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Document

Tourism
旅游学
第三章 关于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
第三章
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
内 容
第一节 旅游的定义
第二节 旅游的基本特征和构成要素
第三节 旅游的本质属性
第四节 旅游的基本类型
第五节 现代旅游的特点
第三章 关于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
\
第一节
旅游的定义
一、“旅游”一词的由来及含义
二、旅游的理论性定义
三、旅游的技术性定义
一、“旅游”一词的由来及含义
南北朝之前“旅”、“游”是两个独立的词
“旅 ”——客居他乡
唐 孔颖达《周易正义》:“旅者,客寄之名,羁(Ji)旅之称,失其本居而寄他方,
谓之为旅。”
“游”——游览。
遨游 神游 自由自在
《上书·大禹》:“罔游于逸”
南北朝
“旅游”一词出现
20世纪60年代
70年代
“旅游”
逍遥无为
外出游览之意
传用开来
在《现代汉语词典》:旅行游览
80年代
“旅游”一词才广泛使用
中国旅行游览事业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
《悲哉行》
《悲哉行》南朝·沈约
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
徐光旦垂彩,和露晓凝津。
时嘤起稚叶,蕙气动初苹。
一朝阻旧国,万里隔良辰。
二、旅游的理论性定义

“艾斯特”(AIEST)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
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
致长期定居,并且不涉及任何赚钱的活动。

李天元的定义: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
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长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
逗留的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
谢彦君的定义:旅游是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愉悦为主
要目的而渡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
暂经历。(狭义)
二、旅游的技术性定义

世界旅游组织(UNWTO):旅游是指人们为了休
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他们的惯常环境,去往他处并在
那里逗留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且访问的目的不应是通
过所从事的活动从访问地获取报酬。

概念内涵三要点

外出目的:休闲、娱乐、度假,探亲访友,商务、专业访问,健康、
医疗,宗教朝圣等;
离开惯常环境(周围 熟悉的环境)
在外连续逗留不超过一年


第三章 关于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
\
第二节 旅游的基本特征和构成要素
一、旅游的基本特征
二、旅游的构成要素
一、旅游的基本特征
1、异地性
旅游吸引物在他处
到异国他乡
离开长(常)住地(惯常环境),
2、暂时性
在异地是短时间的,一段时间后又返回长(常)住地(惯
常环境)
3、消遣性
外出的目的都是休闲娱乐,追求精神与身体的愉悦和享受
4、综合性
活动的内容(要素)、形式(类型)、展现出来的现象
都是多方面的
二、 旅游的构成要素
一、“三要素”说
主体—旅游者
客体—旅游资源
媒体—旅游业

二、“六要素”说
食 住 行 游 购 娱

第三节 旅游的本质属性
(一)对旅游现象的认识
1、旅游是一种地理现象
空间的移动
客源地 目的地 客源地
2、旅游是一种经济现象
经济水平决定旅游的发生与可能;消费性—需求与供给;对目的地经济
影响
3、旅游是一种社会现象
社会发展的产物(生产力、审美);社会文化价值观影响旅游决策;社
会交往;文化交流;社会影响
4、旅游是一种消遣享受的生活方式
逃离原生活状态,追求快乐享受,甚至放纵
5、旅游是一种审美的文化活动
旅游是人的活动,而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和继承者,人有意识的行为无不
具有文化的烙印;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是追求愉悦审美;旅游资源投射人的情
感,成文化载体;旅游业设施和服务都具有文化内涵。
(二)旅游本质的分析

立(哲学逻辑推理)

本质:一事物区别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外);规定和影响其他非本质的属
性(内)
事物都是一个矛盾体
矛盾体的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性质决定
旅游活动是一个矛盾体:旅游者与旅游活动
矛盾主要方面—旅游者
旅游活动的性质取决旅游者活动性质。

旅游者活动性质要从分析旅游者动机来寻找
动机千差万别,可归结为满足精神需要
那么,旅游活动自然是精神文化活动,属于社会文化范畴。(前3、5)

驳

旅游活动虽然表现为消费现象,但经济性不是本质属性
因为旅游者的经济活动不是为了盈利,而是满足精神需要。
旅游产品蕴含丰富文化因素。


所以旅游活动本质上是社会文化活动,根本属性为是社
会文化性。
第三章 关于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
\
第四节
旅游的基本类型
一、常用的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标准
二、按旅游地域范围划分的旅游类型
三、按旅游目的划分的旅游类型
一、常用的旅游类型划分








旅游地域:
旅游目的:
组织形式:
计价方式:
旅行方式:
享受程度:
经费来源:
活动距离:
国内 国际
观光 度假 商务 公务 宗教等
团体 散客
全包价 半包价
航空 铁路 汽车 游船 徒步
豪华 标准 经济
自费 公费 奖励 社会
近程 远程
二、按旅游地域划分的旅游类型
(一)国内旅游
旅游者在其居住国 境内,离开常住地到其他地方
进行的旅游活动。
要点:居住国—旅游者在居住国旅游,这样在一
个国家长住(一年以上)的外国人的旅游,也算着国
内旅游。
(二)国际旅游
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其他国家或地区
开展的旅游活动。
分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两种。
三、按旅游目的划分的旅游类型
(一)消遣性旅游
观光旅游
以欣赏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为活动内容的旅游。
度假旅游
利用假期(特别是带薪假期)休息、疗养而进行的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
在以旅游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观光游览对象时,尤以
增强环境意识和保护生态为目的的旅游活动。
宗教旅游
探险旅游
(二)事务性旅游
商务旅游
商务活动和旅游结合的旅游形式,主要目
的是经营商务,利用余下时间进行旅游活
动。
公务旅游
会议旅游
第五节 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




一、普及型
二、综合性
三、空间的扩大性与地理集中性
四、季节性
一、普及性
(一)大众旅游的兴起
大众旅游: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旅游形式,并成为现代旅游的重要特点。
这种旅游活动的参加者的范围已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其旅游形式是有
组织的团体包价的大众型旅游模式。
(二)旅游已成为现代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
社会旅游:通过社会补贴而进行的一种旅游,经济发达国家对于收入过低,
无力支付旅游度假开支的贫困家庭,通过采取由国家、地方政府、工作单
位、工会或户主所属的其他组织团体提供资助或补贴的方法,组织他们外
出旅游,以使旅游真正成为人人享有的权利。
(三)奖励旅游的迅速发展
奖励旅游: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公司企业和组织机构为奖励员工而组织的一
种特殊的高级免费旅游形式。这种旅游一般选择需要耗费大量资金才能前
往的目的地,旅游由企业首脑陪同,期间共商企业发展大计,增加员工的
荣誉感,以此发挥激励作用。
辽东学院旅游管理学院
(四)认识意义
1.普及性意味着旅游市场的规模大、发展持续性
强,因而也预示着旅游业有光明的市场前景。
2. 有必要选择目标市场。
二、综合性
(一)旅游动机的多重性
(二)旅游活动的多样性
(三)认识意义
1.启示我们关注中转旅游市场的开拓,针对已经
到访的游客进行深层次的市场开拓。(经营)
2.有助于我们认清各有关行业之间协调配合的必
要性和重要性。(管理)
三、空间的扩大性与地域的集中性
(一)空间扩大性
世界在缩小,旅游者足迹遍及全球各角落
(二)地域集中性
1.国际
欧、美
2.国内
旅游热线与热点
3.目的地 某些区域
(三)认识意义
1.选址与经营要放在热点地区与线路上
2.关注旅游承载力问题
四、季节性
(一)季节性表现
1.人们外出旅游活动在时间分布上的这种不均
衡特点称之为旅游活动的季节性。
2.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说,表现为其游客接待
量在时间分布上的不均衡;对旅游业来说,
表现为经营出现淡、旺、平季。

(二)影响旅游季节性的原因
1.出游目的的影响。
2.旅游目的地方面,气候条件重大的影响。
3.客源地方面,主要带薪假期的放假时间影响。
4.出游活动的传统习惯。
(三)认识意义
1. 有助于认清季节性危害旅游业经营的严重
性。
2.有必要建设和宣传适合全年来访的旅游目
的地。
3.有必要注重旅游产品线的策划与开发,尤
其是策划和开发具有卖点的淡季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