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版)教研员高级研修班资料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2011年版)教研员高级研修班资料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一些
困惑问题(福建)
课程体系
•
初中阶段数学的主干知识、核心内
容、思想方法具体有哪些?与高中的
区别何在?是以什么标准确定的?
课程体系
•
课程内容中的十大关键词“数感、
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
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
模型思想”。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把
握这十大核心概念?如何落实到数学
课堂的教学实践之中?
四基——基本思想
•
•
•
•
初中学生应具有的数学能力是什么,应渗透
的数学思想有哪些?能否明确界定?
这两年福建省在评价初中数学学业考试考查
中将能力和思想界定为:
运算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能力、空间
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考查
的能力水平应与初中学生的能力水平相一致,
选用的素材应适合初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
初中数学学业考试中渗透的数学思想主要包
括: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与
整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特殊与一般思想,
或然与必然思想。
四基——基本思想
•
学生的“运算能力、推理能力”
的培养应掌握怎样的度,教学中
应在哪些环节采用怎样的策略达
到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评价与课程
•
如何理解课标是底线要求(最低限
度)?
•
在两考合一(选拔性考试与水平性
考试)中考命题中,如何考查学生超
出要求的程度(如何体现区分度)?
•
如何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评价与课程
•
综合与实践如何进行教学和
评价?
评价与课程
•
概率、统计的教学建议要求学生理
解统计思想与方法,但现实的评价中
往往仅要求学生作数据计算,如何解
决这些矛盾?
评价与课程
•
如何把握计算器教学?如何解决计算
器的使用与学生运算能力的下降问题?如
何理解中考允许使用计算器,高考不允许
使用。允许与不允许的合理性何在?学生
的运算能力在不同学段应达到的水平如何
介定?如何让一线教师明确?何时培养、
训练?(如;分数运算)
评价与课程
•
新课标中带“*”的内容规定为“选学
内容,不作考试要求”。此处的“考试”
应是包括了“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
但中学数学教学常常是不考就不教,课标
组是否考虑过新课标的这种弹性处理往往
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对于两考分离的地区
是否有考虑改为“选学内容,升学考试要
求,但不作毕业考试要求”,这或许更有
利于构建相对完整的数学体系、有利于学
生潜能的发挥、有利于初、高中的衔接。
评价与课程
•
如何进行操作性强、可信度较高的
评价,才能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
过程和结果,较科学地检测出学生是
否已达到课标的基本要求?
教学——学习
•
对于一个学生完全陌生的数学知识
(概念、定理、法则等)需要多长时间才
能接受、吸收、消化、理解与运用(应
用)?数学课程的设置以及新课标是否考
虑到这个时间与空间?(如:高中的对数
教学、绝对值、平方根、二次根式的运算、
因式分解、方差)
教学——学习
•
如何解决初小衔接、初高衔接中知
识与能力问题、螺旋上升与老面孔与
新鲜感的矛盾。
教学——学习
•
教材中例题、习题之间没有应有的
梯度、没有可供模仿、借鉴的题解、
没有足够的练习供学生消化吸收。使
知识的吸收缺乏稳定性。方程与应用
混合造成教学与学生理解上的困难。
以上问题如何解决?
教学——学习
•
在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是学习习
惯或是学习方式?如何较好地实施合
作学习?
•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在新课前的预
习是学习习惯或是学习方式?学生进
行课前预习,教师的课堂教学应如何
把握?
教学——教
•
我们都知道:好的教学,除了知识传授
之外,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发学
生的思考;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也能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但是,
在教师素质与教学水平没有达到一定高度
的时期,如何使一节课让学生能掌握最底
线的基础知识?如何解决操作、探究、实
验与教学进度问题?
内变化容
•
由于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证明
不在考试内容之列,是否可以理解成
在证明题中不能出现求证两三角形相
似的问题,但是在计算题中可以出现
求证两三角形相似的问题?
内变化容
•
第三学段新课标的课程目标将原来的
“解决问题”改为“问题解决”,突出强
调要使学生形成模型思想,在新课标是如
何体现的?怎么理解:“不等式与不等式
组”部分新旧课标在内容方面删除了“能
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
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学
要求方面也明显降低了对不等式组的要求。
内变化容
•
在第二学段中要求:“认识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而在第三
学段中删去了“梯形的概念和性质”。
这是出于何种考虑,在今后的高中新
课标中会有怎样的体现?
教研
•
新课标下如何进行校本教研,
有什么好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