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系所評鑑制度的運作框架 -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大學系所評鑑制度的運作框架 -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2014年「高等教育內外部品質保證: 亞洲發展與趨勢」
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4/10/2-4
大學系所評鑑制度的省思:
問題與展望
孫志麟 2014/10/03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
報告大綱
前言
大學系所評鑑制度的 發展背景
大學系所評鑑制度的 歷史演變
大學系所評鑑制度的 運作框架
大學系所評鑑制度的 問題分析
大學系所評鑑制度的 未來展望
結語
前言-1
 高等教育的公平(equity)與品質(quality),已經成





為世界各國政府必須思考的政策課題
高等教育品質保證機制之發展,強調以績效責任和品質
改善為目的
評鑑被視為確保高等教育的治理工具
相較於美國的認可制度,大學評鑑在臺灣的發展歷史不
長,從校務評鑑到系所評鑑,均尚在摸索中
臺灣實施的高等教育評鑑,主要包括校務評鑑和系所評
鑑。其中,系所評鑑視為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制度的一環
本文是以大學系所評鑑為探討主題,不涉及校務評鑑,
也未包括通識教育評鑑
前言-2
文獻回顧:大學系所評鑑的相關研究
1.大學系所評鑑與學術自由 藍婉心,2006
2.大學系所評鑑委員的專業能力與專業表現 呂世偉,2007
3.大學系所評鑑指標再設計 周欣和,2010 ;林筠諺, 2010
4.大學系所評鑑政策的形成 鍾瑟君, 2011 ;林桂帆, 2011
5.大學系所評鑑的後設評鑑
陳信翰,2007;盧思妤, 2009 ;
丁怡仕,2010;黃政傑 、張嘉育, 2010
 站在上述論文及研究之基礎下,本文採取內容分析法和論述
分析法,以「問題/對策」為架構,針對大學系所評鑑制度進
行省思,期能有助於此一制度的再設計與實施
大學系所評鑑制度的發展背景-1
國際脈絡
 1980-1990年代,世界各國陸續推出高等教育品質保證機
制,以確保高等教育品質
 早在1991年,23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位學者在香港共
同討論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問題,成立了「國際高等教育
品質保證機構網絡」(International Network for Quality
Assurance Agencies in Higher Education, INQAAHE)
 進入21世紀, 許多國家和地區先後掀起高等教育評鑑、
認可與品質保證的熱潮,紛紛建立各具特色的高等教育
品質保證體系
大學系所評鑑制度的發展背景-2
臺灣脈絡
一、大眾化:激起對高等教育品質的重視
二、市場化:對大學辦學績效的高度要求
三、全球化:提升績效及競爭力的推波助瀾
大學系所評鑑政策在2000年初期,經由問題、政策
與政治三股潮流匯集並形成共識,作為政治活動家的
教育部與高等教育評鑑中心開啟了政策之窗,將大學
系所評鑑正式推上政策議程
大學系所評鑑制度的歷史演變-1
一、教育部主導期:1975~1990年
二、專業學會委辦期:1991~1994年
三、評鑑方案規劃期:1995~2000年
四、大學自評試辦期:2001~2003年
五、評鑑組織委辦期:2004年迄今
 評鑑權力的轉變:從教育部到評鑑組織
 評鑑類型的轉變:從學門評鑑到系所評鑑
大學系所評鑑制度的歷史演變-2
一、教育部主導期:1975~1990年
 1975 :由教育部主導,開始實施學門評鑑,評鑑對象包括






數 學、物理、化學、醫學及牙醫等五學門及研究所
1976 :辦理農、工、醫各學院之評鑑
1977 :辦理商、法學院之評鑑
1978 :辦 理文學院、師範學院之評鑑
1979~1982 :辦理學門評鑑追蹤評鑑
1983 :成立大學教育評鑑規劃小組,並公布「大學教育評
鑑實施要點」、「系所辦理自我評鑑要點」及「訪問評鑑
實施要點」
此階段的學門評鑑不僅限於教學評鑑,而是偏向於教學、
研究與服務的綜合評鑑
大學系所評鑑制度的歷史演變-3
二、專業學會委辦期:1991~1994年
 1991 :教育部遂委託新竹師範學院「教學與學校評鑑中心」
進行「國內大學評鑑委託公正學術團體辦理之研究與評估」
專案研究
 1992 :委託「臺灣電機工程學會」、「中國機械工程學
會」與「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辦理學門評鑑工作
 不過,由於國內多數學會的發展並不健全,有些領域亦尚
未正式成立學會, 且各學會規模及組織健全程度不一,加
上學會之挑選尚乏具體客觀指標,因此,要求成立一個獨
立於教育部之外的評鑑專責單位之呼聲漸起
大學系所評鑑制度的歷史演變-4
三、評鑑方案規劃期:1995~2000年
 1994 :修正大學法及其施行細則,明確規範教育部負





有 評鑑大學之責任,使得大學評鑑有了法源依據
1997:通過大學教育評鑑計畫
1997 : 教育部委託通識教育學會辦理各大學校院的
通識教育評鑑工作,以及實施以理科為主的院系評鑑
1997 :臺灣大學首度展開教學研究單位自我評鑑
2000:實施醫學系評鑑工作
1996、1999、2000、2005 :陸續辦理四次師資培育機
構教育學程訪評
大學系所評鑑制度的歷史演變-5
四、大學自評試辦期:2001~2003年
 2001 :訂定「大學校院實施自我評鑑 計畫補助申請
要點」,鼓勵大學校院辦理自我評鑑,建立自我 管
制機制
五、評鑑組織委辦期:2004年迄今
 2004 :成立社團法人臺灣評鑑協會 ,接受教育部委
託負責辦理大學校務評鑑
 2005 : 成立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接受教育
部委託負責辦理大學系所評鑑
 2006 :訂定大學校院通識教育暨系所評鑑認可程序
作業辦法
大學系所評鑑制度的歷史演變-6
 2007 :訂定大學評鑑辦法
 2007 :大專校院評鑑申訴評議規則
 2008 :大學校院通識教育暨系所評鑑追蹤評鑑與再
評鑑作業準則
 2008 :通識教育暨系所評鑑學門召集人、規劃委員
及評鑑委員遴聘要點
 2008 :大學校院通識教育暨系所評鑑申復辦法
 2009 :訂定大學自我評鑑結果及國內外專業評鑑機
構認可要點
大學系所評鑑制度的歷史演變-7
 2010 :訂頒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評鑑委員倫
理準則
 2006~2010:辦理第一週期系所評鑑
 2013~2016:辦理第二週期系所評鑑
 2014:訂定103 年度教育部試辦認定大學校院自我評鑑結果
審查實施計畫
1.適用對象:邁向頂尖大學之 11 所學校及教學卓越計畫之 23 所學校
2.二階段審查機制:第一階段「自我評鑑機制實施計畫」審查、第二階段
「自我評鑑結果報告書」認定。
3.自我評鑑結果認定的審核,係以第 一 階段教育部審查通過的自我評鑑機
制實施計畫為基礎,運用 PDCA 品質保證循環圈的設計,從通過機制審
查之大學校院執行自我評鑑的作法、結果與持續改善作為,認定其自我
評鑑結果的妥適完善。
大學系所評鑑制度的運作框架
評鑑 Evaluation
認可 Accreditation
 評鑑目的
 評鑑結果之認可的判斷
 評鑑機構
 認可結果之處理
 評鑑對象與系所分類
 申復機制
 評鑑委員遴選與培訓
 申訴機制
 評鑑標準
 評鑑程序
大學系所評鑑制度的運作框架-1
 第一週期的系所評鑑:2006~2010年
以教育投入為主,資源模式,完成70所一般大學
1,843個系所及學位學程的評鑑
 第二週期的系所評鑑:2013~2016年
以教育產出為主,結果模式,目前尚在進行中
 大學系所評鑑自2006年啟動,目前已邁入第二個週期,雖仍
採認可制度,但整個評鑑的重點及方向則有所調整,從第一
週期的「投入」取向,轉向第二週期的「過程」與「產出」
取向
大學系所評鑑制度的運作框架-2
評鑑目的
大學系所評鑑是以系所教學評鑑為主,希冀藉 由各校的「
自我評鑑」及「實地訪評」評鑑方式,以協助學校 建立品
質保證機制,發現優劣勢及強化發展之特色,以達成學校
自我改進之目標。
(一)瞭解各大學系所品質之現況
(二)判斷與建議大學各系所品質之認可地位與期限
(三)促進各大學系所建立品質改善機制
(四)協助各大學系所發展辦學特色,邁向卓越
(五)根據評鑑結果,做為政府擬定高等教育相關政策之參
考
大學系所評鑑制度的運作框架-3
評鑑機構
 第一、二週期系所評鑑 皆由「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
鑑中心」(HEEACT)負責辦理
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and Accreditation Council of Taiwan,
HEEACT)是由 教育部與大學校院共同出資於 2005
年成立,雖屬獨立的財團法人,邀集產、官、學界
及政府代表組設有董事會,但其成立後執行的大學
校院系所是由教育部委託辦理,其獨立性受到質疑
大學系所評鑑制度的運作框架-4
評鑑對象與系所分類
 以五年為一個循環週期,分年完成 79 所大學校院每一
個系所評鑑工作
 評鑑作業採一所大學所有系所同時接受評 鑑的方式進行
 第二週期系所評鑑對象為學士班,包括日間學士班、夜
間學士班、碩士班(含設立於系所下或院級下之夜間、
週末、暑期授課之碩士在職專班) 、 博士班
 以「學校」為考量或以「系所」為考量?同性質系
所同時評鑑的可能性?
大學系所評鑑制度的運作框架-5
評鑑委員遴選與培訓
 訂定評鑑委員遴聘辦法及基本資格
 評鑑委員必須接受評鑑研習與說明會
 評鑑委員培訓(系所評鑑前會議說明),以確保不同背景
委員對於評鑑準則具備一致性及專業性之認知
 為確保評鑑委員之專業性,陸續開設評鑑專業研習課程。
 評鑑研習課程分成必修與選修課程兩類。必修研習課程
為核心課程,所有委員都必須參與研習。在選修課程部
分,評鑑委員可擇一參與相關論壇或實務探討課程
 建立評鑑人才資料庫
大學系所評鑑制度的運作框架-6
評鑑標準
 評鑑內容與標準依循「做什麼」、「如何做」、「結果如何
」、「如何改善」等四個向度來評鑑系所品質
1.「做什麼?」 :系所設立之宗旨與目標為何?
2.「如何做?」:系所在課程設計、教師素質與教學、學生學
習與評量、行政與管理之實際 作法為何?
3.「結果如何?」:系所在教師專業表現與畢業生表現上符合
設立宗旨和目標的程度為何?
4.「如何改善?」:系所在整體運作過程中發現與宗旨和目標
有所偏離時,如何進行品質改善 與改善之成效為何?
大學系所評鑑制度的運作框架-7
第一週期系所評鑑
第二週期系所評鑑
1.目標、特色與自我改善
2.課程設計與教師教學
3.學生學習與學生事務
4.研究與專業表現
5.畢業生表現
1.目標、核心能力與課程
設計
2.教師教學與學習評量
3.學生輔導與學習資源
4.學術與專業表現
5.畢業生表現與整體自我
改善機制
大學系所評鑑制度的運作框架-8
師資培育評鑑
 基於系統化與統整性之原則,以全面瞭解師資培育之現況
促進資源整合,建立品質保證與辦學改善機制,強化各校
之優勢特色發展
 評鑑內容與標準
1.「目標、特色及自我改善」
2.「行政組織及運作」
3.「學生遴選及學習環境」
4.「教師素質及專業表現」
5.「課程設計及教師教學」
6.「教育實習及畢業生表現」
大學系所評鑑制度的運作框架-9
評鑑標準與指標的轉變
 103年度
 目標、核心能力與課程
 教師、教學與支持系統
 學生、學習與支持系統
 研究、服務與支持系統
 自我分析、改善與發展
標準在那裡?
 自103年度起,調整第二週
期系所評鑑的評鑑項目,
並修正參考效標為「評鑑
指標」,分為「核心指
標」與「特色指標」
 評鑑指標數量從38項減少
至13項,並提供系所多元
方式呈現特色,包括自訂
項目及指標。
大學系所評鑑制度的運作框架-10
評鑑程序
1.前置作業階段(6個月)
2.自我評鑑階段 (6個月)
3.實地訪評階段
4.結果決定階段 (6個月)
5.自我改善階段
6.後續追蹤階段
動態循環歷程
大學系所評鑑制度的運作框架-11
 評鑑結果之認可的判斷
 系所評鑑結果採認可制,將評鑑結果分為「通過」、
「待觀察」、及「未通過」三種認可結果。
 評鑑結果認定之標準,由評鑑委員根據受評系所在各
評鑑項目之整體實際表現,綜合系所自我評鑑報告,
與實地訪評結果,提出認可 結果之建議。
 評鑑結果認可經三階段審議程序:
1.訪評小組認可結果建議
2.學門認可初 審小組
3.認可審議委員會通過
大學系所評鑑制度的運作框架-12
 認可結果之處理
 通過:提出自我改善計畫與執行成果,由高等教育評
鑑中心備查
 待觀察:提出自我改善計畫與執行成果,接受「追蹤
評鑑」,追蹤評鑑內容僅針對評鑑結果所提問題與缺
失
 未通過:提出自我改善計畫與執行成果,接受再評鑑
,再評鑑作業根據評鑑項目,提出自評報告,重新進
行評鑑
大學系所評鑑制度的運作框架-13
 102年度上半年第二週期系所評鑑之結果於102年12
月公布,計有305個班制評鑑「通過」,占87.7%;
37個班制「有條件通過」,占10.6%;6個班制「未
通過」,占1.7%。
大學系所評鑑制度的運作框架-14
 申復機制
 受評單位可以針對:(1)實地訪評報告書及改善情形檢核
表初稿內容所載之數據、資料或其他文字與受評單位之實況
「不符事實」之處;(2)評鑑委員實地訪評過程中出現
「違反程序」之作法;(3)因實地訪評期間提供資料欠缺
或不足,而對實地訪評報告書初稿內容提出「要求修正事項」
之補充資料等三個部分,提出申復申請,以確保評鑑之公平
性。
 102年度上半年共計8校83個受評單位提出申復申請,實地訪
評小組回應為:維持原訪評意見占79.29%、維持部分訪評意
見占11.11%、接受申復意見占9.6%; 102年度下半年之實地
訪評作業於102年年底完成,尚未提出申復申請。
大學系所評鑑制度的運作框架-15
申訴機制
 訂定「大學校院評鑑申訴評議準則」,組成「申訴
評議委員會」,處理受評單位申訴案件之審議
 受評單位可以針對「違反程序」或「不符事實」的
部分提出申訴
 申訴評議結果分為「申訴不受理」、「申訴有理由」
或「申訴駁回」三種
 102年度上半年計有3校9班制提起申訴,申訴評議結
果皆為「申訴駁回」;下半年計有1校1班制提起申
訴,申訴評議結果亦為「申訴駁回」。
主要特點
 採取類似美國的認可模式(臺灣模式?)
 系所評鑑的法制化(法律基礎? )
 中介評鑑機構的建立(未獨立,官方色彩)
 兼採自我評鑑與同儕評鑑( 信任? 效果?)
問題分析
1.非自願性、強制性的評鑑制度
2.評鑑標準的變化與爭議
3.評鑑機構的公信力受到挑戰
4.過度強調外部評鑑的作用
5.評鑑委員遴選與評鑑能力的問題
6.系所評鑑與認可機制尚不完善
1.非自願性、強制性的評鑑制度
 採取類似美國的認可制,臺灣模式?
 第一週期系所評鑑重視「輸入面」,第二週期強調
「過程面」 ,以建立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 認可制 vs. 品質保證制
 行政主導,科層色彩濃厚,由上而下,大學缺乏自
主,非自願性參與
 大學對系所評鑑沒有承諾,缺乏自發性
2.評鑑標準的變化與爭議
 過度 強調量化指標,忽略質性指標
 流於零碎、片斷的判斷,欠缺整體的關注
 評鑑指標與系所實際的連結
 缺乏對高等教育與系所的理解
 一體適用--One size fits all
3.評鑑機構的公信力受到挑戰
 單一的評鑑機構,其公信力受到質疑, 特別是來自
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的挑戰與批判
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教育部(政府)/大學/民間機構之
間的關係為何?夥伴關係?
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的自我改進
4.過度強調外部評鑑的作用
 認可制的核心精神:大學自主
 過度強調外部評鑑的作用,忽略自我評鑑的
改進功能
 外部評鑑與內部評鑑的對話問題
 同儕評鑑的信任問題
5.評鑑委員遴選與評鑑能力的問題
 評鑑委員的遴選過程不夠嚴謹/專業性與代表性
 評鑑人才不足(量)
 評鑑委員的專業水準待提升(質)
 評鑑培訓的效果有限
 組織和個人評鑑能力尚待加強
 評鑑能力建立(evaluation capacity building, ECB)
的議題未受到應有的重視
6.系所評鑑與認可機制尚不完善
 逐步走向評鑑法制化,但仍有改善的空間
 移植美國模式,但相較於認可制度在美國已有100多年
的歷史,此一機制還不成熟
 對照於歐洲高等教育品質保證機制,此一機制包含那些
品質保證的精神與做法?
 在全球視野與在地行動之下,如何建立大學系所評鑑之
特色?
 臺灣模式?
未來展望
1.重新思考系所評鑑的定位
2.再設計完整的評鑑標準
3.強化評鑑機構的獨立性與專業性
4.加強評鑑能力建立
5.落實自我評鑑機制
6.兼顧利害關係人的需求與利益
7.獲得教師對評鑑的支持
8.借鏡國際成功經驗
1.重新思考系所評鑑的定位
 系所評鑑:教學評鑑、研究評鑑或綜合評鑑?認可機制或品
質保證?績效管理或品質改善?管制或服務?
 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制度:為確保高等教育品質,有系統地收
集相關資訊,進行描述與價值判斷,根據評鑑標準,藉由內
部品質管理及外部品質管理的手段,透過認可、審視、評量
及檢驗的方法,以改善並提升高等教育品質
 認可制度與品質保證制度的結合
 修正大學評鑑辦法,增列品質保證相關規定
2.再設計完整的評鑑標準
 評鑑標準在認可機制中的作用:引導自我評鑑、評






鑑依據,提供框架
評鑑標準 vs. 認可證據(evidence-based)
在系所評鑑中,如何加強證據本位文化(evidencebased culture) ?
如何評估學生學習成效?
學生學習成效與評鑑標準的關聯為何?
CIPP:兼顧背景、 投入、過程與結果的評鑑標準
評鑑標準要考慮大學/系所之間的差異
3.強化評鑑機構的獨立性與專業性
 評鑑機構的獨立性與專業性,體現認可機制的公平性
 大學評鑑辦法第7條明確規定:教育部得對於評鑑機構
進行後設評鑑,以作為遴選評鑑機構之標準
 惟,目前高等教育評鑑仍由高等教育評鑑中心負責規劃
與執行,仍未看到教育部設有專案組織或常設委員會加
以執行後設評鑑
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之設立,雖是大學教育評鑑之里程碑,
但政府官方的配套措施亦應加緊腳步跟上趨勢,由教育
部內部組成正式小組、委託學術機構或專業學會或由國
家教育研究院,落實監督與後設評鑑之工作
 建立強而有力的評鑑機構:獨立性、專業性
4.加強評鑑能力建立
 建構評鑑能力指標,作為評鑑人員培育與發展之依據
 落實評鑑培育工作並檢核其成效
 評鑑能力建立的三層次:個人/系所/學校
 組織評鑑能力的建立是以組織中個人評鑑能力為基礎
 個人或組織:設計、執行與使用評鑑的知識、技能及
態度等
 評鑑文化,改變舊思維,善用溝通,建立信任
5.落實自我評鑑機制
 2009 :訂定大學自我評鑑結果及國內外專業評鑑機構認可要
點
 2014 :訂定103 年度教育部試辦認定大學校院自我評鑑結果
審查實施計畫
 系所評鑑雖以「認可制」為其評鑑模式,但徒有形式而未落
實其精神
 在認可制度之下,評鑑動機應來自於學校本身求好求進步的
企圖心,而非由政府、外部的被動規定而執行
 現行的系所評鑑,外部評鑑色彩濃厚,幾乎所有學校系所自
我評鑑皆依附於官方規定之「外部評鑑」時程而進行,且評
鑑內容尚無法因校、因系制宜,與認可制度之理念尚有差距
 建立自我評鑑文化 (self-evaluation culture) , 落實大學及系所
自我評鑑機制
6.兼顧利害關係人的需求與利益
 確保利害關係人在系所評鑑中的公平性及其權益
 轉變政府(教育部)的治理模式
 評鑑機構的中介角色
 大學的自主權,充分發揮大學的主體性
 學生、家長、社會大眾的需求與利益
 重視學生在系所評鑑中的位置
 在不同利害關係人之間取得平衡,建立夥伴關係
7.獲得教師對評鑑的支持
 系所評鑑結果與招生政策相結合,導向績效責任制度,
大學教師認為這是一種自主權的剝奪,因而抱持抗拒
的心態
 雖然系所評鑑因法制化而得以持續推行,但若無法取
得教師的普遍支持,則系所評鑑將容易流於表面形式
 就提升高等教育的品質及服務功能來說,深化教師對
系所評鑑理念與制度內容的理解與認同,進一步培養
其對自我評鑑的正向意識、態度及行動,將是系所評
鑑下一步應著重的焦點
8.借鏡國際成功經驗
與國際接軌
 美國模式
 英國模式
全球與在地
 澳洲模式
視野及行動
 荷蘭模式
 日本模式
 歐洲的高等教育品質保證機制
 尋找最佳的認證模式,建立臺灣模式
結語
 制度省思
 問題分析
 尋求對策
 展望未來
 Joint Committee on Standards for Educational Evaluation
(2011)-- Utility Standards、Feasibility Standards、
Propriety Standards、Accuracy Standards、Evaluation
Accountability Standards
 大學系所評鑑制度該何去何從?
大學系所評鑑制度的省思:
問題與展望
QUESTION OR COMMENT?
孫志麟
國 立 臺 北 教 育 大 學 教 育經 營 與 管 理 學系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