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程 阳
Waterhouse-Friderichsen syndrome华佛氏综合征
暴发性流脑
→DIC
症状:
发绀、全身
瘀斑、发热、血
压下降(休克)、
肾上腺皮质出血
Meningococcemia(脑膜炎球菌血症) on the calves(小腿)
Meningococcemia associated purpura
一、概念(concept)
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 大量促凝物质入血, 凝血因子和
血小板被激活, 凝血酶增加,引起血管内微血栓形成(高凝状
态)同时又因微血栓形成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或继发纤
溶亢进(低凝状态),使机体止凝血功能障碍,从而出现出血,
贫血,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
致病
因子
凝血因子
血小板
激活凝血
系统
血液凝固
性
出血
微血栓
形成
血液
凝固性
贫血
激活
纤溶系统
微循环
障碍
休克
器官功能障碍
二、病因与机制(etiology & pathogenesis)
组织因子释放,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
创伤,烧伤,大手术(12.7-15%),
产科意外(8.6-20%)
肿瘤组织坏死(20-28.3%),白血
病细胞破坏
启动外凝系统
部位
肝脏
肌肉
脑
肺脏
胎盘
组织因子活性(µ/mg)
10
20
50
50
2000
Q:为什么产妇容易发生DIC?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常见病因:
严重感染、酸中毒;组织缺血、缺氧;巨大
血管瘤;强烈的免疫反应释放Ag-Ab复合物
Mechanism:
激活 FⅫ → 内凝(+)
内皮细胞受损 → 释放TF → 外凝(+)
抗凝作用↓
NO、PGI2、ADPase合成↓→ ↓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
正常内皮细胞(电镜扫描)
血细胞的大量破坏,血小板被激活
RBC破坏,释放大量ADP和PF3,暴露出磷脂,促进血小板
粘附、聚集,促进DIC发展。
RBC大量损伤的原因:异
型输血,各种原因的溶血。
血细胞的大量破坏,血小板被激活
WBC破坏释放组织因子样物质,可促进DIC发生
病因: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患者,在化疗、放疗等可致白细胞
大量破坏
血细胞的大量破坏,血小板被激活
PLT激活、粘附、聚集,促进凝血
促凝物质释放入血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胰蛋白酶入血→激活凝血酶原
蛇毒→激活FⅤ,FⅩ等→促进DIC发生
肿瘤细胞→分泌促凝物质
羊水栓塞时→羊水中含有组织因子样物质
内毒素→刺激VEC表达TF,损伤VEC
外伤、烧伤、病毒→激活FX
Ag-Ab复合物→ 激活FXII
三、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
正常:
吞噬、清除血液中的凝血酶、纤维蛋白等促凝物质
清除纤溶酶,FDP,内毒素等
坏死组织、细菌等可“封闭”其功能
临床上:
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
严重肝脏疾病
反复感染:过量吞噬细菌、内毒素、坏死组织
有关的实验研究
全身性Shwartzman反应
(general Shwartzman reaction, GSR)
一种严重而有坏死的出血性反应,由于第一次注入
小剂量内毒素,使单核吞噬系统功能“封闭”,第二次
注入内毒素易引起DIC。
肝功能严重障碍
正常:合成多种血浆凝血因子及抗凝物质
清除激活的凝血因子和纤溶物质
临床上:
重症病毒性肝炎
中毒性肝坏死
肝硬变
肝功能严重障碍
蛋白C、AT-Ⅲ、纤溶酶原等合成减少
凝血因子的灭活障碍
肝细胞坏死,释放TF
血液的高凝状态
孕妇: 3周始→妊娠末期最为明显
1.血液中血小板、凝血因子增多
2.抗凝物质降低
3.来自胎盘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
制物增多
酸中毒:
1.血液PH↓→凝血因子酶活性↑
2.血小板聚集性↑
3.肝素抗凝活性↓
4.损伤内皮细胞→启动凝血系统
血脂升高:
高脂血症:如孕妇血中:胆固醇、磷脂及甘油
三脂均升高
微循环障碍
休克→微循环障碍→血液淤滞→红细胞聚集、血小板
粘附
巨大血管瘤→微血管血流缓慢→出现涡流
低血容量时→肝肾抗凝和纤溶功能受损↓→凝血、纤
溶产物清除↓
酸中毒及内皮细胞损伤
纤溶过度抑制
吸烟
糖尿病
妊娠末期
不恰当应用纤溶抑制剂
四、DIC的分期(stages)
分期
凝血状态
表现
高凝期
凝血酶增多,微血栓形成
血液高凝状态
消耗型低凝
期
凝血因子,血小板因消耗
而减少;纤溶系统激活
血液低凝
出血
继发性纤溶
亢进期
纤溶系统活跃
纤溶酶大量产生,FDP形成
出血明显
五、DIC的分型(types)
根据DIC发生快慢
1.急性型:
数小时到一、二天内发生
临床表现:以休克和出血为主,病情迅速恶化,分期不明显
多见于:严重感染、急性溶血、严重创伤、急性移植排斥反应
2.慢性型:
发病缓慢,病程可达数月或更长
临床表现:不明显,出血轻微、休克少见,常表现为器官功能
障碍
多见于:恶性肿瘤、胶原病、慢性溶血性贫血
3.亚急性型:
常在数日至几周内逐渐发病
多见于:癌症扩散、死胎滞留等
根据代偿情况
1.失代偿型:
特点: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消耗占优势,数量减少
临床表现:出血、休克
多见于急性型DIC
2.代偿型:
特点: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生成和消耗基本平衡
临床表现:不明显或轻微,也可转为失代偿型
多见于:轻度DIC
3.过度代偿型: “超代偿型”
特点: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生成超过消耗
临床表现:不明显
多见于:慢性或恢复期DIC
六、DIC的功能代谢变化
(一)出血
(二)器官功能障碍
(三)休克
(四)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出血(bleeding)
临床上:发生率84-88%
表现:皮肤瘀斑,紫癜
呕血,黑便
咯血
血尿
鼻出血
阴道出血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出血的机制
1、凝血物质被消耗而减少
2、纤溶系统被激活
3、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形成
FDP功能:
妨碍纤维蛋白单体聚合
抗凝血酶
降低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和释放
FDP在DIC诊断中的意义
“3P”试验——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plasma
protamine paracoagulation test)
目的:检查X片段的存在
原理:
鱼精蛋白加入患者血浆后,可与FDP结合,使血浆中
原与FDP X片段结合的纤维蛋白单体分离并彼此聚合而凝
固。这种不需酶的作用,而形成纤维蛋白的现象称为副
凝试验。
意义:DIC患者呈阳性反应。
D-二聚体检查
原理:
纤溶酶分解纤维蛋白多聚体,才能生成D-二聚体。而纤溶
酶分解纤维蛋白原所产生的FDP, 是D片段单体。
意义:
是反应继发性纤溶亢进的重要指标。
但在原发性纤溶亢进时,血中FDP↑,但D-二聚体并不增高。
如子宫、肺、前列腺,富含纤溶酶原激活物,当这些器官受
损时导致的纤溶亢进为原发性纤溶亢进故D-二聚体不高 。
凝血酶
Fbg
纤溶酶
Fbn多聚体
纤维蛋白多聚体
D-二聚体
器官功能障碍
与微血栓有关,但最易栓塞的部位为:
皮肤>肾>肺>脑>心>肝
Respiratory failure —— ARDS
Renal failure
Heart failure
Hepatic failure
肾皮质坏死
Waterhouse-Friderichsen
Syndrome 华-佛综合征:
微血栓导致肾上腺皮质出血
坏死产生的肾上腺皮质功能
障碍。
Sheehan’s
syndrome席汉综合
征:微血栓导致
垂体出血坏死产
生的功能障碍。
心肌内微血栓
肝内微血栓
肺内微血栓
肾内微血栓
(纤维蛋白特殊染色)
休克(Shock)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Microangiopathic Hemolytic Anemia)
在慢性DIC和有些亚急性DIC外周
血涂片可发现新月形、盔甲形、星形、
三角形等变形红细胞,被称为裂体细
胞(schistocyte)。
因微血管发生病理变化而导致红
细胞破裂引起的贫血,称为微血管病
性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碎片:
“裂体细胞”
(schistocyte)
外周血涂片中:
裂体细胞超过红细胞数2%
机制
裂体细胞变形能力显著降低,脆性增
高,容易破裂,发生溶血。
RBC悬挂在纤维蛋白索上(扫描电镜,左2000,右5200)
七、DIC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防治原发病
改善微循环(早期)
小剂量阿司匹林
溶栓治疗
适当改善血流
建立新的凝血纤溶间的动态平衡
抗凝治疗:肝素 15000u/d,3-5天 DIC晚期慎用
补充凝血因子:新鲜血浆、血小板悬液、纤维蛋白原
抗纤溶治疗:纤溶抑制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