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y **z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x **y **z

第六章 化学平衡
第六章 化学平衡
§6.1 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 ——
反应进度和化学反应的亲和势
§6.2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和等温方程式
§6.3 平衡常数的表示式
§6.4 复相化学平衡
§6.5 标准摩尔生成Gibbs自由能
§6.6 温度、压力及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6.1 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
反应进度和化学反应的亲和势
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和反应进度
化学反应的亲和势

的关系
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和反应进度  的关系
化学反应系统:
封闭的单相系统,不做非膨胀功,当发生了
一个微小变化时,有:
dG   SdT  Vdp   BdnB
引入反应进度的概念
d 
dnB
B
B
dnB   Bd
dG   SdT  Vdp   B Bd
B
dG   SdT  Vdp   B Bd
B
等温、等压条件下,
  B Bd
(dG)
T , p   B dnB
B
B
 G 

   B B   r Gm
  T , p B
这两个公式适用条件:
(1)等温、等压、不做非膨胀功的一个化学反应;
(2)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化学势  B保持不变。
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
G
用 (  )T , p ,  B  B 或 ( r Gm )T , p 作判据都是等效的
B
( r Gm )T , p  0

B
B  0
反应自发地向右进行
B
(r Gm )T , p  0

B
B > 0
反应自发地向左进行
B
( r Gm )T , p  0

B
B
B = 0
反应达到平衡
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
用  G 
  T , p
判断,这相当于 G   图上曲线的斜率
因为是微小变化,反应进度处于 0 ~ 1 mol之间。
 G 

 0
  T , p
反应自发向右进行,趋向平衡
 G 

 0
  T , p
反应自发向左进行,趋向平衡
 G 

 0
  T , p
反应达到平衡
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
 G 

 0
  T , p
 G 

 0
  T , p
G
 G 

 0
  T , p
e
0

1
系统的Gibbs自由能和ξ的关系
为什么化学反应通常不能进行到底?
2F 为例,在反应过程中Gibbs自
以反应 D  E
由能随反应过程的变化如图所示。
因D、E混合
R
使自由能降低
P
因生成F后
D、E 、F混合
后的自由能降低
G
系统的Gibbs自由能在反应
过程中的变化(示意图)
1
S
T
0
化学反应的亲和势
1922年,比利时热力学专家De donder首先引进
了化学反应亲和势的概念。他定义化学亲和势A为:
def
G
A
 ( )T , p

A  rGm  
代入基本公式,得

B
B
B
A> 0
反应正向进行
A< 0
反应逆向进行
A= 0
反应达平衡
§6.2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和等温方程式
气相反应的平衡常数——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式
液相中反应的平衡常数
混合理想气体中B的化学势表达式为:
pB
B (T , p)  B (T )  RT ln
p
pB  pxB
pxB
B (T , p)  B (T )  RT ln
p
对于非理想气体混合物,
fB
B (T , p)  B (T )  RT ln
p
pB B
 B (T )  RT ln
p
将化学势表示式代入 ( r Gm )T , p 的计算式,得:
( r Gm )T , p   B  B
B
fB
  B  B (T )   B RT ln
p
B
B
令:  r Gm (T )   B B (T )
B
( r Gm )T , p
fB
  r Gm (T )   B RT ln
p
B
 r Gm (T ) 称为化学反应标准摩尔Gibbs 自由能变化值,
仅是温度的函数。
对于任意反应
dD  eE 
 gG  hH 
g
h
( fG / p ) ( fH / p )
 r Gm   r Gm (T )  RT ln
( f D / p )d ( f E / p )e
 r Gm   r Gm (T )  RT ln Q f
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
Q f 称为“逸度商”,
热力学平衡常数
当系统达到平衡,  r Gm  0 ,则
 r Gm (T )   RT ln
g
h
d
e
 fG   fH 
p  p 

e 
e
 fD   fE 
p  p 

e 
e
  RT ln K f
K f 称为热力学平衡常数,它仅是温度的函数。
在数值上等于平衡时的“逸度商”,是量纲一的量,
单位为1。因为它与标准化学势有关,所以又称为
标准平衡常数。
用化学反应等温式判断反应方向
化学反应等温式也可表示为:
 r Gm   RT ln K f  RT ln Q f
对理想气体
 r Gm   RT ln K p  RT ln Q p
K p  Qp
 r Gm  0
反应向右自发进行
K p  Qp
 r Gm  0
反应向左自发进行
K p  Qp
 r Gm  0
反应达平衡
溶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
在理想液态混合物中任一组分化学势为:
B (T , p, xB )  B* (T , p)  RT ln xB
对于非理想液态混合物,利用活度概念
B (T , p, xB )  B* (T , p)  RT ln aB
B* (T , p) 不是标准态化学势
B (T , p, xB )  B (T , p )  RT ln aB  
p
p
p
 B 

 dp
 p T
 B (T , p )  RT ln aB   VBdp
p

B
B (T , p, xB )   B B (T )  RT ln  aB  
B
B
B
当系统达平衡时

B
B
p
p
 V dp
B  0
B

B
B (T )   RT ln  aB  
B
B
B
p
p
 V dp
B
B
忽略压力对液态系统的影响,得
 r Gm (T )   B B (T )   RT ln  aBB
B
 r Gm (T )   RT ln K a
B
B B
B
§6.3 平衡常数的表示式
对于理想气体
K f  Kp
令:
g
h
 pG   pH 
p  p 

e 
e
  B
pGg pHh
B


(
p
)
d
e
d e
p
 pD   pE 
D pE
p  p 

e 
e
pGg pHh
Kp  d e
pD pE
Kp  Kp(p )

 B
B
Kp
是标准平衡常数,单位为1
Kp
是经验平衡常数,单位视具体情况而定
气体反应的经验平衡常数的表示法有:
1. 用压力表示的经验平衡常数
g
Kf 
g
h
 fG   fH 
p  p 

e 
e
d

e
 fD   fE 
p  p 

e 
e
 K p K ( p )
Kp 
Kf

K ( p )

 B
 B
B
B
Kp
h
 pG   pH 
p  p 

e 
e
d
e
 pD   pE 
p  p 

e 
e
 
 
g h
G H
d e
D E
Kf
Kp 

K ( p )
因为

B
 B
B
K p   pB
B
B
B (T )   r Gm (T )   RT ln K f
B
所以
K    BB
Kf
仅是温度的函数
K
与温度和压力有关
Kp
也与温度和压力有关
B
气体反应的经验平衡常数的表示法有:
2. 用摩尔分数表示的经验平衡常数
pB  pxB
对于理想气体混合物
g
xGg xHh
Kx  d e
xD xE
所以
Kx

h
 pG   pH 
 p   p 

e 
e
d
Kx
e
 pD   pE 
 p   p 

e 
e
与温度和压力有关
 Kp p

 B
B
气体反应的经验平衡常数的表示法有:
3. 用物质的量表示的经验平衡常数
h
H
d
D
Kc
g
G
e
E
c c
Kc 
c c
p  cRT
对于理想气体
g
G
d
D
h
H
e
E
p p
Kp 
p p
 cG RT e  cH RT e

d
e
 cD RT e  cE RT e
g
h
 B
 K c ( RT ) B
对于理想气体
Kc 仅是温度的函数
K f  K p K ( p )
 B
K p  Kx p B
 B
 K c ( RT ) B
p B  B
 K(
)
n
n总

 B
B
对于液相和固相反应的经验平衡常数,
由于标准态不同,故有不同的表示形式
K a   aB
B
B
严格讲, K a 是温度压力的函数,但忽略压力
对凝聚相反应的影响,近似将 K a 看作是温度
的函数
对于液相反应,相应的经验平衡常数有
K c   cB
B
B
K m   mB
B
B
K x   xBB
B
除 K x 外,经验平衡常数的单位不一定是1
平衡常数与化学方程式的关系
 r Gm (T )   RT ln K f
(1) 12 H 2 (g)  12 I 2 (g)  HI(g)
 r Gm,2  2 r Gm,1
(2) H 2 (g)  I 2 (g)  2HI(g)
K f ,2  ( K f ,1 )
2
例1:有理想气体反应
2H2 (g) + O2 (g)
2H2O (g)
在 2000K时,已知Kº = 1.55 × 107
(1)计算H2和O2分压各为1.00 × 104pa,水蒸气分
压为1.00 × 105 Pa的混合气中,进行上述反应
的ΔrG, 并判断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
(2)当H2和O2的分压仍然分别为1.00 × 104pa
时,于欲使反应不能正向自发进行,水蒸气的分
压最少需要多大?
解:
(
(1)QP =
(
pH 2 O
PH 2
P

p
)2 (
)2
pO2
P


)
p H 2 O 2  P
PH 2 2  pO2
(1.00 10 ) 101325

 1013.25
4 3
(1.00 10 )
5 2
由等温方程式:

 r Gm   RT ln K p  RT ln Q p
QP
 RT ln 
K
= 8.314 ×2000 × ln 1013.25/1.55×107
= -1.6 ×105J/mol
(2) QP =Kº = 1.55×107

pH 2O
p H 2 O 2  P
PH 2 2  pO2
= 1.24 × 107 Pa
§5.4
复相化学平衡
什么叫复相化学反应?
有气相和凝聚相(液相、固体)共同参与的反
应称为复相化学反应。
某一反应达化学平衡时
N

B 1
B
B  0
在参与反应的 N 种物质中,有 n 种是气体,
其余凝聚相处于纯态
n

B 1
B
B 
N

B  n 1
B
B  0
设所有气体为理想气体,代入其化学势表示式
B
 pB 
 B B  RT  ln 


B 1
B 1
p 
n
令:
n
B
 pB 
K  

B1  p 
n
'
p
代入上式并整理,得:

N

B  n 1
B
B  0
n
 RT ln K p'   B B 
B 1
对于凝聚相,设
N

B  n 1
B
B
B  B
N
 RT ln K p   B B   r Gm
B 1
B
 pB 
K p (T )   
  常数
B  p 
所以复相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平衡常数只与气态
物质的压力有关,与凝聚相无关。
例如,有下述反应,并设气体为理想气体:
CaO(s)  CO2 (g)
p (CO 2 )
Kp 
p
CaCO3 (s)
p (CO 2 ) 称为 CaCO 3 (s) 的解离压力。
某固体物质发生解离反应时,所产生气体的压
力,称为解离压力,显然这压力在定温下有定值。
该反应的经验平衡常数为
K p  pCO2
如果产生的气体不止一种,则所有气体压
力的总和称为解离压。
例如:
NH4HS(s)  NH3 (g)  H2S(g)
解离压力 p  p( NH 3 )  p (H 2S)
热力学平衡常数为:
p(NH 3 ) p(H 2S)
Kp 

p
p

1 (p/
4
p )
2
§6.5 标准摩尔生成Gibbs自由能
标准状态下反应的Gibbs自由能变化值  r Gm
标准摩尔生成Gibbs自由能
标准状态下反应的Gibbs自由能变化值  r Gm
在温度T 时,当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处于标准态,
发生反应进度为1 mol的化学反应的Gibbs自由能变
化值,称为标准摩尔反应Gibbs自由能变化值,用
 r Gm表示。
(T )
 r Gm 的用途:
1.计算热力学平衡常数
 r Gm   RT ln K a
  r Gm 
K a  exp  

RT


2. 计算实验不易测定的  r Gm 和平衡常数
例如,求 C(s)  12 O2 (g)  CO(g) 的平衡常数
(1) C(s)  O2 (g)  CO2 (g)
(2) CO(g)  12 O2 (g)  CO2 (g)
 r Gm (1)
 r Gm (2)
(1) -(2) 得(3)
(3) C(s)  12 O2 (g)  CO(g)
 r Gm (3)   r Gm (1)   r Gm (2)
 r Gm (3)
K p (3) 
K p (1)
K p (2)
3.近似估计反应的可能性
 r Gm   r Gm  RT ln Qp
只能用 (  r Gm )T , p ,W  0 判断反应的方向
f
 r Gm
当
只能反映反应的限度
 r Gm
的绝对值很大时,基本上决定了
rGm 的值,所以可以用来近似地估计反应的
可能性。
(1) r Gm  41.84 kJ  mol1
反应基本不能进行
(2) r Gm  (41.84 0 )kJ  mol1
改变反应外界条件,使反应能进行
(3)  r Gm  0
Kp 1
存在反应进行的可能性
(4) r Gm  0
Kp 1
反应有可能进行,平衡位置对产物有利
 r Gm 的几种计算方法
(1)热化学的方法
r Gm  r H m  T  r Sm
(2)用易于测定的平衡常数,计算  r Gm
再利用Hess定律计算所需的  r Gm
(3)测定可逆电池的标准电动势
r Gm   zE F
(4)从标准摩尔生成Gibbs自由能计算
(5)用统计热力学的热函函数和自由能函数计算
标准摩尔生成Gibbs自由能
在标准压力下,由稳定单质生成单位物质的
量化合物时Gibbs自由能的变化值,称为该化合物
的标准摩尔生成Gibbs自由能,用下述符号表示:
 f Gm (化合物,物态,温度)
没有规定温度,通常在298.15 K时的表值容易查阅
离子的标准摩尔生成Gibbs自由能

1
f Gm (H ,aq, mH  1.0 mol  kg )  0
 f Gm 数值的用处
(1) 计算任意反应在298.15 K时的  r Gm
 r Gm   B  f Gm (B)
B
(2)判断反应的可能性
(3)用  r Gm 值求出热力学平衡常数 K p 值
根据 K p 与温度的关系,可以决定用升
温还是降温的办法使反应顺利进行。
例2:某体积可变的容器中放入1.564gN2O4气体,此
化合物在298K时部分解离,实验测得,在标准压力
下,容器的体积为0.485dm3,求N2O4的解离度以及
解离反应的Kº和  r Gm
§6.6
温度、压力及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根据Gibbs-Helmholtz方程,当反应物都处于标
准状态时,有
   r Gm  

d
 T


   r H m
dT
T2
d ln K p
dT
 r Gm   RT ln K
r H m

2
RT
这是van’t Hoff 公式的微分式
代入,得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d ln K p
dT
对吸热反应
r H m

2
RT
r H m  0
d ln K p
dT
>0
升高温度, K p 增加,对正反应有利
对放热反应
r H m < 0
d ln K p
dT
<0
升高温度, K p 下降,对正反应不利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若温度区间不大, r H m 可视为与温度无
关的常数,得定积分式为:
r H m 1 1
ln

(  )
R
T1 T2
K p (T1 )
K p (T2 )
这公式常用来从已知一个温度下的平衡常数求
出另一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或用来从已知两个温度下的平衡常数求出反
应的标准摩尔焓变。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若温度区间不大, r H m 可视为与温度无
关的常数,作不定积分,得
 r H m
ln K 
I'
RT
只要已知某一温度下的
就可以求出积分常数
K 和 r H m
I'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若温度区间较大,则必须考虑  r H m 与温
度的关系
已知:
 r H m (T )  H 0   C p dT
1
1
2
3
 H 0  aT  bT  cT 
2
3
代入van’t Hoff 微分式,得
d ln K
dT
H 0 a b c




T
2
RT
RT 2 R 3R
b
c 2
 H 0  1 a
ln K  
ln T 
T
T 
 
2R
6R
 R T R
I
b
c 2
 H 0  1 a
ln K  
ln T 
T
T 
 
2R
6R
 R T R
I
H 0 , I 为积分常数,可从已知条件或表值求得
将平衡常数与Gibbs自由能的关系式代入,得:
b 2 c 3
 r Gm  H 0  aT ln T 
T  T 
2
6
这样可计算任何温度时的  r Gm 或 K
 IRT
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增加压力,反应向体积
减小的方向进行。
对于理想气体,
pB  cB RT ,
K f  Kp
r Gm   RT ln K p
(
 ln K p
p
)T  0
K p 仅是温度的函数
pVm   B RT
xB  pB / p,
对理想气体
B
Kp
pB  B
 ( )
B p
Kp
(
 ln K p
p
pB  B
K x   xB  ( )
B
B
p
B
p B  B
 Kx (
)
p
 ln K x
)T  (
)T 
p
 ln K x
(
)T  
p

B
p
B

B
B
p
Vm

RT
0
 ln K x
(
)T  
p

B
p
B
Vm

RT
K x 与压力有关

B
0
B
 ln K x
(
)T > 0
p
气体分子数减少,加压,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

B
B
>0
 ln K x
(
)T < 0
p
气体分子数增加,加压,不利于反应正向进行
增加压力,反应向体积缩小的方向进行
对凝聚相反应,设各物处于纯态
 r Gm   B B (T )   RT ln K a
B
 B* 
*

V


m (B)
 p T
 B* 
*


V


m (B)
 p T
  ln K a 
Vm* (B)

 
RT
 p T
  ln K a 
Vm* (B)

 
RT
 p T
Vm* (B)  0
反应后系统的体积增加
  ln K a 

 <0
 p T
增加压力 K a 下降,对正反应不利
Vm* (B) < 0
反应后系统的体积变小
  ln K a 

 >0
 p T
增加压力 K a 上升,对正反应有利
在压力不太大时,因凝聚相的 Vm* (B) 值不大,
压力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例3 在某温度及标准压力P°下,N2O4(g)有
0.50(摩尔分数)分解成NO2(g),若压力扩大
10倍,则N2O4(g)的解离分数为多少?
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惰性气体不影响平衡常数值,当
时,加入惰性气体会影响平衡组成。
 B
p
K p  Kx ( ) B
p
g h
G H
d e
D E
x x

x x
n n

n n

B
p


p

n

B



B

惰性气体的影响取决于  B 的值
B
B
B
 B
 p B


p 
 B
g h
G H
d e
D E

不等于零
 B
Kp

B
B
0

B
p


p

n

B 


B

g h
G H
d e
D E
n n

n n
增加惰性气体, nB 值增加,括号项下降,
B
因为 K p 为定值,则
含量会增加。
 nGg nHh
 d e
 nD nE

 项应增加,产物的

对于分子数增加的反应,加入水气或氮气,会使
反应物转化率提高,使产物的含量增加。
反之,对于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加入惰性气体,
会使反应向左移动。
例4 常压下乙苯脱氢制苯乙烯的反应,
已知873K时:KPº= 0.178.若原料气 中乙
苯和水蒸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9,求
乙苯的最大转化率。若不添加水蒸气,
则乙苯的转化率为若干?

P
作业: 390-15

P3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