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信号流图及梅逊公式 - 烟台大学光电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2-4-2信号流图及梅逊公式 - 烟台大学光电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2.4 结构图与信号流图
信号流图及梅逊公式
烟台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2.4.3 信号流图的组成及性质


结构图是一种很有用的图示法。但是对于
复杂的控制系统,结构图的简化过程仍较
复杂,且易出错。
Mason提出的信号流图,既能表示系统的
特点,而且还能直接应用梅逊公式方便的
写出系统的传递函数。因此,信号流图在
控制工程中也被广泛地应用。
1.信号流图的组成
信号流图起源于梅森利用图示法描述
一个或一组线性代数方程,它是由节点和
支路组成的一种信号传递网络。
(1)节点:“”,代表一个变量。
(2)支路:“”,表示信号的传递方向。
(3)支路增益:表示方程式中两个变量的因果
关系。
a
R
输入:R
即:C=R×a
C
输出:C
支路增益:a
例1:信号流图
1
x1
d
a
x2
e
g
b
x3
c
x4
f
x5
1
x5
由信号流图得描述五个变量因果关系的代数
方程式为: x1  x1
x2  x1  ex3
x3  ax2  fx4
x4  bx3
x5  dx2  gx5  cx4
2.信号流图的性质
 信号流图适用于线性系统。
 支路表示一个信号对另一个信号的函数关系,
信号只能沿支路上的箭头指向传递。
 在节点上可以把所有输入支路的信号叠加,
并把相加后的信号送到所有的输出支路。
 具有输入和输出节点的混合节点,通过增加
一个具有单位增益的支路把它作为输出节点
来处理。
 对于一个给定的系统,信号流图不是唯一的,
由于描述同一个系统的方程可以表示为不同
的形式。
d
g
3.信号流图的有关术语
1
x1
a
x2
b
x3
e
f
源节点(输入节点):
只有输出支路的节点。图中的x1。
c
x4
x5
1
x5
阱节点(输出节点):仅有输入支路的节点。有
时信号流图中没有一个节点是仅具有输入支路
的。只要定义信号流图中任一变量为输出变量,
然后从该节点变量引出一条增益为1的支路,
即可形成一输出节点,如图中的x5。
混合节点:既有输入支路又有输出支路的节点。
d
1
x1
a
x2
e
g
b
x3
c
x4
f
x5
1
通路:沿支路箭头的方向顺序
x5
穿过各相连支路的路径。
前向通路:开始于输入节点,沿支路箭头方
向,每个节点只经过一次,最终到达输出节
点的通路。
前向通路增益:前向通路上各支路增益之乘
积。用pk表示
p1  abc
p2  d
d
1
x1
a
x2
e
g
b
x3
c
x4
f
x5
1
x5
回路(闭通路):起点和终点在同一节点,并与
其它节点相遇仅一次的通路。(3条)
回路增益:回路中所有支路增益的乘积。用
La表示 。
L  ae
1
L2  bf
L3  g
d
1
x1
a
x2
e
g
b
x3
c
x4
x5
f
1
x5
不接触回路:回路之间没有公共节点时,这种
回路叫做不接触回路。在信号流图中,可以有
两个或两个以上不接触回路。例如图中有两对
互不接触回路。
x2  x3  x2
and
x5  x5
x3  x4  x3
and
x5  x5
2.4.4 信号流图的绘制
1.由系统微分方程绘制信号流图
(课本P67 例2-23)
步骤:
(1)建立系统微分方程组
(2)取拉普拉斯变换
(3)按各方程的输入输出关系将节点连接起来。
或绘制系统结构图,再由结构图得信号流图
2.由系统结构图绘制信号流图
G2
R
G1
-
C
G3
G4
H
G2
R
1
1
G1
1
-H
G3
1
G4
1
C
2.由系统结构图绘制信号流图
G2
R
-
G1
H
不可以合并为一个节点
G3
C
G4
G2
①用小圆圈表示
各变量对应的节点
G3
C
1
G1
1
R
②在比较点之后
的引出点只需在比较
-H
G4
点后设置一个节点便可。
③在比较点之前的引出点,需设置两个节点,分
别表示引出点和比较点
+
+
例2:
R
+
-
+ C
+
+ -
G2
G1
1
R 1
G1
1
1
1
1
1
-1
1
G2
-1
1 C
2.4.5 梅森公式(梅逊公式)
用梅逊公式可不必简化信号流图而直接求得
从输入节点到输出节点之间的总传输。(即总传递函数)
系统总增益(总传递函数)
k : 前向通路数
Pk : 第k条前向通路总增益
 : 信号流图特征式,它是信号流图所表示
的方程组的系数矩阵的行列式。
 k : 不与第k条前向通路相接触的那一部分
1
P   Pk  k

P:
信号流图的  值,称为第k条前向通
路特征式的余因子。
其中:
  1   L(1)  L(2)  L(3)   (1)
m
L
( m)
 L —— 所有单独回路增益之和;
(1)
 L —— 两个互不接触回路增益乘积之和;
( 2)
 L —— m个不接触回路增益乘积之和。
(m )
例3:利用梅森公式求如图所示系统闭环传递函数
G2
R
1
G1
G3
1
-H
C
G4
解:系统共有回路2条:L1=-G2H;L2=-G1H
前向通道3条: p1  G1G3 , 1  1;
p2  G2G3 ,  2  1;
p3  G1G4 , 3  1.
  1  [ L1  L2 ]  1  G1H  G2 H
所以系统闭环传函为:
3
C
P 
R
p
i
i 1

i
G1G3  G2G3  G1G4

1  G1 H  G2 H
例4:利用梅森公式求如图所示系统闭环传递函数
1
1
1
R(s)
G1
1
G2
1
-1
1
-1
-1
解:系统有单个回路: 4条
两两互不接触回路: 4组
三个互不接触回路: 1组
L1  G1
L2  G2
L3  G3
L2  G1G2
G3
-1
K
C(s)
前向通道: 4条
p1  G1G2G3 K , 1  1;
p2  G1G3 K , 2  1  [G2 ];
p3  G2G3 K , 3  1  [G1 ];
p4  G2G1G3 K , 4  1
  1  [G1  G2  G3  G1G2 ]
 [G1G2  G1G3  G2G3  G1G2G3 ]  [G1G2G3 ]
例4:利用梅森公式求如图所示系统闭环传递函数
1
1
R(s)
1
G1
1
1
-1
G2
-1
1
G3
-1
K
C(s)
-1
C ( s ) p11  p2  2  p3 3  p4  4
P 

R( s)

G1G3 K (1  G1 )  G2G3 K (1  G2 )

1  G1  G2  G3  2G1G2  G1G3  G2G3  2G1G2G3
例5:利用梅森公式求如图所示系统闭环传递函数
f
1
R(s)
a
g
b
h
c
d
i
j
e
k
1
C(s)
解:系统有单个回路 6 条,两两互不接触回路 7 组,三
个互不接触回路 1 组:
  1  [ag  bh  ci  dj  ek  fghi ]  [agci  agdj  agek  bhdj  bhek
 ciek  fghiek ]  agciek
前向通道2条:p1  abcde , 1  1; p2  fde ,  2  1  bh
C ( s) p11  p2  2 abcde  fde(1  bh)
P 


R( s )



abcde  fde(1  bh)
1  ag  bh  ci  dj  ek  fghi  agci  agdj  agek  bhdj  bhek  ciek  fghiek  agciek
C ( s) E ( s)
,
例6:求如图所示系统传递函数
R( s ) R( s )
G4
R
E
-
G1
G2
-
H1
C
G3
H2
解:根据系统结构图画出信号流图如下:
G4
1
1
E G1
R
G2
1
-H1
G3
-1
1
1
H2
C
G4
1
求 C ( s) :R
R( s)
1
E G1
G2
1
-H1
前向通道2条:P1  G1G2G3 ,
P2  G3G4 ,
G3
-1
1
1
H2
C
1  1
 2  1  G1 H1
单个回路3条,两两互不接触回路1组,
  1  G1H1  G3 H 2  G1G2G3 H1H 2  G1G3 H1H 2
G1G2G3  G3G4 (1  G1H1 )
C ( s) 1 2
 P1 
  Pk  k 
R(s)  k 1
1  G1H1  G3 H 2  G1G2G3 H1H 2  G1G3 H1 H 2
G4
E (s)
求
R( s)
:
前向通道2条:P1  1,
1
E G1
1
R
G2
1
-H1
1  1  G3 H 2
P2  G4G3 H 2 H1 ,
G3
-1
1
1
H2
C
2  1
单个回路3条,两两互不接触回路1组,
  1  G1H1  G3 H 2  G1G2G3 H1H 2  G1G3 H1H 2
(1  G3 H 2 )  G4G3 H 2 H1
E ( s) 1 2
 P2 
  Pk  k 
R(s)  k 1
1  G1H1  G3 H 2  G1G2G3 H1H 2  G1G3 H1H 2
注意:上面两  不变! 是流图特征式,也就是
传递函数的特征表达式。对于一个给定的系统,
特征表达式总是不变的。
1
梅森公式 P   Pk  k

k :前向通路数
P : 系统总增益
Pk : 第k条前向通路总增益
 : 信号流图特征式
 k : 第k条前向通路特征式的余因子。
  1   L(1)  L(2)  L(3)   (1)
m
L
 L ―所有单独回路增益之和;
(1)
 L ―两个互不接触回路增益乘积之和;
( 2)
 L ―m个不接触回路增益乘积之和。
(m )
( m)
例7:求如图所示系统传递函数
h
g
1
R(s)
a
b
c
d
-i
-j
f
e
-k
1
C(s)
-m
解:系统向通道:4条
-n
单个回路:9条 bi, dj ,  fk , cdem, hmi,
abcdefn,  gcd efn, affn, gihfn
3
两两互不接触回路:6组
pi i

C i 1
三个互不接触回路:1组 P  
R

+
+
例2:
R
+
-
+ C
+
+ -
G2
G1
1
R 1
G1
1
1
1
1
1
-1
1
G2
回路5条,前向通道4条
-1
1 C
2.4.6 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
典型线性反馈控制系统结构图及信号流图:
N(s)
C(s)
E(s)
R(s)
-
G2(s)
G1(s)
B(s)
R(s):输入信号
H(s)
N(s)
G1(s)
1
R(s) 1
E(s)
G2(s)
-H(s)
C(s):系统输出
N(s):扰动信号
1
C(s)
E(s):误差信号
当H(s)=1时,系统为单位反馈系统。
N(s)
G1(s)
1
R(s) 1
G2(s)
1
-H(s)
C(s)
E(s)
(1)输入信号下的闭环传函:N(s)=0
G1 ( s )G2 ( s)
C ( s)
(s) 

R( s ) 1  G1 ( s )G2 ( s) H ( s)
N(s)
(2)扰动信号下的闭环
传函:R(s)=0
G1(s)
1
R(s) 1
G2(s)
1
-H(s)
C(s)
E(s)
G2 ( s )
C ( s)
 N ( s) 

N ( s ) 1  G1 ( s)G2 ( s ) H ( s)
所以当输入信号和扰动信号同时作用时,
系统输出为:
G1 ( s )G2 ( s) R( s)  G2 ( s) N ( s)
C ( s)  ( s) R( s)   N ( s) N ( s) 
1  G1 ( s)G2 ( s) H ( s)
(3)闭环系统的误差传递函数(以E(s)为输
N(s)
出的传递函数):
G1(s)
1
R(s) 1
G2(s)
1
-H(s)
E(s)
E ( s)
1
 e (s) 

R( s ) 1  G1 ( s)G2 ( s) H ( s )
G2 ( s ) H ( s )
E (s)
 en ( s ) 

N ( s ) 1  G1 ( s)G2 ( s ) H ( s )
C(s)
§2.5 数学模型的实验
测定法
 数学模型的实验测定的主要方法
1.时域测定法
(1)输入阶跃信号,绘制输出随时间变化的响应
曲线。
(2)输入脉冲信号,绘制输出随时间变化的脉冲
响应曲线。
分析响应与输入的关系,确定系统传递函数。
优缺点:设备简单,工作量小;但精度不高
2.频域测定法
输入端施加不同频率的正弦波信号,
测出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在幅值、相位上
的差别,从而确定系统的频率特性。
优缺点:数据处理简单,测试精度高;
测试设备复杂,工作量大。
3.统计相关测定法
输入端施加某种随机信号,根据被测
对象各种参数的变化,采样统计相关法测
定系统的动态性能。
优缺点:测试精度高;
测试设备更复杂(专用仪器、计算机)
工作量很大。
本章主要内容
1.建立系统时域数学模型(微分方程
分方程)
2.建立系统s域数学模型(传递函数)
3.系统结构图及其化简
4.信号流图及梅森公式
5.闭环系统传递函数
6.拉普拉斯变换、逆变换及性质
和差
本章作业:
P80
2-6
2-7
2-11 (f)
2-13 (d)(e)
2-15 (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