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預算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理性預算

預算制度改革;
理性預算與漸進預算
美國預算制度的改革(製表人:鍾維祥)
傳統行政預算
制度
功能預算
制度
計畫與績
效預算制
度
設計計畫
預算制度
零基預算
制度
總體預算
制度
企業化預
算制度
中程計畫
預算制度
原文/簡
稱/別稱
Administrative
Budgeting
Functional
Budgeting
PBS
PPBS
ZBBS
*
Entreprene
urial
Budgeting
多年度預
算制
時間
1921
1940
1950-至今
1960-1971
1970s
80s
90s
90s
起源與
背景
編列預算國會
持著撥款案之
權力,每年通
過無數零散案
細目預算
無法表現
政府功能、
任務
New Deal
後,傳統
項目列舉
式僵化著
重於控制,
檢驗國防
目標達成
之失靈
企業先行
(德州儀器
公司)
財政失衡、
新公共管
理
*
特性
假設所有機關
購買相同財貨
與勞務,故設
計一可統一評
估之會計分類。
依機關別、支
出科目或項目
加以歸類,如
人事費、業務
費…..
將政府支
出按目的
或功能與
以歸類,
以提供國
會及民眾
一有用之
預算摘要,
如國防、
外交、交
通、農業
以政府施
政計畫或
政策活動
為基礎,
即基於職
能、業務
和計畫所
編之預算,
著重於評
估工作或
服務的完
成與其成
本
三合一:
國家長遠
目標設計+
計畫擬定+
預算籌編
四要素:
計畫架構、
計畫備忘
錄、財務
計畫書、
分析性研
究
現行計畫
和業務除
非必要,
則不應自
動再編配
預算,即
於新的會
計年度規
整於零。
1訂定支出
上限與目
標-訴諸財
政議題
2預算底線
3多年度預
算
4國會預算
局與委員
會
1任務導向、
結果導向
2誘因與彈
性
每年度的
預算過程
中,強調
多年度的
特徵,如
多年度的
收支估計
或多年度
的財務計
畫
傳統行政預算
制度
功能預算
制度
計畫與績
效預算制
度
設計計畫
預算制度
零基預算
制度
總體預算
制度
企業化預
算制度
中程計畫
預算制度
編制流
程
以各機關為執
行編制基礎,
屬「由下而
上」。
以單一機
關為對象,
由下而上
之編制
單一機關
為對象,
屬「由下
而上」之
編制
以國家整
體(跨機關)
為基礎,
屬「由上
而下」之
編制。
以各執行
機關(決策
單位)為基
礎,屬
「由下而
上」
中央預算
主觀機關
確立目標
以作各機
關準則,
屬「由上
而下」
特定機關
為對象,
由上而下
之控制,
但資金運
用講求授
權與分權
期程
單一年度
單一年度
單一年度
多年度長
期計畫(5年
以上),但
仍每年執
行
長短期兼
備,即長
期計畫但
每年檢討
*
*
目標
效率與經濟
便於方案
優先次序
的討論
成本效率
效能(資源
有效配置、
方案優先
排列順序)
以效率與
效能,考
量優先順
序
控制赤字
與預算規
模
執行績效的
追求
整體資
源有效
配置
關注焦
點
控制支出
管理產岀
功能
政策實施
過程(以組
織為分析
架構),管
理產岀成
本
政策的目
目標管理
的與結果
(計畫的削
(以計畫為
減)
分析架構)、
目標管理
(計畫的發
展)
支出控制
授權與課責
中程財
務目標
年度編列
但須配合
中長程預
算刪減
傳統行政
預算制度
優點
功能預算
制度
1編制簡單、 *
易於控制
2民代易了
解國家財
政以達監
督
計畫與績
效預算制
度
設計計畫
預算制度
零基預算
制度
總體預算
制度
企業化預
算制度
中程計畫
預算制度
1計畫及成
本的數據
資料,有
助決策者
取捨
2明確之投
入與產岀
資料,可
加強行政
管理
3便於立法
審查及監
督施政
1提高行政
效率
2資源分配
與長期計
畫結合
3彈性調整
4提供經營
管理方向
1以零為基
礎而避免
傳統預算
累積膨脹
之弊。
2以效益評
估決策案
,刪除效
益低者,
資源較合
理分配
3如PPBS有
長程規劃
與資源合
理配置
4由下而上
富民主精
神
5新舊法案
同時競爭
*
*
1以中長
程財政策
略作為年
度預算決
策
2有利支
出控制
3提升資
源配置
傳統行政
預算制度
缺點/困境
1對年度政
務活動無
法提出紀
錄
2因支出按
機關編列
,而非工
作計畫或
方案績效
,故難以
計算某一
服務成本
或效率
3經常門和
資本門不
加區分
4堅守預算
平衡,不
重未來發
展
功能預算
制度
計畫與績
效預算制
度
設計計畫
預算制度
零基預算
制度
1抽象工作
或活動難
以量化,
故不利績
效評估
2測量單位
不易確定
,而流於
形式
3避重就輕
的心態
4成本會計
制度與意
識尚未建
立
5無法連貫
組織未來
目標之政
策
6整體國家
資源規劃
忽略
1目標設計
2產岀量化
3蒐集資料
4計劃選擇
5偏重由上
而下的預
算編制方
式
6不符合政
客追求短
期績效的
需求
1歸零重整,
增加工作
負擔
2有難以量
化之活動
3刪除舊計
畫或組織
人員阻力
較大。
總體預算
制度
企業化預
算制度
中程計畫
預算制度
1協商困難,
目標不易
取得共識。
2績效測量
(以工作量
和活動)與
計畫結果
無直接關
係。
1收支推
估的精準
性問題
2年度編
列預算的
僵化
3中程推
估落為財
政擴張工
具(選舉
工具)
理性預算與漸進預算
理性預算
何謂理性預算?

經濟學的基本假設
 強調效率原則,機會成本, 邊際主義,經濟
誘因,與成本效益分析。
 蘇彩足(1996:第一章)認為,絕對的理性預算
歲不可能達成,但是,其程度是可以提昇的。




民眾掌握完整資訊
民眾可以進行不同的利益辯論與協調
政府能不能夠客觀的衡量公共支出的效益,並非
重點。
 對理性預算的質疑
 V. O. Key︰利益團體的干預,使得政府不可能
客觀地評估公共支出的效益。
 A. Wildavsky︰
預算決策過程是政治的談判過程,而不是根據成本
效益分析所做的理性考量。
 成本效益分析,通常只用來為早 已定案的計劃背書。
 PPBS等預算方式往往浪費了預算編制人員巨大的時
間與精神。

 代理人或是代議士的存在,使得行政官僚的預
算,事實上就是極大化其本身機關的預算,並
且代議士只是為了選票與金錢,何來理性可言?
漸增預算

理論基礎
◎Karl Popper 的斷片社會工程學
(piecemeal social engineering)
◎Herbert Simon 的有限理性 (limited
rationality)
◎Charles Lindblom 的漸進主義
(incrementalism)
 意涵
 從政府預算的決策過程與結果可知,政府預算是逐
漸演變而成的。
 過程面:預算參與者(行政首長、幕僚人員、民意
代表、利益團體)反覆的協調過程中,提案者每年
逐步擴充資源需求,配置決策者則溫和漸進的刪修,
彼此雙贏的局面,而將利害衝突降到最低。此種人
民或利益團體透過分權式的參與協商調適,達成最
後預算的分配,較以往強調以菁英專家為主的理性
化的規範模型,才能真正顯岀民主精神。
 結果面:以上一年度之預算規模作為「基礎」,而
作些微的「增量」,使每年政府支出規模和結構呈
穩定成長趨勢。
對漸增理論的批判







「增量」的定義--改變多少幅度或百分比?負向增量或
正向增量分析資料的「類別」和「層次」影響實證解釋
力--前者如「應享權益支出」的決策過程和結過較符合;
後者「機關」層次資料較「計畫」層次預算資料更能支
持漸進預算。
其規範性價值之主張被批評為保守,亦造成支持現狀的
偏頗結果。
「預算基礎」的概念造成嚴重財政負擔,亦被攻擊為造
成政府浮濫浪費的原因。
新支出計畫的為求「生存」之保障,而採「謙虛縮水」
策略,之後在以追加預算方式填補不足。
所謂的人民參與決策的民主論調,受到「形式平等」和
「實質平等」的前提,而受挑戰。
當舊利益團體解散,新利益團體是否繼續追尋以往預算
大餅的分配結果(預算基礎)。
參、名詞解釋
基礎(base)預算
基線(base-line)預算
意義
以上一年度之預算規模作為「基
礎」,而作些微的「增量」,使
每年政府支出規模和結構呈穩定
成長趨勢。
現行政策、法律或法案不變下,
加入通貨膨脹等因素,對新年度
支出水準作估算。
降低協商
成本機制
將焦點集中於增量部份
依法律規定為談判起點
編列方式
由上而下
由下而上(獨立過程)
步驟
中央主計機關先行決定總支出規
模→各部門依總支出規模限制,
分配各事政別支出比重。
由各主管機關各自編列所屬預算
→中央彚整統籌程總支出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