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抗菌药物的特点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常用抗菌药物的特点

常用抗菌药物的特点
及其合理应用
常用抗菌药物的特点
常用抗菌药物
 β-内酰胺类
 氟喹诺酮类
 大环内酯类
 氨基糖甙类
 糖肽类
 其他类

β-内酰胺类分类(一)
一、青霉素类:
1. 抗革兰氏阳性球菌(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效果差)
不耐酶:青霉素G、苄星青霉素及青霉素V等;
耐酶:甲氧西林(新青Ⅰ)、苯唑西林(新青Ⅱ)
萘夫西林等;
2. 抗革兰氏阴性杆菌(对革兰氏阳性球菌效果差)
美西林、替莫西林等;
3. 广谱不抗绿脓: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
4. 广谱抗绿脓:哌拉西林、替卡西林及美洛西林等。

β-内酰胺类分类(二)
二、头孢菌素类
1.第一代:虽对青霉素酶稳定,但仍为许多革兰氏
阴性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所破坏,因此主要用于对革
兰氏阳性球菌的治疗,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效果差。
头孢氨苄(先锋Ⅳ),头孢唑啉(先锋Ⅴ),
头孢拉啶(先锋Ⅵ)等。
2.第二代:对多数β-内酰胺酶稳定,其抗菌谱较第
一代为广。对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较第一代增强,但
对某些肠杆菌科细菌和绿脓杆菌等的抗菌活性仍差。
头孢呋新,头孢克罗,头孢丙烯等。

β-内酰胺类分类(三)
3.第三代:对多种β-内酰胺酶稳定,对革兰氏阴性菌
的抗菌活性甚强,其中某些品种(头孢他啶)对绿脓
杆菌有良好作用。
头孢噻肟,头孢三嗪,头孢哌酮,头孢他啶等。
头孢布烯,头孢地尼,头孢妥仑酯,头孢唑肟等。
4.第四代:同第三代头孢菌素,但对第三代头孢菌素
耐药的产染色体介导Ⅰ类酶的革兰氏阴性菌(AmpC+
株)仍有效。
头孢吡肟,头孢匹罗等。

β-内酰胺类分类(四)
三、其他β-内酰胺类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
1.单环类(氨曲南等)
2.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等)
3.头霉素类(头孢美唑、头孢西丁等)
4.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舒巴坦、 他唑巴坦
等)
青霉素类 +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头孢菌素类 +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
β-内酰胺类的特点
 血药浓度高,杀菌力强
 抗菌谱广,药物品种繁多,选择范
围大
 毒性低,特别青霉素类可剂量加倍
使用

β-内酰胺类的不足
 耐药菌株在逐渐增多,特别近年来产超广谱β-内酰
胺酶(ESBL)的革兰氏阴性菌增多,使第三代甚至
第四代头孢菌素失效;
 血药浓度虽然高,但肺组织的浓度往往只是血浓度
的几分之一,在避免毒性前提下应适当增大剂量;
 除碳青霉烯类有一定的抗生素后效应及头孢三嗪的
半衰期长外,大多数为时间依赖型抗生素,用药间
隔不能过长,应每日2-3次给药,必要时Q6h给药。

氟喹诺酮类分类
 第一代喹诺酮类萘啶酸等及第二代喹诺酮
类吡哌酸等目前在临床上已很少应用;
 目前主要应用的是第 二、三、四代喹诺
酮类药物---氟喹诺酮类,常用品种为:
诺氟沙星(氟哌酸)
环丙沙星(环丙氟哌酸)
氧氟沙星(氟嗪酸)及左氧氟沙星等
加替沙星
莫西沙星

氟喹诺酮类的新分类方法
第一代
代表药物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萘啶酸 氧氟沙星 司巴沙星 曲伐沙星
吡哌酸 环丙沙星 帕珠沙星 莫西沙星
抗 菌 谱 G –杆菌
G –杆菌
为主
应用范围 尿路感染 各系统
肠道感染 感染
G –杆菌
G+球菌
G –杆菌
G+球菌
厌氧菌
各系统
感染
各系统
感染

目前临床常用的氟喹诺酮类
 环丙沙星:院内感染
 左氧氟沙星
 加替沙星
社区及院内感染
 莫西沙星

氟喹诺酮类的特点





口服吸收好,同一品种具有口服及静脉制剂;
组织穿透力强,在肺组织浓度高;
临床应用方便,较少有过敏反应;
抗菌谱较广;
对非典型病原体(军团菌、支原体及衣原体等
有效;
 对细胞内繁殖的病原体(结核杆菌等)有效;
 绝大多数国内已能生产。

氟喹诺酮类的不足(一)
 耐药在逐渐增多,大肠杆菌对氟喹诺酮类的耐药
性较前几年明显增高(环丙沙星58.7%,氧氟沙星
60.7%,司巴沙星65.6%,曲伐沙星67.4%);
 肺炎克雷白杆菌对氟喹诺酮类的耐药性较前几年
也有所增高,但不如大肠杆菌明显;
 细菌在氟喹诺酮类药物间可产生交叉耐药;
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较多,严重者可出现癫痫样发
作;
 影响幼年动物骨骼发育,有潜在致畸作用。未成
年人慎用。

氟喹诺酮类的不足(二)
 对G+ 细菌、厌氧菌的作用较弱,对G – 细菌
虽然其MIC比较理想,但因血浓度较低,决
定杀菌作用的Cmax/MIC并不优于某些β-内酰
胺类;
 一些品种存在着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如减
低茶碱的清除率,使其血药浓度升高;
 此类药物多以原型从尿中排泄,其作用机制
又是影响核酸代谢,国外生态学家也担心会
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
大环内酯类分类
 红霉素、白霉素、麦迪霉素、螺旋霉素
及交沙霉素;
 新大环内酯类:罗红霉素、阿齐霉素及
克拉霉素等;
 与红霉素等相比,新大环内酯类抗菌谱
没有明显扩大,但药代动力学改善及副
作用减少是明显进步。

新大环内酯类与红霉素的药代动力学比较
药 物
红霉素
克拉霉素
罗红霉素
阿齐霉素
氟红霉素
地红霉素
剂 量 血峰浓度 达峰时间 半衰期
(mg)
(mg/l)
(h)
(h)
500
0.3-1.2
1.2
1.6
500
2.1
1.7
4.7
500 4.1-10.8
1.6
11.9
500
0.4-0.45
2.0
41.0
500
1.3-2.0
1-2
8.0
500
0.29
4.0
20-56

大环内酯类的特点(一)
 抗菌谱广,对G+ 球菌、 G – 球菌、 G+ 杆菌、支原
体及军团菌等有效,个别新品种对G – 杆菌亦有效;
 组织穿透力极强,组织中浓度往往是血中的数倍甚
至几十倍,弥补了血浆浓度不高的缺点;
 细胞内浓度大于细胞外浓度,有利于杀灭在细胞内
繁殖的病原体,如:军团菌;
 新的大环内酯类药代动力学得到改善,半衰期延长
,组织穿透力进一步增强,口服吸收好,减少了副
作用及不良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
大环内酯类的特点(二)
 考虑到近年来在年青患者中,衣原体、支原体及军团菌
感染等有增加趋势,对院外感染,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
首选大环内酯类;
 大环内酯类还用来治疗免疫功能不全患者合并的隐孢子
虫、弓形体、分枝杆菌的感染;
 大环内酯类对细菌生物被膜(Biofilm)有抑制作用,可与
其它抗生素合用治疗生物被膜菌所致的慢性感染;
 大环内酯类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此类药物对弥漫性泛细
支气管炎(DPB)的特殊疗效,被认为是缘于其调节免
疫的作用。

大环内酯类的不足
 对当前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第一位致病菌肺炎
球菌的耐药情况严重,部分地区已达70%,
因此如考虑肺炎球菌感染可能性大时,仍应
首选青霉素;
 对G – 杆菌作用不够肯定,不推荐用于院内下
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 胃肠副作用仍相对较多,静脉炎发生率亦高
于其他抗生素。

氨基糖甙类分类
品种很多,国内目前常用的为:
 庆大霉素
 妥布霉素
 阿米卡星
 奈替米星
 依替米星

氨基糖甙类的特点
 抗菌谱较广,对许多G+ 球菌、 G – 杆菌具有较强的
杀菌作用,但对链球菌作用较差,对厌氧菌无效,
某些品种(阿米卡星等)具有抗绿脓杆菌的作用;
 蛋白结合率低,在肺组织中浓度高于β-内酰胺类;
 典型的浓度依赖型抗生素,血或组织中药物浓度越
高,其抗菌活性越强,每日应用一次即可增强治疗
作用,又可减少副作用;
 因其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可有“协同”作用, 此
两类药物常联合应用。

氨基糖甙类的不足
 耳、肾毒性较大;
 单独应用此类药物,细菌可在短时间
内产生耐药,停用一段时间后细菌的
耐药性可消失;
 同类之间可有交叉耐药。

几种抗生素的吞噬细胞内外浓度比
≤0.1
青霉素
0.1-1.0
1-10
庆大霉素
红霉素
≥10
罗红霉素
苯唑青霉素 乙基西梭霉素 林可霉素 克拉霉素
环丙沙星 阿齐霉素
利福平

糖肽类(Glycopeptides)
 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
 替考拉宁
 LY333328
 新品种:MDL62211、LY264826、
SKF104662等

万古霉素
 万古霉素 是公认的迄今对严重 MRSA 感染唯一可选
来单独治疗并能有效控制感染的抗菌药物, 有效率达
73-95%;
 目前已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但分离率极低,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呈上升趋势
,并且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也
已出现,提示用药时应给予关注,并密切监测其耐药性
发展动向;
 由于上述耐药菌分离率一般很低,万古霉素目前仍是
MRS、肠球菌所致重症感染,尤其是全身感染的首选药
物。

重新评价万古霉素的毒性
 万古霉素的毒性作用主要与产品纯度有关,产品
纯度提高可减少药物毒性产生;
 万古霉素的毒性作用包括:耳、肾毒性,变态反
应(药物热、皮疹、瘙痒及红人综合征),血栓性
静脉炎及偶有粒细胞减少等;
 常规剂量应用上述毒副作用非常少见,国内一80
岁患者曾连续应用万古霉素79天,最终感染治愈,
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因此常规剂量应用万古霉素
非常安全。

合理应用万古霉素---减少毒副作用发生
 避免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减少耳、肾毒性;
 老年人、儿童可适当减少剂量;
 静脉输注速度不能过快(每克药物的输注速度必须
大于1小时)---减少红人综合征及血栓性静脉炎的发
生;
 肾功能不全者严格按照肌酐清除率制订给药方案,
用药期间定期复查尿常规与肾功能;
 各种肾毒性药物避免与本药合用。

肾功能不全病人所用万古霉素剂量表
肌酐清除率(毫升/分钟)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万古霉素剂量(毫克/24小时)
1545
1390
1235
1080
925
770
620
465
310
155

(摘自modellering et al)
肌酐清除率计算公式
当只有血清肌酐浓度,可以根据以下
公式计算出肌酐清除率。
男性: 体重(公斤)(140 – 年龄)
72  血清肌酐浓度(毫克/分升)
女性:0.85 以上数据

万古霉素的其他优点
 不易诱导耐药,特别对MRSA的敏感性
多年来一直保持稳定;
 本品还可口服,对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所
致的伪膜性肠炎具有极好的疗效(成人每
次0.5克,每日4次,疗程5-7天)。

万古霉素的合并用药
 对重症MRSA感染需与磷霉素或利福平
联合用药,有协同作用;
 对肠球菌心内膜炎等重症感染时仍需与
氨苄西林等药物联合应用,以增强疗效。

替考拉宁(Teicoplanin,壁霉素)
 万古霉素之后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糖肽类;
 对万古霉素敏感的菌株它的MIC90与万古霉
素相同或2倍低于万古霉素;
 亲脂性是万古霉素的30-100倍,有极好的组
织和细胞渗透性和细胞内作用,半衰期很长;
 耐受性良好,毒副作用明显低于万古霉素,
较少引起肾功能损害(可与氨基糖苷类抗生
素合用)和过敏反应(红人综合征)。

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抗菌活性比较
 对 MRSA 的作用与万古霉素大致相同;
 对 MRCNS 的作用不如万古霉素,如溶
血性葡萄球菌和部分表皮葡萄球菌可对该
药呈现耐药,而对万古霉素敏感;
 对 肠球菌 的作用略好于万古霉素,对
VRE的部分菌株,如属VanB基因表型者,
可对替考拉宁呈现敏感。

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
表3: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率比较
药 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R%)
表皮葡萄球菌(R%)
社区(87例) 院内(11例)
社区(122例) 院内(12例)
青霉素
81.6
100.0
57.1
83.3
苯唑西林
23.0
81.8
16.4
41.7
万古霉素
0.0
0.0
0.0
0.0
替考拉宁
0.0
0.0
4.1
8.3
LY333328
0.0
0.0
0.0
0.0
庆大霉素
27.6
81.8
20.7
58.3

李家泰等:中国细菌耐药监测,中华医学杂志,2001,1:8-16。
肠球菌的耐药情况
表3: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耐药率比较
药 物
粪肠球菌(279株)
R%
I%
青霉素
13.3
氨苄西林
8.6
头孢曲松 21.9
1.4
万古霉素
0.0
3.2
替考拉宁
0.0
0.0
LY333328 0.0
0.0
屎肠球菌(53株)
R%
I%
77.4
73.6
83.0
0.0
0.0
3.8
0.0
0.0
0.0
0.0

李家泰等:中国细菌耐药监测,中华医学杂志,2001,1:8-16。
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对肠球菌抗菌活性比较
表3: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对肠球菌抗菌活性比较
耐药表型
VanA
VanB
VanC
万古霉素
耐药
耐药
敏感
替考拉宁
耐药
敏感
敏感

替考拉宁可能存在的问题
与万古霉素相比替考拉宁更容易诱导葡
萄球菌属发生耐药;
万古霉素的蛋白结合率为40-55%,而替
考拉宁的蛋白结合率为90-94%,优点是半
衰期长,缺点是能穿透感染部位的“游离”
的未结合药物少;
 在对比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安全性的大
规模随机实验中,两种药物的毒副作用并
无显著差别。

其 他








链阳霉素类(Streptogramins)
恶唑烷酮类(Oxazolidinones)
夫西地酸(褐霉素)
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
磷霉素
利福平
磺胺类
四环素类

链阳霉素类(Streptogramins)
奎奴普丁/ 达福普汀(RP59500,
quinupristin/dalfopristin,synercid)
是奎奴普丁与达福普汀30:70的复方
制剂,组成合剂的两种药物具协同
抗菌作用,该合剂商品名为synercid
,已在欧洲和美国注册临床应用。

链阳霉素类的抗菌活性
 Synercid 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
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 有较好的抗菌
活性;
 对肠球菌属细菌的敏感性差异较大,屎肠
球菌大多呈现敏感,包括VRE,而粪肠球菌
则多呈耐药。
 对肠杆菌科等革兰氏阴性菌作用差,而对
脆弱类杆菌、消化链球菌等具良好作用。

链阳霉素类的应用范围
 目前该药在英国注册用于无其他替代药
物可选用的皮肤软组织感染、医院获得性
肺炎、屎肠球菌感染;
 在美国注册用于对万古霉素耐药,而对
该药呈敏感的屎肠球菌所致的严重和危及
生命的感染以及对该药呈现敏感的病原菌
所致的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

恶唑烷酮类(Oxazolidinones)
 恶唑烷酮类为一类新型化学合成抗菌药,作
用机制为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目前已获美国
FDA批准注册上市的为利奈唑胺(linezoid);
 利奈唑胺口服后吸收完全,与静脉给药相比
,其绝对生物利用度达100%,是第一个获准用
于治疗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口服抗生素;
 利奈唑胺抗菌作用与万古霉素大致相仿,但
对肠球菌的作用明显优于万古霉素。

恶唑烷酮类的抗菌活性
 利奈唑胺在4mg/L药物浓度时可抑制99.6-100%的
MRSA的生长,也可抑制100%的粪肠球菌和99.7%
屎肠球菌生长,其中包括VRE;
 对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 有高度抗菌活性;
 对脆弱类杆菌、难辨梭菌、消化链球菌等厌氧菌
亦具抗菌活性。并且对结核杆菌(包括对常用抗结
核药耐药株)具有抗菌作用;
 肠杆菌科、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菌对该药耐药。

利奈唑胺的未来---?
 利奈唑胺2000年4月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耐万古霉
素屎肠球菌(VREF)感染,美国芝加哥伊利诺斯医
学院Gonzales等于2001年报道发现耐万古霉素屎肠球
菌出现对利奈唑胺耐药(Lancet 2001,357:1179);
 Gonzales等共发现5例VREF感染患者在用利奈唑胺
治疗过程中出现耐药,改用奎奴普丁/ 达福普汀治疗也
无效,患者死亡;
 利奈唑胺生产商报道,在169例 VREF感染者应用利
奈唑胺过程中,2例出现耐药,这两例病人均用药4周
以上。分析发现核糖体RNA23S小亚基的基因突变是
产生耐药的分子基础。

夫西地酸(褐霉素)
夫西地酸(褐霉素)(商品名:立斯丁):
主要用于对耐药G+球菌的治疗,由于细
菌对本品易产生耐药性,故宜与其他抗菌药
物合用。
夫西地酸与利福平合用治疗MRSA有良
好疗效。

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
 克林霉素是林可霉素的半合成衍生物,其
抗菌作用与临床疗效都优于林可霉素;
 抗菌谱类似于红霉素,临床上主要用于金
葡菌等G+球菌及各种厌氧菌引起的感染;
 当合并有G—杆菌混合感染时,需合并应用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 长期应用可导致伪膜性肠炎,不宜作为外
科术后感染,特别是腹部手术患者的预防用
药。

磷霉素
磷霉素对耐药革兰氏阳性球菌具有较好抗
菌作用,常作为重症感染时联合用药之一。
但该药单用抗菌作用弱,需与其他抗菌药
物(如万古霉素)联合应用,可起到良好的
协同作用。

利福平
 利福平并不仅仅是抗结核药,它是一个
广谱抗生素;
 对非典型病原体(军团菌、支原体及衣
原体等)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常与大环内
酯类或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合用治疗这一类
疾病;
 本药体外试验常对MRSA敏感,但本品
单独使用时耐药性产生较快,临床疗效不
确实,宜与其他抗菌药物(如万古霉素)
联合应用,可取得较好疗效。

磺胺类
 磺胺是很古老的抗生素,对常见的细菌耐药率
很高,但目前其还有很独特的应用价值;
 对于奴卡菌、卡氏肺囊虫等特殊病原体的感染
,磺胺是特效药,对当前院内感染中分离率越来
越高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磺胺也是几种有
效的抗菌药物之一;
 磺胺体外试验常对MRSA敏感,但本品单独使
用时耐药性产生较快,临床疗效不确实,宜与其
他药物(如万古霉素)联合应用,可增强万古霉
素的疗效。

四环素类
 四环素亦是很古老的药物,因对常见的细菌
耐药率非常高,基本趋于淘汰,目前仅用于奴
卡菌或非典型病原体(支原体或衣原体)的治
疗;
 目前常用的是强力霉素(多西环素),该药
是美国社区下呼吸道感染常用的抗菌素之一,
对普通细菌性肺炎及非典型肺炎均有较好的疗
效;
 对当前院内感染中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
,强力霉素(多西环素)亦是有效的药物。
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如何选择?
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在青霉素的使用已超过50年的今天,我们
仍旧要问--1.什么是合适的药物?
2.怎样才是正确的剂量?
3.怎样才是恰当的疗程?
那麽如何根据抗菌药物自身的特点来正确
确定治疗的剂量及疗程?这是一个十分重要
的问题,甚至决定治疗的成败。

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
 即药物的吸收、分布及清除,它们与给药
方案一起,决定了血药浓度的时间,从而
决定了组织及体液中药物浓度的时间(药
物的血浆半衰期与组织半衰期);
 就抗菌药物而言,感染部位的药物浓度时
间是人们更为关注的。

抗生素的后效应
 抗生素种类繁多,决定抗生素疗效的主
要因素是其抗菌活性,不同抗生素的抗
菌活性持续时间是有显著差别的;
 抗菌活性的持续时间类型是决定有效给
药方案的重要因素;
 抗菌活性的持续时间除与药物的半衰期
(包括血浆半衰期与组织半衰期)有关
外,还与抗生素的后效应有关。

何为抗生素后效应
抗生素的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 PAE)是指细菌在接触抗生素
后,其生长持续受抑制。它可被看作
为病原体接触抗生素后复苏所需要的
时间。

回顾PAE
 19世纪40年代,在关于青霉素对葡萄球
菌及链球菌作用方面第一次描述了PAE
现象;
 但直到19世纪70年代才应用于新的抗生
素及革兰氏阴性病原体中;
 PAE通过在去除抗菌药物后体外细菌生
长动力学的观察中得到证实。

PAE与细菌的关系
 在体外,当药物作用于敏感的革兰氏阳
性球菌如葡萄球菌及链球菌时,几乎所
有抗菌药物均产生PAE;
 但革兰氏阴性杆菌就不同了,只有抑制
细菌蛋白以及核酸合成的抗菌药物才产
生PAE。

抗生素种类对PAE的影响
 对于革兰氏阴性杆菌,氨基糖苷类、氟
喹诺酮类、四环素、氯霉素以及利福平
等可产生PAE;
 而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PAE则很
短或缺乏,β-内酰胺类中仅有碳青霉烯
类如伊米配能或美罗培南能产生较长的
PAE(特别是对铜绿假单胞菌)。

亚MIC浓度对PAE的影响
 在一系列动物感染模型中已经证实体内
亦有PAE的存在,体内外PAE有所不同
,根据体外PAE的长短并不能推测出体
内PAE的时间;
 大多数情况下,体内PAE长于体外,抗
生素的亚MIC浓度可使细菌缓慢生长并
产生丝状的形态学改变,亚MIC浓度延
长了PAE的时间。

抗生素后白细胞增强作用
 抗生素后白细胞增强作用是指细菌在接触
抗生素后,其对细胞内杀菌或对白细胞的
吞噬作用更为敏感;
 这一现象在体外和体内均可延长PAE,如
氨基糖苷类及氟喹诺酮类体内PAE在白细
胞存在时进一步延长;
 抗生素后白细胞增强作用亦延长了PAE。

PAE的意义
 对PAE较长的抗生素,用药间隔时间可以
拉长,甚至一天给药一次即可,如:氨基
糖苷类;
 而对PAE 短或缺乏的抗生素,如:β-内酰
胺类,应一天用药2-3次,重症患者甚至
应Q6h的用药,否则难以取得应有的疗效
,甚至造成耐药。

常用抗菌药物的PAE
葡萄球菌属 链球菌属 肠杆菌 假单胞菌属
青霉素
头孢菌素类
碳青霉烯类
万古霉素
四环素
氯霉素
利福平
大环内酯类
甲氧苄胺嘧啶
氨基糖苷类
喹诺酮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抗生素的药动学/药效学
及PAE对用药方法的影响
 药代动力学(药物的血浆半衰期与组织半
衰期)、药效动力学(抗菌活性,MIC)
及PAE决定了抗生素的用药浓度与用药间
隔时间;
 根据上述三个参数可将抗生素分为三种类
型。

浓度依赖型抗生素
 浓度依赖型抗生素以大范围浓度内呈
现浓度依赖性杀菌和延长的持续效应
(PAE)为特点;
 所用药物的浓度越高,杀菌率和杀菌
范围也相应增加。

浓度依赖型抗生素用药方案
 该类药物用药方案的目标是把药物浓度提
高到最大限度,与MIC有关的峰浓度和浓
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是这些药物效能
的重要决定因素;
 由于这些药物可诱发延长的抗菌后效应,
较宽的剂量间隔也是合理的。当血清和组
织浓度低于MIC时,亚MIC浓度和白细胞
的存在仍能进一步延长它们的抗生素后效
应来阻止细菌继续生长。

浓度依赖型抗生素的种类
 氨基糖甙类
 喹诺酮类等

时间依赖型抗生素
 该类抗生素对大多数细菌显示极小的浓度依
赖杀菌作用并仅产生很短的PAE甚至无PAE
效应;
 这些抗生素的浓度大约在MIC的4~5倍时杀
菌率即处于饱和,因此,高浓度并不比低浓
度能更迅速地杀死细菌;
 此外,当血清和组织浓度低于MIC时,细菌
很快开始继续生长;所以,在血清浓度超过
MIC期间,持续时间的长短将是其效能的重
要决定因素。

时间依赖型抗生素的种类
 青霉素类
 头孢菌素类等

介于两者之间的抗生素
 该类药物有极小的浓度依赖杀菌作用,
因此,这类药物的接触持续时间也很重
要,但持续效应(PAE)的存在,允许
药物浓度在剂量间隔的相当大部分时间
内低于MIC;
 该类药物包括万古霉素、碳青霉烯类、
氯林可霉素和大环内酯类等。

抗生素应用的合理方案
 时间依赖型抗生素用药间隔时间不能过
长,而浓度依赖型抗生素可每日一次给
药但应注意要有足够的血药浓度;
 总之,合理应用抗生素对肺部感染的治
愈及减少耐药菌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