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家的生命智慧(8) 林榮澤 博士 2009.11.24 第六講 佛法的生命智慧 生命的可貴  演好生命的角色 珍惜生命的存在 點燃生命的火炬 散發生命的光熱 開拓生命的領域 --南極仙翁 使之偉大 使之勃發 使之輝耀 使之昇華 使之無垠  叩向生命的深處 領悟生命的真諦 創造生命的內涵 付出生命的精誠 面對生命的坎坷 使之永恆 使之達觀 使之珍惜 使之豐足 使之茁壯  履行生命的職責 感謝生命的賜與 迎抗生命的苦難 突破生命的藩籬 耕耘生命的靈田 使之完遂 使之奉獻 使之發揮 使之衝刺 使之豐盈  昂揚生命的關愛 蛻化生命的平凡 滋長生命的智慧 揮灑生命的甘露 信守生命的純質 使之赤誠 使之高崇 使之寧靜 使之清純 使之清涼 臨終助念者對人生的體悟 了生脫死的佛法智慧  釋迦牟尼佛:人生百歲,未得聞生死法, 則不若一日得聞此法。  悉達多太子出家的因緣: 少年時出城遊玩,看到農夫耕作,烈日 炙身,汗流浹背,犁過蟲出,眾鳥爭食, 牛疲人困,苦不忍睹,感歎眾生備受諸 苦,開始思考生死苦惱問題。  後來又在都城的四門陽別看到老人、病 人、死人和修道者四種人,更觸發了他 對自身亦將必老、病、死的焦慮,對眾 生老、病、死等苦的悲愍。他下決心為 自己和眾生探求解脫生、老、病、死等 痛苦的大道,毅然捨棄榮華富貴和天倫 之樂,逃出王宮,過著苦行僧的生活。 他在離家出走時發誓:「我若不斷生、 老、病、死,憂、悲、苦、惱,終不還 宮! 」  出家後,先後所拜的兩位老師,皆是婆 羅門教數論派的修道之士。他按二師所 教的兩條路徑:禪定和苦行,修行了六 年,仍未達真正解脫之境。  於是他放棄苦行,在泥連禪河邊敷草而 坐,發誓不得永斷生、老、病、死之道, 不得無上正覺,便不起於座。  終於初夜時先證得宿命通,自己無始以 來生死輪迴的歷程一一重現,「憶念過 去生,從某處某名,而來生於此,如是 百千萬,死生悉了知。」(《佛所行贊》)  次於中夜發天眼通,了了照見一切眾生 死此生彼,見其未來如同現在。繼而發 他心通、神變通。他看見,在無始無窮 的生死輪迴中,一切眾生都曾作過自己 前生的親屬,從而生起普遍報恩、度眾 生皆悉超出生死苦海的大悲心。終於在 天將破曉時,斷盡自心中的生死根本, 成為圓滿覺知宇宙人生實相的大覺者— 佛陀。  釋迦牟尼佛成道後,實踐其度眾生的本 懷,走向人間,說法四十餘年,其所說 法,圍繞生死之解脫為中心。  佛陀所思察生死輪迴因果本未的基本方 法,或所依據的基本原理,是「緣起 法」。  這一法則,可用「此有故彼有,此生故 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一 偈來概括。  從佛法來看,眾生的生命現象,與其他 一切現象一樣,都是「緣起」--是依一 定因果而生滅相續的活動過程。  眾生的生命乃因緣集起、生滅相續、因 果相續的活動過程,佛經中喻如燈燭之 燃燒,「輾轉燃之,故炷雖消,火續不 滅」,又和種穀,「種敗於下,根生莖 葉,實出於上」。這種生滅流變的過程, 不可用僵硬的有、無、斷、常等概念來 界定。  人死之後,並非永遠消滅,一切皆無, 而是依其生前行為等的因,續生必然的 果,必有新的身心生滅相續。 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宗教家的生命智慧(8) 林榮澤 博士 2009.11.24 第六講 佛法的生命智慧 生命的可貴  演好生命的角色 珍惜生命的存在 點燃生命的火炬 散發生命的光熱 開拓生命的領域 --南極仙翁 使之偉大 使之勃發 使之輝耀 使之昇華 使之無垠  叩向生命的深處 領悟生命的真諦 創造生命的內涵 付出生命的精誠 面對生命的坎坷 使之永恆 使之達觀 使之珍惜 使之豐足 使之茁壯  履行生命的職責 感謝生命的賜與 迎抗生命的苦難 突破生命的藩籬 耕耘生命的靈田 使之完遂 使之奉獻 使之發揮 使之衝刺 使之豐盈  昂揚生命的關愛 蛻化生命的平凡 滋長生命的智慧 揮灑生命的甘露 信守生命的純質 使之赤誠 使之高崇 使之寧靜 使之清純 使之清涼 臨終助念者對人生的體悟 了生脫死的佛法智慧  釋迦牟尼佛:人生百歲,未得聞生死法, 則不若一日得聞此法。  悉達多太子出家的因緣: 少年時出城遊玩,看到農夫耕作,烈日 炙身,汗流浹背,犁過蟲出,眾鳥爭食, 牛疲人困,苦不忍睹,感歎眾生備受諸 苦,開始思考生死苦惱問題。  後來又在都城的四門陽別看到老人、病 人、死人和修道者四種人,更觸發了他 對自身亦將必老、病、死的焦慮,對眾 生老、病、死等苦的悲愍。他下決心為 自己和眾生探求解脫生、老、病、死等 痛苦的大道,毅然捨棄榮華富貴和天倫 之樂,逃出王宮,過著苦行僧的生活。 他在離家出走時發誓:「我若不斷生、 老、病、死,憂、悲、苦、惱,終不還 宮! 」  出家後,先後所拜的兩位老師,皆是婆 羅門教數論派的修道之士。他按二師所 教的兩條路徑:禪定和苦行,修行了六 年,仍未達真正解脫之境。  於是他放棄苦行,在泥連禪河邊敷草而 坐,發誓不得永斷生、老、病、死之道, 不得無上正覺,便不起於座。  終於初夜時先證得宿命通,自己無始以 來生死輪迴的歷程一一重現,「憶念過 去生,從某處某名,而來生於此,如是 百千萬,死生悉了知。」(《佛所行贊》)  次於中夜發天眼通,了了照見一切眾生 死此生彼,見其未來如同現在。繼而發 他心通、神變通。他看見,在無始無窮 的生死輪迴中,一切眾生都曾作過自己 前生的親屬,從而生起普遍報恩、度眾 生皆悉超出生死苦海的大悲心。終於在 天將破曉時,斷盡自心中的生死根本, 成為圓滿覺知宇宙人生實相的大覺者— 佛陀。  釋迦牟尼佛成道後,實踐其度眾生的本 懷,走向人間,說法四十餘年,其所說 法,圍繞生死之解脫為中心。  佛陀所思察生死輪迴因果本未的基本方 法,或所依據的基本原理,是「緣起 法」。  這一法則,可用「此有故彼有,此生故 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一 偈來概括。  從佛法來看,眾生的生命現象,與其他 一切現象一樣,都是「緣起」--是依一 定因果而生滅相續的活動過程。  眾生的生命乃因緣集起、生滅相續、因 果相續的活動過程,佛經中喻如燈燭之 燃燒,「輾轉燃之,故炷雖消,火續不 滅」,又和種穀,「種敗於下,根生莖 葉,實出於上」。這種生滅流變的過程, 不可用僵硬的有、無、斷、常等概念來 界定。  人死之後,並非永遠消滅,一切皆無, 而是依其生前行為等的因,續生必然的 果,必有新的身心生滅相續。 

宗教家的生命智慧(8)
林榮澤 博士
2009.11.24
第六講
佛法的生命智慧
生命的可貴
 演好生命的角色
珍惜生命的存在
點燃生命的火炬
散發生命的光熱
開拓生命的領域
--南極仙翁
使之偉大
使之勃發
使之輝耀
使之昇華
使之無垠
 叩向生命的深處
領悟生命的真諦
創造生命的內涵
付出生命的精誠
面對生命的坎坷
使之永恆
使之達觀
使之珍惜
使之豐足
使之茁壯
 履行生命的職責
感謝生命的賜與
迎抗生命的苦難
突破生命的藩籬
耕耘生命的靈田
使之完遂
使之奉獻
使之發揮
使之衝刺
使之豐盈
 昂揚生命的關愛
蛻化生命的平凡
滋長生命的智慧
揮灑生命的甘露
信守生命的純質
使之赤誠
使之高崇
使之寧靜
使之清純
使之清涼
臨終助念者對人生的體悟
了生脫死的佛法智慧
 釋迦牟尼佛:人生百歲,未得聞生死法,
則不若一日得聞此法。
 悉達多太子出家的因緣:
少年時出城遊玩,看到農夫耕作,烈日
炙身,汗流浹背,犁過蟲出,眾鳥爭食,
牛疲人困,苦不忍睹,感歎眾生備受諸
苦,開始思考生死苦惱問題。
 後來又在都城的四門陽別看到老人、病
人、死人和修道者四種人,更觸發了他
對自身亦將必老、病、死的焦慮,對眾
生老、病、死等苦的悲愍。他下決心為
自己和眾生探求解脫生、老、病、死等
痛苦的大道,毅然捨棄榮華富貴和天倫
之樂,逃出王宮,過著苦行僧的生活。
他在離家出走時發誓:「我若不斷生、
老、病、死,憂、悲、苦、惱,終不還
宮! 」
 出家後,先後所拜的兩位老師,皆是婆
羅門教數論派的修道之士。他按二師所
教的兩條路徑:禪定和苦行,修行了六
年,仍未達真正解脫之境。
 於是他放棄苦行,在泥連禪河邊敷草而
坐,發誓不得永斷生、老、病、死之道,
不得無上正覺,便不起於座。
 終於初夜時先證得宿命通,自己無始以
來生死輪迴的歷程一一重現,「憶念過
去生,從某處某名,而來生於此,如是
百千萬,死生悉了知。」(《佛所行贊》)
 次於中夜發天眼通,了了照見一切眾生
死此生彼,見其未來如同現在。繼而發
他心通、神變通。他看見,在無始無窮
的生死輪迴中,一切眾生都曾作過自己
前生的親屬,從而生起普遍報恩、度眾
生皆悉超出生死苦海的大悲心。終於在
天將破曉時,斷盡自心中的生死根本,
成為圓滿覺知宇宙人生實相的大覺者—
佛陀。
 釋迦牟尼佛成道後,實踐其度眾生的本
懷,走向人間,說法四十餘年,其所說
法,圍繞生死之解脫為中心。
 佛陀所思察生死輪迴因果本未的基本方
法,或所依據的基本原理,是「緣起
法」。
 這一法則,可用「此有故彼有,此生故
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一
偈來概括。
 從佛法來看,眾生的生命現象,與其他
一切現象一樣,都是「緣起」--是依一
定因果而生滅相續的活動過程。
 眾生的生命乃因緣集起、生滅相續、因
果相續的活動過程,佛經中喻如燈燭之
燃燒,「輾轉燃之,故炷雖消,火續不
滅」,又和種穀,「種敗於下,根生莖
葉,實出於上」。這種生滅流變的過程,
不可用僵硬的有、無、斷、常等概念來
界定。
 人死之後,並非永遠消滅,一切皆無,
而是依其生前行為等的因,續生必然的
果,必有新的身心生滅相續。
 至於眾生生死的去向,佛教有「六道」
之說:天、人、鬼、畜生、地獄、阿修
羅。
 佛經說,眾生自無始以來,在六道中死
了又生,生了又死,出此入彼,無休無
止,就像中輪轉動不停,稱「六道輪
迴」。《心地觀經》:「有情輪迴生六
道,猶如車輪無終始。」
死亡
 佛陀對吾人身處三界,生死輪迴,壽命
短促,有精收的譬喻開示:
三界幻化如秋雲
生死輪迴似舞影
壽似瀑流及電光
剎那不息終將滅
印光大師開示臨終三大要
 第一:善巧開導安慰,令生正信——
切勸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如有
應交代事,速令交代,交代後,便置之
度外,即作我今將隨佛往生佛國想,以
志誠念佛之心,必定感佛大發慈悲,親
垂接引,令得往生。
 第二:大家換班念佛,以助淨念——
病人心力孱弱,不易相繼長念,此時全
仗他人相助,方能得力。須知肯助人淨
念往生,亦得人助念之報,且莫說為父
母盡孝應如是,即為平人,亦培自己福
田,長自己善根,成就一人往生淨土,
即是成就一眾生作佛,助念宜分班,法
器惟用引磐,念佛不快不慢字字分明。
 第三:切戒搬動哭泣,以防誤事——
病人將終之時,正是凡、聖、人、鬼分
判之際,只可以佛號開導彼之神識,不
可洗澡、換衣、移動、哭泣,任彼如何
坐臥,「頂聖眼天生,人心餓鬼腹,畜
生膝蓋離,地獄腳板出」各各懇切念佛,
不必探彼熱氣,決定帶業往生。
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 人生就像一篇文章,要緊的是其內容,
而不在乎其長短。
人生福常,皆有分數。惜福之人,福常
有餘;暴殄之人,福常不足。
 人生難得三無:「無憂、無爭、無愧。」
 人生難得三有:「有節、有規、有常。」
 人生看得開,則得失可淡。
生死識得透,則無什可求。
我見放得下,則爭執可除。
責任擔得起,則聖業可辦。
行為做得正,則訾論可滅。
事理講得對,則人心可服。
十五有
 有理想才會開拓生命之奇蹟
有學習才會增加內涵之豐裕
有努力才會開創美好之佳績
有修道才會提昇心境之造詣
有用心才會契入智慧之道理
有考驗才會顯出真心之堅毅
有承擔才會培養寬闊之氣宇
 有施予才會累積未來之福氣
有大愛才會發揮心靈之美麗
有諒解才會維繫彼此之情義
有溝通才會解開心中之難題
有衝勁才會達到最終之鵠的
有信心才會登上成功之階梯
有感恩才會充滿無限之法喜
有犧牲才會散發聖潔之光煜
業力與愿力
 「生有」是生命從無形轉變為有形,這
也是正常的自然現象,有情眾生脫離不
了生死相續的輪迴,在種種因緣業力下
流浪於生滅之中。佛教不排斥生,認為
生的目的,是要以修行的善業,來除盡
生死種子,超越生死苦海,達到涅槃寂
靜的成佛境界。
 「死有」是生命從有形轉變為無形,
「中有」或「中陰」是生命的潛在狀態,
必然還要經歷再生的歷程。佛教強調不
要執著於生,死亡是肉身必然的歸宿,
生只是因緣和合的際遇,是相應於業的
生命流轉。
 有情眾生死後的因緣,不外兩種入路:
一是由「業力牽引」的生死輪迴,另一
是由「愿力牽引」的了生脫死。
 最殊勝者,為「乘愿而來」降世,生生
世世以渡化眾生的慈心悲愿為職志的諸
佛菩薩。
 《菩薩處胎經》:昔來無數劫,成佛身
無數,今復入胎舍,欲度諸眾生。身淨
無惡業,口行無虛妄,意行常慈悲,清
淨菩薩道。」
 菩薩入母胎也要接受因緣的考驗,在
《佛說入胎藏會》將入胎分成四種情況:
 前三種情況的人,是有菩薩行的眾生,是由
累世修持而來的生命智慧,只是根基不同,
造成殊異的歌羅邏身,展現出胎時不同的生
命歷程。以第一種人為例來說明。《佛說入
胎藏會》:
 第一種是「有大智慧臨終無悔」的人,
不受臨終五蘊諸苦的牽絆,維持「心不
散亂正念而終」,同時也能「復還正念
入母胎內」,是先天的修行者,能跳脫
出無明愚痴的業力,在因緣和合的過程
中,本心主體能自作主宰,堅持行善的
毅力,能「常與諸魔作居止處」。
 第四種是「臨終悔恨」的人,如《佛說入胎
藏會》云:
 第四種是惡行放逸且無智慧的人,貪求
人間的物質享受,缺乏自我涵養的工夫,
導致「心不調順」與「見行顛倒」,不
能坦然地面對死亡,死有時身心是處在
混亂的狀態中,死後已無記憶,投胎時
也無正念,盲目地相續於生死之間。
生命流轉的鎖鍊
十二因緣法
 十二因緣法:將人生過程分成十二個階段,
建構成一條生命流轉的鎖鍊。
◎無明:是我們生命流轉的根本,謂闇鈍之心
無照了諸法事理之明。即痴之異名也。
本業經上曰:「無明者,名不了一切
法。」大乘義章二曰:「於法不了為無
明。」同四曰:「言無明者,痴闇之
心。體無慧明,故曰無明。」
 ◎行:日常生活中,所思所想,言行舉止的
總稱。它包含三種,身體的、口說
的、思想上的。
 ◎識:就是六識身—眼、耳、鼻、舌、身、
意。
 ◎名色:經由父母之愛悅而懷胎。胎兒在未
具足人形前,叫「名色」。這時胎兒
已有四無色陰—受、想、行、識的功
能,也具有地、水、火、風四大,由
四大構成的物質叫做「色」,色再加
上四無色陰叫做「名色」。
 ◎六入:有了名色,生出「眼、耳、鼻、




舌、身、意」的六入處。
◎觸:觸有六觸身—眼觸身、耳觸身、鼻觸
身、舌觸身、身觸身、意觸身。
◎受:有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愛:有受,喜歡的就產生愛,愛有欲愛、
色愛、無色愛。
◎取:有愛就有取,取就是佔有欲,取有欲
取、見取、戒取、我取。
 ◎有:有取就有「有」,有就是業。
 ◎生:有有就有生,就是按照這一生的善、
惡果報,在不同種類的眾生中去輪迴
受生。
 ◎老死:有生就有老死。老就是髮白面皺,
頭垂背僂,呻吟短氣,柱杖而行,就
是老。死則是另一個生命輪迴的開
始,老死只是這一期生命的終止,並
不是生命永久的終止,它只是另一階
段新生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