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湛江市预防接种人员培训讲义课件4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2011年湛江市预防接种人员培训讲义课件4

甲型H1N1流感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何日东
概念
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
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病毒传染性强,特别是甲型流感病毒
易发生变异,已多次引起世界范围的大流
行。临床表现以上呼吸道症状较轻,而发
热与全身中毒症状较重为特点。
病原学

流感病毒属正粘液病毒,呈球形,直径
80~120nm,含单股RNA。根据其核心抗
原的不同,分为甲、乙、丙3型,核心抗原
有极高的稳定性。
病原学
乙型及丙型流感相对较少,且仅感染人类。
流感病毒颗粒的外膜有两型表面糖蛋白覆
盖,分别为植物血凝素(hemagglutinin,
H)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
 根据病毒外膜抗原结构,H可分为15个亚型
(H1~15)N有9个亚型(N1~9)。人类
流感主要与H1、H2、H3和N1、N2亚型有
关。

流感病毒电镜照片
病毒基因片段


甲型流感病毒可以轻易地进化和交换基因,
病毒的遗传物质包括8个独立的RNA片段。
为了复制自己,病毒进入到活细胞并在那
里霸占细胞体系,使其制造新的病毒蛋白
质和其他的病毒RNA拷贝。然后这些片段
组装成新的病毒,并脱离宿主细胞,继续
感染其他细胞。
病毒基因变异

因为没有校正机制去保证病毒RNA拷贝的
准确性,所以在复制过程中常会发生新的
突变。如果两种不同的流感病毒感染同一
细胞,他们的RNA片段能够在那里自由组
合,产生包含有两个原始病毒基因相结合
的后代病毒——这是病毒基因再聚合时产
生多种病毒新株的重要机制。

具有高传播性的甲型H1N1病毒和高致死率
的H5N1人禽流感病毒存在基因重配的可能。
病原学

针对H的抗体为中和抗体,可预防流感的传
染。流感病毒的最大特点是易于发生变异,
最常见于甲型,当变异达到一定程度后可
形成新的流行株,因人群对之不再具有免
疫力。即出现新的爆发流行。
病原学

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人感染猪流感”
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此次流
感为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为新
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毒基因中包含有猪
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
因片段。世界卫生组织(WHO)初始将此
型流感称为“人感染猪流感”,后将其重
新命名为“甲型H1N1流感”。
病原学

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有囊膜病毒,故对乙
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200
mL/ L乙醚4℃过夜,病毒感染力被破坏;
对氧化剂、卤素化合物、重金属、乙醇和
甲醛也均敏感,10 g/ L 高锰酸钾、1 mL/ L
升汞处理3min,750 mL/ L 乙醇5min,1
mL/ L碘酊5min,1 mL/ L 盐酸3min和
1mL/ L甲醛30min,均可灭活猪流感病毒。
病原学

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热敏感,56 ℃条
件下,30min可灭活;对紫外线敏感,
但用紫外线灭活后能引起病毒的复活。
流行病学
 流行特征

流感病毒具较强传染性,加之以呼吸道飞
沫传播为主要方式,极易引起流行和大流
行。一般多发生于冬季,起始较陡,于2~
3周内病例达高峰。主要发生于学校、单位、
工厂及公共娱乐场所人群聚集的地方。
流行病学
传染源 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病毒携带者为主
要传染源,动物亦可能为重要贮存宿主和
中间宿主。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
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
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
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
造成传播。
流行病学
人群易感性:
 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虽有一定的免
疫力,但不同亚型间无交叉免疫力。病毒
变异后,人群重新易感而反复发病。

临床表现

潜伏期一般1至7天左右,多为1-3天。较流
感、禽流感潜伏期长。
临床表现
通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咳嗽、
咽痛、咯痰、流涕、鼻塞、头痛、全身酸
痛、乏力。部分病例出现呕吐和/ 或腹泻。
约10%病例可不发热。
 体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体肿大。

临床表现

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

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被诱发加重,
呈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
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
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
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
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
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呼吸衰竭及多器
官损伤,导致死亡。
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
 2.血生化:部分病例出现低钾血症,少数病
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
移酶升高。


实验室检查:
3.病原学检查:
(1)病毒核酸检测:以RT-PCR(最好采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呼吸道标本(咽拭子、口
腔含漱液、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中的甲型
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可呈阳性。
(2)病毒分离:呼吸道标本中可分离出甲型H1N1
流感病毒。合并病毒性肺炎时肺组织中亦可分离
出该病毒。

实验室检查:

4.血清学检查:动态检测血清甲型H1N1流
感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
上升高。
临床表现
胸部影像学:
 合并肺炎时肺内可见片状影像。严重病例
片状影像范围广泛。

诊断


本病的诊断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
现和病原学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是防控
与有效治疗的关键。
诊断




疑似病例。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即可诊断为疑似病例:
1.密切接触者发病前7天内接触传染期甲型H1N1
流感病例,并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的。
密切接触者是指在未采取有效防护情况下接
触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人群,具体包括:
诊断、治疗或护理、探视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人
员;与病例共同生活、工作的人员;接触过病例
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的人员。
诊断
疑似病例
2.发病前7天内曾到过甲型H1N1流感流行
(出现病毒的持续人间传播和基于社区水
平的流行和暴发)的国家或地区,也包括
曾到过明确有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社区,
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
 3.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甲型流感病毒检测
阳性,但进一步检测排除既往已存在的亚
型

诊断





确诊病例
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同时有以下一种或几种实
验室检测结果:
1.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采用realtime RT-PCR和RT-PCR方法)。
2.分离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
3.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特异性中和抗体水平
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甲型H1N1流感的鉴别诊断

甲型H1N1流感应注意与流感、禽流感、上
感、肺炎、SARS、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巨细胞病毒感染、军团菌肺炎、衣原体、
支原体肺炎等鉴别。
高危病例
高危病例是指患甲型H1N1流感后可能病情较重,
病死率较高的人群。包括:
1.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
症);
2.年龄≥65岁的老年人;
3.妊娠妇女;
高危病例


4.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
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
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
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19岁
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
5.集体生活于养老院或其他慢性病疗养机构的人
员。
重症病例
当确诊或疑似病例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为
重症病例:
 1.合并肺炎和/或低氧血症、呼吸衰竭。
 2.合并感染中毒性休克。
 3.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或多脏器功能衰竭。

临床分类处理原则


疑似病例:在通风条件良好的单人房间进
行隔离观察,不可多人同室。安排行甲型
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检查。对其中的高危
病例、重症病例应及时给予神经氨酸酶抑
制剂(如奥司他韦)治疗。
临床分类处理原则

确诊病例:在通风条件良好的房间进行隔
离治疗,可多人同室。对其中的高危病例、
重症病例应及时给予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如奥司他韦)治疗。
治疗
一般治疗。
 休息,多饮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高
热病例可给予退热治疗。

治疗

抗病毒治疗
研究显示,此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神经氨酸
酶抑制剂奥司他韦(oseltamivir)、扎那米韦
(zanamivir)敏感,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耐
药。
对于临床症状较轻且无合并症、病情趋于自限的
甲型H1N1流感病例,无需积极应用神经氨酸酶抑
制剂。对于高危病例、重症病例应及时给予神经
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治疗。
治疗

对于需要使用奥司他韦治疗的病例,应尽
可能在发病48小时内用药(36小时内最
佳),疗程为5天。
治疗
药理:
 Oseltamivir为神经氨酸酶(NA)抑制剂,
NA能剪切宿主细胞表面及病毒外壳糖基部
分的的唾液酸末端残基,促进子代病毒从
感染细胞中释放, Oseltamivir为唾液酸的
类类似物,阻断NA的作用位点。

磷酸奥司他韦小儿剂量

体重推荐剂量(服用5天)
≤15千克
30毫克,每日2次
15-23千克
45毫克,每日2次
23-40千克
60毫克,每日2次
≥40千克
75毫克,每日2次
其他治疗
1.如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的情况,应及时给予
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氧疗或机械通气等。
2.合并休克时给予相应抗休克治疗。
3.出现其他脏器功能损害时,给予相应支持治疗。
4.合并细菌感染时,给予相应抗菌药物治疗。
5.当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
时,可根据当地医疗设施条件,转入具备防控条
件的ICU治疗。
中医辨证治疗
风热犯卫
主症:发病初期,发热或未发热,咽红不适,轻咳少痰,无汗。
舌脉:舌质红,苔薄或薄腻,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
基本方药:银花15g 连翘15g 桑叶10g 杭菊花10g桔梗10g 牛蒡子15g
竹叶6g 芦根30g 薄荷(后下)3g 生甘草3g
煎服法:水煎服,一日1至2付。
加减:苔厚腻加广藿香、佩兰;咳嗽重加杏仁、枇杷叶;腹泻加川黄连、
广木香。
常用中成药:疏风清热、辛凉解表类中成药如疏风解毒胶囊、香菊胶囊、
银翘解毒类、桑菊感冒类、双黄连类制剂;藿香正气、葛根芩连类制
剂等。
中医辨证治疗
热毒袭肺
主症:高热,咳嗽,痰粘咯痰不爽,口渴喜饮,咽痛,目赤。
舌脉: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滑数。
治法:清肺解毒
基本方药:炙麻黄3g 杏仁10g 生甘草10g 生石膏(先煎)
30g知母10g 浙贝母10g 桔梗15g 黄芩15g柴胡15g
煎服法:水煎服,一日1至2付。
加减:便秘加生大黄。
常用中成药:清肺解毒类中成药如连花清瘟胶囊、银黄类制
剂等。
中医辨证治疗
气营两燔
主症:高热,烦躁不安,甚者神昏,咳嗽,胸闷憋气,或喘促气
短。
舌脉:舌质红绛,苔黄,脉细数。
治法:清气凉营
基本方药:水牛角15g 生地15g 赤芍10g 银花15g丹参12g 连翘
15g 麦冬10g 竹叶6g瓜蒌30g 生石膏(先煎)30g 栀子12g
煎服法:水煎服,一日1至2付。
加减:便秘加生大黄;
高热肢体抽搐加羚羊角粉。
常用中成药:安宫牛黄丸、喜炎平、痰热清、血必净、清开灵、
醒脑静注射液等。
注:以上药物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剂量供参考,儿童剂量酌减;
有并发症、慢性基础病史的患者,随证施治。
出院标准
体温正常3天,其他流感样症状基本消失,
临床情况稳定,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
核酸检测阴性。
预防
控制传染源:

开展人疫情监测。对病人及疑似病人进行
隔离。
预防

切断传播途经:

收治病人的门诊和病房按人感染高致病性
禽流感、SARS标准做好隔离消毒;标本按
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要求进行运送和处理。
预防
保护健康人群:
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充足睡眠、勤
于锻炼、减少压力、足够营养; 避免接触流
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
等呼吸道病人;
 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
预防
保护健康人群:
 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
纸巾丢进垃圾桶;
 如在境外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
流涕等),应立即就医(就医时应戴口
罩),并向当地公共卫生机构和检验检疫
部门说明。

预防

保护健康人群:

在流感流行时,应尽可能隔离患者,加强
环境消毒,减少公众集会及集体娱乐活动,
以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散。对易感人群及
尚未发病者,亦可给予药物预防。
预防

保护健康人群:
疫苗接种
预防
加强院感控制措施:
 对于疑似病人或确诊病人进行隔离并佩戴
外科口罩;
 发热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等重点部门的医
务人员应佩戴外科口罩,必要时佩戴护目
镜或防护面罩;

预防

加强院感控制措施:
1、医务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加强手卫
生,使用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2、对发热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等重点部
门应当加强室内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