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人:吳昌昇 簡報大綱 一、霸凌之定義 二、霸凌之類型 三、霸凌之覺察 四、霸凌之防制策略 五、霸凌之處理流程 六、霸凌相關人員之法律責任 一、霸凌之定義  「霸凌」是指孩子們之間權力不平等的欺凌與壓迫 (張信務,2007)。  校園霸凌(school bully),係指一個學生長期重複的 被一個或多個學生欺負或騷擾,或是有學生被鎖定為 霸凌對象,成為受欺凌學生,造成其身心痛苦的情形 (吳清山、林天祐,2005) 99年12月30日北市教軍字第09941860300號函: 凡符合下列5項要件:具有欺侮行為、具有故意傷害的意圖、呈現生理或心理侵 犯的結果、兩造勢力(地位)不對等、其他經防制霸凌因應小組認定為霸凌個案 者,即應列甲級通報的「霸凌事件」,須依時限立即完成通報 二、霸凌之類型  霸凌行為依霸凌手段與方式的不同,可大致可分為下 列六種類型(兒福聯盟,2004;李淑貞,2007;張信 務,2007):  1. 肢體霸凌  2. 言語霸凌  3.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報告人:吳昌昇 簡報大綱 一、霸凌之定義 二、霸凌之類型 三、霸凌之覺察 四、霸凌之防制策略 五、霸凌之處理流程 六、霸凌相關人員之法律責任 一、霸凌之定義  「霸凌」是指孩子們之間權力不平等的欺凌與壓迫 (張信務,2007)。  校園霸凌(school bully),係指一個學生長期重複的 被一個或多個學生欺負或騷擾,或是有學生被鎖定為 霸凌對象,成為受欺凌學生,造成其身心痛苦的情形 (吳清山、林天祐,2005) 99年12月30日北市教軍字第09941860300號函: 凡符合下列5項要件:具有欺侮行為、具有故意傷害的意圖、呈現生理或心理侵 犯的結果、兩造勢力(地位)不對等、其他經防制霸凌因應小組認定為霸凌個案 者,即應列甲級通報的「霸凌事件」,須依時限立即完成通報 二、霸凌之類型  霸凌行為依霸凌手段與方式的不同,可大致可分為下 列六種類型(兒福聯盟,2004;李淑貞,2007;張信 務,2007):  1. 肢體霸凌  2. 言語霸凌  3.

Slide 1

報告人:吳昌昇

簡報大綱
一、霸凌之定義

二、霸凌之類型
三、霸凌之覺察
四、霸凌之防制策略
五、霸凌之處理流程
六、霸凌相關人員之法律責任

一、霸凌之定義
 「霸凌」是指孩子們之間權力不平等的欺凌與壓迫

(張信務,2007)。
 校園霸凌(school bully),係指一個學生長期重複的
被一個或多個學生欺負或騷擾,或是有學生被鎖定為
霸凌對象,成為受欺凌學生,造成其身心痛苦的情形
(吳清山、林天祐,2005)
99年12月30日北市教軍字第09941860300號函:
凡符合下列5項要件:具有欺侮行為、具有故意傷害的意圖、呈現生理或心理侵
犯的結果、兩造勢力(地位)不對等、其他經防制霸凌因應小組認定為霸凌個案
者,即應列甲級通報的「霸凌事件」,須依時限立即完成通報

二、霸凌之類型
 霸凌行為依霸凌手段與方式的不同,可大致可分為下

列六種類型(兒福聯盟,2004;李淑貞,2007;張信
務,2007):
 1. 肢體霸凌
 2. 言語霸凌
 3. 關係霸凌
 4. 反擊型霸凌
 5. 性霸凌
 6. 網路霸凌

三、霸凌之覺察
 遭受霸凌的徵候與症狀(李淑貞,2007):
 1. 看起來沮喪或焦慮,但拒絕說明發生了什麼事。
 2. 身上出現不明的傷口或瘀清。
 3. 學用品或衣服常莫名毀損。
 4. 學業明顯退步,藉口不去上學。
 5. 經常要求額外的零用錢。
 6. 經常頭痛、失眠與作惡夢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四個面向:學校、教師、學生、家長
 三個層級:教育宣導、發現處置、介入輔導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學校方面:
 1.訂定校園反霸凌措施,並透過各項集會、課程與各項公告聯
繫管道加強反霸凌教育宣導。
 2.擬訂校園霸凌事件通報機制與處理流程,及時處理霸凌問題。
 3.辦理進修活動,增進教師處理霸凌事件的專業知能。
 4.辦理多元團隊活動,提供學生情緒紓解的管道,培養團隊精
神。
 5.規劃辦理「友善校園週」系列活動,營造溫馨和諧的校園氛
圍,預防校園暴力事件發生。
 6.提供學童完整的輔導諮商服務,必要時尋求專家協助。。
 7.結合家長與社區力量,加強家長對校園霸凌認知與權利義務。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教師方面:
 1.落實生命、人權、法治、品德及性平教育,教導孩子互相尊

重,增進法律知識,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和正義感。
 2.提升教師輔導專業知能,妥善處理學生霸凌問題。
 3.訂定明確的行為規範,掌握關鍵時機及時處理。
 4.教導孩子正確的應付霸凌行為的技巧:要通報,不要反擊。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學生方面:
 1.學習尊重他人,要有同理心,不應霸凌他人。
 2.學習正向的社交技巧,改善人際關係。
 3.學習有效管理自我情緒,以正面的方式發洩精力。
 4.瞭解霸凌是非法行為,積極面對霸凌,避免長期受凌。
 5.不要姑息霸凌行為,要通報,不要圍觀。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家長方面:
 1.改善親子關係,增加親子互動,可有效覺察孩子問題。
 2.增進親師溝通聯繫,適時處理霸凌事件。
 3.身教勝於言教,管教子女應以關懷鼓勵代替責罵體罰。
 4.管控孩子接觸具暴力內容的媒體與電玩,以減少不良的示範。

五、霸凌的處理流程
 霸凌事件處理流程圖

(教育局修改版)

六、霸凌相關人員之法律責任
 校園霸凌相關人員法律責任


Slide 2

報告人:吳昌昇

簡報大綱
一、霸凌之定義

二、霸凌之類型
三、霸凌之覺察
四、霸凌之防制策略
五、霸凌之處理流程
六、霸凌相關人員之法律責任

一、霸凌之定義
 「霸凌」是指孩子們之間權力不平等的欺凌與壓迫

(張信務,2007)。
 校園霸凌(school bully),係指一個學生長期重複的
被一個或多個學生欺負或騷擾,或是有學生被鎖定為
霸凌對象,成為受欺凌學生,造成其身心痛苦的情形
(吳清山、林天祐,2005)
99年12月30日北市教軍字第09941860300號函:
凡符合下列5項要件:具有欺侮行為、具有故意傷害的意圖、呈現生理或心理侵
犯的結果、兩造勢力(地位)不對等、其他經防制霸凌因應小組認定為霸凌個案
者,即應列甲級通報的「霸凌事件」,須依時限立即完成通報

二、霸凌之類型
 霸凌行為依霸凌手段與方式的不同,可大致可分為下

列六種類型(兒福聯盟,2004;李淑貞,2007;張信
務,2007):
 1. 肢體霸凌
 2. 言語霸凌
 3. 關係霸凌
 4. 反擊型霸凌
 5. 性霸凌
 6. 網路霸凌

三、霸凌之覺察
 遭受霸凌的徵候與症狀(李淑貞,2007):
 1. 看起來沮喪或焦慮,但拒絕說明發生了什麼事。
 2. 身上出現不明的傷口或瘀清。
 3. 學用品或衣服常莫名毀損。
 4. 學業明顯退步,藉口不去上學。
 5. 經常要求額外的零用錢。
 6. 經常頭痛、失眠與作惡夢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四個面向:學校、教師、學生、家長
 三個層級:教育宣導、發現處置、介入輔導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學校方面:
 1.訂定校園反霸凌措施,並透過各項集會、課程與各項公告聯
繫管道加強反霸凌教育宣導。
 2.擬訂校園霸凌事件通報機制與處理流程,及時處理霸凌問題。
 3.辦理進修活動,增進教師處理霸凌事件的專業知能。
 4.辦理多元團隊活動,提供學生情緒紓解的管道,培養團隊精
神。
 5.規劃辦理「友善校園週」系列活動,營造溫馨和諧的校園氛
圍,預防校園暴力事件發生。
 6.提供學童完整的輔導諮商服務,必要時尋求專家協助。。
 7.結合家長與社區力量,加強家長對校園霸凌認知與權利義務。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教師方面:
 1.落實生命、人權、法治、品德及性平教育,教導孩子互相尊

重,增進法律知識,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和正義感。
 2.提升教師輔導專業知能,妥善處理學生霸凌問題。
 3.訂定明確的行為規範,掌握關鍵時機及時處理。
 4.教導孩子正確的應付霸凌行為的技巧:要通報,不要反擊。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學生方面:
 1.學習尊重他人,要有同理心,不應霸凌他人。
 2.學習正向的社交技巧,改善人際關係。
 3.學習有效管理自我情緒,以正面的方式發洩精力。
 4.瞭解霸凌是非法行為,積極面對霸凌,避免長期受凌。
 5.不要姑息霸凌行為,要通報,不要圍觀。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家長方面:
 1.改善親子關係,增加親子互動,可有效覺察孩子問題。
 2.增進親師溝通聯繫,適時處理霸凌事件。
 3.身教勝於言教,管教子女應以關懷鼓勵代替責罵體罰。
 4.管控孩子接觸具暴力內容的媒體與電玩,以減少不良的示範。

五、霸凌的處理流程
 霸凌事件處理流程圖

(教育局修改版)

六、霸凌相關人員之法律責任
 校園霸凌相關人員法律責任


Slide 3

報告人:吳昌昇

簡報大綱
一、霸凌之定義

二、霸凌之類型
三、霸凌之覺察
四、霸凌之防制策略
五、霸凌之處理流程
六、霸凌相關人員之法律責任

一、霸凌之定義
 「霸凌」是指孩子們之間權力不平等的欺凌與壓迫

(張信務,2007)。
 校園霸凌(school bully),係指一個學生長期重複的
被一個或多個學生欺負或騷擾,或是有學生被鎖定為
霸凌對象,成為受欺凌學生,造成其身心痛苦的情形
(吳清山、林天祐,2005)
99年12月30日北市教軍字第09941860300號函:
凡符合下列5項要件:具有欺侮行為、具有故意傷害的意圖、呈現生理或心理侵
犯的結果、兩造勢力(地位)不對等、其他經防制霸凌因應小組認定為霸凌個案
者,即應列甲級通報的「霸凌事件」,須依時限立即完成通報

二、霸凌之類型
 霸凌行為依霸凌手段與方式的不同,可大致可分為下

列六種類型(兒福聯盟,2004;李淑貞,2007;張信
務,2007):
 1. 肢體霸凌
 2. 言語霸凌
 3. 關係霸凌
 4. 反擊型霸凌
 5. 性霸凌
 6. 網路霸凌

三、霸凌之覺察
 遭受霸凌的徵候與症狀(李淑貞,2007):
 1. 看起來沮喪或焦慮,但拒絕說明發生了什麼事。
 2. 身上出現不明的傷口或瘀清。
 3. 學用品或衣服常莫名毀損。
 4. 學業明顯退步,藉口不去上學。
 5. 經常要求額外的零用錢。
 6. 經常頭痛、失眠與作惡夢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四個面向:學校、教師、學生、家長
 三個層級:教育宣導、發現處置、介入輔導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學校方面:
 1.訂定校園反霸凌措施,並透過各項集會、課程與各項公告聯
繫管道加強反霸凌教育宣導。
 2.擬訂校園霸凌事件通報機制與處理流程,及時處理霸凌問題。
 3.辦理進修活動,增進教師處理霸凌事件的專業知能。
 4.辦理多元團隊活動,提供學生情緒紓解的管道,培養團隊精
神。
 5.規劃辦理「友善校園週」系列活動,營造溫馨和諧的校園氛
圍,預防校園暴力事件發生。
 6.提供學童完整的輔導諮商服務,必要時尋求專家協助。。
 7.結合家長與社區力量,加強家長對校園霸凌認知與權利義務。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教師方面:
 1.落實生命、人權、法治、品德及性平教育,教導孩子互相尊

重,增進法律知識,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和正義感。
 2.提升教師輔導專業知能,妥善處理學生霸凌問題。
 3.訂定明確的行為規範,掌握關鍵時機及時處理。
 4.教導孩子正確的應付霸凌行為的技巧:要通報,不要反擊。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學生方面:
 1.學習尊重他人,要有同理心,不應霸凌他人。
 2.學習正向的社交技巧,改善人際關係。
 3.學習有效管理自我情緒,以正面的方式發洩精力。
 4.瞭解霸凌是非法行為,積極面對霸凌,避免長期受凌。
 5.不要姑息霸凌行為,要通報,不要圍觀。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家長方面:
 1.改善親子關係,增加親子互動,可有效覺察孩子問題。
 2.增進親師溝通聯繫,適時處理霸凌事件。
 3.身教勝於言教,管教子女應以關懷鼓勵代替責罵體罰。
 4.管控孩子接觸具暴力內容的媒體與電玩,以減少不良的示範。

五、霸凌的處理流程
 霸凌事件處理流程圖

(教育局修改版)

六、霸凌相關人員之法律責任
 校園霸凌相關人員法律責任


Slide 4

報告人:吳昌昇

簡報大綱
一、霸凌之定義

二、霸凌之類型
三、霸凌之覺察
四、霸凌之防制策略
五、霸凌之處理流程
六、霸凌相關人員之法律責任

一、霸凌之定義
 「霸凌」是指孩子們之間權力不平等的欺凌與壓迫

(張信務,2007)。
 校園霸凌(school bully),係指一個學生長期重複的
被一個或多個學生欺負或騷擾,或是有學生被鎖定為
霸凌對象,成為受欺凌學生,造成其身心痛苦的情形
(吳清山、林天祐,2005)
99年12月30日北市教軍字第09941860300號函:
凡符合下列5項要件:具有欺侮行為、具有故意傷害的意圖、呈現生理或心理侵
犯的結果、兩造勢力(地位)不對等、其他經防制霸凌因應小組認定為霸凌個案
者,即應列甲級通報的「霸凌事件」,須依時限立即完成通報

二、霸凌之類型
 霸凌行為依霸凌手段與方式的不同,可大致可分為下

列六種類型(兒福聯盟,2004;李淑貞,2007;張信
務,2007):
 1. 肢體霸凌
 2. 言語霸凌
 3. 關係霸凌
 4. 反擊型霸凌
 5. 性霸凌
 6. 網路霸凌

三、霸凌之覺察
 遭受霸凌的徵候與症狀(李淑貞,2007):
 1. 看起來沮喪或焦慮,但拒絕說明發生了什麼事。
 2. 身上出現不明的傷口或瘀清。
 3. 學用品或衣服常莫名毀損。
 4. 學業明顯退步,藉口不去上學。
 5. 經常要求額外的零用錢。
 6. 經常頭痛、失眠與作惡夢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四個面向:學校、教師、學生、家長
 三個層級:教育宣導、發現處置、介入輔導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學校方面:
 1.訂定校園反霸凌措施,並透過各項集會、課程與各項公告聯
繫管道加強反霸凌教育宣導。
 2.擬訂校園霸凌事件通報機制與處理流程,及時處理霸凌問題。
 3.辦理進修活動,增進教師處理霸凌事件的專業知能。
 4.辦理多元團隊活動,提供學生情緒紓解的管道,培養團隊精
神。
 5.規劃辦理「友善校園週」系列活動,營造溫馨和諧的校園氛
圍,預防校園暴力事件發生。
 6.提供學童完整的輔導諮商服務,必要時尋求專家協助。。
 7.結合家長與社區力量,加強家長對校園霸凌認知與權利義務。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教師方面:
 1.落實生命、人權、法治、品德及性平教育,教導孩子互相尊

重,增進法律知識,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和正義感。
 2.提升教師輔導專業知能,妥善處理學生霸凌問題。
 3.訂定明確的行為規範,掌握關鍵時機及時處理。
 4.教導孩子正確的應付霸凌行為的技巧:要通報,不要反擊。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學生方面:
 1.學習尊重他人,要有同理心,不應霸凌他人。
 2.學習正向的社交技巧,改善人際關係。
 3.學習有效管理自我情緒,以正面的方式發洩精力。
 4.瞭解霸凌是非法行為,積極面對霸凌,避免長期受凌。
 5.不要姑息霸凌行為,要通報,不要圍觀。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家長方面:
 1.改善親子關係,增加親子互動,可有效覺察孩子問題。
 2.增進親師溝通聯繫,適時處理霸凌事件。
 3.身教勝於言教,管教子女應以關懷鼓勵代替責罵體罰。
 4.管控孩子接觸具暴力內容的媒體與電玩,以減少不良的示範。

五、霸凌的處理流程
 霸凌事件處理流程圖

(教育局修改版)

六、霸凌相關人員之法律責任
 校園霸凌相關人員法律責任


Slide 5

報告人:吳昌昇

簡報大綱
一、霸凌之定義

二、霸凌之類型
三、霸凌之覺察
四、霸凌之防制策略
五、霸凌之處理流程
六、霸凌相關人員之法律責任

一、霸凌之定義
 「霸凌」是指孩子們之間權力不平等的欺凌與壓迫

(張信務,2007)。
 校園霸凌(school bully),係指一個學生長期重複的
被一個或多個學生欺負或騷擾,或是有學生被鎖定為
霸凌對象,成為受欺凌學生,造成其身心痛苦的情形
(吳清山、林天祐,2005)
99年12月30日北市教軍字第09941860300號函:
凡符合下列5項要件:具有欺侮行為、具有故意傷害的意圖、呈現生理或心理侵
犯的結果、兩造勢力(地位)不對等、其他經防制霸凌因應小組認定為霸凌個案
者,即應列甲級通報的「霸凌事件」,須依時限立即完成通報

二、霸凌之類型
 霸凌行為依霸凌手段與方式的不同,可大致可分為下

列六種類型(兒福聯盟,2004;李淑貞,2007;張信
務,2007):
 1. 肢體霸凌
 2. 言語霸凌
 3. 關係霸凌
 4. 反擊型霸凌
 5. 性霸凌
 6. 網路霸凌

三、霸凌之覺察
 遭受霸凌的徵候與症狀(李淑貞,2007):
 1. 看起來沮喪或焦慮,但拒絕說明發生了什麼事。
 2. 身上出現不明的傷口或瘀清。
 3. 學用品或衣服常莫名毀損。
 4. 學業明顯退步,藉口不去上學。
 5. 經常要求額外的零用錢。
 6. 經常頭痛、失眠與作惡夢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四個面向:學校、教師、學生、家長
 三個層級:教育宣導、發現處置、介入輔導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學校方面:
 1.訂定校園反霸凌措施,並透過各項集會、課程與各項公告聯
繫管道加強反霸凌教育宣導。
 2.擬訂校園霸凌事件通報機制與處理流程,及時處理霸凌問題。
 3.辦理進修活動,增進教師處理霸凌事件的專業知能。
 4.辦理多元團隊活動,提供學生情緒紓解的管道,培養團隊精
神。
 5.規劃辦理「友善校園週」系列活動,營造溫馨和諧的校園氛
圍,預防校園暴力事件發生。
 6.提供學童完整的輔導諮商服務,必要時尋求專家協助。。
 7.結合家長與社區力量,加強家長對校園霸凌認知與權利義務。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教師方面:
 1.落實生命、人權、法治、品德及性平教育,教導孩子互相尊

重,增進法律知識,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和正義感。
 2.提升教師輔導專業知能,妥善處理學生霸凌問題。
 3.訂定明確的行為規範,掌握關鍵時機及時處理。
 4.教導孩子正確的應付霸凌行為的技巧:要通報,不要反擊。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學生方面:
 1.學習尊重他人,要有同理心,不應霸凌他人。
 2.學習正向的社交技巧,改善人際關係。
 3.學習有效管理自我情緒,以正面的方式發洩精力。
 4.瞭解霸凌是非法行為,積極面對霸凌,避免長期受凌。
 5.不要姑息霸凌行為,要通報,不要圍觀。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家長方面:
 1.改善親子關係,增加親子互動,可有效覺察孩子問題。
 2.增進親師溝通聯繫,適時處理霸凌事件。
 3.身教勝於言教,管教子女應以關懷鼓勵代替責罵體罰。
 4.管控孩子接觸具暴力內容的媒體與電玩,以減少不良的示範。

五、霸凌的處理流程
 霸凌事件處理流程圖

(教育局修改版)

六、霸凌相關人員之法律責任
 校園霸凌相關人員法律責任


Slide 6

報告人:吳昌昇

簡報大綱
一、霸凌之定義

二、霸凌之類型
三、霸凌之覺察
四、霸凌之防制策略
五、霸凌之處理流程
六、霸凌相關人員之法律責任

一、霸凌之定義
 「霸凌」是指孩子們之間權力不平等的欺凌與壓迫

(張信務,2007)。
 校園霸凌(school bully),係指一個學生長期重複的
被一個或多個學生欺負或騷擾,或是有學生被鎖定為
霸凌對象,成為受欺凌學生,造成其身心痛苦的情形
(吳清山、林天祐,2005)
99年12月30日北市教軍字第09941860300號函:
凡符合下列5項要件:具有欺侮行為、具有故意傷害的意圖、呈現生理或心理侵
犯的結果、兩造勢力(地位)不對等、其他經防制霸凌因應小組認定為霸凌個案
者,即應列甲級通報的「霸凌事件」,須依時限立即完成通報

二、霸凌之類型
 霸凌行為依霸凌手段與方式的不同,可大致可分為下

列六種類型(兒福聯盟,2004;李淑貞,2007;張信
務,2007):
 1. 肢體霸凌
 2. 言語霸凌
 3. 關係霸凌
 4. 反擊型霸凌
 5. 性霸凌
 6. 網路霸凌

三、霸凌之覺察
 遭受霸凌的徵候與症狀(李淑貞,2007):
 1. 看起來沮喪或焦慮,但拒絕說明發生了什麼事。
 2. 身上出現不明的傷口或瘀清。
 3. 學用品或衣服常莫名毀損。
 4. 學業明顯退步,藉口不去上學。
 5. 經常要求額外的零用錢。
 6. 經常頭痛、失眠與作惡夢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四個面向:學校、教師、學生、家長
 三個層級:教育宣導、發現處置、介入輔導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學校方面:
 1.訂定校園反霸凌措施,並透過各項集會、課程與各項公告聯
繫管道加強反霸凌教育宣導。
 2.擬訂校園霸凌事件通報機制與處理流程,及時處理霸凌問題。
 3.辦理進修活動,增進教師處理霸凌事件的專業知能。
 4.辦理多元團隊活動,提供學生情緒紓解的管道,培養團隊精
神。
 5.規劃辦理「友善校園週」系列活動,營造溫馨和諧的校園氛
圍,預防校園暴力事件發生。
 6.提供學童完整的輔導諮商服務,必要時尋求專家協助。。
 7.結合家長與社區力量,加強家長對校園霸凌認知與權利義務。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教師方面:
 1.落實生命、人權、法治、品德及性平教育,教導孩子互相尊

重,增進法律知識,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和正義感。
 2.提升教師輔導專業知能,妥善處理學生霸凌問題。
 3.訂定明確的行為規範,掌握關鍵時機及時處理。
 4.教導孩子正確的應付霸凌行為的技巧:要通報,不要反擊。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學生方面:
 1.學習尊重他人,要有同理心,不應霸凌他人。
 2.學習正向的社交技巧,改善人際關係。
 3.學習有效管理自我情緒,以正面的方式發洩精力。
 4.瞭解霸凌是非法行為,積極面對霸凌,避免長期受凌。
 5.不要姑息霸凌行為,要通報,不要圍觀。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家長方面:
 1.改善親子關係,增加親子互動,可有效覺察孩子問題。
 2.增進親師溝通聯繫,適時處理霸凌事件。
 3.身教勝於言教,管教子女應以關懷鼓勵代替責罵體罰。
 4.管控孩子接觸具暴力內容的媒體與電玩,以減少不良的示範。

五、霸凌的處理流程
 霸凌事件處理流程圖

(教育局修改版)

六、霸凌相關人員之法律責任
 校園霸凌相關人員法律責任


Slide 7

報告人:吳昌昇

簡報大綱
一、霸凌之定義

二、霸凌之類型
三、霸凌之覺察
四、霸凌之防制策略
五、霸凌之處理流程
六、霸凌相關人員之法律責任

一、霸凌之定義
 「霸凌」是指孩子們之間權力不平等的欺凌與壓迫

(張信務,2007)。
 校園霸凌(school bully),係指一個學生長期重複的
被一個或多個學生欺負或騷擾,或是有學生被鎖定為
霸凌對象,成為受欺凌學生,造成其身心痛苦的情形
(吳清山、林天祐,2005)
99年12月30日北市教軍字第09941860300號函:
凡符合下列5項要件:具有欺侮行為、具有故意傷害的意圖、呈現生理或心理侵
犯的結果、兩造勢力(地位)不對等、其他經防制霸凌因應小組認定為霸凌個案
者,即應列甲級通報的「霸凌事件」,須依時限立即完成通報

二、霸凌之類型
 霸凌行為依霸凌手段與方式的不同,可大致可分為下

列六種類型(兒福聯盟,2004;李淑貞,2007;張信
務,2007):
 1. 肢體霸凌
 2. 言語霸凌
 3. 關係霸凌
 4. 反擊型霸凌
 5. 性霸凌
 6. 網路霸凌

三、霸凌之覺察
 遭受霸凌的徵候與症狀(李淑貞,2007):
 1. 看起來沮喪或焦慮,但拒絕說明發生了什麼事。
 2. 身上出現不明的傷口或瘀清。
 3. 學用品或衣服常莫名毀損。
 4. 學業明顯退步,藉口不去上學。
 5. 經常要求額外的零用錢。
 6. 經常頭痛、失眠與作惡夢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四個面向:學校、教師、學生、家長
 三個層級:教育宣導、發現處置、介入輔導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學校方面:
 1.訂定校園反霸凌措施,並透過各項集會、課程與各項公告聯
繫管道加強反霸凌教育宣導。
 2.擬訂校園霸凌事件通報機制與處理流程,及時處理霸凌問題。
 3.辦理進修活動,增進教師處理霸凌事件的專業知能。
 4.辦理多元團隊活動,提供學生情緒紓解的管道,培養團隊精
神。
 5.規劃辦理「友善校園週」系列活動,營造溫馨和諧的校園氛
圍,預防校園暴力事件發生。
 6.提供學童完整的輔導諮商服務,必要時尋求專家協助。。
 7.結合家長與社區力量,加強家長對校園霸凌認知與權利義務。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教師方面:
 1.落實生命、人權、法治、品德及性平教育,教導孩子互相尊

重,增進法律知識,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和正義感。
 2.提升教師輔導專業知能,妥善處理學生霸凌問題。
 3.訂定明確的行為規範,掌握關鍵時機及時處理。
 4.教導孩子正確的應付霸凌行為的技巧:要通報,不要反擊。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學生方面:
 1.學習尊重他人,要有同理心,不應霸凌他人。
 2.學習正向的社交技巧,改善人際關係。
 3.學習有效管理自我情緒,以正面的方式發洩精力。
 4.瞭解霸凌是非法行為,積極面對霸凌,避免長期受凌。
 5.不要姑息霸凌行為,要通報,不要圍觀。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家長方面:
 1.改善親子關係,增加親子互動,可有效覺察孩子問題。
 2.增進親師溝通聯繫,適時處理霸凌事件。
 3.身教勝於言教,管教子女應以關懷鼓勵代替責罵體罰。
 4.管控孩子接觸具暴力內容的媒體與電玩,以減少不良的示範。

五、霸凌的處理流程
 霸凌事件處理流程圖

(教育局修改版)

六、霸凌相關人員之法律責任
 校園霸凌相關人員法律責任


Slide 8

報告人:吳昌昇

簡報大綱
一、霸凌之定義

二、霸凌之類型
三、霸凌之覺察
四、霸凌之防制策略
五、霸凌之處理流程
六、霸凌相關人員之法律責任

一、霸凌之定義
 「霸凌」是指孩子們之間權力不平等的欺凌與壓迫

(張信務,2007)。
 校園霸凌(school bully),係指一個學生長期重複的
被一個或多個學生欺負或騷擾,或是有學生被鎖定為
霸凌對象,成為受欺凌學生,造成其身心痛苦的情形
(吳清山、林天祐,2005)
99年12月30日北市教軍字第09941860300號函:
凡符合下列5項要件:具有欺侮行為、具有故意傷害的意圖、呈現生理或心理侵
犯的結果、兩造勢力(地位)不對等、其他經防制霸凌因應小組認定為霸凌個案
者,即應列甲級通報的「霸凌事件」,須依時限立即完成通報

二、霸凌之類型
 霸凌行為依霸凌手段與方式的不同,可大致可分為下

列六種類型(兒福聯盟,2004;李淑貞,2007;張信
務,2007):
 1. 肢體霸凌
 2. 言語霸凌
 3. 關係霸凌
 4. 反擊型霸凌
 5. 性霸凌
 6. 網路霸凌

三、霸凌之覺察
 遭受霸凌的徵候與症狀(李淑貞,2007):
 1. 看起來沮喪或焦慮,但拒絕說明發生了什麼事。
 2. 身上出現不明的傷口或瘀清。
 3. 學用品或衣服常莫名毀損。
 4. 學業明顯退步,藉口不去上學。
 5. 經常要求額外的零用錢。
 6. 經常頭痛、失眠與作惡夢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四個面向:學校、教師、學生、家長
 三個層級:教育宣導、發現處置、介入輔導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學校方面:
 1.訂定校園反霸凌措施,並透過各項集會、課程與各項公告聯
繫管道加強反霸凌教育宣導。
 2.擬訂校園霸凌事件通報機制與處理流程,及時處理霸凌問題。
 3.辦理進修活動,增進教師處理霸凌事件的專業知能。
 4.辦理多元團隊活動,提供學生情緒紓解的管道,培養團隊精
神。
 5.規劃辦理「友善校園週」系列活動,營造溫馨和諧的校園氛
圍,預防校園暴力事件發生。
 6.提供學童完整的輔導諮商服務,必要時尋求專家協助。。
 7.結合家長與社區力量,加強家長對校園霸凌認知與權利義務。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教師方面:
 1.落實生命、人權、法治、品德及性平教育,教導孩子互相尊

重,增進法律知識,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和正義感。
 2.提升教師輔導專業知能,妥善處理學生霸凌問題。
 3.訂定明確的行為規範,掌握關鍵時機及時處理。
 4.教導孩子正確的應付霸凌行為的技巧:要通報,不要反擊。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學生方面:
 1.學習尊重他人,要有同理心,不應霸凌他人。
 2.學習正向的社交技巧,改善人際關係。
 3.學習有效管理自我情緒,以正面的方式發洩精力。
 4.瞭解霸凌是非法行為,積極面對霸凌,避免長期受凌。
 5.不要姑息霸凌行為,要通報,不要圍觀。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家長方面:
 1.改善親子關係,增加親子互動,可有效覺察孩子問題。
 2.增進親師溝通聯繫,適時處理霸凌事件。
 3.身教勝於言教,管教子女應以關懷鼓勵代替責罵體罰。
 4.管控孩子接觸具暴力內容的媒體與電玩,以減少不良的示範。

五、霸凌的處理流程
 霸凌事件處理流程圖

(教育局修改版)

六、霸凌相關人員之法律責任
 校園霸凌相關人員法律責任


Slide 9

報告人:吳昌昇

簡報大綱
一、霸凌之定義

二、霸凌之類型
三、霸凌之覺察
四、霸凌之防制策略
五、霸凌之處理流程
六、霸凌相關人員之法律責任

一、霸凌之定義
 「霸凌」是指孩子們之間權力不平等的欺凌與壓迫

(張信務,2007)。
 校園霸凌(school bully),係指一個學生長期重複的
被一個或多個學生欺負或騷擾,或是有學生被鎖定為
霸凌對象,成為受欺凌學生,造成其身心痛苦的情形
(吳清山、林天祐,2005)
99年12月30日北市教軍字第09941860300號函:
凡符合下列5項要件:具有欺侮行為、具有故意傷害的意圖、呈現生理或心理侵
犯的結果、兩造勢力(地位)不對等、其他經防制霸凌因應小組認定為霸凌個案
者,即應列甲級通報的「霸凌事件」,須依時限立即完成通報

二、霸凌之類型
 霸凌行為依霸凌手段與方式的不同,可大致可分為下

列六種類型(兒福聯盟,2004;李淑貞,2007;張信
務,2007):
 1. 肢體霸凌
 2. 言語霸凌
 3. 關係霸凌
 4. 反擊型霸凌
 5. 性霸凌
 6. 網路霸凌

三、霸凌之覺察
 遭受霸凌的徵候與症狀(李淑貞,2007):
 1. 看起來沮喪或焦慮,但拒絕說明發生了什麼事。
 2. 身上出現不明的傷口或瘀清。
 3. 學用品或衣服常莫名毀損。
 4. 學業明顯退步,藉口不去上學。
 5. 經常要求額外的零用錢。
 6. 經常頭痛、失眠與作惡夢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四個面向:學校、教師、學生、家長
 三個層級:教育宣導、發現處置、介入輔導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學校方面:
 1.訂定校園反霸凌措施,並透過各項集會、課程與各項公告聯
繫管道加強反霸凌教育宣導。
 2.擬訂校園霸凌事件通報機制與處理流程,及時處理霸凌問題。
 3.辦理進修活動,增進教師處理霸凌事件的專業知能。
 4.辦理多元團隊活動,提供學生情緒紓解的管道,培養團隊精
神。
 5.規劃辦理「友善校園週」系列活動,營造溫馨和諧的校園氛
圍,預防校園暴力事件發生。
 6.提供學童完整的輔導諮商服務,必要時尋求專家協助。。
 7.結合家長與社區力量,加強家長對校園霸凌認知與權利義務。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教師方面:
 1.落實生命、人權、法治、品德及性平教育,教導孩子互相尊

重,增進法律知識,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和正義感。
 2.提升教師輔導專業知能,妥善處理學生霸凌問題。
 3.訂定明確的行為規範,掌握關鍵時機及時處理。
 4.教導孩子正確的應付霸凌行為的技巧:要通報,不要反擊。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學生方面:
 1.學習尊重他人,要有同理心,不應霸凌他人。
 2.學習正向的社交技巧,改善人際關係。
 3.學習有效管理自我情緒,以正面的方式發洩精力。
 4.瞭解霸凌是非法行為,積極面對霸凌,避免長期受凌。
 5.不要姑息霸凌行為,要通報,不要圍觀。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家長方面:
 1.改善親子關係,增加親子互動,可有效覺察孩子問題。
 2.增進親師溝通聯繫,適時處理霸凌事件。
 3.身教勝於言教,管教子女應以關懷鼓勵代替責罵體罰。
 4.管控孩子接觸具暴力內容的媒體與電玩,以減少不良的示範。

五、霸凌的處理流程
 霸凌事件處理流程圖

(教育局修改版)

六、霸凌相關人員之法律責任
 校園霸凌相關人員法律責任


Slide 10

報告人:吳昌昇

簡報大綱
一、霸凌之定義

二、霸凌之類型
三、霸凌之覺察
四、霸凌之防制策略
五、霸凌之處理流程
六、霸凌相關人員之法律責任

一、霸凌之定義
 「霸凌」是指孩子們之間權力不平等的欺凌與壓迫

(張信務,2007)。
 校園霸凌(school bully),係指一個學生長期重複的
被一個或多個學生欺負或騷擾,或是有學生被鎖定為
霸凌對象,成為受欺凌學生,造成其身心痛苦的情形
(吳清山、林天祐,2005)
99年12月30日北市教軍字第09941860300號函:
凡符合下列5項要件:具有欺侮行為、具有故意傷害的意圖、呈現生理或心理侵
犯的結果、兩造勢力(地位)不對等、其他經防制霸凌因應小組認定為霸凌個案
者,即應列甲級通報的「霸凌事件」,須依時限立即完成通報

二、霸凌之類型
 霸凌行為依霸凌手段與方式的不同,可大致可分為下

列六種類型(兒福聯盟,2004;李淑貞,2007;張信
務,2007):
 1. 肢體霸凌
 2. 言語霸凌
 3. 關係霸凌
 4. 反擊型霸凌
 5. 性霸凌
 6. 網路霸凌

三、霸凌之覺察
 遭受霸凌的徵候與症狀(李淑貞,2007):
 1. 看起來沮喪或焦慮,但拒絕說明發生了什麼事。
 2. 身上出現不明的傷口或瘀清。
 3. 學用品或衣服常莫名毀損。
 4. 學業明顯退步,藉口不去上學。
 5. 經常要求額外的零用錢。
 6. 經常頭痛、失眠與作惡夢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四個面向:學校、教師、學生、家長
 三個層級:教育宣導、發現處置、介入輔導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學校方面:
 1.訂定校園反霸凌措施,並透過各項集會、課程與各項公告聯
繫管道加強反霸凌教育宣導。
 2.擬訂校園霸凌事件通報機制與處理流程,及時處理霸凌問題。
 3.辦理進修活動,增進教師處理霸凌事件的專業知能。
 4.辦理多元團隊活動,提供學生情緒紓解的管道,培養團隊精
神。
 5.規劃辦理「友善校園週」系列活動,營造溫馨和諧的校園氛
圍,預防校園暴力事件發生。
 6.提供學童完整的輔導諮商服務,必要時尋求專家協助。。
 7.結合家長與社區力量,加強家長對校園霸凌認知與權利義務。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教師方面:
 1.落實生命、人權、法治、品德及性平教育,教導孩子互相尊

重,增進法律知識,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和正義感。
 2.提升教師輔導專業知能,妥善處理學生霸凌問題。
 3.訂定明確的行為規範,掌握關鍵時機及時處理。
 4.教導孩子正確的應付霸凌行為的技巧:要通報,不要反擊。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學生方面:
 1.學習尊重他人,要有同理心,不應霸凌他人。
 2.學習正向的社交技巧,改善人際關係。
 3.學習有效管理自我情緒,以正面的方式發洩精力。
 4.瞭解霸凌是非法行為,積極面對霸凌,避免長期受凌。
 5.不要姑息霸凌行為,要通報,不要圍觀。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家長方面:
 1.改善親子關係,增加親子互動,可有效覺察孩子問題。
 2.增進親師溝通聯繫,適時處理霸凌事件。
 3.身教勝於言教,管教子女應以關懷鼓勵代替責罵體罰。
 4.管控孩子接觸具暴力內容的媒體與電玩,以減少不良的示範。

五、霸凌的處理流程
 霸凌事件處理流程圖

(教育局修改版)

六、霸凌相關人員之法律責任
 校園霸凌相關人員法律責任


Slide 11

報告人:吳昌昇

簡報大綱
一、霸凌之定義

二、霸凌之類型
三、霸凌之覺察
四、霸凌之防制策略
五、霸凌之處理流程
六、霸凌相關人員之法律責任

一、霸凌之定義
 「霸凌」是指孩子們之間權力不平等的欺凌與壓迫

(張信務,2007)。
 校園霸凌(school bully),係指一個學生長期重複的
被一個或多個學生欺負或騷擾,或是有學生被鎖定為
霸凌對象,成為受欺凌學生,造成其身心痛苦的情形
(吳清山、林天祐,2005)
99年12月30日北市教軍字第09941860300號函:
凡符合下列5項要件:具有欺侮行為、具有故意傷害的意圖、呈現生理或心理侵
犯的結果、兩造勢力(地位)不對等、其他經防制霸凌因應小組認定為霸凌個案
者,即應列甲級通報的「霸凌事件」,須依時限立即完成通報

二、霸凌之類型
 霸凌行為依霸凌手段與方式的不同,可大致可分為下

列六種類型(兒福聯盟,2004;李淑貞,2007;張信
務,2007):
 1. 肢體霸凌
 2. 言語霸凌
 3. 關係霸凌
 4. 反擊型霸凌
 5. 性霸凌
 6. 網路霸凌

三、霸凌之覺察
 遭受霸凌的徵候與症狀(李淑貞,2007):
 1. 看起來沮喪或焦慮,但拒絕說明發生了什麼事。
 2. 身上出現不明的傷口或瘀清。
 3. 學用品或衣服常莫名毀損。
 4. 學業明顯退步,藉口不去上學。
 5. 經常要求額外的零用錢。
 6. 經常頭痛、失眠與作惡夢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四個面向:學校、教師、學生、家長
 三個層級:教育宣導、發現處置、介入輔導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學校方面:
 1.訂定校園反霸凌措施,並透過各項集會、課程與各項公告聯
繫管道加強反霸凌教育宣導。
 2.擬訂校園霸凌事件通報機制與處理流程,及時處理霸凌問題。
 3.辦理進修活動,增進教師處理霸凌事件的專業知能。
 4.辦理多元團隊活動,提供學生情緒紓解的管道,培養團隊精
神。
 5.規劃辦理「友善校園週」系列活動,營造溫馨和諧的校園氛
圍,預防校園暴力事件發生。
 6.提供學童完整的輔導諮商服務,必要時尋求專家協助。。
 7.結合家長與社區力量,加強家長對校園霸凌認知與權利義務。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教師方面:
 1.落實生命、人權、法治、品德及性平教育,教導孩子互相尊

重,增進法律知識,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和正義感。
 2.提升教師輔導專業知能,妥善處理學生霸凌問題。
 3.訂定明確的行為規範,掌握關鍵時機及時處理。
 4.教導孩子正確的應付霸凌行為的技巧:要通報,不要反擊。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學生方面:
 1.學習尊重他人,要有同理心,不應霸凌他人。
 2.學習正向的社交技巧,改善人際關係。
 3.學習有效管理自我情緒,以正面的方式發洩精力。
 4.瞭解霸凌是非法行為,積極面對霸凌,避免長期受凌。
 5.不要姑息霸凌行為,要通報,不要圍觀。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家長方面:
 1.改善親子關係,增加親子互動,可有效覺察孩子問題。
 2.增進親師溝通聯繫,適時處理霸凌事件。
 3.身教勝於言教,管教子女應以關懷鼓勵代替責罵體罰。
 4.管控孩子接觸具暴力內容的媒體與電玩,以減少不良的示範。

五、霸凌的處理流程
 霸凌事件處理流程圖

(教育局修改版)

六、霸凌相關人員之法律責任
 校園霸凌相關人員法律責任


Slide 12

報告人:吳昌昇

簡報大綱
一、霸凌之定義

二、霸凌之類型
三、霸凌之覺察
四、霸凌之防制策略
五、霸凌之處理流程
六、霸凌相關人員之法律責任

一、霸凌之定義
 「霸凌」是指孩子們之間權力不平等的欺凌與壓迫

(張信務,2007)。
 校園霸凌(school bully),係指一個學生長期重複的
被一個或多個學生欺負或騷擾,或是有學生被鎖定為
霸凌對象,成為受欺凌學生,造成其身心痛苦的情形
(吳清山、林天祐,2005)
99年12月30日北市教軍字第09941860300號函:
凡符合下列5項要件:具有欺侮行為、具有故意傷害的意圖、呈現生理或心理侵
犯的結果、兩造勢力(地位)不對等、其他經防制霸凌因應小組認定為霸凌個案
者,即應列甲級通報的「霸凌事件」,須依時限立即完成通報

二、霸凌之類型
 霸凌行為依霸凌手段與方式的不同,可大致可分為下

列六種類型(兒福聯盟,2004;李淑貞,2007;張信
務,2007):
 1. 肢體霸凌
 2. 言語霸凌
 3. 關係霸凌
 4. 反擊型霸凌
 5. 性霸凌
 6. 網路霸凌

三、霸凌之覺察
 遭受霸凌的徵候與症狀(李淑貞,2007):
 1. 看起來沮喪或焦慮,但拒絕說明發生了什麼事。
 2. 身上出現不明的傷口或瘀清。
 3. 學用品或衣服常莫名毀損。
 4. 學業明顯退步,藉口不去上學。
 5. 經常要求額外的零用錢。
 6. 經常頭痛、失眠與作惡夢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四個面向:學校、教師、學生、家長
 三個層級:教育宣導、發現處置、介入輔導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學校方面:
 1.訂定校園反霸凌措施,並透過各項集會、課程與各項公告聯
繫管道加強反霸凌教育宣導。
 2.擬訂校園霸凌事件通報機制與處理流程,及時處理霸凌問題。
 3.辦理進修活動,增進教師處理霸凌事件的專業知能。
 4.辦理多元團隊活動,提供學生情緒紓解的管道,培養團隊精
神。
 5.規劃辦理「友善校園週」系列活動,營造溫馨和諧的校園氛
圍,預防校園暴力事件發生。
 6.提供學童完整的輔導諮商服務,必要時尋求專家協助。。
 7.結合家長與社區力量,加強家長對校園霸凌認知與權利義務。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教師方面:
 1.落實生命、人權、法治、品德及性平教育,教導孩子互相尊

重,增進法律知識,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和正義感。
 2.提升教師輔導專業知能,妥善處理學生霸凌問題。
 3.訂定明確的行為規範,掌握關鍵時機及時處理。
 4.教導孩子正確的應付霸凌行為的技巧:要通報,不要反擊。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學生方面:
 1.學習尊重他人,要有同理心,不應霸凌他人。
 2.學習正向的社交技巧,改善人際關係。
 3.學習有效管理自我情緒,以正面的方式發洩精力。
 4.瞭解霸凌是非法行為,積極面對霸凌,避免長期受凌。
 5.不要姑息霸凌行為,要通報,不要圍觀。

四、霸凌的防制策略
 家長方面:
 1.改善親子關係,增加親子互動,可有效覺察孩子問題。
 2.增進親師溝通聯繫,適時處理霸凌事件。
 3.身教勝於言教,管教子女應以關懷鼓勵代替責罵體罰。
 4.管控孩子接觸具暴力內容的媒體與電玩,以減少不良的示範。

五、霸凌的處理流程
 霸凌事件處理流程圖

(教育局修改版)

六、霸凌相關人員之法律責任
 校園霸凌相關人員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