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終身教育的實踐和展開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日本終身教育的實踐和展開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

日本一番!!
王柏鈞 697020031

生涯学習は、個人の側で行われる考え方や行動様式
の変容の過程であるのに対し、

生涯教育は、その個人に働きかけ、変容の中の発達
を助長する営みである。

http://www.mext.go.jp/a_menu/shougai/shakai/06020706.htm

概況

20世紀60年代,國際興起終身教育思想的同時,日本同步。

日本是推進與實施終身教育政策最早與最熱衷的國家之一。

托馬斯《世界重大教育問題》:「…唯獨 日本明確宣布它
要以終身教育為背景,從學前教育一直改革到成人教育。」
1.
2.
1965年國內各界人士宣傳終身教育思想,並召
集相關代表日本,出席UNESCO第三屆成人教
育國際促進會議。會後向人員翻譯UNESCO有
關終身教育的著書、文件、資料。
1967年UNESCO日本國內委員會以《社會教育
的新動向》為題,出版了由波多野完治教授翻
譯的1965年會議的「提案書」(Workingpaper)。此書出版後,立即引起廣大迴響,掀
起終身教育研究的熱潮。

1.
2.
展開過程
官、民 、學 ,三者緊密結合
民間各種形式展開
→政府介入調查
→上報中央相關部門
→由文省部或內閣總理大臣成立各種形式的
「教育審議會」,進行答辯與審議
→審議結果以答申報告形式公布,為日後政府
文教方針與政策的指標



法制化:日本在推行一項政策或舉措時,往往先通
過立法的形式給予保障及尋求實施的依據
二戰後,日本在教育領域進行了法制化的全面建設。
簡介與終身教育有關的法律與法規
要乖乖上課哦!
簡介與終身教育有關的法律與法規
1.《社會教育法》
a.1949年制定,是日本終身教育發展的重要基
礎和組成部分
b.根據《日本國憲法》和《教育基本法》的精神
制定
c.基本特點:
(1)區分社會教育與社會教育行政
(2)相對重視地方自治體的直接權限
(3)「不干涉,不控制」(No support, No
control)

(4)設立「社會教育委員會」,直接反映民意
(5)明確作為戰後社會教育綜合設施的公民館的
法律基礎
d.《社會教育法》的趨向:從1949開始,修改20
幾次,為了擴大地方行政權限,保障國民自主性
的教育活動
2.《圖書館法》
a.1950年制定
b.「依據《社會教育法》的精神,以規定有關圖
書館設置和營運的必要事項,謀求其健全發展,
從而發展國民的教育和文化貢獻為目的」
c.圖書館是指「收集、整理和保存圖書、紀錄及
其他必要的資料,共一般公眾利用,以促進其教
養、調查研究和文娛活動為目的的設施」
3.《 博物館法》
a.1951年制定
b. 「按照《社會教育法》的精神,以規定有關
博物館設置和營運的必要事項,謀求其健全發展,
從而發展國民的教育、學術和文化作出貢獻為目
的」
c.日本《博物館法》把設置營運博物館與發展國
民教育、學術和文化事業聯繫,使得博物館的活
動有了終身教育的功能與意義
4.《 產業教育振興法》
a.1951年制定
b.背景:1950年美國韓戰,日本經濟藉此發展,從而對
職業教育有更迫切的發展
c.該法使日本職業教育界的變化
(1)充實職業高中的物質條件
(2)實施了職業教育研究指定學校制度
(3)確立國內進修制度
(4)為學校少的工業學科發行教科書
(5)制定工業教育用的影片
5.《 青年學級振興法》
a.1953年制定
b.「根據《社會教育法》的精神,以規定有關開設
和營運青年學級的必要事項,謀求其健全發展,
從而培養國家和社會的有用建設者作貢獻為目的」
c.青年學級:由市町村根據本法律的規定,對從事
勞動或即將從事勞動的青年開辦的以教授有關實
際生活所需的職業或家務方面的知識與技能,並
提高文化教養為目的的事業
6.《 生涯學習振興法》
a.1990年頒布,簡稱1990年法
b.背景:1988年文部省改革,新設「終身學習
局」,將原「社會教育局」併入前者。此舉的重
要意義在於:
(1)理順了社會教育與終身教育的關係
(2)在行政體系上確立了終身教育的主導地位
c.本法宗旨:謀求完善振興終身教育學習措施的推
進體制及保障終身學習的機會為目的
d.本法是繼美國後,第二部關於終身教育的成文法,
為日本經濟促進的一定程度的發展
e.缺失:
(1)立法理念與價值偏重功利主義,與注重提高國
民素質和意識的教育精神背道而馳
(2)該法在國家教育法律體系中的地位不夠明確
(3)具法律條款的可操作程度低
7.《 終身學習完善法》
a.於2002年對《生涯學習振興法》的修訂,簡稱
2002年法
b.基本上繼承1990年法,以下比較分析2002年法
的修正:
(1)兩者皆未提及其立法依據及與《教育基本法》等
現行上位教育法律的關係
(2)教育產業話的功利主義色彩仍然未被排除
(3)地方組織的規定(對於市町村還是沒有明確的
規定)
(4)仍未完全修正與《社會教育法》的繼承與延續
(5)延續1990年法,以文部省和通產省為推進的主
導機構
(6)2002年法免除對部分參與終身教育的企業法人
的部分稅收優待,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終身教育事
業對企業資金的依賴。但治標不治本


(一)專修學校
一九七五年日本修訂「學校教育法」,確立專修學
校制度,一九七六年頒訂「專修學校設置基準」後
,各地陸續設立專修學校。依據上述「學校教育法
」及「設置基準」,自一九七六年起,將制度較健
全且較具規模之「各種學校」逐年改為「專修學校
」。其課程分為:專門課程(相當於專科學校課程
)、高等課程(相當於高中高職課程)及一般課程
(提供民眾繼續進修的課程)。

依據「學校教育法」(一九七五年修訂)部分修正
案及文部省通令,專修學校全年授課不得少於八百
小時,修業年限至少一年。可採一年、一年半、二
年、三年或三年以上等,修業年限端視課程內容或
學習需要而定,彈性很大。不像一般大學或中小學
有統一的修業年限。
專門學校」申請設立認可時,其學科 分為八大領
域,即「工業」、「農業」、「醫療」、「衛
生」、「教 育‧社會福祉」、「商業實務」、「服
飾‧家政」、「文化‧教養」 關係等八大類。
http://www.u-air.ac.jp





日本文部省於一九七四年公布「放送大學基本構想」,
一九八一年六月公布「放送大學學園法」,依據此法,
一九八三年四月正式成立放送大學,一九八五年四月開
始招生。
日本放送大學在全國各縣設一個學習指導中心,負責當
地學習指導事宜,其課程分為三大類:
1. 生活科學課程─ 又分:(1)生活與福利,(2)發展與教育。
2.產業、社會課程─又分:(1)社會與經濟,(2)產業與技術。
3.人文、自然課程─又分:(1)人類的探究,(2)自然的理解。






日本放送大學的學生以在職人員及社會人士占大部
分,招生對象分為五種:
1.全修生─修業四至十年,修滿一二四學分,取得大學畢
業資格。
2.選科生─在學一年。
3.科目選讀生─在學半年。
4.特修生─為未具備全修生資格者(無高中畢業資格者)
提供就學機會,修滿十六學分即可晉昇為「全修生」。
5.特別選讀生─提供其他大學學生為交換學分而到放送大
學就讀。

放送大學的設立是日本教育史上一大創舉,其課程
安排以實際生活經驗為中心,學生入學僅憑登記,
不必經過入學考試。全修生修業年限富有彈性,課
程設計以科際整合方式為架構,以通才教育為目標
,並有終身教育課程,以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習慣
與能力,普遍增加一般社會人士及家庭主婦接受大
學教育教育的機會。


(三)大學的「公開講座」及「終身學習中心」
為了將大學的學術研究成果及教育功能直接開放給
社會,大學開辦「公開講座」,提供一般民眾較高
水準的學習機會。講座內容,有以在職者為對象實
施專門技術性教育者,有以一般民眾為對象,課程
涵蓋生命科學、醫藥衛生及環境問題等,也有一般
素養、外國語文、體育及休閒活動等課程。



(四)函授教育
「函授教育」日語稱為「通信教育」。函授教育的
目的在提供不同地區、不同職業及不同年齡的人接
受教育的機會。
函授教育又分為學校函授教育及社會函授教育兩類
。學校函授教育係在高中、高職、短期大學及一般
大學實施,其文憑被承認,因此受到歡迎。



(五)學校開放
除前述日本實施大學公開講座外,初中及小學
為配合終身學習之需要,有些學校將校園分為開放
區與非開放區。一般學校常把體育館、運動場、音
樂教室、勞作教室、會議室、圖書館、視聽教室等
不直接影響教學的場地,開放給社區民眾使用。部
分高中、高職常配合民眾之需要,提供人力、物力
,舉辦各種講座,使社區民眾繼續進修的機會。
學校開放講座係學校推廣教育之一部分,戰後
,日本文部省為滿足一般成人學習之需求,積極獎
勵各大學及高中、高職舉辦暑期講座、文化講座及
專門講座等。

(五)青少年教育設施

戰後日本全力實施九年義務教育,當時政府偏重「
學校青少年教育」,忽略「社區青少年教育」。
由於社會急遽變遷,大眾傳播的誤導,青少年
教育環境複雜,致青少年犯罪問題日益嚴重。為改
善社區青少年教育,日本政府除設立各種青少年設
施外,一九六二年文部省社會教育局(司)之下特
設青少年教育課(科)一九八八年「社會教育局」
改稱「終身學習局」之後,該局亦設「青少年教育
課」,負責策劃及督導全國青少年教育事宜。
http://www.nwec.jp/


戰後日本新憲法保障男女平等,因此,婦女社
會地位亦相對提高。為實現男女平等,婦女必須爭
取學習機會、主動學習、充實自己。由於政府積極
倡導婦女教育,因此,婦女教育迅速普及各地方,
成為終身教育重要的一環。


日本文部省為加強婦女教育,特在原「社會教
育局」下設「婦女教育課(科)」,一九八八年「
社會教育局」改稱「終身學習局」以後,仍在該局
設立「婦女教育課」,日本政府對婦女教育之重視
可見一斑。

目前日本較重要的婦女教育設施計有:國立婦
女教育會館、都道府縣或市町村設立的公立婦女教
育會館及財團法人或團體等民間設立的婦女教育會
館三大類。


國立婦女教育會館舉辦婦女教育指導人員研習
活動、婦女專門講座及國內外婦女交流動動等。其
他公、私立婦女教育會館則辦理各種婦女研習活動
及提供資訊服務。


日本政府設有婦女教育專責單位,並在各地設
立婦女教育會館,全面推展婦女教育工作,充分發
揮婦女教育之整體功能,以減少家庭問題與青少年
問題之發生。此項措施足供我國借鏡。


(七)圖書館
日本自一八七二年在東京創設第一所公共圖書
館之後,各地紛紛設立圖書館,一九九六年除國立
國會圖書館之外,尚有大學圖書館五七六個,公共
圖書館一、五一○個。一九五○年日本公布「圖書
館法」,明示圖書館設立及運作之方針。


該法令第三條規定圖書館之業務分為:圖書資
料之蒐集、整理、保存、利用、說明、舉辦巡迴文
庫、讀書會、研究會、欣賞會、電影會、資料展示
等活動。由此可知,圖書館除館內服務外,館外服
務亦積極推展,尤以成立讀書會,推展讀書運動,
培養一般民眾閱讀興趣與習慣,實值得我國參考。





一九四六年,文部省明文規定:
1.全國各市町村普遍設置公民館。
2.公民館平時為社區平民之集會、討論、讀書與生
活、產業指導及交友的場所。因此,公民館應發揮
公民學校、圖書館、博物館、公會堂、集會所、產
業指導所等功能。
3.公民館應成為民主的社會教育中心,以提高社區
居民的文化素養。
4.公民館為提高市町村的自治基礎,振興社區產業
活動之原動力。





日本公民館具有下列特色:
(1)為密切配合社區居民生活,由市町村設立「公民
館」(沒有縣立或國立公民館)。
(2)以配合學校區域設立為目標。
(3)公民館不僅是一種學習的設施,更是社區居民集
會、慶典及舉辦各種活動之集合性場所。
(4)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公民館之運作經營。
日本公民館是一種綜合性的終身教育機
構,對於日本的成人教育活動扮演極為
重要的角色。
一、日本終身教育政策的制定過程與展開實踐
(一)70年代的政策
a.背景:由於社會的急劇變動和傳統教育制度的不
全,在60年代後期,日本「中央教育審議會」與
「社會教育審議會」分別接受文部大臣的諮詢
b. 「中央教育審議會」
(1)報告名稱:《關於今後學校教育的綜合擴充整
備的基本設施政策的諮詢報告》
(2)第一篇《關於學校教育的基本設想》
(3)第二篇《今後的基本實施政策》
c. 「社會教育審議會」
(1)報告名稱:《關於社會教育在急劇變化的社會構
造中應有的作用》
(2)第一部分《社會條件的變化和社會教育》
(3)第二部分《振興社會教育的方向》
(4)第三部分《社會教育行政的作用和重點》





實際政策
1. 增加社會教育經費
2. 進一步開闢和拓展進行社會教育的途徑
3. 加強對在學青年的教育
4. 實施終身教育新事業,如提供終身教育的信息,
促進青少年融入地區活動,促進志願者參加社會活
動,也推動婦女與老年人的志願活動
(二)80年代的政策
a.目標:「向終身學習社會過渡」進而「構建終身
學習體系」
b.具體體現:1981年「中央教育審議會」提出的
《關於終身教育》的諮詢報告
c.報告的課題:
(1)設置了終身學習的連絡調整機構 (1988,成立
終身學習局)
(2)終身學習與教育的基礎建設,教育中心,公民館
(3)終身學習的新事業
(4)學校開放高學歷化與專門化(ex,日夜間部)
(5)增加婦女的職業教育
二、由兩份答申報告看90年代日本終身教育的重大
變化於90年代,日本政府調整了80年代的「邁向
終身學習體系」,進一步把「構建終身學習社會」
作為改革的目標
(一)中央教育審議會諮詢報告簡述
a.1990年,中央教育審議會提出了諮詢報告─
《關於整備終身學習的基礎》,該報告繼承先前
終身教育基礎思想的同時,亦著重提出三點注意
事項:
(1)著眼提高生活、提高職業能力和充實自我,並以
個人意願為出發點
(2)根據需要,在可能範圍內自行選擇適合自己的手
段與方法並終身地進行
(3)不僅要作為學校、社會中有意圖、有組織的學習
活動來進行,也要在人們的體育活動、文化活動、
趣味活動、娛樂活動、志願活動中進行
一、日本文部省召開「大學審議會」,改革高等教
育問題。
(1)使得社會人能被大學錄取,並且人數漸增。社會
人的教材編寫、教學計畫、課程內容的重新編製、
選修形式的多樣化、成人教育、成人心理方面的課
題,有待完善。
(2)為地區培養年輕人及一般民眾終身學習的場所
為加快實現以上兩個目標,審議會對全國高等
教育提出以下具體要求:
(1)關於促進接受社會人入學方針

提倡教學內容的多樣化合選修形式的彈性化

推進「社會人特別選拔制度」的實行(通過小論
文或面試)

設立並擴充夜間大學院(研究生院)

採用科目履修生制度(即承認非正規學生通過旁
聽大學正規課程所取得的學分,且學分可累積)

加強與企業的聯繫,接受委託及培養研修生






充實和改善通信教育
實行放送(電視)大學的全國聯網化(各校教材互換、
學分互換、情報互換等)
積極擴充公共講座
認定公共講座的學分
推廣短及集中講座
我最喜歡什麼時候都
看書的好孩子!♡





整頓校內組織體制
建立終身教育中心
改善教員業績的評價標準
對社會人學生給予幫助
積極引入教育休假制度
(2)為地區社會多作貢獻

大學內的設施(教室、圖書館、資料館、體育館等)
向社會開放

為使高等教育機構為地區的貢獻更適宜,接受社
會的援助也完全必要。
EX,接受企業優秀研究者、技術人員兼課
EX,接受企業提供的現近儀器或設備
EX,接受民間財團提供的獎學金
2.根植於社區的小學、初中和高中
除了學校,家庭和社區的生活也是影響兒童成長
的關鍵,因此審議會就此課題提出以下具體措
施:
(1)利用社區教育力量

充分利用社區的人才,積極展開教育活動。

對「非常勤教師」制度的活用

對校外專家(輔導員)的活用

對社會教育設施的活用
(2)學校應為社區作貢獻

為社區居民提供學習場所

充實公開講座

做好在遭受災害時充臨時避難所的準備
3.充分滿足社區居民的需要,積極進行社會教育、
文化及體育設施的建設。為達「面向多樣化、
高度化學習的需要」與「組織運營的活性化」
兩個目標,審議會提出以下具體措施:
(1)有關多樣化、高度化學習需求的對應措施

提供多樣的、綜合的學習機會

整頓綜合學習計畫

各社區的設施間應建立互相協助,互相促進的
網絡





強化教育行政體系
政府辦的學習機構應與民間學習團體加強聯繫
強化協調機能
促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互補
社會教育配合學校實行每週5天授課制
(2)提高組織靈活性的措施

培養專職管理人員

從學習者的立場出發,對教育設施進行管理

吸收地區居民參與教育設施的計畫制定

確保經費
4.為終身學習的推廣作貢獻的各種研究、研修設施的
開放
(1)將內部研究、研修設施對外開放
(2)實施對外公開講座
(3)加強與社區的協作
(4)將內部研究設施中的實驗設備對外開放,派遣兼
職教師及指導者支援社區
(三)從各個實踐層面開展終身教育活動
(1)發揮學校為社會服務的作用
(2)創建新型的學校
(3)學校教育設施向社會全面開放
二、未來的課題
(1)抽象的理論多,實際可行的計畫少
(2)綜合性實施計畫的欠缺
(3)其他,
ex過於強調滿足個人需求
ex相對於結構組織制度而言,常忽視學習內容、
教育方法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