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理念》。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大學的理念》。

大學之理念
金耀基 著
內容簡介
•闡述大學之起源、理念、性格及其問題。
•大學該不該順應潮流而成為製造「專家」的機器?
•還是應該秉持著重博雅教育和性格塑造的傳統?
•什麼樣的人才稱得上「知識人」?
•導致學術界人文與科學壁壘分明的問題在哪裡?
•大學教育該著重研究還是教學?
•哈佛大學培養全人的「核心課程」是什麼?
•台灣「通識教育」實踐上所遭遇的困難:「開胃食
品」與「營養學分」。並提出解決的方法-使通識教
育受到尊重。
第一章 大學之理念、性格及其問題
一、現代大學之源頭與原義
•世界精神與超國界的性格(1) 中古→建立在共通之語言與宗教
(2) 現代→建立在科學思想與知識性格
二、大學的理想與性格
•牛津學者紐曼(1852):博雅教育、「傳授」學問
•德國洪堡德:研究中心、創造性的學問、 「發展」
知識。
•美國福雷克斯納(Flexna) (1930):
1. 研究(發展)與教學
2. 現代大學為一”有機體”
3. 時代的表徵、把持長永的價值意識
反對:大學訓練實務人材、成為服務站
德國耶士培(Karl Jaspers)
1. 大學的三個組成:
一、學術性之教學-知識性的社會、忠誠於真
理之追尋
二、科學與學術性之研究-學術自由與容忍
三、創造性之文化生活-師生間蘇格拉底式的
對話、模鑄整全之人
2. 國中之國 -大學之尊嚴與獨立性
3. 主張把”技術”引進大學
美國加州大學校長克爾(Clark Kerr)
「大學之功能」
1.
2.
3.
4.
5.
超越德英模式,求新、求適應社會變遷
知識工業重地、學術與市場結合(服務)
教授用心於研究、忠於企業基金會,教學被忽視
高度專業化、同行亦難以對話
組織龐大:研究教授、技術教授、研究中心、
出版社
6. 綜集大學(Multiversity)、多樣性、多元性
7. 紐曼-鄉村、福雷克斯納-市鎮、當代-城市
下篇:對大學一些問題之探討
•
•
•
•
•
•
專精與通博
教學與研究
學術的獨立自由
知識與德性
大學之文化生活與品性之培養
象牙塔與服務站
三、專精與通博
•
•
•
•
統合與平衡
牛津之Modern Greats:政治哲學經濟
基爾大學:基礎年-探討西歐文明、科際整合
美國:博雅教育、通識教育
四、教學與研究
• 相輔相成
• 平衡
六、知識與德行
•前芝加哥大學赫欽士:培育人之獨立性
•錢賓四先生指出中國之學問傳統:人統、
事統、學統
•法國蒙諾:科學方法-真誠不欺的追求真理
•劍橋艾雪培:職業倫理
七、書院的文化生活與品性之培養
•耶士培:創造性之文化生活
•舒美克:在大組織中尋求精小
•哲人布勃:品性教育-身教
•懷海德:對事物有自自然然的洞察力
•邱白勒:提供一個可以獲得整個生命的最
大可能的快速成長的情境
八、象牙塔與服務站
• 為知識而知識
• 社會化、市場化、政治化
• 獨立與自主
• 時代之表徵:反映時代精神、燭照社會方向
第二章 兩個文化的對壘與技術人文
主義-對劍橋教育的一些觀察
•文化上-人文與科學
•教育上-學術專門化與博雅教育
•劍橋分裂性格-科學教育與技術教育
•科學主義之批判、科學態度
•技術人文主義、人文與科技互為伴侶
第三章 從兩個文化談到通識教育
-由施諾爵士之死說起
•
•
•
•
•
學術專業化導致學術再分裂
缺乏能力:解釋過去、判斷現在、展望未來
怎樣才算知識人?
哈佛通識教育的「核心課程」
專業與通識
第四章 怎樣才算是一個知識人
-豈只是哈佛的迷惑
•統一的知識、不可分割的整體
•什麼是理想的通識教育課程
•哈佛之「核心課程」-回到基本
•卡內基基金會-科際整合的方法、問題的研究為重
點;大學生須具備:瞭解生疏事物與理解問題本
質的能力
•提供基本而必須之課程,由受教者個人來統一
•由人文精神出發知道什麼是「應該」做的;由科
學與技術角度理解哪些是「可以」做的
•人文主義與科學精神-科學的人文主義
第五章 大學的世界精神為新亞書院鞏雪因先生訪問學人計畫之成立而寫
• 中古大學世界精神的消失
• 今日大學世界精神的孕育與發揮
第六章 蔡元培先生象徵的學術世界
-蔡元培先生新墓碑落成有感
• 簡述蔡元培先生在香港的日子
•墓碑重建之緣起
•大學之目的-研究學理
•堅持「學術自由」之主張
•容忍之精神
•學術尊嚴
第七章 卓越之追求蔡明裕先生為新亞設立基金有感
•大學在現代社會之角色-知識創造中心
•大學之發展與民間捐贈
•基金會與大學
•大學與書院之有機關係
•卓越之追求
第八章 成立「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
-並迎錢先生返新亞講學
• 簡述新亞書院創建之理想、信念與過程
•「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成立
•錢賓四先生之學養與情操
第九章 科學、社會與人文記與李約瑟先生的一次談話
•醉心道家
•道之悟覺發現中國文化的金礦
•天地人三位一體-處於和諧秩序
第十章 大學之功能與大學生之責任觀
•象牙塔與服務站
•學生以充實學問為主
沉浸在理性的精神中
對社會人類表現關懷
•有判斷及行動的能力
第十一章 學術自由學術獨立與
學術倫理
第十六章、在世紀之交談
大學之理念與角色
•知識經濟加重服務角色
•高教體系之分類與定位
•科學知識的文化典範下,非「知識」的倫
理教育與價值教育之邊緣化
•專業與通識保衛戰(文化之戰)
•21世紀全球化-教育與災難的競賽
•資訊科技對大學制度與功用之影響
•系統多元化、功能區分化、素質層級化
The End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紐曼的大學理念
• 第一本為大學刻畫明確圖像的重要專著,19世紀(1852)
的牛津學者紐曼(John H. Cardinal Newman) 的《大學
的理念》。
• 提供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傳播普遍知識
(universal Knowledge),培育紳士的地方,其中最重要
的是心智(intellectual)的訓練。
• 大學之目的在「傳授」學問而不在「發展」知識(雖然
他也認為大學可以訓練職業人才)。「如果大學的目的
在科學與哲學的發明,那麼,我看不出為什麼大學應該
有學生」。
• 紳士,乃指通達而有修養與識見之文化人,此一教育理
想影響英國教育甚鉅,亦是十九世紀牛津、劍橋之教育
蘄向。
• 簡言之,紐曼之大學理想著重在對古典文化傳統之保持,
教育目的則在對人的「性格之模鑄」。
• 其大學之理念顯然是「教學的機構」,是培育「人才」
的機構。是古典大學遺留給今日大學最重要的遺產。
洪保德的大學理念
• 19世紀末,大學性格開始巨大的轉變,這一改
變始於德國。在洪保德( Humboldt)及阿爾托
夫 (Althoff)等人的革新下,柏林大學首先舊瓶
裝新酒,徹底改制,擺脫中古的學術傳統,標
舉大學的新理念。
• 以大學為「研究中心」,教師的首要任務是自
由地從事「創造性的學問」。如洪保德所說,
每個學生至少應該在日益增大的「知識金廟」
上置放一塊磚石。
• 與紐曼所懷抱者迥然不同,著重在「發展」知
識而不在「傳授」知識。「教學」仍為重要的
功能之一。
• 逐漸影響到歐洲各國,並對美國大學發生根本
性的衝擊。中國現代教育家蔡元培,也是以德
國大學為模式,改革北京大學。
Fredrich Althoff
20世紀大學理念
•美國福雷克斯納(Flexna)的”大學”(1930)
肯定:
1. 研究(發展)與教學
2. 現代大學為一”有機體”
3. 時代的表徵、把持長永的價值意識
•反對:大學訓練”實務人材”、成為”服務
站”
(四)當代大學所面臨的考驗
•20世紀中葉以後,後現代主義風行,它反
對傳統的邏輯中心論、二元論、確定性、
統一性以及現代化所追求的普遍、系統與
客觀的理性。
•後現代所欲建立的是個體、多元與主觀,
而且對現在社會中若干合法或合理的現象
加以反省,包括反省現代的目的、希望、
理性與活動。
(四)當代大學所面臨的考驗 (續)
•後現代的教育目的,特別重視理性批判思考、多
元文化意識、自覺反省能力、自主成熟人格、圓
融人際溝通、問題解決能力、寬闊歷史視野、統
觀全球意識等原則。
•後現代社會尊重差異性和他類的看法,指出不同
的人與文化只是「不同」而已,並無好壞之分。
•後現代主義對男女關係採多元看法,認為女人同
男人在政治上、經濟上、職業上擁有平等的機會
與權力,強調性別的差異與女性的獨特。
(四)當代大學所面臨的考驗 (續)
•全球化帶來教育的衝擊,包含:消除個殊
化、原有社群的崩解、去地方化、後殖民
主義的興起、文化霸權與符號暴力的橫行、
資本決定市場的機制等。
•由於市場機制、商業化直接衝擊高等教育
的核心價值,高等教育的「教養」、「教
化」功能,彷若蕩然無存。
•大學的目標,到底是教育學生,抑或是經
營學校?
(四)當代大學所面臨的考驗 (續)
郭為藩談及二十一世紀高等教育發展有幾個特性:
(1)跨國主義的趨勢、
(2)教育被當作商品與被視為服務產業、
(3)教育市場的全球化使得高等教育機構之間有強烈的競爭、
(4)知識的遊牧族群出現,導致教育消費主義的復甦、
(5)大學排行榜流行,造成高等教育的壓力及影響經費分配、
(6)由於少子女化,國內162所高等學府部分將面臨招生不足問
題,再加上有些營利性網路大學,取得世界知名大學部分
教材發行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等各校將開放各系所課程,
都將蠶食高等教育市場。
(四)當代大學所面臨的考驗 (續)
• 高等教育的擴增和少子女化的人口結構變遷,造成大學供過
於求,影響大學所提供的服務內容;大學勢必得提供符合顧
客需求的「商品」,才能吸引學生入學,因此,一向被視為
大學存在價值的知識內涵,轉變為被販售的商品,知識本身
不再具有崇高價值,唯有在高等教育市場中吸引顧客的知識
才是「有用的」知識。
• 在全球化與後現代思潮的衝擊下,高等教育面臨前所未有的
挑戰,各個國家也分別以本土化、國際接軌、強化高等教育
的素質等方式因應。
• 總體來說,「研究」、「教學」及「服務」,仍是當今大學
教育功能的鐵三角,不過這之間的平衡點該如何取捨,則決
定於各校性質定位的策略取向。
• 概括來說,各國大學正經歷教育改革的浪潮,朝向追求「全
人教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