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浏览该文件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下载浏览该文件

当前世界职教课程改革趋势
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陆素菊 博士
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
[email protected]
021-62232629O(O);62900156(H);13764428121
让我们一起思考——
在中职发展(课改)中的问题与困惑
中等职业教育将何去何从??
 办学主体:学校、企业还是校企合作?
 培养目标:就业导向还是升学导向?
 教育内容:实践教学还是理论教学?
 办学质量: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的关系?
 学生观:如何看待学生和学生的发展?
 教育观:如何看待职教和教师专业发展?
主要内容





战后世界职教课程发展的基本走向
当前世界职教课程改革的理论支撑
世界职教课程改革的主要对策
当前我国中职课改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
新一论职教课程改革的主要课题
一、战后世界职教课程发展的
基本走向
明确我国职教改革的定位——
(1)二战后至70年代中期
(2)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
(3)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
(4)90年代末至今
(1)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
时代特征:人力供不应求/职教规模大扩展
办学主体:学校
发展重点:职业教育
课程特征:学科本位
实施方式:按学校、专业设置的学年制
(2)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
时代特征:人力供大于求/职教大整顿:压缩规
模求质量
办学主体:学校为主体的产学合作
发展重点:职业教育与培训
课程特征:学科本位转向能力本位
实施方式:按专业课程计划设置的学年制
+学分制
(3)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
时代特征:失业问题困扰职教/旨在灵活、高质
量、高效率的职教课程改革
办学主体:企业为主体的产学合作(现代学徒制
的兴起)
发展重点:职业培训
课程特征:能力本位或人格本位
实施方式:按课程单元/模块安排的单元制+累
积学分制
(4)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
时代特征:经济知识化/全球化/信息化;高失业
率/高转业率;旨在人本化、个性化
职教课程改革
办学主体:双元主体的产学合作
发展重点: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整合
课程特征:劳动力本位
实施方式:学校学习与企业学习整合;高中教育
与中学后教育整合。
二、当前世界职教课程改革的
理论支撑
为什么要进行职教课程改革——





1.
终身学习理念、职业生涯发展
劳动力本位的理念
市场理论
能力本位教育和培训(CBE/T)理念
多元智能的理论
情境学习理论(CONTEXTUAL LEARNING)
1.终身学习理念



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1982)到《学习:
财富蕴藏其中》(1996)
教育:从 “终身教育” 到 “终身学习”;
从工具性的误区——主体性的形成
21世纪人才的四张“通行证”: “学会认知”、“学
会做事”、 “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 。“学
会学习”是满足每个人在学校与工作中不断学习之需
要的“唯一出路”
职业教育与培训是一种“全程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
学习能力作为一种职业人的“基本能力”,受到了前
所未有的“关注”。
2. 劳动力本位的理念


职业教育的服务面向
为了企业培养合格的员工:合格的劳动力
为了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主体性健全的个人
职业教育的目的
为了每个劳动者或潜在劳动者个体职业生涯的更好发
展
面向“全民的教育”而非“少数弱势群体的教育”
要“以人为本”,以“职业学习者为本”
培养“有就业能力的人”,最好是“不会失业的人”
3. 市场理论
(1)市场理论的核心:
消费者利益至上
具体体现在:
 生产者(或服务的提供者)必须重视并尽力满
足消费者的需求;
 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好坏,应由消费者来评
判;
 消费者应该参与生产(或服务)过程的管理和
产品(或服务)质量的监控;
 消费者必须拥有神圣不可侵犯的自由选择权。
(2)职业教育中的“市场”
供方(职业教育服务的提供者):
职业技术院校
需方 (职业教育服务的消费者):
学生、家长、用人单位
 职业教育是一种服务,职业院校是教育服务的
提供者,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是职业教育服
务的消费者,供需双方构成了教育市场。
(3)市场理论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





职业院校必须重视并尽力满足学生及其家长或用人单位
的需求;
教育质量的好坏,应由学生及其家长或用人单位来评判;
学生及其家长或用人单位应该参与学校/学院教育过程
的管理和教育质量的监控;
学生、家长或用人单位必须拥有神圣不可侵犯的自由选
择权。
具体在职教课程改革方面,就是课程的培养目标、内容、
教学教法、评价等应以消费者的需求即产业界、学生或
家长的需求为导向,反映消费者的需要。
正是在这种理论的倡导下,西方的企业界越来越积极地
参与职业教育和培训。西方的职教课程改革越来越关注
学生的生涯发展需求。
4.能力本位教育和培训(CBE/T)理念
(CBE/T)体系的基本构成
产业界的需要
具有
职业
能力
的毕
业生
能力观
达到
授予职业资格 标准
证书或学分
分析和确定
能力标准
以能力标准为
参照评价教育
与培训结果
按照能力
标准开发课程
个别化的
教学与培
训
教
学
设
计
5、多元智能的理论








加德纳教授认为,人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智能
是多种多样的,这些智能可被区分为七项:
语言文字智能
数学逻辑智能
视觉空间智能
身体运动智能
音乐旋律智能
人际关系智能
自我认知智能。
视觉空间智能( Visual/Spatial
intelligence )




是指准确的感觉视觉空间,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
的能力。
这项智能包括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及它
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也包括将视觉和空间的想法具
体的在脑中呈现出来,以及在一个空间的矩阵中很快
找出方向的能力。
向导、猎人、室内设计师、建筑师、摄影师、画家等
是特别需要空间智能的几种职业。空间智能强的人对
色彩的感觉很敏锐,喜欢玩拼图、走迷宫之类的视觉
游戏;喜欢想像、设计及随手涂鸦,喜欢看书中的插图,
学几何比学代数容易。
这一类的儿童在学习时是用意象及图像来思考
身体运动智能( 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 )
是指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的
生产或改造事物。

这项智能包括特殊的身体技巧,如平衡、协调、敏捷、力量、弹
性和速度以及由触觉所引起的能力。

演员、舞蹈家、运动员、雕塑家、机械师等是特别需要空间智能
的几种职业。

这一类的人很难常时间坐着不动;他们喜欢动手建造东西,如缝
纫、编织、雕刻,或木工或是跑跑跳跳、触摸环境中的物品。他
们喜欢在户外活动,与人谈话时,常用手势或其他的肢体语言,
喜欢惊险的娱乐活动并且定期从事体育活动。

这一类的儿童在学习时是透过身体感觉来思考,对他们而言,理
想的学习环境必须提供下列的教学材料及活动:
——演戏、动手操作、建造成品、体育和肢体游戏、触觉经验等。

音乐旋律智能( Musical/Rhythmic
intelligence )




是指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这
项智能包括对节奏、音调、旋律或音色的敏感
性。
作曲家、演奏(唱)家、音乐评论家、调琴师等
是特别需要音乐智能的几种职业。
他们通常有很好的歌喉,能轻易辨别出音调准
不准,对节奏很敏感,常常一面工作,一面听
(或哼唱) 音乐,会弹奏乐器,一首新歌只要听
过几次,就可以很准确的把它唱出来。
这一类的儿童在学习时是透过节奏旋律来思考
每个人拥有这七种智能中的若干种。但是可能没有谁能够同时拥有
这七种智能的全部。正是每个人所拥有的智能的不同,构成了人与
人的差异,也构成了人类社会的丰富性。 每个人所具有的不同智能
和智能结构,就是一个人的特异之处,就是他的天性。
著名漫画家丰子恺曾经画过一幅漫画,讽刺教育工作者总是用单
一标准要求学生,就像园丁拿着剪刀剪切冬青一样,老师常常就
是这样凶暴武断地把学生剪切得整齐划一。

霍华德·加德纳关于多元智能的研究成果让人们意识到:
——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不仅是一个有关人格尊严的伦理学问题,
同时也是一个心理学问题和有关大脑结构的生理学问题;
——不仅是一个人文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生物学问题。

一个人的长处在于运动智能,我们却要求他非得学好几何学不可,
另一个人的长处在于音乐智能,我们却要求他写出一流文章成为
一个杰出作家,这样的要求不但没有道理,还是十足的无知。

我们既然不要求一棵杨树长成柳树,不要求一棵松树长成柏树,
为什么竟然会要求一个长于交际的学生一定要成为冥思苦想的哲
学家,要求一个长于情绪体验和感情表达的写作者在化学考卷上
答出一百分呢?

多元智能理论的影响



人才观——人人都有“才”,人人都能
“成才”
学生观——可爱、可教
课程观——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6.情境学习理论(CONTEXTUAL
LEARNING)
基于传统学习理论的教学
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教学
机械记忆.
形象记忆
典型地只关注一个学科
典型地整合了多个学科
知识的价值由教师决定
知识的价值由个人需要决定
将知识填鸭式的灌输
将知识与先前的经验相联系
缺乏学习的动机
明确了学习的动机和意义
教师主导
教师成为了指导和参与者
只取决于个人
还依赖于实践共同体
学习的评价只是通过重大学习事件,如考试
真实的评价,如实际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等
学校到工作的转变由学生自己艰难完成
通过情境学习在校内基本完成学校到工作的转变
情境学习的五个基本学习形式 (REACT)





Relating-关联,即在生活经验的情境下学习
Experiencing-体验,即在探索、发现和创造的情境下
学习,这是情境学习的核心
Applying-应用,即在实用的情境下使用概念和信息。
情境学习的课程中,应用往往是基于职业活动的,通
常是通过课本、视频、实验室和活动,很多学校还会
进一步安排诸如工厂参观、导师指导和实习等直接经
验。
Cooperating-合作,即在分享、反馈和与其他学习者
交流的情境下学习
Transferring-迁移,即在已知知识的情境下学习或迁
移。
情境学习理论的意义






注重校企合作,创建更多的实习场和实践机会。
注重学生经验学习、职业体验;真正以学生为
中心。
注重实践性学习,知行合一 。
注重教师的角色转变(成为教练、指导者和参
与者)。
崇尚现代学徒制度
强调“实践共同体”(Community of
Practice)建设,实行导生制 。
三、世界职教课程改革的主要对策
1.
2.
3.
4.
5.
采用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课程
增强普适性能力的教学
重视为学生的升学目标作准备
校企合作提供职教课程
强调生涯教育与生涯服务
1. 采用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和培训
课程
(1)能力本位课程模式的多样性
三种能力观:
[1]任务本位或行为主义导向的能力观
[2]整体主义或一般素质导向的能力观
[3]将一般素质与具体情景相联系的整合能力观
三种导向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课程模式:
[1]职业任务导向的模式
[2]职业素质导向的模式
[3]综合职业能力导向的模式
(2)能力本位课程的结构与教学



尽管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多种多样,但在课程
结构上均体现出模块化的特征。
一个模块就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学习单元,
它包括旨在为帮助学生掌握某一明确陈述的学
习目标而设计的一系列学习经验。
模块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也可以与相同或相关
学习领域的其他模块发生联系,从而组合成指
向更大培养目标的完整的模块课程,直接与相
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挂起钩来。
2. 增强普适性能力的教学
作为一般素质的关键能力
德国的软
能力
1.交流与
合作能力
2.组织和
执行任务
的能力
3.独立性
与责任感
4.学习技
能和思维
能力
5.承受能
力
美国的基本技
能
1.基本的信息
处理技能
2.基本的信息
交流技能
3.资源管理技
能
4.人际交往能
力
5.基本的读、
写、算能力
6.基本技能:
思维技能
7.技术系统
英国的核心
技能
1.交流技能
2.提高学习
与操作的个
人交流技能
3.与他人合
作的能力
4.计算能力
5.问题解决
的能力
6.信息技术
7.现代外国
语
澳大利亚的关键能力 新西兰的必
要技能
1.收集、分析和组织信 1.信息处理
息的能力
技能
2.交流观点和信息的能 2.交流技能
力
3.自我管理
3.规划与组织活动的能 工作和学习
力
的技能
4.团队合作能力
4.社会性技
5.应用数学方法技巧的 能
能力
5.计算技能
6.解决问题的能力
6.决策技能
7.应用科技成果的能力 7.信息交流
8.理解不同文化的能力 技能
3. 重视为学生的升学目标作准备
(1)承认职业教育资格证书与普通教育
证书的等值性
英国普通国家职业资格(即GNVQ)证书与国家职业资格
(即NVQ)证书以及学术资格证书的对应关系如下:
NVQ 水
技术标准
程度描述
平
GNVQ
学术证书
水平
5级
专业
专业;中级管理
4级
高级
高级技术员;中级管
理
3级
熟练
技术员、高级技工、 高级
2 个 GCE A 或
领班
中级
AS
4 个 A-C 的
初级
GCSE
D-G 的 GCSE
2级
1级
一般
初步
初级技工
半熟练工
高等教育学士
学位、文凭
《各级各类学校同等学历的办法》
丙级证照加五年工作经验即相当于高级职业学校毕业
或普通高中毕业,可以参加普通大学的入学考试或技
术学院、科技大学及专科学校的入学考试;
 乙级证照加四年工作经验即相当于专科学校毕业,可
以参加大学附设二技或技术学院、科技大学的入学考
试;
 甲级证照加三年工作经验即相当于技术学院、科技大
学毕业,可以参加研究所(硕士、博士)的入学考试。
——从而建立起职业证照和毕业文凭之间的等值互换关
系。职业证照制度的落实,也有助于在社会上树立
“学力比学历更重要”的观念。

(2)将职业性教育内容与普通教育内容
融合起来




日本的综合高中
台湾的综合高中
美国的综合高中
英国的综合高中
如:日本的综合高中





作为国家政策出台:课程改革和教育制度改革
的目的(普通高中改制占多数)
1994年在全国设立,在校生60%的目标
综合高中课程结构:高中必修、综合原则选修、
综合选修(13系列)、自由选修
大量的选修课:101-120课目占40%
初步成效:能自由选修,学习到想学习的、
较广的视野、灵活的思维、广泛的专业基础、
多种出路
(3)将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整合起来
美国“SHOOL-TO-WORK”改革的三个整合:
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整合
 学校学习与工作现场学习的整合
 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整合
(高中后2年与社区学院、大学前2年课程上的整合)
目前美国生涯和技术教育的关注点:

提高学术成绩



促进向中学后教育的过渡





标准和测试
行为测量和责任制
通过基于学分的项目加速过渡
加强州在双入学项目Dual Enrollment Programs中
的作用
技术准备
生涯指导和咨询
为学生获得高技能、高收入的生涯作准备

生涯认知
4、校企合作提供职教课程
大力发展“现代学徒制”
 “现代学徒制”的核心:
——校企双方合作提供职教课程
——学校学习与企业岗位学习相结合
——注重“工作体验”、“做中学”
——强调“零距离上岗”

英国借鉴德国“双元制”,积极发展
“现代学徒制度”




1993年英国引进现代学徒制( Modern
Apprenticeship——MA),目前在全国推广。
目前英国现代学徒制包括基础现代学徒制
(FMA)和高级现代学徒制(AMA)
基础现代学徒制,以完成义务教育的16-19岁
年轻人为对象,以以NVQ-2级证书为目标,采
用工读交替的方式,培养初级技工。
高级现代学徒制,以完成义务教育的16-24岁
年轻人为对象,以NVQ-3级证书为目标,借鉴
德国“双元制”,采用工读交替的方式,培养
技术员、高级技工、领班。
澳大利亚推行“新学徒制”,强化高技能
人才的培养




1996年“新学徒制”得到了确立。新学徒制包括学徒制和受训生
制度两部分。
新学徒培训项目以全国框架指导下的“培训包”为基础,把实践
工作与有组织的培训结合起来,帮助学徒获得全国认可的职业资
格证书。
培训通常是以雇主与新学徒之间签订培训协议为基础的,培训协
议要在相关的州或领地的培训当局注册。在这份协议下,雇主为
自己的新学徒提供就业和培训,以达到双方拟定的职业或行业所
要求的能力标准。
这种培训,既可以是全日制,也可以是部分时间制的。新学徒的
脱产培训主要是由地方TAFE学院来完成的。TAFE学院根据产业和
企业的要求,开设灵活多样的课程,以满足多样化的培训需求。
经雇主同意到TAFE学院学习的新学徒,还可以得到某些经济上的
资助。
新学徒制的特点:




培训的灵活性 学徒培训既可以在工作岗位进行也可在学校进行,
或两者兼之。一般参加学徒培训3~4年时间,受训生制需2年左
右。
培训对象的多样性 随着学徒和受训生年龄限制的放宽,越来越
多的成年人参加契约式培训,大部分学徒和受训生年龄在15~24
岁。学徒可以从事全职工作,也可半工半读,同时还面向在校学
生。
培训证书的通用性 学徒培训结束后,可获得全国认可的资格认
定(Australian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AQF),突破了澳洲政
府各州分别立法的局限。
参与培训各方的积极性 政府提供培训经费,企业每雇佣一个学
徒,政府将给予4400元的补助;培训机构则可获得政府拨款。参
加培训的学徒由雇主提供工资(约是全职工的70%)。经过培训
的学徒很快能获得全职工作,提高就业成功率,这就充分调动了
雇主、学徒和培训机构的积极性。
新学徒制的特点(续):


培训的广泛性 学徒培训由传统行业如制造业、
建筑业向信息、医药等新兴领域发展,目前已
包含了3500多个职业。
培训经费的强大支持 只要经ANTA认可,任何
机构、企业和个人都可承担学徒培训,政府一
视同仁地给予经费支持。对社会急需的职业培
训政府重点支持,拨款高于其它职业。对培训
机构办学资格审批和拨款数量上,以学员结业
后的就业率高低和收入多少来划分等级、确定
拨款数量;对招收学徒培训的企业,则在税收
上给予一定的优惠。
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


德国“双元制” --(学校企业双元)
英国“现代学徒制”--(企业本位)
澳大利亚“新学徒制”--(学校本位)
5、强调生涯教育与生涯服务
美国新世纪职业教育改革的新主题—“从学校到生涯”

“从学校到工作”(SCHOOL-TO-WORK)一直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
职业教育改革的主题。这一以三个“整合”(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整合,
学校学习与岗位学习整合,高中教育与社区学院教育整合)为标志的改
革运动,在进入21世纪后其主题逐渐被“从学校到生涯”(SCHOOLTO-CAREER)所取代。这具体表现:
—— 在 美 国 当 前 的 教 育 改 革 中 , “ 职 业 教 育 ” ( VOCATIONAL
EDUCATION)这个词,正被“生涯教育”(CAREER EDUCATION)
与“技术教育”(TECHNICAL EDUCATION)所取代;
—— 美 国 “ 国 家 职 业 教 育 研 究 中 心 ” ( 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在世纪之交改名为“国家生涯与技术教育研究中
心 ” ( NATIONAL CENTER FOR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原来的各州的“从学校到工作”(SCHOOL-TO-WORK)改革项目,
新世纪后纷纷改名为“从学校到生涯”(SCHOOL-TO-CAREER

关于《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
目的——
 强调它的“工具性”,指导选课,指导
就业。
 开展全程的、个别化的生涯服务。
 课程与服务相结合。
小结


从当前世界职教课程课程改革的主要对
策和趋势来看,现代职教课程呈现出以
下特点:
从传统的“教程”向“ 学程 ”的转变;
从传统的“教育专家导向”向“ 消费者
需求 导向”的转变;从传统的“知识本
位”向“能力本位”和“ 劳动力本位 ”
转变。
四、当前我国中职课改应该考虑
的几个重要问题
•
•
•
•
•
•
•
•
•
中职的“定位”与“双重”职能问题
中职生的层化问题
“中高职”的“衔接”问题
能力“要素“结构”与课程“结构”问题
中职生的“层化”问题与学习需求问题
“选修制”与“学分制”问题
教材“结构”问题
职校“文化课”功能问题
课改的“保障机制”问题
1、中职的“定位与职能的问题


中职的定位,直接影响到中职的培养目
标;而培养目标又是课程最重要的出发
点。
“中职”目前有许多专业与高职相似
(如数控、财会、国际商务),在培养
目标上它们与“高职”的区别到底在哪?
中职的“双重” 职能问题



原来,中职的职能比较单一,主要为劳动力市场输送
合格的劳动者,但在“高职”蓬勃发展的今天,相当
数量的中职毕业生,尤其是中专毕业生,将升入高一
级学校,尤其是“高职”;这样,中职在今天又被赋
予了另一个新的职能:在为劳动力市场输送合格劳动
者的同时,为“高职”输送合格的新生。
这种职能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了中职的培养目标,也势
必会影响到中职的课程目标、内容与教学方式等。
因此,当前的课改在考虑中职生“就业目标”的同时,
还必须把学生的“升学目标”也考虑进去。当然,作
为职业教育,“就业目标”仍将是中职的主要目标。
如何看待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
升学功能现在不敢提了
——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学”的需求到底
合理不合理?
——难道他们只该有一条出路(就业)?
——如果毕业时没业可就怎么办?
——因此这样的需求我们该不该去满足它?

需要认识的几个基本问题:
什么是职业教育?
 职业教育是否就是“就业教育”?
——主要是就业教育
——但不完全是就业教育
 职业教育促进就业的重要性
——解决结构性失业
——创业培训
——端正就业观(生涯指导)
 失业问题存在的复杂性
 职业教育解决失业问题的局限性

科学的发展观
“升学”与“就业”
 “第一次就业”与“以后多次就业”
 “够用”与“为未来继续学习打基础”
——首先是“就业”,但兼顾“升学”
——主要着眼于“第一次就业”,“多次就业”的需求
可以通过职业继续教育来承担
——主要着眼于“今天的够用”,明天的“继续学习需
求”可以通过终身教育体系来承担。
 总之,中等职业教育应该强调“有限目标”,不能
“包打天下”;应该抓住自己的“主要目标”。

2、中职生的“层化”问题




“高职”的出现会使中职生的生源情况有所变化,学
生中“就业”与“升学”双重目标的出现,使中职学
生中发生“层化”:文化基础较好,旨在升学的学生;
文化基础较差,旨在就业的学生;文化基础一般,欲
在升学,但最终可能就业的学生。
这三类学生群体的学习需求,显然是不同的。不同的
毕业取向,不同的学习需求,必须在课程中作出相应
不同的安排。
随着职校功能的多元和生源的多元,除了面向传统生
源“升学”与“就业”的需求之外,还应有面向“高
考落榜生”的“就业补习性”培训课程,面向“农民
工”的岗位培训课程与面向失业群体的就业培训课程。
因此,兼顾不同学生、学员的不同学习需求是当前职
教课改面临的又一个新的课题。
3、“中高职” 的“衔接”问题



随着高职的发展,中职与高职在同一专业内容
上的衔接问题已经提到议事日程;在强化建构
“地区服务型”职教体系、组建“职教集团”
的今天,中职与高职在同一专业内容上的衔接
问题显得更加重要。
衔接不好,要么会出现内容重复,要么会出现
内容脱节。
因此,在确定中职的课程内容时,必须对照同
专业现有的高职课程,以避免把高职的内容
“塞入”已经“拥挤不堪”的中职教学内容之
中。
4、能力“要素”问题



职教中所强调的“能力”,最初是指“操作能
力”(Performance),最初的“能力本位”
是用“Performance-based” 来表述的。随着
对职业能力内涵认识的加深,渐渐用“职业胜
任力”(Competence)来取而代之。
今天的“职业胜任力”,其要素包括劳动力就
业所需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素质)。
因此,“能力本位”并非仅注重“职业技能”;
能力的诸要素应在职教课程内容中都得到反映
5、能力“结构”问题


一般说来,职业能力仅指劳动力应有的具有
“普适性”的“基本能力”与具有“针对性”
的“岗位能力”。
其实,在职业能力结构中还有一个中间层次——
“行业能力”,它是一种在某一行业范围内具
有“普适性”的职业能力;按其“基础性”和
“普适性”的范围,职业能力结构应以下列
“金字塔”型呈现(详见下图)。
职业能力结构图
岗位能力
行业能力
基本能力
6、课程“结构”问题




根据“能力本位”课程观,中职课程中的三个板块
(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之间应尽可能
相关。
中职的文化课应尽可能与将从事的职业特点结合起来。
如,政治、卫生保健、体育等课完全可做到这一点。
中职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应该尽可能的整合,
强调“做中学”,在实践中学习理论。
此外,创业教育与培训也应成为中职课程(尤其是那
些面向第一、第三产业的职校课程)的一项主要内容。
在课程设计时,应认真地考虑如何把创业意识、市场
意识、风险意识这样的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以及创业
知识和创业能力的培训有机地整合到中职的课程中去。
7、“选课制”与“学分制”问题







只有在学习的最后阶段引进“选修课”形式,采用“模块课程”
与“累积学分制”,才能使满足不同学生“升学”或“就业”需
求的目标得以实现。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毕业“取向”选修相应的学程,如欲就业者可
选修针对具体岗位的专业技能课,欲升学者选“应试”所需的基
础理论课。
但是,“学分制”必须服务于“选课制” ,而“选课制”必须以
生涯教育为基础,这样“选课制”与“学分制”才有意义。
生涯指导——选课制——学分制——弹性学制
生涯指导的必要性
选课制实施的条件
完全学分制的目的
8、教材“结构“问题



职业学校一定要破“教师中心”、“以教为主”、
“唯课本为圣经”的传统,强调“教材”是一套“学
习材料”,即“学习包”(Learning Package),包
括教科书、学习辅导材料、参考资料、习题册、答案、
音像资料等,使学生能自主地学习。
因此,教材的编制应以“课程标准”为基础,以“学
习包”的开发为目标。
此外,鉴于职教课程的“滞后性”,其课程与教材应
长期处在“动态开发”过程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职
业现场使用的一些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在职教课程和
教材中得到反映。因此,宜采用“活页化”的教材。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教学主要研究什么?
----传统观念:“教材崇拜”、“视课本为圣经”,
只研究教材、教法
----现代观念:
1.
研究课程标准(课程纲要)
2.
研究自己的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文化程度)
3.
研究教材,发现不足之处(与现实不配之处)
4.
(根据自己学生的程度、生产服务一线的要求)修
改现有的教材
5.
(根据学生的情况与教学内容)考虑合适的教学策
略、教学方法与评估手段

这个过程就是:
教师行动研究的过程
 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
 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结论:
 校本课程开发是职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途径;
 把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有机的整合起
来,是职校校本教师培训的最佳策略。

9、职校“文化课”功能问题
职校“文化课”功能需重新定位
——强化其“服务”功能
——服务于学生的“专业学习”
——服务于学生的“生涯发展”
——“文化课”在职业学校是“副课”
——“专业课”才是“主课”
 如何体现“文化课”的“服务功能”?
——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
10、课改的“保障机制”问题




保障当前中职课改的顺利进行,需要许多条件,其中
最重要的条件可能有以下三个方面:
(1)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新的评价机制对欲就业的
学生来说,应更侧重“应会”,这样才不至于回到
“学科本位”的老路;当然对中职生来说,“应会”
的最好能“应知”。
(2)加强师资培训,减轻教师课业负担,使教师在观
念和技术上为当前课改作好准备,并有时间与精力参
与当前这场课改。课改的成败在于教师!
(3)采用紧密型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解决好新
课程实施所需的实训场所、设备与有关的专业技能课
师资,并把生产、服务或管理一线的需求及时反映到
学校中来。
需要实践和研究的问题——
如何使学生“学用一致”?
 如何使我们的学生
——学有兴趣?
——学有乐趣?
——学有成效?
如何为他/她第一次就业作好准备?
 这是我们当前这场课改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五、新一论职教课程改革的主要
课题
1.
2.
3.
4.
5.
6.
7.
就业导向与升学需求在课程上的平衡
一次就业、多次就业与终身发展
文化基础课地位、功能的重新定位
学历教育与职业能力建设的有机整合
生源多元、课程多元与多元评价机制
“课程标准”、“一纲多本”与“校本课程
开发”
“学分制”、“选课制”与“生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