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费翔历-工科院校数学文化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中国石油大学费翔历-工科院校数学文化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公共数学与数学专业文化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费祥历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
2011.7.14-15
天津
南开大学
朝觐数学文化教育的圣地
探究学习课程建设的秘密
顾沛教授率领的课程组:2007年,负责的“数学文化”
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作为带头人的教学团队被评
为 “数学文化全国优秀教学团队”;2009年,“构建科学
教育公共课新模式,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科学与人文双翼齐
飞’”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南开大学‘数学文化’
课程组”,2007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全人包括三个方面:人才、人格、人文
台湾学者傅佩荣: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全人教育”。人的生命潜能无限,
教育的目的是使潜能得以实现。实现的过程中,必须分清本末轻重,否则
无法安顿个人的身心。
人才:具有专业技能,可以在社会上立足。只有人才,人生只是工作而已,
不仅偏颇而且容易陷于物欲的深渊;
人格:个人真诚自觉承担其责任,彰显人性之尊严。重视人格,品德得以
提升,但也有恒常的压力,人格修养难以达到完美,也很难坚持一生;
人文:学诗与教化;要有信仰;音乐与美的感受;礼节。有了人文教育,
可以获得审美的秘诀,虽处困厄之中,也能自得其乐。使人充实休闲活动
的内涵,恢复生命的完整性,进而领悟人生的根本意义。
完整的人生:志于道(有理想、有人格、有追求)、据于德(有德行修
养)、依于仁(择善固执、坚持原则)、游于艺(礼、乐、射、御、书、
数)。
一、一般的文化含义
广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
社会生活中,人们形成了共同的认识、理念和思想,遵循着一定的规范和秩
序,这就是文化。
狭义: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
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各种
制度等。
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识、
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
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在汉语言系统中,“文化”的本义是“以文教化”。
当代中国社会使用“文化”概念时一般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性:(1)历史性
(2)群体性(3)影响性。
什么是“文”?是一种界线,“化”就是改变。各种事物有章有法地聚在一
起非常“美好和谐”的一种现象就是“文”。用这种“美好和谐”的理念行
之于一切,就是“以文化之”,就是“文化”的要求。而美好和谐是文化的
最高要求,文化的核心就是人。
二、数学的文化特征
数学与文学、诗歌、绘画一样可以使人得到心灵的表达、安慰和净化,
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同时数学还是有一种能力强大的精确科学技术,帮
助我们走向遥远的星空、深入物质的细胞结构、透视我们的肌体关注我们
的健康、把印刷业从检排铅字的繁重低效率体力劳动一步跨越到数字排版
的高效率脑力劳动。因此,数学既是一种精神财富,也是创造物质财富的
有力工具。杨振宁对数学的美妙的品味照耀着他所有的工作。使他的工作
成为精致的艺术品,使他的深奥的推测成为杰作。
作为一个学科,或者一门门的课程,学校数学教学中,把数学作为一
种工具,是学习其他课程必不可少的基础,也是解决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
问题的强有效方法。但是,数学传播中对数学的精神财富的发掘和人性教
化方面的作用,不同程度的有所忽略,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数学的文化特征:是人所创造的,数学活动以人为核心,追求真理,本质向
善,处处闪现美的力量,体现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历史发展过程,展现杰出
数学家的人才、人格、人文魅力。
顾沛教授清华演讲“从数学文化谈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顾沛教授认为“数学文化”内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指的是数
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而广义上
则指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数学
与各种文化的关系。
数学文化教育帮助提高数学素养。什么是数学素养呢?从通俗角度讲,
就是能从数学角度看问题,有条理地进行理性思维、严密求证、逻辑推理
和清晰准确地表达的意识与能力;从专业角度讲,数学素养是指主动探寻
并善于抓住数学问题的背景和本质的素养;熟练地用准确、简明、规范的
数学语言表达自己数学思想的素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合
理地提出新思想、新概念、新方法的素养;对各种问题以“数学方式”的
理性思维,从多角度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素养;善于对现实世界中的现
象和过程进行合理的简化和量化,建立数学模型的素养。
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在数学文化教育方面的一些探索
1、在科技讲座上做数学文化传播
1)数学解题欣赏:超越数的存在性与个数问题:函数的连续性及黎曼可积性问题。
2)、数学发展简史; 数学史的分期; 中国数学简史;世界数学史 简介;中算的
《九章算术》与西算的《几何原本》。
3)、数学的心脏是问题和解:本演讲分三个部分:20世纪初希 尔伯特(Hilbert)
的数学问题;新千年克雷(Clay)数学问 题;几个初等数学趣题。
4)、微分与积分概念的演进 :经典微积分的微分与积分概念;非标 准微积分的微分与
积分概念;测度链上的微分与积分;分数阶微 积分的微分与积分。
南京财经大学的王庚在《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一书中认为数学教师可
以在教学过程和以举办学术报告、公开的讲座的形式来探讨和传播数学文化
是可行的方式之一。
举办讲座,或者在讲课过程中融入数学文化的传播,关键在教师。每一
位数学教师都应该学习数学史、数学哲学,思考挖掘具体课程中的数学文化
成分
2、在教材中融入数学文化的内容
自编高等数学教材:
1)开篇有一个绪论。考虑到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大学阶段可能是一生中
系统学习数学的最后机会,简单介绍了数学发展历史的几个阶段及相
应的数学成就,在现行课程中的地位,使学生对整个数学的发展有一
个概括性的了解。用几何直观图形对照的方式简述了初等数学与高等
数学研究对象及方法上的区别与联系。
2)增加了数学的现代应用方面的一些内容。教材中渗入了现代数学的
某些新思想、新内容。理论讲解强调了几何直观的重要性。参考李心
灿先生的“高等数学应用205 例”及其它一些国内外教材,增加了数
学在人口、环保、金融、信息传播等方面的应用例子。
3)增加了微积分的经典应用。利用向量运算和曲线积分证明天体运动
的Kepler定律;旋轮线(速降线、等时线)。
4)每一章后增加了选读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数学的现代应用及开
现代数学部分内容介绍的窗口,其中微积分在经济方面的应用体现了微积
分应用的广泛性,其内容也能满足经济类专业学生的教学要求。现代数学
方面有分形、混沌、战争的Lanchester模型、重要常数的性质研究、外
微分及广义Stokes定理等内容。二是介绍了本章中涉及到的重要数学家
的简历(生平、对数学的贡献、与高等数学相关内容的贡献、人品等),
全书上、下册共有27位数学家的简历,目的是人文素质教育,同时也自
然的涉及到了数学概念的发展史,“这样既可以增加人情味儿, 还能帮助读者
循迹数学概念从一位数学家到另一位数学家的传播. ”。这部分内容主要参考了
李心灿先生编写的“微积分的创立者及其先驱”。这部内容放在每章的后
面而不穿插在正文中,目的是保持主题的连贯性,只做选读,是教材编写
的一种有益尝试。
存在的问题:如何在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中体现数学文化教育?最主
要的是和教师本人的教学思想、教育理念和知识储备有关系。
3、在数学专业培养计划中融入数学思想、文化修养的内
容------《数学学科概论》课的开设
令大多数学数学的学生感到失望的一件事, 就是他们从来没有上过一门关于数
学的课程. 他们会学习微积分、代数、拓扑等等课程, 但是数学作为一个整体是什么
样的,直到大学毕业也不清楚,从大一到毕业可能一直是盲目的被牵着鼻子走。 概
论的目的是赋予大学数学一种统一的观点, 通过数学的历史、数学的结构、数学的
培养模式、数学的趣味问题等来探讨它 。
《数学学科概论》的开设,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个阶段:4次课,8个学时,大一第一个学期初,介绍:数学的发展简
史;数学的学科结构;数学教育培养计划解读和一二年级主干课程课程介
绍;数学中的问题和数学奖励。
目的:给学生以宏观影响,引起学生的好奇与兴趣。
第二个阶段:8次课,16个学时,大二第四个学期末,在学生有了基本的认
识后,介绍高年级的主干课基本思想和内容。给以选专业主修方向以指导。
4、探索数学通识教育的模式
进入 21世纪之初, 一次中美学生关于“权力、 金钱、 真理、 正义”
等价值取向“四取二 ”测试更出人意料,大陆 80 %学生选择前者,而美国
80 %学生选择后者。中国大学生追求权力, 以及价值观严重偏离的情况, 引
起国人和专家们注意和忧虑。近年来,在大学生校园内,或者大学生身上
出现了许多令人惋惜的事件: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李一帆事件,7月
5日电山西省晋中学院一名在校大学生,因公交车上与同校学生抢座位引发
生冲突,被三名同班同学用折叠刀捅死,还有自杀等,最近上海了连续发生两
起高楼抛子案。这些事件反映出现有的教育的理念、模式有很大的问题。
通识教育也称为自由教育、全人教育。查阅国内关于通识教育的研究,
有多种观点。但往往顾及一头,失之偏颇。我认为,还是孔子的人才、人
格、人文“全才教育”理念好。专才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结合才是正确的道
路,完全的通识教育与完全的专才教育两个极端都不可取,从顶尖的大学,
到一般的大学,通识教育的比例应该逐步减少。
“从本质上来讲,自由教育仅仅是理智的训练,因此,它的目的不是别的,恰
恰就是培养卓越的智力”,但是没有一技之长何以立足社会?通识教
育
是筑起很宽大的平台,但是不一定很高,可能难以胜任日以高度专业
化
的技术工作要求,专才教育是筑一个很高的平台但是不一定很宽,这
就
可能不太稳固,适应性较小,因此要适度的用通识教育加宽平台。
在中国石油大学全校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理工科专业和经济管
理
《多元视角下的数学文化》(易南轩等著,科学出版社,2007),《数学走遍天
涯》(S.帕帕斯著,蒋声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数学的思想、方法和
应用》(张顺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王庚,
科学出版社,2004),《西方文化中的数学》(M.克莱因著,张祖贵译,复旦大
学出版社,2005)等等。
但是,这些类型的数学课程都是作为专业学习需要开设的课程,课程的内容有
严格的界定。数学的更多的东西,比如,数学的哲学思想、数学的发展历史、数
学的美学特征、数学的修身养性功能、现代社会文明中的数学因素等数学的文化
特征,在传统开设的这些课程中是不容易得到体现的。近几年来,人们对数学的
文化精神方面的意义越来越引起重视,一定程度的数学修养就像小说、诗歌、审
美意识一样,是一个现代人,特别是现代科技、人文社会人才必须要具备的基本
知识和文化内涵。如近几年出版了一些著作,都从各个侧面反映了数学的文化特
征。
在教育理念上应该重视通识教育,需要探讨的是:如何进行通识教育?是否
有必要在数学专业和非数学专业进行数学通识教育?如何进行?如何在数学教育
里为人们寻找心灵的港湾?
四、理工经管类特色院校数学专业建设的思考
问题:工科院校的数学专业如何举办?
我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这个问题也与文化有关,如果
把普通高等学校大致分为三类: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
理工科类特色学校,不同类形的学校其专业结构、校园文
化、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在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数学
专业是主干专业,数学学科在学校的地位比较高,学生的
专业自豪感比较强,数学专业的培养计划也就可以主要考
虑按数学规律自身的学科发展。在理工科型的学校,强势
专业是该校的特色专业,如,中国石油大学的特色专业是:
石油勘探、石油开采、石油运输、石油加工。 这些专业的师资力量比
较强、就业形势比较好,学生学习有积极性,有专业自豪感。
与此相比较,数学专业:与许多工科专业比较起来,学起来很难、就
业形势不好,如果感受不到数学本身的美、对数学的有用性没有深刻的
了解,学生的学习动力就不足。
据了解,全国大多数理工经管类专业院校都办有数学专业,这就给如
何办好这些专业提出了必然的要求。
中国石油大学的做法是:数学专业培养方案中,数学的基本理论体系
相对完整,根据学生考研和学习意愿,体现数学如何和强势学科相结合
而找到有意义的应用。大一、大二数学基础课程,在大三大四阶段,选
专业主修方向,共四个模块:数学在资源勘察中的应用、数学在石油工
程中的应用、数学与软件的结合、数学理论课程。学习毕业时都要带一
点油味儿。
实践证明这个思路是对的,得到学生的认可。是否有更好的方案?
会不会损害数学理论本身的发展?是否符合数学发展的规律?
感谢大会组委会给我们一个交流学习的机会
感谢各位专家的精彩报告
特别感谢:顾沛先生给我这次交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