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先秦散文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3讲先秦散文

第三讲 先秦散文(历史散文)
主讲:陈力士
第一章 历史散文
• 我国历史散文的产生比说理性的诸子散文要早得
多,它的发展与文字、史官的产生、发展有着极
为密切的关系。
• 我国文字和史官产生甚早,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
载,夏代前夕已经产生。当时史官分左史、右史
等。一般认为,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各有所司。
• 至春秋末战国之世,史官地位虽不如前,然各国
诸侯看重修史,史官四散在诸侯,史籍大兴,出
现了“百国春秋”,体例颇有融合。
• 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从夏到春秋时期,以《尚书》和《春秋》
为代表,此期史官分司,言、事不混,如《尚书》
记言,《春秋》记事,文字古朴简洁。
• 第二阶段从春秋末到战国初期,代表作是《左传》
和《国语》,此时的创作,既记言又记事,言事
相融,篇幅加长,内容详赡,记事曲折,写人生
动,富于文采。
• 第三阶段是战国中后期,以《战国策》为代表,
它采取国别体,吸取《左传》、《国语》的创作
技巧并加以发展,使历史散文发展到新的高峰。
• 先秦历史散文发展的总趋势是:由简到繁,由质
而文,由片断的文辞到较详细生动的记言、记事、
写人。
• 从现存先秦的几部重要史籍看,主要成书于春秋
战国时期。由于当时文史哲界限不清,人们的思
维还带有文明史初期具象思维的诸多特点,因而
其历史散文带有极强的文学特色,大都注意将神
话、传说渗入史籍,使历史事件故事化;注重描
写与人物特征刻划,使历史人物形象化;对事件
进行褒贬评价。使记叙记言声情并茂。
第一节 《尚书》、《春秋》
• 《尚书》意即上古之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历史散文总集。
先秦称《书》,汉始称《尚书》或《书经》。本是历史文
献,后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
• 约在春秋初期结成总集,历春秋、战国而有所增删。据说
原有一百篇,秦焚书后,西汉文帝时仅剩伏生记诵的28篇,
计有《虞书》两篇,《夏书》两篇,《商书》五篇,《周
书》十九篇,分典、谟、训、诰、誓、命六种文体。因其
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定,故称《今文尚书》。
• 汉武帝时,曲阜孔壁中又发现《古文尚书》,此书到西晋
末因战乱丢失。
• 东晋初,豫章内史梅赜zé所献《古文尚书》,经唐宋明清
以来学者考证,实为伪书。
• 今传“十三经注疏”中的《尚书》58篇,是今文和伪古文
的合编本,其中33篇为今古文所共有,余皆梅赜伪造。
• “书”,在上古专指史官的记载,记载君主
言论与重大事件。
• “典”,是重要史实或专题史实的记载;
• “谟”,记群臣谋略
• “训”,是臣开导君主的话
• “诰gào ”,是勉励的文告
• “誓”,是君主训诫士众的誓词
• “命”,是君主的命令。
• “十三经”包括《易》、《诗》、《书》、
《周礼》、《礼记》、《仪礼》、《公羊
传》、《谷梁传》、《左传》、《孝经》、
《论语》、《尔雅》、《孟子》等十三部
• 儒家经典,内容博大,在悠久的中华文明
进程中,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影
响,长期根植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社会生
活观念中。
《尚书》
•
•
•
•
•
十三经注疏
注疏 : 注和疏的并称。
注,对经书字句的注解,又称传、笺、解、章句等
疏,对注的注解,又称义疏、正义、疏义等。
注、疏内容关乎经籍中文字正假、语词意义、音读
正讹、语法修辞,以及名物、典制、史实等。宋人
将十三经宋及宋以前之注疏合刊,"注疏"之称始流
行。
• 《尚书》多为古代官方文告,广泛反映了我国氏
族社会末期到西周初期的社会面貌及历史概况,
展示了当时政治、哲学、宗教、思想、法律、军
事、历法等领域的具体实践与经验教训。
• 按时代先后分为《虞书》、《夏书》、《商书》、
《周书》
• 尤其《周书》所蕴含的敬天保民、明德慎罚思想,
在后世各朝的意识形态领域,一直占有主导地位。
《春秋》
• 《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它记
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至哀公十四年
(前481),以鲁国年号纪年,记事也以鲁国为
主,兼及周王室和其他诸侯。
• 所记皆为重大事件,如祭典、盟会、国君嗣立、
丧葬、各国间的交往、战争等。
• 其作者大约是鲁国世代相承的史官,孔子曾用它
作教材,并有所订改。孟子之后,学者多承其说,
认为是孔子所作,实不妥当。
• 《春秋》的编订,有总结历史经验、为执
政者提供借鉴的目的。它强调天下一统、
社会稳定、定名分和周天子的正统地位,
反对诸侯僭礼越位与兼并战争。
• 它是一部自成体系的书,按事件顺序记事,
条理清晰,结构完整、系统。它的语言简
炼含蓄,准确谨严,选词炼句,十分仔细,
一字之中常“寓褒贬,别善恶”,被后世
尊为具有“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
• 《春秋》对我国古代史学、经学、思想和
文学方面都有深远影响。紧承其后,便出
现了解释它的“春秋三传”
• 《左传》主要是补叙其史实的,属古文经,
《公羊传》和《谷梁传》主要是阐明其
“微言大义”的,属今文经。
第二节 《左传》、《国语》
•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原名《左氏
春秋》,汉人也有称《春秋古文》、《左氏传》。
• 它绝大部分是在《春秋》经文基础上,进一步补
叙其历史事件原委的,全书的体例、思想体系也
大体与《春秋》一脉相承。其作者和成书年代,
汉人认为是春秋末年的左丘明,
• 现在一般认为是战国初年的史官或熟悉春秋历史
的人所著,书中掺有后人附益。
• 《左传》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记事详赡的编年体断
代史。其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
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它系统而具体地记
载了春秋列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风俗
等重大事件,较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现
实。
• 在选择史料、叙述史实和“君子曰”中表露了作
者的进步思想倾向。诸如赞美和歌颂明君贤臣及
其辉煌业绩;揭露和批判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
残暴荒淫行为、列国间的频繁战争;宣扬民本思
想、怀疑天道、鬼神的传统观念等,
• 但也有一些宣扬帝王将相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
维护宗法制度、等级制度的思想,这是其历史局
限。
• 《左传》又是一部文学价值很高的历史散文著作。
其文学成就,首先体现在善于叙事上。
• 其叙述复杂历史事件,真实生动,委婉周详,头
绪清楚,注意伏线、照应,重点突出。
• 其叙事方法,也多种多样,有正叙、顺叙、倒叙、
补叙、插叙、陪叙、明叙、带叙等二十余种,奇
正变化,神妙难测。
• 如僖公二十三年,写重耳出亡,以重耳活动为中
心,精选能突出中心的事件,正叙、侧叙等交叉
运用,将受玦、醉谴、观浴、反璧等生活情节穿
插其间,写得详略有致,生动活泼。
• 《左传》叙事最突出的是写战争。作者不重战争
场面的具体描写,而总是围绕某一主题,侧重写
战争的背景、战前准备、双方兵力部署、力量的
对比、将帅士兵的活动、战略战术的运用、胜负
的原因等与人谋有关的情节来描写,从而使文章
矛盾错综复杂,情节跌宕起伏,张弛有致,环环
相扣,结构谨严,层次清楚,而又中心突出。如
著名的“崤xiáo之战”、“城濮pú之战”、“邲
之战”、“长勺之战”等大抵如此。
• 另外,在战事叙写中,作者还善于穿插细节,以
烘托气氛,增添波澜,交代重大契机。如“邲之
战”写晋军战败逃亡济河争舟的细节即是一例。
• 其次,是《左传》的写人艺术。《左传》
写到的人物达四千多, 其中有王侯将相,
也有学者、说客、宰竖、商贾,甚至倡优、
役人、盗贼、侠勇等,写人范围较《尚
书》、《春秋》远远扩大。这些人物,容
貌、性格较鲜明的不下数百人。对同一类
人,作者也多能突出他们的鲜明个性。
• 《左传》的语言,简炼而丰润,含蓄而畅
达,曲折尽情,极富表现力。无论叙述语
言还是人物语言大都能如此。尤其人物语
言中的外交辞令,许多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 如屈完对齐侯、展喜犒秦师、烛之武退秦
师、王孙满论鼎、吕相绝秦等,或委曲婉
转、陈述利害,或辞令激切、语挟风霜,
均用辞雅正,曲尽人情,各得其妙。
• 《左传》的文学成就及影响,是先秦同时
期的其他历史著作无法相比的。其题材、
叙事方法、写人艺术和纯熟精美的语言,
都为后世史传文学,小说、诗歌、戏剧的
创作提供了艺术借鉴,影响甚为深远。
《国语》
• 《国语》,它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全书21篇242则,以记言为主,记事为辅,记事
上起周穆王征犬戎(约前976),下止韩、赵、
魏灭智伯(前453),计有周语、鲁语、齐语、
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部分。
• 旧时称此书为《左氏外传》或《春秋外传》。宋
以后多疑之,尚无定论。从内容与风格看,非一
人一时之作,可能是战国初期史官汇集西周、春
秋列国史官所记编选而成。
• 作为历史文献,《国语》对八国的政治、
外交、军事等,都有详略不同的记述,通
过所记内容,表现了编者对统治者的奢侈
暴虐的批判态度,及对“重民”、“忠
恕”、“天命”思想和农业生产的推重,
同时兼容墨、道、法等诸家思想。
• 从文学角度看,《国语》不及《左传》语言含蓄丰润,叙
事婉转多姿,风格前后统一。但作为记言为主的史书,它
亦自有特色和成就。如风格多样,颇类战国子书;多用社
会上层流行的口头语、俗语及政治用语,语言通俗自然,
精炼俭省。尤其外交辞令和谏对之辞写来更是精彩纷呈,
有些长篇议论文字,说理细密,分析精辟,层次清晰,章
法严谨,向来为古文家所称道。
• 在人物表现上,《国语》也有突出之处,它已有将人物言
行集中在一起,向人物小传过渡的趋势。如记鲁叔孙穆子
言行,记晋文公事迹等。同时注意到围绕中心、在矛盾中
揭示人物性格及其发展,如对晋范宣子与人争田的记述。
个别故事比《左传》的同样事件记载更曲折生动,如“骊
姬谮杀太子申生”、“醉谴重耳”。有些场面描写,夸张
渲染,气象宏伟,视野开阔,有声有色,先秦散文中较为
罕见,如“吴欲与晋战得为盟主”。
第三节 《战国策》
• 《战国策》初时又叫《国策》、《短长》、
《事语》、《长书》、《修书》等,大约
是秦汉间人杂采战国各国史官和私人所记
存的史料编纂成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西汉
末刘向加以整理,依国别按时序重新编订,
去其重复,得33篇,定名《战国策》。
• 《战国策》全书分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
韩、燕、宋、卫、中山12国策。
• 记事年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其基本内
容是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谋
议或说辞。
• 在对列国统治集团间那些权谋、谲jué诈、角逐、
战争、残杀活动的记述中,揭露和批判了统治者
的腐败与残忍,也表现了作者对权谋的推崇。在
对诸国频繁的战争、苛重徭役及草菅人命的描述
中,反映了下层百姓的苦难。
• 此外,还记载了许多政治开明、坚持正义、反抗
强暴的君主、卿相、士人、下吏的事迹,表现了
作者的民本思想、贵士倾向及对勇敢、正义和进
步意识的歌颂,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公开宣扬追求
“势位富贵”的人生观。
• 《战国策》的文学成就首先表现在长于说辞。其文多为策
士游说之辞,这些策士以出谋划策为业,多能剧谈雄辩,
善于权衡利弊,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身份地位,揣摩其不
同个性心理,或投其所好,避其所忌,以情感人,迂回而
谏,如“触龙说赵太后”;
• 或以小喻大,由远而近,因情入理,发人深思,如“邹忌
讽齐王纳谏”;
• 或策士平视,互相驳难,骋辞竞说,唇枪舌剑,锋芒毕露,
气势凌厉,如“鲁仲连义不帝秦”等等。
• 对象不同,说谏有异,风格多变,如苏秦游说六国君主,
极力渲染所在国的地理、物产、军事优势,以鼓舞其斗志,
促使其联合抗秦;张仪游说山东诸侯,则旨在揭其短,极
力铺陈其致命的弱点,故其说辞使六国君主心灰意冷,恐
惧压抑,胆战心惊。
•
善于写人,是《战国策》艺术上的又一重要特点。它所
写人物很多,上至国君,下至平民百姓,总计有六百余人,
涉及面超过先秦任何史籍。其表现的人物以谋臣策士为主,
刻划非常成功,或表现血气方刚,或表现老谋深算,或表
现奇异常人,或表现重恩怨报施等,都形象生动,个性鲜
明,符合人物的生活经历。
• 其刻划人物的突出特点是,善于把写人叙事紧密有机地结
合起来。或以人物性格发展为中心,组织情节,安排结构,
写出人物系列完整的生动事迹,如“齐人有冯谖者”刻划
高傲而有智谋的冯谖;
• 或以事件为中心,穿插人物,推动情节,在完整的事件发
展叙述中,表现人物的形象和性格,如“燕太子丹质于秦
亡归”写燕丹养士谋刺秦王一事。
• 其刻划人物的手法也灵活多样,有时以语言谈吐,有时用
动作行事,有时放在复杂矛盾纠葛中,有时在具体的场面
描写中,有时通过对比、映衬,有时通过心理自白,灵活
多变,运笔神妙。而大多人物,作者是运用综合手法来刻
划的。
• 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段和寓言故事
是《战国策》文学成就第三个方面的表现。
《国策》文章,熟练运用了大量的排比、
对偶、比喻、铺陈、夸张等修辞手法,从
而使其文辞彩绚烂,声调铿锵,感情充沛,
富于气势,活泼生动,委婉入情。
• 总之,《战国策》兼有《左传》、《国语》
的叙事、记言之长,同时“其辞敷张而扬
厉,变其本而加恢奇”,叙事“能委折而
入情,微婉而善讽”(章学诚《文史通
义》)。
• 它是先秦历史散文发展的高峰,直接孕育
了汉代的史传文学、赋及论文散文,对唐
宋以降的古文等创作亦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