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Document

第五章
固体能带理论
一、自由电子模型(前面几节使用的)
在这个模型中,电子与电子,晶格与电子之间的相互
作用被忽略.也可以这样说晶格对电子的影响视为平均
势场.
索米菲理论:自由电子模型+费米狄拉克分布
解释: 1.电子气热容量
2.电子发射
3.电子气的顺磁与逆磁效应
困难: 1. 磁阻 2. 霍耳效应 3.电导、热导
二、3个重要近似和周期性势场
由于原子核质量比电子的质量大得多,电子的运
绝热近似: 动速度远大于原子核的运动速度,即原子核的运
动跟不上电子的运动。所以在考虑电子的运动时,
认为原子实不动。
单电子近似: 一个电子在离子实和其它电子所形成的势场中
运动。又称hartree-Fock自洽场近似。
周期场近似: 原子实和电子所形成的势场是周期性的。
多粒子系统
 多电子系统
原子核静止
hatree Fock自洽场
 单电子系统
即:每个电子在由正离子产生的和其他电子的平均
电荷分布的势场中运动.
2.周期性势场 :单电子近似的结果:周期性势场(周
期为一个晶格常数)
v( x  a)  v( x)
 

v ( Rn  r )  v ( r )
Schrodinger eq.
1-D
r为电子位置矢量
3-D

R n 为离子的位矢
 
2 2


(   v(r )) (r )  E (k ) (r )
2m
3. Bloch波
1)Bloch定理:在周期性势场中运动的电子,气波函
数由如下形式

 (r )  e
ik r

u (r )
其中u具有晶格的周期性,即

 


u(r )  u(r  n1a1  n2 a2  n3 a3 )
证明:问题:求H的本征函数,直接求困难.
由量子力学知道,如果两算符对易,则它们具有共同的本征函数.
引进Tˆ平移算符, Tˆ 与 Hˆ 对易,
求出了Tˆ的本征函数也就求出了 Hˆ 的本征函数
方法:
Tˆf ( x)  f ( x  a)
Tˆ (Tˆf ( x))  Tˆf ( x  a)  f ( x  2a)
定义平移算符:
问题: Hˆ 与 Tˆ 对易否? 设  为H的本征函数
Tˆ ( Hˆ  ( x))  H ( x  a) ( x  a)  H ( x)T ( x) ( x)
(TˆHˆ  Hˆ T )  0
Hˆ 与Tˆ 对易
任意两个算符对易吗?
设 Pˆx
xˆ
 ( x)  e
ikx
[ Pˆx , xˆ ]  ( Pˆx xˆ  xˆPˆx ) ( x)

 ikx
ikx
 i
( xe )  ix
e
x
x
 ie
ikx
 ie
 kxe  kxe
ikx
ikx
ikx
ˆ , xˆ 不对易.可以证明 Py , x 是对易的
P
  (x) 又是 Tˆ 的本征值.
  (x) 又是 Tˆ 的本征函数.
Tˆ ( x)   ( x)
 为本征值
2
ˆ
ˆ
T (T ( x))  T ( x)    ( x)

n
n
ika
ˆ
T  ( x)    ( x) 取   e
k 为变量
ika
ˆ
 ( x  a)  T ( x)  e  ( x)
则: ( x)  eikau ( x)
其中:u (x) 具有晶格周期性
 ( x)  e u ( x)
 ik ( x  a )
 ikx  ika
u ( x  a)  e
 ( x)  e e  ( x)
证明:
ika
Bloch定理 : 在周期性势场中运动的电子的
波函数具有如下形式
 ( x)  e u ( x)
ika
其中:u (x) 满足晶格的周期性
推广 :



ik r
 (r )  e u (r )
三维情况

ik r
e 描写电子的共有化状态

u (r ) 描写电子在原胞中的运动
2)Bloch波的性质
a.波函数不具有晶体周期性,而(k为实数时)
电子分布几率具有晶格的周期性
 ( x)  e u ( x)
2
2
2
|  ( x) | |  ( x  a) | | u( x) |
ika
b.当k为虚数,描写电子的表面态,k=is(s>0)
 ( x)  e u( x) S小于0时无意义.
 sx
c) 周期边界条件:  ( x  Na)   ( x)
ikNa
ˆ
 ( x  Na)  T ( x)  e  ( x)
2
2 2
ikNa
k

n
e 1

x k 
Na
Na
L
d) 波矢相差倒格矢整数倍的Bloch波等效.因此把波矢限
制在第一布区内.且第一布区内的分立波矢数为晶体原胞
数N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
 k ( x)   k  K n ( x  a)
ika
ˆ
证明: T k ( x)   k ( x  a)  e  k ( x)
Tˆ
( x)  
( x  a)
k  Kn
k  Kn
 k  K ( x)
e
i (k  Kn )a
e
i 2n ika
n
e  k  Kn ( x)  e  k  K (x)
n
具有共同本征值.
ika
k


与 k K
n
描写同一状态.
因此可以把波矢限制在第一布区内 
波矢数:
2 2
/
 N
a
Na
考虑自旋:电子数为2N

a
k

a
(1). ( x)  sin
例:电子波函数为:
(2). ( x) 
解:(1)方法a
 ( x  a)  sin(
方法b.
x
a
求波矢k。

m
(

i
)
f ( x  ma)

m  

x
( x  a))   sin
a
a

x
ika
ika
 e  (x)  e sin
a 

ika
k  (2  1) 第一布区:k 
e  1
a
a
x
ika ika
 ( x)  e e sin
a

ik ( x  a )
ika
u ( x  a)  e
sin ( x  a)  e u ( x)
a
e
2
ika
k 
 1
 ( x  a) 


a
m
(

i
)
f ( x  a  ma)

m  
  (i ) f ( x  (m  1)a)
m


 (i)
m1
m 
e  i
ika

m  m  1
m  m
f ( x  ma)  i  (i) m f ( x  ma)
m  

3
k  ( 2n   )
a
2

第一布区:k  
2a
三、单电子近似下电子的能量状态
电子满足的薛定谔方程:
2

(
 2  V ( x)) ( x)  E ( x)
2m
其中:V ( x  na )  V ( x)
  eikxu ( x)
在克龙尼克—潘纳模型下:
V0
a b 0
a bc
c a
周期运动中的离子许可能级形成能带.能带之间存在不许
可能量范围称为禁带,且禁带位于布区边界.
这个模型有多方面适
应性.改变b.a.c的值可
以讨论表面态.合金及
人造晶格的能带.
禁带
2V3
关于能带的讨论:
2V2
1.在原理布区边界的区
域内,电子的能量可粗
略的视为自由电子的能
量
 2
a a
2V1
2
2
 k
E
2m
2.在布区边界上,电子能量不连续,出现禁带,禁带的宽
度为:
Egl | 2Vl |
Vl为势能函数的第l个傅立叶分量
a
2
1
Vl   V ( x)e
a a

i
2lx
a
dx
2
2lx
i


V ( x)   Vl e a 


l


产生禁带的原因:是在布区边界上存在布拉格反射.
3.在同一能带中,能量最大的地方称为带顶,能量最
小的地方称为带底,能量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能
带宽度.带底附近能量曲线是一开口向上的小抛物线,
带顶附近,能量曲线是一开口向下的小抛物线.
4.能量是k的周期函数,周期为倒格子矢量

2
同时为k的偶函数:
Kn 
a
2n
E (k )  E (k 
)
a
E (k )  E (k )
5.能量曲线的三种表示方法
(1)第一布区图
(2)扩展区图
(3)周期区图
禁带
2V3
2V2
 2
a a
2V1
s
6.E为k的多值函数,以视区别 Es (k ) 表示第 个
能带的能量,而k表示在第一布区中取值.
7.每个能带可容纳2N个电子,第一布区分立k的
数目为N
 2



 a  N
 2



 Na

考虑自旋2N
例1.求克龙尼克-潘纳模型第一、二、三个禁带的宽度.
解:
b
2
1
Vl   V ( x)e
a b

i
2lx
a
a
2
1
dx   V0 e
a a

2
V0 1

e
a  i 2l
a
i
2lx b
a
2
|

b
2
i
2lx
a
dx
2
2V0
lb

sin
l
a
E g1  2 | V1 |
Eg 2
Eg 3
4V0

sin
a
2V0
2b
 2 | V2 |
| sin
|

a
2V0
3b
 2 | V3 |
| sin
|
3
a
2.二维情况下,晶体势场
求布区边界
b
(
 
, )
a a
2
2
U ( x, y )  4V cos
x cos
y
a
a
处的能隙宽度
 
4
iK i  r
解: V 
V ( x, y )e dxdy
l
2 
s
 2h1  2 
k 
i
h2 j
a
a
h1  1, h2  1
第一布区边界:
a
2
1
V1  2  V ( x)e
a a

2
i
2
x
a
a
2
dx  V ( x)e

a
22
 a2

2


i
x
1 
a
 2   V ( x )e
dx 
a  a


 2

二维
i
2
y
a
dy



16U 
2 2
  2  2  cos
xdx
a  0
a



a
2
4U  a 
 2  
a  2
2
U
 E g1  U
2
能带计算
我们介绍了一维周期场中电子的运动特征,获得了固体能带
的主要结论.本章主要考虑三维情况,介绍能带的计算方法.
一.回顾单电子近似
1. 绝热近似――多粒子体系变成多电子体系。原子核质
量比电子大的多,运动速度慢,可以认为原子核固定在
瞬时位置上.
2. Hatree-Fock近似. 多电子体系变为单电子体系.每个电
子在离子核势场及其他电子产生的平均势场中运动.
3. 势场是周期性的.
二.能带计算的一般步骤:
1.选取某个适当的具有Block函数形式的函数集(函数集
的选取决定于所取的近似)将电子波函数在此集合中展
开.
2. 将电子波函数(展开后的)代入薛定谔方程得到一组各
展开系数所满足的久期方程.
3.由各系数不全为0的有解条件(久期方程的系数行列式
为0),求出能量本征值.
4.依据能量本征值,求出波函数展开系数.
三. 平面波方法
一、平面波函数及其正交性
平面波:

l (r ) 
 
1
iK l r
e
N


k l 为倒格矢量, k l 有很多个,由这很多个波矢为倒格矢
的平面波组成一函数集.
正交性:

 
  m (r )n (r )dr   (m  n)


正交性


 m (r ),  m (r )互相“垂直”,即任意一个波
函数在另一个波函数上的投影为0.
  
 
证明:
1
1

i ( k n  k m ) r
ik  r 

e
d
r
左边 
e
d
r


 N
N N
 

令r  r   r 
l
1
原式 
N
(1  e
 
ikl r 
e
N 
   
ik i r ik l r 
e
 1 e ik r e ik r dr
dr  N


1
ikl r 
)
e dr  0

N N

 kl  0


即k m  kn
l
l

二、波函数与势函数在平面波函数集中展开:
1
平面波函数集:
波函数:
N

ikr


 (r )  e u k (r )
  
al

 (r )  
e i ( k  k l ) r
N
l

al

ik l r
u k (r )  
e
N
l
势函数:

ik l r
 

V ( r )   V ( k m ) e ik m r
m0
al 为展开系数
所以V具有周期性.
三、中心方程及其解
2 2



(
  V (r )) (r )  E (r )
2m
  
  
 ik r
a
a
2 2
i
(
k

k
)
r
i
(
k
l
l
(
   V ( k m )e m ) 
e l  E
e  kl ) r
2m
m
l N
l N
  
  
 2
al
2
1
i ( k  kl ) r
i ( k  kl  k m )r
 V ( k m )
al e
0
l ( 2m (k  kl )  E) N e
N
ml
左乘
1
e

i ( k  k n )
然后对晶体积分,利用正交性质
N
  
   
 2
al
a
2

i ( kl  k n ) r
i ( kl  k m  k n ) r
l
(
(
k

k
)

E
)
e
d
r

V
(
k
)
e
l 2m

l
m


N
N

lm
N
0
 2

 
2
(
(k  kl )  E (k )) an  V (kn  km )am  0
2m
m n
Kittle称之为中心方程.
各方程有解之条件:
 2

 

det | (
(k  kl )  E (k )) nn  V (kn  km )am | 0
2m
矩阵元
 2

2
( k  kl )  E ( k )
nm
2m
Anm 
 
V (k n  k m )
nm
2
如果选取 为某个固定方向,计算这个方向的能带
k
n\m
1
 2


(k  k1 )  E (k )
2m
2
1
2
3
4
2
 
V (k2  k1 )
 
V (k3  k1 )
 
V (k4  k1 )

 
V (k1  k2 )
 2

2
(k  k 2 )  E (k )
2m  
V ( k3  k 2 )
 
V (k 4  k 2 )

3
 
V (k1  k3 )
 
V ( k 2  k3 )



 2

2
( k  k3 )  E ( k ) 
2m
 
V ( k 4  k3 )



平面波方法简单,但收敛较慢,取很多个平面波来计算,
计算工作量较繁,如果取200个平面波,则得到200阶行列式,
40000个矩阵元,这就要求容量相当大的计算机.虽然有求解行列式
专用程序,工作量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如果计算方法是取一个
k计算一个点那么多少阶行列式则可解出多少个能量本征
一个能量本征值代表一个许可态,去不同的 值则可得到
k
多少个能量谱线.
讨论:
1.近自由近似—零级波函数为平面波
 
0
 (k , r ) 
 
与波函数  (k , r ) 
a0  1
由中心方程:
 
1
eik r
N
 
 
1
ik i r
ik r
比较
e  al e
N
l
al为小量
 V (Kn )
an  2
   2  2k 2
(k  K n ) 
2m
2m
与微分结果一致.
2.两分量近似

2
2
当(k  K n )  k 时,an不再很小
  

 
1
1
i ( k  K l )r
ik  r
 (k , r ) 
e 
e
N2
N

 2
中心方程得:
(
k  E )a0  V ( K l )al  0
2m

2   2
(
(k  kl)  E )al  V ( K l )a0  0
2m
由于系数行列式为0


*
V ( K l )  V ( K l )

V ( K l )
k
E 2  
0

2m 
2
( k  kl )  E
V ( K l ) 2m
2
2
 2k 2
E 
 | V ( Kl ) |
2m
在远离布区处,电子能量大约为自由电子的能量,在布区边界的
地方,能带分裂,出现禁带,其宽度为:
2 | V (K ) |
l
3.能带分裂处满足Bragg反射条件


k 2  (k  kl)2


AO  K l OB  k

  K
K l  (k  l

Kl
OC 
2
1 
1
k sin   | K l | p | K L* |
2
2
2
p 2
sin  

2 dL
2d L sin   p
2
)0
B

A

k

Kl
O
2
晶面
§5.4 紧束缚方法
平面波方法的缺点:收敛较慢计算麻烦.
紧束缚模型: 电子几乎为一个原子所有,在空间上稍有扩展,
即紧束缚方法认为电子在鼓励原子中的情形,而又不全如此:
每个原子对它附近的电子的作用较强,当二者的距离稍远时,
作用很小.
一、基函数(Wanner函数)
 
a ( Rn , r )


r 电子坐标, Rn原子坐标,
为能带序号
  ikR
 
1
n
电子波函数:  (k , r ) 
a
(
R
,
r
)
e



n
N n
  ikR
 
  
 
1
1
 ik ( r  R )
n
a ( Rn , r ) 
  ( k , r )e

e
u (k , r )


N k
N k
n
性质:
 
  
 u (k , r )  u (k , r  Rn )
 
 
 a ( Rn , r )  a (r  Rn )
a.区域性:
证明:
 
1
a ( Rn , r ) 
N
e
  
ik ( r  Rn )

 

u (r  Rn ) a (r  Rn )
k
b.正交性: 不同格点不同能带的旺尼尔函数正交
 
  
 a (r  Rn )a  (r  Rn )dr    nn
*
物理意义:不同能级的电子云重迭较少,同一原子不同能级
的电子云也不重迭.
取旺尼尔函数为孤立原子波函数:

 
at 
a (r  Rn )   (r  Rn )
电子波函数:
  满足:
 (r  Rn )
at
 
1
  (k , r ) 
N
e
 
ik  Rn
 
 (r  Rn )
at
n


 2 2 at  
at 
at 
(   V (r  Rn )) (r  Rn )    (r  Rn )
2m
二.求系统的能量:
孤立原子:
晶
体:
2


at
2
at 
H 
  V (r  Rn )
2m


at at 
at 
H  (r  Rn )    (r  Rn )
2 2

H 
  V (r )
2m
2
 
 


2
(
  V (r ))  (k , r )  E  (k , r )
2m
 
2 2

(
  V (r )  E )  (k , r )  0
2m
2
 

1


ik  Rn
2
at 
e
(



V
(
r
)

E
)

(r  Rn )  0



2m
N n
2
  


 at  
1

ik  Rn
2
at 
at 
e  
  V (r  Rn )  V (r )  V (r  Rn )  E   (r  Rn )  0

N n
 2m

 

1

ik  Rn
at 
at 
e
   E  V (r )  V (r )  (r  Rn )  0

N n
at  *
左乘( s (r ))
讨论s态:没有简并,球对称


E     e
n
 e
 
ik  Rn
n


 
ik  Rn



 * at   
 (r )  (r  Rn )dr
at
s


 
 * 
at 
at 
 (r ) V (r )  V (r  Rn )  (r  Rn )dr
at
s

 * at   
 (r )  (r  Rn )dr   n 0 ,  s
at
s



 
 * 
at 
at 
J s    (r ) (V (r )  V (r  Rn )) s (r  Rn )dr



at 
at 
at 
Cs    s (r )(V (r )  V (r  Rn )) s (r )dr
at
s
 Es ( k )   s  C s  J  e
E (k )
包含三部
分
 
ik  Rn
 为孤立原子的能级, C s为库仑能.加上J项能级变成能
带(因为J较小),J项与k有关,色散关系(能谱)主要
由此项体现.s电子与方位无关,如果非s电子,J还与临
近原子的方位有关.
例:用紧束缚方法导出体心立方晶体的s能带的表达式,并求出
能带宽度和电子的有效质量。
解:

+
1.体心立方有八个邻近,坐标如下:
a a a
 
2 2 2
- +
a
i(kx k y kz )
2
a
i ( k x k y  k z )
2
e
e
(1)
(3)
+
-
+
+
-
+
e
i ( k x  k y k z )
e
a
2
i(kx k y kz )
a
2
(2)
(4)
+ -
- +
-
-
a
2
a
i (  k x  k y k z )
2
e
e
i ( k x k y k z )
由(1)、(4)得:
由(3)、(6)得:
由(2)、(7)得:
由(5)、(8)得:
由(a)、(b)得:
由(c)、(d)得:
由(e)、(f)得:
(5)
(7)
-
-
-
-
+
-
a
i (  k x k y  k z )
a2
i (  k x k y k z )
2
e
e
i(k y kz )
(6)
(8)
a
2
(a)
2 cos k x a e
2
a
i(k y kz )
2
(b)
2 cos k x a e
2
a
i ( k y k z )
2
(c)
2 cos k x a e
2
a
i (  k y k z )
(d)
2
2 cos k x a e
2
ikz a (e)
4 cos k x a cos k y a e 2
2
2
 ikz a
a
a
4 cos k x
cos k y
e 2 (f)
2
2
kya
kxa
kz a
8 cos
cos
cos
2
2
2
 Es ( k )   s  C s  J  e
 
ik  Rn
n
  s  Cs  8 J cos k x a cos k y a cos k z a
2
2
2
2.能带宽度
Es max  Es min  ( s  Cs  8J )  ( s  Cs  8J )  16J
3.解法一:用定义求
m m  
*
*
xx
2

2
2Ja
2


d 2E
dk 2
2
2Ja 2
2


a
( ) 2 8 J cos k x a cos k y a cos k z a
2
2
2
2
带底
带顶
(0,0,0)
(

a
,0,0)、(0,

a
,0)、(0,0,

a
)
解法二:展开方法
a )2
a )2
a )2 

(
k
(
k
(
k
x
y
z

2
2
2 )
Es    Cs  8 J (1 
)(1 
)(1 


2
2
2


   Cs  8J  Ja 2 (k x2  k y2  k z2 )
2

 m* 
— —带底
2
2Ja
2

m*  -
— —带顶
2
2Ja
费米面的构造
费米面是电子的占据态与非占据态之间的分界面.晶体(特别
是导体)的许多性质决定于费米面附近电子的行为.因此费米面的形
状十分重要.
构成费米面的步骤:
1.画出布区广延图
2.用自由电子模型画出费米球
3.用 E (k )  E (k  K n )的性质,将费米片断移到这一布区
4.自由电子过渡到准自由电子,由于禁带出现在布区边界,费
米面于布区相割处,将费米面锐处钝化.
例1、二维正方晶格
1.画出布区广延图
2.求 k F
解:
2N
2N
E (k )  * 
2
A
 2 
 
 a 

N   E (k )dk  k F2
kF
0

2 2

1
kF
2
费米球如右图
2N
 2 
 
 a 
2

1
2
3
4
5
6
k F ( )
a
0.798
1.128
1.384
1.596
1.784
1.954
例2.已知某简立方晶体的费米球与第一布区的边界
相切,求每个原子的电子数
解:
4  
 

3 a

3
6
 2 


 a 
3
电子数 

6
2N 

3
N
所以 每个原子所贡献的电子数为

3
狄哈斯—阿耳劳效应
1.现象
低温强场条件下,晶体的磁导率随 振荡1
B
(后来发现电导率及比热也有类似现象)
这些现象同费米面附近的电子在强磁场中的行为有关.因而与
金属的费米面的结构有关.因此,此现象是研究晶体费米面的工具 .

2.解释
a.磁场中电子应满足的
schrodinger 方程及其解
磁矢势:



B    A  Bk

 
P  p  eA


A  Bxj
电子的正则动量:

P  i
1
B
电子应满足的schrodinger eg
2
p
  E
2m
令 ( x, y, z )  e
 2
1
(i  eBx j )  E
2m
i(k y ykz z )
 ( x)
1 d2
d2

i(k yk z )
i (k yk z )
( 2  2  (i  eBx ) 2 )e y z  ( x)  Ee y z  ( x)
2m dx
y
dz
2 d 2 2k 2 z
1
2
(


(

k

eBx
)
) ( x)  E ( x)
y
2
2m dx
2m
2m
k y 2
 2 d 2  2k 2 z e2 B2
(


(x 
) ) ( x)  E ( x)
2
2m dx
2m
2m
eB
令x0  
k y
eB
c 
eB
m
2
2
2
2
2
m c

k
 d
2
z
(

(
x

x
)
)

(
x
)

(
E

) ( x)   ( x)
0
2
2m dx
2m
2m
上式为一个谐振子的schrodinger方程。由量子力学及:
2k 2 z
1
2k 2 z
1
 E
 (n  ) c
E 
 (n  ) c
2m
2
2m
2
2 2
2
En
或 E   l z  k z  (n  1 )
xy
2m
2m
2
c
由上式可以看出电子能量在xy面上
变成了分立的能级.所以电子的能量
成为能带,这个能带称为磁次能带,
此能带的最低能量为
n2
n 1
n0
B0
1
(n  ) c 能带序号为n.
2
kz
b.求状态密度:它与加了磁场后相邻圆之间(or每个圆上的简
并度)相等.
Z
2k // dk y
2
(
2

)
(
Lx Ly

)
Lx Ly
(2 ) 2
d (k // ) 2

Lx L y
(2 ) 2
Lx L y
d ( (k 2 x  k 2 y ))
2m


 c
2
2
(2 )

m c
Lx L y

2
1
2
2

(k x  k y )  (n  ) c
2m
2
2m
2
2
d (k x  k y )  2  c

这说明没有磁场式,本来分布均匀的点在加上磁场后聚集到圆周上.
每个圆上的代表点数随磁场增多.
ky
kx
k z  k z  dk z
考虑Z方向:在单n个次能带中波矢在
范围的状态数:
Z (n, k z )dL  2( Lx Ly mc / )
令Lx Ly Lz  V  1
mc
dk z
 Lx Ly Lz
dk z
2

Lz
m c
1
2m 1 2
1
Z ( E, n)dE 
( E  (n  ) c )  ( 2 ) dE

2

 c m c

( 2 )
2
(2 )

有外磁场时:
Z (E )
1
3
2
1
E  (n  ) c dE
2
n
Z ( E )dE   Z ( E , n)dE
n 0
E
c.解释:
态密度曲线出现峰值,相邻两峰之间的能差是
 c
由于磁场增大,每个峰内所包含的电子数目增多,故可容纳更多的
电子.磁次能级减少,次能带的抽空造成了振荡.在某一磁场上,所
需的磁次能带n’由下式确定:
1
2k 2 z
E F  E max  (n  ) c 
2
2m
2 2
 k z
1
 E F  (n  ) c  0
2m
EF 1
n 

 c 2
设EF  20
 c  4 n  5
c  5
2
n  4  c  6
n  3
未加磁场时,电子位于
费米海洋中
n  5 n  4
n  3
加上磁场后,电子位
于各磁次能级收上,加上
磁场B1后,能量上升的电
子与能量减少的电子相等.费米能未改变,加上B2后能量上升的电
B3
B1 1时,费米能量的起伏
B2
子数多于能量减少的电子.费米能升高. B3同B
造成与之有关的物理量的振荡.
3. 应用-用此效应确定晶体的费米面
设在磁场B1由n个磁次能带; B2下有n-1个次能带
1 eB1
E F  ( n  )
2 m
1 eB1
E F  ( n  )
2 m
1
1
1
e

 ( ) 
B1 B2
B
mEF

1
EF
S为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费米面的截面积.
2
1
~
S
§5.5
准经典近似
在外场作用下,电子如何运动 ?如何描述?
用量子理论:不方便;经典理论 :困难.
准经典近似:描写波的物理量与描写粒子的量(速度、
加速度、质量间)的关系.
一、k态电子的速度
1 dE
v
 dk
一维
 1
v  k E

三维
证:波包—以 k 0 为中心,波矢在 k 范围中的
波函数迭加而成
uk ( x)  uk0 ( x)
2

k 比 线度小的多.所以可认为
a
波包的波函数:
 ( x) 
k
k0 
2
k0 
 u ( x )e
k
k0 
k
2
k  k0  
i ( kx t )
k
2
e
dk  uk0 ( x)
k0 
d
  0  ( )0
dk
k
2
i ( kx t )
dk
k
2
 ( x)  uk0 ( x)  e
d
i ( x (
) 0 t )
i ( k 0 x 0t )
dk
k

2 d
 u k 0 ( x )e
 u k 0 ( x )e
i ( k 0 x  0t ) e
i ( k0 x  0t )
e
i ( x (
i ( x (
e
k
2
i ( x  (
d
k
)0 t )
dk
2
d
k
)0  )
dk
2
i ( x  (
d
k
)0 t )
dk
2
)0  )
e
d
k
i( x  ( )0 t )
dk
2
dk
e
d
k
i( x  ( )0 t )
dk
2
k
2
k
2
几率:
d
 k

sin ( x  ( ) 0 t )


i ( k0 x  0t )
2
2
2
2
dk
|  ( x, t ) |  u k 0 ( x )e
(k )


k
d
( x  ( ) 0 t )

2
dk 

2
d

波包中心位置:x  ( ) 0 t
dk
d
dE
波包运动速度: v  ( ) 0  
dk
dk
分量式:
1 E
vx 
 k x
1 E
vy 
 k y
 1
v  k E

1 E
vz 
 k z
二、动量定理:
定义电子准动量:
则:

*
P  k


Fdt  dP

 dP  

 F 
 dt

dE
1 dE
dE 
dk  Fvdt  F
dt
dk
 dk



Fdt
dk  d (k )  Fdt

 dk

* 
 dP  Fdt


F  ma
2
*
m  
牛顿第二定律:
电子有效质量:
证:
2
d E
2
dk
dv
1 d  dE 
a



dt
 dE  dk 
1 d 2 E d ( hk )
1 d 2 E dk


2
 dk 2
dt
 dk dt
1 d 2E
 2
F
2
 dk
F  m a
*
m 
*
其中
2
d 2E
dk 2
讨论:
1.周期场不存在时,电子的有效质量为自由电子质量.
 2k 2
E
2m
m  
*
2
2
d E
2
dk
 
2
有效质量确实具有有效质量的量纲
2

m
m
2.有效质量是二级张量
 m*xy
 *
(m )   m yx
 m*
 zx
m
m
m
m 
*
各向同性时:
*
xy
*
yy
*
zy
m   mxx
 
m    m yx

m   mzx
*
xy
*
yz
*
zz
2
mxy
m yy
mzy
 E
k k 
2
m m m m
m m m 0
*
xx
*
xy
*
yy
*
yz
*
zz
*
xz
*
mxz 

m yz 
mzz 
3.带顶有效质量为负,带底的有效质量为正
由能量曲线的开口方向可以得到解释.
m  0时,电子从外场获得的能量大于交给晶体的能量
*
m  0时,电子从外场获得的能量小于交给晶体的能量
*
电子吸收外场能量,使其波矢增加,当增加到一定程度,
在从外场中吸收了能量的电子的波矢量刚好满足Bragge反
射条件,使电子总的向前的动量减少.—对应于有效质量
为负.
V
4.在同一能带中有
V
*
m*  0 和 m  0 必定有 m*  
2
d
E
的点,该点
此时电子不是不受外力影响

0
dk 2
而是外场引起 k 变化,而 v 不随 k 变化
dk

F
dt
例:
dv F
 * 0
dt m
对于简立方,s电子的能带表达式为:
Es (k )  E0  2r (cos k x a  cos k y a  cos k z a)
求:1. k态电子的速度
2.能带宽度
3.用级数展开方法求带顶、带底的 m*
4.由有效质量的定义求 m*



2a
 1
(sin( k x a)i  sin( k y a) j  sin( k y a)k )
解:(1)v   k E 


(2)能带宽度 Es max  Es min  12

(3)a.带底 k  0
1
1
1
2
2
Es (k )  E0  2 ((1  (k x a) )  (1  (k y a) )  (1  (k z a) 2 ))
2
2
2
2a 2 2
 E0  6r 
(k x  k y2  k z2 )  E0  6  a 2 k 2
2
 2k 2
 E0  6 
2m*
2

m 
2a 2
b. 带顶 k   k    k
a
a

1
cos k x a  cos(  k )a  cos(  ka)   cos k x a  1  (ka) 2
a
2
Es (k )  E0  6  a 2k 2
2
m 
2a 2

2
m 
*
(4)由
2E
k k 
2

m m m m 
*
*
xx
*
yy
*
zz
2E
k x2
 E
2

2

a
cos k x a 
2
k x
2a 2
2
m 
*
 2a
2
2a 2
底
2

2a 2
顶
带底k x  0
2
带顶k x 

a
§7.金属、半导体、绝缘体的能带结构
空穴的概念
固体能带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它成功的解释了物质的导
电机理,即说明了有的物质为什么能导电,有的物质为
什么不导电.虽然同样有大量的电子存在.
一、几个概念
1.满带电子不导电
能谱是k的偶函数
电子速度是k的奇函数
E (k )  E (k )
v ( k )  v (  k )
v
E
k
k
这证明k态电子与-k态的电子运动方向相反,大小相等.
(1)无外场时,能带完全被电子占满,分布对称,虽然
每个电子均有电流 ev x ,但总的效果为0,因为彼此完全抵消.
(2)有外场时,所有电子的波矢均向左移动
dk F
eE
 
dt 


A


a
a
但这种移动并未改变是电子的填充状态,因为从
A 移出的电子从 A
点移进来,整个能带仍是满的
A
2.不满带电子导电
在无外场时,电流为0,
没有外场作用时,电流
不为0,无外场时,分布
对称,电流相互抵消.有
外场时电子分布不对称,
有净的剩余电流存在.

二、用能带理论解释倒替、半导体、绝缘体
1.导体能带特点:能带未被完全充满,或能带产生交迭
(1). 碱金属:
Na
11 电子组态: 1s 2 2s 2 2 p 6 3s1
3s能带未满,因为它可容纳2N个电子.
(2). 碱金属:各方向
上的周期不一样,能
带出现交迭,造成能
带实际不满。
禁带消失
2.绝缘体:
价电子刚好填满整个价
带,而更高的许可带与
价带之间存在着一个很
大的禁带,除非很强的
电场,否则电子不会被
激发到许可带上去而导
电。
— 空带
— 满带
3.半导体
能带结构基本上与绝缘体相似,只是禁带较窄(一般
在2.0eV以下)依靠热激发就可以使电子跃迁到许可
带上去而导电.
三、空穴的概念
1.定义:满带顶部附近的空状态(如半导体中电子跃迁后
留下的空位)
2. 性质: (1)荷电  e
(2)有效质量 mh*  未占据态电子有效质量的绝对值  0

(3)速度 v(k ) — k 态电子的速度
证明: 设 k 态空.引入 k 态电子后能带为满带
外来电子的电流  ev(k ) 不满带的电流 I k
I k  ev(k )  0

I k  ev (k )
态空着时,能带的电流就像一个荷电  e 、具有
k

v (k ) 速度的准粒子产生的-这个准粒子称为空穴.
即
3.空穴在状态空间的运动规律

dk
e   
  (  v  B)
dt

空穴波矢变化规律与
k态电子波矢的变化规律相同
犹如前进队伍中缺一人,这个位置随队伍前进
4.空穴在坐标空间的运动

dv
1

 
 * ( e  e(v  B ))
dt
m
e   
  * (  v  B )
m
空穴是一个准粒子,它带正电,因此晶体中导电的粒子有
两种:(1)电子;(2)空穴.
空穴的运动规律犹如一个正质量、荷正电的粒子的运动规
律,用孔穴的概念能够很好的解释半导体的导电机理.
例:已知价带顶附近电子的能量为:
 (k )  11026 k 2 (尔格)
 1 处移走,于是能带成为
7
将一个电子从 k  110 i cm
不满带,试给出:
a.该空穴的有效质量和符号
b.该空穴的波矢量的大小和方向
d.空穴的动量
e.该空穴的速度
f.该空穴的所运载的电流
解:
2
2
k
 26 2
 110 k (erg )
a.  (k ) 
2m
2

 26
 110
2me
me  0.5 10
c.
kg
28
m  me  0.5 10



7
kh  ke  110 i



27
7
Ph  kh  (110 )(110 i )
*
h
b.
28

1
 110 i ( g  cm  s )

 Pn
8
1
d. vn  mh  2 10 cm  s
20
e.  n   e  (110
26
)k
2
e
12
 110 erg  1eV
f.

19
6
j  evh  1.6 10 (2 10 i)

13
 3.2 10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