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相关附件】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下载【 相关附件】

第八章 教学(下)
1
一、单项选择题
 当前世界范围内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分组教学
 C.班级授课制
)。
B.个别教学
D.复式教学
 答案:C.班级授课制
 能鉴别学业水平高低、能力强弱的测验表明其
( )很高。
 A.难度
B.信度
C.效度
D.区分度
 答案:D.区分度
2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C.布置批改作业
)。
B.上课
D.成绩考评
答案:B.上课
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
是( )。
A.泰勒
C.裴斯泰洛齐
B.夸美纽斯
D.凯洛夫
答案:B.夸美纽斯
3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
A.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制
B.个别授课制
D.道尔顿制
答案:A.班级授课制
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到的结果一致
性较高。说明该测验的( )较高。
A.效度
B.区分度
C.信度
D.难度
答案:C.信度
4
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
A.备课
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
B.上课
D.课外辅导
答案:A.备课
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
动的综合方案称为( )。
A.教学策略
C.教学手段
B.教学形式
D.教学原则
答案:A.教学策略
5
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是(
)。
A.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当堂理解,当堂消化
B.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独立
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C.复习已学过的教材,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
巩固和加深
D.使学生掌握新知识
答案:B.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
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6
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是(
A.教科书
C.参考资料
)。
B.课外辅导书
D.教学大纲
答案:A.教科书
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
A.班级授课制
C.道尔顿制
B.分组教学制
D.个别教学制
答案:D.个别教学制
7
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
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属于( )。
A.内部分组
C.班级授课
B.外部分组
D.道尔顿制
答案:B.外部分组
一节课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
A.布置课外作业
C.讲授新教材
)。
B.检查复习
D.巩固新教材
答案:C.讲授新教材
8
一份教案的核心是(
A.提出教学目的
C.设计教学进程
)。
B.选择教学方法
D.规划板书内容
答案:A.提出教学目的
近代随着大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教学组织形
式是( )。
A.个别教学
C.分组教学
B.班级授课制
D.班级教学
答案:B.班级授课制
9
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A.讲授课和练习课
C.讲授课和实验课
)。
B.讲授课和复习课
D.单一课和综合课
答案:D.单一课和综合课
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
中的( )。
A.内容型策略
C.方法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
答案:A.内容型策略
10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C.布置批改作业
)。
B.上课
D.成绩考评
答案:B.上课
为了分班、分组的目的所进行的测验是
( )。
A.形成性测验
C.总结性测验
B.诊断性测验
D.安置性测验
答案:B.诊断性测验
11
 ( )是教学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的统一,所要
解决的是班、课、时的问题。
 A.教学内容
 C.教学方法
B.教学原则
D.教学组织形式
 答案:D.教学组织形式
 下列属于布鲁纳教育观点的是( )。
 A.五段教学法
 B.设计教学法
 C.范例教学法
 D.结构化教材和发现学习模式
 答案:D.结构化教材和发现学习模式
12
 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
础形成的,教学活动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
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
学实践形式是( )。
 A.教学
 C.教学模式
B.教学原则
D.教学方式
 答案:C.教学模式
13
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电化教学
C.课堂教学
B.复式教学
D.现场教学
 答案:C.课堂教学
从以下几种活动中,挑选出教学过程的
活动( )。
A.备课
C.批改作业
B.排课表
D. 教研活动
答案:A.备课
14
 “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 A.相对评价
 C.定性评价
)
B.绝对评价
D.定量评价
 答案:A.相对评价
 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
可分为(
)
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 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 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 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 答案: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5
二、多项选择题
根据教学的任务划分,课的类型分为
( )。
A.传授新知识课(新授课)
B.布置作业(作业课)
C.检查知识课(检查课)
D.巩固新知识课(巩固课)
E.培养技能技巧课(技能课)
答案: A、C、D、E
16
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调动学生
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
造才能的是( )。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制
D.道尔顿制
E.设计教学法
答案:D、E
17
为了使上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上
课应符合的要求包括( )。
A.重点突出
B.方法得当
C.目标明确
D.表达清晰
E.内容正确
答案:A、B、C、E
18
三、填空题
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
有:
、检查复习、
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答案:组织教学、讲授新教材
钻研教材包括钻研
阅读有关的参考书。
备课的指导文件。
答案:教学大纲、教学大纲
、
、教科书和
是教师
19
个别教学制最显著的优点在于教师能根据
学生的特点
,使
、
适合于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
答案:因材施教、教学内容、进度
结构化策略在教材的排列方面还可分为_
___、分支平行式、____和综合式
等。
答案:直线式、螺旋式
20
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包括综合性、可操作
性及
。
答案:灵活性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l864年清政
府在北京设立的
。
答案:京师同文馆
21
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
织形式有:
、
、分组
教学制和道尔顿制等。
答案: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

一书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
授课制作了阐述。
答案: 《大教学论》
22
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来分.课可分
为:
、演示课(演示实验或放
映幻灯、 录像)、
、实验
课、
。
答案:讲授课、练习课、复习课
备课内容包括:
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答案:钻研教材、了解学生
、
23
 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俗称____或___
_,是以
的形式定量地评定学生个
人的能力得到的结果。
 答案:测验 考试 测验
 供答型试题叉分简答式试题和陈述式试题两种。
简答式试题的最简便形式是
。
 答案:填充题


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
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缺点或价值作出判
断。
 答案:评价
24
四、简答题
简述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
【答案及解析】
教学策略按构成因素可分为内容型、形式
型、方法型和综合型四种主要类型。
(1)内容型策略。在内容型策略中,在教
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提供学习内容是教学
策略的核心内容,具体来说,可以有两条
途径: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
25
(2)形式型策略。形式型策略就是以教学
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
(3)方法型策略。方法型策略是以教学方
法和技术为中心的策略,这是一个包含着
各种各样的方法、技术、程序和模式的领
域。
(4)综合型策略。综合型策略不是以教学
过程的某个构成因素为中心,而是直接从
教学目标、任务出发,综合展开的教学策
略。
26
教学进度计划有哪些?
【答案及解析】
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
题计划、课时计划:
(l)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这种计划应该在学期或学年开始前制定出来,
内容应该包括:学生情况的简要分析,本学年
或本学期教学的要求,教学大纲、教科书的章
节或课题,各个课题的教学时数和时间的具体
安排,各个课题所需要的主要直观教具等。
27
(2)课题计划:
订好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后,在上课前,
教师还要对教学大纲上的一章、一个较大的题
目或教科书中的一课,进行全盘考虑,在此基
础上,制定出课题计划。课题计划的内容包括:
课题名称,本课题的教学目的,本课题的计划
及各个课时的主要问题,本课题各课时的上课
类型和教学方法,本课题的必要教具。
28
(3)课时计划:
写课时计划,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进一步研
究教材,确定教学重点和要注意解决的难点;
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的;考虑进行的步骤,确
定课的结构,分配教学进程中各个步骤的时间;
考虑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具的准备和使用方法
及板书设计;最后写出课时计划。
一个完整的课时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项目:
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题目、教学目的、
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进程、备注。
其中,教学进程包括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详细安
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和时间的分配。任何
教师上课前都应该写课时计划。课时汁划可以
有详有略
29
五、论述题
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应如何备课。
【答案及解析】
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
课的先决条件。各课内容包括:钻研教材、
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30
(1)钻研教材。
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
书。
教学大纲是教师备课的指导文件,教科书是教
师各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教师备课首先要认
真钻研教学大纲,就是要弄清本学科的教学目
的。
然后,要细读教科书.对每—课时要讲的内容、
实验和习题要按教学要求进行具体安排。
除此之外,阅读参考资料也很重要.教师应随
时将阅读所得增补到自己的教学笔记中,以便
上课时参考使用:
31
(2)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质量、
他们的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在此基
础上,还应结合平时对学生发展情况的了解,
确定如何针对学生和教学的特点,启发学生。
然后把这些研究、分析的结果,纳人课时计划。
(3)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
划、课时计划等。教师上课前都应该写课时计
划,课时计划标志着课前的准备,也是上课时
的备忘录。
32
你是如何理解、评价班级授课制的?
【答案及解析】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
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
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
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在班
级授课制中,同一个班的每个学生的学习
内容与进度必须一致,但开设的各门课程,
特别是在高年级,通常由具有不同专业知
识的教师分别担任。班级授课制是我国各
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33
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缺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由于它按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编成有固定人
数的教学班,教师同时对全班学生进行集体授
课,因而能使大量的学生同时在较短时间内系
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同个别教学相比,班级授
课制扩大了教学规模,加快了教学速度,提高
了教学效率。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
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规定,有目的、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教学,保证全班学生自
始至终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
34
(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同班
学生学习内容相同,便于互帮互助,共同
提高。同时,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级风
气·积极的集体舆论。另外,各科教师轮流
上课,他们在业务、思想、风格等方面各
有其特点.学生可以从中受到多方面的教
育。
(4)班级授课制也有它的缺点:主要表现
在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造成
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现象;强调教学过程的
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
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35
 结合实际谈谈教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
 【答案及解析】
 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上课应符合的要
求包括: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
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
 (l)目标明确。指教师上课时明白这堂课要使学
生掌握一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什么行为方
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
等,也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重点突出,是指在
一节课L教师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重要内容(基本知
识、概念和原理)的教学上.不要对所有的任务
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
36
(2)内容正确。是指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须
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教师教
学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应该要求
学生作出的反应是正确的,如果不正
确.教师亨t要及时加以纠正。
(3)方法得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
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
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善于选
择方法,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
取得较好的效果。
37
(4)表达清晰。是指教师上课要坚持用普
通话,声音要响亮.言语表达的速度要适
合学生可接受的程度,语言要流畅、生动、
明白易懂,板书(或幻灯字幕)要规范、
准确、清楚。组织严密,即课的进程次序
分明、有条不紊.不同任务变换时要过渡
自然·课堂秩序井然有序。
(5)气氛热烈。是指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
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
地动脑、动口、动手,课堂内充满民主气
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38
 教师课外辅导的内容有哪些?应注意哪些问题?
 【答案及解析】
 辅导是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习的活动 课外辅导是在
课堂教学规定时间以外,教师对学生的辅导。课
外辅导是上课的必要的补充。
 课外辅导一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
生明确学习目的,使他们能够独自计划学习和自
我监督学习,并养成良好的习惯。二是做好对学
习困难学生的帮助工作。包括解答疑难问题,给
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缺课学生补习,指导其学习
方法。此外,还可为有学科兴趣的学生提供课外
研究和帮助,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性和社会服务性
活动等。
39
教师课外辅导学生需要注意:
(l)启发学生自己找到解决疑难的门径,不
应代替学生的独立钻研,也不应该把辅导作为
课堂教学的延伸,加重学生负担
(2)教师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从实
际出发确定辅导的内容、重点,并根据不同学
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因材施教,以发挥
学主的长处,弥补缺陷。
(3)对学习差的学生的辅导,除以教师为主
进行帮助外,也可以适当吸收学习好的学生对
他们进行帮助,以达到互相促进并形成良好互
助品质的目的,但不要占用学习好的学生过多
的时间。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