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武汉市教师专业标准解读-郭茂荣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 ——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
黄石八中 郭茂荣
一、问题的提出
-----
实现教育“突围”,路在何方? (一)我们所面临的困惑和问题
1.学生难教,“当教师难,难当教师”,可能是今天每个教师的共同心声。 2.学生学得很累, 教师教得也认真, 为什么教学质量就是上不去? 3.“厌学”可以说是当今中国教育的“顽疾”。 有人说21世纪的今天,中国的教师和家长很累,其实真正最累、最苦的是中 国的学生,特别是中国的中学生。有关部门调查,由于不爱学、不会学而烦恼不 已的孩子,初中达到58.6%,高中达到72.4%。“厌学”可以说是当今中国教育的 “顽疾”。怎样才能把学习变成孩子内心真正的渴望,是所有教育者最大的困惑, 是我们一线教师最为纠结的。
4.我们在培养什么样的人? 经过二十多年持续性的教学改革,特别是经过近年来新课改的冲击与洗礼, 当前我国中学课堂教学整体面貌已有了较大的改观。应该说,今天的中国教育是 前所未有的繁荣,但其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危机,我们是否太多关注了如何 培养人的问题,忽略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甚至近乎忘记了教育之本。学校 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更是日趋淡化。 教育如果培养的是厌学者,这是浪费生命; 教育如果培养的是“高分低能、高分低德” 的孩子,这是扭曲生命; 教育如果培养的是“没有金色童年的人”,这是漠视生命; 教育如果培养的是反社会的不和谐的人,这是异化生命。
(二)实现教育“突围”。路在何方?
1、让教育回归是前提-----务教育之本,悟乐学之道
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把这句话用在教育上就是
:
教书育人,育人是本。教育务本,我们方能找到育人的路径和策略,才能办 有价值的教育。 务教育之本,在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教学的论著《学记》中有详实的论述.
不仅指出国家事务之“本”
——
教育 而且提出教育目的之“本”
——
立德 不仅指出教师教学之“本”
——
知心 而且告诉人们学生学习之“本”
——
悟道
悟乐学之道,《论语》开篇第一句话就有孔子对“乐学”的认识
: “
学而时 习之
,
不亦说乎
?”
并将“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
: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好之 者不如乐之者”。在我国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历代许多有见识的教育家都有过 关于“乐学”的思考和实践,从而形成了我国极有价值的教育和学习理论。
“
乐学”教育思想强调的是着眼于从培养非智力因素入手来引发学生愉快的 情感与刻苦的态度以获得学习成功的心理体验。故学海无边既是“苦作舟”更是 “乐作舟”,书山有路既是“勤为径”更是“趣为径”,二者是内在统一的。 追求的是学生依靠自身内在的学习动机,自觉地去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感; 否定的是在强制教育思想禁锢下,依靠外力强迫学生“刻苦”学习而产生厌学的 做法。要求教师应从学生的心理体验出发,为他们创设乐于学习的氛围,激发他 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自身期望的志向和目标,从而把刻苦与勤奋变为学生 学习的自觉行为。
2、发展教师专业水评与提升教师的素质是关键
几个案例能否告诉我们什么? 【案例一】
“
爸爸,学三角函数有什么用啊?” 【案例二】
“
什么是教学?” 【案例三】
“
事情肯定没这么简单!” 【案例四】 鸡兔各有多少? 实现教育“突围”最需要什么? 答案应该是一致的:具有教育专业知识和教育智慧的教师。
二、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与专业发展 (一)颁布《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和指导者,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和创造者,是社会美好价值的坚守 者和弘扬者,是建设美丽中国和托举中华民族复兴梦的重要力量。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强则教育强,教育强则国家强。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关系亿万青少 年的健康成长,关系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关系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 来。为了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基于教育教 学的本质属性,借鉴国际经殓,充分考虑我国的现实国情和教育发展的 需要,教育部从2004年开始就着手研究建立教师教育标准体系,《教师 专业标准》是其中重要内容。到2012年年初,教育部正式颁布《教师专 业标准(试行)》,《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研制历经了八个春秋。
《教师专业标准》确定了以基本理念为核心和引领的教师专业素质体系。 处于体系结构最顶端的是教师的“基本理念”,它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核心价 值观,是教师专业素质与专业实践的统帅和灵魂,在教师专业发展及专业活动中 起到导向、引领和定位的作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体系中是基础和 支柱,“专业理念与师德”是调节和保障。
《教师专业标准》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的目标与方向; 《教师专业标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为教师专业化确定了 清晰的目标,同时也是教师努力的方向。可以说,《教师专业标准》 的颁布,标志着对教师工作本质认识的飞跃,即教师工作由“职业” 向“事业”的转变。 《教师专业标准》与《课程标准》都是指导教学的专业文件; 《课程标准》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具体依据; 《教师专业标准》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
.
因此在实贱中
,
应充分发挥两个文件对于教育教学的指导作用
.
《教师专业标准》以终身学习理念引领全体教师的专业学习。 《教师专业标准》意在推动教师工作的专业化
,
专业的教师工作 决定了教师必须坚持终身学习的态度
,
唯有不断地进行理论与实践 学习
,
才能确保教师在日新月异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落伍、不掉队
.
教师工作的专业化体现出的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追求
,
是一个 有起点、无终点的奋斗历程
.
《教师专业标准》其内容涵盖四个基本理念,三大维度,包括 十四个领域,六十三条基本要求。而对照目前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落差颇大,相距甚远,非一般教师所能企及。因此可以这样理解, 教师专业标准实则是一种价值取向,一种目标追求,一种共同愿景, 是一个过程,一直“在路上”,永无止境。
颁布《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1.
规范教师专业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2.
设立教师合格标准,促进教育公平
.
3.
为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提供目标参照
.
4.
为教师的资格准入、考核与评价提供依据
.
5.
与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相吻合
.
(二)、教师怎样更好的实现专业发展 长期以来,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对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研究。不同的专业范 式 体 现 了 教 师 专 业 发 展 的 不 同 方 向 和 目 标 。 具 体 的 说 有 “技 术 熟 练 者 ” 范 式,“研究实践者”范式,“反思实践者”范式三种。 1.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到教学行动中去研究 《教师专业标准》60.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 究。 现实需要与问题:这是校本教研要注意的问题,教研的题目来自实际中存在 的问题,教研的结果应用与现实问题的解决,从而避免假大空,脚踏实地。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即研究者”已成为时代对教师的起码要求, 一个教师不仅要会把书教好,把人育好,而且还要有一种研究的素养。其实,我 们有着得天独厚的研究优势,我们自始自终都生活在教育教学的现实场景之中, 我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就是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的最直接的体现方式。所 以,只要坚持教学研究的主体意识,秉承积极应对独特问题的勇气和智慧,去观 察、去研究、去探索、去尝试、去反思,那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闪耀出来的思想 火花、真知灼见,必将成为教学研究取之不尽的活水源头。
教师不仅要是一个实践者
,
更要是一个研究者。 两个教学案例给我们的启发
:
【案例一】她认为学生掌握的较好 【案例二】《是启发式还是满堂灌?》 2.教师应该是一个反思实践者 《教师专业标准》59.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 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通过不同的途径了解自 己的教学,有助于自己的反思,从而很好的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既要“思先于行”
,
又要“以行促思”。在研究实践中实现专业 发展。
教师不仅要是一个研究者,还应该成为一个反思实践者。杜威 认为“教师对于教学应该提出适当的怀疑而不是毫无批判的从一种 教学方法跳到另外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应对实践进行反思”。他批 判教育只是简单的教学生跟从现状。我们认为作为专业的教师,不 仅应具有课堂教学知识、技巧和技能,而且要具有对自己的信念系 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知识系统、背景因素进行反思,从而使 自己处于更多的理性控制之下,始终保持一种动态,开放、持续发展 的状态。作为反思型的教师在新课改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可以围绕以下
5
个内容进行反思。 ①思所得,发扬长处,发挥优势 ②思所失,汲取教训,弥补不足 ③思所疑,加深研究,明白透彻 ④思所难,化难为易,水到渠成 ⑤思创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3. 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教师专业标准》61.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制定专业发展规划:这是一个新的提法,很多老师没有这个意识,没能把 教师职业作为自己的专业,没有规划,过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事情,没想到 要不断提高自己。 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一般来讲包含的内容如下: 一、基本情况: 二、现状分析: 三、发展目标: 1.教育教学工作目标 2.专业理念与自我修炼目标 3.专业知识与学习目标 4.专业能力与教科研目标
四、具体措施: 1. 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2. 专业技术发展及业余学习方面: 3. 教科研工作方面: 4. 其它方面: 五、发展规划时间一览表
三、做一名智慧的教师
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模式、人才培 养的规格及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更加关注教 育的品质和质量,更加关注人的个性培养和智慧开发,进一步推进 教师专业发展由知识型向智慧型转变,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 和客观需要。 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智慧,关注课堂教育智慧的状态,重 视智慧型教师的培养。这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 量的必由之路。把这样的要求凝聚在教师专业素质和课堂教学方面, 无疑将从新的角度有力推动这两方面的发展与改革。
因此,高度重视和深刻认识教师的教育专业知识和教育智慧的 意义与价值,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专业知识教育和智慧水平,让智 慧回归教育,让智慧唤醒课堂,让智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是时代 的呼唤,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是课堂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的契 机,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使命。 只有智慧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智慧的人,只有智慧的教师才能培 养出有智慧的学生。
1
.
教育信仰是教育智慧生成的前提
教育是一种需要信仰的活动,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一个没有 信仰的教育管理者所从事的教育活动是否处于教育的范畴,真令人 怀疑。教育管理者的信仰是教育中应该坚守的基本教育观念、教育 思想和教育理想。 当下的基础教育,教育管理者的信念模糊了!与其说“救救孩 子”,不如说“救救信念”!教育信念危机才是基础教育最深重的 危机!
2
.
灵性良知是教育智慧生成的核心
灵性是识别是非、善恶、美丑等道德标准的本能。“良知”是遵守上述道德 标准为人行事的道德心。 灵性良知,是人的本性中固有的。 灵性良知,就相当于孟子说的人性固有的善“端” 当今之世,人性中的灵性良知,迷蒙在烟雨云雾间。
3
.
正思维是教育智慧生成的依托
人们的一切行为都来自于自己的思维,思维的结果决定行为方向。 传统的思维习惯束缚着教育管理者对教育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 纠结着教育管理者智慧生成的灵性。 在长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中, 产生的思考模式逐步形成自己的原思维习惯。 人要加强修养,事前三思,事毕多想,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自己的原思维习 惯,克服不良的思考模式建立正思维。
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动议一般有原思维和正思维。 正思维首先要遵循科学规律,顺其自然,让心境悠游自在。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为什么活得如此之累,那就是无休止地攀比,在徒劳中挣 扎,谁说跟命运抗争就一定会赢呢,或许命运本身就是对的!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春花秋月,夏风冬雪,自然规律,人间胜景,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然而偏偏 有人不能欣赏当下拥有的美景,不是怨春悲秋,厌夏畏冬,就是夏天里渴望冬日的 白雪,冬日里又向往夏天的丽日,永无顺心逐意的时候.这是因为总有“闲事挂心 头”不能顺应自然,纠缠于不应有的抗争之中,迷失了自我,正思维就是要遵循规 律,顺其自然,放下俗虑,欣赏四季独具的情趣和韵味,用敏锐的心去感悟体会,让 心境悠游自在.便随时随地可以感悟到“人间好时节”的佳境。 正思维就是按照一定行为准则,遵循科学规律,符合法律法规的动议
---
思 维习惯。它不是相对于“反向思维”、“逆向思维” 而是相对于“阴暗的、消 极的、悲观的、偏离主旨的”思维习惯,所以,正思维也可以叫阳光思维。
正思维要有宽心的智慧 “人生的幸福,在于心,比海洋更浩瀚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浩瀚的是人的心灵, 最难得的是宽心的智慧”。 正思维要有宽容的“海量”。 正思维宽容的“海量”能在紧要关头仍让自己冷静下来,以宽容之心待人的, 才是真正善于做人处世的智者。 正思维宽容的“海量”表现在行动不揪住别人的过错不放。 正思维宽容的“海量”表现在内心上不把别人的无心之过放在心上。 正思维要直面他人的批评。
“
一个能指出你教学上的问题人是你最忠诚可信的朋友” 。 正思维要会有修养地竞争,善待竞争对手。
4
.
淡定与宁静是教育智慧生成的基础
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忠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 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 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 你要保护自己,就不得不时刻防御。 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 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同旋,还得随处吃亏┅┅ 心安闹市静,性定菜根香。 世事亏乃福,人情淡始长。 宽心容物,虚心受善,平心论事,潜心观理,定心应变。 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潜心治学。
5
.
感恩与敬畏是教育智慧生成的保障
我信奉恩恩相报的道德准则,永远不忘记给予我们帮助的任何 人,尤其在逆境中帮助我们的人。 孔子说“祭神如神在”。 一个人若能事事都怀着“如神在”的敬畏之心,就可以说是有 信仰的了。就有了智慧生成的保障。 作为一名教师要获得学生和家长的尊敬,就要学会敬畏学生和 家长,因为没有学生,何为教师,没有家长,何来学生。
四、实现教育“突围”核心在课堂
——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有效教学和理想的课堂学习效果 (二)提高教学质量,构建优质高效课堂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我们必须遵循教学规律,使每一节课真正有实效、 有高效! 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研究,不仅涉及的元素多,而且范围也广,可以 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
何谓有效?效果多大?是长效还是短效?如何构建优 质高效的课堂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这里我谈点个人看法
,
供大家参考。 第一有效的备课是构建优质高效课堂的前提 第二科学的教法是构建优质高效课堂的核心 第三准确的评价是构建优质高效课堂的依托 第四务实的学法是构建优质高效课堂的支撑 第五合理的舍得是构建优质高效课堂的保障
第五合理的舍得是构建优质高效课堂的保障 ①案例《十个与五个》告诉了我们什么 我校有一位数学陈老师,业务非常强,特别是解题能力在八中属一流水平。 课也讲得非常好。但同事和学生最怕他命题,只要他命题考试就没有几个能得优 秀。大家称他为“博士”。一天我到他所执教的班听课,这节课是初三总复习, 内容是“二次函数”,可以这么说:从上课的第一分钟到最后一分钟,一刻未停, 一口气讲了十道例题,对每一题的讲解,从题意分析到方法的选择,层层深入, 环环相扣,我被他的巧解所吸引。 课好,题好,讲的也好。但我总有一点不对劲的感觉,课后,将这十道题重 新印发给学生再做一次,收上来改完,统计结果,全部做对2人,80%的学生基本 上只能作对三道题,甚至还有3人一题都不会做。 ②课堂教学中合理的舍得就是智慧 舍得:有舍才有得,不舍不得,多舍多得,舍去旧的,得到新的,舍去小的, 得到大的,舍去放不下的,得到更大更好的。这些都是舍得的理念和精髓。舍得, 简而言之就是要学会丢芝麻捡到西瓜!
左手是“舍得”,右手是“值得”。舍得才会赢,值得就去做。什么是舍得, 什么才值得。 “舍”是一种大度理智的放弃;“得”是一种豁然取得的成就。 做人要懂得“舍得”,做事要学会“舍得”,当教师也要有“舍得”的思想。 在处理教学各方面关系中,特别是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则更要善于“舍得”, 只有合理的“舍得”,才能达到教得轻松,听得有味,学生才能跟着教师的感觉 走,教学效率才能得以体现。只有理智的舍弃,才能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学生 才会有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才会事半功倍。 只有有效的“舍得”,才能真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有效的提高课堂教 学效率。 教师不但要研究教什么,还要学会研究不教什么, 有时明确 不教什么比研究教什么还要重要。要保障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以舍得的理念选 择教学内容,运用舍得理念组织教学! 合理的舍弃是一种智慧,能有效地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是课堂教学走向自主、 开放,不断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保障。
五、教师专业发展-----我们的行动
献给校长和老师
都说你是最小的官, 都说你是最大的官, 都说你是最好的人, 说你是最棒的园丁, 黑板一块粉笔一支, 教鞭一根讲台三尺, 凭着一颗良知, 管着眼前的一群学生; 管着未来的部长将军; 就像他们的父母双亲; 画出他们成长的年轮; 一笔一画引辨是与非; 一言一行是谆谆教诲。 双肩扛着希望, 洒下一路艰辛, 收获的是未来, 播育真善美德, 放飞的是理想, 不求惊天之功, 无求动人业绩, 但你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