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

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
谌 业 锋
⊙ 四川省特级教师
⊙ 凉山州专家型教师
⊙ 凉山州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 中学高级教师
⊙ 中小学教育研究室主任 ⊙ 西昌学院客座教授
欢迎访问 业锋教育在线
http://www.lsyf.cn
谌业锋主页 http://lsyf.cn/jksyf.html
(讲座幻灯课件请在网上下载,让我们一起思考!)
QQ:178990915
电话:18981539788
E-mail:[email protected]
1
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
谌业锋
课程简介
• 本课程从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分析
入手,分析了小学数学新课程的目标、
内容标准,提出了数学课程的实施建
议,并举例说明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
及教学设计。
2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学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概述
数学课程的目标及分析
数学课程的内容标准及分析
数学课程的实施建议
数学课程标准教材具体内容的教
3
第一章 数学课程标准概述
•第一节 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
演变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展
•第二节 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第三节 数学课程的设计思路
4
第一章
数学课程标准概述
• 第一节 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演变看我国数学
教学改革的新发展
• 一、从数学“课程性质”的演变,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
展
• 二、从课程“基本理念”的提出,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
展
• 三、从数学“设计思路”的演变,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
展
• 四、从数学“课程目标”的演变,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
展
• 五、从数学“教学内容”的演变,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
展
5
• 六、从数学“教学评价”的演变,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
第二节 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 一、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是
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
• 二、认识数学的价值,是达到数学教学目的
的前提。
• 三、把握数学学习的内容与教学活动规律,
是达到数学教学目的的关键。
• 四、将数学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为教
学目的的达成提供了新的平台。
• 五、实施科学评价,构建发展性评价体系是
达到教学目的的可靠保证。
6
第三节 数学课程的设计思路
•
•
•
•
一、数学课程的整体性与统一性相结合
二、数学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相结合
三、数学课程的多维性与交融性相结合
四、数学课程的开放性与创造性相结合
7
第二章
数学课程的目标及分析
• 第一节 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及分析
• 一、立体性
• 二、交融性
• 第二节 数学课程的学段目标及分析
• 一、纵向有序
• 二、横向贯通
8
第一节 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演
变看我国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展
• 一、从数学“课程性质”的演变,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
展
• 二、从课程“基本理念”的提出,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
展
• 三、从数学“设计思路”的演变,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
展
• 四、从数学“课程目标”的演变,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
展
• 五、从数学“教学内容”的演变,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
展
• 六、从数学“教学评价”的演变,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
展
9
• 七、从数学“课程资源”的提出,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
第一节 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演变看
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展
• 数学教学改革的发展是和数学教学思想的发
展变化密切相关的,而数学教学思想的演变
又直接体现在数学教学大纲之中。数学教学
大纲是指导数学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它规定
着数学学科的性质、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
教学内容,它是编写数学教材的依据,也是
检查和评估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一般
来说,数学教学大纲发生演变,与之相配套
的数学教材也将发生演变。因此,我们可以
从数学教学大纲及教材的演变中,看到数学
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脉络。
10
• 同时大纲和教材中所体现出来的教学思想又
是和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教育的发展
状况分不开的,这就使得数学教学大纲和教
材的演变必须以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
为背景,带上了时代发展的烙印。
• 新中国成立以来,除了1950年颁布的具有大
纲性质的《数学课程暂行标准(草案)》以
外,先后颁布了七部数学教学大纲。可以说
每一次大纲的颁布都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
和数学学科自身的发展。
11
• 如今,随着信息化、数字化、学习化社会的
到来,对公民的数学素养提出新的要求,这
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数学课程的价值取向。
• 实践证明,沿用了几十年的数学教学大纲已
不再适应当今社会进步、学生发展以及数学
教学改革的发展需要。
• 在信息化社会、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伴随
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义务教育的全
面实施以及数学学科自身的发展,数学课程
改革已势在必行。
12
• 为适应未来需求,数学课程的改革应该是全
方位的,它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基本理念、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价
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管理等诸多方面
进行系统的改革。本次数学课程改革以促进
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出发点,
分别从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
容标准、课程实施建议等五个方面为我们勾
画了一幅整体改革的蓝图。
13
• 这些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数学课程在突出
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同时,使全体学
生学有价值的数学,获得必需的数学,得到
不同的发展。
• 其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 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数学教
学改革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 我们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演变中,可以
正确把握数学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14
一、从数学“课程性质”的演变,
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展
• 数学学科的课程性质与地位的确定,关系到
数学教学的全局性和方向性问题,正确把握
数学课程的性质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数学教
学改革的方向。
15
• 纵观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对于数学的
课程性质是这样阐述的:
• “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
和工具”(1992年版)、
• “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
基础和工具。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之
一。”(2000年版)
• 这一规定把数学素养仅局限于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能的范畴,数学的价值仅体现在日常生
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工具性,数学课程
的地位仅限于它的基础性。
16
• 《标准》从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确定
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
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并进一步阐述:“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
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
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 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
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
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
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
17
•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
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
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这一
规定,重新确定了数学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我们在理解数学课程的性质与地位时,可以
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18
第一,数学教育的基础性。
•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公民的数学素养以及对
数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数学素养
是在数学学习中获得的,它不仅是学生终身
学习的必备条件,也是未来公民基本素养不
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这就要求我们通过数学
课程的实施,让学生具备能适应未来社会发
展的最基本的数学素养。例如,让学生学会
把实际问题归结为数学问题,相信数学的用
途与价值,掌握猜测与推理的手段和方法,
能和他人合作解决问题,会进行创造和探索
等。
19
第二,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 如今,数学已渗透、辐射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的各个领域,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课程内容
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呈现贴近儿童现实
生活、被儿童所熟悉的数学素材,让学生在
现实的、生活化的背景中“再创造”地学习
数学,体会数学与社会的联系,体会数学的
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20
第三,数学教育的价值性。
• 数学教育的价值性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
• 一是数学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即我们应
该认识到数学教育在提高全民素质、培养适
应现代化需要的各级人才方面也显现出特殊
的价值,同时数学的发展也能够直接为社会
创造价值、作出贡献;
• 二是数学为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交流信息
提供了简捷、有效的手段,如今数学已成为
人们交流信息的必备工具。
21
• 数学已不在单纯的是一种辅助性工具,它已
经成为解决许多重大问题的关键性的思想和
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数学的知识、数
学的语言、理性的思维、科学的精神、数学
的活动、数学的技术、数学的价值乃至数学
的文化转化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必不
可少的“思维武器”。
• 由此可见,大纲到课程标准的演变过程是数
学课程性质的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也体现
着数学教学改革不断发展的过程。
22
二、从课程“基本理念”的提出,
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展
• 纵观建国以后的各部数学教学大纲,都没有
专门的课程基本理念的论述。
• 《标准》首次提出了基本理念,这为我们进
一步指明了数学教学改革的落脚点和方向。
• 《标准》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基本理念,这六
个方面的基本理念构成了完整的数学课程改
革的指导思想。
• 概括地来看,六条基本理念分别强调了六个
方面的问题:
23
1.教育的目的——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
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发展。
• 《标准》“基本理念”的第一条明确指出: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基础性、
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
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
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
不同的发展。”
• 这与《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为
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我们在理解这条理念时,必须把握四点:
24
• 第一,教育对象的全体性。义务教育阶段的
数学教育必须摈弃精英教育,提倡“为所有
人的数学”,应该真正面向全体学生,提供
人人均等的学习机会,让每位学生通过数学
的学习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 第二,数学教育的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
数学学习应为每一位学生奠定终生学习的基
础,以帮助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
数学思考和情感态度也能得到进步和发展,
真正体现“人人都能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
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25
• 第三,数学教育的差异性。允许学生富有个
性地学习、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是现代教学
论所倡导的核心理念,在数学教育中我们同
样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以学论教”,
提倡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适应他
本人发展的学习环境和条件,真正使“不同
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6
2.数学的作用——树立”工具性”和“文
化性”相结合的课程观。
• 《标准》明确了“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
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这种工具性表现在
通过数据处理、计算、推理和证明、建立数
学模型等,能帮助人们有效地认识周围世界,
这种工具性还体现在数学对人类社会的进步
有巨大的推进作用,因为数学的思维方式能
促进人类自身创造潜能的发挥,通过数学的
语言、思想、方法、技术等也为其他科学技
术的发展提供了研究基础。
27
• 《标准》在赋予数学以工具性价值的同时,
还赋予数学以文化的价值,指出“数学也是
人类的一种文化,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
分”。数学的文化性理念的提出,要求我们
在数学教育中应积极地用数学学科自身的发
展历程、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以及数学思考本
身所带来的无穷魅力引领学生感悟到数学文
化价值的所在。
28
3.学习的方式——转变学习方式,赋予
数学学习活动以生命的活力。
• 义务教育阶段要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
新精神为核心,为此,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
习方式入手,《标准》明确强调了数学教育
不能再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要转变过去
的封闭、被动、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倡导动
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
学的重要方式。
29
• 在数学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要注
意以下几个问题。
• 一是要凸显数学内容的生活化,教学时应加
强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呈现的数
学素材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应
充满着挑战性;
• 二是凸显内容呈现的多样化,内容的呈现应
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以富有吸引力
的方式激活儿童的经验、启迪学生展开积极
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0
• 三是凸显学习过程的探究性,教学中应注重
创设问题情境、引发矛盾冲突,激发学习兴
趣、激活探究欲望,提供探究材料、构建探
究性活动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
究中体验、在体验中发现,合作探究、自主
建构;
• 四是凸显合作与交流,提倡让学生相互学习、
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合作中学会交流,
在交流中学会发展;
• 五是凸显学习方式的个性化,“学生是数学
学习的主人”,教学中应尊重学生个体独特
的体验与内化,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
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31
4.教学的本质——揭示数学教学活动的
本质,明确角色转变。
• 《标准》明确指出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
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
共同发展的过程”。
• “交往”意味着师生关系的平等与情感的沟
通,“互动”意味着民主的对话与共同的合
作,唯此,课堂才能真正意义上成为师生共
同发展的绿洲。
32
•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
更多的时候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
者和合作者,教师的作用就在于激发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提供现实而有吸引力的学习背
景,激活儿童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储备,向学
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和空间,帮
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
与交流等活动去“做数学”,完成数学的
“再创造”,以促进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
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
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33
5.评价的目的——重新厘定评价的主要
目的和体系。
• 《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
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
改进教师的教学。
• 为此,数学课程必须重新构建评价的体系,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以真正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
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34
6.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充分发挥现
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
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所产生的影响在
本次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中得到重视。
• 《标准》强调“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
机和计算器)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
题的强有力的工具”。
35
• 计算机和计算器等先进技术的使用可为数学
教学提供一种新颖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可
以借助它们完成复杂的数值计算、处理更为
现实的问题、有效地从事数学学习活动,最
终使学生乐意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
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之中去。
• 为此,在第二学段学生就可以借助计算器进
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
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36
• 课程标准对数学课程基本理念的深刻阐述,
标志着我国数学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
发展阶段。
• 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们首先要努
力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凸显“以学生发展
为本”的教育思想,使我们的数学教育为学
生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7
三、 从数学“设计思路”的演变,
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展
• 数学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个时期数学教学改
革的具体反映。
• 本次课程改革对数学课程作了重新的设计。
• 与以往的数学课程相比,突出了以下几个特
点:
38
第一,九年一贯制的整体设计。
• 1992年至2000年也提出要全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但是在学制上,中小学数学是分开设计的,分别
是小学六年、初中三年,没有体现中小学数学教
学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 本次课程改革按九年一贯制来整体设计数学课程,
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第一学段为1~3年级,第
二学段为4~6年级,第三学段为7~9年级。并用
总目标贯穿九年,将“总体目标”分解为三个
“学段目标”,目标的阶段性与整体性有机统一,
各学段自然衔接、梯级螺旋上升,避免了以往的
中小学数学教学可能出现的相互脱节与不必要的
重复。
39
第二,三维目标的整体设计。
• 纵观以往的数学教学大纲,在教学内容与教
学目的上的设计都是平面的,比较重视数学
的知识与技能,忽视了隐性的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这就造成教
学目标的狭窄、学习内容的单一、学习方式
的被动。本次数学课程改革着眼于促进学生
的全面发展,将数学课程目标从三个维度进
行了立体化地设计,强调三个维度的目标是
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交织、融合渗透、协
调互动,整体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
发展。
40
第三,内容领域的整体设计。
• 纵观建国以来颁布的历次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数
学内容的设计都是支离破碎的、零乱的,没能很
好地体现数学教学的主线。
• 本次数学课程与以往的课程相比,突出将“数学
的思想和方法”作为数学课程设计的一条主线,
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
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和三个
维度目标来构建数学课程的体系,同时强调这四
个学习领域也是一个横向贯通、纵向有序的相互
联系的整体,形成一个球体状的课程体系。这个
球的纬线分别是三个目标维度,经线分别是四个
学习领域,而球心就是促进全面、可持续发展学
生的数学素养。
41
第四,弹性设计构建了创造的空间。
• 纵观以往的中小学数学教学大纲,都明确规
定了各个年级、各个学期、甚至各个星期、
每一天的学习内容,这给教学带来诸多的限
制,从而阻碍了师生创造活力的发挥。
• 与以往的数学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的设
计体现了较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42
• 在内容标准中仅规定了学生在相应学段结束
时应该达到的基本水平,同时不规定内容的
呈现顺序和形式,允许教材有多种编排方式,
这就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差异学习提供了
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
进行教学提供了舞台。
• 对数学课程的重新设计,也使广大数学教师
进一步明确了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
43
四、从数学“课程目标”的演变,
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展
• 数学课程的改革首先体现在课程目标上。课
程目标是对某一阶段学生所应达到的水平提
出的要求,它是数学课程实施的基点,决定
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方向。
• 我们从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到课程标准
的“课程目标”的演变,同样可以看到数学
教学改革的发展。
44
• 纵观建国以来颁布的小学数学教学大
纲,教学目标是平面的,显得比较单
薄,数学课程过于注重显性的知识技
能目标,都是在强调“双基”的前提
下培养能力,至于过程与方法、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则是隐性目标,在教学
中是“可有可无”的“软目标”,只
是偶尔在公开课教学中加以“点缀”。
45
• 如1992年版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对“教学目
的”是这样阐述的:“使学生理解、掌握数量
关系和几何图形的最基础的知识;使学生具
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
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
生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
• 这样的教学目的侧重的是双基,而且双基的
内涵不深,仅限于数和形的最基础知识,把
能力的培养局限于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和空间观念,
46
• 几乎没有考虑现代社会公民所必须的数学应
用意识、推理能力、统计观念等数学素养,
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至于
能促进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则更是只字未提。
• 《标准》首次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这是数学课程改革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也
是数学课程顺应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数学
学科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47
• 《标准》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
和谐发展”为出发点,从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价值
观四个方面阐述了各个学段的具体目
标,我们在把握数学课程目标时应注
意“一个注重”和“两个方面”。
• 所谓“一个注重”,就是指标准首次
将情感与态度作为目标单独设置,这
足以体现出它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起
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8
• 我们知道基础教育阶段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全
面发展的人,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
养,是实现义务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
• 以往的数学课程把数学作为一个筛子,过多
起到的是选择与淘汰的作用,过分注重数学
学科自身体系的完整和学生对“双基”的理
解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
的培养,其结果导致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对数
学丧失信心,从而对学习丧失兴趣,学生带
着不健全的人格走向社会,这样的心态甚至
影响着他们一生的发展。
49
• 这次,将情感与态度作为数学教育的一个目
标,其目的就在于明确了情感与态度对人的
一生发展所具有的深远意义,以此来促进学
生主动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动力和能力。
• 所谓“两个方面”即指:
• 第一,课程目标的整体性。整体性即指以上
四个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在教
学中是同时、并列进行的,是不可分割的,
既要强调知识与技能,更要强调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种“有你也有我”
的关系;
50
• 第二,课程目标的交融性。所谓交融性即指
三维目标应该相互交织、融合渗透、互为一
体,是一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辨证
关系。
• 具体的说就是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其他目标落
实的载体,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
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 而过程与方法的重视能够为学习注入原创力,
情感态度的关注能够为学习注入催化剂。
• 三维目标相互促进,以真正使学生在“获得
对数学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展”。
51
五、从数学“教学内容”的演变,
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展
• 课程目标是课程内容选择的主要依据,伴随
着课程目标的演变,数学课程内容也应发生
变化。
• 教学内容的改革几乎每次都处于数学教育改
革的核心。
• 纵观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趋势,都将“问题
解决、数学交流、数学应用、数学思想方法
和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列为数学教育的主要
内容与目标。
52
• 其中实验观察、信息获取、数据处理、模式
抽象、合情推理、预测猜想、逻辑证明、探
究创造等,是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公民应具有
的数学素养。而这些现代最重要的数学能力
的要素在以往的数学课程中多数都未能得到
体现。
• 本次数学课程改变了过去以数学知识的积累
为取向的课程体系,重新构建了以促进学生
身心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目标的课程体
系,重组、精简、调整了教学内容。
53
《标准》对数学教学内容作出的重大调
整是历次大纲所不能比的。
• 对教学内容的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第一,内容结构的调整。
• 主要是将重复叠加式改为块状推进式。2000
年以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都是将数学内
容分为七大类,分别是数与计算、量与计量、
几何初步知识、代数初步知识、比和比例、
应用题、统计初步知识,2000年的试用修订
版大纲又增加了实践活动。
54
• 上述内容均按年级分单元编写,且每一项内
容相对独立,由于过分追求科学性和系统性,
内容庞杂、交叉重复、繁琐臃肿、零乱无序,
尤为明显的是将应用题单独设立,人为地拔
高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导致学生的学习负担
过重、学习兴趣不浓。
• 《标准》在各个学段中,将数学内容重新安
排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
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
领域,且强调这四个学习领域是有机统一的
整体。
55
第二,教学要求的调整。
• 《标准》对以上内容的调整,不仅仅是简单
地对内容领域作加法和减法,更多的表现为
对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具体目标要求和知识点
进行了增加、强化、重视和删减、降低、淡
化。
• 下面我们试以小学“圆 、圆柱与圆锥”的
几何教学内容为例谈一谈《标准》对大纲在
内容上的调整思路。
56
第二,教学要求的调整。
• 《标准》对以上内容的调整,不仅仅是简单
地对内容领域作加法和减法,更多的表现为
对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具体目标要求和知识点
进行了增加、强化、重视和删减、降低、淡
化。
• 下面我们试以小学“圆 、圆柱与圆锥”的
几何教学内容为例谈一谈《标准》对大纲在
内容上的调整思路。
57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992年版)
• 小学六年级
•
•
•
•
•
•
几何初步知识
认识圆,会画圆。
认识圆柱和圆锥。
掌握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
58
数学课程标准
•
•
•
•
•
•
•
•
•
第二学段
图形的认识
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圆,会用圆规画圆。
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圆柱和圆锥,认识圆柱的
展开图。
测量
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能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
以及圆锥体积得计算方法。
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59
图形与变换
• 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
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 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比例将简单的图
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 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
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0。
• 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
旋转在方格纸上能够设计图案。
60
图形与位置
• 了解比例尺,在具体情景中按给定的比例尺
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 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 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 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并能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来确定位置。
61
• 从1992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和《标准》的
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将“几何初步知识”
改为“空间与图形”的同时,更多的将有关
内容作了调整与重组。
• 首先表现为增加,即在原有图形认识及面积
体积公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图形与变换、图形
与位置。
• 这是因为平移、旋转、对称现象是图形变换
的基本形式,对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现实世
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对图形美的
感受与欣赏都是十分重要的;
62
• 而辨认物体的方向,会看懂自己生活环境的
路线图,是学生的一种基本生存能力,也是
学生从熟悉的环境中建立空间观念的一条有
效途径。
• 标准增加的确定物体位置、描述路线图等内
容,这在以往的大纲和教材中是没有的,标
准安排这些新的内容,可以使学生有机会接
触到对他们全面、和谐、持续发展更有作用
的数学,同时也为他们主动探索数学、审视
生活、认识世界提供了重要的载体。
63
• 其次是强化,标准对圆、圆柱、圆锥的认识
明确强调要联系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经验,通
过观察、操作来认识图形,重视了测量的实
践性,重视估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这样
的安排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活动经验和生
活经验主动建构理解数学知识,同时也加强
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 再次是削弱,标准用“探索……”的句式替
代了原大纲中的“掌握……计算公式”,削
弱了单纯的图形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的教学。
64
• 第四是淡化,即淡化了形式化的公式记忆与
枯燥计算,为的是让学生在充满探究性和挑
战性的数学活动中发现数学奥秘,发展空间
想象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展现生命的
活力。
• 这样的调整,在其他各内容领域都有反映。
从《标准》对数学学习内容的重组可以看出,
对陈旧的、繁琐的内容做了删减、减少、淡
化与降低,归根结底是为了增加、强化、提
高和重视,
65
• 更加关注学生的经验,更加重视让学生体会
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这就为
学生留出了更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从事探索、
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及交流等数
学活动,以“有价值的”、“必需的”的数
学学习满足了学生多样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加深了数学的理解和运用数学的信心,学会
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 为学生全方位张扬自己的个性和学会学习奠
定了基础。
66
六、 从数学“教学评价”的演变,
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展
• 评价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对
教学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 有什么样的评价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过
程。
• 纵观以往的教学评价,主要以教学大纲所规
定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为依据,着眼于学
生成绩的考查和评定,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双
基的掌握和能力的达成。
67
• 这种评价观目标狭窄、内容单一、方式简单,
对学生来说是“严肃的”、“冷冰冰的”,
对教师来说就是一根无情的“指挥棒”,严
重制约着学生的主动学习与个性发展,阻碍
着教师的创造性教学与智慧性实践。
• 为彻底改变过去对学生评价的狭窄理解,
《标准》提出了全新的评价理念:“评价的
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
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
建立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68
• 《标准》基于教学目的中心的转移,
也由知识性的评价转向发展性的评价,
无论是从评价的目的、内容还是方法
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 我们在把握新的评价观时应从以下几
个方面去理解:
69
• 第一,从评价的目的上来看,强调评价目的
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
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教师
的教学,为了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
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 这意味着评价的功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即从过去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变
为充分发挥评价的发展功能。
• 评价的功能更多的在于了解学生的“纵向发
展”--今天比昨天进步、明天还需要发展。
70
• 第二,从评价的价值取向上来看,评价时既
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
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的数
学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
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 应强调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多元评价。
71
• 第三,从评价的方式上来看,强调综合运用
多种评价方式,注意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
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其中特
别强调“加强形成性评价”和“定性评价”。
例如,本次数学课程评价强调使用成长记录
袋方式来帮助学生评价。
• 第四,从评价的主体上来看,已由过去教师
的单一性、权威性评价转向多元主体评价。
实现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同伴互评、
家长评价、社会有关人员共同参与评价的良
好局面,达成全方位、多角度、客观、公正
的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发展。
72
七、 从数学“课程资源”的提出,
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展
• 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和实施条件。
在传统教学中,教材被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
被当作教学的“圣经”,使得数学课程资源
结构单一,表现为一个大纲、一本教材、一
册教参,形成了“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
生生同课本”的局面,遏制了师生的创造智
慧,课堂因此而显得没有生机与活力。
73
• 《标准》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革数学教
学活动的同时也提出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
用的观点,这在真正意义上打破了数学教材
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神话。
• 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提出,我们
可以看出数学已由封闭走向开放,这对建设
开放而有活力的数学课程具有深远的影响。
• 对于数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我们可以从两
三方面来认识:
74
第一,明确数学课程开发利用的要素和
途径。
• 《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
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
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
主要包括各种实践活动材料、录像带、多媒
体光盘、计算机软件及网络、图书馆,以及
报刊杂志、电视广播、少年宫、博物馆等。
这样的定位,就使得数学教学的教材只能作
为重要的“文本”,而不再是唯一的资源,
课堂只是数学学习的主要场所,而不再是唯
一的场所。
75
第二,认识数学课程开发利用的价值和
功能。
• 我们在明确《标准》对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
用建议的同时还必须认识其重要的价值和功能。
• 主要体现在:
• 学生借助充分的活动材料能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和方法;
• 多媒体课件能为数学学习创设问题情境与现实背
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了丰富多彩
的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可以丰富学生数学探
索的视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76
• 强调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整合,可以培养学
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
• 课外阅读、网上浏览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而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可以提供更现
实、更有意义的学习素材;
• 参加社区、少年宫、博物馆等场所的活动可
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 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要构建“数学大课堂”
的理念。
77
第三,赋予师生创造的权利与义务。
• 《标准》也赋予教师“二度开发课程”的权
利,即“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
造性使用教材”的权利。
• 这就使得教师不再是忠实地执行教材,做教
材的“传声筒”,而应“因地制宜,有意识、
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做数学课
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实施者。
• 我们知道,任何课程要发挥它的效能,都必
须通过教师的运作和学生的经验的建构。
78
•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发挥教师和学
生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主体作用,给
他们较大的空间,给他们更多的发言权和自
主权,实现课程的动态创生与发展。
• 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师生共同确立教学目
标、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评价教
学质量,这本身已经意味着课程实施中对课
程的再创造。
• 师生共同开发课程,这样就从课程层面上给
教学带来一种“解放”,这种“解放”将使
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
79
程。
• 例如,对于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在教学时应
提供足够体现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实例。
• 可以说,自然、社会与科学中的现象和问题
都是学生感兴趣研究的。
• 既可以从报刊杂志、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
等方面寻找素材,也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
实际中提取他们感兴趣的问题。
80
• 如对学校周围道路交通状况(运输量、车辆
数、堵塞情况、交通事故等)的调查、对本
地资源与环境的调查、对本班同学喜欢吃的
蔬菜的情况的调查、调查一个家庭一个星期
扔掉塑料袋的情况、对自己所喜爱的体育比
赛的研究、讨论歌手大赛中为什么要去掉一
个最高分和最低分、讨论有奖销售等问题。
• 这样的素材能引导学生更多的着眼于对实际
问题的探索,理解概念的实际意义,在学习
数学的同时更好地认识现实世界。
81
• 数学课程资源的优选和重构,是一种独特的
数学教育文化,数学课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
利用,是数学教育生命力的表现。
• 可以说,合理建构数学课程资源的结构,拓
宽数学课程领域,开发、利用新的课程资源,
形成一个可供选择的多样化、系统化和立体
化的教材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
务。
82
第一节 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演变看我国数
学教学改革的新发展
• 一、从数学“课程性质”的演变,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
展
• 二、从课程“基本理念”的提出,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
展
• 三、从数学“设计思路”的演变,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
展
• 四、从数学“课程目标”的演变,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
展
• 五、从数学“教学内容”的演变,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
展
• 六、从数学“教学评价”的演变,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83
第二节 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 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我们平常
所说的数学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
• 先进的数学课程理念,都来自于成功
的数学教学实践。
• 理念指导实践,实践孕育理念。
• 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数学教学改
革的时代产物。
84
纵观建国以来我国数学教学改革的发
展历程,我们将会发现一个时期有一
个时期的基本理念:
•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强调打好基础,提出
“双基”;
• 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中期强调能力和智力,
提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 八十年代中后期强调非智力因素,提出“培
养非智力因素”;
• 九十年代以后强调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提
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意识和实
践能力”。
85
• 教育部于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
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
《标准》)在全面总结建国以来数学教学改
革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义务教育
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
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一数学课程的
基本理念。
• 这一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应成为指导我们当
今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指导思想。
86
• 关于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我们必须弄清
两个基本问题: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哪些条件?《标准》
的基本理念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
和能力这一课程改革的总趋势,提出了六个
方面的基本理念。
• 这些理念之间的关系,是“目的”和“条件”
之间的关系。
87
• 其中“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
发展”是目的,其他五个方面是为了
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所必需的条件。
• 基本理念是构建整个《标准》的基石。
• 我们在理解这六个基本理念时,应该
把握其内涵,理清其内在的联系,才
能明确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
88
一、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是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
• 本次数学课程改革从提高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和发
展性学力的高度来重新确定了数学课程的教育目
标。
• 《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
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
展。”同时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
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
向全体学生,实现——
•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89
• 以上阐述旨在强调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最
核心的目标是通过数学学习促使学生全面、
持续、和谐地发展。
• 这种发展意味着数学课程的功能不只是向学
生传授作为科学的数学内容和方法,而且要
把数学作为人的发展的一般动力来对待,要
从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的角度来考虑数学
教育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数学的教育
价值,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的视角来认识
数学课程的目标。
90
• 与以往的教学大纲比,这是一种全新的数学
课程观,主要表现为它是从着眼全体、着力
发展的角度来对课程功能进行定位的,即让
全体学生在学有价值的数学过程中都获得必
需的数学;在获得必需的数学中得到不同的
发展。
• 而这种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数
学教育必须包括三个方面,即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们是三
位一体的。
91
我们在理解这条基本理念时,
必须重点把握以下四点:
• 第一,教育对象的全体性。
• “人人”意味着面向的是全体学生,
关注的是每一个学生,是为所有人的
数学,而不是为少数人的数学,意味
着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的数学,学
习的是“有价值的数学”和“必需的
数学”,是让每个人都能在学习中体
验成功、找回自信的数学。
92
• 纵观以往的教学大纲,尽管也提出教育要面
向全体学生,如1992年版“小学数学教学必
须面向全体学生,使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
都能达到基本要求”、2000年修订版“教学
要面向全体学生”,但是由于阐述笼统和含
糊,导致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不容易把握面
向全体学生的落脚点和出发点,简单地将
“面向全体”理解为是“统一要求”、“齐
步前进”,“强调基础”的数学变成是高难
度的学习,“促进发展”的学习变成了负担
过重的学习,致使面向全体成为一句空话,
甚至在某些时候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93
第二,数学教育的基础性。
• 数学已成为公民素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数学素养是义务教育阶段
数学教育的一个目标。
• 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突出普及性和基础性,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
终身学习的基础。这种基础性要求为学生提
供的是有价值的和必需的,且能被学生人人
都能获得的数学。从这个角度看,学会数学
地思考,学会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现实
问题是数学教育最先应该完成的任务。
• 为此,必须加强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
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的培养。
94
第三,数学教育的发展性。
• 数学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取,
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认知、思维和
一般能力的发展。
• 教学中除了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外,还应重
视作为解决问题的数学、作为交流的数学、
作为推理的数学和数学的联系等那些不只是
对学生学习数学有用而且对于学生将来步入
社会做任何事情都有价值的内容,以真正让
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95
第四,数学教育的差异性。
•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指数学
课程在让学生学习必需的、有价值的数学的同时,
要面对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实施有差异的教育,
提倡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允许学生
以不同的速度学习数学,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
学习数学。
• 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机会和可能,尊重
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富有个性的独特体验,允许有
差异地发展,以适应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
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潜能。
96
二、认识数学的价值,
是达到数学教学目的的前提。
• 从数学哲学上讲,数学科学中最富有生命力、
最具有统摄力的是数学观和数学方法论,即
数学思想方法。
• 从数学教育哲学上讲,决定一个学生数学修
养的高低,最为重要的标志是看他如何看待
数学,如何理解数学,以及能否运用数学的
思想方法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现象,去解
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 本次数学课程改革对数学的定位做了重新的
阐释,赋予数学素养以新的内涵。
97
• 对数学学科的性质、价值和地位做作重新的定位,
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 一是数学学科自身的新发展。20世纪中叶以来,
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
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
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
• 二是社会、科技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信息化、数
字化、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对公民的数学素养也
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数学课
程的价值。
• 如果仅仅用“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
式”来刻画数学已经远远不够了。
• 为此,《标准》指出数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
四个方面:
98
第一,工具价值。
• 《标准》基于“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
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
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
用的过程”,进而指出:“数学是人
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
具。”
99
• 这种工具性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思想能够帮
助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处理数据、
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
• 它的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
象,进而解决问题;
• 它的方法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
规律,能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
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并为人们交流信息
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
• 同时它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也能直接
为社会创造价值。
100
第二,基础价值。
• 数学的基础价值是在数学的工具价值
基础上提出的,它主要表现为数学能
为其他科学提供语言、思想和方法,
它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
101
• 可以说现代一切重大的科学技术成果的发明
和研制没有哪一项不以数学作为其研究的基
础和工具。
• 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育在让学生获得对数
学理解的同时,更要让学生获得数学的思想
和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以真正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形成数学
的思维、积极的情感态度与健全的人格,为
他们的一生奠定基础。
102
第三,能力价值。
• 纵观以往的教学大纲,功利主义色彩较为浓
厚,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考什么教什么,过
分强调数学的工具性和基础性,例如,2000
年修订版大纲指出“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
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这就使得
数学教学的目标过于狭窄、内容过于单一、
方式过于陈旧,导致数学教学的目的也是强
调在理解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能力,且仅局限于逻辑思维能力
或思维能力。
103
• 《标准》将数学的能力价值重新确定为“数
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
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 由“逻辑思维能力”拓展为“推理能力、抽
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说明数学的能
力价值有了新的内涵与外延,这也为数学教
育要全面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
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提供了
一个教学依据。
104
第四,文化价值。
• 数学是人类实践活动创造的产物,社
会与文化不仅推动着数学的发展,同
时数学也是推动社会与文化发展的关
键性因素。
• 《标准》赋予数学以文化的价值,这
是历次大纲所没有提到的。
105
数学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
• 要用数学的悠久历史来展现数学文化的丰厚背景,
用数学的广泛应用来感受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
• 用现代的文明成果来展现数学文化的功能价值;
• 用数学的美学价值展现数学文化的无穷魅力。
• 让学生在演绎数学历史的过程中激发民族自豪感,
在与数学家的对话中感悟探索的精神,在了解数
学的现代文明成果中激起为社会服务的使命感,
在挖掘数学美育功能的过程中领略数学的奥秘,
在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发现意识
与实践能力。
106
统计
• 例如,《标准》第一学段的“统计”教学,
国标实验教材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都
强调设计这样一些活动:
• ⑴走进生活——调查你们小组同学最喜欢看
的电视节目;调查你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蔬
菜情况;
• ⑵情境激趣——要举行元旦联欢会,哪种颜
色的气球可以多买一些?
• ⑶经历过程——要调查你们班同学的生日在
什么季节,你想怎样调查?
107
• ⑷分析交流——根据同学们喜欢吃的蔬菜统计图
表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从统计图上你了解到哪些
信息?
• ⑸预测判断——根据本班同学的生日统计表,如
果今天有一位同学没来,猜猜他最有可能是在哪
个季节出生的?
• ⑹应用升华——调查一个星期你家扔了多少个塑
料袋,想一想,为了保护环境,怎么解决这个问
题?这样编排的意图在于联系儿童熟悉的生活实
际创设现实性的学习背景,激发起儿童的学习热
情和探究的欲望,强调在亲自经历统计的过程中
掌握统计的方法,会初步从统计的角度分析、思
考、解决现实中的一些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
任感,注重人文的关怀,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数学的文化价值得到较为完美的体现。
108
三、把握数学学习的内容与教学活动规
律,是达到数学教学目的的关键。
• 《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
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
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
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
程”。可以说强调数学教学的活动性本质,
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再创造”过程,构建
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是达成数学教
学目的的关键。我们在把握数学学习内容与
教学活动规律时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09
关键之一 ——数学学习内容的选择与呈
现方式要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 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
欲和好奇心,总爱把自己当作研究者、发现
者和探索者。
• 《标准》为此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
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
基础之上”,
110
•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
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
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
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探索数学
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发现的乐趣,增进学好
数学的信心,形成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使
人的理智和情感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和提
升。
• 数学内容的选择与呈现应体现以下特点:
111
第一,联系生活实际,
提供现实的学习背景。
• 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
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
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 为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以生活实践为依
托,提供现实化的数学教学内容,而这种富
有生活气息的数学内容是学生数学思维的源
泉,它能有效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
程。
112
• 为此,在学段目标部分,《标准》经常用
“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结合实例,
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等语句来强调
生活化的数学,例如,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
(人教版)的“生活中的轴对称”的教学,
为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教材通过让学
生观察树叶、蝴蝶、剪纸、建筑物、脸谱、
国旗、镜子的人像与人、水中的影像等现实
生活中大量的实物和存在的现象,使他们体
会到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以激起学生进一
步探索特殊图形的轴对称性的欲望。
113
第二,创设问题情境,
激活儿童的生活经验。
• 现代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复杂的学习领
域应当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学习者的兴
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
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
• 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儿童的学习积
极性,让儿童调用、摄取已有的生活原型,
激活、提升儿童的生活经验来积极主动地建
构对数学的理解,是《标准》倡导的理念。
114
• 例如在具体内容部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
验体验时间的长短”、“结合现实素材感受
大数的意义”、“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
米、厘米的含义”等目标的设置,就体现了
该设计的思想。
• 例如,苏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教学认位置时,
创设了多种多样的活动情境,引发学生发现
问题、产生问题意识、激发矛盾状态,促使
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探究活动。
115
• 如夜晚在星空下找北极星的情景,朝阳、树
的年轮、指南针的知识介绍,站在操场上找
东南西北各有什么的活动,到体育馆找座位
的体验,认识公共汽车的线路图,根据动物
园的游览示意图去游玩的实践,等等,充分
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在体验中自主探
索、在活动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应用升华。
116
第三,呈现方式多样,
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
• 为充分调动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标准》要求数学课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
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
发展规律选材,题材要广泛,呈现的方式要
丰富多彩,用情境式、问题化、生活化的方
式呈现充满着学生乐于接触的、有价值的数
学题材,这种贴近孩子生活的、具有亲和力
的题材和形式,能有效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
激起创造的欲望。
117
• 在这方面,苏教版、人教版和北师大版的实
验教材都非常重视用儿童熟悉的生活现实和
儿童喜欢的童话世界来呈现数学问题、构建
数学活动。
• 主要体现在:
• ⑴亲切的卡通形象,有聪聪和明明、萝卜和
白菜、淘气和笑笑、智慧老人和机灵狗,这
些形象在孩子眼里都是极具亲和力的“小天
使”和“好伙伴”;
118
• ⑵熟悉的生活世界,如,“节日广场”、
“买文具”、“我又长高了”、“看望老
人”、“儿童乐园”、 “我们来当家”、
“奥运五环旗”、“乘车”、“做家务”等,
把数学知识寓于儿童丰富的且是“自我”的
现实生活中,加强数学与学生“自我”生活
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因为数学而感受生活的
丰富多彩,感受数学学习的内在魅力;
• ⑶有趣的童话世界,如“动物餐厅”、“大
象过生日”、“小熊购物”、“小兔请客”、
“小猫吃鱼”等,为数学学习增添了几分乐
趣,同时也给数学蒙上了浓浓的童话色彩,
使得数学不再生硬、不再严肃;
119
• ⑷新颖的栏目设计,如,“我的成长足迹”、
“数学游戏”、“数学万花筒”、“你知道
吗”、“实践活动”、“数学故事”、“问
题银行”等,这种充满人文关怀的数学课程,
既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又丰富了学生的
数学活动形式,使得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一
次又一次的愉快的、充满挑战性的旅行,学
生在这个旅途中领悟到的数学王国是一个个
神奇迷人的“风景点”,这样的旅行是学生
终生都难以忘怀的。
120
关键之二——把握数学教学活动的规律,
凸显师生的主体地位。
•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是教
与学相互协调、统一发展的过程。
• 因此,我们在把握数学教学活动规律
的时候,必须从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
两个角度去思考。
121
1. 转变学生数学学习的方式,
凸显“学生是学习主体”。
• 适应时代发展的数学课程要以学生的发展为
本,所以就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应该
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放在数学课程改革极
其重要的地位,这是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
实质性变化的关键所在。
• 改变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
会”,
122
• 要致力于把数学学习过程之中的观察、实验、
发现、探究、猜想、验证、推理、质疑等过
程性活动凸显出来,改变单纯地依赖模仿与
记忆的学习方式,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再单一、枯燥和沉闷、
机械,以真正体现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
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充满生
命力的过程。
• 为此,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凸显以下五个
特征:
123
第一,凸显自主性。
• 我们知道,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建立在
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所有的
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
动,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中。
• 这种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建构自己对数
学知识的理解的过程,他们带着自己原有的
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
并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包括独立思考、与
他人合作交流和反思等,去建构对数学的理
解。
124
• 这种数学学习过程也是富有个性的、多样化的,
是“复制”与“拷贝”式的传统教学所不能体现
的。为此,实验教材经常以“你想怎样计算?”、
“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你能提出哪些问
题”、“你想怎样游览?”等充分体现学习者个
体内化建构的语言来启示学生思维,鼓励与提倡
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这将有利于学生进行自
主学习。
• 例如,实验教材《数学(七年级上册)》(北师
大版)“做一个棱柱模型,你做出的模型有几个
面?几条棱?几个顶点?与你同学的比较一
下。”“举出一种几何体,使得它的主视图、左
视图和俯视图都一样,你能举出几种?与同伴进
125
行交流。”
第二,凸显体验性。
• 《标准》特别重视学习的过程性目标,用“经历
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感受了什么”等条目来阐
释体验性的学习目标。
• 如,“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结合生活实践,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
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单位的重
要性”、“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 例如苏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认物体”的
教学,就安排了“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搭
一搭”的体验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体验,
在体验中自主建构。
126
第三,凸显合作性。
• 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是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
的基本素养,作为奠基作用的义务教育阶段
的数学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
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 《标准》将数学教学的本质定位于“是数学
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
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 因此,课堂教学更加关注师生、生生之间的
互动和交往。
127
• 其中,交往意味着关系的平等和主动的参与,
互动意味着民主的对话与合作的建构,共享
意味着情感的沟通和精神的交流,课堂因此
才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
• 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可以使师生双方相
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
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
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
和共同发展。
128
第四,凸显活动性。
• “活动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标准》指出
“动手实践”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的方式。
• 这是因为学生通过亲自动手与实践、实验与操作,
能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而这种经验恰恰是
启发学生思维的原动力。
• 为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
实验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来揭示数学的奥秘。
• 例如,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教学“长度单位米
和厘米”时,通过认一认、说一说、找一找、估
一估、量一量、搭一搭、走一走等活动帮助学生
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129
第五,凸显探究性。
• 自主的、活动的数学学习过程,本身就是充
满探究性的过程。
• 数学教学在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
间的同时,还必须创设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为学生提供探究性的活动材料,让学生自主
发现问题、自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
考的思维品质,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成功的
体验。
130
• 例如,北师大版七年级在对学生提出了一个极具
挑战性的问题:“100万究竟有多大?”为此,设
计两个活动:活动一是估计100万粒大米的质量,
活动二是估测1万步有多长?100万步有多长?在
此基础上让学生估计:①100万字的书大约有多厚?
②100万的人站在一起,大约占多少间教室?③
100万册的数学课本摞在一起有多高?④装100万
元的人民币,需要多大的皮箱?⑤不间断地从1数
到100万,估计大约需要多少时间?⑥请你用熟悉
的事例来描述100万有多大。这样的教材编排把三
维目标整体融合,展现在学生眼前的是丰富的数
学,学生学习的是“看得见”的数学,这样的数
学学习活动,使得知识负载着智慧和情感,充满
着挑战和创新,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131
⒉ 重新定位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的角色,突出教师工作的创造性。
•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辨证统一过程,新课程
在赋予学生以最多的思考、实践和交流的机
会的同时,对教师的角色也作出新的改变。
• 在新课程中,教师将由传统教学中的主角转
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知识传授者转
向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习过程的引导
者和建构知识的合作者。
132
• 新的课程呼唤创造型的教师,数学教师的创
造性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随时进行反思和
研究,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创造。
• 教材将不再作为圣经而被忠实地执行,师生
将从实际出发,利用更广泛的课程资源,共
同开发课程和丰富课程。
• 教学因此而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这种创造的过程,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的过程。
• 新课程赋予教师的创造性的角色,主要应体
现以下几个方面:
133
第一,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
境,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使
学生拥有自由思考的空间,能够自主实践探
究,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
容的氛围中自由地表达、展现自己的思维过
程,与同伴一起分享学习的成功。
134
第二,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
• 在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后更需要教师的
有效指导和促进。这种促进作用主要在于为
学生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发现、寻找、
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提供探究的材料和方
向,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为学生
的发展准备。能清楚地知道学生什么时候会
成功、什么时候有困难、什么时候有争论,
并在学生成功时给予激励,在学生困惑时给
予指导,在学生有分歧时引发碰撞,真正意
义上促进学生的数学建构。
135
第三,促进教学的动态性和生成性。
• 合作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转变的重心在于
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
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
同体”。
• 这样,课堂教学将不再是机械的、程式化的、教
师垄断控制的,而更多地体现动态性、生成性、
师生共同来构建。
• 这就需要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现实状态和思维
水平,确定教学的起点,展开互动对话交流的过
程,善于倾听、捕捉、获取学生的课堂学习信息,
有效调控教学,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
136
第四,积极开发数学课程资源。
• 教师的创造性角色还表现在对数学课程资源
的开发与利用上。
• 传统的教学,教师只是课程的执行者,是
“教教材”,而新课程赋予教师以课程资源
的开发者的权利,教师将更多的“用教材教”
,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善于开发有利于教学的
各种资源,以拓宽学习的内容,丰富学生的
视野,增强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
137
• 需要说明的是,数学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
边活动过程,在这个辨证统一的活动过程中,
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势必引
起教师角色的转变,而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教学既要促进学生的学
习与发展,也要关注教师在创造性教学实践
中的专业发展,以体现师生共同发展的新理
念。
138
四、将数学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
为教学目的的达成提供了新的平台。
• 计算机和计算器的普及和推广,对数学的发
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充分考虑计算机和计
算器在中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作用,是当前教
育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
• 《标准》明确提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
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39
• 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
技术,特别要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
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
• 树立数学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的观念,
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有力的
工具,这将有助于学生巩固概念和技能,使
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丰富了教学的手段,
有利于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拓宽学生学习的
方式;有利于在抽象概念和具体经验之间构
建一座桥梁;有助于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不
同方法,发展学生问题解决的潜能。
140
• 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课程中的有效使用,它的作
用将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第一,整合学习资源,提供学习环境,即为学生
提供了更为广阔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开拓学生学
习的视野;
• 第二,提供学习工具,转变学习方式,即“现代
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
工具,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
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
活动中去”;
• 第三,注重问题解决,激发创造潜能。把现代信
息技术作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工具,将有助于学生
从一些繁琐的、枯燥和重复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动手、思考和探索,
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了
尊重学生的创造性。
141
• 需要注意的是,信息技术不应该作为学生数
学理解和直觉思维的替代物,即不应该用计
算机上的模拟实验来替代学生能够从事的实
践活动,不提倡用计算机演示来代替学生的
直观想象,来替代学生对数学规律的探索。
• 总之,富有现实性的、有意义的和挑战性的
数学内容,充满探索与创造的数学活动过程,
以及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学习方式的转
变将整体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
系。
142
五、实施科学评价,构建发展性评价体
系是达到教学目的的可靠保证。
• 评价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对
教学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评价的改革一直
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 伴随着数学课程和教学的改革,必然要进行
评价的改革。传统的教学评价是静态的、功
利性的,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局限于知识与技
能的掌握,把完整的教育评价体系简化为单
一的“终结性”,把丰富的评价方法简化为
单一的纸笔测验。
143
• 这种评价看中的是学生的“昨天”,只是从
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多少方面去寻
找差异、分等排序,呈现给学生的是一张严
肃的“冷面孔”,强调的是评价的鉴定、选
拔、甄别的功能。这种目的片面、范围狭窄、
方式单一、主体缺失的评价体系,严重影响
了学生的发展与教师的教学。
• 《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指出:“评价
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
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 这种“发展性的评价观”重要体现在以下五
个方面:
144
第一,评价目的的激励性。
• 评价目的的激励性是指“评价的目的
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
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
发展。”
• 因此,对评价结果的描述,应以定性
为主,采用鼓励性语言,保护学生的
自尊心和自信心,以真正发挥评价的
激励作用。
145
第二,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 评价将由“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教
师评价、家长评价和社会有关人员评
价”共同组成,评价不只由教师和学
校评价,而且也可以由学生进行自我
评价和互相评价,家长和社区也可以
评价,这就打破了原来教师一人说了
算的局面。
146
第三,评价内容的多元性:
• 即重视对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既要关注学
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
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 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
们在数学学习过程的变化和发展。
147
• 多元性的评价包括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
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独立思考的习惯、
数学思考发展水平等(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
学习活动、是否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是否
乐于与他人合作,愿意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想
法;是否能够通过独立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
思路,是否能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是
否能够使用数学语言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思
考过程,是否有反思自己思考过程的意识
等)。
148
第四,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 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主要有“书面考试、口试、
作业分析等方式,也可采用课堂观察、课后
访谈、大型作业、实践活动、建立成长记录
袋、分析小论文、活动报告”等。
• 其中成长记录式评价是本次新课程所倡导的
一种有效方式,它包括最满意的作业、印象
最深的数学学习活动和体验、最喜欢的小制
作、收集的有关资料、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数
学问题、自己独特的解题方法、探究性活动
的记录和报告、单元知识总结、提出的挑战
性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反思小结、最喜欢的
一本书、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
149
• 例如,北师大版的实验教材在每一册教材体系的
学期中间都安排了两次成长记录式评价,取名为
“我的成长足迹”,分别设有以下评价内容:
“我最满意的一次数学作业、我最喜欢的一次数
学活动、我最满意的一件作品、我解决了生活中
的一个问题、我自己发现了生活中的一个问题、
最有趣的数学问题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堂数
学课是……、我学会了……”,在学期结束的时候
以“本学期我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在反思中学
会自我评价,另外还设有“问题银行——你在生
活中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把它们写下来。你能
解决吗?”。
150
第五,评价过程的动态性。
• 激励性、发展性的评价机制强调“学段目标是本
学段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因此如果学生自
己对某次考试的结果不满意,学校应创造条件允
许学生有再次考试的机会。”
• 倡导为学生发展的评价观非常重视评价过程的动
态性与开放性,教学中应多采取延迟评价和差异
评价,以促使每个学生激发新的学习动力,看到
自己的成长,看到自己存在的价值,看到独立个
体的生命。
• 这也体现了评价的人文关怀,做到把个体精神和
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完全自
由地思维空间,唤起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151
第二节 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 一、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是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
• 二、认识数学的价值,是达到数学教学目
的的前提。
• 三、把握数学学习的内容与教学活动规律,
是达到数学教学目的的关键。
• 四、将数学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为
教学目的的达成提供了新的平台。
• 五、实施科学评价,构建发展性评价体系
是达到教学目的的可靠保证。
152
第三节 数学课程的设计思路
• 数学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部分介绍了义
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学段划分、学习目标
的解释、学习内容的领域和实施建议的说明。
• 其中对学习内容的四个领域中的数感、符号
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推理
能力还作了明确、具体的阐释,列出了主要
表现的内容。
• 研究本次数学课程的设计思路,我们不难发
现,它主要体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有机结合。
153
一、 数学课程的整体性与统一性相结合
• ⒈ 学段安排的整体与统一。
• 主要表现为九年一贯制的设计,为了
体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整体性,
《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一贯制的课
程内容,从课程标准中,我们看到了
一个完整的九年义务数学教育。
154
• 课程标准按九年一贯制进行整体设计,用总
体目标贯穿九年,整合九年,有效地消除了
原来的小学与初中的分段所造成的重复、缺
漏与脱节的现象,使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
学教育统一为一个整体,呈现的是一种继承
与渗透深化的关系。
• 数学教育的各个方面、各项工作,都以“一
个中心——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
展”为出发点来展开,向总目标靠拢,紧紧
围绕总目标展开各阶段的教学,使得各个阶
段的数学教学既各有侧重点,又相互照应、
衔接渗透,有效地避免了原来小学与初中各
自为“纲”、不相往来的局面。
155
⒉ 目标设置的整体与统一。
• 以往的数学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上的设计是
平面的、单一的、狭窄的,过于注重数学的
“双基”教学,至于能力与情感态度目标,
教师在教学中难于把握,更觉得无法实施,
于是将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发展作为“附加”
的任务,只是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顺带”
着进行培养的,一旦“知识学习”与“情感
态度的发展”之间产生冲突,后者便自动让
位,以服从于前者,事实上很多的时候,后
者已是一个“软目标”,因此,在平常的教
学中便将它们束之高阁,只是在公开课时 156
“亮相”。
• 本次数学课程改革按发展性领域与基础性领
域两大领域来整体构建数学课程体系,目标
设计的整体性与统一性具体表现为每个学段
不仅强调知识与技能,更强调学习的方法与
过程、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得到充分地发
展。
• 目标设置的整体性表现在教学中就是要求将
“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
题”和“情感与态度”这四个方面同时作为
课程的“教学目标”,而不能仅仅关注其中
的一个或几个方面,或是将其中的的某一个
目标(特别是情感与态度)作为实现其余目
标过程的一个“附属产品”。
157
• 《标准》还指出“以上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
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这种整体性就要
求“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目
标的实现要通过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来完
成的,为此我们在教学时,不需要也不可能
单独设置课程。
• 同时,目标的整体性设计还明确要求每一个
学段的每一个内容领域都统一强调用“经
历……过程,掌握……(双基),解决……
问题,建立……观念,
158
• 发展……能力、体验……思想(活动)、获
得……经验”等行为动词来具体阐述学习目
标与学习行为,这些过程性目标较好地体现
了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
题以及情感与态度方面的要求。
• 这样,“以传授系统的数学知识”为基本目
标的“学科体系为本”的数学课程结构,将
让位于“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基本目标的
“学生发展为本”的数学课程结构。
159
⒊ 内容领域的整体与统一。
• 每一个学段都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数学
课程体系的一条主线来设计内容,从“数与
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来构建学段的
教学目标与内容,提出要通过数学学习活动,
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
观念、应用意识及推理能力。
160
• 内容设计强调两个特点,
• 一是纵向有序:即注意在每个学段的同一个
内容领域之间的设计做到逐级递进、螺旋上
升。
• 例如,数学课程就“实践与综合应用”内容
领域,分三个学段分别设计为“实践活动”、
“综合应用”、“课题学习”,整体规划、
分阶段实施,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
题的意识和能力。
• 二是横向贯通,即将四个内容领域作为一个
整体来通盘考虑与设计,将四个领域的内容
相互渗透、有机结合。
161
• 因为学生的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它并
不是单靠哪部分知识就能完成的,因此,数
学教学的内容应体现综合的思想,这也是数
学的发展趋势所决定的。
• 最明显的表现为将“实践与综合运用”内容
领域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和
“统计与概率”三个内容领域结合,采取混
合编排的方式,综合渗透、整合衔接,以培
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都强
调通过“小调查”、“实践活动”等形式帮
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发展解
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
162
• 如实验教材《数学(七年级下)》(北师大
版)设计了“人口统计图”,主要是将统计
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同时让学生加深对数
据、测量、比例等的认识,体会数学与现实
生活的紧密联系;而“拼图与勾股定理”的
课题学习设计到勾股定理、整式运算、面积
等方面的内容,还设计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
样化,使学生不仅能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内在
联系,还能体会到数学方法之间的联系,进
而从总体上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和勾股定理
的文化价值。
163
⒋ 教学与评价的整体统一。
• 可以说,教学与评价的统一构成了本次数学
课程标准的又一个重要特色。在以往的课程
实施中,教学与评价相脱离的现象比较严重,
评价目标狭窄、评价方式单一、评价标准唯
一,在以量化的分数为评价指挥棒下使得教
学过多地关注结果、忽视过程,关注知识、
忽视方法,关注统一、忽视差异,导致学生
在统一、同一的评价尺度下丧失自信、缺乏
个性、疏于创新。
164
• 本次数学课程在评价建议中,不仅深刻阐述
了评价的意义、重点,而且从数与代数、空
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方面与教学相对应,
提出了具体的评价建议。
• 例如,结合“数与代数”的教学,评价时应
“结合具体情境,考察儿童对数的意义的理
解”,“考察学生对数与运算意义的理解和
应用”,“主要考察学生概念、法则及运算
的理解和运用水平”,指出“不应单纯地考
察对知识的记忆,对于运算的评价不能过分
要求技巧”。从而在教学与评价之间,架起
了一座双向直通桥梁。
165
二、数学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相结合
• 数学课程目标与内容的阶段性与发展性设计
是对本次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不同的人在
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的注解。
• 所谓阶段性,是指标准的实施应考虑数学自
身的特点和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发展的特点来
进行教学。
166
• 所谓发展性,是指基础的知识与技能、学生
的学习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
养应结合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分学段、有层
次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 随着年段的上升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帮助学生逐步积累数学的知识与技能、掌握
数学的方法和思想、形成数学观念、发展学
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
注入不竭的活力。
• 本次数学课程标准在按“阶段性与发展性相
结合”的特点来设计时,主要考虑了以下两
个方面:
167
⒈ 明确阶段特点,分解落实。
• 即我们在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应
明确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落实每个阶段的
教学任务,不超越课标要求。
• 例如,在“统计与概率”内容领域为帮助学
生理解概率的意义,在课程安排时,阶段性
特点比较突出。
• 第一学段主要是使学生“初步感受事件发生
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应注重对不确定性和
可能性的直观感受”。
168
• 第二学段“应注重在具体情境中对可能性的
体验;学生将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
含义,并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
性。”
• 第三学段“应注重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
步体会概率的意义,能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
概率”。
• 其中“初步、直观感受——体验含义、计
算——体会意义、计算”的三个学习目标的
设定,使得各个阶段的教学侧重点明确具体、
目标层次清晰。
169
⒉ 把握发展特点,循序渐进。
• 即我们应着眼于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的角度来思考设计与实施,在把握阶
段性特点的同时,从发展学生进一步
学习所必需的数学素养与数学观念及
情感态度考虑,选择有利于学生发展
的有价值的数学内容,来确定教学的
出发点和归宿。
170
• 例如,“空间与图形”内容领域主要是帮助
学生建立、发展空间观念,为此第一学段要
求学生“获得直观经验、感受几何现象”,
第二学段要求“了解基本特征、学习一些方
法”,第三学段要求学生“理解几何事实、
探索性质关系”。
• 与此同时,应通过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
帮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感受数
学思考的合理性,逐步体会到与他人合作交
流的重要性,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获得数学学习活动的成功体验,增进学好数
学的自信心。
171
三、数学课程的多维性与交融性相结合
•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
行)》,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标
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
总目标。
• 跟以往教学大纲不同的是本次数学课
程目标的设定明显地表现出多维性与
交融性想结合的特点。
172
多维性
• 所谓多维性,是指课程标准从知识与
技能、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与解决
问题)、情感与态度等三个维度对目
标作出了具体的阐述,同时强调了数
学课程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以
及对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
173
交融性
• 所谓交融性,就是指三个维度的目标不仅
应该是以并列结构呈现,更应相互融合与渗
透。对此,《标准》强调“以上三个方面的
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
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
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
与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目标得到实现
为前提。”
174
• 我们在明确了数学课程设计的多维性与交融
性相结合的特点后,在数学课程的实施中应
真正突出以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为基准,以发
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为核心,
以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持续发
展的原动力,促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数学
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有
机结合、协调共进、融合渗透,“合四为
一”、“四管齐下”,帮助学生得到充分地
发展。
175
• 例如,“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内容
领域:第一学段的目标设定为
• ⒈ 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
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
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 ⒉ 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
的问题;
• ⒊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176
第二学段的目标设定为
• ⒈ 有综合运用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
计与概率等相关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
成功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
信心。
• ⒉ 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
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
• ⒊ 初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
数学的作用;
177
第三学段目标设定为
• ⒈ 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
解——解释与应用”的基本过程,
• ⒉ 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形
成对数学整体性的认识;
• ⒊ 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发展
思维能力,加深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
• ⒋ 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
增进应用数学的自信心。
178
• 这种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的方法与数学
思想、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等三个维度来实
现目标的有机融合、立体交叉还具体体现在
其他三个内容领域之中。
• 总之,四个相互交织的内容领域和立体交融
的三个目标维度,有机构成了一个密切联系
的整体,共同奠定了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的
基础。
179
四、数学课程的开放性与创造性相结合
• 纵观以往颁布的中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其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指令性过
强、硬性规定太多,统一的大纲、统
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的
教学进度,甚至连每个年级、每个学
期、甚至每一天的教学都有限制。
180
• 统得太死,导致教师的教学工作缺乏创造性,
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不大,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过弱。
• 本次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留下了较大的空间,
它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才能,这
为确保高质量地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
学教育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数学课程开放性与创造性的设计特点主要体
现在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实施建议”
两大部分,下面分别从这两个方面来谈谈数
学课程标准是如何体现开放性和创造性的设
计特点的。
181
⒈ 给目标以“弹性”,凸显“以学生发展为本”。
• “给目标以弹性,构建个性化的天地”可以
说是本次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目标的
弹性设计就是体现“以发展为本”,还给学
生自主权,还给自由发展的空间。
• 课程标准只列出全体学生经过相应学段的学
习都能达到的基本要求,赋予学生“人人都
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的学习权利,为数学教
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提供了理论前提;
182
• 同时也因材施教,赋予学生“不同的人在数
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的权利,尊重学生的
差异,承认学生的差异,并把学生的差异当
作一个宝贵的教学资源。
• 再次学段目标只是“本学段结束时学生应达
到的目标”,并“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
时间的努力,随着知识与技能的积累而逐步
达到。”
• 这不仅体现了对学生差异性的尊重,更体现
了对学生自身的尊重。学生因此也就获得了
个性发展的空间。
183
• 例如,翻开义务教育实验教材,我们可以经
常看到“你有什么发现?”、“你还能提出
什么问题?”、“你最喜欢哪种方法?请与
同伴交流。”等体现学生个性的提示语。
• 可以说,这种“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数
学课程目标的弹性设计,使不同的学生,可
以从具有开放性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不同程度
的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将获得充分
发展、充分展现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学生的
个性受到尊重,他们将在“心理安全”的前
提下,极大地激发创新的欲望,并使他们的
创造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184
⒉ 给实施以“空间”,
凸显“以教师创造为前提”。
• 数学课程的“实施建议”部分,从数
学教学、教学评价、教材的编写、课
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提出的实
施原则、方法、途径和策略,为教师
具体实施创造了较大的开放空间。
185
⑴ 从“教材编写”的角度来看
• 《标准》提出“为了体现数学课程的灵活性
和选择性,《标准》在内容标准中仅规定了
学生在相应学段应达到的基本水平,教材编
者及各地区、学校,特别是教师应根据学生
的学习愿望及其发展的可能性,实施因材施
教”、“教材的编写还要有利于调动教师的
主动性和积极性”。
• 这样教师就有了自主选择教材与利用教材的
权利。
186
• “同时,标准并不规定内容的呈现顺
序和形式,教材可以有多种编排方
式。”
• 课程标准虽然整体设计了义务教育阶
段的数学课程,明确了每个学段的目
标,但是课程标准没有对每个学年、
每个学期的数学课程目标作出规定性
的描述,至于每个年级、每个学期要
学什么、学多少、怎么学等没有具体
的规定,
187
• 这就为不同地区根据自己的地域特点
和学生的实际来编写多样化的教材和
教师的教学留下了较大的空间。
• 例如,北师大版的数学实验教材安排
的“乘法的认识”在二年级的上册,
而苏教版的实验教材将“乘法的认识”
安排在一年级的下册,这两套教材在
内容、结构、呈现方式等方面均有各
自的特色。
188
⑵ 从“数学教学”的角度来看
• 《标准》指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
创造性的设计教学过程,”由“教教材”到
“用教材教”,标准赋予教师以创造权,使
得每个教师拥有了表现自我的舞台。这就意
味着教师所做的工作不再是一件机械重复的
事,而是时时都拥有创造智慧的工作。
• 教学也因教师的创造而使课堂呈现动态性、
生成性和丰富性,师生的生命活力得到焕发。
189
⑶ 从“评价建议”来看
•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了“为学生发展而评价”
的理念。要达到这一评价的目的,目前有许
多工作需要广大教师去实践、探索和解决。
• 例如,如何变消极评价为积极评价,如何整
合三个维度来实施评价,如何使形成性评价
与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如何突出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
样化,如何实施差异评价,等等,这些问题
为教师进行创造性工作提供广阔的空间,教
师探索、实践的过程也是创造性智慧展现的
过程。
190
⑷ 从“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来看
• 《标准》指出“教材编写者、学校管
理者、教师和有关人员要因地制宜,
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利用各种资
源”。
• 新课程赋予教师是“课程的最终决策
者”,是数学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
和生成者。
191
• 这意味着数学教师的角色将由过去的
“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
和实施者,这是一种从课程层面给师
生带来的“解放”,而这种“解放”
将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
化的创造过程。
• 事实上,教师开发利用数学课程资源
的过程也就是教师进行创造性工作的
过程,这就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
良好的平台。
192
第三节 数学课程的设计思路
•
•
•
•
一、数学课程的整体性与统一性相结合
二、数学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相结合
三、数学课程的多维性与交融性相结合
四、数学课程的开放性与创造性相结合
193
第一章 数学课程标准概述
•第一节 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
演变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展
•第二节 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第三节 数学课程的设计思路
194
第二章 数学课程的目标及分析
• 第一节 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分析
• 一、立体性
• 二、交融性
• 第二节 数学课程的学段目标及分析
• 一、纵向有序
• 二、横向贯通
195
第一节 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分析
• 数学课程目标是《数学课程标准》对未来公
民在与数学相关的基本素养方面的要求,它
作为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提出了义务
教育阶段学生学习数学的总体目标:
• ●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
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
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
应用技能;
196
•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
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
学习中的问题;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 ●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
数学的信心;
•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
态度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197
• 又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
感与态度四个方面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从根
本上明确了:
• “学生为什么学数学”——适应未来社会生
活和进一步发展;
• “学生应当学习哪些数学”——适应社会必
需的重要数学知识——数学事实和数学活动
经验、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必要的应用技
能;
• “学生怎样学数学”——用数学的思维方
式——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数
学的意识;
198
• “学习数学将给学生带来什么”——了解数
学的价值:数学的工具价值——与自然、人
类社会的联系,发展学生的一般能力和实践
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形成学生良好
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自信心等有关数学课
程的基本要素,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适应未
来社会的发展。
• 纵观“总体目标”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
• 数学课程目标在设计上体现了两个特点,那
就是"立体性"和"交融性"。
199
一、立体性
•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对学生的终
身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
而必须把"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作为
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这个根本出发,
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素质、意志品
质和学习习惯自觉地贯穿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意开发他们
的智力、挖掘他们的潜能,教给他们科学的
思维方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创新意识和
创新精神,发展健康的个性。
200
• 因而,数学课程标准构建了立体化的课程目
标。
• 如果把数学课程总目标比作一个球体的话,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
践与综合应用"这四个内容领域是这个球的
经线,而"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
题、情感与态度"这四个目标领域是球的纬
线,经线和纬线交织组成了这个球的球面,
经纬线的交点指向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球
心就是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201
202
二、交融性
• 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被细化为四个目标领域:
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
态度。这是《纲要》中的“知识与技能、过
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在
数学课程中的具体体现。
• 这四个目标领域,每个目标要求各有侧重,
但它们之间更多的是相互交融、相互渗透,
构成了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共同奠定
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03
•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数学学习的基
础,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 教学如果不关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就不可能正确地对学习作出判断,从
而也就不可能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自身
价值的分析。
•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掌握“数与代
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基
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要求。
204
• 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必须以能力前提,没有
最起码的感受力、记忆力,感性认识就无法
接受;
• 没有一定的比较、抽象和概括能力,理性的
知识也难以领会;
• 同时,能力的高低也影响着知识技能的快慢、
深浅、难易和巩固的程度。
• 另一方面,掌握知识和训练技能的过程也会
导致能力的提高。但这是有条件的,就是学
习知识与技能的方法要得当,得当的方法能
唤起良好的学习动机、情感和态度,从而发
挥其难以替代的作用。
205
• 数学能力是数学学习的核心。为此,
《数学课程标准》在“数学思考”和
“解决问题”中从不同角度、不同层
次,多维度地提出了对学生数学能力
的要求:
• 建立初步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
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等,
但数学能力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
展过程之中的,必须是在探索“数与
代数(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
与代数)、
206
• 空间与图形(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
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统计与概率(经
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
预测)”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得以
形成和发展的。
• 而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
参与,而参与的程度却与学生学习时产生的
情感与态度密切相关,即要想使能力得到发
展,还必须有积极的情感与态度的参与。
207
• 情感不仅对学习过程有重要的启动、激励、
维持、调控作用,而且与学生态度的形成、
信仰的确立、个性的完善息息相关。
• “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克服困难的意
志与自信心、实事求是的态度,质疑与独立
思考的习惯养成”往往是潜藏起来,需要教
师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启迪思维、解
决问题的同时去发掘、去领会。
• 正所谓:“教的是知识,训练的是能力,培
养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08
• 从以上目标我们可以看出,数学知识不仅仅
是数字、符号、图形的罗列表达,它是创造
者的能力、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凝结
物。每一个目标的达成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
活动中实现的。
• 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
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
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
为前提。
• 依据目标特点,我们在贯彻和落实“目标”
的要求时,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209
1、知能协调
• 知识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不是教育的终极目
的。
•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
谐地发展。
• 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是在知识和技能不断掌
握与迁移的过程中,认知结构逐步得以同化
或改组而成的。
210
• 知识的学习是重要的,但学生在学习知识时
仅仅停留在感性阶段是不够的,他们还必须
掌握很多概念、法则、规律,即要从感性认
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这必须在学习中通过
理性思考与问题解决才能实现 。
• 数学的学习是一种高智能的活动,每一个知
识都蕴含着较丰富的智力因素,只有将两者
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
为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提供极
大的可能性。
211
(1)构建网络。
• 认知心理学认为,如果学生是机械学
习,而不通过在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
展开智力活动,那就难以形成新的认
知结构。
• 长期下去,学生头脑中的数学知识就
宛如一堆散沙,缺乏粘连剂,就不能
形成知识网络。这粘连剂就是以理性
思考与解决问题为核心的数学思维能
力。
212
• 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针对学生的思维发展特
点,注意引导他们在感性知识基础上,通过
“观察、操作、猜想、推理”等过程,让课
程中的知识信息“活”起来,使各个知识能
够在学生的大脑中连成线、织成网,形成系
统的逻辑结构模式,为学生灵活提取和运用
信息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创造条件,同时在数
学认知结构的更新、发展中不断地促进学生
数学能力的发展。
213
(2)架设桥梁。
• 数学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必须有坚实
的知识基础为依托,而知识的学习与
能力的发展必须在一系列的数学活动
中实现。
• 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
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
意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性,
214
• 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
学生从数量和空间关系去观察、比较、
分析、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和实验、
推理和判断等数学活动,在实践中学
习,将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和思维
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对数
学的体验和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协
调发展。
215
2、知情统一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不能孤立于知识的
学习之外,相反知识是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的基础,积极的情感又能促进知识
的掌握。因此教师不应仅关注学生学习的结
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中的情感与态度,即
知情统一。缺乏情感的融入,教育或许能在
大脑中留下痕迹,但无法在心灵中、在人生
中留下震憾。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过程应
该成为一个情感知识化与知识情感化的过程,
成为一个有生命意义的过程。
216
(1)以情促知。
• 学生的情感总是在教师情感的感染下
逐渐萌发,进而迸发出对教师的爱以
及对真理和科学的追求。
• 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用教
师的激情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
学生充满自信、充满热情地学习数学,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17
(2)以知激情。
• 教师必须持动态的数学教育观,将知
识的学习与情感的激发统一起来,精
心选取“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
战性的”的学习素材、设计知识的呈
现方式,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
背景和趣味性,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
知识学习中激发学生的情感。
218
(3)以境激情。
• 真正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的,它有着实
实在在、生动活泼的生活背景。
• 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是“活”的数学、
有意义的数学。
219
•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生动有
趣的生活情境或一个个如“说一说、
做一做、数一数、比一比”等适合学
生水平的现实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体验数学再发现的过程,
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在个体的自我
满足与愉悦中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
率并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以促进
学生知识与情感的发展。
220
3、情理结合
•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它除了能解决实际问题
之外,它还提供了某些普遍适用并且强有力
的思考方式,包括直观判断、归纳类比、抽
象概括、逻辑分析、运用数据进行推断、选
择等。
• 而重视研究学生获取与运用知识的思维过程,
首要的是要激发学生乐于思考问题的情感,
即将情感态度与理性思考相结合。
221
(1)创设问题情境。
•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没有问题
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
方法和知识,所以说问题是数学的心
脏。
•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有一定
思维含量的问题情境,渗透解决问题
的思想、方法,让学生产生学习的需
要和兴趣;
222
•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养成从生活中发现问题
的习惯,如北师大版教材每一册后专门设置
一个“问题银行”,让学生将生活中的问题
存入“问题银行”,即使有的问题不会解,
也无关紧要,待以后解决。
• 这样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获得愉
悦的体验。久而久之,学生思维能力和情感
将会得到相应的发展。
223
(2)发扬教学民主。
• 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能激活学生的思
维。
•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发扬教学民主,
形成自由讨论的学风,使学生在这样
的环境中肯于思考、乐于思考、善于
思考,调动他们内在的好奇心和求知
欲。
224
(3)提供实践机会。
• 《数学课程标准》所设置的目标、内容与以
往教学大纲相比加强了实践活动,并专门将
“实践与综合应用”单独设立为一个内容领
域,足见实践活动的重要性。教学中,教师
要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时间与空间,为学
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数
学活动,能用数学的语言刻画现实世界,去
发现隐藏在具体事物背后的一般性规律,借
助图形去进行思维,并能有条理地、清晰地
阐述自己的观点,在促进能力发展的同时获
得成功的体验,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225
(4)鼓励多维思考。
• 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解决策略。教师要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用自
己喜欢的方法去解答,从自身的生活
背景中发现数学、创造数学、运用数
学,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不难学,自己
能学好数学,并在一系列过程中获得
自信。
226
• 由于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多种矛盾交织发展
的复杂过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不是三块,而
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 在研究层面,我们可以把它拆开,但在实践
层面必须是三位一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
方法往往是通过情感态度这个媒介才能较好
地被学生接纳和形成,利用“情感”可以把
知识与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应用的学生数
学能力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实
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的优化组合,协同发展。
227
第二节 数学课程的学段目标及分析
• 对总体目标的进一步认识,需要理解各个学
段目标的内涵及相互关系。数学课程的学段
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化。“学段目标”的设
计,蕴含着这样一个思想:让学生从经历的
生活和知识的学习中发现问题,在思考和解
决这些问题中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
发展。它以生活和知识学习中的问题为起点,
以思考和解决问题为手段,以促进学生的发
展为根本目的。纵观《数学课程标准》的学
段目标,在设计上具有以下特点:
228
一、纵向有序
•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不同发展阶段
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的趋势
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 《数学课程标准》将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分
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
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
对于每一学段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学段
目标不仅充分体现了知识结构的递进关系,
更体现了目标培养的连续有序性和层次性。
229
1、知识与技能的有序性
• “知识与技能”是学生基本素养之一。
•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
而提高的,所以“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设计
体现了学段间的逐级递进,以便与学生的身
心发展相一致。
• 如总目标“知识与技能”中的“统计与概率”
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在三个学段中实施,
每个学段中的要求各不相同,体现了序列性。
230
知识与技能(统计与概率)
• 第一学段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
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
感受不确定现象。
• 第二学段 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
程,掌握一些数据处理技能;体验事件发生的等
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计算一些简单事
件发生的可能性。
• 第三学段 从事收集、描述、分析数据,作出判断
并进行交流的活动,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
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掌握必要的数据处理技能
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知道频率与概率的关
系,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
231
•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对于“统计与概率”
的知识技能目标,《数学课程标准》依据学
段的不同设立了相应的要求,对于统计活动
的过程、处理数据的技能和概率提出了“有
所体验、一些简单的、感受不确定性→经历、
一些、计算可能性→从事、必要的、计算概
率”这样三个层次:
• 第一学段学生着重于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
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
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
题,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
232
• 第二学段学生则要在前一学段的基础上,让
学生有意经历统计过程,根据数据作出简单
的判断与预测,并进行交流,在具体情境中
对可能性进行体验,掌握一些处理技能,并
能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 第三学段学生要在前两学段的基础上从事数
据统计的全过程,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合理的
推断,掌握必要的处理数据技能,体会概率
的意义,了解统计与概率之间的关系,并能
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知识结构的递进关系
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样,“数与代
数”、“空间与图形”等知识结构也体现了
这一特点。
233
2、问题的思考与解决能力培养的层次性
• 关于“问题的思考与解决”,《数学课程标
准》的内涵是丰富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包
括数学地思考问题,初步从数学的角度提出
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和技能解决问题等,在学段目标中也体现出
了明显的层次性。
• 现以“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
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
新精神”为例加以说明:
234
解决问题
• 第一学段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
办法。
• 第二学段 能探索问题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
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
• 第三学段 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
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评价不同
方法之间的差异。
235
• 从上可看出,学生对解决问题的策略掌握,
将经历“了解办法→探索有效方法、其他方
法→尝试、评价方法”这样三个层次。
• 即第一学段侧重于通过介绍同一问题的不同
解决办法,让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可以有不
同策略。
• 第二学段则侧重于让学生尝试寻找不同的解
决问题方法。
• 第三学段可以让学生尝试评价不同方法之间
的差异,了解不同方法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对
问题的认识角度不同。呈现了能力培养的循
序渐进原则,各学段目标重点明确,层次清
晰。
236
3、情感与态度培养的有序性
• 学生对自然与社会的好奇心、求知欲,实事
求是的态度,理性精神,独立思考与合作交
流的能力,克服困难的自信心、意志力等是
可以通过数学教学活动来培养的,而情感与
态度的培养不是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必须依
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 因此,“情感与态度”目标的设计也体现了
明显的层次性。下表是三个学段对学生“自
信心”培养的目标要求:
237
情感与态度
• 第一学段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
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
好数学的信心。
• 第二学段 在他人的鼓励与引导下,能积极地克服
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
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对自己得到的结果正确
与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取得
不断的进步。
• 第三学段 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
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有学
好数学的自信心。
238
• 以上学段目标具体分为“他人鼓励与帮助、
克服、信心→他人鼓励与引导、积极地克服、
相信自己→敢于、独立克服、自信心”三个
层次。
• 第一学段学生年龄小,意志力弱,在数学学
习活动中遇到某些困难时,需要教师或他人
的鼓励甚至是帮助下,才能克服困难,并获
得克服困难的成功体验,产生学习数学的信
心。
• 因而及时帮助学生克服所面临的困难,适当
鼓励他们自己设法解决问题是实现这一目标
的有效方法。
239
• 第二学段的学生遇到困难时,只要在教师或
他人的鼓励与引导下,能积极地克服困难,
并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后的成功体验,并
能进一步增强信心,相信自己在学习中能取
得不断的进步。
• 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障碍,并及时指导学生寻
求跨越障碍的办法,反思取得成功的经验,
这无疑有助于学生形成克服困难的意志。
240
• 第三学段学生必须在前两学段的基础上,能
够勇敢地面对困难,而且能独立地克服困难,
建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 因此,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寻求解决问
题的途径是一种有益的活动,即使没有能够
完全解决问题,只要获得有效的求解思路,
或对问题有进一步的理解,就有益于学生建
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41
•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段目标是学生
在学段末最终应达到的目标,而学生对相应
知识的理解是逐步深入的,不可能“一步到
位”,事实上,许多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思想,
即使是对同一学段的学生而言,也不是一次
可以学成的。
• “问题的思考与解决”、“情感与态度”的
培养更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对知识与技
能的学习、能力的提高、情感的培养应当逐
级递进,螺旋上升,以符合学生的数学认知
规律,符合新课标分层次、连续实施的要求。
242
二、横向贯通
• 教育具有发展性,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教
师的启发引导、动手操作、动脑思维,形成
一个系统化、网络化的知识结构,内化为学
生的知识素质,即“知识与技能”;
• 而由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
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
的演绎推理能力、数学思考方法以及运用数
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组成一个动态的智能结构,
形成学生的能力素质,即“过程与方法”;
243
• 结合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数学
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
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
考的习惯,形成以学生的动机、兴趣、态度
和意志为主要特点的情感素质,即“情感与
态度”。
• 然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的形成不是割裂和孤立的,而是互
相作用——互补、共生,同步、和谐发展的。
244
• 因此,《数学课程标准》中每一学段目标与总体
目标相一致,总体目标中提出的几个方面内容,
在分学段目标中具体阐述,“知识与技能、数学
思考与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三维目标的形成与
发展是有机的统一体,而不是三块,分门别类单
独地实施。
• 能力是在学习、应用知识或进行科学方法过程中
形成和发展的,而能力的发展又将促进知识的进
一步学习和科学方法的熟练掌握,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更多的是在体验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活动中形
成的,体验的知识与生活、社会联系越紧密,越
有利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三维目标在学
段目标中体现 了“横向贯通”的特点。
245
可以用下图表示:
246
• 如第一学段“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
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培养学
生的空间观念”,而空间观念的培养必须依
赖于 “空间与图形”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基
本技能的训练,即“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
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
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
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
识图、作图的技能”,而学生在这些知识与
技能的学习、能力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的审
美情趣、克服困难的自信心也会随之提高。
247
• 再如第三学段“统计与概率”知识的
学习,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
活的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
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
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 要求学生“从事”统计的全过程,学
生首先要讨论的问题是用什么指标来
刻画所需统计的情况,在讨论中,学
生意识到:指标的确定应源于研究的
需要;
248
• 接着,学生需要讨论如何调查和收集数据,
在调查与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不
同的样本得到的结果可能不一样;
• 然后,从收集来的数据中作出推断,并想办
法证实或反驳数据得来的结论,从而培养学
生的推理能力。
• 事实上,这一活动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锻炼克
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的过程,即它是
实现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目标
的一个重要途径。
249
• 因此,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情感态
度应当和谐、同步进行。
• 这就要求对目标的实施应体现综合效
应性,即要求对三个维度的目标要统
筹兼顾,注意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
互相促进,突出重点、兼顾其余。
• 根据学段目标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必须把握好两个“结合”:
250
一、把握纵向联系,
阶段性与发展性相结合
• 学生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对知识
的掌握是有阶段性的。
• 因此,在落实学段目标时,必须把阶
段性与发展性结合起来。
251
1、依据学生身心特点,促进发展
• 学生的成长是有阶段性的,随着学生年龄的
增长,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水平等得到相
应的发展。
• 第一学段的学生主要通过对实物和具体模型
的感知和操作,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 第二学段的学生已经开始能够理解和表达简
单事物的性质,领会简单事物之间的关系,
有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252
• 第三学段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具
有初步的推理能力。
• 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教学
法加工,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水
平,内容呈现方式应注意启发学生的数学思
维,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
能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自己
的归纳概括来理解知识,通过数学的实际应
用来掌握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能力,
促进发展。
253
2、依据学科特点,促进发展
• 数学区分于其它学科的特点是它的抽
象性、精确性和应用的极其广泛性。
• 学习数学的最主要的价值在于培养人
的思维能力,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
使人善于思考,有独创精神。
254
• 由于在数学的思考过程中,观察、比较、类
比、猜想、合情推理、演绎推理、抽象、概
括等各种思维形式都在发挥作用,因此在数
学基础知识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中,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能够得到很好的落实。
•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数学学科特点来
设计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数学活动,如苏教
版教材“认物体”的学习中,安排了“滚一
滚”、“堆一堆”、“摸一摸”、“搭一
搭”、“数一数”“比一比”等活动,让学
生在这一系列的符合数学学科特点的活动使
学生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255
3、依据《标准》要求,促进发展
• 《数学课程标准》中学段目标是每个学段中
学生应达到的基本数学素养,根本出发点是
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教学过程
中,教师必须把握好每个学段的要求,明确
前一学段的目标是后一学段目标的基础,后
一学段目标是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依据
学段目标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阶段性来设计教
学活动,目标实施既要到位,又不能越位,
但要保证学生的发展。
256
二、把握横向联系,
善学与乐学相结合
• 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
而参与的程度却与学生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
切相关,参与的效率与学习时所用的方法是否得
当相联系。
• 《数学课程标准》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
—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叙述模式为呈现方
式,特别注重“过程与方法”,提倡在学习过程
中学生的自主活动,培养学生掌握规律、探求模
式的能力。
• 数学学习应该是乐学与善学的辩证统一,必须使
学生愿意接近数学、愿意并且想学数学,会学数
学。
257
1、激发情感,激活思维
• 知识的价值确实重要,但情感体验的价值更
重要,它将影响人的一生发展。情感不仅对
学习过程有重要的启动、激励、维持、调控
作用,而且与学生态度的形成、信仰的确立、
个性的完善息息相关。
•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对数学
积极情感,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更好地学
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
258
2、激活经验,诱发思维
•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生活中的
一部分,是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不可缺少
的工具,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
的经验基础之上”。
• 为此,教材在编写时充分考虑了这一点,安
排的“生活中的数”、“数学乐园”、“我
们的校园”、“走进乡村”、“假日活动”
等联系生活实际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充
分利用这些内容,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掌握
259
学习的方法;
• 选择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情景设计教学内
容,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提
供丰富、生动、有趣的内容,使抽象的知识
形象化,概括的知识具体化,系统性强的知
识进行转化,诱发学生的思维;
• 设计安排一些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
眼光看待现实生活,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
260
3、转变方式,诱导思维
• 多少年来,我们采用的是传统的单一传授和
接受式教学与学习方式,数学学习内容是以
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教师是知识的
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
• 它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了发现和探究,
从而在实践中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接受、
记忆的过程。
• 这种接受式学习窒息了人的思维和智力,不
利于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
于学生的发展。
261
• 转变教学和学习方式正是要改变这种状态,
让学习变成学生亲自参加的、丰富的、生动
的活动。
• 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的: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
方式。
• 新教材中每一个知识点都设置了一个个与孩
子们生活相联系的情境,让孩子们在现实情
境中自己去探索,去合作,去交流,去发现
问题,为转变学生的学生学习方式提供了很
好的素材。
262
• 因此,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
为学生创设适当的学习情境,不断提
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不断生
成新的问题,在做中学数学、在探究
中学数学、合作交流中学数学、有选
择地学数学、在体验中学数学,以此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263
第一章 数学课程标准概述
•第一节 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
演变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展
•第二节 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第三节 数学课程的设计思路
264
第一章
数学课程标准概述
• 第一节 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演变看我国数学
教学改革的新发展
• 一、从数学“课程性质”的演变,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
展
• 二、从课程“基本理念”的提出,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
展
• 三、从数学“设计思路”的演变,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
展
• 四、从数学“课程目标”的演变,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
展
• 五、从数学“教学内容”的演变,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
展
265
• 六、从数学“教学评价”的演变,看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发
第二节 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 一、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是
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
• 二、认识数学的价值,是达到数学教学目的
的前提。
• 三、把握数学学习的内容与教学活动规律,
是达到数学教学目的的关键。
• 四、将数学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为教
学目的的达成提供了新的平台。
• 五、实施科学评价,构建发展性评价体系是
达到教学目的的可靠保证。
266
第三节 数学课程的设计思路
•
•
•
•
一、数学课程的整体性与统一性相结合
二、数学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相结合
三、数学课程的多维性与交融性相结合
四、数学课程的开放性与创造性相结合
267
第二章
数学课程的目标及分析
• 第一节 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及分析
• 一、立体性
• 二、交融性
• 第二节 数学课程的学段目标及分析
• 一、纵向有序
• 二、横向贯通
268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学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概述
数学课程的目标及分析
数学课程的内容标准及分析
数学课程的实施建议
数学课程标准教材具体内容的教
269
第三章 数学课程的内容标准及分析
• 第一节
“数与代数”内容标准及分析
• 一、目标——从平面单一趋向立体多元
• 二、内容——从繁琐乏味趋向生动有趣
• 三、结构——从繁杂趋向整合
• 第二节
“空间与图形”内容标准及分析
• 一、内容的整合
• 二、目标的多元
• 三、阶段性发展
• 第三节
“统计与概率”内容标准及分析
• 一、三维目标通盘考虑
• 二、内容领域整体设计
• 三、纵向贯通阶段发展
• 第四节 “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内容标准及分析270
第一节 “数与代数”的内容标准及分析
• 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得人们面
对越来越多的数字,每天的新闻离不开数字,
每天的生活离不开数字。数字是不可避免的,
没有数,人们就不能很好地表达和理解世界
上发生了什么。
• “数与代数”的学习,能帮助人们理解数字
所表达的信息,发展学生运用数字进行表示、
计算和交流的能力,发展对数的感受。它的
教育价值早已是有目共睹的。
271
• 长期以来,数与代数的内容在中小学数学中
占有很大的比重,我国在这方面也积累了许
多教学经验。但按照新的时代要求和新的教
育理念来看,其中的问题也不少。为此,
《标准》在“总体目标”部分明确指出:
“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
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 将“数与代数”作为数学教育的四个领域学
科之一,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内容及要求
作了相应的调整,首次提出培养学生的“数
感”“符号感”,这在以往的教学大纲中是
没有的。
272
• 其目的就是在于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数学与现
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认识到数、符号是刻画
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重要语言,方程、不等
式与函数是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从而感受
到数学的价值,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
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
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培养初步的应用能力。
• 《标准》在“数与代数”内容标准方面的设
计主要体现了以下的特点:
273
一、目标——从平面单一趋向立体多元
• 课程标准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最
显著的变化是课程目标发生了根本改
变。
• 我们不妨来比较一下《数学课程标准》
所确定的目标与2000年教学大纲(修
订版)所确定的教学目标在定位上有
何不同。
274
教学大纲(数与计算)
• 小学阶段:
• 使学生理解、掌握数量关系的最基础的知识;具
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培养
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
际问题。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
数学的信心,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 初中阶段:
• 使学生学好当代社会中每一个公民适应日常生活、
参代数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
能力,发展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用所学知识解
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
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
点。是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
275
《数学课程标准》(数与代数)
• 知识与技能 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
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
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 过程与方法 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
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
发展抽象思维。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
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
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
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276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能积极参与数与代数的学习活动,对数学有
好奇心与求知欲。 在数与代数的学习活动
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建立自信心。 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
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
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
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形成实事求是
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277
•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数学课程标准》对
目标的定位已由平面单一趋向立体多元。教
学大纲虽然教学目的中包含了"双基"、能力
及思想教育等方面的目标,但实际状况是学
科知识和数学技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
目标,导致了课程目标的失衡,忽视学习过
程与方法,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课程目标侧重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显然,
这样的目标定位,学生很难形成适应社会发
展的数学素养。而《数学课程标准》着眼于
未来国民素质,从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
的数学素养的角度,对"数与代数"的目标进
行了多元的、立体的定位。
278
其立体多元性体现在:
• 第一,目标定位准确。
• 在我国首次将"经历"这一过程性动词纳
入了数学教学目标,这对于我们长期
以来已经习惯了的知识技能目标定位
在"知道""理解""掌握"和"运用"的认识
来了一次震憾性的冲击:新课程必须
重视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经历过程"。
279
• "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
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 正确地
把握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
学生一旦建立起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就会
"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
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
应用意识",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解
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到解决问题策
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这些都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80
• 这样使得数与代数的教学目标更为明
确和具体,不仅要“知道、认识、了
解”,更要在“感受、体会、体验、
理解”中学会“把握、估计、解决、
处理、交流”,在发展学生数感、符
号感的同时使得学生应用意识、推理
能力得到培养,并树立起学生学习的
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81
• 第二,目标内容多元。既有结果性目标,又
有过程性目标,更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
要求,并将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贯穿于“数
与代数”的整个内容学习中,使内容与目标
交相融合,形成了一个立体化的目标网络。
• 第三,目标具有时代性。目标中“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学会合作、反思意识”等都是现
代社会对未来公民提出的基本素质要求,学
生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素质,才能适应现代
社会的生活。
• 由此可见,《数学课程标准》目标定位为我
们如何进行"数与代数"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282
二、内容——从繁琐乏味趋向生动有趣
• 与传统的数与代数的内容相比,虽然《数学
课程标准》的某些标题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
多大的变化,但是《标准》在数与代数各部
分内容具体要求和呈现方式上,有了实质性
的变化,那就是从繁琐乏味趋向生动有趣。
• “数与代数”中的“数、代数式、方程、不
等式、函数”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中发
展起来的。数与代数虽然具有抽象性,但它
反映的内容其实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生活、
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
283
• 然而以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过分追求科学性
和系统性,内容庞杂甚至显得繁琐臃肿;过
分追求“形式化”,忽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课程中充斥着繁琐的计算和推导,导致学生
不理解问题的本质,看不到数学的用处,体
会不到数学的价值,更不会用学到的知识去
解决问题;许多学生感到数学“枯燥无味”,
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 《标准》在各学段数与代数内容的具体目标
中十分强调数与代数的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
的、有意义和富有挑战性的。
284
• 如“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结合现实情境
感受……”“通过具体问题认识……”“在解决
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能找出生活中
的……并进行交流”等等的提法在《标准》
中随处可见,并在教材中得到了相应的体现。
如1—5数的认识,主题画是一名教师带着4
名学生参观野生动物园,这样美丽鲜活的画
面深深吸引着学生,同时也吸引着教师。其
实教材中色彩艳丽、画面活泼的内容还很多,
这样使得学生学习的“数与代数”的内容更
具有现实性、更具有挑战性,更富有生活气
息。
285
三、结构——从繁杂趋向整合
• 以往的教学大纲不仅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做出
了清晰明确的规定,而且还规定了知识点的具体
要求及深度、难度指标。多数教学大纲还规定了
详细的教学顺序,以及各部分内容分别占几课时
等。数学教学大纲中将数与代数的学习内容按照
年级以知识点进行排列,每一年级都有“数与计
算、量与计量、应用题”。
• 2000年的教学大纲(修订版)的教学内容经过多
次调整,在创设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方面比以往
的教材内容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与时代的发展和
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比,内容还相对偏窄、偏
旧、偏深,忽视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86
• 如堆积如山的人为编制的应用题就是
一个例证,什么“归一应用题、行程
问题、浓度问题、工程问题”等,
“行程问题”又分成什么“同向(追
及)问题、相向(相遇)问题、圆周
运动问题”等, 并就每一类问题提供
主要的等量关系和解题套路。数学成
了十分枯燥、繁杂的计算和习题演练。
287
• 没有探索,没有研究,也没有挑战性,内容
结构显得繁杂乏味,而《数学课程标准》根
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以培养
学生数学能力为主线,力求从现实世界的生
活实际入手,选取客观世界中现实、有趣、
富有挑战性的内容,将繁杂的数与代数知识
内容整合为“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
量、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有层
次地安排在三个学段中。
288
具体结构如下:
• “数与代数”一、二、三学段内容结构表
学段
数与
代数
第一学段
(1-3年级)
●数的认识
●数的运算
●常见的量
●探索规律
第二学段
(4-6年级)
●数的认识
●数的运算
●常见的量
●探索规律
第三学段
(7-9年级)
●数与式
●方程与不等式
●函数
289
•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数学课程标准》根
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与代数知识螺旋上升
的规律,在阶段性目标设计上,有层次地安
排了具体内容,每个层次的内容之间体现了
整体性的特点。一方面注意了各学段的前后
衔接与有机联系,另一方面注意各学段三维
目标的实质性联系。
•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为了“避免将运算与应
用割裂开来”,《数学课程标准》取消了单
立的应用题,把应用题教学和运算意义教学
紧密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发展学生根据实际
情境和运算意义解决问题的能力。
290
• 值得注意的是,减少单纯的技能训练和繁琐
的运算是《标准》在数与代数领域削弱的主
要内容。
• 《标准》在第一段提出“应减少单纯的技能
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
理’。”
• 第二学段提出“应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将
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避免对应用进行机械
的程式化训练。”
• 第三学段提出“避免繁琐的运算。”
291
• 这样为了每个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数
学规律留出了较大的空间,也为全面
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走出了扎实的一
步。
• 如果我们把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数
与代数”的内容目标与以往的教学大
纲中提出的“数与计算”教学目的与
内容相比较,标准更突出了以培养学
生“数感和符号感”的核心。
• 明显地体现出:
292
1、意义理解情境化
• “数与代数”的重要概念,都是从人们生活
和生产的需要中发展起来的。数与代数本身
具有抽象性,但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
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
• 要使学生真正理解数的意义,具有初步的数
感和符号感,最好的方法就是将数与代数的
学习置于一定的情境中。
• 《标准》十分强调数与代数的学习必须在现
实的情境中,三个学段的内容设置都以经历
现实情境的过程为主线而展开。
293
• 如标准在第一学段提出“教学时,要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
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
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
• 第二学段提出了“教学时,应通过解
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
294
• 第三学段提出了“在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在实
际背景中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注重
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估计、
求解、验证解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的过程,应加强
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内容的联系,介绍有关代
数内容的几何背景。”
• 从以上的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标准将数与代
数的理解置于现实的情境中,倡导在情境中理解
数与代数的意义,感受数的意义。”
• 新教材最突出的特点也在于为学生提供了富有情
趣并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活动题材,设计的内
容贴近儿童生活并符合儿童年龄特征。
295
2、数学建模具体化
• 要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成功的一点是让学
生在具体情境中建立数学模型。
• 所谓数学模型,是指针对或参照某种事物的
特征或数量关系,采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
概括地或近似地表述出来的一种数学结构。
• 具体地讲,凡是一切数学概念、数学理论体
系、各种数学公式、各种方程以及由公式系
列构成的算法系统等都称之为数学模型。
296
• 数与代数的一些重要课题,都是刻画现实世
界的数学模型,方程(或不等式)是刻画现
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函数是刻画现
实世界数量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
• 而数学模型的建立,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
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
应用与拓展”的过程来进行。
• 正如《标准》在内容目标中提出:“能根据
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
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
型”“经历用观察、画图或计算器等手段估
计方程解的过程”
297
•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
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
单的问题”“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
变化规律”“能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某
些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结合对函
数关系的分析,尝试对变量的变化规律进行
初步预测”等。
• 因此,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
生投入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自己去研究、
探索,经历数学建模的全过程,从而体会方
程、不等式、函数等是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
初步领会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提高数学
的应用意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298
3、规律探求自主化
• 体现自我,彰显个性,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主
题。这不仅仅是对以往的教育形式的挑战,更是
对中国几千年文化传统的再认识、再取舍。
• 从教育的角度提倡尊重人的主体性,实际上是对
人的个性解放,从而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 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对“以人为本”教育理
念的延伸与继续,是对课程价值取向的重新定位,
把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教育的主导思想与最终
目标,确立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也是适应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
299
• 《标准》在第一、二学段都把“探索规律”
作为内容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求“探索
并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探索和理解运算
律”“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
律”等,并提供了许多案例。
• 因此,新课程中每一个学习内容都尽可能地
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经历知识形
成的过程中,探索理解有关内容,并设置了
启发性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展开观察、实验、
操作、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同时设立了
“看一看、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栏
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与交流。
300
4、运算要求简约化
• 以往的教学大纲,数与计算的教学目
的过于狭窄,过多地强调数及运算概
念表述的精确性,刻意追求计算速度、
变形技巧。
• 这些都难以适应生活中的数学要求。
• 《标准》在数与代数部分特别强调对
数与代数运算的简约化,只要求“掌
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301
主要体现在:
• 一是降低运算的复杂性、技巧性和熟练程度
的要求。
• 首先是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与熟练程度。
《标准》对整数运算的规定由2000年《九年
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大纲(修订版)》
“笔算加减法以三位数为主,一般不超过四
位数;笔算乘法一个乘数不超过两位数,一
个乘数不超过三位数;笔算除法不超过两位
数。
302
• 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一般不超过三步”
进一步作了调整,取消了“一般不超过四位
数”、乘除法“一般不超过三位数”的提法,
而明确整数笔算只要求“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 在熟练程度上,由《大纲》的“熟练、比较
熟练、会”三个层次改为“熟练、正确和
会”,“正确和会”与熟练相比没有速度上
的要求;其次是减少了四则混合运算的复杂
性,
• 再则是降低了数的整除内容的要求,
303
• 第四降低了有理数运算的要求。
二是加强估算。
• 估算可以发展学生对数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感,
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
• 因此,《标准》在三个学段中反复强调掌握“估
算”技能,在具体内容要求中更是突出加强估算
的要求。
• 如第一学段提出“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
并能进行估计”“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
解释估算的过程”,在第二学段提出“在解决具
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
估算的习惯”,第三学段提出“能用有理数估计
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等。
304
三是鼓励算法多样化。
•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
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标准》对计算的要
求不再是以前的又快又准,而是看谁的方法
多——“算法多样化”。
• 这样学生就可以带着解决问题的渴望去学习
新知识,形成新技能。
305
• 如第一学段提出“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
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
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
断”。
• 第二学段提出“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
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
算法多样化的本质,主要是尊重学生的独立
思考。
• 算法多样化,是数学的思考性的必然反映。
306
四是重视计算器和计算机的使用。
• 如《标准》在第二学段目标中规定“能借助
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在第三学段
学习实数要求“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
根”“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用计算器进行
近似计算”。
• 这样就“减少了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
免了程式化地讲算理,避免了繁杂的运算”。
307
5、内容呈现多样化
•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工作的工具。
• 以往的教科书大都是以一种“权威”的姿态,
用陈述的方式向学生“讲述”所学的数学,
如“……就是……”“当我们遇到……通常
就……”“∵……∴……”等,这样的内容呈现
方式刻板,远离儿童的真实世界,缺少活动
和探索的层次及空间,对学生不具有吸引力
和亲和力。
308
• 如何让孩子知道数学的重要性,让孩子愿意亲近
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从而主动地从事数
学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改变数学学习内容的
呈现方式。与以往教材内容相比,新课程在这方
面做了很好的尝试。
• 主要表现在:一是以学生喜爱、熟悉的卡通、漫
画、图片、表格等伴以相应的文字来呈现学习内
容。如“数的运算”这一内容,新课程在第一学
段以实物图片、卡通对话呈现,以使学生能够通
过直观操作去学习计算,第二学段在使用图片的
基础上,引入了表格、文字等形式,以帮助学生
将运算的行为“内化”,成为一种心理行为,而
不一定就是实际“动手”的行为;第三学段就以
表格、文字为主,帮助学生在思维层次上总结、
归纳各种运算的特征、规律,以更好地理解运算 309
的本质特征。
• 二是知识不是以定论的形式呈现。如二年级
“混合运算”的内容,传统的教材首先呈现
的是“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
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
都要先算乘法(除法)”,接着呈现了有完
整答案的例题,这样的呈现只能使学生被动
地接受、机械地计算。而北师大版教材以
“小熊购物”的情境呈现,让学生在“结合
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这样,学生就能
很好地理解运算的意义,避免了机械的训练。
• 根据以上特点,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必须把
握好以下几方面:
310
1、在情境中理解
• 新课程强调运算概念的建立,需要时间充分
和情境丰富的过程。在情境中学数学,是学
生最感兴趣的,在生活中学数学,是最有价
值的。
• 确实,数学不是书本上的枯燥学问,它的
“身影”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它的价值就
来自我们的生活中,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
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数学知
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
有生活,是课程标准的特点之一。
311
• 数与代数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
技能,而且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
理解这些知识的来源、现实背景,形成数感和符
号感,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
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 因此,数与代数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
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应该“结合具体的情
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能结合具体情境进
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能结合现实素材
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
算”“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在解决具体
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 312
• 在教学中,我们应:
• 一是让静止的呈现动态化。如教学“连加、连减”
时,可以根据教材编排,设计一个“乘客上下汽
车”的游戏,将教学内容寓于游戏活动中。
• 二要使困难的资源现实化。结合本地实际,开发
一些生活中可以找到的教学资源。让它们直接为
教学服务。
• 三是把理性的知识情趣化。如一年级上册“9加几”
的教学,教材以一个学生非常熟悉和喜爱的学校
运动会的活动情境,以问题提示的方式使“9加几”
的理性知识情趣化,把计算与实际问题情境联系
起来。这样通过实际情境使学生理解数与代数的
意义,让学生经历探索发现的过程,在现实背景
下感受和体验有关数与代数的知识。
313
2、在渗透中获得
• 数学的本质是数学思想与方法。
•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获得
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
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数学正
是通过其思想方法、思维方式来影响人们的
思维方式,简单地说,就是受数学思想的熏
陶与启迪,以此去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314
• 字母表示数的思想,深刻地揭示和指明了存
在于一类问题中的共性和普遍性,把认识和
推理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 代数式、表格、图像等多种表示手段,不仅
为数学表示和交流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而且
为解决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 方程、不等式中反映的数学模型的思想和方
法,将帮助人们更准确、更清晰地认识和描
述现实世界,并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 所有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都将对培养学生
良好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
的价值。
315
• 在传统的教学中,数与代数也有重要的地位。但
以前重视的往往是这些数学内容本身,而忽视了
这些内容所反映的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教育价值。
• 因此,我们教师必须结合“数与代数”的教学,
进行有意识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的发
展。
• 例如,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教师可适应
在黑板上给出一条数轴,借助数轴使学生对读数、
写数、基数、序数、后继数等概念分清,渗透对
应思想;在进行“同分母加减法”的教学后用字
母概括出法则,渗透符号思想,在“异分母加减
法”的教学中渗透化归思想;在“分类”的教学
中渗透分类思想……。
316
• 现代数学思想方法的内涵极为丰富,诸如还
有整体思想、集合思想、极限思想、优化思
想、猜想与证明、演绎与归纳等。
• 数学教学中都有涉及,我们教师只有做个教
学有心人,有意渗透,有效点拔,让学生在
渗透中掌握这些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得到
切实、有效的发展。
317
3、在过程中建模
• 《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
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
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
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由于“数与代数”的
内容是现实的,且充满了用来表达各种数学
规律的模型,而“过程”是课程内容的一部
分。
•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经历
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
318
• 在过程中建立数学模型。
• 我们可以从这几方面作相应的考虑。
• 一要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提出数学问
题的过程。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并与
“数与代数”知识密切相关的现实情境,让学生
依据情境中信息间的联系、事件发生的进程或自
己的愿望,去主动发现数学现象或提出数学问题,
把生活转化为数学。
• 二要让学生经历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
过程。出示一个现实生活中需要解决的真实的问
题,首先讨论并提出 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策略,
确定需要收集哪些数学信息,怎样收集和整理这
些数学信息,使用什么样的数学方法达到解决问
题的目的,然后实施所研讨的方案。
319
4、在活动中探求
• 数学是关于模式的科学,数与代数中有大量
的规律、公式和算法。对于数与代数的学习
来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探求模式、发
现规律,而不是死记结论,死套公式和法则。
学生只有经过自己的探索,才能不仅“知其
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才能真正获得
知识,懂得公式的意义,掌握公式的应用,
而且通过探求若干公式的活动,可以提高探
索能力,也有利于掌握数与代数的运算和规
律。
320
• 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当面对一个有待进一步抽象、概括或建立联
系的数学问题,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主动出
击,尝试在先,设计开放的、有层次的数学
活动,让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
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从而形成自己对数学
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 教学中主要把握好:
• 一要激发自主探求的兴趣。
• 二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 三要组织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 四要拓展学生活动的时空。
321
• 如教学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找规律”一
课,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数学系列活动:猜
一猜、说一说、画一画、演一演、找一找。
学生在有层次的、开放的、有趣的多种数学
活动中经历了“发现规律——多角度发现规
律——设计并表现出某种规律”这样逐步深
化来探索规律的过程,从中不仅获得了探索
规律的方法,发展了他们的观察、操作、推
理能力和创造能力,还欣赏到了数学与生活、
数学与自然、数学与艺术的和谐美。
322
5、在应用中发展
• 数学有着广泛的应用,这是数学的基本特征之一。
生产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数学的应用提供
了广阔的前景。
• 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认识到数、符
号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重要语言,是进行
交流的重要工具;体会方程、不等式与函数是现
实世界的数学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从而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初步学会数学思考问题,
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实际问题。这些都是数
学素养——学以致用的重要标志。
323
• 在数学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主要表现在学生能够根据已有的数学知识经
验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 这就要求教师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做到
两个“加强”:
• 一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
会,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培养
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
谐地发展。
324
• 例如,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
材内容“常见的量”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今
年几岁了?多高了?有多重?……这些都是
小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而要说出正确的结
果,就需要学生量一量、称一称、算一算,
这些都离不开数学。
• 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
的心理需要,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暇想和
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
更加紧密。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意识地学,有
意识地用,实践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形成
了。
325
二要加强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 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估算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来强化学生的估算意识,教给学生估算的方
法,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从而提高估算能
力。
• 如,让学生估计一下从家到学校需要多长时
间,上学至少要提前多长时间出发才不会迟
到;估计一下一次郊游需要的费用并作出预
算;估计一下学校的楼房有多高;全校有多
少学生等等,这些无法预知或不需知道准确
结果的实际问题都要用估算。
326
• 只有学生有了估算意识,掌握了估算方法,
才会在实际生活中自觉地、灵活地运用,并
迅速地解决问题。
• 由此看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就要强化学生
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要将知识传授与知
识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抓住两者
之间的联系来设计教学,使学生真正理解数
学知识,理解数学的价值,懂得要学什么样
的数学,如何用数学,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
目的。
327
第二节
“空间与图形”内容标准及分析
• 空间与人类的生存和居住紧密联系,我们最
先感知的是三维世界,是“空间与图形”。
• 这是因为当我们认识周围世界的事物时,常
常需要描述事物的形状、大小,并用恰当的
方式表述事物之间的关系。
• 人类生活在三维空间,理应通过拼补、折叠、
描绘、测量、计算、比较与分析,认识和理
解现实几何世界。
328
• 所以,空间与图形是准确描述现实世界空间关系,
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各种问题的必备工具。
• 特别是随着计算机制图和成像技术的发展,几何
方法更是被广泛地运用到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
各个方面,空间与图形是学生感受图形世界的现
实性和它的丰富多彩性的载体,因而“空间与图
形”的教育价值便首先在于使学生更好地感知、
认识、理解生活的空间,更好地生存、活动和成
长。
• 正如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指出的那
样:“几何就是把握空间……那是儿童所居住、
生存和活动的空间。
• 为了更好地在这个空间居住、生存和活动,儿童
必须学习了解、探究和把握空间。”
329
• 《标准》基于以上认识,将原先一直被人们沿用
的“几何”拓展为“空间与图形”,把“空间与
图形”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以促进学生
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也是数学课程改革
的一种国际趋势。
• 《标准》把“空间与图形”作为数学课程内容的
四个领域之一,强调了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
性。并明确指出,“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
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
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
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 这部分内容在三个学段的设计中主要体现以下几
个特点:
330
一、内容的整合
• 《标准》中“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安排都以
现实空间为背景,以图形为载体,以“图形
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图形与
证明”等四条线索展开,并根据儿童发展的
生理和心理特点,把“空间与图形”的内容
均衡的安排在三个学段中,按三维与二维互
相交叉、互相转换的结构安排,明确了各个
学段相应的目标,并逐段递进。
331
• 这种整合,一方面体现在三个学段的同一个
内容之间的相互连接,如图形认识的由浅入
深、由直观到抽象;
• 另一方面体现在不同内容领域之间的实质性
关联,即每个学段的四个内容版块均以“图
形”作为载体和中介,加强每一学段内知识
版块的整合,基本上是以直观几何、实验几
何的方式呈现。
332
空间与图形
学段
第一学段
(1~3年级)
空间 ● 图形的认识
与 ● 测量
图形 ● 图形与变换
● 图形与位置
第二学段
(4~6年级)
●
●
●
●
图形的认识
测量
图形与变换
图形与位置
第三学段
(7~9年级)
●
●
●
●
图形的认识
图形与变换
图形与坐标
图形与证明
333
• 从这张表我们可以看到,《标准》从整体的
角度设计了“空间与图形”的三个学段的内
容与目标,这样的设计特点要求我们应把学
生的几何视野拓展到人类生活的空间,让他
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和认识生活空间及空间
中的物体,体会更多的认识图形特征的角度
和工具,并学会欣赏图形美、设计并创造美
的图形。
• 同时,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在内容的安
排上体现了两个方面的变化。
334
• 一是增加与强化,即增加了三维空间的内容,
如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包括平移、旋
转、图形的相似性及认识方向、确定位置、
认识路线等;对某些内容突出它们与生活的
联系,强调活动经验的积累,例如轴对称图
形的认识就强调了实例的结合和图案的设计。
• 二是削弱与淡化,具体表现为削弱了周长、
求积的单纯计算,不追求证明的数量和技巧,
注重了对证明本身的理解。
335
• 《标准》的这种整体性的设计要求我们在对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目的进行定位时,应
首先考虑到儿童生活的现实世界,也就是要
使儿童学习现实的生活空间。
• 其次要发展学生的空间能力,包括对图形的
旋转、变换及其组合的能力。
• 第三,要使学生学会几何思维的方法,也就
是通过图形、分类和图表等几何观点来分析
问题。第四,要使学生学会公理法和演绎推
理。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36
二、目标的多元
• 《标准》在安排“空间与图形”的内
容时,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
能力,以及更好地认识与把握我们生
存的现实空间为目标,不仅着眼于学
生理解和掌握一些必要的几何事实,
而且强调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
流的过程,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
感。
337
• 为此,《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
—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反
思”的基本模式来展现“空间与图形”
每个学段的内容,让学生在经历“数
学化”的过程中完成数学的“再创
造”,旨在克服重“概念与技能”,
忽视“情感与态度、体验与反思、过
程与自主创新”的弊端,努力构建以
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数学课程内容体系。
338
知识与技能
• 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
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
• 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
能,能辨认图形,理解图形的基本特
征和基本性质,能确定物体的位置;
• 获得测量、作图与推理的技能。
339
过程与方法
• 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
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 经历实验、观察、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
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
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 初步学会从空间与图形的角度提出问题、理
解问题;
• 能综合运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
的实际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40
情感与态度
• 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
结果;
• 能积极参与探索“空间与图形”的数学学习活动,
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 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 体验到空间与图形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 能灵活运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和方法设计图
案,欣赏数学美;
• 体验空间与图形是描述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手
段和工具;
• 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
习惯;
341
•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标准》在构建“空间
与图形”的目标时,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
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维度的目标整体设计,
真正体现了目标的具体性和全面性。
• 强调让学生经历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
位置关系及变换的探索过程,在探索的过程
中体验"图形与空间"探索活动的趣味性与挑
战性,学会从几何思维的角度去观察生活空
间、提出数学问题,发展推理能力,感受数
学的思想与方法,进而能用获得的思想方法
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体验空间与
图形与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
342
• 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逐步积累数学活动经
验,体验数学推理的力量和证明的意义,并
最终促使学生有积极参与活动的态度,形成
科学求真、自主创新的精神。
• 这种从多元的角度来构建“空间与图形”的
目标和内容,呈现给学生的不仅包括推理论
证和相关的计算等内容,而且包括直观感知、
操作实践、位置确认及由此发展起来的丰富
的几何直觉和学习情感。
• 同时也能真正体现数学课程促进学生全面、
持续、和谐发展的基本理念。
343
三、阶段性发展
•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标准在阶段性目标的
设计上,在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的同时,仍
然遵循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数学的心
理规律,从三个维度有层次地安排了三个学
段的具体目标和内容,每个层次之间体现了
连续性与发展性的要求。
• 这种设计,即突出了各学段教学目标的重点,
又注意了各学段前后之间的自然衔接与逐步
渗透。
344
• 后一学段都是前一学段的螺旋式上升和发展。
而且这样的设计,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
来存在着的学段之间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上的脱节、重复问题。
• 学段目标之间的层次性与发展性,主要体现
在图形认识种类的增多、实践活动经验的积
累、空间观念的逐步发展、理性精神的不断
形成,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逐步养成等
几个方面。
• 下面试以“图形与变换”的内容领域来说明
其目标和内容方面安排的阶段性与层次性:
345
目标
内容
第一学段
(1~3年级)
第二学段
(4~6年级)
第三学段
(7~9年级)
图形
与
变换
⑴结合实例,感知
平移、旋转、对称
现象;
⑵能在方格纸上画
出一个简单图形沿
水平方向、竖直方
向平移后的图形;
⑶通过观察、操作,
认识轴对称图形,
并能在方格纸上画
出简单图形的轴对
称图形。
⑴用折纸等方法确定
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
称轴,能在方格纸上
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
称图形;
⑵能利用方格纸等形
式按一定比例将简单
图形放大或缩小,体
会图形的相似;
⑶通过观察实例,认
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
图形平移或旋转900;
⑷欣赏生活中的图案,
灵活运用平移、对称
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
计图案。
⑴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轴
对称、平移和旋转,探
索它们的基本性质;理
解对应点连线的有关性
质;
⑵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
面图形经过轴对称、平
移、旋转后的图形;
⑶探索基本图形的轴对
称性及其相关性质;
⑷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
图形、欣赏平移、旋转
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⑸利用轴对称、平移和
旋转进行图案设计;
⑹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
关系(轴对称、平移、
旋转及其组合)。 346
• 从“图形与变换”内容与目标的学段安排中
可以看出,对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的认识
是逐步提高与深化的,如由“通过实例感
受——观察实例认识——探索基本性质”;
• 对于作图技能的要求也是逐级递进与发展的,
如“画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
后的图形——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
或旋转900——按要求作出简单图形平移或
旋转后的图形”;
• 同样的,对于图案的设计也由“借助方格纸
设计图案”向“独立设计图案”提高,也体
现出了阶段性发展的特点。
347
• 另外我们也要注意,这种阶段性发展的设计
特点不仅体现在“图形与变换”中,在其他
三个版块中也能看到这样的安排特点。
• 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在同一个学段内某一个
知识与方法的学习也体现有序安排教学内容,
强调循序渐进发展的设计特点。
• 如苏教版“观察物体”的教学,二年级上册
让学生辨认从前后左右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
物体的形状,知道从正方体、长方体的前、
后、左、右、上面看,分别看到的是什么形
状。
348
• 二年级下册让学生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
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并初步感知在什
么位置只能看到长方体的一个面,在什么位
置能看到两个面、三个面。
• 三年级上册引导学生从正面、侧面、上面观
察用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体或三个同样大小
的正方体拼搭成的物体各是什么形状,三年
级下册发展到用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成
的物体。
349
• 因此,阶段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设计特点在
整个“空间与图形”内容与目标领域中体现
得非常明确,这也有利于我们准确了解空间
与图形的目标定位。我们在教学时也应注重
循序渐进、逐步深化与相互渗透、自然衔接。
这样的安排更好地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
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 如果我们把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空间与图
形”的内容目标与以往的教学大纲中提出的
几何教学目的与内容相比较,标准更突出了
以“发展空间观念”为核心的理念。
•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50
⒈ 凸显生活化和现实性。
• 尽管“空间观念”在1963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中就已提出,但纵观这以后的历次大纲的修订,
都是强调在认识简单几何形体特征的基础上学会
计算它们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 例如,2000年版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三年级的
学习要求是这样规定的:“知道面积的含义,认
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
式”,这样的阐释内容陈旧、目标狭窄,割断了
数学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完全体现不了
数学产生与发展的痕迹。
351
• 例如,孩子们生活在空间,就有上下、前后、左
右等方位;说明一个物体所在的位置,就要说清
楚第几排第几个;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图象是
不一样的。
• 物体的运动有平移、旋转现象,这些日常生活中
经常遇到的,在我们传统的数学教材里没有见到。
• 我们的小学生虽然会解答复杂的面积、体积计算,
但不能辨别东、南、西、北,更不知道什么是东
偏南600是什么意思,不会看公共汽车线路图,不
会画路线图,不会设计和布置自己的房间,不能
按提供的地址信息找到主人。
352
• 《标准》将建国以来一直沿用的“几何”范
畴拓展为“空间与图形”,其目的是要加强
研究现实世界中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
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其出发点是用学生
熟悉的居住、生存和活动的现实空间作为学
习的背景,引导学生认识图形与物体、建立
丰富表象、形成直觉思维,加强所学知识与
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数学与生活融为一
体。
353
• 例如,《标准》关于面积的学习目标是这样
阐释的:“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
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
识面积单位。”
• 对于其他空间与图形的认识内容,三个学段
也基本上用“结合具体实例……”、“结合
生活情境……”、“观察与现实生活有关的
图片……”、“通过背景丰富的实例……”等
句式来阐述。
• 这样的数学课程能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热
爱数学,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泉。
354
⒉ 凸显过程性与体验性。
• 数学教育研究表明,空间与图形是如何把数
学现实化的最好机会。空间观念只有在丰富
多彩的探索活动中才能形成与发展。
• 《标准》与以往的大纲相比,突出了将“过
程”作为数学课程内容的一部分,非常注重
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中获得直观的经
验”,在丰富多彩的探索活动中经历过程与
体验实例。
355
• 例如,对于测量单位的教学目的,2000年版
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是这样阐述的:“认识
长度单位和米。知道1米、1厘米的实际长
度。”、“知道面积(体积)的含义,认识
面积(体积)单位。”、“掌握长方形和正
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同样的知识点,
《标准》注重让学生感受量的实际意义,如:
“结合实例,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
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度量
单位的重要性。”、“在实践活动中,体会
千米、米、厘米的含义,会恰当地选择长度
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
行测量。”
356
•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
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
位,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
这里,由长度(面积)单位的硬性规定转变
为经历长度(面积)单位的产生的过程、体
验单位统一的重要性,由对面积公式的记忆
与单纯计算转变为对面积公式的探索与实际
应用,强调了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强调了
对数学知识的自主建构。
• 这样的目标设定,较好地体现了“学生是学
习的主体”。
357
⒊ 凸显实践性与应用性。
• 实践性与应用性是《标准》区别于大纲的又
一个明显的特点。我国过去的数学教学大纲、
教材虽然也经历数次变革,但从“几何”的
课程内容和目标来看,小学阶段则以“几何
初步认识”为主线,主要侧重于在认识简单
形体的基础上学会长度、面积、体积的计算,
较少涉及现实的空间和实践应用的内容;初
中阶段则主要是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依据
扩大的公理化体系证明一些平面图形的性质。
358
• 课堂学习就是背公式、学技巧性的证明。再加上
教学内容呈现方式都比较单一,致使学生的空间
观念、空间想象能力及数学应用意识难以得到真
正有效的培养。
• 《标准》在“空间与图形”内容方面,加强了实
践活动与应用。强调要让学生通过“辨认、估计、
测量、操作、观察、探索、描绘、设计、推理”
等实践活动在“做”中学习、理解数学;同时
《标准》还强调所学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
用。
• 如,“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欣赏
生活中的图案”、“会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问
题”、“欣赏平移、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并进行图案设计”等目标的教学,就可以使学生
体验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从而帮助学生
359
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⒋ 凸显开放性与创造性。
• 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几何教学重结果轻过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被限制、学习方式被约束,所有的学生都必
须用统一的方法来认识图形、学习几何证明。
导致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彰显,创新的热情得
不到激发。《标准》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和创新精神为重任,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为关键,提倡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数学。
在“空间与图形”部分,提倡设置挑战性的
问题情境、激发问题意识,提供开放性的活
动空间、激活创新意识。
360
• 如,对于测量单位的认识,要求学生“经历
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的长度”,对于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探索,提倡
“利用方格纸或割补等方法”,对于图形相
似性的体验,提倡学生要会利用方格纸等形
式。方式、方法、形式的多样,可以有效地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至于利用图形变换来进行图案的设计,就更
是一个开放式的活动,学生可以从一个或几
个简单的图形出发,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变
换,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与创造潜能,个性
得到淋漓尽致的张扬。
361
• 总之,《标准》突出了“空间与图形”知识的现
实背景,强调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
地融合,与数学课程中各个分支进行整合,从而
拓展“空间与图形”学习的背景,使学生更好地
认识、理解和把握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发展学
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 通过对基本图形的基本性质必要的论证,使学生
体会证明的必要性,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掌握
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初步感受公理化思想;
• 注重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过程,
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学习方式,
以真正体现“空间与图形”的教育价值。
• 我们在把握课程标准提出的“空间与图形”内容
与目标要求时,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强调”。
362
1、强调“空间与图形”的现实背景。
• 学生的空间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与现实生
活关系非常紧密,这是他们理解和发展空间
观念的宝贵资源。
• 《标准》强调“空间与图形”内容的选取应
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空间,强调现实
世界的“空间与图形”,重视现实世界中有
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以“身边的生活数学”
来拓宽学习的背景。
363
• 一般来说,我们在强调现实性背景时,可从
四个角度思考:
• 一是提供现实场景,如,苏教版实验教材二
年级的“认位置”就以小朋友熟悉的看电影
的现实情境为例,帮助学生认识几排几号的
位置。
• 二是选取生活现象,如北师大版的七年级上
册的数学中“点、线、面”的教学就以学生
现实中经常看到的生活现象:“雪地上的脚
印——点变线、汽车里的雨刮器——线变面、
长方形的旋转——面变体”,将抽象的概念
“点、线、面”具体化。
364
• 三是呈现实物模型,如通过足球、积木、茶
叶罐、鞋盒、圆木等来认识各种立体图形;
• 四是赋予实际意义,即将缺乏实际意义的内
容或问题赋予其存在的现实性,例如关于
“周长”的教学,我们可以通过描画篮球场
的边线、量一个人的腰围等实践活动,初步
了解周长的意义;
• 还可以通过量封闭图形的边长,算出图形的
周长,量类似树叶这样的由曲线组成的封闭
的不规则图形的周长等实践活动,来拓宽学
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这样的现实背景能促
使学生主动地将数学与他们的生活架起桥梁。
365
2、强调“空间与图形”的经验积累。
• 学生经验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基础,《标准》
强调“空间与图形”内容应紧密联系学生的
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
• 对学生来说,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数
学知识的体验,课堂上的数学学习是他们生
活中的有关数学现象和经验的总结与升华,
每一个学生都从他们的现实数学世界出发,
与教材内容发生相互作用,建构自己的数学
知识。
366
•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学生的个人知识、
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
源。关于学生“空间与图形”经验的积累,
我们要考虑三个方面:
• 一是要激活学生已有的常识性、经验性的知
识储备,如通过“有趣的拼搭——滚一滚、
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来认识物体、发
展学生的几何直觉;
• 二是要注重在活动中丰富体验、积淀活动经
验。如“对称图形”、“千米”的认识教学,
应该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践等活动丰
富学生的体验。
367
• 三是对生活经验加工、改造与提升。有些时
候,学生原有的日常概念、生活经验与数学
概念之间有冲突,对数学内容的学习产生干
扰,这就需要我们设计活动,以丰富学生的
体验,帮助积淀正确、清晰的经验。
• 如数学中的“线”是由点组成的集合,有别
于生活中的线,它没有粗细、没有软硬、没
有颜色,是抽象的图形。学生受现实生活中
的“线”的干扰,所认识的线均是实在的、
有形的。如果不跳出这一框框,则培养学生
的空间想象能力无从谈起。
368
• 我们可以这样导入:拿起一个球,从手中抛
出去,呈抛物线形状,让学生用手比划球所
经过的路线;再把球拍下去,球又重新弹到
手上,让学生用手比划球从地上到手里的路
线;或者还可以请学生将手电筒打开后射出
去,让学生观察手电筒的光形成的形状,再
将手电筒摇晃,看一看形成了什么形状。学
生经历这种“数学化”的学习过程,能有效
地帮助他们消除日常概念的负迁移现象,有
利于抽象出数学模型、建立正确表象、形成
空间观念。这也为及早展开图形世界的教学
提供了理论依据。
369
3 、强调“空间与图形”的理性精神。
• 《标准》非常注重学生经历从实际背景中抽
象出数学模型、从现实的生活空间中抽象出
几何图形的过程,注重探索图形性质及其变
化规律的过程。这种过程性的数学学习,学
生收获的不仅是几何知识,更多的是在学习
交流、类比、归纳的思考方法,发展空间观
念、提高推理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同时通过观察、实验、操作、想象、模拟、
设计、思考等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潜在的创
造力,这些都是“空间与图形”独特的理性
精神的体现。
370
• “空间与图形”的理性精神最基本的
含义在于对客观事实的尊重,质疑反
思的习惯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它可以通过活动探究、问题解决、合
作交流、动手操作、实践应用等形式
来培养。
• 我们在强调“空间与图形”的理性精
神时,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371
• 一是加强合情推理,削弱以演绎推理为主的
定理证明,理解证明的必要性,淡化几何证
明的技巧,降低论证过程形式化的要求;
• 二是要将感性与理性相结合,让学生借助感
性经验来自主发现问题、探究规律、理解数
学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尊重客观事实的精神。
• 三是通过问题解决来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
题,养成质疑反思的习惯。
372
4、强调“空间与图形”的实践应用。
• 《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
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
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 强调内容的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发展空间观念是“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应注
意的问题。而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丰富多彩
的实践活动中培养起来的。
• 这种实践活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是应用
性实践:即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
中的实际问题,
373
• 如,苏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就让学生开展
“量一量”的实践活动,想办法选择合适的
工具和方法量学校篮球场的长。
• 二是调查性实践,即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一些
现象或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它的的变化情况。
如苏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让学生调查、记录
蒜头发芽后蒜叶一周内的生长情况。
• 三是探究性实践,即提供开放性的活动内容,
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如,用四个等
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哪些图形?
374
5、强调“空间与图形”的文化价值。
• 《标准》在内容目标部分用比以往大纲更多
的笔墨强调了“空间与图形”文化价值的重
要性,并用“欣赏……”、“利用……进行
设计”等条目突出文化教育价值。实际教学
中可以用以下方式来体现其文化价值。
• 一是展示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如用上海南浦
大桥揭示角在生活中的用途,用电梯的上下
移动、水龙头开关的转动、索道缆车、大风
车等来解释平移与旋转的应用;
375
• 二是介绍数学发展的历史材料,如通过七巧板的
史料、圆周率π产生的史料,使学生了解“空间与
图形”有着丰富的历史渊源,认识我们祖先的智
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 三是欣赏数学美,增强美育渗透,如,运用平移、
旋转进行简单图案的设计与创作,学生在争做
“小小设计师”的活动中,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进而对数学的专业产生兴趣,数学学习的情感会
受到极大的鼓舞。同时,在设计中学生学会有机
地联系其他学科,包括美术、技术、理科和语文、
体育,并广泛地利用实际情境,认识欣赏平移、
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了的审美能力,
关注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376
第三节
“统计与概率”内容标准及分析
• 在信息社会里,数据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
如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已成为每个
公民的基本素质。
• 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生活的合格
公民。将统计与概率的初步知识纳入到小学数学
课程体系,在国际上早已达成了共识。
• 而在我国以往的数学课程中,教学统计与概率的
落脚点放在关注学生机械制作统计图表的技能训
练、单纯记忆过多的术语和套用公式进行计算上,
导致传统的数学课堂上,
377
• 随机事件、抽样、数据统计与处理、规划与
统筹、决策分析、优化思想以及数学建摸等
一系列现代社会所必须的公民数学修养内涵
几乎无处寻觅,使得学生很难体会这部分内
容与现实的联系、感受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 为此,《标准》首次将“统计观念”作为义
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并将
统计与概率作为数学教育的四个领域之一,
在“总体目标”部分明确指出:“要经历运
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
计观念。”这样的编排体系在以往的数学大
纲中是没有的,这也足以说明它在数学课程
中的重要地位。
378
• 《标准》首次明确提出了统计与概率的教育
目标,即:“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
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它通过
对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
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
推断和预测。”
• 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以随机观点来理解丰
富多彩的现实世界,初步掌握数据收集、整
理、描述和分析的方法,逐步形成统计的观
念。
379
• 力求通过统计与概率的学习,帮助学生更全
面、客观地认识人、自然和社会;在面对大
量数据和不确定情境中能制定较为合理的决
策;发展使用统计的方法和意识解释数据、
表达、交流信息的能力,以及能用多种方式
来收集、整理和展示他们的思考的能力,从
而形成数学思考和分析的意识,提高解决问
题的能力。
• 《标准》在“统计与概率”内容与目标部分
的设计主要体现以下的特点:
380
一、三维目标通盘考虑
• 纵观各学段的统计与概率的具体目标
内容,从单个的目标来看,各有侧重
点,但是,从每一学段目标的整体设
计来看,都可以整合为“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维度
的目标。
• 这样的设计特点我们可以从总体目标
的阐述中得以一窥。
381
知识
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
与技 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
能 解决简单的问题。
过程
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
与方 计观念;初步学会用统计的思想提出问题,理解问题,
法 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的策略,体验
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情感
积极参加统计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
与态 求知欲;在统计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学会与人合作,
度 并能与他人交流统计的过程和结果;初步认识统计与概
率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
验统计与概率的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
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
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382
• 从以上三个维度构建的立体性的目标
体系,使得统计与概率的教学目标更
为丰满与具体,不仅要“知道、认识、
了解”,更要在“感受、体会、体验、
理解”中学会“判断、预测、解决、
处理、交流”,在发展学生统计观念
的同时,使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得到根
本转变。
383
二、内容领域整体设计
• 与以往的数学大纲相比,标准较大幅度地增
加了“统计与概率”内容,并根据学生的认
知特点,在三个学段分别设置了相应的内容。
• 强调使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体会认识统
计的作用,重视引导学生根据数据作出推断
和预测,并进行交流,注重学生对可能性的
感受和认识,从而发展学生的随机的观念和
概率的思想。
• 其内容结构安排如下:
384
“统计与概率”一、二、三学段内容结构表
第一学段
(1~3年级)
统计
●数据统计活
与
动初步
概率
●不确定现象
第二学段
第三学段
(4~6年级) (7~9年级)
●简单数据统 ●统计
计过程
●概率
●可能性
385
•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材
体系中只在小学高年级中设立一些章节介绍
有关统计初步的内容,几乎没有涉及概率内
容。
• 为了让小学生逐步感受、体会概率自始至终
存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标准在安排这
个内容时体现了统计知识学习的低龄化。
•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标准》在小学阶段
的两个学段中,都安排了概率的初步知识。
386
• 第一学段是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
可能性;
• 第二学段是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含
义,并能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概率
知识下放到小学阶段,这是建国以来的第一
次。
• 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大纲相比,减少单纯
的统计量的计算以及淡化统计概念的严格定
义,是《标准》在统计领域削弱的主要内容。
• 标准在教学要求部分这样指出:“应避免单
纯的统计量的计算,对有关术语不要求进行
严格的表述。”
387
• 在具体内容中,基本上不提统计量的计算以及概
念的定义,而是十分重视对统计量的意义理解,
突出概念、公式和图表所蕴涵的现实的统计背景,
强调让学生学真实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统计
内容。
• 同时,这三个学段的内容在设计上体现了整体性
的特点,一方面表现在同一内容领域之间的相互
连接。如,在“统计”部分,每个学段都强调让
学生在经历过程中学习统计的方法、体会统计的
作用、获得统计的思想;另一方面表现在不同知
识领域之间的实质性关联。如,将统计与概率作
为一个整体来设计,在学习统计的过程渗透概率
的思想,在概率的学习过程应用统计的方法。
388
三、纵向贯通,阶段发展
• “统计与概率”根据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的认知规律和学习数学的规律,在阶段目标
的设计上,有层次地安排了三个维度目标的
内容,每个层次的内容之间体现了发展性的
要求。这种设计,既突出了各学段目标教学
的重点,又注意了各学段前后之间的自然衔
接与有机联系,而且这样的设计,可以从根
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着的学段之间在教学
目标和教学内容上的脱节、重复问题。
389
• 学段目标之间的层次性与发展性,主
要体现在统计知识的不断积累,统计
方法的逐步掌握,统计思想的逐步认
识,解决问题策略的逐步形成,以及
学习兴趣、习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的逐步养成等几个方面。
• 如下表所示:
390
目标
内容
统
计
与
概
率
的
知
识
第一学段
(1~3年级)
第二学段
(4~6年级)
进一步认识条
认识统计
形统计图(1格可以
表和象形统计
代表多个单位),
图、条形统计
认识折线统计图、
图(1格代表1
扇形统计图;理解
个单位);了
平均数、中位数、
解平均数的意 众数的意义,会求
义,会求简单
数据的平均数、中
数据的平均数; 位数、众数;进一
知道事件发生
步体会事件发生的
的可能性是有 可能性的含义,并
大小的。
能计算简单事件发
生的可能性。
第三学段
(7~9年级)
能指出总体、
个体、样本;理解
并会计算加权平均
数;会计算极差和
方差;理解频数、
频率的概念,了解
概率的意义。
391
目标
内容
统
计
与
概
率
的
方
法
第一学段
(1~3年级)
第二学段
(4~6年级)
能按照给定的
标准或选择某个标
准对物体进行比较、
经历简单的收集、整
排列和分类;对数
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
据的收集、整理、
过程;根据实际问题设
描述和分析过程有
计简单的调查表;根据
所体验;能根据简
具体的问题,选择适当
单的问题,使用适
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
当的方法收集数据,
同特征;能从报刊杂志、
并将数据记录在统
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
计表中;初步感受
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
事件发生的不确定
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
性和可能性;知道
表。
可以从报刊、杂志、
电视等媒体中获取
数据信息。
第三学段
(7~9年级)
从事收集、整理
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
动,能用计算器处理
较为复杂的统计数据;
会用扇形统计图表示
数据;画频数分布表,
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
频数折线图;能根据
问题查找有关资料,
获得数据信息;运用
列举法计算简单事件
发生的概率。
392
目标
内容
统
计
与
概
率
的
思
想
第一学段
(1~3年级)
第二学段
(4~6年级)
第三学段
(7~9年级)
体会用样
能够列
能解释统计 本估计总体的思
出简单试验 结果,根据结果 想;了解频数分
所有可能发 作出简单的判断 布的意义和作用;
生的结果; 和预测;能设计 能根据统计结果
根据统计图 统计活动,检验 作出合理的判断
表中的数据 某些预测;初步 和预测,体会统
提出并回答 体会数据可能产 计对决策的作用,
简单的问题。 生误导。
能比较清晰地表
达自己的观点。
393
目标
内容
第一学段
(1~3年级)
问
题
解
决
体验统
计结果在同
一标准下的
一致性、在
不同标准下
的多样性;
从而了解根
据同一问题
可以有不同
的解决办法
第二学段
(4~6年级)
第三学段
(7~9年级)
解决一些
简单的实际问
能用统计
题,体会与他
和概率的思想发
人合作解决问
现并提出问题;
题的重要性;
进行一些调查实
根据需要进行
践研究,解决具
实际调查统计,
体的问题。
提出问题解决
的办法。
394
目标
内容
情
感
态
度
与
价
值
观
第一学段
(1~3年级)
第二学段
(4~6年级)
第三学段
(7~9年级)
能对日常
生活中的某些数
能和同伴
学会交流、阐
据发表自己的看
交换自己的想
述自己的理由;有
法;认识统计在
法;对数学有
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社会生活及科学
好奇心;感受
体验统计与概在生
领域中的应用;
统计与日常生
活中的应用;敢于
体验数学活动的
活的密切联系。 质疑的意识。
探索性与创造性;
敢于质疑的意识。
395
• 从这张表中反映出的阶段性与发展性的设计
特点可以说是非常清晰与明显的,
• 例如,第一学段侧重于学生对数据统计过程
有所体验,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
可能性;
• 第二学段则重点要求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
程,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含义,并
会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 第三学段要求进一步学习描述数据的方法,
进一步体会概率的意义,能计算简单事件发
生的概率。
396
• 从“有所体验、初步感受——经历过程、体
会含义——学习方法、计算概率”我们可以
看到标准对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要求是相互渗
透、循序渐进、逐步深化,后一学段都是前
一学段的螺旋上升和自然发展。这样的安排
更好地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础
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从而使“人人获得必
需的数学”成为现实。
• 如果我们将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统计与概率
的内容目标与以往数学教学大纲中提出的统
计教学目的与内容相比较,将会发现有以下
几个方面的显著变化。
397
⒈ 突出过程性。
• 统计是根据问题的需要,对数据进行收集、
整理、描述和分析,并据此作出合理的推断
和预测的活动过程。
• 要使学生形成统计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让
他们真正投入到统计的全过程中。
• 《标准》特别强调统计与概率过程性目标的
达成,三个学段的内容设置都以统计的全过
程为主线。
398
• 标准在第一学段提出了“通过具体操作活动,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
体验”,“能根据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
题 ”。
• 在第二学段中,又提出了“经历简单的收集、
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设计
统计活动,检验某些预测”、“根据结果作
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 在第三学段,提出“主动从事数据处理的全
过程,体会统计是进行决策的有力工具 ”。
399
• 从这些目标的阐述中可以看到,标准把从事
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确定为
统计学习的首要目标,倡导在教学过程中,
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以上活动中,鼓励学生
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以及与同伴的合作与交
流。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标准》为突
出统计的过程性,不仅使用了“知道、认识、
了解、理解、会求、绘制”等词来阐述目标,
更多的使用了不同的行为动词来阐述过程性
的目标:如“经历、选择、解释、读懂、获
得、设计、阐述、描述、处理、探索、解决、
从事、判断、预测”等。
400
⒉ 突出体验性。
• 以往的教学大纲,统计的教学目的过于狭窄,
过多的强调统计量的计算及统计概念的严格
定义,强化的是单纯的技巧性学习(绘制各
种统计图表)。
• 例如2000版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五年级的教学
目的是“初步学会收集数据和分类整理,会
填写简单的统计表,会根据收集的数据求平
均数。”
401
• 导致学生对于平均数,只知道它的定义和作为代
数公式的运算程序,却不知道它所包含的实际的
统计意义。
• 《标准》在统计与概率部分特别强调对统计与概
率思想的体验性学习目标,如“体验活动结果在
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
“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
不同的结果”,“解释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
实际意义”,“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
测”。
• 这样的目标定位就不再是简单地“认识、会求、
学会和制作”,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402
在体验中感受,在体验中发现。
⒊ 突出现实性。
• 以往的统计知识与方法的教学,大多是课本
呈现或老师提供的现成的数据或信息,学生
只要会根据已有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制作图表
即可。
• 《标准》特别强调了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和
具体情境来学习统计的知识和方法,体会统
计的思想和观念。
403
• 例如“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
均数的意义”,“通过丰富的实例,感受抽
样的必要性”,“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并会计
算加权平均数”,“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
的意义”等等。
• 这种“实例”、“具体情境”等句型的阐述
在历次的教学大纲中是找不到的。
404
⒋ 强调实践性。
• 以往的教学大纲由于过于强调统计量的计算
与统计图表的制作技巧,不注重培养学生根
据统计数据作出推断与决策的意识,忽视了
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对社会、科学领域的
作用。
• 《标准》非常强调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帮助学
生理解统计的概念和原理、感受统计的思想
和价值。
405
• 如,“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
单的问题”,“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
性作出描述”,“能设计统计活动,检验某
些预测”,“根据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
和预测”,“认识到统计与概率在社会生活
及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
实际问题”等条目都是对实践性目标的具体
阐述。
• 对数据的描述分析、对信息的判断预测,对
问题的调查实践等都是力求引导学生在实践
中探索,在探索中应用,在应用中升华。
406
⒌ 突出开放性。
• 《标准》对于统计与概率内容的开放性教学目的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一是提倡解决问题的开放性,这是因为学生所出
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维方式的不同,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富有个性的过程。
• 例如为了了解农村在改革开放后农民生活变化的
情况,需要学生自行去收集相关数据,需要思考
很多问题,例如调查怎样的群体,收集什么样的
数据,这些数据怎样整理分析,每个学生的统计
活动与解决的策略都是不一样的。
407
• 二是数据获取渠道的开放性,以往学生学习
统计,数据是现成的,素材是规定的,统计
方法是限制的,学生充其量是作为一名“操
作工”在学习。而《标准》关于学生的统计
数据可以是由教材或教师提供,可以在课堂
上由学生计数或测量取得,可以让学生在课
内外的调查或实验中自行观测得到,还可以
从报刊杂志、电视广播、计算机数据库等多
种媒体中寻找获得一些数据信息,一般来说,
由学生自己计划调查、设计实验,并实地去
收集数据,更有利于引起学生研究数据的兴
趣。
408
• 所以随着学生知识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积累,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要求,在活动中突出问题,
让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行去收集有关
数据,学生自行收集的数据他们会觉得很
“珍贵”。
• 三是数据信息素材的时代性。以往的大纲和
教材呈现的素材大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没有
太多的直接联系,都是学生平常感受不到的,
不是他们身边的事或现象,这就导致学生的
学习兴趣不浓、创造的热情不高。
409
• 《标准》突出了学生的现实生活是学习统计
与概率的一个重要资源。学生的现实生活中
可以提供许多有意义的问题,我们要充分挖
掘适合学生学习的材料,选择学生喜爱的有
趣素材来呈现。
• 如学校周围道路交通状况的调查、本地环境
资源的调查、对自己喜爱的体育比赛的研究、
对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班级学生的年龄、
身高、家庭人数、家庭年收入、每个月的水
电费开支的统计调查、讨论有奖销售等问题。
410
• 这样的素材不仅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现
实世界,而且对现实世界中的许多事
情可以形成自己的看法,满足了学生
了解这个世界的好奇心。
•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统计与概
率”的目标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我们
必须着力把握以下五个方面。
411
一、注重活动,自主经历过程。
• 数学教育的价值并非单纯地通过积累数学事
实来实现,它更多地通过对重要的数学思想
方法的领悟、对数学活动经验的条理化、对
数学知识的自我组织等活动来实现。
• 我们知道,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建立在经
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而这个自
主建构的过程只有通过数学活动才能实现。
412
• 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为学生提
供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猜想、实验、
操作、观察、推理、验证、交流等活动,经历统
计的全过程,逐步掌握统计的方法,深入体会统
计的思想,了解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 例如,北师大版的实验教材在一年级下册教学统
计时以“买气球”为主题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经历
了统计的全过程:创设问题情境——班级准备开
联欢会,你认为买哪种颜色的气球好些?收集整
理数据——由于这个问题是学生熟悉而感兴趣的,
于是他们通过积极讨论认识到,要根据对全班同
学的调查结果来解决这个问题。
413
• 然后,学生决定如何来进行调查,以及如何
来展示调查的结果。描述分析数据——说一
说,从图上可以看出调查了多少同学?喜欢
什么颜色的人数最多?预测推断交流——如
果你们班有一位同学没来,猜猜他最有可能
喜欢什么颜色的气球?布置会场,多买些什
么颜色的气球比较好呢?最后
• 将根据调查的结果去亲自购买气球。这个例
子可以使学生经历数据处理的全过程,体会
统计的作用,培养他们的统计观念,还将学
习如何根据问题来收集和描述数据的一些简
单方法。
414
二、实例体验,赋予实际意义。
• 学生的统计观念的形成光是靠书本上提供的现成
的数据和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的活动是远远
不够的。
• 《标准》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注重突出统计
与概率内容丰富的现实背景,赋予统计量、统计
概念及原理以实际意义。
• 为此,教学中应通过选择现实情景中的数据,着
重于对现实问题的探索,来促进学生体验、理解
统计概念、原理的实际意义,使学生体会到概率
统计思想在社会生活及各学科领域中有着广泛的
应用。
415
• 例如平均数的教学,重要的不是它的定义和
作为公式的运算程序,而是它所包含的统计
的实际意义。
• 因此,对它的教学不能只是给出若干组数据,
要求学生计算出它们的平均数,把数据的复
杂程序、学生的计算速度与准确率作为教学
的重点,而应当强调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平
均数”概念所蕴涵的丰富、深刻的统计与概
率背景,注重对其统计含义的理解与建构,
以及能在新的具体问题情境中,准确地用它
去解决实际问题。
416
• 为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我们可
以呈现以下四个变式情境来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
活经验思考辨析:
• ①小林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5厘米,所以他的身
高一定是135厘米。
• ②有一个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2米,小刚的身高
是1.25米,他在这个游泳池里学游泳不会有危险。
• ③小明所在班级的学生平均身高是1.4米,小强所
在班级的平均身高是1.5米。小明一定比小强矮吗?
• ④某次歌咏比赛,七位评委给某位选手的比赛成
绩分别是:90、90、87、88、92、85、81。主持
人宣布:“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
这位歌手的最后得分是88分”。
• 为什么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
417
三、实践应用,注重问题解决
• 学生学习统计与概率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地
会绘制各种统计图表,会根据公式进行统计
量的计算,关键的是要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即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
题,能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
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认识到统计对决策
的作用,能对数据的来源、处理数据的方法,
以及由此得到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质疑。
418
• 我们知道,知识在活动中掌握,观念在应用
中形成。
• 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以问题为载体,呈现
现实的问题背景,在实践应用中启发学生根
据数据信息思考问题解决的策略,注重在问
题解决中发展学生的统计与概率意识,获得
统计与概率的思想。
• 例如,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他们调查本班
学生最喜欢吃的蔬菜情况,制成统计表。
419
• 根据统计表要求学生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根
据这个统计表你能提出哪些问题?看了统计
表,你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知道了这些信
息后你有什么建议?通过上述的过程,学生
将逐步掌握基本的统计知识和方法,形成良
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应用意识,在开放性的
问题背景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
数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获
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
420
四、强调整合,体现综合联系。
• 数学知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数学教学要关
注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样的,统计与概
率的教学也应该体现知识的整体联系。而在
实际教学中,往往会把统计与概率分为两个
互不联系的独立领域来分别教学。
• 为避免出现这种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
方面去把握其内在的联系性:
421
• 一是同一领域内容的相互连接,即应重视渗透统
计与概率之间的联系,如通过频率来估计事件的
概率,通过样本的有关数据对总体的可能性作出
估计;
• 二是不同领域之间的实质性关联,即体现数与代
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之间的整体联系与
渗透深化;
• 三是突出统计与概率等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与
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 例如,我们可以将统计与概率和其他领域的内容
联系起来,从统计与概率的角度为他们提供问题
情境,在解决统计与概率问题时自然地使用其他
领域的知识和方法,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
决问题提供机会。
422
五、凸显文化价值,体现人文关怀。
• 统计与概率作为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在赋予学生以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与体
验的同时还承载着多方面的文化教育价值。
• 为体现统计与概率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教育
价值,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把握:
• 一是介绍了解数学史料,激发探究兴趣。
• 如可以通过介绍与天气预测和保险业有关的
资料,使学生了解概率问题的现实来源和历
史上的统计工作,体会统计思想和方法的现
实背景。
423
• 通过介绍一些有关概率论的起源、掷硬币的
试验、布丰投针问题与几何概率等历史事实,
统计与概率在密码学等方面的应用,使学生
对人类把握随即现象的历程有一个了解,更
能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的信心。
• 二是关注学生生活世界,强调人文关怀。
• 这一点在几种不同的实验教材版本中都体现
得非常明显。
424
• 如组织学生就自己熟悉的生活世界进行统计
小调查,项目有调查你们班同学最喜欢的电
视节目、调查你们班同学的生日在什么季节,
调查你们组的同学每天睡多长时间,调查学
校交通路口的车辆经过的情况、统计你们小
组同学家有哪些家用电器?等等,使得学生
切身感受到统计就是思考解决自己身边发生
的事情,极具有亲和力。特别是通过调查一
个星期你家扔了多少个塑料袋,再想一想,
为了保护环境,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在
惊人的数据面前,环保意识油然而生,有效
地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25
第四节
“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
内容标准及分析
• 数学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让学
生学到一些数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
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应用,会运用数学
的知识与方法解决现实的问题。
• 只有如此,才能使所学数学富有生命
力,才能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
426
• 而传统的数学课程不大注意与学生熟悉的现
实生活的联系,对数学应用的处理总是留有
人为编造的痕迹;
• 几何、代数都是按着各自的学科体系、以直
线式的结构发展,相互之间的联系不多,即
使有一些也比较牵强,综合运用就更谈不上
了。
• 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们的学生重书本知
识、轻直接体验,重机械记忆、轻实际应用,
重书面应试、轻动手创造的局面。
427
• 为此,《标准》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
形”“统计与概率”这些知识性的领域之外,
设置“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领域。
• 这个领域沟通了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数学
的联系,使得几何、代数和统计与概率的内
容有可能以交织在一起的形式出现,使发展
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成为必须的学习
内容。
• 同时,在《标准》中设置实践与综合应用的
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428
• 《标准》指出:“实践与综合应用”将帮助
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
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
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
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与代
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
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 标准增设“实践与综合应用”内容的目的是
让学生在各个知识领域的学习过程中,有意
识地体会数学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现实社会
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以及数学在人类文明发
展与进步过程中的作用;
429
• 体会数学知识内在的联系。同时,采用“综
合实践活动”这种新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
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使他们人获得综合
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探索数
学规律的能力,逐步发展对数学的整体认识。
• 这对改革传统数学课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忽视
数学与实际相联系的情况,发展学生的综合
运用知识的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一些研究和探索的
方法,帮助学生全面认识数学、了解数学等
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430
• “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标准》具体目标
内容的四大领域之一,是标准结构体系的一
个特色,也是新数学课程中一个全新的内容。
理解和把握这个领域,对于数学课程的发展
和数学教学的改革是非常重要的。
• 标准在第一学段中设立了“实践活动”,
• 在第二学段中设立了“综合应用”,
• 在第三学段中设立了“课题学习”。
• 三个学段的基本要求和具体目标如下:
431
学段
第一
学段
内
容
实
践
活
动
基本要求
在本学段中,学生通
过实践活动,初步获
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
验,了解数学在日常
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交流,获得积极的数
学学习情感。
具体目标
⒈经历观察、操作、实验、
调查、推理等活动;在合作
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积极
的情感体验;
⒉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
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
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⒊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
的作用。
432
学段
第二
学段
内
容
综
合
应
用
基本要求
具体目标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 ⒈有综合运用数与运算、空
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 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相
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 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
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 题的成功体验,初步树立运
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 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的实际问题,加深对
⒉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所学知识的理解,获 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
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 验和方法。
的思考方法,并能与
⒊初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
他人进行合作交流。 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
433
学段
第三
学段
内
容
课
题
学
习
基本要求
具体目标
⒈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
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 基本过程。
探讨一些具有挑战性
⒉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
的研究课题,发展应 在联系,初步形成对数学整
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体性的认识。
的意识和能力;同时, ⒊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方
进一步加深对相关数 法和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学知识的理解,认识 加深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⒋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
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应用
数学的自信心。
434
• 从上述的基本要求和具体目标中,
我们不难看出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
是一种具有现实性、问题性、实践
性、综合性、探索性和开放性的学
习活动。
435
一、现实性。
• 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树立正确的
数学观,是实践活动的一个基本特点。为了使学
生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拉近数学与
人和自然的距离,在数学课程中要强调数学知识
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
• 《标准》对“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强调要贴
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强调从学生身边的数学中呈
现蕴含的大量的数学信息,来构建数学问题,开
展实践活动,并要求联系数学在现实世界中的广
泛应用,促使学生体会数学的作用。
436
•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智发展水平,第一
和第二学段主要以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
主,第三学段还要考虑密切数学与现实社会
需要之间的联系。
• 《标准》在基本要求中提出:第一学段“通
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
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 第二学段“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
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
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第三学段“在探讨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
题中,发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
能力。”
437
• 标准在这方面的加强,对凸现数学内容的现
实背景、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等方面有很
大的促进作用。
• 这种现实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 第一,选取现实素材呈现背景,国标实验教
材在第一学段就以儿童周围的生活世界选取
素材呈现背景,实践活动的内容和主题有
“田园风光”、“丰收的果园”、“游览美
丽的海滨”、“走进乡村”、“愉快的周
末”、“我们去植树”、“假日小队”、
“小小商店”、“我们的校园”、“迎新
年”、“节日广场”、“快乐的队日活动”
等等,这些活动都是儿童在生活中所熟悉和
438
喜欢的。
• 例如,我们可以就“用‘1分钟’说一句话”
为主题,请学生到生活中调查了解“1分钟”
的实际意义,学生通过这次实践活动,知道
了1分钟的拍球我能拍60下,1分钟的跳绳我
能跳120下,1分钟我能写23个字,1分钟我
能沿着操场跑一圈,1分钟我能做5道口算题,
等等,从不同的角度选取现实素材来理解原
本抽象的时间概念,使“1分钟”变成学生
“看得见”的生活现象,增强了学生对小时
的深刻体验,赋予小时以实际意义;
439
第二,解决现实问题回归应用。
• 例如,“设计合适的包装”、“奖券
中的学问”、“怎样为参加学校运动
会的全体运动员编号”等实践活动,
能帮助学生养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
围的事物,用数学的思维发现生活中
的问题、用数学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的意识。
440
二、问题性。
•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已
有知识体验的基础上,从所熟悉的现实生活
中发现、选择和确定问题,主动应用知识解
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实践与综合应用”本
质上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
• 《标准》分阶段适当安排一些综合实践活动,
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441
• 可以说,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
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因此,开展
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是要以问题为思维的中
介,呈现具有问题性和挑战性的情境,让学
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
—解释与应用”的过程,积极展开思维活动,
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 一般来说,综合实践活动的问题产生于以下
情境:
442
• 综合实践活动的问题产生于以下情境:
• 第一,在动手操作中诱发问题。
• 例如,学生用三根完全一样的小棒可以
搭成一个三角形,搭4个三角形要用多
少根小棒?学生因思维定势会认为是要
12根小棒,接着教师演示用9根小棒搭
出了四个三角形,此时引发了学生的矛
盾冲突,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急于想
通过实践去探究其中的奥秘。
443
第二,在生活现象中揭示问题。
• 如,针对学生在校用餐中浪费粮食的
现象,以“浪费‘1粒米’可不可惜”
展开实践活动,通过测量、计算、推
理等活动,知道如果全国12多亿人每
人一天浪费1粒米,其结果也是非常惊
人的,在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教育
学生要爱惜粮食。
444
第三,在生活需要中发现问题。
• 例如,“旅游中的数学问题”、“可怕的白
色污染”、“奖券上的学问——有奖销售的
真与假”、“打折的学问”、“如何测量旗
杆的高度”等问题就都是从学生熟悉得到生
活世界中采撷来的实践主题。从现实生活中
选择确定的问题性实践活动,能凸显学生在
实践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对学生具有较强的
吸引力,能帮助学生尝试从数学的角度发现
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
而丰富学生对数学实践活动的感受。
445
三、综合性。
• 加强数学各部分内容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综合
应用能力,是这部分学习活动的另一个重要目标。
• 数学实践活动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
• 第一,学习目标的综合性,《标准》对于“实践
与综合应用”的学习目标的设置包括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维度的综合,旨在
强调让学生通过实践与应用的学习,不仅加深对
数学知识的理解,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
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更关注学生
参与活动的情况,增进学生运用数学解决简单实
际问题的信心。
446
• 为此,《标准》在三个学段都提出了不同的
情感态度培养发展的目标,
• 例如,第一学段是“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
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 第二学段是使学生“有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
成功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
信心。”
• 第三学段是“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
难的经历,增进应用数学的自信心。”促使
学生由爱学、到乐学、会学,不断增进学好
数学的自信心。
447
• 第二,学习内容的综合性,这种“综合”应
用有两方面的含义:
• ①数学各部分知识与表达方式之间的综合,
• ②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
• 《标准》明确指出数学的“实践与综合应用”
应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
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
间的联系。
• 为此,标准强调要“综合运用数与运算,空
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相关知识解决一些
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经验,初步树立运用数
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448
• “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
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体验数学知识之
间的内在联系,初步形成对数学整体性的认
识。”
• 这些目标要求促进数学各部分知识与表达方
式之间的综合,促进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
综合。在综合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
的能力和创造力。
• 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教育
资源,优化数学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
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数学教育
体系,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
动,
449
• 拓宽数学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他们
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学数学、用数学,拓宽视
野,丰富知识,砥砺能力。
• 第三,学习方式的综合性。实践与综合应用
的学习活动,除了学习内容、课程目标的综
合,还包括学习方式的综合,是书本学习和
实践活动的结合,也是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
的结合;既有课内的学习,也有课外的学习。
在课堂上学到的能力,在实际运用中得到锻
炼,实践中的方法在课内将得到提升,课内
的学习在课外得到延伸,课外的实践将丰富
课内的认识。
450
• 例如,要组织本班学生去当地三个景点游览,时
间为8:00~16:00。请学生设计一个游览计划,包括
时间安排、费用预算和路线规划等。学生在解决
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将从事以下活动:
• ①了解有关信息,包括景点之间的路线图及乘车
所需时间、车型与租车费用、各景点的门票费用、
同学喜爱的食品和游览时需要的物品等;
• ②借助数、图形、统计图表等表述收集的有关信
息;
• ③计算乘车所需的总时间、每个景点的游览时间、
所需的总费用、每个同学需要交纳的费用等;
451
• ④分小组设计游览计划,并进行交流。这个
实践活动需要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学生
将通过社会走访、调查询问、收集资料等形
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收集、
整理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与人合作的意
识。
• 同时通过调查收集信息、计算游览费用、设
计游览计划等活动,帮助学生真正“经历观
察、操作、调查、实验、推理等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
形”“统计与概率”等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452
四、实践性。
• 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主要体现为数学
知识的综合运用、思维能力的整体发展、数
学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
活动的紧密结合,因此实践是第一位的。
• 所以,《标准》在第一学段的“实践活动”
目标部分提出要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
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学生通
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
验。”
453
• 在第二学段要求学生“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
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
• 第三学段则要“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
经验,发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
能力。”可以说,随着学生的发展,数学的
实践应用范围越来越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也
越来越强。
• 课内学到的知识不再是单薄无力的,长时间
积累起来的各种知识在实践中会显得越来越
丰满,学习时的应用意识以及“学”和“用”
之间的联系、反应会越来越增强。
454
• 实践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小游
戏、小调查、小制作、小实验、小课题研究、
小研究报告等。
• 例如,对于低学段的学生,可以开展一些健
康益智的游戏活动、形象有趣的直观制作、
联系生活的调查实践等,如,国标实验教材
在低学段就安排了“我长高了”的测量实践、
“有趣的拼搭”的操作实践、“我们的校园”
的生活应用、“小小商店”的购物实践、
“走数字迷宫”的游戏活动、“有趣的七巧
板”拼图制作、“测定方向”的调查活动、
“数树叶”的课题研究等丰富多彩的实践形
455
• 需要注意的是,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可以以
课内外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这些活动既可以
通过课堂学习方式完成,也可以通过作业形
式,要求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完成。这一段时
间可以延续几周或几个月,即所谓的“长作
业”。
• 例如,“环保小使者”的综合实践活动就是
一项“长作业”,“长作业”是实践与综合
应用在课外的延伸。这种课内外相互渗透、
拓展延伸的实践活动和综合应用,可以使学
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
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社会的作用。
456
五、探索性。
• “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活动,是充满探索和挑战
性的活动。数学综合实践与应用活动的开发、设
计实施应当体现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引
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帮助学
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创造,形成发现问
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创新的能力,并体
验到探索、发现、创造的无穷乐趣。
• 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言,数学实践活动为学
生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自由度和自主创造的空
间。这不仅表现在学习活动的方式上,还表现在
学习内容的安排与组织上。
457
我们在安排探索性的实践与应用活动时,
要注意三个方面:
• 第一,重探究、重应用。
• 在实践与应用中应培养学生对世界事物的好
奇心,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具有问题意识,
这是实践与应用活动的前提,这就要求实践
与综合应用活动的题材应紧密联系学生的日
常生活,设计的活动应该是“为解决学习和
生活相关的问题”、是“自己身边的、大家
共同关注的问题”、“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
的问题”、“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等等。
458
第二,重过程、重参与。
• 实践与应用的课程目标不是指向某种知识或
能力的达成度,而是提出一些学习的活动及
其要求,主要指向“过程”。
• 关注过程,就应该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
与及参与程度。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
作意识,人人都主动积极地投身其中,善于
与他人合作,这是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的保
证。
• 所以,《标准》关注学生对各种实践活动是
不是都参与,是不是都积极认真地参与,活
动过程中有些什么成果和表现,等等。
459
第三,重方法、重体验。
• 实践与综合应用要求学生掌握的方法主要在
于各种知识和能力的“整合”、课内外学习
的“结合”、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
合”、数学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
• 在观察、操作、实验、调查、研究等实践活
动中获得数学活动的实践经验,在实践中体
验,在体验中掌握方法,形成应用意识。
• 例如,对于“千克”的认识,学生可以通过
称一称、抱一抱、掂一掂的方法来体验。
460
六、开放性。
•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实施应当克服当前基
础教育课程的活动范围封闭于学校、封闭于
课堂从而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
向,帮助学生从其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
主题和领域,引导学生获得对生活的真切感
受和亲历体验,并学会健康而愉悦地、自由
而负责任地、智慧而富有创意地生活。
• 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的开展意味着开放
地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以拓展学生的学习
空间。
461
这种开放性的实践活动包括:
• 第一,学习目标的开放性。
• 实践与综合应用的目标达成应体现层
次性和差异性,不要求人人都以同样
的方案、统一的学习方式进行实践活
动,不要求人人都达到同等的要求,
允许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不同的发
展,充分展现学生丰富的学习个性。
462
第二,学习内容的时代性。
•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应密切联系现实
的生活世界,具有时代性。
• 例如,以“身份证上的编码学问”为
主题开展的实践活动就具有鲜明的时
代特征,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
在社会中的作用。
463
第三,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 学生开展的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的学习方式
可以是多样化的,既可以通过实地调查获取
信息、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收集资
料,既可以同过上网查阅资料、也可以通过
实验研究发现问题,既可以观察推理发现规
律、也可以动手操作解决问题,既可以个体
独立实践与研究、也可以与伙伴或老师互动
合作。
464
第四,学习时空的开放性。
• 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活动题材既可以从生活中
找寻,也可以从自然中发现,还可以从社会
中挖掘,活动的空间既可以是课堂上的学习,
还可以是课堂外的实践。
• 这种开放性的实践时空,能够有效地拓展学
生的实践渠道,丰富实践与应用的内容和形
式,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有促进作用。
465
第五,问题解决的开放性。
• 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的开放性,可以让
学生拥有比较自由的思维活动空间,其解决
问题的思路、完成任务采用的方法等都是由
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自主地解决。
• 例如,苏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想办法
量篮球架的高度”的实践活动,就是一个比
较开放的活动,学生可以用多种测量工具和
测量方法去解决。
• 这不仅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有利于
学生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形
成初步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466
•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活动。在
数学教学中进行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意味
着教与学方法的改革。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
生进行充分的探索活动。实践与综合应用活
动应该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师可以用校本课
程形式设计多种多样的活动。这些都为教师
教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 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467
一、关注学生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 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培养学生自主、
独立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实践与综合应用”
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成为实践活动
的主人,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
促进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主要是鼓励学生
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要注重探索和研
究的过程。
• 要从学习主体的特点、需要、兴趣和动机出
发考虑设计“实践与综合应用”课程目标,
应给学生比较多的选择余地,活动内容和方
式通常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确定。
468
• 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情
况,应该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
实践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
是否具有实践活动的兴趣。同时要关注学生
实践活动的过程,帮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
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 要使学生体会到是自己在学习、在活动、在
反思、在体验、在发展,在获取有关知识、
经验、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469
二、挖掘教材因素,
提供学生实践活动的机会。
• 实践与应用活动的内容不能仅局限于教材,
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实践内容,给
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
• 这种教材实践因素的挖掘,可以从三个方面
去思考,一是摄取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原型
匹配,二是展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实
例,三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
题。
• 例如,学习轴对称图形时,可以生活中各种
各样的轴对称图案来帮助学生建构表象;
470
• 认识圆时,可以生活中丰富的圆形物体来揭
示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习了长方形的
周长和面积之后,可以让学生设计学校将要
新建的车棚;学习了比例知识以后,可以请
设计与绘制学校操场的平面图;学习了重量
单位以后,可以设计一个与人的体重相关的
综合课题,研究内容可以包括:同一年龄段
人的体重数据;平均体重是多少;人的标准
体重如何计算;平均体重与标准体重的关系;
如果体重过重或过轻应该采取什么对策;随
着年龄的增长体重有什么变化?
471
三、开发实践资源,
丰富学生实践活动的内容。
• 学生的现实生活是实践活动内容的丰富源泉,
可以说,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是学生实践与
应用活动的载体。
• 教学中,要积极开发和利用生活世界中的各
种有利资源,丰富数学实践活动的内容,进
一步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实践与综合应
用的学习决不能蜕变成为课堂教学和知识传
授,一定要让学生自主性地开展实践活动。
472
• 课本中的实践活动设计是为学生提供
活动情境、途径和广阔的天地,而决
不可不顾当地的学习资源和学生实际
状况,把课本的数学实践内容当作
“金科玉律”照搬照抄。
• 实际上,数学的实践活动的主题、方
案、计划以及具体实施,最好应自始
至终由学生自己承担与完成。
473
• 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数学课程观,要拓宽数
学课程的视野,培养识别数学课程资源的敏
锐的眼力,培养开发数学学习资源的能力,
特别是要强调学生留意并关注身边可资利用
的数学学习资源。
• 实际教学中,我们不能受制于课堂、局限于
学科,应从更广阔的现实背景中开发实践资
源。例如,在生活实际中确定题材、观察自
然中选择题材、走向社会挖掘题材、应用实
践创造题材等都是开发实践资源的有效途径
和方法。
474
四、强调全程渗透,
注重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
• 与2000年版的大纲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标
准》对实践与综合应用并不是靠几次单独设
计的活动就能够达成目的的。
• 实践活动不是单独的项目,它应该贯穿于数
学教学的始终,应与日常教学过程紧密地联
系,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部分。
• 在教学中我们应设计系列化、多样化的实践
活动,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475
• 如北师大版的实验教材对于实践活动就做了精心
的设计,以拓宽学生进行实践性、创造性学习的
课程渠道。新教材中的实践活动有两种处理方式,
一是渗透在教材的正文之中,二是把实践活动放
在习题之中,例如,在二年级上册的教材中开设
的专项实践活动有三个“节日广场”、“月球旅
行”、“人类的好朋友”,除此之外,结合具体
数学知识的教学,还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活动”、
“数学小调查”等小栏目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
• 如,结合“方向与位置”的教学,就安排了“在
操场上”、“在教室里”、“在晚上”三次亲历
性的实践观察与辨认活动,另外还安排了一次小
调查:问一问,还有哪些确定方向的方法,并与
同伴说一说。
476
• 为了在日常教学中强调实践活动的全程贯通
与渗透,现以“轴对称图形”为例,在教学
中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安排:
• ⑴课前调查实践:例如,课前请学生在生活
中找一找有哪些是对称图形?并带几个来。
• ⑵课中探究实践:提供实例,初步感知——
激活经验,制作图形——观察概括,探究特
征——判断比较,想象内化;
• ⑶课后创造实践:根据所学的轴对称图形的
特点创造设计一个对称图形图案,并举办作
品成果展览。
477
五、加强实践指导,教师成为学生实
践活动的合作者。
•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
合作者,这一点在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中更
为突出。教师的组织者和合作者的角色主要
体现在:
• ⑴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活动,学生可以从中
作出选择并实施这些活动;
• ⑵教师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收集和利用学
习资源,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实践活动方案;
478
• 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提问或者在活
动中可能出现的某些情况,提供示范、
建议和指导,让学生在和谐民主、尊
重信任的学习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
得到指导和建议,提高实践应用活动
的有效性;
• ⑷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和学生共同开
展实践与应用活动,与学生一起发现
问题、探索实践、阐述观点、评价总
结。
479
六、倡导实践创新,鼓励问题解决
策略的多样化。
•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
爱好以及不同的发展潜能。在实践与综合应
用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往往会从自己的生活
经验和角度出发,产生不同的思考方法。
• 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这些个性差异,
允许学生思维方式与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和思
维水平的不同层次,应当鼓励与尊重学生的
独立思考,
480
•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
思考习惯和合作意识。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
多样化,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
维是十分必要的。
• 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提供具体的问题情境,
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鼓励每一位学生
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实践与综合应
用的学习过程,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
间,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与思考,发展学生的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481
七、强调质性评价,及时评价总结,
提高实践活动的效果。
• 对实践与综合应用学习活动的评价应该以质
的评估为主。综合应用活动不仅强调对知识
的学习,而且更重要的强调学生学习方法的
养成。综合应用活动的基本方法是行动、提
问、研究和实践,而不是死记硬背。
• 因此,评价的侧重点应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
中的体验。一般来说,对学生实践与综合应
用活动的评价要强调过程性评价。
482
• 在评价学生时,可以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而
不应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评价的内容
包括:
• ①能否主动运用数学知识描述并解决实际问题;
• ②是否善于运用多种方法;
• ③对结果有无反思的习惯;
• ④是否积极参与讨论与表达。
• 要注意不要把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作为书面考
试的内容,而要更多地关注平时的考察。
• 如,下表就是一个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的自我评
价表。
483
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自评表
1
实践活动的主题
2
承担的具体任务
独立承担 承担部分任务 与同伴合作
完成
3
完成任务的主动性
主动完成 在催促下完成 没有完成
4
与同伴合作情况
很好 一般 较差 不需要合作
5
实践活动的方法
调查 实验 操作 阅读 ______
6
实践结果的表达方式
调查报告 研究小论文 统计图表 倡
议书__
7
实践活动得出的结论
8
提出了什么合理建议
9
对自己在活动中最满意
的是什么?最大的收获
是什么?
• 备注:“___”部分可以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484
第三章 数学课程的内容标准及分析
• 第一节
“数与代数”内容标准及分析
• 一、目标——从平面单一趋向立体多元
• 二、内容——从繁琐乏味趋向生动有趣
• 三、结构——从繁杂趋向整合
• 第二节
“空间与图形”内容标准及分析
• 一、内容的整合
• 二、目标的多元
• 三、阶段性发展
• 第三节
“统计与概率”内容标准及分析
• 一、三维目标通盘考虑
• 二、内容领域整体设计
• 三、纵向贯通阶段发展
• 第四节 “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内容标准及分析485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学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概述
数学课程的目标及分析
数学课程的内容标准及分析
数学课程的实施建议
数学课程标准教材具体内容的教
486
第四章 数学课程的实施建议
•
•
•
•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数学课程的教学建议
数学课程的评价建议
数学课程教材的编写建议
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87
第四章 数学课程的实施建议
• 第一节 数学课程的教学建议
•
•
•
•
•
•
一、主体与主导的关系
二、数学与生活的辨证关系
三、数学与活动的辩证关系
四、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
五、课堂与课外的辩证关系
六、认知与情感的辩证关系
488
第二节 数学课程的评价建议
• 一、评价的目的:从甄别选拔走向促进学生的发
展
• 二、评价的重心:从过分关注学习的结果走向注
重关注学习的过程
• 三、评价的内容:从狭窄和片面走向全面和综合
• 四、评价的主体:从教师的单一主体走向多元主
体
• 五、评价的标准:从“一刀切”走向“因人设标”
• 六、评价的语言:从笼统性走向针对性
489
• 第三节 数学课程的教材编写建议
• 一、编写的思想——凸显主体
• 二、教材的内容——关注生活
• 三、内容的呈现——多样灵活
• 第四节 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一、什么是数学课程资源
• 二、数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
490
第一节
数学课程的教学建议
• 教学,是实施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环节。
《数学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
和新的教学策略,只有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
才能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行为,从而产生实际
的教学效果。
•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要提
高数学教学的实效,必须处理好以下六个辩
证关系。
491
一、 主体与主导的关系
• 数学教学活动中,教与学的关系是一种最基
本的关系,如何认识这种关系,既是一个理
论问题,也是数学教学实践中必须解决的现
实问题。然而,长期以来,在如何看待教与
学的关系问题上,一直受赫尔巴特的“教师
中心论”和杜威的“儿童中心论”的影响,
把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完全对立起
来。误认为,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势
必会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反之,如果强调
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必然会影响学生的主
体作用的发挥。
492
• 综观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师主宰式”
和“放任自流式”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性
的改观。对此,《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
理念”中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
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
作者。”这为我们如何正确把握“主体”与
“主导”的关系指明了方向。
• 事实上,衡量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否有效,主
要看教师能否真正“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
基础上得到发展”,能否让学生“获得成功
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
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493
教师的主导作用
•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 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使教学活动在民主、
宽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
• 组织有序的教学过程——使师生之间、学生
之间的交往互动在有序的状况下进行。
• 调控教学活动的方向——使教学活动始终围
绕教学目标进行。
• 确保教学活动的高效——使教学活动过程成
为高效的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共同发展
的过程。
494
• 在谈及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与“主体”的
师生关系时,目前最流行的说法,就是教师
要成为“平等中的首席”。对此说法,我们
要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 所谓“平等”,一是指师生双方作为独立的
个体,有平等的人格,有平等的言论自由,
双方处在同一个平等交往的平台;二是指在
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再是“真理的守护者”
和“权威的代言人”,在真理面前,在科学
面前,学生拥有和老师同样的发言权和参考
权。
495
• 请看下面的案例。
【案例】课题:偶数与奇数之和
• 在美国的一所乡村小学里,一位教师正在带领孩
子研究奇数与奇数之和有什么规律。经过反复验
证,许多孩子都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奇数与
奇数之和是偶数。教师也微笑着认可。这时,一
直沉默不语的汤姆站起来说:“我认为奇数与奇
数相加,它们的和还是奇数。”全班同学都感到
诧异。教师问这是为什么?汤姆不慌不忙地解释
道:“爸爸1个人是奇数;妈妈一个人是奇数;爸
爸和妈妈结婚生下了我,我们一家3个人,不还是
奇数吗?”教师先是一愣,随后带头鼓掌。教师
把这一情况汇报给校长,校长很高兴,在升旗仪
式上把汤姆请到面前,并把这一天定为“汤姆
496
日”。
• 所谓“首席”,是指教师在整个教学
过程中,必须处在“引导、组织”的
地位,例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
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创造地
设计教学过程;
• 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
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
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497
•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告诉我们:
“只有那种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
的教学”。
•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之间、学生之
间的交往互动仅仅停留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
平,那么,数学教学活动不可能有效地促进
学生的发展。
• 因此,对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
在数学教学中,离开了教师高质量的组织和
引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
发挥。
498
二、数学与生活的辨证关系
• 《数学课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
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
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
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
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利
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
象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
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掌握基本的
数学知识和技能。
499
• 我们在把握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必须
明确:数学源于生活,但数学教学不
等同于生活。数学教学的本质,就是
要引导学生从大量的生活事例、问题
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应用于生
活之中。
• 有的教师把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
的生活,误认为就是要把原生态的生
活,不作优化处理照搬到课堂上来。
• 请看下面两个案例:
500
【案例1】 猴子分桃
• 老师微笑着走向讲台,声情并茂,娓娓道来:
花果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那里住着一群
猴子。有一天,猴王给小猴分桃子。猴王说:
“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3只小猴吧。”
小猴一想,自己只能得到2个桃子,连连摇
头说:“太少了,太少了。”
• 同学们瞪大了眼睛,静静地倾听。
• 老师绘声绘色继续讲:
501
• 猴王又说:“好吧,给你60个桃子,平均分
给30只小猴,怎么样”?小猴子得寸进尺,
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给点行
不行啊?”猴王一拍桌子,显示出慷慨大度
的样子:“那好吧,给你们600个桃子,平
均分给300只小猴,你总该满意了吧?”小
猴听到猴王要给600个桃子,开心地笑了,
猴王也笑了。
• 师:谁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
• 一个小小的故事、一个有趣的问题激发了同
学们极大的探究热情,大家争前恐后地回答。
502
• 生: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不管增加多少,每
只小猴得到的都是2个桃子。
•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呀?”
• 一位同学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
• “6÷3=2
• 60÷30=2
• 600÷300=2“
• 老师转过身迅速将这几个算式板书在黑板上。
• 师:观察这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同学
们纷纷发表意见。
• 生:这几个除法算式的商都是2。
503
•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你还能根据发现的
规律写出几道商是2的除法算式吗?
• 同学们的积极性更高了,打开了思维的闸门,
写出了不少算式。……
• 老师将其中一些算式写在黑板上。大家在兴
奋的同时,头脑中也燃起了思维的火花,教
室安静了……
• 师:这里面有什么规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
研究这个问题。
• 问题提出后,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共
同研究其中的奥秘。
504
【案例2】 小小商店
• 教学时,教师将教室布置成商店的场景,安
排了一个模拟购物的情景。
• 师:这人民币可以干什么?
• 生:买东西。
• 师:现在请一部分小朋友做营业员,其他同
学当作顾客来做买东西的游戏。
505
• “营业员”要带上头饰,使用文明用语,各
自站到“柜台”前(事先在教室里的桌子围
成圈,桌子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有书
包、练习本、易拉罐、卷笔刀、机器人玩具、
皮球、……)其他小朋友做“顾客”,只能
买一样物品。现在同学们分成小组排好队去
买东西(学生离开座位,排成四列,一个接
一个购物。还没轮到的小朋友在一起打闹说
笑,买完的学生又无所事事,只好说话嬉戏
了。)接着可以买两样,过程如前。
506
•
•
•
•
师:你们有什么收获?
生:人民币可以买东西。
师:你有什么意见?
生:某某同学找错钱了,我买一个书包,给
他50元,他应该找我28元。
• 生:又不要紧的,本来就是假的嘛。(找错
钱的同学马上接了一句。课堂上爆发出一阵
哄笑。)
• ……
507
• 以上两个案例都是联系生活实际的,但效果
不一样。
• 案例1,教师巧妙地将“商不变的性质”这
一枯燥而抽象的数学规律变为生动有趣并贴
近儿童生活的故事情境,使学生在富有挑战
性的情境中,逐步掌握“商不变性质”的数
学规律,教师创设的虚拟生活情境,其目的
是为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服务的。
• 案例2,模拟的购物生活情境,把商店购物
的原生态生活照搬课堂,忽视数学与生活之
间的联系,为联系生活而联系生活,这样的
数学课缺乏数学味,学生在数学课上没有获
得数学的知识和技能。
508
• 值得一提的是,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
实际,是各学科教学的共性要求,共性要反
映个性,数学学科也不例外。
• 数学教学强调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设计与教
学时,一是要把握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善于
改造生活的原生态,使改造的生活为数学教
学服务;二是要引导学生善于用数学的思想、
知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从而使所有的学生都有一双能用数学的视觉
观察生活的眼睛,有一个能用数学的思维思
考生活的头脑。
509
三、数学与活动的辩证关系
•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
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
经验基础之上。
•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
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
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
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
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使学生
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
510
能”。
• 这就告诉我们数学教学离不开数学活动,学生的
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数学
思想方法的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都离
不开数学活动。
• 为此,广大数学教师为了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都十分注重教学过程的活动化设计,让学生在活
动中建构知识,发展思维。
• 但是,从目前的数学教学现状来看,相当一部分
数学教师把“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片面
理解为“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于是,造成
了有些课堂上与数学不沾边的活动过多,课堂的
气氛是活跃了,但学生的数学素养没有得到应有
的发展。
511
• 请看下面两个案例:
【案例1】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分类》教学片段
• 这是一节人教版一年级《分类》课,教师利
用多媒体手段创设了卡通形象“小猪笨笨”
及“笨笨超市”的场景图。整节课设计了三
个大的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模拟给小猪笨
笨超市里的货物进行分类,学习单一标准下
的分类;第二环节,根据班级30位同学的特
征进行分类,学习不同标准下对事物进行分
类;第三环节,通过对小猪笨笨的请柬进行
分类,巩固分类方法。
512
片断一(学习单一标准的分类)
• 教师模拟超市,在讲台边推出了一辆堆放了
图书(小人画、教科书)、生活用品(毛巾、
牙膏、水杯)、水果(芒果、苹果、香瓜)、
文具(蜡笔、水彩笔、橡皮泥)、玩具(汽
车、毛绒玩具)、小食品(彩迪卷、果冻、
膨化食品)的手推车。
• 师:这些就是笨笨超市里准备的货物,仔细
观察一下,都有些什么呀?(话音刚落,就
让学生回答)
513
•
•
•
•
•
•
生1:可爱的小猫。
生2:水果。
生3:毛巾。
生4:小食品。
生5:汽车。
师:太多了,想不想帮把笨笨这些物品分分
类呢?快点商量商量,把这一车的货物可以
分成哪几类呢?
• 然后教师请了六个孩子,让每位孩子分别说
出了其中一类物品。得到小猪笨笨超市里的
物品可以分成六大类。
514
片断二(学习不同标准的分类)
• 师:仔细观察在坐的每一位同学,根据每个人不
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可以怎么分?(学生没经太
多的思考,教师急着让学生回答)
• 生1:戴眼睛的分为一类,不带眼睛的分为一类。
• 师让带眼睛的两位同学上台,随即媒体显示动画
小鸭,教师边拍手说:“请你学学小鸭叫”,两
位戴眼睛的学生就学着小鸭发出了“嘎、嘎、嘎”
的叫声。之后师生还让表演小鸭叫的同学取了黑
板上张贴的小猪笨笨的请柬。
515
• 接着教师让不戴眼睛的同学起立,表演小狗
叫;还没有得到请柬的同学上台来取。
• 生2:穿格儿衣服的同学分为一类,不穿格
儿衣服的同学分为一类。
• 师:穿格儿衣服的同学上来,“请你学学小
羊叫。”
• 穿格儿衣服的同学随着媒体显示的动画小羊,
响起了“咩、咩、咩”的声音。同样地让表
演的同学在黑板上取请柬。
• ┅┅
• 整个过程花了10分钟
516
【案例2】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
科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练习
课
• 教师先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口算练习,接下来
出示了“看图列式题”,呈现了两幅图:第
一幅图上画了一个池塘,池塘的荷叶上有38
只青蛙,第二幅图仍然是池塘与荷叶,只是
青蛙只有5只在荷叶上,其余的跳到水里去
了。
• 师:请同学们看图,谁来说说这幅图表示什
么意思?
517
• 生:荷叶上有38只青蛙,忽然一个石子落入
水中,“啪”的一声,小青蛙们害怕了,纷
纷跳入水中。最后只剩下5只青蛙妈妈。
• 师:说得好!语言流畅,想象力很丰富,大
家要像他学习。
• 生:38只青蛙正在荷叶上晒太阳。一个顽皮
的男孩路过,向水中打了几个水漂,胆子小
的青蛙都钻到荷叶下面去了,只剩下5只勇
敢的。
• 师:嗯,你的想象真棒!谁会看图列式?
518
• 生:老师,我有不同的想法。
• 生:我认为,是轰隆隆的雷声响了,要下雨
了,所以它们都急着游回家。
• 师:你的想象也很奇特!
• 于是,孩子们一个接一个不停地说出了:青
蛙们正在进行游戏比赛,正在学本领,正在
寻找蝌蚪孩子……整个教室成了一个想象的
国度。不知不觉中,下课铃响了。
519
• 以上两个案例都是体现活动化设计的,案例1,教
师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设计儿童喜闻乐见的卡
通形象小猪笨笨,并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试图通过模拟超市场景,让学生通过用眼睛观察、
动手操作及游戏表演、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
掌握分类的知识和方法,这些做法体现了让学生
成为学习的主人的先进教育理念,但是,在教学
片断二中,设计的让孩子一会儿学小猪、小猫叫,
一会儿又要取请柬,这些活动完全与数学学习是
无关的,而且分散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再看案
例2,如果你预先不知道听的是数学课,你还以为
是一堂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课,活动的设计,已
完全偏离了数学活动的范畴。
520
• 由此看来,我们在处理数学与生活的
关系时,必须明确“数学活动”姓
“数学”,它与其他学科活动的本质
区别在于:
• 数学课中的观察、操作、猜想、推理、
交流等实践活动,都要让学生经历
“数学化”的过程。
521
• 因此,我们在设计数学活动时,必须考虑如
何让学生从数学的层面上来认识和理解所学
的内容,因为数学教学从本质上来说是数学
思维活动的教学,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
教师对于教学中出现的非数学活动倾向,应
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应对策略,要善于
驾驭课堂。
• 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对数学教学活动进行
监控,更好地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造性引
导到数学活动中去,促进学生的认知和情感
的发展。
522
四、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
•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
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
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教学过程
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关注的
是:教学内容包含哪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是
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确定的;这些问题的答
案是什么?而答案必须是唯一的;这些答案
应该通过怎样的途径获得?而途径常常是预
设的。
523
• 不仅忽视教学情境的设计,甚至对教学中随
机出现的“情境”采取回避的态度,因为它
超出了教师的预设。教学中,学生只要按照
教师预先设定的教案“环环紧扣”地进行,
就可以“顺利”达到教学目标。“死”的教
案成了无形的杀手,支配着教师的教学活动,
牵制着学生的多元思考。
• 如果学生的思考稍微偏离教师预设的途径,
教师就会及时进行“纠正”。久而久之,不
仅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探索的精神被禁
锢,而且教师教学的灵性和创造精神也难以
形成,因而也就谈不上师生的共同发展了。
524
•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
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
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
的过程。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时,
必须科学合理地预设教学目标,并围绕教学
目标预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这是
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前提,但是,在具体教
学过程中,不能漠视学生的独立思考,教师
要善于从学生的思考中发现有价值的东西,
因势利导,把它作为教学过程的“生成”点,
由此生发开去。
•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内容的本质不是现成
的文本,而是学生的多元思考。
525
• 我们在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时,要防止
“重预设,轻生成”和“重生成,轻预设”
两种不良倾向。
• 新课程倡导生成性课堂教学,并不意味着不
需要预设或降低对预设的要求,恰恰相反,
生成性课堂教学对预设的要求更高了。
• 它要求教师的预设能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
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
活动的保证,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
性提供条件。
526
• 那么,对预设提出更高要求的目的是什么?
显然是为了实现课程中的生成更有效,通过
“预设”促进“生成”在“预设”中体现教
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
的火花,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 布卢姆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
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
也就不成为艺术了。”
• 预设决定了课堂组织的严密性,生成造成了
课堂的丰富性和创造性。
• 预设和生成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不能把任
何一个绝对化。
527
• 在预设阶段,我们的着力点就要放在课堂的
生成上,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形进行各方
面评估和预测,并依此设计出多角度、多层
次的“学案”;
• 在实施阶段,我们一方面要对课堂上无价值
的生成予以正确引导,另一方面对极富价值
的创造火花予以引燃,使不同的体验有交流
的机会,使意外的信息生成宝贵的教学资源,
从而超越预定的教学目标。
• 此外,在生成性的课堂教学中,还必须注意
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不能因为追求生成性教
学,而忽视正确的价值观的导向。
• 请看下面的教学案例:
528
【案例】 加减法应用题
• 这是二年级的一节课。教师教学这样一道题;
二(1)班有34个同学,二(2)班有37个同
学,他们想去公园玩,大客车有70个座位。
请问:这辆大客车够座吗?
• 学生小组讨论后,纷纷发言:
• 生1:34+37=71(人)71<70,所以客车不
够坐
• 生2:70-34=36(人)36<37,所以同学们不
够坐
529
• 生3:老师,坐得下。71只比70多1,我们可
以让他和大家挤一挤。上次我和爸爸、妈妈
坐车时,就是3个人挤在2个座位上的。
• 师:你的想法真不错。
• (其他同学纷纷说):对,老师,大家挤一
挤不就都坐下去了?
• 师(表扬):好!好!能从生活出发想问题,
有创意!
530
• 这个学生能将生活经验迁移到数学题中,是
一种基于生活的再创造。但数学是一门严谨
的科学,学生从事的数学活动要以数学条件
或要求为基本内容,并不是结果越丰富越彰
显其智慧。面对学生的多元理解和独特感受,
面对这种没有预设的生成,能一味叫好?这
里教师对“挤一挤”持肯定态度,那以后遇
到类似的乘车问题,挤一挤就行。
• 这完全与数学所要求的严谨、科学的精神相
违背,在此可相机引导学生进行估算,需要
多少车。这样既没有背离学科本质又让学生
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531
• 本案例中的生成特殊的是,它是学生从生活
的个别现象中体验出来的数学问题,教师应
该先辩清这种现象是否符合社会法则,然而
再实施解决。
• “挤一挤”在生活中明显违反了交通规则,
是一种超载行为。
• 如果教师在生3提出“挤一挤”的思路后,
不急于评价,而将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讨
论自己的看法,也许会产生新的生成,完成
学生间的自我教育,岂不更妙?
532
五、课堂与课外的辩证关系
• 课堂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要渠道,学生在校
的数学学习活动主要是在课堂中进行的。
• 但是,我们必须明确,课堂不是学生学习数
学的唯一渠道。
• 我们还必须引导学生从课外渠道中学习数学。
• 在如何正确处理好课堂与课外的关系问题上,
数学教学改革曾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533
• 强调“加强双基,培养能力”时,课堂成了
应试教育的战场,成了学生学习数学唯一天
地。强调素质教育时,课外活动成了数学学
习的主阵地,而且,这种课外活动主要用来
应付名目繁多的数学竞赛,近几年来各地出
现的“奥数竞赛热”就是很好的例证。
• 数学教学改革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告
诉我们:“唯课堂论”和“唯课外论”都不
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 要正确处理好课堂与课外的辩证关系,我们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534
1、要从总体上把握课堂与课外的整体联系
• 我们不能把课堂与课外的关系机械地割裂为
先课堂再课外,或先课外再课堂,它们之间
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 教师一方面应该充分利用学生从课外获得的
生活经验激发他们课堂学习的兴趣,并借助
这些生活经验来获取新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课堂中学到的新
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及时应用外课外生活中去,
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
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535
• 在具体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必须围绕具体的
数学教学目标,将两者有机地整合起来。
• 例如:在教学某一单元的内容时,可围绕这
一单元的教学目标,先布置学生在课外有目
的地搜集与该单元内容学习有关资料,在课
堂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资料组织课
堂教学。当这一单元内容教完后,教师可围
绕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进行专题性的拓展训
练,引导学生由课堂走向课外,去实践,去
体验,充分挖掘利用课外各种教学资源,使
之与课堂教学融汇,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
综合实践的能力。
536
2、要有机整合数学教学的目标
• 在处理课堂与课外的辩证关系时,必须把握
数学学科的特点,数学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和
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进行某一项数学
实践活动时,总是程度不同地包含着运动的、
观念的和情感的变化,这种变化显然是综合
性的。
• 因此,我们在确定与实施某一数学教学目标
时,必须将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
与方法有机地整合起来。通过实践活动,使
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从而
使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537
六、认知与情感的辩证关系
•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使学
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 这就是告诉我们:数学教学的过程,既是认
知活动的过程,也是情意活动的过程。
•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干扰,重认知
(即了解、理解、掌握、应用)能力培养,
轻情意(即情感、态度、价值观)因素培养,
已成为当今数学教学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538
• 从目前的数学教学的现状来看,还有相当一
部分的数学教师视“情意”为“副产品”,
既无针对性的培养,又无科学性的评价,更
无实效性可言。
•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正确处理好认知与
情意的辩证关系入手。
• 从一个完整的数学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在认
知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情感的体验和价值观
的判断,从而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态度。
539
• 反之,这种情感、态度的价值观对学生认知
能力的发展同样会起到积极或消极的制约作
用。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认知与情意的发
展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 强调认知与情意的辩证统一,是指提高学生
的认知能力与培养学生的情意因素,是在数
学教学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的,只不过是在数
学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上各有侧重而已。
540
第二节 数学课程的评价建议
•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
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
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
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
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
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信心。”这为我们如何进行数学教学的
科学评价指明了方向。
541
• 数学课程评价,是数学课程实施中的一个极
为重要的环节。
• 切实抓好数学课程的评价工作,对如何正确
把握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促进学生数学素
养的全面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首先,科学的评价能对数学教学的改革起到
积极的导向作用。
• 在我国,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为评价
而教,为评价而学”的文化氛围十分浓厚,
评价什么以及怎样评价,将直接影响着教师
的教和学生的学。
542
• 例如,在评价的内容上,过去往往只关注
“知识与技能”的达成度。
• 现在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的评价,这必将促使数学教师关注教
学对学生情意领域发展的影响,并积极主动
去寻找有效的策略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情意的发展。
• 由此可见,评价内容的变革,对数学教学的
改革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543
• 其次,科学的评价可以促进数学教学
效率的提高。
• 教学与评价是数学教学活动中联系紧
密、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仅凭其中
的某一方面,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
效果。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如果能对
教学活动的得失及时作出诊断性的评
价,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的方案,从而
促进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544
• 纵观目前数学课程评价的现状,突出的问题主要
表现为:
• 在评价的目的上,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
• 在评价的重心上,过分关注学习的结果;
• 在评价的内容上,
• 存在片面和单一的倾向;
• 在评价的主体上,教师是评价的唯一主体,教师
与学生是主宰与服从的关系,等等。
• 这些问题,已成为阻碍当今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
的瓶颈。
• 要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必须根据《数学课程
标准》中提出的有关数学课程评价的要求,寻找
新的评价策略,这些新的评价策略主要包括以下
六个方面:
545
一、评价的目的:
从甄别选拔走向促进学生的发展
• 评价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这是数学课程评价
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 从目前数学课程评价现状来看,评价的目的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一是甄别选拔性评价,例如,目前的高考和
中考所采用的评价,其目的是淘汰和选拔;
• 二是鉴定性的水平评价,例如,目前学校普
遍采用的期中、期终考试就是鉴定性的水平
评价,其目的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
的程度;
546
• 三是发展性评价,其目的是通过评价改进教师的
教和学生的学,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 传统的数学课程评价,在评价目的上,最突出的
问题就是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而且,
在评价前,教师在头脑中早已勾勒了一幅“正态
分布图”:在一个班级群体中,只有极个别个体
是优秀者,大多数学生只能达到中等水平,还有
极个别的个体属于下等水平。
• 评价的目的就是把少数的优秀者选拔出来,这种
评价的带来的后果是:
• 只有少数的所谓“优秀者”能够体验到成功的激
励,大多数中等、下等水平的学生在评价中成了
失败者。
547
•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数学课程标准》明确
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
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
教师的教学。”
• 这个评价建议为我们明确数学课程的评价目
的指明了方向,也就是说,评价的目的,要
从甄别选拔走向促进学生的发展。
• 那么,如何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呢?
• 首先,要通过形成性评价反思教师教和学生
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及时改善
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使学生遇到的问
题能得到圆满的解决。
548
• 其次,要实施差异评价。
• 在一个班级群体中,学生个体之间在数学学
习的水平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
评价的标准上,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软化
“班级参照”,强化“自我参照”,对学习
水平高一点的学生,让他们永不满足;对学
习水平低一点的学生可以松一点,让他们不
感到自卑。
549
• 这种因人而异的评价,具有个体性和灵活性
的特点,它能促使学生在对自己过去、现在
和未来的认识中增强自信,发挥其创造潜能。
• 此外,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在数学教
学中,要 采取多种激励措施,鼓励和帮助
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变“纠错”为“觅
优”,用满意的效果去强化他们学习数学的
动机,促使所有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原有的基
础上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550
二、评价的重心:
从过分关注学习的结果走向
注重关注学习的过程
• 由于传统的数学课程评价的目的在于
甄别和选拔,从而导致了数学课程评
价的重心只能侧重于过分关注学习的
结果(如考试成绩的好坏),忽视对
学生学习过程中认知、情感态度、学
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的评价。
551
• 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显然是不
完整、不科学的,因为学生从数学学习中获
得了发展,不仅仅体现在学习活动后的结果
上,而是贯穿在数学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之
中,而且,“过程”比“结果”显得更为重
要。再从学生获得发展的方面来看,学生从
数学学习过程各个环节中获得的发展,既有
认知方面的,又有情意方向的,还有方法、
习惯等方面的,为此,《数学课程标准》在
“评价建议”中十分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
程的评价。并针对不同的学段提出了相应的
评价要求。
552
不同学段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要求
• 第一学段(1-3年级)
•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应该考察学生是否
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
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
兴趣。
• 教师还应重视了解学生数学思考的过程,可
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说一说他的思考过
程。
553
• 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时,可以采用建立成
长记录袋的方式,以反映学生学习数学的进
步历程,以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在成长记录袋中收录
反映学习进步的重要资料,如最满意的作业、
最喜爱的小制作、印象深刻的问题和解决过
程、阅读数学读物的体会,等等。
554
第二学段(4-6年级)
• 在评价学习过程时,要关注学生的参
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
度的发展。
• 同时,也要重视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
过程。
• 对参与程度的评价,应从学生能否主
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等方面进行考察。
555
• 对学生合作交流意识的评价,应从学生是否
主动地与同学合作、是否认识到自己在集体
中的作用、是否愿意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
等方面考察。
• 对学生情感与态度的评价,教师应结合具体
的教学过程和问题情境,对学生情感与态度
的评价,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和问题
情境,随时了解每一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对数学的兴趣。
556
• 对数学思维过程的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平时
观察了解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考察
学生是否能够清晰地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
观点等。
• 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的一个重
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历程。成
长记录中的材料应让学生自主选择,并与教
师共同确定。
• 这些评价要求,需要我们在实施数学课程的
评价时,必须将评价的重心从过分关注学习
的结果走向注重关注学习的过程 ,通过关
注“过程”达到促进“结果”提高的目的。
557
三、评价的内容:
从狭窄和片面走向全面和综合
• 纵观传统的数学课程评价,在评价的内容上,
往往只注重对学生知识与技能方面掌握程度
的评价,忽视对学生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即使知识与技能
的评价,也只是关注学生在数学知识和技能
方面的书面学业成绩,这种评价内容上的狭
窄和片面,将会对数学教学活动产生消极的
导向作用,并直接到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
高。
558
• 针对这个问题,《数学课程标准》在“评价
建议”中对评价的内容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
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
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 这就要求我们在评价的内容上,必须从狭窄
和片面走向全面和综合。
• 对评价内容“全面性”的理解,我们必须把
握三点:
559
• 一是数学课程内容的全面性,数学课程是一
个整体,数学课程内容全面性的评价,应该
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运用。
• 二是评价目标内容的全面性。不仅限于知识
与能力,即认知领域目标的评价,还要从过
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目标的评
价。
560
• 也就是说,数学课程的目标评价,既要对学
生学习的结果进行描述和判断,还要对产生
这一结果的多种因素和动态过程进行描述和
判断;
• 既要看到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智力发展的一面,
也要看到他们在动机、兴趣、情感、态度、
意志、人格等非智力因素发展的一面。
• 三是个体差异发展的全面性。《数学课程标
准》在“评价建议”中强调:“评价要关注
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
心。”
561
• 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发展是存
在个体差异的,对学生个体来说,“全面发
展”并不等于“全优发展”,而是允许并鼓
励学生在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展个
性特长。
•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告
诉我们: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力强项和
独特价值,对所有的学生都采用同样的评价
内容是不合理的。
• 因此,我们在确定评价内容时,应充分考虑
个体差异发展的全面性,关注学生个体智力
的强项,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个体价值的实
现。
562
• 对评价内容“综合性”的理解,我们必须把
握两点:
• 一是要注意评价内容的综合,例如,在评价
学生的数学能力时,要综合考察学生的能力。
• 例如,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
察,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能否从现实生活
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能否探索出解决问
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否
与他人合作;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
尝试解释所得结果;是否具有回顾分析解决
问题过程的意识。
563
• 二是要注意评价方式的综合。评价方式应当
多种多样,既可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
告等方式,也可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
业分析、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等方式。
• 每种评价方式都具有各自的特点,教师应结
合评价内容及学生学习的特点,选择适当的
评价方式,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映学
生的进步历程。
• 教师可以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作业的认
真程度、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和合作交流的
技能四个方面考察。
564
• 例如,可以从作业中了解学生计算技能掌握
的情况,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生学习的态度,
从成长记录中了解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意识和能力,从小组讨论中了解学生合作
交流的意识与技能。
• 在呈现评价结果时,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
合,以定性描述为主的方式。定量评价可采
用等级制的方式。定性描述可以采用评语的
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
得了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
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565
• 值得指出的是,我们强调注重定性评价,并
不是意味着要放弃量化评价。
• 事实上,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和优势,同时也存在其不足之处,关键要看
所要评价的内容,评价的内容决定着评价的
方法。
• 例如,对于数学基础知识的评价,利用量化
的评价方法,能够确保评价的覆盖面,对于
综合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评
价,采用定性评价就具有明显的优势。
566
四、评价的主体:
从教师的单一主体走向多元主体
• 传统的数学课程评价,在评价的主体上,教
师是单一的主体,师生之间的关系是评价和
被评价的关系。
•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纠错”、
“挑毛病”,教师是至高无上的主宰者,学
生是接受评价的被判者。
567
• 这种单一主体的教师评价,其弊端在于:
• 一是评价的结果容易出现片面、主观,使评
价失去客观和公正,被评价者对评价的结果
难以认同,因而评价的实效性不强;
• 二是扭曲了正常的师生关系。在评价过程中,
由于教师总是要千方百计地找学生的“碴”,
学生因而不得不通过弄虚作假的办法来应付
教师的挑战,久而久之,师生之间自然会产
生对立的敌对情绪;
• 三是使学生的持续发展失去了原动力。
568
• 因为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而且,学生对这种评价往往持一种应付、对
抗、惧怕、逃避的态度,试想,这样的评价,
怎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呢?
•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数学课程标
准》在第二学段(4—6年级)“评价建议”
中强调“在评价学生学习时,应让学生开展
自评和互评,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
评价,也可以让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员参与评
价过程。”
569
• 这就要求我们在评价的主体上,要从教师的
单一主体走向多元主体,这里的“多元主
体”,既包括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
也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和家长及社区人
员的评价。
• 这种多元主体的评价,不仅可以确保数学课
程评价的客观、公正,提高评价的实效性,
更重要的是真正确立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
中的评价主体地位,为他们的持续发展和终
身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570
• 值得一提的是,在多元主体的评价中,
学生的自我评价显得特别重要。因此,
如何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建立行
之有效的自我评价机制,是当前学科
教学评价中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
题。
• 学生自我评价机制的建立主要包括以
下两个方面:
• 首先、要建立日常性自我管理评价机
制。
571
• 这种自我评价机制,主要将学生的自
我评价贯穿于学生日常的数学学习活
动之中,而且,这种自我评价机制主
要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 例如,可以将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成绩
的主要学习习惯设计成学生自我评价
表,让学生每周或每月填写一次。
• 如:
572
学生学习习惯自我评价表
序号
内容
1
你常用学过知识观察、解释
周围的事物吗
2
自我评价
备注
有
偶有
没有
做到每课课前认真预习
全部
经常
很少
3
课上积极思维,踊跃发言
积极
一般
不积极
4
独立作业、规范解题不跳步
全部
大部分
偶有
5
错题及时订正,并备好错题
集
全新
有时
没有
6
经常提问,善于质疑
积极
很少
偶有
7
有整理概念和笔记的习惯,
认真复习
经常
有时
没有
8
关心新的学习资料,做些课
外习题
经常
有时
没有
9
考试时信心足 不紧张
不紧张
有点
很紧张
10
考试时解题规范,认真复核
认真
一般
不认真
反思
小结
自我评价
栏内,在
适合你的
一栏中打
上"√"
573
• 学生通过填表反思,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自我
监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可以使学生
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学会评价,学会学习,
从而提升自己自我教育的能力。
• 其次、要建立阶段性自我学习评价机制。
• 建立这种自我学习评价的机制,其目的主要
是帮助学生对自己某一阶段的学习活动进行
反思,并对自己所存在的优点和不足进行评
价。
574
• 在具体实施这种阶段性自我学习评价时,可
以让学生填写阶段性自我学习评价表、评价
表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预定的阶段目标、实
现的情况、自己的进步与不足、下一步自己
努力的方向、教师意见等。
• 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老师的意见有机结合起
来,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阶段学习的状况,
也可以促使学生更加明确地认识自己的优势
与不足,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575
学生阶段性自我学习评价表
学生
姓名
评价时间
学
生
自
我
评
价
1、这阶段我要努力达到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实际做到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阶段,感到最自豪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一阶段,我感到不足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
师
意
见
1、这阶段你的最大进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希望你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6
五、评价的标准:
从“一刀切”走向“因人设标”
• 传统的数学教学评价,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在
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时,采用“一刀切”的
评定标准。
• 实践证明,这种重共性轻个性的“一刀切”
的评价方法是很不科学的,这样的评价标准
严重挫伤了广大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
性,阻碍了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577
•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数学课程标准
从“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角度,提出了
新的学生学习成绩评定标准。
• 例如,《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评价
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和自信心”。“在呈现评价结果时,应采用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定性描述为主的方
式”。“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
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
生的发展”。
• 这就要求我们在确定评价标准时,要从“一
刀切”走向“因人设标”。
578
• 我们在实施新的数学评价标准时,要牢固树
立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基本理
念,淡化绝对标准,强化相对标准。
• 在采用绝对标准评价时,要充分发挥每一位
学生的智能特长,在评定学生某一数学学习
技能时,要尽量提供多个同类的技能项目,
供学生自主选择,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 在采用相对标准评价时,要把评价的着力点
放在原有基础的提高幅度上,通过评价,确
保所有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为
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必须根据每一位学生
原有的素质基础制定出符合每一学生个体
“最近发展区”水平的评价标准。
579
六、评价的语言:
从笼统性走向针对性
• 综观目前的课堂评价语言,基本上停留在笼
统性评价上,例如,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对
学生的发言不作出准确判断,一律用“好”
来概括,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出色表现,
一般用“太好了”、“真精彩”这种模糊笼
统的语言来评价学生,或者让全班学生拍手
说:“棒,棒,棒,你真棒!”学生开始对
这种笼统性的评价还感到新鲜,可时间一长,
学生不但没有新鲜感,还产生了逆反心理,
因而使这种评价成了一种形式,不能起到应
有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580
• 这就要求我们在评价语言上,要从笼统性的
评价走向具有针对性的评价,使评价既具有
激励作用,又有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 例如,“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收集、整理和表
达数据。你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收集、记录
数据,知道如何求平均数,了解统计图的特
点,你制作的统计图很出色,在这个方面是
全班最好的。但你在使用语言解释统计结果
方面有一定困难。老师相信你通过努力,一
定能克服这个困难”。学生听了这个以定性
为主的评语,实际上也是与教师的一次情感
交流,不仅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树立了学好
数学的自信心,而且也知道了哪些方面应该
继续努力。
581
第三节 数学课程教材的编写建议
• 教材,是课程标准目标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学
生学习最基本而重要的资源。数学课程的教材,
只有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才能成为师生实
施课程标准的主要凭借。
• 《数学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对教材的编
写分学段提出了一些建议,这些建议对教材编写
的指导思想、教材内容选择、呈现方式、教材与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材内容的弹性安排等方
面作了原则性的规定。这些规定,不仅为专门从
事教材编写者提供了依据,也为广大数学教师正
确把握教材提供了基本的策略思想。
582
• 因此,正确全面地理解“数学课程的教材”的内
涵,不仅对指导教材编写,而且对指导教师如何
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并据此进行创造性使用教材
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教材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基本的线索,是实现课程
目标和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传统的数学课程教
材编写,体现了这样一种教学理念:数学知识和
方法对每一个学生而言都是同样的,数学教学的
最终目的就是向学生传授这些客观的数学知识和
方法。
• 而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无疑是体现了“一切为
了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因此,研究教材编写
的基本特征对于实现新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83
一、编写的思想——凸显主体
• 数学教学说到底是学生的数学活动,是师生
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 所以,教材不应该是简单地以呈现例题和做
习题的形式出现,而更多的应以数学活动的
形式来设计。应当向学生提供大量的观察、
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进而通过学
生独立尝试或群体的讨论与交流,获得数学
结论,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广
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584
• 也就是那种“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
释与应用”的基本模式,从而促使学生从自
己的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
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
学。
• 同时,教材的编写还应该让学生体会数学与
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
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帮助
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
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获得适应未来社会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
要数学事实。下面是“认识人民币”的教材
比较:
585
“认识人民币”不同教材编写对比
•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编著, 1995
年 4月第 2版第 38页)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
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
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2001年
12月第 1版第 46、 47页 )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
册(江苏中小学教材编写服务中心编著,
2003 年 11 月第 2 版第 60 页)
586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编著
1995年 4月第 2版第 38页
58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 人民
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
开发中心编著,2001年 12月第 1版第 46、 47页 )
588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
江苏中小学教材编写服务中心编著
2003 年 11 月第 2 版第 60 页
589
• 苏教版实验教材编写时,首先提出买东西要
用人民币。你认识下面的人民币吗?接着创
设了学生到商店买东西的学习情境。
• 出示两个问题:①手表1元钱,我付10角可
以吗?②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吗?让学生进
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再让学生填一
填:1元=( )角,1角=( )分。接着提
出:你还认识下面的人民币吗?试一试:1
张一元纸币可以换成几张五角纸币?几张2
角纸币可以换成一元纸币?同桌两人换一换。
590
• 人教版实验教材也首先创设了一个学生购物
的情境。与仅提供一些人民币的以往的教材
相比,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 显然,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是以主体
的身份介入学习活动的,且实实在在地进行
着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
• 这种体现了学生主体性的教材呈现,不仅有
助于提高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能力,而且能
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整体发
展。
591
二、教材的内容——关注生活
• 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教师有
效的教学组织,引导儿童将自己的经验不断
地“数学化”,从而构建一些基础的、必要
的和现实的数学。
• 因此,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应当从儿童的生
活现实出发,将儿童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的那
些有意识的经验活动与数学密切联系起来,
让孩子感觉到,在他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 下面是“毫米、分米的认识”的教材比较:
592
“毫米、分米的认识” 不同教材编写对比
•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
五册(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室编著),
1994 年 10 月第一版第 66 、 67 页”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
册(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
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 2003年 6
月第 1版第 2、 3页)
593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五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室编著)
1994 年 10 月第一版第 66 、 67 页
594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人
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
研究开发中心编著, 2003年 6月第 1版第 2、 3页)
595
• “毫米、分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以往的
教材是将知识以结论的形式告知学生,然后
以一些练习的训练来巩固知识,而实验教材
没有简单将结论告诉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
使学生在习题训练中巩固那些概念等,而是
将其渗透于学生有趣和真实的生活情境中,
由学生估计数学书的长、宽和厚入手引出毫
米、分米的认识,以此来引导学生从已有的
“日常概念”出发,积极主动地去尝试、思
考、探究、讨论,让儿童更多地学会用数学
来解决现实问题。
596
三、内容的呈现——多样灵活
• 教材的不同呈现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
生不同的学习方式。《数学课程标准》明确
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
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 以往的教材在编写时侧重于以陈述的方式向
学生“讲述”着数学,学生依赖于模仿与记
忆来学习数学。
• 那么,《数学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教材又该
如何编写,来拓展学生的学习时空的呢?
597
1. 引导探究
• 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质就是让学生能主动地面对问
题情境,并能主动积极地去进行探索发现,从而
学会如何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面对复杂的问题
情境,学会获得自主的发展。
• 所以教材编写时,首先应考虑为学生的主动探索
与发现提供一个空间与机会,提供一些儿童有兴
趣且能主动展开探究性学习活动的问题情境,让
儿童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与比较等探索性活动,
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讨论交流、质疑问难、解
释说明和评价鉴赏等交互性的共享活动,来主动
构建数学知识。
598
• 其次应考虑具有“强化动手,倡导探索和问
题解决”的特点,将数学学习过程当作是一
种学生亲历和体验的过程,是一种学生探索
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去经历提出假设、积极
地探究、努力地尝试、及时地反思、不断地
修正等这样一系列的行为过程,这种过程包
含着现代社会成员的高层次修养——自我调
控与自我反思。
• 下面是“周长”的教材比较:
599
“周长” 不同教材编写对比
•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
四册(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室编著),
1994 年 10 月第一版第 105 页”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
册(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
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 2003年 6
月第 1版第 41页)
600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四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室编著)
1994 年 10 月第一版第 105 页
60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人
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
研究开发中心编著, 2003年 6月第 1版第 41页)
602
• 以往的教材提供的是现成的知识,教学中,
学生按照教师指令进行操作,毫无探索可言,
而实验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些生活中的实
物图(有规则的,也有不规则的),学生从
这些实物中来感受“什么是周长”,在求图
形周长时,教材没有简单地告诉,而是提供
了一个儿童感兴趣且能主动探索的问题情境
“有办法知道上面图形的周长吗?”让学生
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与比较等一系列探索
活动,来建构“周长”的概念以及周长的计
算方法。
603
2. 注重体验
• 教材的呈现还应该注重儿童的数学体
验,不断地激发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
和愿望,即教材的呈现应能体现儿童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有可能获得良
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604
• 因此,编写教材时,一方面应注重以
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他们感兴趣
的内容,在教材设计中可以引入一些
简单情节或有趣的问题,使学生在对
这些情节或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获得一
些积极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应增强
与儿童的生活联系,使学生在有趣的
情境中学习数学。
• 下面是“口算除法”的教材比较:
605
“口算除法” 不同教材编写对比
•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编著, 1995
年 4月第 1版第 36页)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
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
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 2003
年 12月第 1版第 13、 14页 )
606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编著
1995年 4月第 1版第 36页
60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人民
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
开发中心编著, 2003年 12月第 1版第 13、 14页)
608
• 以往教材中对于“口算除法”教学,教材只
是提供一些复习准备题,先让学生做一些相
关的口算,再出示例题,进行教学,而实验
教材却将这一知识渗透于学生身边的运输问
题情境中。尽管三年级的学生未必经历过这
样的劳动情境,但他们有可能见过或听说过,
因此并不生疏。借助这样的画面,使学生直
观地感知体验到口算除法的算理。
• 与老教材的仅提供一些算式相比,生活情境
更符合学生天真、活泼的天性,因而也成为
他们乐于接受和乐于学习的内容。学生学得
有趣,理解得透彻。
609
3. 突出过程
• 教材的呈现还应突出过程性,过早地
呈现结论以及过于直接地给出说明或
证明,都将不利于学生在数学学习的
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探究而获得自主性
的情感体验。
• 下面是“混合运算”的教材比较:
610
“混合运算”不同教材编写对比
•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
四册(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室编著),
1994 年第一版第 1 、 2 页”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
册(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
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 2002年
12月第 1版第 4、 5、 8、 59页)
611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四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室编著)
1994 年第一版第 1 、 2 页
61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
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
2002年 12月第 1版第 4、 5、 8、 59页)
613
614
• 一直以来,混合运算,教材的编排比较直白,
直接告诉学生该怎样做,按什么顺序运算,
至于为什么要这样运算,学生不得而知,学
生只是机械地记忆运算顺序。而实验教材在
编写时,将这些计算知识融于学生“看木偶
戏”、“ 面包房买面包”、“跷跷板乐园”
和“划船、玩碰碰车”的现实生活中,学生
在进一步体验生活的过程中理解应该怎样运
算,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突出了过程性,真正体现了“让学生经历知
识产生、发展的过程”的教学理念。
615
4. 显现开放
• 教材的呈现要留有一定的生成性空间,即教
材所呈现的学习过程应注意留有多样性和创
造性的空间。
• 当教材呈现的学习过程的预设性过多时,学
生在学习中的灵活性、多样性和创造性就会
受到限制。
• 如算法多样化是不同的学生理解数学的表现,
也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思想,
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
616
• 《数学课程标准》认为:
•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认知风格及思考
角度等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
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
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
多样化。
• 教材在编写时要充分运用了这一思想,
这一思想必然为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创造条件。
• 下面是“十几减几”的教材比较:
617
“十几减几”不同教材编写对比
•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
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室编著),
1993 年第一版第 1 页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
册(江苏教育出版社编著, 2002年第 2版第
80页)
618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二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室编著)
1993 年第一版第 1 页
619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江
苏教育出版社编著, 2002年第 2版第 80页)
620
• 多年来,课堂教学在讲解“十几减几”时,
常规的讲解方法就是:做减法想加法,而且
要求每个学生都统一用这套格式来回答。这
样教学,有利于进位加法的巩固,培养减法
是的逆运算的观点,但是,如果进位加法的
某一题算错了或者忘记得数了,减法也就跟
着错,毫无补救办法。又因为教材的编排,
往往是“进位加法”之后,紧接着“退位减
法”,学生往往因加法不熟练而影响减法的
学习,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而实验教材在编
写时,遵照了学生认知差异性的特点, 教
材创设一个小动物卖桃子的情境解决这一问
题教材安排了四种思考方法,显现了开放性,
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拓宽了时空。
621
第四节 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
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没有课程资
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也
很难发挥其优势,因此,强化课程资
源意识,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
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是新一轮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
证。
62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 提出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要求:
“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
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
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
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内外的
图书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
村、部队和科研院等各种社会资源以
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623
一、什么是数学课程资源
•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
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按照特点分类,课程资
源可以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
• 素材性课程资源是课程的直接要素来源,如知识、
技能、经验、感受、活动方式与方法,疑惑、问
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它们的
特点是能够成为课程的要素。
• 条件性课程资源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
但是却决定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如人力、物
力、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
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
624
• 在现实的许多课程中,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两者并没有绝对的界限,而往往是许多课程资源
既包含着课程的素材来源,也包含着课程的实施
条件。如图书馆、博物馆、实验室、互联网、人
力和环境等课程资源就是如此。
• 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
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数
学资源、工具和场所。主要包括各种实践活动材
料、录像带、多媒体光盘、计算机及网络、图书
馆以及报刊、杂志、电视广播、少年宫、博物馆
等。
• 《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教材编写者、学
校管理者、教师和有关人员应因地制宜,有意识、
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
625
二、数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
略
• 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根据各自的情
况,挖掘校内外具有针对性的素材性和条件
性课程资源,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教师发挥着
巨大的作用,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渠道,数
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强调特定的群体
和情境的差异性与独特性。
• 归纳起来,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
有以下几种策略。
626
1. 优化整合教材资源
• 实施新课程,牵涉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怎样
才能开发好课程资源,充分发挥课程资源作
用的问题。教材中包含多种学科文化、人文
素养等丰富的教育资源,其中的信息,不管
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均可视作塑造学生、
使之得到能动发展的很好的资源,而且这种
资源是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挖掘、丰富的,它
的价值是在 “创造性 ”使用的过程中显现
的。因此,教师要在如何使用好教材方面多
下工夫,才可能更好地开发课程资源,为育
人服务。
627
• 因为教材有普遍的适用性,要适应地
区差异,适应不同学校的特点,适应
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此它就有相当的
抽象性和概括性,有的教材在结构上
就显得比较单一,又由于教材的编写
在时间上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往往落
后于时代的要求,因此,我们教师要
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整合
教材资源。
628
真分数和假分数
• 如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
第十册“真分数和假分数”这一课,教材提
供的情境是先观察图形所表示的分数,比较
每个分数中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再思考这些
分数比 1大,还是比 1小,最后得出真分数
和假分数的定义。这样的编排,没有留给学
生更多的“空间”,学生不用多作思考,走
着“碎步”,抬起手就能摘到这个“果子”,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很好落实,难以体现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629
教学时,可以这样设计:
• 师:请同学们将下列分数分类,看能
分成几类?
• 1/3、4/4 、3/4、11/5、5/6、8/4、3/3、
1/6、5/3、8/8、13/4、7/6
• 师:将自己的分类情况和大家交流,
想想别人分的与自己的有什么不同?
630
• 生:我根据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关系分
为三类,第一类是分子比分母小的,
它们是 1/3、3/4、 5/6 和1/6;第二类是
分子和分母相同的,它们是 4/4、3/3和
8/8 ;第三类是分子比分母大的,它们
是 11/5、8/4 、5/3 、13/4 和 7/6。
• 生:我是这样分的,把这些分数分为
两类。一类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也就
是分子比分母小的,其余的分为第二
类。
631
• 师:现在有两种不同的分法,并且各有各的理由。
现在我们就请两组同学以“把这些分数分为三类
最恰当”为题进行辩论,看哪组的理由更充分。
第一组为正方,第二组为反方。
• 正方:我们分的是分子小于分母、分子等于分母
和分子大于分母,有什么不对吗?
• 反方: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是把单位“ 1”平均分
成若干份,表示的份数要少一些,它们都比 1小,
是真正的分数;而分子等于分母或分子大于分母
的分数,表示取的份数和分的份数一样多或者还
要多一些,这样的分数等于 1或大于 1,是假的,
所以只能分成两类。
632
• 正方:我们不同意,你说是假的,那为什么
又有这样的分数呢?
• 反方:据我所知,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就是
1。你想啊,把单位“ 1”平均分成几份,就
取几份,那还不是把“ 1”全取走了吗?分
子大于分母的分数实际上是一个整数和一个
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组成的,也可能就是一
个整数。
• 不信,可以画图看看。
• ……
633
• 师:现在大家都认为这些分数分成两类比较
好,那就给这两类分数起个名字吧!
• 生: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叫小于 1的分数,
另一类就是等于 1的分数或大于 1的分数。
• 生:这样很麻烦,就叫大分数和小分数吧!
• 生:“小分数、大分数” 叫起来也别扭,
××同学说分子小于 1的分数是真正的分数
,就叫真分数,等于 1或大于 1的分数是假
的分数,叫假分数。
634
• 常言到:“计划赶不上变化”,教材总是有
它的滞后性,只能是为我们提供一些数学材
料。
• 如何使用好教材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包
括对教育观念的理解、教学行为的转变、教
学方法的丰富等,使用教材的过程本身也应
是教师成长发展的过程,但是,使用教材还
要注意激活教师本身的能动性与创造性。
• 因此我们不能唯教材,教师不应仅是教学内
容的传授者,而应该是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和
利用者。
635
• 教材中的学习资源是有限的,而教师以此创
造出的学习资源却可以是无限的。教师要做
教材的主人,而不是教材的奴隶。
• 再好的教材也会有局限性,也会有不适应性。
这都需要教师去补充、去创造、去升华。
• 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是纯粹地教知
识,而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使教材
的缺憾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得以弥补。
636
2. 活用生活资源
• 挖掘生活资源。
• 一方面可以拓展课程时空,使学习不再仅仅指一
堂课所学的内容,它打开了学生的视野,穿越时
间的隧道,把过去、现在、未来的有关知识浓缩
在一起,供学生采摘,它跨过地域的界碑,让学
生占有人类的全部精神财富。
• 另一方面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提
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不
断领悟人生的意义,了解人不但活着,而且知道
人应该怎样活着,在与世界的沟通中感受生命的
崇高。
637
1—— 10的认识
• 如 “ 1—— 10的认识”时,教师可这样设
计:
• 师:我们已经学习“ 1 — 10 各数的认识”,
请小朋友们在教室中找一找,教室中有哪些
东西,你能用数说一说呢?
• 生:(学生七嘴八舌)教室里有 1个电视、
2块黑板、 4扇窗户、 8块玻璃。
• 生:门后有 10根钉子。
638
• 师:教师里有那么多的东西可以用我们学习
过的数来表示。那请同学们现在走出教室,
到我们的校园中去找一找,看看你能找到哪
些东西用我们学过的数来表示呢?
• 生:我们的学校有 3幢漂亮的教学楼,每幢
楼有 4层。
• 生:有 1面国旗升在空中。
• ……
639
• 校园环境是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
分,他们在校园环境中学习,玩耍、快乐地
成长,我们要充分利用校园环境的资源。
• 在校园中,学生尽情地找,找的多,说的也
非常棒。在找的过程中,学生不时地说“哇,
我们的校园真美丽,有这么多东西”,通过
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感
情,另一方面潜移默化地掌握了 1—10各数
的认识,并使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
活中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
系。
640
• 又如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四年级下册“统计”时,教师提出:下面这么多
客人老师听课,你们想了解他们的什么情况呢?
学生有的说想了 解老师是从哪里来的?有的说想
知道老师各自的年龄等。教师提出由于时间关系,
我们今天就来了解其中一个内容——客人老师来
自哪些地方 ?每个地方来了多少位客人老师?接着
教师引导学生相互启发回顾调查方法与相应统计
表格的设计方法(充分展示学生已学的或未学却
已有的有关统计经验)后,教师又提出:如果你
是活动的组织者,你会想到哪些问题?又会怎么
解决呢?(学生在小组分工合作的基础上跑下座
位对客人老师进行现场的调查统计。)
641
• 这一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在明确教材中的
知识要素时,没有拘泥于课本例题,而是主
动寻找教材中 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
活情境有机联系的切入点,从学生所面对的
这些蕴涵丰富信息的客人老师出发,使枯燥
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增强了
学生对数学内容的亲切感,引发了数学学习
的内驱力,同时也激活了学生的认知需求与
思维热情,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下面的
实践活动之中。
642
3. 关注学生的经验资源
• 数学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数
学教学要加强数学学习与现实之间的联系。
• 我们教师要充分贯彻联系生活和数学应用的
思想,让学生具有实践活动的机会,运用数
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机会,如在教学“用
字母表示数”时,模拟生活情境,提取经验,
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结合生
活实际学习数学。
643
请看下面的案例:
• 师:下面我们来举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生活
事例来说明一个问题。在我们班,有的同学
年龄一样大,有的同学年龄可能大一岁、两
岁。现在,老师就拿两个同学来举例,我暂
且称一个同学为“甲”,那么另一个同学呢?
• 生:叫“乙”。
• 师:还真给你们猜中了。这两个人的年龄关
系是“乙比甲大 1岁”(教师板书)下面请
同学们猜他们的年龄。甲是 8岁,乙是——
644
•
•
•
•
•
•
•
生: 9岁。
师:如果甲是 13岁,那么乙是——
生: 14岁
师:如果甲是 a 岁,那么乙是——
生: b 岁。
师:还有其它答案吗?
生: c 岁、 d 岁、 e岁…… 。
645
• 师:我们班同学头脑里的字母就是多,但都
不够透彻。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上面具体
的相对应的两个数中,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
看出“乙比甲大 1岁”,而从你们现在所说
的答案中能看出两人的年龄关系吗?(学生
思考)
• 举个例子,可能更有助于你们对这个问题的
理解:一个小姑娘在街上看到两个白发苍苍
的老爷爷,她想知道哪个年纪更大些。于是,
跑上前去问:“甲大爷,您今年多大
了?”“我 a岁”;“乙大爷,你今年高
寿?”“我 b 岁”。你们说,这位小姑娘能
知道哪位大爷的年龄大吗?
646
• 生:不能。
• 师:那现在请你们想一个办法:既用含有字
母的式子,又能让人一眼就看出“乙比甲大
1岁”,请小组合作,共同商量解决。
• 生:我认为是“ a+ 1”。因为甲是 a岁,并
且乙比甲大 1岁,所以乙用“ a+ 1”表示,
我们就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两个人年龄关系。
647
• 师: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真了不起!不仅
用字母来表示,而且让人一眼就看出两人的
年龄关系,这就叫透彻。“对”和“透”是
有区别的。既然大家都同意用“ a+ 1 ”表示,
那我就把前面的 b c d e擦掉了。其实学习本
身就是一个探索、研究的过程。那如果乙是
b 岁,那甲怎样表示?
• 生: b- 1
• 师:如果甲是 m岁,那么乙又该怎样表示呢?
• 生: m+ 1。
648
•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其过程是学生不
断地利用原有经验背景对新的现象作出解释,
进行加工,从而实现对新的数学知识、数学
思想方法的意义建构,这个过程决非通过精
心的阐述和严肃的命令就能奏效的,因而其
过程应该是动态的、开放的。
• 从理性角度分析,作为算术知识和代数知识
交汇区的“用字母表示数”这一内容,虽然
小学生对此缺少足够的感性支撑,但其对字
母语言并不陌生,
649
• 作为学习主体的他们,在面对“当甲为 a 岁,乙
为几岁?”的问题情境时,会积极地调动自己富
有个性色彩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等
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
分,从而使教学出现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 案例中的教师用先进的课程理念,让教案搁浅,
用心捕捉和筛选学习活动中反馈出来的、有利于
促进学习者进一步学习建构的生动情境和鲜活的
课程资源,或打比方,或讲故事,或编拟富有现
实意义的生活命题,巧点妙引,不断调整自己的
教学行为,使课程实施由“执行教案”逐渐走向
“互动生成”,使课堂真正成为孕育发展性人才
的活土。
650
4.捕捉动态生成资源。
• 传统课堂教学将教学资源狭窄地限定在教科
书和教参之中,过分追求知识系统或训练系
统的完整性,忽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与学
生现实的学习状态联系,无形地将自己封闭
起来。动态生成型课堂倡导树立大教学资源
观,主张将教材、教参等基础性资源与教师
的教育智慧、学生的课堂活动等生成性资源
以及课堂与社会、自然和日常生活的广泛联
系等素材性资源有机整合,实现课堂教学的
资源生成,使课堂真正变得开放而有活力。
651
• 这一课堂形式无疑是对教师创造精神和创造
才能的一次真正解放,它渴望教师将自己独
特的、不可为他人所有的教育智慧融入课堂
教学资源之中,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
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的各种各类的信息,
及时地将学生现实学习状态中的困惑、疑问
和需要整合形成新的、又具有连续性的兴奋
点和教学生长点,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
中的动态生成,使结构化后的以符号为主要
载体的书本知识重新“激活”,实现书本知
识与人类生活世界沟通,与学生经验世界、
成长需要沟通,与发现、发展知识的人和历
史沟通。
652
( 1 )注重过程资源
•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维度动
态过程。由于学生的差异,过程中会出现学
生的疑惑,会产生认识的误区,也会出现创
新的思想火花……。这过程之中生成的种种
信息又为教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如若
教者不会利用,这些资源将会白白流失。
• 因此,教师也要学会观察、学会倾听,随时
抓取新的信息鼓励质疑创新。
653
• 如教学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
科书》第十册“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时,
教师要求学生用准备的一些小棒和橡皮泥材
料,做一个长方体(正方体)。学生各自制
作后,让学生说说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
征。学生说出特征后,再让学生想办法来证
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654
•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原有的关于长(正)方体
的了解、在“做”的活动中又能会有什么新
的发现与认识、他们想探究的对象、解决问
题的方法及活动顺序是教师课前难以预料与
控制的。因此整个教学过程都是随时根据学
生的学习进展而动态展开。在开放互动的教
学情境中学生往往会萌发出许多奇思妙想,
会有灵感与顿悟、其中有合理的,也有不合
理的,教者机敏把握,为教学所用,不仅能
拓宽学生的学习内容与思维空间,更能体现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
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655
( 2 )巧用差异资源。
• 儿童的“学习差异”往往是课堂教学中生成
性教学的一个重要资源。
• 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要全面了解学生的
“学情”,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将学生的
差异作为一种生成性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
富有个性地学习。
656
• 如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
书》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时,
教师出示: 25× 44。提出怎样算简便?谁
能说出运算的依据?学生独立思考解答,上
台板演,并说出了以下算法:
• ① 25× 44= 25× 4× 11= 100× 11= 1100,
我是受加法计算的启发,把 44分解成 4×
11,再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 ② 25× 44= 25×( 40+ 4)= 25× 40+
25× 4= 1000+ 100。我也是受加法简便计
算的启发,把 44分解成 40+ 4,再运用乘
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657
• ③ 25× 44= 25× 4×( 44÷ 4)= 100×
11。这时,有学生对第三种做法提出了意见,
说这种做法不对,算式中多出了两个 4。做
题的学生却坚持说正确的,但又说不出理由。
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利用积不变的性质,
先把积扩大 4倍,然后再缩小 4倍,积的大
小没有改变,但计算却简便了。接着提出你
们还想创造出更多的方法吗?请四人一小组
进行讨论研究。
658
学生又得出了以下的方法:
•
•
•
•
•
25 × 44
= 25× 2× 22
= 50× 22
= 1100
25× 44
= 25× 2 × 2 × 11
= 50× 2× 11
= 100× 11
= 1100
659
• 这里教师关注到学生差异的客观存在,
设计了开放的课堂环境,让不同的学
生对于“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进行
各自的理解,这一动态教学不仅满足
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由
学生的学习差异生成的新教学过程,
使课堂再现勃勃生机。
660
( 3 )妙用错误资源
• 学生的错误资源是不可或缺的生成性因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正是展示学生
思维风采的最佳时机,教师要善于将学生的
错误资源生成转化为新的教学资源,从错误
中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障碍、启迪学生
调整思维方法,从而帮助找到解决问题的新
策略,也可使其他学生在纠错、改错的过程
中提高反思智慧水平;同时有些错误也是课
前难以预设到的,这些错误信息也就能生成
一些新的学习目标、为师生展开新的探究提
供了新的方向。
661
“平均数的问题”
• 如教学“平均数的问题”时,教师提供了这
样一道题:“在五年级学生义卖活动中,我
班 25名女生平均每人义卖 0.9元, 28名男生
平均每人义卖 0.36元。 全班平均每人义卖
所得的钱是多少 ?”
• 生:我是这样做的: (0.36 × 28 + 0.9 ×
25) ÷ (25 + 28) ≈ 0.61元
• 师:谁来说说他是怎么想的?
• 生:……
• 师:你们是这样想的吗?
662
• 生:老师,我有一个简便方法。就是
( 0.9+0.36)÷ 2= 0.63元,全班学生分为
男生和女生两类,我就把一个男生的钱加上
一个女生的钱再除以 2。
• (其他学生听完他的发言纷纷点头称道,惟
一指出的缺点只是计算结果有点误差。)
• 师:现在黑板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答案,到
底哪一个是正确的呢?我们来做个游戏。
• 教师请上 2位男生和 5位女生。
•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铅笔,分给讲台前的同
学,现在女生每人手上分 10枝,男生每人
分 3枝,平均每个分几枝?
663
•
•
•
•
生:每人分到 8枝。
师: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那如果用“ ***”的方法,将学生分为
两类,用“( 8+ 3)÷ 2= 6. 5(枝)”
对吗?
• 生:当然不对!不能用这样的方法做。
• 从上面的教学中,可以说学生“( 0.9+0.36 )
÷ 2 = 0.63 元”的想法正是孩子们求平均
数问题时经常会出现的一种误解,
664
• 此时也正是体现本节课学习目标多起点、学
习方法多元化的一个最佳的时机,也是掀起
课堂教学高潮的一个契机。
• 所以这位教师对学生的不同答案没有轻率地
肯定一种算法而否定另一种算法,而是充分
地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让学生做了一个分
铅笔的游戏,使学生明白求平均数的问题的
解答方法,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更新的磨
炼,解决问题的策略得到充分展现。
665
•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也
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这个
动态生成的过程中,有成功,也会有失败。
• 学生的错误,经常造成课堂的“意外”,这
种“意外”有时会令教师措手不及,但这种
“意外”又是我们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
独特资源。
•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有时要“将错就
错”,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激发学生
创造的勇气。
666
第四章 数学课程的实施建议
•
•
•
•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数学课程的教学建议
数学课程的评价建议
数学课程教材的编写建议
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667
第四章 数学课程的实施建议
• 第一节 数学课程的教学建议
•
•
•
•
•
•
一、主体与主导的关系
二、数学与生活的辨证关系
三、数学与活动的辩证关系
四、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
五、课堂与课外的辩证关系
六、认知与情感的辩证关系
668
第二节 数学课程的评价建议
• 一、评价的目的:从甄别选拔走向促进学生的发
展
• 二、评价的重心:从过分关注学习的结果走向注
重关注学习的过程
• 三、评价的内容:从狭窄和片面走向全面和综合
• 四、评价的主体:从教师的单一主体走向多元主
体
• 五、评价的标准:从“一刀切”走向“因人设标”
• 六、评价的语言:从笼统性走向针对性
669
• 第三节 数学课程的教材编写建议
• 一、编写的思想——凸显主体
• 二、教材的内容——关注生活
• 三、内容的呈现——多样灵活
• 第四节 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一、什么是数学课程资源
• 二、数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
670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学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概述
数学课程的目标及分析
数学课程的内容标准及分析
数学课程的实施建议
数学课程标准教材具体内容的教
671
第五章 数学课程标准教材
具体内容的教学策略
•
•
•
•
•
•
•
•
•
•
第一节 “数与代数”的教学策略
一、凸现现实背景
二、突出数学活动,引导主动建构
三、优化合作环境,引导自主探索
四、注重应用实践,提升数学素养
五、尊重个性差异,促进发展
第二节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策略
一、呈现现实背景,丰富图形世界
二、感知体验探究,建立正确表象
三、注重问题解决,实践应用升华
672
• 第三节“统计与概率”的教学策略
• 一、联系实际,提供现实性的学习背景
• 二、自主探索,构建活动化的过程
• 三、实践应用,开展丰富性的调查
• 第四节“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的教学策略
• 一、精选活动内容,确定实践主题
• 二、丰富活动形式,开展多种实践
• 三、优化活动组织,提高实践效果
673
第一节 “数与代数”的教学策略
• 数与代数这部分的教学内容应促进学
生“数感”的发展,学生应在显示背
景中通过自主探索理解数、数的表示
法、数之间的关系及数系;理解运算
的意义及各种运算之间如何联系;在
应用实践中提升数学素养。
•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674
一、凸现现实背景
•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指出:“通
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体会
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
学的应用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
学的信心。”
• 因此,与以往不同的是,新教材在“数与代
数”教学内容的编排上,把新知的学习建立
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数与代数”
的教学中,我们应为学生提供现实背景,激
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发展。
675
1、挖掘教材资源
• 《标准》指出:“数学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
这足以说明数学在人们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使学生感受到它
的价值所在。如新教材安排了“生活中的
数”、“数学乐园”等联系实际生活的内容。
特别是“生活中的数”为学生了解生活中的
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了素材。
676
生活中的数
• 如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2页、人教版
教材第一册46、57页“生活中的数”,展示
了儿童生活中经常碰到的物体数量多少、门
牌号、汽车牌号、邮政编码等有关数的表述。
教师在充分认识教材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
组中汇报、交流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数。同
时,在使用教材时又不拘泥于教材所呈现的
具体素材,而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
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学生身边的数
学资源,切实发挥教材的作用。
677
认数
• 如在教学“认数”时,教师可在理解教材编
写意图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教材,让学生
说一说自己身边的数,生活中用到的数,说
一说自己的学号、自己家所在的街道号码、
住宅的门牌(或单元)号码、汽车和自行车
牌的号码;估计1页书有多少字、1本故事书
有多少字、1把黄豆有多少粒,并增加一些
特殊而在生活中又常见的电话号码:“110、
112、119、114、120”等,使学生了解它们
的名称、功能;
678
• 如何用数表示周围的事物等,这样使学生感
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运用数可以简单明
了地表示许多现象等,这些都是学生已有的
生活经验,由于融入了数学的含义,就体现
了数学的价值。
• 对这些具体数量的感知与体验,是学生建立
数感的基础,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数的概念的
理解,对身边处处有数学的体验,而且体会
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679
2、开发生活资源
• 学生学习数学是学生生活常识的系统化,离不开
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对学生来说,数学知识并
不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
识”,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
验。
• 课堂上的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的
经验的总结与升华。
• 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现实数学世
界出发,选择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情景设计课
程内容,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提
供丰富、生动、有趣的资源,使学生体验到生活 680
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
0的认识
• 如教学“0的认识”时,“什么也没有”的含义,
可以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来表。有的学生把文
具盒里的东西全部倒出来,说文具盒里东西的个
数是0;有的学生把口袋掏空,说口袋里东西的个
数是0;……对于“0表示起点”的含义,教师可
以引导学生联想运动会上的赛跑,要从起点起跑,
这时的起点就是用0来表示。再深入一步,可以组
织学生在教室前面的起点“0”开始跳远,让学生
进一步明白:只有从起点“0”起跳,才会跳得公
平。
• 这样,通过对生活资源的开发,对生活的联想,
学生对0的认识也就更加深刻。
681
3、创设生活情景
• 生动、熟悉的生活情境可以使数学由
抽象变得具体,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
• 因此,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我们要
积极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使学
生从生活情境中感受数学、理解数学
和应用数学。
682
8和9
• 如“8和9”的教学,“8的加减法”教材呈现
的是恐龙图,学生写出了“6+2=8、2+6=8、
8-2=6、8-6=2”这样四个算式,而我们在教
学时,可以将这一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
设计成一个学生熟悉而又喜欢的课外活动一
角的情境,并对这情境中的8个人进行精心
设计:7个小朋友、一位老师;2 个踢毽子,
6个拍球;3个女孩,5个男孩;4个戴帽子,
4个不戴。然后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
间,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思考
“一共有多少人?”
683
元角分的认识
• 再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创
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母亲节快到了,小明
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就反自已攒的1角硬
币拿出来,一数有30个。拿着这么多硬币不
方便,于是小明就找隔壁的老爷爷来帮忙想
办法。老爷爷说这好办,收了小明的30个硬
币,给了小明1元钱纸币。小明有点不高兴,
觉得有点亏。
684
• 这时,教师提出问题“小明拿30个1角硬币
换3张1元纸币亏不亏?为什么?”问题一出,
学生就积极地展开了探索活动,通过将10个
硬币放在一起换成1张1元,30个1角硬币刚
好换成3张1元,从而解决了问题,并得出元
和角之间的关系:1元=10角。
• 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体验到用数学解决身边实际问题的成功喜悦,
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到了多种解
决问题的方法,丰富了学生的思维。
685
4、设计实际背景
• 新教材中“数与代数”的例题、习题的选择
素材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接近。
• 因此,在教学中,依据实际情况用游戏表演
等实际活动将情景图提供的内容进一步动作
化、情境化,使学生全身心地置身于真实的
数学活动环境中,增加实际体验,切身感受
数学的奇妙与无处不在。
686
“连加、连减”
• 如教学“连加、连减”时,教师与学生一起
做“开汽车”的游戏,教师边开汽车边进行
语言提示:汽车上(教师后面)有4名乘客。
汽车开动,到了某站,教师报站名,停车后
又上来3名乘客,汽车再次启动,又到一站,
下去了2名乘客。这时教师提出“现在车上
有多少名乘客?”学生很容易地算出结果并
抽象出算式“4+3-2=5”。
• 这样通过设计实际情境,使学生在实际生活
中理解算理,增加了实际体验,同时感受到
数学存在于广阔的现实背景中。
687
二、突出数学活动,引导主动建构
•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自主、探索和
实践的过程。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
数学知识的理解。
•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学习也不是单
纯的知识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
•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
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
经验,在具有现实背景的活动中去研究、去探索,
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精神,运用数学发现
问题、解决问题、交流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688
1、丰富活动形式
• 形式为内容服务。
• 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我们要依据学
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已有的
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
教学活动。
689
(1)设计有趣味的游戏活动
• 新课标要求教师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
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
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
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
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 如学习了“ 10 以内数的认识”时,可以组
织学生开展“找朋友”的游戏,以进一步巩
固学生对数的分与合、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690
(2)进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 学生通过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
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了解到数学在日常生
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获得积极的数学情感。
•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数与代数”
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实践活
动。
• 如在“认识人民币”后,组织学生开展“小
小商店”的实践活动,通过模拟购物,培养
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691
(3)倡导有价值的思维活动。
•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地思
考,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等是新课
标的要求。积极组织有价值的思维活动能促
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在教学“十几减 9 ” 时,教师展现教材中
的主题画,让学生在观察图中的情境中提出
问题,列出算式: 15-9 、 16-9 、 13-9 ……,
接着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算出结
果。
692
•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后,想出很多
方法:用圆片摆,先摆 16 个,再一个一个
地减去 9 个,得出 16-9=7 ;把 16 分成都
10 和 6 , 10-9=1 , 1+6=7 ;把 9 分成 6 和
3 , 16-6=10 , 10-3=7 ;想 9+ ( ) =16 ,
因为 9+7=16 ,所以 16-9=7 。然后让学生在
小组内交流自己所用的方法,最后在全班交
流汇报。
• 这样具有思维价值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独立
思考的空间,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使不同层
次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
693
2、优化活动程序
• 活动程序是否优化,将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
握和思维的发展。
• 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安排的学习活动必须
尽量使活动程序优化,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
• 如教学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找规律”一
课,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对照新课程改革的
精神,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教学程序:
694
• ① 猜一猜 —— 诱导猜想。根据已有排列发现规律,
猜出接下来的图形或物体应是怎样的;
• ② 说一说 —— 针对同一个排列规律能从不同的角
度说出不同的规律 ( 如形状、数量、颜色、长短、
大小等 )
• ③ 摆一摆 —— 用自选材料摆出某种规律;
• ④ 想一想 —— 促进思考。请学生说明自己这样摆
的理由是什么?
• ⑤ 演一演 —— 用声音、动作、图画、节奏等学生
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某种规律。
• ⑥ 找一找 —— 找出生活中有规律的现象
• ⑦ 议一议 —— 评价反思。自己找得准不准?为什
么?
• 学生掌握了找规律的方法、思想,而且强化了学
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探索能力。
695
三、优化合作环境,引导自主探索
• 合作精神是时代对人的基本要求,真实生活
中的任何一件事情、任何一项任务,都必须
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合作才能得以完成,
得以实现。
•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
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
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 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教师要着力优化合作
交流的环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从而
促进学生的发展。
696
1、营造合作氛围
• 新课标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应由原来过多地关
注知识与技能转变为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的
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
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 事实证明,学生只有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在愉
悦、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才能缩短与教师之间
的心理距离,产生一种凝聚力和向师性,产生情
感上的共鸣和共振。
• 这样,学生才会无拘无束,敢想、敢说和敢问,
才能激发起合作的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投身于
合作活动中。
697
2、提供合作机会
•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教师总是想在最短的
时间内,灌给学生最多的知识,而现在的教
学,不仅要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更重
要的是要关注学生是否亲历探索过程,进而
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是否得到发展。
•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提供合
作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知识,
发展思维,在交流中培养能力,获得自信心。
698
“两位数乘两位数”
• 如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一位教师创
设了如下情境,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
• ( 1 )“如果一箱饮料是 24 瓶,那么 18 箱
这样的饮料一共有多少瓶?”先让学生估猜
瓶数,应该如何列式?然后要求学生用尽可
能多的方法计算“ 24 × 16 ”。
• ( 2 )学生探究出现很多方法。针对学生在
探究过程中出现的差异,让学生交流,促进
有差异的发展。
699
• ①请每一个学生检查整理自己计算的思路,
在小组内汇报,想一想:你在小组内如何交
流?准备说哪几句话?②小组交流,学生轮
流说,尽可能不要重复。③小组整理成果,
准备向全班同学汇报。准备汇报哪些成果?
由哪一个同学汇报?④全班交流:我们解决
了什么问题?我们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哪些
解法我们组没想到?我们有什么收获?
• ( 3 )反思巩固。比较以上各类方法的特点,
提出新的问题“ 23 × 17 ”,以上哪些方法
失效?可保留哪些方法?并通过计算 24 ×
84=42 × 48 , 14 × 82=41 × 28 巩固笔算
法则。
700
• 从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教师重视学
生的合作交流,学生对新的问题有自
己的方法,并能提取与眼前问题有用
的方法;
• 数学交流既保持数学思维的简洁、快
速,又克服了数学思维中存在的过程
和结果的模糊性。
701
3、拓展合作时空
•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
方式。
• 新教材的编排非常注意体现这一理念,努力
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
间,使学生在认真听讲、课堂练习的同时,
有更多的机会去亲自探索、去与同学交流和
分离探索的结果,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基
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掌握数学方法。
702
• 如人教版教材例题、做一做等的插图,大都
展现了学生小组活动、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的学习方式和民主的学习氛围。并在不断用
语言提示:分小组讨论,应该怎样算等,鼓
励学生主动地与同伴进行讨论交流。
• 让学生在主动的、互相启发的学习活动中,
获得知识、发展能力,逐步形成创新意识。
703
四、注重应用实践,提升数学素养
•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而且“兴
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
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
• 《标准》也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
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
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的现实。难怪英
国数学家怀特海说:“教育是教人们如何掌
握运用知识的艺术。”
704
1、加强与现实联系
• 数学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
验。数学教学要加强数学学习与现实
之间的联系。我们教师要充分贯彻联
系生活和数学应用的思想,让学生具
有实践活动的机会,有运用数学知识
解决现实问题的机会,让学生用数学
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结合生活实际
学习数学。
705
• 如教学人教版教材第 46 页“生活中的数”时,教
师 出示教材中四个小朋友的情景对话的一段录像。
录像中的小朋友进行在进行自由介绍:
• 生 1:我班有 44名学生; 生 2:我爸爸今年 30
岁;……
• 接着教师诱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猜测:
书上的一家五口人的照片图,请学生猜测谁的年
龄可能是 64岁?由于这个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
相联系,学生个个能主动根据自己家庭成员的年
龄情况进行加工信息、合理猜测、积极思考,发
展了学生的推理比较的能力。
• 数学知识让他们成为事实和现象的驾驭者,在他
们手里,知识变成了力量。
706
2、注重问题解决
• “问题解决”是一个“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不断进行探索活动
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
活出发,从具体的问题到抽象的概念,得到
抽象化的知识后再把它们应用到新的现实情
境中去,通过数学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
学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而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让学生
获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的机
会,让学生在学习时,善于提出问题、发现
问题,并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707
• 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考虑问题的“原
型”,尽可能从生产、生活的数学学习中提
炼出好的问题,并且要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
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
• 如教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时,教师可
以呈现教材中“游乐园”的主题图,在学生
仔细观察,理解图意,并根据图意和数量关
系的基础上,教师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吗?”学生提出“有 22 人在看戏,走了 6
人,还剩多少人在看戏?”“有 22 人在看
戏,走了 6 人去丢沙包,又来了 13 人在看
戏,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708
• “有 22 人在看戏,又来了 13 人在看戏,走
了 6 人去丢沙包,现在看戏的有多少
人?”……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
自主探索,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出解
决问题的方法“ 22-6+13= 29 ” “22+13-6=
29 ” ,并要求学生说清解决问题的思路。
• 这样,学生对教师提供的大量信息进行加工
整理,根据有关信息提出问题,利用有用信
息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体验
数 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掌
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逐步培养学生运
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09
3、强化估算
•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在许多
生活实践中人们对估算的应用甚至超
出了精确计算。在生活中是否用估算,
在什么情况下用估算,这是与问题的
情境有关的。
710
•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精确计算的熟练程
度要求比较高,而忽视学生选择方法的训练和非
精确计算方面的训练。这使得学生缺乏估算意识
和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即使不要求得到精确结果,
学生也会不厌其烦地精确算下去,而不会用估算
迅速得出结果。
• 这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
养,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结合现
实情境,让学生估算。
• 如结合 100 以内数的认识时,教师展示 100 只羊
的图后,让学生估计有多少只羊。认识了 100 以
内的数以后,在练习时,让学生估计一把黄豆有
多少粒?估算两把黄豆有多少粒等……
711
• 再如,在学生学习“克与千克”时,认识了
1 克 后,教师让学生估计哪些物品大约是 1
克 重,认识了千克后,估计自己身边的物
品大约有多重等。在计算教学时,教师引导
学生提出问题后,不要急于讲解计算法则和
算理,可以先让学生估计一下计算结果大约
是多少,然后再设法算出结果,学生就可能
用多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 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
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
712
五、尊重个性差异,促进发展
•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
叶”,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的发展潜能。
• 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这些个性差
异,允许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和思
维水平的不同层次。
713
•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
差异,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
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从
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从而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标
“数与代数”中的估算、估测和算法多样化
就充分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
• 如“ 9 加几”教学,教材就提供了“数数法、
点数法和凑十法”这样几种方法,教学时,
教师不要拘泥于教材,不应把某种方法强加
给学生作为必须使用的方法,而应当引导和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和解决问题。
714
第二节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策略
• 作为《标准》的四个领域之一,“空
间与图形”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
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
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
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
要工具。
715
• 通过“空间与图形”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获
得必需的知识和必要的技能,逐步积累数学
活动经验,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初步发展
空间观念,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
生活的空间,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 同时,“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
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 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教学中,
我们必须把握以下有效教学策略。
716
一、呈现现实背景,丰富图形世界
• 数学知识的形成源于实际的需要和数学内部
的需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的大量知识
均来源于生活实际,这就为我们努力从学生
的生活实际入手引入新知识提供了大量的背
景材料。
• 人们生活在三维空间,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
给“空间与图形”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现实有
趣的素材。可以说,现实的生活空间是学生
认识图形的源泉和载体。
717
• 《标准》强调“空间与图形”的内容选取应
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拓
宽几何学习的背景,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
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 内容的设置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日
常经验,使学生通过认识多姿多彩的图形世
界,把“空间与图形”的学习过程变成有趣
的、充满想象和富有推理的活动。
• 这种现实性的几何背景一般包括:
718
⒈ 呈现生活现象。
•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与现实世界中丰富多彩的
生活现象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选取与呈现生活情景和生活现象作为空间与
图形学习的内容,可使数学由“陌生”变为
“熟悉”,由“严肃”变为“亲切”,有助
于增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得学生感
觉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愿意亲近数
学,想学数学。
719
• 例如,直线和线段的教学就可以呈现“四组
镜头”让学生观察:镜头一:妈妈织毛衣的
场景,突出散落在地上的绕来绕去的毛线;
镜头二:杨浦大桥上一根根斜拉的钢索;镜
头三:一女孩在打电话,用手指绕着弯弯曲
曲的电话线;镜头四:建筑工地上用绳子拴
住重物往上拉的画面,突出表现笔直的麻绳。
再问学生:刚才你在屏幕上看到了什么?你
能给这些线分分类吗?你有什么办法使这些
曲线变直吗?说说你的好办法。这些熟悉的
生活现象不仅唤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更激
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学生提供了“做数
学”的机会。
720
⒉ 揭示问题情境。
•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发现一些看似平常却又
充满矛盾的情境,教师应能及时创设问题情
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产生问题意识,使学
生处于愤悱状态。
• 例如:当你乘车沿一条平坦的路向前行驶时,
为什么你前方的那些高大建筑看起来好像
“沉”到它们前面的建筑后面去了?当你经
过这些建筑物之后再回头望,为什么那些
“沉”下去的建筑又逐渐“冒”了出来?这
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样的情境是很多学
生经历过的,这样的问题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721
• 面对这样的题材,学生的许多个人知识和直
接经验都能用得上,不同的学生都会有不同
的心得,他们熟悉的视线、影子,甚至小时
候捉迷藏用的一些技巧,现在都可以派上用
场。
• 如果沿着上面例子中的线索再深入一步,会
有更丰富的与空间观念相联系的内容素材,
传统几何课程中难觅踪迹的内容,诸如投影、
视图、直观推理等,都会逐渐浮现出来。
722
• 这个例子揭示了如何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
创设问题情境,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找出数
学模型,通过思考和简单的实验,不断认识、
了解和把握实物与相应的平面图形之间的相
互转换关系,通过切身的感受和体验建立空
间观念。
• 这样的题材接触多了,二维和三维空间之间
的转换就会越来越灵活自如,空间观念就可
以不断地生发并逐步形成。
723
⒊ 联系生活环境。
• 学生最先感知的是三维世界,是“空
间与图形”。
• 学生的现实空间为学生认识位置与方
向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环境,是学生认
识方向不可缺少的资源,学生认识
“图形与位置”的过程就是深入认识
和理解现实世界的过程。
724
• 例如,教学“东南西北”的时,可在早晨带
领学生在操场上观察太阳从东边升起的情境,
晚上,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面向北边在星空
下找北极星以及学生熟悉的校园的座落朝向、
自己家居住房屋的朝向等等,都是学生熟悉
的环境,这些都为学生认识方向与位置提供
了认知的背景。
• 再如,为了让学生熟悉路线图以及描述的方
法,可以从学生最熟悉的校园环境为背景,
描述不同的路线图。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出示
一张学校的平面图,图内有几条不同的线路。
725
• 根据这些路线,请学生描述不同的行走路线。
由于学校的环境是学生十分熟悉的,他们在
共同讨论中,也便于自我纠正一些不正确的
描述方法。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画一些学
校到家、学校到少年宫等路线示意图,并注
明学生所熟悉的参照物。
• 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帮助学生在二维与三维的
转化中不断积累对周围环境感知的经验。
726
⒋ 摄取生活原型。
• 学生的空间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与现实生
活关系非常紧密,这是他们理解和发展空间
观念的宝贵资源。
• 培养空间观念要将视野拓宽到他们生活的空
间,重视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
• 用儿童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生活原型启发学生
观察与思考、想像与推理。
727
• 例如,教学“前后”的认识时,以排队上车、
跑步比赛、教室座位等呈现“前后”在生活
中的原型,丰富学生的感知;
• 教学物体的认识时,以积木、饮料罐、茶叶
罐、笔筒、粉笔盒、足球、魔方、篮球、肥
皂、玻璃球、骰子等来帮助学生借助具体实
物抽象立体图形的本质特征;
728
• 观察镜像时,出示这样的实例:汽车的牌照
倒映在水中,你能根据水中的影子确定该汽
车的牌照号码吗?教学两条直线平行时,以
双杠、铁轨、雪橇、电梯扶栏等生活情景来
感知平行的概念。
• 这样的教学,能将学生所要认识的空间与图
形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
生活原型作为思维的材料,可以有效激发学
生的原创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729
⒌ 激活生活经验。
• 学生学习数学是学生生活常识的系统化,离
不开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对学生来说,要
学习的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一定
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
• 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
课堂上的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的有关数学
现象和经验的提取、总结与改造、提升,每
个学生都可以从他们的现实数学世界出发,
与教材内容发生相互作用,用自己的经验建
构自己的数学知识。
730
•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也要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的
丰富几何知识体验出发,从经验活动的过程
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发展学生空间的基本途
径应当多种多样。无论何种途径,都是以学
生的经验为基础。
• 例如,可以让学生凭借回答问题举右手、上
下楼梯靠右行的习惯来认识左右的方向;利
用在电影院找座位的经验来认识几排几号;
利用滚一滚、堆一堆、搭一搭的活动体验圆
柱与球的区别;利用乘公共车的经验来认识
线路图。
731
⒍ 赋予实际意义。
• 数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从学生的生
活经验中举出的例子,将有助于他们在所学
习的概念跟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事物之间
建立起联系来。
• 例如,数对是物体在现实中空间位置的一种
表示方法,因此创设一些生活的背景让学生
体验数对的实际意义,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
环节。我们可以让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在教
室里的座位是几排几号来体验数对的实际意
义。
732
• 再如,体积的意义是指物体在空间所占位置
的大小,这些定义性的语言必须赋予实际意
义,才能被学生感受和理解。 教学时,我
们可以通过把梨、苹果和花生放在一起比较
它们的大小,让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是有大小
之分的;通过将一个梨放进盛满水的杯子里,
由水的溢出说明物体确实占有空间;再将大
小不一的苹果与梨分别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
且带有同样刻度的水杯中,比较水面升高的
多少引出体积概念。从学生生活中提炼出来
的数学问题,能增强学生对体积具体含义的
理解,同时也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数学是
“看得见”的。
733
• 再如,体积的意义是指物体在空间所占位置
的大小,这些定义性的语言必须赋予实际意
义,才能被学生感受和理解。 教学时,我
们可以通过把梨、苹果和花生放在一起比较
它们的大小,让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是有大小
之分的;通过将一个梨放进盛满水的杯子里,
由水的溢出说明物体确实占有空间;再将大
小不一的苹果与梨分别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
且带有同样刻度的水杯中,比较水面升高的
多少引出体积概念。
• 从学生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数学问题,能增强
学生对体积具体含义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
真切地体会到数学是“看得见”的。
734
•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
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给学生呈现现实的、
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材料,提供充分的
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大力倡导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引导他们
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掌握
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体验数学学习的乐
趣和成功。
735
⒈拓宽渠道,强化感知。
• 数学表象以感知为基础,没有感知,数学表
象就不可能形成。
• 学生感知越丰富,建立的表象就越具有概括
性。
• 但是,丰富学生的感知不能靠大量的、单一
的材料简单重复,而是要多方位、多种形式、
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充分感知,才能在学生头
脑中建立正确而丰富的表象。
736
• 当我们在给学生呈现了大量的现实背景、丰
富了学生图形世界以后,紧跟着要做的是如
何帮助学生在强烈、充分感知体验中建立正
确、丰富、深刻而又系统的表象。
• 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视觉、听觉、触觉
等多种感官协同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
操作、实验等活动强化感知,建立表象。
737
⑴在观察中强化感知。
• 观察是是打开思维的窗户,是学生学习空间
与图形的一个好方法。
• 在观察时,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如观察
的目的要明确,观察的步骤要合理,观察的
方法要细致,观察的结果要及时记录,同时
要强调将观察与思考相结合。
738
• 例如,教学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观察
物体一课时,教师出示一个茶壶,组织学生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分坐在四个方位观察茶壶,
然后将观察到的形状在小组内交流。
• 每个学生由于是在不同的座位观察,因此观
察的结果也就不一样,这就为学生交流提供
了话题和素材,同时在交流不同的观察结果
的时引发了碰撞,活跃了思维,丰富了感知。
739
⑵在操作中强化感知。
• 动手操作能加强手和脑之间的联系,只有操
作,才能帮助学生积累直接经验,丰富对图
形的感知。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
图形认识时,我们可以开展以下操作活动:
• ①搬图形,请学生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圆
柱的积木,请学生想办法把上面的一个面搬
到纸上来;
• ②描图形,用手中的积木描出它上面的一个
面;
740
• ③找图形,请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体
的面上有这三种形状?
• ④围图形,在钉子板上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并想一想你能围出一个圆吗?
• ⑤画图形,请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
和正方形;
• ⑥涂图形,呈现给学生一组组合图形,让学
生把所学的三种图形分别涂上颜色;
• ⑦搭一搭,用小棒搭一个学过的图形;
741
• ⑧折一折,将一张长方形纸想办法折出一个
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 ⑨剪一剪,将正方形纸剪去一个三角形,剩
下的图形会是什么形状?
• ⑩拼一拼,用学过的图形拼出自己喜欢的图
形。
• 学生通过“搬、描、找、画、围、涂、搭、
折、剪、拼”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丰富了
对图形的初步认识,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经验。
742
⑶在实验中强化感知。
• 实验性的感知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感知经
验,凸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且还可以培
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例如,关于圆的周长公式的探索,实验活动
可以这样安排:
• ①诱发猜想,圆的周长和它的什么有关?有
怎样的关系?
743
• ②尝试实验,将几个大小不同的圆用你自己
喜欢的方法测量它的周长,并记录下来;
• ③抽象归纳,请学生观察记录的表格,你发
现了什么?学生在实验中学会了观察,在观
察中学会了发现,在发现中学会了探究,在
探究中学会了创造。
• 对于“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 3 倍多一些”
有了比较具体的认识,头脑中留下了较为深
刻的痕迹。
744
⑷在实践中强化感知。
•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的数学学
习过程应该成为“做数学”的过程。
• 教学应为学生积极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积极思考和操作实践等活动的空间和机会,
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发现数学知识,获得
活动经验,形成数学思想。
• 例如,认识方向的教学,光靠文本上所传递
的信息学生很难真正理解东南西北四个方位,
必须通过学生亲历性的实践活动才能增强学
生的感知,建立正确的方位感。
745
• 为此,教学中可以安排学生开展这样的实践
活动:
• ①早晨,与东升的太阳一起上学;
• ②夜晚,在星空下找北极星;
• ③站在操场上,看看操场的东、南、西、北
各有什么,记录下来;
• ④坐在教室里,辨认教室的东、南、西、北
面;
• ⑤与同学做游戏,一人说转动的方向命令,
一人按指定方向转动做动作。
746
⒉ 丰富表象,意义建构
•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的学习是
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不是
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
认知结构主动地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
息,建构其意义。
747
• 所谓意义建构,即他们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
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并通
过自己的主动活动,包括独立思考、与他人
交流和反思等,去建构对数学的理解。
• 表象有两种水平:较低水平为识别再现,较
高水平为意义建构。
• 我们在教学中应通过多种手段丰富学生的感
知,帮助学生建立较为充分而深刻的表象,
在逐步“数学化”的过程中完成对数学对象
的“再创造”,促成对空间与图形的意义建
构。
748
⑴在辨别比较中建立表象。
• 当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以后,应
该通过辨别比较来了解学生的感知是否正确,
建立的表象是否牢固。
• 例如,当学生认识了平移和旋转的现象以后,
可以让学生辨别下列现象哪些是平移,哪些
是旋转?电扇的转动、钟表上走动的针、抽
拉式的抽屉、电视机车间生产流水线的运作。
学生要能进行正确的辨别必须借助头脑中已
形成的表象才行,否则他的辨别可能是零乱
的、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
749
⑵在举例内化中建立表象。
• 学生只有不囿于教师提供的实例,而能主动
地去寻找到所学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和
实际背景,才能说学生头脑中已经形成比较
牢固的表象。因此,有经验的教师经常会要
求学生及时寻找空间与图形内容有关知识在
生活中的例子,例如,你身边哪些物体是长
方体?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平行四边形?你
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
上有角?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对称的?哪些东
西的长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来作单位?生活
中你见过哪些直角?
750
⑶在变式深化中建立表象。
• 空间观念包括对图形、关系和变换的操作性
心理表述。教师应该设法唤起学生心中对图
形的感知和想象。认识左右的方位时,不仅
要让学生借助自己的身体部位来感知左右的
实际意义,而且还应安排变式情境,让学生
面对面看着课桌上的学习用品,说一说:我
的左边摆着……,我的右边摆着……;你的
左边摆着……,你的右边摆着……。
751
• 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对左右方位
的感知,建立深刻的表象,还可以克服消极
的思维定势,磨砺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和敏
捷性。
• 再如,苏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的认图形
的教学,可以提供一个变式情境:在正方形
纸上剪去一个三角形,剩下的图形有几个角?
学生在这个变式情境中有猜想、有操作、有
验证、有评价,思维在反思中得到升华,学
生心中慢慢长出了一双“眼睛”,空间观念
在逐步成长。
752
⑷在大胆猜想中建立表象。
• 在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进行的猜想活动
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诱导学生的发现,从而
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 例如,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后,教师露出三角
形的一个角,请学生判断它是什么形状的三
角形。学生的思维活动非常有序:当露出的
是一个钝角时,它肯定是钝角三角形;当露
出的是一个直角时,它肯定是一个直角三角
形;而当露出的是一个锐角时,则不能直接
判断。
• 这种有序思维的品质是凭借表象进行的。 753
⑸在诱发想象中建立表象。
• 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经过结合和改造,
产生新表象的思维过程。
• 想象是一种高级思维活动,想象的基本手段
是直感,想象的基本材料是表象。想象力比
知识更重要,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 学生想象的过程就是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对于巩固、丰富学生的表象有着促进作用。
754
• 例如,运用学过的平面图形进行想象拼图的
游戏,可以充分发挥“小设计师”的想象力,
又有审美价值,是培养创造性想象的一种好
方法。
• 再如,把一张长方形纸卷成一个圆柱,可能
会是什么形状?甩动一个拴在绳子上的小球,
会形成一个什么图形?将下列图形沿着虚线
轴旋转一周后会得到什么图形?
• 这些想像活动的介入,使得数学活动的形式
更丰富,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755
⒊ 自主探究,活动体验
• 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
欲和好奇心,他们总爱把自己当作研究者、
探索者和发现者。学生将在趣味盎然的活动
中感受着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
• 让学生亲自动手,亲历过程,使学生有较多
的机会通过内容丰富的图形符号感知及实物
操作的探究活动,不断丰富归纳和类比的经
验,使空间观念得以形成和巩固。
756
• 随着学段的增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动
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也有所提高,他
们可以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
流等方式,更全面地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
理解空间,把握空间,在体验活动中将直观
感受和抽象概括进一步相互融合,在发展的
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
757
⑴构建探究过程,丰富体验形式
• 例如,平移和旋转的教学,我们可以构建以
下活动过程:
• ① 呈现生活原型,尝试分类。 教师多媒体
显示:缆车、升降电梯、风车和吊扇,启发
学生观察思考:它们的运动都相同吗?你们
能把它们分分类吗?学生尝试分类,将升降
电梯与缆车为一类,因为它们都是平平地的
直走;风车和吊扇是一类,因为它们是在固
定地旋转的。
758
• ② 观察操作感知,建立表象。教师在投影
仪上用小房子纸片代替电梯在方格纸上做歪
歪斜斜的向上运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电
梯是这样运动的吗?那你们说它是怎样运动
的?并要求学生用手势表示风车、电梯、吊
扇、缆车的运动;
• ③ 举例应用内化,强化表象。请学生例举
生活中见到过的平移或旋转的现象。
759
• ④ 激活生活经验,理解体验。 教师在多媒
体上显示小朋友熟悉的旋转:风车、风扇、
摩天轮和时钟。让学生思考比较:它们的旋
转方向都相同吗?在比较观察思考的基础上
指出,像摩天轮与时钟的旋转称顺时针方向,
像风车与风扇旋转的方向与它相反,称为逆
时针方向。并要求学生用肢体动作在座位上
做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的旋转。
760
• ⑤ 创设问题情景,引发思考。投影出示一
条小船,船头停有一只红鸟,船尾停有一只
蓝鸟。当小船平移运动一段距离以后船停了
下来。两只小鸟为谁经过的路长一点而争吵
起来。究竟谁经过的路长一点呢?学生独立
思考后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蓝鸟经
过的路长,有的说红鸟经过的路长,还有的
说一样长。学生之间展开了争论,课堂掀起
了高潮。
761
• ⑥ 变式启发深化,自主建构。 大家想一想
如果小鸟停在船的其他地方,经过的路又是
多少呢?学生进行第二次的热烈讨论。有的
观察船头的,有的观察船尾,有的观察船中
间的……学生经过全面观察和演示验证发现,
无论哪个点都平移了 8 个点。近而启发学生
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你
发现了什么规律?
• ⑦ 欣赏设计制作,激发创造。多媒体上显
示各种色彩鲜艳而且学生熟悉的如奥运五环、
紫荆花等图案,然后让学生发挥想象运用平
移或旋转创造具有自己特色的图案。
762
• 数学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小学阶段,学
生基本上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的思维能
力是与直观想象拴在一起的,儿童常常先通
过行为来认识他的客观世界,然后渐渐地用
图的方法,相对地不再依赖于行为了,最后
进入符号语言阶段,不仅离开了动作,而且
离开了对图的依赖。
• 上述教学过程的设计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构建了丰富多彩的几何活动,从多方面给学
生提供了数学思维的视角,随着有关图形、
位置、变换和空间推理技能的发展,学生的
空间观念得以逐步建立。
763
⑵丰富活动材料,提供探究空间
• “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在自己获得或者由
他重新发明,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简单地
传递给他。”(皮亚杰语) 实践证明,提
供结构化的数学探究材料能有效诱导学生产
生问题意识、激活经验储备、点燃创新思维,
展开探究活动,促进学生的主动建构。
•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学习活动材料的结
构性主要表现为材料的开放性、丰富性及多
元性,从提供材料的性质来看,既可以是本
质的、也可以是非本质的,既可提供正例、
也要提供反例;
764
• 从提供材料的来源来看,既可以是现实的生
活原型,也可以是提炼的加工材料;
• 从提供材料的作用考虑,既可以发挥正向迁
移作用引发类比推理、也可以是负向迁移型
的引发认知冲突,既可以考虑引导儿童开展
操作实践性的探究材料、也可以考虑促进儿
童展开丰富多元性的体验材料;
• 从提供材料的层次来看,既可以设计简单浅
显的,也可以设计复杂深刻的。
• 这些有结构的材料既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帮助学生不断调整思
维状态,使学生的反思智慧得以提升,提高
意义建构的能力。
765
• 调整思维状态,使学生的反思智慧得以提升,
提高意义建构的能力。
• 例如,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教学镜像认识
的认识时,所提供的思维材料就比较具有结
构性,有用肯定的例证,如房子、小船、鹅、
树在水中的倒影来揭示镜像的本质现象;有
用正反例同时呈现加强变式比较、启迪思维
的,
766
• 如,一个小朋友照镜子,出示正反两幅图,
让学生辨认哪个是你在镜子看到的样子?也
有用“看镜子写数字、看镜子写时间”的材
料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
• 再如,苏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教学认识角时,
给学生提供了活动角、两根小棒、钉子板和
绳、一张长方形纸,鼓励学生用多种材料和
方法制作角。
• 材料的结构化与多样化处理开放了数学课堂
的教学,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解放,从而使
学生能真正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767
三、注重问题解决,实践应用升华
• 问题解决不仅是一个数学课程的目标,它还
是一个发现与探索的过程,是学生实现数学
“再创造”的过程。
•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
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应注重联系学生的实
际生活,挖掘题材,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
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
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发
展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
768
⒈ 实践应用,解决现实的生活问题
• 《标准》强调“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应注
重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
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
间观念。例如,学生在探索和掌握了规则的
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方法以后,可以组织学
生探索某些实物尤其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
测量方法。
• 例如,如何测量“土豆”的体积就是一个具
有开放性、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问题。通过有
趣的测量,可以引导学生研究不规则物体的
体积测量方法。
769
学生为此设计安排了 3 个实验。
• 实验 1 :测量土豆的体积,⑴准备一个能放
进土豆的量杯,放入水,记录刻度______毫
升;⑵把土豆用线吊起来轻轻沉入水中;⑶
读取此时水面的刻度是______毫升;⑷土豆
的体积等于前后水面刻度的差,为______毫
升,即______立方厘米。
• 实验 2 :测量桔子的体积,在按照上述方法
测量桔子的体积时碰到一个问题,即桔子会
浮在水面上,你能想办法解决吗?
770
• 实验 3 :测量一粒黄豆的体积,直接测量一
粒黄豆的体积有困难吗?你是怎样测的?
• 三次实验一次比一次更具有挑战性,学生的
参与热情也越发地高涨起来,创造性思维的
火花被点燃得越来越旺。
• 学生均能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
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了信息
处理的能力;
• 同时,理解问题的水平得到了提高,数学思
考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数学思维的品质得到
了磨砺。
771
⒉ 合作互动,营造合作交流的氛围
•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需要大量的实践活动,
学生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观察、测量、动
手操作,对周围环境和实物产生直接感知,
这些都不仅需要自主探索、亲身实践,更离
不开大家一起动手、共同参与。大家的共同
感受对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在大家共同探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
中才能不断生成和发展,并得到提升。通过
合作交流可以更清楚地明确自己对空间的看
法,并有机会分享各自的想法。
772
• 例如,教学“图形的拼组”时,让学生分小组合
作,用手中的图形去拼摆设计图案。每个小组内
的成员配合默契,大家群策群力,新颖的图案设
计到作品的制作完成都是大家共同负责和承担的。
• 这样的合作,一方面拓宽了信息获取的渠道;另
一方面,加强了生生之间的互动,引发了思维的
碰撞,在相互合作中,分享着互助的喜悦与成功,
在相互鼓励中,增强了自信和意志,在共同设计
中,感受着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 当然,我们所要强调的合作,是在鼓励学生独立
思考的基础上的合作,目的是让学生在经历合作
与交流的过程中学习合作、交流的技能,发展
“思考与交流”的能力。
773
第三节 “统计与概率”的教学策略
• “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
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它通过对数据收
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可能
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推断和预
测。
• 统计与概率的思想方法是信息时代每一个公
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统计观念与随机思
想是学生未来生活与工作所必需的,是进一
步学习所不可缺少的,也是学生认识、理解
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基本工具、手段和技术。
774
• 《标准》将“统计与概率”作为义务教育阶
段数学课程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从第一学
段起就安排了有关学习的内容,并对各学段
的内容标准作了具体的说明和阐述。
• 为了能更好地把握“统计与概率”的学习内
容和具体目标,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
地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教
学策略。
775
一、联系实际,
提供现实性的学习背景
• 数学即生活,现实生活是孕育数学的沃土,
学生周围的现实世界应成为探索的源泉。
“统计与概率”的教学内容同样也应当源于
学生现实的生活世界,因此,在教学中,教
师要着力研究儿童的生活背景,致力于捕捉
生活背景与学习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把统
计与概率的知识抛锚在广阔的现实背景中。
• 帮助儿童借助生活中的具体情境,用生活中
的经验和实例来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感受
数学。具体做法如下:
776
⒈ 再现生活情境,激发兴趣 。
• 生动、熟悉、亲历性的生活情境可以使数学
由抽象变得具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标准》对于统计与概率的教学内容大都是
以儿童喜闻乐见的、贴近儿童的现实的生活
情境来呈现的。
• 如,苏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的“统计”,
就以“动物运动会”来呈现统计的内容与信
息。
777
• 在这个儿童喜欢而又熟悉的童话世界里,启
发小朋友观察情境图,主动收集、整理信息
与数据,如从比赛的项目来统计,有跑步和
跳高,其中跑步的有 8 只、跳高的有 5 只,
从参赛的动物种类来看,猴有 6 只、兔有 2
只、狗有 5 只。这个有趣的情境可以使学生
逐步体验到统计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的实验教材以“买书”
呈现了这样一个情境:班级要设立图书角,
该买什么书呢?学生面对这一真实的情景,
参与统计的兴趣油然而生。
778
⒉ 捕捉生活素材,提供材料。
• 在儿童周围的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蕴涵着
许多的统计素材,同时也存在着多种多样的
数据与信息,我们应该善于挖掘学生生活中
的素材,为他们从事统计活动提供思维的材
料和活动的空间。如为帮助学生理解“平均
数”实际的统计含义,可以让学生收集、整
理、研究与他们相关的有趣数据(年龄、身
高、喜爱的音乐或电视节目、家庭人数等),
来认识平均数的概念以及不同的平均数(算
术平均数、众数、中数)的性质。
779
• 现实生活中有多种渠道可以提供有意义的数
据与信息,既可以从报刊杂志、电视广播、
网络等许多方面寻找素材,也可以从学生的
生活实际中选取。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
体获取的数据信息,这将有助于使学生真正
认识到学习统计与概率的必要性和统计与概
率的应用的广泛性,以及统计与概率在信息
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 在学生从各种媒体中获取了数据信息以后,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数据,培养学生
的合情推理与合理决策的能力,体验数据对
决策的作用。
780
• 例如:
• ⑴有两个饮料厂,甲厂产品的次品率为
0.001 ,乙厂产品的次品率为 0.1 。若两个
厂的产品在价格等其他方面的条件都相同,
如果请你去买饮料,这时你将愿意买哪个厂
的饮料?为什么?
• ⑵一次福利彩票的中奖率为 0.0001 ,如果
你买了 10000 张,你一定会中奖吗?
• ⑶某公司有 15 名职工,对外招聘时称该公
司职工的月平均工资超过 1200 元。请分析
下面的统计表,你怎样看到该公司公布的这
个数?
781
•
•
•
•
职务
经理 副经理 职员
人数 /人 1
2
13
月工资 /元 5000 2000 800
从学生亲身经历的生活实际和自身的生活题
材中挖掘的材料,由于其真实存在且亲历亲
为,更能调动学生从事统计与概率活动的积
极性,从而能有效增强学生对统计过程和概
率意义的丰富体验。
782
⒊ 唤醒生活经验,激活提升。
• “纯逻辑的思维不可能告诉任何经验世界的知识,
现实世界的一切知识是始于经验并终于经验的。
(爱因斯坦语)”
• 数学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数学学习的过程
是建立在他们校内、校外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
建构的过程。可以说,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
验和现实世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 这是因为,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举出的例子,将
有助于他们在所学习的概念跟日常生活中十分熟
悉的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来。
783
• 为此,《标准》强调指出,统计与概率的教
学应注重所学内容与知识与日常生活和现实
生活的密切联系。我们在联系学生已经具有
的常识性知识和经验性知识的时候,
• 一是要激活儿童在生活中积淀的活动经验,
使之直接为数学学习提供经验基础,帮助学
生顺利进入“数学化”的学习过程。
• 如,在学习“游戏的公平性”时,教师可以
唤醒学生对足球比赛的回忆,即在足球比赛
前,主裁判为确定哪一队先发球,总要以掷
分币的形式来决定。
784
• 这个掷硬币以决定谁先谁后的经验在儿童的
生活中是经常用到的游戏规则,也是新知识
“公平性”的生活原型。
• 二是要提升他们的经验储备,使之转化为数
学的思想和方法。
• 这是因为,儿童在生活中积累的活动性经验
和常识性知识有些是处于萌芽状态或无序状
态下的,我们要做的工作是使学生在“再创
造”的过程中自发地调用已有的经验,将之
提炼成数学学习的方法。
785
“统计——买水果”
• 例如,北师大版实验教材“统计——买水果”
的教学,为了能让学生亲历体验象形统计图
产生的过程,在学生一一口头报出自己喜欢
的水果后,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用什么方法能知道喜欢哪种水果的人数最多
呢?学生想到的方法是让喜欢苹果的小朋友
站在一组,喜欢香蕉的排站在一组(站的位
置是无序的)。
786
• 师生一起具体地数一数每一组的人数,学生
通过比较各组人数回答出喜欢哪种水果的人
最多,喜欢哪种水果的人最少,哪种水果要
多买些,哪种水果要少买些。
• 接着教师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如果不用数
的方法,能不能用眼睛一眼看出哪种水果需
要得最多?如果能,你的这种方法应注意些
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后想出的方法是:一个
对着一个排队,就能很明显地看出哪种水果
最多。
787
• 然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制作象形统计图
了。学生个个都很投入,小组内成员纷纷自
由、主动地拿取自己喜欢的水果图片代表自
己小队在纸上排队,学生图片排队的方法有:
有竖着的或横着的,也有从上往下排的或从
下往上排的。至此,象形统计图的雏形已经
制成。
• 以上的教学,学生完整的经历了“原始经
验—→重组改造—→调用提炼—→统计方法”
这样一个自发加工经验的过程。
788
⒋ 揭示生活需要,展现背景。
• 数学最早的起源便是因为人们生活的需要,
数学因为生活的需要而更显其应用的价值。
统计教学首先必须要让学生真切体会到统计
活动的必要性。
• 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来
揭示统计学习的需要,以引导学生从中发现
数学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789
• 例如,在第一学段,我们可以元旦联欢会为
背景,呈现问题:如果要布置教室准备召开
元旦联欢会,哪种颜色的气球可以多买一些
呢?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他们首先会想到需要做
一个调查,这就产生了统计的必要。接着他
们再思考具体的统计方法,最后根据收集整
理的数据决定,布置会场应多买哪种颜色的
气球比较好。
790
• 这种需要在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还有很多,
如,班上的乒乓球队要参加全校比赛,同学
们希望给它起一个名字以鼓舞士气,应该取
一个什么名字呢?这是一个学生熟悉而感兴
趣的问题,他们通过讨论可以认识到,要根
据对全班同学的调查结果来解决这道问题。
然后他们将决定如何来进行调查,以及如何
展示调查的结果,最后学生将根据调查的结
果给乒乓球队起一个名字。这样,从学习统
计的那一刻起,孩子们就逐渐地接触到越来
越多的需要统计才能解决的问题。
791
•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所揭示的实例应该是学
生身边真实的、有意义的事例与情境,不要
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离太远,否则,不能真
正引起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就产生不了学习
统计的强烈愿望。
• 这一点,正是以往统计教学所忽视的,传统
教材尽管揭示了社会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
实例,但却不是学生自己身边发生的和正在
发生的事,导致学生的学习不够主动,创造
的热情不高涨。
792
⒌ 呈现丰富实例,意义建构。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
自己获得或者由他重新发明,至少由他重建,而
不是简单地传递给他。
• 这种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建立在学生经验基础上的
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他们总是带着自己原有的
知识背景、活动经验走进数学学习活动,去建构
对数学的理解。
• 例如,第一、二学段“可能性”的教学,重点是
帮助学生借助日常生活中丰富的实例加深对不确
定性和可能性的直观感受。为此,教学中我们可
以呈现这样一些实例,来促进学生对其意义的建 793
构。
• 如:任意选择电视的某一个频道,它正在播
放动画片;图钉从一定高度落下后一定是针
尖着地;抛出的球一定会下落;任意买一张
电影票,座位号一定是偶数;本地明天一定
会下雨;当室外温度低于— 10 度时,将一
碗清水放在室外会结冰;某次中奖的概率是
一百分之一,你买 100 张奖券一定会中奖。
这里,呈现的实例既有肯定的例证,又有否
定性的例证,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理解。
794
⒍ 开展趣味游戏,寓教于乐。
• 爱玩、好动与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在平
常的数学学习中比较多的关注事物与活动的
新奇性和趣味性。数学教学中应创设学生熟
悉的、感兴趣的游戏情景,充分发挥以游戏
激发情感、以游戏启迪思维、以游戏拓展智
能的教育功能。
• 我们知道,概率的意义是比较抽象的,而丰
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能使学生在充满趣味性与
挑战性的情景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助
于学生加深对概率意义的理解。
795
• 我们在概率教学时,应多为学生提供游戏活
动、丰富游戏形式,帮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
在游戏中感悟。
• 例如,掷硬币的游戏能使学生真切、直观地
体验到可能性就存在于生活之中,是经常发
生的;摸球的游戏活动能帮助学生体会到事
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而玩转盘、掷
投子的游戏能进一步使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
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从而形成
正确的随机观念。
796
二、自主探索,构建活动化的过程
• 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再创造”
的过程,充满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
推理与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
• 同样的,“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也必须充
分考虑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为学生进行数学
活动提供较为充分的思维空间和充分从事数
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亲身经历“做数学”
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统计观念和随机思想。
797
⒈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参与意识。
• 问题是活动的载体。
•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儿童在相当程度
上是受本能驱动的,环境中的诸多因素都在向他
们挑战,他们对此感到好奇,并渴望发现、渴望
认知、渴望解决问题。
• 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儿童发现那些对他
们个人来说是真实的挑战,从而促使他们全身心
地投入学习活动。同时,真实的问题能够使儿童
更好地理解要求他们做的事情是什么,有助于他
们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那些自己的思维方式参
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
798
“平均数”
• 例如,“平均数”的教学,上课伊始,可以出示
本班甲、乙两组同学的身高统计表:(单位:厘
米)
• 第一组 136 135 140 142 137 144
• 第二组 132 141 133 138 145 135 142
• 讨论交流:你认为哪组同学更高一些?你有什么
办法?
• 以孩子们熟悉的身边事情来创设的问题情境对孩
子们来说是极具挑战性和吸引力的,有效地激发
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状态,师
生共同展开了尝试思考、探究交流的过程:
799
• 生 1 :第二组高吧,因为第二组人多;
• 生 2 :我反对,人多不一定就高;
• 生 3 :让两个组的同学从矮到高排好队,再
比较;
• 生 4 :把两个组同学的身高分相加,谁的总
和大,那个组就高。
• 生 5 :这个办法不好,第一组只有 6 人,第
二组有 7 人,这样比不公平。
• 生 1 :(补充)两个组都按 6 个人的身高总
和来算;
800
• 生 2 :(补充)将第一组再加一个人,这样
人数就一样多了。
• 生 3 :这两个办法都不行,那样就乱了。
• 生 4 :不妨两个组都找一个“中等个子”的
同学,比较这两个人的身高,就可以知道哪
个组高了。
• 师:这个办法真好!但有这样一个问题,假
如只有 3 位同学,他们身高分别是 134 厘
米 、 135 厘米 和 136 厘米 ,那“中等个子”
显然是 135 厘米 ,可第一组有 6 人,第二
组有 7 热人,怎么找那个“中等个子”呢?
801
• 生 1 :让他们按顺序排队,找出最中间的那
一个;
• 生 2 :用移多补少的办法把个子高的“移”
一些给个子矮的;
• 生 3 :把每个同学的身高相加,再除以人数,
• ……
802
• 上述教学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从需
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引导学生由“比人数”、“比总和”的不公
平引发了矛盾冲突,激发了强烈的探究欲望,
最后启发学生想到找“中等个子”的方案。
• 这种寓生活之中的朴素想法孕育着创新的火
花,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
生用数学的观点、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
周围生活,最终使学生能从生活中提出问题,
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
803
⒉ 自主合作探究,经历统计过程
• 学生只有真正经历“发现并提出问题——收
集并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决策”统计
的全过程,才能形成统计观念。
• 为此,教师教学时必须有意识地设计一些统
计活动,包含统计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的环节,
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统计活动的过程中,为
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加强与同伴的合
作与交流,逐步掌握统计的方法、形成统计
的观念。
804
• 例如,二年级的“统计”我们可以进行这样
的教学过程:
• ⑴ 情景创设与导入:教师用 5 分钟的时间
播放学校附近一个路口早上 7:00 的机动车
辆通过的录像,请学生观看录像帮助警察叔
叔尝试记录机动车辆通过的情况。
• ⑵ 发现并提出问题:学生交流收集的结果,
但是每个人的记录结果却各不相同。教师引
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每人收集的数据却不一样
呢?正确率低的原因在什么地方?学生经过
思考知道了正确低的原因在于车太多,车速
太快,来不及记录;一个人又要看,又要记
录,忙不过来。
805
• ⑶ 合作收集整理:学生为了解决这些困难,
决定用小组分工合作的方法。而且在小组合
作中还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合作方式是
两人一组,即一个同学只管盯住屏幕看,开
过一辆就告诉记录的同学车型是什么,记录
的同学可用划正字法、画符号的方法来表示
车辆,不看屏幕,专心记录。另一种合作方
式四人一组,每人各负责记录一种车辆经过
的情况。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看录像、
分工合作,记录、收集数据与整理数据。
806
• ⑷ 制作统计表,展示数据。教师指导学生
将以上收集、整理的数据用统计表来展示。
师生一起完成统计表的制作过程。
• 学校路口车辆( 2分钟)统计表
• 车辆种类 合计 摩托车 卡车 轿车 客车
• 辆数
46
25 6
10
5
807
• ⑸ 分析数据:对数据的分析与描述,我们
一般可以提供三类问题引导学生思考,①描
述性问题:一共有多少辆?摩托车有多少辆?
卡车有多少辆?等。②比较性问题:从统计
表中看出,哪种车辆最多?哪一种车辆最少?
③推理性问题:请你预测在下一个 5 分钟内,
车辆经过的情况又是如何呢?根据统计表中
提供的信息你还能发现什么?学生经过对数
据的分析与思考,发现在早晨上学这段时间,
学校路口车辆流量很大,同学们经过这个路
口很不安全。
808
• ⑹ 实践应用升华。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能让
同学们安全过路口呢?学生讨论后得出的方
法有通地道、架天桥、设信号灯、画斑马线
等等。最后再让学生举手表决,将设计方案
情况制成统计表。
• 学校路口安全设计方案统计表
• 方案种类 合计 通地道 架天桥 设信号灯 画斑马线
• 人 数 52 5
3
20
24
• 学生由统计表提供的数据比较得出,最佳的
设计方案是同时设信号灯和画斑马线,并且
要加强交通规则的宣传与教育。
809
• 上述的教学,对学生来说,动手收集和呈现
数据是一个活动性很强并且充满挑战和乐趣
的过程。
•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多次自主探索活动,
不仅加深了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
析过程的体验,学会了与同伴合作交流,更
重要的是学会了统计的方法,学会了从数学
的角度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形成了统计观念
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养成了遵守交通规则的
好习惯。
810
⒊ 优化活动流程,体验概率思想
• 知识只有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
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概率的教学必须通过丰富的实验活动才能丰
富学生对概率意义的体验和理解。
• 而这种实验活动的构建,其活动流程必须精
心设计,才能让学生在真正经历“数学化”
的过程主动地完成对数学的“再创造”。
811
可能性
• 例如,在北师大版二年级的可能性的教学,
我们可以构建“猜测——实验——描述——
举例——内化”的活动过程,帮助学生体验
概率的思想。
•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 ⑴ 创设情境:往空中抛出一枚硬币,落地
后哪面朝上?
812
• ⑵ 诱导猜想:一个装有 3 个黄球和 3 个白
球的盒子里摸出一个球,可能是什么颜色?
⑶活动体验:亲自参与摸球的活动,体验摸
到黄球和白球的可能性;⑷启迪思辨:在这
个袋子里可能摸到黑球吗?⑸变式深化:如
果从下面 3 个袋子里(①号袋: 10 个黄球;
②号袋: 10 个白球一袋;③号袋 5 个黄球
和 5 各个白球一袋)分别摸出一个球,什么
情况下可能是黄球?什么情况下是不可能是
黄球?什么情况下一定是黄球?⑹举例内化。
说一说你在生活中遇到的确定现象与不确定
现象。
813
• 上述教学过程,学生在情景中猜想、
在实验中体验、在活动中验证、在变
式中思辨、在举例中内化,这样的学
习活动是生动活泼的,学生在获得对
可能性的体验的同时,更多地学会了
数学的思考,赋予学生以智慧的启迪。
814
三、实践应用,开展丰富性的调查
• 统计与概率内容的学习,重点是统计与概率的思
想方法的学习、理解与应用。对概念、公式、法
则,重在理解和应用,即能够在新的问题情境中,
特别是在调查实践或解决实际问题中准确地理解
和使用相关的概念、术语或公式。
• 本次数学课程标准及实验教材对“统计与概率”
内容的教学,突出让学生通过调查实践体会统计
与概率在社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的广泛的应用性。
• 我们在组织学生开展调查性实践活动时应注意以
下几个方面:
815
⒈ 拓宽调查渠道,丰富调查的内容。
• “统计与概率”内容的调查实践的目的主要
有两个方面,一是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统计
与概率思想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二
是用统计观念与随机思想解决实际生活中的
问题,充分认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感悟数学的力量,展现数学的魅力。因此,
我们在指导学生开展调查实践活动时,应首
先拓宽调查的渠道,帮助学生从更广阔的背
景中寻找需要调查的内容和项目,以加强调
查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用
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分析问题的习惯。
816
一般来说,“统计与概率”的调查内容可
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去选择与确定。
• ⑴ 个人喜好方面的 :有,喜爱的玩具、动
物、花草;爱吃的水果、蔬菜;喜欢的电视
节目、体育运动项目;爱喝的饮料;等等。
如,北师大版的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安排的
小调查项目是“调查你们组同学最喜欢的电
视节目”。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要求
学生调查本班同学早饭吃什么主食?下册则
要求学生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蔬菜情况。
817
• 苏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安排学生的调查
项目是“小组内每个同学最喜欢的一类电视
节目和一种球类活动。”这些调查内容都是
儿童生活中熟悉和喜欢的,既能激发和调动
学生的调查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18
• ⑵ 大家共同关心的有:各国奥运会金牌数;
一些著名河流的长度;班级同学出生年月或
季节;人的身高、体重;气温、雨量记录;
一天的体温变换记录;最近几年某城市人口
统计;某商店一周的营业额;本地的资源与
环境;球队比赛的输赢;等等。
• 北师大版的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小调查的项
目是“调查你们班 10 名同学的上学情况,
①乘车上学,还是步行上学?②结伴走,还
是单独走?”二年级上册要求“调查你们班
同学的生日在什么季节?”“调查你们组的
同学每天睡多长时间?”
819
• 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要求本班同学家庭人
口情况,下册要求学生进行的小调查是“统计你
们班同学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情况。”
• 苏教版的实验教材要求一年级下册进行小调查的
项目是“一个星期数学课、语文课各有多少节?”
调查统计“你们组同学家有哪些家用电器?各有
多少?”苏教版的实验教材在二年级下册安排学
生调查本班同学的属相和出生月份。由于这些调
查项目是班级同学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能切实
提高调查的有效性,指导学生学习如何通过询问、
查阅资料等调查方式来收集数据,培养学生收集、
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时能培养学生善于合作的精
神。
820
• ⑶ 研究性的专题有:校园中餐要消费的一
次性筷子的数量;在家看电视的时间对视力
和学习的影响;不同地段对商店营业额的影
响;家庭一星期扔掉的塑料袋的个数;交通
工具的安全问题;讨论有奖销售问题;研讨
体育彩票中奖问题;研究医疗保险问题;等
等。
821
• 如,北师大版的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小调查
的项目是“调查一个星期你家扔了多少个塑
料袋,想一想,为了保护环境,怎么解决这
个问题?”二年级上册调查“什么事情一定
发生?什么事情可能发生?什么事情不可能
发生?”三年级学生可以调查一下跑步后脉
搏跳动会比静止时快多少,并将测得的数据
记录下来,与同伴进行交流与研究。
• 这种研究性的专题调查能帮助学生养成用数
学的思维方式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培养
数学的应用意识。
822
⒉ 确定调查主题,培养调查的能力。
• 每一次的调查实践都包括这样几个步骤,首
先是确定调查主题,其次是选择调查工具和
方法,接着是实施调查、收集整理数据,最
后是将调查数据制成合适的统计图表。
• 在指导学生开展调查性的实践活动时,为真
正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教师的指导主要体
现在两个方面:
823
⑴ 调查主题的确定。
• 调查主题的确定,首先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
律与年龄特点,同时儿童要具备必须的统计
知识与方法。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根据
儿童的生活实际、儿童的生活需要与儿童的
研究兴趣来指导学生选择与确定调查的主题。
• 一般来说,小学生比较喜欢的调查主题可有:
“统计图中寻富路”、“统计表中护环境”、
“统计图中看爱好”、“统计表中看奥运”、
“统计图中谈销售”、“统计表中看成长”
等。
824
•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主题我们还可以将之再分为
几个小主题,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分到各学段
去进行调查,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数据、调查情况。
例如,“统计图中看成长”的调查实践,就可以
分为:本班同学早餐吃的主食、调查同学最喜欢
吃的蔬菜、调查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调查同学
每天睡多长时间,等;“统计图中看爱好”的调
查实践,就可以分为:调查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
目、同学最喜欢看的图书种类、同学最喜欢的动
物、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同学最喜欢的球队、
同学最喜欢的电视明星等,等等。这样的调查,
可以帮助学生多角度地了解每个同学的爱好,使
同学之间增进友谊、促进合作。
825
• ⑵ 调查方法的选择。在确定了调查的主题
以后,可以指导学生根据需要自主选择调查
的工具和方法,特别是要会根据调查的问题
自行设计调查表与调查的项目、选择合适的
方法进行调查,这些都是培养学生调查能力
的最好途径。在第一、二学段,学生主要是
会设计简单的调查表,学习用计数、测量或
实验的方法来收集数据,第三学段,学生将
要会根据问题设计调查表,用问卷、座谈等
方法来收集数据和获取信息。其中我们要提
倡和鼓励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调查,
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养成合
作的意识,
826
• 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
共享智慧,以促进每个学生调查能力的提高,
真正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 另外,还要注意,如何根据所要调查的项目
与主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来展示数据也是
我们指导学生进行调查实践所需要考虑的问
题。
• 一般来说,所谓统计图表的合适性是指既统
计图表的选择既要能表达原始的需要调查的
问题,又要能提供或显示其他的一些信息,
以引导学生能根据统计图表作出合理的推断。
827
⒊ 组织总结反思,提高调查的实效。
• 为了提高调查活动的实效,每一次的调查实
践活动,我们都要引导学生及时总结与反思
评价。
• 这种总结与反思的内容主要包括调查活动的
过程与方法、调查活动的收获与成果等,调
查结果的展示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即统计图
表展示和调查分析报告。
828
• 无论以哪种结果展示,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对
调查活动过程的感受与体验、反思与评价。
通过这样的总结与反思,能有效帮助学生积
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
同时,通过社会调查的实践与反思,也能增
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 对调查活动所做的反思与评价,可以明显提
高调查活动的实效,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
面:
829
⑴ 通过调查,增强环保意识。
• 如,一位教师布置学生这样一个实践调查作
业:分组调查,统计本校学生一天中丢弃纸
团的个数;用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提
出有价值的问题或建议。同学们经过先调查
本班同学丢弃纸团的个数,在计算出全校头
脑光学丢弃纸团的个数,进而推算出全国
2.5 亿学生一天丢弃的纸团重叠在一起的高
度有 44117 米 左右,相当于 3394 栋(三层)
教学楼房叠起来那么高,相当于 5 个珠穆朗
玛峰的高度。
830
• 在学生汇报了统计的方法与过程以后,教师又布
置学生以少先队大队部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其
中一个小组的倡议书是这样写的:“亲爱的同学
们:告诉你们一个坏消息:如果我们每个同学一
天中丢弃三搁置团,全国的小朋友一天中所丢弃
的纸团,展开重叠在一起,相当于 5 个珠穆朗玛
峰的高度。如果我校的学生每人每天丢三个纸团,
一年时间我们美丽的校园就会全被纸团覆盖,完
全没有了我们生存和学习的空间。多么触目惊心
的数据呀,爱护环境吧!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
人类自己,让我们的生产环境不受污染,快行动
起来吧!”通过调查收集数据、计算分析数据到
写倡议书,可以使学生在惊人的数字面前唤起强
烈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831
⑵ 通过调查,凸显人文关怀 。
• 例如“统计图中看成长”的主题调查中有一
项是调查同学每天睡多长时间,得出这样的
统计结果:
• 二⑵班同学每天睡眠时间统计表
• 时间 达到 10个小时 不到 10个小时
• 人数
16
30
832
•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从表中你知道了哪
些信息?知道了这些信息你有什么建议?学
生从表中了解到 本 班同学每天睡眠时间达
到 10 个小时的同学人数只有 16 人,不到
10 小时的人数有 36 人。
• 在此基础上,教师告诉学生学生一般 10 岁
左右的儿童每天的睡眠时间应保证 10 个小
时,并要求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 学生在自由交流中明白了保证睡眠时间的重
要性,从而也充分发挥了数学育人的功能,
赋予学生以人文的关怀。
833
⑶ 通过调查,增强应用意识。
• 如,我们在组织学生实地调查了学校附近
“华地”百货超市一周的营销情况后,对学
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请你做超市管理员,
你会怎样合理安排收银员的工作时间?你会
提出那些进货建议?针对购物高峰期,你会
怎样管理?学生都能根据所调查的数据与信
息作出合理的思考与分析,提出的建议也受
到“华地”超市管理人员的采纳。
• 这样,还数学以本来面貌,大大增强了学生
的参与意识,他们纷纷感到原来数学就在他
们的生活中。
834
第四节 “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策略
• 《标准》将“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数学知
识技能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反映了数学课
程与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提供了学生进行一
种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渠道。
• “实践与综合应用”强调数学知识的整体性、
现实性和应用性,注意数学的现实背景以及
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835
•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与
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数学,认识数学,并
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
展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
生活的联系,获得更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 为了能更好地落实数学课程标准关于“实践
与综合应用”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可以采
取以下策略。
836
一、精选活动内容,确定实践主题
• 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活动内容可以以教材中安
排的实践活动来开展。但是,数学实践与综
合应用的活动内容不应仅仅局限于教材中提
供的现成的材料,而应根据学生的现实生活
世界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来因地制宜选择一些
学生既熟悉又感兴趣的活动内容,同时结合
日常的数学教学过程来组织一些素材,使所
有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更为广阔
和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去。
837
我们在选择实践活动内容时
应体现四个原则:
• 第一,要尽量保持生活的原态,即真实再现
现实的生活状态,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促
使学生从生活现象和社会资源中自主发现问
题、提出问题,研究解决问题;
• 第二,要有较强的操作性,即所选的实践内
容要有利于学生自行设计实践活动方案,展
开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838
• 第三,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
兴趣、爱好和特长,即所选择的实践活动内
容要能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实践中丰富体验,
在体验中获得发展;
• 第四,主题要鲜明有趣,即所选择的实践与
综合应用的活动内容要有较强的趣味性,能
反映学生的生活需要和所关心的社会问题,
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 一般来说,实际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六条途径
来选择和确定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及主题:
839
⒈ 呈现现实生活,诱发确定主题。
• 这种现实的生活世界可以包括学生的生活实
例、学生的生活需要、学生的生活爱好和学
生的生活环境,学生熟悉的这些现实生活世
界能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为学生
自主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提供了思维的中介。
• 如,学生生活中天天要用的“塑料袋”对环
境有没有污染?每个同学每个星期要扔掉多
少个塑料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840
• 再如,夏天同学喜欢喝的饮料的调查、家庭
成员喜欢的电视节目调查、春游中的数学问
题、铺地砖的学问等等,都是生活中需要解
决和思考的问题,都可以成为学生实践的素
材和主题。
• 这些实践与应用活动的开展,可以启迪学生
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和现象,
引导学生更多地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探索,
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更好地认识现实世界,增
强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的感受,培养数学的
应用意识。
841
⒉ 关注社会发展,选择确定主题。
• 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合格公民是义务教
育阶段数学课程的一个目标。
• 为此,数学教育也应关注社会发展的动态,
以社会发展中的典型事例作为数学实践与应
用的活动内容,让学生置身于社会这个大环
境中,在了解数学的广泛应用性的同时,了
解社会的发展变化,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社
会责任感。
842
• 如,“家乡的巨变”就是一个社会调查型的
实践活动,学生在收集资料、展示数据与图
片的活动过程中,无时不在感受着改革开放
以来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深深地体会到人
们的生活水平都有明显的提高、生活质量都
有明显的改善。这样的实践素材很好地体现
了数学课程的人文精神和德育价值。
843
⒊ 选取自然现象,引发确定主题。
• 巧用学生周围的自然资源来选择与确定实践
与应用活动的内容与主题也是一条很好的途
径,这是因为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现象中蕴涵
着许多的数学知识规律和数学思想方法,学
生认识自然的过程同时也可以成为学生学习
数学的过程。
• 例如,在研究轴对称图形图形的特征时,我
们可以请学生观察雪花、枫叶等一些大自然
中的现象,以“大自然中的轴对称图形”为
专题展开研究与调查,
844
• 这些实践中收集获取的素材不仅可以丰富学
生对轴对称图形认识的表象,发展初步的空
间观念,还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展
学生学习的视野。
• 另外,关于本地区在过去五年内某一个月的
天气情况调查统计,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统
计观念,而且也为学生认识自然提供了强有
力的工具和研究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形成基
本的思维能力、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理性精神,
而这些都是未来公民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最
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质。
845
⒋ 联系时事背景,产生确定主题。
• 有时,结合现实的时事背景选择与确定实践
与应用活动的内容与主题,由于其具有鲜明
的现实性和时代性,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和好奇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
中去。
• 例如,联系北京 2001 年申奥成功,就可以
开展“申奥中的数学问题”的综合实践研究。
846
• 学生从收集资料到展示成果,格外地投入,
实践形式多种多样,有上网查询、翻阅报纸、
座谈问卷、调查分析、模拟演讲等。
• 再整个活动过程中,激起了强烈的民族自豪
感,同学们的脸上无不洋溢着胜利者的笑容,
这样的实践活动将数学的育人价值发挥得淋
漓尽致。
847
⒌ 拓展延伸升华,选择确定主题。
• 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活动应紧密联系日常的数
学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 这就要求师生要有强烈的实践与应用意识,
能紧密结合课堂数学知识的学习,充分挖掘
生活中的实践资源,将所学的数学知识适当
的拓展延伸,在应用中升华。
848
• 例如,学习了平移和旋转以后,可以开展“剪一
剪”的小制作设计活动,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
• 学习了百分数以后,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开
展“生活中的百分数”的专题调查,以拓展百分
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 学习了整数概念以后,可以开展“数字与编码”
的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了解数字编码的
实用性和便捷性;
• 学习认识了立体图形后,开展“有趣的拼搭”的
操作实践,在实践中丰富学生的感知;
• 学习了比例的知识以后,开展“巧测建筑物的高
度”的实践活动,在应用中升华比例知识的数学
文化价值。
849
⒍ 学科综合联系,选择确定主题 。
•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强调综合实践
活动与各学科领域要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 数学学科具有鲜明的综合性的特点,这就决
定了我们在确定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时,
必须打破僵化的学科框架,将数学与各学科
知识有机结合,开展切实有效的综合实践活
动。
850
• 例如,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了各种图形后,
可以以图形的拼组开展“我心中的未来世界”
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创作设计比赛和演讲
比赛,将数学与艺术、语文课联系起来,学
生通过创作设计体验到了数学图形美的价值
与魅力,这种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能使各
学科的知识在活动中得到延伸、综合、重组
与提升。
851
二、丰富活动形式,开展多种实践
• 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
的,如小调查、小制作、小实验、小游戏、
小课题研究、小研究报告等等。
• 我们在组织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活动形式时,
应体现三条原则:
• 第一,应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征,
例如,第一学段的学生可以开展有趣生动的
小制作、健康益智的小游戏、充满挑战的小
实验、联系生活的小调查等形式的实践活动。
852
• 第二,突出实践性和探究性的特点,要设计
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望,要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 第三,应体现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每一
种实践活动的形式要利于学生自主发现问题、
利于学生自行设计方案,利于学生从多种渠
道挖掘资源开展实践活动。
• 一般来说,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活动形式
有以下七种:
853
⒈ 调查分析型实践。
• 数学小调查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
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调查专题,
主动获得信息、分析信息并作出决策的学习
活动。
• 它的方法是:确定调查主题、落实调查对象、
收集调查数据,分析整理数据。
• 这种实践形式以学生的调查为主,在学生调
查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学生周围生活和社
会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和现象。
854
• 如,“绿色小天使”的综合实践行动,我们
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把学生分为“垃
圾调查小分队”、“白色污染调查小分队”
和“水资源调查小分队”共三组,主要目的
是让学生通过数据与材料的调查分析,增强
的社会责任感、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 再如,“夸夸农村新变化”的实践活动,学
生可以通过家庭年收入、家用电器(电话)、
房子的住宅面积和大小等方面的调查,了解
到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的新气象。
855
⒉ 专题研究型实践。
• 在儿童的心灵深处,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
我为中心的探索欲和好奇心。教学中我们要
充分适应和利用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让学
生从事专题研究,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研究兴
趣,培养学生活动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856
• 专题探究型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等方面选择和确定研究的专题或项目,以个
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通过亲身实
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掌握基本的探究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
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并
最终解决问题。
• 其基本步骤是:选择专题,确定任务——从
事实践,收集材料——整理材料,分析问
题——形成结论,交流评价(有条件的还可
以撰写研究报告)。
857
• 例如,学生可以就生活和社会中的问题开展
“有奖销售的真与假”、“用电和用煤气,
哪个更省钱?”、“一笔款子怎样存款可以
获得较多的利息?”、“体育彩票上的数学
问题”等专题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研究的能
力。
• 值得注意的是,专题研究型实践活动所要研
究的问题必须是真实的、有趣的,且富有挑
战性的。
858
⒊ 设计制作型实践。
• 设计制作型实践活动强调动手实践,强调学
生的主动学习,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
新精神的一种有效方式。
• 它的方法是:设计制作内容、收集制作材料、
动手操作实践、修改制作作品、成果展示评
价。
859
• 例如,“给照片设计边框”、“有趣的七巧
板拼图”的设计与制作,既满足了学生多样
化的学习需求,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丰富了情
感体验,增强了审美情趣。
• 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设计制作的作品进
行评价时,应该注重发展性的评价观,将学
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关注学生的数学发展和在数学活动过程中特
殊的表现,激励学生的成就动机,保证每个
学生在实践中都有发展。
860
⒋ 趣味游戏型实践。
•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规律,设计一些
趣味性强的游戏型实践,既能调动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 这种实践活动的方法是:创设游戏情境、学
生自主游戏、游戏活动评价。
861
• 如,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安排的“走
数字迷宫”的实践活动,设计了五格×五格
的正方形数字图,按 1 , 2 , 3 ,…, 9 的
顺序走一走,学生都能够用不同的走法走出
数字格;
• 再如,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在一年级下册安排
的“掷骰子、移棋子”的数学游戏和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安排的“算 24 点”的数学游戏,
都能较好地体现在游戏中激发兴趣、开发潜
能的功能。
862
⒌ 探究验证型实践。
• 探究验证型实践活动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实
践验证,探究一些数学规律,它的方法是:
• 选择确定验证课题——制定实践活动方案—
—观察记录、收集信息——分析得出结论、
总结评价。
• 如,苏教版三年级结合“可能性”的知识学
习,教科书安排了“摸牌和下棋”的实践验
证活动,要求学生准备四种花色的牌各两张,
混放在一起并叠整齐。
863
• 每次任意摸一张,摸 40 次。先估计每种花
色的牌可能会摸到多少次,再摸一摸,把每
次摸得的结果记录在下面的表里。看看摸牌
的结果,和你的估计差不多吗?如果再放进
4 张梅花形的牌,任意摸 40 次,结果可能
会怎么样?通过摸牌来进行统计和验证自己
的估计与猜测,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
性与可能性的大小。
864
⒍ 学科应用型实践。
•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帮助学生主
动地寻找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将所学的数
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之中,是增强数学应
用意识的重要一环。
• 我们在开展学科应用型实践活动时,应找准
数学知识应用的生长点,开辟更为广阔的应
用空间,充分展示数学在生活中的现实背景
和应用价值,帮助学生深刻体会数学与生活
的密切联系。
865
• 它的方法是:呈现问题情境、激活知识储备、
调用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活动反思总
结。例如,在第二学段学习了体积的计算方
法以后,可以开展测量土豆体积的实践活动。
• 学生面对一个不规则的实物体积的计算问题
时产生了认知冲突,这种认知失调能有效的
激活学生原先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进而
帮助学生探索出测量的办法,形成解决问题
的意识,积累了数学活动的经验和方法,并
且这种经验和方法又为学生在解决以后的问
题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策略。
866
⒎ 生活体验型实践。
• 体验学习是实践与综合应用中所倡导的一种
学习方式。有些数学知识与概念是比较抽象
的,单靠教师的讲解和书本的介绍是很难促
使学生将其进行意义建构的。
• 例如,学生关于“千米”的认识,如果仅靠
课本和课堂的封闭、被动地接受学习,很容
易产生“ 1000 千米 = 1 米 ”的错误现象。
867
• 为此,对于“千米”的学习,必须开展体验
型实践活动,以“创设情境,诱导猜想——
设计方案,实践体验——验证猜测,举例应
用”为过程展开。
• 这种生活体验型的活动强调为学生提供开放
的实践环境,扩大学生实践的范围与内容,
针对学生不同能力、兴趣、需要设计多元化
与多样化的的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在体验、
实践和思考中增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促进
对数学概念的内化。
868
三、优化活动组织,提高实践效果
•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已有知
识经验的基础上,从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发现、
选择和确定问题,主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
活动。
• 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步骤主要包括:确定主题——
活动导入——活动组织——活动展开——活动评
价——拓展提升。
• 其中,实践活动的组织显得尤为重要,活动组织
的成功与否,直接制约着活动的进展,影响着活
动的效果。我们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时,应
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869
⒈ 营造和谐环境。
• 学生只有在和谐、宽松的活动环境中才能产
生创新的灵感,才能迸发创造的火花。
• 为此,教学中应该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
师生关系,教师是学生实践活动的合作者、
组织者和促进者。在实践活动中要赋予学生
选择的权利,活动的主题要让学生自己确定,
活动的方案要让学生自行设计,活动的过程
要让学生自己完成,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
行自主实践,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尊
重学生个体的经验。
870
《 1 粒米的广告》
• 例如,《 1 粒米的广告》的实践活动,教师一上
课就以“ 13 亿粒米究竟有多少”的问题激发了学
生实践探究的欲望,在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
学生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自行设计活动方案,
来探究 13 亿米的多少。学生有的以小组合作的形
式开展,有的是个人独立研究;有的是选择天平
先测量重量再估算,有的选用量杯先测量体积再
估算。有的是用体积的大小来感受 13 亿粒米,有
的是以重量的多少来体验 13 亿粒米。
• 以上的实践活动师生共同设计活动方案,共同研
究发现结论,这样的实践使学生有充分自主的学
习空间和自由的学习环境。
871
⒉ 注重问题解决。
• 一般来说,实践与综合应用可以包括这样四
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
解决问题阶段,表达和交流阶段。
• 一次实践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实效,关键一点
是看学生能否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策
略,能否获得实践活动的经验和方法。
• 因此,我们在组织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时应
该呈现具有挑战性的、现实的问题情境,鼓
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
题,在此过程中体会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
872
• 例如,“设计合适的包装方式”的实践活动,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活动来帮助学生形成
解决问题的策略。 ⑴创设情境,激活经验
储备 。教师播放两段录像:镜头一,新华
书店工作人员正根据教材大小和多少的不同,
分门别类地把教材捆扎包装成各种长方体形
状,装上汽车;镜头二,商店里,营业员把
几个长方体形状的物品熟练包装好递给顾客。
猜一猜:他们为什么要把物品包扎成一个长
方体的形状?学生经过观察、思考、讨论,
得出这样的捆扎不仅牢固,而且便于保存、
运输、携带方便等;
873
• ⑵操作实践,初步感知体验 :主要是研究 2
个磁带盒捆扎情况。①摆一摆,说一说, 2
盒磁带有几种不同的摆法?②想一想,议一
议:在以上 3 种拼法中,你会选择哪种进行
捆扎?为什么?③做一做,比一比:各人练
习捆扎,感受体验,讨论交流方法: ⑶探
索归纳,形成问题策略。 如果有 4 盒磁带,
你有几种包装方式?哪种方式更省包装纸?
若有 8 盒磁带,哪种方式更省包装纸?这是
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通过解决这类问题
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874
• 以上的实践活动使每个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
程中体会到解决问题是可以有不同的策略的,
每一个人都应当有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并在
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 我们要注意的是,实践活动的组织最关键的
一点是提供开放的问题,因为只有开放,才
意味着思维的自由和解放;只有开放,才意
味着策略的多样和丰富。
875
⒊ 丰富活动体验。
• 学生通过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活动,应丰
富对数学学习的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
可持续地发展。
• 因此每一次的数学实践活动都应强调活动的
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发现,
在发现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
• 例如,苏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安排的实
践活动“我们认识的数”,其中有一个“猜
一猜”的活动,我们可以这样展开:
876
•
•
•
•
•
•
⑴抓一抓,请学生抓一把糖,数数有几粒。
⑵猜一猜 ,再抓一把花生,猜一猜大约有多少粒。
⑶数一数,一把花生的粒数是多少,
⑷比一比 ,你猜得怎么样?
⑸想一想 ,为什么你猜得比较准(或者没猜准)?
⑹试一试。如果请你抓一把黄豆,你能估计出大
约有多少粒吗?通过这样的实践体验活动,可以
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数感,学会数学地思考,学会
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同时也在数
学与现实问题之间建立了联系的桥梁,提高了学
生的数学素养。
877
⒋ 优化活动流程。
• 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的开展,既要充分
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满足学生多样
化的学习需求,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加强教师对实践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进一步
优化实践活动的过程,使得学生在实践活动
中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 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结合平均数的学习,
安排了“运动后与身体变化”这一实践活动。
我们可以构建以下活动的过程,引导学生在
实验活动中获得思考问题的方法。
878
• ⑴提出问题: 你知道在运动后,身体会发
生哪些变化吗?学生可能做这样的猜测:身
上会出汗;脉搏会加快;呼吸也会加快。
• ⑵分组实验: 四人一个小组做实验,把运
动前后记录得到的数据填入表格里,并求出
小组每次测量脉搏的平均数。让学生通过实
验来了解运动前后 1 分钟脉搏跳动次数的变
化情况。
879
• ⑶比较讨论 :运动后脉搏发生了怎样的变
化?两次的变化相同吗?为什么?用同样的
时间进行不同的运动,脉搏变化的情况会相
同吗?小组选择两项不同的运动做实验,像
上面那样,记录每次运动后各人 1 分钟脉搏
跳动的次数,再求出小组每次测量脉搏的平
均数,填在表格里。
• ⑷引申反思: ① 向体育老师了解三年级体
育课上学生每分钟脉搏跳动次数达到多少最
合适,老师是怎样为我们安排体育活动的;
②设计并完成活动:测量你在不同的运动前
后每分钟呼吸次数的变化情况,并制成统计
表。
880
• 这一实践活动,先提出要研究的问题,然后
组织学生参加实验,通过实验数据的统计的
出结论,并再次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设计
实验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通过
“引申反思”,去研究新的问题。
• 这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
过程中,感受了“实验——统计——结论”
这种研究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培养了学生处
理问题的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
881
第五章 数学课程标准教材
具体内容的教学策略
•
•
•
•
•
•
•
•
•
•
第一节 “数与代数”的教学策略
一、凸现现实背景
二、突出数学活动,引导主动建构
三、优化合作环境,引导自主探索
四、注重应用实践,提升数学素养
五、尊重个性差异,促进发展
第二节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策略
一、呈现现实背景,丰富图形世界
二、感知体验探究,建立正确表象
三、注重问题解决,实践应用升华
882
第五章 数学课程标准教材
具体内容的教学策略
• 第三节“统计与概率”的教学策略
• 一、联系实际,提供现实性的学习背景
• 二、自主探索,构建活动化的过程
• 三、实践应用,开展丰富性的调查
• 第四节“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的教学策略
• 一、精选活动内容,确定实践主题
• 二、丰富活动形式,开展多种实践
• 三、优化活动组织,提高实践效果
883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学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概述
数学课程的目标及分析
数学课程的内容标准及分析
数学课程的实施建议
数学课程标准教材具体内容的教
884
欢迎访问
http://www.lsyf.cn
http://lsyf.cn/jksyf.html
相逢就是缘,愿与大家成为朋友!
电话:18981539788
E-mail:[email protected]
QQ:178990915
微信号:lsjksyf
88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川省特级教师
⊙ 凉山州首批专家型教师
凉山州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 中学高级教师
凉山州教科所中小学教育研究室主任
西昌学院数学教育、教育心理学客座教授
中国数学会会员 ⊙ 中国教育学会会员
中国心理学会会员 ⊙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
四川省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四川省教育学会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理事
四川省中学数学学科中心组成员
四川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成员
凉山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指导组成员
凉山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指导组成员
凉山州教育学会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理事长
凉山州教育学会数学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
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