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十三章

普通心理學第十三章
社會心理學(二)
什麼是遵從、順從與服從?
1993年80餘位大衛教派教徒遵從其首領
的命令,縱火燒掉他們的居處,並射殺自
己所愛的人造成集體的自殺
 不幸的,還有許多其他服從命令而自毀的
例子,如1978年蓋亞那900餘名教徒集體
自殺事件
 其他類似的因服從而殺人的例子也可發現
 如二次世界大戰時納粹與1990年塞爾維亞
士兵的屠殺事件

遵從(conformity)、順從(compliance)、服
從(obedience)皆由於某人或某一團體的
社會影響而使個體的行為改變
 透過「遵從」,人們塑造自己的行為以符
合團體常模
 透過「順從」,一位或多位個體塑造自己
的行為以滿足他人的要求
 透過「服從」,人們塑造自己的行為以合
乎某一真實或知覺的權威的命令

我們將個別討論這三種社會的影響及個體
面對這些社會影響時其行為、知覺、信仰、
態度所產生的改變
 遵從(conformity)一種過程,個體塑造自己
的行為以更符合群體的常模。
 順從(compliance)一種過程,個體同意服
從某人,或某些人的要求。
 服從(obedience) 一種過程,個體遵循某實
際存在或意識中的權威的要求。

遵從
「遵從」是指個體改變行為,以符合一個
社群的常模
 Solomon Asch做過幾個關於「遵從」的
經典實驗,但重複這些實驗的結果並不很
一致
 在Asch的實驗下,受試者以為他們參加的
是一個知覺判斷的實驗:想像你是七位受
試者的第六位,前五位受試者皆選擇了一
個明顯錯誤的答案,現在輪到你回答了,
你將選哪一個答案?

很難從Asch實驗中的第六位受試者臉上
看出答案
 事實上,大約3/4的受試者平均1/3的時間
決定從眾,選擇了明顯錯誤錯誤的答案
 其他受試者事實上皆是實驗同謀,故意選
擇錯誤的答案
 為什麼Asch的受試者會選擇從眾?他們真
的認為自己的知覺能力有問題?還是他們
屈服於社會團體的壓力?
 在實驗訪問及分開實驗時發現,受試者事
實上並不相信他們所選的答案,但受試者
感受到必須與團體一致的壓力

後續的實驗顯示,Asch的受試者有從眾的
好理由
 當置身於一群真正的實驗受試者中,脫離
團體常模的那位受試者的確會受到其他受
試者的奚落
 還有幾個因素會影響遵從的可能性,這些
因素是:團體的大小、聚合度、社會地位、
文化及一致性程度

影響遵從的因素
下列因素哪一個最讓你驚訝?哪些因素是
你直覺上即可得知?
 1.團體的大小:團體的大小愈增大,從眾
壓力愈增,直到團體規模達到三或四位為
止;再增加則從眾壓力遞增的效果很小
 2.聚合度:在高聚合的團體中,成員對團
體有很高的向心力,而且極端的認為自己
是團體的一份子;聚合度愈高,則遵從性
愈大

3.社會地位:中等社會地位的人們,比高
社會地位、低社會地位或非常低社會地位
的人們更傾向於遵從
 4.文化:個人主義社會的人們與集體主義
社會的人們相較,遵從度較低
 5.一致性程度:當團體常模較一致時,遵
從較常發生
 但即使僅一個異議者也可以大幅降低從眾
壓力
 令人驚訝的,即使這位異議者提出一個更
離譜的答案,也會產生這種降低從眾壓力
的效果

以上因素中最令人驚訝的,也許是僅一位
不同意見的異議者就能產生的效果
 即使此位異議者明顯的錯了,他所建立的
模範的效果也可以大幅降低從眾的壓力
 因此,另一個影響遵從程度的因素是依據
自我觀點與多數人相同、與少數人相同或
是獨一無二而定
 在遵從中,你塑造自己的行為以配合團體
常模
 另一種社會影響是(compliance):你塑造
自己的行為以配合某一要求


當受試者被告知其社會期許傾向被評分為
高、低或非常低時,他們會表現出較低的
團體服從性,比之他們被告知其社會讚許
評分為中等時低
順從
在記憶中,是否有人可以總是照自己的意
思做事?你是否曾好奇騙子如何成功的詐
騙其對象?你是否曾經購買過某些不想要
的東西、就因為被業務員說服?
 這些問題點出了我們因為「順從」而遵照
某人的要求

Robert Cialdini(1988)在其實驗室中大規
模的研究「誘導順從的技巧」
 他同時做了一些田野調查,研究專業的誘
導順從的技巧中,下列七個技巧特別重要:
 正當性(justfication)、相互性(reciprocity)、
低價法(low-balling)、得寸進尺法(foot-inthe-door)、漫天要價法(door-in-the-face)、
還不是全部法(that’s-not-all)、及稀有法
(hard-to-get)

引出順從的技巧
1.正當性(justfication):你正當化你的要求
 例如,某人要求插隊使用影印機,給你一
個非常薄弱的理由:「因為我必須影印」
或你被要求買這個東西,「因為你需要他」
 2.相互性(reciprocity):你送客戶東西,然
後客戶會被認為要以一些東西作為回報
 例如:某人在動物園出口處送你一束花,
然後要求你捐錢給某一宗教組織。

3.低價法(low-balling technique):用非常
迷人的低價或優惠吸引客戶購買後,再後
續增加費用或揭露隱藏的缺點
 例如,汽車業務車以低價說服你購買一輛
汽車,然後消失失去詢問經理的「核准」,
等到回來後給你一個較不利的條件
 4.得寸進尺法或保持成功法(foot-in-thedoor technique):你先用一個較小的要求
以得到客戶的順從,這個較小的要求是設
計來軟化「客戶」,以便稍後得到更大的
要求

例如,某人先要求你是否可以回答一些問
題,然後接著要求你參加一個半小時的訪
問
 5.漫天要價法(door-in-the-face technique):
向某人先要求一個不合理的大要求,幾乎
一定被拒絕,之後再做一個合理的要求
 例如某人先要求你捐獻一百元,然後在你
拒絕後對你說即使五元的捐獻也很好

6.還不是全部法(that’s-not-all technique):
你高價出售某貨品,但在客戶反應之前加
上優惠條件使貨物看起來有吸引力
 例如,電視廣告打出「黃金老歌CD專輯
只要29.95元」,然後告訴你還附送一片
貓王專輯
 7.稀有法(hard-to-get technique):告訴客
戶這個貨品非常難獲得
 例如電視廣告告訴你一組電動切片機正在
限量拍賣,如果你不現在打電話,等一下
就沒有了

在以上的技巧中都出自地位相等的個體的
要求
 但並非所有的要求都來自地位同等的人,
有時要求來自權威人士,權威包括擁有較
大的權力、較專門的技術及擁有較有利條
件的人
 例如,外表較有吸引力或較有社會技巧的
人也算是某一種權威
 當較權威的人做出要求時,我們是在「服
從」

服從
如果你是下列實驗的受試者,你會怎麼做?
 一個穿著實驗服、手拿資料版的實驗人員
在實驗室中告訴你,你參與的實驗室關於
懲罰對學習的效果
 你和另一位受試者「華倫先生」同意依抽
籤來決定誰是實驗中的老師、誰是學生
 你抽中「老師」,所以你必須教導學生記
住一連串字

你看著實驗人員將華倫先生綁在椅子上,
捲起他的袖子並在他的手臂上塗抹電擊漿
糊以「避免因電擊而起水泡或灼傷」
 實驗人員警告電擊可能會變得很痛,但他
向華倫先生保證「不會造成永久性的組織
傷害」
 然後你被教導如何使用機器傳送電擊,強
度從15伏特(標籤為「輕微電擊」)到450
伏特(標籤為「XXX」,遠處則寫著「危
險!重度電擊」)
 在實驗前,實驗者同時給你一個很輕微的
電擊以讓你知道輕微電擊的感覺

實驗開始,如果華倫先生答對問題則你移
到下一個問題
 如果他答錯,則你告訴他正確答案後,並
給他一個電擊
 每一次華倫先生答錯後,你必須增加電擊
15伏特
 很快的,他犯了第一個錯誤,所以你拉下
該給予的電擊量:一個警報聲響起,紅燈
亮了,顯示電擊傳送到另一個房間,然後
到華倫先生的身上

當你電擊華倫先生75伏特時,他發出疼痛
的哼聲;之後電擊120伏特
 當電擊達到150伏特時,華倫先生發出極
為痛苦的聲音並向實驗人員抗議:「夠了!
我要離開這裡!我拒絕繼續下去!」,華
倫先生繼續抗議
 到了315伏特,華倫先生尖叫並咆嘯:
「我告訴你們我拒絕回答!我不參與實驗
了!」

到了330伏特,華倫先生發出強烈的尖叫,
並呼喊「讓我出去!讓我出去!讓我出去!
我告訴你們…你們沒有權力把我留在這裡!
讓我出去!」
 超過330伏特後,完全寂靜無聲
 你會繼續電擊,直到最後450伏特才停止
嗎?

也許你覺得這個實驗有問題,你並不想繼
續
 如果你告訴實驗人員你的顧慮,他僅回答
「請繼續」
 如果你進一步抗議,他會告訴你「實驗要
求你繼續」
 如果你繼續抗議,他會說「你絕對必須繼
續」
 如果你仍然抗議,他會回答「你沒有其他
選擇,你必須繼續」
 那麼你會如何做?你猜大部分的受試者會
如何回應?

在心理學家Stanley Milgram進行此實驗之
前,他預測只有極少數的受試者會完全服
從實驗人員的要求,一直做到450伏特電
擊,大部分受試者應該會拒絕,甚至在實
驗初期就拒絕繼續
 當他設計這個實驗時,他詢問了許多學者,
他們的預測都與他相同
 但結果出乎預料:2/3的受試者完全服從
指示,執行電擊一直到最後450伏特才停
止
 沒有一位受試者在300伏特之前停止電擊

此時(300伏特)華倫先生發出痛苦的尖聲、
完全拒絕的回答、要求出去並告訴實驗人
員沒有權力強迫他留著
 實驗結果在圖10-9(a)
 實驗的結果令Milgram非常驚訝,因此他
請三組人員(中產階級與不同執業的成年
人、大學生及精神病學家)來預測實驗結
果

他們的預測與Milgram相似,認為只有極
少數人會完全服從命令,執行實驗程序到
最後
 這些人通常估計施放電擊者會在135伏特
停止,幾乎無人認為有人可以執行到450
伏特的電擊,但大家的預測都錯了

圖10-9 Milgram實驗的真實結果與預測結
果的比較:
 (a)出乎Stanley Milgram的意外,沒有一
個受試者在300伏特的電擊之前停止
 而竟有65%的受試者遵照實驗者的要求,
施加到最高電擊才停止
 (b)與Milgram的真實結果相比,右圖示精
神科醫師對此實驗的預測
 精神科醫師預測「僅有病態的極端份子,
不會超過整體的1%或2%,才會施行到最
高電擊」

事實上,實驗中施放電擊的機器是假的,
華倫先生也是假的,他是實驗同謀,而且
從未受到任何電擊
 籤桶中的二張籤都寫著「老師」,因此不
論你抽中哪一個都會是老師角色,而華倫
先生一定是學生
 實驗的真正目的,你可能已經猜到,與懲
罰對學習的影響完全無關,而是一個服從
的實驗

Milgram的實驗動機是想了解為何二次世
界大戰中的德國士兵可以完全服從領袖、
執行大屠殺的命令
 Milgram從這個實驗中得到結論
 一般人、不僅是德國士兵,也會服從盲目、
無理性的命令
 之後Milgram和其他研究者也發現在女性
受試者,其他國家的受試者及非大學生的
受試者身上,得到相似的實驗結果
 事實上,Milgram的實驗被重複施行在不
同年紀的團體及不同文化的人們中

Milgram的實驗是在道德委員會成為標準
實驗過程之前做的
 在今日類似的實驗則不太可能被批准,至
少這種實驗過程不會被批准,道德委員會
會仔細評估執行電擊者的心理健康受到衝
擊的程度
 Milgram的實驗告訴我們當面對權威的要
求時,我們驚人的卑劣服從能力
 那麼,當無權威在場時,我們面對別人發
出來的懇求,又會如何回應?


雖然Milgram的研究顯示出人類最黑暗的
一面,但在利社會行為的研究中,則顯出
人類正向的一面
什麼因素產生利社會行為?
利社會行為(prosocial behavior)對社會整
體或社會成員有利的舉動,而且是被多數
社會成員所讚許的。
 在其中一個實驗,受試者被帶到一個小實
驗室中,裡面有對講機,受試者被誤導,
以為另有其他一至五位受試者透過對講機
同時參加機密的討論
 在慣例的實驗開場白後,一位受試者承認
他有時會突然發病,之後當再度輪到此人
發言時,他果然開始發作

他開始哽咽結巴,似乎顯得頗為痛苦
 正如你猜想的,這位病情發作的受試者並
不真的有病
 事實上,這個實驗中只有一個是真的受試
者,其他受試者的聲音是之前就錄好的
 等到實驗進行時再放出來給真正的受試者
聽
 獨變數是實驗中被以為參與的受試者人數;
依變數則是有多少比例的受試者及多久的
反應時間幫助那位病情發作的人

結果發現,受試者知覺到旁觀者人數愈多,
施以援手的比例越低,回應援助的時間也
變得越長
 Kitty鄰居的冷漠反應並非是偶發事件,他
們的態度被稱為旁觀者效果(bystander
effect)
 即其他人的在場反而抑制了人們的幫助行
為

這個效果分為幾種情形:每一個目睹者一
般會有責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的感覺
 其他人的在場使每一個人降低了處理此危
機事件的個人責任
 其他的研究也得到了相同的結果
 奇怪的是,這個旁觀者效果即便在個人安
全被威脅時也同樣會出現
 例如:某人在一個充滿煙霧的房間時,仍
然會認為解除這個危機非個人一己的責任。

旁觀者效果(bystander effect)一種現象,
當在場的旁觀者人數愈多時,每一旁觀者
伸出援手的可能性反而會降低
 責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一種
現象,當在場的旁觀者人數愈多時,反而
導致每一旁觀者降低對此事件的個人責任
感

圖10-10 抓住幫忙的機會
 在Bibb Latane及John Darley實驗中的每
一情況,助人行為皆會隨著時間增加而增
多
 然而,助人行為的數量卻隨著參與受試者
的人數增加而戲劇性的下降
 受試者以為自己獨自一人時,做的煙霧報
告要比他們以為還有其他受試者時要多

為什麼人們在面對他人或甚至自己的危機
時表現的如此消極?
 根據Latane及Darley的看法,我們會表現
消極是因為尋求援助本身並不是一個單純
的事件,有幾個因素會影響人們是否施予
援手
 Darley等人認為至少有五個步驟是一個旁
觀者決定是否幫忙或不加回應時會有的思
考過程

根據Latane及Darley的觀點,在採取助人
行為前,你會經歷下列五個思考過程:
 (a)你必須注意到危難的訊號或前兆
 (b)你必須界定此情境為危機事件
 (c)你必須為此危機事件負起責任
 (d)你必須思考如何提供援助
 (e)你必須實際執行助人計畫。如果你漏
掉任何一個過程,將不會採取助人行為。

反社會行為
與利社會行為相反,反社會行為
(antisocial behavior)是指被全體社會責難
及有害社會或社會成員的行為
 雖然人們可能對反社會行為的定義不一致,
但有兩類行為是一般公認為危害社會的行
為:偏見及侵略
 反社會行為(antisocial behavior)被全體社
會或社會成員譴責,被認為是有害社會的
舉動

偏見
偏見(prejudice)是指根據不足夠或不正確
的證據,對其他團體的成員所採取的一種
不好的態度
 請注意偏見是針對某一團體的態度,而非
針對個體
 不幸的是,針對團體的反對態度常延伸到
此團體的所有成員

例如,你有大量的證據顯示某一團體(如
某一年輕幫派)必須為大部分的謀殺案負
責,則你對此團體的負面觀點不算是偏見
 但如果你假設此幫派中的所有成員都是殺
人犯,則此觀點並不正確
 偏見(prejudice) 根據有限或錯誤的訊息,
而對某一團體的成員形成的負面態度

社會認知:社會性的歸類與刻
板印象
為什麼我們會有偏見?
 Patricia Devine及其同事們認為,偏見可
視為一種壞習慣,是可以被矯正的
 另一個觀點則認為,偏見是人們試圖了解
他人的一種方式
 通常我們會採取兩種認知策略以了解周圍
的人:社會性歸類(social categorization)
與刻板印象(stereotype)。

透過社會性歸類,我們傾向依據一般歸因
將人們分成幾類-我們常依據性別、職業、
年齡、種族、吸引力等等對人歸類
 這些類別通常包含特別的特徵(例如性別
特徵或職業的特徵)。
 另外,我們也會用某個典型例子作為此類
別的範型(prototypes)
 當這些範型套用到其他人時,即成為「刻
板印象」
 我們在童年時學到許多的刻板印象

跨文化的研究顯示,孩童在童年時期,學
習與使用愈來愈多的性別刻板印象
 社會性歸類(social categorization)一種將
人們分類的傾向,觀察者將具有共通特性
的人們分為同一類
 刻板印象(stereotype) 一種知覺的典型範本,
此範本描繪了某一個社會分類的典型特性。
刻板印象通常假設典型範本代表了此社會
分類中的每一個體

社會性歸類及刻板印象在許多方面很有幫
助
 例如,社會的類別及刻板印象幫助我們組
織對別人的知覺,並使我們能快速的觸接
有關人們的大量資訊(如特質及預期行為)
 更廣泛的說,社會類別及刻板印象幫助我
們預測不熟悉的人
 另一方面,這些社會認知也造成了誤解與
錯誤解讀我們不熟悉的人的語言與行為

社會心理學家Claude Steele(1990)警告,
刻板印象的使用會直接的影響特別類別的
成員(例如女性或黑人)
 在「刻板印象受害性」(stereotype
vulnerability)中,一個人覺知到他所屬類
別的負面刻板印象
 其表現比未覺知的表現得較差(回憶以前
提過的自我實現預言)

依照Steele,當行為的情境提醒一個團體
的成員負面的刻板印象時(例如「像你們
這類人做這類事都表現不好」),團體成
員的表現會下降
 如果環境沒有這類負面的訊息提醒時,人
們的表現會提升
 情境的線索也會影響我們使用對別人刻板
印象的可能性

例如,某一研究發現,受試者評估女性領
導者與男性領導者的不同時,會在以下的
情境對女性領導者使用更多的性別刻板印
象與偏見:
 (a)領導風格屬於男性化的情境(例如直接、
作業取向及指揮性的,甚於人際取向與合
作的)
 (b)女性擔任一個傳統為男性職位的情境
(例如運動教練、製造業高階主管或部門
經理)。此外,男性比女性更可能對女性
有負面的評價。

強盜窟研究
在1954年的夏天,在俄克拉荷馬州的強盜
窟州立公園,Muzafer Sherif進行一個關
於偏見的經典研究
 受試者是兩組11歲中產階級的白人男孩
 第一週他們進行典型的露營活動(游泳、
遠足等)
 這些男孩在以前彼此互不認識
 每一組各自選了一個名稱,並將團體名稱
印在帽子或T恤上

一週後。這兩組男孩發現了對方,並開始
進行一連串的團體運動競賽
 隨著多次的激烈競爭後,衝突的氣氛升起
並延伸至比賽之外
 很快的,兩組成員對彼此變得很有敵意,
兩組開始彼此的向對方搶劫、偷竊、打鬥
 明顯的,研究者透過競爭,成功的製造雙
方的偏見
 現在如何消除或減少兩組彼此的偏見呢?

研究人員製造一些兩方必須合作才能解決
的危機
 在其中一個危機中,營區的水供給因為水
管漏洞而不足,男孩們被要求組成跨組的
團隊負責檢查與修復水管
 在另一個事件中,載送男孩去營區的卡車
陷入泥沼中,兩組的男孩必須協力將卡車
抬出泥沼
 最後兩組男孩在多次合作活動後變得親密
 透過強迫人們的合作,成功的消除了兩組
之間的偏見

侵略
偏見情緒有時會造成暴力
 這些暴力行動(例如1860年至1960年之間,
在美國境內發生多次的私刑)是一種侵略
性行為,目的是想傷害某人或某一群人
 侵略(aggression)主要分為兩種:敵意性
侵略(hostile aggression)與工具性侵略
(instrumental aggression)

敵意的侵略是情緒性的,且通常具衝動性,
他通常由傷痛與壓力的情緒所挑起
 當我們陷入敵意的侵略時,我們想要傷害
某人,而不管在這樣的攻擊行動中是否得
到好處
 例如,某一女性從後撞擊公路上切她車子
的車輛,此時她表現的是敵意的攻擊
 她從攻擊行動中沒有得到何好處,反而可
能因此行動遭受多種損失(例如自己車子
及對方車子的財務損害或法律糾紛)

相反的,工具性侵略的目的是想獲取有價
值的東西,通常這種侵略是有計畫的,較
不具衝動性
 刺殺、銀行搶劫、詐騙、盜用公款都是工
具性侵略,人們被他們的侵略而遭受的生
理傷害通常是其無心之過
 他們的目的是金錢或有價值之物,他們的
侵略行動只是一種想達到目的的手段
 侵略(aggression)意圖對另一人造成傷害的
行為

敵意性侵略(hostile aggression)因傷痛、
壓力而引發的情緒性衝動或情緒爆發,進
而意圖傷害他人的一種行為
 此行為通常不會讓侵略者得到好處,甚至
造成損失。
 工具性侵略(instrumental aggression)一
種奪取他人取物的行為,有時會造成意外
的傷害,是侵略者試圖奪取有價之物時衍
生的副產品
 此行為通常是有計畫的、而非衝動性。

人們內在的侵略性似乎都相同,研究者已
經確認了大腦中幾個組織(例如下視丘與
杏仁核)與荷爾蒙(例如雄性激素)兩者與侵
略行為有關
 除了這些共通的生理作用外,侵略性還受
到跨文化與個體差異所影響
 較特別的差異包括了鼓勵侵略與衝動的環
境與鼓勵表現侵略的文化
 環境因素如痛苦、不安或挫敗也會影響侵
略性,另一個增加侵略發生的因素則在環
境中

暴力:社會學習與敏感遞減化
幾乎所有的心理學家都同意,社會學習強
烈的決定了侵略的表現方式
 人們透過觀察侵略性的模式而學習到侵略
行為
 人們在不同的環境中學到不同的侵略方式
因為模式會隨環境的不同而有不同
 在個人主義文化中,人們比集體主義的人
表現出更多的侵略行為

個人主義的社會對侵略的接受度與鼓勵度
也有差異
 社會學習對暴力行為的影響既如上所述,
我們如何阻止暴力行為?
 明顯的,我們必須更小心的注意自己提供
的角色模式對孩子的影響
 我們必須保護孩子免受家庭暴力的侵害
 另一個具影響力、家庭中幾乎都有的角色
模式是「電視」

我們知道孩子在看完暴力性的電視節目後
會玩得更具侵略性
 特別是那些本來就很具侵略性的孩子
 孩童觀看暴力性節目的數量與孩童的侵略
性之間有顯著的相關
 這個相關的發現並非告訴我們兩者之間有
因果關係(例如,暴力由電視造成)
 譬如,愈具侵略性的孩子也許愈想看暴力
節目

這個相關性跨四國(澳洲、芬蘭、波蘭與
美國),也許暗示了這個現象是跨文化共
有的
 觀看暴力影像(例如電視與電影)對侵略行
為的學習可能不僅提供了角色模式,也激
發了暴力
 看暴力節目也使我們對暴力造成的悲劇敏
感遞減(對暴力感到冷漠)

當我們對某一刺激習慣後會產生敏感遞減
化(desensitization):缺乏意識的努力或
思考,我們便會對較常看到的刺激不感興
趣
 我們對暴力刺激付出較少注意力,並對暴
力回應出更少的情緒、更少的生理激發及
認知反應
 敏感遞減化(desensitization)對暴力刺激
的逐漸習慣,此時我們對暴力刺激及暴力
產生的悲劇結果變得逐漸冷漠,且較無責
任感

去個人化
另一個侵略造成的可能結果是侵略者不把
受害者視為人
 什麼原因使某些人不把別人當人看?
 一個可能的回答是去個人化
(deindividuation):個體身分感的喪失
 一旦我們感到去個體化,就較能掙脫約束、
從事不被社會接受的舉動
 暴民通常是因為隱身於民眾中而產生去個
人化,導致侵略行為

去個人化(deindividuation):失去自我認
同感,因而導致個體較無法控制自己的行
為,可能做出更多違反社會規範及個人道
德觀的舉動
 社會心理學家Philip Zimbardo做了一個去
個人化的研究,結果令自己十分驚訝
 Zimbardo將史丹佛大學心理系的地下室
變成一個監獄,男性受試者隨機被指派為
「囚犯」或「獄卒」
 Zimbardo讓兩組學生逐漸認同自己的新
角色

囚犯幾乎馬上舉止像個囚犯;獄卒也表現
的像獄卒
 獄卒無理由的騷擾、侮辱並殘酷的對待囚
犯
 在一次囚犯的反抗被平息後,犯人們變得
憂鬱,一些學生甚至開始出現心理崩潰的
跡象
 此時Zimbardo停止了實驗
 由於囚犯與獄卒是隨機選出來的,因此這
個驚人的變化不可能是因為個體的差異所
造成

幾個降低侵略性的方法曾經被提出
 其中的一些有較高的成功率
 例如,包括了觀察無侵略性的角色模式、
產生與侵略性互斥的反應(例如幽默或同
情心)及使用認知策略(例如停止思考侵略
性行動,不論其是否正當)

其他幾個降低侵略性的方法則被證明完全
無效
 例如,鼓勵人們發洩侵略性情緒以及懲罰
人們的侵略行動等方法
 這些方法不但沒有減少侵略性,反而變得
更具侵略性
 似乎任何形式的侵略行動反而會進一步提
升侵略性行為的產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