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運用救災實例介紹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ICS運用救災實例介紹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 專案經理
陳大誠
相關學經歷:
大陸天津南開大學商學院 管理學博士
美國聖愛德華大學 企業管理碩士
中國文化大學市政學系畢業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 賑濟及志願服務處處長、大陸專案駐地
代表、教育訓練處處長
衛生署臺北區緊急醫療災難應變指揮中心(EOC)督導值勤員
台北市義勇消防總隊救護大隊副總幹事
相關證照:
高級救護技術員(EMT–Paramedic)
美國中央華盛頓大學 緊急醫療救護訓練
乙級勞工安全衛生管理員技術士
外語領隊人員執照
大學講師證書
業餘無線電人員執照









2014:0803大陸雲南魯甸地震災害評估小組
2013:1213帛琉海燕颱風海軍中和艦運送賑災物資
2013:0420大陸四川廬山地震災害評估小組
2010:0414大陸青海玉樹地震緊急醫療工作
2008:0512大陸四川汶川地震緊急搜救工作
2004:1226南亞海嘯印尼亞齊緊急醫療工作
2003:SARS期間支援國軍松山醫院( SARS專屬醫院)工作
2002:0331地震臺北市承德路樓房倒塌搜救工作
1999:0921地震臺北市東星大樓倒塌搜救工作
近年紅十字會參與的國內外重大災害賑濟及重建
1999
2004
大
地
震
巴
印
尼
日
惹
地
震
南
亞
海
嘯
基
斯
坦
震
災
2010
海
地
地
震
2006
2011
青
巴
海
基
玉
斯
樹
坦
地
水
震
災
日
本
西
地
震
秘
魯
地
震
緬
甸
風
災
難
複
合
性
災
台
灣
蘇
拉
天
秤
風
災
2009
台
灣
八
八
風
災
汶
川
地
震
2013
2012
紐
蘭
2008
2007
512
921
台
灣
2005
伊
朗
震
災
菲
律
賓
寶
發
颱
風
美
國
古
巴
牙
買
加
珊
迪
颶
風
四
川
印
地 雅
度
震 安
水
蘆
災
山
風
菲
帛
律
琉
賓
海
海
燕
燕
颱
颱
風
救助的類型
人道援助與發展援助
人道援助
發展援助
 由突發或續發的災害
或戰爭帶來的需求
 由長期的貧困,疾病以及/
或政治的不穩定帶來的需
求
 快速即時性:食物、
水、收容安置、公共
衛生和醫療服務
 可持續性:教育、衛生、
生計、組織和社區發展
國際人道救援的方向
 人道援助和發展援助的緊密結合
 內容:緊急人道主義援助、經驗
分享、能力建設、社區發展
 形成政府、國際組織、企業、媒
體、公民的合作夥伴關係
無論在多麼落後的地區,大部分當地人都很了解自己所面
對的風險:水災、颱風、火山爆發、山泥傾瀉、乾旱……
然而,他們仍然留守當地,因為:
· 海岸和河邊漁產豐富,是漁民的不二之選;
· 火山區的土地肥沃,有利種植,是農夫的理想家園;
· 即使是乾旱的地區,也有合乎當地氣候的農作物和畜牧
業。
生計的選擇與風險的抗衡在經過了上百年的沉澱後,慢慢
演變成一套信仰和文化,根植在人們的心中,使之可以合
理化地接受某個程度的風險。因此,水災是河神的懲罰,
火山爆發是山神的震怒,海嘯清洗了世人的罪惡。
這些回應令我們明白,文化和信仰是每一個社區不可分割
的部分,它們影響著人們詮釋和應對風險的態度和方法。
紅十字會出版的旗艦刊物──《World Disasters
Report 2014》以「文化與風險」為題,剖析常被忽
略的文化因素如何影響人們詮釋及應對風險,並呼
籲人道組織、政府及非營利機構在進行減災工作時,
「以人為本」,更應全面顧及文化因素,使其更能
被在地人接受,方能取得更大成效。



天然災害或人為災難已趨向複雜化,現今的災害可
說是複合型災害。大多是二種以上災害同時發生或
一種災害衍生出其他災害發生,即所謂「複合式」
災害。
在災害發生時,常迫於時間與資源之壓力下,亟需
有效率之聯繫及協調,方能使相關資源、人力妥善
配置,避免資源重複或浪費。
如何在現有的緊急應變機制運作下,運用充足人力、
物力及財力等投入救災工作,統籌並運用各公部門
能量、吸納地方民間社會資源,適時適地的做好危
機管理,是各應變機制平時須應準備之重要工作。
 多少救災人員、物資和裝備可掌握(真的
資源盤點
 多少時間可以到達災區?
嗎?)






現場民眾-馬上
EMT-10分鐘
附近醫療人員-1小時
國家級搜救隊-3~6小時
國家級災難醫療救援隊-12~24小時
國外救援隊-數天以上
 一次或是分批調用?




要善用科技力量,預估並掌握可能發生的災害種類、
規模、型態、災害地點與可能的災害損失。
公部門應設法提供更便利的災情通報管道或與媒體
合作,讓災情可以立即有效的通報與獲得處置,也
可避免「孤島效應」的產生。
加強救災物資的掌控與徵調,特別是關鍵性救災人
力、技術、設備或物資更須留意。平時應建立相關
資訊、通聯管道、徵調機制與開口合約,需要時能
立即徵調運用。
平時透過各種連繫方式或協同演練,加強各級應變
中心作業員、部門主管彼此認識與協調聯繫。
受災國紅十字會
災害
評估
行動計畫
執行
報告
聯合會
夥伴國紅十字會
災害應變急難基金
勸募呼籲
發動資源
- 派遣代表
- 捐款
- 捐贈物資
協調
災情快報
期末報告
向捐款人
報告
透過網站,在災害發生前、發生中分享
災害管理資訊,內容包括:
http://www.ifrc.org/
what/response/dmis.asp
•早期預警(颶風)
•災情報告
•地圖
災害管理資訊系統目標:
•行動資訊
•災區評估協調隊/緊急應變組
為行動做好準備
(FACT/ERU)資訊
監控潛在與發生中的災害
•表格格式與練習範例
提供紅十字會災害管理人
•提供通往相關網站與媒體資訊的網頁
員決策所需的資料
聯結檢查表
 FACT
災情評估協調隊
從各國紅十字會遴選經驗豐富
且訓練完整的人員所組成之多
國籍隊伍
迅速部署(警報後6-24小時,可
服務為期多達6週)
支援受災國紅十字會災害應變
行動
協調紅十字會及幫助國際應變
確認需求
建議適當的斡旋
改善應變品質
 加強協調
 提高紅十字會能見度
 提供專家技術
 避免不需要的個別災區調
查
 增加國家紅十字會人員的
參與程度
 與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
調辦公室(OCHA)所屬聯合
國災害評估協調隊(UNDAC)
體系相容

 區域災害應變隊 (如當地已成立並完成訓練)
從本地區各國紅十字會遴選經驗豐
富且訓練完整的人員所組成之多國
籍隊伍可在鄰近國家迅速完成部署



支援受災國紅十字會災害應變行動


協調紅十字會及幫助國際應變
確認需求並監控應變行動
建議適當人道斡旋或更多的資源




改善災害應變速度
運用區域或本地知識、技能、
語言與風俗習慣
改善協調
提供專家技術
避免不必要的個別災區調查
增加國家紅十字會人員的參與
經常與災情評估調查隊(FACT)
協同合作
減少派遣隊伍的支出
建構國家紅十字會的相關能力
設計用以補充受災國紅十字會災害應變能力
•標準化的組合系統包括:已打包備妥的設備與完
訓的國家紅會人員
•由聯合會秘書處協調派遣
•標準化的通訊與資料傳輸方法
•自給自足至少1個月
•可部署長達4個月
•與受災國紅十字會或聯合會代表處相整合
後勤
電訊與資訊科技
基本保健照顧
轉診醫院
救濟
何時部署緊急應變組?
取決於:

災情的規模與演變
供水與衛生

重要民生設施破壞的
程度

弱勢民眾的需求
水處理與供水管線

受災國紅十字會的應
變能力

受災國政府及其他救
水載運與分送
濟組織的能力

聯合會可動用的資源

不與已進行之行動重 大規模衛生服務
複
 IFRC災害應變工具
DMIS
FedNet
SPHERE
Assessment
Logistics
Resource
FACT
RDRT/RT
ERU
DREF
EA
PoA
Early Warning
早期預警系統
Netherlands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Climate and Society
Early Warning
早期預警系統
American
British…

《環球計畫:人道憲章與賑災救助最低標準》
基本生存需用水
生活飲用水
2.5-3公升/1天 依天氣和個人生
理所需而異
基本盥洗
2-6公升/1天
依文化而異
基本烹調
3-6公升/1天
依食物文化而異
基本總需求
7.5-15公升/1
天
災後公共場所和建築物的最低馬桶量
場所
短期
長期
學校
1馬桶:30女孩
1馬桶:60男孩
1馬桶:30女孩
1馬桶:60男孩
醫院
1馬桶:20床 或
50門診病人
1馬桶:10床 或
20門診病人
SPHERE

《環球計畫:人道憲章與賑災救助最低標準》
霍亂醫療中心 – 氯溶液含量
氯%
2%氯溶液
0.2%氯溶液
0.05%氯溶液
垃圾、排泄物、
屍體
地上物品、床、腳
盆、衣服
手、皮膚
水源的最多上限使用者
250人/1水龍頭
出水量7.5公升/1分鐘
500人/手動抽水
出水量17公升/1分鐘
400人/1單口水井
出水量12.5公升/1分鐘
•
•



•


日內瓦總部管理
定位:「緊急賑濟」使用
→至多 6個月行動
→限用於與災難「直接」相關項目 (不低於60%)
→不適用年度計畫、能力建構等項目
分層決行
→CHF100萬>DREF>CHF30萬: Secretariat 核定
→CHF30萬> Zone Office 核定
Disaster response: Local to Global
Disaster Relief Emergency Fund (DREF)
DMIS
Emergency Response Units (ERU)
Field Assessment and Coordination Team (FACT)
Emergency appeal
Regional Disaster Response Teams
National response teams (NDRT)
Branch or community
response teams
Local committees
Assessment
Information
Volunteers
Communities – Vulnerable People
DMIS
DISASTER
STRUCK!
需求 & 能力
評估
報告
持續監管
及
審視評估
報告
快速評估
資訊分析
計畫 &
經費估算
緊急呼籲
INFORMATION
ANALYSIS
RDRT
FACT
RDRT
ERU
執行
需求 & 能力
的評估 與 分析
BENEFICIARIES
詳細評估
SELECTION
DREF
快訊
狀況報告
媒體
Basic Health Care–Emergency Response Unit
隨時蒐集及更新必要資訊!!
• 準備支援地區
• 受災人數與目標群眾健
康情況
• 行動計畫
• 其他可期待之資源
• 運作期間預計多長
• 與哪些單位合作
• 其他
Basic Health Care–Emergency Response Unit
BHC-ERU為服務當地受災民眾緊急醫療能力(控制傳染性疾病、醫治非傳
染性疾病、恢復及重建健康、心理與精神支持、緊急醫療與手術、兒童
健康),以及恢復當地醫療系統運作能力,直至當地受災區域可以承受
應付。
Basic Health Care–Emergency Response Unit
災難
受災人口
受災國國家紅會
FACT, ERUs
落差
時間
ERU活動
終止
國際人道救援與省思
每次災難,都在提醒我們更好地認清現實、發現問
題,從而轉化為改變現實、解決問題的寶貴經驗


中國大陸是世界上地震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占世界7%的土地,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陸強震。
聯合國公布2008年受全球氣候暖化影響最大的三
個國家:孟加拉、緬甸、宏都拉斯。中國排名第
十位。
中國大陸與台灣相關地理位置圖
汶川地震受災地區示意圖
2008年5月12日
14時28分
芮氏8.0级
1
最大震度11度
四川、甘肅、陜西各
省受災程度不同
中國大部分地區和部
分鄰近國家有明顯震感






時間:2008.5.12. 14:28
震度8.0,深度19公里
震央位於中國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映
秀鎮附近。
主要受災地區:四川、甘肅、陝西等省
69,227人死亡[,17,923人失蹤,374,643人受傷
紅十字會與台北市消防局共組22人搜救隊進入重災
區四川省綿竹市漢旺鎮進行搜救任務
救災、賑災、安置、重建
 災區「二次災難」的發生
 災情訊息掌握
 避難收容
 緊急醫療
 交通運輸
 物資集散、調度、供應、管控機制
 防疫衛生








時間:2010年4月14日 07:49
地點: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
震度:7.1 ,深度14公里
震央位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境內
主要受災地區:玉樹、稱多、治多、雜多、囊謙、
曲麻萊縣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縣等7個縣
的27個鄉鎮
2,698人死亡,270人失蹤,12,135人受傷
紅十字會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壢壢新醫院等共
組20人醫療團,赴青海省西寧市格爾木市進行緊急
醫療工作







時間:2013年4月20日 08:02
地點: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
震度:7.0 ,深度13公里
震央位於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
龍門鄉馬邊溝
主要受災地區:四川省蘆山縣、
寶興縣、天全縣
死亡196人,失蹤21人,11,470
人受傷
紅十字會3人評估小組,赴四川
省廬山縣等地進行災情評估等
工作







時間:2014年8月3日 16:30
地點:雲南省昭通市魯甸縣
震度:6.5 ,深度12公里
震央位於雲南省昭通市魯甸縣龍頭山鎮附近
主要受災地區:雲南省昭通市魯甸縣、巧家縣、昭
陽區、永善縣和曲靖市會澤縣
617人死亡,112人失蹤,3,143人受傷
紅十字會2人評估小組,赴雲南省魯甸縣龍頭山鎮
附近進行災情評估等工作
 大陸經過2008至2014年多次震災後,
從災難現場的報到、分工、管理、
接受指揮、情報收集、技術和機具
提供等進化所形成的分工合作救援
機制(官方+民間+國際)運作的
觀察。
「生命線」的維持與暢通
 救災物資的管理
 軍隊的角色與裝備投入
 緊急醫療的資源與配置
 媒體的管制與合作
 災民安置的管理
 志工的管理
 尋求國外救援的思考
 國內演習的務實性






保障災區水、電、路、通訊四項「生命線」。
進入災區的所有重要道路;尤其是高速公路實施管
制,所有車輛必須要通行證方能進入,對於各個出
口匝道嚴格管制,無通行證不得駛出。
大眾運輸的客運車輛不受管制,暢行無阻。
重災區的主要道路僅允許運送救災物資車輛進入,
救災人員之車輛,須當地政府另外簽發通行證方得
進入。
使用大批的行動通訊平台車和光纖等技術,迅速讓
災區的通訊恢復,使得災區訊息順利傳出,對救災
和安定社會人心皆有其幫助。


所有賑災物資皆須送至指定集結點,公部門派駐
衛生、藥品、食品等人員24小時值班,對救災物
資逐批檢驗,所有物資必須隨貨附檢驗核可證和
合格工廠等相關資料,有效期限必須要達6個月以
上,全數皆符合方能發給災區民眾,若不符合,
則一律拒收或另行存倉銷毀。
統籌所有發放物資的品項、地點和數量,物資要
以所謂的「公平」為原則,發放點須以村為最小
單位,相關發放物資數量必須足夠每戶或每人,
否則物資必須待數量全數到達後,方能進行發放
作業。


大陸解放軍和武警人數多且分布範圍廣,再加上
大西南地理位置特殊,配屬有重兵駐紮,因此災
難發生後動員迅速,極短時間就到達受災地區。
部隊配備重型工程機械車輛,可獨力完成道路搶
通任務,將本在戰場後勤使用的車輛均用於災區,
提供救災部隊和災區民眾緊急快速服務。

中國國防部2013年4月發布的《中國武裝力量的
多樣化運用》白皮書指出,中國武裝力量始終是搶險
救災的突擊力量,承擔最緊急、最艱難、最危險的救援任
務。完成搶險救災等非戰爭軍事行動任務被列入武裝力量
多樣化運用的基本政策和原則。




一是適應推動國防和軍隊建設科學發展,加快轉
變戰鬥力生成模式的需要,適當增加高新武器裝
備及其配套設施的建設投入。
二是推進部隊後勤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官兵工作
生活條件。
三是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緩解物價上漲
影響,適當調整部隊維持性費用。
四是推動反恐維穩、搶險救災等非戰爭軍事行動
能力建設,提高部隊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
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



緊急醫療救援系統從多次地震得到的經驗,輕傷
和病危患者留在原地救治,嚴重傷患運用飛機、
直升機、火車和救護車等方式,優先快速運到大
城市或鄰近省分3甲醫院(醫學中心)緊急救治。
次重傷患則第二批的運送到鄰近市區醫院處置,
如此檢傷處理模式,經證實確實提高了傷患的存
活率。
緊急調派國家級災難醫療救援隊裝備、車輛和人
員進駐損毀嚴重的災區醫院,接替該院的後續工
作。






緊急醫療救援隊 8支
突發急性傳染病防控隊 1支
突發中毒事件處置隊 1支
核輻射突發事件醫學應急隊 1支
緊急醫療救援隊配置車輛:指揮車、門診車、手術
車、X光車、檢驗車、生活供應車、供水供電車、
藥品器械車等
人員編制30至40人。指揮3、外科6 、內科2 、醫
技4 、護理10 、後勤10,共計35人

所有媒體均受嚴格約束和管制,救災指揮部統一
發布新聞稿和影像,僅少數特定媒體可進入重災
區採訪,國際媒體和外國人不准進入災區。


群眾生活保障基本實現“五有”,即有飯吃、有
水喝、有衣穿、有臨時安全住所、有可以看病之
所。
安置點的環境消殺、水源監測、垃圾處理。嚴加
防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爆發疫情。




921大地震時共有20國、38支國外緊急搜救隊 (包
括兩個醫療團體)共728人與103隻搜救犬抵達台灣
協助救難工作。
日本:日本警察廳、消防廳和海上保安廳共同組成
亞洲的第3支具有國際重型救援隊資格的救援隊。
( 2010年)
中國大陸:北京軍區第38集團軍工兵團、武警總醫
院為主所組成的中國國際救援隊。2009年成為亞洲
的第2支、全球第12支具有國際重型救援隊資格的
救援隊。
新加坡:新加坡民防總隊組成,亞洲的第1支具有國際重型救援隊資格的救援隊。
( 2008年)

魔鬼都在細節裡。救災7天需處理的事情,演習僅
一分鐘就帶過。

2005年世界銀行出版「天然災害熱點:全球風險分析」
報告,將天然災害定義為地震、颱風、洪水、乾旱等四
種。該報告指出:約35個國家(僅占全球人口5%)出現
過三種災害,而台灣則是約90%的人口居住在二種以上
災害可能衝擊的地區,約73%的人口居住在三種以上災
害可能衝擊的地區。

英國風險管理顧問公司「梅波克洛夫」(Maplecroft)針
對國家經濟面對天災時的風險狀況,提出「2011年自
然災害風險圖譜」(Natural Hazards Risk Atlas
2011),其中考量地震、火山、海嘯、暴風雨、洪水、
山崩等天災,對全球196個國家做出排名。該報告檢視
國際貨幣基金(IMF)、世界銀行(World Bank)、美國中
央情報局(CIA)2005年至2010年的資料,從中獲取11項
指標。若依照天災造成的整體傷害計算,美、日、中、
台四國恐是損失最重的地區,被評價為「極高風險」等
級;其次「高風險」國家,則有墨西哥、印度、菲律賓、
土耳其、印尼、義大利、加拿大等7國。

每一次突如其來的災難,都是一次嚴峻考驗。從
2008年的汶川到2010年玉樹,從2013年蘆山到
2014年魯甸,中國大陸救災體系在重大生命和財
產的損失中,獲得寶貴的經驗,且一步一腳印,
一步步建立自己的救災體系。

看看別人 想想自己,如何健全完善我國的防救備
災體系是刻不容緩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