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運動心理學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7章運動心理學

7
運動心理學
第一節 運動心理學簡介
第二節 競技運動心理學
第三節 健身運動心理學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第一節
運動心理學簡介
•運動心理學的定義與發展史
•運動心理學研究的領域
•運動心理學家所從事的工作
•運動心理學的架構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運動心理學的定義與發展史
–運動心理學的定義
–運動心理學的發展史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運動心理學的定義
在對運動心理學下定義之前,首先要先對
「運動」的定義有所了解。中文所稱的運動
通常意指打球、跑步、打太極拳等;而英文
對運動的定義通常有三種名稱交替使用:競
技運動(sport)、健身運動(exercise)和身體
活動(physical activity)。Rejeski &
Brawely (1988)對競技運動的定義:活動本
身有規則性、結構性和競爭性,且涉及大肌
肉動作的身體移動,具有身體移動之策略、
力量控制和時宜控制的特質。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Caspersen, Powell & Christenson (1985)
對健身運動的定義:針對體適能之維持或改
善,有計畫性、結構性、反覆操作與目的等
特質之身體活動。
Caspersen et al. (1985)對身體活動的定義:
由骨骼肌所產生的任何身體動作,進而產生
能量的消耗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了解身體活動的範圍最廣,涵蓋所有競技運
動和健身運動。競技運動與健身運動都有其
各自不同的內涵,也有重疊的部分,例如:
有些人打籃球之目的可能大部分是為了比賽,
偏屬於競技運動;但是,有些人則著重在運
動訓練過程中所增進的健康體適能。雖然一
般都認為籃球運動屬於競技運動,然而,它
也存在著一些健身運動的意義在其中。又如:
跳有氧舞蹈絕大部分是為了健康(身體、心
理和社會的),雖然某些時候也有競技運動
的成分(如競技有氧),但一般都會稱此運
動為健身運動。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競技運動、健身運動和身體活動三者最大的
相同處是都會造成能量的消耗,皆屬肢體的
動作。而三者最大的相異處為雖然競技運動
和健身運動都包含在身體活動的範圍內,體
適能也是其共同目的,但是競技運動較強調
比賽的輸贏,與表現相關的適能較有關係;
健身運動則較強調以運動促進健康,與健康
相關的適能較有關係。以上三種名詞常會在
此章的內文交替出現,原則上是根據原始文
獻之定義,或以較貼近的用詞名稱來使用,
或註明原文名稱。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Gill(2000)認為運動心理學是一門探討人類
在競技運動以及健身運動情境中之行為以及
心理歷程的科學。運動情境以廣義而言應包
括競技運動、休閒、健身運動以及身體活動,
因此,運動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包括競技運動
情境中的選手、裁判、教練、觀眾、參與健
身俱樂部的人、從事休閒及健身運動的人、
各級學校上體育課的學生、從事身體活動的
人等。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Cox(2002)則認為運動心理學是把心理學的原
理應用在競技與健身運動上的一門科學。運
動心理學家主要應用這些原理幫助運動員發
揮其潛能,並於比賽時展現出來。Cox簡單地
定義運動心理學:研究心理和情緒因素對競
技與健身運動表現(行為)的影響,以及從
事競技與健身運動對心理和情緒因素之影響。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運動心理學的發展史
1890~1920年代
1920~1960年代
1960年代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90年代至今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1890~1920年代
在這期間,「運動心理學」的研究尚未出現,不過在
其他領域,如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已有一些相關研究,
內容大都是理論性的論文探討運動(體育)對人類的
益處,以及運動學習的實驗(實驗心理學)。而
Rieger於1884年提出催眠促進肌耐力的研究;印地安
納大學的心理學家Norman Triplett於1897年在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期刊發表第一
個社會心理學及運動心理學實驗,探討旁人出現在自
行車比賽中的效果,根據實地觀察與比賽紀錄的資料,
分析在社會助長(social facilitation)之情況下(或
稱為觀眾效應)自由車選手的表現,結果發現在有其
他競爭者在場時,選手能夠有更好的表現。1892年,
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成立。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1920~1960年代
在北美,被稱為運動心理學之父的心理學家
Coleman Roberts Griffith於1925年在伊利
諾大學成立第一個運動心理學實驗室,並開
設運動心理學課程,開始有系統地從事運動
心理學研究。其所從事之研究主要在競技運
動心理學方面,例如:心理動作技能、動作
學習、人格變項與身體表現的關係,也是第
一位撰寫有關運動心理學書籍的學者,包括
1926年所出版的「Psychology of Coaching」
以及1928年的「Psychology and
Athletics」。此外,在這段期間亦強調運動
技能學習、人格與運動表現關係的研究。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1960年代
Landers (1995)稱1950~1980年為運動心理學成形的年
代,此時期,運動心理學開始走出實驗室,真正成為
「應用」運動心理學。期間也出現一些教練心理學的
教科書,而可稱為應用運動心理學之父的Bruce
Ogilvie也出版了「問題運動員以及如何處理」一書
(Ogilvie & Tutko, 1966)。在1960年代以後,一些專
業的運動心理學組織陸續成立,並定期發行刊物、舉
辦研討會,更加速運動心理學的蓬勃發展。國際運動
心理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port
Psychology;ISSP)於1965年首先在羅馬成立,發行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IJSP)」期刊;而北美運動心理學會(North American
Society for the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NASPSPA)於1967年在拉斯維加斯
召開第一次會議,發行「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JS & EP)」期刊。這段期間的
研究主要著重在人格影響運動和動作技能表現方面。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1970年代
在這段期間,運動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 of
sport) 開始被重視,例如:焦慮、自尊和人格如何影
響運動表現,以及參與運動如何影響心理的發展(如
人格、攻擊)。在研究方法方面,強調運動行為會同
時受到個人因素和環境因素的影響(交互作用論),
另外也強調實驗室研究應排除或控制一些可能影響研
究結果的干擾因素。前伊利諾大學的運動心理學教授,
可稱為現代運動心理學之父的Rainer Martens著有
「社會心理學與身體活動」一書,並於1970~1980年代
發展及測試焦慮量表。他同時也是知名的運動相關書
籍出版商-Human Kinetics出版社的創辦者,且積極
發展北美的運動心理學。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1980年代
運動心理學又走出實驗室從事田野實驗。拜科技進步
所賜,運動心生理學(psychophysiology)研究慢慢盛
行,在研究工具及方法方面,除了以往常採用的觀察、
訪談以及量表或問卷外,也加入了一些生理測量,例
如:腦波、心跳等。根據這一些指標可以更完整地研
究、解釋運動行為。在這段期間,應用運動心理學受
到重視:1980年美國奧林匹克委員會成立運動心理學
諮詢委員會;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的美國電視報導強
調運動心理學;1985年美國奧林匹克委員會雇用第一
位專職的運動心理學家,並於1986年發行第一本應用
期刊「The Sport Psychologist」;1986年北美應用
運動心理學學會成立。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1988年美國奧運代表隊第一次有正式的隨隊
運動心理學家;應用運動心理學會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AAASP)於1985
年成立,並於1989年發行應用運動心理學期
刊「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1986年Morgan在主流心理學
中促成運動心理學,於美國心理學會
(APA)1892年成立後約100年(1986),設立其
第47分支為健身與競技運動心理學(exercise
and sport psychology),並擔任第一任主席。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1990年代至今
1991年應用運動心理學會(AAASP)建立「合格證照諮商
員」認證(Certified Consultant,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此時期,世界各國也陸續成立專業的運動心理學組織。
台灣運動心理學會(Society for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of Taiwan;SSEPT)於2000年10月9日成立,
12月9日召開首次會員大會,選出理監事,並由全體理
事推舉簡曜輝博士擔任第一屆理事長,季力康博士當
選副理事長,在理監事會議中,簡理事長推舉洪聰敏
博士擔任秘書長的職務。學會的成立更促進台灣運動
心理學的學術發展,學會的宗旨為發展運動心理與動
作行為學術研究、加強國際間的學術交流,讓台灣的
運動心理學相關研究能跟上世界潮流,並發行台灣運
動心理學報。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1990年代以後,健身運動心理學開始蓬勃發
展,除了在體育運動領域,公衛、醫學相關
領域也從事這方面的研究,主要議題在於如
何使人們開始及維持健身運動計畫,並利用
運動促進心理健康。
表7-1為各運動心理學組織的網址,可供參考。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運動心理學研究的領域
–運動心理學領域有不同的劃分方式,應用運
動心理學會(AAASP)將之區分為社會心理學
(social psychology)、表現促進
(performance enhancement)、健康心理學
(health psychology)。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北美運動心理學會(NASPSPA)將運動心理學
劃分為三個研究領域:
運動心理學
動作控制與學習
動作發展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運動心理學
又稱狹義的運動心理學,其方向包括人格與
運動行為、焦慮與運動表現、在運動中的團
體動力學(含領導、凝聚力、觀眾的影響等
)、參與運動的動機、運動對心理的益處。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動作控制與學習
主要探討身體動作行為的相關研究(Schimidt,
1988),例如:中樞神經系統如何運作使肌肉、
關節可協調產生動作?感官訊息如何被用來
控制我們的動作?其中,動作控制研究的領
域包括:(1)訊息的處理與記憶系統;(2)注
意力和運動表現;(3)動作控制的機轉;(4)
動作程式。而動作學習則以研究技巧性動作
學習的歷程為核心,其研究領域包括:(1)動
作學習的干擾;(2)動作學習的遷移;(3)練
習情境對動作學習的影響;(4)回饋和結果獲
悉;(5)動作記憶和保留。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動作發展
是一門了解從出生到老年身體動作行為發展
的研究(Payne & Isaacs, 1987),例如:幼
兒感覺動作技能的發展情形(如走路、跑步、
投擲等)。一般的研究範圍包括:(1)身體的
成長與成熟;(2)動作型態的發展;(3)體適
能的發展;(4)運動技能的發展;(5)運動對
兒童發展的影響。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運動心理學家所從事的工作
–運動心理學家所從事的工作可分為三個方面:
研究方面
教學方面
應用方面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研究方面
針對運動心理學各個方面,包括理論與應用
的研究,例如:(1)影響運動員運動表現的心
理因素有哪些;(2)有哪些心理技巧可以幫助
運動員提升或維持運動表現;(3)影響一般人
參與健身運動的心理因素是什麼;(4)有哪些
心理策略可以幫助一般人開始或維持運動習
慣。運動心理學的研究有助於相關知識的增
長。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教學方面
目前國內對運動心理學有專業素養的人大部
分都是專職在大專院校任教,除了教導學生
運動員運動心理學的知識外,也教導一些未
來想投入運動健康產業的學生(如體適能中
心、運動俱樂部)在運動指導時所需具備之
心理技巧。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應用方面
在實際應用方面,以國內為例,每到亞、奧運等重大
比賽時,就會由在國內體育院校中擔任運動心理學教
職的教授、專業老師組成團隊,負責診斷運動員的心
理狀況,包括動機、抗壓性、專注力、自信和心理準
備的程度;另外,也了解運動員一般的心理困擾、身
體上運動傷害的情形;以及其他心理技能訓練,包括
目標設定、放鬆訓練、意象、自我談話等。
因為一般人在參與運動計畫後,約有一半以上的人會
在6個月內中斷運動計畫,受傷進行復健的人也常會中
斷持續復健計畫,所以包括體適能俱樂部、傷害復健
中心都需要運動心理學的幫助,但目前國內專業健身
運動心理學實際應用介入的情況仍較少。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運動心理學的架構
–運動心理學所探討的內容包含影響運動表現與健身
運動行為的前因、過程及結果之相關因素。其中競
技運動心理學主要是探討與運動表現相關的心理及
行為,所強調的最終目的是運動比賽時的「贏」
(或運動員個人的成長),其中牽涉到的人員有選
手、教練、父母等。競技運動心理學家透過心理技
能訓練,例如:壓力管理、自我談話、意象、設定
目標等,建立最佳的覺醒水準,改善運動表現,以
幫助選手(和教練)達到最高(佳)的運動表現。
而健身運動心理學所關注的焦點則在於影響健身運
動行為之認知、心、生理和情境因素、如何使人們
開始並維持健康運動的行為,以及如何以運動達到
心理健康之目的、什麼樣的運動最有效等(表72)。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競技運動心理學的導向是由心到身(mind-to-body)
的關係;而健身運動心理學則注意到由身到心
(body-to-mind)的關係(Hays, 1999)。以競技運動
心理學為例,不好的表現是受焦慮之影響,而焦慮
是來自於肌肉緊張、負面自我談話,所以要使用一
些心理技巧,如放鬆技巧、正向自我談話,以減低
對身體所產生的負面影響,進而改善或提升運動表
現;而健身運動心理學則是透過改變、養成一個人
身體運動的習慣,進一步達到促進心理健康的效果,
例如:改善情緒、自尊、自我概念、認知功能、降
低焦慮、憂鬱、壓力。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第二節
競技運動心理學
•提升運動表現一直是運動科學最重要的目的之一,
然而影響運動表現的因素非常多且複雜。運動員最
佳運動表現是身體、心理、技術和環境等各方面充
分互相配合的結果。例如:本書的前幾個章節-運
動生理學、運動醫學、運動營養學等學科在於提升
及維持身體方面的機能;技術方面則有賴運動生物
力學、運動資訊學等;而在長時間加強身體機能的
訓練及技能戰術的學習之後,要使運動員的這些能
力或潛力完全地發揮出來,則仰賴運動心理學。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在一場勢均力敵、選手實力相當的比賽中,
選手臨場的心理狀況(心理因素)常常是決
定勝負的關鍵,例如:平時在訓練時很傑出
的投手,很可能因為在二好三壞且滿壘的強
大壓力情況下投出暴投。由於運動的職業化
與專業化,除了選手的體能、技術訓練日新
月異,選手的心理也愈來愈受到重視。影響
一個人心理狀態的因素可以從先天、後天或
情境方面加以探討。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先天因素一般都會從「人格」的觀點加以解
釋,例如:一個人之所以會去嘗試各種運動,
可能推斷是因為他先天具有冒險患難、外向
的人格特質;或一個人之所以會參與技擊類
運動或在跆拳運動方面具有優秀的表現,可
能是因為他具有攻擊性的人格特質。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許多學者也認為,先天的因素不足以完全解釋一
個人的行為,並認為後天的影響也很重要。「動機」
是近20~30年來,從後天或情境因素解釋行為及心
理常被應用的觀點,例如:一個人之所以在幾次的
運動比賽失敗後,仍然不斷地加緊練習或參加比賽,
是不是因為他認為這幾次的輸球是因為運氣不好,
其實自己能力還不錯,下一次仍然有機會;或是他
覺得在每次練習中,都有不斷地進步;或是他認為
能和許多高手切磋球技是件快樂的事,而運動最重
要的是過程的樂趣及自己球技的進步,輸贏不重要;
以上這些都可以從動機的觀點加以解釋,如歸因、
自我效能理論、認知評價理論、成就目標理論。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要了解心理因素是否影響運動員的表現,首
先要先了解其心理狀態,如覺醒、壓力、焦
慮等,因為這些心理狀態與表現息息相關。
了解選手的這些心理狀態後,接下來就是要
知道如何去調整(增加、降低或維持),所
以下文也會介紹調整心理狀態所需的心理技
能訓練,以幫助選手呈現出最佳的表現。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人格
–人格的定義
–運動員人格的測量
–運動員人格的研究
–結論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人格的定義
人格的研究在心理學領域是一門重要的學科,
美國心理學會也把人格與社會心理學
(society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列為第八分支。在運動心理學領
域,從1950~1980年代,甚至1990年代,人格
都是研究非常多的一個主題。人格的定義廣
泛,不同學者之定義各有其強調的面向,楊
國樞(1970)整理有關人格研究領域中各種
「人格的定義」,認為人格心理學家對人格
定義兼顧:(1)個體與環境的關係;(2)人格
的組織性或統合性;(3)人格的獨特性;(4)
人格的可變性;(5)人格的多面性,即人格可
同時表現於多方面的心理活動或狀態,如需
要、興趣、態度、氣質。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楊氏並進一步提出其個人對「人格」的定義:
人格是個體與其環境交互作用過程中所形成
的一種獨特身心組織(organization),而此
一變動緩慢的組織使個體於適應環境時在需
要、動機、興趣、態度、價值觀念、氣質、
性向、外形及生理等方面各有不同於其他個
體之處。這項定義強調了人格是個體與環境
互動的「結果」,且人格「影響」個體的環
境適應。由上述可知,人格的形成與發展是
個人與環境互動的歷程性結果。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運動員人格的測量
心理學傳統的人格測量通常是使用紙筆測量,
例如:明尼蘇達多相人格測驗(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MMPI)、Eysenck人格量表(Eysenck
Personality Inventory;EPI)、卡泰爾16項
人格因素問卷。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這些測量有時也應用在運動人格的測量,不
過適用性不佳,所以後來就發展出一些運動
員人格的測驗,例如:
運動員動機量表
運動員輪廓量表
盤斯測驗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運動員動機量表
» 包含11個向度:(1)驅力-渴望贏或成功;(2)
攻擊性;(3)意願;(4)內疚傾向;(5)領導;
(6)自信;(7)情緒控制;(8)心理的堅韌性;
(9)可教性;(10)良心/正義;(11)信任。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運動員輪廓量表
» 包含3個向度:
1. 傳統成就取向:努力、團隊合作。
2. 權力取向:贏是唯一目的。
3. 反制度取向:反對訓練制度、不肯犧牲。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盤斯測驗
» 又稱心情狀態量表,其包含6個向度,分別為
緊張、沮喪、憤怒、活力、疲勞及迷惑,用以
測驗運動員的情緒狀態。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運動員人格的研究
在運動心理學領域的人格研究者主要關心的
問題包括:是否有所謂的「運動員人格」?
成功或優秀的運動員是否有不同於其他運動
員的獨特人格?更進一步探討是否可以從運
動員的人格來預測其運動表現?以及參與運
動是否會改變一個人的人格?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其實早在1920年代,Coleman Griffith
(1926, 1928)即以觀察和訪談大學、專業運
動員,確認出「偉大運動員的特徵」為:粗
野、英勇、有智慧、活潑等,雖然他提出這
一些特徵,但沒有經過實證性的研究證實;
Ruffer (1975, 1976)提出有572篇原創性的
研究探討人格和運動表現之間的關係;而
Fisher (1984)也提出在1960~1970年代,有
關人格與運動的研究超過1,000篇以上。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Morgan(1980)則利用心情狀態量表(POMS)研
究美國奧運長跑及角力選手的心理特質,研
究結果支持他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模式-「成
功的運動員比不成功的運動員有較正向的心
理健康剖面」,亦即代表正面情緒的活力較
高,相反地,負面情緒(如緊張、沮喪、憤
怒、疲勞及迷惑)則較低,其所呈現的圖形
如同一座冰山,因此被稱為「冰堡剖面圖」
(iceberg profile)(圖7-1);但是Rowley,
Landers, Kyllo & Etnier (1995)針對33個
使用POMS的統合分析研究,發現以此測量工
具來區別成功和較不成功運動員,其有效的
區別率非常低。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運動員人格的研究逐漸從特質論轉變為情境
論或交互作用論,也就是在特定情境(如最
佳表現或面對挫敗)時所表現出來的人格特
質。Ravizza (1977)訪談12個不同運動項目
的20名男女運動員,研究發現80%的運動員在
最佳表現時之心理特徵包括:不怕失敗、不
會擔心表現、完全融入比賽、完全的控制、
專注、時間感的喪失等;Loehr (1984)訪談
一百多位運動員有關他們最佳表現時的心理
特徵,結果發現這些特徵包括:高能量(挑
戰、精神、決心、強度)、樂趣、沒有壓力、
樂觀、正面、自信、專注及自我控制。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Orlick & Partington(1988)訪談奧運選手發現影響
選手表現的心理變項包括:專注能力、表現意象的控
制、追求卓越的承諾、實際目標的設定、模擬實際比
賽、心理準備、比賽計畫等;Williams &
Krane(2001)的研究發現成功的奧運選手有下列的心
理技能及特徵:比賽的計畫、動機及承諾、對分心或
突發事件的因應、專注、自信心、覺醒的自我調整、
目標設定及意象;學者Smith, Schultz, Smoll &
Ptacek (1995)發展了運動員因應技能量表(Athletic
Coping Skill Inventory-28),包含「逆境因應」、
「抗壓力」、「目標設定及心理準備」、「專注」、
「免於擔憂」及「自信及成就動機」,以美國小聯盟
職棒選手為研究對象,發現成功的選手在心理因應技
能上優於不成功的選手。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運動員心理韌性(mental toughness)的研究是最近出
現較多相關於運動員人格研究的主題。因為在眾多的
傑出運動員心理素質及最佳表現心理特徵中,心理韌
性一直被認為是優秀運動員的重要特質之一。Loehr
(1982)認為心理韌性強的運動員有二個重要技能:第
一個技能是在危機及逆境中增加自己正面能量的能力;
第二個技能是面臨問題、壓力、犯錯及競爭時有特殊
的思考方式,使他們有正確的態度。雖然許多學者對
於心理韌性的內涵有著不同的觀點,但是比較一致的
看法是認為:心理韌性是反應在運動員處理有關競技
情境中壓力、焦慮、自信心和專注的能力。Jones,
Hanton & Connaughton(2002)以質化的研究方法訪談
10位國際級選手,探索優秀運動員對心理韌性的定義,
以及心理韌性強的運動員之特性。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研究結果發現心理韌性的定義包括一般性與特殊性二個
向度,一般性的定義為:在許多競賽、訓練及生活型態
上的要求因應得比其他人要好;而特殊性的定義為:在
壓力下的決心、專注、自信及控制較其他人好。
運動員的心理韌性包括12個特性,可歸納為:(1)對達
到比賽目標有堅定不移的自我信念;(2)認為自己擁有
獨特能力而比對手強,有堅定不移的自我信念;(3)對
於成功有永不滿足之渴望和內在化的動機;(4)有從表
現挫敗中迅速恢復,並達到成功的決心;(5)在競爭壓
力之下仍然能獲得成功;(6)接受競爭之焦慮是不可避
免的,但知道自己可以因應;(7)不會受到他人好或不
好表現之不利影響;(8)在面對個人生活上分心的事,
依然可以完全地專注;(9)視需要而決定是否聚焦在運
動上;(10)在面對比賽特有的分心事時,依然能夠完全
地聚焦在手邊的任務上;(11)把身體和情緒上的疼痛推
到極限,在訓練和比賽時的痛苦下,依然維持技術和努
力;(12)在無預期、不可控制的競賽特有之事件後,能
恢復心理上的控制。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許樹淵(2004)分析比較個人項目和團隊項目
運動員人格特質之差異,指出個人項目運動
員具有能忍耐孤獨、富克己心、意志堅強、
有強烈責任感等優點,但容易產生主觀性、
衝動性、不夠合作等缺點;團隊運動員則較
為活潑開朗、合作而體貼,也較客觀性,但
容易有易受人擺布、無主見、意志薄弱、消
極、無責任感等缺點。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結論
雖然過去有關運動員人格的研究文獻及研究結果相當
多,但是有關這個主題的研究仍然有相當多的爭議存
在,且研究結果受到質疑(Vanden Auweele, Nys,
Rzewnicki, & Van Mele, 2001)。例如:何謂優秀或
非優秀運動員?何謂成功或不成功運動員?如何定義?
以比賽成績?標準為何?在團體運動項目中又如何界
定個人成績?當無法很明確的區分優秀或非優秀運動
員、成功或不成功運動員時,又如何比較他們在人格
上的差異?是運動造成人格的改變?還是不同人格特
質的人因為選擇了不同的運動項目,而在這些特定的
運動項目上有突出的表現?這些相關問題都必須透過
長期的研究,且考慮到相當多的變數,才可以獲得解
答。但是,許多的研究單從一個時間點的調查,或是
短期間沒有考慮到可能的影響變數,就推論之間有因
果關係,並不恰當。根據許多的研究結果,充其量只
能說它們之間有相關,並無法推論之間的因果關係。
使用一般人格的測量工具來測量運動員的人格,無法
突顯出其因情境特殊性而特有的人格特質,所以無法
看出運動員一致性的人格。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整體來說,運動員和非運動的人格沒有什麼
不一樣;不論運動員或非運動員、不同運動
項目、不同等級或能力的運動員,沒有一致
性的特質性人格差異(Vealey, 2002);成功
(優秀)運動員和較不成功(較不優秀)運
動員之人格差異不在於持續性的人格特質和
傾向,而在於前者有較佳的認知和自我調節
因應能力,例如:成功運動員比不成功運動
員更能將焦慮當作是刺激表現的方法;身體
活動可增進自我概念和減低負面的情緒狀態,
但是對於整體的人格特質影響很小;雖然身
體活動似乎會影響有關自我知覺和情緒的人
格,但穩定的人格特質較不可能透過運動訓
練而改變。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動機
–要成為一位傑出選手,除了本身之天賦條件外,最
重要的莫過於對運動的投入。在經年累月的訓練及
比賽中不斷地磨練自己的體能、技術及心理能力,
天賦條件再好的選手若是缺乏對運動的熱愛以及投
入,很可能在長時間之訓練及比賽中失去動機,進
而退出運動。因此,如何能夠讓選手對運動保持強
烈的參與動機很重要,且是選手、教練及運動心理
學家所關注之課題。什麼動力可促使運動選手願意
持續參與,並且不斷付出努力?如何引發選手最大
的動機並激發他們最大潛能,以創造佳績?這些問
題都可以從動機的理論加以解釋。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動機通常包含兩個層面(Sage, 1977):一個
是行為的強度(intensity),也就是個體付
出多少努力去達成某種行為;另一個是行為
的方向性(direction),即趨近或逃避某種
情境。而有學者(Maehr & Braskamp, 1986)
對動機提出更詳盡的觀點,認為除了上述兩
個層面之外,尚包括其他三個層面:(1)堅
持(persistence),為維持專注在工作上的
程度(即使是面對阻礙);(2)繼續的動機
(continuing motivation),即中斷後再回
到工作上的意願;(3)表現(performance),
為成績或技能水準。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動機的測量包含以下四方面:
強度
努力的程度。
持續性
持續愈久,動機愈強。
成績表現
在資質條件一樣的情況下,動機強的人其運
動表現應該比動機弱的人好。
選擇性
動機強的人通常會選擇難度中等且具有挑戰
性的工作;而動機弱的人則會選擇很難或很
容易的工作。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根據運動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影響運動員
動機的因素相當複雜,包括運動員個人的因
素(如人格特質、興趣、需求、自覺能力等)
和環境因素(如場地設備、教練領導方式、
外在獎賞等)。目前運動員動機的研究大都
是以社會認知理論觀點出發,常使用的理論
有自我效能理論、認知評價理論、歸因理論
與成就目標理論等。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自我效能理論
自我效能理論(self-efficacy theory)是由
Bandura (1977)所提出,其理論以社會認知
理論的觀點解釋人類行為改變的歷程,他提
出社會認知理論中的三合一互逆因果關係
(triadic reciprocal causation),認為行
為(型態、頻率、持續時間等)受到內在個
人因素(認知、態度、情緒等)和外在環境
因素(族群、裝備、設施等)所影響。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Bandura (1977, 1986, 1997)將自我效能定
義為:個人對於自己能夠執行一行為以產生
某種結果的能力信念,因此,自我效能包括
兩部分,一是有能力完成一特定行為的能力
信念,稱為「效能預期」;另一個是行為可
以產生一特定結果的信念,稱為「結果預
期」。自我效能是一種情境特殊的自信心,
例如:某些人對運動的自我效能很高,但是
對學業的自我效能則很低;有些人對籃球運
動的自我效能很高,但是對羽球運動的自我
效能也有可能很低。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效能預期的來源主要有六方面:(1)表現成就
(例如:在過去的一些活動中成功,就會有
信心可以再做一次);(2)替代經驗(例如:
當看到其他人成功時,我們會想「他們可以,
我也可以」);(3)口語說服(例如:當教練
說服我們,使我們相信我們可以做一些事
時);(4)生理狀態(例如:生理上的感覺是
我們自信心的指標,感覺到緊張、反胃可能
會失去自信心);(5)情緒狀態(例如:在比
賽之前,若感到沮喪或傷心,則自我效能可
能是低的);(6)意象經驗(例如:有正面結
果的想像能引導增加自我效能;而負面結果
的想法會導致低的自我效能)。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效能預期會影響後續的行為(選擇、努力、
堅持)以及思考形態(目標、擔心、歸因)。
自我效能可以從三個層面測量:(1)水準
(level),為可以完成一特定工作的個人能力
信念;(2)強度(strength),為一特定工作可
以成功的確信程度;(3)普遍性(generality),
為效能信念轉移到相關工作的程度。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認知評價理論
針對認知評價理論(cognitive evaluation
theory),Deci & Ryan(1985)認為動機可分為:
內在動機
外在動機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內在動機
» 從個體的內在引發,當個人從事某種行為時是
因為其本身的勝任感及自我決定之內在因素,
而非由於外界之誘因或酬賞。
外在動機
» 從個體的外在所引發,當個人從事某種行為時
是受到外在的鼓勵或獎賞,而非來自於自己的
內在興趣。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根據自我決定理論(Deci & Ryan, 1985,1991),
內在動機的自我決定程度比外在動機高,影響行
為持續的程度也比較深遠。
以運動員參與運動的動機為例,一般而言,引發
選手參與運動的動機不外乎包括下列幾種:
以競爭引發動機
以社會讚賞引發動機
以外在酬賞引發動機
自發性的內在動機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以競爭引發動機
» 競爭是競技運動的本質,一位選手能夠在競技
運動中贏得勝利,不僅可以得到榮譽,也可藉
此展現自己運動的技能。
以社會讚賞引發動機
» 選手參與競技運動的目的是想要獲得父母親、
教練、老師、朋友的讚賞和肯定。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以外在酬賞引發動機
» 由於選手的運動成績優異或名列前茅即可獲得
獎章、獎狀或獎金,因而引起他努力練習或參
與比賽的動機。
自發性的內在動機
» 選手參與運動是因為本身對運動的興趣,而進
步及突破自己就是其獎賞和參與的目標。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上述的四種引發選手參與運動的動機尤以外在酬賞來
引發選手的動機最為普遍,例如:績優的國中運動選
手可保送高中、提供巨額獎金予破全國紀錄者皆屬此
類。雖然外在酬賞可以有效地引發選手之動機,但根
據運動心理學的研究發現,內在動機強之選手往往能
長期的付出努力、持續參與運動、在困境中尋求自我
突破,繼而超越自己的顛峰,成為頂尖的運動選手。
另外,研究同時發現僅僅強調外在之酬賞很可能會削
弱選手的內在動機,即提供外在酬賞(如金錢)故然
可以提高動機,但當動機受到金錢所控制時,一旦獎
金消失,參與動機也就消失了。因此,雖然外在動機
在運動參與的初期具有立即的效果,但是,如果要使
運動員長期持續地參與運動,還是要強調運動的內在
動機,例如:興趣、樂趣等。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歸因理論
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ry)是指人們對
事件結果給予的因果分析。歸因理論源自於
Heider (1958)的人際理論(inter-personal
theory),他認為每個人都是心理學家,皆會
很主動的去解釋現象,認知周遭之社會環境。
Heider(1958)提到一般人相信一個人的所作
所為必有其原因,若將行為的原因歸因於環
境,稱為情境歸因(外在歸因);歸因於行
為者本身,稱為個人歸因(內在歸因);或
者歸因於二者共同的影響。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Heider 認為行為結果是受到內在因素(如個人的能力、
努力)和外在因素(如工作難度、運氣)的影響,而每
一個行為的結果都有一特定之原因與其相連。雖然
Heider是第一位有系統地分析原因結構概念的心理學家,
但是並未將這些因素分為間斷或連續性質,一直到1979
年,心理學家Weiner用「內在」、「外在」之二分法來
區別Heider 所提出的情境因素以及個人因素。
Weiner發現Heider的模式中,某些內在因素(如能力)
不會變動,某些內在因素(如努力)則會變動,因而發
展出第二個歸因向度-「穩定性」(stability),形成
二向度歸因架構圖,用來解釋人類對行為結果的歸因模
式。其行為結果包括四個因素:能力、努力、工作難度
及運氣。後來許多研究發現,二向度歸因理論的四個因
素無法完整地解釋行為的結果,因此又提出了另一個向
度-控制性(controllability),包括可控制和不可控
制。Weiner 將控制性的概念加入歸因理論之架構中,
成為歸因理論的第三個向度。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在運動心理學領域中,研究歸因的歷程可以
解釋運動員行為或表現的自我判斷和自我評
價,更可以了解在運動中的成就行為(即強
度、成績表現、持續力和選擇性)。例如:
應用在運動員身上,歸因可分為如表7-3的合
理和不合理歸因形態。要避免選手因為進行
不合理的歸因,而產生無助感;但若選手已
覺得無助時,則要進行「歸因再訓練」,讓
運動員體驗成功的滋味,且選擇適合其能力
之工作,並強調成功是精熟而非勝過他人,
必要時,須進行認知重建,以避免進行不合
理的歸因。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成就目標理論
成就目標理論(achievement goal theory)是
社會認知學派中最被強調的理論之一。成就
目標理論學者(Ames, 1984;Ames & Archer,
1988;Dweck, 1986;Nicholls, 1984, 1989)
主張人在成就情境中最主要之目的是在於展
現高能力且避免展現低能力。個體在成就的
情境中有兩種不同之方式來建構或判斷自我
能力的高低,Nicholls (1984, 1989)稱這兩
種方式為工作涉入和自我涉入。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工作涉入
» 指自我認知能力高低之判斷是根據和自己的表
現比較,個人的認知能力著重於是否進步與技
巧精熟,而對於成功的定義是努力工作、進步
或學習到新的技能,例如:打籃球能每一次都
不斷地進步。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自我涉入
» 指個人對於展現能力之判斷來自於和他人的表
現比較,個人的認知能力必須透過擊敗他人或
表現優於他人而獲得,而對於成功的定義是必
須勝過別人,單僅是進步或學習到新技巧並不
足以使其認知到高能力,例如:打籃球時得分
一定要最高。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當情境被塑造成相互競爭,且強調社會評量、
常模化的測驗或客觀標準的回饋時,稱為自
我氣候(ego climate),此時動機氣候是強調
自我取向的,個體會較傾向於採取自我涉入
之方式;而當情境是強調學習的過程及技能
之精熟或進度時,便稱為工作氣候(task
climate),此時動機氣候是強調工作取向的,
個體則會較傾向於採取工作涉入之方式。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在個人特質方面,目標取向是個人在成就情
境中的特質傾向,個人之所以採取工作涉入
或自我涉入狀態,主要是個別觀點的差異,
而傾向於工作或自我涉入狀態,即稱為工作
取向或自我取向。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工作取向
» 其自我認知能力高低的判斷根據是和自己比較
(自我參照),個人對於能力的認知著重於是
否進步與技巧精熟,對於成功的定義是努力工
作、進步或學習到新的技能。
自我取向
» 其對於展現能力的判斷來自於和他人的表現比
較(他人參照),個人的認知能力必須透過擊
敗他人或表現優於他人而獲得,因此,自我涉
入的人對於成功的定義是必須勝過別人。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由於目標取向之差異,個人可能會以不同觀
點或方式來評斷自己的能力。在目標取向中,
個人若以工作涉入時,由於強調精熟工作本
身,成功的知覺是透過與自我比較而來,因
此被認為有助於自覺能力之發展;相對地,
當個體以自我涉入時,其成就感是建立在社
會比較的基礎上,換言之,當其能力展現得
比別人優越時,就會產生較高的自我能力知
覺,但假使其表現的能力劣於他人時,則會
自覺能力較為脆弱。理論上認為自我涉入的
個人較難建構穩定的自覺能力感,也較容易
懷疑自己的能力。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根據過去的研究發現,工作涉入者有較高的
自我效能、工作價值、興趣、正向情感、努
力和堅持,會使用更多的自我調整策略,通
常也有較佳的學習表現。基於上述工作涉入
與學習者動機、情感、認知、行為及學習成
就上之正向關係,Dweck (1986)因而稱工作
涉入為「適應的動機取向」。自我涉入與學
習者情感、認知及行為上的關係並未有一致
性的發現,不過,有些研究則發現自我涉入
和學習者的情感、自我效能、策略及行為呈
負相關,因而研究者稱自我涉入為「不適應
的動機取向」。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目標取向與成功信念、參與運動的目的、內
在動機及運動家精神有關。工作取向者較傾
向努力導致成功的信念,參與運動並非為了
社會地位或其他利益,內在動機較高,並較
具備運動家精神;相反地,自我取向者則較
傾向能力導致成功的信念,參與運動是為了
社會地位或其他利益,外在動機較高,並較
可能為了獲得勝利而不擇手段。也有研究指
出,自我取向與短期的表現較有相關;但長
期的表現則和工作取向較有相關。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標靶策略
要塑造精熟取向的工作氣候或增進運動動機,
可採用標靶(TARGET)策略(Epstein, 1989),
詳細內容如下:
任務(Task)
權威(Authority)
認同(Recognition)
組隊(Grouping)
評量(Evaluation)
時間(Time)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任務(Task)
» 活動的安排與任務的設計強調多樣化、個人的
挑戰和積極的投入,可幫助選手設定實際的及
短程的目標。
權威(Authority)
» 讓選手參與決策的過程並扮演領導的角色,幫
助選手發展自我管理及自我監控之技能。
認同(Recognition)
» 對個別的進度及進步予以認同及肯定,確實讓
選手有均等的機會得到獎勵,著重在每位選手
之自我價值。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組隊(Grouping)
» 採用彈性及不同性質之組隊安排,提供多重組
隊方式。若採同性質組隊的方式,教練可能會
花比較多的時間、給較多的機會、鼓勵及注意
在比較聰明或能力較好的隊伍上,而忽略了其
他隊伍;且採同性質組隊,比較容易產生社會
比較,會導致自我涉入的狀態。採多重組隊的
方式可以促進群體間的活動,使用異質性和不
同組隊的安排,可能會減少在群體中與其他人
比較的機會。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評量(Evaluation)
» 以個別的進步和精熟為評量標準,讓選手有機
會自我評量,使評量有其意義並避免公開比較。
時間(Time)
» 彈性的時間安排與學習步調以提供機會和時間
讓選手進步,可幫助其建立工作和練習的時間
表。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覺醒與表現
–當選手在面對比賽時,常常要提升其心理及
生理的準備狀態以應戰,但通常都伴隨有緊
張、壓力或焦慮的情緒。某些選手在面對大
型比賽時會過度緊張、知覺壓力太大,而影
響到比賽成績;有些選手則表現不夠積極,
成績表現也不理想。心理準備狀態要調整到
什麼程度才得以對成績有所幫助是運動心理
學家也是教練和選手非常關心的問題。關於
這個問題,可以從覺醒和運動表現的關係加
以說明。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覺醒的定義
覺醒是一種個體生理與心理的激發狀態。過
去有學者認為它是單一層面-強度層面的動
機結構,為從沈睡到極端興奮的連續狀態
(Landers, 1980)。但近期的研究則認為它是
多層面的構念,除了強度層面(從低至高)
外,至少還包括價值層面(正面與負面或好
的與壞的);最近的研究更試圖經由功能性
磁共振影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驗證其雙極
(bipolar)的價值層面。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壓力與焦慮
覺醒在生理上透過改變自主神經系統和血流當中的荷
爾蒙,提高心跳率、血壓、呼吸率和肌肉緊張度。焦
慮是一種特殊的情緒,通常伴隨著升高的覺醒而出現,
為一種擔心和苦惱的不愉快感覺(Martens et al.,
1990),會有手掌流汗和胃部七上八下(butterflies
in the stomach)等生理症狀。焦慮與覺醒有相似之
處(強度、方向性、生理反應等),但並不相等,雖
然覺醒有可能使焦慮上升,但並非所有覺醒的人都會
變得焦慮。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壓力也常與覺醒、焦慮有關,並在運動的情
境中被研究。壓力是來自於個體的知覺,判
斷是否有能力因應即將到來的情況,是威脅
抑或是挑戰,以便採取戰鬥或逃跑(fight or
flight)的行動反應。壓力包含正面與負面的
成分,端賴個體的知覺。壓力、覺醒和焦慮
通常是一連串的反應,例如:當個體知覺到
威脅(壓力)時,覺醒上升而導致焦慮。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運動競賽壓力產生過程
運動員在運動情境中之所以有壓力產生,主
要是運動員認知到自己的能力和外界環境之
需求有相當的不平衡,但其很在意輸贏卻又
不確定自己的能力是否能達成想要的結果,
因而引發了壓力。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運動競賽壓力產生的過程一般而言有四個因
素:
» 外在環境
» 主觀的競爭情境
» 生理反應
» 壓力造成的結果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 外在環境:一般是指客觀的競爭情境,在運動
情境中即是指競賽時所設定的表現標準,或是
社會的評量。一般而言,許多人在經驗到壓力
時,常會將原因歸咎到外在環境,例如:教練
給我的壓力太大、觀眾對我的期望太高等。然
而,我們了解客觀的競爭情境本身是中性的,
它並不會引起任何壓力,除非運動員「認知」
到客觀的競爭情境是一種壓力,例如:同樣在
一座5萬人的球場比賽,某運動員會認為這是
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在這麼多觀眾面前好好
展現自己的實力;相反的,另外一位運動員可
能會認為在這麼多觀眾面前,萬一失誤一定很
丟臉。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 主觀的競爭情境:也就是選手對壓力情境的主
觀認知與評估。當運動員認知到自己的能力無
法達到標準或是符合社會的期望,再加上達到
標準或是符合社會期望對他而言有相當程度的
重要性時,壓力自然就產生了。在這個階段,
其認知歷程有幾個重點:運動員的認知能力不
一定等於他的實力。例如:有些選手缺乏自信
心,自認自己實力很差,然而他實際上比對手
強。因此在壓力產生的過程中,運動員之認知
能力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若是運動員覺得自己
能力很差,但是對競賽的結果毫不在乎,則自
然不會感覺到壓力。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 生理反應:當運動員經驗到壓力時,會伴隨著
一些生理的反應,例如:心跳加快、血壓上升、
流汗、呼吸急促、肌肉緊張等。
» 壓力造成的結果:通常壓力造成的生理反應會
使運動員在心理上造成擔心、害怕、注意力窄
化等;在行為上則會因為生理的過度反應而造
成表現不良或是受傷。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覺醒程度
一個人的覺醒程度可以透過生理測量、生化
指標及問卷的自陳報告得知。在生理測量方
面包括:
腦波檢查
皮膚電阻反應
心跳率及血壓
指溫
其他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腦波檢查(electroencephalogram;EEG)
» 腦波頻率為β波(14赫茲以上)時,屬於清醒
狀態,俗稱緊張波;α波(8~14赫茲)屬於即
將進入睡眠狀態;γ波(4~8赫茲)屬於放鬆
狀態;δ波(0.4~4赫茲)則屬於熟睡狀態。
所以當覺醒程度比較高時,β波出現的頻率也
較多。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皮膚電阻反應(galvanic skin response;
GSR)
» 當一個人處於緊張狀態時(覺醒程度比較高
時),會增加手掌的流汗、減低皮膚電阻、增
加皮膚對電流的傳導性,並從膚電感應器反應
出來。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心跳率及血壓(heart rate and blood
pressure)
» 心跳率及血壓會隨著覺醒的增加而升高。
指溫(thermistor)
» 在緊張時,因交感神經影響末梢血管收縮,會
造成指溫下降;而在放鬆時,末梢血管的循環
較好,使指溫上升。
其他
» 如肌電圖(electromyography;EMG)、呼吸率
等。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生化指標可以透過測量血液中腎上腺素
(epinephrine)、副腎上腺素
(norepinephrine;NE)的數值來加以判讀。
但是要正確地測量這些荷爾蒙需要立即的血
液樣本,因為這些荷爾蒙會很快地擴散到身
體組織。因此,在運動心理學的研究中,這
些生化指標極少用到,大部分的研究還是以
心理測量為主,例如:問卷。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覺醒與運動表現的關係
許多的理論可解釋覺醒與運動表現之間的關
係,以下介紹幾個比較基礎的理論。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驅力理論(drive theory)
由Hull (1943)最早提出,Spence(1956)修改。
認為覺醒與表現之間的關係如以下的公式:
在一些實證性研究顯示,覺醒程度對於已熟
練工作或技巧性很高的老手有幫助;但是對
於新手或剛在學習一項新技巧的人,低的覺
醒程度反而增加成功表現的機會。另外,對
於較簡單的工作(如伏地挺身),覺醒程度
高有益於表現;但是對於複雜度很高的運動
(如棒球投手投出指叉球),則需要低的覺
醒程度。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倒U字型理論(inverted-U theory)
覺醒程度與表現之間呈現倒U字型的關係。
覺醒程度太高或太低都表現不好;最佳的表
現是在中度覺醒時出現。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最適當覺醒區域假說(optimal zones of
arousal hypothesis)
由Yuri Hanin (1980)所提出,根據其個人
最適功能區域(individualized zones of
optimal functioning;IZOF)之觀點,選手
想要有最佳的運動表現,需將個人之焦慮程
度調整至適當的區間。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多層面焦慮理論(multi-dimensional anxiety)
焦慮並非單一層面,而是多層面的,且各層面
與運動表現之關係也不同。
» 身體焦慮(somatic anxiety):指對身體狀態的
知覺,例如:知覺到心臟砰砰地跳、手濕冷、腿
發抖、口乾等。身體焦慮太高或太低都會表現不
好;最佳表現是在中度身體焦慮時出現。
» 認知焦慮(cognitive anxiety):害怕負面的社
會評價、害怕失敗和喪失自尊等所引起的焦慮。
運動表現隨著認知焦慮程度呈線性降低,即認知
焦慮愈高,表現愈不好。
» 自信心(self-confidence):指個人信任自己在
運動上會有良好的表現。運動表現隨著自信心程
度呈線性增加,自信心愈高,表現愈好。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大災難理論(catastrophe theory)
其模型是由三度空間所組成,分別為正常因
素(生理覺醒)、分歧因素(認知焦慮)與
相依變數(表現)。表現會同時受到生理覺
醒及認知焦慮的影響,當認知焦慮不高時,
生理覺醒與表現呈倒U字型關係;當認知焦
慮過高時,表現會隨著生理覺醒的升高而提
高,不過,一旦超過最適當的生理覺醒程度,
表現則會急遽下降。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反轉理論(reversal theory)
最早由Smith & Apter(1975)提出,後來由
Kerr(1985, 1987)在歐洲發揚光大。反轉理
論原先是用來解釋覺醒和情緒反應的關係,
認為個體對相同程度之覺醒可能會產生完全
相反的解釋,進而影響本身情緒反應。高度
覺醒可被個體視為「興奮」(快樂情緒)或
「焦慮」(不快樂情緒);而低度的覺醒可
被看成「輕鬆」(快樂情緒)或「無聊」
(不快樂情緒)。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心理技能訓練
–運動員的運動表現不外乎受生理、心理、技
術及環境的影響,因此,運動員想要突破成
績發揮最大潛力,除了平日的體能、技術及
戰術的訓練外,心理技能之訓練亦是重要的
課題。尤其是國際體壇日益競爭下,各體育
運動大國無不重視運動員的心理技能訓練。
以下介紹運動員心理技能訓練的定義與哲學、
原則、內容以及實施步驟。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心理技能訓練的定義與哲學
心理技能訓練主要是利用心理學技巧去幫助
運動員提升運動表現及個人成長(心理、生
理及社會成長)的訓練過程。心理技能訓練
和生理技術訓練一樣,必須透過長期訓練才
能達到訓練之目的。心理技能訓練之哲學在
於使運動員有成功的運動比賽。而成功的定
義為:「贏」就是盡最大的努力;「贏」就
是進步,而不是等於第一名,第一名不等於
贏,運動員唯有超越自我才是真正的贏。尤
其對有潛力的運動員培養這樣的觀念,才能
在較短時間內達到客觀「贏」的目的。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心理技能訓練的原則
長期的訓練過程
經過長期的訓練,心理技能訓練之效果方穩
定,而且教練與選手的臨場反應均可達到最
佳效果。
教育取向
心理技能訓練的對象是一般正常的運動員,
所要傳達的是如何使某些影響正常表現之心
理特徵減到最小,因此,有其教育取向的功
能。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注重個人化
每個人的運動項目都有其不同的特色,影響
表現的情況亦不同,有人會緊張焦慮表現失
常,有人動機不強不想學習,有人落後時容
易分心、不夠專注,因此,需針對個別的問
題,給予特定之訓練計畫。
教練與選手的信任與支持
唯有獲得教練與選手雙方的投入,方能貫徹
訓練計畫內容,否則無法貫徹到底,效果就
會低,甚至沒有任何效果。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心理技能訓練的內容
壓力管理
當運動員評估外界的需求高於本身之能力時
(如教練要求的百公尺秒數非自己能力所
及),壓力於是產生。壓力產生後會有一些
生理反應出現,這些生理反應進而會影響運
動表現。要解除壓力,必須透過認知重建和
生理放鬆兩方面做起。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認知重建
» 當心理評估自己能力不足時,最簡單的方法就
是學習一些技巧,去改變對環境及對自己能力
的認知,例如:不要那麼在意結果或者增加對
自己的信心。常用的方式包括:
一、理性情緒法:導正運動員所產生影響表
現的不合理情緒思考,以降低壓力,進
而不會影響表現。
二、負面思考停止法:當有「萬一輸了怎麼
辦?」的負面想法出現時,就要在腦中
想像出一個紅色的「停止」標誌,然後
專注於比賽動作中。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生理放鬆
» 在生理放鬆部分,可藉由一些技巧來達到生理
放鬆的效果,包括:心智覆演、意象放鬆法、
肌肉漸進放鬆法以及生物回饋法,這些方法可
透過生理指標告知運動員是否處於壓力狀態,
再經由這些方法達到生理放鬆之目的。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意象訓練
意象(imagery)乃是利用身體的感官(視覺、
聽覺等)創造運動經驗。以練習跳水為例,
實際練習一次便會耗費很多體力或承受受傷
的危險,因此,若能在每次跳水之前,以意
象的方式先回想整個流程,去修改不正確的
動作,並且想像在真實演練入水時,耳朵聽
到噗通一聲後,眼睛看到幾乎沒有水花濺起,
完美地結束整個動作,效果會更好。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意象訓練的功能包括:
» 反覆感覺動作的完美與逼真效果而體驗成功,
可激勵自己更加努力地從事訓練。
» 可以精熟技巧,尤其是跳水、體操和滑雪等高
難度運動。
» 可以想像在各種情境下處理壓力,使自己再專
注,把分心、渙散的自己再拉回來。
» 使受傷的選手於停止練習期間自行以意象訓練,
可避免技巧生疏。
意象訓練如果能配合放鬆訓練效果會更好,
尤其是動作愈複雜的運動效果愈好。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目標設定
一般選手都會為自己設定一個目標,但目標設定
得是否恰當、好不好、能不能配合團隊的目標是
個大學問。以下是目標設定的幾個原則:
» 設定表現目標,而非結果目標,例如:網球第一次
進球率是90%或95%,而不是第一名或第二名,因為
自己的表現自己較能控制。
» 設定特定且可測量的目標,例如:百公尺進步0.5
秒,而不是天馬行空或很容易就達成的目標。
» 設定短期、中期及長期目標,不斷檢討、回饋或修
正,例如:「這個月我要達到…」或「幾年後…」。
» 設定有挑戰性的目標,有助於動作的維持。
» 每個人能力各有不同,要針對個人加以擬定其目標。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心理技能訓練的實施步驟
建立良好關係
透過與運動員交談以及觀察其表現,去接近、
了解運動員,發展互信、彼此承擔和互相尊
敬的關係,使運動員相信心理技能訓練確實
可幫助表現。
診斷心理技能
可利用一些心理技能量表、一般晤談或從教
練及隊友獲取訊息,以了解影響運動員表現
的心理原因為何。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發展及實施訓練計畫
根據心理技能診斷之結果,評估所需要的技
巧,然後實施訓練計畫以教導運動員特定技
能。
評估及危機處理
時常評量心理技能訓練實施的效果,並且視
運動員進步情形再教導新技巧,必要時可給
予諮商。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第三節
健身運動心理學
• 古代希臘人認為「健全的心靈,寓於健全的身體」,由此可
以看出,心理的健康與身體的健康息息相關。現代醫學也非
常重視身、心健康之間可能互相影響的關係。以心身的觀點
而言,悲痛的情緒可能會影響到免疫系統的功能、健康習慣,
甚至引發一些特定的疾病,如心臟病、中風、氣喘發作等,
長期無望和疲勞的冷淡情緒也可能和癌症的發展、心肌梗塞
的再發生有關。
• 另一方面,從身心的觀點來看,生病時也會缺乏活力、想睡
覺、容易感覺緊張或憂鬱。如眾所周知的,運動除了可以增
進及維持身體的功能外,它還兼具增進心理健康的功能,甚
至被應用在一些心理疾病的治療上。雖然運動有非常多的好
處,然而根據一些研究的結果顯示,有規律運動習慣的人口
比率偏低,且在開始運動計畫後,中斷運動計畫的比率也頗
高(約一半以上)。
• 運動計畫無法持續,身心上的效益也無法獲得。所以運動心
理學除了關心運動員的運動表現之外,另一方面,如何使一
般大眾開始並維持運動計畫,以及以運動促進心理健康等,
都是運動心理學重要的議題。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運動與心理健康
–已經有相當多的研究文獻證實運動與身心健康之間
的關係,然而目前比較為人所熟知或強調的大都在
運動對身體之生理效益,其實運動對心理健康不僅
有促進的效果,也兼具治療之成效,甚至可應用在
一些心理疾病的治療上。1996年美國當時的衛生局
長根據許多領域學者專家的研究所做的報告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USDHHS」, 1996),陳述:規律
的運動除了在生理方面可以減低因心臟疾病死亡的
機率、改善糖尿病、高血壓、結腸癌的風險、幫助
控制體重、增進及維持骨骼、肌肉與關節的健康;
在心理方面,可以減低憂鬱與焦慮的感覺,並促進
心理健康。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目前有關運動與心理健康的議題主要集中在
運動對憂鬱及焦慮症狀在臨床上及非臨床上
的效益、運動的抗壓力效果、運動對改善情
緒、認知功能、自尊、自我概念的效益,以
及其他包括運動應用於精神分裂症、體化症
患者、酗酒和其他藥物濫用的研究(Biddle
& Mutrie, 2001),不過後面所提的都僅屬
於個案報告或小群體的研究。以下將介紹運
動與心理健康關係中,相關研究較多或較廣
泛受到討論的主題:運動與憂鬱、運動與焦
慮、運動與認知功能。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運動與憂鬱
憂鬱症(depression)是成人尋求心理治療中最常見的
疾病之一,但卻常是診斷不足、治療不足、付出高代
價的。最少有1/3的人,在一生當中最少會經歷到一
次憂鬱症狀。在患有憂鬱症的患者當中,只有30%的
人尋求專業幫助,僅有10%的人獲得適當治療。美國
估計每年直接和間接花在憂鬱症上的費用(包括治療、
過早死亡、曠工、喪失生產力)高達430億美元。世
界衛生組織的研究報告更預測在公元2020年時,憂鬱
症將僅次於心血管疾病,成為全世界第二大負擔的疾
病。
憂鬱症在台灣及世界其他國家都是盛行率很高的疾病,
可是在基層醫療中仍被忽略、低估,導致很多患者未
接受治療。世界衛生組織目前已把憂鬱症、愛滋病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及癌
症(cancer)並列為21世紀的三大疾病及重點預防工作。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要做什麼運動?每週運動幾次?多激烈的運
動?每次要花多少時間運動?運動持續多久?
才可以達到減低憂鬱的效果?和其他憂鬱症
療法做比較,哪一種比較有效?Leith(1998)
根據許多研究結果所做的結論:散步和慢跑
是兩種一直以來最常用來減低憂鬱的運動,
除了這兩種活動外,騎腳踏車、有氧舞蹈和
重量訓練也顯示有效果。每週運動3次似乎足
以顯著的減低憂鬱,雖然運動頻率更高也有
改善的效果,但每週超過3或4次,其效果似
乎也沒有增加。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高強度(如籃球比賽、網球單打比賽,運動時心跳很
快、呼吸急促、流很多汗)和中強度(如快走、慢跑,
運動時心跳、呼吸比平常安靜休息或坐著時快,運動
時流一些汗)的運動在降低參與者的憂鬱上,有類似
的效果;一些研究也建議即使是輕微強度的運動(如
散步,運動時只比平常安靜休息或坐著時快一些,運
動時幾乎沒有流汗)也可產生同樣的結果,所以建議
中等或甚至輕微強度水準的運動就足夠,還可以減低
受傷的機率或運動時不舒服的感覺。
運動時間持續15~30分鐘足以減低憂鬱。多數的研究
顯示,憂鬱減低所需的運動計畫最少要持續10週,雖
然一些證據也顯示運動後就會有立即的改善,但比較
一致的結果是要長期的運動。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North, McCullagh & Tran(1990)針對80個研
究所做的統合分析結果指出,運動比放鬆和
有趣的活動有更佳之抗憂鬱效果,和心理療
法一樣有效;但若能結合運動與心理治療,
會比單獨運動的效果更好。Lawlor &
Hopker(2001)針對14個隨機控制的研究,以
被診斷為憂鬱症的患者為對象,結果發現運
動的效果和認知治療的效果相近。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在如何以運動達到預防或治療憂鬱症狀方面,
Berger(1996)提出影響運動對憂鬱產生最大
效果的因素為:
令人愉快且有趣的活動。
有氧或有韻律的呼吸。
沒有競爭性的運動,例如:自己一個人休閒
地游泳或跑步,不與自己或他人比賽。
封閉、可預測的和確切的環境,例如:在跑
步機上或繞著操場跑步。
中等強度運動,例如:快走、慢跑(運動時
心跳、呼吸比平常安靜休息或坐著時快,運
動時流一些汗)。
持續時間最少20~30分鐘。
每週定期的運動時間表。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運動與焦慮
在美國,焦慮症(anxiety disorder)是最常見的心理
疾病,每一年影響約2,300萬人,而在1990年估計焦
慮症直接和間接的花費達到4,660萬美元。焦慮為緊
張、不安、焦急、憂慮、擔心、恐懼等感受交織而成
的複雜情緒狀態。焦慮和恐懼都是個體面臨不安或危
險情境時所產生的反應,在生理上出現心跳加速、呼
吸困難、出汗增多等現象。焦慮不僅會影響到生活品
質,例如:工作上、交友上等,也會導致緊張、消化、
頭痛、高血壓、睡眠障礙等問題。依性質的不同,焦
慮可分為兩種類型:一是特質性焦慮,此觀點認為焦
慮為人格特質之ㄧ,具持久性;另一種是狀態性焦慮,
其反應則因情境而異,為暫時性。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要做什麼運動?每週運動幾次?多激烈的運動?
每次要花多少時間運動?運動持續多久?才可以
達到減低焦慮的效果?Leith(1998)根據許多研究
結果所做的結論:跑步、散步、騎腳踏車和游泳
與減低焦慮最有關。要減低特質性焦慮,每週運
動必須最少3次,如果選擇低強度的身體活動,如
散步,則每週運動須4~5次。要顯著改善焦慮,並
不需要高強度運動,建議在開始時以低強度的運
動為宜。要顯著減低焦慮,運動持續時間最少
15~20分鐘。而要明顯減低特質性焦慮,運動計畫
必須執行最少9週。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一些研究也有不同或相類似的看法,例如:
Petruzzello et al. (1991)提出最少要10週
以上才能明顯減低狀態性焦慮,且有氧運動
比無氧運動的效果好;Landers &
Petruzzello (1994)則認為在剛開始運動的5
分鐘內,狀態性焦慮有升高的趨勢,但是一
次運動完後可減低焦慮之效果持續2~6小時,
但有氧運動對減低狀態性焦慮的效果低,而
無氧運動則和減低狀態性焦慮無關。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運動與認知功能
運動與認知功能相關的研究由於在研究當中對運動之
定義不同,以及認知功能測試的方法不一,造成許多
研究結果與解釋互有衝突或不一致。超過一半以上的
跑者自述跑步完後,思考更清晰(Mutrie & KnillJones, 1986);且一些研究也指出運動完後會增加腦
部的血流(Williams, 1986),因此可能有助於認知功
能。
Etnier et al. (1997)針對134個探討身體活動與認
知的研究做結合分析,當中是以記憶力、數學能力、
口語能力、學術成就、心智年齡、IQ、反應時間等測
試受試者的認知功能,結果指出運動對認知功能的影
響平均來說相當低,且短期的效果大小比長期的效果
低,而在長期效果方面,對45~60歲年齡層的人效果
最高;但是在Boutcher (2000)回顧14個探討老年人
的身體活動與認知功能的實驗性質研究中,只有4個
研究顯示有氧運動訓練有正面的效果。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運動對認知功能的影響會因年齡、運動時間、
運動項目而有所不同。雖然有研究指出短期
的運動後,即會對認知功能有幫助;然而要
長期的運動,對認知功能才比較會有顯著性
的增進。而且認知功能的增進與運動之間的
關係程度會因不同年齡層而有所不同,對老
年人及青少年階段的效果比較不顯著,對中
年即將步入老年的人效果最好。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參與健身運動的決定因素
–雖然運動已經被證實有許多好處,但是,有運動習
慣的人口比率仍然偏低。以美國成人為例,60%的
人運動不足,28%的人沒有休閒運動;而以台灣為
例,65%的國人沒有規律的身體活動。
–在開始運動計畫之後,也將近有一半的人會中斷運
動計畫。所以有許多研究都在探討為什麼有些人會
開始想要運動,而有些人則遲遲不願意踏出第一步,
以及為什麼有些人會持續規律的運動,而有些人卻
容易中斷運動計畫?原因為何?上述亦是健身運動
心理學所探討之議題及待解決的問題。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影響開始及維持參與健身運動的因素很多,
在1980年代晚期,Dishman(1988)估計已經
有超過200個研究探討身體活動的決定因素。
Sallis & Owen(1999)更新之前文獻回顧的
將近300個研究,整理後提出成年人身體活
動的相關決定因素有六大項,包含:(1)人
口統計變項;(2)心理、認知和情緒因素;
(3)行為的性質和技能;(4)社會和文化因素;
(5)物理環境因素;(6)身體活動的特徵。其
中又分為65個細項。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影響健身運動行為的因素相當多且複雜,不是單一
因素就可決定健身運動行為,或單一理論模式就可
以完整的解釋健身運動行為。研究健身運動行為的
決定因素,大致可透過兩種研究途徑:第一種研究
途徑主要是透過描述性的流行病學方法,強調人口
統計變項(如性別、年齡、種族、社經地位等)在
運動行為上的差異情形,大部分是採橫斷式或回溯
性的研究方法;第二種研究途徑主要是利用現有或
建立新的理論、模式或假設,來探討或驗證所有影
響身體活動行為最重要的關鍵因素、有多大的影響
力、因素間的關係等。以下將以這兩種研究途徑,
簡要地說明一些研究結果。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透過描述性的流行病學方法
Buckworth & Dishman(2002)根據過去一些研
究的結果,提出影響運動參與行為的因素包
括三大類:
個人因素
環境因素
社會因素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個人因素
» 包含人口統計變項的年齡(+;正相關)、藍
領階級(-;負相關)、教育程度(+)、性別
(男+)、社經地位(+)等;心理變項的正面態
度(+)、知覺運動的阻礙(-)、運動的樂趣(+)、
預期的運動效益(+)、運動的意圖(+)。例如:
青少年隨著年齡的增加,身體的活動量逐漸減
少,尤其是女生;但是國內的研究也顯示出,
退休後的身體活動量有增加的趨勢,甚至比退
休前在職場時還多。另外,一些研究也顯示教
育程度、社經地位比較高的人,從事運動的比
率也比較高。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環境因素
» 包含氣候/季節(-)、知覺沒有時間(-)、容易
取得的場地(+)。例如:氣候不佳(下雨、下
雪、夏天太熱、冬天太冷)會影響運動的意願
以及實際運動之行為。「沒有時間」是最多人
不去運動的因素,但有些人實際上有時間看電
視、看報紙卻沒有時間運動,所以是時間安排
優先順序的問題。而住家附近是否有運動的場
地、家裡是否有運動的設備也會影響運動行為。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社會因素
» 包含好的團隊凝聚力(+)、醫生的影響(+)、過
去家庭的影響(+)、朋友/同儕的社會支持(+)、
配偶/家庭成員的社會支持(+)、組織人員/
指導者的社會支持(+)。要有效推展運動,基
層健康照顧人員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尤其是
家庭醫師,因為他們提供的訊息通常被視為較
可靠的。在英國及美國推展一種以醫生為本位
的運動評估與諮商(physician-based
assessment and counseling for exercise;
PACE)方式提供了良好的運動諮商策略,能有
效增進運動行為。另外,與朋友一起運動可以
彼此互相鼓勵、分享運動經驗;而獲得家庭成
員的贊同、鼓勵或一起運動等也會對持續運動
之行為有幫助。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在這麼多的因素當中,有些是可改變的(如
社會支持、自我效能、知覺阻礙、知覺益
處),而有些是較不可改變的(如性別、社
經地位)。不可改變的因素可當作是介入增
加身體活動的參考(如男生比較喜愛重量訓
練,女生比較喜愛有氧舞蹈);而可改變的
因素則利用如心理學的方法(認知、行為改
變方式)來加以改變,以增加身體活動量。
當了解以上這些相關影響因素之後,可以設
計一些課程來教導如何克服運動障礙或增進
運動行為,例如:教導知覺沒有時間運動的
人時間管理之方法,如利用電視廣告時間爬
樓梯、走路上下班、購買家用運動設備、克
服天氣的障礙等。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利用理論模式的方法
身體活動的理論模式非常多,有些來自心理
學的理論,有些來自健康行為的理論,有些
則是運動行為所特有的理論。Biddle &
Mutrie(2001)分別以態度觀點、控制觀點、
能力和自信心觀點以及階段觀點來區分說明
這些理論。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態度觀點
» 相關理論包括合理行動理論(reasoned action
theory)、計畫行為理論(planned behavior
theory)、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保護動機理論(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
控制觀點
» 相關理論包括控制觀(locus of control)、自
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ry)。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能力和自信心觀點
» 相關理論包括身體自我概念(physical selfconcept)、成就目標理論(achievement goal
theory)、自我效能理論(self-efficacy
theory)。
階段觀點
» 相關理論包括跨理論模式(transtheoretical
model)。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以下簡單地介紹幾個常用的理論模式。
計畫行為理論
健康信念模式
跨理論模式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計畫行為理論
根據計畫行為理論(Ajzen & Madden, 1986),
人的行為直接依其行為之意圖(intention)和
知覺行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而定,其中行為之意圖又直接受到
三個心理社會決定因素所影響:
» 態度
» 主觀規範
» 知覺行為控制或可利用的資源知覺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 態度(attitude):喜不喜歡目標行為的態度、知覺到行
為正面或負面的結果,當某個人對某一行為抱持的態度
愈好、結果愈正面,則從事該行為的意圖會愈強。
» 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重要他人喜歡或不喜歡
的參照意見、重要他人認為他是否應該從事此行為。
» 知覺行為控制或可利用的資源知覺:個人認為自己具有
執行行為的能力、擁有執行行為相關的資源或機會愈多
時,則他對執行該行為的控制認知愈強;相反地,當其
認為缺乏能力、資源或機會去執行該行為時,則他知覺
到之行為控制力會愈低,就不太可能有很強的意圖去執
行此項行為。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綜合來說,個人內在因素有行為的意圖、行
為的態度、知覺行為控制;而社會因素則有
主觀規範(重要他人的信念以及依從動機)。
例如:當一個人有想要去運動,對運動持正
面的態度(運動有益身心健康),並覺得自
己有辦法克服一些運動的障礙(如沒時間),
且其另一半認為他應該去運動,再加上他非
常聽從另一半的話,就愈有可能去運動。在
這當中,介入方式主要是透過態度改變的溝
通。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健康信念模式
健康信念模式廣泛地應用在健康行為的促進上,包括
運動在內。其應用在健身運動上所持的基本假定為:
人們都有一種信念,認為從事健身運動可以預防或治
療疾病。在此模式中,強調個人的內在因素:有知覺
易感染某種疾病、知覺此疾病的嚴重性、知覺採取行
動的益處、知覺採取行動的阻礙、行動的線索以及自
我效能。
舉例來說:當一個人認為自己的坐式生活和體重過重
很有可能得到心血管疾病,並認為心血管疾病是嚴重
的疾病且會大大地影響其生活;又覺得每天走路半小
時雖然會花掉一些時間,但仍然值得,因為就可以更
健康及減低心臟病發的機會;他就會開始買一些運動
教學錄影帶和雜誌,在冰箱上貼便條紙來提醒自己要
去運動,並且慢慢開始逐漸增加走路的頻率、強度和
持續時間。在這當中,介入方式主要是透過教育的方
式,內容包括不運動的風險、運動的益處等,這對於
決定是否開始運動的初期是非常重要之關鍵因素。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跨理論模式
lemente, 1983;Marcus, Rossi, Selby, Niaura &
Abrams, 1992)。此理論模式認為人們在真正做到行為
改變之前會歷經5個階段,以運動為例,包括:(1)意
圖前期(I won't…)(在未來6個月沒有運動的意圖);
(2)意圖期(I might…)(有意願在未來6個月運動);
(3)準備期(I will…)(已開始運動,但不規律);(4)
行動期(I am…)(從事規律運動,但未達6個月);(5)
維持期(I have…)(規律運動,已維持6個月以上)。
有人會順利的經過這5個階段
[(1)→(2)→(3)→(4)→(5)],有人會往返於這些階段
好幾次[(1)→(2)→(1)→(2)→(3)],或退回最初的階
段[(1)→(2)→(3)→(2)→(1)]。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個人方面有三個因素會影響階段的進展,包含:
» 自我效能:一個人可以表現一特定行為的信念。隨
著階段的進展,呈非線性的增加,特別是在後期階
段[(4)→(5)]改變量最大,而在其他階段的效果中
等。
» 衡量做決定:權衡行為改變的損益得失。隨著階段
的進展,益處會逐漸增加,而損失則逐漸減少。在
最初階段[(1)→(2)]益處的增加量與損失的減少量
是最大的,在其他階段的效果則很小。
» 改變的方法:在階段的進展過程中會使用共10種認
知(經驗)及行為的改變方法。在初期階段
[(1)→(2)→(3)]著重在認知的方法;而在後期階
段[(4)→(5)]則著重在行為的方法。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身體活動的測量與評估
–測量身體活動可以讓我們了解身體活動的哪一個特
定部分與什麼特定健康的結果之間關係及建議運動,
例如:做什麼運動?一次要運動多久?要多激烈?
一星期要運動幾次?才會對高血壓、糖尿病、癌症、
骨質疏鬆、憂鬱或情緒等有幫助。了解人們參與運
動的動機也需要身體活動的測量,因為運動動機不
同的人,其身體活動的形態、頻率、持續時間和強
度可能都會有所不同。要監控身體活動參與趨勢隨
著時間改變之情形,也需要身體活動的測量,例如:
現在的人比20年前的人有更多或更少之運動量,是
否有需要更進一步的介入以增加身體活動量。身體
活動的測量也用於評估介入計畫的有效性,例如:
介入前後身體活動量是否有增加。其亦可確定人們
達到身體活動處方的盛行率,例如:多少百分比的
人有足夠的運動而得到健康相關之益處。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評估身體活動的方法主要可分為二大類:
–主觀的評估方法
–客觀的評估方法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主觀的評估方法
主觀的評估方法又可稱為自陳測量,由受試者自己回
憶或記錄一段時間內(如回憶過去一週或每天記錄)
身體活動的情形,也可以用訪談的方式完成此測量,
最常使用問卷調查或日誌法。自陳測量方法的主要優
點包括:容易實施、不貴、容易記分且可以很快地評
估大量的樣本;其缺點包括:可能會受社會欲求
(social desirability)的影響超估自己的身體活動
量、小孩子及老年人有可能會記憶或回憶受限、回憶
的時間愈近會愈正確(如過去一週較過去一年清晰)、
用詞相近或易混淆(如何謂激烈的強度、中等費力的
強度或身體活動的定義不同),不過有些自陳工具則
有提供參考的範例(如流汗程度、呼吸狀況以及一些
活動名稱)以便客觀地描述運動強度。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以下就目前常用的一些主觀身體評估方法進
行說明。
明尼蘇達休閒時間身體活動問卷
哈佛大學校友身體活動調查
七日身體活動回憶問卷
休閒時間運動問卷
國際身體活動量表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明尼蘇達休閒時間身體活動問卷
» 明尼蘇達休閒時間身體活動問卷(Minnesota
leisure time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MLTPAQ)是以訪談的方式讓受
訪者回憶並列出過去一年參與的休閒身體活動,
並填寫每個活動維持幾個月、平均每個月幾次、
平均每次所花的時間,再根據活動相關的等代
謝量(metabolic equivalent;MET)計算出每
週活動代謝指標。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哈佛大學校友身體活動調查
» 哈佛校友身體活動調查(Harvard Alumni
physical activity survey)是設計用來調查
哈佛大學校友身體活動習慣和慢性疾病的關係,
此調查很簡單,題目如下:每天通常走多少條
街道?每天爬多少層樓梯?並列出過去一年所
參與的運動或休閒,然後計算出走路、爬樓梯
和休閒活動的卡路里值,加總得到每週卡路里
的分數。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七日身體活動回憶問卷
» 七日身體活動回憶問卷(7-Day physical
activity recall questionnaire)是為了史丹
福五大城計畫(Stanford five-city project)
而設計,有訪談和自陳版本。內容包括詢問受
試者在過去7天花在睡覺、中等以上強度之身
體活動、工作相關活動的小時數,分別乘以等
代謝量(MET),加總之後即為身體活動量。此
問卷的優點有:回憶期短、簡單而容易實施、
應用的年齡層廣,且包含職業及休閒活動;而
限制為:回憶侷限在過去一週,無法正確評估
習慣性的身體活動水準。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休閒時間運動問卷
» 休閒時間運動問卷(leisure-time exercise
questionnaire;LTEQ)是由Godin &
Shephard(1985)所開發的一種簡易身體活動測
量問卷,共有3個題目。分別詢問受試者在平
常一週當中,平均參與15分鐘以上費力(激
烈)、適度(中度)、輕度運動的次數,分別
乘以9、5、3即為一週的身體活動量,單位為
等代謝量(MET)。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國際身體活動量表
» 由於身體活動之測量缺乏國際間通用的量表可
供國際間做相關資料之比較分析,所以世界衛
生組織於1997年籌組一個國際專家組織,開始
發展國際身體活動量表(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IAPQ),
跨國分析身體活動量及活動不足的原因。國內
由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委託陽明大學劉影
梅老師進行量表的建構、信效度分析及相關的
研究。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 所發展的量表分別詢問受試者在過去7天花在5
個部分的時間、身體活動強度及頻率,包括:
(1)與工作有關的身體活動;(2)交通上的身體
活動;(3)家事;(4)娛樂運動和休閒活動;
(5)坐著的時間。並分別計算在過去7天花在費
力、中等費力、走路、坐著及睡眠的時間,再
乘以不同分類活動的等代謝量(MET),可以單
獨計算在各個部分的身體活動量,也可以加總
而成為一個整體的身體活動量。計算方式為: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日誌法
» 日誌法(diary)通常是在睡覺前記錄這一天的
身體活動,一般以分鐘為單位。日誌法的優點
為:資料收集不貴、不需觀察者、可以同時實
施於很多受試者,且可詳細記錄個人身體活動
資訊,包括活動的型態、持續時間、強度和頻
率,以及社會與物理環境,例如:在下午的時
候,和朋友在森林跑步30分鐘。而其缺點為:
處理大量的資料費時且昂貴、要獲得正確的訊
息需要受試者完全合作和認真的記錄、可能忘
記把所有項目記進日誌或有記錄上的誤差,且
因為記錄活動日誌乏味,資料收集的期間愈長,
結果可能愈不正確。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客觀的評估方法
客觀的評估方法是利用儀器設備收集身體活
動和能量消耗量化的資料。其優點是通常較
主觀的評估方法正確;而缺點則是有些設備
價格昂貴,且實施的樣本小。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以下就目前常用的一些客觀身體評估方法進
行說明。
計步器
加速度計
心跳監測器
二重標識水法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計步器
» 計步器(pedometers)主要是用來計算一個人走
路或跑步之步數,又可根據每個人的身高(計
算步幅)、體重,推估已經完成的走路或跑步
之距離以及能量消耗。其原理是反應運動時的
垂直加速度。走路或跑步時,使用繫於腰部的
計步器感應比較好;而騎腳踏車運動時,則使
用固定於腳踝之計步器則對腿部的動作感應比
較靈敏。由於計步器的尺寸小、重量輕、不貴
(約600~800元),且操作簡單、數據資料易
於理解,所以能廣泛地讓一般大眾接受,用來
自行監控或記錄自己的運動行為。Welk et al.
(2000)指出計步器因可立即回饋,所以是一個
有用的行為改變工具。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 雖然計步器在測量身體活動上有這麼多的優點,
但也有其應用上之限制與不足之處,例如:有
些計步器雖有提供能量消耗及運動距離的估算,
但很多並不是很精確,因為步幅會隨著運動型
態(如走路或跑步)而改變,所以在計算能量
消耗及運動距離上會有所誤差;而且計步器只
能記錄一段時間內完成的總步數,無法顯示哪
一小段時間內走幾步,所以難以從資料當中得
知運動強度以及運動持續時間;另外,對於沒
有移動身體的運動、等長運動或上肢的活動,
計步器無法感應;在很快或很慢的運動速度下,
也會影響計步器之正確性。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加速度計
» 單一層面之加速度計(accelerometers)是最經
濟實惠的客觀身體評估方法,可評估軀幹的垂
直移動。其原理是利用儀器記錄肢體在垂直面
(vertical plane)運動的加速度位移所產生之
電流,這些資料即為移動的原始數據,再代入
年齡、性別、身高、體重之計算公式,即可估
算出能量的消耗。而目前功能性比較強的是三
度空間加速度計,除了垂直面外,同時還具有
記錄水平面(horizontal plane)及橫向面
(lateral plane)的動作資料。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 用加速度計來評估身體活動的最大優點是它可
記錄、儲存資料的時間很長,可收集每分鐘的
資料達21天之久,且因為加速度計可以記錄不
同時間點的身體活動,所以能從中得知身體活
動之強度。另外,三度空間加速度計在許多的
研究中都顯示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所以許多
研究也會把它當作是判定其所發展之研究工具
(如自陳身體活動量表)是否有效的參考標準。
但是,以加速度計來評估身體活動的缺點是此
單一層面之加速度計在騎腳踏車、舉重、滑雪
和游泳等運動的評估效果不是很好。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心跳監測器
» 目前一些運動器材(如跑步機、腳踏車)常常
會有心跳監測器(heart rate monitors)附屬
配備,用來監控運動中的運動強度。其原理是
利用實驗室的測試結果:心跳率與耗氧量之間
有線性關係,尤其是在運動時,兩者之間有高
度的相關,而耗氧量又可以轉換為能量消耗單
位(1公升的氧消耗約等於5 Kcal的能量消
耗)。因此可以從心跳率推估能量的消耗。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 使用心跳率來測量身體活動的優點是它具有高效度,且
活動強度對心跳率之感應靈敏;而缺點則是無法區分輕
度和中度活動的心跳率,因為在沒有活動時,心理壓力
或身體溫度的改變,就足以使得心跳率上升到與在輕、
中度的身體活動一樣,所以無法辨認是因為輕、中度的
身體活動,還是因為心理壓力或身體溫度的關係使得心
跳率上升;然而,高心跳率通常是在高強度的活動下,
心理壓力或身體溫度的改變通常不會使得心跳率上升到
如此高,因此,可以確定當時是在運動的情況下,才使
得心跳率大幅度的上升,所以這個方法在評估激烈的身
體活動時最適當。另外,其各種電極裝置(如電視、微
波和其他遙測傳遞物)會干擾接受器並使資料流失。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 每個人之心跳率與耗氧量間的關係會因為性別、
年齡等先天因素以及當時運動之姿勢、環境條
件、情緒壓力、肌肉收縮的形態、身體狀況、
訓練程度以及疲勞而有所不同,所以若要更精
確地從心跳率估計能量消耗,就必須先知道個
人心跳率與氧消耗之關係曲線。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二重標識水法
» 二重標識水法(doubly labeled water;DLW)
技術被引起大量注意是因為它幾乎是能量消耗
評估的黃金標準(gold standard),為最正確
之能量消耗評估方法(Montoye, Kemper,
Saris & Washburn, 1996)。自1980年代後期,
二重標識水法逐漸受到國際學者的矚目。它具
有在實驗室內及室外均可測定的優點,且具有
相當高的精確度。研究學者只需讓受試者飲用
二重標識水(DLW),並藉由數次尿液的收集,
即可在不需限制受試者的日常活動下測得。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 此方法的安全性高,對受試者的負擔小,且不
會影響其身體活動程度。二重標識水法對在控
制下的小群體研究有價值,且可當作確認其他
身體活動測量是否有效之標準。其主要之缺點
是花費高,每劑量的18O要幾百美金,而樣本
的分析需要質譜儀,花費約為美金250,000元,
且測量的結果也無法呈現身體活動之形式、頻
率、強度或持續時間。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The End
運動科學概論 季力康、黃耀宗 編著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