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的编纂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大事记的编纂

大事记的编纂
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市志指导处 运子微
13910682357
大事记的概念

按照《中国方志大辞典》的定义:大事
记是志书表述体裁之一。专记一地在一
定时限内自然、社会和人文诸方面发生
过的较大重要事件。
志书中大事记的作用
提要作用:作为志书体裁之一,要与志
书内容匹配,提示志书正文内容。
 查证作用:通过对一定区域或行业事业
发展历程中的大事要事的简要记述,勾
勒出发展轨迹,展现事物发展的基本脉
络,为读者查证历史提供线索。

 辅记作用:它可以将志书中不便记
载的大事要事记录下来,补志书正
文记述之不足,特别是遇到宜粗不
宜细的历史政治运动及其他敏感问
题,更能达到掌握分寸,适可而止
的目的。

弥补志书横排结构的不足:地方志资料
性的本质属性,决定它采取的体例结构
是以类系事,类为一志,先横分门类,
然后在类下竖(纵)写史实。但这种结
构的不足也显而易见,就是“偏于横剖,
而缺于纵贯,则因果之效不彰”(黄炎
培),难以反映出各个门类之间的相互
影响和关系。有了大事记,可以横连各
类,纵贯始末,使志书浑然一体,弥补
横分门类之不足。
大事记的内容
大事记要记大事、要事
 宋人徐无党注《新五代史》在谈到本纪
义例时说 “大事则书,变古则书,非常
则书,意有所示则书,后有所因则书,
非此五者否则。”
 司马光著《资治通鉴》中认为“专取有
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
恶可为戒者。”

按照志书体例和内容要求,大事记内容大
致包括如下方面。
 行政区划变动
 重大革命斗争和军事行动
 重要机构设置和体制改革
 重要政策法规的颁布和实施
 各种重要会议
重要的国内外及港澳台交流往来
 主要干部人事变动,著名人物活动,模
范人物事迹
 重大项目建设
 名胜古迹的发现或修复
 重要文物的发掘与收藏
 重大事故
 严重自然灾害

大事具体范围的确定

在收集选择大事时,经常会遇到各种会
议、机构、科学技术成果、获得奖励和
荣誉称号、各种竞赛、工程建设与管理、
人物等几类史实,对此类史实是否收录,
往往众说纷纭,难以定夺,因此,综合
部分志书的做法,一些修志同仁给出了
相应的收录范围。





单位的成立、撤销、恢复、合并、体制变化
及内部机构和下属单位设置与变化;
单位职能的确定与变化;
单位负责人及部门、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的
任免;
印发的重要文件、及重要的规章制度的颁布
与实施;
重要的领导班子会议及通过(作出)的重要
决议、决定;







上级机关对本单位的重要指示、决定和对本
机关重要问题的请示的批复(答复)
对下级的重要指示、决定和对下级重要问题
的请示的批复(答复)
工作中的重要举措和经验教训
上级领导人视察及重要指示
主办和协办的重要活动
重大科技成果,包括新产品、新工艺、新技
术、新材料的应用,论文、专著等
重要工程建设
单位的集体和个人获得的各种奖励和荣
誉称号,要划分等级,按照有影响价值
的大小进行记述
 涉及职工切身利益方面的工资改革、医
疗制度改革、退离修制度改革、住房等
 单位的或涉及本单位的重要事件、重大
事故
 对本行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或作用的人
员的活动

大事记范围的界定方式
逆向思维法:从读者的视角和存史的视
角判断和评价大、新、特、要之事。不
能记成“大会记”“领导起居录”
 排除法:年鉴、工作总结,把握中心工
作;
 匹配法:志记匹配,与志书内容主线相
匹配。

《大事记》的体例

编年体:即完全按照事件发生的绝对时
间,逐年、逐月、逐日记载。前面系以
月、日,然后简明扼要记述事件、人物、
地点。

优点:按年编排,能够看出不同时期内
各个事件以及之间的联系,脉络清楚,
能给人以完整的历史概念,且同一时期
的事件可以同时浏览,便于综合考察某
时期社会各方面情况。刘知几《史通》
“二体篇”评说为“其形于目前,理尽一
言,语无重出,此其所以为长也。”

不足:由于编年体需严格地依时系事,
要具体到年月日,造成同一件事不能首
尾连贯,自然、政治、经济、社会等相
互交叉,支离破碎,即所谓“见树木不
见森林”。

记事本末体,即以事件为中心,标立题
目,然后按时间顺序作有系统的叙述。
这种记述方法,主要是因为某一事件时
间跨度较大,为了不使这一具有连续性
的事件被机械地按年代岁月分成数条,
致使事件支离破碎,将各时间点并为一
条事目,有始有终的完整记述下来。
优点:就重大事件而言,能完整的记述
其始末,避免了事件过程被人为割裂。
 不足:纵向打乱了时间脉络,不利于读
者对各时期自然与社会的发展变化的总
体把握。


编年和记事本末相结合体,即以编年体
为主,对某些事件不是按发生的时间分
别记入大事记的适当位置,而是集中一
处完整地记其始末。它在大事记的位置,
可按事件的开始时记,也可按事件结束
的时间记。这种采用编年体为主,适当
结合纪事本末体的方式。取两种体裁之
长,避其所短,使时有顺序,事有本末,
相互补充,交相辉映。
 因此,在编纂大事记时,总的按照
事件发生的绝对时间,逐年逐月逐
日顺序记述。对于有连续性、但前
后间隔时间较短的,或内容较单一
的重大事件,可采取适当集中记述
始末的方法。
 对于有连续性、间隔时间较长、非
短期所能完结的事件,且内容较综
合、复杂的,就不宜都在一处集中
记述,可依实际情况,分若干阶段
(发端、发展、转折、结束等具有
标志性的阶段),分段集中记述。

综上所述,目前方志界普遍采取的是编
年体与纪事本末体相结合的方式,即以
时为序,以事附时,适当集中,分段记
述的方法。按事件和问题适当归并、带
入,小范围的集中记述。可参考《中国
共产党历史大事年表》《中华人民共和
国大事记 》
构成《大事记》的基本要素

构成大事记的基本要素包括:时间、地
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部分。
实际上并不是每一件事都同时具备这些
要素,应从实际出发。但无论怎样,时
间是必须的,是第一位的。
大事记中大事的特点
选择大事记,还要掌握它的特点,主要
包括时间性、地域性、相对性、相关性。
 时间性:时间是第一位的,没有时间的
资料不能上大事记。
 地域性:大事记记大事的一个显著特点,
就是它的地域性,即不能“越境而书”。


相对性。大事记中大事具有相对性,这
是大事记记大事很重要的特点,也是大
事记编写工作中使人常感大事要事难以
判断和掌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相对性
主要表现为因编写目的、记载范围或对
象的不同使其具有相对性。

相关性。主要表现为,一是某事不发生
在本区域,但与本区域联系十分密切,
应予以记载;二是某事发生在本地区,
既是本地区的大事,又是本地区所在的
上一级行政区的大事。 。

总之,我们按照大事记的标准和特点确
定大事范围,判断和选择大事要事,做
到:“大事突出,要事不漏”;还要注
意:“实事求是,确定范围;常事不书,
非常则书;选精择要,去芜除杂”。
《大事记》的撰写要求
《大事记》的写法一般是以时系事,或一日一
事,或一日几事,每事一条,每条一记,因
而大事记资料收集要求是:
 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
基本史实,包括各种要素(如时间、地点、
人名、数字)的记述要准确无误。
 观点正确。即事件(史实)概念表述准确,
与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特
别是重大的历史事件要与中央有关文件保持
一致。

言简意赅,执简驭繁。大事记的内容要
全而实,文字要简而明,时间、地点、
人物、原因、经过、结果及影响等都要
叙述明白,考证无误,表述上要简明、
扼要、概括。
因此,摘其大事,疏而不漏,要而
不繁。有大事就记,无大事就不记,但
却不能漏掉大事,要事。
记事完整。对于那些有一定持续时间的
历史事件,根据其特点,应采取适当编
年体与纪事本末体相结合的方法完整记
述。
 关系明确。编写大事条目要弄清各种客
观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避免前后矛盾
和交叉重复。


行文规范,语体统一。大事记要与志书
行文规范一致,特别是纪年、书写格式、
人物称谓等等。时间方面,当遇到准确
时间无法考证时,可采取日无考记月,
月无考记季,季无考记年。语言方面,
语言风格要与正文保持一致,切忌古代
大事用文言文,近代大事用文白夹杂语
言,现代大事用白话文。
大事记编写中的若干问题

在志书中的位置问题。一种意见认为,
大事记为“一志之经”,应排在正文之
首;一种认为大事记主要是正文的时间
索引,宜置于志书之后。目前普遍做法
是将大事记置于概述之后,地方志指导
小组印发的《地方志书质量规定》按照
述、记、志、传、图、表、录顺序,将
记列于述体之后。这样先有概述,后有
大事,一横一纵,紧密配合,构成读者
解读正文的便捷路径。

关于例事的记述问题。例事、例会年年
都有,虽然在年度或局部算作大事,但
重复记述,未免累赘、繁琐。一般是挑
其早者、新者、要者即可,如历史学家
吕思勉所言“常事不书,为史家公例,
盖常事而亦书之,则有书不胜书者矣。”

关于人物活动记述问题。方志大事记所
记人物活动,其“人物”应是重要人物,
用“以事系人”的方法,记述对事件具
有重要影响和作用的人物。

关于编纂大事记的程序问题。在此,推
荐两个程序。一是先编大事记,作为整
理资料的一个环节,按大事记提供的主
线索编纂志书篇章节内容。二是完成志
书初稿后,由编纂者从各章节中抽取大
事、要事,编纂成大事记,这样便于志
记内容匹配。
大事记与正文的关系

大事记已成为地方志书内容的重要组成
部分。编纂大事记,一方面要注重补充
正文记述之不足,另方面要注重与正文
内容相匹配。因此,如何处理好大事记
与正文的关系尤为重要,这直接关系到
志书的质量。
大事记与正文间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是记与志的内容不相匹配问题,也
是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
 记有志无。大事记中作为大事记述的事
物或事件,正文中却没有记述。
 记详志略。大事记中作为要事进行详细
记述的事物事件,而在正文中则作了略
记,因而出现大事记详于正文的现象。

记志同详。大事记与正文的资料几乎一
字不差,应该大事记比正文表述要简洁。
 记志不符 。大事记与正文在同一个事件
的记述口径上有出入。一般在时间、人
物、地点或对事件本身的定性等方面。

脱节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


在新编地方志中出现大事记与正文在记述方
面的脱节问题,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出
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对大事记的主观认识问题。认为大事记
就是抽取大事要事即可,至于它与正文内容
的关系则缺乏明确认识,或者无意的忽略了。
二是工作环节问题。应该将大事记的编纂与
志书正文成稿前后紧密联系起来,作为志书
编纂的重要环节。

三是审稿问题。志书主编应将审读志记
内容匹配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在志稿审
读过程中要注重统筹好大事记与正文内
容的关系,避免记与志两张皮的现象,
使记与志完美的融于一体,充分发挥出
各自的作用。
关于资料的选用

地方志编纂的基本要求之一是述而不论,
用资料说话。志书中除述体可适当运用
述论结合的表述形式外,大事记及篇章
节内容的表述要直述其事,不作议论或
评价,特别是总结报告式的较空泛的、
程式化的表述。因此,在资料的选用上
要善于区分史实资料与评价或空论式资
料,要收纳前者,尽量避除后者。
资料选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评价、议论性的资料。
 总结报告式的资料 。
 说明性的资料 。
 资料偏离主题
 主体资料欠缺

关于记述语言

《志书质量规定》第二十七条“行文严
谨、朴实、简洁、流畅。”即语言平实、
表达准确,避免使用生僻概念,过多的
专业述语等,同时意思表达要完整。

记述语言的转换问题.在选用资料时要注
意当时的语言环境下的表达方式与现实
语境表达方式的区别,特别是涉及政治
观点的表述,在当今已被否认的观点,
就不宜用当时的肯定性语言表达,要进
行必要的语境转换。
谢谢大家
201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