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教院).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继教院).

班主任的角色与班主
任工作艺术
一、班级管理中的班主任角色
• 班主任的主要角色:专业的教学者·关
怀者·指导者·示范者·咨询者·管理者·组织
者·交往者· 合作者·协调者·监护
• 班主任必须努力实现由管理者向指导者
的角色转变
二、班级管理中师生沟通的艺术
(一)师生沟通的目的
心
• 沟通:在你与我之间架一座“
桥”
沟通——从“心”开始 追求幸福感
• 交换(交流)信息
• 表达情感
• 建立或密切关系
• 实现企图(满足要求、解决问题、达成期望
等)
(二)师生沟通的条件和要求
人际沟通的条件——
• 场域:时间、场景、气氛
• 心理:特质、价值
• 语意:语言、语音、肢体
• 脉络:分工、地位、层级
•
•
•
•
研究表明:有效的言语沟通,
· 7%的内容依赖词汇
· 38% 声调
· 55% 脸部表情及身体语言
•
•
•
•
•
•
•
•
•
•
不同体态的意义——
· 摆手
制止或否定
· 摇头
不赞成或无计可施
· 双臂相抱
防御
· 舞动手、臂
强调、鼓动
· 搔头或搔颈
疑虑、困惑
· 搔鼻子
不自信
· 颠腿或颠脚
焦虑、自责
· 耸肩
不以为然或无奈
· ……
• 师生沟通的基本要求:积
极心理(调节情绪、改善心
境)、正向引导<正语、正
念、正思维、正行动>)、
把握时机
• 沟通过程诸要素——话题、场域、心
境(沟通要素:沟通双方、信息)
• 事前准备(把自己的思想、意念、动机集合在
一起,聚焦成“话题”,形成良好的心态,确定合
适的场域,考虑诸种可能因素)
• 建立心理联系(如谈论对方关心的人和事、记
住对方并合适称谓对方等)
• 充满活力地交流(生命的流动)
(三)师生沟通的策略
•
•
•
•
学会倾听
运用多种方式“言说”
真诚赞美
保持同理心
1. 学会倾听
好的倾听者——
• 用眼神关注
• 容忍且不打断
• 用辅助言语表示回应
• 解释、复述讲话者的核心内容
• 用平和语气来提问
• 保持同理心
• 不轻易进行好坏判断
• 注意当下氛围
差的倾听者——
•
•
•
•
•
•
•
•
抓不到对方谈话的重点
打断对方的谈话
心不在焉或心烦意乱(坐立不安)
说教和训话
过早指导
缺少关注
没有反馈
转移话题
2.运用多种方式言说(听、说、写、
互动等)
• 研究表明:
(1)教师的说服影响力随学生年龄增长而降低;
(2)初中生较小学生更容易产生抗拒;
(3)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提高或降低说服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4)较缺乏魅力的教师一旦实施高压说服,更容易令学生抗
拒,负效应大。
【案例】
张老师,我特别喜欢班里的刘亚翔,只要看到他,我就觉
得很开心,心理也怦怦直跳。但我很担心这件事被刘亚翔
和我妈知道。要是那样,我就……
老师的几种可能回应:
• 你这是早恋的表现。早恋会影响学习的,人小鬼大,
你可要注意,不要想太多啊!
• 要得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刘亚翔和你妈迟早都会
知道这事的。
• 你得理解妈妈的心情,她是不希望你因为早恋而耽
误学习的。
• 我在你这个年龄时也喜欢过女孩,那种情感是单纯的,
但又是苦恼的。
• 我知道,很多象你这么大的同学也有这样的体验。
喜欢异性同学很幸福,不过,也有烦恼……
•
•
•
•
•
•
•
真诚表达
学会分享
发出友善信息
满足学生微妙的心理需要
适时传递某种期望
学会“示弱”
注意言语表达
• 说的艺术——
• 委婉·含蓄·模糊·幽默·反语·沉默
忌讳:
• 警告、威胁
• 指责、呵斥
• 训诫、说教
•
命令、控制
•
•
•
•
单刀直入,揭“短处” 、戳“痛处”
无的放矢、泛泛而谈、隔靴搔痒
过度忠告
强加于人
3.真诚赞美
• 真诚对人感兴趣<(真实(real)、诚恳
(sincere) 、诚实(honest)、可靠
(authentic)>(多点透明感、多点信任感)
•
•
•
•
准确洞悉心理
发现闪光点
赞美准确无误
赞美要因人而异
4.保持同理心
同理心是沟通方暂时放弃自己的立场和标准,
了解沟通对方和具体情境,设身处地去感受和
体验别人的内心世界。
(1)基本前提
1)站在学生的立场反思
•
•
•
•
•
•
•
他在想什么?
他现在的处境是什么?
他现在的感受怎样?
这件事对他有什么意义?
他当初为什么会这样想(做)?
他现在希望怎样?
……
2)教师的自我反思
•
•
•
•
我是否很主观?
我自己的立场和标准是什么?
我的态度是封闭拒斥的还是开放接纳的?
处理这件事我可能会(或受到了)哪些内、外因素的
影响?
• 我是否愿意进入他的内心世界去分享?
• ……
(2)同理的内容
·
·
·
·
当事人发生了什么事(经验)
事情对他造成了什么影响或后果(事实)
他在事情中有什么感受和体验(感受)
他已经、正在或打算对问题和处境采取什么行
动(行为)
(3)同理的要求
1)了解内容
• 关注学生所表达的关键语词和想法
• 在心中重复或回忆学生所表达的信息(信息中的人、
事、情景、意图或思想)
• 选择适当的词语表达信息中的内容
2)证实理解
• 通过聆听和观察来评价自己的反应是否正确
3)表达情感
4)评价(同理)反应(知、情、行等)
三、后进生的教育艺术
(一)后进生及其形成
学业不良:身心机能正常,但
有一般学习问题。
学业不良(学生)
学习失能: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失常引起,但智力正常,有特殊学习问题。
品行问题:
品行不良(学生)
反社会行为:
品行不良的发生
(1)个体因素
•
•
•
•
遗传
成长经历和生活经验
年龄特征
个性特征或人格障碍
从施暴者的角度看,研究表明:表现出公开的反社会行为
的儿童,倾向对敌意性情景作出更加否定性的、易怒的
和充满怨恨的反应,他们的家庭存在较高水平的冲突;
表现出隐秘行为的儿童则不擅长社交、易焦虑、对他人
充满怀疑以及缺乏家庭支持)
(2)社会因素
• 家庭(家庭关系尤其是亲子关系、家长教养方式等)
• 社会环境(时代特征、同龄人群体、 社
区环境、电子媒介等)
• 学校因素(无学习兴趣或学业失败,被忽视或不被
接纳,师生关系不佳,校风不良,等等)
*教师自身的自卑感或对职业的不满,是其对学生
产生扭曲的态度和认识的重要原因,由此容易导致教
育方式不当、师生关系紧张,从而影响教育效果。
(二)基于理解的后进生教育
【案例】男生小夏,性格内向,不合群。一次,上
物理课,范老师问他“什么是物距、像距”,没
想到小夏冷冷地回答:“我不知道。”“那书上
有哇,看看书再回答吧。”“我找不着。”范老
师以为小夏不认真,也没有复习,就指出在书本
那一些。可小夏依然回答说:“我不晓得。”范
老师很是恼火,厉声说:“你这是故意抬杠。究
竟什么原因?莫非心理由问题?课后你到我办公
室来一趟,我教你……”
课后,小夏来到范老师的办公室。谈起课堂的
事,小夏的回答让范老师大吃一惊:“我知道答
案,但答对答错都一样,反正您也不喜欢我,从
来没有用正眼看过我……”
1.具有基于理解的教育意识
• 以关心后进生、关注后进生的成长为前
提
• 以教育者的职业态度和教育立场为基础
• 提高对后进生的认识:一是认识到后进生
是人;二是认识到后进生是成长中的人;三是
认识到后进生是成长中的这个人。
2.具有基于理解的教育能力
• 设法“了解”。包括: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了
(或做了)什么事,这件事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或后
果,为什么这件事在这种情境下发生在这(几)个人
身上, 等等。
• 读懂“辩解”。通过观察、谈话或其它书面材料,
关注后进生的内心活动和真实动机,弄清他(们)试
图掩饰什么、逃避什么、害怕什么,以及期望获得什
么。
• 消除“误解”。既包括消除因信息不全或失真
而引起的误读、误解,也包括消除基于以往经验
或因晕轮效应而形成的陈见或偏见。
• 达成“谅解”。在了解真实情况、消除误解的
基础上,对后进生的不佳表现和不良言行予以接
纳和宽容。当然,谅解并非漠视错误、帮助推卸
责任,更非放任或纵容,而是为了更好地施加教
育影响、解决具体问题。
• 实现“化解”。包括:消除教育过程中所遇到
的困难或矛盾,找到适合于处理不佳表现或不良
言行的途径和方法,寻求促进转化、获得发展的
突破口和指导策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