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 -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1章绪论 -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仪器分析
主讲人
张新祥
李美仙
主讲教师:李美仙 [email protected]
Tel:
62757953
张新祥 [email protected]
Tel:
62754680
化学楼B区303
化学楼B区225
本门课期末总成绩评定原则:
平时作业(包括课堂作业)占10分 缺一次扣3分
读书报告5分
期中考试占40分
期末考试占45分 其中包括前半期内容
2011. 22011. 6
2009
化(
学
学
院
级
仪
器)
分
析
理
论
课
教
学
进
度
表
周次 日期
化学楼 101
理教205
1
2-22
绪论
绪论
2
3-1
光学分析法引论
电分析化学引论
3
3-8
原子发射光谱
电位分析法
4
3-15
原子吸收光谱
电解和库仑分析法/极谱法
5
3-22
核磁共振波谱
极谱法和伏安法
6
3-29
核磁共振波谱
色谱学引论
7
4-5
放假
放假
8
4-12
质谱分析
气相色谱法
9
4-19
质谱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
10
4-26
电分析化学引论
光学分析法引论
11
5-3
本周期中考试(另安排时间)
5-3
电位分析法
原子发射光谱
12
5-10
电解和库仑分析法/极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
13
5-17
极谱法和伏安法
核磁共振波谱
14
5-24
色谱学引论
核磁共振波谱
15
5-31
气相色谱法
质谱分析
16
6-7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谱分析
17
6-14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
绪
论
分析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学科,也是研究
分析方法的学科。
特点:不是直接提供和合成新型的材料或化合物,而
是提供与这些新材料、新化合物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相
关的信息,研究获取这些信息的最优方法和策略。
分析化学
定性分析(Qualitative)
测定样品的原子、分子和
官能团的信息
样品是什么
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测定样品的含量
样品有多少
分析化学的责任
生
命
科
学
材
料
科
学
环
境
科
学
能
源
科
学
信
息
科
学
分析化学是科学技术的眼睛,是进行
科学研究的基础。
分析化学的责任
分析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责任体现在原料、产
品的质量检验和工艺流程的控制
分析化学在农业方面的责任:保证农产品的质量,
对农业生产起指导作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苏丹红事件、多宝鱼药物残留、三聚氰胺事件、水胺硫磷超标的有
毒豇豆
分析化学的责任
分析化学是人民健康的技术保障
“问题奶粉”吃出“大头娃娃”
假酒(甲醇中毒)致使视力严重受损
分析化学的责任
分析化学是药物研发和应用的强力支撑
分析化学的责任
分析化学是打击犯罪、侦破未知的科学
分析化学的发展
第一次巨大的变革:16世纪天平的出现,20世
纪初溶液中四大平衡(酸碱、络合、氧化还原和
沉淀)理论的建立
分析化学由技术变为科学
第二次巨大的变革: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物
理学和电子技术的发展
经典的化学分析
发展为仪器分析
布洛赫和珀塞尔(F. Bloch 和E. Purcell,美国)发明
了核磁共振的测定方法,获1952 年诺贝尔物理奖
马丁(A. Martin,英国)、辛格(R. Synge,英国),提
出了分配色谱的理论,获1952年 诺贝尔化学奖
海洛夫斯基(J. Heyrovsky,捷克),发明极谱分析法,
获1959年诺贝尔化学奖
第三次变革:70年代末,计算机的发明和应
用,给仪器分析带来全新的革命
分
析仪器智能化
各种Fourier变换仪器相继问世,提高灵敏度、扫描
快速、便于与其他仪器联用
同时,计算机又促进数理统计理论渗入分析化学,
出现了化学计量学,有利于最佳测量条件的选择,
并能从测量数据中获得最大程度的化学信息。
化
学
分
析
利用显色、指示剂、
气味及熔沸点的测定
定性
利用测定重量
或体积等的方
法
定量
分离采用萃取、蒸馏、沉淀
测定时需使用化学试剂、天平和一些玻璃器皿
仪
器
分
析
通过使用仪器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和
物理化学性质的参数来进行定性和定
量分析的方法。
分离采用色谱和电泳的方法;测量光、电、磁、声、热等物理量而得
到分析结果
用于结构、价态、状态分析,微区和薄层分析,微量及超痕量分析等
仪器分析的发展
50年代仪器化,60年代电子化,70年代计算机化,80
年代智能化,90年代信息化,而21世纪必将是仿生化
和进一步信息智能化。
克卢格(A. Klug,英国),以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法
研究核酸-蛋白质复合体,获1982年诺贝尔化学奖
恩斯持(R. R. Ernst,瑞士),发展高分辨核磁共振波谱
学方法,获1991年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John B. Fenn)和日本科学家田
中耕一(Koichi Tanaka)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分析
的质谱方法,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Kurt
Wuthrich)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
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而共同分享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
仪器分析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方法
发展新仪器和新
仪器:智能化、自动化、微型化 、信息化、专用化、仿生化
方法:痕量(超痕量)、原位、活体、在线、实时、 高速
Microchim Acta 153, 1–5 (2006)
微全分析系统(u—TAS)是以微管道为网络
连接微泵、微阀、微储液池、微电极、微监测
器等功能元件,把生物和化学等领域中所涉及
的样品制备、生物和化学反应、分离、检测等
基本操作单元集成或基本集成到一块几平方厘
米的芯片上,用以完成不同的生物或化学反应
过程,并对其产物进行分析的一种技术,又称
芯片上的实验室(Lab on a Chip)。
适用于药物筛选、生化分析、免疫诊断、基因
诊断、物种识别。
光学分析法
光学分析法
电
化
学
分
析
法
仪器分析
其他方法(质谱法
热分析法、流动注
其他方法
射分析等)
色
色
谱
谱
分
分
析
析
法
法
特点
1. 灵敏度
高;化学分析:mL,mg;仪器分析:L,
g甚至更低
2. 选择性
好,由于仪器本身有较高的分辨能力,容
易方便地选择最佳条件进行测试,还可
以利用其它辅助技术如掩蔽和分离等,
大大提高其选择性。
3. 分析速度
快,便于在线分析或使分析工作自动化
4. 准确度
相对误差一般为5%,不适于常量和高含
量成分的测定
5. 能满足特殊要求
结构分析
如红外、质谱、核磁共振
形态和价态分析 环境污染物中的形态和价态分析
表面与无损分析
用 中子活化分析文物
用X-射线荧光分析金首饰中的含金量
遥控和自动分析 火星探测器中带有多种分析装置
6. 一般仪器价格较贵,维修使用成本较高
分析仪器
信号发生器
(能量源)
分
析
物
分析
响应
信
号
转
换
或
检
测
器
表头
记录仪
数字输出
(计算机)
分析方法的选择 根据具体的分析要求和样品自身的来源、
组成和性质
分析结果的表征
精密度
相对标准偏差( RSD )
准确度
相对误差
灵敏度
校正曲线灵敏度、分析灵敏度
检出限
З(RSN)
测定限
线性范围
选择性
选择性系数
仪分学习的要求:
掌握方法的基本原理,了解方法可提供的信息
了解仪器的结构,掌握方框图
掌握分析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定性、定量的方
法)
掌握方法的基本应用
参考书
《仪器分析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叶宪曾 张新
祥等编著
《仪器分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武汉大学化学
系编
《仪器分析》(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朱
明华著
《仪器分析》方惠群、于俊生、史坚编著; 科学出版
社 2002
《Principles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 Skoog D A ,
Saunders College Publishing, 1998,Fifth edition
《分析化学-仪器分析部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
社 2004,曾泳淮,林树昌编