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测定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十章、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测定

第十章 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测定
西昌学院轻化工程学院
第一节 概述
1、蛋白质概况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人体11%~13%总热量
来自蛋白质。无论动物、植物都含有蛋白质,只是
含量及类型不同。
蛋白质是食品的最重要质量指标,其含量与分解
产物直接影响食品的色、香、味。
食品分析与检验
2、测定意义
是食品的重要营养指标。
人体组织的构成成分。
构成体内各种重要物质,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是评价食品质量高低的指标,还关系到人体健康。
不同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不同,可作为质量检验的
一种重要手段。
食品分析与检验
3、蛋白质的测定方法分两大类:
一类是利用蛋白质的共性即含氮量、肽键和折
射率等测定蛋白质含量;
另一类是利用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残基、酸性和
碱性基因以及芳香基团等测定蛋白质含量。
食品分析与检验
第二节
蛋白质的定性测定
一、蛋白质的一般显色反应
电泳或纸层析之后用一些染料与蛋白质结合
并变色。书中列举了 5 种染料。
二、复合蛋白质的显色反应
(一)糖蛋白的显色(3种方法)
(二)脂蛋白的显色(2种方法)
食品分析与检验
第三节
蛋白质的定量测定
一、 凯氏定氮法
这种方法是1883年Kjeldahl发明,当时凯氏只
使用H2SO4来分解试样,来定量谷物中的蛋白质的
方法。
凯氏定氮法是先测定总氮量,然后乘以蛋白质
换算系数,即可得到粗蛋白质含量。而一般来说,
食品中蛋白质的含氮量为16%,所以测得的含氮量
再乘以6.25,就能得到蛋白质的含量。
食品分析与检验
(一)常量凯氏定氮法
1、原理
样品与浓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
其中碳和氢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逸出,而样品中的有
机氮转化为氨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然后加碱蒸馏,使
氨蒸出。

①用H3BO3吸收后再以标准HCl溶液滴定。根据标准酸
消耗量可以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

②也可以用过量的标准H2SO4或标准HCl溶液吸收后再
以标准NaOH滴定过量的酸。

食品分析与检验
2、仪器和试剂
仪器:500ml凯氏烧瓶、定氮蒸馏装置
试剂:硫酸铜;硫酸钾;硫酸;40g/L硼酸溶液;
400g/L氢氧化钠;0.1mol/L盐酸标准溶液。
混合指示剂:(国标)1g/L甲基红乙醇溶液与
1g/L甲基蓝乙醇溶液,临用时按2:1的比例混合;
或者1g/L甲基红乙醇溶液与1g/L溴甲酚绿乙醇溶
液,临用时按1:5的比例混合。
食品分析与检验
3、步骤:消化、蒸馏、吸收与滴定
(1)样品消化:总反应式
2NH2(CH2)2COOH+13H2SO4
(NH4)2SO4+6CO2+12SO2+16H2O
浓硫酸的作用:


脱水作用:使有机物脱水并碳化为C、H、N
氧化作用:将有机物炭化后的C、H氧化为CO2
和H2O,硫酸则被还原成SO2,而蛋白质则分解
为氨,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留在酸性溶液中。
食品分析与检验
在消化反应中,为了加速蛋白质的分解,缩短
消化时间,常加入下列物质:
 硫酸钾:作为增温剂,提高溶液的沸点而加快有机物分解。
也可以加人硫酸钠、氯化钾等盐类来提高沸点,但效果不
如硫酸钾。
 硫酸铜CuSO4:作为催化剂,还可指示消化终点的到达
(做蒸馏时碱性指示剂) 。
 加氧化剂:如双氧水、次氯酸钾等加速有机物氧化速度。
食品分析与检验
消化装置
食品分析与检验
样品消化:
准确称取均匀的固体样品0.5-3g,或半固体样品
2-5g,或吸取溶液样品15-25ml→小心移入干燥的凯氏
烧瓶中(勿粘附在瓶壁上) →加入0.5-1g硫酸铜、10g
硫酸钾及25ml浓硫酸→小心摇匀后→于瓶口置一小漏
斗,瓶颈45°角倾斜置电炉上加热消化。
先以小火缓慢加热,待内容物完全炭化、泡沫消
失后→加大火力消化至溶液呈蓝绿色→取下漏斗,继
续加热0.5h →冷却至室温。
食品分析与检验
(2)蒸馏与吸收
消化液 + 40%
氢氧化钠加热
蒸馏,放出氨
气。
食品分析与检验
蒸馏、吸收:
按图装好蒸馏装置,冷凝管下端浸入接受瓶液
面之下(瓶内预先装有50ml 40g∕L硼酸溶液及混
合指示剂5-6滴)。
在凯氏烧瓶内加入100ml蒸馏水、玻璃珠数粒
→从漏斗中慢慢加入70-80ml 40%氢氧化钠,溶液
应呈蓝褐色→摇动至溶液深蓝色→在凯氏烧瓶内加
入100ml蒸馏水→加热蒸馏→至氨全部蒸馏出来为
止(蒸馏液约250ml) →将蒸馏装置出口离开液面继
续蒸馏1min,用蒸馏水淋洗尖端后停止蒸馏。
食品分析与检验
(3)滴定:
将接受瓶内的硼酸液用0.1mol/L盐酸标准溶
液滴定至终点(溶液变为微红色)。同时做一试剂
空白(除不加样品,从消化开始操作完全相同)。
c(V1  V2) 0.014  F
蛋白质含量( g / 100g )
100
m
食品分析与检验
(4)注意及说明
所用试剂溶液应用无氨蒸馏水配制
消化时不要用强火,应保持和缓沸腾
消化过程中应注意不时转动凯氏烧瓶
样品中若含脂肪或糖较多时,消化过程中易产生
大量泡沫 ,采取相应的方法预防
当样品消化液不易澄清透明时,可将凯氏烧瓶冷
却,加入30%过氧化氢 2-3 m1 后继续加热消化。
食品分析与检验
若取样量较大,如干试样超过5g,可按每克试样
5mL的比例增加硫酸用量
一般消化至呈透明后,继续消化30min即可,但对
于含有特别难以氨化的氮化合物的样品,适当延长
消化时间
蒸馏装置不能漏气
硼酸吸收液的温度不应超过40 ℃
食品分析与检验
蒸馏完毕后,应先将冷凝管下端提离液面清洗管
口,再蒸1 min后关掉热源
蒸馏前若加碱量不足,消化液呈蓝色不生成氢氧
化铜沉淀,此时需再增加氢氧化钠用量;氢氧化
铜在70~90℃时发黑。
食品分析与检验
(二)微量凯氏定氮法
1、原理及适用范围同前
2、与常量法不同点:
加入硼酸量有50 ml
10 ml
滴定用盐酸浓度由0.1 mol/L
0.01 mol/L
可用微量滴定管
3、蒸馏装置见 159 页图 10-2 。
食品分析与检验
10-2
食品分析与检验
食品分析与检验
4、说明与注意:
①蒸馏前给水蒸气发生器内装水至2/3容积处,加甲
基橙指示剂数滴及硫酸数毫升
②20g/L硼酸吸收液每次用量为25 mL,用前加入甲
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两滴。
③在蒸馏时,蒸汽发生要均匀充足,蒸馏过程中不
得停火端气,否则将发生倒吸。加碱要充足,操
作要迅速,漏斗应采用水封措施,以免氮由此逸
出损失。
食品分析与检验
(三)自动凯氏定氮法
1、原理及适用范围同前
2、特点:
(1)消化装置用优质玻璃制成的凯氏消化瓶,红外线加热
的消化炉。
(2)快速:一次可同时消化8个样品,30分钟可消化完毕。
(3)自动:自动加碱蒸馏,自动吸收和滴定,自动数字显
示装置。可计算总氮百分含量并记录,12分钟完成1个样。
食品分析与检验
食品分析与检验
二、其他测定方法
传统的凯氏定氮法应用范围广,灵敏度高、
准确,不要大仪器,但费时间,有环境污染。
新开发的:
双缩脲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染料结合法
水杨酸比色法等
食品分析与检验
1、双缩脲法:

双缩脲的性质:当脲被小心地加热至150~160℃时,可由
两个分子间脱去一个氨分子而生成双缩脲,其与碱及少量
硫酸铜溶液作用生成紫红色的配合物,此反应称为双缩脲
反应

测定原理:蛋白质分子中肽键(—CO—NH—)与双缩脲结
构相似,也能呈现此反应而生成紫红色配合物,在一定条
件下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用吸收光度法来测
定蛋白质含量,最大吸收波长为560nm。

特点:简单快速,灵敏度低,常用于生化领域。
食品分析与检验
2、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
原理:试样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
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在pH=4.8的乙酸
-乙酸钠缓冲溶液中,铵与乙酰丙酮和甲醛反应生成黄色
的化合物。在波长400nm处测定吸光度,与标准系列比
较定量,结果乘以蛋白质系数,即为蛋白质含量。

氨氮标准溶液(1.0g/L):精密称取经105℃干燥的硫酸
铵0.4720g,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 ,临用时用水稀释
至0.1g/L
食品分析与检验
3、染料结合法:

原理:在特定的条件下,蛋白质可与某些染料
定量的反应生成沉淀,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沉淀
反应完全后剩余的染料量可计算出反应消耗的
染料量,进而求得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
适用于牛乳、冰淇淋、乳酪、巧克力饮料等食
品。
食品分析与检验
4、水杨酸比色法

原理:样品中的蛋白质经硫酸消化而转化成铵盐
溶液后,在一定的酸度和温度条件下可与水杨酸
和次氯酸钠作用生成兰色化合物,在660nm处比
色测定,求出样品的含氮量,进而计算出蛋白质
的含量。
食品分析与检验
第四节 氨基酸的定量测定
 蛋白质可以被酶、酸或碱水解,其水解的最终
产物为氨基酸。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最基本物
质,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主要是其中的20种,它
们对人体有着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常会因其在
体内缺乏而导致患病或通过补充而增强了新陈代
谢作用。
食品分析与检验
一、甲醛滴定法
1、原理
 氨基酸本身有碱性—NH2—基,又有酸性—COOH 基,成
中性内盐,加入甲醛溶液后,与—NH2— 结合,碱性消
失,再用强碱来滴定—COOH 基,用间接的方法测定氨基
酸的总量。
2、特点
 适用于发酵工业,如发酵液中含氮量,其发酵过程中氮
量减少情况等。(适于食品中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食品分析与检验
3、双指示剂:
① 40%中性甲醛溶液:以百里酚酞作指示剂,用
氢氧化钠将40%甲醛中和至蓝色。
② 0.1%百里酚酞乙醇溶液,
③ 0.1%中性红50%乙醇溶液,
④ 0.1 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食品分析与检验
4、操作方法
 ①预处理:移取含氨基酸约20~30mg的样品溶液2份
 ②中和游离酸(用中性红作指示剂,先测定其它游离酸
的含量):其中1份加入3滴中性红指示剂,用0.1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由红变为 琥珀 色为终点,记
录V1
 ③滴定氨态氮(用百里酚酞作指示剂测定氨基酸和游离
酸的总含量):另1份加入3滴百里酚酞指示剂及中性甲
醛20mL,摇匀,静置1分钟,用0.1mol/L氢氧化钠标准
溶液滴定至淡蓝色为终点,记录V2
二者之差可计算氨基酸含量
食品分析与检验
5、结果计算
c(V2  V1 )  0.014
W
 100%
m
式中:c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1——用中性红作指示剂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
液的体积,mL;
V2——用百里酚酞作指示剂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
溶液的体积,mL;
m——测定用样品溶液相当于样品的质量,g
0.014——氮的毫摩尔质量,g/mmol
食品分析与检验
6、 说明及注意事项
 此法适用于测定食品中游离的氨基酸
 固体样品应先进行粉碎,准确称取后用水萃取, 50℃水
浴中萃取0.5h即可。液体样品可直接进行测定。
 若样品颜色较深,可加适量活性炭脱色后再测定,或用
电位滴定法进行测定。
 与本法类似的还有单指示剂(百里酚酞)甲醛滴定法,
此法用标准碱完全中和-COOH 时的pH为8.5~9.5,但分
析结果稍偏低,即双指示剂法的结果更准确。
食品分析与检验
二、茚三酮比色法
 1、原理:水合茚三酮与氨基酸反应,水合茚三酮被还原
成还原型水合茚三酮,氨基酸被氧化脱羧,产生醛、二氧
化碳和氨。氨与水合茚三酮、还原型水合茚三酮作用生成
蓝紫色化合物(除脯氨酸外均有此反应),该化合物的颜色
深浅与氨基酸的含量成正比。
 在570nm处测吸光度,用氨基酸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
 样品溶液需澄清,通常采用活性炭脱色处理。
食品分析与检验
2、操作方法
(1)标准曲线绘制
准确吸取相当于0、100、200、300、400、500、600μg氨
基酸(单或混合氨基酸)标准溶液,分别置于25mL容量瓶
或比色管中,各加水补充至容积为4.0mL,然后加入茚三
酮溶液(20g/L)和磷酸盐缓冲溶液(pH为8.04)各1mL,
混合均匀,于水浴上加热15min,取出迅速冷至室温,加
水至标线,摇匀。静置15min后,在570nm波长下,以试
剂空白为参比液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A。绘制标准曲线。
食品分析与检验
(2)样品测定
• 吸取澄清的样品溶液1~4mL,按标准曲线制作步
骤,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吸光度A值,用测得的A值
在标准曲线上可查得对应的氨基酸微克数。
食品分析与检验
3、说明及注意事项
①通常采用的样品处理方法为:准确称取粉碎样
品5~10g或吸取样液样品5~10mL,置于烧杯中,
加入50mL蒸馏水和5g左右活性炭,加热煮沸,
过滤,用30~40mL热水(磷酸缓冲液效果如何
呢?)洗涤活性炭,收集滤液于100mL容量瓶中,
加水至标线,摇匀备测。
②茚三酮受阳光、空气、温度、湿度等影响而被
氧化呈淡红色或深红色,使用前须进行纯化.
食品分析与检验
第五节
氨基酸的分离与测定
薄层色谱法
氨基酸自动分析仪
气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法
食品分析与检验
一、薄层色谱法(薄层层析法(TLC 法)
1、原理:
取一定量经水解的样品溶液,滴在制好的薄层板上,
在溶剂系统中进行双向上行法展开,样品各组分在薄层
板上经过多次的被吸附、解吸、交换等作用,同一物质
具有相同的Rf值,不同成分则有不同的Rf值,因而各种
混合物可达到彼此被分离的目的。然后用茚三酮显色,
与标准氨基酸进行对比,鉴别各种氨基酸种类,从显色
斑点颜色的深浅可以大致确定其含量。
食品分析与检验
 Rf = a /
b
溶剂前沿
b
样点
a
点样原点
食品分析与检验
 优点:
① 展开时间短,一般在20—30分钟,展开距离通常只需
10cm,且分离效果好。
② 层析后得到的斑点小而清晰。
③ 能够使用多种显色剂。
④ 点样量少,灵敏度高。(比纸层析高10—100倍)精确到
0.01ug。
⑤ 也可用于大量分离>500mg,作为样品制备层析。
 缺点:Rf值重现性比纸上层析差。
 分类:按层析的原理可分为:吸附、分配、离子交换、
凝胶等。
食品分析与检验
2、操作方法:
① 薄层板制备
② 样品液制备
③ 点样:距薄板底端2cm处,用针画一标记作为原点。再
以点样距扳子宽窄可点几个点同时展开,点与点之间间隔
1~2cm。
a.可用毛细玻璃管、微量吸管或微量注射器。注意要等
一个点干了再点另一个点。
b.用一小直径ф3mm 滤纸片,浸入样液,埋到板子上先
挖好一个小洞穴。
食品分析与检验
④ 展开:点样完了,放入密闭容器中(展开槽),倾斜一
定角度10~30°,下端浸入展开剂1cm,千万别让溶剂浸过
了样点。到离顶端一部分,取出样板、晾干、显色。
a.展开剂的有关情况:主要是低沸点的2~3种有机溶剂组
成的溶剂系统,分离效果主要决定于展开剂的选择,因为
吸附剂在一定情况下是恒定的,吸附剂的选择余地远远小
于展开剂的选择。
食品分析与检验
b.展开剂的选择方法:
Ⅰ.微量圆环法。
Ⅱ.用小载波片试验,微量展开剂展开5cm。
Ⅲ.图解法:
样品极性小,选吸附剂活性高,展开剂极性低的。
样品极性大,选吸附剂活性低,展开剂极性高。
 有机溶剂极性由小到大为:
石油醚、环己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烷、甲苯、苯、二氯
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丙酮、正丙醇、乙醇、
甲醇、水、吡啶、有机酸类等。
食品分析与检验
c.展开的方式:
上行法、下行法、双向展开、单向多次展开、双向多
次展开。
双向展开:
食品分析与检验
⑤ 显色:
a.喷适当的溶液,使斑点显色,即喷雾显色。
b.喷有荧光反应的物质,在紫外光下观察斑点。
c.将涂有荧光指示剂的薄层板放在紫外灯下观察。
(涂板时把荧光指示剂加入到固体吸附剂中)
食品分析与检验
定性:在同一块板上,同等条件下操作,被测样与标准
样同时展开、显色,同Rf值即是;
查手册找相同的 Rf 值。
定量:a.目视定量法:以标准斑点对照,相当于样品斑
点中含量ug数。
b.斑点面积定量法。
c.将样点取下来,定容,离心,比色。
d.利用薄层色谱扫描仪:
食品分析与检验
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
原理:食物蛋白质经盐酸水解成为游离氨基酸,
经氨基酸分析仪的离子交换柱分离后,与茚三酮
溶液产生颜色反应,再通过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
氨基酸含量。一份水解液可同时测定天冬,苏,
丝,谷,脯,甘,丙,缬,蛋,异亮,亮,酪,
苯丙,组,赖和精氨酸等16种氨基酸,其最低检
出限为10pmol。
食品分析与检验
 操作步骤
 样品处理:样品采集后用匀浆机打成匀浆(或者将样品
尽量粉碎)于低温冰箱中冷冻保存,分析用时将其解冻
后使用。
 称样:准确称取一定量样品,精确到0.0001g。均匀性好
的样品如奶粉等,使样品蛋白质含量在10~20mg范围内;
均匀性差的样品如鲜肉等,为减少误差可适当增大称样
量,测定前再稀释。将称好的样品放于水解管中。
食品分析与检验
 水解:在水解管内加6mol/L盐酸10~15mL(视样品蛋白质
含量而定),含水量高的样品(如牛奶)可加入等体积的
浓盐酸,加入新蒸馏的苯酚3~4 滴,再将水解管放入冷冻
剂中,冷冻3~5min,再接到真空泵的抽气管上,抽真空
(接近0psi),然后充入高纯氮气;再抽真空充氮气,重
复三次后,在充氮气状态下封口或拧紧螺丝盖将已封口的
水解管放在110±1℃的恒温干燥箱内,水解22h后,取出冷
却。打开水解管,将水解液过滤后,用去离子水多次冲洗
水解管,将水解液全部转移到50mL容量瓶内,用去离子水
定容。吸取滤液1mL于5mL容量瓶内,用真空干燥器在40~
50℃干燥,残留物用 1~2mL水溶解,再干燥,反复进行两
次,最后蒸干,用1mL pH2.2的缓冲液溶解,供仪器测定用。
食品分析与检验
测定:准确吸取0.200mL混合氨基酸标准,用
pH2.2的缓冲液稀释到5mL,此标准稀释浓度为
5.00 nmol/50μL,作为上机测定用的氨基酸标
准,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以外标法测定氨基酸
含量。
食品分析与检验
食品分析与检验
三、气相色谱法
原理
将本身没有挥发性的氨基酸转变为适合于气相色谱分析的
衍生物——三氟乙酰基正丁酯。它包括用正丁醇的酯化和
用三氟乙酸酐(TFAA)的酰化两个步骤。将酰化好的氨基
酸衍生物进行气相色谱分析。
食品分析与检验
四、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适于分析沸点高、分子量大、热稳定性差
的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
由于大多数氨基酸无紫外吸收及荧光发射特性,而紫外吸
收检测器(UVD)和荧光检测器(FD)又是HPLC仪的最常
用配置。故人们需将氨基酸进行衍生化,使其可以利用紫
外吸收或荧光检测器进行测定。
食品分析与检验
思考题
1、试述蛋白质测定中,样品消化过程所必须注意的事项,
消化过程中内容物颜色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2、样品经消化进行蒸馏前,为什么要加入氢氧化钠?这时
溶液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如果没有变化,说明什么
问题?须采用什么措施?
3、硫酸铜及硫酸钾在测定中起了什么作用?
4、试述氨基酸态氮的测定原理。
5、结果计算中为什么要乘上蛋白质系数?
食品分析与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