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推拿学

推拿手法学
针推教研室 卢笛
绪
论
推拿:推拿一词是明代才出现的,古称
“按摩”、“按跷”、“跷摩”、
“乔引”等 ,是人类最古老而又年
轻的一门医术。
推拿手法:以医疗为目的,术者用手或
肢体其他部位或手持器械,在人体
特定部位进行的各种具有规范化动
作结构的操作技术。
1.手法治疗和功法训练是推拿学的基本特征
2.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理论的紧密结合是推拿
学的理论内涵
3.适应范围的宽泛和严格的禁忌症是推拿学
的临床特点
推拿发展史
(一)推拿手法起源于劳动(日常生活)
如:肢体受冻——摩擦取暖
外伤肿痛——抚摸、按压——疼痛
减轻、肿胀消失、功能改善。
打呃、咳嗽——拍打胸背部等等
(二)殷商时期
甲骨文中有手法的文字记载
(三)春秋战国时期
马王堆帛画《导引图》1973年
出土于长沙马王堆,记载了最早的自我
按摩图谱。
(四)秦汉时期
1.《黄帝歧伯按摩》十卷是我国最早
的推拿学专著,但已佚。
2.《黄帝内经》中的按摩成就
a、概括了推拿的治疗作用
b、描述了有关推拿工具
c、提出了推拿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3.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最早提出“膏
摩”一词,首次记载用手法抢救自缢的方
法。
15
(五)晋朝
葛洪 《肘后救卒方》
首次记载了捏脊法。
(六)隋唐时期
1. 建立了推拿手法的教育体制,且是一种
官方教育.
2.隋代开办的中央级规模较大的医学院—
—太医署,设有按摩博士。此博士为最高教官,
非学位。
3.明确了导引与按摩的区别
导引——自我(肢体运动、按摩)
按摩——被动按摩
4.手法在唐代传入日本
推拿学术发展特点:
1.成为骨伤病普遍治疗手法
2.应用于内,外,儿科
3.用于养生
4.膏摩盛行
(七) 宋、金、元时期
政府对按摩学科政策发生逆转,在太
医局取消了隋唐以来发展存在了近400
年的按摩科,使手法发展失去了快速发
展的有利时机。
1.开始注意手法总结,出现百家争鸣.
2.手法用于催产
(八) 明朝时期
. 1.按摩业由盛转衰
a.手法意外的影响
b.封建礼教对手法限制
2.首次出现推拿一词,后来成为正式学科名
3.出现了我国现存最早的推拿专著《小儿按
摩经》
4.建立了小儿推拿体系
(九) 清朝时期
1.手法用于伤科疾病治疗.如《医宗
金鉴》正骨八法中有按、摩、推、
拿、摸、接、端、提。
2.小儿推拿得到了继续发展。
(十) 民国至现代
1.手法流派出现,形成了点穴推拿、 一
指禅推拿、内功推拿等流派.
2.1958年上海成立推拿医士学校,后改
为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学制3年。
3.1975年,由上海中医学院主编,全国
24所医学院校协编的《推拿学》成为全
国中医院校正式教材
推拿的作用原理
一、推拿作用原理
(一)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二)理筋整复,滑利关节
(三)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推拿学基础知识
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一、诊断要明确
选择正确手法,排除手法不宜治疗病证。
二、精力要集中
(一)注意手法操作——功从手出。
(二)注意病人反应——调整刺激强度。
三、体位要适当
(一)病人——舒适,肌肉放松,维持较
长时间,便于医生操作。
(二)医者——便于手法操作。
1.仰卧位: 患者仰面朝上,两下肢伸直,上肢
自然置于身体两侧 (头面、胸腹、四肢前侧
方等部位。 )
2.俯卧位:患者背部朝上,两下肢伸直,上肢自
然置于身体两侧,或屈肘前置于头部两侧(肩
背、腰臀及上、下肢后外侧 )
3.侧卧位:患者面部朝左或右,两下肢自然屈曲,
或一屈一伸 (臀部及下肢外侧 )
4.端坐位:患者端正而坐,两脚自然分开
与肩同宽(肩、颈项部或腰部摇法 )
5.俯坐位:患者端坐后上身前倾,二肘屈
曲置于大腿上。(颈项部,腰背部 )







四、手法要选择
(一)根据病症
如:关节运动障碍——摇法
粘连——扳法、弹拨法。
(二)根据部位
病变范围小,病位浅,肌肉薄——摩法,
揉法。反之则用滚法。
注意:法虽有定,变通在人。



五、力量要适宜
即刺激强度要适宜。注意刺激强度与以
下因素有关
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病
情及受术部位

另外,就一个完整的手法操作过程而言,
一般宜遵循“轻—重—轻”的原则,即
前、后1/4的时间手法用力宜轻一些,中
间一段时间手法用力量相对宜重一些,
体现出一定的轻重节奏变化。
六、时间要灵活
一般10—20分钟,久症、重症可稍增加,
保健按摩1个钟(45分钟)。
七、治疗要有序
(一)部位:自上而下,先左后右,从前
到后。
(二)刺激强度:轻→重→轻
(三)幅度:小→大→小
八、操作要卫生
(一)修剪指甲,不佩带戒指,以免损伤
皮肤。
(二)暖手。
(三)操作结束后,医者应洗手,防交叉
感染。
推拿禁忌证
1.急性传染性疾病,如肝炎、肺结核等。
2.某些感染性疾病,如骨髓炎等。
3.血液病或出血倾向,如咯血、尿血等。
4.烫伤与皮肤破损的局部。
5.皮肤疾病(各种癣、湿疹、脓)患处。
6.骨与关节结核、肿瘤及脓毒血症等。
7.外伤出血,骨折早期,截瘫初期等。
8.严重的心、脑、肺、肾等器质性疾病,
禁止单独使用推拿手法。
9.过于疲劳和饮酒过量者要禁用。经期的
女子或孕妇的腰腹部禁用推拿。
推拿介质
推拿时,为了减少对皮肤的摩擦损伤,
或者为了借助某些药物的辅助治疗作用,
可在推拿治疗部位的皮肤上涂上一定的润
滑剂或药物制剂,这种润滑剂或药物制剂
统称为介质。
使用介质即可以减少摩擦又可以促进药
物制剂的吸收,增强药物的作用。
1.滑石粉 有保护皮肤和便于手法操作的作
用,适用于各种病症,
2.爽身粉 有一定的清热祛湿的作用,
3.冬青膏 有温经散寒的作用,常用于治疗
风湿痹痛及软组织损伤。
4.薄荷水 有清凉解表,清利头目的作用,
常用于治疗小儿风热感冒。
5.凉水也可作为介质应用。有清凉肌肤与
退热的作用,一般适用于外感热证。
6.红花油 由冬青油、红花、薄荷脑配制而
成。有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的作用。常
用于急性或慢性软组织损伤。
介质的选择
1.辩证选择
2.辨病选择
3.根据年龄选择
异常情况的处理
一、晕厥(在推拿治疗过程中,病人发生晕
倒、昏厥的现象)
(一)临床表现:突然出现头晕目眩、心慌
气短、胸闷泛恶,严重者四肢厥冷、冷汗,
甚至惊厥、昏倒。
(二)发生的原因:医者手法过重、过强;
患者精神紧张,体虚(饥饿、劳累、大汗
等),体位不当。
(三)处理
1、停止手法操作;
2、平卧(头稍低、饮温开水后即可恢复)
3、严重者,掐人中、合谷等。
(四)预防
1、手法适当;
2、解释工作,消除紧张(尤其初次接受治疗);
3、过度体虚,待其恢复;
4、适当体位。
二、瘀斑(推拿后皮下出血)
(一)临床表现:皮下出血、肿胀、青紫、
瘀斑。
(二)发生原因:
1、医者:手法过重,时间过长;
2、患者:血小板减少或老年性毛细血管脆
性增加
(三)处理
1、小块瘀斑,一般不必处理。
2、青紫严重,先冷敷止血,停止出血后再使
用轻柔的按揉等方法,加湿热敷,消肿止痛,
促进瘀血吸收。
(四)预防
1、手法不宜过重,尤其是老年人,尤其骨骼
突起部位;
2、急性软组织损伤,一般皮下出血48小时后,
再行手法和湿热敷。
三、疼痛(推拿治疗后局部皮肤产生疼痛
现象)
(一)临床表现
手法处疼痛、肿胀、麻木等不适,夜间尤
甚用手按压,疼痛加重。
(二)发生原因
手法不熟,时间过长,刺激量过大。
(三)处理
1、一般不需作特别处理,1-2天内会自行
消失。
2、严重者,轻轻地按、揉并配合湿热敷。
(四)预防
1、初次治疗者,手法不宜过重。
2、手法不宜在局部操作时间太长。







四、骨折(手法不当,引起骨折)
(一)临床表现
被动运动或较强刺激的按压手法后,突然出现
“咯嚓”之声,随后局部疼痛,运动障碍(如肋
骨、腰椎压缩性骨折,股骨颈骨折等)。
(二)发生原因
1、老年骨质疏松、骨肿痛、骨质病变、骨折未
愈合。
2、手法过重,幅度过大。
3、体位不当






(三)处理
停止手法:骨折常规处理(X线诊断,复
位,固定)。
(四)预防
1、排除易造成骨折病变。
2、手法不宜过重,幅度不宜过大。
3、体位适当。





五、破皮(皮肤破损)
(一)临床表现
局部皮肤发红、疼痛、起泡、擦伤、出
血等。
(二)发生原因
手法操作不当,手法过重:如擦伤,皮
肤擦动:如滚法、一指禅。






(三)处理
1、立即停止手法。
2、局部皮肤清创,防止感染(红药水、
紫药水)。
(四)预防
1、熟练地操作手法,用力不宜过重。
2、配合使用介质。







六、疲乏(手法治疗(时)后产生疲倦
的现象)
(一)临床表现
疲乏、乏力、甚至昏沉欲睡。
(二)发生原因
1、患者体质过度虚弱,过度劳累;
2、体位不当(俯卧位,坐位)。
3、手法刺激过强。






(三)处理
1、一般不需处理,休息片刻后即可恢
复。
2、或可配合头面部手法操作,如抹前
额、眼眶等。
(四)预防
1、体位舒适
2、体弱者,尽可能仰卧位。
手法的分类
(一)根据手法的动作形态特点分类:
1.摆动类
指前臂主动摆动带动腕
关节运动的手法.如:一指禅推法,滚法
2.摩擦类
指手法着力部位与被治
疗部位之间产生明显摩擦的手法。如:摩
法,擦法,揉法
3.按压类
指单方向垂直向体表用
力或两个方向相对作用的一类手法。如:
按法,点法,拿法
4.叩击类
是指以手指,手掌,掌侧面或
拳背在体表进行节律性拍打叩击的一类
手法.如:拍法,击法
5.振动类
指以较高频率进行节律性的轻
重交替的刺激,持续作用于人体,使之
产生颤动感的一类手法。如:抖法,振法
6.运动关节类
是指对关节在生理范围内
作被动活动的一类手法.如:摇法,扳法,
拔伸法
(二)根据手法的主要作用部位和功能特点
分类
1.松解类(软手法)
是作用于软组织的
一类手法.如摆动类,摩擦类,振动类,按
压类,扣击类.
2.整复类(硬手法)
是指以一定的技巧
力作用于骨关节,并起到矫正关节错缝作
用的一类手法.如运动关节类.
手法操作的基本要求
手法尽管多种多样,但基本要求是一致的。
即:持久、有力、均匀、柔和,从而达
到深透的目的。
一、持久——时间
手法操作要持续运用一定时间,动作与
力量保持连贯性,不能断断续续。
二、有力——力度
(一)手法操作必须具有一定力量。
(二)手法的力量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
(三)力量大小根据患者体质、病情及部
位等确定。如肌肉丰厚处(臀、腰部)
可重,肌肉浅薄处(胸腹部)可轻。
三、均匀——节律
(一)幅度——大小一致
(二)速度——快慢一致
(三)力量——轻重一致
四、柔和——动作
(一)变换——自然协调
(二)用力——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五、深透——目的
(一)病人的感应——由外入内
(二)治疗效果——《小儿推拿广意》“外
呼内应”。触之于皮肤,动之于肌肉,
应之于脏腑,要达到此目的,手法练习
须持之以恒。
整复类手法的操作要求:
稳——平稳自然、因势利导
准——手法要有针对性,定位要准
巧——巧力,以柔克刚,以巧制胜
快——发力用“寸劲”,讲究时机
手法的补泻
手法是治病的手段,临床时,需根据患者
的体质强弱和病情的虚实,采取或补或
泻等手法。
一、手法运用的基本原则是——补虚泻实
补——补正气不足,凡能补充人体物质不
足或增强人体组织某功能的治疗手法,
称补法。
泻——泻邪气有余,凡能直接祛除体内病
邪或抑制组织器官功能亢进的治疗手法,
称泻法。
手法虽无直接的补或泻作用的药物进入体
内,但实践证明,确能达到促进或抑制
机体功能。
二、决定手法补泻作用的因素
(一)按经络循行方向:顺经为补,逆经为泻;
(二)按血液运行方向:向心为补,离心为泻;
(三)按手法刺激强度:轻刺激为补,重刺激为
泻,即“轻揉为补,重揉为泻”;
(四)按手法频率快慢:慢为补,快为泻(急摩
为泻,缓摩为补);
(五)按手法旋转方向:顺时针为泻,逆时针为
补(顺转为泻,逆转为补);
(六)按操作时间:长为补,短为泻(长者为补,
短者为泻);
一、摆动类手法
术者以指、掌或腕关节在前臂主动
来回摆动的带动下,作协调的连续
摆动,称为摆动类手法。包括滚法、
一指禅推法
本类手法特点:
1、共同特点在腕、掌、指关节在前臂主动
摆动的带动下,作协调的连续摆动。
2、该类手法移动较灵活,力量深透,适用
部位广。
3、为临床常用手法,是重要的治疗性手法。
以治疗运动系统疾病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