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阴阳应象治则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23阴阳应象治则

第九单元
异法方宜
• 异法方宜 《素问》篇名
• 不同的治病方法,对各方人群病证各有所宜,因
而建立了因地、因人制宜的治疗原则。
• 生存环境与人体素质、易发生的病证相关
• “治各不同,皆愈”
• 《内经》治则治法当今天临床仍有指导价值。
• 《 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
• 1、病势轻重的不同治则
• 其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
• 《素问 • 疟论》:“兵法曰:无迎逢逢之气,
无击堂堂之阵。刺法曰:无刺熇熇之热,无刺
浑浑之脉,无刺漉漉之汗。当此之时,良工不
能止,必须其自衰乃刺之。”
• 1、病势轻重的不同治则
• 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
• 病证轻浅,在上在表,轻扬宣散 “治上焦如羽”
• 病证深重,在下在内,攻泻邪气 ,减除病邪。
• 气血虚衰的,以补益气血方法治之,气血充盛而
彰扬。
2、形虚精虚的不同治则
•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
• 语译:对形体不足的病证,用温补阳气的
方法治疗。
• 机理:因气能生精充形,温养形体。
•
“少火之气壮”
2、形虚精虚的不同治则
“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 语译:对阴精虚衰的病证,用填补精气的
方法治疗。
• 机理:阴精不足,需要直接采用填精补益
的方法。
• 味??
• 味厚者:血肉有情之品
•
味厚的植物类药物
3、因势利导的不同治则
•《史记·五六孙子传》:“善战者,因其
势而利导之”。
• 《灵枢·逆顺肥瘦》:“黄帝曰:愿闻自
然奈何?岐伯曰:临深决水,不用功力,
而水可竭也,循掘决冲,而经可通也。
此言气之滑涩,血之清浊,行之逆顺也。”
•
•
•
•
因病位之势利导之 就近驱邪
邪居上焦,顺其上越之势 涌吐法
邪留下焦,顺其下趋之势 攻下法
邪停中焦,不上不下
消法
4、邪气盛实表里的不同治则
•
•
•
•
•
祛邪注意因势利导
邪在皮,表浅者,顺外泄之势
发汗
浸渍法
邪表里俱实, 借其抗邪力趋势发汗攻泻
邪气急猛者,先控制病势,后收服病邪。
5、阴阳偏胜偏衰的不同治则
• 阳虚者 “阳病治阴”
• 阴虚者 “阴病治阳”
• 《景岳全书·新方八略》:“善补阳者,必
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
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源
泉不竭。”
•
•
•
•
后世发挥:
血虚 补气生血
血瘀 理气行血
阴病治阳
•脏病治腑
•阴病治阳
•育阴潜阳
•滋阴降火
•阳病治阴
腑病治脏
阳病治阴
• 6、气病血病的不同治则
• 血实证
瘀血、血热
•
血之性
宜通宜行宜凉
•
疏决法
活血化瘀
•
针刺放血
• 气虚证
气虚下陷
•
阳气之性宜升
•
•
补气升阳
•
导引法
•《素问·至真要大论》
•正反逆从的治则
•概念:
•正治法
•
•
•
•
病情单纯。
病之表象属性与本质一致
治疗直接针对疾病本质。
常规
正治,逆治
•概念:
•反治
•
•
•
•
•
病情复杂。
疾病表象属性与本质不完全一致
治疗用药、作用趋向顺从疾病
的某些表象而治。
与一般治则相反。
反治
从治
• 1、正治法
• 微者逆之
•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坚者削之,
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
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
散者收之,损者温之,逸者行之,
惊者平之。
• 运用要点:适事为故
• 2、反治法
• 甚者从之
• 寒因寒用
热因热用
• 塞因塞用
通因通用
• 运用要点:
• 从少从多,观其事也。(从药多少)
• 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 其始则同,其终则异
•疗效:
•可使破积,可使溃坚,
•可使气和,可使必已。
• 5、虚寒虚热的治疗原则
•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
•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 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
•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