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整理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課文整理

第三章 清代臺灣的政經發展
第二節 農耕與商業發展
學習目標
了解清領時期的農業發展概況
知曉清領前期臺灣與大陸對渡的貿易概況
明白郊商的形成及影響
課文整理
漢人在臺的土地開發
1.力量:民間自力墾殖
2.開墾方向:以臺灣縣(臺南)一帶為中心
A.向南北兩路拓墾─由南向北
B.向內山發展─由西向東
3.開墾地區:
A.北路─彰化平原、臺北盆地、宜蘭平原
B.南路─下淡水溪
C.內山─埔里盆地、新竹內山、苗栗山區
課文整理
北路
彰化平原:施世榜
臺中盆地:張達京(六館業戶)
新竹:康熙中葉─王世傑
臺北盆地:A.康熙48年 ─「陳賴章」墾號
B.林成祖
桃園臺地:康熙末年─廣東饒平客家人入
墾南崁、竹圍等地
中壢、楊梅─乾隆中葉─閩粵移民
宜蘭平原:乾嘉年間─吳沙
課文整理
南路
下淡水溪東岸:今高屏溪
A.廣東嘉應客家人招募原籍族人拓墾
B.至康熙末年,沿岸平原已大致開墾完畢
補充講義
漢人在台的開墾
P45
P46
u

P46
P46
課文整理
內 山
 埔里盆地:嘉慶20年
A.已有漢人越「番」界入墾
B.至咸豐年間開墾漸成
 新竹內山:道光14年─成立「金廣福」粵籍
(姜秀鑾與閩籍周邦正集資合股,開墾北埔一帶)
 苗栗山區:光緒2~15年
A.黃南球於光緒2年率眾入墾
B.光緒15年與北埔姜家合組「廣泰成」墾號
補充講義
漢人在台的開墾
P46
u


P47
課文整理
早期農地灌溉水源取得
一、水潭:以人力轉動龍骨車,引低窪區的水灌溉。
二、水陂:築堤蓄水,用水時打開水閘,將高處水引往
低處灌溉農田。
三、水圳:
1.因水潭、水陂儲水有限,當土地大量開墾,原灌
溉設施不敷使用,水圳應運而生。
2.技術問題較多,如水源取得難、圳路過長及橫越
溪流等。故費時久,且建者須有一定資金實力。
P47
灌溉水車
四、五十年代的農業技術
以人力為主。 勤奮的農
民,踩著水車,引進曹公
圳水源灌溉農作物辛苦的
景象,令人感動。
清領時期的水利措施
康熙
雍正
乾隆
道光
乾隆
電子教學講義P29
課文整理
瑠公圳(北部)的興建
一、重要性:為臺北地區最大的水圳。
二、興建:乾隆時期大墾戶郭錫瑠投資興築。
三、過程:
1.乾隆5年(1740),郭錫瑠派人至新店溪開鑿陂圳,
但地勢險惡、原住民阻撓,以致功敗垂成。
2.乾隆18年(1753),有墾戶提供資金,且郭錫瑠已
娶泰雅族女子,與原住民關係改善,方得以開鑿。
3.直至乾隆30年(1765)才完成,顯見水圳興建不易。
P47
P48
昔日的瑠公圳
由於人們將瑠公圳的平底
木梘當作木橋行走,所以
很快便破損得不堪使用,
而改用暗渠的方式運水過
景美溪。木梘是用堅固的
木板做成的三面通水木槽,
寬度大約兩公尺半,深度
大約一公尺半,裡面還塗
上一層厚厚的油灰,防止
漏水。
瑠公圳現況
瑠公圳位於臺北,
通常指1740年由
郭錫瑠興建的灌
溉水道,今幾乎
已經全部予以填
平荒廢。
P47
課文整理
八堡圳(中部)的興建
一、重要性:
1.中部水圳以灌溉彰化平原的八堡圳最為重要。
2.為清代全臺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二、開鑿者:施鹿門、施世榜父子。
三、過程:康熙48年,施氏父子開始興建,自鼻仔頭開
鑿,引濁水溪灌溉。
四、別稱:
1.濁水圳:因該圳引自濁水溪。
2.施厝圳:因產權屬施家。
3.八堡圳:因施厝圳灌溉面積涵蓋當時彰化縣八堡之
地。
P48
八堡圳
「堡」為清治時期行政區
域「保」的原稱。一個保
相當於鄉鎮,下轄許多村
莊。當時此圳灌溉了彰化
縣十三個半保區中的八個
而名為「八保圳」。日本
人則將八保圳改稱為「八
堡圳」,以迄於今。
P48
課文整理
曹公圳(南部)的興建
一、重要性:南部地區以曹公圳最具規模。
二、興建:道光年間,南部乾旱,任鳳山知縣的曹謹
立即勸說紳民廣開水利。
三、過程:
1.道光17年(1837),將原有陂圳串聯,引下淡水溪
灌溉,翌年完成近兩百公里圳路,灌溉2兩千餘
甲田園,臺灣知府立碑表彰,並命名曹公圳。
2.三年後乾旱再起,曹公督促築新圳,完成曹公新
圳,大致解決鳳山的水荒問題。
清代臺灣唯一官方修築
P49
P48
課文整理
清領前期的農作
一、旱作:
1.原因:開發之初缺乏水源。
2.作物:僅能栽種蕃薯、花生等旱作。
3.耕作型態:粗放經營為主。
二、稻作:
1.原因:水利系統的完成,水田漸取代旱地。
2.重要性:稻米乃成為臺灣最重要的農產品。
3.耕作型態:水田的精耕細作。
三、蔗園:
1.耕作型態:粗放經營,使旱地得以充分利用。
2. 重要性:蔗糖產量大增,僅次於稻米。
P49
課文整理
清領臺灣之土地制度
一、土地所有權分三類:
1.番地:為原住民所有。
2.民有地:為漢人所有。
3.無主地:地權為官方所有。
二、番地拓墾分兩類型:
1.個人化土地:漢人移民直接與原住民所有者私自訂
約,以繳納「番租」來租賃土地。
2.全社共有土地:漢人墾首向熟番頭目訂約。
3.特點:無論向個人或頭目訂約,均需向官方申請墾
照。
P49
u

課文整理
三、無主地的拓墾:
1.申請墾照:至地方縣級衙門,向官方提出範圍。官方
勘查後,若無侵入熟番地或重複申請者,在公告
無異議後,發給「墾單」或「墾照」。
2.取得所有權:墾戶開墾完成,向政府繳納正供。
3.合股開墾:
A.初期:股數少,股金大。投資者以不在地之地主
居多,僅提供資金,未親自參與開墾。
B.中期以後:股數增多,股金減少。投資者為常實
際參與開墾的地主。
C.意義:開墾者互助共利並同承風險。
P49
u



P50
課文整理
清領時期之墾戶制度
一、緣起:為臺灣土地開發初期結構。
二、永佃權:多數墾戶會召請佃戶,以「業主」身分向
佃農約定開墾的權利義務,佃戶只要履行租約,按
時繳租,業主不可隨意撤換或加租。
三、土地永久使用權:後來佃農可自行管理土地,成為
「田主」,享土地永久使用權。
四、一田二主:由於小租戶與業主均可租賃土地,民間
稱「一田(地)二主」之地權結構。
課文整理
清領時期之地權結構:
形成「一田二主」現象
業主:墾戶─大租戶
A.多召請親友或鄰近農戶充當佃農
B.需向官府繳「正供」
佃農(佃戶)─小租戶
A.按時繳「大租」,取得「永佃權」
B.後成為「田主」,享永久使用權
C.再將多餘田地分租予現耕佃人以取利
現耕佃人─實際工作的佃農
P51
業
主
永
佃
權
佃
農
租佃關係
(
墾
單
墾
照
)
P50
拓墾與地名
補充講義
1.以「股」命名:如五股、十股,係指墾首合股向官方領得荒
埔地的墾照,共同出資廣招墾丁從事開墾,墾成後的地名
就是由幾股合力開墾而成的地,作為紀念。
2.「份」或「分」的地名,都有持份的意思,如頭份、九份等,
就是合力出資開墾者,墾成之後將他們按股份所分得的土
地再細分,後來在該地形成聚落時,常以某一位墾首所分
得的份為地名。因劃分多以數字作為排列,所以用股下第
幾份來表示地名,三分埔,就是第三份分得開墾的埔地;
也有一種編號,略稱為幾份或幾分,往往墾地的「分」或
「份」地名,前面是數字,後面有埔、林、坑、寮、保,
用來補充說明分得的土地類別。
拓墾與地名
補充講義
3.以「圍」、「結」命名的地名:開墾時,吳沙將墾
民組織成隊,十數人為一結、數十結為一圍等形式,
形成嚴密而有系統的開墾群體。如頭圍(今頭城)、
二圍、三圍、四圍、五圍(今宜蘭市)、大結、二
結、三結等地名,都是當時結隊開墾土地或分配土
地的鐵證。(屬結首制度)
4.張、甲:都是土地的計算單位,十分為一甲,開墾
者以耕墾五甲土地配置一犁,因此「張犁」即是指
五甲田,此類地名如三張犁、七張、六甲等。
相關地名
電子教學講義P28
課文整理
清領時期的兩岸貿易
一、情況:兩岸貿易活絡。
1.臺灣出口大陸:稻米、蔗糖、鹿皮、鹿脯等。
2.大陸進口臺灣:紡織品、藥材、其他日用品。
二、「郊商」:為商品需求與流通日漸擴大下,興起的臺海
兩岸貿易活動者。
三、「郊」:是一種商業聯合組織,分兩類:
1.貿易地相同商人組成:安平的「南郊」、「北郊」
2.從事特定商品買賣的商人組成:「糖郊」、「布郊」
四、郊行多寡:可看出當地的經濟發展,清領時期臺灣郊行
林立。最繁榮的市鎮為「一府二鹿三艋舺」。
P50
P51
u

P51
P51
P52
1860年開港前臺灣與中國的對渡口岸
補充資料
電子教學講義P29
臺廈郊會館
古時臺灣與大陸之間,經營
商業者很多,為了確保行間
的商賈信用,大多結合同業
而組織商業團體,這種商業
團體就稱為「郊」。臺廈郊
即為清代貿易於臺澎廈門間
的商人,在澎湖水仙宮所設
立的會館。
區域分工:中國(手工業產品)
臺灣(農產品)
好站連結
國立交通大學國際客家研究中心/發現古蹟/北埔鄉金廣福公館
http://hakkacenter.nctu.edu.tw/item_4/item_4-6-3.htm
穿越歷史的瑠公圳
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3/C033610032
0/index.htm
曹謹與曹公圳
http://gsh.taiwanschoolnet.org/gsh2005/4004/tjtkc/index.ht
m
圖源出處
墾照
http://www.sinica.edu.tw/~twnhistg/T6.htm
陳賴章墾號申請書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Image:03234.jpg&variant=zh-tw
灌溉水車
http://takau.kh.edu.tw/話我高雄/image/class02/class02-06/class02-06-01.jpg
昔日的瑠公圳
《悠遊台北》,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編印, 1998.1.,四版,頁63。
瑠公圳現況
http://zh.wikipedia.org/wiki/Image:PICT0488.JPG
八堡圳
http://content.edu.tw/country/changhwa/junshow/880616/images/fan-river.gif
臺灣府給墾照給府字89號
印照(道光30年)
http://paper.ntl.gov.tw/tl/browse.aspx?keyword=%e5%a2%be%e7%85%a7
立開墾契字
http://www.sinica.edu.tw/~twnhistg/T6.htm
金廣福公館
作者拍攝
臺廈郊會館
http://www.penghu.gov.tw/organize/civil/administration/historic.html
舊時鹿港的舢舨
http://www.taiwanchambers.net/60anniversary/history.htm
泉郊會館
http://www.yses.chc.edu.tw/lukang/point/point_25.htm
舊時淡水河邊
的艋舺港岸
《悠遊台北》,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編印, 1998.1,四版,頁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