又   1 

2 3
2

3

5

 ( , 2 , ,3 ) 或   2 1  ( 2   3 )  ( 3 , 4 ,5 , 6 )
2
2

为 AX  0 的解,从而为

T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

所以方程组 AX  0 的通解为
3

5

2

2

 1  k 1  ( 2 , 3 , 4 ,5 )  k 1 ( , 2 ,
T



.

,3 ) , k 1  C
T

( 2 ,3 , 4 ,5 )  k ( 3 , 4 ,5 , 6 ) , k  C .
T

二. 求解线性方程组
1. 求 AX=0 的通解或基础解系

T

T

步骤:
(1) 写出系数矩阵 A 并对其作初等行变换化为行最简形式(同时得
到 r(A),这样也就可以确定基础解系所含解向量的个数);

(2) 由行最简形式确定自由未知量并写出与原方程组同解的方程组;
(3) 对自由未知量赋值,求出基础解系(有几个自由未知量,就应
赋几组值,将其视为向量组,它们是线性无关的).

2. 求 AX=b 的通解
步骤:
(1) 写出增广矩阵

A 并用初等行变换将其化

r ( A ) 及 r ( A ),判断是否有解

为行最简形式,求出

. 当有解时,则

(2) 由行最简形式写出同解方程组,求出 AX=0 的基础解系及 AX=b
的一个特解;
(3) 写出通解.

例5

 2 x1  x 2  4 x 3  3 x 4

 x3  x4
 x1
求解方程组 
 3 x1  x 2  x 3  2 x 4
7 x  x  5 x  6 x
2
3
4
 1

2

1
解 A 
3

7


1

4

3



0

1

1



1

1

2



1

5

6



4 

3 
 11 

 23 

行变换

1

0
0

0


故 r ( A )  r ( A )  2,方程组有无穷多解且
含 4  2  2 个解向量 .

对应的同解方程组为

  4,
  3,
  11 ,
  23 .
0

1 -1

1 -2

1

0

0

0

0

0

0

-3 

 -2 



0


0 


导出组的基础解系

 x1   x 3  x 4  3 ,

 x 2  2 x3  x 4  2 .

( *)

取 x 3  x 4  0,得特解  *  (  3 ,  2 , 0 , 0 ) .
T

 x3   1   0 
取     , ,故
 x4   0   1 
基础解系为

 x1    1   1 
   
,
,从而导出组的
 x2   2    1

 1  (  1, 2 ,1, 0 ) ,  2  (1,  1, 0 ,1) .

方程组的通解为

T

T

 *  k 1 1  k 2  2 , k 1 , k 2 为任意常数 .

注:1. 在求解线性方程组时,一定要将系数矩阵或增广矩阵化为
行最简形式,这样有利于求解.
2. 根据同解方程组(*)式写导出组的基础解系时,不要将常数
加进去.

三. 特殊方程组的求解
例6

设 A  ( a ij ) n  n 是实正交阵,且

求方程组

a 11  1, b  (1, 0 ,  , 0 ) ,
T

AX  b 的解 .

解 由于 A  ( a ij ) n  n 为正交阵,故

r ( A )  n ,所以方程组

AX  b 有惟一解 . 又 a n  1,由正交阵的定义知:
1

0
A


0


方程组为:

0

0



a 22

a 23







an2

an3



0 

a2n 
,



a nn 

 x1  1,

 a 22 x 2    a 2 n x n  0 ,

 
a x    a x  0.
nn n
 n2 2
故   (1, 0 ,  , 0 ) 为其全部解 .
T

例7

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0 的基础解系,并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全部解 .


A  1

2

3



n ,故 r ( A )  1,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含 n  1 个解向量 .

因为 x1   ( 2 x 2  3 x 3    nx n ),取

 x2   1   0 
0
     
 
 x3   0   1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x  0 0
 
 n    
 2
  3
 n






 1 
 0 
 0 
则  1   0  ,  2   1  ,  ,  n- 1   0  为一个基础解系






  
  
  






 0 
 0 
 1 

.

显然  *  (1,0,  ,0) 是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一个
T

特解 ,其全部解可表示为

 *  k1 1    k n 1 n 1 , k i  C , i  1, 2 ,  , n  1 .

例8

1

3
0

5




1

1
已知 B  
1

5

1

1

1

2

1

1

1

2

2

4

3

3

2

1

0

2

0

1

2

3

2

6

0

0

0

0
的行向量都是齐次线性

0

1 

 x1 
1    0 
 x 2   
 3    0 
x 3    的解向量 . 试求方程组的一个基础

6  
0
 x 4   
 1     0 
 x5 

记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为

构成向量组的一个极大

无关组,即

向量

 1  (1,  2 ,1, 0 , 0 ) ,  2  (1,  2 ,

0 ,1, 0 ) ,  3  ( 5 ,  6 , 0 , 0 ,1) 线性无关,又都是方程
T

解系 .

A ,并求得 r ( A )  2,故基础解系

含 5  2  3 个解向量 . 又 r ( B )  3,且第一、二、四行的

T

方程组

T

组的解,

故  1 ,  2 ,  3 为一个基础解系

.

四. 含参数的方程组
对含参数的方程组,求

解之前要先确定参数

. 一般而言,

有两种方法确定参数:

一是行列式法,二是初

等变换法 . 当

未知数个数等于方程个

数,即系数矩阵为方阵

且系数中含有

参数时,常考虑用行列

式法,特别当阶数较小

或系数行列式

容易求出时更是首选行

列式法 . 其理论依据为克莱姆法

即当系数行列式不为零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而当系数行列

式等于零时,我们可由

系数行列式等于零这一

方程确定出参

数值,从而将含参数的

方程组化为不含参数的

一般方程组 .

其他情形常用初等变换

法,这时依据有解的条

件 r ( A )  r ( A)

确定参数值 .

则,

例9

a 为何值时,方程组

解、有无穷多解?并在



 2 x1  ax 2  x 3  1,

 ax 1  x 2  x 3  2 , 无解、有惟一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有解时求其解

.

原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
2

a

a

1

4

5

故当 a  1 且 a  

4

1
1  ( a  1)( 5 a  4 ),
5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5
当 a  1 时,原方程组为

.

 2 x1  x 2  x 3  1,

 x1  x 2  x 3  2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2

1
4


1

1



1

1



5

5



行变换化为:

1
1


2  0
0
 1 


1

1



1

1



0

0



2
1


 1   0
0
0 


因此,当 a  1 时,原方程组有无穷多

0

0



1

1



0

0



组解,其通解为

(1,  1, 0 )  k ( 0 ,1,1) ( k 为任意实数) .
T

当a 

4

时,原方程组的同解方

T

程组为

5
10 x1- 4 x 2  5 x 3  5 ,

 4 x1  5 x 2  5 x 3   1 0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1

 1 ,
0 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 10

 4
 4


由此可知当

行变换化为:

4

5



5

5



5

5



a

4

5
 10


10    4
 0
 1 


4

5



5

5



0

0



时,原方程组无解

.

5
例1 0

设有齐次线性方程组

 (1  a ) x1  x 2    x n  0 ,

 2 x1  (2  a ) x 2    2 x n  0 ,

 
 nx  nx    ( n  a ) x  0 .
2
n
 1
当 a 取何值时,该方程组有

(n  2)

非零解 .

5

 10  ,
9 



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为

D 

1 a

1



1

2

2a



2





n

n

r1  r2    rn




na

(1  2    n  a )

1

1



1

2

2a



2





n

n

1

1



1

 n ( n  1)
0
 
 a
2



a



0

0

0






a

a

n 1




na

 n ( n  1)

 a .

2



n ( n  1)

故当 a  0 或 a  

时方程组有非零解

.

2

例1 1

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其



  2 x1  x 2  x 3   2 ,

x1  2 x 2  x 3   ,


2
x

x

2
x


1
2
3


 2

A  1
 1


解.

1

1



2

1



1

2



 2


2
 

0

0



2

1





3

3



 

r1  r2  r3 , r3  r2

0

1

0

    2
2

2






1

 0

0


2

1



1

1



0

0







2
 
,
3

2
    2 

当     2  0 即   1 或    2 时,方程组有解
2

1

  1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1
 
0 
0
 

2

1



1

1



0

0



1
 
k 1 , k  C .
1
 

1
1


0  0
0
0 


.

0

1



1

1



0

0



1

0 ,
0 

1

   2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例1 2

2
 
2 
0
 

2

1



1

1



0

0



 2
1


2  0
0
0 


0

1



1

1



0

0



1
 
k  1 , k  C .
1
 

参数 a , b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惟一解、无解、有无

穷多解?

 x1  x 2  2 x 3  3 x 4  1,

 x1  3 x 2  6 x 3  x 4  3 ,

 3 x1  x 2  ax 3  15 x 4  3 ,
 x  5 x  10 x  12 x  b
2
3
4
 1

2

2 ,
0 



1

0
 
0

0


1

1
A 
3

1


2

2

3



3

6

1



1

a

15



5

 10

12



1

2

3



2

4

2



4

a6

6



6

 12

9



1 

2 

0 

b  1 

故当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当 a  2 时 ,

1

3
3

b 

.

1

0
0

0


1

2

3



1

2

1



0

a2

2



0

0

3





1 
.

4

b  5 
1

1

0
A  
0

0


1

2

3



1

2

1



0

0

2



0

0

3




1


1 
0
 

4
0



0
b  5

1

故当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综上所述,当

2

3



1

2

1



0

0

1



0

0

0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方程组有无穷多组解

1 

1 
,

2

b  1 

b  1 时,方程组有无穷多组

当 a   2 ,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例1 3

1

.
a   2 , b   1 时,

.

 x1  x 2  x 3  x 4  x 5  a ,

 3 x1  2 x 2  x 3  x 4  3 x 5  0 ,
当参数 a , b 取何值时,

x 2  2 x3  2 x 4  6 x5  b ,

5 x  4 x  3 x  3 x  x  2,
2
3
4
5
 1

方程组有解

?

解.



1

3
A 
0

5


1

行变换
0
0

0


1

1

1

1



2

1

1

3



1

2

2

6



4

3

3

1



1

1

1

1



1

2

2

6



0

0

0

0



0

0

0

0



a

0
b

2 



3a 
,

b  3a

2  2 a 
a

b  3 a  0 ,
故当 
即 a  1, b  3 时,方程组有解
 2  2 a  0,

.

五. 证明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证明秩及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一些命题.
例14

设 A , B 均为 n 阶方阵,且

AB  0,证明

r ( A )  r ( B )  n.
因为 AB  0,设 B  (  1 ,  ,  n ),则  1 ,  ,  n 为方程组



AX  0 的解,故
r (  1 ,  ,  n )  n  r ( A ).

即 r ( B )  n  r ( A ),从而有

例15

设 A 是 n 阶矩阵,若存在正整数

A X  0 有解向量  ,且 A
k

A

k 1

r ( A )  r ( B )  n.

 是线性无关的 .

k 1

k ,使线性方程组

  0,证明向量组

 , A , ,



设有常数 1 ,  2 ,  ,  k 使得

1   2 A  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1 A

k 1

  0,

(1)

k 1

,有

k 1

  2 A     k A
k

由 A   0,有 1 A
k

k 1

  0,但 A

2k 2

  0,

k 1

  0,所以 1  0 .

将 1  0 代入 (1) 式,得

2 A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  0,

(2)

k 2

,有

2 A
从而有  2 A

k 1

k 1

    k A

k 1

2 k 3

  0,

  0,故有  2  0 . 类似地可求得

  k  0 . 因此向量组

 , A , , A

k 1

3  

 是线性无关的 .

设  * 是非齐次方程组

例16

是其导出组

AX  b 的一个解,  1 ,  2 ,  ,  n-r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证明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设有常数 k 0 , k 1 ,  , k n  r,使
k 0 *  k 1 ( *   1 )  k 2 ( *   2 )    k n-r ( *   n-r )  0,

则有
( k 0  k 1    k n-r ) *  k 1 1  k 2  2    k n-r  n-r  0,
两边左乘

A ,并注意到

(1)

A  *  b  0 , A  i  0 , i  1, 2 ,  , n  r ,有

( k 0  k1    k n-r ) b  0,
从而
( k 0  k 1    k n-r ) b  0,

(2)

k 1 1  k 2 2    k n-r  n-r  0.

代入 (1) 式,有

由于  1 ,  2 ,  ,  n-r 是 AX  0 的基础解系,因此

 1 ,  2 ,  ,  n-r

k 1  k 2    k n  r  0,代入 ( 2 ) 式,得

是 线性无关的,故有

k 0  0 . 这就证明了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注:在例15与例16中介绍的“两端左乘 A”的方法,希望读者能
用心体会并掌握它.
例17


设 A 为 n 阶方阵,证明
n

设  为 A X  0 的解,即
n

n +1

A X  0 的解,即
n

n

A X  0与 A

只需证明方程组

反之,设  为 A

r( A )  r( A
n 1

X  0 的解,即

A

).

X  0 同解 .

A   0 ,显然有
n

n 1

A

n +1

  0;

  0,若  不是

n +1

A   0 . 由例 15 知  , A  ,  , A
n

k 1



n  1个 n 元向量线性无关,但这

是线性无关的,即
能的,从而必有
所以 r ( A )  r ( A
n

n

n 1

n

只需证明方程组

若 A   0,显然有

n 1

X  0 同解,

).

设 A 为 m  n 阶矩阵,证明

例18


A   0 . 因此 A X  0 与 A

是不可

r ( A )  r ( A A ).
T

AX  0 与 A AX  0 同解 .
T

A A   0;反之,若
T

A A   0,则
T

( A  ) ( A  )  0,从而 A   0 . 因此 AX  0 与 A AX  0
T

T

同解,所以 r ( A )  r ( A A ).
T

六. 应用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解决向量间的线性表示问题及几何中线、
面关系问题.
例19

设  1  (1, 3 , 0 , 5 ) ,  2  (1, 2 , 1, 4 ) ,  3  (1, 1, 2 , 3 ) ,
T

T

T

  (1, a , 3 , b ) .
T

(1) a , b 取何值时,  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并求出表示
( 2 ) a , b 取何值时,  不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 .



设   x1 1  x 2 2  x 3 3,则有

   1  2

 x1 
 
 3  x 2   AX ,
x 
 3

式.

1

3
3 
0

5


其中 A   1  2

1
2
1
4

1

 x1 
 
1
, X   x 2 .

2
x 

 3

3

从而  能否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转化为方程组

AX   是否

有解的问题 .
因为
1

3
A  A   
0

5


1

1



2

1



1

2



4

3



1
1


a
0
 
0
3


0
b 


1

1



1

2



1

2



1

2





a  3
3 

b  5 
1

1

0
 
0

0


1

1



1

2



0

0



0

0





a3 
.

a

b  a  2 
1

 不能用  1 ,  2 ,

故当 a  0 或 b  a  2 时,方程组无解,从而

 3 线性表示 .
 可由  1 ,  2 ,  3 线

当 a  0 ,且 b  2 时,方程组有解,从而
性表示 . 此时
1

0
A  
0

0


1

1



1

2



0

0



0

0



1
1


3
0
 

0
0



0
0


0

1



1

2



0

0



0

0



 2

3 
,

0

0 

方程组的通解为

(  2 ,3, 0 )  k (1,  2 ,1) .
T

T

从而  可由  1 ,  2 ,  3 线性表示为

  (  2  k ) 1  ( 3  2 k ) 2  k  3 , 其中 k 为任意常数 .

注:讨论向量  能否由向量组 1, 2, 3 线性表示,并进一步求
出表示式,实际上就是方程组是否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出其通解
的问题.
例 20

设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

的方程分别为

l1: ax  2 by  3 c  0 , l1: bx  2 cy  3 a  0 , l1: cx  2 ay  3 b  0 .
当 a  b  c  0 时,讨论三条直线的位



考虑方程组

置关系 .

 ax  2 by   3 c ,

 bx  2 cy   3 a ,
 cx  2 ay   3 b ,


(1)

由于 a  b  c  0,故
a

A  b
c

a

2b

b

2c

又因为

2b



2c



2a



 3c 
a


 3 a  r3  r1  r2  b
0
 3 b 


2b



2c



0



 3c 

 3 a .
0 

 2 ( ac  b )   2[ a ( a  b )  b ]
2

2

  [ 2 a  2 ab  2 b ]
2

2

 [ a  b  ( a  b ) ]  0 .
2

2

2

所以 r ( A )  r ( A )  2,从而方程组
l1 , l 2 , l 3 交于一点 .

(1) 有惟一解,即三直线


Slide 11

线性方程组
一. 基本概念题
例1

设齐次线性方程组



方程组中未知量个数

零解,所以
例2

A5 3 X  0 仅有零解,求

n  3,又方程组

r ( A ).

AX  0 有惟一

r ( A )  n ,故 r ( A )  3 .

设 n 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AX  b 有解,其中

A为

( n  1)  n 矩阵,求 | A | ( A 为 A 的增广矩阵 ).


因为 AX  b 有解,故 r ( A )  r ( A )  n  n  1,从而 | A | 0 .

例3



 kx  y  z  0 ,

若  x  ky  z  0 , 有非零解,求
2 x  y  z  0

因为 AX  0 有非零解,所以

k

A1
2

例4

1
k
1

r ( A )  n  3,又

1

 1 ,故有 | A | 0,解得 k  1 或 k  4 .
1 

设四元非齐次线性方程

组 AX   的系数矩阵

为 3,  1 ,  2 ,  3 是它的三个特解,且
 (1, 2 , 3 , 4 ) ,求 AX   的通解 .
T

k.

A 的秩

 1  ( 2 ,3 , 4 ,5 ) ,  2   3
T



因为 n  4, r ( A )  3,故 AX  0 的基础解系含一个向量

又   1 

2 3
2

3

5

 ( , 2 , ,3 ) 或   2 1  ( 2   3 )  ( 3 , 4 ,5 , 6 )
2
2

为 AX  0 的解,从而为

T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

所以方程组 AX  0 的通解为
3

5

2

2

 1  k 1  ( 2 , 3 , 4 ,5 )  k 1 ( , 2 ,
T



.

,3 ) , k 1  C
T

( 2 ,3 , 4 ,5 )  k ( 3 , 4 ,5 , 6 ) , k  C .
T

二. 求解线性方程组
1. 求 AX=0 的通解或基础解系

T

T

步骤:
(1) 写出系数矩阵 A 并对其作初等行变换化为行最简形式(同时得
到 r(A),这样也就可以确定基础解系所含解向量的个数);

(2) 由行最简形式确定自由未知量并写出与原方程组同解的方程组;
(3) 对自由未知量赋值,求出基础解系(有几个自由未知量,就应
赋几组值,将其视为向量组,它们是线性无关的).

2. 求 AX=b 的通解
步骤:
(1) 写出增广矩阵

A 并用初等行变换将其化

r ( A ) 及 r ( A ),判断是否有解

为行最简形式,求出

. 当有解时,则

(2) 由行最简形式写出同解方程组,求出 AX=0 的基础解系及 AX=b
的一个特解;
(3) 写出通解.

例5

 2 x1  x 2  4 x 3  3 x 4

 x3  x4
 x1
求解方程组 
 3 x1  x 2  x 3  2 x 4
7 x  x  5 x  6 x
2
3
4
 1

2

1
解 A 
3

7


1

4

3



0

1

1



1

1

2



1

5

6



4 

3 
 11 

 23 

行变换

1

0
0

0


故 r ( A )  r ( A )  2,方程组有无穷多解且
含 4  2  2 个解向量 .

对应的同解方程组为

  4,
  3,
  11 ,
  23 .
0

1 -1

1 -2

1

0

0

0

0

0

0

-3 

 -2 



0


0 


导出组的基础解系

 x1   x 3  x 4  3 ,

 x 2  2 x3  x 4  2 .

( *)

取 x 3  x 4  0,得特解  *  (  3 ,  2 , 0 , 0 ) .
T

 x3   1   0 
取     , ,故
 x4   0   1 
基础解系为

 x1    1   1 
   
,
,从而导出组的
 x2   2    1

 1  (  1, 2 ,1, 0 ) ,  2  (1,  1, 0 ,1) .

方程组的通解为

T

T

 *  k 1 1  k 2  2 , k 1 , k 2 为任意常数 .

注:1. 在求解线性方程组时,一定要将系数矩阵或增广矩阵化为
行最简形式,这样有利于求解.
2. 根据同解方程组(*)式写导出组的基础解系时,不要将常数
加进去.

三. 特殊方程组的求解
例6

设 A  ( a ij ) n  n 是实正交阵,且

求方程组

a 11  1, b  (1, 0 ,  , 0 ) ,
T

AX  b 的解 .

解 由于 A  ( a ij ) n  n 为正交阵,故

r ( A )  n ,所以方程组

AX  b 有惟一解 . 又 a n  1,由正交阵的定义知:
1

0
A


0


方程组为:

0

0



a 22

a 23







an2

an3



0 

a2n 
,



a nn 

 x1  1,

 a 22 x 2    a 2 n x n  0 ,

 
a x    a x  0.
nn n
 n2 2
故   (1, 0 ,  , 0 ) 为其全部解 .
T

例7

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0 的基础解系,并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全部解 .


A  1

2

3



n ,故 r ( A )  1,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含 n  1 个解向量 .

因为 x1   ( 2 x 2  3 x 3    nx n ),取

 x2   1   0 
0
     
 
 x3   0   1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x  0 0
 
 n    
 2
  3
 n






 1 
 0 
 0 
则  1   0  ,  2   1  ,  ,  n- 1   0  为一个基础解系






  
  
  






 0 
 0 
 1 

.

显然  *  (1,0,  ,0) 是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一个
T

特解 ,其全部解可表示为

 *  k1 1    k n 1 n 1 , k i  C , i  1, 2 ,  , n  1 .

例8

1

3
0

5




1

1
已知 B  
1

5

1

1

1

2

1

1

1

2

2

4

3

3

2

1

0

2

0

1

2

3

2

6

0

0

0

0
的行向量都是齐次线性

0

1 

 x1 
1    0 
 x 2   
 3    0 
x 3    的解向量 . 试求方程组的一个基础

6  
0
 x 4   
 1     0 
 x5 

记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为

构成向量组的一个极大

无关组,即

向量

 1  (1,  2 ,1, 0 , 0 ) ,  2  (1,  2 ,

0 ,1, 0 ) ,  3  ( 5 ,  6 , 0 , 0 ,1) 线性无关,又都是方程
T

解系 .

A ,并求得 r ( A )  2,故基础解系

含 5  2  3 个解向量 . 又 r ( B )  3,且第一、二、四行的

T

方程组

T

组的解,

故  1 ,  2 ,  3 为一个基础解系

.

四. 含参数的方程组
对含参数的方程组,求

解之前要先确定参数

. 一般而言,

有两种方法确定参数:

一是行列式法,二是初

等变换法 . 当

未知数个数等于方程个

数,即系数矩阵为方阵

且系数中含有

参数时,常考虑用行列

式法,特别当阶数较小

或系数行列式

容易求出时更是首选行

列式法 . 其理论依据为克莱姆法

即当系数行列式不为零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而当系数行列

式等于零时,我们可由

系数行列式等于零这一

方程确定出参

数值,从而将含参数的

方程组化为不含参数的

一般方程组 .

其他情形常用初等变换

法,这时依据有解的条

件 r ( A )  r ( A)

确定参数值 .

则,

例9

a 为何值时,方程组

解、有无穷多解?并在



 2 x1  ax 2  x 3  1,

 ax 1  x 2  x 3  2 , 无解、有惟一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有解时求其解

.

原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
2

a

a

1

4

5

故当 a  1 且 a  

4

1
1  ( a  1)( 5 a  4 ),
5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5
当 a  1 时,原方程组为

.

 2 x1  x 2  x 3  1,

 x1  x 2  x 3  2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2

1
4


1

1



1

1



5

5



行变换化为:

1
1


2  0
0
 1 


1

1



1

1



0

0



2
1


 1   0
0
0 


因此,当 a  1 时,原方程组有无穷多

0

0



1

1



0

0



组解,其通解为

(1,  1, 0 )  k ( 0 ,1,1) ( k 为任意实数) .
T

当a 

4

时,原方程组的同解方

T

程组为

5
10 x1- 4 x 2  5 x 3  5 ,

 4 x1  5 x 2  5 x 3   1 0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1

 1 ,
0 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 10

 4
 4


由此可知当

行变换化为:

4

5



5

5



5

5



a

4

5
 10


10    4
 0
 1 


4

5



5

5



0

0



时,原方程组无解

.

5
例1 0

设有齐次线性方程组

 (1  a ) x1  x 2    x n  0 ,

 2 x1  (2  a ) x 2    2 x n  0 ,

 
 nx  nx    ( n  a ) x  0 .
2
n
 1
当 a 取何值时,该方程组有

(n  2)

非零解 .

5

 10  ,
9 



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为

D 

1 a

1



1

2

2a



2





n

n

r1  r2    rn




na

(1  2    n  a )

1

1



1

2

2a



2





n

n

1

1



1

 n ( n  1)
0
 
 a
2



a



0

0

0






a

a

n 1




na

 n ( n  1)

 a .

2



n ( n  1)

故当 a  0 或 a  

时方程组有非零解

.

2

例1 1

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其



  2 x1  x 2  x 3   2 ,

x1  2 x 2  x 3   ,


2
x

x

2
x


1
2
3


 2

A  1
 1


解.

1

1



2

1



1

2



 2


2
 

0

0



2

1





3

3



 

r1  r2  r3 , r3  r2

0

1

0

    2
2

2






1

 0

0


2

1



1

1



0

0







2
 
,
3

2
    2 

当     2  0 即   1 或    2 时,方程组有解
2

1

  1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1
 
0 
0
 

2

1



1

1



0

0



1
 
k 1 , k  C .
1
 

1
1


0  0
0
0 


.

0

1



1

1



0

0



1

0 ,
0 

1

   2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例1 2

2
 
2 
0
 

2

1



1

1



0

0



 2
1


2  0
0
0 


0

1



1

1



0

0



1
 
k  1 , k  C .
1
 

参数 a , b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惟一解、无解、有无

穷多解?

 x1  x 2  2 x 3  3 x 4  1,

 x1  3 x 2  6 x 3  x 4  3 ,

 3 x1  x 2  ax 3  15 x 4  3 ,
 x  5 x  10 x  12 x  b
2
3
4
 1

2

2 ,
0 



1

0
 
0

0


1

1
A 
3

1


2

2

3



3

6

1



1

a

15



5

 10

12



1

2

3



2

4

2



4

a6

6



6

 12

9



1 

2 

0 

b  1 

故当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当 a  2 时 ,

1

3
3

b 

.

1

0
0

0


1

2

3



1

2

1



0

a2

2



0

0

3





1 
.

4

b  5 
1

1

0
A  
0

0


1

2

3



1

2

1



0

0

2



0

0

3




1


1 
0
 

4
0



0
b  5

1

故当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综上所述,当

2

3



1

2

1



0

0

1



0

0

0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方程组有无穷多组解

1 

1 
,

2

b  1 

b  1 时,方程组有无穷多组

当 a   2 ,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例1 3

1

.
a   2 , b   1 时,

.

 x1  x 2  x 3  x 4  x 5  a ,

 3 x1  2 x 2  x 3  x 4  3 x 5  0 ,
当参数 a , b 取何值时,

x 2  2 x3  2 x 4  6 x5  b ,

5 x  4 x  3 x  3 x  x  2,
2
3
4
5
 1

方程组有解

?

解.



1

3
A 
0

5


1

行变换
0
0

0


1

1

1

1



2

1

1

3



1

2

2

6



4

3

3

1



1

1

1

1



1

2

2

6



0

0

0

0



0

0

0

0



a

0
b

2 



3a 
,

b  3a

2  2 a 
a

b  3 a  0 ,
故当 
即 a  1, b  3 时,方程组有解
 2  2 a  0,

.

五. 证明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证明秩及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一些命题.
例14

设 A , B 均为 n 阶方阵,且

AB  0,证明

r ( A )  r ( B )  n.
因为 AB  0,设 B  (  1 ,  ,  n ),则  1 ,  ,  n 为方程组



AX  0 的解,故
r (  1 ,  ,  n )  n  r ( A ).

即 r ( B )  n  r ( A ),从而有

例15

设 A 是 n 阶矩阵,若存在正整数

A X  0 有解向量  ,且 A
k

A

k 1

r ( A )  r ( B )  n.

 是线性无关的 .

k 1

k ,使线性方程组

  0,证明向量组

 , A , ,



设有常数 1 ,  2 ,  ,  k 使得

1   2 A  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1 A

k 1

  0,

(1)

k 1

,有

k 1

  2 A     k A
k

由 A   0,有 1 A
k

k 1

  0,但 A

2k 2

  0,

k 1

  0,所以 1  0 .

将 1  0 代入 (1) 式,得

2 A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  0,

(2)

k 2

,有

2 A
从而有  2 A

k 1

k 1

    k A

k 1

2 k 3

  0,

  0,故有  2  0 . 类似地可求得

  k  0 . 因此向量组

 , A , , A

k 1

3  

 是线性无关的 .

设  * 是非齐次方程组

例16

是其导出组

AX  b 的一个解,  1 ,  2 ,  ,  n-r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证明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设有常数 k 0 , k 1 ,  , k n  r,使
k 0 *  k 1 ( *   1 )  k 2 ( *   2 )    k n-r ( *   n-r )  0,

则有
( k 0  k 1    k n-r ) *  k 1 1  k 2  2    k n-r  n-r  0,
两边左乘

A ,并注意到

(1)

A  *  b  0 , A  i  0 , i  1, 2 ,  , n  r ,有

( k 0  k1    k n-r ) b  0,
从而
( k 0  k 1    k n-r ) b  0,

(2)

k 1 1  k 2 2    k n-r  n-r  0.

代入 (1) 式,有

由于  1 ,  2 ,  ,  n-r 是 AX  0 的基础解系,因此

 1 ,  2 ,  ,  n-r

k 1  k 2    k n  r  0,代入 ( 2 ) 式,得

是 线性无关的,故有

k 0  0 . 这就证明了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注:在例15与例16中介绍的“两端左乘 A”的方法,希望读者能
用心体会并掌握它.
例17


设 A 为 n 阶方阵,证明
n

设  为 A X  0 的解,即
n

n +1

A X  0 的解,即
n

n

A X  0与 A

只需证明方程组

反之,设  为 A

r( A )  r( A
n 1

X  0 的解,即

A

).

X  0 同解 .

A   0 ,显然有
n

n 1

A

n +1

  0;

  0,若  不是

n +1

A   0 . 由例 15 知  , A  ,  , A
n

k 1



n  1个 n 元向量线性无关,但这

是线性无关的,即
能的,从而必有
所以 r ( A )  r ( A
n

n

n 1

n

只需证明方程组

若 A   0,显然有

n 1

X  0 同解,

).

设 A 为 m  n 阶矩阵,证明

例18


A   0 . 因此 A X  0 与 A

是不可

r ( A )  r ( A A ).
T

AX  0 与 A AX  0 同解 .
T

A A   0;反之,若
T

A A   0,则
T

( A  ) ( A  )  0,从而 A   0 . 因此 AX  0 与 A AX  0
T

T

同解,所以 r ( A )  r ( A A ).
T

六. 应用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解决向量间的线性表示问题及几何中线、
面关系问题.
例19

设  1  (1, 3 , 0 , 5 ) ,  2  (1, 2 , 1, 4 ) ,  3  (1, 1, 2 , 3 ) ,
T

T

T

  (1, a , 3 , b ) .
T

(1) a , b 取何值时,  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并求出表示
( 2 ) a , b 取何值时,  不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 .



设   x1 1  x 2 2  x 3 3,则有

   1  2

 x1 
 
 3  x 2   AX ,
x 
 3

式.

1

3
3 
0

5


其中 A   1  2

1
2
1
4

1

 x1 
 
1
, X   x 2 .

2
x 

 3

3

从而  能否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转化为方程组

AX   是否

有解的问题 .
因为
1

3
A  A   
0

5


1

1



2

1



1

2



4

3



1
1


a
0
 
0
3


0
b 


1

1



1

2



1

2



1

2





a  3
3 

b  5 
1

1

0
 
0

0


1

1



1

2



0

0



0

0





a3 
.

a

b  a  2 
1

 不能用  1 ,  2 ,

故当 a  0 或 b  a  2 时,方程组无解,从而

 3 线性表示 .
 可由  1 ,  2 ,  3 线

当 a  0 ,且 b  2 时,方程组有解,从而
性表示 . 此时
1

0
A  
0

0


1

1



1

2



0

0



0

0



1
1


3
0
 

0
0



0
0


0

1



1

2



0

0



0

0



 2

3 
,

0

0 

方程组的通解为

(  2 ,3, 0 )  k (1,  2 ,1) .
T

T

从而  可由  1 ,  2 ,  3 线性表示为

  (  2  k ) 1  ( 3  2 k ) 2  k  3 , 其中 k 为任意常数 .

注:讨论向量  能否由向量组 1, 2, 3 线性表示,并进一步求
出表示式,实际上就是方程组是否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出其通解
的问题.
例 20

设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

的方程分别为

l1: ax  2 by  3 c  0 , l1: bx  2 cy  3 a  0 , l1: cx  2 ay  3 b  0 .
当 a  b  c  0 时,讨论三条直线的位



考虑方程组

置关系 .

 ax  2 by   3 c ,

 bx  2 cy   3 a ,
 cx  2 ay   3 b ,


(1)

由于 a  b  c  0,故
a

A  b
c

a

2b

b

2c

又因为

2b



2c



2a



 3c 
a


 3 a  r3  r1  r2  b
0
 3 b 


2b



2c



0



 3c 

 3 a .
0 

 2 ( ac  b )   2[ a ( a  b )  b ]
2

2

  [ 2 a  2 ab  2 b ]
2

2

 [ a  b  ( a  b ) ]  0 .
2

2

2

所以 r ( A )  r ( A )  2,从而方程组
l1 , l 2 , l 3 交于一点 .

(1) 有惟一解,即三直线


Slide 12

线性方程组
一. 基本概念题
例1

设齐次线性方程组



方程组中未知量个数

零解,所以
例2

A5 3 X  0 仅有零解,求

n  3,又方程组

r ( A ).

AX  0 有惟一

r ( A )  n ,故 r ( A )  3 .

设 n 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AX  b 有解,其中

A为

( n  1)  n 矩阵,求 | A | ( A 为 A 的增广矩阵 ).


因为 AX  b 有解,故 r ( A )  r ( A )  n  n  1,从而 | A | 0 .

例3



 kx  y  z  0 ,

若  x  ky  z  0 , 有非零解,求
2 x  y  z  0

因为 AX  0 有非零解,所以

k

A1
2

例4

1
k
1

r ( A )  n  3,又

1

 1 ,故有 | A | 0,解得 k  1 或 k  4 .
1 

设四元非齐次线性方程

组 AX   的系数矩阵

为 3,  1 ,  2 ,  3 是它的三个特解,且
 (1, 2 , 3 , 4 ) ,求 AX   的通解 .
T

k.

A 的秩

 1  ( 2 ,3 , 4 ,5 ) ,  2   3
T



因为 n  4, r ( A )  3,故 AX  0 的基础解系含一个向量

又   1 

2 3
2

3

5

 ( , 2 , ,3 ) 或   2 1  ( 2   3 )  ( 3 , 4 ,5 , 6 )
2
2

为 AX  0 的解,从而为

T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

所以方程组 AX  0 的通解为
3

5

2

2

 1  k 1  ( 2 , 3 , 4 ,5 )  k 1 ( , 2 ,
T



.

,3 ) , k 1  C
T

( 2 ,3 , 4 ,5 )  k ( 3 , 4 ,5 , 6 ) , k  C .
T

二. 求解线性方程组
1. 求 AX=0 的通解或基础解系

T

T

步骤:
(1) 写出系数矩阵 A 并对其作初等行变换化为行最简形式(同时得
到 r(A),这样也就可以确定基础解系所含解向量的个数);

(2) 由行最简形式确定自由未知量并写出与原方程组同解的方程组;
(3) 对自由未知量赋值,求出基础解系(有几个自由未知量,就应
赋几组值,将其视为向量组,它们是线性无关的).

2. 求 AX=b 的通解
步骤:
(1) 写出增广矩阵

A 并用初等行变换将其化

r ( A ) 及 r ( A ),判断是否有解

为行最简形式,求出

. 当有解时,则

(2) 由行最简形式写出同解方程组,求出 AX=0 的基础解系及 AX=b
的一个特解;
(3) 写出通解.

例5

 2 x1  x 2  4 x 3  3 x 4

 x3  x4
 x1
求解方程组 
 3 x1  x 2  x 3  2 x 4
7 x  x  5 x  6 x
2
3
4
 1

2

1
解 A 
3

7


1

4

3



0

1

1



1

1

2



1

5

6



4 

3 
 11 

 23 

行变换

1

0
0

0


故 r ( A )  r ( A )  2,方程组有无穷多解且
含 4  2  2 个解向量 .

对应的同解方程组为

  4,
  3,
  11 ,
  23 .
0

1 -1

1 -2

1

0

0

0

0

0

0

-3 

 -2 



0


0 


导出组的基础解系

 x1   x 3  x 4  3 ,

 x 2  2 x3  x 4  2 .

( *)

取 x 3  x 4  0,得特解  *  (  3 ,  2 , 0 , 0 ) .
T

 x3   1   0 
取     , ,故
 x4   0   1 
基础解系为

 x1    1   1 
   
,
,从而导出组的
 x2   2    1

 1  (  1, 2 ,1, 0 ) ,  2  (1,  1, 0 ,1) .

方程组的通解为

T

T

 *  k 1 1  k 2  2 , k 1 , k 2 为任意常数 .

注:1. 在求解线性方程组时,一定要将系数矩阵或增广矩阵化为
行最简形式,这样有利于求解.
2. 根据同解方程组(*)式写导出组的基础解系时,不要将常数
加进去.

三. 特殊方程组的求解
例6

设 A  ( a ij ) n  n 是实正交阵,且

求方程组

a 11  1, b  (1, 0 ,  , 0 ) ,
T

AX  b 的解 .

解 由于 A  ( a ij ) n  n 为正交阵,故

r ( A )  n ,所以方程组

AX  b 有惟一解 . 又 a n  1,由正交阵的定义知:
1

0
A


0


方程组为:

0

0



a 22

a 23







an2

an3



0 

a2n 
,



a nn 

 x1  1,

 a 22 x 2    a 2 n x n  0 ,

 
a x    a x  0.
nn n
 n2 2
故   (1, 0 ,  , 0 ) 为其全部解 .
T

例7

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0 的基础解系,并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全部解 .


A  1

2

3



n ,故 r ( A )  1,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含 n  1 个解向量 .

因为 x1   ( 2 x 2  3 x 3    nx n ),取

 x2   1   0 
0
     
 
 x3   0   1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x  0 0
 
 n    
 2
  3
 n






 1 
 0 
 0 
则  1   0  ,  2   1  ,  ,  n- 1   0  为一个基础解系






  
  
  






 0 
 0 
 1 

.

显然  *  (1,0,  ,0) 是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一个
T

特解 ,其全部解可表示为

 *  k1 1    k n 1 n 1 , k i  C , i  1, 2 ,  , n  1 .

例8

1

3
0

5




1

1
已知 B  
1

5

1

1

1

2

1

1

1

2

2

4

3

3

2

1

0

2

0

1

2

3

2

6

0

0

0

0
的行向量都是齐次线性

0

1 

 x1 
1    0 
 x 2   
 3    0 
x 3    的解向量 . 试求方程组的一个基础

6  
0
 x 4   
 1     0 
 x5 

记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为

构成向量组的一个极大

无关组,即

向量

 1  (1,  2 ,1, 0 , 0 ) ,  2  (1,  2 ,

0 ,1, 0 ) ,  3  ( 5 ,  6 , 0 , 0 ,1) 线性无关,又都是方程
T

解系 .

A ,并求得 r ( A )  2,故基础解系

含 5  2  3 个解向量 . 又 r ( B )  3,且第一、二、四行的

T

方程组

T

组的解,

故  1 ,  2 ,  3 为一个基础解系

.

四. 含参数的方程组
对含参数的方程组,求

解之前要先确定参数

. 一般而言,

有两种方法确定参数:

一是行列式法,二是初

等变换法 . 当

未知数个数等于方程个

数,即系数矩阵为方阵

且系数中含有

参数时,常考虑用行列

式法,特别当阶数较小

或系数行列式

容易求出时更是首选行

列式法 . 其理论依据为克莱姆法

即当系数行列式不为零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而当系数行列

式等于零时,我们可由

系数行列式等于零这一

方程确定出参

数值,从而将含参数的

方程组化为不含参数的

一般方程组 .

其他情形常用初等变换

法,这时依据有解的条

件 r ( A )  r ( A)

确定参数值 .

则,

例9

a 为何值时,方程组

解、有无穷多解?并在



 2 x1  ax 2  x 3  1,

 ax 1  x 2  x 3  2 , 无解、有惟一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有解时求其解

.

原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
2

a

a

1

4

5

故当 a  1 且 a  

4

1
1  ( a  1)( 5 a  4 ),
5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5
当 a  1 时,原方程组为

.

 2 x1  x 2  x 3  1,

 x1  x 2  x 3  2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2

1
4


1

1



1

1



5

5



行变换化为:

1
1


2  0
0
 1 


1

1



1

1



0

0



2
1


 1   0
0
0 


因此,当 a  1 时,原方程组有无穷多

0

0



1

1



0

0



组解,其通解为

(1,  1, 0 )  k ( 0 ,1,1) ( k 为任意实数) .
T

当a 

4

时,原方程组的同解方

T

程组为

5
10 x1- 4 x 2  5 x 3  5 ,

 4 x1  5 x 2  5 x 3   1 0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1

 1 ,
0 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 10

 4
 4


由此可知当

行变换化为:

4

5



5

5



5

5



a

4

5
 10


10    4
 0
 1 


4

5



5

5



0

0



时,原方程组无解

.

5
例1 0

设有齐次线性方程组

 (1  a ) x1  x 2    x n  0 ,

 2 x1  (2  a ) x 2    2 x n  0 ,

 
 nx  nx    ( n  a ) x  0 .
2
n
 1
当 a 取何值时,该方程组有

(n  2)

非零解 .

5

 10  ,
9 



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为

D 

1 a

1



1

2

2a



2





n

n

r1  r2    rn




na

(1  2    n  a )

1

1



1

2

2a



2





n

n

1

1



1

 n ( n  1)
0
 
 a
2



a



0

0

0






a

a

n 1




na

 n ( n  1)

 a .

2



n ( n  1)

故当 a  0 或 a  

时方程组有非零解

.

2

例1 1

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其



  2 x1  x 2  x 3   2 ,

x1  2 x 2  x 3   ,


2
x

x

2
x


1
2
3


 2

A  1
 1


解.

1

1



2

1



1

2



 2


2
 

0

0



2

1





3

3



 

r1  r2  r3 , r3  r2

0

1

0

    2
2

2






1

 0

0


2

1



1

1



0

0







2
 
,
3

2
    2 

当     2  0 即   1 或    2 时,方程组有解
2

1

  1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1
 
0 
0
 

2

1



1

1



0

0



1
 
k 1 , k  C .
1
 

1
1


0  0
0
0 


.

0

1



1

1



0

0



1

0 ,
0 

1

   2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例1 2

2
 
2 
0
 

2

1



1

1



0

0



 2
1


2  0
0
0 


0

1



1

1



0

0



1
 
k  1 , k  C .
1
 

参数 a , b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惟一解、无解、有无

穷多解?

 x1  x 2  2 x 3  3 x 4  1,

 x1  3 x 2  6 x 3  x 4  3 ,

 3 x1  x 2  ax 3  15 x 4  3 ,
 x  5 x  10 x  12 x  b
2
3
4
 1

2

2 ,
0 



1

0
 
0

0


1

1
A 
3

1


2

2

3



3

6

1



1

a

15



5

 10

12



1

2

3



2

4

2



4

a6

6



6

 12

9



1 

2 

0 

b  1 

故当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当 a  2 时 ,

1

3
3

b 

.

1

0
0

0


1

2

3



1

2

1



0

a2

2



0

0

3





1 
.

4

b  5 
1

1

0
A  
0

0


1

2

3



1

2

1



0

0

2



0

0

3




1


1 
0
 

4
0



0
b  5

1

故当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综上所述,当

2

3



1

2

1



0

0

1



0

0

0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方程组有无穷多组解

1 

1 
,

2

b  1 

b  1 时,方程组有无穷多组

当 a   2 ,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例1 3

1

.
a   2 , b   1 时,

.

 x1  x 2  x 3  x 4  x 5  a ,

 3 x1  2 x 2  x 3  x 4  3 x 5  0 ,
当参数 a , b 取何值时,

x 2  2 x3  2 x 4  6 x5  b ,

5 x  4 x  3 x  3 x  x  2,
2
3
4
5
 1

方程组有解

?

解.



1

3
A 
0

5


1

行变换
0
0

0


1

1

1

1



2

1

1

3



1

2

2

6



4

3

3

1



1

1

1

1



1

2

2

6



0

0

0

0



0

0

0

0



a

0
b

2 



3a 
,

b  3a

2  2 a 
a

b  3 a  0 ,
故当 
即 a  1, b  3 时,方程组有解
 2  2 a  0,

.

五. 证明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证明秩及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一些命题.
例14

设 A , B 均为 n 阶方阵,且

AB  0,证明

r ( A )  r ( B )  n.
因为 AB  0,设 B  (  1 ,  ,  n ),则  1 ,  ,  n 为方程组



AX  0 的解,故
r (  1 ,  ,  n )  n  r ( A ).

即 r ( B )  n  r ( A ),从而有

例15

设 A 是 n 阶矩阵,若存在正整数

A X  0 有解向量  ,且 A
k

A

k 1

r ( A )  r ( B )  n.

 是线性无关的 .

k 1

k ,使线性方程组

  0,证明向量组

 , A , ,



设有常数 1 ,  2 ,  ,  k 使得

1   2 A  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1 A

k 1

  0,

(1)

k 1

,有

k 1

  2 A     k A
k

由 A   0,有 1 A
k

k 1

  0,但 A

2k 2

  0,

k 1

  0,所以 1  0 .

将 1  0 代入 (1) 式,得

2 A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  0,

(2)

k 2

,有

2 A
从而有  2 A

k 1

k 1

    k A

k 1

2 k 3

  0,

  0,故有  2  0 . 类似地可求得

  k  0 . 因此向量组

 , A , , A

k 1

3  

 是线性无关的 .

设  * 是非齐次方程组

例16

是其导出组

AX  b 的一个解,  1 ,  2 ,  ,  n-r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证明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设有常数 k 0 , k 1 ,  , k n  r,使
k 0 *  k 1 ( *   1 )  k 2 ( *   2 )    k n-r ( *   n-r )  0,

则有
( k 0  k 1    k n-r ) *  k 1 1  k 2  2    k n-r  n-r  0,
两边左乘

A ,并注意到

(1)

A  *  b  0 , A  i  0 , i  1, 2 ,  , n  r ,有

( k 0  k1    k n-r ) b  0,
从而
( k 0  k 1    k n-r ) b  0,

(2)

k 1 1  k 2 2    k n-r  n-r  0.

代入 (1) 式,有

由于  1 ,  2 ,  ,  n-r 是 AX  0 的基础解系,因此

 1 ,  2 ,  ,  n-r

k 1  k 2    k n  r  0,代入 ( 2 ) 式,得

是 线性无关的,故有

k 0  0 . 这就证明了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注:在例15与例16中介绍的“两端左乘 A”的方法,希望读者能
用心体会并掌握它.
例17


设 A 为 n 阶方阵,证明
n

设  为 A X  0 的解,即
n

n +1

A X  0 的解,即
n

n

A X  0与 A

只需证明方程组

反之,设  为 A

r( A )  r( A
n 1

X  0 的解,即

A

).

X  0 同解 .

A   0 ,显然有
n

n 1

A

n +1

  0;

  0,若  不是

n +1

A   0 . 由例 15 知  , A  ,  , A
n

k 1



n  1个 n 元向量线性无关,但这

是线性无关的,即
能的,从而必有
所以 r ( A )  r ( A
n

n

n 1

n

只需证明方程组

若 A   0,显然有

n 1

X  0 同解,

).

设 A 为 m  n 阶矩阵,证明

例18


A   0 . 因此 A X  0 与 A

是不可

r ( A )  r ( A A ).
T

AX  0 与 A AX  0 同解 .
T

A A   0;反之,若
T

A A   0,则
T

( A  ) ( A  )  0,从而 A   0 . 因此 AX  0 与 A AX  0
T

T

同解,所以 r ( A )  r ( A A ).
T

六. 应用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解决向量间的线性表示问题及几何中线、
面关系问题.
例19

设  1  (1, 3 , 0 , 5 ) ,  2  (1, 2 , 1, 4 ) ,  3  (1, 1, 2 , 3 ) ,
T

T

T

  (1, a , 3 , b ) .
T

(1) a , b 取何值时,  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并求出表示
( 2 ) a , b 取何值时,  不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 .



设   x1 1  x 2 2  x 3 3,则有

   1  2

 x1 
 
 3  x 2   AX ,
x 
 3

式.

1

3
3 
0

5


其中 A   1  2

1
2
1
4

1

 x1 
 
1
, X   x 2 .

2
x 

 3

3

从而  能否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转化为方程组

AX   是否

有解的问题 .
因为
1

3
A  A   
0

5


1

1



2

1



1

2



4

3



1
1


a
0
 
0
3


0
b 


1

1



1

2



1

2



1

2





a  3
3 

b  5 
1

1

0
 
0

0


1

1



1

2



0

0



0

0





a3 
.

a

b  a  2 
1

 不能用  1 ,  2 ,

故当 a  0 或 b  a  2 时,方程组无解,从而

 3 线性表示 .
 可由  1 ,  2 ,  3 线

当 a  0 ,且 b  2 时,方程组有解,从而
性表示 . 此时
1

0
A  
0

0


1

1



1

2



0

0



0

0



1
1


3
0
 

0
0



0
0


0

1



1

2



0

0



0

0



 2

3 
,

0

0 

方程组的通解为

(  2 ,3, 0 )  k (1,  2 ,1) .
T

T

从而  可由  1 ,  2 ,  3 线性表示为

  (  2  k ) 1  ( 3  2 k ) 2  k  3 , 其中 k 为任意常数 .

注:讨论向量  能否由向量组 1, 2, 3 线性表示,并进一步求
出表示式,实际上就是方程组是否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出其通解
的问题.
例 20

设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

的方程分别为

l1: ax  2 by  3 c  0 , l1: bx  2 cy  3 a  0 , l1: cx  2 ay  3 b  0 .
当 a  b  c  0 时,讨论三条直线的位



考虑方程组

置关系 .

 ax  2 by   3 c ,

 bx  2 cy   3 a ,
 cx  2 ay   3 b ,


(1)

由于 a  b  c  0,故
a

A  b
c

a

2b

b

2c

又因为

2b



2c



2a



 3c 
a


 3 a  r3  r1  r2  b
0
 3 b 


2b



2c



0



 3c 

 3 a .
0 

 2 ( ac  b )   2[ a ( a  b )  b ]
2

2

  [ 2 a  2 ab  2 b ]
2

2

 [ a  b  ( a  b ) ]  0 .
2

2

2

所以 r ( A )  r ( A )  2,从而方程组
l1 , l 2 , l 3 交于一点 .

(1) 有惟一解,即三直线


Slide 13

线性方程组
一. 基本概念题
例1

设齐次线性方程组



方程组中未知量个数

零解,所以
例2

A5 3 X  0 仅有零解,求

n  3,又方程组

r ( A ).

AX  0 有惟一

r ( A )  n ,故 r ( A )  3 .

设 n 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AX  b 有解,其中

A为

( n  1)  n 矩阵,求 | A | ( A 为 A 的增广矩阵 ).


因为 AX  b 有解,故 r ( A )  r ( A )  n  n  1,从而 | A | 0 .

例3



 kx  y  z  0 ,

若  x  ky  z  0 , 有非零解,求
2 x  y  z  0

因为 AX  0 有非零解,所以

k

A1
2

例4

1
k
1

r ( A )  n  3,又

1

 1 ,故有 | A | 0,解得 k  1 或 k  4 .
1 

设四元非齐次线性方程

组 AX   的系数矩阵

为 3,  1 ,  2 ,  3 是它的三个特解,且
 (1, 2 , 3 , 4 ) ,求 AX   的通解 .
T

k.

A 的秩

 1  ( 2 ,3 , 4 ,5 ) ,  2   3
T



因为 n  4, r ( A )  3,故 AX  0 的基础解系含一个向量

又   1 

2 3
2

3

5

 ( , 2 , ,3 ) 或   2 1  ( 2   3 )  ( 3 , 4 ,5 , 6 )
2
2

为 AX  0 的解,从而为

T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

所以方程组 AX  0 的通解为
3

5

2

2

 1  k 1  ( 2 , 3 , 4 ,5 )  k 1 ( , 2 ,
T



.

,3 ) , k 1  C
T

( 2 ,3 , 4 ,5 )  k ( 3 , 4 ,5 , 6 ) , k  C .
T

二. 求解线性方程组
1. 求 AX=0 的通解或基础解系

T

T

步骤:
(1) 写出系数矩阵 A 并对其作初等行变换化为行最简形式(同时得
到 r(A),这样也就可以确定基础解系所含解向量的个数);

(2) 由行最简形式确定自由未知量并写出与原方程组同解的方程组;
(3) 对自由未知量赋值,求出基础解系(有几个自由未知量,就应
赋几组值,将其视为向量组,它们是线性无关的).

2. 求 AX=b 的通解
步骤:
(1) 写出增广矩阵

A 并用初等行变换将其化

r ( A ) 及 r ( A ),判断是否有解

为行最简形式,求出

. 当有解时,则

(2) 由行最简形式写出同解方程组,求出 AX=0 的基础解系及 AX=b
的一个特解;
(3) 写出通解.

例5

 2 x1  x 2  4 x 3  3 x 4

 x3  x4
 x1
求解方程组 
 3 x1  x 2  x 3  2 x 4
7 x  x  5 x  6 x
2
3
4
 1

2

1
解 A 
3

7


1

4

3



0

1

1



1

1

2



1

5

6



4 

3 
 11 

 23 

行变换

1

0
0

0


故 r ( A )  r ( A )  2,方程组有无穷多解且
含 4  2  2 个解向量 .

对应的同解方程组为

  4,
  3,
  11 ,
  23 .
0

1 -1

1 -2

1

0

0

0

0

0

0

-3 

 -2 



0


0 


导出组的基础解系

 x1   x 3  x 4  3 ,

 x 2  2 x3  x 4  2 .

( *)

取 x 3  x 4  0,得特解  *  (  3 ,  2 , 0 , 0 ) .
T

 x3   1   0 
取     , ,故
 x4   0   1 
基础解系为

 x1    1   1 
   
,
,从而导出组的
 x2   2    1

 1  (  1, 2 ,1, 0 ) ,  2  (1,  1, 0 ,1) .

方程组的通解为

T

T

 *  k 1 1  k 2  2 , k 1 , k 2 为任意常数 .

注:1. 在求解线性方程组时,一定要将系数矩阵或增广矩阵化为
行最简形式,这样有利于求解.
2. 根据同解方程组(*)式写导出组的基础解系时,不要将常数
加进去.

三. 特殊方程组的求解
例6

设 A  ( a ij ) n  n 是实正交阵,且

求方程组

a 11  1, b  (1, 0 ,  , 0 ) ,
T

AX  b 的解 .

解 由于 A  ( a ij ) n  n 为正交阵,故

r ( A )  n ,所以方程组

AX  b 有惟一解 . 又 a n  1,由正交阵的定义知:
1

0
A


0


方程组为:

0

0



a 22

a 23







an2

an3



0 

a2n 
,



a nn 

 x1  1,

 a 22 x 2    a 2 n x n  0 ,

 
a x    a x  0.
nn n
 n2 2
故   (1, 0 ,  , 0 ) 为其全部解 .
T

例7

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0 的基础解系,并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全部解 .


A  1

2

3



n ,故 r ( A )  1,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含 n  1 个解向量 .

因为 x1   ( 2 x 2  3 x 3    nx n ),取

 x2   1   0 
0
     
 
 x3   0   1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x  0 0
 
 n    
 2
  3
 n






 1 
 0 
 0 
则  1   0  ,  2   1  ,  ,  n- 1   0  为一个基础解系






  
  
  






 0 
 0 
 1 

.

显然  *  (1,0,  ,0) 是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一个
T

特解 ,其全部解可表示为

 *  k1 1    k n 1 n 1 , k i  C , i  1, 2 ,  , n  1 .

例8

1

3
0

5




1

1
已知 B  
1

5

1

1

1

2

1

1

1

2

2

4

3

3

2

1

0

2

0

1

2

3

2

6

0

0

0

0
的行向量都是齐次线性

0

1 

 x1 
1    0 
 x 2   
 3    0 
x 3    的解向量 . 试求方程组的一个基础

6  
0
 x 4   
 1     0 
 x5 

记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为

构成向量组的一个极大

无关组,即

向量

 1  (1,  2 ,1, 0 , 0 ) ,  2  (1,  2 ,

0 ,1, 0 ) ,  3  ( 5 ,  6 , 0 , 0 ,1) 线性无关,又都是方程
T

解系 .

A ,并求得 r ( A )  2,故基础解系

含 5  2  3 个解向量 . 又 r ( B )  3,且第一、二、四行的

T

方程组

T

组的解,

故  1 ,  2 ,  3 为一个基础解系

.

四. 含参数的方程组
对含参数的方程组,求

解之前要先确定参数

. 一般而言,

有两种方法确定参数:

一是行列式法,二是初

等变换法 . 当

未知数个数等于方程个

数,即系数矩阵为方阵

且系数中含有

参数时,常考虑用行列

式法,特别当阶数较小

或系数行列式

容易求出时更是首选行

列式法 . 其理论依据为克莱姆法

即当系数行列式不为零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而当系数行列

式等于零时,我们可由

系数行列式等于零这一

方程确定出参

数值,从而将含参数的

方程组化为不含参数的

一般方程组 .

其他情形常用初等变换

法,这时依据有解的条

件 r ( A )  r ( A)

确定参数值 .

则,

例9

a 为何值时,方程组

解、有无穷多解?并在



 2 x1  ax 2  x 3  1,

 ax 1  x 2  x 3  2 , 无解、有惟一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有解时求其解

.

原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
2

a

a

1

4

5

故当 a  1 且 a  

4

1
1  ( a  1)( 5 a  4 ),
5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5
当 a  1 时,原方程组为

.

 2 x1  x 2  x 3  1,

 x1  x 2  x 3  2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2

1
4


1

1



1

1



5

5



行变换化为:

1
1


2  0
0
 1 


1

1



1

1



0

0



2
1


 1   0
0
0 


因此,当 a  1 时,原方程组有无穷多

0

0



1

1



0

0



组解,其通解为

(1,  1, 0 )  k ( 0 ,1,1) ( k 为任意实数) .
T

当a 

4

时,原方程组的同解方

T

程组为

5
10 x1- 4 x 2  5 x 3  5 ,

 4 x1  5 x 2  5 x 3   1 0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1

 1 ,
0 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 10

 4
 4


由此可知当

行变换化为:

4

5



5

5



5

5



a

4

5
 10


10    4
 0
 1 


4

5



5

5



0

0



时,原方程组无解

.

5
例1 0

设有齐次线性方程组

 (1  a ) x1  x 2    x n  0 ,

 2 x1  (2  a ) x 2    2 x n  0 ,

 
 nx  nx    ( n  a ) x  0 .
2
n
 1
当 a 取何值时,该方程组有

(n  2)

非零解 .

5

 10  ,
9 



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为

D 

1 a

1



1

2

2a



2





n

n

r1  r2    rn




na

(1  2    n  a )

1

1



1

2

2a



2





n

n

1

1



1

 n ( n  1)
0
 
 a
2



a



0

0

0






a

a

n 1




na

 n ( n  1)

 a .

2



n ( n  1)

故当 a  0 或 a  

时方程组有非零解

.

2

例1 1

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其



  2 x1  x 2  x 3   2 ,

x1  2 x 2  x 3   ,


2
x

x

2
x


1
2
3


 2

A  1
 1


解.

1

1



2

1



1

2



 2


2
 

0

0



2

1





3

3



 

r1  r2  r3 , r3  r2

0

1

0

    2
2

2






1

 0

0


2

1



1

1



0

0







2
 
,
3

2
    2 

当     2  0 即   1 或    2 时,方程组有解
2

1

  1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1
 
0 
0
 

2

1



1

1



0

0



1
 
k 1 , k  C .
1
 

1
1


0  0
0
0 


.

0

1



1

1



0

0



1

0 ,
0 

1

   2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例1 2

2
 
2 
0
 

2

1



1

1



0

0



 2
1


2  0
0
0 


0

1



1

1



0

0



1
 
k  1 , k  C .
1
 

参数 a , b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惟一解、无解、有无

穷多解?

 x1  x 2  2 x 3  3 x 4  1,

 x1  3 x 2  6 x 3  x 4  3 ,

 3 x1  x 2  ax 3  15 x 4  3 ,
 x  5 x  10 x  12 x  b
2
3
4
 1

2

2 ,
0 



1

0
 
0

0


1

1
A 
3

1


2

2

3



3

6

1



1

a

15



5

 10

12



1

2

3



2

4

2



4

a6

6



6

 12

9



1 

2 

0 

b  1 

故当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当 a  2 时 ,

1

3
3

b 

.

1

0
0

0


1

2

3



1

2

1



0

a2

2



0

0

3





1 
.

4

b  5 
1

1

0
A  
0

0


1

2

3



1

2

1



0

0

2



0

0

3




1


1 
0
 

4
0



0
b  5

1

故当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综上所述,当

2

3



1

2

1



0

0

1



0

0

0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方程组有无穷多组解

1 

1 
,

2

b  1 

b  1 时,方程组有无穷多组

当 a   2 ,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例1 3

1

.
a   2 , b   1 时,

.

 x1  x 2  x 3  x 4  x 5  a ,

 3 x1  2 x 2  x 3  x 4  3 x 5  0 ,
当参数 a , b 取何值时,

x 2  2 x3  2 x 4  6 x5  b ,

5 x  4 x  3 x  3 x  x  2,
2
3
4
5
 1

方程组有解

?

解.



1

3
A 
0

5


1

行变换
0
0

0


1

1

1

1



2

1

1

3



1

2

2

6



4

3

3

1



1

1

1

1



1

2

2

6



0

0

0

0



0

0

0

0



a

0
b

2 



3a 
,

b  3a

2  2 a 
a

b  3 a  0 ,
故当 
即 a  1, b  3 时,方程组有解
 2  2 a  0,

.

五. 证明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证明秩及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一些命题.
例14

设 A , B 均为 n 阶方阵,且

AB  0,证明

r ( A )  r ( B )  n.
因为 AB  0,设 B  (  1 ,  ,  n ),则  1 ,  ,  n 为方程组



AX  0 的解,故
r (  1 ,  ,  n )  n  r ( A ).

即 r ( B )  n  r ( A ),从而有

例15

设 A 是 n 阶矩阵,若存在正整数

A X  0 有解向量  ,且 A
k

A

k 1

r ( A )  r ( B )  n.

 是线性无关的 .

k 1

k ,使线性方程组

  0,证明向量组

 , A , ,



设有常数 1 ,  2 ,  ,  k 使得

1   2 A  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1 A

k 1

  0,

(1)

k 1

,有

k 1

  2 A     k A
k

由 A   0,有 1 A
k

k 1

  0,但 A

2k 2

  0,

k 1

  0,所以 1  0 .

将 1  0 代入 (1) 式,得

2 A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  0,

(2)

k 2

,有

2 A
从而有  2 A

k 1

k 1

    k A

k 1

2 k 3

  0,

  0,故有  2  0 . 类似地可求得

  k  0 . 因此向量组

 , A , , A

k 1

3  

 是线性无关的 .

设  * 是非齐次方程组

例16

是其导出组

AX  b 的一个解,  1 ,  2 ,  ,  n-r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证明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设有常数 k 0 , k 1 ,  , k n  r,使
k 0 *  k 1 ( *   1 )  k 2 ( *   2 )    k n-r ( *   n-r )  0,

则有
( k 0  k 1    k n-r ) *  k 1 1  k 2  2    k n-r  n-r  0,
两边左乘

A ,并注意到

(1)

A  *  b  0 , A  i  0 , i  1, 2 ,  , n  r ,有

( k 0  k1    k n-r ) b  0,
从而
( k 0  k 1    k n-r ) b  0,

(2)

k 1 1  k 2 2    k n-r  n-r  0.

代入 (1) 式,有

由于  1 ,  2 ,  ,  n-r 是 AX  0 的基础解系,因此

 1 ,  2 ,  ,  n-r

k 1  k 2    k n  r  0,代入 ( 2 ) 式,得

是 线性无关的,故有

k 0  0 . 这就证明了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注:在例15与例16中介绍的“两端左乘 A”的方法,希望读者能
用心体会并掌握它.
例17


设 A 为 n 阶方阵,证明
n

设  为 A X  0 的解,即
n

n +1

A X  0 的解,即
n

n

A X  0与 A

只需证明方程组

反之,设  为 A

r( A )  r( A
n 1

X  0 的解,即

A

).

X  0 同解 .

A   0 ,显然有
n

n 1

A

n +1

  0;

  0,若  不是

n +1

A   0 . 由例 15 知  , A  ,  , A
n

k 1



n  1个 n 元向量线性无关,但这

是线性无关的,即
能的,从而必有
所以 r ( A )  r ( A
n

n

n 1

n

只需证明方程组

若 A   0,显然有

n 1

X  0 同解,

).

设 A 为 m  n 阶矩阵,证明

例18


A   0 . 因此 A X  0 与 A

是不可

r ( A )  r ( A A ).
T

AX  0 与 A AX  0 同解 .
T

A A   0;反之,若
T

A A   0,则
T

( A  ) ( A  )  0,从而 A   0 . 因此 AX  0 与 A AX  0
T

T

同解,所以 r ( A )  r ( A A ).
T

六. 应用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解决向量间的线性表示问题及几何中线、
面关系问题.
例19

设  1  (1, 3 , 0 , 5 ) ,  2  (1, 2 , 1, 4 ) ,  3  (1, 1, 2 , 3 ) ,
T

T

T

  (1, a , 3 , b ) .
T

(1) a , b 取何值时,  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并求出表示
( 2 ) a , b 取何值时,  不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 .



设   x1 1  x 2 2  x 3 3,则有

   1  2

 x1 
 
 3  x 2   AX ,
x 
 3

式.

1

3
3 
0

5


其中 A   1  2

1
2
1
4

1

 x1 
 
1
, X   x 2 .

2
x 

 3

3

从而  能否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转化为方程组

AX   是否

有解的问题 .
因为
1

3
A  A   
0

5


1

1



2

1



1

2



4

3



1
1


a
0
 
0
3


0
b 


1

1



1

2



1

2



1

2





a  3
3 

b  5 
1

1

0
 
0

0


1

1



1

2



0

0



0

0





a3 
.

a

b  a  2 
1

 不能用  1 ,  2 ,

故当 a  0 或 b  a  2 时,方程组无解,从而

 3 线性表示 .
 可由  1 ,  2 ,  3 线

当 a  0 ,且 b  2 时,方程组有解,从而
性表示 . 此时
1

0
A  
0

0


1

1



1

2



0

0



0

0



1
1


3
0
 

0
0



0
0


0

1



1

2



0

0



0

0



 2

3 
,

0

0 

方程组的通解为

(  2 ,3, 0 )  k (1,  2 ,1) .
T

T

从而  可由  1 ,  2 ,  3 线性表示为

  (  2  k ) 1  ( 3  2 k ) 2  k  3 , 其中 k 为任意常数 .

注:讨论向量  能否由向量组 1, 2, 3 线性表示,并进一步求
出表示式,实际上就是方程组是否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出其通解
的问题.
例 20

设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

的方程分别为

l1: ax  2 by  3 c  0 , l1: bx  2 cy  3 a  0 , l1: cx  2 ay  3 b  0 .
当 a  b  c  0 时,讨论三条直线的位



考虑方程组

置关系 .

 ax  2 by   3 c ,

 bx  2 cy   3 a ,
 cx  2 ay   3 b ,


(1)

由于 a  b  c  0,故
a

A  b
c

a

2b

b

2c

又因为

2b



2c



2a



 3c 
a


 3 a  r3  r1  r2  b
0
 3 b 


2b



2c



0



 3c 

 3 a .
0 

 2 ( ac  b )   2[ a ( a  b )  b ]
2

2

  [ 2 a  2 ab  2 b ]
2

2

 [ a  b  ( a  b ) ]  0 .
2

2

2

所以 r ( A )  r ( A )  2,从而方程组
l1 , l 2 , l 3 交于一点 .

(1) 有惟一解,即三直线


Slide 14

线性方程组
一. 基本概念题
例1

设齐次线性方程组



方程组中未知量个数

零解,所以
例2

A5 3 X  0 仅有零解,求

n  3,又方程组

r ( A ).

AX  0 有惟一

r ( A )  n ,故 r ( A )  3 .

设 n 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AX  b 有解,其中

A为

( n  1)  n 矩阵,求 | A | ( A 为 A 的增广矩阵 ).


因为 AX  b 有解,故 r ( A )  r ( A )  n  n  1,从而 | A | 0 .

例3



 kx  y  z  0 ,

若  x  ky  z  0 , 有非零解,求
2 x  y  z  0

因为 AX  0 有非零解,所以

k

A1
2

例4

1
k
1

r ( A )  n  3,又

1

 1 ,故有 | A | 0,解得 k  1 或 k  4 .
1 

设四元非齐次线性方程

组 AX   的系数矩阵

为 3,  1 ,  2 ,  3 是它的三个特解,且
 (1, 2 , 3 , 4 ) ,求 AX   的通解 .
T

k.

A 的秩

 1  ( 2 ,3 , 4 ,5 ) ,  2   3
T



因为 n  4, r ( A )  3,故 AX  0 的基础解系含一个向量

又   1 

2 3
2

3

5

 ( , 2 , ,3 ) 或   2 1  ( 2   3 )  ( 3 , 4 ,5 , 6 )
2
2

为 AX  0 的解,从而为

T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

所以方程组 AX  0 的通解为
3

5

2

2

 1  k 1  ( 2 , 3 , 4 ,5 )  k 1 ( , 2 ,
T



.

,3 ) , k 1  C
T

( 2 ,3 , 4 ,5 )  k ( 3 , 4 ,5 , 6 ) , k  C .
T

二. 求解线性方程组
1. 求 AX=0 的通解或基础解系

T

T

步骤:
(1) 写出系数矩阵 A 并对其作初等行变换化为行最简形式(同时得
到 r(A),这样也就可以确定基础解系所含解向量的个数);

(2) 由行最简形式确定自由未知量并写出与原方程组同解的方程组;
(3) 对自由未知量赋值,求出基础解系(有几个自由未知量,就应
赋几组值,将其视为向量组,它们是线性无关的).

2. 求 AX=b 的通解
步骤:
(1) 写出增广矩阵

A 并用初等行变换将其化

r ( A ) 及 r ( A ),判断是否有解

为行最简形式,求出

. 当有解时,则

(2) 由行最简形式写出同解方程组,求出 AX=0 的基础解系及 AX=b
的一个特解;
(3) 写出通解.

例5

 2 x1  x 2  4 x 3  3 x 4

 x3  x4
 x1
求解方程组 
 3 x1  x 2  x 3  2 x 4
7 x  x  5 x  6 x
2
3
4
 1

2

1
解 A 
3

7


1

4

3



0

1

1



1

1

2



1

5

6



4 

3 
 11 

 23 

行变换

1

0
0

0


故 r ( A )  r ( A )  2,方程组有无穷多解且
含 4  2  2 个解向量 .

对应的同解方程组为

  4,
  3,
  11 ,
  23 .
0

1 -1

1 -2

1

0

0

0

0

0

0

-3 

 -2 



0


0 


导出组的基础解系

 x1   x 3  x 4  3 ,

 x 2  2 x3  x 4  2 .

( *)

取 x 3  x 4  0,得特解  *  (  3 ,  2 , 0 , 0 ) .
T

 x3   1   0 
取     , ,故
 x4   0   1 
基础解系为

 x1    1   1 
   
,
,从而导出组的
 x2   2    1

 1  (  1, 2 ,1, 0 ) ,  2  (1,  1, 0 ,1) .

方程组的通解为

T

T

 *  k 1 1  k 2  2 , k 1 , k 2 为任意常数 .

注:1. 在求解线性方程组时,一定要将系数矩阵或增广矩阵化为
行最简形式,这样有利于求解.
2. 根据同解方程组(*)式写导出组的基础解系时,不要将常数
加进去.

三. 特殊方程组的求解
例6

设 A  ( a ij ) n  n 是实正交阵,且

求方程组

a 11  1, b  (1, 0 ,  , 0 ) ,
T

AX  b 的解 .

解 由于 A  ( a ij ) n  n 为正交阵,故

r ( A )  n ,所以方程组

AX  b 有惟一解 . 又 a n  1,由正交阵的定义知:
1

0
A


0


方程组为:

0

0



a 22

a 23







an2

an3



0 

a2n 
,



a nn 

 x1  1,

 a 22 x 2    a 2 n x n  0 ,

 
a x    a x  0.
nn n
 n2 2
故   (1, 0 ,  , 0 ) 为其全部解 .
T

例7

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0 的基础解系,并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全部解 .


A  1

2

3



n ,故 r ( A )  1,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含 n  1 个解向量 .

因为 x1   ( 2 x 2  3 x 3    nx n ),取

 x2   1   0 
0
     
 
 x3   0   1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x  0 0
 
 n    
 2
  3
 n






 1 
 0 
 0 
则  1   0  ,  2   1  ,  ,  n- 1   0  为一个基础解系






  
  
  






 0 
 0 
 1 

.

显然  *  (1,0,  ,0) 是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一个
T

特解 ,其全部解可表示为

 *  k1 1    k n 1 n 1 , k i  C , i  1, 2 ,  , n  1 .

例8

1

3
0

5




1

1
已知 B  
1

5

1

1

1

2

1

1

1

2

2

4

3

3

2

1

0

2

0

1

2

3

2

6

0

0

0

0
的行向量都是齐次线性

0

1 

 x1 
1    0 
 x 2   
 3    0 
x 3    的解向量 . 试求方程组的一个基础

6  
0
 x 4   
 1     0 
 x5 

记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为

构成向量组的一个极大

无关组,即

向量

 1  (1,  2 ,1, 0 , 0 ) ,  2  (1,  2 ,

0 ,1, 0 ) ,  3  ( 5 ,  6 , 0 , 0 ,1) 线性无关,又都是方程
T

解系 .

A ,并求得 r ( A )  2,故基础解系

含 5  2  3 个解向量 . 又 r ( B )  3,且第一、二、四行的

T

方程组

T

组的解,

故  1 ,  2 ,  3 为一个基础解系

.

四. 含参数的方程组
对含参数的方程组,求

解之前要先确定参数

. 一般而言,

有两种方法确定参数:

一是行列式法,二是初

等变换法 . 当

未知数个数等于方程个

数,即系数矩阵为方阵

且系数中含有

参数时,常考虑用行列

式法,特别当阶数较小

或系数行列式

容易求出时更是首选行

列式法 . 其理论依据为克莱姆法

即当系数行列式不为零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而当系数行列

式等于零时,我们可由

系数行列式等于零这一

方程确定出参

数值,从而将含参数的

方程组化为不含参数的

一般方程组 .

其他情形常用初等变换

法,这时依据有解的条

件 r ( A )  r ( A)

确定参数值 .

则,

例9

a 为何值时,方程组

解、有无穷多解?并在



 2 x1  ax 2  x 3  1,

 ax 1  x 2  x 3  2 , 无解、有惟一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有解时求其解

.

原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
2

a

a

1

4

5

故当 a  1 且 a  

4

1
1  ( a  1)( 5 a  4 ),
5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5
当 a  1 时,原方程组为

.

 2 x1  x 2  x 3  1,

 x1  x 2  x 3  2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2

1
4


1

1



1

1



5

5



行变换化为:

1
1


2  0
0
 1 


1

1



1

1



0

0



2
1


 1   0
0
0 


因此,当 a  1 时,原方程组有无穷多

0

0



1

1



0

0



组解,其通解为

(1,  1, 0 )  k ( 0 ,1,1) ( k 为任意实数) .
T

当a 

4

时,原方程组的同解方

T

程组为

5
10 x1- 4 x 2  5 x 3  5 ,

 4 x1  5 x 2  5 x 3   1 0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1

 1 ,
0 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 10

 4
 4


由此可知当

行变换化为:

4

5



5

5



5

5



a

4

5
 10


10    4
 0
 1 


4

5



5

5



0

0



时,原方程组无解

.

5
例1 0

设有齐次线性方程组

 (1  a ) x1  x 2    x n  0 ,

 2 x1  (2  a ) x 2    2 x n  0 ,

 
 nx  nx    ( n  a ) x  0 .
2
n
 1
当 a 取何值时,该方程组有

(n  2)

非零解 .

5

 10  ,
9 



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为

D 

1 a

1



1

2

2a



2





n

n

r1  r2    rn




na

(1  2    n  a )

1

1



1

2

2a



2





n

n

1

1



1

 n ( n  1)
0
 
 a
2



a



0

0

0






a

a

n 1




na

 n ( n  1)

 a .

2



n ( n  1)

故当 a  0 或 a  

时方程组有非零解

.

2

例1 1

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其



  2 x1  x 2  x 3   2 ,

x1  2 x 2  x 3   ,


2
x

x

2
x


1
2
3


 2

A  1
 1


解.

1

1



2

1



1

2



 2


2
 

0

0



2

1





3

3



 

r1  r2  r3 , r3  r2

0

1

0

    2
2

2






1

 0

0


2

1



1

1



0

0







2
 
,
3

2
    2 

当     2  0 即   1 或    2 时,方程组有解
2

1

  1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1
 
0 
0
 

2

1



1

1



0

0



1
 
k 1 , k  C .
1
 

1
1


0  0
0
0 


.

0

1



1

1



0

0



1

0 ,
0 

1

   2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例1 2

2
 
2 
0
 

2

1



1

1



0

0



 2
1


2  0
0
0 


0

1



1

1



0

0



1
 
k  1 , k  C .
1
 

参数 a , b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惟一解、无解、有无

穷多解?

 x1  x 2  2 x 3  3 x 4  1,

 x1  3 x 2  6 x 3  x 4  3 ,

 3 x1  x 2  ax 3  15 x 4  3 ,
 x  5 x  10 x  12 x  b
2
3
4
 1

2

2 ,
0 



1

0
 
0

0


1

1
A 
3

1


2

2

3



3

6

1



1

a

15



5

 10

12



1

2

3



2

4

2



4

a6

6



6

 12

9



1 

2 

0 

b  1 

故当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当 a  2 时 ,

1

3
3

b 

.

1

0
0

0


1

2

3



1

2

1



0

a2

2



0

0

3





1 
.

4

b  5 
1

1

0
A  
0

0


1

2

3



1

2

1



0

0

2



0

0

3




1


1 
0
 

4
0



0
b  5

1

故当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综上所述,当

2

3



1

2

1



0

0

1



0

0

0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方程组有无穷多组解

1 

1 
,

2

b  1 

b  1 时,方程组有无穷多组

当 a   2 ,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例1 3

1

.
a   2 , b   1 时,

.

 x1  x 2  x 3  x 4  x 5  a ,

 3 x1  2 x 2  x 3  x 4  3 x 5  0 ,
当参数 a , b 取何值时,

x 2  2 x3  2 x 4  6 x5  b ,

5 x  4 x  3 x  3 x  x  2,
2
3
4
5
 1

方程组有解

?

解.



1

3
A 
0

5


1

行变换
0
0

0


1

1

1

1



2

1

1

3



1

2

2

6



4

3

3

1



1

1

1

1



1

2

2

6



0

0

0

0



0

0

0

0



a

0
b

2 



3a 
,

b  3a

2  2 a 
a

b  3 a  0 ,
故当 
即 a  1, b  3 时,方程组有解
 2  2 a  0,

.

五. 证明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证明秩及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一些命题.
例14

设 A , B 均为 n 阶方阵,且

AB  0,证明

r ( A )  r ( B )  n.
因为 AB  0,设 B  (  1 ,  ,  n ),则  1 ,  ,  n 为方程组



AX  0 的解,故
r (  1 ,  ,  n )  n  r ( A ).

即 r ( B )  n  r ( A ),从而有

例15

设 A 是 n 阶矩阵,若存在正整数

A X  0 有解向量  ,且 A
k

A

k 1

r ( A )  r ( B )  n.

 是线性无关的 .

k 1

k ,使线性方程组

  0,证明向量组

 , A , ,



设有常数 1 ,  2 ,  ,  k 使得

1   2 A  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1 A

k 1

  0,

(1)

k 1

,有

k 1

  2 A     k A
k

由 A   0,有 1 A
k

k 1

  0,但 A

2k 2

  0,

k 1

  0,所以 1  0 .

将 1  0 代入 (1) 式,得

2 A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  0,

(2)

k 2

,有

2 A
从而有  2 A

k 1

k 1

    k A

k 1

2 k 3

  0,

  0,故有  2  0 . 类似地可求得

  k  0 . 因此向量组

 , A , , A

k 1

3  

 是线性无关的 .

设  * 是非齐次方程组

例16

是其导出组

AX  b 的一个解,  1 ,  2 ,  ,  n-r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证明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设有常数 k 0 , k 1 ,  , k n  r,使
k 0 *  k 1 ( *   1 )  k 2 ( *   2 )    k n-r ( *   n-r )  0,

则有
( k 0  k 1    k n-r ) *  k 1 1  k 2  2    k n-r  n-r  0,
两边左乘

A ,并注意到

(1)

A  *  b  0 , A  i  0 , i  1, 2 ,  , n  r ,有

( k 0  k1    k n-r ) b  0,
从而
( k 0  k 1    k n-r ) b  0,

(2)

k 1 1  k 2 2    k n-r  n-r  0.

代入 (1) 式,有

由于  1 ,  2 ,  ,  n-r 是 AX  0 的基础解系,因此

 1 ,  2 ,  ,  n-r

k 1  k 2    k n  r  0,代入 ( 2 ) 式,得

是 线性无关的,故有

k 0  0 . 这就证明了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注:在例15与例16中介绍的“两端左乘 A”的方法,希望读者能
用心体会并掌握它.
例17


设 A 为 n 阶方阵,证明
n

设  为 A X  0 的解,即
n

n +1

A X  0 的解,即
n

n

A X  0与 A

只需证明方程组

反之,设  为 A

r( A )  r( A
n 1

X  0 的解,即

A

).

X  0 同解 .

A   0 ,显然有
n

n 1

A

n +1

  0;

  0,若  不是

n +1

A   0 . 由例 15 知  , A  ,  , A
n

k 1



n  1个 n 元向量线性无关,但这

是线性无关的,即
能的,从而必有
所以 r ( A )  r ( A
n

n

n 1

n

只需证明方程组

若 A   0,显然有

n 1

X  0 同解,

).

设 A 为 m  n 阶矩阵,证明

例18


A   0 . 因此 A X  0 与 A

是不可

r ( A )  r ( A A ).
T

AX  0 与 A AX  0 同解 .
T

A A   0;反之,若
T

A A   0,则
T

( A  ) ( A  )  0,从而 A   0 . 因此 AX  0 与 A AX  0
T

T

同解,所以 r ( A )  r ( A A ).
T

六. 应用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解决向量间的线性表示问题及几何中线、
面关系问题.
例19

设  1  (1, 3 , 0 , 5 ) ,  2  (1, 2 , 1, 4 ) ,  3  (1, 1, 2 , 3 ) ,
T

T

T

  (1, a , 3 , b ) .
T

(1) a , b 取何值时,  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并求出表示
( 2 ) a , b 取何值时,  不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 .



设   x1 1  x 2 2  x 3 3,则有

   1  2

 x1 
 
 3  x 2   AX ,
x 
 3

式.

1

3
3 
0

5


其中 A   1  2

1
2
1
4

1

 x1 
 
1
, X   x 2 .

2
x 

 3

3

从而  能否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转化为方程组

AX   是否

有解的问题 .
因为
1

3
A  A   
0

5


1

1



2

1



1

2



4

3



1
1


a
0
 
0
3


0
b 


1

1



1

2



1

2



1

2





a  3
3 

b  5 
1

1

0
 
0

0


1

1



1

2



0

0



0

0





a3 
.

a

b  a  2 
1

 不能用  1 ,  2 ,

故当 a  0 或 b  a  2 时,方程组无解,从而

 3 线性表示 .
 可由  1 ,  2 ,  3 线

当 a  0 ,且 b  2 时,方程组有解,从而
性表示 . 此时
1

0
A  
0

0


1

1



1

2



0

0



0

0



1
1


3
0
 

0
0



0
0


0

1



1

2



0

0



0

0



 2

3 
,

0

0 

方程组的通解为

(  2 ,3, 0 )  k (1,  2 ,1) .
T

T

从而  可由  1 ,  2 ,  3 线性表示为

  (  2  k ) 1  ( 3  2 k ) 2  k  3 , 其中 k 为任意常数 .

注:讨论向量  能否由向量组 1, 2, 3 线性表示,并进一步求
出表示式,实际上就是方程组是否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出其通解
的问题.
例 20

设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

的方程分别为

l1: ax  2 by  3 c  0 , l1: bx  2 cy  3 a  0 , l1: cx  2 ay  3 b  0 .
当 a  b  c  0 时,讨论三条直线的位



考虑方程组

置关系 .

 ax  2 by   3 c ,

 bx  2 cy   3 a ,
 cx  2 ay   3 b ,


(1)

由于 a  b  c  0,故
a

A  b
c

a

2b

b

2c

又因为

2b



2c



2a



 3c 
a


 3 a  r3  r1  r2  b
0
 3 b 


2b



2c



0



 3c 

 3 a .
0 

 2 ( ac  b )   2[ a ( a  b )  b ]
2

2

  [ 2 a  2 ab  2 b ]
2

2

 [ a  b  ( a  b ) ]  0 .
2

2

2

所以 r ( A )  r ( A )  2,从而方程组
l1 , l 2 , l 3 交于一点 .

(1) 有惟一解,即三直线


Slide 15

线性方程组
一. 基本概念题
例1

设齐次线性方程组



方程组中未知量个数

零解,所以
例2

A5 3 X  0 仅有零解,求

n  3,又方程组

r ( A ).

AX  0 有惟一

r ( A )  n ,故 r ( A )  3 .

设 n 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AX  b 有解,其中

A为

( n  1)  n 矩阵,求 | A | ( A 为 A 的增广矩阵 ).


因为 AX  b 有解,故 r ( A )  r ( A )  n  n  1,从而 | A | 0 .

例3



 kx  y  z  0 ,

若  x  ky  z  0 , 有非零解,求
2 x  y  z  0

因为 AX  0 有非零解,所以

k

A1
2

例4

1
k
1

r ( A )  n  3,又

1

 1 ,故有 | A | 0,解得 k  1 或 k  4 .
1 

设四元非齐次线性方程

组 AX   的系数矩阵

为 3,  1 ,  2 ,  3 是它的三个特解,且
 (1, 2 , 3 , 4 ) ,求 AX   的通解 .
T

k.

A 的秩

 1  ( 2 ,3 , 4 ,5 ) ,  2   3
T



因为 n  4, r ( A )  3,故 AX  0 的基础解系含一个向量

又   1 

2 3
2

3

5

 ( , 2 , ,3 ) 或   2 1  ( 2   3 )  ( 3 , 4 ,5 , 6 )
2
2

为 AX  0 的解,从而为

T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

所以方程组 AX  0 的通解为
3

5

2

2

 1  k 1  ( 2 , 3 , 4 ,5 )  k 1 ( , 2 ,
T



.

,3 ) , k 1  C
T

( 2 ,3 , 4 ,5 )  k ( 3 , 4 ,5 , 6 ) , k  C .
T

二. 求解线性方程组
1. 求 AX=0 的通解或基础解系

T

T

步骤:
(1) 写出系数矩阵 A 并对其作初等行变换化为行最简形式(同时得
到 r(A),这样也就可以确定基础解系所含解向量的个数);

(2) 由行最简形式确定自由未知量并写出与原方程组同解的方程组;
(3) 对自由未知量赋值,求出基础解系(有几个自由未知量,就应
赋几组值,将其视为向量组,它们是线性无关的).

2. 求 AX=b 的通解
步骤:
(1) 写出增广矩阵

A 并用初等行变换将其化

r ( A ) 及 r ( A ),判断是否有解

为行最简形式,求出

. 当有解时,则

(2) 由行最简形式写出同解方程组,求出 AX=0 的基础解系及 AX=b
的一个特解;
(3) 写出通解.

例5

 2 x1  x 2  4 x 3  3 x 4

 x3  x4
 x1
求解方程组 
 3 x1  x 2  x 3  2 x 4
7 x  x  5 x  6 x
2
3
4
 1

2

1
解 A 
3

7


1

4

3



0

1

1



1

1

2



1

5

6



4 

3 
 11 

 23 

行变换

1

0
0

0


故 r ( A )  r ( A )  2,方程组有无穷多解且
含 4  2  2 个解向量 .

对应的同解方程组为

  4,
  3,
  11 ,
  23 .
0

1 -1

1 -2

1

0

0

0

0

0

0

-3 

 -2 



0


0 


导出组的基础解系

 x1   x 3  x 4  3 ,

 x 2  2 x3  x 4  2 .

( *)

取 x 3  x 4  0,得特解  *  (  3 ,  2 , 0 , 0 ) .
T

 x3   1   0 
取     , ,故
 x4   0   1 
基础解系为

 x1    1   1 
   
,
,从而导出组的
 x2   2    1

 1  (  1, 2 ,1, 0 ) ,  2  (1,  1, 0 ,1) .

方程组的通解为

T

T

 *  k 1 1  k 2  2 , k 1 , k 2 为任意常数 .

注:1. 在求解线性方程组时,一定要将系数矩阵或增广矩阵化为
行最简形式,这样有利于求解.
2. 根据同解方程组(*)式写导出组的基础解系时,不要将常数
加进去.

三. 特殊方程组的求解
例6

设 A  ( a ij ) n  n 是实正交阵,且

求方程组

a 11  1, b  (1, 0 ,  , 0 ) ,
T

AX  b 的解 .

解 由于 A  ( a ij ) n  n 为正交阵,故

r ( A )  n ,所以方程组

AX  b 有惟一解 . 又 a n  1,由正交阵的定义知:
1

0
A


0


方程组为:

0

0



a 22

a 23







an2

an3



0 

a2n 
,



a nn 

 x1  1,

 a 22 x 2    a 2 n x n  0 ,

 
a x    a x  0.
nn n
 n2 2
故   (1, 0 ,  , 0 ) 为其全部解 .
T

例7

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0 的基础解系,并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全部解 .


A  1

2

3



n ,故 r ( A )  1,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含 n  1 个解向量 .

因为 x1   ( 2 x 2  3 x 3    nx n ),取

 x2   1   0 
0
     
 
 x3   0   1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x  0 0
 
 n    
 2
  3
 n






 1 
 0 
 0 
则  1   0  ,  2   1  ,  ,  n- 1   0  为一个基础解系






  
  
  






 0 
 0 
 1 

.

显然  *  (1,0,  ,0) 是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一个
T

特解 ,其全部解可表示为

 *  k1 1    k n 1 n 1 , k i  C , i  1, 2 ,  , n  1 .

例8

1

3
0

5




1

1
已知 B  
1

5

1

1

1

2

1

1

1

2

2

4

3

3

2

1

0

2

0

1

2

3

2

6

0

0

0

0
的行向量都是齐次线性

0

1 

 x1 
1    0 
 x 2   
 3    0 
x 3    的解向量 . 试求方程组的一个基础

6  
0
 x 4   
 1     0 
 x5 

记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为

构成向量组的一个极大

无关组,即

向量

 1  (1,  2 ,1, 0 , 0 ) ,  2  (1,  2 ,

0 ,1, 0 ) ,  3  ( 5 ,  6 , 0 , 0 ,1) 线性无关,又都是方程
T

解系 .

A ,并求得 r ( A )  2,故基础解系

含 5  2  3 个解向量 . 又 r ( B )  3,且第一、二、四行的

T

方程组

T

组的解,

故  1 ,  2 ,  3 为一个基础解系

.

四. 含参数的方程组
对含参数的方程组,求

解之前要先确定参数

. 一般而言,

有两种方法确定参数:

一是行列式法,二是初

等变换法 . 当

未知数个数等于方程个

数,即系数矩阵为方阵

且系数中含有

参数时,常考虑用行列

式法,特别当阶数较小

或系数行列式

容易求出时更是首选行

列式法 . 其理论依据为克莱姆法

即当系数行列式不为零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而当系数行列

式等于零时,我们可由

系数行列式等于零这一

方程确定出参

数值,从而将含参数的

方程组化为不含参数的

一般方程组 .

其他情形常用初等变换

法,这时依据有解的条

件 r ( A )  r ( A)

确定参数值 .

则,

例9

a 为何值时,方程组

解、有无穷多解?并在



 2 x1  ax 2  x 3  1,

 ax 1  x 2  x 3  2 , 无解、有惟一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有解时求其解

.

原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
2

a

a

1

4

5

故当 a  1 且 a  

4

1
1  ( a  1)( 5 a  4 ),
5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5
当 a  1 时,原方程组为

.

 2 x1  x 2  x 3  1,

 x1  x 2  x 3  2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2

1
4


1

1



1

1



5

5



行变换化为:

1
1


2  0
0
 1 


1

1



1

1



0

0



2
1


 1   0
0
0 


因此,当 a  1 时,原方程组有无穷多

0

0



1

1



0

0



组解,其通解为

(1,  1, 0 )  k ( 0 ,1,1) ( k 为任意实数) .
T

当a 

4

时,原方程组的同解方

T

程组为

5
10 x1- 4 x 2  5 x 3  5 ,

 4 x1  5 x 2  5 x 3   1 0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1

 1 ,
0 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 10

 4
 4


由此可知当

行变换化为:

4

5



5

5



5

5



a

4

5
 10


10    4
 0
 1 


4

5



5

5



0

0



时,原方程组无解

.

5
例1 0

设有齐次线性方程组

 (1  a ) x1  x 2    x n  0 ,

 2 x1  (2  a ) x 2    2 x n  0 ,

 
 nx  nx    ( n  a ) x  0 .
2
n
 1
当 a 取何值时,该方程组有

(n  2)

非零解 .

5

 10  ,
9 



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为

D 

1 a

1



1

2

2a



2





n

n

r1  r2    rn




na

(1  2    n  a )

1

1



1

2

2a



2





n

n

1

1



1

 n ( n  1)
0
 
 a
2



a



0

0

0






a

a

n 1




na

 n ( n  1)

 a .

2



n ( n  1)

故当 a  0 或 a  

时方程组有非零解

.

2

例1 1

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其



  2 x1  x 2  x 3   2 ,

x1  2 x 2  x 3   ,


2
x

x

2
x


1
2
3


 2

A  1
 1


解.

1

1



2

1



1

2



 2


2
 

0

0



2

1





3

3



 

r1  r2  r3 , r3  r2

0

1

0

    2
2

2






1

 0

0


2

1



1

1



0

0







2
 
,
3

2
    2 

当     2  0 即   1 或    2 时,方程组有解
2

1

  1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1
 
0 
0
 

2

1



1

1



0

0



1
 
k 1 , k  C .
1
 

1
1


0  0
0
0 


.

0

1



1

1



0

0



1

0 ,
0 

1

   2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例1 2

2
 
2 
0
 

2

1



1

1



0

0



 2
1


2  0
0
0 


0

1



1

1



0

0



1
 
k  1 , k  C .
1
 

参数 a , b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惟一解、无解、有无

穷多解?

 x1  x 2  2 x 3  3 x 4  1,

 x1  3 x 2  6 x 3  x 4  3 ,

 3 x1  x 2  ax 3  15 x 4  3 ,
 x  5 x  10 x  12 x  b
2
3
4
 1

2

2 ,
0 



1

0
 
0

0


1

1
A 
3

1


2

2

3



3

6

1



1

a

15



5

 10

12



1

2

3



2

4

2



4

a6

6



6

 12

9



1 

2 

0 

b  1 

故当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当 a  2 时 ,

1

3
3

b 

.

1

0
0

0


1

2

3



1

2

1



0

a2

2



0

0

3





1 
.

4

b  5 
1

1

0
A  
0

0


1

2

3



1

2

1



0

0

2



0

0

3




1


1 
0
 

4
0



0
b  5

1

故当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综上所述,当

2

3



1

2

1



0

0

1



0

0

0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方程组有无穷多组解

1 

1 
,

2

b  1 

b  1 时,方程组有无穷多组

当 a   2 ,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例1 3

1

.
a   2 , b   1 时,

.

 x1  x 2  x 3  x 4  x 5  a ,

 3 x1  2 x 2  x 3  x 4  3 x 5  0 ,
当参数 a , b 取何值时,

x 2  2 x3  2 x 4  6 x5  b ,

5 x  4 x  3 x  3 x  x  2,
2
3
4
5
 1

方程组有解

?

解.



1

3
A 
0

5


1

行变换
0
0

0


1

1

1

1



2

1

1

3



1

2

2

6



4

3

3

1



1

1

1

1



1

2

2

6



0

0

0

0



0

0

0

0



a

0
b

2 



3a 
,

b  3a

2  2 a 
a

b  3 a  0 ,
故当 
即 a  1, b  3 时,方程组有解
 2  2 a  0,

.

五. 证明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证明秩及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一些命题.
例14

设 A , B 均为 n 阶方阵,且

AB  0,证明

r ( A )  r ( B )  n.
因为 AB  0,设 B  (  1 ,  ,  n ),则  1 ,  ,  n 为方程组



AX  0 的解,故
r (  1 ,  ,  n )  n  r ( A ).

即 r ( B )  n  r ( A ),从而有

例15

设 A 是 n 阶矩阵,若存在正整数

A X  0 有解向量  ,且 A
k

A

k 1

r ( A )  r ( B )  n.

 是线性无关的 .

k 1

k ,使线性方程组

  0,证明向量组

 , A , ,



设有常数 1 ,  2 ,  ,  k 使得

1   2 A  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1 A

k 1

  0,

(1)

k 1

,有

k 1

  2 A     k A
k

由 A   0,有 1 A
k

k 1

  0,但 A

2k 2

  0,

k 1

  0,所以 1  0 .

将 1  0 代入 (1) 式,得

2 A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  0,

(2)

k 2

,有

2 A
从而有  2 A

k 1

k 1

    k A

k 1

2 k 3

  0,

  0,故有  2  0 . 类似地可求得

  k  0 . 因此向量组

 , A , , A

k 1

3  

 是线性无关的 .

设  * 是非齐次方程组

例16

是其导出组

AX  b 的一个解,  1 ,  2 ,  ,  n-r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证明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设有常数 k 0 , k 1 ,  , k n  r,使
k 0 *  k 1 ( *   1 )  k 2 ( *   2 )    k n-r ( *   n-r )  0,

则有
( k 0  k 1    k n-r ) *  k 1 1  k 2  2    k n-r  n-r  0,
两边左乘

A ,并注意到

(1)

A  *  b  0 , A  i  0 , i  1, 2 ,  , n  r ,有

( k 0  k1    k n-r ) b  0,
从而
( k 0  k 1    k n-r ) b  0,

(2)

k 1 1  k 2 2    k n-r  n-r  0.

代入 (1) 式,有

由于  1 ,  2 ,  ,  n-r 是 AX  0 的基础解系,因此

 1 ,  2 ,  ,  n-r

k 1  k 2    k n  r  0,代入 ( 2 ) 式,得

是 线性无关的,故有

k 0  0 . 这就证明了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注:在例15与例16中介绍的“两端左乘 A”的方法,希望读者能
用心体会并掌握它.
例17


设 A 为 n 阶方阵,证明
n

设  为 A X  0 的解,即
n

n +1

A X  0 的解,即
n

n

A X  0与 A

只需证明方程组

反之,设  为 A

r( A )  r( A
n 1

X  0 的解,即

A

).

X  0 同解 .

A   0 ,显然有
n

n 1

A

n +1

  0;

  0,若  不是

n +1

A   0 . 由例 15 知  , A  ,  , A
n

k 1



n  1个 n 元向量线性无关,但这

是线性无关的,即
能的,从而必有
所以 r ( A )  r ( A
n

n

n 1

n

只需证明方程组

若 A   0,显然有

n 1

X  0 同解,

).

设 A 为 m  n 阶矩阵,证明

例18


A   0 . 因此 A X  0 与 A

是不可

r ( A )  r ( A A ).
T

AX  0 与 A AX  0 同解 .
T

A A   0;反之,若
T

A A   0,则
T

( A  ) ( A  )  0,从而 A   0 . 因此 AX  0 与 A AX  0
T

T

同解,所以 r ( A )  r ( A A ).
T

六. 应用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解决向量间的线性表示问题及几何中线、
面关系问题.
例19

设  1  (1, 3 , 0 , 5 ) ,  2  (1, 2 , 1, 4 ) ,  3  (1, 1, 2 , 3 ) ,
T

T

T

  (1, a , 3 , b ) .
T

(1) a , b 取何值时,  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并求出表示
( 2 ) a , b 取何值时,  不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 .



设   x1 1  x 2 2  x 3 3,则有

   1  2

 x1 
 
 3  x 2   AX ,
x 
 3

式.

1

3
3 
0

5


其中 A   1  2

1
2
1
4

1

 x1 
 
1
, X   x 2 .

2
x 

 3

3

从而  能否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转化为方程组

AX   是否

有解的问题 .
因为
1

3
A  A   
0

5


1

1



2

1



1

2



4

3



1
1


a
0
 
0
3


0
b 


1

1



1

2



1

2



1

2





a  3
3 

b  5 
1

1

0
 
0

0


1

1



1

2



0

0



0

0





a3 
.

a

b  a  2 
1

 不能用  1 ,  2 ,

故当 a  0 或 b  a  2 时,方程组无解,从而

 3 线性表示 .
 可由  1 ,  2 ,  3 线

当 a  0 ,且 b  2 时,方程组有解,从而
性表示 . 此时
1

0
A  
0

0


1

1



1

2



0

0



0

0



1
1


3
0
 

0
0



0
0


0

1



1

2



0

0



0

0



 2

3 
,

0

0 

方程组的通解为

(  2 ,3, 0 )  k (1,  2 ,1) .
T

T

从而  可由  1 ,  2 ,  3 线性表示为

  (  2  k ) 1  ( 3  2 k ) 2  k  3 , 其中 k 为任意常数 .

注:讨论向量  能否由向量组 1, 2, 3 线性表示,并进一步求
出表示式,实际上就是方程组是否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出其通解
的问题.
例 20

设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

的方程分别为

l1: ax  2 by  3 c  0 , l1: bx  2 cy  3 a  0 , l1: cx  2 ay  3 b  0 .
当 a  b  c  0 时,讨论三条直线的位



考虑方程组

置关系 .

 ax  2 by   3 c ,

 bx  2 cy   3 a ,
 cx  2 ay   3 b ,


(1)

由于 a  b  c  0,故
a

A  b
c

a

2b

b

2c

又因为

2b



2c



2a



 3c 
a


 3 a  r3  r1  r2  b
0
 3 b 


2b



2c



0



 3c 

 3 a .
0 

 2 ( ac  b )   2[ a ( a  b )  b ]
2

2

  [ 2 a  2 ab  2 b ]
2

2

 [ a  b  ( a  b ) ]  0 .
2

2

2

所以 r ( A )  r ( A )  2,从而方程组
l1 , l 2 , l 3 交于一点 .

(1) 有惟一解,即三直线


Slide 16

线性方程组
一. 基本概念题
例1

设齐次线性方程组



方程组中未知量个数

零解,所以
例2

A5 3 X  0 仅有零解,求

n  3,又方程组

r ( A ).

AX  0 有惟一

r ( A )  n ,故 r ( A )  3 .

设 n 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AX  b 有解,其中

A为

( n  1)  n 矩阵,求 | A | ( A 为 A 的增广矩阵 ).


因为 AX  b 有解,故 r ( A )  r ( A )  n  n  1,从而 | A | 0 .

例3



 kx  y  z  0 ,

若  x  ky  z  0 , 有非零解,求
2 x  y  z  0

因为 AX  0 有非零解,所以

k

A1
2

例4

1
k
1

r ( A )  n  3,又

1

 1 ,故有 | A | 0,解得 k  1 或 k  4 .
1 

设四元非齐次线性方程

组 AX   的系数矩阵

为 3,  1 ,  2 ,  3 是它的三个特解,且
 (1, 2 , 3 , 4 ) ,求 AX   的通解 .
T

k.

A 的秩

 1  ( 2 ,3 , 4 ,5 ) ,  2   3
T



因为 n  4, r ( A )  3,故 AX  0 的基础解系含一个向量

又   1 

2 3
2

3

5

 ( , 2 , ,3 ) 或   2 1  ( 2   3 )  ( 3 , 4 ,5 , 6 )
2
2

为 AX  0 的解,从而为

T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

所以方程组 AX  0 的通解为
3

5

2

2

 1  k 1  ( 2 , 3 , 4 ,5 )  k 1 ( , 2 ,
T



.

,3 ) , k 1  C
T

( 2 ,3 , 4 ,5 )  k ( 3 , 4 ,5 , 6 ) , k  C .
T

二. 求解线性方程组
1. 求 AX=0 的通解或基础解系

T

T

步骤:
(1) 写出系数矩阵 A 并对其作初等行变换化为行最简形式(同时得
到 r(A),这样也就可以确定基础解系所含解向量的个数);

(2) 由行最简形式确定自由未知量并写出与原方程组同解的方程组;
(3) 对自由未知量赋值,求出基础解系(有几个自由未知量,就应
赋几组值,将其视为向量组,它们是线性无关的).

2. 求 AX=b 的通解
步骤:
(1) 写出增广矩阵

A 并用初等行变换将其化

r ( A ) 及 r ( A ),判断是否有解

为行最简形式,求出

. 当有解时,则

(2) 由行最简形式写出同解方程组,求出 AX=0 的基础解系及 AX=b
的一个特解;
(3) 写出通解.

例5

 2 x1  x 2  4 x 3  3 x 4

 x3  x4
 x1
求解方程组 
 3 x1  x 2  x 3  2 x 4
7 x  x  5 x  6 x
2
3
4
 1

2

1
解 A 
3

7


1

4

3



0

1

1



1

1

2



1

5

6



4 

3 
 11 

 23 

行变换

1

0
0

0


故 r ( A )  r ( A )  2,方程组有无穷多解且
含 4  2  2 个解向量 .

对应的同解方程组为

  4,
  3,
  11 ,
  23 .
0

1 -1

1 -2

1

0

0

0

0

0

0

-3 

 -2 



0


0 


导出组的基础解系

 x1   x 3  x 4  3 ,

 x 2  2 x3  x 4  2 .

( *)

取 x 3  x 4  0,得特解  *  (  3 ,  2 , 0 , 0 ) .
T

 x3   1   0 
取     , ,故
 x4   0   1 
基础解系为

 x1    1   1 
   
,
,从而导出组的
 x2   2    1

 1  (  1, 2 ,1, 0 ) ,  2  (1,  1, 0 ,1) .

方程组的通解为

T

T

 *  k 1 1  k 2  2 , k 1 , k 2 为任意常数 .

注:1. 在求解线性方程组时,一定要将系数矩阵或增广矩阵化为
行最简形式,这样有利于求解.
2. 根据同解方程组(*)式写导出组的基础解系时,不要将常数
加进去.

三. 特殊方程组的求解
例6

设 A  ( a ij ) n  n 是实正交阵,且

求方程组

a 11  1, b  (1, 0 ,  , 0 ) ,
T

AX  b 的解 .

解 由于 A  ( a ij ) n  n 为正交阵,故

r ( A )  n ,所以方程组

AX  b 有惟一解 . 又 a n  1,由正交阵的定义知:
1

0
A


0


方程组为:

0

0



a 22

a 23







an2

an3



0 

a2n 
,



a nn 

 x1  1,

 a 22 x 2    a 2 n x n  0 ,

 
a x    a x  0.
nn n
 n2 2
故   (1, 0 ,  , 0 ) 为其全部解 .
T

例7

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0 的基础解系,并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全部解 .


A  1

2

3



n ,故 r ( A )  1,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含 n  1 个解向量 .

因为 x1   ( 2 x 2  3 x 3    nx n ),取

 x2   1   0 
0
     
 
 x3   0   1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x  0 0
 
 n    
 2
  3
 n






 1 
 0 
 0 
则  1   0  ,  2   1  ,  ,  n- 1   0  为一个基础解系






  
  
  






 0 
 0 
 1 

.

显然  *  (1,0,  ,0) 是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一个
T

特解 ,其全部解可表示为

 *  k1 1    k n 1 n 1 , k i  C , i  1, 2 ,  , n  1 .

例8

1

3
0

5




1

1
已知 B  
1

5

1

1

1

2

1

1

1

2

2

4

3

3

2

1

0

2

0

1

2

3

2

6

0

0

0

0
的行向量都是齐次线性

0

1 

 x1 
1    0 
 x 2   
 3    0 
x 3    的解向量 . 试求方程组的一个基础

6  
0
 x 4   
 1     0 
 x5 

记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为

构成向量组的一个极大

无关组,即

向量

 1  (1,  2 ,1, 0 , 0 ) ,  2  (1,  2 ,

0 ,1, 0 ) ,  3  ( 5 ,  6 , 0 , 0 ,1) 线性无关,又都是方程
T

解系 .

A ,并求得 r ( A )  2,故基础解系

含 5  2  3 个解向量 . 又 r ( B )  3,且第一、二、四行的

T

方程组

T

组的解,

故  1 ,  2 ,  3 为一个基础解系

.

四. 含参数的方程组
对含参数的方程组,求

解之前要先确定参数

. 一般而言,

有两种方法确定参数:

一是行列式法,二是初

等变换法 . 当

未知数个数等于方程个

数,即系数矩阵为方阵

且系数中含有

参数时,常考虑用行列

式法,特别当阶数较小

或系数行列式

容易求出时更是首选行

列式法 . 其理论依据为克莱姆法

即当系数行列式不为零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而当系数行列

式等于零时,我们可由

系数行列式等于零这一

方程确定出参

数值,从而将含参数的

方程组化为不含参数的

一般方程组 .

其他情形常用初等变换

法,这时依据有解的条

件 r ( A )  r ( A)

确定参数值 .

则,

例9

a 为何值时,方程组

解、有无穷多解?并在



 2 x1  ax 2  x 3  1,

 ax 1  x 2  x 3  2 , 无解、有惟一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有解时求其解

.

原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
2

a

a

1

4

5

故当 a  1 且 a  

4

1
1  ( a  1)( 5 a  4 ),
5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5
当 a  1 时,原方程组为

.

 2 x1  x 2  x 3  1,

 x1  x 2  x 3  2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2

1
4


1

1



1

1



5

5



行变换化为:

1
1


2  0
0
 1 


1

1



1

1



0

0



2
1


 1   0
0
0 


因此,当 a  1 时,原方程组有无穷多

0

0



1

1



0

0



组解,其通解为

(1,  1, 0 )  k ( 0 ,1,1) ( k 为任意实数) .
T

当a 

4

时,原方程组的同解方

T

程组为

5
10 x1- 4 x 2  5 x 3  5 ,

 4 x1  5 x 2  5 x 3   1 0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1

 1 ,
0 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 10

 4
 4


由此可知当

行变换化为:

4

5



5

5



5

5



a

4

5
 10


10    4
 0
 1 


4

5



5

5



0

0



时,原方程组无解

.

5
例1 0

设有齐次线性方程组

 (1  a ) x1  x 2    x n  0 ,

 2 x1  (2  a ) x 2    2 x n  0 ,

 
 nx  nx    ( n  a ) x  0 .
2
n
 1
当 a 取何值时,该方程组有

(n  2)

非零解 .

5

 10  ,
9 



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为

D 

1 a

1



1

2

2a



2





n

n

r1  r2    rn




na

(1  2    n  a )

1

1



1

2

2a



2





n

n

1

1



1

 n ( n  1)
0
 
 a
2



a



0

0

0






a

a

n 1




na

 n ( n  1)

 a .

2



n ( n  1)

故当 a  0 或 a  

时方程组有非零解

.

2

例1 1

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其



  2 x1  x 2  x 3   2 ,

x1  2 x 2  x 3   ,


2
x

x

2
x


1
2
3


 2

A  1
 1


解.

1

1



2

1



1

2



 2


2
 

0

0



2

1





3

3



 

r1  r2  r3 , r3  r2

0

1

0

    2
2

2






1

 0

0


2

1



1

1



0

0







2
 
,
3

2
    2 

当     2  0 即   1 或    2 时,方程组有解
2

1

  1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1
 
0 
0
 

2

1



1

1



0

0



1
 
k 1 , k  C .
1
 

1
1


0  0
0
0 


.

0

1



1

1



0

0



1

0 ,
0 

1

   2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例1 2

2
 
2 
0
 

2

1



1

1



0

0



 2
1


2  0
0
0 


0

1



1

1



0

0



1
 
k  1 , k  C .
1
 

参数 a , b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惟一解、无解、有无

穷多解?

 x1  x 2  2 x 3  3 x 4  1,

 x1  3 x 2  6 x 3  x 4  3 ,

 3 x1  x 2  ax 3  15 x 4  3 ,
 x  5 x  10 x  12 x  b
2
3
4
 1

2

2 ,
0 



1

0
 
0

0


1

1
A 
3

1


2

2

3



3

6

1



1

a

15



5

 10

12



1

2

3



2

4

2



4

a6

6



6

 12

9



1 

2 

0 

b  1 

故当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当 a  2 时 ,

1

3
3

b 

.

1

0
0

0


1

2

3



1

2

1



0

a2

2



0

0

3





1 
.

4

b  5 
1

1

0
A  
0

0


1

2

3



1

2

1



0

0

2



0

0

3




1


1 
0
 

4
0



0
b  5

1

故当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综上所述,当

2

3



1

2

1



0

0

1



0

0

0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方程组有无穷多组解

1 

1 
,

2

b  1 

b  1 时,方程组有无穷多组

当 a   2 ,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例1 3

1

.
a   2 , b   1 时,

.

 x1  x 2  x 3  x 4  x 5  a ,

 3 x1  2 x 2  x 3  x 4  3 x 5  0 ,
当参数 a , b 取何值时,

x 2  2 x3  2 x 4  6 x5  b ,

5 x  4 x  3 x  3 x  x  2,
2
3
4
5
 1

方程组有解

?

解.



1

3
A 
0

5


1

行变换
0
0

0


1

1

1

1



2

1

1

3



1

2

2

6



4

3

3

1



1

1

1

1



1

2

2

6



0

0

0

0



0

0

0

0



a

0
b

2 



3a 
,

b  3a

2  2 a 
a

b  3 a  0 ,
故当 
即 a  1, b  3 时,方程组有解
 2  2 a  0,

.

五. 证明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证明秩及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一些命题.
例14

设 A , B 均为 n 阶方阵,且

AB  0,证明

r ( A )  r ( B )  n.
因为 AB  0,设 B  (  1 ,  ,  n ),则  1 ,  ,  n 为方程组



AX  0 的解,故
r (  1 ,  ,  n )  n  r ( A ).

即 r ( B )  n  r ( A ),从而有

例15

设 A 是 n 阶矩阵,若存在正整数

A X  0 有解向量  ,且 A
k

A

k 1

r ( A )  r ( B )  n.

 是线性无关的 .

k 1

k ,使线性方程组

  0,证明向量组

 , A , ,



设有常数 1 ,  2 ,  ,  k 使得

1   2 A  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1 A

k 1

  0,

(1)

k 1

,有

k 1

  2 A     k A
k

由 A   0,有 1 A
k

k 1

  0,但 A

2k 2

  0,

k 1

  0,所以 1  0 .

将 1  0 代入 (1) 式,得

2 A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  0,

(2)

k 2

,有

2 A
从而有  2 A

k 1

k 1

    k A

k 1

2 k 3

  0,

  0,故有  2  0 . 类似地可求得

  k  0 . 因此向量组

 , A , , A

k 1

3  

 是线性无关的 .

设  * 是非齐次方程组

例16

是其导出组

AX  b 的一个解,  1 ,  2 ,  ,  n-r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证明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设有常数 k 0 , k 1 ,  , k n  r,使
k 0 *  k 1 ( *   1 )  k 2 ( *   2 )    k n-r ( *   n-r )  0,

则有
( k 0  k 1    k n-r ) *  k 1 1  k 2  2    k n-r  n-r  0,
两边左乘

A ,并注意到

(1)

A  *  b  0 , A  i  0 , i  1, 2 ,  , n  r ,有

( k 0  k1    k n-r ) b  0,
从而
( k 0  k 1    k n-r ) b  0,

(2)

k 1 1  k 2 2    k n-r  n-r  0.

代入 (1) 式,有

由于  1 ,  2 ,  ,  n-r 是 AX  0 的基础解系,因此

 1 ,  2 ,  ,  n-r

k 1  k 2    k n  r  0,代入 ( 2 ) 式,得

是 线性无关的,故有

k 0  0 . 这就证明了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注:在例15与例16中介绍的“两端左乘 A”的方法,希望读者能
用心体会并掌握它.
例17


设 A 为 n 阶方阵,证明
n

设  为 A X  0 的解,即
n

n +1

A X  0 的解,即
n

n

A X  0与 A

只需证明方程组

反之,设  为 A

r( A )  r( A
n 1

X  0 的解,即

A

).

X  0 同解 .

A   0 ,显然有
n

n 1

A

n +1

  0;

  0,若  不是

n +1

A   0 . 由例 15 知  , A  ,  , A
n

k 1



n  1个 n 元向量线性无关,但这

是线性无关的,即
能的,从而必有
所以 r ( A )  r ( A
n

n

n 1

n

只需证明方程组

若 A   0,显然有

n 1

X  0 同解,

).

设 A 为 m  n 阶矩阵,证明

例18


A   0 . 因此 A X  0 与 A

是不可

r ( A )  r ( A A ).
T

AX  0 与 A AX  0 同解 .
T

A A   0;反之,若
T

A A   0,则
T

( A  ) ( A  )  0,从而 A   0 . 因此 AX  0 与 A AX  0
T

T

同解,所以 r ( A )  r ( A A ).
T

六. 应用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解决向量间的线性表示问题及几何中线、
面关系问题.
例19

设  1  (1, 3 , 0 , 5 ) ,  2  (1, 2 , 1, 4 ) ,  3  (1, 1, 2 , 3 ) ,
T

T

T

  (1, a , 3 , b ) .
T

(1) a , b 取何值时,  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并求出表示
( 2 ) a , b 取何值时,  不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 .



设   x1 1  x 2 2  x 3 3,则有

   1  2

 x1 
 
 3  x 2   AX ,
x 
 3

式.

1

3
3 
0

5


其中 A   1  2

1
2
1
4

1

 x1 
 
1
, X   x 2 .

2
x 

 3

3

从而  能否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转化为方程组

AX   是否

有解的问题 .
因为
1

3
A  A   
0

5


1

1



2

1



1

2



4

3



1
1


a
0
 
0
3


0
b 


1

1



1

2



1

2



1

2





a  3
3 

b  5 
1

1

0
 
0

0


1

1



1

2



0

0



0

0





a3 
.

a

b  a  2 
1

 不能用  1 ,  2 ,

故当 a  0 或 b  a  2 时,方程组无解,从而

 3 线性表示 .
 可由  1 ,  2 ,  3 线

当 a  0 ,且 b  2 时,方程组有解,从而
性表示 . 此时
1

0
A  
0

0


1

1



1

2



0

0



0

0



1
1


3
0
 

0
0



0
0


0

1



1

2



0

0



0

0



 2

3 
,

0

0 

方程组的通解为

(  2 ,3, 0 )  k (1,  2 ,1) .
T

T

从而  可由  1 ,  2 ,  3 线性表示为

  (  2  k ) 1  ( 3  2 k ) 2  k  3 , 其中 k 为任意常数 .

注:讨论向量  能否由向量组 1, 2, 3 线性表示,并进一步求
出表示式,实际上就是方程组是否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出其通解
的问题.
例 20

设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

的方程分别为

l1: ax  2 by  3 c  0 , l1: bx  2 cy  3 a  0 , l1: cx  2 ay  3 b  0 .
当 a  b  c  0 时,讨论三条直线的位



考虑方程组

置关系 .

 ax  2 by   3 c ,

 bx  2 cy   3 a ,
 cx  2 ay   3 b ,


(1)

由于 a  b  c  0,故
a

A  b
c

a

2b

b

2c

又因为

2b



2c



2a



 3c 
a


 3 a  r3  r1  r2  b
0
 3 b 


2b



2c



0



 3c 

 3 a .
0 

 2 ( ac  b )   2[ a ( a  b )  b ]
2

2

  [ 2 a  2 ab  2 b ]
2

2

 [ a  b  ( a  b ) ]  0 .
2

2

2

所以 r ( A )  r ( A )  2,从而方程组
l1 , l 2 , l 3 交于一点 .

(1) 有惟一解,即三直线


Slide 17

线性方程组
一. 基本概念题
例1

设齐次线性方程组



方程组中未知量个数

零解,所以
例2

A5 3 X  0 仅有零解,求

n  3,又方程组

r ( A ).

AX  0 有惟一

r ( A )  n ,故 r ( A )  3 .

设 n 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AX  b 有解,其中

A为

( n  1)  n 矩阵,求 | A | ( A 为 A 的增广矩阵 ).


因为 AX  b 有解,故 r ( A )  r ( A )  n  n  1,从而 | A | 0 .

例3



 kx  y  z  0 ,

若  x  ky  z  0 , 有非零解,求
2 x  y  z  0

因为 AX  0 有非零解,所以

k

A1
2

例4

1
k
1

r ( A )  n  3,又

1

 1 ,故有 | A | 0,解得 k  1 或 k  4 .
1 

设四元非齐次线性方程

组 AX   的系数矩阵

为 3,  1 ,  2 ,  3 是它的三个特解,且
 (1, 2 , 3 , 4 ) ,求 AX   的通解 .
T

k.

A 的秩

 1  ( 2 ,3 , 4 ,5 ) ,  2   3
T



因为 n  4, r ( A )  3,故 AX  0 的基础解系含一个向量

又   1 

2 3
2

3

5

 ( , 2 , ,3 ) 或   2 1  ( 2   3 )  ( 3 , 4 ,5 , 6 )
2
2

为 AX  0 的解,从而为

T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

所以方程组 AX  0 的通解为
3

5

2

2

 1  k 1  ( 2 , 3 , 4 ,5 )  k 1 ( , 2 ,
T



.

,3 ) , k 1  C
T

( 2 ,3 , 4 ,5 )  k ( 3 , 4 ,5 , 6 ) , k  C .
T

二. 求解线性方程组
1. 求 AX=0 的通解或基础解系

T

T

步骤:
(1) 写出系数矩阵 A 并对其作初等行变换化为行最简形式(同时得
到 r(A),这样也就可以确定基础解系所含解向量的个数);

(2) 由行最简形式确定自由未知量并写出与原方程组同解的方程组;
(3) 对自由未知量赋值,求出基础解系(有几个自由未知量,就应
赋几组值,将其视为向量组,它们是线性无关的).

2. 求 AX=b 的通解
步骤:
(1) 写出增广矩阵

A 并用初等行变换将其化

r ( A ) 及 r ( A ),判断是否有解

为行最简形式,求出

. 当有解时,则

(2) 由行最简形式写出同解方程组,求出 AX=0 的基础解系及 AX=b
的一个特解;
(3) 写出通解.

例5

 2 x1  x 2  4 x 3  3 x 4

 x3  x4
 x1
求解方程组 
 3 x1  x 2  x 3  2 x 4
7 x  x  5 x  6 x
2
3
4
 1

2

1
解 A 
3

7


1

4

3



0

1

1



1

1

2



1

5

6



4 

3 
 11 

 23 

行变换

1

0
0

0


故 r ( A )  r ( A )  2,方程组有无穷多解且
含 4  2  2 个解向量 .

对应的同解方程组为

  4,
  3,
  11 ,
  23 .
0

1 -1

1 -2

1

0

0

0

0

0

0

-3 

 -2 



0


0 


导出组的基础解系

 x1   x 3  x 4  3 ,

 x 2  2 x3  x 4  2 .

( *)

取 x 3  x 4  0,得特解  *  (  3 ,  2 , 0 , 0 ) .
T

 x3   1   0 
取     , ,故
 x4   0   1 
基础解系为

 x1    1   1 
   
,
,从而导出组的
 x2   2    1

 1  (  1, 2 ,1, 0 ) ,  2  (1,  1, 0 ,1) .

方程组的通解为

T

T

 *  k 1 1  k 2  2 , k 1 , k 2 为任意常数 .

注:1. 在求解线性方程组时,一定要将系数矩阵或增广矩阵化为
行最简形式,这样有利于求解.
2. 根据同解方程组(*)式写导出组的基础解系时,不要将常数
加进去.

三. 特殊方程组的求解
例6

设 A  ( a ij ) n  n 是实正交阵,且

求方程组

a 11  1, b  (1, 0 ,  , 0 ) ,
T

AX  b 的解 .

解 由于 A  ( a ij ) n  n 为正交阵,故

r ( A )  n ,所以方程组

AX  b 有惟一解 . 又 a n  1,由正交阵的定义知:
1

0
A


0


方程组为:

0

0



a 22

a 23







an2

an3



0 

a2n 
,



a nn 

 x1  1,

 a 22 x 2    a 2 n x n  0 ,

 
a x    a x  0.
nn n
 n2 2
故   (1, 0 ,  , 0 ) 为其全部解 .
T

例7

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0 的基础解系,并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全部解 .


A  1

2

3



n ,故 r ( A )  1,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含 n  1 个解向量 .

因为 x1   ( 2 x 2  3 x 3    nx n ),取

 x2   1   0 
0
     
 
 x3   0   1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x  0 0
 
 n    
 2
  3
 n






 1 
 0 
 0 
则  1   0  ,  2   1  ,  ,  n- 1   0  为一个基础解系






  
  
  






 0 
 0 
 1 

.

显然  *  (1,0,  ,0) 是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一个
T

特解 ,其全部解可表示为

 *  k1 1    k n 1 n 1 , k i  C , i  1, 2 ,  , n  1 .

例8

1

3
0

5




1

1
已知 B  
1

5

1

1

1

2

1

1

1

2

2

4

3

3

2

1

0

2

0

1

2

3

2

6

0

0

0

0
的行向量都是齐次线性

0

1 

 x1 
1    0 
 x 2   
 3    0 
x 3    的解向量 . 试求方程组的一个基础

6  
0
 x 4   
 1     0 
 x5 

记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为

构成向量组的一个极大

无关组,即

向量

 1  (1,  2 ,1, 0 , 0 ) ,  2  (1,  2 ,

0 ,1, 0 ) ,  3  ( 5 ,  6 , 0 , 0 ,1) 线性无关,又都是方程
T

解系 .

A ,并求得 r ( A )  2,故基础解系

含 5  2  3 个解向量 . 又 r ( B )  3,且第一、二、四行的

T

方程组

T

组的解,

故  1 ,  2 ,  3 为一个基础解系

.

四. 含参数的方程组
对含参数的方程组,求

解之前要先确定参数

. 一般而言,

有两种方法确定参数:

一是行列式法,二是初

等变换法 . 当

未知数个数等于方程个

数,即系数矩阵为方阵

且系数中含有

参数时,常考虑用行列

式法,特别当阶数较小

或系数行列式

容易求出时更是首选行

列式法 . 其理论依据为克莱姆法

即当系数行列式不为零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而当系数行列

式等于零时,我们可由

系数行列式等于零这一

方程确定出参

数值,从而将含参数的

方程组化为不含参数的

一般方程组 .

其他情形常用初等变换

法,这时依据有解的条

件 r ( A )  r ( A)

确定参数值 .

则,

例9

a 为何值时,方程组

解、有无穷多解?并在



 2 x1  ax 2  x 3  1,

 ax 1  x 2  x 3  2 , 无解、有惟一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有解时求其解

.

原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
2

a

a

1

4

5

故当 a  1 且 a  

4

1
1  ( a  1)( 5 a  4 ),
5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5
当 a  1 时,原方程组为

.

 2 x1  x 2  x 3  1,

 x1  x 2  x 3  2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2

1
4


1

1



1

1



5

5



行变换化为:

1
1


2  0
0
 1 


1

1



1

1



0

0



2
1


 1   0
0
0 


因此,当 a  1 时,原方程组有无穷多

0

0



1

1



0

0



组解,其通解为

(1,  1, 0 )  k ( 0 ,1,1) ( k 为任意实数) .
T

当a 

4

时,原方程组的同解方

T

程组为

5
10 x1- 4 x 2  5 x 3  5 ,

 4 x1  5 x 2  5 x 3   1 0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1

 1 ,
0 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 10

 4
 4


由此可知当

行变换化为:

4

5



5

5



5

5



a

4

5
 10


10    4
 0
 1 


4

5



5

5



0

0



时,原方程组无解

.

5
例1 0

设有齐次线性方程组

 (1  a ) x1  x 2    x n  0 ,

 2 x1  (2  a ) x 2    2 x n  0 ,

 
 nx  nx    ( n  a ) x  0 .
2
n
 1
当 a 取何值时,该方程组有

(n  2)

非零解 .

5

 10  ,
9 



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为

D 

1 a

1



1

2

2a



2





n

n

r1  r2    rn




na

(1  2    n  a )

1

1



1

2

2a



2





n

n

1

1



1

 n ( n  1)
0
 
 a
2



a



0

0

0






a

a

n 1




na

 n ( n  1)

 a .

2



n ( n  1)

故当 a  0 或 a  

时方程组有非零解

.

2

例1 1

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其



  2 x1  x 2  x 3   2 ,

x1  2 x 2  x 3   ,


2
x

x

2
x


1
2
3


 2

A  1
 1


解.

1

1



2

1



1

2



 2


2
 

0

0



2

1





3

3



 

r1  r2  r3 , r3  r2

0

1

0

    2
2

2






1

 0

0


2

1



1

1



0

0







2
 
,
3

2
    2 

当     2  0 即   1 或    2 时,方程组有解
2

1

  1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1
 
0 
0
 

2

1



1

1



0

0



1
 
k 1 , k  C .
1
 

1
1


0  0
0
0 


.

0

1



1

1



0

0



1

0 ,
0 

1

   2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例1 2

2
 
2 
0
 

2

1



1

1



0

0



 2
1


2  0
0
0 


0

1



1

1



0

0



1
 
k  1 , k  C .
1
 

参数 a , b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惟一解、无解、有无

穷多解?

 x1  x 2  2 x 3  3 x 4  1,

 x1  3 x 2  6 x 3  x 4  3 ,

 3 x1  x 2  ax 3  15 x 4  3 ,
 x  5 x  10 x  12 x  b
2
3
4
 1

2

2 ,
0 



1

0
 
0

0


1

1
A 
3

1


2

2

3



3

6

1



1

a

15



5

 10

12



1

2

3



2

4

2



4

a6

6



6

 12

9



1 

2 

0 

b  1 

故当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当 a  2 时 ,

1

3
3

b 

.

1

0
0

0


1

2

3



1

2

1



0

a2

2



0

0

3





1 
.

4

b  5 
1

1

0
A  
0

0


1

2

3



1

2

1



0

0

2



0

0

3




1


1 
0
 

4
0



0
b  5

1

故当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综上所述,当

2

3



1

2

1



0

0

1



0

0

0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方程组有无穷多组解

1 

1 
,

2

b  1 

b  1 时,方程组有无穷多组

当 a   2 ,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例1 3

1

.
a   2 , b   1 时,

.

 x1  x 2  x 3  x 4  x 5  a ,

 3 x1  2 x 2  x 3  x 4  3 x 5  0 ,
当参数 a , b 取何值时,

x 2  2 x3  2 x 4  6 x5  b ,

5 x  4 x  3 x  3 x  x  2,
2
3
4
5
 1

方程组有解

?

解.



1

3
A 
0

5


1

行变换
0
0

0


1

1

1

1



2

1

1

3



1

2

2

6



4

3

3

1



1

1

1

1



1

2

2

6



0

0

0

0



0

0

0

0



a

0
b

2 



3a 
,

b  3a

2  2 a 
a

b  3 a  0 ,
故当 
即 a  1, b  3 时,方程组有解
 2  2 a  0,

.

五. 证明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证明秩及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一些命题.
例14

设 A , B 均为 n 阶方阵,且

AB  0,证明

r ( A )  r ( B )  n.
因为 AB  0,设 B  (  1 ,  ,  n ),则  1 ,  ,  n 为方程组



AX  0 的解,故
r (  1 ,  ,  n )  n  r ( A ).

即 r ( B )  n  r ( A ),从而有

例15

设 A 是 n 阶矩阵,若存在正整数

A X  0 有解向量  ,且 A
k

A

k 1

r ( A )  r ( B )  n.

 是线性无关的 .

k 1

k ,使线性方程组

  0,证明向量组

 , A , ,



设有常数 1 ,  2 ,  ,  k 使得

1   2 A  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1 A

k 1

  0,

(1)

k 1

,有

k 1

  2 A     k A
k

由 A   0,有 1 A
k

k 1

  0,但 A

2k 2

  0,

k 1

  0,所以 1  0 .

将 1  0 代入 (1) 式,得

2 A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  0,

(2)

k 2

,有

2 A
从而有  2 A

k 1

k 1

    k A

k 1

2 k 3

  0,

  0,故有  2  0 . 类似地可求得

  k  0 . 因此向量组

 , A , , A

k 1

3  

 是线性无关的 .

设  * 是非齐次方程组

例16

是其导出组

AX  b 的一个解,  1 ,  2 ,  ,  n-r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证明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设有常数 k 0 , k 1 ,  , k n  r,使
k 0 *  k 1 ( *   1 )  k 2 ( *   2 )    k n-r ( *   n-r )  0,

则有
( k 0  k 1    k n-r ) *  k 1 1  k 2  2    k n-r  n-r  0,
两边左乘

A ,并注意到

(1)

A  *  b  0 , A  i  0 , i  1, 2 ,  , n  r ,有

( k 0  k1    k n-r ) b  0,
从而
( k 0  k 1    k n-r ) b  0,

(2)

k 1 1  k 2 2    k n-r  n-r  0.

代入 (1) 式,有

由于  1 ,  2 ,  ,  n-r 是 AX  0 的基础解系,因此

 1 ,  2 ,  ,  n-r

k 1  k 2    k n  r  0,代入 ( 2 ) 式,得

是 线性无关的,故有

k 0  0 . 这就证明了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注:在例15与例16中介绍的“两端左乘 A”的方法,希望读者能
用心体会并掌握它.
例17


设 A 为 n 阶方阵,证明
n

设  为 A X  0 的解,即
n

n +1

A X  0 的解,即
n

n

A X  0与 A

只需证明方程组

反之,设  为 A

r( A )  r( A
n 1

X  0 的解,即

A

).

X  0 同解 .

A   0 ,显然有
n

n 1

A

n +1

  0;

  0,若  不是

n +1

A   0 . 由例 15 知  , A  ,  , A
n

k 1



n  1个 n 元向量线性无关,但这

是线性无关的,即
能的,从而必有
所以 r ( A )  r ( A
n

n

n 1

n

只需证明方程组

若 A   0,显然有

n 1

X  0 同解,

).

设 A 为 m  n 阶矩阵,证明

例18


A   0 . 因此 A X  0 与 A

是不可

r ( A )  r ( A A ).
T

AX  0 与 A AX  0 同解 .
T

A A   0;反之,若
T

A A   0,则
T

( A  ) ( A  )  0,从而 A   0 . 因此 AX  0 与 A AX  0
T

T

同解,所以 r ( A )  r ( A A ).
T

六. 应用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解决向量间的线性表示问题及几何中线、
面关系问题.
例19

设  1  (1, 3 , 0 , 5 ) ,  2  (1, 2 , 1, 4 ) ,  3  (1, 1, 2 , 3 ) ,
T

T

T

  (1, a , 3 , b ) .
T

(1) a , b 取何值时,  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并求出表示
( 2 ) a , b 取何值时,  不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 .



设   x1 1  x 2 2  x 3 3,则有

   1  2

 x1 
 
 3  x 2   AX ,
x 
 3

式.

1

3
3 
0

5


其中 A   1  2

1
2
1
4

1

 x1 
 
1
, X   x 2 .

2
x 

 3

3

从而  能否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转化为方程组

AX   是否

有解的问题 .
因为
1

3
A  A   
0

5


1

1



2

1



1

2



4

3



1
1


a
0
 
0
3


0
b 


1

1



1

2



1

2



1

2





a  3
3 

b  5 
1

1

0
 
0

0


1

1



1

2



0

0



0

0





a3 
.

a

b  a  2 
1

 不能用  1 ,  2 ,

故当 a  0 或 b  a  2 时,方程组无解,从而

 3 线性表示 .
 可由  1 ,  2 ,  3 线

当 a  0 ,且 b  2 时,方程组有解,从而
性表示 . 此时
1

0
A  
0

0


1

1



1

2



0

0



0

0



1
1


3
0
 

0
0



0
0


0

1



1

2



0

0



0

0



 2

3 
,

0

0 

方程组的通解为

(  2 ,3, 0 )  k (1,  2 ,1) .
T

T

从而  可由  1 ,  2 ,  3 线性表示为

  (  2  k ) 1  ( 3  2 k ) 2  k  3 , 其中 k 为任意常数 .

注:讨论向量  能否由向量组 1, 2, 3 线性表示,并进一步求
出表示式,实际上就是方程组是否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出其通解
的问题.
例 20

设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

的方程分别为

l1: ax  2 by  3 c  0 , l1: bx  2 cy  3 a  0 , l1: cx  2 ay  3 b  0 .
当 a  b  c  0 时,讨论三条直线的位



考虑方程组

置关系 .

 ax  2 by   3 c ,

 bx  2 cy   3 a ,
 cx  2 ay   3 b ,


(1)

由于 a  b  c  0,故
a

A  b
c

a

2b

b

2c

又因为

2b



2c



2a



 3c 
a


 3 a  r3  r1  r2  b
0
 3 b 


2b



2c



0



 3c 

 3 a .
0 

 2 ( ac  b )   2[ a ( a  b )  b ]
2

2

  [ 2 a  2 ab  2 b ]
2

2

 [ a  b  ( a  b ) ]  0 .
2

2

2

所以 r ( A )  r ( A )  2,从而方程组
l1 , l 2 , l 3 交于一点 .

(1) 有惟一解,即三直线


Slide 18

线性方程组
一. 基本概念题
例1

设齐次线性方程组



方程组中未知量个数

零解,所以
例2

A5 3 X  0 仅有零解,求

n  3,又方程组

r ( A ).

AX  0 有惟一

r ( A )  n ,故 r ( A )  3 .

设 n 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AX  b 有解,其中

A为

( n  1)  n 矩阵,求 | A | ( A 为 A 的增广矩阵 ).


因为 AX  b 有解,故 r ( A )  r ( A )  n  n  1,从而 | A | 0 .

例3



 kx  y  z  0 ,

若  x  ky  z  0 , 有非零解,求
2 x  y  z  0

因为 AX  0 有非零解,所以

k

A1
2

例4

1
k
1

r ( A )  n  3,又

1

 1 ,故有 | A | 0,解得 k  1 或 k  4 .
1 

设四元非齐次线性方程

组 AX   的系数矩阵

为 3,  1 ,  2 ,  3 是它的三个特解,且
 (1, 2 , 3 , 4 ) ,求 AX   的通解 .
T

k.

A 的秩

 1  ( 2 ,3 , 4 ,5 ) ,  2   3
T



因为 n  4, r ( A )  3,故 AX  0 的基础解系含一个向量

又   1 

2 3
2

3

5

 ( , 2 , ,3 ) 或   2 1  ( 2   3 )  ( 3 , 4 ,5 , 6 )
2
2

为 AX  0 的解,从而为

T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

所以方程组 AX  0 的通解为
3

5

2

2

 1  k 1  ( 2 , 3 , 4 ,5 )  k 1 ( , 2 ,
T



.

,3 ) , k 1  C
T

( 2 ,3 , 4 ,5 )  k ( 3 , 4 ,5 , 6 ) , k  C .
T

二. 求解线性方程组
1. 求 AX=0 的通解或基础解系

T

T

步骤:
(1) 写出系数矩阵 A 并对其作初等行变换化为行最简形式(同时得
到 r(A),这样也就可以确定基础解系所含解向量的个数);

(2) 由行最简形式确定自由未知量并写出与原方程组同解的方程组;
(3) 对自由未知量赋值,求出基础解系(有几个自由未知量,就应
赋几组值,将其视为向量组,它们是线性无关的).

2. 求 AX=b 的通解
步骤:
(1) 写出增广矩阵

A 并用初等行变换将其化

r ( A ) 及 r ( A ),判断是否有解

为行最简形式,求出

. 当有解时,则

(2) 由行最简形式写出同解方程组,求出 AX=0 的基础解系及 AX=b
的一个特解;
(3) 写出通解.

例5

 2 x1  x 2  4 x 3  3 x 4

 x3  x4
 x1
求解方程组 
 3 x1  x 2  x 3  2 x 4
7 x  x  5 x  6 x
2
3
4
 1

2

1
解 A 
3

7


1

4

3



0

1

1



1

1

2



1

5

6



4 

3 
 11 

 23 

行变换

1

0
0

0


故 r ( A )  r ( A )  2,方程组有无穷多解且
含 4  2  2 个解向量 .

对应的同解方程组为

  4,
  3,
  11 ,
  23 .
0

1 -1

1 -2

1

0

0

0

0

0

0

-3 

 -2 



0


0 


导出组的基础解系

 x1   x 3  x 4  3 ,

 x 2  2 x3  x 4  2 .

( *)

取 x 3  x 4  0,得特解  *  (  3 ,  2 , 0 , 0 ) .
T

 x3   1   0 
取     , ,故
 x4   0   1 
基础解系为

 x1    1   1 
   
,
,从而导出组的
 x2   2    1

 1  (  1, 2 ,1, 0 ) ,  2  (1,  1, 0 ,1) .

方程组的通解为

T

T

 *  k 1 1  k 2  2 , k 1 , k 2 为任意常数 .

注:1. 在求解线性方程组时,一定要将系数矩阵或增广矩阵化为
行最简形式,这样有利于求解.
2. 根据同解方程组(*)式写导出组的基础解系时,不要将常数
加进去.

三. 特殊方程组的求解
例6

设 A  ( a ij ) n  n 是实正交阵,且

求方程组

a 11  1, b  (1, 0 ,  , 0 ) ,
T

AX  b 的解 .

解 由于 A  ( a ij ) n  n 为正交阵,故

r ( A )  n ,所以方程组

AX  b 有惟一解 . 又 a n  1,由正交阵的定义知:
1

0
A


0


方程组为:

0

0



a 22

a 23







an2

an3



0 

a2n 
,



a nn 

 x1  1,

 a 22 x 2    a 2 n x n  0 ,

 
a x    a x  0.
nn n
 n2 2
故   (1, 0 ,  , 0 ) 为其全部解 .
T

例7

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0 的基础解系,并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全部解 .


A  1

2

3



n ,故 r ( A )  1,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含 n  1 个解向量 .

因为 x1   ( 2 x 2  3 x 3    nx n ),取

 x2   1   0 
0
     
 
 x3   0   1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x  0 0
 
 n    
 2
  3
 n






 1 
 0 
 0 
则  1   0  ,  2   1  ,  ,  n- 1   0  为一个基础解系






  
  
  






 0 
 0 
 1 

.

显然  *  (1,0,  ,0) 是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一个
T

特解 ,其全部解可表示为

 *  k1 1    k n 1 n 1 , k i  C , i  1, 2 ,  , n  1 .

例8

1

3
0

5




1

1
已知 B  
1

5

1

1

1

2

1

1

1

2

2

4

3

3

2

1

0

2

0

1

2

3

2

6

0

0

0

0
的行向量都是齐次线性

0

1 

 x1 
1    0 
 x 2   
 3    0 
x 3    的解向量 . 试求方程组的一个基础

6  
0
 x 4   
 1     0 
 x5 

记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为

构成向量组的一个极大

无关组,即

向量

 1  (1,  2 ,1, 0 , 0 ) ,  2  (1,  2 ,

0 ,1, 0 ) ,  3  ( 5 ,  6 , 0 , 0 ,1) 线性无关,又都是方程
T

解系 .

A ,并求得 r ( A )  2,故基础解系

含 5  2  3 个解向量 . 又 r ( B )  3,且第一、二、四行的

T

方程组

T

组的解,

故  1 ,  2 ,  3 为一个基础解系

.

四. 含参数的方程组
对含参数的方程组,求

解之前要先确定参数

. 一般而言,

有两种方法确定参数:

一是行列式法,二是初

等变换法 . 当

未知数个数等于方程个

数,即系数矩阵为方阵

且系数中含有

参数时,常考虑用行列

式法,特别当阶数较小

或系数行列式

容易求出时更是首选行

列式法 . 其理论依据为克莱姆法

即当系数行列式不为零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而当系数行列

式等于零时,我们可由

系数行列式等于零这一

方程确定出参

数值,从而将含参数的

方程组化为不含参数的

一般方程组 .

其他情形常用初等变换

法,这时依据有解的条

件 r ( A )  r ( A)

确定参数值 .

则,

例9

a 为何值时,方程组

解、有无穷多解?并在



 2 x1  ax 2  x 3  1,

 ax 1  x 2  x 3  2 , 无解、有惟一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有解时求其解

.

原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
2

a

a

1

4

5

故当 a  1 且 a  

4

1
1  ( a  1)( 5 a  4 ),
5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5
当 a  1 时,原方程组为

.

 2 x1  x 2  x 3  1,

 x1  x 2  x 3  2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2

1
4


1

1



1

1



5

5



行变换化为:

1
1


2  0
0
 1 


1

1



1

1



0

0



2
1


 1   0
0
0 


因此,当 a  1 时,原方程组有无穷多

0

0



1

1



0

0



组解,其通解为

(1,  1, 0 )  k ( 0 ,1,1) ( k 为任意实数) .
T

当a 

4

时,原方程组的同解方

T

程组为

5
10 x1- 4 x 2  5 x 3  5 ,

 4 x1  5 x 2  5 x 3   1 0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1

 1 ,
0 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 10

 4
 4


由此可知当

行变换化为:

4

5



5

5



5

5



a

4

5
 10


10    4
 0
 1 


4

5



5

5



0

0



时,原方程组无解

.

5
例1 0

设有齐次线性方程组

 (1  a ) x1  x 2    x n  0 ,

 2 x1  (2  a ) x 2    2 x n  0 ,

 
 nx  nx    ( n  a ) x  0 .
2
n
 1
当 a 取何值时,该方程组有

(n  2)

非零解 .

5

 10  ,
9 



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为

D 

1 a

1



1

2

2a



2





n

n

r1  r2    rn




na

(1  2    n  a )

1

1



1

2

2a



2





n

n

1

1



1

 n ( n  1)
0
 
 a
2



a



0

0

0






a

a

n 1




na

 n ( n  1)

 a .

2



n ( n  1)

故当 a  0 或 a  

时方程组有非零解

.

2

例1 1

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其



  2 x1  x 2  x 3   2 ,

x1  2 x 2  x 3   ,


2
x

x

2
x


1
2
3


 2

A  1
 1


解.

1

1



2

1



1

2



 2


2
 

0

0



2

1





3

3



 

r1  r2  r3 , r3  r2

0

1

0

    2
2

2






1

 0

0


2

1



1

1



0

0







2
 
,
3

2
    2 

当     2  0 即   1 或    2 时,方程组有解
2

1

  1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1
 
0 
0
 

2

1



1

1



0

0



1
 
k 1 , k  C .
1
 

1
1


0  0
0
0 


.

0

1



1

1



0

0



1

0 ,
0 

1

   2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例1 2

2
 
2 
0
 

2

1



1

1



0

0



 2
1


2  0
0
0 


0

1



1

1



0

0



1
 
k  1 , k  C .
1
 

参数 a , b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惟一解、无解、有无

穷多解?

 x1  x 2  2 x 3  3 x 4  1,

 x1  3 x 2  6 x 3  x 4  3 ,

 3 x1  x 2  ax 3  15 x 4  3 ,
 x  5 x  10 x  12 x  b
2
3
4
 1

2

2 ,
0 



1

0
 
0

0


1

1
A 
3

1


2

2

3



3

6

1



1

a

15



5

 10

12



1

2

3



2

4

2



4

a6

6



6

 12

9



1 

2 

0 

b  1 

故当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当 a  2 时 ,

1

3
3

b 

.

1

0
0

0


1

2

3



1

2

1



0

a2

2



0

0

3





1 
.

4

b  5 
1

1

0
A  
0

0


1

2

3



1

2

1



0

0

2



0

0

3




1


1 
0
 

4
0



0
b  5

1

故当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综上所述,当

2

3



1

2

1



0

0

1



0

0

0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方程组有无穷多组解

1 

1 
,

2

b  1 

b  1 时,方程组有无穷多组

当 a   2 ,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例1 3

1

.
a   2 , b   1 时,

.

 x1  x 2  x 3  x 4  x 5  a ,

 3 x1  2 x 2  x 3  x 4  3 x 5  0 ,
当参数 a , b 取何值时,

x 2  2 x3  2 x 4  6 x5  b ,

5 x  4 x  3 x  3 x  x  2,
2
3
4
5
 1

方程组有解

?

解.



1

3
A 
0

5


1

行变换
0
0

0


1

1

1

1



2

1

1

3



1

2

2

6



4

3

3

1



1

1

1

1



1

2

2

6



0

0

0

0



0

0

0

0



a

0
b

2 



3a 
,

b  3a

2  2 a 
a

b  3 a  0 ,
故当 
即 a  1, b  3 时,方程组有解
 2  2 a  0,

.

五. 证明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证明秩及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一些命题.
例14

设 A , B 均为 n 阶方阵,且

AB  0,证明

r ( A )  r ( B )  n.
因为 AB  0,设 B  (  1 ,  ,  n ),则  1 ,  ,  n 为方程组



AX  0 的解,故
r (  1 ,  ,  n )  n  r ( A ).

即 r ( B )  n  r ( A ),从而有

例15

设 A 是 n 阶矩阵,若存在正整数

A X  0 有解向量  ,且 A
k

A

k 1

r ( A )  r ( B )  n.

 是线性无关的 .

k 1

k ,使线性方程组

  0,证明向量组

 , A , ,



设有常数 1 ,  2 ,  ,  k 使得

1   2 A  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1 A

k 1

  0,

(1)

k 1

,有

k 1

  2 A     k A
k

由 A   0,有 1 A
k

k 1

  0,但 A

2k 2

  0,

k 1

  0,所以 1  0 .

将 1  0 代入 (1) 式,得

2 A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  0,

(2)

k 2

,有

2 A
从而有  2 A

k 1

k 1

    k A

k 1

2 k 3

  0,

  0,故有  2  0 . 类似地可求得

  k  0 . 因此向量组

 , A , , A

k 1

3  

 是线性无关的 .

设  * 是非齐次方程组

例16

是其导出组

AX  b 的一个解,  1 ,  2 ,  ,  n-r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证明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设有常数 k 0 , k 1 ,  , k n  r,使
k 0 *  k 1 ( *   1 )  k 2 ( *   2 )    k n-r ( *   n-r )  0,

则有
( k 0  k 1    k n-r ) *  k 1 1  k 2  2    k n-r  n-r  0,
两边左乘

A ,并注意到

(1)

A  *  b  0 , A  i  0 , i  1, 2 ,  , n  r ,有

( k 0  k1    k n-r ) b  0,
从而
( k 0  k 1    k n-r ) b  0,

(2)

k 1 1  k 2 2    k n-r  n-r  0.

代入 (1) 式,有

由于  1 ,  2 ,  ,  n-r 是 AX  0 的基础解系,因此

 1 ,  2 ,  ,  n-r

k 1  k 2    k n  r  0,代入 ( 2 ) 式,得

是 线性无关的,故有

k 0  0 . 这就证明了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注:在例15与例16中介绍的“两端左乘 A”的方法,希望读者能
用心体会并掌握它.
例17


设 A 为 n 阶方阵,证明
n

设  为 A X  0 的解,即
n

n +1

A X  0 的解,即
n

n

A X  0与 A

只需证明方程组

反之,设  为 A

r( A )  r( A
n 1

X  0 的解,即

A

).

X  0 同解 .

A   0 ,显然有
n

n 1

A

n +1

  0;

  0,若  不是

n +1

A   0 . 由例 15 知  , A  ,  , A
n

k 1



n  1个 n 元向量线性无关,但这

是线性无关的,即
能的,从而必有
所以 r ( A )  r ( A
n

n

n 1

n

只需证明方程组

若 A   0,显然有

n 1

X  0 同解,

).

设 A 为 m  n 阶矩阵,证明

例18


A   0 . 因此 A X  0 与 A

是不可

r ( A )  r ( A A ).
T

AX  0 与 A AX  0 同解 .
T

A A   0;反之,若
T

A A   0,则
T

( A  ) ( A  )  0,从而 A   0 . 因此 AX  0 与 A AX  0
T

T

同解,所以 r ( A )  r ( A A ).
T

六. 应用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解决向量间的线性表示问题及几何中线、
面关系问题.
例19

设  1  (1, 3 , 0 , 5 ) ,  2  (1, 2 , 1, 4 ) ,  3  (1, 1, 2 , 3 ) ,
T

T

T

  (1, a , 3 , b ) .
T

(1) a , b 取何值时,  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并求出表示
( 2 ) a , b 取何值时,  不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 .



设   x1 1  x 2 2  x 3 3,则有

   1  2

 x1 
 
 3  x 2   AX ,
x 
 3

式.

1

3
3 
0

5


其中 A   1  2

1
2
1
4

1

 x1 
 
1
, X   x 2 .

2
x 

 3

3

从而  能否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转化为方程组

AX   是否

有解的问题 .
因为
1

3
A  A   
0

5


1

1



2

1



1

2



4

3



1
1


a
0
 
0
3


0
b 


1

1



1

2



1

2



1

2





a  3
3 

b  5 
1

1

0
 
0

0


1

1



1

2



0

0



0

0





a3 
.

a

b  a  2 
1

 不能用  1 ,  2 ,

故当 a  0 或 b  a  2 时,方程组无解,从而

 3 线性表示 .
 可由  1 ,  2 ,  3 线

当 a  0 ,且 b  2 时,方程组有解,从而
性表示 . 此时
1

0
A  
0

0


1

1



1

2



0

0



0

0



1
1


3
0
 

0
0



0
0


0

1



1

2



0

0



0

0



 2

3 
,

0

0 

方程组的通解为

(  2 ,3, 0 )  k (1,  2 ,1) .
T

T

从而  可由  1 ,  2 ,  3 线性表示为

  (  2  k ) 1  ( 3  2 k ) 2  k  3 , 其中 k 为任意常数 .

注:讨论向量  能否由向量组 1, 2, 3 线性表示,并进一步求
出表示式,实际上就是方程组是否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出其通解
的问题.
例 20

设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

的方程分别为

l1: ax  2 by  3 c  0 , l1: bx  2 cy  3 a  0 , l1: cx  2 ay  3 b  0 .
当 a  b  c  0 时,讨论三条直线的位



考虑方程组

置关系 .

 ax  2 by   3 c ,

 bx  2 cy   3 a ,
 cx  2 ay   3 b ,


(1)

由于 a  b  c  0,故
a

A  b
c

a

2b

b

2c

又因为

2b



2c



2a



 3c 
a


 3 a  r3  r1  r2  b
0
 3 b 


2b



2c



0



 3c 

 3 a .
0 

 2 ( ac  b )   2[ a ( a  b )  b ]
2

2

  [ 2 a  2 ab  2 b ]
2

2

 [ a  b  ( a  b ) ]  0 .
2

2

2

所以 r ( A )  r ( A )  2,从而方程组
l1 , l 2 , l 3 交于一点 .

(1) 有惟一解,即三直线


Slide 19

线性方程组
一. 基本概念题
例1

设齐次线性方程组



方程组中未知量个数

零解,所以
例2

A5 3 X  0 仅有零解,求

n  3,又方程组

r ( A ).

AX  0 有惟一

r ( A )  n ,故 r ( A )  3 .

设 n 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AX  b 有解,其中

A为

( n  1)  n 矩阵,求 | A | ( A 为 A 的增广矩阵 ).


因为 AX  b 有解,故 r ( A )  r ( A )  n  n  1,从而 | A | 0 .

例3



 kx  y  z  0 ,

若  x  ky  z  0 , 有非零解,求
2 x  y  z  0

因为 AX  0 有非零解,所以

k

A1
2

例4

1
k
1

r ( A )  n  3,又

1

 1 ,故有 | A | 0,解得 k  1 或 k  4 .
1 

设四元非齐次线性方程

组 AX   的系数矩阵

为 3,  1 ,  2 ,  3 是它的三个特解,且
 (1, 2 , 3 , 4 ) ,求 AX   的通解 .
T

k.

A 的秩

 1  ( 2 ,3 , 4 ,5 ) ,  2   3
T



因为 n  4, r ( A )  3,故 AX  0 的基础解系含一个向量

又   1 

2 3
2

3

5

 ( , 2 , ,3 ) 或   2 1  ( 2   3 )  ( 3 , 4 ,5 , 6 )
2
2

为 AX  0 的解,从而为

T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

所以方程组 AX  0 的通解为
3

5

2

2

 1  k 1  ( 2 , 3 , 4 ,5 )  k 1 ( , 2 ,
T



.

,3 ) , k 1  C
T

( 2 ,3 , 4 ,5 )  k ( 3 , 4 ,5 , 6 ) , k  C .
T

二. 求解线性方程组
1. 求 AX=0 的通解或基础解系

T

T

步骤:
(1) 写出系数矩阵 A 并对其作初等行变换化为行最简形式(同时得
到 r(A),这样也就可以确定基础解系所含解向量的个数);

(2) 由行最简形式确定自由未知量并写出与原方程组同解的方程组;
(3) 对自由未知量赋值,求出基础解系(有几个自由未知量,就应
赋几组值,将其视为向量组,它们是线性无关的).

2. 求 AX=b 的通解
步骤:
(1) 写出增广矩阵

A 并用初等行变换将其化

r ( A ) 及 r ( A ),判断是否有解

为行最简形式,求出

. 当有解时,则

(2) 由行最简形式写出同解方程组,求出 AX=0 的基础解系及 AX=b
的一个特解;
(3) 写出通解.

例5

 2 x1  x 2  4 x 3  3 x 4

 x3  x4
 x1
求解方程组 
 3 x1  x 2  x 3  2 x 4
7 x  x  5 x  6 x
2
3
4
 1

2

1
解 A 
3

7


1

4

3



0

1

1



1

1

2



1

5

6



4 

3 
 11 

 23 

行变换

1

0
0

0


故 r ( A )  r ( A )  2,方程组有无穷多解且
含 4  2  2 个解向量 .

对应的同解方程组为

  4,
  3,
  11 ,
  23 .
0

1 -1

1 -2

1

0

0

0

0

0

0

-3 

 -2 



0


0 


导出组的基础解系

 x1   x 3  x 4  3 ,

 x 2  2 x3  x 4  2 .

( *)

取 x 3  x 4  0,得特解  *  (  3 ,  2 , 0 , 0 ) .
T

 x3   1   0 
取     , ,故
 x4   0   1 
基础解系为

 x1    1   1 
   
,
,从而导出组的
 x2   2    1

 1  (  1, 2 ,1, 0 ) ,  2  (1,  1, 0 ,1) .

方程组的通解为

T

T

 *  k 1 1  k 2  2 , k 1 , k 2 为任意常数 .

注:1. 在求解线性方程组时,一定要将系数矩阵或增广矩阵化为
行最简形式,这样有利于求解.
2. 根据同解方程组(*)式写导出组的基础解系时,不要将常数
加进去.

三. 特殊方程组的求解
例6

设 A  ( a ij ) n  n 是实正交阵,且

求方程组

a 11  1, b  (1, 0 ,  , 0 ) ,
T

AX  b 的解 .

解 由于 A  ( a ij ) n  n 为正交阵,故

r ( A )  n ,所以方程组

AX  b 有惟一解 . 又 a n  1,由正交阵的定义知:
1

0
A


0


方程组为:

0

0



a 22

a 23







an2

an3



0 

a2n 
,



a nn 

 x1  1,

 a 22 x 2    a 2 n x n  0 ,

 
a x    a x  0.
nn n
 n2 2
故   (1, 0 ,  , 0 ) 为其全部解 .
T

例7

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0 的基础解系,并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全部解 .


A  1

2

3



n ,故 r ( A )  1,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含 n  1 个解向量 .

因为 x1   ( 2 x 2  3 x 3    nx n ),取

 x2   1   0 
0
     
 
 x3   0   1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x  0 0
 
 n    
 2
  3
 n






 1 
 0 
 0 
则  1   0  ,  2   1  ,  ,  n- 1   0  为一个基础解系






  
  
  






 0 
 0 
 1 

.

显然  *  (1,0,  ,0) 是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一个
T

特解 ,其全部解可表示为

 *  k1 1    k n 1 n 1 , k i  C , i  1, 2 ,  , n  1 .

例8

1

3
0

5




1

1
已知 B  
1

5

1

1

1

2

1

1

1

2

2

4

3

3

2

1

0

2

0

1

2

3

2

6

0

0

0

0
的行向量都是齐次线性

0

1 

 x1 
1    0 
 x 2   
 3    0 
x 3    的解向量 . 试求方程组的一个基础

6  
0
 x 4   
 1     0 
 x5 

记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为

构成向量组的一个极大

无关组,即

向量

 1  (1,  2 ,1, 0 , 0 ) ,  2  (1,  2 ,

0 ,1, 0 ) ,  3  ( 5 ,  6 , 0 , 0 ,1) 线性无关,又都是方程
T

解系 .

A ,并求得 r ( A )  2,故基础解系

含 5  2  3 个解向量 . 又 r ( B )  3,且第一、二、四行的

T

方程组

T

组的解,

故  1 ,  2 ,  3 为一个基础解系

.

四. 含参数的方程组
对含参数的方程组,求

解之前要先确定参数

. 一般而言,

有两种方法确定参数:

一是行列式法,二是初

等变换法 . 当

未知数个数等于方程个

数,即系数矩阵为方阵

且系数中含有

参数时,常考虑用行列

式法,特别当阶数较小

或系数行列式

容易求出时更是首选行

列式法 . 其理论依据为克莱姆法

即当系数行列式不为零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而当系数行列

式等于零时,我们可由

系数行列式等于零这一

方程确定出参

数值,从而将含参数的

方程组化为不含参数的

一般方程组 .

其他情形常用初等变换

法,这时依据有解的条

件 r ( A )  r ( A)

确定参数值 .

则,

例9

a 为何值时,方程组

解、有无穷多解?并在



 2 x1  ax 2  x 3  1,

 ax 1  x 2  x 3  2 , 无解、有惟一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有解时求其解

.

原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
2

a

a

1

4

5

故当 a  1 且 a  

4

1
1  ( a  1)( 5 a  4 ),
5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5
当 a  1 时,原方程组为

.

 2 x1  x 2  x 3  1,

 x1  x 2  x 3  2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2

1
4


1

1



1

1



5

5



行变换化为:

1
1


2  0
0
 1 


1

1



1

1



0

0



2
1


 1   0
0
0 


因此,当 a  1 时,原方程组有无穷多

0

0



1

1



0

0



组解,其通解为

(1,  1, 0 )  k ( 0 ,1,1) ( k 为任意实数) .
T

当a 

4

时,原方程组的同解方

T

程组为

5
10 x1- 4 x 2  5 x 3  5 ,

 4 x1  5 x 2  5 x 3   1 0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1

 1 ,
0 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 10

 4
 4


由此可知当

行变换化为:

4

5



5

5



5

5



a

4

5
 10


10    4
 0
 1 


4

5



5

5



0

0



时,原方程组无解

.

5
例1 0

设有齐次线性方程组

 (1  a ) x1  x 2    x n  0 ,

 2 x1  (2  a ) x 2    2 x n  0 ,

 
 nx  nx    ( n  a ) x  0 .
2
n
 1
当 a 取何值时,该方程组有

(n  2)

非零解 .

5

 10  ,
9 



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为

D 

1 a

1



1

2

2a



2





n

n

r1  r2    rn




na

(1  2    n  a )

1

1



1

2

2a



2





n

n

1

1



1

 n ( n  1)
0
 
 a
2



a



0

0

0






a

a

n 1




na

 n ( n  1)

 a .

2



n ( n  1)

故当 a  0 或 a  

时方程组有非零解

.

2

例1 1

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其



  2 x1  x 2  x 3   2 ,

x1  2 x 2  x 3   ,


2
x

x

2
x


1
2
3


 2

A  1
 1


解.

1

1



2

1



1

2



 2


2
 

0

0



2

1





3

3



 

r1  r2  r3 , r3  r2

0

1

0

    2
2

2






1

 0

0


2

1



1

1



0

0







2
 
,
3

2
    2 

当     2  0 即   1 或    2 时,方程组有解
2

1

  1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1
 
0 
0
 

2

1



1

1



0

0



1
 
k 1 , k  C .
1
 

1
1


0  0
0
0 


.

0

1



1

1



0

0



1

0 ,
0 

1

   2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例1 2

2
 
2 
0
 

2

1



1

1



0

0



 2
1


2  0
0
0 


0

1



1

1



0

0



1
 
k  1 , k  C .
1
 

参数 a , b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惟一解、无解、有无

穷多解?

 x1  x 2  2 x 3  3 x 4  1,

 x1  3 x 2  6 x 3  x 4  3 ,

 3 x1  x 2  ax 3  15 x 4  3 ,
 x  5 x  10 x  12 x  b
2
3
4
 1

2

2 ,
0 



1

0
 
0

0


1

1
A 
3

1


2

2

3



3

6

1



1

a

15



5

 10

12



1

2

3



2

4

2



4

a6

6



6

 12

9



1 

2 

0 

b  1 

故当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当 a  2 时 ,

1

3
3

b 

.

1

0
0

0


1

2

3



1

2

1



0

a2

2



0

0

3





1 
.

4

b  5 
1

1

0
A  
0

0


1

2

3



1

2

1



0

0

2



0

0

3




1


1 
0
 

4
0



0
b  5

1

故当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综上所述,当

2

3



1

2

1



0

0

1



0

0

0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方程组有无穷多组解

1 

1 
,

2

b  1 

b  1 时,方程组有无穷多组

当 a   2 ,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例1 3

1

.
a   2 , b   1 时,

.

 x1  x 2  x 3  x 4  x 5  a ,

 3 x1  2 x 2  x 3  x 4  3 x 5  0 ,
当参数 a , b 取何值时,

x 2  2 x3  2 x 4  6 x5  b ,

5 x  4 x  3 x  3 x  x  2,
2
3
4
5
 1

方程组有解

?

解.



1

3
A 
0

5


1

行变换
0
0

0


1

1

1

1



2

1

1

3



1

2

2

6



4

3

3

1



1

1

1

1



1

2

2

6



0

0

0

0



0

0

0

0



a

0
b

2 



3a 
,

b  3a

2  2 a 
a

b  3 a  0 ,
故当 
即 a  1, b  3 时,方程组有解
 2  2 a  0,

.

五. 证明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证明秩及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一些命题.
例14

设 A , B 均为 n 阶方阵,且

AB  0,证明

r ( A )  r ( B )  n.
因为 AB  0,设 B  (  1 ,  ,  n ),则  1 ,  ,  n 为方程组



AX  0 的解,故
r (  1 ,  ,  n )  n  r ( A ).

即 r ( B )  n  r ( A ),从而有

例15

设 A 是 n 阶矩阵,若存在正整数

A X  0 有解向量  ,且 A
k

A

k 1

r ( A )  r ( B )  n.

 是线性无关的 .

k 1

k ,使线性方程组

  0,证明向量组

 , A , ,



设有常数 1 ,  2 ,  ,  k 使得

1   2 A  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1 A

k 1

  0,

(1)

k 1

,有

k 1

  2 A     k A
k

由 A   0,有 1 A
k

k 1

  0,但 A

2k 2

  0,

k 1

  0,所以 1  0 .

将 1  0 代入 (1) 式,得

2 A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  0,

(2)

k 2

,有

2 A
从而有  2 A

k 1

k 1

    k A

k 1

2 k 3

  0,

  0,故有  2  0 . 类似地可求得

  k  0 . 因此向量组

 , A , , A

k 1

3  

 是线性无关的 .

设  * 是非齐次方程组

例16

是其导出组

AX  b 的一个解,  1 ,  2 ,  ,  n-r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证明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设有常数 k 0 , k 1 ,  , k n  r,使
k 0 *  k 1 ( *   1 )  k 2 ( *   2 )    k n-r ( *   n-r )  0,

则有
( k 0  k 1    k n-r ) *  k 1 1  k 2  2    k n-r  n-r  0,
两边左乘

A ,并注意到

(1)

A  *  b  0 , A  i  0 , i  1, 2 ,  , n  r ,有

( k 0  k1    k n-r ) b  0,
从而
( k 0  k 1    k n-r ) b  0,

(2)

k 1 1  k 2 2    k n-r  n-r  0.

代入 (1) 式,有

由于  1 ,  2 ,  ,  n-r 是 AX  0 的基础解系,因此

 1 ,  2 ,  ,  n-r

k 1  k 2    k n  r  0,代入 ( 2 ) 式,得

是 线性无关的,故有

k 0  0 . 这就证明了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注:在例15与例16中介绍的“两端左乘 A”的方法,希望读者能
用心体会并掌握它.
例17


设 A 为 n 阶方阵,证明
n

设  为 A X  0 的解,即
n

n +1

A X  0 的解,即
n

n

A X  0与 A

只需证明方程组

反之,设  为 A

r( A )  r( A
n 1

X  0 的解,即

A

).

X  0 同解 .

A   0 ,显然有
n

n 1

A

n +1

  0;

  0,若  不是

n +1

A   0 . 由例 15 知  , A  ,  , A
n

k 1



n  1个 n 元向量线性无关,但这

是线性无关的,即
能的,从而必有
所以 r ( A )  r ( A
n

n

n 1

n

只需证明方程组

若 A   0,显然有

n 1

X  0 同解,

).

设 A 为 m  n 阶矩阵,证明

例18


A   0 . 因此 A X  0 与 A

是不可

r ( A )  r ( A A ).
T

AX  0 与 A AX  0 同解 .
T

A A   0;反之,若
T

A A   0,则
T

( A  ) ( A  )  0,从而 A   0 . 因此 AX  0 与 A AX  0
T

T

同解,所以 r ( A )  r ( A A ).
T

六. 应用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解决向量间的线性表示问题及几何中线、
面关系问题.
例19

设  1  (1, 3 , 0 , 5 ) ,  2  (1, 2 , 1, 4 ) ,  3  (1, 1, 2 , 3 ) ,
T

T

T

  (1, a , 3 , b ) .
T

(1) a , b 取何值时,  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并求出表示
( 2 ) a , b 取何值时,  不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 .



设   x1 1  x 2 2  x 3 3,则有

   1  2

 x1 
 
 3  x 2   AX ,
x 
 3

式.

1

3
3 
0

5


其中 A   1  2

1
2
1
4

1

 x1 
 
1
, X   x 2 .

2
x 

 3

3

从而  能否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转化为方程组

AX   是否

有解的问题 .
因为
1

3
A  A   
0

5


1

1



2

1



1

2



4

3



1
1


a
0
 
0
3


0
b 


1

1



1

2



1

2



1

2





a  3
3 

b  5 
1

1

0
 
0

0


1

1



1

2



0

0



0

0





a3 
.

a

b  a  2 
1

 不能用  1 ,  2 ,

故当 a  0 或 b  a  2 时,方程组无解,从而

 3 线性表示 .
 可由  1 ,  2 ,  3 线

当 a  0 ,且 b  2 时,方程组有解,从而
性表示 . 此时
1

0
A  
0

0


1

1



1

2



0

0



0

0



1
1


3
0
 

0
0



0
0


0

1



1

2



0

0



0

0



 2

3 
,

0

0 

方程组的通解为

(  2 ,3, 0 )  k (1,  2 ,1) .
T

T

从而  可由  1 ,  2 ,  3 线性表示为

  (  2  k ) 1  ( 3  2 k ) 2  k  3 , 其中 k 为任意常数 .

注:讨论向量  能否由向量组 1, 2, 3 线性表示,并进一步求
出表示式,实际上就是方程组是否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出其通解
的问题.
例 20

设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

的方程分别为

l1: ax  2 by  3 c  0 , l1: bx  2 cy  3 a  0 , l1: cx  2 ay  3 b  0 .
当 a  b  c  0 时,讨论三条直线的位



考虑方程组

置关系 .

 ax  2 by   3 c ,

 bx  2 cy   3 a ,
 cx  2 ay   3 b ,


(1)

由于 a  b  c  0,故
a

A  b
c

a

2b

b

2c

又因为

2b



2c



2a



 3c 
a


 3 a  r3  r1  r2  b
0
 3 b 


2b



2c



0



 3c 

 3 a .
0 

 2 ( ac  b )   2[ a ( a  b )  b ]
2

2

  [ 2 a  2 ab  2 b ]
2

2

 [ a  b  ( a  b ) ]  0 .
2

2

2

所以 r ( A )  r ( A )  2,从而方程组
l1 , l 2 , l 3 交于一点 .

(1) 有惟一解,即三直线


Slide 20

线性方程组
一. 基本概念题
例1

设齐次线性方程组



方程组中未知量个数

零解,所以
例2

A5 3 X  0 仅有零解,求

n  3,又方程组

r ( A ).

AX  0 有惟一

r ( A )  n ,故 r ( A )  3 .

设 n 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AX  b 有解,其中

A为

( n  1)  n 矩阵,求 | A | ( A 为 A 的增广矩阵 ).


因为 AX  b 有解,故 r ( A )  r ( A )  n  n  1,从而 | A | 0 .

例3



 kx  y  z  0 ,

若  x  ky  z  0 , 有非零解,求
2 x  y  z  0

因为 AX  0 有非零解,所以

k

A1
2

例4

1
k
1

r ( A )  n  3,又

1

 1 ,故有 | A | 0,解得 k  1 或 k  4 .
1 

设四元非齐次线性方程

组 AX   的系数矩阵

为 3,  1 ,  2 ,  3 是它的三个特解,且
 (1, 2 , 3 , 4 ) ,求 AX   的通解 .
T

k.

A 的秩

 1  ( 2 ,3 , 4 ,5 ) ,  2   3
T



因为 n  4, r ( A )  3,故 AX  0 的基础解系含一个向量

又   1 

2 3
2

3

5

 ( , 2 , ,3 ) 或   2 1  ( 2   3 )  ( 3 , 4 ,5 , 6 )
2
2

为 AX  0 的解,从而为

T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

所以方程组 AX  0 的通解为
3

5

2

2

 1  k 1  ( 2 , 3 , 4 ,5 )  k 1 ( , 2 ,
T



.

,3 ) , k 1  C
T

( 2 ,3 , 4 ,5 )  k ( 3 , 4 ,5 , 6 ) , k  C .
T

二. 求解线性方程组
1. 求 AX=0 的通解或基础解系

T

T

步骤:
(1) 写出系数矩阵 A 并对其作初等行变换化为行最简形式(同时得
到 r(A),这样也就可以确定基础解系所含解向量的个数);

(2) 由行最简形式确定自由未知量并写出与原方程组同解的方程组;
(3) 对自由未知量赋值,求出基础解系(有几个自由未知量,就应
赋几组值,将其视为向量组,它们是线性无关的).

2. 求 AX=b 的通解
步骤:
(1) 写出增广矩阵

A 并用初等行变换将其化

r ( A ) 及 r ( A ),判断是否有解

为行最简形式,求出

. 当有解时,则

(2) 由行最简形式写出同解方程组,求出 AX=0 的基础解系及 AX=b
的一个特解;
(3) 写出通解.

例5

 2 x1  x 2  4 x 3  3 x 4

 x3  x4
 x1
求解方程组 
 3 x1  x 2  x 3  2 x 4
7 x  x  5 x  6 x
2
3
4
 1

2

1
解 A 
3

7


1

4

3



0

1

1



1

1

2



1

5

6



4 

3 
 11 

 23 

行变换

1

0
0

0


故 r ( A )  r ( A )  2,方程组有无穷多解且
含 4  2  2 个解向量 .

对应的同解方程组为

  4,
  3,
  11 ,
  23 .
0

1 -1

1 -2

1

0

0

0

0

0

0

-3 

 -2 



0


0 


导出组的基础解系

 x1   x 3  x 4  3 ,

 x 2  2 x3  x 4  2 .

( *)

取 x 3  x 4  0,得特解  *  (  3 ,  2 , 0 , 0 ) .
T

 x3   1   0 
取     , ,故
 x4   0   1 
基础解系为

 x1    1   1 
   
,
,从而导出组的
 x2   2    1

 1  (  1, 2 ,1, 0 ) ,  2  (1,  1, 0 ,1) .

方程组的通解为

T

T

 *  k 1 1  k 2  2 , k 1 , k 2 为任意常数 .

注:1. 在求解线性方程组时,一定要将系数矩阵或增广矩阵化为
行最简形式,这样有利于求解.
2. 根据同解方程组(*)式写导出组的基础解系时,不要将常数
加进去.

三. 特殊方程组的求解
例6

设 A  ( a ij ) n  n 是实正交阵,且

求方程组

a 11  1, b  (1, 0 ,  , 0 ) ,
T

AX  b 的解 .

解 由于 A  ( a ij ) n  n 为正交阵,故

r ( A )  n ,所以方程组

AX  b 有惟一解 . 又 a n  1,由正交阵的定义知:
1

0
A


0


方程组为:

0

0



a 22

a 23







an2

an3



0 

a2n 
,



a nn 

 x1  1,

 a 22 x 2    a 2 n x n  0 ,

 
a x    a x  0.
nn n
 n2 2
故   (1, 0 ,  , 0 ) 为其全部解 .
T

例7

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0 的基础解系,并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全部解 .


A  1

2

3



n ,故 r ( A )  1,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含 n  1 个解向量 .

因为 x1   ( 2 x 2  3 x 3    nx n ),取

 x2   1   0 
0
     
 
 x3   0   1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x  0 0
 
 n    
 2
  3
 n






 1 
 0 
 0 
则  1   0  ,  2   1  ,  ,  n- 1   0  为一个基础解系






  
  
  






 0 
 0 
 1 

.

显然  *  (1,0,  ,0) 是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一个
T

特解 ,其全部解可表示为

 *  k1 1    k n 1 n 1 , k i  C , i  1, 2 ,  , n  1 .

例8

1

3
0

5




1

1
已知 B  
1

5

1

1

1

2

1

1

1

2

2

4

3

3

2

1

0

2

0

1

2

3

2

6

0

0

0

0
的行向量都是齐次线性

0

1 

 x1 
1    0 
 x 2   
 3    0 
x 3    的解向量 . 试求方程组的一个基础

6  
0
 x 4   
 1     0 
 x5 

记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为

构成向量组的一个极大

无关组,即

向量

 1  (1,  2 ,1, 0 , 0 ) ,  2  (1,  2 ,

0 ,1, 0 ) ,  3  ( 5 ,  6 , 0 , 0 ,1) 线性无关,又都是方程
T

解系 .

A ,并求得 r ( A )  2,故基础解系

含 5  2  3 个解向量 . 又 r ( B )  3,且第一、二、四行的

T

方程组

T

组的解,

故  1 ,  2 ,  3 为一个基础解系

.

四. 含参数的方程组
对含参数的方程组,求

解之前要先确定参数

. 一般而言,

有两种方法确定参数:

一是行列式法,二是初

等变换法 . 当

未知数个数等于方程个

数,即系数矩阵为方阵

且系数中含有

参数时,常考虑用行列

式法,特别当阶数较小

或系数行列式

容易求出时更是首选行

列式法 . 其理论依据为克莱姆法

即当系数行列式不为零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而当系数行列

式等于零时,我们可由

系数行列式等于零这一

方程确定出参

数值,从而将含参数的

方程组化为不含参数的

一般方程组 .

其他情形常用初等变换

法,这时依据有解的条

件 r ( A )  r ( A)

确定参数值 .

则,

例9

a 为何值时,方程组

解、有无穷多解?并在



 2 x1  ax 2  x 3  1,

 ax 1  x 2  x 3  2 , 无解、有惟一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有解时求其解

.

原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
2

a

a

1

4

5

故当 a  1 且 a  

4

1
1  ( a  1)( 5 a  4 ),
5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5
当 a  1 时,原方程组为

.

 2 x1  x 2  x 3  1,

 x1  x 2  x 3  2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2

1
4


1

1



1

1



5

5



行变换化为:

1
1


2  0
0
 1 


1

1



1

1



0

0



2
1


 1   0
0
0 


因此,当 a  1 时,原方程组有无穷多

0

0



1

1



0

0



组解,其通解为

(1,  1, 0 )  k ( 0 ,1,1) ( k 为任意实数) .
T

当a 

4

时,原方程组的同解方

T

程组为

5
10 x1- 4 x 2  5 x 3  5 ,

 4 x1  5 x 2  5 x 3   1 0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1

 1 ,
0 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 10

 4
 4


由此可知当

行变换化为:

4

5



5

5



5

5



a

4

5
 10


10    4
 0
 1 


4

5



5

5



0

0



时,原方程组无解

.

5
例1 0

设有齐次线性方程组

 (1  a ) x1  x 2    x n  0 ,

 2 x1  (2  a ) x 2    2 x n  0 ,

 
 nx  nx    ( n  a ) x  0 .
2
n
 1
当 a 取何值时,该方程组有

(n  2)

非零解 .

5

 10  ,
9 



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为

D 

1 a

1



1

2

2a



2





n

n

r1  r2    rn




na

(1  2    n  a )

1

1



1

2

2a



2





n

n

1

1



1

 n ( n  1)
0
 
 a
2



a



0

0

0






a

a

n 1




na

 n ( n  1)

 a .

2



n ( n  1)

故当 a  0 或 a  

时方程组有非零解

.

2

例1 1

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其



  2 x1  x 2  x 3   2 ,

x1  2 x 2  x 3   ,


2
x

x

2
x


1
2
3


 2

A  1
 1


解.

1

1



2

1



1

2



 2


2
 

0

0



2

1





3

3



 

r1  r2  r3 , r3  r2

0

1

0

    2
2

2






1

 0

0


2

1



1

1



0

0







2
 
,
3

2
    2 

当     2  0 即   1 或    2 时,方程组有解
2

1

  1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1
 
0 
0
 

2

1



1

1



0

0



1
 
k 1 , k  C .
1
 

1
1


0  0
0
0 


.

0

1



1

1



0

0



1

0 ,
0 

1

   2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例1 2

2
 
2 
0
 

2

1



1

1



0

0



 2
1


2  0
0
0 


0

1



1

1



0

0



1
 
k  1 , k  C .
1
 

参数 a , b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惟一解、无解、有无

穷多解?

 x1  x 2  2 x 3  3 x 4  1,

 x1  3 x 2  6 x 3  x 4  3 ,

 3 x1  x 2  ax 3  15 x 4  3 ,
 x  5 x  10 x  12 x  b
2
3
4
 1

2

2 ,
0 



1

0
 
0

0


1

1
A 
3

1


2

2

3



3

6

1



1

a

15



5

 10

12



1

2

3



2

4

2



4

a6

6



6

 12

9



1 

2 

0 

b  1 

故当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当 a  2 时 ,

1

3
3

b 

.

1

0
0

0


1

2

3



1

2

1



0

a2

2



0

0

3





1 
.

4

b  5 
1

1

0
A  
0

0


1

2

3



1

2

1



0

0

2



0

0

3




1


1 
0
 

4
0



0
b  5

1

故当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综上所述,当

2

3



1

2

1



0

0

1



0

0

0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方程组有无穷多组解

1 

1 
,

2

b  1 

b  1 时,方程组有无穷多组

当 a   2 ,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例1 3

1

.
a   2 , b   1 时,

.

 x1  x 2  x 3  x 4  x 5  a ,

 3 x1  2 x 2  x 3  x 4  3 x 5  0 ,
当参数 a , b 取何值时,

x 2  2 x3  2 x 4  6 x5  b ,

5 x  4 x  3 x  3 x  x  2,
2
3
4
5
 1

方程组有解

?

解.



1

3
A 
0

5


1

行变换
0
0

0


1

1

1

1



2

1

1

3



1

2

2

6



4

3

3

1



1

1

1

1



1

2

2

6



0

0

0

0



0

0

0

0



a

0
b

2 



3a 
,

b  3a

2  2 a 
a

b  3 a  0 ,
故当 
即 a  1, b  3 时,方程组有解
 2  2 a  0,

.

五. 证明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证明秩及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一些命题.
例14

设 A , B 均为 n 阶方阵,且

AB  0,证明

r ( A )  r ( B )  n.
因为 AB  0,设 B  (  1 ,  ,  n ),则  1 ,  ,  n 为方程组



AX  0 的解,故
r (  1 ,  ,  n )  n  r ( A ).

即 r ( B )  n  r ( A ),从而有

例15

设 A 是 n 阶矩阵,若存在正整数

A X  0 有解向量  ,且 A
k

A

k 1

r ( A )  r ( B )  n.

 是线性无关的 .

k 1

k ,使线性方程组

  0,证明向量组

 , A , ,



设有常数 1 ,  2 ,  ,  k 使得

1   2 A  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1 A

k 1

  0,

(1)

k 1

,有

k 1

  2 A     k A
k

由 A   0,有 1 A
k

k 1

  0,但 A

2k 2

  0,

k 1

  0,所以 1  0 .

将 1  0 代入 (1) 式,得

2 A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  0,

(2)

k 2

,有

2 A
从而有  2 A

k 1

k 1

    k A

k 1

2 k 3

  0,

  0,故有  2  0 . 类似地可求得

  k  0 . 因此向量组

 , A , , A

k 1

3  

 是线性无关的 .

设  * 是非齐次方程组

例16

是其导出组

AX  b 的一个解,  1 ,  2 ,  ,  n-r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证明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设有常数 k 0 , k 1 ,  , k n  r,使
k 0 *  k 1 ( *   1 )  k 2 ( *   2 )    k n-r ( *   n-r )  0,

则有
( k 0  k 1    k n-r ) *  k 1 1  k 2  2    k n-r  n-r  0,
两边左乘

A ,并注意到

(1)

A  *  b  0 , A  i  0 , i  1, 2 ,  , n  r ,有

( k 0  k1    k n-r ) b  0,
从而
( k 0  k 1    k n-r ) b  0,

(2)

k 1 1  k 2 2    k n-r  n-r  0.

代入 (1) 式,有

由于  1 ,  2 ,  ,  n-r 是 AX  0 的基础解系,因此

 1 ,  2 ,  ,  n-r

k 1  k 2    k n  r  0,代入 ( 2 ) 式,得

是 线性无关的,故有

k 0  0 . 这就证明了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注:在例15与例16中介绍的“两端左乘 A”的方法,希望读者能
用心体会并掌握它.
例17


设 A 为 n 阶方阵,证明
n

设  为 A X  0 的解,即
n

n +1

A X  0 的解,即
n

n

A X  0与 A

只需证明方程组

反之,设  为 A

r( A )  r( A
n 1

X  0 的解,即

A

).

X  0 同解 .

A   0 ,显然有
n

n 1

A

n +1

  0;

  0,若  不是

n +1

A   0 . 由例 15 知  , A  ,  , A
n

k 1



n  1个 n 元向量线性无关,但这

是线性无关的,即
能的,从而必有
所以 r ( A )  r ( A
n

n

n 1

n

只需证明方程组

若 A   0,显然有

n 1

X  0 同解,

).

设 A 为 m  n 阶矩阵,证明

例18


A   0 . 因此 A X  0 与 A

是不可

r ( A )  r ( A A ).
T

AX  0 与 A AX  0 同解 .
T

A A   0;反之,若
T

A A   0,则
T

( A  ) ( A  )  0,从而 A   0 . 因此 AX  0 与 A AX  0
T

T

同解,所以 r ( A )  r ( A A ).
T

六. 应用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解决向量间的线性表示问题及几何中线、
面关系问题.
例19

设  1  (1, 3 , 0 , 5 ) ,  2  (1, 2 , 1, 4 ) ,  3  (1, 1, 2 , 3 ) ,
T

T

T

  (1, a , 3 , b ) .
T

(1) a , b 取何值时,  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并求出表示
( 2 ) a , b 取何值时,  不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 .



设   x1 1  x 2 2  x 3 3,则有

   1  2

 x1 
 
 3  x 2   AX ,
x 
 3

式.

1

3
3 
0

5


其中 A   1  2

1
2
1
4

1

 x1 
 
1
, X   x 2 .

2
x 

 3

3

从而  能否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转化为方程组

AX   是否

有解的问题 .
因为
1

3
A  A   
0

5


1

1



2

1



1

2



4

3



1
1


a
0
 
0
3


0
b 


1

1



1

2



1

2



1

2





a  3
3 

b  5 
1

1

0
 
0

0


1

1



1

2



0

0



0

0





a3 
.

a

b  a  2 
1

 不能用  1 ,  2 ,

故当 a  0 或 b  a  2 时,方程组无解,从而

 3 线性表示 .
 可由  1 ,  2 ,  3 线

当 a  0 ,且 b  2 时,方程组有解,从而
性表示 . 此时
1

0
A  
0

0


1

1



1

2



0

0



0

0



1
1


3
0
 

0
0



0
0


0

1



1

2



0

0



0

0



 2

3 
,

0

0 

方程组的通解为

(  2 ,3, 0 )  k (1,  2 ,1) .
T

T

从而  可由  1 ,  2 ,  3 线性表示为

  (  2  k ) 1  ( 3  2 k ) 2  k  3 , 其中 k 为任意常数 .

注:讨论向量  能否由向量组 1, 2, 3 线性表示,并进一步求
出表示式,实际上就是方程组是否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出其通解
的问题.
例 20

设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

的方程分别为

l1: ax  2 by  3 c  0 , l1: bx  2 cy  3 a  0 , l1: cx  2 ay  3 b  0 .
当 a  b  c  0 时,讨论三条直线的位



考虑方程组

置关系 .

 ax  2 by   3 c ,

 bx  2 cy   3 a ,
 cx  2 ay   3 b ,


(1)

由于 a  b  c  0,故
a

A  b
c

a

2b

b

2c

又因为

2b



2c



2a



 3c 
a


 3 a  r3  r1  r2  b
0
 3 b 


2b



2c



0



 3c 

 3 a .
0 

 2 ( ac  b )   2[ a ( a  b )  b ]
2

2

  [ 2 a  2 ab  2 b ]
2

2

 [ a  b  ( a  b ) ]  0 .
2

2

2

所以 r ( A )  r ( A )  2,从而方程组
l1 , l 2 , l 3 交于一点 .

(1) 有惟一解,即三直线


Slide 21

线性方程组
一. 基本概念题
例1

设齐次线性方程组



方程组中未知量个数

零解,所以
例2

A5 3 X  0 仅有零解,求

n  3,又方程组

r ( A ).

AX  0 有惟一

r ( A )  n ,故 r ( A )  3 .

设 n 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AX  b 有解,其中

A为

( n  1)  n 矩阵,求 | A | ( A 为 A 的增广矩阵 ).


因为 AX  b 有解,故 r ( A )  r ( A )  n  n  1,从而 | A | 0 .

例3



 kx  y  z  0 ,

若  x  ky  z  0 , 有非零解,求
2 x  y  z  0

因为 AX  0 有非零解,所以

k

A1
2

例4

1
k
1

r ( A )  n  3,又

1

 1 ,故有 | A | 0,解得 k  1 或 k  4 .
1 

设四元非齐次线性方程

组 AX   的系数矩阵

为 3,  1 ,  2 ,  3 是它的三个特解,且
 (1, 2 , 3 , 4 ) ,求 AX   的通解 .
T

k.

A 的秩

 1  ( 2 ,3 , 4 ,5 ) ,  2   3
T



因为 n  4, r ( A )  3,故 AX  0 的基础解系含一个向量

又   1 

2 3
2

3

5

 ( , 2 , ,3 ) 或   2 1  ( 2   3 )  ( 3 , 4 ,5 , 6 )
2
2

为 AX  0 的解,从而为

T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

所以方程组 AX  0 的通解为
3

5

2

2

 1  k 1  ( 2 , 3 , 4 ,5 )  k 1 ( , 2 ,
T



.

,3 ) , k 1  C
T

( 2 ,3 , 4 ,5 )  k ( 3 , 4 ,5 , 6 ) , k  C .
T

二. 求解线性方程组
1. 求 AX=0 的通解或基础解系

T

T

步骤:
(1) 写出系数矩阵 A 并对其作初等行变换化为行最简形式(同时得
到 r(A),这样也就可以确定基础解系所含解向量的个数);

(2) 由行最简形式确定自由未知量并写出与原方程组同解的方程组;
(3) 对自由未知量赋值,求出基础解系(有几个自由未知量,就应
赋几组值,将其视为向量组,它们是线性无关的).

2. 求 AX=b 的通解
步骤:
(1) 写出增广矩阵

A 并用初等行变换将其化

r ( A ) 及 r ( A ),判断是否有解

为行最简形式,求出

. 当有解时,则

(2) 由行最简形式写出同解方程组,求出 AX=0 的基础解系及 AX=b
的一个特解;
(3) 写出通解.

例5

 2 x1  x 2  4 x 3  3 x 4

 x3  x4
 x1
求解方程组 
 3 x1  x 2  x 3  2 x 4
7 x  x  5 x  6 x
2
3
4
 1

2

1
解 A 
3

7


1

4

3



0

1

1



1

1

2



1

5

6



4 

3 
 11 

 23 

行变换

1

0
0

0


故 r ( A )  r ( A )  2,方程组有无穷多解且
含 4  2  2 个解向量 .

对应的同解方程组为

  4,
  3,
  11 ,
  23 .
0

1 -1

1 -2

1

0

0

0

0

0

0

-3 

 -2 



0


0 


导出组的基础解系

 x1   x 3  x 4  3 ,

 x 2  2 x3  x 4  2 .

( *)

取 x 3  x 4  0,得特解  *  (  3 ,  2 , 0 , 0 ) .
T

 x3   1   0 
取     , ,故
 x4   0   1 
基础解系为

 x1    1   1 
   
,
,从而导出组的
 x2   2    1

 1  (  1, 2 ,1, 0 ) ,  2  (1,  1, 0 ,1) .

方程组的通解为

T

T

 *  k 1 1  k 2  2 , k 1 , k 2 为任意常数 .

注:1. 在求解线性方程组时,一定要将系数矩阵或增广矩阵化为
行最简形式,这样有利于求解.
2. 根据同解方程组(*)式写导出组的基础解系时,不要将常数
加进去.

三. 特殊方程组的求解
例6

设 A  ( a ij ) n  n 是实正交阵,且

求方程组

a 11  1, b  (1, 0 ,  , 0 ) ,
T

AX  b 的解 .

解 由于 A  ( a ij ) n  n 为正交阵,故

r ( A )  n ,所以方程组

AX  b 有惟一解 . 又 a n  1,由正交阵的定义知:
1

0
A


0


方程组为:

0

0



a 22

a 23







an2

an3



0 

a2n 
,



a nn 

 x1  1,

 a 22 x 2    a 2 n x n  0 ,

 
a x    a x  0.
nn n
 n2 2
故   (1, 0 ,  , 0 ) 为其全部解 .
T

例7

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0 的基础解系,并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全部解 .


A  1

2

3



n ,故 r ( A )  1,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含 n  1 个解向量 .

因为 x1   ( 2 x 2  3 x 3    nx n ),取

 x2   1   0 
0
     
 
 x3   0   1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x  0 0
 
 n    
 2
  3
 n






 1 
 0 
 0 
则  1   0  ,  2   1  ,  ,  n- 1   0  为一个基础解系






  
  
  






 0 
 0 
 1 

.

显然  *  (1,0,  ,0) 是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一个
T

特解 ,其全部解可表示为

 *  k1 1    k n 1 n 1 , k i  C , i  1, 2 ,  , n  1 .

例8

1

3
0

5




1

1
已知 B  
1

5

1

1

1

2

1

1

1

2

2

4

3

3

2

1

0

2

0

1

2

3

2

6

0

0

0

0
的行向量都是齐次线性

0

1 

 x1 
1    0 
 x 2   
 3    0 
x 3    的解向量 . 试求方程组的一个基础

6  
0
 x 4   
 1     0 
 x5 

记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为

构成向量组的一个极大

无关组,即

向量

 1  (1,  2 ,1, 0 , 0 ) ,  2  (1,  2 ,

0 ,1, 0 ) ,  3  ( 5 ,  6 , 0 , 0 ,1) 线性无关,又都是方程
T

解系 .

A ,并求得 r ( A )  2,故基础解系

含 5  2  3 个解向量 . 又 r ( B )  3,且第一、二、四行的

T

方程组

T

组的解,

故  1 ,  2 ,  3 为一个基础解系

.

四. 含参数的方程组
对含参数的方程组,求

解之前要先确定参数

. 一般而言,

有两种方法确定参数:

一是行列式法,二是初

等变换法 . 当

未知数个数等于方程个

数,即系数矩阵为方阵

且系数中含有

参数时,常考虑用行列

式法,特别当阶数较小

或系数行列式

容易求出时更是首选行

列式法 . 其理论依据为克莱姆法

即当系数行列式不为零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而当系数行列

式等于零时,我们可由

系数行列式等于零这一

方程确定出参

数值,从而将含参数的

方程组化为不含参数的

一般方程组 .

其他情形常用初等变换

法,这时依据有解的条

件 r ( A )  r ( A)

确定参数值 .

则,

例9

a 为何值时,方程组

解、有无穷多解?并在



 2 x1  ax 2  x 3  1,

 ax 1  x 2  x 3  2 , 无解、有惟一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有解时求其解

.

原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
2

a

a

1

4

5

故当 a  1 且 a  

4

1
1  ( a  1)( 5 a  4 ),
5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5
当 a  1 时,原方程组为

.

 2 x1  x 2  x 3  1,

 x1  x 2  x 3  2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2

1
4


1

1



1

1



5

5



行变换化为:

1
1


2  0
0
 1 


1

1



1

1



0

0



2
1


 1   0
0
0 


因此,当 a  1 时,原方程组有无穷多

0

0



1

1



0

0



组解,其通解为

(1,  1, 0 )  k ( 0 ,1,1) ( k 为任意实数) .
T

当a 

4

时,原方程组的同解方

T

程组为

5
10 x1- 4 x 2  5 x 3  5 ,

 4 x1  5 x 2  5 x 3   1 0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1

 1 ,
0 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 10

 4
 4


由此可知当

行变换化为:

4

5



5

5



5

5



a

4

5
 10


10    4
 0
 1 


4

5



5

5



0

0



时,原方程组无解

.

5
例1 0

设有齐次线性方程组

 (1  a ) x1  x 2    x n  0 ,

 2 x1  (2  a ) x 2    2 x n  0 ,

 
 nx  nx    ( n  a ) x  0 .
2
n
 1
当 a 取何值时,该方程组有

(n  2)

非零解 .

5

 10  ,
9 



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为

D 

1 a

1



1

2

2a



2





n

n

r1  r2    rn




na

(1  2    n  a )

1

1



1

2

2a



2





n

n

1

1



1

 n ( n  1)
0
 
 a
2



a



0

0

0






a

a

n 1




na

 n ( n  1)

 a .

2



n ( n  1)

故当 a  0 或 a  

时方程组有非零解

.

2

例1 1

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其



  2 x1  x 2  x 3   2 ,

x1  2 x 2  x 3   ,


2
x

x

2
x


1
2
3


 2

A  1
 1


解.

1

1



2

1



1

2



 2


2
 

0

0



2

1





3

3



 

r1  r2  r3 , r3  r2

0

1

0

    2
2

2






1

 0

0


2

1



1

1



0

0







2
 
,
3

2
    2 

当     2  0 即   1 或    2 时,方程组有解
2

1

  1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1
 
0 
0
 

2

1



1

1



0

0



1
 
k 1 , k  C .
1
 

1
1


0  0
0
0 


.

0

1



1

1



0

0



1

0 ,
0 

1

   2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例1 2

2
 
2 
0
 

2

1



1

1



0

0



 2
1


2  0
0
0 


0

1



1

1



0

0



1
 
k  1 , k  C .
1
 

参数 a , b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惟一解、无解、有无

穷多解?

 x1  x 2  2 x 3  3 x 4  1,

 x1  3 x 2  6 x 3  x 4  3 ,

 3 x1  x 2  ax 3  15 x 4  3 ,
 x  5 x  10 x  12 x  b
2
3
4
 1

2

2 ,
0 



1

0
 
0

0


1

1
A 
3

1


2

2

3



3

6

1



1

a

15



5

 10

12



1

2

3



2

4

2



4

a6

6



6

 12

9



1 

2 

0 

b  1 

故当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当 a  2 时 ,

1

3
3

b 

.

1

0
0

0


1

2

3



1

2

1



0

a2

2



0

0

3





1 
.

4

b  5 
1

1

0
A  
0

0


1

2

3



1

2

1



0

0

2



0

0

3




1


1 
0
 

4
0



0
b  5

1

故当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综上所述,当

2

3



1

2

1



0

0

1



0

0

0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方程组有无穷多组解

1 

1 
,

2

b  1 

b  1 时,方程组有无穷多组

当 a   2 ,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例1 3

1

.
a   2 , b   1 时,

.

 x1  x 2  x 3  x 4  x 5  a ,

 3 x1  2 x 2  x 3  x 4  3 x 5  0 ,
当参数 a , b 取何值时,

x 2  2 x3  2 x 4  6 x5  b ,

5 x  4 x  3 x  3 x  x  2,
2
3
4
5
 1

方程组有解

?

解.



1

3
A 
0

5


1

行变换
0
0

0


1

1

1

1



2

1

1

3



1

2

2

6



4

3

3

1



1

1

1

1



1

2

2

6



0

0

0

0



0

0

0

0



a

0
b

2 



3a 
,

b  3a

2  2 a 
a

b  3 a  0 ,
故当 
即 a  1, b  3 时,方程组有解
 2  2 a  0,

.

五. 证明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证明秩及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一些命题.
例14

设 A , B 均为 n 阶方阵,且

AB  0,证明

r ( A )  r ( B )  n.
因为 AB  0,设 B  (  1 ,  ,  n ),则  1 ,  ,  n 为方程组



AX  0 的解,故
r (  1 ,  ,  n )  n  r ( A ).

即 r ( B )  n  r ( A ),从而有

例15

设 A 是 n 阶矩阵,若存在正整数

A X  0 有解向量  ,且 A
k

A

k 1

r ( A )  r ( B )  n.

 是线性无关的 .

k 1

k ,使线性方程组

  0,证明向量组

 , A , ,



设有常数 1 ,  2 ,  ,  k 使得

1   2 A  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1 A

k 1

  0,

(1)

k 1

,有

k 1

  2 A     k A
k

由 A   0,有 1 A
k

k 1

  0,但 A

2k 2

  0,

k 1

  0,所以 1  0 .

将 1  0 代入 (1) 式,得

2 A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  0,

(2)

k 2

,有

2 A
从而有  2 A

k 1

k 1

    k A

k 1

2 k 3

  0,

  0,故有  2  0 . 类似地可求得

  k  0 . 因此向量组

 , A , , A

k 1

3  

 是线性无关的 .

设  * 是非齐次方程组

例16

是其导出组

AX  b 的一个解,  1 ,  2 ,  ,  n-r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证明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设有常数 k 0 , k 1 ,  , k n  r,使
k 0 *  k 1 ( *   1 )  k 2 ( *   2 )    k n-r ( *   n-r )  0,

则有
( k 0  k 1    k n-r ) *  k 1 1  k 2  2    k n-r  n-r  0,
两边左乘

A ,并注意到

(1)

A  *  b  0 , A  i  0 , i  1, 2 ,  , n  r ,有

( k 0  k1    k n-r ) b  0,
从而
( k 0  k 1    k n-r ) b  0,

(2)

k 1 1  k 2 2    k n-r  n-r  0.

代入 (1) 式,有

由于  1 ,  2 ,  ,  n-r 是 AX  0 的基础解系,因此

 1 ,  2 ,  ,  n-r

k 1  k 2    k n  r  0,代入 ( 2 ) 式,得

是 线性无关的,故有

k 0  0 . 这就证明了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注:在例15与例16中介绍的“两端左乘 A”的方法,希望读者能
用心体会并掌握它.
例17


设 A 为 n 阶方阵,证明
n

设  为 A X  0 的解,即
n

n +1

A X  0 的解,即
n

n

A X  0与 A

只需证明方程组

反之,设  为 A

r( A )  r( A
n 1

X  0 的解,即

A

).

X  0 同解 .

A   0 ,显然有
n

n 1

A

n +1

  0;

  0,若  不是

n +1

A   0 . 由例 15 知  , A  ,  , A
n

k 1



n  1个 n 元向量线性无关,但这

是线性无关的,即
能的,从而必有
所以 r ( A )  r ( A
n

n

n 1

n

只需证明方程组

若 A   0,显然有

n 1

X  0 同解,

).

设 A 为 m  n 阶矩阵,证明

例18


A   0 . 因此 A X  0 与 A

是不可

r ( A )  r ( A A ).
T

AX  0 与 A AX  0 同解 .
T

A A   0;反之,若
T

A A   0,则
T

( A  ) ( A  )  0,从而 A   0 . 因此 AX  0 与 A AX  0
T

T

同解,所以 r ( A )  r ( A A ).
T

六. 应用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解决向量间的线性表示问题及几何中线、
面关系问题.
例19

设  1  (1, 3 , 0 , 5 ) ,  2  (1, 2 , 1, 4 ) ,  3  (1, 1, 2 , 3 ) ,
T

T

T

  (1, a , 3 , b ) .
T

(1) a , b 取何值时,  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并求出表示
( 2 ) a , b 取何值时,  不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 .



设   x1 1  x 2 2  x 3 3,则有

   1  2

 x1 
 
 3  x 2   AX ,
x 
 3

式.

1

3
3 
0

5


其中 A   1  2

1
2
1
4

1

 x1 
 
1
, X   x 2 .

2
x 

 3

3

从而  能否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转化为方程组

AX   是否

有解的问题 .
因为
1

3
A  A   
0

5


1

1



2

1



1

2



4

3



1
1


a
0
 
0
3


0
b 


1

1



1

2



1

2



1

2





a  3
3 

b  5 
1

1

0
 
0

0


1

1



1

2



0

0



0

0





a3 
.

a

b  a  2 
1

 不能用  1 ,  2 ,

故当 a  0 或 b  a  2 时,方程组无解,从而

 3 线性表示 .
 可由  1 ,  2 ,  3 线

当 a  0 ,且 b  2 时,方程组有解,从而
性表示 . 此时
1

0
A  
0

0


1

1



1

2



0

0



0

0



1
1


3
0
 

0
0



0
0


0

1



1

2



0

0



0

0



 2

3 
,

0

0 

方程组的通解为

(  2 ,3, 0 )  k (1,  2 ,1) .
T

T

从而  可由  1 ,  2 ,  3 线性表示为

  (  2  k ) 1  ( 3  2 k ) 2  k  3 , 其中 k 为任意常数 .

注:讨论向量  能否由向量组 1, 2, 3 线性表示,并进一步求
出表示式,实际上就是方程组是否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出其通解
的问题.
例 20

设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

的方程分别为

l1: ax  2 by  3 c  0 , l1: bx  2 cy  3 a  0 , l1: cx  2 ay  3 b  0 .
当 a  b  c  0 时,讨论三条直线的位



考虑方程组

置关系 .

 ax  2 by   3 c ,

 bx  2 cy   3 a ,
 cx  2 ay   3 b ,


(1)

由于 a  b  c  0,故
a

A  b
c

a

2b

b

2c

又因为

2b



2c



2a



 3c 
a


 3 a  r3  r1  r2  b
0
 3 b 


2b



2c



0



 3c 

 3 a .
0 

 2 ( ac  b )   2[ a ( a  b )  b ]
2

2

  [ 2 a  2 ab  2 b ]
2

2

 [ a  b  ( a  b ) ]  0 .
2

2

2

所以 r ( A )  r ( A )  2,从而方程组
l1 , l 2 , l 3 交于一点 .

(1) 有惟一解,即三直线


Slide 22

线性方程组
一. 基本概念题
例1

设齐次线性方程组



方程组中未知量个数

零解,所以
例2

A5 3 X  0 仅有零解,求

n  3,又方程组

r ( A ).

AX  0 有惟一

r ( A )  n ,故 r ( A )  3 .

设 n 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AX  b 有解,其中

A为

( n  1)  n 矩阵,求 | A | ( A 为 A 的增广矩阵 ).


因为 AX  b 有解,故 r ( A )  r ( A )  n  n  1,从而 | A | 0 .

例3



 kx  y  z  0 ,

若  x  ky  z  0 , 有非零解,求
2 x  y  z  0

因为 AX  0 有非零解,所以

k

A1
2

例4

1
k
1

r ( A )  n  3,又

1

 1 ,故有 | A | 0,解得 k  1 或 k  4 .
1 

设四元非齐次线性方程

组 AX   的系数矩阵

为 3,  1 ,  2 ,  3 是它的三个特解,且
 (1, 2 , 3 , 4 ) ,求 AX   的通解 .
T

k.

A 的秩

 1  ( 2 ,3 , 4 ,5 ) ,  2   3
T



因为 n  4, r ( A )  3,故 AX  0 的基础解系含一个向量

又   1 

2 3
2

3

5

 ( , 2 , ,3 ) 或   2 1  ( 2   3 )  ( 3 , 4 ,5 , 6 )
2
2

为 AX  0 的解,从而为

T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

所以方程组 AX  0 的通解为
3

5

2

2

 1  k 1  ( 2 , 3 , 4 ,5 )  k 1 ( , 2 ,
T



.

,3 ) , k 1  C
T

( 2 ,3 , 4 ,5 )  k ( 3 , 4 ,5 , 6 ) , k  C .
T

二. 求解线性方程组
1. 求 AX=0 的通解或基础解系

T

T

步骤:
(1) 写出系数矩阵 A 并对其作初等行变换化为行最简形式(同时得
到 r(A),这样也就可以确定基础解系所含解向量的个数);

(2) 由行最简形式确定自由未知量并写出与原方程组同解的方程组;
(3) 对自由未知量赋值,求出基础解系(有几个自由未知量,就应
赋几组值,将其视为向量组,它们是线性无关的).

2. 求 AX=b 的通解
步骤:
(1) 写出增广矩阵

A 并用初等行变换将其化

r ( A ) 及 r ( A ),判断是否有解

为行最简形式,求出

. 当有解时,则

(2) 由行最简形式写出同解方程组,求出 AX=0 的基础解系及 AX=b
的一个特解;
(3) 写出通解.

例5

 2 x1  x 2  4 x 3  3 x 4

 x3  x4
 x1
求解方程组 
 3 x1  x 2  x 3  2 x 4
7 x  x  5 x  6 x
2
3
4
 1

2

1
解 A 
3

7


1

4

3



0

1

1



1

1

2



1

5

6



4 

3 
 11 

 23 

行变换

1

0
0

0


故 r ( A )  r ( A )  2,方程组有无穷多解且
含 4  2  2 个解向量 .

对应的同解方程组为

  4,
  3,
  11 ,
  23 .
0

1 -1

1 -2

1

0

0

0

0

0

0

-3 

 -2 



0


0 


导出组的基础解系

 x1   x 3  x 4  3 ,

 x 2  2 x3  x 4  2 .

( *)

取 x 3  x 4  0,得特解  *  (  3 ,  2 , 0 , 0 ) .
T

 x3   1   0 
取     , ,故
 x4   0   1 
基础解系为

 x1    1   1 
   
,
,从而导出组的
 x2   2    1

 1  (  1, 2 ,1, 0 ) ,  2  (1,  1, 0 ,1) .

方程组的通解为

T

T

 *  k 1 1  k 2  2 , k 1 , k 2 为任意常数 .

注:1. 在求解线性方程组时,一定要将系数矩阵或增广矩阵化为
行最简形式,这样有利于求解.
2. 根据同解方程组(*)式写导出组的基础解系时,不要将常数
加进去.

三. 特殊方程组的求解
例6

设 A  ( a ij ) n  n 是实正交阵,且

求方程组

a 11  1, b  (1, 0 ,  , 0 ) ,
T

AX  b 的解 .

解 由于 A  ( a ij ) n  n 为正交阵,故

r ( A )  n ,所以方程组

AX  b 有惟一解 . 又 a n  1,由正交阵的定义知:
1

0
A


0


方程组为:

0

0



a 22

a 23







an2

an3



0 

a2n 
,



a nn 

 x1  1,

 a 22 x 2    a 2 n x n  0 ,

 
a x    a x  0.
nn n
 n2 2
故   (1, 0 ,  , 0 ) 为其全部解 .
T

例7

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0 的基础解系,并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全部解 .


A  1

2

3



n ,故 r ( A )  1,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含 n  1 个解向量 .

因为 x1   ( 2 x 2  3 x 3    nx n ),取

 x2   1   0 
0
     
 
 x3   0   1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x  0 0
 
 n    
 2
  3
 n






 1 
 0 
 0 
则  1   0  ,  2   1  ,  ,  n- 1   0  为一个基础解系






  
  
  






 0 
 0 
 1 

.

显然  *  (1,0,  ,0) 是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一个
T

特解 ,其全部解可表示为

 *  k1 1    k n 1 n 1 , k i  C , i  1, 2 ,  , n  1 .

例8

1

3
0

5




1

1
已知 B  
1

5

1

1

1

2

1

1

1

2

2

4

3

3

2

1

0

2

0

1

2

3

2

6

0

0

0

0
的行向量都是齐次线性

0

1 

 x1 
1    0 
 x 2   
 3    0 
x 3    的解向量 . 试求方程组的一个基础

6  
0
 x 4   
 1     0 
 x5 

记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为

构成向量组的一个极大

无关组,即

向量

 1  (1,  2 ,1, 0 , 0 ) ,  2  (1,  2 ,

0 ,1, 0 ) ,  3  ( 5 ,  6 , 0 , 0 ,1) 线性无关,又都是方程
T

解系 .

A ,并求得 r ( A )  2,故基础解系

含 5  2  3 个解向量 . 又 r ( B )  3,且第一、二、四行的

T

方程组

T

组的解,

故  1 ,  2 ,  3 为一个基础解系

.

四. 含参数的方程组
对含参数的方程组,求

解之前要先确定参数

. 一般而言,

有两种方法确定参数:

一是行列式法,二是初

等变换法 . 当

未知数个数等于方程个

数,即系数矩阵为方阵

且系数中含有

参数时,常考虑用行列

式法,特别当阶数较小

或系数行列式

容易求出时更是首选行

列式法 . 其理论依据为克莱姆法

即当系数行列式不为零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而当系数行列

式等于零时,我们可由

系数行列式等于零这一

方程确定出参

数值,从而将含参数的

方程组化为不含参数的

一般方程组 .

其他情形常用初等变换

法,这时依据有解的条

件 r ( A )  r ( A)

确定参数值 .

则,

例9

a 为何值时,方程组

解、有无穷多解?并在



 2 x1  ax 2  x 3  1,

 ax 1  x 2  x 3  2 , 无解、有惟一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有解时求其解

.

原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
2

a

a

1

4

5

故当 a  1 且 a  

4

1
1  ( a  1)( 5 a  4 ),
5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5
当 a  1 时,原方程组为

.

 2 x1  x 2  x 3  1,

 x1  x 2  x 3  2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2

1
4


1

1



1

1



5

5



行变换化为:

1
1


2  0
0
 1 


1

1



1

1



0

0



2
1


 1   0
0
0 


因此,当 a  1 时,原方程组有无穷多

0

0



1

1



0

0



组解,其通解为

(1,  1, 0 )  k ( 0 ,1,1) ( k 为任意实数) .
T

当a 

4

时,原方程组的同解方

T

程组为

5
10 x1- 4 x 2  5 x 3  5 ,

 4 x1  5 x 2  5 x 3   1 0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1

 1 ,
0 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 10

 4
 4


由此可知当

行变换化为:

4

5



5

5



5

5



a

4

5
 10


10    4
 0
 1 


4

5



5

5



0

0



时,原方程组无解

.

5
例1 0

设有齐次线性方程组

 (1  a ) x1  x 2    x n  0 ,

 2 x1  (2  a ) x 2    2 x n  0 ,

 
 nx  nx    ( n  a ) x  0 .
2
n
 1
当 a 取何值时,该方程组有

(n  2)

非零解 .

5

 10  ,
9 



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为

D 

1 a

1



1

2

2a



2





n

n

r1  r2    rn




na

(1  2    n  a )

1

1



1

2

2a



2





n

n

1

1



1

 n ( n  1)
0
 
 a
2



a



0

0

0






a

a

n 1




na

 n ( n  1)

 a .

2



n ( n  1)

故当 a  0 或 a  

时方程组有非零解

.

2

例1 1

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其



  2 x1  x 2  x 3   2 ,

x1  2 x 2  x 3   ,


2
x

x

2
x


1
2
3


 2

A  1
 1


解.

1

1



2

1



1

2



 2


2
 

0

0



2

1





3

3



 

r1  r2  r3 , r3  r2

0

1

0

    2
2

2






1

 0

0


2

1



1

1



0

0







2
 
,
3

2
    2 

当     2  0 即   1 或    2 时,方程组有解
2

1

  1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1
 
0 
0
 

2

1



1

1



0

0



1
 
k 1 , k  C .
1
 

1
1


0  0
0
0 


.

0

1



1

1



0

0



1

0 ,
0 

1

   2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例1 2

2
 
2 
0
 

2

1



1

1



0

0



 2
1


2  0
0
0 


0

1



1

1



0

0



1
 
k  1 , k  C .
1
 

参数 a , b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惟一解、无解、有无

穷多解?

 x1  x 2  2 x 3  3 x 4  1,

 x1  3 x 2  6 x 3  x 4  3 ,

 3 x1  x 2  ax 3  15 x 4  3 ,
 x  5 x  10 x  12 x  b
2
3
4
 1

2

2 ,
0 



1

0
 
0

0


1

1
A 
3

1


2

2

3



3

6

1



1

a

15



5

 10

12



1

2

3



2

4

2



4

a6

6



6

 12

9



1 

2 

0 

b  1 

故当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当 a  2 时 ,

1

3
3

b 

.

1

0
0

0


1

2

3



1

2

1



0

a2

2



0

0

3





1 
.

4

b  5 
1

1

0
A  
0

0


1

2

3



1

2

1



0

0

2



0

0

3




1


1 
0
 

4
0



0
b  5

1

故当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综上所述,当

2

3



1

2

1



0

0

1



0

0

0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方程组有无穷多组解

1 

1 
,

2

b  1 

b  1 时,方程组有无穷多组

当 a   2 ,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例1 3

1

.
a   2 , b   1 时,

.

 x1  x 2  x 3  x 4  x 5  a ,

 3 x1  2 x 2  x 3  x 4  3 x 5  0 ,
当参数 a , b 取何值时,

x 2  2 x3  2 x 4  6 x5  b ,

5 x  4 x  3 x  3 x  x  2,
2
3
4
5
 1

方程组有解

?

解.



1

3
A 
0

5


1

行变换
0
0

0


1

1

1

1



2

1

1

3



1

2

2

6



4

3

3

1



1

1

1

1



1

2

2

6



0

0

0

0



0

0

0

0



a

0
b

2 



3a 
,

b  3a

2  2 a 
a

b  3 a  0 ,
故当 
即 a  1, b  3 时,方程组有解
 2  2 a  0,

.

五. 证明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证明秩及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一些命题.
例14

设 A , B 均为 n 阶方阵,且

AB  0,证明

r ( A )  r ( B )  n.
因为 AB  0,设 B  (  1 ,  ,  n ),则  1 ,  ,  n 为方程组



AX  0 的解,故
r (  1 ,  ,  n )  n  r ( A ).

即 r ( B )  n  r ( A ),从而有

例15

设 A 是 n 阶矩阵,若存在正整数

A X  0 有解向量  ,且 A
k

A

k 1

r ( A )  r ( B )  n.

 是线性无关的 .

k 1

k ,使线性方程组

  0,证明向量组

 , A , ,



设有常数 1 ,  2 ,  ,  k 使得

1   2 A  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1 A

k 1

  0,

(1)

k 1

,有

k 1

  2 A     k A
k

由 A   0,有 1 A
k

k 1

  0,但 A

2k 2

  0,

k 1

  0,所以 1  0 .

将 1  0 代入 (1) 式,得

2 A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  0,

(2)

k 2

,有

2 A
从而有  2 A

k 1

k 1

    k A

k 1

2 k 3

  0,

  0,故有  2  0 . 类似地可求得

  k  0 . 因此向量组

 , A , , A

k 1

3  

 是线性无关的 .

设  * 是非齐次方程组

例16

是其导出组

AX  b 的一个解,  1 ,  2 ,  ,  n-r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证明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设有常数 k 0 , k 1 ,  , k n  r,使
k 0 *  k 1 ( *   1 )  k 2 ( *   2 )    k n-r ( *   n-r )  0,

则有
( k 0  k 1    k n-r ) *  k 1 1  k 2  2    k n-r  n-r  0,
两边左乘

A ,并注意到

(1)

A  *  b  0 , A  i  0 , i  1, 2 ,  , n  r ,有

( k 0  k1    k n-r ) b  0,
从而
( k 0  k 1    k n-r ) b  0,

(2)

k 1 1  k 2 2    k n-r  n-r  0.

代入 (1) 式,有

由于  1 ,  2 ,  ,  n-r 是 AX  0 的基础解系,因此

 1 ,  2 ,  ,  n-r

k 1  k 2    k n  r  0,代入 ( 2 ) 式,得

是 线性无关的,故有

k 0  0 . 这就证明了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注:在例15与例16中介绍的“两端左乘 A”的方法,希望读者能
用心体会并掌握它.
例17


设 A 为 n 阶方阵,证明
n

设  为 A X  0 的解,即
n

n +1

A X  0 的解,即
n

n

A X  0与 A

只需证明方程组

反之,设  为 A

r( A )  r( A
n 1

X  0 的解,即

A

).

X  0 同解 .

A   0 ,显然有
n

n 1

A

n +1

  0;

  0,若  不是

n +1

A   0 . 由例 15 知  , A  ,  , A
n

k 1



n  1个 n 元向量线性无关,但这

是线性无关的,即
能的,从而必有
所以 r ( A )  r ( A
n

n

n 1

n

只需证明方程组

若 A   0,显然有

n 1

X  0 同解,

).

设 A 为 m  n 阶矩阵,证明

例18


A   0 . 因此 A X  0 与 A

是不可

r ( A )  r ( A A ).
T

AX  0 与 A AX  0 同解 .
T

A A   0;反之,若
T

A A   0,则
T

( A  ) ( A  )  0,从而 A   0 . 因此 AX  0 与 A AX  0
T

T

同解,所以 r ( A )  r ( A A ).
T

六. 应用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解决向量间的线性表示问题及几何中线、
面关系问题.
例19

设  1  (1, 3 , 0 , 5 ) ,  2  (1, 2 , 1, 4 ) ,  3  (1, 1, 2 , 3 ) ,
T

T

T

  (1, a , 3 , b ) .
T

(1) a , b 取何值时,  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并求出表示
( 2 ) a , b 取何值时,  不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 .



设   x1 1  x 2 2  x 3 3,则有

   1  2

 x1 
 
 3  x 2   AX ,
x 
 3

式.

1

3
3 
0

5


其中 A   1  2

1
2
1
4

1

 x1 
 
1
, X   x 2 .

2
x 

 3

3

从而  能否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转化为方程组

AX   是否

有解的问题 .
因为
1

3
A  A   
0

5


1

1



2

1



1

2



4

3



1
1


a
0
 
0
3


0
b 


1

1



1

2



1

2



1

2





a  3
3 

b  5 
1

1

0
 
0

0


1

1



1

2



0

0



0

0





a3 
.

a

b  a  2 
1

 不能用  1 ,  2 ,

故当 a  0 或 b  a  2 时,方程组无解,从而

 3 线性表示 .
 可由  1 ,  2 ,  3 线

当 a  0 ,且 b  2 时,方程组有解,从而
性表示 . 此时
1

0
A  
0

0


1

1



1

2



0

0



0

0



1
1


3
0
 

0
0



0
0


0

1



1

2



0

0



0

0



 2

3 
,

0

0 

方程组的通解为

(  2 ,3, 0 )  k (1,  2 ,1) .
T

T

从而  可由  1 ,  2 ,  3 线性表示为

  (  2  k ) 1  ( 3  2 k ) 2  k  3 , 其中 k 为任意常数 .

注:讨论向量  能否由向量组 1, 2, 3 线性表示,并进一步求
出表示式,实际上就是方程组是否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出其通解
的问题.
例 20

设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

的方程分别为

l1: ax  2 by  3 c  0 , l1: bx  2 cy  3 a  0 , l1: cx  2 ay  3 b  0 .
当 a  b  c  0 时,讨论三条直线的位



考虑方程组

置关系 .

 ax  2 by   3 c ,

 bx  2 cy   3 a ,
 cx  2 ay   3 b ,


(1)

由于 a  b  c  0,故
a

A  b
c

a

2b

b

2c

又因为

2b



2c



2a



 3c 
a


 3 a  r3  r1  r2  b
0
 3 b 


2b



2c



0



 3c 

 3 a .
0 

 2 ( ac  b )   2[ a ( a  b )  b ]
2

2

  [ 2 a  2 ab  2 b ]
2

2

 [ a  b  ( a  b ) ]  0 .
2

2

2

所以 r ( A )  r ( A )  2,从而方程组
l1 , l 2 , l 3 交于一点 .

(1) 有惟一解,即三直线


Slide 23

线性方程组
一. 基本概念题
例1

设齐次线性方程组



方程组中未知量个数

零解,所以
例2

A5 3 X  0 仅有零解,求

n  3,又方程组

r ( A ).

AX  0 有惟一

r ( A )  n ,故 r ( A )  3 .

设 n 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AX  b 有解,其中

A为

( n  1)  n 矩阵,求 | A | ( A 为 A 的增广矩阵 ).


因为 AX  b 有解,故 r ( A )  r ( A )  n  n  1,从而 | A | 0 .

例3



 kx  y  z  0 ,

若  x  ky  z  0 , 有非零解,求
2 x  y  z  0

因为 AX  0 有非零解,所以

k

A1
2

例4

1
k
1

r ( A )  n  3,又

1

 1 ,故有 | A | 0,解得 k  1 或 k  4 .
1 

设四元非齐次线性方程

组 AX   的系数矩阵

为 3,  1 ,  2 ,  3 是它的三个特解,且
 (1, 2 , 3 , 4 ) ,求 AX   的通解 .
T

k.

A 的秩

 1  ( 2 ,3 , 4 ,5 ) ,  2   3
T



因为 n  4, r ( A )  3,故 AX  0 的基础解系含一个向量

又   1 

2 3
2

3

5

 ( , 2 , ,3 ) 或   2 1  ( 2   3 )  ( 3 , 4 ,5 , 6 )
2
2

为 AX  0 的解,从而为

T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

所以方程组 AX  0 的通解为
3

5

2

2

 1  k 1  ( 2 , 3 , 4 ,5 )  k 1 ( , 2 ,
T



.

,3 ) , k 1  C
T

( 2 ,3 , 4 ,5 )  k ( 3 , 4 ,5 , 6 ) , k  C .
T

二. 求解线性方程组
1. 求 AX=0 的通解或基础解系

T

T

步骤:
(1) 写出系数矩阵 A 并对其作初等行变换化为行最简形式(同时得
到 r(A),这样也就可以确定基础解系所含解向量的个数);

(2) 由行最简形式确定自由未知量并写出与原方程组同解的方程组;
(3) 对自由未知量赋值,求出基础解系(有几个自由未知量,就应
赋几组值,将其视为向量组,它们是线性无关的).

2. 求 AX=b 的通解
步骤:
(1) 写出增广矩阵

A 并用初等行变换将其化

r ( A ) 及 r ( A ),判断是否有解

为行最简形式,求出

. 当有解时,则

(2) 由行最简形式写出同解方程组,求出 AX=0 的基础解系及 AX=b
的一个特解;
(3) 写出通解.

例5

 2 x1  x 2  4 x 3  3 x 4

 x3  x4
 x1
求解方程组 
 3 x1  x 2  x 3  2 x 4
7 x  x  5 x  6 x
2
3
4
 1

2

1
解 A 
3

7


1

4

3



0

1

1



1

1

2



1

5

6



4 

3 
 11 

 23 

行变换

1

0
0

0


故 r ( A )  r ( A )  2,方程组有无穷多解且
含 4  2  2 个解向量 .

对应的同解方程组为

  4,
  3,
  11 ,
  23 .
0

1 -1

1 -2

1

0

0

0

0

0

0

-3 

 -2 



0


0 


导出组的基础解系

 x1   x 3  x 4  3 ,

 x 2  2 x3  x 4  2 .

( *)

取 x 3  x 4  0,得特解  *  (  3 ,  2 , 0 , 0 ) .
T

 x3   1   0 
取     , ,故
 x4   0   1 
基础解系为

 x1    1   1 
   
,
,从而导出组的
 x2   2    1

 1  (  1, 2 ,1, 0 ) ,  2  (1,  1, 0 ,1) .

方程组的通解为

T

T

 *  k 1 1  k 2  2 , k 1 , k 2 为任意常数 .

注:1. 在求解线性方程组时,一定要将系数矩阵或增广矩阵化为
行最简形式,这样有利于求解.
2. 根据同解方程组(*)式写导出组的基础解系时,不要将常数
加进去.

三. 特殊方程组的求解
例6

设 A  ( a ij ) n  n 是实正交阵,且

求方程组

a 11  1, b  (1, 0 ,  , 0 ) ,
T

AX  b 的解 .

解 由于 A  ( a ij ) n  n 为正交阵,故

r ( A )  n ,所以方程组

AX  b 有惟一解 . 又 a n  1,由正交阵的定义知:
1

0
A


0


方程组为:

0

0



a 22

a 23







an2

an3



0 

a2n 
,



a nn 

 x1  1,

 a 22 x 2    a 2 n x n  0 ,

 
a x    a x  0.
nn n
 n2 2
故   (1, 0 ,  , 0 ) 为其全部解 .
T

例7

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0 的基础解系,并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全部解 .


A  1

2

3



n ,故 r ( A )  1,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含 n  1 个解向量 .

因为 x1   ( 2 x 2  3 x 3    nx n ),取

 x2   1   0 
0
     
 
 x3   0   1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x  0 0
 
 n    
 2
  3
 n






 1 
 0 
 0 
则  1   0  ,  2   1  ,  ,  n- 1   0  为一个基础解系






  
  
  






 0 
 0 
 1 

.

显然  *  (1,0,  ,0) 是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一个
T

特解 ,其全部解可表示为

 *  k1 1    k n 1 n 1 , k i  C , i  1, 2 ,  , n  1 .

例8

1

3
0

5




1

1
已知 B  
1

5

1

1

1

2

1

1

1

2

2

4

3

3

2

1

0

2

0

1

2

3

2

6

0

0

0

0
的行向量都是齐次线性

0

1 

 x1 
1    0 
 x 2   
 3    0 
x 3    的解向量 . 试求方程组的一个基础

6  
0
 x 4   
 1     0 
 x5 

记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为

构成向量组的一个极大

无关组,即

向量

 1  (1,  2 ,1, 0 , 0 ) ,  2  (1,  2 ,

0 ,1, 0 ) ,  3  ( 5 ,  6 , 0 , 0 ,1) 线性无关,又都是方程
T

解系 .

A ,并求得 r ( A )  2,故基础解系

含 5  2  3 个解向量 . 又 r ( B )  3,且第一、二、四行的

T

方程组

T

组的解,

故  1 ,  2 ,  3 为一个基础解系

.

四. 含参数的方程组
对含参数的方程组,求

解之前要先确定参数

. 一般而言,

有两种方法确定参数:

一是行列式法,二是初

等变换法 . 当

未知数个数等于方程个

数,即系数矩阵为方阵

且系数中含有

参数时,常考虑用行列

式法,特别当阶数较小

或系数行列式

容易求出时更是首选行

列式法 . 其理论依据为克莱姆法

即当系数行列式不为零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而当系数行列

式等于零时,我们可由

系数行列式等于零这一

方程确定出参

数值,从而将含参数的

方程组化为不含参数的

一般方程组 .

其他情形常用初等变换

法,这时依据有解的条

件 r ( A )  r ( A)

确定参数值 .

则,

例9

a 为何值时,方程组

解、有无穷多解?并在



 2 x1  ax 2  x 3  1,

 ax 1  x 2  x 3  2 , 无解、有惟一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有解时求其解

.

原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
2

a

a

1

4

5

故当 a  1 且 a  

4

1
1  ( a  1)( 5 a  4 ),
5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5
当 a  1 时,原方程组为

.

 2 x1  x 2  x 3  1,

 x1  x 2  x 3  2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2

1
4


1

1



1

1



5

5



行变换化为:

1
1


2  0
0
 1 


1

1



1

1



0

0



2
1


 1   0
0
0 


因此,当 a  1 时,原方程组有无穷多

0

0



1

1



0

0



组解,其通解为

(1,  1, 0 )  k ( 0 ,1,1) ( k 为任意实数) .
T

当a 

4

时,原方程组的同解方

T

程组为

5
10 x1- 4 x 2  5 x 3  5 ,

 4 x1  5 x 2  5 x 3   1 0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1

 1 ,
0 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 10

 4
 4


由此可知当

行变换化为:

4

5



5

5



5

5



a

4

5
 10


10    4
 0
 1 


4

5



5

5



0

0



时,原方程组无解

.

5
例1 0

设有齐次线性方程组

 (1  a ) x1  x 2    x n  0 ,

 2 x1  (2  a ) x 2    2 x n  0 ,

 
 nx  nx    ( n  a ) x  0 .
2
n
 1
当 a 取何值时,该方程组有

(n  2)

非零解 .

5

 10  ,
9 



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为

D 

1 a

1



1

2

2a



2





n

n

r1  r2    rn




na

(1  2    n  a )

1

1



1

2

2a



2





n

n

1

1



1

 n ( n  1)
0
 
 a
2



a



0

0

0






a

a

n 1




na

 n ( n  1)

 a .

2



n ( n  1)

故当 a  0 或 a  

时方程组有非零解

.

2

例1 1

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其



  2 x1  x 2  x 3   2 ,

x1  2 x 2  x 3   ,


2
x

x

2
x


1
2
3


 2

A  1
 1


解.

1

1



2

1



1

2



 2


2
 

0

0



2

1





3

3



 

r1  r2  r3 , r3  r2

0

1

0

    2
2

2






1

 0

0


2

1



1

1



0

0







2
 
,
3

2
    2 

当     2  0 即   1 或    2 时,方程组有解
2

1

  1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1
 
0 
0
 

2

1



1

1



0

0



1
 
k 1 , k  C .
1
 

1
1


0  0
0
0 


.

0

1



1

1



0

0



1

0 ,
0 

1

   2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例1 2

2
 
2 
0
 

2

1



1

1



0

0



 2
1


2  0
0
0 


0

1



1

1



0

0



1
 
k  1 , k  C .
1
 

参数 a , b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惟一解、无解、有无

穷多解?

 x1  x 2  2 x 3  3 x 4  1,

 x1  3 x 2  6 x 3  x 4  3 ,

 3 x1  x 2  ax 3  15 x 4  3 ,
 x  5 x  10 x  12 x  b
2
3
4
 1

2

2 ,
0 



1

0
 
0

0


1

1
A 
3

1


2

2

3



3

6

1



1

a

15



5

 10

12



1

2

3



2

4

2



4

a6

6



6

 12

9



1 

2 

0 

b  1 

故当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当 a  2 时 ,

1

3
3

b 

.

1

0
0

0


1

2

3



1

2

1



0

a2

2



0

0

3





1 
.

4

b  5 
1

1

0
A  
0

0


1

2

3



1

2

1



0

0

2



0

0

3




1


1 
0
 

4
0



0
b  5

1

故当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综上所述,当

2

3



1

2

1



0

0

1



0

0

0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方程组有无穷多组解

1 

1 
,

2

b  1 

b  1 时,方程组有无穷多组

当 a   2 ,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例1 3

1

.
a   2 , b   1 时,

.

 x1  x 2  x 3  x 4  x 5  a ,

 3 x1  2 x 2  x 3  x 4  3 x 5  0 ,
当参数 a , b 取何值时,

x 2  2 x3  2 x 4  6 x5  b ,

5 x  4 x  3 x  3 x  x  2,
2
3
4
5
 1

方程组有解

?

解.



1

3
A 
0

5


1

行变换
0
0

0


1

1

1

1



2

1

1

3



1

2

2

6



4

3

3

1



1

1

1

1



1

2

2

6



0

0

0

0



0

0

0

0



a

0
b

2 



3a 
,

b  3a

2  2 a 
a

b  3 a  0 ,
故当 
即 a  1, b  3 时,方程组有解
 2  2 a  0,

.

五. 证明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证明秩及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一些命题.
例14

设 A , B 均为 n 阶方阵,且

AB  0,证明

r ( A )  r ( B )  n.
因为 AB  0,设 B  (  1 ,  ,  n ),则  1 ,  ,  n 为方程组



AX  0 的解,故
r (  1 ,  ,  n )  n  r ( A ).

即 r ( B )  n  r ( A ),从而有

例15

设 A 是 n 阶矩阵,若存在正整数

A X  0 有解向量  ,且 A
k

A

k 1

r ( A )  r ( B )  n.

 是线性无关的 .

k 1

k ,使线性方程组

  0,证明向量组

 , A , ,



设有常数 1 ,  2 ,  ,  k 使得

1   2 A  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1 A

k 1

  0,

(1)

k 1

,有

k 1

  2 A     k A
k

由 A   0,有 1 A
k

k 1

  0,但 A

2k 2

  0,

k 1

  0,所以 1  0 .

将 1  0 代入 (1) 式,得

2 A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  0,

(2)

k 2

,有

2 A
从而有  2 A

k 1

k 1

    k A

k 1

2 k 3

  0,

  0,故有  2  0 . 类似地可求得

  k  0 . 因此向量组

 , A , , A

k 1

3  

 是线性无关的 .

设  * 是非齐次方程组

例16

是其导出组

AX  b 的一个解,  1 ,  2 ,  ,  n-r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证明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设有常数 k 0 , k 1 ,  , k n  r,使
k 0 *  k 1 ( *   1 )  k 2 ( *   2 )    k n-r ( *   n-r )  0,

则有
( k 0  k 1    k n-r ) *  k 1 1  k 2  2    k n-r  n-r  0,
两边左乘

A ,并注意到

(1)

A  *  b  0 , A  i  0 , i  1, 2 ,  , n  r ,有

( k 0  k1    k n-r ) b  0,
从而
( k 0  k 1    k n-r ) b  0,

(2)

k 1 1  k 2 2    k n-r  n-r  0.

代入 (1) 式,有

由于  1 ,  2 ,  ,  n-r 是 AX  0 的基础解系,因此

 1 ,  2 ,  ,  n-r

k 1  k 2    k n  r  0,代入 ( 2 ) 式,得

是 线性无关的,故有

k 0  0 . 这就证明了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注:在例15与例16中介绍的“两端左乘 A”的方法,希望读者能
用心体会并掌握它.
例17


设 A 为 n 阶方阵,证明
n

设  为 A X  0 的解,即
n

n +1

A X  0 的解,即
n

n

A X  0与 A

只需证明方程组

反之,设  为 A

r( A )  r( A
n 1

X  0 的解,即

A

).

X  0 同解 .

A   0 ,显然有
n

n 1

A

n +1

  0;

  0,若  不是

n +1

A   0 . 由例 15 知  , A  ,  , A
n

k 1



n  1个 n 元向量线性无关,但这

是线性无关的,即
能的,从而必有
所以 r ( A )  r ( A
n

n

n 1

n

只需证明方程组

若 A   0,显然有

n 1

X  0 同解,

).

设 A 为 m  n 阶矩阵,证明

例18


A   0 . 因此 A X  0 与 A

是不可

r ( A )  r ( A A ).
T

AX  0 与 A AX  0 同解 .
T

A A   0;反之,若
T

A A   0,则
T

( A  ) ( A  )  0,从而 A   0 . 因此 AX  0 与 A AX  0
T

T

同解,所以 r ( A )  r ( A A ).
T

六. 应用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解决向量间的线性表示问题及几何中线、
面关系问题.
例19

设  1  (1, 3 , 0 , 5 ) ,  2  (1, 2 , 1, 4 ) ,  3  (1, 1, 2 , 3 ) ,
T

T

T

  (1, a , 3 , b ) .
T

(1) a , b 取何值时,  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并求出表示
( 2 ) a , b 取何值时,  不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 .



设   x1 1  x 2 2  x 3 3,则有

   1  2

 x1 
 
 3  x 2   AX ,
x 
 3

式.

1

3
3 
0

5


其中 A   1  2

1
2
1
4

1

 x1 
 
1
, X   x 2 .

2
x 

 3

3

从而  能否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转化为方程组

AX   是否

有解的问题 .
因为
1

3
A  A   
0

5


1

1



2

1



1

2



4

3



1
1


a
0
 
0
3


0
b 


1

1



1

2



1

2



1

2





a  3
3 

b  5 
1

1

0
 
0

0


1

1



1

2



0

0



0

0





a3 
.

a

b  a  2 
1

 不能用  1 ,  2 ,

故当 a  0 或 b  a  2 时,方程组无解,从而

 3 线性表示 .
 可由  1 ,  2 ,  3 线

当 a  0 ,且 b  2 时,方程组有解,从而
性表示 . 此时
1

0
A  
0

0


1

1



1

2



0

0



0

0



1
1


3
0
 

0
0



0
0


0

1



1

2



0

0



0

0



 2

3 
,

0

0 

方程组的通解为

(  2 ,3, 0 )  k (1,  2 ,1) .
T

T

从而  可由  1 ,  2 ,  3 线性表示为

  (  2  k ) 1  ( 3  2 k ) 2  k  3 , 其中 k 为任意常数 .

注:讨论向量  能否由向量组 1, 2, 3 线性表示,并进一步求
出表示式,实际上就是方程组是否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出其通解
的问题.
例 20

设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

的方程分别为

l1: ax  2 by  3 c  0 , l1: bx  2 cy  3 a  0 , l1: cx  2 ay  3 b  0 .
当 a  b  c  0 时,讨论三条直线的位



考虑方程组

置关系 .

 ax  2 by   3 c ,

 bx  2 cy   3 a ,
 cx  2 ay   3 b ,


(1)

由于 a  b  c  0,故
a

A  b
c

a

2b

b

2c

又因为

2b



2c



2a



 3c 
a


 3 a  r3  r1  r2  b
0
 3 b 


2b



2c



0



 3c 

 3 a .
0 

 2 ( ac  b )   2[ a ( a  b )  b ]
2

2

  [ 2 a  2 ab  2 b ]
2

2

 [ a  b  ( a  b ) ]  0 .
2

2

2

所以 r ( A )  r ( A )  2,从而方程组
l1 , l 2 , l 3 交于一点 .

(1) 有惟一解,即三直线


Slide 24

线性方程组
一. 基本概念题
例1

设齐次线性方程组



方程组中未知量个数

零解,所以
例2

A5 3 X  0 仅有零解,求

n  3,又方程组

r ( A ).

AX  0 有惟一

r ( A )  n ,故 r ( A )  3 .

设 n 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AX  b 有解,其中

A为

( n  1)  n 矩阵,求 | A | ( A 为 A 的增广矩阵 ).


因为 AX  b 有解,故 r ( A )  r ( A )  n  n  1,从而 | A | 0 .

例3



 kx  y  z  0 ,

若  x  ky  z  0 , 有非零解,求
2 x  y  z  0

因为 AX  0 有非零解,所以

k

A1
2

例4

1
k
1

r ( A )  n  3,又

1

 1 ,故有 | A | 0,解得 k  1 或 k  4 .
1 

设四元非齐次线性方程

组 AX   的系数矩阵

为 3,  1 ,  2 ,  3 是它的三个特解,且
 (1, 2 , 3 , 4 ) ,求 AX   的通解 .
T

k.

A 的秩

 1  ( 2 ,3 , 4 ,5 ) ,  2   3
T



因为 n  4, r ( A )  3,故 AX  0 的基础解系含一个向量

又   1 

2 3
2

3

5

 ( , 2 , ,3 ) 或   2 1  ( 2   3 )  ( 3 , 4 ,5 , 6 )
2
2

为 AX  0 的解,从而为

T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

所以方程组 AX  0 的通解为
3

5

2

2

 1  k 1  ( 2 , 3 , 4 ,5 )  k 1 ( , 2 ,
T



.

,3 ) , k 1  C
T

( 2 ,3 , 4 ,5 )  k ( 3 , 4 ,5 , 6 ) , k  C .
T

二. 求解线性方程组
1. 求 AX=0 的通解或基础解系

T

T

步骤:
(1) 写出系数矩阵 A 并对其作初等行变换化为行最简形式(同时得
到 r(A),这样也就可以确定基础解系所含解向量的个数);

(2) 由行最简形式确定自由未知量并写出与原方程组同解的方程组;
(3) 对自由未知量赋值,求出基础解系(有几个自由未知量,就应
赋几组值,将其视为向量组,它们是线性无关的).

2. 求 AX=b 的通解
步骤:
(1) 写出增广矩阵

A 并用初等行变换将其化

r ( A ) 及 r ( A ),判断是否有解

为行最简形式,求出

. 当有解时,则

(2) 由行最简形式写出同解方程组,求出 AX=0 的基础解系及 AX=b
的一个特解;
(3) 写出通解.

例5

 2 x1  x 2  4 x 3  3 x 4

 x3  x4
 x1
求解方程组 
 3 x1  x 2  x 3  2 x 4
7 x  x  5 x  6 x
2
3
4
 1

2

1
解 A 
3

7


1

4

3



0

1

1



1

1

2



1

5

6



4 

3 
 11 

 23 

行变换

1

0
0

0


故 r ( A )  r ( A )  2,方程组有无穷多解且
含 4  2  2 个解向量 .

对应的同解方程组为

  4,
  3,
  11 ,
  23 .
0

1 -1

1 -2

1

0

0

0

0

0

0

-3 

 -2 



0


0 


导出组的基础解系

 x1   x 3  x 4  3 ,

 x 2  2 x3  x 4  2 .

( *)

取 x 3  x 4  0,得特解  *  (  3 ,  2 , 0 , 0 ) .
T

 x3   1   0 
取     , ,故
 x4   0   1 
基础解系为

 x1    1   1 
   
,
,从而导出组的
 x2   2    1

 1  (  1, 2 ,1, 0 ) ,  2  (1,  1, 0 ,1) .

方程组的通解为

T

T

 *  k 1 1  k 2  2 , k 1 , k 2 为任意常数 .

注:1. 在求解线性方程组时,一定要将系数矩阵或增广矩阵化为
行最简形式,这样有利于求解.
2. 根据同解方程组(*)式写导出组的基础解系时,不要将常数
加进去.

三. 特殊方程组的求解
例6

设 A  ( a ij ) n  n 是实正交阵,且

求方程组

a 11  1, b  (1, 0 ,  , 0 ) ,
T

AX  b 的解 .

解 由于 A  ( a ij ) n  n 为正交阵,故

r ( A )  n ,所以方程组

AX  b 有惟一解 . 又 a n  1,由正交阵的定义知:
1

0
A


0


方程组为:

0

0



a 22

a 23







an2

an3



0 

a2n 
,



a nn 

 x1  1,

 a 22 x 2    a 2 n x n  0 ,

 
a x    a x  0.
nn n
 n2 2
故   (1, 0 ,  , 0 ) 为其全部解 .
T

例7

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0 的基础解系,并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全部解 .


A  1

2

3



n ,故 r ( A )  1,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含 n  1 个解向量 .

因为 x1   ( 2 x 2  3 x 3    nx n ),取

 x2   1   0 
0
     
 
 x3   0   1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x  0 0
 
 n    
 2
  3
 n






 1 
 0 
 0 
则  1   0  ,  2   1  ,  ,  n- 1   0  为一个基础解系






  
  
  






 0 
 0 
 1 

.

显然  *  (1,0,  ,0) 是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一个
T

特解 ,其全部解可表示为

 *  k1 1    k n 1 n 1 , k i  C , i  1, 2 ,  , n  1 .

例8

1

3
0

5




1

1
已知 B  
1

5

1

1

1

2

1

1

1

2

2

4

3

3

2

1

0

2

0

1

2

3

2

6

0

0

0

0
的行向量都是齐次线性

0

1 

 x1 
1    0 
 x 2   
 3    0 
x 3    的解向量 . 试求方程组的一个基础

6  
0
 x 4   
 1     0 
 x5 

记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为

构成向量组的一个极大

无关组,即

向量

 1  (1,  2 ,1, 0 , 0 ) ,  2  (1,  2 ,

0 ,1, 0 ) ,  3  ( 5 ,  6 , 0 , 0 ,1) 线性无关,又都是方程
T

解系 .

A ,并求得 r ( A )  2,故基础解系

含 5  2  3 个解向量 . 又 r ( B )  3,且第一、二、四行的

T

方程组

T

组的解,

故  1 ,  2 ,  3 为一个基础解系

.

四. 含参数的方程组
对含参数的方程组,求

解之前要先确定参数

. 一般而言,

有两种方法确定参数:

一是行列式法,二是初

等变换法 . 当

未知数个数等于方程个

数,即系数矩阵为方阵

且系数中含有

参数时,常考虑用行列

式法,特别当阶数较小

或系数行列式

容易求出时更是首选行

列式法 . 其理论依据为克莱姆法

即当系数行列式不为零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而当系数行列

式等于零时,我们可由

系数行列式等于零这一

方程确定出参

数值,从而将含参数的

方程组化为不含参数的

一般方程组 .

其他情形常用初等变换

法,这时依据有解的条

件 r ( A )  r ( A)

确定参数值 .

则,

例9

a 为何值时,方程组

解、有无穷多解?并在



 2 x1  ax 2  x 3  1,

 ax 1  x 2  x 3  2 , 无解、有惟一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有解时求其解

.

原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
2

a

a

1

4

5

故当 a  1 且 a  

4

1
1  ( a  1)( 5 a  4 ),
5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5
当 a  1 时,原方程组为

.

 2 x1  x 2  x 3  1,

 x1  x 2  x 3  2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2

1
4


1

1



1

1



5

5



行变换化为:

1
1


2  0
0
 1 


1

1



1

1



0

0



2
1


 1   0
0
0 


因此,当 a  1 时,原方程组有无穷多

0

0



1

1



0

0



组解,其通解为

(1,  1, 0 )  k ( 0 ,1,1) ( k 为任意实数) .
T

当a 

4

时,原方程组的同解方

T

程组为

5
10 x1- 4 x 2  5 x 3  5 ,

 4 x1  5 x 2  5 x 3   1 0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1

 1 ,
0 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 10

 4
 4


由此可知当

行变换化为:

4

5



5

5



5

5



a

4

5
 10


10    4
 0
 1 


4

5



5

5



0

0



时,原方程组无解

.

5
例1 0

设有齐次线性方程组

 (1  a ) x1  x 2    x n  0 ,

 2 x1  (2  a ) x 2    2 x n  0 ,

 
 nx  nx    ( n  a ) x  0 .
2
n
 1
当 a 取何值时,该方程组有

(n  2)

非零解 .

5

 10  ,
9 



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为

D 

1 a

1



1

2

2a



2





n

n

r1  r2    rn




na

(1  2    n  a )

1

1



1

2

2a



2





n

n

1

1



1

 n ( n  1)
0
 
 a
2



a



0

0

0






a

a

n 1




na

 n ( n  1)

 a .

2



n ( n  1)

故当 a  0 或 a  

时方程组有非零解

.

2

例1 1

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其



  2 x1  x 2  x 3   2 ,

x1  2 x 2  x 3   ,


2
x

x

2
x


1
2
3


 2

A  1
 1


解.

1

1



2

1



1

2



 2


2
 

0

0



2

1





3

3



 

r1  r2  r3 , r3  r2

0

1

0

    2
2

2






1

 0

0


2

1



1

1



0

0







2
 
,
3

2
    2 

当     2  0 即   1 或    2 时,方程组有解
2

1

  1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1
 
0 
0
 

2

1



1

1



0

0



1
 
k 1 , k  C .
1
 

1
1


0  0
0
0 


.

0

1



1

1



0

0



1

0 ,
0 

1

   2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例1 2

2
 
2 
0
 

2

1



1

1



0

0



 2
1


2  0
0
0 


0

1



1

1



0

0



1
 
k  1 , k  C .
1
 

参数 a , b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惟一解、无解、有无

穷多解?

 x1  x 2  2 x 3  3 x 4  1,

 x1  3 x 2  6 x 3  x 4  3 ,

 3 x1  x 2  ax 3  15 x 4  3 ,
 x  5 x  10 x  12 x  b
2
3
4
 1

2

2 ,
0 



1

0
 
0

0


1

1
A 
3

1


2

2

3



3

6

1



1

a

15



5

 10

12



1

2

3



2

4

2



4

a6

6



6

 12

9



1 

2 

0 

b  1 

故当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当 a  2 时 ,

1

3
3

b 

.

1

0
0

0


1

2

3



1

2

1



0

a2

2



0

0

3





1 
.

4

b  5 
1

1

0
A  
0

0


1

2

3



1

2

1



0

0

2



0

0

3




1


1 
0
 

4
0



0
b  5

1

故当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综上所述,当

2

3



1

2

1



0

0

1



0

0

0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方程组有无穷多组解

1 

1 
,

2

b  1 

b  1 时,方程组有无穷多组

当 a   2 ,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例1 3

1

.
a   2 , b   1 时,

.

 x1  x 2  x 3  x 4  x 5  a ,

 3 x1  2 x 2  x 3  x 4  3 x 5  0 ,
当参数 a , b 取何值时,

x 2  2 x3  2 x 4  6 x5  b ,

5 x  4 x  3 x  3 x  x  2,
2
3
4
5
 1

方程组有解

?

解.



1

3
A 
0

5


1

行变换
0
0

0


1

1

1

1



2

1

1

3



1

2

2

6



4

3

3

1



1

1

1

1



1

2

2

6



0

0

0

0



0

0

0

0



a

0
b

2 



3a 
,

b  3a

2  2 a 
a

b  3 a  0 ,
故当 
即 a  1, b  3 时,方程组有解
 2  2 a  0,

.

五. 证明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证明秩及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一些命题.
例14

设 A , B 均为 n 阶方阵,且

AB  0,证明

r ( A )  r ( B )  n.
因为 AB  0,设 B  (  1 ,  ,  n ),则  1 ,  ,  n 为方程组



AX  0 的解,故
r (  1 ,  ,  n )  n  r ( A ).

即 r ( B )  n  r ( A ),从而有

例15

设 A 是 n 阶矩阵,若存在正整数

A X  0 有解向量  ,且 A
k

A

k 1

r ( A )  r ( B )  n.

 是线性无关的 .

k 1

k ,使线性方程组

  0,证明向量组

 , A , ,



设有常数 1 ,  2 ,  ,  k 使得

1   2 A  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1 A

k 1

  0,

(1)

k 1

,有

k 1

  2 A     k A
k

由 A   0,有 1 A
k

k 1

  0,但 A

2k 2

  0,

k 1

  0,所以 1  0 .

将 1  0 代入 (1) 式,得

2 A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  0,

(2)

k 2

,有

2 A
从而有  2 A

k 1

k 1

    k A

k 1

2 k 3

  0,

  0,故有  2  0 . 类似地可求得

  k  0 . 因此向量组

 , A , , A

k 1

3  

 是线性无关的 .

设  * 是非齐次方程组

例16

是其导出组

AX  b 的一个解,  1 ,  2 ,  ,  n-r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证明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设有常数 k 0 , k 1 ,  , k n  r,使
k 0 *  k 1 ( *   1 )  k 2 ( *   2 )    k n-r ( *   n-r )  0,

则有
( k 0  k 1    k n-r ) *  k 1 1  k 2  2    k n-r  n-r  0,
两边左乘

A ,并注意到

(1)

A  *  b  0 , A  i  0 , i  1, 2 ,  , n  r ,有

( k 0  k1    k n-r ) b  0,
从而
( k 0  k 1    k n-r ) b  0,

(2)

k 1 1  k 2 2    k n-r  n-r  0.

代入 (1) 式,有

由于  1 ,  2 ,  ,  n-r 是 AX  0 的基础解系,因此

 1 ,  2 ,  ,  n-r

k 1  k 2    k n  r  0,代入 ( 2 ) 式,得

是 线性无关的,故有

k 0  0 . 这就证明了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注:在例15与例16中介绍的“两端左乘 A”的方法,希望读者能
用心体会并掌握它.
例17


设 A 为 n 阶方阵,证明
n

设  为 A X  0 的解,即
n

n +1

A X  0 的解,即
n

n

A X  0与 A

只需证明方程组

反之,设  为 A

r( A )  r( A
n 1

X  0 的解,即

A

).

X  0 同解 .

A   0 ,显然有
n

n 1

A

n +1

  0;

  0,若  不是

n +1

A   0 . 由例 15 知  , A  ,  , A
n

k 1



n  1个 n 元向量线性无关,但这

是线性无关的,即
能的,从而必有
所以 r ( A )  r ( A
n

n

n 1

n

只需证明方程组

若 A   0,显然有

n 1

X  0 同解,

).

设 A 为 m  n 阶矩阵,证明

例18


A   0 . 因此 A X  0 与 A

是不可

r ( A )  r ( A A ).
T

AX  0 与 A AX  0 同解 .
T

A A   0;反之,若
T

A A   0,则
T

( A  ) ( A  )  0,从而 A   0 . 因此 AX  0 与 A AX  0
T

T

同解,所以 r ( A )  r ( A A ).
T

六. 应用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解决向量间的线性表示问题及几何中线、
面关系问题.
例19

设  1  (1, 3 , 0 , 5 ) ,  2  (1, 2 , 1, 4 ) ,  3  (1, 1, 2 , 3 ) ,
T

T

T

  (1, a , 3 , b ) .
T

(1) a , b 取何值时,  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并求出表示
( 2 ) a , b 取何值时,  不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 .



设   x1 1  x 2 2  x 3 3,则有

   1  2

 x1 
 
 3  x 2   AX ,
x 
 3

式.

1

3
3 
0

5


其中 A   1  2

1
2
1
4

1

 x1 
 
1
, X   x 2 .

2
x 

 3

3

从而  能否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转化为方程组

AX   是否

有解的问题 .
因为
1

3
A  A   
0

5


1

1



2

1



1

2



4

3



1
1


a
0
 
0
3


0
b 


1

1



1

2



1

2



1

2





a  3
3 

b  5 
1

1

0
 
0

0


1

1



1

2



0

0



0

0





a3 
.

a

b  a  2 
1

 不能用  1 ,  2 ,

故当 a  0 或 b  a  2 时,方程组无解,从而

 3 线性表示 .
 可由  1 ,  2 ,  3 线

当 a  0 ,且 b  2 时,方程组有解,从而
性表示 . 此时
1

0
A  
0

0


1

1



1

2



0

0



0

0



1
1


3
0
 

0
0



0
0


0

1



1

2



0

0



0

0



 2

3 
,

0

0 

方程组的通解为

(  2 ,3, 0 )  k (1,  2 ,1) .
T

T

从而  可由  1 ,  2 ,  3 线性表示为

  (  2  k ) 1  ( 3  2 k ) 2  k  3 , 其中 k 为任意常数 .

注:讨论向量  能否由向量组 1, 2, 3 线性表示,并进一步求
出表示式,实际上就是方程组是否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出其通解
的问题.
例 20

设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

的方程分别为

l1: ax  2 by  3 c  0 , l1: bx  2 cy  3 a  0 , l1: cx  2 ay  3 b  0 .
当 a  b  c  0 时,讨论三条直线的位



考虑方程组

置关系 .

 ax  2 by   3 c ,

 bx  2 cy   3 a ,
 cx  2 ay   3 b ,


(1)

由于 a  b  c  0,故
a

A  b
c

a

2b

b

2c

又因为

2b



2c



2a



 3c 
a


 3 a  r3  r1  r2  b
0
 3 b 


2b



2c



0



 3c 

 3 a .
0 

 2 ( ac  b )   2[ a ( a  b )  b ]
2

2

  [ 2 a  2 ab  2 b ]
2

2

 [ a  b  ( a  b ) ]  0 .
2

2

2

所以 r ( A )  r ( A )  2,从而方程组
l1 , l 2 , l 3 交于一点 .

(1) 有惟一解,即三直线


Slide 25

线性方程组
一. 基本概念题
例1

设齐次线性方程组



方程组中未知量个数

零解,所以
例2

A5 3 X  0 仅有零解,求

n  3,又方程组

r ( A ).

AX  0 有惟一

r ( A )  n ,故 r ( A )  3 .

设 n 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AX  b 有解,其中

A为

( n  1)  n 矩阵,求 | A | ( A 为 A 的增广矩阵 ).


因为 AX  b 有解,故 r ( A )  r ( A )  n  n  1,从而 | A | 0 .

例3



 kx  y  z  0 ,

若  x  ky  z  0 , 有非零解,求
2 x  y  z  0

因为 AX  0 有非零解,所以

k

A1
2

例4

1
k
1

r ( A )  n  3,又

1

 1 ,故有 | A | 0,解得 k  1 或 k  4 .
1 

设四元非齐次线性方程

组 AX   的系数矩阵

为 3,  1 ,  2 ,  3 是它的三个特解,且
 (1, 2 , 3 , 4 ) ,求 AX   的通解 .
T

k.

A 的秩

 1  ( 2 ,3 , 4 ,5 ) ,  2   3
T



因为 n  4, r ( A )  3,故 AX  0 的基础解系含一个向量

又   1 

2 3
2

3

5

 ( , 2 , ,3 ) 或   2 1  ( 2   3 )  ( 3 , 4 ,5 , 6 )
2
2

为 AX  0 的解,从而为

T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

所以方程组 AX  0 的通解为
3

5

2

2

 1  k 1  ( 2 , 3 , 4 ,5 )  k 1 ( , 2 ,
T



.

,3 ) , k 1  C
T

( 2 ,3 , 4 ,5 )  k ( 3 , 4 ,5 , 6 ) , k  C .
T

二. 求解线性方程组
1. 求 AX=0 的通解或基础解系

T

T

步骤:
(1) 写出系数矩阵 A 并对其作初等行变换化为行最简形式(同时得
到 r(A),这样也就可以确定基础解系所含解向量的个数);

(2) 由行最简形式确定自由未知量并写出与原方程组同解的方程组;
(3) 对自由未知量赋值,求出基础解系(有几个自由未知量,就应
赋几组值,将其视为向量组,它们是线性无关的).

2. 求 AX=b 的通解
步骤:
(1) 写出增广矩阵

A 并用初等行变换将其化

r ( A ) 及 r ( A ),判断是否有解

为行最简形式,求出

. 当有解时,则

(2) 由行最简形式写出同解方程组,求出 AX=0 的基础解系及 AX=b
的一个特解;
(3) 写出通解.

例5

 2 x1  x 2  4 x 3  3 x 4

 x3  x4
 x1
求解方程组 
 3 x1  x 2  x 3  2 x 4
7 x  x  5 x  6 x
2
3
4
 1

2

1
解 A 
3

7


1

4

3



0

1

1



1

1

2



1

5

6



4 

3 
 11 

 23 

行变换

1

0
0

0


故 r ( A )  r ( A )  2,方程组有无穷多解且
含 4  2  2 个解向量 .

对应的同解方程组为

  4,
  3,
  11 ,
  23 .
0

1 -1

1 -2

1

0

0

0

0

0

0

-3 

 -2 



0


0 


导出组的基础解系

 x1   x 3  x 4  3 ,

 x 2  2 x3  x 4  2 .

( *)

取 x 3  x 4  0,得特解  *  (  3 ,  2 , 0 , 0 ) .
T

 x3   1   0 
取     , ,故
 x4   0   1 
基础解系为

 x1    1   1 
   
,
,从而导出组的
 x2   2    1

 1  (  1, 2 ,1, 0 ) ,  2  (1,  1, 0 ,1) .

方程组的通解为

T

T

 *  k 1 1  k 2  2 , k 1 , k 2 为任意常数 .

注:1. 在求解线性方程组时,一定要将系数矩阵或增广矩阵化为
行最简形式,这样有利于求解.
2. 根据同解方程组(*)式写导出组的基础解系时,不要将常数
加进去.

三. 特殊方程组的求解
例6

设 A  ( a ij ) n  n 是实正交阵,且

求方程组

a 11  1, b  (1, 0 ,  , 0 ) ,
T

AX  b 的解 .

解 由于 A  ( a ij ) n  n 为正交阵,故

r ( A )  n ,所以方程组

AX  b 有惟一解 . 又 a n  1,由正交阵的定义知:
1

0
A


0


方程组为:

0

0



a 22

a 23







an2

an3



0 

a2n 
,



a nn 

 x1  1,

 a 22 x 2    a 2 n x n  0 ,

 
a x    a x  0.
nn n
 n2 2
故   (1, 0 ,  , 0 ) 为其全部解 .
T

例7

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0 的基础解系,并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全部解 .


A  1

2

3



n ,故 r ( A )  1,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含 n  1 个解向量 .

因为 x1   ( 2 x 2  3 x 3    nx n ),取

 x2   1   0 
0
     
 
 x3   0   1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x  0 0
 
 n    
 2
  3
 n






 1 
 0 
 0 
则  1   0  ,  2   1  ,  ,  n- 1   0  为一个基础解系






  
  
  






 0 
 0 
 1 

.

显然  *  (1,0,  ,0) 是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一个
T

特解 ,其全部解可表示为

 *  k1 1    k n 1 n 1 , k i  C , i  1, 2 ,  , n  1 .

例8

1

3
0

5




1

1
已知 B  
1

5

1

1

1

2

1

1

1

2

2

4

3

3

2

1

0

2

0

1

2

3

2

6

0

0

0

0
的行向量都是齐次线性

0

1 

 x1 
1    0 
 x 2   
 3    0 
x 3    的解向量 . 试求方程组的一个基础

6  
0
 x 4   
 1     0 
 x5 

记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为

构成向量组的一个极大

无关组,即

向量

 1  (1,  2 ,1, 0 , 0 ) ,  2  (1,  2 ,

0 ,1, 0 ) ,  3  ( 5 ,  6 , 0 , 0 ,1) 线性无关,又都是方程
T

解系 .

A ,并求得 r ( A )  2,故基础解系

含 5  2  3 个解向量 . 又 r ( B )  3,且第一、二、四行的

T

方程组

T

组的解,

故  1 ,  2 ,  3 为一个基础解系

.

四. 含参数的方程组
对含参数的方程组,求

解之前要先确定参数

. 一般而言,

有两种方法确定参数:

一是行列式法,二是初

等变换法 . 当

未知数个数等于方程个

数,即系数矩阵为方阵

且系数中含有

参数时,常考虑用行列

式法,特别当阶数较小

或系数行列式

容易求出时更是首选行

列式法 . 其理论依据为克莱姆法

即当系数行列式不为零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而当系数行列

式等于零时,我们可由

系数行列式等于零这一

方程确定出参

数值,从而将含参数的

方程组化为不含参数的

一般方程组 .

其他情形常用初等变换

法,这时依据有解的条

件 r ( A )  r ( A)

确定参数值 .

则,

例9

a 为何值时,方程组

解、有无穷多解?并在



 2 x1  ax 2  x 3  1,

 ax 1  x 2  x 3  2 , 无解、有惟一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有解时求其解

.

原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
2

a

a

1

4

5

故当 a  1 且 a  

4

1
1  ( a  1)( 5 a  4 ),
5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5
当 a  1 时,原方程组为

.

 2 x1  x 2  x 3  1,

 x1  x 2  x 3  2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2

1
4


1

1



1

1



5

5



行变换化为:

1
1


2  0
0
 1 


1

1



1

1



0

0



2
1


 1   0
0
0 


因此,当 a  1 时,原方程组有无穷多

0

0



1

1



0

0



组解,其通解为

(1,  1, 0 )  k ( 0 ,1,1) ( k 为任意实数) .
T

当a 

4

时,原方程组的同解方

T

程组为

5
10 x1- 4 x 2  5 x 3  5 ,

 4 x1  5 x 2  5 x 3   1 0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1

 1 ,
0 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 10

 4
 4


由此可知当

行变换化为:

4

5



5

5



5

5



a

4

5
 10


10    4
 0
 1 


4

5



5

5



0

0



时,原方程组无解

.

5
例1 0

设有齐次线性方程组

 (1  a ) x1  x 2    x n  0 ,

 2 x1  (2  a ) x 2    2 x n  0 ,

 
 nx  nx    ( n  a ) x  0 .
2
n
 1
当 a 取何值时,该方程组有

(n  2)

非零解 .

5

 10  ,
9 



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为

D 

1 a

1



1

2

2a



2





n

n

r1  r2    rn




na

(1  2    n  a )

1

1



1

2

2a



2





n

n

1

1



1

 n ( n  1)
0
 
 a
2



a



0

0

0






a

a

n 1




na

 n ( n  1)

 a .

2



n ( n  1)

故当 a  0 或 a  

时方程组有非零解

.

2

例1 1

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其



  2 x1  x 2  x 3   2 ,

x1  2 x 2  x 3   ,


2
x

x

2
x


1
2
3


 2

A  1
 1


解.

1

1



2

1



1

2



 2


2
 

0

0



2

1





3

3



 

r1  r2  r3 , r3  r2

0

1

0

    2
2

2






1

 0

0


2

1



1

1



0

0







2
 
,
3

2
    2 

当     2  0 即   1 或    2 时,方程组有解
2

1

  1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1
 
0 
0
 

2

1



1

1



0

0



1
 
k 1 , k  C .
1
 

1
1


0  0
0
0 


.

0

1



1

1



0

0



1

0 ,
0 

1

   2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例1 2

2
 
2 
0
 

2

1



1

1



0

0



 2
1


2  0
0
0 


0

1



1

1



0

0



1
 
k  1 , k  C .
1
 

参数 a , b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惟一解、无解、有无

穷多解?

 x1  x 2  2 x 3  3 x 4  1,

 x1  3 x 2  6 x 3  x 4  3 ,

 3 x1  x 2  ax 3  15 x 4  3 ,
 x  5 x  10 x  12 x  b
2
3
4
 1

2

2 ,
0 



1

0
 
0

0


1

1
A 
3

1


2

2

3



3

6

1



1

a

15



5

 10

12



1

2

3



2

4

2



4

a6

6



6

 12

9



1 

2 

0 

b  1 

故当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当 a  2 时 ,

1

3
3

b 

.

1

0
0

0


1

2

3



1

2

1



0

a2

2



0

0

3





1 
.

4

b  5 
1

1

0
A  
0

0


1

2

3



1

2

1



0

0

2



0

0

3




1


1 
0
 

4
0



0
b  5

1

故当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综上所述,当

2

3



1

2

1



0

0

1



0

0

0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方程组有无穷多组解

1 

1 
,

2

b  1 

b  1 时,方程组有无穷多组

当 a   2 ,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例1 3

1

.
a   2 , b   1 时,

.

 x1  x 2  x 3  x 4  x 5  a ,

 3 x1  2 x 2  x 3  x 4  3 x 5  0 ,
当参数 a , b 取何值时,

x 2  2 x3  2 x 4  6 x5  b ,

5 x  4 x  3 x  3 x  x  2,
2
3
4
5
 1

方程组有解

?

解.



1

3
A 
0

5


1

行变换
0
0

0


1

1

1

1



2

1

1

3



1

2

2

6



4

3

3

1



1

1

1

1



1

2

2

6



0

0

0

0



0

0

0

0



a

0
b

2 



3a 
,

b  3a

2  2 a 
a

b  3 a  0 ,
故当 
即 a  1, b  3 时,方程组有解
 2  2 a  0,

.

五. 证明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证明秩及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一些命题.
例14

设 A , B 均为 n 阶方阵,且

AB  0,证明

r ( A )  r ( B )  n.
因为 AB  0,设 B  (  1 ,  ,  n ),则  1 ,  ,  n 为方程组



AX  0 的解,故
r (  1 ,  ,  n )  n  r ( A ).

即 r ( B )  n  r ( A ),从而有

例15

设 A 是 n 阶矩阵,若存在正整数

A X  0 有解向量  ,且 A
k

A

k 1

r ( A )  r ( B )  n.

 是线性无关的 .

k 1

k ,使线性方程组

  0,证明向量组

 , A , ,



设有常数 1 ,  2 ,  ,  k 使得

1   2 A  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1 A

k 1

  0,

(1)

k 1

,有

k 1

  2 A     k A
k

由 A   0,有 1 A
k

k 1

  0,但 A

2k 2

  0,

k 1

  0,所以 1  0 .

将 1  0 代入 (1) 式,得

2 A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  0,

(2)

k 2

,有

2 A
从而有  2 A

k 1

k 1

    k A

k 1

2 k 3

  0,

  0,故有  2  0 . 类似地可求得

  k  0 . 因此向量组

 , A , , A

k 1

3  

 是线性无关的 .

设  * 是非齐次方程组

例16

是其导出组

AX  b 的一个解,  1 ,  2 ,  ,  n-r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证明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设有常数 k 0 , k 1 ,  , k n  r,使
k 0 *  k 1 ( *   1 )  k 2 ( *   2 )    k n-r ( *   n-r )  0,

则有
( k 0  k 1    k n-r ) *  k 1 1  k 2  2    k n-r  n-r  0,
两边左乘

A ,并注意到

(1)

A  *  b  0 , A  i  0 , i  1, 2 ,  , n  r ,有

( k 0  k1    k n-r ) b  0,
从而
( k 0  k 1    k n-r ) b  0,

(2)

k 1 1  k 2 2    k n-r  n-r  0.

代入 (1) 式,有

由于  1 ,  2 ,  ,  n-r 是 AX  0 的基础解系,因此

 1 ,  2 ,  ,  n-r

k 1  k 2    k n  r  0,代入 ( 2 ) 式,得

是 线性无关的,故有

k 0  0 . 这就证明了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注:在例15与例16中介绍的“两端左乘 A”的方法,希望读者能
用心体会并掌握它.
例17


设 A 为 n 阶方阵,证明
n

设  为 A X  0 的解,即
n

n +1

A X  0 的解,即
n

n

A X  0与 A

只需证明方程组

反之,设  为 A

r( A )  r( A
n 1

X  0 的解,即

A

).

X  0 同解 .

A   0 ,显然有
n

n 1

A

n +1

  0;

  0,若  不是

n +1

A   0 . 由例 15 知  , A  ,  , A
n

k 1



n  1个 n 元向量线性无关,但这

是线性无关的,即
能的,从而必有
所以 r ( A )  r ( A
n

n

n 1

n

只需证明方程组

若 A   0,显然有

n 1

X  0 同解,

).

设 A 为 m  n 阶矩阵,证明

例18


A   0 . 因此 A X  0 与 A

是不可

r ( A )  r ( A A ).
T

AX  0 与 A AX  0 同解 .
T

A A   0;反之,若
T

A A   0,则
T

( A  ) ( A  )  0,从而 A   0 . 因此 AX  0 与 A AX  0
T

T

同解,所以 r ( A )  r ( A A ).
T

六. 应用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解决向量间的线性表示问题及几何中线、
面关系问题.
例19

设  1  (1, 3 , 0 , 5 ) ,  2  (1, 2 , 1, 4 ) ,  3  (1, 1, 2 , 3 ) ,
T

T

T

  (1, a , 3 , b ) .
T

(1) a , b 取何值时,  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并求出表示
( 2 ) a , b 取何值时,  不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 .



设   x1 1  x 2 2  x 3 3,则有

   1  2

 x1 
 
 3  x 2   AX ,
x 
 3

式.

1

3
3 
0

5


其中 A   1  2

1
2
1
4

1

 x1 
 
1
, X   x 2 .

2
x 

 3

3

从而  能否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转化为方程组

AX   是否

有解的问题 .
因为
1

3
A  A   
0

5


1

1



2

1



1

2



4

3



1
1


a
0
 
0
3


0
b 


1

1



1

2



1

2



1

2





a  3
3 

b  5 
1

1

0
 
0

0


1

1



1

2



0

0



0

0





a3 
.

a

b  a  2 
1

 不能用  1 ,  2 ,

故当 a  0 或 b  a  2 时,方程组无解,从而

 3 线性表示 .
 可由  1 ,  2 ,  3 线

当 a  0 ,且 b  2 时,方程组有解,从而
性表示 . 此时
1

0
A  
0

0


1

1



1

2



0

0



0

0



1
1


3
0
 

0
0



0
0


0

1



1

2



0

0



0

0



 2

3 
,

0

0 

方程组的通解为

(  2 ,3, 0 )  k (1,  2 ,1) .
T

T

从而  可由  1 ,  2 ,  3 线性表示为

  (  2  k ) 1  ( 3  2 k ) 2  k  3 , 其中 k 为任意常数 .

注:讨论向量  能否由向量组 1, 2, 3 线性表示,并进一步求
出表示式,实际上就是方程组是否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出其通解
的问题.
例 20

设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

的方程分别为

l1: ax  2 by  3 c  0 , l1: bx  2 cy  3 a  0 , l1: cx  2 ay  3 b  0 .
当 a  b  c  0 时,讨论三条直线的位



考虑方程组

置关系 .

 ax  2 by   3 c ,

 bx  2 cy   3 a ,
 cx  2 ay   3 b ,


(1)

由于 a  b  c  0,故
a

A  b
c

a

2b

b

2c

又因为

2b



2c



2a



 3c 
a


 3 a  r3  r1  r2  b
0
 3 b 


2b



2c



0



 3c 

 3 a .
0 

 2 ( ac  b )   2[ a ( a  b )  b ]
2

2

  [ 2 a  2 ab  2 b ]
2

2

 [ a  b  ( a  b ) ]  0 .
2

2

2

所以 r ( A )  r ( A )  2,从而方程组
l1 , l 2 , l 3 交于一点 .

(1) 有惟一解,即三直线


Slide 26

线性方程组
一. 基本概念题
例1

设齐次线性方程组



方程组中未知量个数

零解,所以
例2

A5 3 X  0 仅有零解,求

n  3,又方程组

r ( A ).

AX  0 有惟一

r ( A )  n ,故 r ( A )  3 .

设 n 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AX  b 有解,其中

A为

( n  1)  n 矩阵,求 | A | ( A 为 A 的增广矩阵 ).


因为 AX  b 有解,故 r ( A )  r ( A )  n  n  1,从而 | A | 0 .

例3



 kx  y  z  0 ,

若  x  ky  z  0 , 有非零解,求
2 x  y  z  0

因为 AX  0 有非零解,所以

k

A1
2

例4

1
k
1

r ( A )  n  3,又

1

 1 ,故有 | A | 0,解得 k  1 或 k  4 .
1 

设四元非齐次线性方程

组 AX   的系数矩阵

为 3,  1 ,  2 ,  3 是它的三个特解,且
 (1, 2 , 3 , 4 ) ,求 AX   的通解 .
T

k.

A 的秩

 1  ( 2 ,3 , 4 ,5 ) ,  2   3
T



因为 n  4, r ( A )  3,故 AX  0 的基础解系含一个向量

又   1 

2 3
2

3

5

 ( , 2 , ,3 ) 或   2 1  ( 2   3 )  ( 3 , 4 ,5 , 6 )
2
2

为 AX  0 的解,从而为

T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

所以方程组 AX  0 的通解为
3

5

2

2

 1  k 1  ( 2 , 3 , 4 ,5 )  k 1 ( , 2 ,
T



.

,3 ) , k 1  C
T

( 2 ,3 , 4 ,5 )  k ( 3 , 4 ,5 , 6 ) , k  C .
T

二. 求解线性方程组
1. 求 AX=0 的通解或基础解系

T

T

步骤:
(1) 写出系数矩阵 A 并对其作初等行变换化为行最简形式(同时得
到 r(A),这样也就可以确定基础解系所含解向量的个数);

(2) 由行最简形式确定自由未知量并写出与原方程组同解的方程组;
(3) 对自由未知量赋值,求出基础解系(有几个自由未知量,就应
赋几组值,将其视为向量组,它们是线性无关的).

2. 求 AX=b 的通解
步骤:
(1) 写出增广矩阵

A 并用初等行变换将其化

r ( A ) 及 r ( A ),判断是否有解

为行最简形式,求出

. 当有解时,则

(2) 由行最简形式写出同解方程组,求出 AX=0 的基础解系及 AX=b
的一个特解;
(3) 写出通解.

例5

 2 x1  x 2  4 x 3  3 x 4

 x3  x4
 x1
求解方程组 
 3 x1  x 2  x 3  2 x 4
7 x  x  5 x  6 x
2
3
4
 1

2

1
解 A 
3

7


1

4

3



0

1

1



1

1

2



1

5

6



4 

3 
 11 

 23 

行变换

1

0
0

0


故 r ( A )  r ( A )  2,方程组有无穷多解且
含 4  2  2 个解向量 .

对应的同解方程组为

  4,
  3,
  11 ,
  23 .
0

1 -1

1 -2

1

0

0

0

0

0

0

-3 

 -2 



0


0 


导出组的基础解系

 x1   x 3  x 4  3 ,

 x 2  2 x3  x 4  2 .

( *)

取 x 3  x 4  0,得特解  *  (  3 ,  2 , 0 , 0 ) .
T

 x3   1   0 
取     , ,故
 x4   0   1 
基础解系为

 x1    1   1 
   
,
,从而导出组的
 x2   2    1

 1  (  1, 2 ,1, 0 ) ,  2  (1,  1, 0 ,1) .

方程组的通解为

T

T

 *  k 1 1  k 2  2 , k 1 , k 2 为任意常数 .

注:1. 在求解线性方程组时,一定要将系数矩阵或增广矩阵化为
行最简形式,这样有利于求解.
2. 根据同解方程组(*)式写导出组的基础解系时,不要将常数
加进去.

三. 特殊方程组的求解
例6

设 A  ( a ij ) n  n 是实正交阵,且

求方程组

a 11  1, b  (1, 0 ,  , 0 ) ,
T

AX  b 的解 .

解 由于 A  ( a ij ) n  n 为正交阵,故

r ( A )  n ,所以方程组

AX  b 有惟一解 . 又 a n  1,由正交阵的定义知:
1

0
A


0


方程组为:

0

0



a 22

a 23







an2

an3



0 

a2n 
,



a nn 

 x1  1,

 a 22 x 2    a 2 n x n  0 ,

 
a x    a x  0.
nn n
 n2 2
故   (1, 0 ,  , 0 ) 为其全部解 .
T

例7

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0 的基础解系,并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全部解 .


A  1

2

3



n ,故 r ( A )  1,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含 n  1 个解向量 .

因为 x1   ( 2 x 2  3 x 3    nx n ),取

 x2   1   0 
0
     
 
 x3   0   1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x  0 0
 
 n    
 2
  3
 n






 1 
 0 
 0 
则  1   0  ,  2   1  ,  ,  n- 1   0  为一个基础解系






  
  
  






 0 
 0 
 1 

.

显然  *  (1,0,  ,0) 是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一个
T

特解 ,其全部解可表示为

 *  k1 1    k n 1 n 1 , k i  C , i  1, 2 ,  , n  1 .

例8

1

3
0

5




1

1
已知 B  
1

5

1

1

1

2

1

1

1

2

2

4

3

3

2

1

0

2

0

1

2

3

2

6

0

0

0

0
的行向量都是齐次线性

0

1 

 x1 
1    0 
 x 2   
 3    0 
x 3    的解向量 . 试求方程组的一个基础

6  
0
 x 4   
 1     0 
 x5 

记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为

构成向量组的一个极大

无关组,即

向量

 1  (1,  2 ,1, 0 , 0 ) ,  2  (1,  2 ,

0 ,1, 0 ) ,  3  ( 5 ,  6 , 0 , 0 ,1) 线性无关,又都是方程
T

解系 .

A ,并求得 r ( A )  2,故基础解系

含 5  2  3 个解向量 . 又 r ( B )  3,且第一、二、四行的

T

方程组

T

组的解,

故  1 ,  2 ,  3 为一个基础解系

.

四. 含参数的方程组
对含参数的方程组,求

解之前要先确定参数

. 一般而言,

有两种方法确定参数:

一是行列式法,二是初

等变换法 . 当

未知数个数等于方程个

数,即系数矩阵为方阵

且系数中含有

参数时,常考虑用行列

式法,特别当阶数较小

或系数行列式

容易求出时更是首选行

列式法 . 其理论依据为克莱姆法

即当系数行列式不为零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而当系数行列

式等于零时,我们可由

系数行列式等于零这一

方程确定出参

数值,从而将含参数的

方程组化为不含参数的

一般方程组 .

其他情形常用初等变换

法,这时依据有解的条

件 r ( A )  r ( A)

确定参数值 .

则,

例9

a 为何值时,方程组

解、有无穷多解?并在



 2 x1  ax 2  x 3  1,

 ax 1  x 2  x 3  2 , 无解、有惟一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有解时求其解

.

原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
2

a

a

1

4

5

故当 a  1 且 a  

4

1
1  ( a  1)( 5 a  4 ),
5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5
当 a  1 时,原方程组为

.

 2 x1  x 2  x 3  1,

 x1  x 2  x 3  2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2

1
4


1

1



1

1



5

5



行变换化为:

1
1


2  0
0
 1 


1

1



1

1



0

0



2
1


 1   0
0
0 


因此,当 a  1 时,原方程组有无穷多

0

0



1

1



0

0



组解,其通解为

(1,  1, 0 )  k ( 0 ,1,1) ( k 为任意实数) .
T

当a 

4

时,原方程组的同解方

T

程组为

5
10 x1- 4 x 2  5 x 3  5 ,

 4 x1  5 x 2  5 x 3   1 0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1

 1 ,
0 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 10

 4
 4


由此可知当

行变换化为:

4

5



5

5



5

5



a

4

5
 10


10    4
 0
 1 


4

5



5

5



0

0



时,原方程组无解

.

5
例1 0

设有齐次线性方程组

 (1  a ) x1  x 2    x n  0 ,

 2 x1  (2  a ) x 2    2 x n  0 ,

 
 nx  nx    ( n  a ) x  0 .
2
n
 1
当 a 取何值时,该方程组有

(n  2)

非零解 .

5

 10  ,
9 



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为

D 

1 a

1



1

2

2a



2





n

n

r1  r2    rn




na

(1  2    n  a )

1

1



1

2

2a



2





n

n

1

1



1

 n ( n  1)
0
 
 a
2



a



0

0

0






a

a

n 1




na

 n ( n  1)

 a .

2



n ( n  1)

故当 a  0 或 a  

时方程组有非零解

.

2

例1 1

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其



  2 x1  x 2  x 3   2 ,

x1  2 x 2  x 3   ,


2
x

x

2
x


1
2
3


 2

A  1
 1


解.

1

1



2

1



1

2



 2


2
 

0

0



2

1





3

3



 

r1  r2  r3 , r3  r2

0

1

0

    2
2

2






1

 0

0


2

1



1

1



0

0







2
 
,
3

2
    2 

当     2  0 即   1 或    2 时,方程组有解
2

1

  1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1
 
0 
0
 

2

1



1

1



0

0



1
 
k 1 , k  C .
1
 

1
1


0  0
0
0 


.

0

1



1

1



0

0



1

0 ,
0 

1

   2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例1 2

2
 
2 
0
 

2

1



1

1



0

0



 2
1


2  0
0
0 


0

1



1

1



0

0



1
 
k  1 , k  C .
1
 

参数 a , b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惟一解、无解、有无

穷多解?

 x1  x 2  2 x 3  3 x 4  1,

 x1  3 x 2  6 x 3  x 4  3 ,

 3 x1  x 2  ax 3  15 x 4  3 ,
 x  5 x  10 x  12 x  b
2
3
4
 1

2

2 ,
0 



1

0
 
0

0


1

1
A 
3

1


2

2

3



3

6

1



1

a

15



5

 10

12



1

2

3



2

4

2



4

a6

6



6

 12

9



1 

2 

0 

b  1 

故当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当 a  2 时 ,

1

3
3

b 

.

1

0
0

0


1

2

3



1

2

1



0

a2

2



0

0

3





1 
.

4

b  5 
1

1

0
A  
0

0


1

2

3



1

2

1



0

0

2



0

0

3




1


1 
0
 

4
0



0
b  5

1

故当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综上所述,当

2

3



1

2

1



0

0

1



0

0

0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方程组有无穷多组解

1 

1 
,

2

b  1 

b  1 时,方程组有无穷多组

当 a   2 ,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例1 3

1

.
a   2 , b   1 时,

.

 x1  x 2  x 3  x 4  x 5  a ,

 3 x1  2 x 2  x 3  x 4  3 x 5  0 ,
当参数 a , b 取何值时,

x 2  2 x3  2 x 4  6 x5  b ,

5 x  4 x  3 x  3 x  x  2,
2
3
4
5
 1

方程组有解

?

解.



1

3
A 
0

5


1

行变换
0
0

0


1

1

1

1



2

1

1

3



1

2

2

6



4

3

3

1



1

1

1

1



1

2

2

6



0

0

0

0



0

0

0

0



a

0
b

2 



3a 
,

b  3a

2  2 a 
a

b  3 a  0 ,
故当 
即 a  1, b  3 时,方程组有解
 2  2 a  0,

.

五. 证明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证明秩及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一些命题.
例14

设 A , B 均为 n 阶方阵,且

AB  0,证明

r ( A )  r ( B )  n.
因为 AB  0,设 B  (  1 ,  ,  n ),则  1 ,  ,  n 为方程组



AX  0 的解,故
r (  1 ,  ,  n )  n  r ( A ).

即 r ( B )  n  r ( A ),从而有

例15

设 A 是 n 阶矩阵,若存在正整数

A X  0 有解向量  ,且 A
k

A

k 1

r ( A )  r ( B )  n.

 是线性无关的 .

k 1

k ,使线性方程组

  0,证明向量组

 , A , ,



设有常数 1 ,  2 ,  ,  k 使得

1   2 A  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1 A

k 1

  0,

(1)

k 1

,有

k 1

  2 A     k A
k

由 A   0,有 1 A
k

k 1

  0,但 A

2k 2

  0,

k 1

  0,所以 1  0 .

将 1  0 代入 (1) 式,得

2 A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  0,

(2)

k 2

,有

2 A
从而有  2 A

k 1

k 1

    k A

k 1

2 k 3

  0,

  0,故有  2  0 . 类似地可求得

  k  0 . 因此向量组

 , A , , A

k 1

3  

 是线性无关的 .

设  * 是非齐次方程组

例16

是其导出组

AX  b 的一个解,  1 ,  2 ,  ,  n-r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证明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设有常数 k 0 , k 1 ,  , k n  r,使
k 0 *  k 1 ( *   1 )  k 2 ( *   2 )    k n-r ( *   n-r )  0,

则有
( k 0  k 1    k n-r ) *  k 1 1  k 2  2    k n-r  n-r  0,
两边左乘

A ,并注意到

(1)

A  *  b  0 , A  i  0 , i  1, 2 ,  , n  r ,有

( k 0  k1    k n-r ) b  0,
从而
( k 0  k 1    k n-r ) b  0,

(2)

k 1 1  k 2 2    k n-r  n-r  0.

代入 (1) 式,有

由于  1 ,  2 ,  ,  n-r 是 AX  0 的基础解系,因此

 1 ,  2 ,  ,  n-r

k 1  k 2    k n  r  0,代入 ( 2 ) 式,得

是 线性无关的,故有

k 0  0 . 这就证明了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注:在例15与例16中介绍的“两端左乘 A”的方法,希望读者能
用心体会并掌握它.
例17


设 A 为 n 阶方阵,证明
n

设  为 A X  0 的解,即
n

n +1

A X  0 的解,即
n

n

A X  0与 A

只需证明方程组

反之,设  为 A

r( A )  r( A
n 1

X  0 的解,即

A

).

X  0 同解 .

A   0 ,显然有
n

n 1

A

n +1

  0;

  0,若  不是

n +1

A   0 . 由例 15 知  , A  ,  , A
n

k 1



n  1个 n 元向量线性无关,但这

是线性无关的,即
能的,从而必有
所以 r ( A )  r ( A
n

n

n 1

n

只需证明方程组

若 A   0,显然有

n 1

X  0 同解,

).

设 A 为 m  n 阶矩阵,证明

例18


A   0 . 因此 A X  0 与 A

是不可

r ( A )  r ( A A ).
T

AX  0 与 A AX  0 同解 .
T

A A   0;反之,若
T

A A   0,则
T

( A  ) ( A  )  0,从而 A   0 . 因此 AX  0 与 A AX  0
T

T

同解,所以 r ( A )  r ( A A ).
T

六. 应用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解决向量间的线性表示问题及几何中线、
面关系问题.
例19

设  1  (1, 3 , 0 , 5 ) ,  2  (1, 2 , 1, 4 ) ,  3  (1, 1, 2 , 3 ) ,
T

T

T

  (1, a , 3 , b ) .
T

(1) a , b 取何值时,  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并求出表示
( 2 ) a , b 取何值时,  不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 .



设   x1 1  x 2 2  x 3 3,则有

   1  2

 x1 
 
 3  x 2   AX ,
x 
 3

式.

1

3
3 
0

5


其中 A   1  2

1
2
1
4

1

 x1 
 
1
, X   x 2 .

2
x 

 3

3

从而  能否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转化为方程组

AX   是否

有解的问题 .
因为
1

3
A  A   
0

5


1

1



2

1



1

2



4

3



1
1


a
0
 
0
3


0
b 


1

1



1

2



1

2



1

2





a  3
3 

b  5 
1

1

0
 
0

0


1

1



1

2



0

0



0

0





a3 
.

a

b  a  2 
1

 不能用  1 ,  2 ,

故当 a  0 或 b  a  2 时,方程组无解,从而

 3 线性表示 .
 可由  1 ,  2 ,  3 线

当 a  0 ,且 b  2 时,方程组有解,从而
性表示 . 此时
1

0
A  
0

0


1

1



1

2



0

0



0

0



1
1


3
0
 

0
0



0
0


0

1



1

2



0

0



0

0



 2

3 
,

0

0 

方程组的通解为

(  2 ,3, 0 )  k (1,  2 ,1) .
T

T

从而  可由  1 ,  2 ,  3 线性表示为

  (  2  k ) 1  ( 3  2 k ) 2  k  3 , 其中 k 为任意常数 .

注:讨论向量  能否由向量组 1, 2, 3 线性表示,并进一步求
出表示式,实际上就是方程组是否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出其通解
的问题.
例 20

设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

的方程分别为

l1: ax  2 by  3 c  0 , l1: bx  2 cy  3 a  0 , l1: cx  2 ay  3 b  0 .
当 a  b  c  0 时,讨论三条直线的位



考虑方程组

置关系 .

 ax  2 by   3 c ,

 bx  2 cy   3 a ,
 cx  2 ay   3 b ,


(1)

由于 a  b  c  0,故
a

A  b
c

a

2b

b

2c

又因为

2b



2c



2a



 3c 
a


 3 a  r3  r1  r2  b
0
 3 b 


2b



2c



0



 3c 

 3 a .
0 

 2 ( ac  b )   2[ a ( a  b )  b ]
2

2

  [ 2 a  2 ab  2 b ]
2

2

 [ a  b  ( a  b ) ]  0 .
2

2

2

所以 r ( A )  r ( A )  2,从而方程组
l1 , l 2 , l 3 交于一点 .

(1) 有惟一解,即三直线


Slide 27

线性方程组
一. 基本概念题
例1

设齐次线性方程组



方程组中未知量个数

零解,所以
例2

A5 3 X  0 仅有零解,求

n  3,又方程组

r ( A ).

AX  0 有惟一

r ( A )  n ,故 r ( A )  3 .

设 n 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AX  b 有解,其中

A为

( n  1)  n 矩阵,求 | A | ( A 为 A 的增广矩阵 ).


因为 AX  b 有解,故 r ( A )  r ( A )  n  n  1,从而 | A | 0 .

例3



 kx  y  z  0 ,

若  x  ky  z  0 , 有非零解,求
2 x  y  z  0

因为 AX  0 有非零解,所以

k

A1
2

例4

1
k
1

r ( A )  n  3,又

1

 1 ,故有 | A | 0,解得 k  1 或 k  4 .
1 

设四元非齐次线性方程

组 AX   的系数矩阵

为 3,  1 ,  2 ,  3 是它的三个特解,且
 (1, 2 , 3 , 4 ) ,求 AX   的通解 .
T

k.

A 的秩

 1  ( 2 ,3 , 4 ,5 ) ,  2   3
T



因为 n  4, r ( A )  3,故 AX  0 的基础解系含一个向量

又   1 

2 3
2

3

5

 ( , 2 , ,3 ) 或   2 1  ( 2   3 )  ( 3 , 4 ,5 , 6 )
2
2

为 AX  0 的解,从而为

T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

所以方程组 AX  0 的通解为
3

5

2

2

 1  k 1  ( 2 , 3 , 4 ,5 )  k 1 ( , 2 ,
T



.

,3 ) , k 1  C
T

( 2 ,3 , 4 ,5 )  k ( 3 , 4 ,5 , 6 ) , k  C .
T

二. 求解线性方程组
1. 求 AX=0 的通解或基础解系

T

T

步骤:
(1) 写出系数矩阵 A 并对其作初等行变换化为行最简形式(同时得
到 r(A),这样也就可以确定基础解系所含解向量的个数);

(2) 由行最简形式确定自由未知量并写出与原方程组同解的方程组;
(3) 对自由未知量赋值,求出基础解系(有几个自由未知量,就应
赋几组值,将其视为向量组,它们是线性无关的).

2. 求 AX=b 的通解
步骤:
(1) 写出增广矩阵

A 并用初等行变换将其化

r ( A ) 及 r ( A ),判断是否有解

为行最简形式,求出

. 当有解时,则

(2) 由行最简形式写出同解方程组,求出 AX=0 的基础解系及 AX=b
的一个特解;
(3) 写出通解.

例5

 2 x1  x 2  4 x 3  3 x 4

 x3  x4
 x1
求解方程组 
 3 x1  x 2  x 3  2 x 4
7 x  x  5 x  6 x
2
3
4
 1

2

1
解 A 
3

7


1

4

3



0

1

1



1

1

2



1

5

6



4 

3 
 11 

 23 

行变换

1

0
0

0


故 r ( A )  r ( A )  2,方程组有无穷多解且
含 4  2  2 个解向量 .

对应的同解方程组为

  4,
  3,
  11 ,
  23 .
0

1 -1

1 -2

1

0

0

0

0

0

0

-3 

 -2 



0


0 


导出组的基础解系

 x1   x 3  x 4  3 ,

 x 2  2 x3  x 4  2 .

( *)

取 x 3  x 4  0,得特解  *  (  3 ,  2 , 0 , 0 ) .
T

 x3   1   0 
取     , ,故
 x4   0   1 
基础解系为

 x1    1   1 
   
,
,从而导出组的
 x2   2    1

 1  (  1, 2 ,1, 0 ) ,  2  (1,  1, 0 ,1) .

方程组的通解为

T

T

 *  k 1 1  k 2  2 , k 1 , k 2 为任意常数 .

注:1. 在求解线性方程组时,一定要将系数矩阵或增广矩阵化为
行最简形式,这样有利于求解.
2. 根据同解方程组(*)式写导出组的基础解系时,不要将常数
加进去.

三. 特殊方程组的求解
例6

设 A  ( a ij ) n  n 是实正交阵,且

求方程组

a 11  1, b  (1, 0 ,  , 0 ) ,
T

AX  b 的解 .

解 由于 A  ( a ij ) n  n 为正交阵,故

r ( A )  n ,所以方程组

AX  b 有惟一解 . 又 a n  1,由正交阵的定义知:
1

0
A


0


方程组为:

0

0



a 22

a 23







an2

an3



0 

a2n 
,



a nn 

 x1  1,

 a 22 x 2    a 2 n x n  0 ,

 
a x    a x  0.
nn n
 n2 2
故   (1, 0 ,  , 0 ) 为其全部解 .
T

例7

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0 的基础解系,并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全部解 .


A  1

2

3



n ,故 r ( A )  1,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含 n  1 个解向量 .

因为 x1   ( 2 x 2  3 x 3    nx n ),取

 x2   1   0 
0
     
 
 x3   0   1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x  0 0
 
 n    
 2
  3
 n






 1 
 0 
 0 
则  1   0  ,  2   1  ,  ,  n- 1   0  为一个基础解系






  
  
  






 0 
 0 
 1 

.

显然  *  (1,0,  ,0) 是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一个
T

特解 ,其全部解可表示为

 *  k1 1    k n 1 n 1 , k i  C , i  1, 2 ,  , n  1 .

例8

1

3
0

5




1

1
已知 B  
1

5

1

1

1

2

1

1

1

2

2

4

3

3

2

1

0

2

0

1

2

3

2

6

0

0

0

0
的行向量都是齐次线性

0

1 

 x1 
1    0 
 x 2   
 3    0 
x 3    的解向量 . 试求方程组的一个基础

6  
0
 x 4   
 1     0 
 x5 

记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为

构成向量组的一个极大

无关组,即

向量

 1  (1,  2 ,1, 0 , 0 ) ,  2  (1,  2 ,

0 ,1, 0 ) ,  3  ( 5 ,  6 , 0 , 0 ,1) 线性无关,又都是方程
T

解系 .

A ,并求得 r ( A )  2,故基础解系

含 5  2  3 个解向量 . 又 r ( B )  3,且第一、二、四行的

T

方程组

T

组的解,

故  1 ,  2 ,  3 为一个基础解系

.

四. 含参数的方程组
对含参数的方程组,求

解之前要先确定参数

. 一般而言,

有两种方法确定参数:

一是行列式法,二是初

等变换法 . 当

未知数个数等于方程个

数,即系数矩阵为方阵

且系数中含有

参数时,常考虑用行列

式法,特别当阶数较小

或系数行列式

容易求出时更是首选行

列式法 . 其理论依据为克莱姆法

即当系数行列式不为零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而当系数行列

式等于零时,我们可由

系数行列式等于零这一

方程确定出参

数值,从而将含参数的

方程组化为不含参数的

一般方程组 .

其他情形常用初等变换

法,这时依据有解的条

件 r ( A )  r ( A)

确定参数值 .

则,

例9

a 为何值时,方程组

解、有无穷多解?并在



 2 x1  ax 2  x 3  1,

 ax 1  x 2  x 3  2 , 无解、有惟一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有解时求其解

.

原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
2

a

a

1

4

5

故当 a  1 且 a  

4

1
1  ( a  1)( 5 a  4 ),
5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5
当 a  1 时,原方程组为

.

 2 x1  x 2  x 3  1,

 x1  x 2  x 3  2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2

1
4


1

1



1

1



5

5



行变换化为:

1
1


2  0
0
 1 


1

1



1

1



0

0



2
1


 1   0
0
0 


因此,当 a  1 时,原方程组有无穷多

0

0



1

1



0

0



组解,其通解为

(1,  1, 0 )  k ( 0 ,1,1) ( k 为任意实数) .
T

当a 

4

时,原方程组的同解方

T

程组为

5
10 x1- 4 x 2  5 x 3  5 ,

 4 x1  5 x 2  5 x 3   1 0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1

 1 ,
0 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 10

 4
 4


由此可知当

行变换化为:

4

5



5

5



5

5



a

4

5
 10


10    4
 0
 1 


4

5



5

5



0

0



时,原方程组无解

.

5
例1 0

设有齐次线性方程组

 (1  a ) x1  x 2    x n  0 ,

 2 x1  (2  a ) x 2    2 x n  0 ,

 
 nx  nx    ( n  a ) x  0 .
2
n
 1
当 a 取何值时,该方程组有

(n  2)

非零解 .

5

 10  ,
9 



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为

D 

1 a

1



1

2

2a



2





n

n

r1  r2    rn




na

(1  2    n  a )

1

1



1

2

2a



2





n

n

1

1



1

 n ( n  1)
0
 
 a
2



a



0

0

0






a

a

n 1




na

 n ( n  1)

 a .

2



n ( n  1)

故当 a  0 或 a  

时方程组有非零解

.

2

例1 1

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其



  2 x1  x 2  x 3   2 ,

x1  2 x 2  x 3   ,


2
x

x

2
x


1
2
3


 2

A  1
 1


解.

1

1



2

1



1

2



 2


2
 

0

0



2

1





3

3



 

r1  r2  r3 , r3  r2

0

1

0

    2
2

2






1

 0

0


2

1



1

1



0

0







2
 
,
3

2
    2 

当     2  0 即   1 或    2 时,方程组有解
2

1

  1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1
 
0 
0
 

2

1



1

1



0

0



1
 
k 1 , k  C .
1
 

1
1


0  0
0
0 


.

0

1



1

1



0

0



1

0 ,
0 

1

   2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例1 2

2
 
2 
0
 

2

1



1

1



0

0



 2
1


2  0
0
0 


0

1



1

1



0

0



1
 
k  1 , k  C .
1
 

参数 a , b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惟一解、无解、有无

穷多解?

 x1  x 2  2 x 3  3 x 4  1,

 x1  3 x 2  6 x 3  x 4  3 ,

 3 x1  x 2  ax 3  15 x 4  3 ,
 x  5 x  10 x  12 x  b
2
3
4
 1

2

2 ,
0 



1

0
 
0

0


1

1
A 
3

1


2

2

3



3

6

1



1

a

15



5

 10

12



1

2

3



2

4

2



4

a6

6



6

 12

9



1 

2 

0 

b  1 

故当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当 a  2 时 ,

1

3
3

b 

.

1

0
0

0


1

2

3



1

2

1



0

a2

2



0

0

3





1 
.

4

b  5 
1

1

0
A  
0

0


1

2

3



1

2

1



0

0

2



0

0

3




1


1 
0
 

4
0



0
b  5

1

故当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综上所述,当

2

3



1

2

1



0

0

1



0

0

0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方程组有无穷多组解

1 

1 
,

2

b  1 

b  1 时,方程组有无穷多组

当 a   2 ,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例1 3

1

.
a   2 , b   1 时,

.

 x1  x 2  x 3  x 4  x 5  a ,

 3 x1  2 x 2  x 3  x 4  3 x 5  0 ,
当参数 a , b 取何值时,

x 2  2 x3  2 x 4  6 x5  b ,

5 x  4 x  3 x  3 x  x  2,
2
3
4
5
 1

方程组有解

?

解.



1

3
A 
0

5


1

行变换
0
0

0


1

1

1

1



2

1

1

3



1

2

2

6



4

3

3

1



1

1

1

1



1

2

2

6



0

0

0

0



0

0

0

0



a

0
b

2 



3a 
,

b  3a

2  2 a 
a

b  3 a  0 ,
故当 
即 a  1, b  3 时,方程组有解
 2  2 a  0,

.

五. 证明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证明秩及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一些命题.
例14

设 A , B 均为 n 阶方阵,且

AB  0,证明

r ( A )  r ( B )  n.
因为 AB  0,设 B  (  1 ,  ,  n ),则  1 ,  ,  n 为方程组



AX  0 的解,故
r (  1 ,  ,  n )  n  r ( A ).

即 r ( B )  n  r ( A ),从而有

例15

设 A 是 n 阶矩阵,若存在正整数

A X  0 有解向量  ,且 A
k

A

k 1

r ( A )  r ( B )  n.

 是线性无关的 .

k 1

k ,使线性方程组

  0,证明向量组

 , A , ,



设有常数 1 ,  2 ,  ,  k 使得

1   2 A  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1 A

k 1

  0,

(1)

k 1

,有

k 1

  2 A     k A
k

由 A   0,有 1 A
k

k 1

  0,但 A

2k 2

  0,

k 1

  0,所以 1  0 .

将 1  0 代入 (1) 式,得

2 A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  0,

(2)

k 2

,有

2 A
从而有  2 A

k 1

k 1

    k A

k 1

2 k 3

  0,

  0,故有  2  0 . 类似地可求得

  k  0 . 因此向量组

 , A , , A

k 1

3  

 是线性无关的 .

设  * 是非齐次方程组

例16

是其导出组

AX  b 的一个解,  1 ,  2 ,  ,  n-r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证明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设有常数 k 0 , k 1 ,  , k n  r,使
k 0 *  k 1 ( *   1 )  k 2 ( *   2 )    k n-r ( *   n-r )  0,

则有
( k 0  k 1    k n-r ) *  k 1 1  k 2  2    k n-r  n-r  0,
两边左乘

A ,并注意到

(1)

A  *  b  0 , A  i  0 , i  1, 2 ,  , n  r ,有

( k 0  k1    k n-r ) b  0,
从而
( k 0  k 1    k n-r ) b  0,

(2)

k 1 1  k 2 2    k n-r  n-r  0.

代入 (1) 式,有

由于  1 ,  2 ,  ,  n-r 是 AX  0 的基础解系,因此

 1 ,  2 ,  ,  n-r

k 1  k 2    k n  r  0,代入 ( 2 ) 式,得

是 线性无关的,故有

k 0  0 . 这就证明了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注:在例15与例16中介绍的“两端左乘 A”的方法,希望读者能
用心体会并掌握它.
例17


设 A 为 n 阶方阵,证明
n

设  为 A X  0 的解,即
n

n +1

A X  0 的解,即
n

n

A X  0与 A

只需证明方程组

反之,设  为 A

r( A )  r( A
n 1

X  0 的解,即

A

).

X  0 同解 .

A   0 ,显然有
n

n 1

A

n +1

  0;

  0,若  不是

n +1

A   0 . 由例 15 知  , A  ,  , A
n

k 1



n  1个 n 元向量线性无关,但这

是线性无关的,即
能的,从而必有
所以 r ( A )  r ( A
n

n

n 1

n

只需证明方程组

若 A   0,显然有

n 1

X  0 同解,

).

设 A 为 m  n 阶矩阵,证明

例18


A   0 . 因此 A X  0 与 A

是不可

r ( A )  r ( A A ).
T

AX  0 与 A AX  0 同解 .
T

A A   0;反之,若
T

A A   0,则
T

( A  ) ( A  )  0,从而 A   0 . 因此 AX  0 与 A AX  0
T

T

同解,所以 r ( A )  r ( A A ).
T

六. 应用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解决向量间的线性表示问题及几何中线、
面关系问题.
例19

设  1  (1, 3 , 0 , 5 ) ,  2  (1, 2 , 1, 4 ) ,  3  (1, 1, 2 , 3 ) ,
T

T

T

  (1, a , 3 , b ) .
T

(1) a , b 取何值时,  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并求出表示
( 2 ) a , b 取何值时,  不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 .



设   x1 1  x 2 2  x 3 3,则有

   1  2

 x1 
 
 3  x 2   AX ,
x 
 3

式.

1

3
3 
0

5


其中 A   1  2

1
2
1
4

1

 x1 
 
1
, X   x 2 .

2
x 

 3

3

从而  能否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转化为方程组

AX   是否

有解的问题 .
因为
1

3
A  A   
0

5


1

1



2

1



1

2



4

3



1
1


a
0
 
0
3


0
b 


1

1



1

2



1

2



1

2





a  3
3 

b  5 
1

1

0
 
0

0


1

1



1

2



0

0



0

0





a3 
.

a

b  a  2 
1

 不能用  1 ,  2 ,

故当 a  0 或 b  a  2 时,方程组无解,从而

 3 线性表示 .
 可由  1 ,  2 ,  3 线

当 a  0 ,且 b  2 时,方程组有解,从而
性表示 . 此时
1

0
A  
0

0


1

1



1

2



0

0



0

0



1
1


3
0
 

0
0



0
0


0

1



1

2



0

0



0

0



 2

3 
,

0

0 

方程组的通解为

(  2 ,3, 0 )  k (1,  2 ,1) .
T

T

从而  可由  1 ,  2 ,  3 线性表示为

  (  2  k ) 1  ( 3  2 k ) 2  k  3 , 其中 k 为任意常数 .

注:讨论向量  能否由向量组 1, 2, 3 线性表示,并进一步求
出表示式,实际上就是方程组是否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出其通解
的问题.
例 20

设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

的方程分别为

l1: ax  2 by  3 c  0 , l1: bx  2 cy  3 a  0 , l1: cx  2 ay  3 b  0 .
当 a  b  c  0 时,讨论三条直线的位



考虑方程组

置关系 .

 ax  2 by   3 c ,

 bx  2 cy   3 a ,
 cx  2 ay   3 b ,


(1)

由于 a  b  c  0,故
a

A  b
c

a

2b

b

2c

又因为

2b



2c



2a



 3c 
a


 3 a  r3  r1  r2  b
0
 3 b 


2b



2c



0



 3c 

 3 a .
0 

 2 ( ac  b )   2[ a ( a  b )  b ]
2

2

  [ 2 a  2 ab  2 b ]
2

2

 [ a  b  ( a  b ) ]  0 .
2

2

2

所以 r ( A )  r ( A )  2,从而方程组
l1 , l 2 , l 3 交于一点 .

(1) 有惟一解,即三直线


Slide 28

线性方程组
一. 基本概念题
例1

设齐次线性方程组



方程组中未知量个数

零解,所以
例2

A5 3 X  0 仅有零解,求

n  3,又方程组

r ( A ).

AX  0 有惟一

r ( A )  n ,故 r ( A )  3 .

设 n 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AX  b 有解,其中

A为

( n  1)  n 矩阵,求 | A | ( A 为 A 的增广矩阵 ).


因为 AX  b 有解,故 r ( A )  r ( A )  n  n  1,从而 | A | 0 .

例3



 kx  y  z  0 ,

若  x  ky  z  0 , 有非零解,求
2 x  y  z  0

因为 AX  0 有非零解,所以

k

A1
2

例4

1
k
1

r ( A )  n  3,又

1

 1 ,故有 | A | 0,解得 k  1 或 k  4 .
1 

设四元非齐次线性方程

组 AX   的系数矩阵

为 3,  1 ,  2 ,  3 是它的三个特解,且
 (1, 2 , 3 , 4 ) ,求 AX   的通解 .
T

k.

A 的秩

 1  ( 2 ,3 , 4 ,5 ) ,  2   3
T



因为 n  4, r ( A )  3,故 AX  0 的基础解系含一个向量

又   1 

2 3
2

3

5

 ( , 2 , ,3 ) 或   2 1  ( 2   3 )  ( 3 , 4 ,5 , 6 )
2
2

为 AX  0 的解,从而为

T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

所以方程组 AX  0 的通解为
3

5

2

2

 1  k 1  ( 2 , 3 , 4 ,5 )  k 1 ( , 2 ,
T



.

,3 ) , k 1  C
T

( 2 ,3 , 4 ,5 )  k ( 3 , 4 ,5 , 6 ) , k  C .
T

二. 求解线性方程组
1. 求 AX=0 的通解或基础解系

T

T

步骤:
(1) 写出系数矩阵 A 并对其作初等行变换化为行最简形式(同时得
到 r(A),这样也就可以确定基础解系所含解向量的个数);

(2) 由行最简形式确定自由未知量并写出与原方程组同解的方程组;
(3) 对自由未知量赋值,求出基础解系(有几个自由未知量,就应
赋几组值,将其视为向量组,它们是线性无关的).

2. 求 AX=b 的通解
步骤:
(1) 写出增广矩阵

A 并用初等行变换将其化

r ( A ) 及 r ( A ),判断是否有解

为行最简形式,求出

. 当有解时,则

(2) 由行最简形式写出同解方程组,求出 AX=0 的基础解系及 AX=b
的一个特解;
(3) 写出通解.

例5

 2 x1  x 2  4 x 3  3 x 4

 x3  x4
 x1
求解方程组 
 3 x1  x 2  x 3  2 x 4
7 x  x  5 x  6 x
2
3
4
 1

2

1
解 A 
3

7


1

4

3



0

1

1



1

1

2



1

5

6



4 

3 
 11 

 23 

行变换

1

0
0

0


故 r ( A )  r ( A )  2,方程组有无穷多解且
含 4  2  2 个解向量 .

对应的同解方程组为

  4,
  3,
  11 ,
  23 .
0

1 -1

1 -2

1

0

0

0

0

0

0

-3 

 -2 



0


0 


导出组的基础解系

 x1   x 3  x 4  3 ,

 x 2  2 x3  x 4  2 .

( *)

取 x 3  x 4  0,得特解  *  (  3 ,  2 , 0 , 0 ) .
T

 x3   1   0 
取     , ,故
 x4   0   1 
基础解系为

 x1    1   1 
   
,
,从而导出组的
 x2   2    1

 1  (  1, 2 ,1, 0 ) ,  2  (1,  1, 0 ,1) .

方程组的通解为

T

T

 *  k 1 1  k 2  2 , k 1 , k 2 为任意常数 .

注:1. 在求解线性方程组时,一定要将系数矩阵或增广矩阵化为
行最简形式,这样有利于求解.
2. 根据同解方程组(*)式写导出组的基础解系时,不要将常数
加进去.

三. 特殊方程组的求解
例6

设 A  ( a ij ) n  n 是实正交阵,且

求方程组

a 11  1, b  (1, 0 ,  , 0 ) ,
T

AX  b 的解 .

解 由于 A  ( a ij ) n  n 为正交阵,故

r ( A )  n ,所以方程组

AX  b 有惟一解 . 又 a n  1,由正交阵的定义知:
1

0
A


0


方程组为:

0

0



a 22

a 23







an2

an3



0 

a2n 
,



a nn 

 x1  1,

 a 22 x 2    a 2 n x n  0 ,

 
a x    a x  0.
nn n
 n2 2
故   (1, 0 ,  , 0 ) 为其全部解 .
T

例7

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0 的基础解系,并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全部解 .


A  1

2

3



n ,故 r ( A )  1,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含 n  1 个解向量 .

因为 x1   ( 2 x 2  3 x 3    nx n ),取

 x2   1   0 
0
     
 
 x3   0   1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x  0 0
 
 n    
 2
  3
 n






 1 
 0 
 0 
则  1   0  ,  2   1  ,  ,  n- 1   0  为一个基础解系






  
  
  






 0 
 0 
 1 

.

显然  *  (1,0,  ,0) 是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一个
T

特解 ,其全部解可表示为

 *  k1 1    k n 1 n 1 , k i  C , i  1, 2 ,  , n  1 .

例8

1

3
0

5




1

1
已知 B  
1

5

1

1

1

2

1

1

1

2

2

4

3

3

2

1

0

2

0

1

2

3

2

6

0

0

0

0
的行向量都是齐次线性

0

1 

 x1 
1    0 
 x 2   
 3    0 
x 3    的解向量 . 试求方程组的一个基础

6  
0
 x 4   
 1     0 
 x5 

记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为

构成向量组的一个极大

无关组,即

向量

 1  (1,  2 ,1, 0 , 0 ) ,  2  (1,  2 ,

0 ,1, 0 ) ,  3  ( 5 ,  6 , 0 , 0 ,1) 线性无关,又都是方程
T

解系 .

A ,并求得 r ( A )  2,故基础解系

含 5  2  3 个解向量 . 又 r ( B )  3,且第一、二、四行的

T

方程组

T

组的解,

故  1 ,  2 ,  3 为一个基础解系

.

四. 含参数的方程组
对含参数的方程组,求

解之前要先确定参数

. 一般而言,

有两种方法确定参数:

一是行列式法,二是初

等变换法 . 当

未知数个数等于方程个

数,即系数矩阵为方阵

且系数中含有

参数时,常考虑用行列

式法,特别当阶数较小

或系数行列式

容易求出时更是首选行

列式法 . 其理论依据为克莱姆法

即当系数行列式不为零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而当系数行列

式等于零时,我们可由

系数行列式等于零这一

方程确定出参

数值,从而将含参数的

方程组化为不含参数的

一般方程组 .

其他情形常用初等变换

法,这时依据有解的条

件 r ( A )  r ( A)

确定参数值 .

则,

例9

a 为何值时,方程组

解、有无穷多解?并在



 2 x1  ax 2  x 3  1,

 ax 1  x 2  x 3  2 , 无解、有惟一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有解时求其解

.

原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
2

a

a

1

4

5

故当 a  1 且 a  

4

1
1  ( a  1)( 5 a  4 ),
5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5
当 a  1 时,原方程组为

.

 2 x1  x 2  x 3  1,

 x1  x 2  x 3  2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2

1
4


1

1



1

1



5

5



行变换化为:

1
1


2  0
0
 1 


1

1



1

1



0

0



2
1


 1   0
0
0 


因此,当 a  1 时,原方程组有无穷多

0

0



1

1



0

0



组解,其通解为

(1,  1, 0 )  k ( 0 ,1,1) ( k 为任意实数) .
T

当a 

4

时,原方程组的同解方

T

程组为

5
10 x1- 4 x 2  5 x 3  5 ,

 4 x1  5 x 2  5 x 3   1 0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1

 1 ,
0 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 10

 4
 4


由此可知当

行变换化为:

4

5



5

5



5

5



a

4

5
 10


10    4
 0
 1 


4

5



5

5



0

0



时,原方程组无解

.

5
例1 0

设有齐次线性方程组

 (1  a ) x1  x 2    x n  0 ,

 2 x1  (2  a ) x 2    2 x n  0 ,

 
 nx  nx    ( n  a ) x  0 .
2
n
 1
当 a 取何值时,该方程组有

(n  2)

非零解 .

5

 10  ,
9 



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为

D 

1 a

1



1

2

2a



2





n

n

r1  r2    rn




na

(1  2    n  a )

1

1



1

2

2a



2





n

n

1

1



1

 n ( n  1)
0
 
 a
2



a



0

0

0






a

a

n 1




na

 n ( n  1)

 a .

2



n ( n  1)

故当 a  0 或 a  

时方程组有非零解

.

2

例1 1

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其



  2 x1  x 2  x 3   2 ,

x1  2 x 2  x 3   ,


2
x

x

2
x


1
2
3


 2

A  1
 1


解.

1

1



2

1



1

2



 2


2
 

0

0



2

1





3

3



 

r1  r2  r3 , r3  r2

0

1

0

    2
2

2






1

 0

0


2

1



1

1



0

0







2
 
,
3

2
    2 

当     2  0 即   1 或    2 时,方程组有解
2

1

  1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1
 
0 
0
 

2

1



1

1



0

0



1
 
k 1 , k  C .
1
 

1
1


0  0
0
0 


.

0

1



1

1



0

0



1

0 ,
0 

1

   2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例1 2

2
 
2 
0
 

2

1



1

1



0

0



 2
1


2  0
0
0 


0

1



1

1



0

0



1
 
k  1 , k  C .
1
 

参数 a , b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惟一解、无解、有无

穷多解?

 x1  x 2  2 x 3  3 x 4  1,

 x1  3 x 2  6 x 3  x 4  3 ,

 3 x1  x 2  ax 3  15 x 4  3 ,
 x  5 x  10 x  12 x  b
2
3
4
 1

2

2 ,
0 



1

0
 
0

0


1

1
A 
3

1


2

2

3



3

6

1



1

a

15



5

 10

12



1

2

3



2

4

2



4

a6

6



6

 12

9



1 

2 

0 

b  1 

故当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当 a  2 时 ,

1

3
3

b 

.

1

0
0

0


1

2

3



1

2

1



0

a2

2



0

0

3





1 
.

4

b  5 
1

1

0
A  
0

0


1

2

3



1

2

1



0

0

2



0

0

3




1


1 
0
 

4
0



0
b  5

1

故当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综上所述,当

2

3



1

2

1



0

0

1



0

0

0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方程组有无穷多组解

1 

1 
,

2

b  1 

b  1 时,方程组有无穷多组

当 a   2 ,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例1 3

1

.
a   2 , b   1 时,

.

 x1  x 2  x 3  x 4  x 5  a ,

 3 x1  2 x 2  x 3  x 4  3 x 5  0 ,
当参数 a , b 取何值时,

x 2  2 x3  2 x 4  6 x5  b ,

5 x  4 x  3 x  3 x  x  2,
2
3
4
5
 1

方程组有解

?

解.



1

3
A 
0

5


1

行变换
0
0

0


1

1

1

1



2

1

1

3



1

2

2

6



4

3

3

1



1

1

1

1



1

2

2

6



0

0

0

0



0

0

0

0



a

0
b

2 



3a 
,

b  3a

2  2 a 
a

b  3 a  0 ,
故当 
即 a  1, b  3 时,方程组有解
 2  2 a  0,

.

五. 证明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证明秩及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一些命题.
例14

设 A , B 均为 n 阶方阵,且

AB  0,证明

r ( A )  r ( B )  n.
因为 AB  0,设 B  (  1 ,  ,  n ),则  1 ,  ,  n 为方程组



AX  0 的解,故
r (  1 ,  ,  n )  n  r ( A ).

即 r ( B )  n  r ( A ),从而有

例15

设 A 是 n 阶矩阵,若存在正整数

A X  0 有解向量  ,且 A
k

A

k 1

r ( A )  r ( B )  n.

 是线性无关的 .

k 1

k ,使线性方程组

  0,证明向量组

 , A , ,



设有常数 1 ,  2 ,  ,  k 使得

1   2 A  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1 A

k 1

  0,

(1)

k 1

,有

k 1

  2 A     k A
k

由 A   0,有 1 A
k

k 1

  0,但 A

2k 2

  0,

k 1

  0,所以 1  0 .

将 1  0 代入 (1) 式,得

2 A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  0,

(2)

k 2

,有

2 A
从而有  2 A

k 1

k 1

    k A

k 1

2 k 3

  0,

  0,故有  2  0 . 类似地可求得

  k  0 . 因此向量组

 , A , , A

k 1

3  

 是线性无关的 .

设  * 是非齐次方程组

例16

是其导出组

AX  b 的一个解,  1 ,  2 ,  ,  n-r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证明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设有常数 k 0 , k 1 ,  , k n  r,使
k 0 *  k 1 ( *   1 )  k 2 ( *   2 )    k n-r ( *   n-r )  0,

则有
( k 0  k 1    k n-r ) *  k 1 1  k 2  2    k n-r  n-r  0,
两边左乘

A ,并注意到

(1)

A  *  b  0 , A  i  0 , i  1, 2 ,  , n  r ,有

( k 0  k1    k n-r ) b  0,
从而
( k 0  k 1    k n-r ) b  0,

(2)

k 1 1  k 2 2    k n-r  n-r  0.

代入 (1) 式,有

由于  1 ,  2 ,  ,  n-r 是 AX  0 的基础解系,因此

 1 ,  2 ,  ,  n-r

k 1  k 2    k n  r  0,代入 ( 2 ) 式,得

是 线性无关的,故有

k 0  0 . 这就证明了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注:在例15与例16中介绍的“两端左乘 A”的方法,希望读者能
用心体会并掌握它.
例17


设 A 为 n 阶方阵,证明
n

设  为 A X  0 的解,即
n

n +1

A X  0 的解,即
n

n

A X  0与 A

只需证明方程组

反之,设  为 A

r( A )  r( A
n 1

X  0 的解,即

A

).

X  0 同解 .

A   0 ,显然有
n

n 1

A

n +1

  0;

  0,若  不是

n +1

A   0 . 由例 15 知  , A  ,  , A
n

k 1



n  1个 n 元向量线性无关,但这

是线性无关的,即
能的,从而必有
所以 r ( A )  r ( A
n

n

n 1

n

只需证明方程组

若 A   0,显然有

n 1

X  0 同解,

).

设 A 为 m  n 阶矩阵,证明

例18


A   0 . 因此 A X  0 与 A

是不可

r ( A )  r ( A A ).
T

AX  0 与 A AX  0 同解 .
T

A A   0;反之,若
T

A A   0,则
T

( A  ) ( A  )  0,从而 A   0 . 因此 AX  0 与 A AX  0
T

T

同解,所以 r ( A )  r ( A A ).
T

六. 应用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解决向量间的线性表示问题及几何中线、
面关系问题.
例19

设  1  (1, 3 , 0 , 5 ) ,  2  (1, 2 , 1, 4 ) ,  3  (1, 1, 2 , 3 ) ,
T

T

T

  (1, a , 3 , b ) .
T

(1) a , b 取何值时,  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并求出表示
( 2 ) a , b 取何值时,  不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 .



设   x1 1  x 2 2  x 3 3,则有

   1  2

 x1 
 
 3  x 2   AX ,
x 
 3

式.

1

3
3 
0

5


其中 A   1  2

1
2
1
4

1

 x1 
 
1
, X   x 2 .

2
x 

 3

3

从而  能否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转化为方程组

AX   是否

有解的问题 .
因为
1

3
A  A   
0

5


1

1



2

1



1

2



4

3



1
1


a
0
 
0
3


0
b 


1

1



1

2



1

2



1

2





a  3
3 

b  5 
1

1

0
 
0

0


1

1



1

2



0

0



0

0





a3 
.

a

b  a  2 
1

 不能用  1 ,  2 ,

故当 a  0 或 b  a  2 时,方程组无解,从而

 3 线性表示 .
 可由  1 ,  2 ,  3 线

当 a  0 ,且 b  2 时,方程组有解,从而
性表示 . 此时
1

0
A  
0

0


1

1



1

2



0

0



0

0



1
1


3
0
 

0
0



0
0


0

1



1

2



0

0



0

0



 2

3 
,

0

0 

方程组的通解为

(  2 ,3, 0 )  k (1,  2 ,1) .
T

T

从而  可由  1 ,  2 ,  3 线性表示为

  (  2  k ) 1  ( 3  2 k ) 2  k  3 , 其中 k 为任意常数 .

注:讨论向量  能否由向量组 1, 2, 3 线性表示,并进一步求
出表示式,实际上就是方程组是否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出其通解
的问题.
例 20

设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

的方程分别为

l1: ax  2 by  3 c  0 , l1: bx  2 cy  3 a  0 , l1: cx  2 ay  3 b  0 .
当 a  b  c  0 时,讨论三条直线的位



考虑方程组

置关系 .

 ax  2 by   3 c ,

 bx  2 cy   3 a ,
 cx  2 ay   3 b ,


(1)

由于 a  b  c  0,故
a

A  b
c

a

2b

b

2c

又因为

2b



2c



2a



 3c 
a


 3 a  r3  r1  r2  b
0
 3 b 


2b



2c



0



 3c 

 3 a .
0 

 2 ( ac  b )   2[ a ( a  b )  b ]
2

2

  [ 2 a  2 ab  2 b ]
2

2

 [ a  b  ( a  b ) ]  0 .
2

2

2

所以 r ( A )  r ( A )  2,从而方程组
l1 , l 2 , l 3 交于一点 .

(1) 有惟一解,即三直线


Slide 29

线性方程组
一. 基本概念题
例1

设齐次线性方程组



方程组中未知量个数

零解,所以
例2

A5 3 X  0 仅有零解,求

n  3,又方程组

r ( A ).

AX  0 有惟一

r ( A )  n ,故 r ( A )  3 .

设 n 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AX  b 有解,其中

A为

( n  1)  n 矩阵,求 | A | ( A 为 A 的增广矩阵 ).


因为 AX  b 有解,故 r ( A )  r ( A )  n  n  1,从而 | A | 0 .

例3



 kx  y  z  0 ,

若  x  ky  z  0 , 有非零解,求
2 x  y  z  0

因为 AX  0 有非零解,所以

k

A1
2

例4

1
k
1

r ( A )  n  3,又

1

 1 ,故有 | A | 0,解得 k  1 或 k  4 .
1 

设四元非齐次线性方程

组 AX   的系数矩阵

为 3,  1 ,  2 ,  3 是它的三个特解,且
 (1, 2 , 3 , 4 ) ,求 AX   的通解 .
T

k.

A 的秩

 1  ( 2 ,3 , 4 ,5 ) ,  2   3
T



因为 n  4, r ( A )  3,故 AX  0 的基础解系含一个向量

又   1 

2 3
2

3

5

 ( , 2 , ,3 ) 或   2 1  ( 2   3 )  ( 3 , 4 ,5 , 6 )
2
2

为 AX  0 的解,从而为

T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

所以方程组 AX  0 的通解为
3

5

2

2

 1  k 1  ( 2 , 3 , 4 ,5 )  k 1 ( , 2 ,
T



.

,3 ) , k 1  C
T

( 2 ,3 , 4 ,5 )  k ( 3 , 4 ,5 , 6 ) , k  C .
T

二. 求解线性方程组
1. 求 AX=0 的通解或基础解系

T

T

步骤:
(1) 写出系数矩阵 A 并对其作初等行变换化为行最简形式(同时得
到 r(A),这样也就可以确定基础解系所含解向量的个数);

(2) 由行最简形式确定自由未知量并写出与原方程组同解的方程组;
(3) 对自由未知量赋值,求出基础解系(有几个自由未知量,就应
赋几组值,将其视为向量组,它们是线性无关的).

2. 求 AX=b 的通解
步骤:
(1) 写出增广矩阵

A 并用初等行变换将其化

r ( A ) 及 r ( A ),判断是否有解

为行最简形式,求出

. 当有解时,则

(2) 由行最简形式写出同解方程组,求出 AX=0 的基础解系及 AX=b
的一个特解;
(3) 写出通解.

例5

 2 x1  x 2  4 x 3  3 x 4

 x3  x4
 x1
求解方程组 
 3 x1  x 2  x 3  2 x 4
7 x  x  5 x  6 x
2
3
4
 1

2

1
解 A 
3

7


1

4

3



0

1

1



1

1

2



1

5

6



4 

3 
 11 

 23 

行变换

1

0
0

0


故 r ( A )  r ( A )  2,方程组有无穷多解且
含 4  2  2 个解向量 .

对应的同解方程组为

  4,
  3,
  11 ,
  23 .
0

1 -1

1 -2

1

0

0

0

0

0

0

-3 

 -2 



0


0 


导出组的基础解系

 x1   x 3  x 4  3 ,

 x 2  2 x3  x 4  2 .

( *)

取 x 3  x 4  0,得特解  *  (  3 ,  2 , 0 , 0 ) .
T

 x3   1   0 
取     , ,故
 x4   0   1 
基础解系为

 x1    1   1 
   
,
,从而导出组的
 x2   2    1

 1  (  1, 2 ,1, 0 ) ,  2  (1,  1, 0 ,1) .

方程组的通解为

T

T

 *  k 1 1  k 2  2 , k 1 , k 2 为任意常数 .

注:1. 在求解线性方程组时,一定要将系数矩阵或增广矩阵化为
行最简形式,这样有利于求解.
2. 根据同解方程组(*)式写导出组的基础解系时,不要将常数
加进去.

三. 特殊方程组的求解
例6

设 A  ( a ij ) n  n 是实正交阵,且

求方程组

a 11  1, b  (1, 0 ,  , 0 ) ,
T

AX  b 的解 .

解 由于 A  ( a ij ) n  n 为正交阵,故

r ( A )  n ,所以方程组

AX  b 有惟一解 . 又 a n  1,由正交阵的定义知:
1

0
A


0


方程组为:

0

0



a 22

a 23







an2

an3



0 

a2n 
,



a nn 

 x1  1,

 a 22 x 2    a 2 n x n  0 ,

 
a x    a x  0.
nn n
 n2 2
故   (1, 0 ,  , 0 ) 为其全部解 .
T

例7

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0 的基础解系,并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全部解 .


A  1

2

3



n ,故 r ( A )  1,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含 n  1 个解向量 .

因为 x1   ( 2 x 2  3 x 3    nx n ),取

 x2   1   0 
0
     
 
 x3   0   1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x  0 0
 
 n    
 2
  3
 n






 1 
 0 
 0 
则  1   0  ,  2   1  ,  ,  n- 1   0  为一个基础解系






  
  
  






 0 
 0 
 1 

.

显然  *  (1,0,  ,0) 是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一个
T

特解 ,其全部解可表示为

 *  k1 1    k n 1 n 1 , k i  C , i  1, 2 ,  , n  1 .

例8

1

3
0

5




1

1
已知 B  
1

5

1

1

1

2

1

1

1

2

2

4

3

3

2

1

0

2

0

1

2

3

2

6

0

0

0

0
的行向量都是齐次线性

0

1 

 x1 
1    0 
 x 2   
 3    0 
x 3    的解向量 . 试求方程组的一个基础

6  
0
 x 4   
 1     0 
 x5 

记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为

构成向量组的一个极大

无关组,即

向量

 1  (1,  2 ,1, 0 , 0 ) ,  2  (1,  2 ,

0 ,1, 0 ) ,  3  ( 5 ,  6 , 0 , 0 ,1) 线性无关,又都是方程
T

解系 .

A ,并求得 r ( A )  2,故基础解系

含 5  2  3 个解向量 . 又 r ( B )  3,且第一、二、四行的

T

方程组

T

组的解,

故  1 ,  2 ,  3 为一个基础解系

.

四. 含参数的方程组
对含参数的方程组,求

解之前要先确定参数

. 一般而言,

有两种方法确定参数:

一是行列式法,二是初

等变换法 . 当

未知数个数等于方程个

数,即系数矩阵为方阵

且系数中含有

参数时,常考虑用行列

式法,特别当阶数较小

或系数行列式

容易求出时更是首选行

列式法 . 其理论依据为克莱姆法

即当系数行列式不为零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而当系数行列

式等于零时,我们可由

系数行列式等于零这一

方程确定出参

数值,从而将含参数的

方程组化为不含参数的

一般方程组 .

其他情形常用初等变换

法,这时依据有解的条

件 r ( A )  r ( A)

确定参数值 .

则,

例9

a 为何值时,方程组

解、有无穷多解?并在



 2 x1  ax 2  x 3  1,

 ax 1  x 2  x 3  2 , 无解、有惟一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有解时求其解

.

原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
2

a

a

1

4

5

故当 a  1 且 a  

4

1
1  ( a  1)( 5 a  4 ),
5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5
当 a  1 时,原方程组为

.

 2 x1  x 2  x 3  1,

 x1  x 2  x 3  2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2

1
4


1

1



1

1



5

5



行变换化为:

1
1


2  0
0
 1 


1

1



1

1



0

0



2
1


 1   0
0
0 


因此,当 a  1 时,原方程组有无穷多

0

0



1

1



0

0



组解,其通解为

(1,  1, 0 )  k ( 0 ,1,1) ( k 为任意实数) .
T

当a 

4

时,原方程组的同解方

T

程组为

5
10 x1- 4 x 2  5 x 3  5 ,

 4 x1  5 x 2  5 x 3   1 0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1

 1 ,
0 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 10

 4
 4


由此可知当

行变换化为:

4

5



5

5



5

5



a

4

5
 10


10    4
 0
 1 


4

5



5

5



0

0



时,原方程组无解

.

5
例1 0

设有齐次线性方程组

 (1  a ) x1  x 2    x n  0 ,

 2 x1  (2  a ) x 2    2 x n  0 ,

 
 nx  nx    ( n  a ) x  0 .
2
n
 1
当 a 取何值时,该方程组有

(n  2)

非零解 .

5

 10  ,
9 



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为

D 

1 a

1



1

2

2a



2





n

n

r1  r2    rn




na

(1  2    n  a )

1

1



1

2

2a



2





n

n

1

1



1

 n ( n  1)
0
 
 a
2



a



0

0

0






a

a

n 1




na

 n ( n  1)

 a .

2



n ( n  1)

故当 a  0 或 a  

时方程组有非零解

.

2

例1 1

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其



  2 x1  x 2  x 3   2 ,

x1  2 x 2  x 3   ,


2
x

x

2
x


1
2
3


 2

A  1
 1


解.

1

1



2

1



1

2



 2


2
 

0

0



2

1





3

3



 

r1  r2  r3 , r3  r2

0

1

0

    2
2

2






1

 0

0


2

1



1

1



0

0







2
 
,
3

2
    2 

当     2  0 即   1 或    2 时,方程组有解
2

1

  1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1
 
0 
0
 

2

1



1

1



0

0



1
 
k 1 , k  C .
1
 

1
1


0  0
0
0 


.

0

1



1

1



0

0



1

0 ,
0 

1

   2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例1 2

2
 
2 
0
 

2

1



1

1



0

0



 2
1


2  0
0
0 


0

1



1

1



0

0



1
 
k  1 , k  C .
1
 

参数 a , b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惟一解、无解、有无

穷多解?

 x1  x 2  2 x 3  3 x 4  1,

 x1  3 x 2  6 x 3  x 4  3 ,

 3 x1  x 2  ax 3  15 x 4  3 ,
 x  5 x  10 x  12 x  b
2
3
4
 1

2

2 ,
0 



1

0
 
0

0


1

1
A 
3

1


2

2

3



3

6

1



1

a

15



5

 10

12



1

2

3



2

4

2



4

a6

6



6

 12

9



1 

2 

0 

b  1 

故当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当 a  2 时 ,

1

3
3

b 

.

1

0
0

0


1

2

3



1

2

1



0

a2

2



0

0

3





1 
.

4

b  5 
1

1

0
A  
0

0


1

2

3



1

2

1



0

0

2



0

0

3




1


1 
0
 

4
0



0
b  5

1

故当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综上所述,当

2

3



1

2

1



0

0

1



0

0

0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方程组有无穷多组解

1 

1 
,

2

b  1 

b  1 时,方程组有无穷多组

当 a   2 ,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例1 3

1

.
a   2 , b   1 时,

.

 x1  x 2  x 3  x 4  x 5  a ,

 3 x1  2 x 2  x 3  x 4  3 x 5  0 ,
当参数 a , b 取何值时,

x 2  2 x3  2 x 4  6 x5  b ,

5 x  4 x  3 x  3 x  x  2,
2
3
4
5
 1

方程组有解

?

解.



1

3
A 
0

5


1

行变换
0
0

0


1

1

1

1



2

1

1

3



1

2

2

6



4

3

3

1



1

1

1

1



1

2

2

6



0

0

0

0



0

0

0

0



a

0
b

2 



3a 
,

b  3a

2  2 a 
a

b  3 a  0 ,
故当 
即 a  1, b  3 时,方程组有解
 2  2 a  0,

.

五. 证明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证明秩及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一些命题.
例14

设 A , B 均为 n 阶方阵,且

AB  0,证明

r ( A )  r ( B )  n.
因为 AB  0,设 B  (  1 ,  ,  n ),则  1 ,  ,  n 为方程组



AX  0 的解,故
r (  1 ,  ,  n )  n  r ( A ).

即 r ( B )  n  r ( A ),从而有

例15

设 A 是 n 阶矩阵,若存在正整数

A X  0 有解向量  ,且 A
k

A

k 1

r ( A )  r ( B )  n.

 是线性无关的 .

k 1

k ,使线性方程组

  0,证明向量组

 , A , ,



设有常数 1 ,  2 ,  ,  k 使得

1   2 A  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1 A

k 1

  0,

(1)

k 1

,有

k 1

  2 A     k A
k

由 A   0,有 1 A
k

k 1

  0,但 A

2k 2

  0,

k 1

  0,所以 1  0 .

将 1  0 代入 (1) 式,得

2 A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  0,

(2)

k 2

,有

2 A
从而有  2 A

k 1

k 1

    k A

k 1

2 k 3

  0,

  0,故有  2  0 . 类似地可求得

  k  0 . 因此向量组

 , A , , A

k 1

3  

 是线性无关的 .

设  * 是非齐次方程组

例16

是其导出组

AX  b 的一个解,  1 ,  2 ,  ,  n-r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证明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设有常数 k 0 , k 1 ,  , k n  r,使
k 0 *  k 1 ( *   1 )  k 2 ( *   2 )    k n-r ( *   n-r )  0,

则有
( k 0  k 1    k n-r ) *  k 1 1  k 2  2    k n-r  n-r  0,
两边左乘

A ,并注意到

(1)

A  *  b  0 , A  i  0 , i  1, 2 ,  , n  r ,有

( k 0  k1    k n-r ) b  0,
从而
( k 0  k 1    k n-r ) b  0,

(2)

k 1 1  k 2 2    k n-r  n-r  0.

代入 (1) 式,有

由于  1 ,  2 ,  ,  n-r 是 AX  0 的基础解系,因此

 1 ,  2 ,  ,  n-r

k 1  k 2    k n  r  0,代入 ( 2 ) 式,得

是 线性无关的,故有

k 0  0 . 这就证明了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注:在例15与例16中介绍的“两端左乘 A”的方法,希望读者能
用心体会并掌握它.
例17


设 A 为 n 阶方阵,证明
n

设  为 A X  0 的解,即
n

n +1

A X  0 的解,即
n

n

A X  0与 A

只需证明方程组

反之,设  为 A

r( A )  r( A
n 1

X  0 的解,即

A

).

X  0 同解 .

A   0 ,显然有
n

n 1

A

n +1

  0;

  0,若  不是

n +1

A   0 . 由例 15 知  , A  ,  , A
n

k 1



n  1个 n 元向量线性无关,但这

是线性无关的,即
能的,从而必有
所以 r ( A )  r ( A
n

n

n 1

n

只需证明方程组

若 A   0,显然有

n 1

X  0 同解,

).

设 A 为 m  n 阶矩阵,证明

例18


A   0 . 因此 A X  0 与 A

是不可

r ( A )  r ( A A ).
T

AX  0 与 A AX  0 同解 .
T

A A   0;反之,若
T

A A   0,则
T

( A  ) ( A  )  0,从而 A   0 . 因此 AX  0 与 A AX  0
T

T

同解,所以 r ( A )  r ( A A ).
T

六. 应用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解决向量间的线性表示问题及几何中线、
面关系问题.
例19

设  1  (1, 3 , 0 , 5 ) ,  2  (1, 2 , 1, 4 ) ,  3  (1, 1, 2 , 3 ) ,
T

T

T

  (1, a , 3 , b ) .
T

(1) a , b 取何值时,  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并求出表示
( 2 ) a , b 取何值时,  不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 .



设   x1 1  x 2 2  x 3 3,则有

   1  2

 x1 
 
 3  x 2   AX ,
x 
 3

式.

1

3
3 
0

5


其中 A   1  2

1
2
1
4

1

 x1 
 
1
, X   x 2 .

2
x 

 3

3

从而  能否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转化为方程组

AX   是否

有解的问题 .
因为
1

3
A  A   
0

5


1

1



2

1



1

2



4

3



1
1


a
0
 
0
3


0
b 


1

1



1

2



1

2



1

2





a  3
3 

b  5 
1

1

0
 
0

0


1

1



1

2



0

0



0

0





a3 
.

a

b  a  2 
1

 不能用  1 ,  2 ,

故当 a  0 或 b  a  2 时,方程组无解,从而

 3 线性表示 .
 可由  1 ,  2 ,  3 线

当 a  0 ,且 b  2 时,方程组有解,从而
性表示 . 此时
1

0
A  
0

0


1

1



1

2



0

0



0

0



1
1


3
0
 

0
0



0
0


0

1



1

2



0

0



0

0



 2

3 
,

0

0 

方程组的通解为

(  2 ,3, 0 )  k (1,  2 ,1) .
T

T

从而  可由  1 ,  2 ,  3 线性表示为

  (  2  k ) 1  ( 3  2 k ) 2  k  3 , 其中 k 为任意常数 .

注:讨论向量  能否由向量组 1, 2, 3 线性表示,并进一步求
出表示式,实际上就是方程组是否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出其通解
的问题.
例 20

设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

的方程分别为

l1: ax  2 by  3 c  0 , l1: bx  2 cy  3 a  0 , l1: cx  2 ay  3 b  0 .
当 a  b  c  0 时,讨论三条直线的位



考虑方程组

置关系 .

 ax  2 by   3 c ,

 bx  2 cy   3 a ,
 cx  2 ay   3 b ,


(1)

由于 a  b  c  0,故
a

A  b
c

a

2b

b

2c

又因为

2b



2c



2a



 3c 
a


 3 a  r3  r1  r2  b
0
 3 b 


2b



2c



0



 3c 

 3 a .
0 

 2 ( ac  b )   2[ a ( a  b )  b ]
2

2

  [ 2 a  2 ab  2 b ]
2

2

 [ a  b  ( a  b ) ]  0 .
2

2

2

所以 r ( A )  r ( A )  2,从而方程组
l1 , l 2 , l 3 交于一点 .

(1) 有惟一解,即三直线


Slide 30

线性方程组
一. 基本概念题
例1

设齐次线性方程组



方程组中未知量个数

零解,所以
例2

A5 3 X  0 仅有零解,求

n  3,又方程组

r ( A ).

AX  0 有惟一

r ( A )  n ,故 r ( A )  3 .

设 n 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AX  b 有解,其中

A为

( n  1)  n 矩阵,求 | A | ( A 为 A 的增广矩阵 ).


因为 AX  b 有解,故 r ( A )  r ( A )  n  n  1,从而 | A | 0 .

例3



 kx  y  z  0 ,

若  x  ky  z  0 , 有非零解,求
2 x  y  z  0

因为 AX  0 有非零解,所以

k

A1
2

例4

1
k
1

r ( A )  n  3,又

1

 1 ,故有 | A | 0,解得 k  1 或 k  4 .
1 

设四元非齐次线性方程

组 AX   的系数矩阵

为 3,  1 ,  2 ,  3 是它的三个特解,且
 (1, 2 , 3 , 4 ) ,求 AX   的通解 .
T

k.

A 的秩

 1  ( 2 ,3 , 4 ,5 ) ,  2   3
T



因为 n  4, r ( A )  3,故 AX  0 的基础解系含一个向量

又   1 

2 3
2

3

5

 ( , 2 , ,3 ) 或   2 1  ( 2   3 )  ( 3 , 4 ,5 , 6 )
2
2

为 AX  0 的解,从而为

T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

所以方程组 AX  0 的通解为
3

5

2

2

 1  k 1  ( 2 , 3 , 4 ,5 )  k 1 ( , 2 ,
T



.

,3 ) , k 1  C
T

( 2 ,3 , 4 ,5 )  k ( 3 , 4 ,5 , 6 ) , k  C .
T

二. 求解线性方程组
1. 求 AX=0 的通解或基础解系

T

T

步骤:
(1) 写出系数矩阵 A 并对其作初等行变换化为行最简形式(同时得
到 r(A),这样也就可以确定基础解系所含解向量的个数);

(2) 由行最简形式确定自由未知量并写出与原方程组同解的方程组;
(3) 对自由未知量赋值,求出基础解系(有几个自由未知量,就应
赋几组值,将其视为向量组,它们是线性无关的).

2. 求 AX=b 的通解
步骤:
(1) 写出增广矩阵

A 并用初等行变换将其化

r ( A ) 及 r ( A ),判断是否有解

为行最简形式,求出

. 当有解时,则

(2) 由行最简形式写出同解方程组,求出 AX=0 的基础解系及 AX=b
的一个特解;
(3) 写出通解.

例5

 2 x1  x 2  4 x 3  3 x 4

 x3  x4
 x1
求解方程组 
 3 x1  x 2  x 3  2 x 4
7 x  x  5 x  6 x
2
3
4
 1

2

1
解 A 
3

7


1

4

3



0

1

1



1

1

2



1

5

6



4 

3 
 11 

 23 

行变换

1

0
0

0


故 r ( A )  r ( A )  2,方程组有无穷多解且
含 4  2  2 个解向量 .

对应的同解方程组为

  4,
  3,
  11 ,
  23 .
0

1 -1

1 -2

1

0

0

0

0

0

0

-3 

 -2 



0


0 


导出组的基础解系

 x1   x 3  x 4  3 ,

 x 2  2 x3  x 4  2 .

( *)

取 x 3  x 4  0,得特解  *  (  3 ,  2 , 0 , 0 ) .
T

 x3   1   0 
取     , ,故
 x4   0   1 
基础解系为

 x1    1   1 
   
,
,从而导出组的
 x2   2    1

 1  (  1, 2 ,1, 0 ) ,  2  (1,  1, 0 ,1) .

方程组的通解为

T

T

 *  k 1 1  k 2  2 , k 1 , k 2 为任意常数 .

注:1. 在求解线性方程组时,一定要将系数矩阵或增广矩阵化为
行最简形式,这样有利于求解.
2. 根据同解方程组(*)式写导出组的基础解系时,不要将常数
加进去.

三. 特殊方程组的求解
例6

设 A  ( a ij ) n  n 是实正交阵,且

求方程组

a 11  1, b  (1, 0 ,  , 0 ) ,
T

AX  b 的解 .

解 由于 A  ( a ij ) n  n 为正交阵,故

r ( A )  n ,所以方程组

AX  b 有惟一解 . 又 a n  1,由正交阵的定义知:
1

0
A


0


方程组为:

0

0



a 22

a 23







an2

an3



0 

a2n 
,



a nn 

 x1  1,

 a 22 x 2    a 2 n x n  0 ,

 
a x    a x  0.
nn n
 n2 2
故   (1, 0 ,  , 0 ) 为其全部解 .
T

例7

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0 的基础解系,并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全部解 .


A  1

2

3



n ,故 r ( A )  1,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含 n  1 个解向量 .

因为 x1   ( 2 x 2  3 x 3    nx n ),取

 x2   1   0 
0
     
 
 x3   0   1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x  0 0
 
 n    
 2
  3
 n






 1 
 0 
 0 
则  1   0  ,  2   1  ,  ,  n- 1   0  为一个基础解系






  
  
  






 0 
 0 
 1 

.

显然  *  (1,0,  ,0) 是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一个
T

特解 ,其全部解可表示为

 *  k1 1    k n 1 n 1 , k i  C , i  1, 2 ,  , n  1 .

例8

1

3
0

5




1

1
已知 B  
1

5

1

1

1

2

1

1

1

2

2

4

3

3

2

1

0

2

0

1

2

3

2

6

0

0

0

0
的行向量都是齐次线性

0

1 

 x1 
1    0 
 x 2   
 3    0 
x 3    的解向量 . 试求方程组的一个基础

6  
0
 x 4   
 1     0 
 x5 

记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为

构成向量组的一个极大

无关组,即

向量

 1  (1,  2 ,1, 0 , 0 ) ,  2  (1,  2 ,

0 ,1, 0 ) ,  3  ( 5 ,  6 , 0 , 0 ,1) 线性无关,又都是方程
T

解系 .

A ,并求得 r ( A )  2,故基础解系

含 5  2  3 个解向量 . 又 r ( B )  3,且第一、二、四行的

T

方程组

T

组的解,

故  1 ,  2 ,  3 为一个基础解系

.

四. 含参数的方程组
对含参数的方程组,求

解之前要先确定参数

. 一般而言,

有两种方法确定参数:

一是行列式法,二是初

等变换法 . 当

未知数个数等于方程个

数,即系数矩阵为方阵

且系数中含有

参数时,常考虑用行列

式法,特别当阶数较小

或系数行列式

容易求出时更是首选行

列式法 . 其理论依据为克莱姆法

即当系数行列式不为零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而当系数行列

式等于零时,我们可由

系数行列式等于零这一

方程确定出参

数值,从而将含参数的

方程组化为不含参数的

一般方程组 .

其他情形常用初等变换

法,这时依据有解的条

件 r ( A )  r ( A)

确定参数值 .

则,

例9

a 为何值时,方程组

解、有无穷多解?并在



 2 x1  ax 2  x 3  1,

 ax 1  x 2  x 3  2 , 无解、有惟一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有解时求其解

.

原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
2

a

a

1

4

5

故当 a  1 且 a  

4

1
1  ( a  1)( 5 a  4 ),
5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5
当 a  1 时,原方程组为

.

 2 x1  x 2  x 3  1,

 x1  x 2  x 3  2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2

1
4


1

1



1

1



5

5



行变换化为:

1
1


2  0
0
 1 


1

1



1

1



0

0



2
1


 1   0
0
0 


因此,当 a  1 时,原方程组有无穷多

0

0



1

1



0

0



组解,其通解为

(1,  1, 0 )  k ( 0 ,1,1) ( k 为任意实数) .
T

当a 

4

时,原方程组的同解方

T

程组为

5
10 x1- 4 x 2  5 x 3  5 ,

 4 x1  5 x 2  5 x 3   1 0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1

 1 ,
0 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 10

 4
 4


由此可知当

行变换化为:

4

5



5

5



5

5



a

4

5
 10


10    4
 0
 1 


4

5



5

5



0

0



时,原方程组无解

.

5
例1 0

设有齐次线性方程组

 (1  a ) x1  x 2    x n  0 ,

 2 x1  (2  a ) x 2    2 x n  0 ,

 
 nx  nx    ( n  a ) x  0 .
2
n
 1
当 a 取何值时,该方程组有

(n  2)

非零解 .

5

 10  ,
9 



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为

D 

1 a

1



1

2

2a



2





n

n

r1  r2    rn




na

(1  2    n  a )

1

1



1

2

2a



2





n

n

1

1



1

 n ( n  1)
0
 
 a
2



a



0

0

0






a

a

n 1




na

 n ( n  1)

 a .

2



n ( n  1)

故当 a  0 或 a  

时方程组有非零解

.

2

例1 1

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其



  2 x1  x 2  x 3   2 ,

x1  2 x 2  x 3   ,


2
x

x

2
x


1
2
3


 2

A  1
 1


解.

1

1



2

1



1

2



 2


2
 

0

0



2

1





3

3



 

r1  r2  r3 , r3  r2

0

1

0

    2
2

2






1

 0

0


2

1



1

1



0

0







2
 
,
3

2
    2 

当     2  0 即   1 或    2 时,方程组有解
2

1

  1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1
 
0 
0
 

2

1



1

1



0

0



1
 
k 1 , k  C .
1
 

1
1


0  0
0
0 


.

0

1



1

1



0

0



1

0 ,
0 

1

   2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例1 2

2
 
2 
0
 

2

1



1

1



0

0



 2
1


2  0
0
0 


0

1



1

1



0

0



1
 
k  1 , k  C .
1
 

参数 a , b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惟一解、无解、有无

穷多解?

 x1  x 2  2 x 3  3 x 4  1,

 x1  3 x 2  6 x 3  x 4  3 ,

 3 x1  x 2  ax 3  15 x 4  3 ,
 x  5 x  10 x  12 x  b
2
3
4
 1

2

2 ,
0 



1

0
 
0

0


1

1
A 
3

1


2

2

3



3

6

1



1

a

15



5

 10

12



1

2

3



2

4

2



4

a6

6



6

 12

9



1 

2 

0 

b  1 

故当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当 a  2 时 ,

1

3
3

b 

.

1

0
0

0


1

2

3



1

2

1



0

a2

2



0

0

3





1 
.

4

b  5 
1

1

0
A  
0

0


1

2

3



1

2

1



0

0

2



0

0

3




1


1 
0
 

4
0



0
b  5

1

故当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综上所述,当

2

3



1

2

1



0

0

1



0

0

0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方程组有无穷多组解

1 

1 
,

2

b  1 

b  1 时,方程组有无穷多组

当 a   2 ,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例1 3

1

.
a   2 , b   1 时,

.

 x1  x 2  x 3  x 4  x 5  a ,

 3 x1  2 x 2  x 3  x 4  3 x 5  0 ,
当参数 a , b 取何值时,

x 2  2 x3  2 x 4  6 x5  b ,

5 x  4 x  3 x  3 x  x  2,
2
3
4
5
 1

方程组有解

?

解.



1

3
A 
0

5


1

行变换
0
0

0


1

1

1

1



2

1

1

3



1

2

2

6



4

3

3

1



1

1

1

1



1

2

2

6



0

0

0

0



0

0

0

0



a

0
b

2 



3a 
,

b  3a

2  2 a 
a

b  3 a  0 ,
故当 
即 a  1, b  3 时,方程组有解
 2  2 a  0,

.

五. 证明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证明秩及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一些命题.
例14

设 A , B 均为 n 阶方阵,且

AB  0,证明

r ( A )  r ( B )  n.
因为 AB  0,设 B  (  1 ,  ,  n ),则  1 ,  ,  n 为方程组



AX  0 的解,故
r (  1 ,  ,  n )  n  r ( A ).

即 r ( B )  n  r ( A ),从而有

例15

设 A 是 n 阶矩阵,若存在正整数

A X  0 有解向量  ,且 A
k

A

k 1

r ( A )  r ( B )  n.

 是线性无关的 .

k 1

k ,使线性方程组

  0,证明向量组

 , A , ,



设有常数 1 ,  2 ,  ,  k 使得

1   2 A  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1 A

k 1

  0,

(1)

k 1

,有

k 1

  2 A     k A
k

由 A   0,有 1 A
k

k 1

  0,但 A

2k 2

  0,

k 1

  0,所以 1  0 .

将 1  0 代入 (1) 式,得

2 A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  0,

(2)

k 2

,有

2 A
从而有  2 A

k 1

k 1

    k A

k 1

2 k 3

  0,

  0,故有  2  0 . 类似地可求得

  k  0 . 因此向量组

 , A , , A

k 1

3  

 是线性无关的 .

设  * 是非齐次方程组

例16

是其导出组

AX  b 的一个解,  1 ,  2 ,  ,  n-r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证明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设有常数 k 0 , k 1 ,  , k n  r,使
k 0 *  k 1 ( *   1 )  k 2 ( *   2 )    k n-r ( *   n-r )  0,

则有
( k 0  k 1    k n-r ) *  k 1 1  k 2  2    k n-r  n-r  0,
两边左乘

A ,并注意到

(1)

A  *  b  0 , A  i  0 , i  1, 2 ,  , n  r ,有

( k 0  k1    k n-r ) b  0,
从而
( k 0  k 1    k n-r ) b  0,

(2)

k 1 1  k 2 2    k n-r  n-r  0.

代入 (1) 式,有

由于  1 ,  2 ,  ,  n-r 是 AX  0 的基础解系,因此

 1 ,  2 ,  ,  n-r

k 1  k 2    k n  r  0,代入 ( 2 ) 式,得

是 线性无关的,故有

k 0  0 . 这就证明了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注:在例15与例16中介绍的“两端左乘 A”的方法,希望读者能
用心体会并掌握它.
例17


设 A 为 n 阶方阵,证明
n

设  为 A X  0 的解,即
n

n +1

A X  0 的解,即
n

n

A X  0与 A

只需证明方程组

反之,设  为 A

r( A )  r( A
n 1

X  0 的解,即

A

).

X  0 同解 .

A   0 ,显然有
n

n 1

A

n +1

  0;

  0,若  不是

n +1

A   0 . 由例 15 知  , A  ,  , A
n

k 1



n  1个 n 元向量线性无关,但这

是线性无关的,即
能的,从而必有
所以 r ( A )  r ( A
n

n

n 1

n

只需证明方程组

若 A   0,显然有

n 1

X  0 同解,

).

设 A 为 m  n 阶矩阵,证明

例18


A   0 . 因此 A X  0 与 A

是不可

r ( A )  r ( A A ).
T

AX  0 与 A AX  0 同解 .
T

A A   0;反之,若
T

A A   0,则
T

( A  ) ( A  )  0,从而 A   0 . 因此 AX  0 与 A AX  0
T

T

同解,所以 r ( A )  r ( A A ).
T

六. 应用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解决向量间的线性表示问题及几何中线、
面关系问题.
例19

设  1  (1, 3 , 0 , 5 ) ,  2  (1, 2 , 1, 4 ) ,  3  (1, 1, 2 , 3 ) ,
T

T

T

  (1, a , 3 , b ) .
T

(1) a , b 取何值时,  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并求出表示
( 2 ) a , b 取何值时,  不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 .



设   x1 1  x 2 2  x 3 3,则有

   1  2

 x1 
 
 3  x 2   AX ,
x 
 3

式.

1

3
3 
0

5


其中 A   1  2

1
2
1
4

1

 x1 
 
1
, X   x 2 .

2
x 

 3

3

从而  能否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转化为方程组

AX   是否

有解的问题 .
因为
1

3
A  A   
0

5


1

1



2

1



1

2



4

3



1
1


a
0
 
0
3


0
b 


1

1



1

2



1

2



1

2





a  3
3 

b  5 
1

1

0
 
0

0


1

1



1

2



0

0



0

0





a3 
.

a

b  a  2 
1

 不能用  1 ,  2 ,

故当 a  0 或 b  a  2 时,方程组无解,从而

 3 线性表示 .
 可由  1 ,  2 ,  3 线

当 a  0 ,且 b  2 时,方程组有解,从而
性表示 . 此时
1

0
A  
0

0


1

1



1

2



0

0



0

0



1
1


3
0
 

0
0



0
0


0

1



1

2



0

0



0

0



 2

3 
,

0

0 

方程组的通解为

(  2 ,3, 0 )  k (1,  2 ,1) .
T

T

从而  可由  1 ,  2 ,  3 线性表示为

  (  2  k ) 1  ( 3  2 k ) 2  k  3 , 其中 k 为任意常数 .

注:讨论向量  能否由向量组 1, 2, 3 线性表示,并进一步求
出表示式,实际上就是方程组是否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出其通解
的问题.
例 20

设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

的方程分别为

l1: ax  2 by  3 c  0 , l1: bx  2 cy  3 a  0 , l1: cx  2 ay  3 b  0 .
当 a  b  c  0 时,讨论三条直线的位



考虑方程组

置关系 .

 ax  2 by   3 c ,

 bx  2 cy   3 a ,
 cx  2 ay   3 b ,


(1)

由于 a  b  c  0,故
a

A  b
c

a

2b

b

2c

又因为

2b



2c



2a



 3c 
a


 3 a  r3  r1  r2  b
0
 3 b 


2b



2c



0



 3c 

 3 a .
0 

 2 ( ac  b )   2[ a ( a  b )  b ]
2

2

  [ 2 a  2 ab  2 b ]
2

2

 [ a  b  ( a  b ) ]  0 .
2

2

2

所以 r ( A )  r ( A )  2,从而方程组
l1 , l 2 , l 3 交于一点 .

(1) 有惟一解,即三直线


Slide 31

线性方程组
一. 基本概念题
例1

设齐次线性方程组



方程组中未知量个数

零解,所以
例2

A5 3 X  0 仅有零解,求

n  3,又方程组

r ( A ).

AX  0 有惟一

r ( A )  n ,故 r ( A )  3 .

设 n 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AX  b 有解,其中

A为

( n  1)  n 矩阵,求 | A | ( A 为 A 的增广矩阵 ).


因为 AX  b 有解,故 r ( A )  r ( A )  n  n  1,从而 | A | 0 .

例3



 kx  y  z  0 ,

若  x  ky  z  0 , 有非零解,求
2 x  y  z  0

因为 AX  0 有非零解,所以

k

A1
2

例4

1
k
1

r ( A )  n  3,又

1

 1 ,故有 | A | 0,解得 k  1 或 k  4 .
1 

设四元非齐次线性方程

组 AX   的系数矩阵

为 3,  1 ,  2 ,  3 是它的三个特解,且
 (1, 2 , 3 , 4 ) ,求 AX   的通解 .
T

k.

A 的秩

 1  ( 2 ,3 , 4 ,5 ) ,  2   3
T



因为 n  4, r ( A )  3,故 AX  0 的基础解系含一个向量

又   1 

2 3
2

3

5

 ( , 2 , ,3 ) 或   2 1  ( 2   3 )  ( 3 , 4 ,5 , 6 )
2
2

为 AX  0 的解,从而为

T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

所以方程组 AX  0 的通解为
3

5

2

2

 1  k 1  ( 2 , 3 , 4 ,5 )  k 1 ( , 2 ,
T



.

,3 ) , k 1  C
T

( 2 ,3 , 4 ,5 )  k ( 3 , 4 ,5 , 6 ) , k  C .
T

二. 求解线性方程组
1. 求 AX=0 的通解或基础解系

T

T

步骤:
(1) 写出系数矩阵 A 并对其作初等行变换化为行最简形式(同时得
到 r(A),这样也就可以确定基础解系所含解向量的个数);

(2) 由行最简形式确定自由未知量并写出与原方程组同解的方程组;
(3) 对自由未知量赋值,求出基础解系(有几个自由未知量,就应
赋几组值,将其视为向量组,它们是线性无关的).

2. 求 AX=b 的通解
步骤:
(1) 写出增广矩阵

A 并用初等行变换将其化

r ( A ) 及 r ( A ),判断是否有解

为行最简形式,求出

. 当有解时,则

(2) 由行最简形式写出同解方程组,求出 AX=0 的基础解系及 AX=b
的一个特解;
(3) 写出通解.

例5

 2 x1  x 2  4 x 3  3 x 4

 x3  x4
 x1
求解方程组 
 3 x1  x 2  x 3  2 x 4
7 x  x  5 x  6 x
2
3
4
 1

2

1
解 A 
3

7


1

4

3



0

1

1



1

1

2



1

5

6



4 

3 
 11 

 23 

行变换

1

0
0

0


故 r ( A )  r ( A )  2,方程组有无穷多解且
含 4  2  2 个解向量 .

对应的同解方程组为

  4,
  3,
  11 ,
  23 .
0

1 -1

1 -2

1

0

0

0

0

0

0

-3 

 -2 



0


0 


导出组的基础解系

 x1   x 3  x 4  3 ,

 x 2  2 x3  x 4  2 .

( *)

取 x 3  x 4  0,得特解  *  (  3 ,  2 , 0 , 0 ) .
T

 x3   1   0 
取     , ,故
 x4   0   1 
基础解系为

 x1    1   1 
   
,
,从而导出组的
 x2   2    1

 1  (  1, 2 ,1, 0 ) ,  2  (1,  1, 0 ,1) .

方程组的通解为

T

T

 *  k 1 1  k 2  2 , k 1 , k 2 为任意常数 .

注:1. 在求解线性方程组时,一定要将系数矩阵或增广矩阵化为
行最简形式,这样有利于求解.
2. 根据同解方程组(*)式写导出组的基础解系时,不要将常数
加进去.

三. 特殊方程组的求解
例6

设 A  ( a ij ) n  n 是实正交阵,且

求方程组

a 11  1, b  (1, 0 ,  , 0 ) ,
T

AX  b 的解 .

解 由于 A  ( a ij ) n  n 为正交阵,故

r ( A )  n ,所以方程组

AX  b 有惟一解 . 又 a n  1,由正交阵的定义知:
1

0
A


0


方程组为:

0

0



a 22

a 23







an2

an3



0 

a2n 
,



a nn 

 x1  1,

 a 22 x 2    a 2 n x n  0 ,

 
a x    a x  0.
nn n
 n2 2
故   (1, 0 ,  , 0 ) 为其全部解 .
T

例7

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0 的基础解系,并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全部解 .


A  1

2

3



n ,故 r ( A )  1,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含 n  1 个解向量 .

因为 x1   ( 2 x 2  3 x 3    nx n ),取

 x2   1   0 
0
     
 
 x3   0   1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x  0 0
 
 n    
 2
  3
 n






 1 
 0 
 0 
则  1   0  ,  2   1  ,  ,  n- 1   0  为一个基础解系






  
  
  






 0 
 0 
 1 

.

显然  *  (1,0,  ,0) 是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一个
T

特解 ,其全部解可表示为

 *  k1 1    k n 1 n 1 , k i  C , i  1, 2 ,  , n  1 .

例8

1

3
0

5




1

1
已知 B  
1

5

1

1

1

2

1

1

1

2

2

4

3

3

2

1

0

2

0

1

2

3

2

6

0

0

0

0
的行向量都是齐次线性

0

1 

 x1 
1    0 
 x 2   
 3    0 
x 3    的解向量 . 试求方程组的一个基础

6  
0
 x 4   
 1     0 
 x5 

记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为

构成向量组的一个极大

无关组,即

向量

 1  (1,  2 ,1, 0 , 0 ) ,  2  (1,  2 ,

0 ,1, 0 ) ,  3  ( 5 ,  6 , 0 , 0 ,1) 线性无关,又都是方程
T

解系 .

A ,并求得 r ( A )  2,故基础解系

含 5  2  3 个解向量 . 又 r ( B )  3,且第一、二、四行的

T

方程组

T

组的解,

故  1 ,  2 ,  3 为一个基础解系

.

四. 含参数的方程组
对含参数的方程组,求

解之前要先确定参数

. 一般而言,

有两种方法确定参数:

一是行列式法,二是初

等变换法 . 当

未知数个数等于方程个

数,即系数矩阵为方阵

且系数中含有

参数时,常考虑用行列

式法,特别当阶数较小

或系数行列式

容易求出时更是首选行

列式法 . 其理论依据为克莱姆法

即当系数行列式不为零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而当系数行列

式等于零时,我们可由

系数行列式等于零这一

方程确定出参

数值,从而将含参数的

方程组化为不含参数的

一般方程组 .

其他情形常用初等变换

法,这时依据有解的条

件 r ( A )  r ( A)

确定参数值 .

则,

例9

a 为何值时,方程组

解、有无穷多解?并在



 2 x1  ax 2  x 3  1,

 ax 1  x 2  x 3  2 , 无解、有惟一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有解时求其解

.

原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
2

a

a

1

4

5

故当 a  1 且 a  

4

1
1  ( a  1)( 5 a  4 ),
5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5
当 a  1 时,原方程组为

.

 2 x1  x 2  x 3  1,

 x1  x 2  x 3  2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2

1
4


1

1



1

1



5

5



行变换化为:

1
1


2  0
0
 1 


1

1



1

1



0

0



2
1


 1   0
0
0 


因此,当 a  1 时,原方程组有无穷多

0

0



1

1



0

0



组解,其通解为

(1,  1, 0 )  k ( 0 ,1,1) ( k 为任意实数) .
T

当a 

4

时,原方程组的同解方

T

程组为

5
10 x1- 4 x 2  5 x 3  5 ,

 4 x1  5 x 2  5 x 3   1 0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1

 1 ,
0 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 10

 4
 4


由此可知当

行变换化为:

4

5



5

5



5

5



a

4

5
 10


10    4
 0
 1 


4

5



5

5



0

0



时,原方程组无解

.

5
例1 0

设有齐次线性方程组

 (1  a ) x1  x 2    x n  0 ,

 2 x1  (2  a ) x 2    2 x n  0 ,

 
 nx  nx    ( n  a ) x  0 .
2
n
 1
当 a 取何值时,该方程组有

(n  2)

非零解 .

5

 10  ,
9 



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为

D 

1 a

1



1

2

2a



2





n

n

r1  r2    rn




na

(1  2    n  a )

1

1



1

2

2a



2





n

n

1

1



1

 n ( n  1)
0
 
 a
2



a



0

0

0






a

a

n 1




na

 n ( n  1)

 a .

2



n ( n  1)

故当 a  0 或 a  

时方程组有非零解

.

2

例1 1

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其



  2 x1  x 2  x 3   2 ,

x1  2 x 2  x 3   ,


2
x

x

2
x


1
2
3


 2

A  1
 1


解.

1

1



2

1



1

2



 2


2
 

0

0



2

1





3

3



 

r1  r2  r3 , r3  r2

0

1

0

    2
2

2






1

 0

0


2

1



1

1



0

0







2
 
,
3

2
    2 

当     2  0 即   1 或    2 时,方程组有解
2

1

  1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1
 
0 
0
 

2

1



1

1



0

0



1
 
k 1 , k  C .
1
 

1
1


0  0
0
0 


.

0

1



1

1



0

0



1

0 ,
0 

1

   2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例1 2

2
 
2 
0
 

2

1



1

1



0

0



 2
1


2  0
0
0 


0

1



1

1



0

0



1
 
k  1 , k  C .
1
 

参数 a , b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惟一解、无解、有无

穷多解?

 x1  x 2  2 x 3  3 x 4  1,

 x1  3 x 2  6 x 3  x 4  3 ,

 3 x1  x 2  ax 3  15 x 4  3 ,
 x  5 x  10 x  12 x  b
2
3
4
 1

2

2 ,
0 



1

0
 
0

0


1

1
A 
3

1


2

2

3



3

6

1



1

a

15



5

 10

12



1

2

3



2

4

2



4

a6

6



6

 12

9



1 

2 

0 

b  1 

故当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当 a  2 时 ,

1

3
3

b 

.

1

0
0

0


1

2

3



1

2

1



0

a2

2



0

0

3





1 
.

4

b  5 
1

1

0
A  
0

0


1

2

3



1

2

1



0

0

2



0

0

3




1


1 
0
 

4
0



0
b  5

1

故当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综上所述,当

2

3



1

2

1



0

0

1



0

0

0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方程组有无穷多组解

1 

1 
,

2

b  1 

b  1 时,方程组有无穷多组

当 a   2 ,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例1 3

1

.
a   2 , b   1 时,

.

 x1  x 2  x 3  x 4  x 5  a ,

 3 x1  2 x 2  x 3  x 4  3 x 5  0 ,
当参数 a , b 取何值时,

x 2  2 x3  2 x 4  6 x5  b ,

5 x  4 x  3 x  3 x  x  2,
2
3
4
5
 1

方程组有解

?

解.



1

3
A 
0

5


1

行变换
0
0

0


1

1

1

1



2

1

1

3



1

2

2

6



4

3

3

1



1

1

1

1



1

2

2

6



0

0

0

0



0

0

0

0



a

0
b

2 



3a 
,

b  3a

2  2 a 
a

b  3 a  0 ,
故当 
即 a  1, b  3 时,方程组有解
 2  2 a  0,

.

五. 证明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证明秩及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一些命题.
例14

设 A , B 均为 n 阶方阵,且

AB  0,证明

r ( A )  r ( B )  n.
因为 AB  0,设 B  (  1 ,  ,  n ),则  1 ,  ,  n 为方程组



AX  0 的解,故
r (  1 ,  ,  n )  n  r ( A ).

即 r ( B )  n  r ( A ),从而有

例15

设 A 是 n 阶矩阵,若存在正整数

A X  0 有解向量  ,且 A
k

A

k 1

r ( A )  r ( B )  n.

 是线性无关的 .

k 1

k ,使线性方程组

  0,证明向量组

 , A , ,



设有常数 1 ,  2 ,  ,  k 使得

1   2 A  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1 A

k 1

  0,

(1)

k 1

,有

k 1

  2 A     k A
k

由 A   0,有 1 A
k

k 1

  0,但 A

2k 2

  0,

k 1

  0,所以 1  0 .

将 1  0 代入 (1) 式,得

2 A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  0,

(2)

k 2

,有

2 A
从而有  2 A

k 1

k 1

    k A

k 1

2 k 3

  0,

  0,故有  2  0 . 类似地可求得

  k  0 . 因此向量组

 , A , , A

k 1

3  

 是线性无关的 .

设  * 是非齐次方程组

例16

是其导出组

AX  b 的一个解,  1 ,  2 ,  ,  n-r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证明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设有常数 k 0 , k 1 ,  , k n  r,使
k 0 *  k 1 ( *   1 )  k 2 ( *   2 )    k n-r ( *   n-r )  0,

则有
( k 0  k 1    k n-r ) *  k 1 1  k 2  2    k n-r  n-r  0,
两边左乘

A ,并注意到

(1)

A  *  b  0 , A  i  0 , i  1, 2 ,  , n  r ,有

( k 0  k1    k n-r ) b  0,
从而
( k 0  k 1    k n-r ) b  0,

(2)

k 1 1  k 2 2    k n-r  n-r  0.

代入 (1) 式,有

由于  1 ,  2 ,  ,  n-r 是 AX  0 的基础解系,因此

 1 ,  2 ,  ,  n-r

k 1  k 2    k n  r  0,代入 ( 2 ) 式,得

是 线性无关的,故有

k 0  0 . 这就证明了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注:在例15与例16中介绍的“两端左乘 A”的方法,希望读者能
用心体会并掌握它.
例17


设 A 为 n 阶方阵,证明
n

设  为 A X  0 的解,即
n

n +1

A X  0 的解,即
n

n

A X  0与 A

只需证明方程组

反之,设  为 A

r( A )  r( A
n 1

X  0 的解,即

A

).

X  0 同解 .

A   0 ,显然有
n

n 1

A

n +1

  0;

  0,若  不是

n +1

A   0 . 由例 15 知  , A  ,  , A
n

k 1



n  1个 n 元向量线性无关,但这

是线性无关的,即
能的,从而必有
所以 r ( A )  r ( A
n

n

n 1

n

只需证明方程组

若 A   0,显然有

n 1

X  0 同解,

).

设 A 为 m  n 阶矩阵,证明

例18


A   0 . 因此 A X  0 与 A

是不可

r ( A )  r ( A A ).
T

AX  0 与 A AX  0 同解 .
T

A A   0;反之,若
T

A A   0,则
T

( A  ) ( A  )  0,从而 A   0 . 因此 AX  0 与 A AX  0
T

T

同解,所以 r ( A )  r ( A A ).
T

六. 应用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解决向量间的线性表示问题及几何中线、
面关系问题.
例19

设  1  (1, 3 , 0 , 5 ) ,  2  (1, 2 , 1, 4 ) ,  3  (1, 1, 2 , 3 ) ,
T

T

T

  (1, a , 3 , b ) .
T

(1) a , b 取何值时,  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并求出表示
( 2 ) a , b 取何值时,  不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 .



设   x1 1  x 2 2  x 3 3,则有

   1  2

 x1 
 
 3  x 2   AX ,
x 
 3

式.

1

3
3 
0

5


其中 A   1  2

1
2
1
4

1

 x1 
 
1
, X   x 2 .

2
x 

 3

3

从而  能否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转化为方程组

AX   是否

有解的问题 .
因为
1

3
A  A   
0

5


1

1



2

1



1

2



4

3



1
1


a
0
 
0
3


0
b 


1

1



1

2



1

2



1

2





a  3
3 

b  5 
1

1

0
 
0

0


1

1



1

2



0

0



0

0





a3 
.

a

b  a  2 
1

 不能用  1 ,  2 ,

故当 a  0 或 b  a  2 时,方程组无解,从而

 3 线性表示 .
 可由  1 ,  2 ,  3 线

当 a  0 ,且 b  2 时,方程组有解,从而
性表示 . 此时
1

0
A  
0

0


1

1



1

2



0

0



0

0



1
1


3
0
 

0
0



0
0


0

1



1

2



0

0



0

0



 2

3 
,

0

0 

方程组的通解为

(  2 ,3, 0 )  k (1,  2 ,1) .
T

T

从而  可由  1 ,  2 ,  3 线性表示为

  (  2  k ) 1  ( 3  2 k ) 2  k  3 , 其中 k 为任意常数 .

注:讨论向量  能否由向量组 1, 2, 3 线性表示,并进一步求
出表示式,实际上就是方程组是否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出其通解
的问题.
例 20

设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

的方程分别为

l1: ax  2 by  3 c  0 , l1: bx  2 cy  3 a  0 , l1: cx  2 ay  3 b  0 .
当 a  b  c  0 时,讨论三条直线的位



考虑方程组

置关系 .

 ax  2 by   3 c ,

 bx  2 cy   3 a ,
 cx  2 ay   3 b ,


(1)

由于 a  b  c  0,故
a

A  b
c

a

2b

b

2c

又因为

2b



2c



2a



 3c 
a


 3 a  r3  r1  r2  b
0
 3 b 


2b



2c



0



 3c 

 3 a .
0 

 2 ( ac  b )   2[ a ( a  b )  b ]
2

2

  [ 2 a  2 ab  2 b ]
2

2

 [ a  b  ( a  b ) ]  0 .
2

2

2

所以 r ( A )  r ( A )  2,从而方程组
l1 , l 2 , l 3 交于一点 .

(1) 有惟一解,即三直线


Slide 32

线性方程组
一. 基本概念题
例1

设齐次线性方程组



方程组中未知量个数

零解,所以
例2

A5 3 X  0 仅有零解,求

n  3,又方程组

r ( A ).

AX  0 有惟一

r ( A )  n ,故 r ( A )  3 .

设 n 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AX  b 有解,其中

A为

( n  1)  n 矩阵,求 | A | ( A 为 A 的增广矩阵 ).


因为 AX  b 有解,故 r ( A )  r ( A )  n  n  1,从而 | A | 0 .

例3



 kx  y  z  0 ,

若  x  ky  z  0 , 有非零解,求
2 x  y  z  0

因为 AX  0 有非零解,所以

k

A1
2

例4

1
k
1

r ( A )  n  3,又

1

 1 ,故有 | A | 0,解得 k  1 或 k  4 .
1 

设四元非齐次线性方程

组 AX   的系数矩阵

为 3,  1 ,  2 ,  3 是它的三个特解,且
 (1, 2 , 3 , 4 ) ,求 AX   的通解 .
T

k.

A 的秩

 1  ( 2 ,3 , 4 ,5 ) ,  2   3
T



因为 n  4, r ( A )  3,故 AX  0 的基础解系含一个向量

又   1 

2 3
2

3

5

 ( , 2 , ,3 ) 或   2 1  ( 2   3 )  ( 3 , 4 ,5 , 6 )
2
2

为 AX  0 的解,从而为

T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

所以方程组 AX  0 的通解为
3

5

2

2

 1  k 1  ( 2 , 3 , 4 ,5 )  k 1 ( , 2 ,
T



.

,3 ) , k 1  C
T

( 2 ,3 , 4 ,5 )  k ( 3 , 4 ,5 , 6 ) , k  C .
T

二. 求解线性方程组
1. 求 AX=0 的通解或基础解系

T

T

步骤:
(1) 写出系数矩阵 A 并对其作初等行变换化为行最简形式(同时得
到 r(A),这样也就可以确定基础解系所含解向量的个数);

(2) 由行最简形式确定自由未知量并写出与原方程组同解的方程组;
(3) 对自由未知量赋值,求出基础解系(有几个自由未知量,就应
赋几组值,将其视为向量组,它们是线性无关的).

2. 求 AX=b 的通解
步骤:
(1) 写出增广矩阵

A 并用初等行变换将其化

r ( A ) 及 r ( A ),判断是否有解

为行最简形式,求出

. 当有解时,则

(2) 由行最简形式写出同解方程组,求出 AX=0 的基础解系及 AX=b
的一个特解;
(3) 写出通解.

例5

 2 x1  x 2  4 x 3  3 x 4

 x3  x4
 x1
求解方程组 
 3 x1  x 2  x 3  2 x 4
7 x  x  5 x  6 x
2
3
4
 1

2

1
解 A 
3

7


1

4

3



0

1

1



1

1

2



1

5

6



4 

3 
 11 

 23 

行变换

1

0
0

0


故 r ( A )  r ( A )  2,方程组有无穷多解且
含 4  2  2 个解向量 .

对应的同解方程组为

  4,
  3,
  11 ,
  23 .
0

1 -1

1 -2

1

0

0

0

0

0

0

-3 

 -2 



0


0 


导出组的基础解系

 x1   x 3  x 4  3 ,

 x 2  2 x3  x 4  2 .

( *)

取 x 3  x 4  0,得特解  *  (  3 ,  2 , 0 , 0 ) .
T

 x3   1   0 
取     , ,故
 x4   0   1 
基础解系为

 x1    1   1 
   
,
,从而导出组的
 x2   2    1

 1  (  1, 2 ,1, 0 ) ,  2  (1,  1, 0 ,1) .

方程组的通解为

T

T

 *  k 1 1  k 2  2 , k 1 , k 2 为任意常数 .

注:1. 在求解线性方程组时,一定要将系数矩阵或增广矩阵化为
行最简形式,这样有利于求解.
2. 根据同解方程组(*)式写导出组的基础解系时,不要将常数
加进去.

三. 特殊方程组的求解
例6

设 A  ( a ij ) n  n 是实正交阵,且

求方程组

a 11  1, b  (1, 0 ,  , 0 ) ,
T

AX  b 的解 .

解 由于 A  ( a ij ) n  n 为正交阵,故

r ( A )  n ,所以方程组

AX  b 有惟一解 . 又 a n  1,由正交阵的定义知:
1

0
A


0


方程组为:

0

0



a 22

a 23







an2

an3



0 

a2n 
,



a nn 

 x1  1,

 a 22 x 2    a 2 n x n  0 ,

 
a x    a x  0.
nn n
 n2 2
故   (1, 0 ,  , 0 ) 为其全部解 .
T

例7

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0 的基础解系,并求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全部解 .


A  1

2

3



n ,故 r ( A )  1,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含 n  1 个解向量 .

因为 x1   ( 2 x 2  3 x 3    nx n ),取

 x2   1   0 
0
     
 
 x3   0   1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x  0 0
 
 n    
 2
  3
 n






 1 
 0 
 0 
则  1   0  ,  2   1  ,  ,  n- 1   0  为一个基础解系






  
  
  






 0 
 0 
 1 

.

显然  *  (1,0,  ,0) 是 x1  2 x 2  3 x 3    nx n  1 的一个
T

特解 ,其全部解可表示为

 *  k1 1    k n 1 n 1 , k i  C , i  1, 2 ,  , n  1 .

例8

1

3
0

5




1

1
已知 B  
1

5

1

1

1

2

1

1

1

2

2

4

3

3

2

1

0

2

0

1

2

3

2

6

0

0

0

0
的行向量都是齐次线性

0

1 

 x1 
1    0 
 x 2   
 3    0 
x 3    的解向量 . 试求方程组的一个基础

6  
0
 x 4   
 1     0 
 x5 

记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为

构成向量组的一个极大

无关组,即

向量

 1  (1,  2 ,1, 0 , 0 ) ,  2  (1,  2 ,

0 ,1, 0 ) ,  3  ( 5 ,  6 , 0 , 0 ,1) 线性无关,又都是方程
T

解系 .

A ,并求得 r ( A )  2,故基础解系

含 5  2  3 个解向量 . 又 r ( B )  3,且第一、二、四行的

T

方程组

T

组的解,

故  1 ,  2 ,  3 为一个基础解系

.

四. 含参数的方程组
对含参数的方程组,求

解之前要先确定参数

. 一般而言,

有两种方法确定参数:

一是行列式法,二是初

等变换法 . 当

未知数个数等于方程个

数,即系数矩阵为方阵

且系数中含有

参数时,常考虑用行列

式法,特别当阶数较小

或系数行列式

容易求出时更是首选行

列式法 . 其理论依据为克莱姆法

即当系数行列式不为零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而当系数行列

式等于零时,我们可由

系数行列式等于零这一

方程确定出参

数值,从而将含参数的

方程组化为不含参数的

一般方程组 .

其他情形常用初等变换

法,这时依据有解的条

件 r ( A )  r ( A)

确定参数值 .

则,

例9

a 为何值时,方程组

解、有无穷多解?并在



 2 x1  ax 2  x 3  1,

 ax 1  x 2  x 3  2 , 无解、有惟一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有解时求其解

.

原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
2

a

a

1

4

5

故当 a  1 且 a  

4

1
1  ( a  1)( 5 a  4 ),
5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5
当 a  1 时,原方程组为

.

 2 x1  x 2  x 3  1,

 x1  x 2  x 3  2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2

1
4


1

1



1

1



5

5



行变换化为:

1
1


2  0
0
 1 


1

1



1

1



0

0



2
1


 1   0
0
0 


因此,当 a  1 时,原方程组有无穷多

0

0



1

1



0

0



组解,其通解为

(1,  1, 0 )  k ( 0 ,1,1) ( k 为任意实数) .
T

当a 

4

时,原方程组的同解方

T

程组为

5
10 x1- 4 x 2  5 x 3  5 ,

 4 x1  5 x 2  5 x 3   1 0 ,
4 x  5 x  5 x  1.
2
3
 1

1

 1 ,
0 

对其增广矩阵施行初等
 10

 4
 4


由此可知当

行变换化为:

4

5



5

5



5

5



a

4

5
 10


10    4
 0
 1 


4

5



5

5



0

0



时,原方程组无解

.

5
例1 0

设有齐次线性方程组

 (1  a ) x1  x 2    x n  0 ,

 2 x1  (2  a ) x 2    2 x n  0 ,

 
 nx  nx    ( n  a ) x  0 .
2
n
 1
当 a 取何值时,该方程组有

(n  2)

非零解 .

5

 10  ,
9 



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为

D 

1 a

1



1

2

2a



2





n

n

r1  r2    rn




na

(1  2    n  a )

1

1



1

2

2a



2





n

n

1

1



1

 n ( n  1)
0
 
 a
2



a



0

0

0






a

a

n 1




na

 n ( n  1)

 a .

2



n ( n  1)

故当 a  0 或 a  

时方程组有非零解

.

2

例1 1

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其



  2 x1  x 2  x 3   2 ,

x1  2 x 2  x 3   ,


2
x

x

2
x


1
2
3


 2

A  1
 1


解.

1

1



2

1



1

2



 2


2
 

0

0



2

1





3

3



 

r1  r2  r3 , r3  r2

0

1

0

    2
2

2






1

 0

0


2

1



1

1



0

0







2
 
,
3

2
    2 

当     2  0 即   1 或    2 时,方程组有解
2

1

  1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1
 
0 
0
 

2

1



1

1



0

0



1
 
k 1 , k  C .
1
 

1
1


0  0
0
0 


.

0

1



1

1



0

0



1

0 ,
0 

1

   2 时, A   0
0


故通解为

例1 2

2
 
2 
0
 

2

1



1

1



0

0



 2
1


2  0
0
0 


0

1



1

1



0

0



1
 
k  1 , k  C .
1
 

参数 a , b 为何值时,方程组

有惟一解、无解、有无

穷多解?

 x1  x 2  2 x 3  3 x 4  1,

 x1  3 x 2  6 x 3  x 4  3 ,

 3 x1  x 2  ax 3  15 x 4  3 ,
 x  5 x  10 x  12 x  b
2
3
4
 1

2

2 ,
0 



1

0
 
0

0


1

1
A 
3

1


2

2

3



3

6

1



1

a

15



5

 10

12



1

2

3



2

4

2



4

a6

6



6

 12

9



1 

2 

0 

b  1 

故当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当 a  2 时 ,

1

3
3

b 

.

1

0
0

0


1

2

3



1

2

1



0

a2

2



0

0

3





1 
.

4

b  5 
1

1

0
A  
0

0


1

2

3



1

2

1



0

0

2



0

0

3




1


1 
0
 

4
0



0
b  5

1

故当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综上所述,当

2

3



1

2

1



0

0

1



0

0

0



a   2 时方程组有惟一解

方程组有无穷多组解

1 

1 
,

2

b  1 

b  1 时,方程组有无穷多组

当 a   2 , b   1 时,方程组无解;当

例1 3

1

.
a   2 , b   1 时,

.

 x1  x 2  x 3  x 4  x 5  a ,

 3 x1  2 x 2  x 3  x 4  3 x 5  0 ,
当参数 a , b 取何值时,

x 2  2 x3  2 x 4  6 x5  b ,

5 x  4 x  3 x  3 x  x  2,
2
3
4
5
 1

方程组有解

?

解.



1

3
A 
0

5


1

行变换
0
0

0


1

1

1

1



2

1

1

3



1

2

2

6



4

3

3

1



1

1

1

1



1

2

2

6



0

0

0

0



0

0

0

0



a

0
b

2 



3a 
,

b  3a

2  2 a 
a

b  3 a  0 ,
故当 
即 a  1, b  3 时,方程组有解
 2  2 a  0,

.

五. 证明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证明秩及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一些命题.
例14

设 A , B 均为 n 阶方阵,且

AB  0,证明

r ( A )  r ( B )  n.
因为 AB  0,设 B  (  1 ,  ,  n ),则  1 ,  ,  n 为方程组



AX  0 的解,故
r (  1 ,  ,  n )  n  r ( A ).

即 r ( B )  n  r ( A ),从而有

例15

设 A 是 n 阶矩阵,若存在正整数

A X  0 有解向量  ,且 A
k

A

k 1

r ( A )  r ( B )  n.

 是线性无关的 .

k 1

k ,使线性方程组

  0,证明向量组

 , A , ,



设有常数 1 ,  2 ,  ,  k 使得

1   2 A  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1 A

k 1

  0,

(1)

k 1

,有

k 1

  2 A     k A
k

由 A   0,有 1 A
k

k 1

  0,但 A

2k 2

  0,

k 1

  0,所以 1  0 .

将 1  0 代入 (1) 式,得

2 A    k A
等式两端左乘

A

  0,

(2)

k 2

,有

2 A
从而有  2 A

k 1

k 1

    k A

k 1

2 k 3

  0,

  0,故有  2  0 . 类似地可求得

  k  0 . 因此向量组

 , A , , A

k 1

3  

 是线性无关的 .

设  * 是非齐次方程组

例16

是其导出组

AX  b 的一个解,  1 ,  2 ,  ,  n-r

AX  0 的一个基础解系,证明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设有常数 k 0 , k 1 ,  , k n  r,使
k 0 *  k 1 ( *   1 )  k 2 ( *   2 )    k n-r ( *   n-r )  0,

则有
( k 0  k 1    k n-r ) *  k 1 1  k 2  2    k n-r  n-r  0,
两边左乘

A ,并注意到

(1)

A  *  b  0 , A  i  0 , i  1, 2 ,  , n  r ,有

( k 0  k1    k n-r ) b  0,
从而
( k 0  k 1    k n-r ) b  0,

(2)

k 1 1  k 2 2    k n-r  n-r  0.

代入 (1) 式,有

由于  1 ,  2 ,  ,  n-r 是 AX  0 的基础解系,因此

 1 ,  2 ,  ,  n-r

k 1  k 2    k n  r  0,代入 ( 2 ) 式,得

是 线性无关的,故有

k 0  0 . 这就证明了  *,  *   1 ,  *   2 ,  ,  *   n-r 线性无关 .

注:在例15与例16中介绍的“两端左乘 A”的方法,希望读者能
用心体会并掌握它.
例17


设 A 为 n 阶方阵,证明
n

设  为 A X  0 的解,即
n

n +1

A X  0 的解,即
n

n

A X  0与 A

只需证明方程组

反之,设  为 A

r( A )  r( A
n 1

X  0 的解,即

A

).

X  0 同解 .

A   0 ,显然有
n

n 1

A

n +1

  0;

  0,若  不是

n +1

A   0 . 由例 15 知  , A  ,  , A
n

k 1



n  1个 n 元向量线性无关,但这

是线性无关的,即
能的,从而必有
所以 r ( A )  r ( A
n

n

n 1

n

只需证明方程组

若 A   0,显然有

n 1

X  0 同解,

).

设 A 为 m  n 阶矩阵,证明

例18


A   0 . 因此 A X  0 与 A

是不可

r ( A )  r ( A A ).
T

AX  0 与 A AX  0 同解 .
T

A A   0;反之,若
T

A A   0,则
T

( A  ) ( A  )  0,从而 A   0 . 因此 AX  0 与 A AX  0
T

T

同解,所以 r ( A )  r ( A A ).
T

六. 应用题

利用方程组的理论可以解决向量间的线性表示问题及几何中线、
面关系问题.
例19

设  1  (1, 3 , 0 , 5 ) ,  2  (1, 2 , 1, 4 ) ,  3  (1, 1, 2 , 3 ) ,
T

T

T

  (1, a , 3 , b ) .
T

(1) a , b 取何值时,  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并求出表示
( 2 ) a , b 取何值时,  不能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 .



设   x1 1  x 2 2  x 3 3,则有

   1  2

 x1 
 
 3  x 2   AX ,
x 
 3

式.

1

3
3 
0

5


其中 A   1  2

1
2
1
4

1

 x1 
 
1
, X   x 2 .

2
x 

 3

3

从而  能否用  1 ,  2 ,  3 线性表示转化为方程组

AX   是否

有解的问题 .
因为
1

3
A  A   
0

5


1

1



2

1



1

2



4

3



1
1


a
0
 
0
3


0
b 


1

1



1

2



1

2



1

2





a  3
3 

b  5 
1

1

0
 
0

0


1

1



1

2



0

0



0

0





a3 
.

a

b  a  2 
1

 不能用  1 ,  2 ,

故当 a  0 或 b  a  2 时,方程组无解,从而

 3 线性表示 .
 可由  1 ,  2 ,  3 线

当 a  0 ,且 b  2 时,方程组有解,从而
性表示 . 此时
1

0
A  
0

0


1

1



1

2



0

0



0

0



1
1


3
0
 

0
0



0
0


0

1



1

2



0

0



0

0



 2

3 
,

0

0 

方程组的通解为

(  2 ,3, 0 )  k (1,  2 ,1) .
T

T

从而  可由  1 ,  2 ,  3 线性表示为

  (  2  k ) 1  ( 3  2 k ) 2  k  3 , 其中 k 为任意常数 .

注:讨论向量  能否由向量组 1, 2, 3 线性表示,并进一步求
出表示式,实际上就是方程组是否有解并在有解时求出其通解
的问题.
例 20

设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

的方程分别为

l1: ax  2 by  3 c  0 , l1: bx  2 cy  3 a  0 , l1: cx  2 ay  3 b  0 .
当 a  b  c  0 时,讨论三条直线的位



考虑方程组

置关系 .

 ax  2 by   3 c ,

 bx  2 cy   3 a ,
 cx  2 ay   3 b ,


(1)

由于 a  b  c  0,故
a

A  b
c

a

2b

b

2c

又因为

2b



2c



2a



 3c 
a


 3 a  r3  r1  r2  b
0
 3 b 


2b



2c



0



 3c 

 3 a .
0 

 2 ( ac  b )   2[ a ( a  b )  b ]
2

2

  [ 2 a  2 ab  2 b ]
2

2

 [ a  b  ( a  b ) ]  0 .
2

2

2

所以 r ( A )  r ( A )  2,从而方程组
l1 , l 2 , l 3 交于一点 .

(1) 有惟一解,即三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