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贸易与开放——国际分工与全球化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二、贸易与开放——国际分工与全球化

贸易与开放
国际分工与全球化
重商主义
• 在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时期,土地已经
不是社会财富的根本代表,重商主义认
为,金钱是唯一的社会财富象征,除了
开采金、银矿之外,只有国际贸易是一
国增加财富的重要来源,因为国内贸易
只是现有财富在不同国人之间的分配,
一个国家为了发展生产,发展贸易,就
应该实行国家干预经济,鼓励贸易顺差
的发生。因此,重商主义认为,财富产
生于流通领域。
重商主义
“就象守财奴一样,双手抱住他心爱的
钱袋,用嫉妒和猜疑的目光打量着自己的
邻居”
——恩格斯
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模型
主要理论模型
古典贸
易理论
新古典
贸易理
论
当代贸
易理论
模型
主要理论贡献者
绝对优势论
亚当.斯密
比较优势论
大卫.李嘉图
H-O模型
赫克歇尔
俄林
特殊要素贸
易模型
保罗.萨缪尔森
产业内贸
易理论
保罗.克鲁格曼
产品周期贸
易模型
雷蒙.弗农
关键假设
1.劳动是唯一的要素投入
2.固定的产品边际成本
3.商品和要素市场完全竞争
4.固定规模报酬(无规模经
济)
5.不考虑需求
1.两种或两种以上要素投入
2.边际成本递增
3.商品和要素市场完全竞争
4.固定规模报酬(无规模经
济)
1.产品生产具有规模经济
2.不完全竞争的商品市场
3.竞争的要素市场
决定贸易模式的
因素
生产技术绝对不同
(绝对劳动生产率差)
生产技术相对不同
(相对劳动生产率差)
资源禀赋不同
生产规模不同
生产技术的不同阶
段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
是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
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
论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说明了国际贸易产
生的原因、结构和利益分配。
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裁缝不想自己制作鞋子,而向鞋匠购买…….如
果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为是理性的,那么整个国家的
行为就很难是荒唐的。如果一个国家能以比我们低的
成本提供商品,那么我们最好用自己有优势的商品同
他们交换。 ”
—— 亚当.斯密,1776
1.2.1 背景知识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了其代表
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又称《国富论》),书中对重商
主义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
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斯密所处的
时代背景是:英国资产阶级的原始
资本积累已经完成,经济力量得以
壮大,不再需要实行保护贸易政策,
重商主义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自
由发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资产阶
级要求实现自由竟争和自由贸易。
斯密的学说正是当时英国资产阶级
Adam Smith (1723-1790)
经济利益和政治主张的反映。
基本概念
所谓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 )是指,一
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
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相反,劳动
生产率低的产品,就不具有绝对优势,即具有绝
对劣势。绝对优势可间接地由生产成本来衡量:
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比别国生
产同样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要少,该国就具有生
产这种产品的绝对优势,反之则具有劣势。
基本观点
各国间的贸易基于绝对优势 ,各国应该将其资源
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 “绝对优势”的产品,进
口其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 ,则各国资源都能
被最为有效地利用,每一个国家都能从中获利。
国际贸易的利益是“非零和”。因此,主张实行
自由贸易政策,反对国家对外贸的干预,认为自
由贸易能有效地促进生产的发展和产量的提高,
一切限制贸易自由化的措施都会影响国际分工的
发展,并降低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国民福利。
绝对利益分析
•
X
Y
X
• A 1天 2天 A
• B 2天 1天 B
•
3天 3天 6天
•
2X 2Y 4单位
Y
3天 0天
0天 3天
3天 3天 6天
3X 3Y 6单位
绝对利益说结论
• 绝对利益学说的基本概念与内容。在某一
种商品上,一个经济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
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
对低于另一经济,若各个经济都从事自己
占有绝对优势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
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的利益,
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性
绝对优势理论只能解释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国
家之间的贸易。绝对优势理论存在着一个必要的
假设:一国要参加国际贸易,就必然要有至少一
种产品在生产上与贸易伙伴相比处于绝对优势。
那么如果美国在小麦和布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
势,而英国在小麦和布的生产上都有绝对劣势,
英、美之间还会不会产生贸易呢?如果两国发生
贸易,英国能不能从贸易中获利呢?贸易利益从
何而来?绝对优势理论回答不了这些问题。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根据绝对优势理论,如
果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
产上均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另一个国家均处于绝对劣势
地位,则这两个国家之间不
会进行贸易。根据这一理论,
国际贸易可能只会发生在发
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
展中国家之间就不会发生任
何贸易。这显然与国际贸易
的现实不符。1871年,大
卫·李嘉图发表了《政治经济
学及赋税原理》一书,其中
他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
David Ricardo,1772-1823
1.3.1 基本概念
所谓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是指,一国在
所有商品上的劳动生产率都要低于另一国,即所有商品
的生产均处于绝对劣势,但是相对劣势较小的商品较之
那些相对劣势较大的商品而言,即具有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还可以用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劳动生产率是
不同产品劳动生产率的比率,或两种不同产品的人均产
量之比。用公式表示则可写成:
A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
A产品的劳动生产率(人均产量)
B产品的劳动生产率(人均产量)
如果一个国家某种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国
家同样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
拥有比较优势。反之,则只有比较劣势。
生产和贸易模式
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
处于劣势(即无绝对优势),仍有可能有互
利贸易,一国可以专门生产、出口它的绝对
劣势相对小一些的商品(即具有比较优势的
产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大的商品
(即具有比较劣势的商品)。也就是中国古
训所云:“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
轻。
比较利益说
• 国际分工中若两个国家生产力水平不相等,甲国在
生产任何产品时成本均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
而乙国则相反,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产品上均低于
甲国,处于绝对劣势。这时,两个国家间进行贸易
的可能依然存在,因为两国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
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一样,这样处于绝对优势的
国家不必生产全部产品,而应该集中生产本国具有
最大优势的产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不必停产
所有的产品,而只应该停止生产本国处于最大劣势
的产品,通过自由交换,参与交换的国家可以节约
社会劳动,增加产品的消费,世界也因为自由交换
而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以上论点便是国际
贸易的传统基础。
比较利益学说
•
X
Y
• A 6天 4天
A
• B 1天 2天
B
•
7天 6天 13天
•
2X 2Y 4单位
X
0天
3天
3天
3X
Y
10天
0天
10天 13天
2.5Y 5.5单位
1.4 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
1936年哈伯勒(Haberler)用机会成本理
论(opportunity cost theory)解释了比较优势原
理,用机会成本理论解释比较优势原理,有时
也被称作比较成本原理。
基本概念
生产可能性曲线
机会成本
图示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
生产可能性曲线
(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s, PPC)表明一个国家
在充分和有效地使用其所有
资源时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数
量的组合。
“机会成本”则指得是为了
多生产某种产品(例如布)
而必须放弃的其它产品(小
麦)的数量,例如:
W
Wmax
小麦减少数量 W
布的机会成本=
=
布增加的数量 C
A
⊿W
⊿C
B
C
Cmax
图1-1 PPC和机会成本
C
机会成本理论的基本内容
如果一国在一种产品的生产上有较低的机
会成本,而另一国在另一种产品的生产上
有较低的机会成本,那么两国应各自专门
生产自己机会成本较低的产品。这种生产
上的重组会扩大整个世界经济的规模,通
过贸易,两国的福利水平都会提高。
1.4.3 用图形说明的机会成本不变条件
下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所得
(1)机会成本的三种情形
机会成本不变;
机会成本递增;
机会成本递减。
机会成本不变
如果随着每增加一
个单位的某种产品,
所必须放弃的另一
种产品的数量保持
不变,则这种状况
为机会成本不变,
此时PPC为一条直
线;
W
每增加一单位的C
,所必须放弃的W
均为3/5个单位。
C
图 1-2 机会成本不变
机会成本递增
W
如果随着每增加一个
单位的某种产品,所
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
品的数量逐渐增加,
则这种状况为机会成
本递增,此时PPC为
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
随着每增加一单位
的C,所必须放弃W
的数量逐渐递增。
C
图1-3 机会成本递增
机会成本递减
W
如果随着每增加一个
单位的某种产品,所
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
品的数量逐渐递减,
则这种状况为机会成
本递减,此时PPC凸
向原点。
随着每增加一单位的
C,所必须放弃W的数
量逐渐递减。
C
图1-4 机会成本递减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古典经济学逐渐形成,在
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对国际贸易进行分析的新古典贸
易理论也随之产生。新古典贸易理论的主要贡献者是
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随后萨谬尔森作了
修正。目的是解释为什么在不同国家存在比较优势。
要素禀赋理论的贡献
要素禀赋理论从两个方面扩展了比较优势理论:
将比较优势的差异的原因归结为各国生产要素禀赋
的差异,从而重新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基础;
比较优势理论只给人们一种乐观的利益共享的贸易
前景,但并没有确切地讲这种贸易利益究竟会对贸易
双方的收入分配产生什么影响,要素禀赋理论则深入
分析了国际贸易对贸易双方要素投入及分配的影响。。
价格
X
Y
A
10
15
B
10
20
15Y
16Y
17Y
10X
18Y
19Y
20Y
FOOD
出口贫困增长
A’
B’
I
I2
B
A
Z’
Z
OIL
理论的基本模型:H-O模型
Eil Heckscher,1879-1952
Bertil Ohlin ,1899-1979
1919年,赫克歇尔发表了题为《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论文,
对要素禀赋理论的核心思想——要素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形成的基
本原因作出了初步的分析。1933年,俄林出版了著名的《区域贸易与国际贸
易》一书,书中对其老师的思想做了清晰而全面的解释,由于其贡献,俄林
与詹姆斯·米德分享了1977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模型的基本假设
假设1:只有两个国家(A国和B国),两种商品
(X和Y),两种生产要素(K和L);
假设2:两国在生产中使用相同的技术。这样,如果
要素价格在两国是相同的,则两国在生产同一产品
时就会使用相同的劳动和资本的比例;
假设3:生产函数是线性齐次的,即生产过程中规模
收益不变;
续:
假设4:两国的商品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
假设5:两国消费者的需求偏好相同。即两国无差
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是完全相同的;
假设6:在一国内,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但在
国与国之间不能流动;
假设7:两国的生产资源都被充分利用;
假设8:没有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也没有任何限
制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H-O 模型的扩展之一
——国际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影响
1948年,美国经济学家
保罗·萨谬而森(1976年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在H-O定理的基础上,
得出了要素价格均等化
的命题,并对此进行了
论证。由于它是H-O定
理的引申,因此又被称
为H-O-S定理。
Paul A. Samuelson, 1915
H-O-S定理的基本内容
自由贸易不仅会使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和
绝对价格均等化,而且会使生产要素的相
对价格和绝对价格均等化,以致两国所有
的工人都能获得同样的工资率,所有的资
本(土地)都能获得同样的利润率(租
金),而不管两国的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
求模式如何。
H-O-S定理的经济学解释
在没有国际贸易的条件下,A国商品X(劳动
密集型)的相对价格低于B国,因为A国是劳
动丰裕国家,其工资率较低。当A国分工生产
X并减少Y(资本密集型产品)时,对劳动的
相对需求就会上升,从而提高工资率,同时,
对资本相对需求减少,从而降低利息率。而在
B国所发生的一切正相反,因此,贸易倾向于
缩小两国间的工资于利率的差距。
对H-O模型的实证检验
——里昂惕夫之谜
1953年经济学家里昂惕
夫(1973年诺奖的主)在
美国《经济学与统计学
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
章 ,利用美国1947年进
出口行业所用资本存量
与工人人数的数据来检
验H-O模型,其结果引发
了持续一代人富有成效
的争论。
Wassily Leontief,1906-1999
实证检验的逻辑
里昂惕夫的逻辑是:
如果H-O理论正确:即各国应该出口密集使用其充
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则美国作为资本丰裕的国家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
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这意味着:美国出口行
业的资本劳动比率应该大于进口行业的资本劳动比
率,即:(K/L)X/(K/L)M>1
2.5.2 实证检验的结果:里昂惕夫之
谜
表2-1 H-O模型的实证检验:美国数据
学者
数据年份
(K/L)X/(K/L)M (H-O预测:>1)
Leontief, 1954
1947
0.77
Leontief, 1956
1947-1951
0.94(或不包括自然资源行业,1.14)
Whitney, 1968
1899
1.12
Baldwin, 1971
1958-1962
0.79(或不包括自然资源行业,0.96)
1972
1.05(或不包括自然资源行业,1.08)
Sternand&Maskus,1
981
资料来源:转自海闻、P.林德特等《国际贸易》,P96,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实证结果令人困惑:在1947年美国向其他国家出口的是劳
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是相对资本密集型产品,关键比率
(K/L)X/(K/L)M 只有0.77,而根据H-O理论它应远大于1。这就是著
名的“里昂惕夫”之谜。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要素密集度逆转
关税和政府的其他贸易壁垒
技能和人力资源不同
其他自然资源不同
要素密集度逆转的含义
在H-O理论中,曾假设,如果在某一要素价格比率
下,商品X是劳动密集型的,Y是资本密集型的,那
么在所有要素价格比率下,商品X总是劳动密集型
的,Y总是资本密集型的。但在现实中,要素密集
度可能发生逆转。要素密集度逆转是指一种给定的
商品(如X)在劳动丰裕的国家(如A国)是劳动密
集型产品,而在资本丰裕的国家(如B国)却是资
本密集型产品。
要素密集度的图示
K
K
B
Y
(K/L)
(K/L)XB
(K/L)YB
(K/L)YA
(K/L)XB
(K/L)YA
(K/L)XA
Y
Y
X
(K/L)XA
X
(w/r)B
(w/r)A
图2-11 商品要素密集度不变
L
(w/r)B
(w/r)A
图2-12 商品要素密集度逆转
图2-10中不管是在A国(工资率与利率比为(w/r)A)还是在B国(工
资率与利率比为(w/r)B)商品X始终是劳动密集型的,Y始终是资本密集
型的,而在图2-11中X在A国是劳动密集的,而在B国是资本密集型的。
L
产品生命周期论的国际贸易理论
对于行业内贸易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
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贸易理论作了很好
的解释,但如何解释贸易模式的动态变动和
一些产品中领先地位的变化呢?美国经济学
家雷蒙德.弗农通过分析产品技术的变化及其
对贸易的影响,解释了这一现象。这一理论
就是所谓的“产品生命周期论”。
产品生命周期论的基本逻辑
产品生命周期模型认为产品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
阶段所需要投入要素的比例是不同的。在产品的创新
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与开发费用,因此最初产品
属于资本密集型的产品,随着生产技术的成熟,并走
向大规模生产,产品生产只需标准化技术和大量非熟
练的劳动力即可,此时产品投入要素比例从资本密集
型转变成劳动密集型,因此产品的生产优势逐渐由发
达转向发展中国家。这正是当代国际贸易中产业领先
地位不断转换的重要原因。
Q(产量)
3.3.2 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贸易
模式变动的图示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第五阶段
创新国消费
出口
进口
出口
创新国生产
模仿国生产
模仿国消费
进口
0
T1
T2
T3
T4
图3-12 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贸易模式的变动
T(时间)
产品生命周期的四阶段
第一阶段:新产品导入期,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与开发费用,因此此阶
段产品属于资本密集型的产品,价格也很高,只能在发达国家生产和消费;
第二阶段:产品成长期,国外开始对产品产生需求,产量迅速提高,但
模仿国还不能生产;市场由创新国垄断;
第三阶段:产品成熟期,生产技术定型,开始大规模生产,模仿国也开
始生产,但不足以满足国内需求;产品标准化,只需流水线上的简单劳动力
即可完成生产,技术优势让位成本优势,模仿国凭借低廉劳动力成本,生产
激增,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还能以低价出口,创新国产量下降,生产向模
仿国转移;
第四阶段:模仿国生产持续扩张,开始向创新国低价出口,创新国生产
大幅下降直至完全停止,创新国致力于更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